敦煌五兆卜法文献校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虽然“五兆”一词频繁见诸于传统文献之中,但传统文献中的“五兆”一般是指龟卜或与龟卜有关之事。目前所见文献中明确谈及五兆卜法的时间是在唐代,唐代文献的记载表明,五兆卜法在唐初已经甚为盛行,且与龟卜、易占、式占被唐代官方列为四大卜筮正术,足见其在占卜术中的地位之高。但是作为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占卜术,关于其书籍古已佚失,又由于在传统文献中对五兆卜法的记载非常匮乏,这使得我们无从了解这种占卜术的具体情况。直至敦煌五兆卜法文献面世以后,学界才开始注意到这种占卜术,人们对这种卜筮正术才逐渐有所了解。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五兆卜法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
     五兆卜法不仅在唐代甚为流行,在宋代依然存在,但是五兆卜法从产生以后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唐代后期,这种占卜术就已经发生了变异而与最初的五兆卜法有所不同,至宋代更加简化,大约在南宋以后,五兆卜法最终走向了消亡。但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造就了敦煌这个较为封闭的特殊环境,五兆卜法不但在唐末宋初的敦煌地区流通使用,而且依然较好地保持着其原始性。五兆卜法中的“五兆”一词最早是龟卜中术语,是指烧灼龟甲而出现的裂纹,即所谓“象”,而这些“象”后来依据其特征分别以五行命之,称之为金木水火土五兆,五兆卜法中的五兆正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兆,故“五兆”一词本来就是来源于龟卜。而随着五行理论和术数文化的发展,五行理论与龟卜和易占逐渐结合了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龟卜和易占之间以五行理论作为理论桥梁而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龟卜与五行易在分宫法、龟卜兆象的分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汉末期以后,龟卜逐渐走向了五行易化的道路。在龟卜易占化的过程当中,大约在北朝时期,五兆卜法从龟卜中分化出来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占卜术诞生了。正是由于五兆卜法是在龟卜五行易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故五兆卜法与易占和龟卜均有密切联系。五兆卜法不但揲蓍法同易占相似,同时还在内容上应用有关八卦学说,而五兆卜法文献与《潜虚》、《五行占》等均成了术数史上以五行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五行生成数构建自己结构体系而模仿《周易》筮法的筮法类文献的代表。同时,五兆卜法又在占卦方法及术语、内容等方面均受到龟卜的影响或有龟卜的孑遗,甚至某些内容与传世龟卜文献一致。当然,在术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占卜术出现了彼此学习、融合的现象,故五兆卜法不但与龟卜、易占有密切联系,而且还受到其它术数门类如式占、星占等的影响。由于占卜术的实用性,五兆卜法所涉及到的占卜事项很多,但由于五兆卜法是以五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故其主要的占卜事项如占盗、占行人、占病等均主要是通过五行学说来构建自己的占卜原理的,而这些占卜事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五行理论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
"Five-signs", a phrase referring to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or that related with it, occursfrequently in traditional literatur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noting explicitly divination by five- signssourced from Tang dynasty, which show that the divination practice was already prevailing at the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was listed by the authority of Tang dynasty as four legaldivination practices together with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divination by Zhouyi and Shipan. Itshigh place among the armomancy is self-evident. However, we have no way to know the details onthe armomancy due to the loss and lack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it. It is not until the emergence ofDunhuang literatures of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that the scholars began to focus on and thereby,have knowledge of the legal divination practice gradually.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sortsthrough and studies the Dunhuang literature of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studies over it.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became very popular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nd lasted till the Songdynasty. Yet, it experienced such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ince its occurrence that italtered at 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greatly simplifi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withered awaygradually in the South-Song dynasty. Fortunately, it was spread and put to us around Dunhuang areawhere its primitiveness was well reserved on account of the relatively enclosed surroundings causedby the special 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phrase "five-signs" was originally used in Divination bytortoise-shell, which refers to the crackle in the burnt tortoise-shell, namely, "sign". These signs arecalled gold, wood, water, fire and soil according to their feature, which are the signs in the divinationby five-signs. In this sense, the word originated from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Later, with theevolution of five elements theory and divining culture, the former became connected with Divinationby tortoise-shell and Divination by Zhouyi and applied widely. Thus, the five-element doctrinesfunctions as a bridge that connects the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and five-element theory ofYi-ology closely together with its main embodiment on lines partitions about sign of divination bytortoise-shell and palace-partition practice of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In this bachground, afterthe late West-Han dynasty,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gradually evolved towards the way offive-element theory of Yi-ology. In this process,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split apart from that bytortoise-shell and Zhouyi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became into being as a new divinationpractice. This accounts why Divination practice by five-signs kept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at bytortoise-shell and Zhouyi. The divinatory practice of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resembles that ofdivination by Zhouyi and adopts the contents of eight trigrams Doctrine. The literatures aboutdivination by five-signs, Qianxu, and Divination Practice by five-element are all the representativeworks of divination practice that take five-element theory as their theoretical basis, take numbers offive elements as a way of forming its own structure system, and accordingly imitate divinationpractice of Zhouyi.
     At the same time, the terms and content of divinatory practice of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areinfluenced by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and the relict species could be traced in some cases, andsome contents are accord with the documents about divination by tortoise-shell. It was nature thatwith the growth of the geomancy culture, different armomancies borrowed from and even emerged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divination by five-element kept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bytortoise-shell and by Zhouyi. In addition, armomanies of other genre, such as divination by Shipan and astrology also exerted their influence upon it. Thanks to its practicability, divination by five-signinvolved numbers of divining matters. Yet, the fact that the theory of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wasbased on that of five-element doctrines results in the divination principles of such major diviningmatters of Divination by five-signs as theft foretelling, foretelling for passerby and illness foretellingare constructed mainly thorough five-element doctrines. These divination matters, on the one hand,exemplified the power of influence of five-element doctrines up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n theother hand, reflected the social condition and the spirit world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such as theirideology and belief.
引文
[1]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34,中华书局,1973年,第1032页、1034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中华书局,1975年,第1557页。孙思邈在《千金方·序·习业第一》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甲乙》、《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又须妙解五行、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孙思邈认为欲为大医者并须精熟灼龟、五兆、《周易》、六壬,而龟卜、五兆、易占、六壬正好是唐代国家认可的四种占卜术,故其应该是精通五兆卜法的,撰写五兆卜法文献亦是可能的。
    [3]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206,中华书局,1977年,第5241-5242页、第5265页。
    [4]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第1681页。
    [5]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法国汉学》第五辑,中华书局,2000年,第187-214页。
    [6] 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6-18页。
    [7]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8] 张弓主编《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56-857页。
    [1] 该件文书系罗振玉原藏,为一残片,最早公布于《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中,拟名为《占书残页》,后收录于罗振玉编纂《敦煌石室遗书百廿十种》中,见黄永武主编《敦煌丛刊初编》第七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375页。又被收录于《罗雪堂先生全集》第三编第九册,台湾大通书局,1986年,第3311页。经陈于柱师兄告示得知,该件文书后又被收录于刘永明主编《增补四库未收数术类丛书》“占候集成”第四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第1573页。黄永武编《敦煌遗书最新目录》(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将其编号为散0677,拟名为《残占书》。
    [2] 这里我们没有将S.6167V统计在内,因为S.6167V有“八卦王相胎没囚死休废”一句和金、木、水、火四行寄生十二宫的内容,由于该卷正面为S.6167五兆卜法内容,故以往研究者一般将其亦列入五兆文献,但实际上该部分可以视为八卦休王和五行十二宫的纯理论部分,并没有涉及到五兆卜法的内容,故不将其置入五兆卜法文献行列似更应准确。
    [3] [日]橘瑞超著,柳洪亮译《橘瑞超西行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4] [日]小田义久主编《大谷文书集成》第三卷,日本法藏馆,2003年,第160-161页。
    [1]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2]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第71-72页。
    [1] 郑炳林、羊萍《敦煌本梦书》,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310-331页。
    [2] 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5-44页。
    [3] 关于吐蕃占领敦煌的时间有大历十二年、建中二年、贞元元年、贞元二年、贞元三年及贞元四年等说法,这里采用贞元二年(786)说。
    [1] 敦煌文书中保存下来了一件名为《推神龟走失法》(Дх.01236)的文书,虽以龟为名,但是与历史上的龟卜并无关系。
    [2] 相关情况可以参考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第39-47页:
    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第87-100页;
    郑炳林、羊萍《敦煌本梦书》,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325-329页;
    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医事研究》,《敦煌归义军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19页。
    [1] 今天保存下来的龟卜书如《神机制敌太白阴经·龟卜篇》、《玉灵照胆经》、《玉灵聚义》等中就是以五行命兆的。
    [1]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法国汉学》第五辑,第187-214页。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6-18页。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张富春《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64-206页。
    [2] 《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37页。
    [3]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924页。
    [4] 参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3-186页的讨论。
    [5]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26页。
    [6]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24-1925页。
    [1] [清]胡煦《卜法详考》,《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61页。
    [2] 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三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第860页。
    [3] 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46页。
    [4] 沈启天、朱耘庵《龟卜通考》,《华北编译馆馆刊》一卷,一至三期,1942年。转引自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5]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第130-136页。
    [6]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87页。
    [7]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90页。
    [8]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90页。
    [1] 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26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38,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16-1617页。
    [3]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61-862页。
    [4] [晋]杜 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14页。
    [5] 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61页。
    [6] 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26页。
    [7]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2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45页。
    [8]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12,第204页。
    [1] 《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载:“(武德九年九月)壬子,诏私家不得辄立妖神,妄设淫祀,非礼祠祷,一皆禁绝。其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卜,亦皆停断。”《资治通鉴》卷192记载到该条诏令时曰:“自非卜筮正术,其余杂占,悉从禁绝。”“卜筮正术”即指龟、易、五兆等,故为了统一与方便起见,后文中统一用“卜筮正术”一词。黄正建先生曾专门对唐代的“卜筮正术”有过讨论,认为唐代的“占卜正术”有天文占候、龟、易、五兆、式法等,见《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78-180页。
    [2]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第411-412页。
    [3] 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第178-179页。
    [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4,中华书局,1975年,第1876-1877页。
    [5] 《新唐书》卷48,第1245页。
    [6]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法国汉学》第五辑,第192-193页。
    [7]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第412页。
    [1] 刘瑛《<左传>、<国语>方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2]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法国汉学》第五辑,第188-189页。
    [3] 张富春《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67页。
    [4]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兰州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479页。
    [1]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86页。
    [2] [后周]卫元嵩述、[唐]苏源明传《元包经传》,《四库数术类丛书》本,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9页。
    [3] [宋]张行成《元包数总义》,《四库数术类丛书》本,第一册,第260页。
    [4] [宋]张行成《易通变》,《库数术类丛书》本,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75页。
    [1] [汉]杨雄《太玄经》,《四库数术类丛书》本,第一册,第82页。
    [2]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法国汉学》第五辑,第189-190页。
    [1] 《淮南子》卷三,第49页,《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1954年。
    [2]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17,中华书局,1972年,第343页。
    [3]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3044页。
    [1]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59,中华书局,1974年,第1601-1602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908页。
    [3] [唐]李延寿《南史》卷2,中华书局,1975年,第64页。
    [4] [清]永瑢、纪昀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5] 郭书春、刘钝校点《算经十书》(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907页。
    [2] [唐]杜佑《通典》卷22,中华书局,1988年,第590页。
    [3]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04,第164-166页。
    [4] [唐]李延寿《北史》卷89,中华书局,1974年,第2936页。
    [1]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第192页。
    [2] 张富春《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64-165页。
    [3] 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点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2页。
    [4]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135,中华书局,1961年,第972页。
    [5]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42,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4510页。
    [1]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卷119,中华书局,1976年,第1584页。
    [2] 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第656页。
    [3] 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240页。
    [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第31页。
    [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24,第1243页。
    [2] [宋]王溥《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第142页。
    [3]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第9页。
    [4] 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三中说:“《龟策传》有乡、呈兆、首仰、足胫、足开、外内自桥、根格、身折、内格、上柱、下柱、安安、挺诈等语,学者多不晓。予尝询诸灼龟者,云:龟板以中心脉为主,旁分部有上乡,水、火、木、金、土等兆,即所谓乡也。……”赵彦卫连这些龟卜的基本术语均不懂而请教于龟卜师,说明赵氏并不懂龟卜。
    [5] 这里赵彦卫仅仅是依据占卜工具同为“竹子”而认为五兆卜法始于楚之筵尊,而五兆卜法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但我们无法知晓筵篿亦是以五行理论作为占卜依据的。同时,其说亦自相抵牾,既然认为五兆同龟卜相类,而龟卜比楚之筵篿更古老,怎能说五兆卜法始于楚之筵篿呢?
    [6] [元]脱脱等撰《辽史》卷115,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3页。
    [1] [宋]黎靖德编、王景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26页。
    [2] 《左传》哀公九年宋公伐郑,晋赵鞅卜是否救郑时,用龟卜卜得“遇水适火”。服虔注曰:“卜法,横者为土,立者为木,斜向经者为金,背经者为火,因兆而细者为水。今水兆南行适火方,故可伐姜。”
    [1]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2,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4-35页。
    [1]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20-921页。具体讨论可以参考该书第二章和第七章的有关内容。
    [2]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02-320页。
    [3] 陈久金《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与四象概念的形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第1期,1992年。又陈久金《北方神鹿到北方龟蛇观念的演变--关于图腾崇拜与四象观念形成的补充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8卷第2期,1999年,第115-120页。
    [4] 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出版社,1979年。
    [5]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第302-320页。
    [1] 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22-125页。
    [2] 冯时先生认为,西汉时作为觜、参两宿形象的白虎还没有扩展到西宫全部七宿之象,并且从实物证据显示来看,此过程会晚到东汉。见《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11-313页。王小盾认为以白虎作为西宫七宿之象在春秋时期就有实物证据了。见《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05页。
    [3] 《天官书》中五宫的内容见《史记》卷27,第1289-1311页。这部分内容陈遵妫先生有过详细介绍。参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4-280页。
    [4]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1,第289页。
    [5] [唐]瞿昙悉达撰《唐开元占经》卷36,《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65页。
    [1]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58-259页。
    [2] 《史记》卷27,第1299页。
    [3] 《唐开元占经》卷66,《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第652页。
    [4]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97页,《诸子集成》第五册,中华书局,1954年。
    [5]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6页,《诸子集成》第二册,中华书局,1954年。
    [6] 《淮南子》卷九,第132页,《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1954年。
    [7]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641页。
    [8]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10页。
    [9]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5,第147页。
    [1] 对于五行与易的结合过程及五行易学的发展等问题,学界看法不一。五行与易之间的结合很早已经开始,但是文献记载的相对完整的五行易学思想最早见于西汉时的京房。
    [2] 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卜筮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100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84页。
    [2] [清]陈梦雷主编,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第46册,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第56896-56897页。
    [3] 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第194页。
    [1] 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卜筮卷》,第100页。
    [2] [清]风生阁《卜筮易知》,见邵伟华编《卜筮易知》,兰州大学出版社,第1995年,第416-417页。
    [3] 刘大钧《纳甲筮法》,齐鲁书社,1995年,第16页。
    [1] 李学勤《谈安阳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1期,第16-17页。
    [2]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第404页。
    [3] 张亚初、刘雨《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考古》1981年第2期,第155-163页。
    [4] 但有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如宋会群先生认为甲骨上的数字卦为商周时期的一种筮数卦,但不可能是八卦的数字符号。见《中国数术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150页。
    [5] 李学勤《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文物》,1981年第9期,第11页。又见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134页。
    [1] 杭辛斋《学易笔谈·读易杂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4-175页。
    [2] 庞朴《庞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1-324页。
    [3]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8,第1014页。
    [4] 刘瑛《<左传>、<国语>方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98-205页。
    [5]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卷四十八,第1961页。
    [6] 梁履绳《左通补释》,[清]王先谦主编《清经解续编》第2册,上海书店,1988年,第190页。
    [7] 《清经解续编》第3册,第1044页。
    [8] 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三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第860页。
    [9] [汉]班固撰《汉书》卷99,中华书局,1962年,第4052页。
    [1] 刘瑛《<左传>、<国语>方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2]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87页。
    [3]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944页。
    [4] [宋]邵平轩《玉灵照胆经》,《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0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15页。
    [5] 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卜筮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882页。
    [2] 六甲、六丁均为道教神名。六甲,指六个以甲开头的干支数,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丁,指六个以丁开头的干支数,即: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道教认为,六丁为阴神,六甲为阳神,均为天帝役使,能“行风雷,制鬼神”。
    [1] 关于保存下来的龟卜文献李零和宋会群先生做过统计。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第63页;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2]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944页。
    [3] [唐]李筌著,谢志宁、陈爽译注《白话太白阴经》,气象出版社,1992年,第410-411页。
    [4] 《隋书》卷34,第1032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899页。
    [2] 乔宗方《试论龟卜与京房五行易思维模式》,《周易研究》,2008年第1期,第14-18页。
    [3]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卷七,第178页,《诸子集成》第三册,中华书局,1954年。
    [1] 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三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第813-884页。
    [2]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10页。
    [3] 《西汉南越王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7-218页。
    [4] 关于该件唐代卜龟的有关消息是得自于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中第286-289页的介绍及相关注释说明。
    [1] [元]陆森《玉灵聚义》,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卜筮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
    [2] 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卜筮卷》,第70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907页。
    [2] 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15页中认为:春秋战国以降是甲骨占卜的末声:刘玉建先生认为唐代为龟卜的复兴时期,国家重视龟卜,龟卜地位较高,但同时又认为唐代以后龟卜彻底绝迹。见《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5-409页。
    [3] 《旧唐书》卷43,第1823页。
    [4]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1,第3554页。
    [5] 《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394-395页。
    [2]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39-1943页。
    [3] 关于龟卜地位的演变,刘玉建先生有过详细的讨论。参看《中国古代龟卜文化》中第三、四、五章的有关论述。
    [4]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第279页。
    [1] 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点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第1303-1304页。
    [2] 一般认为日本的龟卜是唐代从中国传入的,见Oracles and Divination,edited by Michael Loewe and Carmen Blaker,chapter 3:Japan,by Carmen Blacker,第64-72页。
    [3] [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1页。
    [4] 《旧唐书》卷68,第2506页。
    [5]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41,第6478页。
    [1]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2-226页;
    宋会群《中国数术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134页;
    李零《中国方术考》,第242--250页.
    [2] 《尔雅》卷九,《十三经注疏》下,中华书局,1980年,第2641页。
    [3]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50页。
    [4] 《史记》卷128,第3226页。
    [5] David N.Keightley,Source of Shang History,Appendix l(by james F.Berry)。转引自李零《中国方术考》,第243-244页。
    [6]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第412页。
    [7]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第412页。
    [8] [唐]李筌著,谢志宁、陈爽译注《白话太白阴经》,第410页。
    [9] 详参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第140-143页。
    [1]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53页。
    [2]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39-1942页。
    [3] 《新唐书》卷48,第1245-1246页。
    [4] 商周时期龟卜的钻、凿情况参考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第149-160页。
    [5] 《西汉南越王墓》上册,第217-218页。
    [6]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第160-169页;
    宋会群《中国数术文化史》,第127页。
    [7]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1939页。
    [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第413页。
    [2]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第412页。
    [3] 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三册,第841-846页。
    [1] 《新唐书》卷11,第311页。
    [2]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38,第7619页。
    [3] 《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660页。
    [4] 《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第661-662页。
    [1] 《仪礼》卷37,《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43-1144页。
    [2] 刘安志《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17页。
    [3] 《旧唐书》卷21,第845页。
    [4] 《新唐书》卷10,第304页。
    [5]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43,中华书局,1974年,第477页。
    [6] 《旧唐书》卷175,第4533-4534页。
    [1] 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5-237页。
    [2] 《淮南子》卷3,第37页,《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1954年。
    [3] 《晋书》卷11,第295页。
    [4] [北周]庾季才原撰、[宋]王安礼等重修《灵台秘苑》,《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0-111页。
    [5]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第22页。
    [6] 王洪绪辑《卜筮正宗》,见故宫博物院编《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282页。
    [1] 《增删卜易》卷3,故宫博物院编《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2] 笔者没有阅读过《择吉会要》一书,该观点转自于刘道超、周荣益《神秘的择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9-121页。
    [3] 刘道超《择吉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2-155页。
    [4]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84-285页。
    [5] 柯资能《<乾卦>爻辞中星宿信息钩沉》,《周易研究》,2007年第2期,第24-27页。
    [6] 杭辛斋《学易笔谈·读易杂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9-240页。
    [7] 对于式占的研究及相关资料的详细介绍,可参考李零《中国方术考》,第89-176页。
    [1] 石午编《丛书集成·术数全书》下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414-415页。
    [2] [明]姚际隆删补《卜筮全书》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05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4-215页。
    [3] 《六壬大全》,《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46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557页。
    [2]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六册,第769-770页。
    [3]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第18页。
    [4]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第132页。
    [5] [唐]李淳风撰《乙巳占》,分别见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卷》(上),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82、113、123页。
    [6] 分别见《唐开元占经》,《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五册,第842、593、696页。
    [7] 《宋史》,第1014页。
    [8]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4辑第27册,北京出版社,第391页。
    [1] 江晓原先生对《史记·天官书》中的星占事项归纳分类为20种,而这20种全部为军国大事。参《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第208页:陈久金先生亦说为皇帝国家占卜是中国古代占星术的一个特点。参《中国星占术的特点》,《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4-22页。
    [1] 张富春《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第174-175页。
    [1]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3,第58-59页。
    [2] [南唐]宋齐邱《王管照神局》,《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716页。
    [1]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200-201页。
    [2]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五,第140-141页。
    [1]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第237-238页。
    [1]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第236-237页。
    [2] 《汉书》卷21,第958页。
    [3]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卷25《诘术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1032-1035页。
    [1] 《旧唐书》卷79,第2720-2721页。
    [2] 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转引自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3-154页。
    [1] 刘信芳先生在《<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第87-94页)一文中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研究,认为先秦已有土居四维的思想,五行与四季、四方、干支之间的配属关系已经确定。刘道超先生亦通过对秦简《日书》内容的考释,认为战国时期不仅已经确立了五行与四时的配属、四时与地支的配属、地支与五行的配属,而且已经明确地把四季即辰、未、戌、丑配属为土。见《秦简<日书>五行观念研究》,《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第18页。
    [2]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第155页。
    [3] 关于孔家坡汉简中的“盗日”内容参看张昌平《随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简牍概述》,“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大学,2000年8月。
    [4]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第255-354页。
    [1] [清]允禄等编《钦定协纪辨方书》,《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1页。
    [2] [清]李光地等编《御定星历考原》,《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九册,第13页。
    [3]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2,第48页。
    [1] 沙知《般次零拾》,《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第145-147页。
    [2]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2003年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33页。
    [3]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5,第142页。
    [4] 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第87-94页;
    刘道超《秦简日书择吉民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37-142页;
    刘道超《秦简<日书>五行观念研究》,第16-22页。
    [1] 刘道超《秦简<日书>择吉民俗研究》,第138页。
    [2]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08页。
    [3]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第271页。
    [4] 李零《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第三册,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1]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第192-235页。
    [1] 谭蝉雪《敦煌祈赛风俗》,《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第61-67页。
    [2]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第198-203页。
    [3]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61页。
    [1] 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82页。
    [2] 刘永明依据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一书将敦煌具注历日中的有关祭祀、解除、符、镇、谢、厌等项目进行过详细统计。见《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历日的渗透》,《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194-210页。
    [3]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第199-200页。
    [4]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第60页。
    [5]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第327-328页。
    [1]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1页。
    [2] [清]胡渭撰、郑万耕点校《易图明辨》,中华书局,2008年,第38页。
    [3] 刘道超《秦简日书五行观念研究》,第16-22页。
    [1]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583页。
    [2] 《周礼正义》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时有九”时引郑玄语,第68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3] 《礼记正义》卷14,第126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4] [宋]司马光《潜虚》,《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
    [1] [宋]张敦实《潜虚发微论》,《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第283页。
    [2] [汉]杨雄《太玄经》,《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第97页。
    [3]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第83-55页。
    [4] [汉]杨雄《太玄经》,《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第82页。
    [1] 《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第286页。
    [1] [清]俞樾《五行占》,刘永明主编《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第十集“阴阳五行类”第四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第1647-1651页。
    [2] 《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第十集“阴阳五行类”第四册,第1651页。
    [3] 《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第十集“阴阳五行类”第四册,第1651页。
    [4] [宋]司马光《潜虚》,《四库术数类丛书》本,第一册,第282页。
    [1]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卷3,第15页。
    [2] 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第327页。
    [3] 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第476页。
    [4] [唐]李筌著,谢志宁、陈爽译注《白话太白阴经》,第411页。
    [5] 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第370页。
    [1] 《宋史》卷481,第13928页。此事在《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中载:“(乾亨)四年,楚人以舟师攻封州,封州兵败于贺江,龚惧,以《周易》筮之,遇《大有》,遂赦境内,改元曰大有。”
    [2] 参郭彧编著《京氏易源流》,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06-207页。
    [3]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552页。
    [4] 李零《从占卜方法的数字化看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刊》1,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第42-56页。又收入《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3-96页。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中华书局,1990年。
    [汉]京房撰,[吴]陆绩注《京氏易传》,《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汉]杨雄《太玄经》,《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北周]庾季才原撰、[宋]王安礼等重修《灵台秘苑》,《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南唐]宋齐邱《玉管照神局》,《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隋]萧吉著,钱杭点校《五行大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李筌著,谢志宁、陈爽译《白话太白阴经》,气象出版社,1992年。
    《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丁如明等点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宋]黎靖德编、王景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宋]司马光《潜虚》,《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邵平轩《玉灵照胆经》,《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王溥《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
    [宋]赵彦卫著,傅根清点校《云簏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
    [明]姚际隆删补《卜筮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陈梦雷主编,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清]王先谦主编《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1988年。
    [清]允禄等编《钦定协纪辨方书》,《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胡煦《卜法详考》,《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李光地等编《御定星历考原》,《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
    [清]俞樾《五行占》,刘永明主编《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清]杭辛斋《学易笔谈·读易杂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清]胡渭撰、郑万耕点校《易图明辨》,中华书局,2008年。
    《龟卜玉灵经》,国家图书馆藏缩微胶卷。
    《六壬大全》,《四库术数类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
    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石午编《丛书集成·术数全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邵伟华点校《卜筮易知》,兰州大学出版社,第1995年。
    故宫博物院编《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海南山版社,2000年。
    李峰注释《御定六壬直指》(上、下),海南山版社,2002年。
    李峰注释《阴刚五要奇书》(上、中、下),海南出版社,2006年。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
    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1979年。
    陈遵媯《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顾颉刚主编《古史辨》第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饶宗颐《选堂集林》第一册,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
    何丙郁、何丙彪《敦煌残卷占云气书研究》,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年。
    卫绍生《中国古代占卜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刘筱红《神秘的五行--五行说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俞晓群《数术探秘》,三联书店,1994年。
    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
    刘大钧《纳甲筮法》,齐鲁书社,1995年。
    郑炳林、羊萍《敦煌本梦书》,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日]橘瑞超著,柳洪亮泽《橘瑞超西行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从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2001年。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刘道超《择吉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庞朴《庞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益《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中华书局,2005年。
    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郑炳林、王晶波《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张富春《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葬书校注》,民族出版社,2006年。
    刘瑛《<左传>、<国语>方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陈玉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郭彧编著《京氏易源流》,华夏出版社,2007年。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刘道超、周荣益《神秘的择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马如森《殷墟甲骨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向奎《五行说的起源及其演变》,《文史哲》,1955年第11期。
    李学勤《谈安阳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1期。
    王蒙鸥《阴阳五行家与星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第3分,1970年。
    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3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李学勤《西周甲骨的儿点研究》,《文物》,1981年第9期。
    张亚初、刘雨《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考古》,1981年第2期。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郭洙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
    饶宗颐《由卜兆记数推究殷人对于数的观念》,《选堂集林》第一册,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
    容肇祖《占卜的源流》,《古史辨》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饶宗颐《殷代易卦及有关占卜诸问题》,《文史》,第九辑,1983年。
    徐中舒《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古文字研究》第10辑,中华书局,1983年。
    庞朴《阴阳五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何新《重论五行说起源问题》,《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1期。
    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1期。
    杨超《先秦阴阳五行说》,《周易研究论文集》第2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陈久金《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与四象概念的形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第1期,1992年。
    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
    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原载《中国语文研究》第七期。
    谭蝉雪《敦煌祈赛风俗》,《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
    庞朴《五行漫说》,《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行归宜忌》,《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贺润坤《云梦秦简<日书>“行”及有关秦人社会活动考》,《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
    沙知《般次零拾》,《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陈久金《北方神鹿到北方龟蛇观念的演变--关于图腾崇拜与四象观念形成的补充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8卷第2期,1999年。
    李零《从占卜方法的数字化看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刊》1,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法]马克《敦煌数占小考》,《法国汉学》第五辑,中华书局,2000年。
    李学勤《日书盗者章研究》,《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黄正建《唐代的占卜》,《文史知识》,2003年第6期。
    刘道超《秦简日书择吉民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文书为核心》(《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
    刘安志《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
    刘道超《秦简<日书>五行观念研究》,《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乔宗方《试论龟卜与京房五行易思维模式》,《周易研究》,200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