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文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嬗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侠的发展有一个从历史记载向文学创作的转化过程,从而导致了“侠文学”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各类文体中,均有侠的面影。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发展构成中,除过儒、释、道三教之外,应当还有一个侠的传统。前三者主要流行于大传统文化中,而后者则主要盛行于小传统文化中。但大小传统不是隔绝的,而是交流互动的,因此在侠的性格结构中,交织着多种文化因素,并构成其多元化的文化面相。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把这一被经典文化所遮蔽的“侠统”,发掘出来;把被权力话语压抑的民间话语,彰显出来。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的侠义小说。其基本思路是,在前人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文化之侠”的观点统辖全文,通过对“历史之侠”与“小说之侠”的梳理,建构山一个侠的文化谱系;然后以此为坐标,对侠义精神在古代小说史上的嬗变,作出勾勒;最后,对古代侠义小说史上的两条发展线索——侠与政治文化、侠与情文化的结合,从类型学的角度,作出清理和建构。这是本文区别于其他同类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凡六章二十节,另设绪论和结语。
     首先以“侠文化溯源”为题,对“历史之侠”和“文学之侠”作出梳理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之侠”的概念。所谓文化之侠,简言之,是指深含于侠行之中的文化向度和人格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建构”、“观念的具象”。其次为摆脱侠之思想来源的争议,本文在引证众家之说的基础之上,提出侠的“多元构成”观,企图从思维方法的转变上,重新厘定侠的文化结构。
     第二和第三章,以“侠文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嬗变”为总题目,分别遵循“文言侠义小说”和“白话侠义小说”各自的表现形态和发展路径,以分期的方法,重点勾勒侠义精神的演变轨迹。概而言之,不论文言侠义小说抑或白话侠义小说,在其发展史上,侠客走的都是一条由“不轨于正义”向“轨于正义”、由“以武犯禁”向“以武护法”转变的道路,经历的都是一条“化血气为德性,转鄙俚为菁华”的侠格整合之路。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古代侠义小说表现形式的线索勾画和谱系建构。侠义小说有两条明晰的发展线索:“侠”与政治文化(“忠”)的结合,最终产生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侠”与情文化的结合,最终产生出“侠骨柔情”的“英雄儿女”。这两大文化谱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侠与政治的结合,既是“江湖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结合,也是“大传统文化”对“小传统文化”的改造。义与忠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拼凑,而是在忠的“能指”中有义的“所指”,而在义的“能指”中有忠的“所指”。侠义与公案的合流,实则是侠文化史上,“江湖文化”与“庙堂文化”的容受。
     侠在男女关系上,经历了一个由“断爱”到“有情”、从“无情”到“情深”的发展演化过程。这一转化大约产生于明清之际。是冯梦龙首次将“情侠”连词。《好逑传》在这方面有开创之功。这种转化打通了“侠义”与“风月”的障壁,沟通了“儿女”与“英雄”的联系,颠覆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普遍观念。于是“君子好逑”一变而成了“义侠好逑”。从明末以来到《儿女英雄传》,情侠女子走过的是一条从“外出”到“回家”的路。
     第六章是对《三侠五义》及其系列小说的个案分析。其一,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和路径,重点发掘深含于侠义行为中的“报”的观念。“报”是构成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这种行为的“交互性原则”,是指导侠之行为的价值取向和人情法则,从而构成侠义小说的内在理路和文化文法。《三侠五义》中侠客对清官的“依附”,就来自于这种源远流长的“报恩”传统。其二,在人物塑造特点的分析上,重点抓住曾被胡适高度赞扬的——“既是他之为他,他之中决不可有你,也不可有我”——的写人之法,重作现代意义的转换,力求发掘其中隐含的“他者性原则”,可望为当前“主体性”的反思提供一个重要的本土资源。其三,在文体特征的分析上,另辟蹊径,重在窥探“平话”的叙述立场和趣味设定,发掘它对艺术“区隔”的颠覆,对文化规范的挑战,对话语权力的消解,对审美原则的冲决,还其说话的本来面目和民间性特点。另外指出,在这种“平话”式叙事中深藏着一种“叙述的民主化”倾向。这里所谓的“民主化”,并非一个政治概念,而是就其内在的文化立场、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而言的,是与“贵族化”或“雅正观”相对成词的。“平话”的平民立场,决定它在叙述形态上,不是“专制主义”的,而是“民主协商”的。
The development of Gallant is a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historical records to literatures, resulting in the appearance of "The Gallant Literature". There always are some signs of Gallant in all type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writing. We can boldly suppose that there is a tradition of Gallan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besides the three main tradition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three main traditions are prevailing in the major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the tradition of Gallant is popular in the minority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the major and minority traditions are not isolated, but interacted, so there are many cultural factors and multivariant cultural fa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llant. My research is to dig out the tradition of Gallant which is covered by the classical cultures and to reveal the civil discourse which is always overbeared by the rights-talk.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gallant court writing". The basic idea is to form the whole article by the opinion of Cultural Gallant basing on the previous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then to build a cultural pedigree of Gallant by teasing up the "Gallant in history" and the "Gallant in novel", and to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gallant spirit in the novel history, finally, to clear up and build the two clues, Gallant &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Gallant & the passion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gallant novels, from the view of typology. It is the new ide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nalog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contains six chapters, besides a preface and a conclusion.
     First of all, it clears up the "Gallant in history" and the "Gallant in novel" for the origin of Gallant culture, and elicits the conception of "Cultural Gallant". In short, the Cultural Gallant is pointing to the cultural dimension and the personality spirit in the Gallant, which is a kin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dealistic appearance. And it advances the idea of the multi-structure of Gallant, basing on adducing lots of previous studies, to redefine the culture structure of Gallant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inking Processes.
     Chapters II and III tak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allant culture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s title, and re-describes the transform slot of gallant spirit by stages, by following the respective mod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allant novels in classic Chinese and the gallant novels in colloquial Chinese. Generally speaking, whatever in classic Chinese or colloquial Chinese, the gallant always change from injustice to justice, from offending law to protecting law, which is a road to take virtues instead of impulsion and take highbrow instead of lowbrow.
     In Chapters IV and V, I describe and descentize the Chinese gallant novel. There are two clu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gallant novel: the combination of gallant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loyalty") resulting to the "great gallant" protecting nation and peopl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allant and passion culture resulting to heroes characterized by passion and love. The two clues affected subsequent novels a lot, until Jin Yong combined them together. The combination of gallant and politics is not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thic in secular world and the ethic in politics, b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jor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minorit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justice and loyalty is not simply to add the two together, but means that the signifiant of loyalty contains the signifie of justice while the signifiant of justice contains the signifie of loyalty. The confluence of gallant novels and old whodunit stories, in fact, is the confluence of secular culture and court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gallant cultur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gallant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loveless to love, and from the merciless to favorite. This process is finished between the Ming-Qing dynasties, when Feng Menglong firstly used the word "gallant" and "passion" together, and his book, "Hao Qiu Zhuan", is famous for its creation. This transformation broke the barrier between the gallant novel and the romantic fiction, communicated the heroes and lovers, and overthrew the common notion that heroes should not deeply involve in love ("er nv qing chang, ying xiong qi duan"), so "gentleman making a fine match" ("jun zi hao qiu") became "gallant making a fine match" ("xia yi hao qiu"). From the "The Story of Child Heroes" ("er n vying xiong zhuan"), the gallant women changed from "going out of home" to "returning home".
     In Chapter VI, I take Three Heroes and Five Gallants (Sanxia Wuyi) fiction series as a case study. First, I use discourse analysis to dig out the conception of payment which is deeply covered in the gallant action. "Pay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foundation compos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society. The interaction of "payment" means the value tendency and the sensible law, which composing the inner principle of gallant novels. The gallants' dependence to good official in Three Heroes and Five Gallants (Sanxia Wuyi) is indeed coming from the tradition of payment. Second, on the character analysis, I emphasize the theory, focusing the character itself, which is high valued by Hu Shi, and reconstructed it in modern meanings to dig out a new theory about "the other", which supports a very important local resource to the rethinking of subjectivity nowadays. Third, on the writing style analysis, I make a difference from traditional analysis for revert the original factor and folk characteristic, by challenging the culture regular, clearing up the discourse authority, and rushing the esthetic law. Moreover, in the Secular Discourse ("ping hua") narration, there is a kind of tendency of narrative democratization. This so-called democratization is not a political conception, but a relative word opposite aristocrat and elegance on the inner cultural standpoint, identity and spirit. The civilian standpoint of the Secular Discourse decides that its narration is not absolutism, bu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引文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2](汉)司马迁撰,《史记·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81页。
    [3]张火庆,《从自我的抒解到人间的关怀》,见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96页。
    [1]陈平原,《中国当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2]《论语·子路》,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7页。
    [1]王度庐,《鹤惊昆仑》,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83-284页。
    [2]王度庐,《宝剑金钗》,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3](明)陈继儒等著,罗立刚校注,《小窗幽记(外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4]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5]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页。
    [6]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3页。
    [1]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89页。
    [3]江子厚,《陈公义师徒》,见《武侠丛谈》,上海书店影印本,1989年版,第185页。
    [1]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2]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3]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2]《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同上。
    [4]《三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5]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中国小说史稿”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2]载广州《南方周末》1994年12月2日。
    [3]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4]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5]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6]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7]学林出版社,1999年。
    [8]吴晓东,《文化视野中的小说类型学》,《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
    [9]重庆出版社,2005年。
    [10]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明)大绦余人,《刻忠义水浒传缘起》,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1]张火庆,《从自我的抒解到人间的关怀》,见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第496页。
    [1]胡适,《<三侠五义>序》,《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301-302页。
    [1]张鼎国,《“较好地”还是“不同地”理解:从诠释学论争看经典注疏中的诠释定位与取向》,见黄俊杰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2]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十《序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27页。
    [1]许倬云,《任侠——国家权威与民间秩序的激荡》,见刘绍铭、陈永明编,《武侠小说论卷》,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78页。
    [2]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3]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
    [4]同上书,第440页。
    [5]顾颉刚,《责善半月刊》1卷7期,1940年。另见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香港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8-89页。
    [6]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1](清)王先谦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9,450,456页。
    [2]同上书,第53页。
    [3]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学报》第二十四期(1938年12月),第194页。
    [1](清)王先谦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注》,第423,430页。近人梁启雄在《韩非子浅解》中注曰:“有”“游”古今音皆近,“有”或本作“游”。“有侠”即为“游侠”。
    [2]同上书,第470-471页。
    [3]同上书,第415-416页。
    [4]增渊龙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孔繁敏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4页。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13页上。
    [2]同上书,第164页下。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01页上。
    [2](汉)司马迁撰,《史记》,第3181,3182-3183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第3318页。
    [2]同上书,第3184页。
    [3]张耒,《司马迁论》(下),见(宋)张耒撰,傅信、孙通海、李逸安点校,《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4页。
    [4](明)凌稚隆、李光缙,《史记评林》卷一二四,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6页。
    [5]秦观,《司马迁论》,见(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0页。
    [6]分别参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上、归有光《文集》二之《夏怀竹字说序》、柯维骐《史记考要》、李慈铭《史记札记》和蒋智由《<中国之武士道>序》。
    [1](汉)班固著,《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8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第3182-3183页。
    [3]曾国藩著,《足本曾文正公全集》第六册《求阙斋读书录》卷三,东方文学社发行,1935年,第37页。
    [1](汉)班固著,《汉书》,第3699页。
    [1](汉)班固著,《汉书·游侠传》,第3705页。
    [2]同上。
    [3](汉)司马迁撰,《史记·游侠列传》,第3189页。
    [4](汉)班固著,《汉书·游侠传》,第3699页。
    [5](汉)班固著,《汉书·赵广汉传》,第3200页。
    [6](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2页。
    [7]余英时,《侠与中国文化》,见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第338页。
    [8]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1-101页。
    [1]以上引文均见张烈点校,《两汉纪》(上)《汉纪》卷十《前汉孝武皇帝纪》,第158页。
    [2]同上书,第159页。
    [1](汉)班固著,《汉书·游侠传》,第3697页。
    [2]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转换》,《责善半月刊》1卷7期,1940年。
    [3]孙铁刚,《秦汉时士和侠的式微》,《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75年第2期。
    [4]余英时,《侠与中国文化》,见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第379、364、371、385页。
    [1]万方,《“江湖”漫议》,《寻根》,2004年第4期。
    [2]刘永济,《论古代任侠之风》,见段怀清编,《传统与现代性·<思想与时代>文选》,第104页。
    [3]黄俊杰,《儒家论述中的历史叙述与普遍理则》,见黄俊杰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302、305页。
    [1]黄俊杰,《儒家论述中的历史叙述与普遍理则》,见黄俊杰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第304页。
    [2]章太炎著,《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2页。
    [1]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盂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2]《韩非子·显学》,见(清)王先谦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注》,第458页。
    [3]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2),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5]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1957年版,第472页。
    [6]鲁迅,《三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1]劳榦,《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下册,台北艺花印书馆,1976年版,第1025页。
    [2]刘永济,《论古代任侠之风》,见段怀清编,《传统与现代性·<思想与时代>文选》,第105-106页。
    [1]余英时,《侠与中国文化》,见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第329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第2191页。
    [3]《论语·公冶长》,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
    [4]金克木,《从孔夫子到孔乙己》,‘读书》,1992年第1期。
    [5]《论语·泰伯》,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104页。
    [1]《中庸》,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8页。
    [2]《论语集注·里仁》,同上书,第73页。
    [3]田毓英,《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第170页。
    [4]《论语·雍也》,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91页。
    [5]《论语·里仁》,同上书,第71页。
    [6]汪涌豪、陈广宏,《侠的人格与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7]田毓英,《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第164-170页。
    [8](魏)刘劭《赵都赋》,见(宋)李昉等,《太平御览》,第三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72页。
    [9](汉)司马迁撰,《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2731页。
    [10]《论语·学而》,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48页。
    11 《论语·卫灵公上》,同上书,第168页。
    12 《论语·学而》,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52页。
    [1]《孟子·离娄下》,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92页。
    [2]《论语·为政》,同上书,第60页。
    [3]《孟子·公孙丑上》,同上书,第229页。
    [4]《孟子·公孙丑上》,同上书,第230页。
    [5]《论语·泰伯》,同上书,第103页。
    [6]《论语·季氏》,同上书,第172页。
    [1]冯友兰,《原儒墨》,《三松堂学术文集》,第325页。
    [2]《墨子·天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本,第245页。
    [3]《墨子·尚贤下》,同上书,第231页。
    [4]《墨子·兼爱下》,同上书,第237页。
    [5]《墨子·大取》,同上书,第262页。
    [6]《淮南子》卷二十,同上书,第1303页。
    [7]《孟子·尽心上》,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357页。
    [8]《吕氏春秋》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本,第699页。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91页。另关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的讨论,参见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一文,见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第230-232页。另见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外一种)》,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4页。
    [3]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蒋智由序,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4]《庄子·天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本,1986年版,第85页。“巨子”一作“钜子”。
    [6]《吕氏春秋》卷一,同上书,第631页。
    [1]《墨子·兼爱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本,1986年版,第237页。
    [2]同上书,第238页。
    [3]《庄予·天下》,同上书,第85页。
    [4](汉)司马迂撰,《史记·汲郑列传》,第3106页。
    [5](汉)班固著,《汉书·季步栾布田叔传》,第1981页。
    [6]同上,第1975页。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87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季步栾布列传》,第2729页。
    [3](汉)班固著,《汉书·游侠传》,第3709,3713页。
    [4]《老子·五十七章》,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本,第7页。
    [5]《庄子·胠箧》,同上书,第36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45页。
    [2]同上书,第350页。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周礼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3页。
    [2]同上书,第1847页。
    [3]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8页。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03页。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8页。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03页。
    [4]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1](美)刘若愚,《中国之侠》,周清霖、唐发饶译,第85页。
    [2]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第56页。
    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2页。
    [3]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按作者又认为“真正艺术性的”的武侠小说,要“到了唐代”方始出现,见该书第13页。
    [4]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第53-62页。但是书中列为研究对象的,均为唐以后的作品。作者又认为,“诸位学者以为侠义小说的正式成立始于唐传奇,并不是过分”的,见该书第63页。
    [5]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9页。
    [6]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叶洪生论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4页。
    [7]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4页。
    [1]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页。
    [2]《庄子·外物》,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本,第73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5页。
    [4](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吴法源点校,《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5页。
    [5](汉)班固著,《汉书·艺文志》,第1745页。
    [6]《文选》卷三十一江文通杂体诗《李都尉从军》注引,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3页。
    [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东辑,《史通通释》之《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7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7页。
    [3]干宝《搜神记·序》,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4]王嘉《拾遗记》南朝梁萧绮序,同上书,第492页。
    [5]同上。
    [6]干宝《搜神记·序》,同上书,第277页。
    [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43页。
    [8]范们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9]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22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70页。
    [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182-183页。
    [1]孙星衍,《燕丹子叙》,见无名氏撰,程毅中点校,《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2](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从》卷二十三《四部正伪》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5页。
    [3]《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下,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87页。
    [4](清)李慈铭《孟学斋日记》见李慈铭著,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23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刺客列传》,第2528页。
    [6]无名氏撰、程毅中点校,《燕丹子》,第3页。
    [7]同上书,第10页。
    [8](汉)司马迁撰,《史记·刺客列传》,第2531页。
    [1](美)刘若愚,《中国之侠》,周清霖、唐发饶译,第88页。
    [2]《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见《四部丛刊》初编,史部《吴越春秋》,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鄺璠刻本,1973年版,第65-66页。
    [1]金庸,《侠客行》(下)之附录:《卅三剑客图》之《赵处女》,《金庸全集》27,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634-635页。
    [1]干宝著,《搜神记》卷十一《三王墓》,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358页。
    [1]干宝著,《搜神记》卷十一《李寄》,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425页。
    [2]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见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3页。
    [1]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同上书,第345页。
    [2]据考证,周处入吴寻陆事,“系小说妄传,非事实也”。详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4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4]周绍良,《唐传奇笺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传承》,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2]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71页。
    [3]卞孝萱,《<红线>、<聂隐娘>新探》,《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宋)李昉,《太平广记》(四),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45-1479页。
    [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0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76页。
    [2]《红线》,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第1462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游侠列传》,第3183页。
    [2](汉)班固著,《汉书·游侠传》,第3697页。
    [3]《兰陵老人》,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第1465页。
    [1]《僧侠》,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第1455页。
    [2]《车中女子》,同上书,第1450-1451页。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34页。
    [1]《红线》,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第1461页。
    [2]《昆仑奴》,同上书,第1453页。
    [3]《聂隐娘》,同上书,第1458页。
    [1]《聂隐娘》,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第1458页。
    [2]周楞伽,《裴铏传奇·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3]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54页。
    [4]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5](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84页。
    [1](宋)欧阳修、朱祁,《新唐书》卷七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7页。
    [1](宋)赵彦卫撰,张国星校点,《云麓漫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283页。
    [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页。
    [3]周绍良,《唐传奇笺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4]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下,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82页。
    [1]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下,第1881-1882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100页。
    [3]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1]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下,第1884页。
    [2]《义妇复仇》记赵某因受一僧人使坏,疑妻与该僧人有私,遂休之,僧亦还俗。后其妻被该僧人所获,生两子。偶因酒醉,僧人吐露实情,妻“伺其醉,并二予杀之”,赴官自首,“官义之,免其罪”,复与前夫重合。事见《夷坚志再补》。
    [3]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下,第1907页。
    [1]《郭伦观灯》,见(宋)洪迈撰,《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76页。
    [1]金圣叹评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1](宋)吴淑.《江淮异人录·潘扆》,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2](宋)孙光宪著《北梦琐言》逸文卷第二《丁秀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3页。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37-38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110页。
    [2]同上,第100页。
    [3](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从》之《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5页。
    [4]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5](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从》之《九流绪论》下,第375页。
    [6]程毅中,《<剪灯新话>与明代古体小说》,见程毅中,《明代小说丛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据袁行霈、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统计,唐有184种,宋有361种,明有694种,清有549种。
    [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92页。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44页。
    [1](清)朱翔清,《埋忧集·空空儿》,见《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94页。
    [1]陆林,《清代文言武侠小说简论——兼谈文言武侠小说发展轨迹》,《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Z1期。
    [1]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叶洪生论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20页。
    [2]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第129页。
    [1](清)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四《赘记·庄叟技力》,见《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五册),第352-353页。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1、383、154页。
    [2]《尚书·大禹谟》,《十三经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世界书局缩印阮刻本,1997年版,第137页。
    [3]《孟子·离娄下》,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291页。
    [1](清)沈起凤,《谐铎》卷五《恶饯》,见《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一册),第19-20页。
    [2](清)许仲元,《三异笔谈》卷四《拳勇》,见《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册),第470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09页。
    [2](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3]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15页。
    [1]稿本无名氏乙评,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第1286页。
    [1](清)金圣叹评点,文子生校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17页。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见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第282页。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第279-280页。
    [2]同上书,第283页。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禽侠》,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第1062页。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义犬》,同上书,第1255页。
    [1]林聪舜,《智与美的融合》,见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抒情的境界》,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83页。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319页。
    [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225、227、244页。
    [3]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前言》,齐鲁书社,2000年版。
    另在《宋元小说研究》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宋)罗烨著,《醉翁谈录》,见《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第一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2]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前言》,第28页。
    [3]《记元刻<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页》,载《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1辑。
    [1]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
    [2]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上),第111页。
    [1]以上引文皆出自《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见(明)凌濛初著,章培衡整理,王吉鲁注释,《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13-737页。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340页。
    [2](美)刘若愚,《中国之侠》,周清霖、唐发饶译,第107页。
    [3]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页。
    [2]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下册),第732页。
    [3]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叶洪生论剑》,第22页。
    [4]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1]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2]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217页。
    [3]金庸,《神雕侠侣》第二十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678页。
    [4]《容与堂本水浒传》第六十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4页。以下凡引到《水浒传》之原文,皆出自该书,故不再一一注明。
    [1]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第168页。
    [1]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5页。
    [1](明)周清原著,《西湖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7页。
    [2](明)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页。
    [1]《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见(明)冯梦龙编、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315页。
    [1](明)周清原著,《西湖二集》,第474页。
    [2]马幼垣,《<水浒传>与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马幼垣《水浒论衡》,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1页。
    [3]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119,121页。
    [1](明)冯梦龙编、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第308页。
    [2]王资鑫,《<水浒>与武打艺术》,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69页。
    [2]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0、198页。
    [3](清)龚自珍,《咏史》,见《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1页。
    [1]谭嗣同,《塑海潮·自题小照》,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0页。
    [2]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65页。
    [1]以上分类及作品部分参见龚鹏程,《侠的精种文化史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148页注释1。
    [2]吴小如,《读<三侠五义>札记》,《文艺学习》,1957年4期。
    [3](美)刘若愚,《中国之侠》,周清霖、唐发饶译,第116页。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339、340页。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取《忠烈侠义传》这一代表作的“侠义”二字,为这一小说类型命名,并突出其“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至于清官断案,鲁迅并不看重。对此的论述,参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45页。
    [1]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65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79页。
    [1]曹正文《侠客行——纵谈中国武侠》,台北云龙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美)刘若愚,《中国之侠》,周清霖、唐发饶译,第120页。
    [1](清)名教中人编次,《好逑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1]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505页。
    [2]同上书,第507页。
    [1](清)好古主人、海上剑痴著,《宋太祖三下南唐 仙剑五花剑》,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182页。
    [1](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见侯忠义、李勤学主编,《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16),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刘若愚著,周清霖、唐发饶译,《中国之侠》,第50页。
    [2]王文进,《六朝游侠乐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见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侠与中国文化》,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93年版,第137页。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三《杂曲歌辞》,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4页。
    [1]曹植,《白马篇》,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14-915页。
    [2]《后汉书·百官志五》引蔡志《汉仪》。见(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69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7页。
    [1]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之一》,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68页。
    [2]王文进,《六朝游侠乐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见《侠与中国文化》,第140页。
    [1]以上诸诗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15-917页。
    [1](清)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2页。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51页。
    [1]《少年行》,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54-955页。
    [2]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7页。
    [1]《结客少年场》、《少年行》、《游侠篇》,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51、953、954、969、967-968页。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14页。
    [2]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见(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页。
    [1]李德裕,《豪侠论》,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0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76-7277页。
    [2]《论语·阳货》,见(宋)朱熹撰,《四部章句集注》,第182页。
    [1]陈弱水,《说“义”三则》,见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以下。
    [2](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何金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3]《论语·卫灵公》,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167页。
    [1](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八《人物以义为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106页。
    [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上),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1、219、220页。
    [1]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319-321页。
    [1](宋)范公偁,《过庭录》之《忠宣在信陽奏秦生坡破贼公》,见孔凡礼点校,《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9页。
    [2]关于民间的关索传说,可详参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382-385页。
    [3]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赞》,见《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83-384页。
    [1]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211页。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六十回回末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145页。
    [2](明)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9-110页。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272页。
    [2]冯友兰,《论功利境界》,见段怀清编,《传统与现代性·<思想与时代>文选》,第138页。
    [1](魏)刘劭著,王水校注,《人物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5-96页。
    [2]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87页。
    [1](明)方汝浩著,《禅真逸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358,357页。
    [2]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页。
    [1]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225页。
    [2]袁无涯刻《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发凡》,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284页。
    [1](明)袁中道,《游居柿录》卷九,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292页。
    [2](明)陈继儒,《晚香堂小品》,见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224页。
    [3](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页。
    [4](清)金圣叹评点,文子生校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1113页。
    [5](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1](清)金圣叹,《水浒传序二》,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299-300页。
    [2](清)俞万春著,俞国林点校,《荡寇志》引言《结水浒传》,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页。
    [3](清)徐佩珂,《荡寇志序》,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46页。
    [1](清)半月老人,《荡寇志续序》,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50页。
    [2](清)王韬,《水浒传序》,同上书,第314页。
    [3](清)文光楼主人,《小五义序》,同上书,第366页。
    [1](清)无名氏著,蔡国梁标校,《绿牡丹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231页。下文所引《绿牡丹全传》之原文均出自该书,故不再一一注明。
    [2]对《水浒传》这一对应关系的揭示,见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第164页。
    [1]赵景深校订,《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05页,下文所引《三侠五义》之原文均出自该书,故不再一一注明。
    [2]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第163页。
    [1]参见张火庆,《从自我的抒解到人间的关怀》,见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第496-497页。
    [2]同上书,第497页。
    [1]陶东风,《<文化研究>第六辑·主编的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1]林聪舜《智与美的融合》,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抒情的境界》,第383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87-96页。
    [1]《论语·泰伯》,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106页。
    [2]《论语·里仁》,同上书,第69页。
    [3]刘水济,《论古代任侠之风》,见段怀清编,《传统与现代性·<思想与时代>文选》,第103页。
    [1](清)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编”,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2页。
    [1]吴森,《“情”与中国文化》,见东海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文化论集》,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257页。
    [2]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5、70页。
    [3]吴森,《“情”与中国文化》,见东海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文化论集》,第247页。
    [1]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第48页。
    [2]陈继儒等著,罗立刚校注,《小窗幽记(外二种)》,第25页。
    [3]《世无匹》第九回,见(清)不题撰人、古吴娥川主人编次,《银瓶梅 争春园 世无匹》,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306页。
    [4]《金云翘传》第九回,见(清)惜阴堂主人、青心才人编次,《二度梅全传 金云翘传》,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1]马幼垣,《话本小说里的侠》,见马幼垣,《中国小说史集稿》,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32页。
    [2](清)金圣叹评点,文子生校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333页。
    [1](美)艾梅兰,《竞争的话语》,罗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2]同上书,第6页。
    [3](美)弗农·J·诺尔贝、卡尔文·S·霍尔,《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李廷揆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8页。
    [1]《聂隐娘》,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第1475页。
    [2]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第109页。
    [1](明)冯梦龙,《情史序》,见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2](明)冯梦龙,《情史》卷四“情侠”类总评,同上书,第136页。
    [3](明)冯梦龙,《情史序》,同上书,第134页。
    [1]余国藩,《<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91页。
    [2]同上书,第492页。
    [3](明)冯梦龙,《情史序》,见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第134页。
    [1](明)周铨,《英雄气短说》,见朱剑心选注,《晚明小品选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14页。
    [2](明)冯梦龙,《情史》卷一“情贞”类总评,见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第135页。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见(明)冯梦龙编,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第518页。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第793页。
    [3](明)李贽,《焚书·续焚书》,第194页。
    [4](明)陆人龙著,《型世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5](明)天然痴叟著,《石点头》,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6]《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见(明)凌濛初著,章培衡整理,王吉鲁注释,《二刻拍案惊奇》,第256页。
    [1]林保淳,《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女侠形象》,转引自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第175页。
    [1](清)名教中人编次,《好逑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下文凡引《好逑传》之原文,皆出自该书,故不再一一注明。
    [1]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332页。
    [1](明)詹詹外史,《情史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614页。
    [2](明)冯梦龙,《情史序》,见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第134页。
    [3](明)汤显祖,《庙记》,见《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8页。
    [4]王瑷玲,《晚明清初戏曲中情理观之转化及其意义》,见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以下。
    [5]朱颖辉辑校,《孟称舜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9页。
    [6]同上书,第562页。
    [1](清)李渔,《慎鸾交》第二出《送远》,见《李渔全集》第二卷《笠翁传奇十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
    [1]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332页。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见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第793页。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同上书,第1389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69-281页。
    [1](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59页。
    [2]张火庆,《从自我的抒解到人间的关怀》,见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意象的流变》,第496页。
    [3]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217页。
    [1](清)金圣叹评点,文子生校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回前评,第104页。
    [2]《论语·为政》,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60页。
    [3]问竹主人,《忠烈侠义传序》,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59页。
    [4]《论语·为政》,见(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60页。
    [1]王述校点,《小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页。以下凡引到《小五义》之原文均出自该书,故不再一一注明。
    [1]江子厚,《陈公义师徒》,《武侠丛谈》,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85页。
    [2]问竹主人,《忠烈侠义传序》,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59页。
    [1]《韩非子·五蠹》,见(清)王先谦撰,钟哲点校,《韩非了集注》,第53页。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3]杨联陞,《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见刘纫尼等译,《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第350-356页。
    [1]杨联陞,《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见刘纫尼等译,《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第368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游侠列传》,第2538页。
    [3]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文崇一,《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见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2]同上书,第290页。
    [1]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见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第67页。
    [2]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同上书,第236页。
    [3](清)惜阴堂主人、青心才人编次,《二度梅全传 金云翘传》,第260页。
    [1]胡适,《<三侠五义>序》,见《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第299-300页。
    [1]托马斯·卡莱尔,周祖达译,《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页。
    [2]同上书,第48页。
    [3]郭明福,《侠情》,三毛等著,《诸子百家看金庸》(四),明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1](清)金圣叹,《水浒传序三》,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01页。
    [2](清)金圣叹评点,文子生校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回前评,第67页。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三回回末评,第48页。
    [1]胡适,《<三侠五义>序》,见《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第301-302页。
    [2]赵汀阳,《我们和你们》,《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另参见赵汀阳,《没有世界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问竹主人,《忠烈侠义传序》,见朱一幺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59页。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339页。
    [1]皮埃尔·布尔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朱国华译,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13页。
    [2]张意《文化与区分》一文对此有专门论述,见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第50页。
    [3]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一词,是海内外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广为引用的一个概念,详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73页。
    [1]张意,《文化与区分》,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第40-42页。
    [2]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3]韩南教授曾将古典中国白话小说对说话形态无休止拟仿称为“虚拟情境”,意谓“假称一部作品于现场传颂的情境”。对此的论述,见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第80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78页。
    [2]俞樾,《重编七侠五义传序》,见《古本小说集成》编辑委员会编,《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广百宋斋石印本《七侠五义》卷首。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167页。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204页。
    [5]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82页。
    [1]入迷道人,《忠烈侠义传序》,见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61页。
    [2]俞樾,《重编七侠五义传序》,见《古本小说集成》编辑委员会编,《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广百宋斋石印本《七侠五义》卷首。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第221页。
    [1]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见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746页。
    [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0页。
    [1]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第130页。
    [2]文光楼主人,《小五义序》,见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552页。
    [3]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365页。
    [4]李家瑞,《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同上书,第362-363页。
    [1]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周礼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世界书局缩印阮刻本,1997.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0][汉]荀悦,[晋]袁宏.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G].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73.
    [12]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唐]刘知几撰,[清]浦起东辑.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明]凌稚隆、李光缙.史记评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15][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清光绪初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
    [19][清]王先谦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9][魏]刘劭.王水校注.人物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20][宋]赵彦卫.云麓漫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2][宋]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3][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4][明]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明]陈继儒等.小窗幽记(外二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6][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7][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外一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8][清]李慈铭著,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宋]李防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0][清]徐珂编.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1]孔凡礼点校.唐宋史料笔记丛刊[G].北京:中华书局,2002.
    [32][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3]佚名氏.燕丹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4]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5][晋]裴启.裴铡传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6]笔记小说大观[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37]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8]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9]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0][明]周清原.西湖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1]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G].济南:齐鲁书社,2000.
    [42]古本小说集成编辑委员会编.古本小说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3]侯忠义、李勤学主编.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44][明]施耐庵、罗贯中.容与堂本水浒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5][明]施耐庵、罗贯中.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6][明]方汝浩.禅真逸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7][明]陆人龙.型世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8][明]天然痴叟.石点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9][明]冯梦龙.古今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50][明]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51][明]冯梦龙.醒世恒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52][明]凌濛初.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3][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4][明]王世贞、[清]郑官应,[清]任渭长插图.剑侠图传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55][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二卷《等翁传奇十种》[M].杭州:浙江古籍出 版社,1991.
    [56][清]名教中人编次.好逑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7][清]俞万春著,俞国林点校.荡寇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8][清]无名氏著,蔡国梁标校.绿牡丹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9][清]不题撰人、古吴娥川主人编次.银瓶梅 争春园 世无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60][清]惜阴堂主人、青心才人编次.二度梅全传 金云翘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61][清]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2][清]石玉昆述,王述校点.三侠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3][清]石玉昆述,赵景深校订.三侠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4][清]石玉昆述,俞樾重编.七侠五义[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0.
    [65][清]石玉昆述,王述校点.小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6][清]石玉昆.续小五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67][清]文康.儿女英雄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8][清]文康.儿女英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9][北齐]颜之推.颜之推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4.
    [70][宋]秦观.淮海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71][宋]张耒.张耒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2][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73]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74][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5][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76][清]曾国藩.足本曾文正公全集[M].东方文学社发行,1935.
    [77][梁]萧统编.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8][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9][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0][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81][清]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82]清朝野史大观[M].上海:上海书店,1981.
    [8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G].北京:中华书局,1982.
    [84]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85]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86]谭正璧编.三言二拍资料[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7]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88]朱一玄编、朱天吉校.明清小说资料选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89]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G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0]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1]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93]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95]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96]梁启超著 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7]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8]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9]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00]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4.
    [101]侯忠义,刘世德.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2]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03]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04]程毅中.明代小说丛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0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6]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107]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8]郑春元.侠客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09]戈春源.刺客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10]程毅中.明代小说丛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11]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
    [112]陈颖.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13]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114]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15]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116]汪涌豪.中国游侠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7]萧相恺.宋元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118]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19]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20]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2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22]陈汝衡.说书史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23]孟森.明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4]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25]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26]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27]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8]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29]周绍良.唐传奇笺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30]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131]卞孝萱,周群主编.唐宋传奇经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32]唐芸洲.七剑十三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133]王度庐.鹤惊昆仑[M].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34]王度庐.宝剑金钗[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135]金庸.金庸作品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2.
    [136]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3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13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9]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40]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41]陈平原.看图说话——小说绣像阅读札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4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3]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4]陈平原、王德威、尚伟编.晚清与晚明: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45]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146]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47]陶希圣.辩士与游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48]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49]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50]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51]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52]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153]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54]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55]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6]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57]李亦园.宗教与神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8]余虹、杨恒达、杨慧琳主编.问题(2)[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9]葛涛、谷红梅选编.金庸其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60]陈墨.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61]彭卫.古道侠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62]孔庆东.金庸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163]吴晓东、计璧瑞编.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4]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5]曹布拉.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66]郭英德、张铭心主编.啸傲江湖——嚎强侠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
    [167]段怀清编.传统与现代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68]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169]黄俊杰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0]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1]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2]李亦园.文化与修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3]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74]汪涌豪,陈广宏.侠的人格与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75]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176]吕薇芬、张燕瑾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清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7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8]马幼垣.水浒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79]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0]王资鑫.《水浒》与武打艺术[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81]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8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83]余国藩.《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84]黄俊杰.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85]孔繁敏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86][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87][美]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莉译.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8][美]艾梅兰著,罗琳译.竞争的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89][美]弗农·J·诺尔贝、卡尔文·S·霍尔著,李廷揆译.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90][美]韦勒克、沃伦,刘象愚译.文学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4.
    [191][美]艾梅兰著,罗琳译.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所 生成之意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92][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M].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3][美]刘若愚.中国之侠[M].周清霖、唐发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94][英]托马斯·卡莱尔著,周祖达译.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95]淡江大学中文系编.侠与中国文化[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
    [196]曹正文.侠客行——纵谈中国武侠[M].台北:云龙出版社,1998.
    [197]梁守中.武侠小说话古今[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90.
    [198]陶希圣.辩士与游侠[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199]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200]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叶洪生论剑[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
    [201]马幼垣.中国小说史集稿[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0.
    [202]刘纫尼等译.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203]东海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文化论集[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9.
    [204]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
    [205]田毓英.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五年(1986).
    [206]三毛等著.诸子百家看金庸[M].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
    [207]武侠小说论卷[M].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
    [208]顾颉刚.史林杂识[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63.
    [209]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10]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5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1]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6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2]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13]王俊年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