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德性是人类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德性之光始终照耀着人的精神世界,它使人类具有了道德意义上的自我创造能力,并以其超越性的精神力量,永远深情地眷注着人性的提升、人情的陶冶和美好习惯的生成,承担起为人类营造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就此而言,德性就是人类在不断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人性上内在的“卓越或优秀”。
     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是西方道德思维代表自己的时代对社会道德生活、伦理秩序的关注,对人格力量的探索、人类命运的反思和把握。在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德性伦理由以往调节人的行为的中心位置而退居到了现代道德生活的边缘,以致于以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回归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传统”,以此来摆脱当代西方社会道德生活的困境。基于此,本文始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分别考察了荷马史诗所描绘的英雄德性、希腊城邦和基督教的德性观。
     对西方德性伦理传统失落原因的探究,自然是本论题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麦金太尔教授是从伦理学的理论流变和社会转型这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的。应该说,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西方德性伦理传统失落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思想平台。本文对传统德性伦理式微的思想根源将从两个方面来切入:一是从特定的文化背景来展示德性伦理传统的淡出;二是从伦理思想本身的演进轨迹来透视德性伦理传统的式微。在启蒙运动所张扬的理性精神下,伦理学的知识形态呈现出了两种状态:效果论和义务论。效果论将德性工具化,义务论中的义务高于德性,而权利论则遮蔽了德性。应该说,这些都是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最为直接的思想根源。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的转型。具体来说,传统德性伦理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是具有等级性质的社会共同体,而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市民社会,这一现代社会结构中,人与人是以契约来缔结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契约双方之间是平等的。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规范伦理自然成为调节人们伦理关系的主要方式。
     对麦金太尔德性论的批判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是从两种意义和三个层面上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的。就两种意义而言,即对他的德性论中合理成分的肯定和不合理成分的否定。三个层面:一是对他主张的德性与传统的关系的肯定;二是从现代性的角度,对他“回归共同体以拯救现代德性”的批判;三是对他主张“托马斯的德性论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批判。
     功利论、义务论、权利论诸形态都是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的产物。如何思考超越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对峙这一问题,需要从现代性入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规范伦理在现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宰制性地位,是现代性精神理念在伦理道德领域的渗透和延伸。现代性精神价值的两面性表现在伦理学上,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各自存在的理论优势和限度。就此而言,现代性伦理应该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统一。本论题从两个向度上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论证。就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与规范的关系来说,二者呈现为历史与逻辑两个层面;就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的关系来说,本论题对制度伦理何以可能的理解上,对二者的关系做了必要的把握,进而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路径:从制度伦理走向德性伦理。
Virtue is an ancient and new topic of human being.since mankind enters civilization society ,the light of virtue shines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and causes self-creativity in terms of moral sense,and focuses on enhancement of mankind nature and cultivation of mankind feeling and formation of good habits forever and lovely.Also, it takes historical responsibity for constructing spiritual home.with regard to it, virtue is virtually an inner "excelle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which mankind constantly overruns its natural traits.
     Western virtue ethic tradition is a focus on social morality life and ethic order and an exploration of strength of mankind quality and reflection of mankind fate when western morality logic stands for its times. As social strucure transforms from traditional one to modern one. Virtue ethnic retires to the edge of modern morality life from its previous center as mediating people's conducts so that contemporary western thinker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lasdair Maclntyre put forward "return to Arstoltle's virtual tradition" on basis of which mankind can escape from the trouble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al morality life .Concerning that ,we consistentl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accordance of logic and history and respectively review heroes' virtue in Homeric poems and the virtue theory of ancient Greek city and Christianity.
     Natrually,The pursuit of decline reason of western virtue ethic tradition is a core about this topic. Professor Maclntyre considers this ques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evolution of ethics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It can be said that his views offer us a thinking angle for the pursuit of decline reason of western virtue ethic tradition. The disseration studies the ideoalogical source of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decline from two aspects : for one thing ,virtue ethic tradition disappears from specific culture background;for another ,from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ethic idea. it demonstrates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decline.In rational spirit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dvocates,knowledgable shape and ethics displays two styles: utilitarianism and deontology. Utilitarianism makes the virtue a tool,the obligation in deontolog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virtue ,but the rights theory causes the virtue less important.It can be said that these are direct idea sources of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decline. The radical reason of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decline l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Detailedly speaking, social environments on which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 depends are social community with rankings,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modern society is bourgeois one,in which people relationship is based on contracts and both sides are equal.In such a social order,normative ethic is a natural and main way of moderating people ethical relationship.
     Critique of Maclntyre virtue theory is a problem we must face.We discuss this problem from two sense and three aspects.As for two sense,we hol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rational contents of his virtue ,and nagative toward irrational .As for three aspects,the first is we hol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his idea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e and tradition ;the second is a critique of his "return to community in order to save modern virtue" from the aspect of modernity;the third is a critique of his 'Thomis' virtue theory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Aristotle's virtue tradition".
     Utilitarianism ,deontology and rights theory are products of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nd rationalism.How we think about overrunning the conflict of virtue ethic and normative ethic can be settled from modernity. This dissertation explains and analyzes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tive ethic and virtue ethic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ory and practice.As far as virtue and norm in moral sestemy is concerned,the relationship of virtue and norm takes on two aspects of history and logic. As for the relationship of institutional ethic and virtue ethic ,we put forward a constructive way : from the former to the latter.
引文
[1](西)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哈尔滨出版社,李汉昭译,2004年版,第300页。
    [1]肖群忠:《道德究竟是什么》,《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 期。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233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弟148页。
    [2]龚群:《德性思想的新维度:评麦金太尔的(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为什么需要德性)》,《哲学动态》,2003第7期。
    [3]Michele Lynn Svatos:"The Structure of Virtue Ethics" pp.66-67.
    [1]高国希;《当代西方道德:挑战与出路》,《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和《当代西方的德性伦理学运动》,《哲学动态》,2004年,第5期。
    [2]Michele Lynn Svatos:"The Structure of Virtue Ethics" pp.84.
    [3]Michael Slote.Morality From Motiv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5.转引自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4]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1]Christine Swanton.:"A Virtue Ethical Account of Right Action",in Ethics,Volume 112 No.1,October 2001,p.34.
    [2]Christine Swanton.:"A Virtue Ethical Account of Right Action",in Ethics,Volume 112 No.1,October 2001,p.32.
    [1]参见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264页。
    [2]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麦金太尔、泰勒(C·Taylor)、桑德尔(M·sandel)、安杰尔(R·unger)、瓦尔策(M·walzer)等人。关于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争,将在后文就这两派关于“自由(权利)与德性”问题做比较详细的讨论。
    [3]Carol Gilligan:In a Different Voic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转引自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4]Nell Noddings:A Fr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p.3.
    [5]Onora O'Neill: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Cambridge,2002,digital Printing,p.9.转引自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264页。
    [1]詹世友:《对道德德性的哲学分析》,《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2]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3]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4]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5]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105页。
    [6]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7]杨清荣:《略论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6期。
    [8]赵士辉:《制度伦理之我见》,《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6期。
    [1]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以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2]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3]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4]戴兆国:《德性伦理何以可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崔宜明:《规范论与美德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另参见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98页。
    [6]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105页。
    [1]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2]万俊人:《“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神州学人》,1995年,第12期。
    [3]金生鈜:《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类似的观点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2-173页。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现代性(modernity),是一个远比现代化要复杂的问题。刘小枫教授指出,作为历史时间的现代概念与作为问题的“现代性”概念是不同的,历史学、哲学和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理解也有差异。他认为,现代现象的涵义是:一种普世性的转换每一个体、每一民族、各种传统和社会理念形态之处身位置的现实性(社会化的和知识化的)力量,导致个体和社会的形态及品质发生持续性的不稳定的转变。(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任剑涛教授认为,现代化作为一个“现代”的社会运动,是由现代性为其奠定精神底蕴的。但是,现代性得到理论认知的时间则要滞后于现代化。这是因为一种社会运动对于社会思想所具有的在先性质决定了的。当我们感受到“现代”社会运动蕴涵的复杂内容时,我们才会产生从理论视角解读这一社会运动的认知需求。就此而言,人们对于现代性的解读是从三个层面递次而进的:首先是从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上了解到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于他所体会到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之由“古典的”转变为“现代的”事实,仅仅需要从社会“风化”的变化上,就可以明确感知到。这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基础和深刻的社会解析能力。 只有当人们力图从第二个层面,即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认识或筹划他们的生活时,他们对于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就必须越过感知的意义领域,进入到理性认识的状态。现代化只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才获得了它的运动自觉性。进而,当人们需要对于现代化这种社会运动的精神底蕴,以及对于这一社会运动之与“古典的”社会运动方式的差异加以认知,并且对于这一运动方式相对于“古典的”社会运动方式的优越之处和短绌之处进行论评,就需要具有高度的理论思维能力了。由此,支撑现代社会运动的精神基础的问题,便凸显出来。人们质疑,从什么样的视点着眼,最易于认识现代性的社会运动的特质。无疑,这一质疑,必然地将现代性伦理问题突出了出来。(参见任剑涛:《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这里只所以提出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因为现代社会道德和现代性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我们必须将德性伦理的相关问题置于现代性的背景中,才能更为准确把握和理解问题的实质。关于这些问题,将是我论文所要着力去思考的。
    [1]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2]任剑涛:《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3]寇东亮:《现代性道德困境的理论表现与理论根源》,《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版,第22页。
    [2]任剑涛:《向德性伦理回归:解读“化理论为德性”》,《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3]当代新儒家力图借助现代科学和民生的力量建构现代意义的“内圣外王”式德性伦理,具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因为新儒家的心性儒学标出的是儒家的道德理想,而民主属于政治范畴。首先,政治儒学最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起合法的政治秩序,如何使权力合法化,如何来用制度来转化权力,如何使政治制度有一个合理的依据与神圣的源头。其次,政治儒学把政治理想放在将来,而不像心性儒学把政治理想放在过去。故政治儒学标出的政治理想是历史发展的理性要求,而不是假托古代的道德愿望。再次,政治儒学是直接通过政治实践建立制度来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而不像心性儒学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来间接地影响政治,故政治儒学虽讲德治,但把德治落实到礼上而变为礼治,而心性儒学则把德治落实到生命上而变为仁政;礼治是政治,仁政则是道德。参见拙文《论当代新儒家的民主政治思想》,《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参见何怀宏:《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上海三联书店,1993版。
    [5]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目前,这是国内很少看到的关于德性论本身的 专著。在该书中,作者讨论了德性的意义和价值,德性的向善力、德性的审美力、德性的选择力、德性的意志力、德性的人格力、德性与经济、德性与法治、德性与文明、德性与人性、德性与幸福、德性与家庭、中西方传统德性伦理之比较和德性伦理在当代的意义等内容。我本人曾仔细拜读过该书,但读后觉得有些术语表达不足很规范,比如,德性的人格力其实就包括德性的向善力、德性的审美力、德性的选择力、德性的意志力,它们作为存在自身的知、情、意的要素,本身就逻辑地统一在人格之中。另外该书在内容的分类上,划分标准似乎不是很一致,问题本身也不周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只是自己的直觉而已,需要讨论。
    [1]肖群忠:《美德诠释与美德伦理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这些德性是:属于个体美德的有自爱、明智、自制和中庸;属于家庭美德的有孝亲、友爱、平等和责任;属于社会公德的有爱国、明礼、敬业、保护环境、信用、和谐、公正和奉献。我认为这些基本的德性可以涵盖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的要求,但是否全部是美德德性,需要讨论。比如“平等”似乎很难看做一种德性,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要求。“责任”是现代社会公民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素质,是底线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要求,如果把它作为是一种德性的话,是否会消解美德的崇高。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2]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第102-115、403、405页。1998年版。
    [3]龚群:《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哲学动态》,1998年,第6期。
    [4]寇东亮:《论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与这一表述基本相同的还有刘余莉: 《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肖群忠:《规范与美德:现代伦理的合理选择》,《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
    [2]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1](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1](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508、509、513、516页。
    [2]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版,第40,41页。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克里底亚篇》(第3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法篇》(第3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4](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5](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笫454页。
    [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版,第41页。
    [1]转引自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2]关于智者对于arete的看法,我将在后文讨论柏拉图德性伦理思想中的“美德可教吗?”这一问题时再做说明。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5页。
    [4]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5]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vir意指男子,所以Virtus就是有力量和丈夫气概。”另参见苗力田:《代序:德性就是力量》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6]Michele Lynn Svatos:"The Structure of Virtue Ethics" pp.41.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1]王晓朝:《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9页。
    [2](英)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5]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3](美)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页。
    [4](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346、427页。
    [1](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3]包利民:《生命与逻中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4](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徐松岩,黄贤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5](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8页。
    [2](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3](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4](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5](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6](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404页。
    [1](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488-489页。
    [2]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3](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4](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489-490页。
    [5](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108页。
    [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4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页。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06页。
    [3]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JohnE.Rexine.The Concept of the Hero,in Kostas Myrsiades(ed.).Approaches to T eaching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76
    [2](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0页。
    [3](德)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4]转引自泰勒主编:《劳特利奇哲学史·从开端到柏拉图》,(第1卷),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参见王晓朝:《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3页。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璇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页。
    [3]转引自(古罗马)西赛罗:《柏图库兰母的讲话》,见弗格逊编:《苏格拉底史料》,第193页。参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美诺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美诺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3页。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美诺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页。
    [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7页。
    [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5页。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太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页。
    [4](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太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8页。
    [5](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太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9-150页。
    [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赞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5页。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1]关于柏拉图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讨论德性问题,我们将结合麦金太尔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接下来的问题中专门讨论。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7页。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8页。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0页。
    [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2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1]参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徐开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2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笫35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
    [4]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30页。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48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附录三“关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表”。
    [1]希腊化时期,一般是指从亚历山大皇帝于公元前334年东征开始,直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于公元前30年征服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为止;罗马帝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30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标志若欧洲奴隶制度的结束,这个时间跨度大约800年左右。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3页。
    [3](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4]转引自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2](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3页。
    [2](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3](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04页。
    [4](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1页。
    [1]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对“意志自由”这个问题的粗线条说明,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基督教哲学产生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我本文要说明的督教德性伦理学生成和发展的轨迹。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太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4]亚里士多德关于“选择和意志”的问题也是他的德性论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我们在前面关于他的德性概述中没有涉及,这里我们将对其做一简要的概述,因为这个问题是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含义的进一步深化,是希 腊伦理思想中关于意志问题讨论最为细致的表达,同时这个问题在本节讨论中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34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5页。
    [3](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9页。
    [4](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60页。 一简单的描述。当然,指出“中世纪哲学”人体的时间跨度也是有意义的,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后文所要讨论的德性伦理的断裂这一文化现象。
    [1](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5卷22章,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3页。
    [3]《新约·格林多全书》,第13章13节。
    [4]《新约·哥罗森书》,第3章14节。
    [5](德)卡尔·白舍客:《基督教宗教伦理学》(第1卷),静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7页。
    [1](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7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56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58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9-370页。
    [2]转引自:《神学大全》,2集,上部,95题,1条。参见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143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5-376页。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0页。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5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7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6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1页。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2页。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1页。
    [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2页。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2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9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0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6页。
    [4]转引自《神学大全》,2集,下部,23题,1条。参见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47页。
    [1]关于这一差别我们在前面讨论基督教德性时已有所论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由于人德(人学德性或自然德性)与神德(神学德性或超性德性)之间的对象和动力的不同。前者以人的理性为对象,后者以全知、全能、全善的基督上帝为对象和动力。这一点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1]转引自朱利亚特·福洛伊德和圣福德·谢伊编:《未来的过去:20世纪哲学分析传统地位面面观》,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见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1](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2-213页。
    [1](德)卡尔·白舍客:《基督教宗教伦理学》(第1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7页。
    [1]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87页。
    [2]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1页。
    [3](意大利)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李玉成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7页。
    [4]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20页。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654、6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4]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5]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6]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5页。
    [1](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4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2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2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5页。
    [5](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3页。
    [1]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5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9页。
    [1](汪)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16页。
    [2](汪)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8页。
    [4](英)休谟:《人性论》(上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7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9-510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8页。
    [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1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25-536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9页。
    [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页。
    [1](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8页。
    [2](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412页。
    [3]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1页。
    [1](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7页。
    [2](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页。
    [3](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5页。
    [4](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5](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
    [3](英)以塞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1](英)以塞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2]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3](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8页。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8页。
    [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9-60页。
    [1](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页。
    [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0页。
    [3](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9-12页。
    [1]Alan Ryan:The Philosophy of J.S.Mill,Macmillan Press,1978,P.255.
    [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8页。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5-76页。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3页。
    [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1页。
    [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9页。
    [7](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5页。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3页。
    [1]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2](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管士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6页。
    [3](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管士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3页。
    [1]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4页。
    [2]金生鈜:《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178页。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8页。
    [3](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2](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3]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115页。
    [1](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229页。
    [2]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3](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4](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1](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8、439、190、531页。
    [1]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笫133页。
    [1]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09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3](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1996年版,第19-20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太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8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1]有趣的是,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争论的焦点也汇集在这个问题上。新自由主义权利伦理主张,社会的价值(包括权利、自由等)优先于个体的善(如德性),而社群生义却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我们在前文已经做了部分讨论,在后文谈到“社群主义”的内容时继续讨论。
    [2](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1996年版,第137页。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图》,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版,第69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4至45页。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8页。
    [1]关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分别代表了西方哲学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论述。周辅成先生引用施莱格尔的“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周先生说,这是因为哲学上柏拉图被列为理想主义的始祖,重视“理型”(Idea)、“理想”,甚至重视共产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重视现实、生命力,主张返于自然,反对君主专制(甚至包括柏拉图的哲学家皇帝[Philosopher King]),拥护立宪政体:人民决定国家的目的,专家依据实行。周先生结合哲学思想史上的资料并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参见周辅成先生为《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作的序言。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7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8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4页。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6]对于“城邦是伦理实体”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城邦如何在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相统一上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并非生物学上的概念,而是经过“理性言说--正义”洗礼的高度人文性概念。正是后者体现了城邦的伦理性,证明城邦为伦理实体。仅有共同特征的城邦,尚不足以称之为伦理实体。因为这些特征不过是构造城邦的质料。……共同体要成为城邦,除了质料外还必须有形式:只有形式才能使质料由潜在变为现实,达到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城邦伦理实体的形式不是别的,恰是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的德性生活。德性的生活是城邦的“推动者”、纯粹的“活动性”;德性的生活把共同体提升为城邦伦理实体,促进城邦伦理生活繁荣昌盛。正因为德性的生活为城邦的伦理实体,亚里士多德不断提醒和告诫人们,要共同致力于城邦德性生活的营造。在此意义上,他的城邦的本质是目的论的。城邦的伦理性质是由政体规定的,只有政体才能把它定义为以德性的实现为目标的伦理实体。德性的优良生活是城邦的伦理本质,是已经传承且必须传递下去的东西。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它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具体体现于政体中,并由法律引导和教育公民实现的。所以,政体即政治共同体,本质上是某种德性意识,是某种德性的生活方式。参见黄显中:《伦理话语中的古希腊城邦:亚里士多德城邦理念的伦理解读》,《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0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8页。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1996年版,第21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1]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2]“市民社会”是一个含义歧出的概念,在不同的话语形态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大体来说,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层面:一是在把市民社会看作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概念,二是把市民社会看作是与传统共同体相对的概念,强调社会是一个生产、分工、交换和消费的经济领域。本文对于“市民社会”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来把握的。
    [3]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德国)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3页。
    [2](德国)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5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2](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0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4]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6页。
    [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7页。
    [2](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页。
    [4]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历史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2页。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8页。
    [3]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历史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5]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2页。
    [2]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3]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1]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2]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2]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页。
    [2](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236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3](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4](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34-535页。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9页。
    [3]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参见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8页。
    [3](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4]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2]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3]一般意义上的实践主要是在两个维度来理解的: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就是实行或行动,它指的足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在哲学原理中,实践就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参见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73页。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5页。
    [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3]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2]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
    [1]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124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2]冯作民:《西洋全史》(卷3),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页。
    [1]“中西方德性伦理传统的文化特征比较”原本是我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之一,希望从中西文化的互镜中,为超越德性与规范对峙这一现代性的道德困境寻求出路,但是考虑到这一对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我自己的学力范围,所以,只是在结语部分做了必要的延伸,当然,结语部分所做的这种对比是相当粗糙的,还不足以展示问题的全部内容。
    [2]何怀宏:《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50-5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8页。
    [3]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5]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6]高兆明教授对于黑格尔“伦理实体”范畴从四个方面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伦理实体”首先是某种反思性的社会关系体系,因此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客观伦理作为实体是反思性的:其次,“伦理实体”是活的“善”,在这活的善中存在着人类自由存在的规范性关系体系:再次,作为活的善的“伦理实体”是个人的本质,它规定 了个人义务内容,个人从伦理实体中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规定;复次,“伦理实休”作为客观伦理实体是关系体系。参见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0-405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页。
    [1]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3](美)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页注释14。
    [1]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9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1]张传有:《托马斯: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化的中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圣经故事·旧约·诗篇》,第34章14节。
    [2]《圣经故事·旧约·以赛亚书》,第34章16至17节。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2]G.E.M.Anscomber:“Modern Moral Philosophy”转引自“The Structure of Virtue Ethics”pp.41.另参见徐向东编:《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1]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2](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1](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2]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3]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0页。
    [4]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09页。
    [1]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2](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1](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1]参见(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2]参见(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3]参见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
    [1]参见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第23至24页中相关内容和注释[1]。
    [1]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2]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1-122页。
    [1](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
    [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1页。
    [3]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oxford,1999,p17.
    [4]Daniel Statman:Virtue Ethics,Edinburgh university,1997,p262.
    [1]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2]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6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312页。
    [2](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Giovanna Borrsdori:The American P hilosoph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137.转引自: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9页。另参见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另参见《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第2页。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2]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3]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6-87页。
    [1](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9页。
    [2]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2]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3]万俊人:《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1]《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版,第66页。
    [2]《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版,第264页。
    [3]《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版,第264页。
    [1](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页。
    [2](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3](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1]万俊人:《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9页。
    [3](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9页。
    [1]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1]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1]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2]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3]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1](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7页。
    [1](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页。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8页。
    [4]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p.29.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4-65页。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0页。
    [3](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1](德)马克斯·舍勒:《舍勒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1337页。
    [2]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3](法)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面。从积极方面看,德性伦理学强调了道德的一系列重要方面:好的行为与我们情感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有关,伦理反思与我们性格的教养和教育相关。德性伦理学表明,不是所有的道德缺陷都可以归结于诸如政治和经济框架条件或社会关系的;有些道德缺陷确实处于个人责任范围内的道德错误。社会的特定道德质量与其成员的立场、态度和情感能力相关。没有相应的感受,我们的道德行为就会脱离具体情况。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不是所有的道德反思准则都可以还原为有德性和敏感的个人的决定。为了共同生活,社会需要特定的道德规则和准则。除了个人道德的原则,也需要对公共领域的规范和准则。个体德性和公共道德涉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应该决定性地规定社会结构的规范,不能够从有感受能力的个人德性中推论出来。德性不能够充分限制社会的错误发展。德性的发展以稳定的社会框架条件为前提。参见陈泽环:《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詹世友:《孟子道德学说的美德伦理特征及其现代省思》,《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Herlinde Pauer-Studer,Enifuehrung in die Ethik.Wien,2003.参见陈泽环:《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1]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6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48页。
    [2]朱贻庭教授认为,《论语》中所说的“人”,是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他者,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民,甚至是奴隶。《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即是其证。因此仁者“爱人”,其所爱的对象,显然越出了,“爱亲”的范围,不仅体现了“爱”由近及远,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而且包含了质的升华。参见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3]《论语·颜渊》,杨伯俊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1页。
    [4]《孟子·尽心下》,杨伯俊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9页。
    [5]《孟子·尽心上》,杨伯俊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7页。
    [1]冯契:《冯契文集·人的自由和真善美》(第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2页。
    [1]参见詹世友:《孟子道德学说的美德伦理特征及其现代省察》,《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2](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3](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4]万俊人教授给出的理由是:首先,作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主导性伦理传统,儒家伦理不单是中华民族道德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无法抛开或摆脱的传统纽带。唯一可取的方式只能是促成其现代转化,而不是简单抛弃,这是一种文化的天命。其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儒家伦理传统看作是一块僵死的封建社会或传统社会的文化化石,它是一块活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一种持续连贯的不可中断的道德谱系。儒家伦理实际上也仍然在为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东方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文化资源,甚至在今天的世界范围内也有着现实可感的道德文化资源意义。再次,现代中国甚至整个“文化中国”的社会伦理生活经验表明,儒家伦理观念乃至具体伦理规范仍然发挥着独特持久的影响。若要取代或消除作为社会内在精神的道德伦理传统,需要创造一种新的足以替代传统的新传统。换句话说,任何新传统的创造本身也只能在旧传统基础上借助其传统资源转化而成,绝无另起炉灶而获成功的可能。尽管经过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在内的历次社会文化运动对传统伦理的冲击,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传统性的道德价值观念,仍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万俊人教授同时指出,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伦理精神或价值观念的再生:社会伦理生活传统的经验转变;社会伦理秩序的整体转化。参见 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伦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25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徐松岩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9](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版。
    [10](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陈中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11](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3](西)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李汉昭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
    [1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5](法)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6](法)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17](法)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0](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1](英)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英)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24](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5](英)休谟:《人性论》(上卷),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6](英)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7](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8](英)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9](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31](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3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3](英)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5](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6](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7](美)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9](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黄伟合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40](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1](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2](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43](美)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45](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6](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2001年版。
    [47](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50](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1](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性》,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2](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3](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54](意大利)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李玉成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55](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6](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58](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59](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60](德)白舍客:《基督教宗教伦理学》(第1卷),静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1](德)白舍客:《基督教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2](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3](德)柯武刚:《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6](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版。
    [67](德)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8](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6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7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8]《圣经·旧约》
    [79]《圣经·新约》
    [80]《圣经故事·旧约》
    [81]《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2]《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3]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4]万俊人:《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85]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6]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版。
    [87]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8]王晓朝:《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89]冯作民:《西洋全史》(卷三),台北: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
    [90]冯契:《冯契文集·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92]包利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93]北大西语系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9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95]卢风:《启蒙之后》,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7]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8]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100]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1]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2]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4]牟博主编:《中西哲学比较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5]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6]何怀宏:《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上海:三联书店,1993版。
    [107]何怀宏:《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8]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9]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0]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2]杨伯俊:《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3]杨伯俊:《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4]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汪子嵩、范明生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6]汪子嵩、范明生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7]汪子嵩、范明生等:《希腊哲学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8]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9]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0]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2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23]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4]苗力田主编:《大伦理学》,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5]苗力田主编:《优台谟伦理学》,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版。
    [126]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版。
    [127]金生鈜:《德性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8]俞可平:《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9]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3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1]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2]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3]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34]徐向东:《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5]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36]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7]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8]高国希:《道德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9]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0]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1]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册),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2]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3]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4]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万俊人:《“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神州学人》,1995年第12期。
    [2]任剑涛:《向德性伦理回归:解读“化理论为德性”》,《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3]龚群:《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哲学动态》,1998年第6期。
    [4]肖群忠:《规范与美德:现代伦理的合理选择》,《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
    [5]杨国荣:《论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詹世友:《对道德德性的哲学分析》,《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7]杨清荣:《略论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6期。
    [8]赵士辉:《制度伦理之我见》,《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6期。
    [9]戴兆国:《德性伦理何以可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0]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11]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12]万俊人:《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浙江学刊》,2002第4期。
    [13]崔宜明:《规范论与美德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4]任剑涛:《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5]刘余莉:《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6]龚群:《德性思想的新维度》,《哲学动态》,2003第7期。
    [17]高国希:《当代西方道德:挑战与出路》,《学术月刊》,2003第9期。
    [18]寇东亮:《现代性道德困境的理论表现与理论根源》,《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9]高国希:《当代西方的德性伦理学运动》,《哲学动态》,2004年第5期。
    [20]肖群忠:《道德究竟是什么》,《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21]寇东亮:《论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2]张传有:《托马斯: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化的中介》,《华中科大学报》,2005(5)。
    [23]肖群忠:《美德诠释与美德伦理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4]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25]黄显中:《伦理话语中的古希腊城邦》,《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
    [26]寇东亮:《德性概念的三层内涵》,《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27]陈泽环:《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28]詹世友:《孟子道德学说的美德伦理特征及其现代省思》,《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29]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30]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1]G.E.M.Anscomber:Modern Moral Philosophy,1958.
    [2]Carol Gilligan:In a Different Voic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3]Nell Noddings:A Fr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4]Walter Schalle:"Are virtue No More Than Dispositions to Obey Moral Rules?"in philosophia 20,July 1990.
    [5]Michele Lynn Svatos:The Structure of Virtue Ethics.1994.
    [6]Giovanna Borrsdori:The American P hilosoph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7]Daniel Statman:Virtue Ethics,Edinburgh university,1997.
    [8]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Oxfod,1999.
    [9]Michael Slote.Morality From Motiv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0]Christine Swanton."A Virtue Ethical Account of Right Action" in Ethics,Volume 112No.1,October 2001.
    [11]Onora O'Neill: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Cambridge,2002,digital
    [12]William Frankena:"A Critique of Virtue-based Ethical Ethics" in Louis Pojam,ed.Ethical Theory: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A:Wadsworth,2002.
    [13]C.H.Haskins: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Cambridge,U.S.A1927.
    [14]Printing.JohnE.Rexine.The Concept of the Hero,in Kostas Myrsiades(ed.).Approaches to T eaching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