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尊德性”而“道问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化历程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内在自生因素,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种种际遇都无法与中国传统社会和学术思想撇清干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存在的“近代”因子是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说清代社会承载着传统中国向近代转变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因,那么深入探讨清代学术无疑是研究传统学术近代转型的重要路径。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承袭着明末悄然兴起的理学清算运动,其学风出现了深刻变化。如果说学风转变是社会转型在学术思想上的集中体现。那么,探讨清初学风转轨就成为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自发”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清代学风大异于宋明,宋明理学侧重“尊德性”,清学则趋向于“道问学”。由宋明而清的学风转轨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意义极为重大,而两种学风之间的转变当以清初为“时代枢纽”。“道问学”学风的确立反映了传统学术由理学到清学转轨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宋明而清的学风转轨的再梳理,洞晓其间由“尊德性”而“道问学”演化之因缘,从而窥及近三百年来学风整体走向的内在原因便具有了些许现实意义。
     清代学术的一大特色是诸子学的兴起,其中又以孟、荀思想研究所蕴含的时代内涵最为丰富。但是,关于清初诸子学尤其是孟、荀思想研究与学风转轨之间丰富而复杂的联系却尚未得到充分论述。孟子主“尊德性”,荀子则重“道问学”,清初学界隐然存在着荀子的“升格”与孟子的“降格”运动,清代孟学与荀学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模式正暗合着清初学风转轨的内在逻辑。同时,由于孟子在经子之间的地位变化,以及清儒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致使清初孟学中的诸多问题和表现正可解释学风由“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变过程。
     思想史研究一般注重对思想家及其著作本身的考察和分析。随之就产生一个问题:无论是对思想家还是其著作的研究常以孤立的个案出现,缺乏对同一时代环境下思想家.群体的共性以及这些共性所反映的深层次因素的研究。因此,本项研究拟将学风与时代思潮相联系,致力于将思想史研究与学风研究相结合,以补充传统学术思想史个案研究之不足;着重分析同一时代、同一问题上不同学人在思想主张和学风倾向上的共性特征,揭示这些特征与时代环境和学术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凸显时代和社会因素对思想家及其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本论文以学风转轨为研究视角,将清初孟学——并兼及荀学——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清初孟学研究与学风由“尊德性”到“道问学”转变的内在联系。旨在深化学界对清代学术思想和清初学风转型的认识,揭示宋明到清代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本论文将考察重点放在清初“道问学”学风的形成过程。这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风起于青萍之末”,“前考证时期”的思想倾向更能透露时代环境的制约性影响怎样“悄而无声”地推动着学术思想的变化,从而使我们更容易把握学风发展的脉络。二、“过程研究”能够凸显学风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有助于克服学风研究中的主观臆断。
     本论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探讨理学清算运动与清初孟学研究的内在联系。理学清算是清初孟学研究的学术语境,反思理学是清初孟学研究最初的“动力”。“弃虚蹈实”和“辟二氏”作为理学清算运动之两轨构成了清初孟学研究的基本框架,经学附庸和义理阐发则是清初孟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和方向。在经世、实学之风的影响下,清初诸儒着意挖掘孟子思想中的“实学”内容,自觉地将孟学降为经学的附庸,将孟子诠释成一个“道问学”的君子。同时,清初诸儒以诠释性的语言凸显孟子的实学思想,并藉以表达自己的治学主张,显示出孟学研究的义理探讨路径。清初孟学研究由“虚”而“实”的转变与清初学风由“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轨过程息息相关。
     第二、三章,从人性论和情欲论两个焦点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不同学人在人性论、情欲论问题上的观点,从而揭示他们共同的学风倾向。对于人性善恶,清初学人给出了不同于理学家的新诠释。清初对人性的讨论出现了由二元论到一元论、由重视主体道德到重视客观知识的转变,这一变化反映了清初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学术路径转向的内在规定性。清初人性论由二元性论转变为一元性论的根本动因就在于清初学风中对“实学”、“实践”、“实行”的追求;由重视主体道德到重视客观知识的转变则反映出孟学研究中荀学思想的渗透。在情欲论上,清初诸儒从两个方面肯定人之情欲:一是以严格的道德自律来把握正当情欲;一是重视外在因素对人之情欲的规约作用。清初情欲论中强调“礼”对现实社会的规范作用是清儒借鉴和吸纳荀子思想的反映,清初情欲论中表现出重视礼学的现象与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转变密切相关。
     第四章,以清初孟学研究中蕴含的荀学理路为切入点,考察不同学人孟学研究中所隐涵着的具有共同性的荀学特征,并探析此种学术现象与“道问学”学风形成之间的关系。本章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是分析清初孟学研究中的重“学”表现与荀子《劝学》思想的联系;二是探讨清初孟学研究的重“礼”与荀子重“礼”思想的关系。将“以礼代理”思想作为分析重点,揭示荀学思想已经渗入孟学研究,清初学术方法的转变、清代新义理观的出现以及孟、荀思想在清代学术地位的变化,印证清初学风由“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变轨迹。
     第五章,以戴震、焦循的孟学研究做结,从戴学精神和戴学方法两个层面来分析以戴震孟学为标志的“道问学”学风的形成,揭示戴震后学对其精神的传承和方法论的补充、完善。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在清初孟学研究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开启了晚清乃至近代诸子学研究的复兴,重新定位了孟、荀思想在清代学术思想中的地位,并最终确立了“道问学”的治学路径。戴震的重知思想、求实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求真的研究精神为乾嘉以降学人继承和完善。重知思想上的“去道德化”与重礼思想的“制度化”走向则是时代赋予的新内涵。焦循的《孟子正义》实践着戴震“训诂明而后义理出”的治学方法,并提出“贯通观”以补充、完善之。至此,传统学风由宋明之“尊德性”而清之“道问学”的转轨基本完成,清代学风又即将走上新的发展、演变之路。
     本论文通过对清初学风转轨视野下孟学研究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清初孟学研究与时代思潮及学风转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和高度互动;清初孟学研究的特点和倾向正是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转轨的典型例证;子学研究是学风研究的重要领域。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topics which draw Chinese academia attentions. There were certain inherent factors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whole modernization experience was intensively related to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academic thoughts. It is imperative to excavate the modern facto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and cultures in study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study styl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s, which embodied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Hence, the study styl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oint of penetra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orough explore of academic thoughts in Qing Dynasty is the necessary way to study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The study style of Qing Dynasty is different form Song and Ming. The philosophy of Song and Ming emphasized the "Honor the Virtuous Nature", while the philology of Qing was inclined to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The transformations of study style from philosophy of Song and Ming to Qing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time hinge" in the switch of these two philosoph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embodied the inner logic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m academy. It is important to review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y style, so as to find out the logic in the evolution from "Honor the Virtuous Nature" to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tudy style in the past three hundred years.
     The spring-up of Zhu-zi studies is a distinguished feature of Qing Dynas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which, the study of Mencius and Hsun-Tzu thoughts are especially full of periodical contents. However, there were no thorough discussion about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udy of Mencius and Hsun-Tzu though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y style. Mencius asserted the "Honor the Virtuous Nature" and Hsun-Tzu emphasized the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It implied the upgrade of Hsun-Tzu and downgrade of Mencius in the academia of Qing Dynasty. The downgrade of Mencius means the growth of the Hsun-Tzu,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inherent logic of transformation of study style.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academic thoughts history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thinkers and their works. These studies were mostly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cases, and fail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kers'group in the same period and their deep roots.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link the study style with the Zeitgeist, by combining the studies of thoughts history and study style, to improve traditional study of thoughts history. By emphasizing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cholars' academic arguments, it is to find out the internal links betwee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ircumstance of periodic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o highlight the periodical influence on the thinkers and their thoughts.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put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into the framework of studies styl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Honor the Virtuous Nature" to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The main purpose is to analyze the link between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studies styie, and to review the inner logic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from Song and Ming to Qing Dynasty. The emphasis is to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of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wo purposes. First, because the thinking tendency from pre-textual research reveals how the periodical circumstance influences on the changes of academic thoughts, it is easier to master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study style. Second, through "process study", which highlights various kinds of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style's formation, it helps to prevent the subjective assumption in the research of study style.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Chapter One mainly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s of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riticism of Li Xue", the scholars deliberately excavate the factor of "Shi Xue" in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and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by explaining the Mencius thoughts from new perspectives. The changes form "Xu" to "Shi" in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y were intensely rela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y style from "Honor the Virtuous Nature" to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Chapter Two and Three reconstruct th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Desire in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The definitions and explanations of "Good" and "Evil" in the Human Natur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scholars of Song and Ming Dynasty. The emphasis of discussion about Human Natur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switched from dualism to monism, from subject moral to object knowledge. These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ies style. On the Human Desire, the scholars underline the internal moral self-discipline and external restraining factors. The emphasis of studies on Human Desire is the practice of moral concept and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ritual. These changes reflect the influences of Hsun-Tzu thoughts on the Mencius studies of early Qing Dynasty.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factors of Hsun Tzu in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By examining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Hsun Tzu in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of different scholars, it reveals that the arguments and methods of Hsun Tzu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of early Qing Dynasty. This academic phenomenon illustrated the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to form the mainstream of studies style in the Qing Dynasty.
     Chapter Five takes Dai Zhen and Jiao Xun as research cases to analyze the establishment of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The study of Dai Zhen on Mencius thoughts linked the proceedings and the followings, represented the final formation of "Follow the Path of Inquiry", and began the process of resuscitate of Zhu-zi studie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scholars of post-Dai Zhen succeeded the spirits and consummated the methods of Dai Zhen. Jiao Xun's Mencius thoughts studies were the practice of Dai Zhen's academic spirits and method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structive points:
     Firstly, the change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periodical background influenced greatly on the social though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ies style had its profound social roots.
     Secondly, Qing Dynasty is one important stage in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form the traditional to modern society, and the changes of studies style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thoughts.
     Thirdly, by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cess study", it makes the following innovation: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critical phas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y style from Philosophy of Song and Ming to Philology of Qing.
引文
1 参见张舜徽:《张舜徽集·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2页。
    1刘瑾辉:《清代<孟子>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3参见许道勋、徐洪兴:《经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1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参见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3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李明辉:《孟子重探》,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6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赵庆伟:《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刘瑾辉:《清代孟子考据学综论》,《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卢仁龙:《清代诸子学史述略》,《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魏宗禹:《明清时期诸子学研究简论》,《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台北,龙门书店有限公司1976年版;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3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2000年再版序言。
    4路新生:《“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参见王俊义:《乾嘉学派的成因及其评价》,《人民日报》1982年10月25日;《康乾盛世与乾嘉学派》,《清史研究集》第四辑1986年6月版。
    2参见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参见路新生:《排拒佛释:乾嘉考据学风形成的一个新视角》,《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4李海生:《社会批判思潮与明末清初的学术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5史革新:《清初学术思潮转换刍议》,《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参见张西平:《西学与清初思想的变迁》,《现代哲学》2007年第4期。
    7参见孙勇才:《内在理路: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余英时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
    1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7-268页。
    2 Benjamin A. Elman,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84.
    1参见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2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原版自序。
    3参见何格恩:《戴东原的哲学及伦理思想》,载《南大戊辰哲学论文集》,岭南大学哲学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28年版,第58页。又有研究者认为,清代思想的进步性在于思维方式的变化。参见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4参见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所谓东林派人士的思想——前近代时期中国思想的发展变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7-368页。
    5参见许苏民:《乾嘉学术中的知性精神——戴震、章学诚思想片论》,载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又,“如果说乾嘉汉学是中国古代学术通向近代学术的桥梁,那么清初学术则是由宋明理学向乾嘉汉学转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参见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9页。本论文所指之“清初”下限到乾隆年间。
    参见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徐洪兴:《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2-123页。还有学者认为,孟子在唐宋以后升格的根本原因是孟学“成为人们借鉴佛学理论的媒介,或者说成为人们从佛学那里‘拿’东西的掩护物。”参见张奇伟:《扬孟抑荀与史家的评论》,《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笔者认为,此说恰恰可以用来解释“辟二氏”何以成为清初孟学研究的一个集中表现。
    1参见何冠彪:《明末清初思想家对经学与理学之辨析》,《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第23-26页。
    2参见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1页。
    1这种学风趋向并非始自清初。晚明以降,针对王学末流展开理学批判运动,当时的学人在学术思想方面做了多方努力和探索,试图突破传统理学思维的束缚,建立新的学术规范,而这一运动的共同倾向,就是重“实”,或说是思想中的“超越性”渐渐减少,甚至否定。参见李明辉:《孟子重探》,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71页。
    2缪天绶:《宋学重要的问题及其线索》,《东方杂志》1927年第8期。
    3余英时在完稿于1975年的《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中指出“尽管清儒自觉地排斥宋人的‘义理’,然而他们之所以从事于经典考证,以及他们之所以排斥宋儒的‘义理’,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儒学内部一种新的义理要求的支配。”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张寿安在《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梳理“以礼代理”思潮的兴起,并成为“乾嘉新义理学”的重要内容。之后,台湾学者张丽珠在1999年到2006年问相继出版了“清代新义理学”三书,即《清代义理学新貌》(台北,里仁书局1999年版)、《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台北,里仁书局2003年版)、《清代的义理学转型》(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版),系统论证了理学之后,以乾嘉新义理学为主轴的清代新义理学的思想发展,认为清代新义理学是在传统与现代折冲点上,承担着继往开来历史重任的过渡桥梁。大陆学者周积明曾将“乾嘉新义理学”定义为:“‘乾嘉新义理学’指乾嘉时期的主流社会文化思潮。其主要内容包括:力主达情遂欲,反对存理灭欲;力主理气合一,反对理在气先;注重实证、试验、实测以及行为效应和社会功用,摒弃‘言心言气言理’的形上性理之学。由于如上范畴皆与宋明‘义理学’对立,故称‘新义理学’,是前近代中国社会内含有‘近代指向’的重要思想范型。”参见周积明:《四库全书总目与‘乾嘉新义理学’》,《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陈居渊:《清代“乾嘉新义理学”探究》,《求索》2003年第5期;吴通福:《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以礼代理”的主张以凌廷堪为主要代表。台湾学者张寿安有相关的系列研究。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这种超越表现在,戴震及其后学不仅批判了宋明理学的伦理观和哲学架构,“更重要的是在‘破’宋儒旧说之余他们还达到‘立’新说的高度。”参见张丽珠:《清代新义理学和<孟子>诠释》,载《儒林》第3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25页。
    6有研究者认为,清初的学术进程有两次较大转变,一次是从理学到朴学的学术方向的转变;一次是从朴学进入汉学的学术理路的转变,前者是思想批判胜于学术批判,后者是学术批判胜于思想批判。参见梁晓 园:《清代荀学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盖奇逢之学,兼采朱、陆,而大本主于穷则励行,出则经世。”参见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55页。
    2梁启超认为,颜元“举朱陆汉宋诸派所凭借者一切摧陷廓清之,对于二千年来思想界,为极猛烈极诚挚的大革命运动。”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9页。
    3清初学人普遍强调实学,这已成为当前学界的共识。参见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第1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273页。
    4参见卢子震:《理学基本理论概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5有学人认为,回归经典的呼声是经学研究中的一个常态。“明末清初的‘回归原典’运动,在整个经学演变的过程中,应该是历次回归原典要求中,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参见林庆彰:《明末清初经学研究的回归原典运动》,载《国际孔学会议论文集》(全一册),国际孔学会议大会秘书处民国七十七年版,第867页。
    1章学诚:《文史通义》补遗续,《与史馀村》。载《章氏遗书》第643页。转引自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不见诸侯章》。卷十四至卷二十为《四书近指·孟子》。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中养不中养章》。
    3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八《破题用庄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7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64-665页。
    2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子刘子学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孟子师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4参见朱康有:《李二曲心性实学发微》,载《晋阳学刊》2000年第4期。
    5李二曲:《二曲集》,《四书反身录》,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16页。
    1李二曲:《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第400页。
    2李二曲:《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第531页。
    3李二曲:《二曲集》前言,第5页。
    4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9页。
    5颜元:《颜元集》,《四书正误》卷六《孟子》,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7页。
    6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卷六,《下孟》,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版。
    1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卷五,《上孟》。
    2参见傅山:《霜红龛集》卷三十一《读经史·学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参见王夫之:《诱四书大全说·孟子》,第570页。有学者认为,李二曲的“心性实学”对“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可工夫实证的本体世界”有非常精当之论。参见朱康有:《人道真理的追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第13页。
    4参见《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页。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4页。
    7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55-156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7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9页。
    3参见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实学》,载《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4参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707页。
    5参见杨国荣:《心性之辨:从孟子到王阳明》,载《孔子思想研究》,潘富恩等主编;复旦大学哲学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页。
    2李二曲:《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第401页。
    3李二曲:《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第512页。
    4参见李二曲:《二曲集》前言,第8页。笔者认为,经世致用之思想主张亦是儒学精神之内容。
    5 参见陈国庆:《清代初期实学研究论纲》,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参见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2参见肖萐父、李锦全编:《中国哲学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4页。
    3颜元:《颜元集》,第242页。
    5颜元:《颜元集》,第238页。
    1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2颜元:《颜元集》,第244页。
    3参见王育济:《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1期。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4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6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5页。
    3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4页。
    1《四书》为理学所重。然清初学人的孟学研究中有相当部分是《四书》研究之一的。如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黄宗羲《孟子师说》虽独立成书,但他在此书的《题辞》.中明言“先师子刘子于《大学》有《统义》,于《中庸》有《慎独义》,于《论语》有《学案》,皆其微言所寄,独《孟子》无成书义,读《刘子遗书》潜心有年,粗识先师宗旨所在,窃取其意,因成《孟子师说》七卷,以补所未备”,梨洲此书亦是作为其师《四书》研究之一。颜元《四书正误·孟子》、李二曲《四书反身录·孟子》等等。
    2司马迁《史记》将孟子和荀子合传,孟荀地位不分伯仲,均是诸子之一。
    3钱穆认为,“荀子在汉时为近古大儒,其弟子李斯,当秦政,荀学独得势。谓汉人多传荀子学,可也。”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0-101页。又,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96-300页。
    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下);《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万章章句》(上);《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尽心章句》(上)(下)
    2《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下);《孟子·万章章句》(上);《孟子·告子章句》(下)
    3《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第548-549页。
    5参见杨逊:《读<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篇>》,载《船山学报》1987年第2期。
    6朱熹注:《四书集注》,《孟子·离娄章句上》,王浩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304页。
    1颜元:《颜元集》,第233页。
    2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02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1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29页。
    2黄宗羲:《孟子师说》,第81页。
    3参见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69-470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第577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第577-578页。
    6考据学人的著述中常常出现考证一番却不能给出结论的情形,这种情形备受后学诟病。然若真正理解考据学人的学术追求,理解他们下意识中对“道问学”学术规范的践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种“考无定论”的情形恰是学人秉持“道问学”精神而在具体学术研究中求“真”、求“实”的必然结果。
    1笔者认为,在清初学人的训诂、考据之法中普遍存在着义理的取舍。
    2参见许苏民:《以世界史眼光看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开放时代》2002年2期。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97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1页。
    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5页。
    3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北京三联书 店2000年版,第23页。
    1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77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第567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第627页。
    1颜元:《颜元集》,第238页。
    2参见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1参见张涛:《邵晋涵与<南江札记>》,《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1参见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文章认为此时期经学兴盛的原因与经世致用有密切关系,盖由经世致用转而为通经致用,再转而为客观的经史考证,最后反过来埋葬原先经世致用的经学理想。转引自林庆彰:《明末清初经学研究的回归原典运动》,载《国际孔学会议论文集》(全一册),国际孔学会议大会秘书处民国七十七年版,第867页。
    1余敏卿:《朱陆人生观之论战》,载岭南大学哲学研究委员会编:《南大戊辰哲学论文集》,岭南大学哲学研究委员会1928年版,第158页。
    2参见潘富恩、徐洪兴:《中国理学》第4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48页。
    3参见许苏民:《朴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4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页。
    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5页
    7参见徐洪兴:《从训诂之学到义理之学——理学发生史一个侧面的考察》,《原道》第二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1参见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7页。
    1参见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博学详说章》。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30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30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10页。
    1李二曲:《二曲集》,第404-405页。
    2李二曲:《二曲集》,第404-405页。
    3参见李二曲:《二曲集》,第549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6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尽心知性章》。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孟子将朝章》。
    3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性解》上。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5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5页。
    3程瑶田:《论学小记·论学约指》,《续修四库全书》。
    1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刘瑾辉:《清代<孟子>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9页。
    3中华书局古籍编辑部编:《清人考订笔记》(七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参见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绪言》,第7页。
    2孙奇逢:《四书近指》,《凡例》。
    1颜元:《颜元集》,第71页。
    2李二曲:《二曲集》,第531页。
    3凌廷堪:《复礼中》,《校礼堂文集》卷四,第30页。
    1参见田正利:《孟子并非主张“性善”》,载《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3日第12版。也有学者认为孟子言“性”与“人性”两者没有区分,孟子所论之性就是指人性。但却认为孟子把人的生理欲求排除在性、人性之外。参见李任同:《孟子就是主张“性善”》,载《光明日报》2006年12月4日第12版。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的特色是立体而综合,故对古代思想家之思想不宜做过于细致地分类和划分。其实,孟子思想中并没有对“性”和“人性”作出明确区分,虽然所表述的内涵在文意上确有不同。而且孟子之言性或人性也并有把生理欲求排除在外,相反是将它们看做不可分割的一体。基于学界出现过的争论,特此说明。
    2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59页。
    2参见杨逊:《读<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篇>》,载《船山学报》1987年第2期。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页。
    4参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26-627页。
    6王立新:《船山人性论及其思想史意义》,载《船山学刊》2000年第4期。
    7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五章》。转引自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9页。
    1参见曾长秋、周含华编著:《中国思想史论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2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7页。
    3参见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228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3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59页。
    6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26-627页。
    7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34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77页。
    2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附诸子生卒年世约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参见拙文:《孟荀人性论的社会根源考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4陈确:《陈确集》,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版,第442页。
    5参见朱葵菊:《中国历代思想史》(六),《清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版,第132页。
    1参见马渊昌也:《明代后期“气的哲学”之三种类型与陈确的新思想》,载《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2颜元:《颜元集》,第89页。
    3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106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颜元:《颜元集》,第48-49页。
    2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1颜元:《颜元集》,第230页。
    2参见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国前近代思想之屈折与展开》,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79-280页。
    3参见韦政通:《颜习斋思想述评》,载余英时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第161页。笔者认为,颜元和宋儒的气质之论均着眼于“气质可变”,却得出不同的结论。重习是颜元气质之论的一个特点,由此看来,颜元对宋儒气质之论的批判是时代思潮使然。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70-571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71页。
    1参见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2参见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页。
    3参见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换的真正开启者》,载《人文论丛》2004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刘又铭:《宋明清气本论研究的若干问题》,载《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第159页。
    5孙奇逢:《四书近指》卷三。
    6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70页。
    1颜元:《颜元集》,第7页。
    2黄宗羲:《孟子师说》,第77-78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33页。
    4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38-页。
    1参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19页。
    1参见刘又铭:《宋明清气本论研究的若干问题》,载《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尽心知性章》。
    2陈确:《陈确集》,《瞽言》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版,第458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65-66页。
    4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33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77页。
    2参见刘述先:《论黄宗羲对于孟子的理解》,《孟子研究》第2辑,韩国孟子学会1999年版,第391-393页。
    3参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67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59页。
    6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2-503页。
    7参见胡森永:《从理本论到气本论:明清儒学理气观念的转变》,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民国91年博士论文摘要。
    8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60页。
    1颜元:《颜元集》,第3页。
    2颜元:《颜元集》,第7页。
    3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卷六,《下孟》,第98-99页。
    4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第194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24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57页。
    4胡适:《反理学的思想家——戴东原》,余英时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第232页。
    5张西堂:《清代思想的一个特征》,《文哲月刊》1936年第6期。
    1参见汪学群、武才娃:《清代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皆有不忍章》。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孟子性善章》。
    1王夫之:《船山全书》卷十一,《四书训义》三十三,《告子章句上》。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七。
    3李二曲:《二曲集》,第515页。
    4李二曲:《二曲集》,第517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2-33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8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9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77页。
    4黄宗羲:《孟子师说》,第69页。
    5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01页。
    1颜元:《颜元集》,第6页。
    2凌廷堪:《复钱晓徵先生书》,《校礼堂文集》卷二十四,第221页。
    3凌廷堪:《好恶说上》,《校礼堂文集》卷十六,第141页。
    4凌廷堪:《复礼下》,《校礼堂文集》卷四,第31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原序》。
    2孙奇峰:《四书近指》,《孟子·羿之教人章》。
    3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皆有不忍章》。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34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14页。
    1颜元:《颜元集》,第72页。
    2颜元:《颜元集》,第84页。
    3颜元:《颜元集》,第33页。
    4陈确:《陈确集》,第442页。
    5陈确:《陈确集》,第457页。
    6李二曲:《二曲集》,第532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1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43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29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皆有不忍章》。
    2孙奇逢:《四书近指》,《论语·齐桓晋文章》。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2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85页。
    5参见欧厚钊:《试论王船山人性学说的不变与变》,载《船山学刊》2000年第4期。
    6有研究者认为,明末清初新旧思想之间的斗争表现之一就是“以‘变易’思想反对‘不变’理论。”参见 朱葵菊:《中国历代思想史》(六),《清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版,第9页。
    1钱穆:《儒家之性善论与其尽性主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唐君毅:《孟子性善论新释》,载《文化先锋》1946年第4期。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133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8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0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55-156页。
    1参见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1卷),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70-71页;赵伟:《晚明“狂禅”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参见路德斌、赵杰:《论程、朱天理、人欲之辨的合理内核及其价值嬗变》,载《东岳论丛》1997年第2期。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富岁子弟章》。
    2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气情才辨》。
    3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气情才辨》。
    4颜元:《颜元集》,第236页。
    1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70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36-137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74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78页。
    1张寿安:《凌廷堪的理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乾嘉学术思想之走向》,载《中央研究员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室,第103页。
    2参见汪学群、武才娃:《清代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5页。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20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9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五。
    6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17页。
    7有学者认为,船山主张“以理导欲”的理欲关系,此亦是主张理欲的统一。参见陈赟:《理以导欲:走向真实的理欲关系——王船山论理欲关系的原初形态》,载《福建论坛》2002年第6期。
    8陈确:《陈确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辨》。
    9参见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8-490页。
    1陈确:《陈确集》,《别集》卷二《近言集》
    2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01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2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0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0-11页。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3-54页。
    1车铭深:《论新儒家的理和欲》,《东方杂志》1937年第1期。
    2参见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1车铭深:《论新儒家的理和欲》,《东方杂志》1937年第1期。
    2参见潘富恩、徐洪兴:《中国理学》第4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54页。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恰可证明理欲关系是天人关系、或者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20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8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08页。
    2参见许苏民等:《明清启蒙学术流变》,第8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页。
    5参见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载《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2-186页。
    6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页。
    1参见王勤:《以理性面目出现的非理性现象——浅析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非理性特点》,载《江淮论坛》1999年第1期。
    2参见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78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0-11页。
    1车铭深:《论新儒家的理和欲》,《东方杂志》1937年第1期。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74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64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40页。
    5黄宗羲:《孟子师说》,第77-78页。
    6颜元:《颜元集》,第4页。
    7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0页。
    2参见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3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0页。
    1陈确:《陈确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辨》。
    2颜元:《颜元集》,第28页。
    3颜元:《颜元集》,第32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9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84页。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8页。
    1参见张西堂:《清代思想的一个特征》,《文哲月刊》1936年第6期。
    2参见朱葵菊:《中国历代思想史》(六),《清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版,第284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9页。
    4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36-137页。
    5陈确:《陈确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辨》。
    6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卷六,《下孟》。
    7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114-115页。
    8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9页。
    9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8页。
    1参见高瑞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2参见何佑森:《清代经世思潮》,载《孔子研究》1996年第1期。还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基于情欲问题之上的讨论,有近代人文主义的精神,体现了理性启蒙的特征。参见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第268页。
    3参见马渊昌也:《明代后期“气的哲学”之三种类型与陈确的新思想》,载《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9页。
    2陈确:《陈确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辨》。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62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8-9页。
    3参见杨国荣:《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载《河北学刊》1994年第3期。
    4陈确:《陈确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辨》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55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0-11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7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8-9页。
    1[美]倪德卫著,f美]万百安编,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德可以自学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仁胜不仁章》。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04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90页。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38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01-102页。
    4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5颜元:《颜元集》,第242页。
    1参见王沉森:《明末清初的一种道德严格主义》,载《明末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105页。
    2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119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62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64页。
    2李二曲:《二曲集》,第400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64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8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9页。
    2参见王沉森:《明末清初的一种严格的道德主义》,载《明末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明辉:《朱子对“道心”、“人心”的诠释》,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实学》,《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1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1《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朱子语类》卷十二:“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8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9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9页。
    6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01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271页。
    2李颙:《二曲集》卷四十四《孟子下》,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49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09页。
    1凌廷堪:《复礼下》,《校礼堂文集》卷四,第32页。
    2清初学界的重礼与荀子重礼最为关键的不同在于,清初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重礼,而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下重礼。
    3凌廷堪:《复礼上》,《校礼堂文集》卷四,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生之谓性章》。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无善无不善章》。
    3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无善无不善章》。
    4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气情才辨》。
    5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性解》上。
    1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气情才辨》。
    2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3颜元:《颜元集》,第6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64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40页。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64页。
    7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41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9页。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18页。
    1颜元:《颜元集》,第33页。
    2颜元:《颜元集》,第396页。
    3颜元:《颜元集》,第730页。
    4颜元:《颜元集》,第95页。
    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93页。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8页。
    7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49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27页。
    2凌廷堪:《荀卿颂》,《校礼堂文集》卷十,第76-77页。
    1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第762页
    2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第42-50页。
    1程瑶田:《论学小记·诚意义述》,《续修四库全书》。
    2章太炎:《释戴》,《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傅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358页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45页。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44页。
    1王先谦:《荀子集解》,《劝学篇》,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1顾炎武:《日知录》卷七《求其放心》。
    2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八《破题用庄子》。
    3李二曲:《二曲集》,第400页。
    4颜元:《颜元集》,第239页。
    1陈确:《陈确集》,第584页。
    2参见蔡方鹿:《孟子知识论再探》,《孟子研究》第2辑,韩国孟子学会1999年版,第234页。
    3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则不动心章》。
    4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95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47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原序》。
    2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皆有不忍章》。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不学而能章》。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34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59页。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8页。
    5颜元:《颜元集》,第54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4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原序》。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50页。
    1陈确:《陈确集》,《别集》卷四《性解上》。
    2黄宗羲:《孟子师说》,第278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卷十四。
    2孙奇逢:《四书近指》,卷十九。
    3孙奇逢:《四书近指》,卷十九。
    1陈确:《陈确集》,第462页。
    2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52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41页。
    1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02页。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12-613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729-730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38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27-528页。
    1李二曲:《二曲集》,第551页。
    2李二曲:《二曲集》,第550页。
    3李二曲:《二曲集》,第527页。
    4李二曲:《二曲集》,第550页。
    5颜元:《颜元集》,第242页。
    1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2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119页。
    3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104页。
    4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第98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下位获上章》。
    1陈确:《陈确哲学选集》,《大学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2陈确:《陈确集》,第586-587页。
    3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12页。
    4黄宗羲:《孟子师说》,第150页。
    5黄宗羲:《孟子师说》,第93-93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05-606页。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58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05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03页。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05页。
    1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卷二《大学》。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0-51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1页。
    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90页。
    1孙奇逢:《四书近指》,《孟子·下位获上章》。
    2陈确:《陈确集》,第586-587页。
    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58页。
    4孙奇逢:《四书近指》,卷十九。
    5陈确:《陈确集》,第462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38页。
    2颜元:《颜元集》,第237页。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2参见何俊:《由礼转理抑或以礼合理: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视角》,《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2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24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1页。
    4胡楚生:《章太炎<释戴篇>申论》,《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151-170页。
    5程瑶田:《论学小记·诚意义述》,《续修四库全书》。
    6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16页。
    7章学诚:《章氏遗书》,《文史通义·与史馀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45页。
    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44页。
    10张寿安:《凌廷堪的理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乾嘉学术思想之走向》,载《中央研究员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室,第119页。
    1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载《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三年版,第18页。
    2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3张寿安:《凌廷堪的理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乾嘉学术思想之走向》,载《中央研究员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室,第111页。
    1陈居渊,《凌廷堪倡导复归古代礼学思想新探》,《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2王世光,《清代中期“以礼代理”说刍议》,《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
    3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上,《汉学师承记》(外两种),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94页。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47-548页。
    2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3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第761页
    4参见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文化史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5参见王世光:《清代中期“以礼代理”说刍议》,《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
    6张寿安:《凌廷堪的理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乾嘉学术思想之走向》,载《中央研究员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室,第121页。
    1路新生:《凌廷堪与戴学》,《史林》2008年第3期。
    1张丽珠,《清代义理学新貌》,台北,里仁书局,1999年,第294页。
    1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6页。
    1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十,《荀卿颂》,第77页。
    1路新生:《“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对“尊德性”、“道问学”这对概念在汉唐以及宋代的演进有细致的分析。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页。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4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自序》。
    1路新生认为,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是对程朱一派的“援佛入儒”展开批判。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3页。
    2戴震曾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呜呼,不可易矣!”(《孟子字义疏证》第2页。)与此类似的一个问题是,黄宗羲缘何做《孟子师说》?真的是补乃师刘蕺山关于《四书》著述之缺吗?那么刘蕺山为
    何于《四书》研究中独缺《孟子》?由于论题所限本文对此未及深究,但此一问题当有深意。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7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8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9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0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0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1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1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2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47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2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2页。
    1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5-36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4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4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36页。
    3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第81页。
    1《二程集》,《外书卷十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4页。
    2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3陈来:《宋明理学》,第163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页。
    2早有学者指出,“(大程子曰吾学虽有传授,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会出来。)于是又以天理可以体会,转相传会,而天理纷纷。于是其毒横流天下矣。……戴氏既目睹其非,而起一种极激烈之抗议。……宋儒以心为理,而戴氏则以为理在事物,心不过为一知识思想之官能。”参见陈其昌:《戴东原之反宋哲学》,《国专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3页。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7页。
    7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8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2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8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8-19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2-13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1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对清代疑古思潮的兴起、发展、变化等有深入地分析和论述。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4页。
    3黄俊杰:《孟学思想史》(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1997年,第332页。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8页。
    1胡适:《戴东原的哲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0页。
    1胡适:《反理学的思想家——戴东原》,余英时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第232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19页。
    1程瑶田:《论学小记·诚意义述》,《续修四库全书》。
    2梁启超对夏曾佑的诗(壬辰在京师,广坐见吾子。草草致一揖,仅足记姓氏。水自癸甲间,衡宇望咫尺。春骑醉莺花,秋灯狎图史。冥冥兰陵门,万鬼头如螘。质多举只手,阳乌为之死。袒裼往暴之,一击类执猪。)详细解释:“穗卿(夏曾佑字)和我都是从小治乾嘉考证学有相当素养的人,到我们在一块的时候,我们对于从前所学生极大的反动,不惟厌他,而且恨他。穗卿诗里头……‘兰陵’指的是荀卿,……清儒所做的汉学,自命为‘荀学’。我们要把当时垄断学界的汉学打倒,便用‘禽贼禽王’的手段去打他们的老祖宗——荀子。”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饮冰室合集》(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谭嗣同曾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谭嗣同:《仁学》,《仁学——谭嗣同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1漆永祥指出,义理学仍是乾嘉考学家的学术理想境界,他们寓义理与训诂之中。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236页。
    2章学诚,《文史通义·朱陆篇后》
    3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页。
    1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史学并不是为学术而学术开端的,而是以加强经世致用而转折的。”很有启发意义。参见胡逢祥:《传统学术转型不是西方史学的复制》,《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
    2参见王宏斌:《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4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第23页。
    5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第30页。
    1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第661-662页
    2程瑶田:《论学小记·诚意义述》。
    6《论学小记》在体例上与《孟子字义疏证》极为相似。同样是以汉学方法(“记”)对传统思想概念,尤其是理学概念,如性、情、诚、博文、慎独等进行诠解;不同于汉学家的随文注疏,而意在阐发《大学》之旨。
    4程瑶田:《论学小记·识》。
    5程瑶田:《论学小记·志学篇》
    6程瑶田:《论学小记·论学约指》。
    1程瑶田:《论学小记·志学篇》。
    2程瑶田:《论学小记·志学篇》。
    3程瑶田:《论学小记·述术》。
    4程瑶田:《论学小记·述术》。
    5颜元:《颜元集》,第33页。
    6程瑶田:《论学小记·述性二》。
    1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2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第258页。
    1路新生认为,崔述是中国古典疑古思潮之集大成者。参见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第218-317页。
    2崔述:《孟子事实录》,《畿辅丛书》。
    3崔述:《孟子事实录》卷下。
    4路新生从治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角度指出,崔述的求真精神与其资治的治学观矛盾的集结在一起。参见路新生:《论治学求真与政治间的背反现象——以历史学为例》,《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本文则试图从经学与史学相区别的角度,将崔述的求真精神视为他对待客观知识的态度。
    5崔述:《孟子事实录》卷上。
    1崔述:《孟子事实录》卷上。
    2李光地在讨论理事关系时曾说,“知其理,虽只得大概,其实倒确;知其事者,必不尽确。”可见清初学人治学仍重义理阐发,而与乾嘉学人之重“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参见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卷八。
    3笔者认为,清代的经史关系中,与其将“史学”理解为近代人文学科中的一门,不如将其视为对传统儒学思想的不同于经学的理解方式、方法。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即是明证。
    1时值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论及经学与史学的关系时仍说,“我们是要把儒学经典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来研究的”。晁福林:《<尚书>、经学和史学——访刘起舒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清初的孟学考证性研究都有将经学视为史学研究资料看待的倾向。
    2关于经史关系的变换可参见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清人考订笔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
    5邵晋涵的孟学著述中引用之书多为汉唐以前,如《尚书》、《易经》、《礼记》、《荀子》、《史记》、《汉书》、《后汉书》、《韩诗外传》、《说文解字》、《吕氏春秋》、《淮南子》、《白虎通》、《尔雅》、《方言》、春秋三传、《世说新语》等等。
    1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0页。
    2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37页。
    3梁启超曾说,“清儒于《礼记》,局部解释之小书单篇不少,但全部笺注,尚未有人从事。”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4页。
    4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5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理与物》,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0页。
    1皮锡瑞认为理与礼的差别在定与不定,即是制度的稳定性,道德衡量的稳定性。他说,“礼与理本一贯。然礼必证诸实。合于礼者是,不合于礼者非。是非有定,人人共信者也。理常凭于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无定,不能人人共信者也。”“论礼所以节情复性,于人心世道,尤有关系。……盖使人循循于规矩,习惯而成自然。嚣陵放肆之气,潜消于不觉。凡所以涵养其德,范围其才者,皆在乎此。”参见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三《三礼》,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东原以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论性与礼义,谓,“荀子知礼义为圣人之教,而不知礼义亦出于性;知礼义为明于其必然,而不知必然乃自然之极则,适所以完其自然也。”《孟子字义疏证》第101页。
    3有学者在研究黄宗羲关于理的思想时指出,“梨洲突出流行中之主宰义,还能不失宋明理学之基本规范。但如再滑落一步,把理当作流行中的秩序看待,如戴震的说法那样,则超越义尽失,反而背离了孟子的精神,此不可以不察。”可见他认为,与梨洲相比,东原更多的将“理”当作秩序来看待。参见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版,第137页。
    4章太炎:《释戴》,《章太炎全集》(四),第122页。
    1程瑶田:《论学小记·述己》。
    2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三十五,《戴东原先生事略状》,第312-313页。
    3路新生:《凌廷堪与戴学》,《史林》2008年第3期。
    4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四,《复礼中》,第30页。
    1蔡尚思:《戴震反理学不反礼教的情感主义》,《中国礼教思想史》,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56页
    2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58页。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1页。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1-502页。
    1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三,《与汪龙庄书》。转引自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第86页。
    2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汉学师承记》(外二种),第320-321页。
    3焦循:《雕菰楼文集》卷十三《寄朱休承学士书》。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0页。
    4焦循:《雕菰楼文集》卷十三《与刘端临教谕书》。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18页。
    1焦循:《论语通释》。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20页。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08页。
    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3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1页。
    4焦循:《孟子正义》,第897页。
    5焦循:《孟子正义》,第37页。
    6焦循:《孟子正义》,第42页。
    1焦循:《孟子正义》,第900页。
    2焦循:《孟子正义》,第734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81页。
    2唐文治:《读焦理堂孟子正义》,载王桐荪、胡邦彦、冯俊森等选注:《唐文治文选》,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焦循:《孟子正义》,第167页。
    4焦循:《孟子正义》,第204页。
    1焦循:《孟子正义》,第525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55页。
    3焦循:《孟子正义》,第559页。
    4陈居渊:《论焦循<孟子正义>的易学诠释》,《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08页。
    1焦循:《焦里堂文集》卷九,《攻乎异端解下》。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10页。
    1焦循:《孟子正义》,第735页。
    2焦循:《孟子正义》,第735页。
    3焦循:《孟子正义》,第317页。
    1焦循:《孟子正义》,第64-65页。
    1焦循:《孟子正义》,第178页。
    2焦循:《孟子正义》,第204页。
    1徐立望:《通儒抑或迂儒——思想史之焦循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0页。
    2陈居渊:《焦循阮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3-4页。
    3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68-669页。
    1沟口雄三认为亚洲虽然被迫接受了对于源自欧洲的“近代”一词,但是认为要想真正看透“近代”,就要上溯到亚洲的前近代,并从中找到渊源,以亚洲固有的概念重新构成“近代”。参见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绪言》,索介然、龚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8页。
    2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附录:《变动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
    1、孙奇逢:《四书近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2、陈确:《陈确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版。
    3、傅山:《霜红龛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孟子师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李二曲:《二曲集·四书反身录》,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9、颜元:《颜元集·四书正误》,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0、李光地:《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版。
    11、李光地:《榕村四书说·读孟子札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2、卢文昭:《抱经堂文集》,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14、程瑶田:《论学小记》,《续修四库全书》。
    15、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崔述:《孟子事实录》,《畿辅丛书》。
    17、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8、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朱维铮主编,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9、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20、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1、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22、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3、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中华书局古籍编辑部编:《清人考订笔记》(七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版。
    1、仓修良:《章学诚和<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版。
    3、陈来:《宋明理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陈居渊:《焦循阮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陈其泰、李廷勇:《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9、储昭华:《明分之道——从荀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1、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2、方旭东:《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傅济峰:《习行经济——建基于“气质性善论”的习斋哲学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年版。
    18、高瑞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0、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1、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2、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2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4、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5、胡逢祥、张文建:《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五),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7、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28、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1、黄俊杰,《孟学思想史》(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1997年版。
    32、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3、姜广辉:《走出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4、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李明辉:《孟子重探》,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3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9、林国标:《清初朱子学研究——对一种经世理学的解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0、刘瑾辉:《清代<孟子>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1、刘梁剑:《天·人·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4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3、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版。
    44、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6、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8、吕思勉:《理学纲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9、卢子震:《理学基本理论概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0、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1、罗焌:《诸子学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麻天祥:《中国近代学术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4、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55、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6、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廖名春:《荀子的智慧》,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8、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59、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0、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1、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6、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7、盛邦和:《解体与重构——现代中国史学与儒学思想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70、王沉森:《明末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理与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73、王俊义:《清代学术探研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文化史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75、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清代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6、汪学群、武才娃:《清代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吴通福:《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9、吴燕南主编:《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0、肖萐父、李锦全编:《中国哲学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1、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2、许道勋、徐洪兴:《经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3、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85、许苏民:《李光地传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6、许苏民等:《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7、许苏民:《朴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8、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9、杨儒宾、祝平次编:《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0、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91、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2、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3、鱼宏亮:《知识与救世:明清之际经世之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5、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社2008年版。
    98、曾长秋、周含华编著:《中国思想史论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张立文:《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01、张丽珠:《清代义理学新貌》,台北,里仁书局1999年版。
    102、张丽珠:《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台北,里仁书局2003年版。
    103、张丽珠:《清代的义理学转型》,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版。
    104、张舜徽:《张舜徽集·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6、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章炳麟:《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8、章太炎:《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傅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9、赵卫东:《分判与融通——当代新儒家德性与知识关系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110、詹海云:《清初学术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1年版。
    111、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112、周可真:《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13、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4、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15、周兆茂:《戴震哲学新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6、朱康有:《人道真理的追寻——李二曲心性实学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117、朱葵菊:《中国历代思想史》(六),《清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版。
    118、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9、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0、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1、林存阳:《清初三礼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22、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23、胡森永:《从理本论到气本论:明清儒学理气观念的转变》,民国91年博士论文,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24、房秀丽:《李二曲理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25、朱承:《在知识和价值之间——宋明理学中的“格物”之辩》,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26、梁晓园:《清代荀学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27、赵伟:《乾嘉荀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28、[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29、[日]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0、[美]倪德卫著,[美]万百安编,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德可以自学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1、Benjamin A. Elman,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84.
    1、缪天绶:《宋学重要的问题及其线索》,《东方杂志》1927年第8期。
    2、何格恩:《戴东原的哲学及伦理思想》,载《南大戊辰哲学论文集》,岭南大学哲学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28年版。
    3、余敏卿:《朱陆人生观之论战》,载《南大戊辰哲学论文集》,岭南大学哲学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28年版。
    4、陈其昌:《戴东原之反宋哲学》,《国专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5、张西堂:《清代思想的一个特征》,《文哲月刊》1936年第6期。
    6、车铭深:《论新儒家的理和欲》,《东方杂志》1937年第1期。
    7、唐君毅:《孟子性善论新释》,载《文化先锋》1946年第4期。
    8、韦政通:《颜习斋思想述评》,载余英时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清代篇),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
    9、胡适:《反理学的思想家——戴东原》,余英时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清代篇),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
    10、王俊义:《乾嘉学派的成因及其评价》,《人民日报》1982年10月25日。
    11、王俊义:《康乾盛世与乾嘉学派》,《清史研究集》第四辑1986年6月版。
    12、王俊义:《二十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之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3、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载《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三年版。
    14、杨逊:《读<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篇>》,载《船山学报》1987年第2期。
    15、杨国荣:《黄宗羲与王学》,《中州学刊》1987年第5期。
    16、胡楚生:《章太炎<释戴篇>申论》,《清代学术史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17、杜维明:《论陆象山的实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8、林庆彰:《明末清初经学研究的回归原典运动》,《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19、卢仁龙:《清代诸子学史述略》,《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20、蔡尚思:《戴震反理学不反礼教的情感主义》,《中国礼教思想史》,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
    21、卢仁龙:《清代诸子学史述略》,《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22、周积明:《<四库全书总目>的经世价值取向》,《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23、周积明:《关于乾嘉“新义理学”的通信——兼评张寿安研究员“乾嘉学术”的系列研究》,《学术月刊》2001年第4期。
    24、周积明:《四库全书总目与“乾嘉新义理学”》,《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5、周积明:《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
    26、周积明、雷平:《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27、张寿安:《凌廷堪的理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乾嘉学术思想之走向》,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1992年。
    28、徐洪兴:《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29、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实学》,载《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30、王育济:《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1期。
    31、杨国荣:《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载《河北学刊》1994年第3期。
    32、郭志坤:《浅说荀子及其荀学之浮沉》,《学术月刊》1994年第3期
    33、晁福林:《<尚书>、经学和史学——访刘起舒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4、陈居渊:《清代的王学》,《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35、陈居渊:《焦、阮、凌礼学思想合论》,《国际汉学》1998年10月第2辑
    36、陈居渊:《论焦循<孟子正义>的易学诠释》,《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37、陈居渊:《清代“新义理学”探究》,《求索》2003年第5期
    38、陈居渊:《凌廷堪倡导复归古代礼学思想新探》,《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39、张涛:《邵晋涵与<南江札记>》,《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40、徐洪兴:《从训诂之学到义理之学——理学发生史一个侧面的考察》,《原道》第二辑,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41、许苏民:《乾嘉学术中的知性精神——戴震、章学诚思想片论》,载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2、何佑森:《清代经世思潮》,载《孔子研究》1996年第1期。
    43、路新生:《排拒佛释:乾嘉考据学风形成的一个新视角》,《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44、路新生:《重评王学学风——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45、路新生:《理解戴震——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辨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6、路新生:《凌廷堪与戴学》,《史林》2008年第3期。
    47、路新生:《“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8、路新生:《论治学求真与政治问的背反现象——以历史学为例》,《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49、姜广辉:《陈确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
    50、杨世文:《戴震:向儒学原旨回归》,《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51、郭齐勇:《诸子学的历史命运》,《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52、康玉良:《颜元的为学求知思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53、刘学智:《心学义趣关学学风——李二曲思想特征略析》,《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
    54、路德斌、赵杰:《论程、朱天理、人欲之辨的合理内核及其价值嬗变》,载《东岳论丛》1997年第2期。
    55、黄爱平:《论乾嘉时期的经世思潮》,《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
    56、黄爱平:《试析乾嘉学者的文献研究与义理探索——以凌廷堪、阮元为中心》,《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57、翁美琪:《经学的衰落与诸子学向中哲史的嬗变——20世纪初中国学术的转型》,《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
    58、施炎平:《儒学精神与启蒙思潮的沟通——论李颙思想的特征及其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59、赵吉惠:《李二曲<四书反身录>对传统儒学的反省与阐释》,《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
    60、武占江:《李颙与关学》,《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61、龚杰:《简论实学家李颙》,《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62、魏宗禹:《明清时期诸子学研究简论》,《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63、周光庆:《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孔子研究》1998年第4期
    64、赵吉惠:《论李二曲坚持实学方向,重建清代儒学》,《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65、郑台燮:《颜元的礼论》,《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4期
    66、李锦全:《下学上达坐言起行——兼论李二曲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河北学刊》1999年第5期
    67、王勤:《以理性面目出现的非理性现象——浅析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非理性特点》,载《江淮论坛》1999年第1期。
    68、蔡方鹿:《孟子知识论再探》,《孟子研究》第2辑,韩国孟子学会1999年版。
    69、杨国荣:《心性之辨:从孟子到王阳明》,载《孔子思想研究》,潘富恩等主编;复旦大学哲学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0、刘述先:《论黄宗羲对于孟子的理解》,《孟子研究》第2辑,韩国孟子学会1999年版。
    71、林乐昌:《李二曲的经世观念与讲学实践》,《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72、王雪梅:《黄宗羲<孟子师说>述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73、朱康有:《李二曲心性实学发微》,载《晋阳学刊》2000年第4期。
    74、王立新:《船山人性论及其思想史意义》,载《船山学刊》2000年第4期。
    75、欧厚钊:《试论王船山人性学说的不变与变》,载《船山学刊》2000年第4期。
    76、陈赟:《在合理性与可欲性之间:儒家思想中善的观念——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
    77、陈赟:《理以导欲:走向真实的理欲关系——王船山论理欲关系的原初形态》,载《福建论坛》2002年第6期。
    78、刘仲华:《清代荀学的复活》,《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79、陈学凯、王宏波:《清初名儒李颙的治学之道》,《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80、李海生:《社会批判思潮与明末清初的学术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81、李海生:《清初学术的两次转变及其思想史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82、张奇伟:《扬孟抑荀与史家的评论》,《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
    83、任剑涛:《经典解读中的原创思想负载——从<孟子字义疏证>与<孟子微>看》,《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84、张小稳:《孟荀学风之比较》,《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85、武才娃:《清初儒道德思想发微》,《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86、林国标、张多来、许伟平:《从道、气、性三范畴看王夫之对理学的改造》,《船山学刊》2002年第1期
    87、郭康松:《对清代考据学批评之批评》,《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
    88、许苏民:《以世界史眼光看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开放时代》2002年2期。
    89、俞秀玲:《内圣心灵的追求——李二曲“悔过自新”说探微》,《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0、王瑞昌:《陈乾初思想的心学定位》,《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
    91、李晓春:《试论荀子对告子人性论的继承与扬弃》,《孔子研究》2002年第4期
    92、章启辉:《王夫之与程朱陆王格致论比较》,《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93、李峻岫:《凌廷堪考据学发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
    94、陆忠发:《戴震对清代以来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江淮论坛》2002年第6 期
    95、孙萌:《李二曲是如何兼取朱子陆王的——与王昌伟先生商榷》,《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96、周炽成:《逆性与顺性——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紧张》,《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97、陈勇:《“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钱穆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98、梅珍生:《论孟子的礼学思想》,《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99、张学智:《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00、阳征:《陈确研究综述》,《船山学刊》2003年第4期
    101、朱义禄:《明清四种注<孟>著作散论》,《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
    102、白奚:《从孟子到程、朱——儒家仁学的诠释与历史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03、罗检秋:《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04、王世光:《清代中期“以礼代理”说刍议》,《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
    105、赵吉惠,吴兴洲:《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106、李振纲:《象山心学与朱陆之辩》,《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07、孙萌:《从“悔过自新”到“明体适用”——李二曲思想脉络的逻辑梳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08、聂付生:《清初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
    109、钱穆:《儒家之性善论与其尽性主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0、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载《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1、王世光,《清代中期“以礼代理”说刍议》,《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
    112、刘仲华:《试论先秦诸子学在清代学术中的地位》,《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113、崔大华:《论朱陆之争》,《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4、许兰、吴根友:《戴震伦理学的知性特征及其近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 2005年第1期
    115、陈国庆:《清代初期实学研究论纲》,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6、陈国庆:《王夫之学术研究的特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17、朱修春:《试论清中期四书学研究中的历史特色》,《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118、林国标:《清初理学与清代学术》,《南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19、张怀承、张艳婉:《李二曲人性论思想探微》,《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120、陈世放、黄楚文:《颜元<存性编>人性思想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21、张实龙:《<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22、郭沂:《德欲之争——早期儒家人性论的核心问题与发展脉络》,《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
    123、王宏斌:《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124、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换的真正开启者》,载《人文论丛》2004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唐文治:《读焦理堂孟子正义》,载王桐荪、胡邦彦、冯俊森等选注:《唐文治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刘述先:《论黄宗羲对于孟子的理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7、朱义禄:《从“以学术杀人”到“以理杀人”——兼谈哲学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东方论坛》2006年第1期
    128、房秀丽:《李二曲悔过自新说之诠解》,《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29、林国标:《李光地理学思想评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30、周淑萍:《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中的四种关键力量》,《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131、丁为详:《从宋明人性论的演变看理学的总体走向及其张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32、赵庆伟:《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33、刘瑾辉:《清代<孟子>考据学综论》,《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34、张学智:《王夫之对礼的本质的阐释》,《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35、朱康有、葛荣晋:《论李二曲的心解四书》,《唐都学刊》2006年第6期
    136、张丽珠:《清代新义理学和<孟子>诠释》,载《儒林》第3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7、田正利:《孟子并非主张“性善”》,载《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3日第12版。李任同:《孟子就是主张“性善”》,载《光明日报》2006年12月4日第12版。
    138、吴通福:《经世、考证与义理——乾嘉新义理学宏观特征的再检讨》,《求索》2006年第10期
    139、杨绪敏:《论清代学风及学者治学方法的变化》,《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40、魏义霞:《“以实药其空”:颜元哲学的创建机制及其对理学的批判》,《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141、梁一群:《黄宗羲仁学思想述议——梨洲<孟子师说>解读》,《宁波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42、陈永革:《从良知之辨看蕺山之学的义理建构》,《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143、李江辉:《“六经皆史”与章学诚对乾嘉考据学风的反思》,《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44、许苏民:《论王夫之的历史进化论思想》,《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45、傅济锋:《“辩学”——颜元哲学思想体系内在理路的开端》,《河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46、史革新:《清初学术思潮转换刍议》,《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47、史革新:《孙奇逢理学思想综论》,《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48、邢靖懿:《中国传统义利观与颜元的功利之学》,《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149、张西平:《西学与清初思想的变迁》,《现代哲学》2007年第4期
    150、张循:《清代汉、宋学关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四川大学学报》2007 年第4期
    151、朱康有《孙奇逢心性实学简论》,《宁波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52、徐立望:《通儒抑或迂儒——思想史之焦循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153、王恩俊:,《复社成员的学术批判与学术转折》,《辽宁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54、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155、宋宜林:《孙奇逢“工夫论”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56、何俊:《由礼转理抑或以礼合理: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视角》,《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57、汪晖:《重读<孟子字义疏证>——兼谈现代学术史上的戴震评价问题》,《清华历史讲堂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58、张再林:《王夫之的身体哲学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59、孙勇才:《内在理路: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余英时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
    160、李明辉:《朱子对“道心”、“人心”的诠释》,载《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61、吴怀祺:《历史思维与王夫之的史论》,《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162、马渊昌也:《明代后期“气的哲学”之三种类型与陈确的新思想》,载《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3、刘又铭:《宋明清气本论研究的若干问题》,载《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4、胡逢祥:《传统学术转型不是西方史学的复制》,《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