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往往以人们意料不及的方式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活上、物质上、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于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威胁,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突发公共事件一方面给我们带来危害,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契机和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总结经验,为以后能科学、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引导突发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中的一种典型代表,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频繁发生,并且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于凶猛,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与我国当前倡导并努力建设的和谐社会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深刻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社会进步存在的意义,并制定对策积极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进步的一面发挥作用,这对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借鉴意义。2003年举国抗击“非典”的斗争,是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转折点,从中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收获了一笔无形的财富,使我国政府和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更全面、深刻、理性的认识,通过对“非典”的应对,政府的管理理念由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人们的心理由恐慌到理智、信息由不公开到透明开放、民众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等,这都说明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进步存在积极的意义。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理论和系统论等理论为工具,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的原因、背景及价值;最后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进步存在的消极影响及原因出发,提出如何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社会进步的具体措施。
Off society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various incidents often less than expected in the way people not only to the people's life, physical, mental tremendous loss, but also for normal social order and public safety threat, but things are not any in the world is absolute, while public emergency brought us harm, it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social progress and opportunities, we to be good at seizing opportunities and lessons for the future can be scienc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osses caused by unexpected events, and guide towards a good direction emergencies, and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s an unexpected event in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recent years, China is also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ccur frequently, and constantly expanding range of radiation, become violent manifestations, consequences and effect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affect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our current advocacy and effort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state in sharp contrast to our country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progress and to develop measures to actively promot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n the side to play the role of social progress, which is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fter the treatment has a good guide and reference. 2003 nationwide fight against "SARS" the struggle is our response to a turning point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from which we sum up a lot of experience, an intangible asset harvest, so that our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more comprehensive, profound, ration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atypical pneumonia" in response,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philosophy from the traditional "big government, small society" into "the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ance", people's minds from the fear to the ration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rivate to the transparent and open, people do not trust the government to trust the other, which shows that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xists for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progress.
     This research result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Marxist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system theory and other theories as a tool to explore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social progress; analysi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China impact on the causes of social progress, background and values; Finall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xists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reasons this paper proposes how to mak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引文
①马维野、池玲燕:《机械论》,载《科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②李学栋、何海燕:《管理机制的概念及设计理论研究》,载《工业工程》1994年第4期
     ①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①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54页
    ②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①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②蔡拓等:《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①愈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①张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3)
    ①秦启文、周永康:《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负面心理反应结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①徐剑生:《流感防控中的公民责任》,《光明日报》2009年5月21日
    
    ①朱建军、李小辉、白梅《危机管理》,《管理科学文摘》,2002(1)
    ②黄天柱《从非典看现代政府》,《科技成果纵横》,2003(4)
    ①王松俊、廖应昌:《卫星遥感技术在流行病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载《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年第8期
    ②范一大:《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灾害管理》,载《中国减灾》2005年第2期
    ①《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2003中国旅游统计公报”,第267页
    ②《2004年中国经济年鉴》“交通运输综述”第98页
    ①杨中芳、彭世清:《中国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与研究》,1992年
    ①张焕强:《突发事件处理实例与技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Notre Dame after virtue(2nd ed).Ind.notre Dame vniversity press.1984.P191
    ②【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③【美】特里.L.库帕:《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①谢遐龄:《全球化与人的有限性》,载《SARS、全球化与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①张岩松:《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①何岚:《浅谈SARS的社会整合作用》,《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5—7页
    [1]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朱力韩勇乔晓征等著《我国重大突发事件解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新华出版社,2008年。
    [8]宋英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9]程美东《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10]胡百精《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8—200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沙忠勇刘亚军徐刚《多难兴邦:2008年中国政治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郭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和重点》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
    [13]苗兴壮: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构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丁竹元等: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5]吴江: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
    [16]徐晓萍金鑫: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18]何帆不确定的年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许锋社会心理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20]陈佳贵冲突管理:需找矛盾的正面效应,广州经济出版社,2000年。
    [21]张春心: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马宗晋:中国社会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科学出版社,1994年。
    [23]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5]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福庆:幸存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任生德解冰王智猛邹蓝:危机处理手册,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29]张映红:公共关系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蔡拓:全球治理:来自中国的理解与实践,2001年。
    [3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年。
    [32]徐颂陶:看得见的手—中国政府行为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
    [3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34]林义:风险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
    [35]薛克勋:中国大中城市政府管理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6][美]佩塔克.阿特金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北京出版社,1993年。
    [1]吴志强:重大事件:机遇和创新。年会自由论坛[J].2008(11)。
    [2]秦天枝:我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启示及对策。领导科学[J].2009(6)。
    [3]宋滨: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防管理的思考
    [4]胡燕京苏力勇:突发事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东方论坛[J].2003(5)。
    [5]李建兴:试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安徽教育学院学报[J].2004(6)。
    [6]曾局里肖永梅:面对危机事件时的恐惧心理分析及对策探讨。天府新论[J].2003(3)。
    [7]金建龙: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J].2008(7)。
    [8]傅思明:非典事件与公民知情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J].2003(5)。
    [9]张鹏飞:一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一样的公众心理。新闻爱好者[J].2009(11)。
    [10]张钰魏殿林:试论我国公共危机的管理机制建设。消费导刊[J].2008(1)。
    [11]张小丽:公共危机由谁买单—以5.12汶川大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为例。经济研究导刊[J].2009(5)。
    [12]金铭卢玉平:从政治和管理角度审视三鹿奶粉事件的几点感悟.中国工商管理研究[J].2009(9)。
    [13]黄含其张婵: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J].2010(1)。
    [14]李峰万庄米强史红民:产品质量规制中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博弈。南昌大学学报[J].2010(1)。
    [15]邢晶:浅析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中国商界[J].2010(2)。
    [16]付金梅:非政府组织参与应对重大发事件:作用空间与路径选择。青海社会科学[J].2010(3)。
    [17]王维: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治理。新闻爱好者[J].2010(1)。
    [18]刘铁民:危机型突发事件应对与挑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2010(2)。
    [19]武秀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问题.《中国医院管理》[J].2010(2)。
    [20]苗兴壮:国内外公共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述评。广东培正学院学报[J].2006(5)。
    [21]田婷:理性应对突发事件。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9(10)。
    [22]黄建宏:社会突发事件概念、特征与研究价值。社会研究[J].2009(8)。
    [23]毛勇波:突发事件的成因、特点及化解方式。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2009(9)。
    [24]卢迈:突发事件的心理调节。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9(8)。
    [25]邓秋林: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衡阳通讯[J].2009(3)。
    [26]陈华汪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国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安全论坛[J].2010(1)。
    [27]和莉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法制与社会[J].2009(12)。
    [28]郭强:片论中国自然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天中学刊[J].1999(1)。
    [29]郑士贵:管理冲突及其解决的可能性,管理科学文摘[J].1998(10)。
    [30]陆洪兴:事故隐患判定依据初探,劳动保护科学技术[J].1998(1)。
    [12]袁华荣:事故的特征、规律和预防,劳动保护科学技术[J].1997(1)。
    [12]袁辉: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决策研究,安全[J].1996(2)。
    [12]李汉林:隐患和事故,人民检查[J].1995(1)。
    [31]刘洪:冲突分析理论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经济[J].1994(11)。
    [32]谢晓菲:风险研究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心理科学[J].1994(2)。
    [33]周建国:关于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新闻爱好者[J].2002(3)。
    [34]叶婧:政府危机管理问题探析,公共行政[J].2003(40)。
    [35] [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民主与信任[J].2004(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