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来研究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详细梳理了正面形象、反面形象、旧知识分子形象、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及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的塑造过程,重点分析了这些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并进而探讨了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系。由于国家意识形态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强力规约,造成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公式化与概念化。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有的在党的教导下,在批判与改造中,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革命与建设之路。有的则未能经受住党与时代的考验,走上了反革命道路。当然,在“百花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敢于对社会与现实发出质疑与批判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精神。
     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从《我们夫妇之间》谈起,考察在对小说的批判背后所凸显的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矛盾,导出知识分子及其形象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血肉联系”。历史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持续关注与批判注定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形象被强力规约与改造的命运。
     第二章探讨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面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特点和规律,重点阐释了这一形象的成长过程及所具有的模式化意义。
     第三章考察了对反面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特点和规律,重点分析了在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质。
     第四章通过与历史文本的联系,分析了旧知识分子形象的改造理由、过程、结果,总结了对这一形象的改造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文学文本中旧知识分子对“改造”的质疑与批判。
     第五章探讨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历史文本中“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与“上山下乡”的培养途径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了文学文本中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成长规律单一化的原因。
     第六章考察了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百花时代”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另类”之处。分析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干预”、对爱情的“欲说还羞”的表达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之关系。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ortrayal of intellectual images in Seventeen Years’literature (1949-1966) with the “Mutual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combing the shaping process of positive, negative, old intellectual, young images, andthe alternative ones in alternative eyes in detail, focusing to analyze figure images’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probe in t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ture images and thedestiny of intellectuals in historical text. As a result of strength criterion of stateideology, the intellectual images are formulated and conceptualized. Some of themembarked on the path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tegrating with workers,peasants and soldi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arty, in the proletariat revolution and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in the criticizing and transforming. Some embarked on thecounter-revolutionary path fail to withstand the test of the Party and the Times.Without doubt, in the Flower Times (1956-1957), there were also some intellectualimages comparatively abundant in connotation, who dared to question and criticizethe society and reality, embodying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spirit to some extent.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paper.
     On the base of “Between a Couple”, 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s the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literary text and historical text on the relationship ofintellectuals and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under the novel criticism, and derivesthe flesh-and-blood ties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he (petty) bourgeoisie. Continuousattention and criticism about the (petty) bourgeoisie thoughts of intellectuals inhistorical text were doomed to the strength cratered and transformed intellectuals’destiny in literary text.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positive intellectuals’ shaping characteristicsand laws in the proletariat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focus on the imagegrowth process and model significance.
     The third chapter inspects the passive intellectuals’ shaping characteristics andlaws, focus on analyzing the ideology properties of “sex” and “home” in the shapingproces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old intellectuals transform reasons, processesand results, summarizing the transform modes, discussing the old intellectuals’questions and criticizing in detail related the historical text.
     The fifth chapter probing the young intellectual training mode, the both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competent training target, and going to themountains and countryside training approach in the historical text, summarizes thereasons of simplification of young intellectual growth rules in literary text.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ing the alternative intellectual images in the relativelyloose political environment “Flower Time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intellectuals’ interfering with reality”,“expressions of about to say to return beashamed of love” in literary text and intellectual destiny in historical text.
引文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3页。
    1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方爱武、朱尧耿:《20世纪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期。
    3刘晓林:《论20世纪中国文学知识者形象的边缘化倾向及其角色选择》,《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1期。
    4罗昌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主题嬗变》,《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6期。
    5惠雁冰:《身份焦虑与当代知识分子形象谱系的衍化轨迹》,《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期。
    1张清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谱系》,《粤海风》2007年5期。
    2王卫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4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范齐龙:《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当代文坛》1985年第5期。
    6张景超:《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面貌论析》,《文艺评论》1988年第6期。
    7初清华:《新时期之初小说对知识分子身份的想象》,《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8江冰:《从自恋到自审:知识者的一次超越——知识分子与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系列论文之四》,《文艺评论》1989年第4期。
    9罗宽海:《在漂泊中寻求归宿——论社会转型期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10王科:《痛苦的解剖与诚挚的救赎——对世纪之交知识分子形象书写的沉思》,《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11孟繁华:《21世纪初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12李丽:《作家笔下的“作家”——当代文学中作家形象的变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13余岱宗:《论“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知识分子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4张莉:《吊诡的新人——“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知识分子形象》,吴秀明主编:《“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刘成才:《“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的自我想像》,《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游翠萍:《“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异》,《青年作家》2009年第12期。
    3杨利景:《改造与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书写规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郭彩云:《试论“百花时代”的爱情小说》,《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5马春花:《爱情与革命的抉择——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知识女性“成长/改造”模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王涘海:《政治夹缝中的爱情无实之花——“十七年文学”爱情小说略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7王涘海:《“十七年文学”爱情叙事模式探析》,《云梦学刊》2008年第2期。
    8陶丽萍:《革命与女性的自赎——十七年女性文学叙事的话语裂缝》,《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9徐冶琼:《红色潮流中的一朵奇葩》,《现代语文》2007年第9期。
    10吴国如:《爱情,以革命的名义——革命文学与十七年小说知识分子“革命与爱情”叙事范式比较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1周保欣:《十七年文学与“风俗化”叙事伦理——以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为个案的考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2孙先科:《话语“夹缝”中造就的叙事——论宗璞“十七年”的小说创作》,《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4期。
    13张婧:《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东疆学刊》2002年第2期。
    1郭冰茹:《陈翔鹤小说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2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蓝爱国:《从伦理到政治:革命女性的情爱生活》,《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李杨:《<青春之歌>——“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阎浩岗:《<青春之歌>:自叙传与“集体创作”》,《“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李遇春:《“十七年”文学中文化“恋父”心理分析——以<青春之歌><创业史><艳阳天>为中心》,《“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叶立文:《“突变英雄”为什么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青春之歌>谈开去》,《“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9丁国强:《异域“牛虻”的心灵和良知——知识分子研究译著出版热潮透视》,《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9日。
    10丁国强:《消逝年代里的永恒魅力——对近年来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图书热潮的扫描》,《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2日。
    1[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美]福柯:《知识分子与权力:福柯与德勒兹的对话》,载《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5[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7[法]布尔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载《学术思想评论》第5辑,赵晓力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何晓明:《知识分子与现代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1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3陈占彪:《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徐贲:《知识分子——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2子非鱼兮:《“左岸花开”“花开不语”非常时期的知识分子们》,http://www.tianya.cn。
    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页。
    2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第3页。
    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第45—68页。
    1《人民文学》1950年1月,第1卷第3期。
    2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3页。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7—1428页。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6—1437页。
    1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10日。
    2李定中:《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1951年4卷5期。
    1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4卷8期。
    2康濯:《我对萧也牧创作思想的看法》,《文艺报》1951年5卷1期。
    1萧也牧:《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文艺报》1951年5卷1期。
    2张羽:《萧也牧之死》,《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4期。
    3李何林:《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河北日报》1960年1月8日。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第45—68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866页。
    1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页。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7—1098页。
    3李遇春:《“十七年”文学中文化“恋父”心理分析——以<青春之歌>、<创业史>、<艳阳天>为中心》,吴秀明主编:《“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307页。
    1王皎:小说《阳光灿烂》,《人民文学》1966年第2期;孟左恭:小说《种子医生》,《人民文学》1966年第3期。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3力扬:《萧也牧写作倾向底思想根源》,《中国青年》1952年8月25日第73期。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9页。
    11949年8月27日,洗群在刚刚复刊不久的《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文章,由此引发了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论争。
    2左明:《对“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看法》,《文汇报》1949年9月8日。
    3陈白尘:《误解之外》,《文汇报》1949年9月3日。
    4乔桑:《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的几点意见》,《文汇报》1949年9月3日。
    5黎嘉:《我对“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一点意见》,1949年9月3日。61950年1月5日编辑部写给读者的信:《能不能写小资产阶级呢?》,《文艺报》1卷10期。
    1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2卷11期。
    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3何其芳:《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文艺报》1卷4期。
    4《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3—76页。
    1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1夏衍:《从<武训传>的批判检讨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8月26日。
    2朱晓进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页。
    3朱晓进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286页。
    1洗群:《文艺整风粉碎了我的盲目自满》,《文汇报》1952年2月1日。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第1085页。
    2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3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著作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77—78页。
    4列宁:《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1905年),《列宁选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2页。
    1列宁:《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1918年),《列宁选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4—293页。
    2中南区七所高等院校合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上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3页。
    3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页。
    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2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3周恩来:《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1928年11月11日),《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11页。
    4周恩来:《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1928年11月11日),《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11页。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9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6页。“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6—879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876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852页。
    3《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9页。
    4朱文显:《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414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02页。
    2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3《陆定一同志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第二十七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文艺报》1957年第25号。
    4安子文:《在干部政策问题上驳斥右派》,《中国青年报》1957年9月20日。
    5《再论立场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6月29日。
    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知识分子的毛应该附在无产阶级的皮上”。
    1《郭沫若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社会主义自我改造促进大会上的讲话》,《今日新闻》1958年3月17日。
    2季方:《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第七届全国党员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摘要)》,《光明日报》1958年12月21日。
    2寇国庆:《延安时期及其以后的文学趣味·前言》,银川:阳光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1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4卷8期。
    1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2卷11期。
    2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3这些作品是:短篇小说有方纪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罢》、孟淑池的《金锁》、秦兆阳的《改造》;长篇小说有陈学昭的《工作着是美丽的》等。
    4这些作品是:短篇小说有萧也牧的《海河边上》;长篇小说有白刃的《战斗到明天》、碧野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王林的《腹地》等。
    1《文艺报》资料室:《十五年来资产阶级是怎样反对创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文艺报》1964年11、
    1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9页。
    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2—1083页。
    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6—1437页。
    5陈荒煤:《为创造新的英雄的典型而努力》,《长江日报》1951年4月22日。
    1张立云:《关于写英雄人物和写“落后到转变”的问题》,《文艺报》1952年10、11期合刊期。
    2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3陈荒煤:《论正面人物形象的创造》,《荒煤文学评论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4周宇:《关于正面人物的塑造和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63年第5期。
    5张炯:《文学艺术中的英雄和理想问题》,《新建设》1964年7月号。
    1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
    3高云览:《小城春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罗荪:《最生动的共产主义教科书》,《文艺报》1962年第3期。
    2黄沫:《革命的教科书——<红岩>读后》,《人民日报》1962年5月6日。
    1《苏联作家协会章程》(1943年),《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3页。
    2朱晓进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6—333页。
    3茅盾:《夜读偶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07页。
    4茅盾:《夜读偶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09页。
    5宋伟、田锐生、李慈健:《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182页。
    1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周扬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2罗广斌、杨益言不但有参加革命工作被捕入狱的切身经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又搜集了大量相关的真实的历史资料。见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95—196页。
    1孙犁:《风云初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2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一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古城春色》(第二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3白刃:《糖衣炮弹》(话剧),《人民文学》1951年8月,第4卷第4期。
    2杨平:《草原上》,《人民文学》1950年12月,第3卷第2期。
    3洪流:《女实习生》,《人民文学》1955年第8期。
    4陈谦、邱漾:《前哨》,《人民文学》1954年第1期。
    5李若冰:《在柴达木盆地》,《人民文学》1955年第2期。
    6楼住基:《跌落崖》,《人民文学》1955年第9期。
    7白刃:《中秋》,《人民文学》1955年第10期。
    8艾明之:《护士日记》,电影文学剧本,《艾明之文集》(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9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西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10徐迟:《祁连山下》(报告文学),《人民文学》1962年第2、3期。
    11戴阑齐:《读<草原上>》,《人民文学》第三卷第六期,第26页。
    1白刃:《战斗到明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逮斐:《小大夫》,《人民文学》1954年第5期。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4—1439页。
    1茅盾:《<战斗到明天>初版本序言》,白刃:《战斗到明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8—9页。
    2张立云:《论<战斗到明天>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立场》,《解放军文艺》1952年4月号。
    3张立云:《论<战斗到明天>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立场》,《解放军文艺》1952年4月号。
    1张立云:《论<战斗到明天>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立场》,《解放军文艺》1952年4月号。
    2袁水拍:《一本有严重错误和缺点的小说——<战斗到明天>》,《人民日报》1952年2月17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9页。
    2《解放日报》1945年5月20日、21日。
    3《解放日报》1945年10月1日。
    1李洁非、杨劼:《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2周扬:《新的人民文艺》,《中国新文艺大系·理论史料集》(1949—196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94年版,第94页。
    1朱晓进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2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3李定中:《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1951年4卷5期。
    1李杨:《<青春之歌>——“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9—136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1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5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0页。
    1林立:《张发良和他的老师》,《人民文学》1952年,第3、4期合刊。
    2毕麟:《前进的道路》,《人民文学》1951年10月,第4卷第6期。
    3王炼:《枯木逢春》(话剧),选自《中国话剧50年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4福庚:《北极星》,《人民文学》1963年第9期。
    1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2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6页。
    3白刃:《战斗到明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4冯德英:《苦菜花》,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5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6梁斌:《红旗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
    3蓝爱国:《红旗的谱系:乡村革命及其叙事——重读<红旗谱>》,《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3页。
    4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5冯德英:《迎春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
    1陈耘、章力挥、徐景贤:《年青的一代》(话剧),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64年版。
    2邓友梅:《在悬崖上》,《文学月刊》1956年第9期。
    1杨桂欣:《丁玲与周扬的恩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杨桂欣:《丁玲与周扬的恩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62页。果然,后来在揭批所谓“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大会上,就有人质问丁玲:文采形象的塑造意欲何为?是在讽刺谁骂谁?是不是影射攻击周扬同志?
    2甘露:《毛主席和丁玲的二三事》,《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1卢方:《关于<青春之歌>余永泽原型的思考》,《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李杨:《<青春之歌>——“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3厉华、孙丹年:《<红岩>小说与重庆军统集中营》,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1阎浩岗:《<红岩>:纪实与传奇结合的奇书》,《“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1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1960年12月。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3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在一次审查干部会上,一位土生土长、目不识丁的工农干部对从南方来的在延安县妇联工作的姑娘谭丁极尽羞辱:谭丁,你这个臭婊子养的反革命、狗日的特务,混进我们边区来破坏革命,替蒋介石老儿卖命,他是你的干老子还是野男人?看你骚里骚情的鸟样儿,就不是好驴日下的……
    1《新华月报》第1卷第1期,1949年11月,第228页。
    2葛剑雄:《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3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2—1083页。
    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4—1439页。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2页。
    1季羡林、钟敬文等:《我与中国20世纪》,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
    2张冠生:《费孝通传》,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3张高杰:《知识分子在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0页。
    4王文:《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第1卷(1949—195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05页。诗文如下:“八股文章试贴诗,遵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入时。”
    5王文:《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第1卷(1949—195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6《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7见毛泽东在南京部队、江苏省、安徽省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1957年3月20日。
    8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84页。
    1王真光:《新的光辉》,《人民文学》1950年9月,第2卷第5期。
    2夏衍:《考验》,话剧,《人民文学》1954年第8期。
    3曹禺:《明朗的天》,话剧,《人民文学》1954年第9期。
    4费礼文:《动力》,《人民文学》1963年第7、8期合刊。
    5王西彦:《艰辛的日子》,《人民文学》1957年第8期。
    6白小文:《刘士海爸爸的皮包》,《人民文学》1955年第11期。
    7万憶萱:《零五号工程设计图》,《人民文学》1955年第11期。
    8肖翔:《某城纪事》,《人民文学》1956年第2期。
    1毛泽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开会词》,《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4日。
    2《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
    1《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2页。
    2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2页。
    3毛泽东:毛泽东对《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决定(草稿)》的批语,手稿,《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1宗璞:《知音》,小说,《人民日报》1963年11月26日。
    2曹禺:《<明朗的天>在日本演出的祝词》,《戏剧报》1955年12月号。
    1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2《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基本情况》,《文艺报》1952年第15号。
    1老舍:《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人民日报》1952年5月21日。
    2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3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11—412页。
    1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335页。
    2金善宝:《从土地改革谈到卫生事业》,《光明日报》1951年9月15日。
    3王文:《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第1卷(1949—195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1季羡林、钟敬文等:《我与中国20世纪》,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239页。
    1《新华月报》第1卷第4期,1950年2月,第1006页。
    1游国恩:《我在解放前走的是怎样一条道路》,《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45—50页。
    2金岳霖:《批判我的唯心论的资产阶级教学思想》,《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77—78页。
    3费孝通:《清洗自己,站进人民队伍》,《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17页。
    4周培源:《批判我的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125页。
    5傅鹰:《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34—35页。
    6罗常培:《从三反运动中认识了我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59—69页。
    1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2张高杰:《知识分子在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83页。
    3高晓声:《不幸》,《雨花》1957年第6期。
    1龙国炳:《记李始美》,特写,《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2车少仑:《科学行列里的新人》,特写,《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3杜鹏程:《严峻而光辉的里程》,《人民文学》1959年第7期。
    4杜鹏程:《年轻的工程师》,《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
    5汪浙成:《白云之歌》,《人民文学》1964年第10期。
    6西虹:《熔炼》,《人民文学》1963年第5期。
    7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人民文学》1956年第3期。
    8巴波:《医道》,《人民文学》1961年第9期。
    9沙丙德:《彩色的田野》,《人民文学》1964年第10期。
    1刘国华:《指挥》,《人民文学》1965年第10期。
    2刘厚明:《山重山》,《人民文学》1963年第3期。
    3王皎:《阳光灿烂》,《人民文学》1966年第2期。
    4孟左恭:《种子医生》,《人民文学》1966年第3期。
    5公刘:《太阳的家乡》,选自公刘短篇小说集《国境一条街》。
    6阮章竞:《矿山医生》,《人民文学》1958年第2期。
    7张长弓、沙里夫:《草原日出》,《人民文学》1959年第3期。
    8杨友德:《女兽医》,《人民文学》1965年第2期。
    9马烽:《韩梅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版。
    10刘绍棠:《田野落霞》,《新港》1957年第3期。
    11管桦:《雾》,《人民文学》1962年第9期。
    12马宁:《落户的喜剧》,《人民文学》1963年第1期。
    13袁野:《三卖余粮》,《人民文学》1964年第12期。
    14刘澍德:《归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15杨兰春:《朝阳沟》,电影文学剧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5年版。
    16黄宗英、张久荣:《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17郭梅尼、徐余:《赵耘》,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18王禹时、房树民:《邢燕子》,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19刘朝兰、穆纬铭、江涵:《新式农民董加耕》,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20苏中、刘天明:《南来的燕子》,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21秦犁:《渭水朝霞》,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1何鸣鹰:《种子》,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2李正杰:《俺庄来了个好后生》,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3张新辰:《送女上山》,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
    1许以:《游龙山脚红旗飘》,特写,《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1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四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1—1782页。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年5月8日。
    1《重在表现是党的阶级政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年版。
    1张百顺等:《上海女知青采访录》,《新疆日报》1993年1月9日周末版。
    2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1沈钧儒:《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光明日报》1958年12月18日。
    2王绍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向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摘要)》,《光明日报》1958年12月20日。
    3安东机器厂是一个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的小修理厂。工人们土法上马,失败一次再试一次,终于研制成功三十马力单缸轮胎式拖拉机。
    4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四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1—1783页。
    11958年6月,54岁的丁玲来到北大荒改造,在佳木斯农垦局畜牧队养鸡。她负责打扫鸡舍,挑水、挑煤、挑鸡粪,一天要干八小时,弄得大腿浮肿,一摁就是一个坑。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131页。
    1刘澍德:《归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内容提要”部分。
    2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3张迅:《读<归家>上部》,《大公报》1963年4月28日。
    1刘金:《<归家>——一部富有特色的新作》,《文艺报》1963年第1期。
    2金乡:《菊英值得歌颂吗?》,《中国青年报》1963年7月18日。
    3何文轩:《评<归家>的爱情描写》,《文艺报》1963年第12期。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310页。
    1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9页。
    2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431页。
    3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02页。
    2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3社论《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人民日报》1957年4月10日。
    4陆定一:《要做共产主义者,要做顶天立地的人》,《中国青年》1957年第12期。
    1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84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2页。
    3十年文革期间,毛泽东还一再强调从工农兵中选拔和培养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性。1968年8月,毛泽东为《红旗》杂志编辑部准备发表的调查报告《上海工人技术人员在斗争中成长》所写的编者按中说:“从根本上说来,走从工、农、兵及其后代中选拔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意识形态工作人员(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路,是已经确定的了。同时,对过去和现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在学学生,党和工人阶级、贫下中农、人民解放军有责任,热情地、严肃地帮助他们中间一些至今还不懂得或还未下决定同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服务的人们,逐步地改变过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543页。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53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57页。毛泽东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从他1956年的多事之秋中总结的一条经验可见一斑:“工、农、商、学、兵、政、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现在大家搞业务,搞事件,什么经济事务,文教事务,国防事务,党的事务,不搞政治思想工作,那就很危险。”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页。
    3江隆基:《兴无灭资红透专深为建设共产主义大学而奋斗(摘要)——纪念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的报告》,《北京日报》1958年5月10日。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89—990页。
    2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四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3—1784页。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年5月20日。
    3罗归国:《“大跃进”的发动和高潮》,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曲折探索》第2卷(1956—196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1《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2页。
    2陈毅:《关于红与专及思想改造和思想批判问题》,《中国青年》1961年第17期。
    3聂荣臻:《关于当前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北京工作》1961年第409期。
    4聂荣臻:《关于当前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北京工作》1961年第409期。
    5《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2—343页。
    1刘小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十年风雨》第
    3卷(1966—197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2国务院知青办:《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1962—1979)》,1981年铅印本,第3页。
    1刘小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十年风雨》第
    3卷(1966—197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2龚树基:《北京劳动大事记》,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3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3页。
    3邵荃麟:《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
    4冯雪峰:《英雄和群众及其它》,《文艺报》1953年第24期。
    5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146页。
    1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特写,《人民文学》1956年第4期。
    2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3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特写,《人民文学》1956年第6期。
    4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续篇),特写,《人民文学》1956年第10期。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1李准:《灰色的帆篷》,《人民文学》1957年第1期。
    1茅盾:《一致的要求和期望》,《文艺报》1卷1期。
    1茅盾:《目前创作上的一些问题》,《文艺报》1卷9期。
    2邵荃麟:《论文艺创作与政策和任务相结合》,《文艺报》3卷1期。
    3萧殷:《论“赶任务”》,《文艺报》4卷5期。
    4曾广灿、吴怀斌:《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上)》,北京:十月出版社1985年版,第643页。
    1《必须从胡风事件吸取教训》,《人民日报》1955年6月10日。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5页。
    1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页。
    2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3《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4月5日。这篇文章是经过毛泽东审阅后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发表的,因此,文中的观点肯定是经过毛泽东本人同意的。
    1傳雷:《傳雷家书》(增补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8页。
    2朱光潜:《从切身的经验谈百家争鸣》,《文艺报》1957年第1期。
    3翦伯赞:《为什么会有“早春”之感?》,《人民日报》1957年4月20日。
    4费孝通:《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人民日报》1957年3月24日。
    1李威仑:《爱情》,《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2施荆:《友情》,《人民文学》1956年第12期。
    3陆文夫:《小巷深处》,《萌芽》1956年第10期。
    4丰村:《美丽》,《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1宗璞:《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1方纪:《来访者》,《收获》1958年第3期。
    1《“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2《“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3《“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宗璞:《<红豆>忆谈》,《风庐缀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1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84页。这里,夏中义指出知识分子的重心不在“知识”而在“分子”,不在“职业”而在“志业”。前者是“谋生”,后者是“信念”,二者是合取关系。对知识分子而言,“志业”更为重要,它是知识分子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关键所在。而这里所说的“志”,就是“对公共领域的深切关怀和对政治事务的批判介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工农兵群众缺乏接近与了解,“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6—857页。
    [1]人民日报.1949—1966
    [2]光明日报.1949—1966
    [3]文汇报.1949—1966
    [4]文艺报.1949—1966
    [5]人民文学.1949—1966
    [6]剧本.1949—1966
    [7]“论‘文学是人学’”批判集(第一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8]1958年短篇小说选(上).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
    [9]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10]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央学校出版社,1982
    [1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编.让生活变得更美丽1984
    [13]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15]孔罗荪,朱寨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49——1966)(上.下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16]赵鹏飞,鄢志耀主编.探索与奋斗——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足迹.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17]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9]晓雪,李乔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1949—196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20]王实味等.野百合花.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21]杨沫文集(1—7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3]李庚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评论集(1949—196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24]张炯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理论史料集(1949—196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25]宗璞文集(1—4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26]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8]崔道怡主编.岁月流金:短篇小说卷(上中下).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9
    [29]王扶主编.岁月流金:中篇小说卷(上中下).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9
    [30]王蒙等.重放的鲜花.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31]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2]艾明之文集(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1]陈撷英,范勇等.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
    [2]郭志刚,董健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汪华藻,陈远征,曹毓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4]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6]周申明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新探.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7]张恩和.郭小川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8]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9]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张志清,孙立,白均堂.延安整风前后.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11]顾保孜.样板戏出台内幕.北京: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4
    [12]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4]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15]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6]华民.中国大逆转——“反右”运动史.香港:明镜出版社,1996
    [17]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8]张居华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9]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20]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21]邵燕祥.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22]张树德.毛泽东与彭德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3]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2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5]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6]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7]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8]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9]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0]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1]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2]黎之.文坛风云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3]陈思和.当代立场与新文学传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4]李慈健,田锐生,宋伟.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35]谢冕.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6]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37]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8]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9]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40]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41]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2]杨沫,徐然.爱也温柔爱也冷酷——《青春之歌》背后的杨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43]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4]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5]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6]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7]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共三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8]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9]张玉瑜.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0]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51]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3]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
    [55]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6]金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7]李勇.飘扬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8]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9]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0]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2]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63]荣开明,曾成贵等.毛泽东治国方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5]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6]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7]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68]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9]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70]方兢.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潮流三十年(1949—1978).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71]王爱松.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2]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73]刘仁荣,方小年.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4]戴知贤.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75]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6]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7]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78]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79]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80]杨春时,俞兆平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1]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2]许道明,朱文华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3]周全华等编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4]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85]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6]崔志远.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7]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8]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济南:齐鲁书社,2005
    [89]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0]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91]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92]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3]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94]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2006
    [95]杨桂欣.丁玲与周扬的恩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96]尹康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话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7]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98]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99]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0]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01]辛文斌.《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02]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3]刘卫国.中国现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7
    [10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5]吴秀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6]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长沙:岳麓出版社,2007
    [107]马嘶.往事堪回首:百年旧案新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108]石凤珍.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9]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0]辛文斌.《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1]袁盛勇.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112]潘晔.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与创新.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13]董之林.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114]李新宇.突围与蜕变——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观念形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15]王雪伟.何其芳的延安之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灵轨迹.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116]张柠.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7]许纪霖主编.现代性的多元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18]张荣华等.时代的中坚——我国现阶段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9]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120]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1]王立胜.重新认识毛泽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122]王立胜.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123]陈明显.晚年毛泽东(1953—1976).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24]陈伟军.传媒视域中的文学——建国后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5]方长安.冷战·民族·文学——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26]刘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27]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8]李红强.《人民文学》十七年(1949—1966).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129]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0]李新宇主编.现代中国文学:1949—2008.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131]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2]师永刚.张凡编.样板戏史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133]黄科安.延安文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34]德郭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共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135]蒋建农.毛泽东传.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136]赖亦明.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137]阎浩岗.“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8]谢泳.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9]邵建.知识分子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40]罗银胜,周扬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41]王卫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42]张高杰编著.知识分子在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3]丁亚平.水底的火焰:知识分子萧亁(1949—199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4]陈占彪.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5]曹聚仁.文坛十十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4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7]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8]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9]惠雁冰.“样板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50]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151]寇国庆.延安时期及其以后的文学趣味.银川:阳光出版社,2010
    [152]李洁非.杨劼.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153]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4]黎之.文坛风云续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55]武新军.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1949—1989)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56]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共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57]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58]商昌宝: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59][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160][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61][英]奇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2][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63][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64][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6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6][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
    [167][美]古尔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68][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结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69]美国人文杂志社.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三联书店编辑部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7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科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71][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2][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73][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殷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4][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5][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76][意]翁贝托·艾柯.[美]埃德加·斯诺等.知识分子写真.董乐山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77][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78][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1]侯肖林.透视1958民歌运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1)
    [2]张婧磊.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东疆学刊,2002(2)
    [3]刘延年.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江淮文史,2002(2)
    [4]何平.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是如何被改写的——以《红旗谱》为例.人文杂志,2005(4)
    [5]赵卫东.寻求“文学事件”再度进入文学史的契机——从“萧也牧事件”说起.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6]刘忠.新生活.新人物.新秩序——从解放区文学到“十七年”文学.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7]吕海琛.对传统和现代双重背离——十七年《人民文学》小说中的爱情描写.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陈伟军.“十七年”舆论环境与作家心态张力.江淮论坛,2006(5)
    [9]龙佳兰.知识分子的“转型再生焦虑”——余永泽形象的功能与意义.南昌高专学报,2007(4)
    [10]杨利景.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1]吕婷婷.浅析十七年文学话语成因.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1)
    [12]刘新锁.“道德理想国”的建构与个体自由伦理的消泯——“十七年文学”伦理脉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13]戴瑞琳.距离后的阅读——十七年散文再认识.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2)
    [14]魏宝涛.<文艺报>与“十七年”读者批评空间建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5]吕东亮.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解读问题——兼论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的必要性.理论与创作,2009(2)
    [16]贺仲明.新民族国家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南京社会科学,2009(4)
    [17]刘成才.“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的自我想象.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8]黄发有.论“十七年”文学的审美主流.南京社会科学,2009(6)
    [19]刘成才.我们的青春无处安放——“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的自我想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0]岳文丽.析“十七年”文学中刘真的小说作品.语文学刊,2009(11)
    [21]曹霞.<武训传>批判:对旧文艺及知识分子的规训.南方文坛,2009(5)
    [22]陈纯尘.“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状况.电影文学,2009(15)
    [23]刘成才.重返“十七年”文学现场.文艺评论,2009(4)
    [24]王朱杰.“性爱化”的革命与“革命化”性爱——从“左翼文学”到“十七年”文学性爱叙事的流变.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25]杜世强.呼唤爱情作品题材的回归——十七年文学后个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9(8)
    [26]王力可.显在的皈依与潜在的反抗——谈宗璞《红豆》的创作.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2)
    [27]刘晓红.十七年文学与传统伦理文化——从“善”的流变看十七年文学中伦理的解构与建构.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0)
    [28]马兵.国家伦理.民间伦理与“十七年文学”.文艺争鸣,2009(12)
    [29]游翠萍.“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异.青年作家,2009(12)
    [30]方长安,纪海龙.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审美形式批评.学习与探索,2010(6)
    [31]张卫中.十七年文学中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2]吴晓云.论宗璞文革前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名作欣赏,2010(11)
    [33]刘宁.论“十七年”文学中雄强女性形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34]杨利景.改造与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书写规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5]刘志华.角色的焦虑.创作的转向——“十七年”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3)
    [36]王俊佳.从个人到主体.看《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主体性的丧失.大家,2010(8)
    [37]李蓉.论“十七年文学”中跨性别写作现象.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8]陈宁.祛除遮蔽与重返文学现场——以“十七年”文学为例谈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兰州学刊,2010(9)
    [39]吴国如.爱情,以革命的名义——革命文学与十七年小说知识分子“革命与爱情”叙事范式比较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0]李怡.十七年文学研究“热”的几个问题.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1]袁继峰.十七年文学史视野下的“风雨楼”——阿垅遗稿与潜在写作.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2]罗维.红与黑——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匪色想象.湖南大学学报,201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