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白语参考语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参考语法”所倡导的语言描写与研究原则为理论指导,结合语言学基本理论,用“参考语法”的写作范式,同时借鉴传统语法的描写方法,对赵庄白语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共时描写。全文共分九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意义;交代本文的理论指导、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回顾并简要评价了前人对白语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赵庄人文社会概况。介绍赵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宗教、节庆、婚丧嫁娶、饮食服饰、禁忌等社会文化和赵庄语言使用概况。
     第三章语音。描写赵庄白语的声、韵、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类型;归纳赵庄白语连读变调、元音同化、合音等音变类型;其中着重介绍赵庄白语的合音音变规律;并将赵庄白语与喜洲白语的语音进行比较。
     第四章构词法。分形态构词法和复合构词法两节。形态构词法部分重点描写了赵庄白语的名词前缀,包括称谓前缀、指小后缀、指大后缀、类称后缀等;复合构词法部分介绍赵庄白语的并列式复合词、修饰式复合词和支配式复合词,着重分析了赵庄白语并列复合词的结构特点及其组合规律。
     第五章词类。共分十三节,对赵庄白语的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进行详细描写,突出介绍各种词类的语法特征和句法功能。其中突出介绍名词的指称和类别、人称代词的数和格、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构成、数词系统及其用法、名量词的强制性和分类性、拷贝型量词的发展、动词的语法化、动词的体和貌、动词重叠及情态助动词的句法位置、形容词的情状范畴、形容词的重叠;介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的类别及其句法功能。
     第六章是短语。描写赵庄白语的五种短语类型,即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和量词短语,重点归纳各种短语的组成成分及组合顺序。
     第七章是句类。重点考察赵庄白语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四种句子功能类型。重点分析了正反问句的结构特征及其语法化趋势。
     第八章句型。分析和描写了赵庄白语的判断句、否定句、处置句、被动句、比较句、话题句六种句子结构类型。重点分析了判断句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否定句中否定词的句法位置、被动句的多种句式变换及话题句的语义类型和结构特点。
     第九章复杂句。分析和描写赵庄白语的关系从句、补足语从句以及并列关系、主从关系。从句部分突出关系从句的限制性及核心词的相对位置、补语从句的标句词;并列关系介绍等立、顺承、转折、选择四种类型的句子结构;主从关系介绍条件句、假设句、因果句、目的句、让步句和时间句。
     第十章话语分析。主要对赵庄白语话语标记和话语结构进行考察。前者着重分析了句首话语标记和句尾话语标记,后者分析了首尾相连和首尾呼应两种话语结构类型。
     附录部分包括3000常用词汇表和长篇故事、自然对话、食品制作、儿歌、谚语、祭词等长篇语料。
     通过描写分析,我们对赵庄白语的语法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赵庄白语的句法结构基本成分的顺序为SVO,基本语序类型表现为方式副词前置于动词,程度副词前置于形容词,否定副词前置于动词、形容词,本语固有的情态动词后置于动词。名词性短语的语序类型表现为中心语名词后置于修饰语名词,领属定语前置于中心语,形容词前置于中心语,指示词后置于中心语,量词短语后置于中心语。此外,赵庄白语不仅具有动词来源的介词(前置词),还具有方所词来源的助词(后置词)。词汇中无自动、使动的形态变化,但处置句式发达。差比句的语序类型为比较基准后置于中心语。限制性关系从句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描写性关系从句只能前置。在句法结构形式中,赵庄白语突显话题优先,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复杂。从以上语法特点来看,赵庄白语不仅具有藏缅语类型的特点,还有许多不同于多数藏缅语的突出特点,是藏缅语中一个特点独特的语言,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ynchronically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ZhaoZhuang Vernacular, a southern dialect of the Bai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reference grammar,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discusses its phonological system, morphology and syntact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tructure. It consists of ten chapters.
     Chapter One offers the designing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choosing this subject, the theory and method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A general looking-back to the past linguistic researches on the language is simultaneously covered.
     Chapter Two makes a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ZhaoZhuang Vernacular-speaking nationality, including its geography, history, population, economy, social situation and a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ZhaoZhuang language use, so on and so forth.
     Chapter Three describes the initials, finals, tonic types and syllable canon of the ZhaoZhuang Bai language (ZZBL). Phonological inflections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assimilation and tonic variations are also tentatively referred. This Chapter ends with a phonological compare between ZZBL and the Xizhou Bai language.
     Chapter Four makes a presentation of word-building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namely, affixation and compounding. Especially, the types and its constructive rules of coordinate compounding words are concluded through abundant examples.
     Chapter Five is made up of thirteen sub-sections, including noun, pronoun, numeral, quantifier, verb, adjective, adverb, preposition, conjunction, particle, and interjection, respectively. Each section i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morpholog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peculiar syntactic behaviors, if any. For example, such phenomena as the referential and classification of nouns, the number and case of pronouns, the formation of interrogative words and demonstrative pronouns, the number system and its use ,the compuls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lassifier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pied classifiers are given sufficient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Attention is also paid to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aspects of verbs, the syntactic location of modal verbs, the reduplication of adjectives,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origin of prepositions, etc. Besides the above, adverbs, conjunctions, auxiliaries, words express mood and their syntactic function are also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In Chapter Six, the phrasal structure of ZZBL is divided into noun phrases, verb phrases, adjective phrases, proposition phrases and numeral phrases, among which the constituents and order are emphasized.
     Chapter Seven, Chapter Eight, and Chapter Night concentrate upon syntactic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Starting from sentence types (Chapter Seven), the dissertation goes all the way through simple clause types (Chapter Eight) to complex clause types (Chapter Night). Chapter Seven gives a full description of declarative sentenc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mperative sentences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s in perspective of form and semantic. Chapter Eight puts stress on the semantic types and construction features of copula clauses, negative sentences, passive sentences, comparative sentences, topic sentences and so on. In Chapter Night, great importance is attached on the study of relative clauses, complement clauses, coordination and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s. The section of clauses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restric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head of relative clauses, and the marker of complement clauses. An in-depth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study of four coordination types and six subordinate structure types, namely, and-coordinate, but-coordinate, or-coordinate, continue-coordinate and conditional clauses, causal clauses, purpose clauses, concessive clauses , temporal clauses, etc.
     Chapter Ten analyses the markers and structure of discourse in BLZZ.
     Appendices, the last part, contain about 3000 words and several long language materials.
     By descriptiv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conclusion on the grammar features of ZZBL. On the level of grammar, the order of basic elements of syntactic construction is SVO. The basic types of word order are: adverb of manner preceding verb; adverb of degree preceding noun; adverb of negative preceding verb and adjective; preposition with verbal semantic showing prepositional feature; preposition with location semantic expressing postpositional feature, and the proper name of apposi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eding the generic term. The word order of noun phrases is: head after the modifier noun; genitives preceding the head; deictic after the head; adjective preceding the head; classifier phrases after the head; the relative clause preceding the head and so on.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 form shows the priory of topics. The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f topics are very complicated. Some typological features of ZZBL are similar with those of Tibeto-Burman languages, but still others are not. In another word, ZZBL is a special language in Tibeto-Burman group.
     It is strongly expected that the present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ZZBL and beneficial to the contrastive research and typological study of the Sino-Tibetan family.
引文
1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司典》.第16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转引自李缵绪.《白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3戴庆夏、傅爱兰、刘菊黄.父于我国藏缅语族的系属分类问题.《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4本尼迪克特.《汉藏语言概论》.乐赛月、罗美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4年.
    5李永燧.论缅彝语.《民族语文》1999年第2期.
    6丁邦新.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检讨.《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7曾昭.《云南苍洱境考占报告乙编》.罗二虎校注.见:罗二虎主编.《西南考古文献》第十卷.影印本.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公元928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拥清平官赵善政为主,改国号为大天兴国。公元929年,赵善政复被杨干贞废黜,在位仅十个月。
    10李学龙.洱海区域汉晋墓与隋唐“河蛮大姓”.《白族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6喜洲白语材料引自杨应新、奚寿鼎、张霞.《白文教程》.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17剑川白语材料引自徐琳、赵衍荪.《白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年.
    [1]艾杰瑞、艾思麟、李绍尼等.论彝语、白语的音质和勺会厌肌带的关系--喉镜案例研究.《民族语文》.2000年第6期.
    [2]艾磊、苏玮雅、尹曼芬.白语喜洲镇话声调的测试分析.《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3]白碧波、许鲜明.元江县白族与周边哈尼族的语言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陈昌来.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
    [5]陈康.白语促声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6]陈丽萍.“腾冲”名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4期.
    [8]戴庆厦、李洁.藏缅语的强调式施动句--兼与汉语被动句比较.《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
    [9]戴庆厦.景颇语并列结构复合词的元音和谐.《民族语文》,1986年第5期.
    [10]戴庆厦.景颇语的话题.《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
    [11]戴庆厦.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2]段炳昌.缅语词“乌底巴udi-bhva"的白语训读.《民族语文》.1997年第4期.
    [13]段伶.白汉双语奇葩--山花词.《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1期.
    [14]段伶.白语肯定动词和否定动词.《民族语文》.2004年第1期.
    [15]段伶.白语语音变化的构词方式.《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6]段伶.论“白文”.《大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7]段伶.试释《蛮书》中“白蛮最正”一语.《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8期.
    [18]范方莲.试论所谓“动词重叠”.《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
    [19]方国瑜.纂录南诏大理史事诸书概说(上).《思想战线》.1981年第4期.
    [20]汉兴.白族话中的古汉语词素例考.《思想战线》.1991年第4期.
    [21]何一琪.“白文”哀词《赵坚碑》之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22]胡素华.凉山彝语的差比句.《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
    [23]胡索华.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民族语文》,2004年第3期.
    [24]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25]黄宗谷.洱海地区入声考.《大理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6]李绍尼、艾杰瑞.云南剑川白语音质和音调类型--电脑语音实验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27]李绍尼.白语基数词与汉语、藏缅语关系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28]李绍尼.论白语的“声门混合挤擦音”.《民族语文》.1992年第4期.
    [29]李素琴、洪广中、宋元康等.谈白族学生英语元音发音问题.《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30]李学龙.洱海区域汉晋墓与隋唐“河蛮大姓”.《白族学研究》1993年第3期.
    [31]李永燧.藏缅语名词的数量形式.《民族语文》1988年第5期.
    [32]李正清.大理占代名物解.《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第5期.
    [33]林超民.漫话白文.《思想战线》.1980年第5期.
    [34]林华勇、马喆.廉江方言言说义动词“讲”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7年.
    [35]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1998年4期.
    [36]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37]刘丹青.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
    [38]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39]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形式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
    [40]罗自群.白语表示持续意义的t(?)~(44)“着”、ts(?)~(42)“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1]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语文研究》,1997年第3期.
    [42]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困语文》,1995年第5期.
    [4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第4期.
    [44]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1993第5期.
    [45]沈开木.“不”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
    [46]宋金兰.汉藏谱是非问句语法形式的历史演变.《民族语文》,1995年第1期.
    [47]宋玉珂.现代汉语动词表示长时的几种形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
    [48]苏玮雅、艾磊、普一之.白语否定动词各种形式初探.《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49]孙宏开.藏缅语人称代词的格范畴研究.《民族语文》,1995年第2期.
    [50]孙宏开.我困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民族语文》,1992年第5期.
    [51]汪锋.白语中送气擦音的来源.《民族语文》,2006年第2期.
    [52]汪锋.从白语的比较研究看历史语言学中的纵横结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3]王锋.白语名量词及其体词结构.《民族语文》,2002年第4期.
    [54]王锋.试论白语的三种基本语序.见:戴庆厦主编《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5]王锋.白语名量词及其体词结构.《民族语文》,2002年第1期.
    [56]王锋.试论白语的否定词和否定表达形式.《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57]王锋.西山白语概况.《民族语文》,2001年第5期.
    [58]王还.动词重叠.《中国语文》,1963年第1期.
    [59]文薇、尹家正.腾冲“罗古城”、“罗密城”的历史渊源及其语义考证.《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60]吴安其.藏缅语的分类和白语的归属.《民族语文》,2000年第1期.
    [61]吴安其.藏缅语分类和白语的归属.《民族语文》,2000年第1期.
    [62]奚兴灿、李绍尼.鹤庆白语的送气擦音.《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63]谢书书、张积家、和秀梅等.文化差异影响彝、白、纳西和汉族大学生对黑白的认知.《心理学报》,2008年第8期.
    [64]徐杰、李英哲.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1993年2期.
    [65]徐琳、傅京起.古白语贝币名和量词的遗存.《民族语文》,2004年第6期.
    [66]徐琳、赵衍荪.白文《山花碑》释读.《民族语文》,1980年第5期.
    [67]徐琳.白语话语材料.《民族语文》,1988年第4期.
    [68]徐琳.点苍山洱海考释.《民族语文》,1986年第6期.
    [69]徐琳.古白语贝币名和量词的遗存.《民族语文》,2004年第6期
    [70]徐琳.南诏、大理国“骠信”“摩诃罗嵯”名号探源.《民族语文》,1996年第5期.
    [71]徐琳.南诏七个山川土地名量词考释.《民族研究》,1995年6期.
    [72]颜晓云、陆家瑞.史载白语丛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73]杨发祥.汉白语言融合初探--兼淡白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条件.《大理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74]杨红艳.白族学生英语习得的有关问题与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75]杨焕典.纳西语中的数量词.《民族语文》1983年第4期.
    [76]杨品亮.关于白语系属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77]杨品亮.现代白语中的古汉语词.《民族语文》,1990年第4期.
    [78]杨勤燕、宋元康.白、汉双语背景下英语教学研究评述.《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79]杨勤燕.白族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干扰与对策探析.《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80]杨勤燕.结合白族学生母语改进英语语音教学的探索.《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1]杨文辉.南诏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语地名考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 第4期.
    [82]杨应新.《白语本祖祭文》释读.《民族语文》,1992年第6期.
    [83]杨政业.论“白(僰)文”的形态演化及其使用范围.《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1期.
    [84]禹志云.白语和汉文化之关系与民族集体无意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85]袁毓林.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
    [86]张赪.现代汉语“V一V”式和“VV”式的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87]张启睿、和秀梅、张积家.彝族、白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的基本颜色词分类.《心理学报》,2007年第2期.
    [88]赵衍荪.白族语文研究工作杂述.《大理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89]赵燕珍、李云兵.论白语的话题结构与基本语序类型.《民族语文》,2005年第6期.
    [90]赵寅松、苏松林.从白族语言的称谓溯苍洱源流.《大理学院学报》,1988年第7期.
    [91]赵寅松.试论白族本主的源和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
    [92]郑张尚芳.白语是汉白语族的一支独立语言.见:潘悟云主编.《中图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5年.
    [93]周祜.白语琐谭.《大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12期.
    [94]周祜.从白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看汉白民族的融合.《大理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95]用锦尉.现代语境下白语侧汇的嬗变.《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96]周耀文.略论白语的系属问题.《思想战线》,1978年第3期.
    [1]《藏缅语语音和词汇》编写组编.《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彝缅语研究》编委会.《彝缅语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3]杨堃、方国瑜等著.《云南白族的起源和形成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
    [4]艾磊.《白语方言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
    [5]伯纳德·科里姆.《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6]陈昌来.《现代汉语动训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7]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8]戴庆厦.《浪速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9]戴庆厦.《语言和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戴维·克掣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傅爱兰.《普米语动词的语法范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
    [1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13]胡椿、段伶编撰.《大理白族自治州方言志》.《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七·方言志》抽印本,大理: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
    [14]胡素华.《彝语结构助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5]黄布凡,主编《藏缅语族语言词汇》.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16]黄成龙.《蒲溪羌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7]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18]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0]刘丹青编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21]刘月华主编.《趋向补语通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2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23]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24]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5]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6]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7]孙艳.《汉藏语四音格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8]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9]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0]徐琳,赵衍荪,编著《白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年.
    [31]徐世璇.《毕苏语研究》.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32]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3]杨铠主编.《天井村志》.大理:天井村公所,1993年.
    [34]杨应新、奚寿鼎、张霞.《白文教程》.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35]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6]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37]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
    [38]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9]庄诚.《万历赵州志》.云南大理文史资料选辑·地方志之二,1983年.
    [40]Aikhenvald,Alexandra Y.and R.M.W.Dixon,eds.Studies in evidential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
    [41]]Aikhenvald,Alexandra Y.and R.M.W.Dixon,eds.2005.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2] Comrie.Bernard and Smith.Norval. Lingua descriptive studies: questionnaire. Lingua 42:1-72, 1977.
    [43] Dixon, R.M.W. and A. Y. Aikhenvald. eds. Word: 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4] LaPolla, Randy J. A grammar of Qiang.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3.
    [45] Paul Newman and Martha Ratliff Linguistic Fieldwor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6] Shibatani, Masayoshi & Theodora Bynon, eds.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ypology. Oxford: Claredon. 1995.
    [47] Thomas E. Payne Describing morphosyntax -A guide for field lingu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48] Timothy Shopen.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Ⅰ-Ⅲ.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9] Timothy Shopen.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Second edition vol.Ⅰ-Ⅲ.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