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历来是我国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交叉于文学和电影剧作理论研究的综合问题。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电影又恰恰是表现人与人性的,所以电影创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在某些程度上说决定了影片的艺术品格。尤其是反面人物形象,因其独特的内在品质及错杂的性格,使影片的故事情节构成一种戏剧冲突对立状态下的动态平衡,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交锋也使影片更具戏剧张力。反面人物,是相对于正面人物而言的,他们违背了人们心目中善良的标准、违背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准则及法律规范;反面人物又是一个流动变化和相对的概念,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反面人物的存在依据及对其立场判断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成立。同时,对反面人物内心活动及性格形成的刻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问题与矛盾,揭示真实生活的多义性,引起观众的反思。这便是反面人物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对反面人物的界定是在对为人“好”与“坏”的判断标准之下进行的,在其形成之初就带有一定的主观印象。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不仅影响了国人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判断,还影响了中国电影宣扬正义、惩恶除奸的总体价值走向。观众对角色的解读有了预设的立场,主要源自创作者更多的是对既定结果的认同而忽略了角色“好”与“坏”形成过程的塑造,“好”与“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刺激的诱因,这是角色形成的深层意义,也是使角色性格丰满立体的重要依托,如果失去了这一表现阶段,影片对人物角色的界定就会死板且失准,形成一个模式化的象征符号。文学是人的文学,电影是人的电影,避免简单化的构成,使人回归为“人”,研究并梳理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发展流变是极为必要的。
     华语电影从诞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无论是文化史观还是中国电影史观,都揭示出中国电影独具的民族特质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新中国诞生之前,中国电影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单一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或呈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或呈观念由相争到认同的融合状态。在影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服务于不同的叙事需要,因要表现压迫和反压迫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常常善恶分明,具有脸谱化倾向。而在影片的时空表现上,环境造型为人物造型服务,重指示性而轻表现性,表演程式化、表象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社会现实仅仅规定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现实,这样一来,社会现实就变成一种被缩小的片面的现实,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纲来规定文艺活动,要求文艺作品只能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按照这个理论,所有的对象主体都被规定为阶级观念的符号。这种理论要求人完全适应阶级斗争,服从阶级斗争,一切个性消融于阶级和阶级斗争之中。电影作品作为文艺创作产物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人物形象成为了符号的代言体。而在1949-1979年这个时间段,各种人物形象都成了阶级的代表、路线的代表、政治的象征。反面人物尽可能地集中反动阶级的丑恶特征,汇集反动阶级可能有的恶。一直到新时期,华语影片的反面人物才有了更为深刻和立体的表达。
     新生代电影人对以往概念化表现反面人物的方式极为不屑,对反面人物的塑造方式更加注重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合理性。他们率先从中国电影的审美传统中脱离出来,彻底打碎了“正面”与“反面”的概念定义,从现代西方的审美观念中汲取营养,关注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记录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凸显的矛盾和困惑,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生存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于转型期的社会多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传统与现代意识互相碰撞,人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审丑”和“审美”列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更重视“丑”的表现意义,大胆地呈现从前被批判和被打击的人物,以全新的视角来展现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认同,和过去相比更具有人文关怀性。在这样的创作中,引出了灰色人物,即传统文艺作品人物评价体系中并不覆盖的部分,主要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间临界状态的人物形象。
     随着电影创作发展的不断成熟,反面人物形象也越加丰满复杂,类别繁多,对于影片的作用也变得立体,因此,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对反面人物的叙述方式也出现多样化的特征。起初,反面人物充当故事情节的简单矛盾源,主要是负责激化事件矛盾、使故事情节紧张、揭露社会问题、服务正面形象的功能性人物。反面人物形象的脸谱化与单一化是此类型反面人物的主要问题。到了80年代中期,人们对充当简单矛盾源的反面人物角色有了深刻的反思,电影人意识到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性,即便是要表现社会中的等级制和阶级斗争思想,也要跳出政治立场的苑囿,重新用客观的角度塑造反面人物形象,使他们在同样充当故事情节矛盾源的同时也变得复杂、立体、合理。这时的反面人物形象增加了隐喻功能,表现社会人复杂而隐秘的个性和情感,从政治发声走向伦理人性。电影人通过反思和深入挖掘,逐渐将单一的政治判断转化为多元的道德判断,再到复杂的人性判断,这种改变表现了大众对反面角色的宽容、理解和隐忍。“新反派”的出现,更是通过不同层次的人物性格弱点隐喻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以及探究人的存在价值。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失了顿悟、自省和批判,那么灵魂将无所依托,生活将失去意义。从第六代导演起,电影作品不再钟情于象征空间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而是关注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或边缘人物的执着与失落,以及在失控的生活节奏下所表现出的狂躁与孤独,重点表现复杂的人性。通过揭示灰色人物混乱的人格人事,深入挖掘当下社会非正义一方丧失道德准则的多方面原因。这些表现灰色人物的华语电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留足了展示的空间,能够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做深层次的阐释,在表现非正义人生的时候渗入温情与良知,使以往的反面形象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且富有感染力。
     当前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电影创作者对反面人物理解程度的深浅,决定了反面人物的意义和价值,虽然研究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意识到人物形象单一的问题,也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但是研究与实践仍然分离。当前的电影业有大量的同类型同题材作品扎堆,使人物形象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如果华语电影无法突破反面人物形象的单一性,就无法挖掘电影中现代人的欲望与禁忌。因此,华语电影创作者塑造反面人物形象需要深入生活,零距离感受生活,摆脱先入为主和想当然的处理方式,才有可能使反面人物不依赖于刻意的情节架构和惯性理解模式,而形成一个丰富的、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的生命进程。
Figure building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ssue of the Chinese movies’ creation;meanwhile, it also has been a comprehensive issue between literacy and the theory ofcreating the movie scenario. However, in reality, human are being complicated,movies are exactly right expressing the human and humanities, therefore, Artisticcharacters are determined by the figures that the movie creators to some extent.Especially the antagonist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inner character and complexpersonalities, made the plots of the story become a dynamic balance of the drama. Thecross interaction made the drama a better dramatic tension within the confrontation ofantagonists and protagonists. Antagonists, in compare with the protagonists, theyobeyed the standers of goodness as well as the ethical principals and the legal norms.Further, antagonist is a concept of flexible and comparable; each movie has its uniquelanguage environment. Therefore antagonist’s existence could be argued as based onthe judgment of its unique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the same way, thecharacterization of inner-side of antagonist could reflect some conflicts and issues ofthe society and additionally explore the complicity of the real life, so as to recall therethinking of the audience. This was the meaning of why antagonist exists.
     Judging the “good” or “bad” of an antagonist was originally under the ethicalstandards of subject impression. The judgment of antagonist and protagonist wasaffected by the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Chinese moviesconveyed. The audience has it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figures. It is apre-agreement with the social ethic more than the creation of the figures. The deepermeaning of the figure caused the development of how “good” or “bad” conducted,and makes the figure more excellent. Without these stages, figures in the movieswould be dull and become just a symbol. Literature is about human, while movies arerepresenting humanity. To avoid the simplicity of these creations, study and researchthe development if antagonist in Chinese-language movies is vital.
     Chinese-language movies explore the unique characters accumulation of theculture with a long and difficult procedure, whatev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o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vies. Before the new China was born, figures in the Chinesemovies are quite si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gures was conflict thatirreconcilable, or the conception was shown from confliction to reconciliation. Toconvey the theme of oppress or against in the movies. Figures with their specialcharacters often shown very clear about good or bad, and make them becomestereotypes. Further in the expression of times, the environment made the figuresmore stylization and surfaced. A long period after China was found in1949, socialreality has restricted to the class and class struggle. There the social reality has beenone-side and went far way from the truth. Artistic activities were principals by theclass and class struggles. In this history, all the figures become symbols with classstruggles stamps. Human needed to obey the class and the individuality needs to fix inthe class and class struggles. These have made a huge impact on the cinematographic.All the figures have become symbols of class, political during the period of1949-1979. Antagonist has a better description until the new times came, avoiding theonly focus on the evil of reactionary class.
     New generation film makers take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expression ofantagonist style in the past. They prefer a more reasonable way to concentrate thecomplex emotion of human. They jumped off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ovies ofgood or bad, using modernist way to focus on the people from the bottom of thesociety and recording procedure of Chinese society turned to be more modernizationand clearly express the way how Chinese live in such a period. Ethical principals haschanged because of the confrontation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conscious andmulti-thoughts existence in the society that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Beinggood and being bad is equal in the same place. Being bad are even important. Theyuse a brand new view to show the figures that were being punished in the past andseeking the self-reforming and self-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udience. In this procedure,a new figure came out to the public, the grey figure, which means it does not show inthe system of traditional artistic evaluation. It mainly stands between the antagonistand protagonist.
     The more mature the creation of the movies, the more complex types ofantagonist came out. Therefore, in the new times, Chinese-language movies expressthe antagonist with multiple characters. At the beginning, antagonist turns out tobecome the enzyme in the movies, making the plots more exciting and exploring thesocial issues. The main problem in this stage, antagonist is too simple and profiling. In the middle of1980, those creators rethinking the antagonist; they realized that inorder to highlight the plots and make it better. The expression of antagonist could bemore complex and reasonable with a new objective view. They used metaphor expressinto antagonist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Film makers changed simplypolitical judgment to multiple ethical judgments. This kind of change makes theaudience more tolerance to antagonists. This new type of antagonist is worth forshowing the weakness of human. If there is no re-thinking judgment in people’s life,life will be meaningless.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prefer focusing on the life oflower class people who have an out of control life than the huge narrating. In order toconvey the complexity of humanity, through the exploring of grey figures’ characterand lives, the reason of disappearance of the ethical standards was found. These greyfigures in Chinese-language movie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figure’s personality. It could well explore the complex value system of the society,using gentleness and kindness to show the unfair life to make the movie’s antagonistsmore touchabl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expression of antagonists inChinese-language movies. The degree the film makers’ understanding of theantagonists determin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antagonists. Many researcheshave studied the simplicity of this filed in the late1980s. There was still a separationbetween practice and research. More similar movies show up make the figures lack ofcreativity. Chinese-language movies could express the desire and forbidden of humanperfectly unless the simplicity of antagonist was broke up. Therefore, film makes needto study the life carefully, get rid of the pre-existenc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ociety to build the image of antagonists so as to make the antagonist with a more realconvincible character.
引文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②周涌:《影视剧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现代传播》,1999年第3期。
    ①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蔡特金:《回忆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12-916页。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①孙育田:《国内著名的反派电影明星刘江》,引自新浪博客。
    ①王嘉良:《现实主义:“社会批判”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第30-37页。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54页。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3页。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②黄建新:《肩负起新一代的使命》,《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6年第4期。
    ①【苏】鲍·苏奇科夫:《现实主义的历史命运——创作方法探讨》,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②【法】罗丹:《罗丹艺术论》,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26页。
    ①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②谢晓霞:《当代电影底层形象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9页。
    ③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22页。
    ①【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0页。
    ②【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页。
    ①总结自【英】阿克巴·阿巴斯:《香港:消失的文化和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小晓:《观点:反面人物不能当男一号——评<黑冰>》,《北京青年报》,2001年07月20日。
    ①张成功:电视剧《黑冰》第20集(剧本),2001年。
    ①张成功:电视剧《黑冰》第20集(剧本),2001年。
    ②郭艳:《多向度的写作,单向度的人——浅析<朗读者>中汉娜的形象特点》,《名作欣赏》,2011年第09期。
    ①【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世纪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①总结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页。
    ①【俄】高尔基:《文学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9页。
    ②【匈】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6页。
    ①江畅:《德行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①张彧:《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②腾讯网:柏林专访《白鹿原》剧组。
    ②王晓峰:《中国电影市场化之路》,《三联生活》,2008年2月19日。
    ①CCTV《新闻1+1》栏目内容:《抗战剧雷人剧情不断学者:为收视率迎合观众趣味》,2013年4月11日。
    ②CCTV《新闻1+1》栏目内容:《抗战剧雷人剧情不断学者:为收视率迎合观众趣味》,2013年4月11日。
    1、孙倩:《<暴风骤雨>里中间人物和反面人物形象的解读》,《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2、纪少丽:《<朗读者>中的纳粹——汉娜形象简评》,《戏剧丛刊》,2010年03期。
    3、李庆信:《“美质”不美——试谈反面人物“否定的美质”》,《当代文坛》1984年02期。
    4、张遥:《<色·戒>中易先生的人性解读》,《电影文学》,2008年第02期。
    5、段婷婷:《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谈李玉电影中的人物关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黄伟宗:《打破塑造反面人物的清规戒律》,《学术研究》,1979年04期。
    7、李朝阳:《电视剧“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误区剖析》,《学理论》,2011年01期。
    8、王石:《反面人物形象琐谈——由影片<海之恋>所联想到的》,《电影艺术》,1980年11期。
    9、王大勇:《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李复威:《关于当代文学反面形象塑造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11、尹鸿:《经典文本<青春之歌>与1949年后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1993年06期。
    12、袁萍、叶楠:《李玉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关系探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4期。
    13、赵智:《商业文化的误读——鹿子霖形象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14、周德华:《慎写反面人物》,《江苏地方志》,2002年03期。
    15、韩颖琦:《重新审视“红色经典”中作为“他者”的反面人物》,《齐鲁学刊》,2011年03期。
    16、唐雷、林春田:《影视反派人物的喜剧化》,《电影文学》2007年13期。
    17、刘辉:《香港电影研究的现状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18、许乐:《1979-2005年香港警匪电影创作扫描》,《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3期。
    19、陈犀禾、刘宇清:《华语电影新格局中的香港电影——兼对后殖民理论的重新思考》,《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20、列孚:《2007:香港电影及其于中国电影文化新格局中的因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21、胡牧:《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符号学意义——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2、孙慰川:《秉持写实主义精神谋求美与真的统一——读侯孝贤的“悲情三部曲”》,《当代电影》,2006年05期。
    23、黄钟军:《侯孝贤“前新电影”时期作品中的城乡二元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4、傅书华:《林道静、余永泽形象意义的再解读》,《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7期。
    25、张东钢:《新中国电影人物的变迁──现实主义电影表演创作美学原则的流变历程》,《当代电影》,1999年05期。
    26、刘民:《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人物造型的嬗变分析》,《当代电影》,2012年9月。
    27、张慧竹:《中国电影人物创新衰落》,《电影新作》,2007年03期。
    28、葛存壮:《我是“反一号”》,《档案天地》,2008年10期。
    29、苏冰:《“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假洋鬼子”形象辨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04期。
    30、万晓高:《反面人物悲剧性探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6期。
    31、姚定一:《“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质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32、诸葛明:《反面人物的“让、躲、迎、矮、背”》,《戏剧艺术》,1978年04期。
    33、唐佳琳:《在看与被看之间——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中国电影中女性话语存在的可能性》,《当代电影》,2006年02期。
    34、范藻:《“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美学悖论——简评电影<风声>的创新兼及谍战片的创意》,《电影评介》,2009年24期。
    35、孔朝蓬:《成长的蜕变——论当代中国电影的成长主题》,《文艺争鸣》,2007年07期。
    36、王俊秋、战迪:《电影中的都市空间意象建构》,《文艺争鸣》,2012年03期。
    37、高年士:《论当代电影剧作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海》,2000年03期。
    38、冯翰墨:《好莱坞坏蛋排行榜——略谈电影中的反派角色》,《国际音乐交流》,2000年10期。
    39、姗迟:《好莱坞的新反派》,《大众电影》,2010年14期。
    40、刘澍:《红色银幕上的女特务》,《大众电影》,2003年23期。
    41、徐一博:《从<龙门客栈>到<龙门飞甲>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文教资料》,2012年21期。
    42、王振裕:《轰动世界的“坏女人”——崛起的美国反派女星格雷斯·琼斯》,《电影评介》,1987年11期。
    43、艾楹诗:《善良的“女特务”叶琳琅》,《大众电影》,2008年10期。
    44、陈虹:《浅析古龙小说中的反派人物形象》,《作家》,2010年16期。
    45、倪震:《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当代电影》,2006年01期。
    46、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版)》,1988年01期。
    47、倪震:《道德伦理片和时代精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8、周星:《中国电影中的女性银幕角色演变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9、周锋:《对当前社会现实的真切关注与深入开掘——论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当代电影》,2013年04期。
    50、王雨载:《从“命运缩影”走向“社会真相”——从<左右>、<日照重庆>浅谈王小帅作品的新变化》,《当代电影》,2011年09期。
    51、孙士雪:《李玉电影对当下精神世界的理性观照——以<观音山>为例》,《电影文学》,2012年24期。
    1、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陈飞:《世界电影反派人物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4、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5、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6、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7、【美】利昂·P·巴拉达特,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8、张秋:《历史的人质——个体命运在战争电影中的经典呈现》,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9、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1、杨晓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12、宋彦:《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白睿文,罗祖珍、刘俊希、赵曼如译:《光影语言: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周宪、刘康生:《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江畅:《德性论》,人民出版社年2011版。
    18、【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9、【英】边沁,沈叔平等译:《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0、袁庆丰:《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21、陆绍阳:《电影的斜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青闰译:《梦的解析》,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年版。
    23、【英】大卫·休谟,贾广来译:《人性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4、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法】让·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英】E·M·福斯特,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7、陈晓云:《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8、【法】麦茨,李幼蒸译:《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9、沈义贞:《影视批评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30、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郭越:《中国电影“新浪潮”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
    2、俞洁:《“十七年”中国反特电影的类型研究(1949-1966)》,浙江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