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孙志刚事件开始,人们对于网络的影响,尤其是在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但是在网络不断促进社会变革的同时,对于其到底能否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持乐观态度的学者认为,网络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持悲观态度的研究者则坚持,由于网民自身原因以及当下国家体制或制度的制约,网络不可能在政治生活领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特点,影响了政治生活中的政府和公众,加上中国目前特殊的发展环境,这些要素相互影响,为网络在政治生活领域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
     网络对于政治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公众视角来看,网络首先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网络自身平等、开放的特点为公众发表意见、进行商讨提供了便利,从而使公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讨论。此外,网络加强了公众之间、公众和国家之间的协商。网络为国家的法规、政策提供了便捷的发布平台,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对之进行商讨,从而使得国家的意图和公众的诉求实现沟通和互动,在商讨中达成一致。
     从公众的视角来看,上述网络产生的政治作为,主要是通过网络民意来实现的。当下,网络民意发挥政治作为的一般模式是:公众在网络上发表对政治事务的看法,参与政治议题的商讨,汇聚成网络民意,这些经过整合的意见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并在决策程序中予以考虑。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网络民意只是一种软权力,对于国家层面的回应缺乏一些制度性的约束,因此,网络要想发挥更大的作为需要建立一些制度性的保障。本文立足当前现实,对网络民意如何进入国家法规政策制定过程提出了一些制度化的模式设想。同时也指出,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应该转变观念,重视网络民意,积极回应网络上公众提出的诉求。
     为什么公众对网上政治参与有这么大的热情,从而导致网络这种技术性的工具会在中国产生这么大的政治作为?通过对当前社会发展情形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当下市民社会发展的不成熟,以及传统媒体所构建之公共领域公共性的不足可能制约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而网络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民社会发展中的不成熟,且在部分上替代了市民社会的一些功能。同时,网络的平等开放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媒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此外,网络所带来的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治正义的实现,这种实现满足了公众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这也是公众积极参与使网络产生政治作为的原因之一。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网络给政治领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由于各种现实原因,以及公众结构和行为上的差异,网络政治作为的产生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有时候还会给国家的政治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些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以及公众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网络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必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People tend to look at the contributions Internet makes,especially to political sphere in a brand-new way since Sun Zhigang Event. But, there is yet no concensus reached inside academic circle on whether Internet can act substantially in politics while promoting social changes. Optimists hold that Internet encourages the public'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and thus helps push forwar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while pessimists believe in the non-substantial role it will play due to constraints of the quality of netizens and the present system and institutions.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net's active contributions to politics based on analyses of its properties of virtuality, openness, equality,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vity, its influence on governments and the public, the particular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in China and interrelation of them all.
     Internet is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politics in an all-round way. First, Internet enables equality and openness among the public, opinions and advices on political affairs are finding more outlets, convenient discussions are made possible, too. Second, Internet enhances negoti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serving as a platform on which the government easily release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nd agreements are reached through discussion and negotiation.
     The above-mentioned contributions by Internet are achieved through public opinion online, the general model of which is:the public expresses opinions on political affairs online; diversified opinions form online public opinion; its great impact draws attention of state-level and the opin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cision making. However, there is uncertainty for this model because online public opinion is a soft power, and therefore, a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state-level response to it is absent. So, a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is desirable if more active role for Internet is needed. This research explores in depth how online public opinion gains access to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law and policy making.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change in ruling philosophy should be realized so that online public opinion is emphasized and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paper,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esent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publicity of the public sphere constructed by traditional media, concludes that the great political impact of technically instrumental Internet resulting from tremendous public zeal in onlin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may stem from the facts that the civil society is underdeveloped and the public sphere lacks publicity. Internet, however, compensates partly for the lack of organizations in the civil society and realizes in a sense some functions that civil society should perform. Other reasons are:the equal and open Internet extends the publicity of media-based public sphere to some extent; the realization of political justice represented by public involvement online meets the public's needs of persuing social equality and justice.
     Of course,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On one hand, Internet plays positive roles in political sphere.Such factors a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ublic in structure and action limit its influence, on the other. Sometimes there may be negative influence for Internet on national political life. But, this research holds that it is natural difficulty commonly seen in any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is to be settled with the enhangcing of the public's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articipant ability. The internet will make much more c5 to national politics.
引文
1当然,其影响是全面的,本文仅就与我们研究相关的三个因素,即政府、公众和传媒领域来展开讨论。
    2图见《互联网周刊》,[EB/OL].: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1122/ A20051122474593.shtml.另外可参见原文图Tim O'Reilly.What Is Web 2.0——Design Patt 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EB/OL].:http://oreilly.com/ 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page=1.
    3姜芳艽.Web2.0的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8).
    4甘少娟.Web2.0的本质和应用发展[J].广东通信技术,2008(8).
    5姜芳艽.Web2.0的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8).
    6王佳.21世纪初互联网经济Web2.0创新模式研究[D].福州:福州师范大学,2008:
    7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新闻与写作,2007(1).
    8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1-109.
    9安东尼·古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9-30.
    10尹韵公.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网络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11毛为忠.网络文化利弊谈[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7(3).
    12陈卫东,韩雪峰.网络文化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
    13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4冒志鸿.打造真正的web2.0服务[J].程序员,2005(12).
    15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3(2).
    16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17王琪,李荫榕,袁义坤.虚拟社会的价值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18杜骏飞,巢乃鹏.认同之舞:虚拟社区里的人际交流[J].新闻大学,2003(2).
    19杜骏飞,巢乃鹏.认同之舞:虚拟社区里的人际交流[J].新闻大学,2003(2).
    20李智.论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J].人文杂志,2007(2).
    21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3(2).
    22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23秦璐.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J].改革与开放,2009(4).
    24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5马锋,陈富明.长尾理论与微内容开发:web2.0时代媒体网站发展的依据和路径[J].新闻传播,2007(6).
    26乔治·H·米德.自我、心灵与社会[M].赵月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98.
    27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霞.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3.
    28 Dowey, J.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The Later Works,Vol.2[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371.
    29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6.
    30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2.
    31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32 Paula Klein. web2.0重塑政府[J].信息方略,2008(13).
    33温家宝:各部委遇网上质疑要尽快解释不用请示[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3-26/020517481864.shtml.
    34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35两会时每天都上网上亿网民参与问总理[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8-03-18/104315172517.shtml.
    36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37代群.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新题[EB/OL].:瞭望,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6-01/094817926149.shtml.
    38赵家新,王慧.网络人际传播的修辞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9石磊.个人真实身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7(1).
    40于海波.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J].长白学刊,2009(3).
    41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J].学术界,2001(1)。
    42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1.
    43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国际新闻界,2007(10).
    4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1.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46彭进清.网络空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47王岳川.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48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06.
    49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70.
    50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51李智.论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J].人文杂志,2007(2).
    52陈泳华.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53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
    54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2.
    55周玉黍.BLOG使用对人际友情的影响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
    56陈超.校园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J].新闻爱好者,2007(4)(下)
    5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6.
    5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6.
    59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上海:复旦大学,2004.
    60桑玉成.关注网络技术对现代政治生活的渗透[N].文汇报,2009,8(22).
    6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下卷:5780.
    62陆而奎,方毅.辞源.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下册走部:119.
    63高国营在2008年5月27日在复旦07博士班部分同学参观东方网时的报告。
    64李幸.Web2.0对新闻、文化传播与流通产业的影响——与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聊天记[J].现代传播,2008(5).
    65参见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43.html.
    66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71.
    67 Thussu,Daya Kisha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ontinuity and Change[M].london:Arnold of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2000:242.
    68杨晓冬.沉默的螺旋与web2.0时代[J].济宁学院学报,2008(5).
    69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7.
    70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5.
    7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1.
    7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2.
    73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51-53.
    7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8.
    1 Xenos,Michael&Moy,Patricia.Direct and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and Civil Engagement.Joural of Communication 57,2007:704-718.
    2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国际新闻界,2007(10).
    3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2007:99-100.
    4林敏.从凯文·塞茨案例看博客新闻的演进[J].当代传播,2007(3).
    5胡泳.共有媒体初探[J].现代传播,2007(5).
    6刘正荣.认识“新媒体”[J].中国记者,2007(3).
    7张威.独立新闻人的演进——兼谈<新语丝>对主流媒体的冲击[J].新闻记者,2006(7).
    8程忠良.博客离主流媒体还有多远[J].今传媒,2007(5).
    9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国际新闻界,2007(10).
    10彭兰.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J].国际新闻界,2008(3).
    11陈骁.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性探讨[J].新闻界,2006(5).
    12罗锋.参与式草根新闻:从想象的共同体到个体化修辞[J].现代传播,2007(6).
    13参见唐敏.博客,改变了什么[J].新闻记者,2006(3).
    14余利伟,陈敏利.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J].现代传播,2006(3).
    15参见李蕉.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J].学术界,2007(3).
    16彭兰.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1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J].国际新闻界,2008(3).
    17如1993年美国的戈尔在出席“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启动仪式,把电子超级高速公路的经济重要性与建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州际高速公路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参见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
    18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8.
    19朱丽荣,臧丽红.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20《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21参见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22陈树根,卫锡昌.Web2.0技术在电子政务网站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1).
    23李静睿.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N].新京报,2008,6(22).
    24李静睿.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N].新京报,2008,6(22).
    25参见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N].文汇报,2009,8(22).
    26参见李静睿.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N].新京报,2008,6(22).
    27见:委员首次就重要议题与网民对话[N].报刊文摘,2009,9(2).
    28张锡磊.河南周口纪委书记发网络反腐宣言被指作秀[N].郑州晚报,2008,11(5).
    29刘琼.当“庙堂”官员遭遇“草根”博客——中国官员博客的现状、隐忧及出路[J].新闻知识,2007(12).
    30吴晓明.政府官员私人博客的综合考察[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
    31李兴平.网络文化中的民主政治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32李兴平.网络文化中的民主政治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33李钢,宋强.网络文化发展困境与柔性管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4王岳川.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35参见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体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J].新闻大学,2007(3)
    3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11.
    37见新浪网留言板: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已形成方案[EB/OL].:http://comment4.news.sina.com.cn/comment/skin/default.html?channel=gn&newsid =1-1-14268615&st yle=0,2007-12-23.
    38李兴平.网络文化中的民主政治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39上述定义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
    40李幸.Web210对新闻、文化传播与流通产业的影响——与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聊天记[J].现代传播,2008(5).
    41朱春阳.新媒体经济:效率竞争、创新榜样与国际化示范——从产业经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新、旧媒体之争[J].新闻记者,2007(11).
    42出自高国营2008年5月27日在复旦07博士班部分同学参观东方网时的报告。
    43 Zhou Yuqiong& Moy,Patricia.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2007:79-98.
    1参见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N].文汇报,2009,8(22).
    2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王邦佐,孙关宏.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17.
    4沈宝祥.互联网政治: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新变化[N].北京日报,2007,6(18).
    5赵莉.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以“两会”为例[J].当代传播,2009(4).
    6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2-13.
    7王邦佐,孙关宏.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4.
    8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6).
    9参见舒绍福.“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10张星炜.政治发展重要变量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1).
    11王邦佐,孙关宏.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7-208.
    12舒绍福.“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13安云初,陈爱清.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执政安全的路径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4参见王有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再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6).
    15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2).
    16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17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缝隙[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18张勇.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9安云初,陈爱清.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执政安全的路径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0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01.
    21 Paula Klein.web2.0重塑政府[J].信息方略,2008(13).
    22张星炜.政治发展重要变量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1).
    23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2).
    24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24.
    25倪明胜.政治博客与民主政治发展[J].红旗文稿,2009(7).
    26见: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EB/OL].http://club.news.sohu.com/r-minjian-3630042-0-0-900.html.
    27参见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8陈奇星.行政监督新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178.
    29陈奇星.行政监督新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178.
    30参见:最高检公布躲猫猫事件细节及处理情况[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3-06/151717351594.shtml;云南官员曝组织网民查躲猫猫初衷:回应网民关注[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2-21/003617257329.shtml.
    31参见:谁说调查“躲猫猫”是一场“政府秀”?[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be8570100cwcx.html?tj=1.
    32参见新浪调查,2009年2月23日上午9时40分结果,[EB/OL].: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30895.html.
    33参见:马九器.征网民查躲猫猫案扩大公民政治参与[EB/OL].:http://news.sina.com.cn/pl/2009-02-20/075517252791.shtml.
    34参见:云南晋宁县公安局长:李荞明之死警方有责[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2-21/162117261523.shtml.
    35徐水,刘邦凡,王磊.论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6).
    36郭小安.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2).
    37张亚勇.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其规范[J].求实,2007(12).
    38徐大超.简析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6)。
    39科恩.论民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22.
    40关于这个词的翻译有多个中文对应,包括商议民主、协商民主、审议民主等,本文采用陈家刚主编的协商民主译丛中的翻译。
    41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总序):2.
    42参见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编选说明.
    43 Pan Zhongdang, Shen Lijiang&Sun Ye.Mobilizing Political Talk in a Pewsidential Campaign:An Examination of Campaign Effects in a Deliberative Framework[J].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ume 33 Number 5,2006:315-345.
    44 Ryfe,David Michael.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A Study of 16 Deliberative Organizations[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2,19:359-377.
    45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A].见: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
    46詹姆斯·博曼著.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前言):1-6.
    47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总序):1.
    48之所以可以这样认定在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学者如罗尔斯、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等都表达对于协商民主的高度关注。在笔者看来,如果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议题,就不可能激发起这些重要学者的研究兴趣。
    49参见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序言。
    50参见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路径转型报道的个案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9.
    51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A].见: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85-192.
    52詹姆斯·博曼著.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0.
    53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中文版序言.
    54参见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封底。
    65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9(4).
    56参见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路径转型报道的个案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4.
    57黄岩.“倾听城市”:都市治理的审议民主——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规划中的公民参与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3).
    58林尚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战略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2).
    59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9(4).
    60 Chambers,Simone.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J].Annu.Rev.Polit.Sci.2003.6:307-26.
    61 Gimmler,Antj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J].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 27,2001,no 4, pp.21-39.
    62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9(4).
    63参见:决策过程是一笔更大的财富[N].报刊文摘,2008,10(20).
    64 Gimmler,Antj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J].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 27,2001,no 4, pp.21-39.
    65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1.
    66此观点来自2008年5月27日高国营在复旦07级博士部分同学参观东方网时的报告。
    67乔舒亚·科恩著.协商民主中的程序与实质[A].见: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09.
    68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1.
    69如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路径转型报道的个案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2009,以及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6).
    70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6).
    71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6).
    72 Tuchman,G.(1978),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New York: The Free Press,pp.4-5.
    73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3-208.
    74 Page,Benjamin I.& Tannenbaum,Jason.Populistic Deliberation and Talk Radio[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pring 1996,33-54.
    75参见[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2/234418566937.shtml.
    76参见: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研究报告简版2008年[EB/OL].:www.iresearch.com.cn.
    77 Schudson,Michael.The Power ofNews[M].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5:193.
    78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9(4).
    Zhou Yongming.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telegraphy,the Internet,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231.
    2参见王海稳.论网络民意表达的政治价值考量及其限度[J].甘肃理论学刊,2009(3).
    3参见李宣锋.公共关系大意[M].台北:千华出版公司,1991:28-30:侯惠勤.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胡象明.市政学纲要自学指导[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37-38.
    4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2004(5).
    5毕继媛,朱加林.论网络民意与法律[J].法制与社会,2009(11).
    6陈双凤.网络民意刍议[J].凯里学院学报,2009(2).
    7陈华栋,蒋颖.关于“网络民意”的一些思考与对策[J].求实,2009(10).
    8王来华.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9周兼明.网络民意改变中国人的生存状态[J].同舟共进,2008(8).
    10唐玮婕.网络推手:是黑还是白,拉出来瞅瞅[N].文汇报,2010,1(7).
    11参见黄长军.网络民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党政论坛,2009(3).
    12参见Brown,Jo, Broderick,Amanda J.,& Lee,Nick.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 within Online communities:conceptualizing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ume 21/number3/summer 2007.
    13参见张燕.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J].新闻界,2009(4)
    14参见Brown,Jo, Broderick,Amanda J.,& Lee,Nick.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 within Online communities:conceptualizing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ume 21/number3/summer 2007.
    15刘力锐.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J].求实,2009(6).
    16刘力锐.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J].求实,2009(6).
    17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J].南风窗,2008(6).
    18刘力锐.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J].求实,2009(6).
    19在一定程度上民意和舆情是一致的,有时候也有一定的差别,详情可参见王来华.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但是就网络上已经表达出来的民意而言,民意与舆情是相同的,民意代表着舆情。
    20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2004(5).
    21王腾.论网络民意维度下的“五个统一”[J].南方论刊,2008(12).
    22王腾.论网络民意维度下的“五个统一”[J].南方论刊,2008(12).
    23见:中国策2010之民主篇网络民主促进公民权[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2-28/150919354026.shtml.
    24张淑华.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J].青年记者,2008(1).
    25见:如何做一个网络时代的好公民[EB/OL].:南方都市报,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8/060113646477s.shtml.
    26以下该事件简称为“石首”事件,详细内容见媒体相关报道。
    27汪铁民.加强对网络民意的有效引导[J].中国人大,2009(2).
    28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645.
    29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
    30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26.
    31此观点来自于黄旦教授对于本研究相关论文的点评。
    32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前言):18.
    33刘力锐.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J].求实,2009(6).
    34高斌.公权力应如何面对网络民意[J].政府法制,2009(23).
    35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J].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59-160.
    36参见:毫州三网民被增补为政协委员[N].报刊文摘,2010,2(1).
    37参见奥斯本,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M].魏玉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38参见克里斯汀·蒙特,丹尼尔·塞拉.博弈论与经济学[M].张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
    39见:网络内外群体性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6-01/094817926149_2.shtml.
    40参见克里斯汀·蒙特,丹尼尔·塞拉.博弈论与经济学[M].张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58.
    1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134.
    2在中国学术界,公民社会常常又被称为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它们是同一个英文术语civil society的三个不同中文译名。虽然国内学者目前仍然交叉使用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三个术语,但这三个不同的中文称谓事实上并不是完全同义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差别。“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对civil 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译本。但这一术语在传统语境中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贬义,许多人事实上把它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而且容易把这里的“市民”误解为“城市居民”。“民间社会”最初多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的民间组织时加以使用。这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但在不少学者特别是在政府官员眼中,它具有边缘化的色彩。“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对civilsociety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civil 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即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本文所引用的文献中,对于这一概念的用词各不相同,但是为了文章中行文的顺畅,我们在文章中统一使用市民社会,这可能会出现引文与原文中的用词不一致,在此特别注明。
    3主要是指,不加批判和反思地把这个概念套用到中国社会的分析之中。见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4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框架[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9.
    5查尔斯·泰勒.公民社会的模式[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公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
    6参见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7参见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8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9参见何鸣.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关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功能的理论检索[J].理论与改革,2004(2).
    10参见童世骏.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J].欧洲,1995(3).
    11参见何增科.公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12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13邓正来,景跃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A].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7.
    14参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15参见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
    16邓正来,景跃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J].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3.
    17参见马长山.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J].法学研究,2001(3).
    18邓正来,景跃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J].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19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20参见庞金友.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新解读[J].文史哲,2004(5).
    21爱德华·希尔斯.公民社会的美德[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公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56.
    22邓正来,景跃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J].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23当然这里只能使用相对而言这样的语句,因为在实际上,即便是私有资本的网络媒体也受到宣传部门的内容管制,所以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性只能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24参见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J].学海,2005(2).
    25参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6参见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4).
    27参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8参见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4).
    29参见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4).
    30参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A].见: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俞可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EB/OL].:http://www.ias.fudan.edu.cn/news/messageInfo.asp?ID=611.
    31网友向区长信箱反映问题仅获回复“已阅”[N].今日早报,2009,8(15).
    32来自艾瑞网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研究报告简版》[EB/OL].:http://www.iresearch.cn.
    33于海波.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J].长白学刊,2009(3).
    34陈丹.与“疾病的隐喻”抗争:社群媒介“肝胆相照”论坛的健康传播实践研究[J].中国传媒报告,2009(4).
    35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
    36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
    37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35.
    38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79-181.
    39参见赵振宇,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04(5).
    40参见姚国宏.论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思想[EB/OL].: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网站,http://www.ias.fudan.edu.cn/news/messageInfo.asp?ID=607.
    4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1964)[A].见:周为民,周熙明主编,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学术部编.进步的信仰.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128.
    42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61-62.
    43 Fraser,Nancy.Transnationalizing the Public Sphere:On the Legitimacy and Efficacy of Public Opinion in a Post-Westphalian World[J].Theory,Culture&Society,2007,Vol.24(4):7-30.
    4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初版序言):2.
    45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407-408.
    46 Joss,Simon. Toward the Public Sphere-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Assessment.Bulletin of Science[J], Technology & Society, Vol.22, No.3,June 2002, 220-231.
    47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A].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
    48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再版序言).
    4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9.
    50哈贝马斯在论述公众舆论时,引述福斯特的话:公共舆论源自见多识广者,当它在大众中间发生作用时,主要是在上层阶级当中传播,而最底层的民众阶级不在其列,因为他们面临需要和辛劳的压力,既没有空闲也没有机会去关心那些不能满足他们切身需要的事情。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9.从这里可以看出哈贝马斯不把平民纳入公共领域的原因。
    51邵春霞,彭勃.论公共领域概念的包容性[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2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5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85.
    54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01.
    55 Dahlgren,Peter& Sparks,Colin.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M].New York:Routledge,1991:1.
    56石长顺,张建红.公共电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5-68.
    57伊莱休·卡茨.大众传媒与参与式民主[A].见:猪口孝,爱德华·纽曼,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M].林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7-109.
    58张卓.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异化与重建[A].见:罗以澄,秦志希.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年卷[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14.
    59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 学出版社,2003:97.
    60石长顺,张建红.公共电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8-70.6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990版序言15页.
    62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9-210.
    63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80-381.
    64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84.
    65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06:159-160.
    66参见陈一.中国电视产业化的几点反思——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思考[J].声屏世界,2009(11)
    67 Mills, C.W.(1955).The Power Elit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pp.300-304.转引自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5(11).
    68约翰·基恩.民主与媒介:缺乏根据[A].见: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汪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28.
    69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0.
    Brants,Kees.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2,2005:143-146.
    70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6.
    71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86-87.
    72哈贝马斯带来了什么?[EB/OL].:http://philosophy.cass.cn/jiaoliu/habeimasi/016.htm. 2007-9-20.
    73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81-282.
    74本部分所引用哈贝马斯观点如不加注皆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0-42.下面不再另行标注。
    76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6.
    77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5.
    78参见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2.
    79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07-108.
    80参见周奉真.“麦克风时代”与舆论引导[N].报刊文摘,2010,2(24).
    81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上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8.
    82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5-296.
    83许英,马广海.关于公共领域和信息时代的若干思考[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1).
    84参见网友“职业侠客”的帖子“告杭州交警书-----我们不是仇富!我们有质疑!”[EB/OL].:http://bbs.hangzhou.com.cn/thread-5419230-1-1.html.
    85求是杂志社政治编辑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问答[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154.
    86本节有关弗雷泽正义观点皆出自Nancy Fraser:reframing justi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new left review 36 nov dec 2005,pp69-88,以下不再一一标注。
    87在押男子看守所受重伤死亡民警称其玩游戏撞墙[EB/OL].:云南信息报,http://news.sina.com.cn/s/2009-02-13/170417210424.shtml.
    88官员性爱日记所涉女主角身世曝光[EB/OL].:http://news.sina.com.cn/s/2010-03-03/035719774898.shtml.
    89马九器:征网民查躲猫猫案扩大公民政治参与[EB/OL].:http://news.sina.com.cn/pl/2009-02-20/075517252791.shtml.
    90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65.
    91参见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87.
    92丁柏铨.社会公平正义与新闻传媒的责任[J].新闻大学,2007(3).
    93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6).
    1参见马少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及网络体系建设[J].信息通信技术,2008(2).
    2莫于川,林鸿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准备调研报告—以苏川滇数省等作为考察重点[J].法学,2008(6).
    3见:不少政府网站让公众身陷“迷宫”[N].报刊文摘,2010,3(1):1.
    4 Chicksand,Lorna& Carrigan,Marylyn.Segmenting Voters Online:The Youth Vote[J].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2006(6):269-282.
    5见:[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0-03-05/112019797023.shtml.
    6参见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90-195.
    7参见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90-195.
    8其中百分比和平均数取近似值。
    -图6-2至图6-7皆出自2010年3月11日凌晨相关网页截图。
    10见:河南政府网站公式化答复被网友指责“踢球”[EB/OL].: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0/03/others 100308ko.shtml.
    11详情可参见:郧西县公安跨县拘捕网友“零点六三”[N].三湘都市报,2010,3(5),以及新浪网:网友讲述被跨地拘捕始末迫于压力签字[EB/OL].:http://news.sina.com.cn/s/p/2010-03-09/085219822753.shtml.
    12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8(1).
    13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上海:三联书店,2003:459.
    14 2010年3月5日0点19分查看人民网“E两会”栏目提案[EB/OL].:http://elianghui.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id=42936&boardId=2&view=1.
    15丹尼尔·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88.
    16转引自袁峰,顾铮铮.网络社会的政府和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1.
    17以下各图表均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研究中心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研究中心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19-20页。
    19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77.
    20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09.
    21参见:樊纲称不能让网上言论左右国家政策引发争议[EB/OL].:信息时报,2006年4月 12日,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pingyixueren/20060412/07122493893.shtml.
    22见:网络舆论不是民意的全部[EB/OL].:解放日报,2009,9(28).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9-08/28/content_248264.html.
    23彭兰.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12).
    24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94.
    25见: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取缔所有社会网吧[EB/OL].:http://news.163.com/10/0302/09/60ORFU4L000146BD.html.
    26见:“炮轰社会网吧说”遭反对陶然居官方网站被黑[EB/OL].:http://it.sohu.com/20100303/n270538821.shtml.
    27参见[EB/OL].:http://www.google.cn/intl/zh-CN/renrou/.
    28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5(译后记).
    29彭兰.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12).
    30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31 Braun,Josh. My Review of Republic.com 2.0[EB/OL].:http://wideaperture.net/?p=80.
    32张泽波,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9).
    3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8.
    Raymond Williams.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19-120.
    Raymond Williams.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48.
    36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2.
    37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37.
    1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131.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1.
    3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132.
    42009年10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官方网站发布《2009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广州市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部门预算均上网公开,供免费下载,这是广州首次网上公开年度“账本”。2010年3月,《白庙乡2009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白庙乡2010年财政收入项目表》、《白庙乡2010年财政预算支出项目表》和一二月份的《乡政府机关公业务费开支表》在白庙乡网站上公布。
    5见:社会蓝皮书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12/1221_17_1482079.shtml.
    6见:把官方发言搬到网上广东政府网络发言人让政府和人民距离更近了[EB/OL].:http://www.qjy168.com/forum/d_312254.html?page=1.
    7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再版序言).
    Curran,James.Rethinking Media and Democracy[A].见曹晋,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58.
    9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前言.
    10德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章国锋.附录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143.
    [1]阿拉伯·希伊,曼纽尔·卡斯特.从媒体政治到网络政治:因特网与政治进程[A].见: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爱德华·希尔斯.公民社会的美德[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公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A].见: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安东尼·古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安云初,陈爱清.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执政安全的路径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6]奥斯本,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M].魏玉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B]
    [7]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毕继媛,朱加林.论网络民意与法律[J].法制与社会,2009(11)
    [9]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C]
    [10]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1]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查尔斯·泰勒.公民社会的模式[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公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3]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3(2).
    [14]陈超:校园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M].新闻爱好者,2007(4)下.
    [15]陈丹.与“疾病的隐喻”抗争:社群媒介“肝胆相照”论坛的健康传播实践研究[J].中国传媒报告,2009(4).
    [16]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7]陈华栋,蒋颖.关于“网络民意”的一些思考与对策[J].求实,2009(10)
    [18]陈奇星.行政监督新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19]陈树根,卫锡昌.Web2.0技术在电子政务网站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1)
    [20]陈双凤.网络民意刍议[J].凯里学院学报,2009(2)
    [21]陈堂发.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2]陈卫东,韩雪峰.网络文化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
    [23]陈骁.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性探讨[J].新闻界,2006(5).
    [24]陈一.中国电视产业化的几点反思——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思考[J].声屏世界,2009(11).
    [25]陈泳华.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26]陈志良.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27]程忠良.博客离主流媒体还有多远[J].今传媒,2007(5).[D]
    [28]丹尼尔·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9]德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章国锋.附录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30]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框架[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1]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3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邓正来,景跃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J].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3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A].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5]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2007.
    [36]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7]丁柏铨.社会公平正义与新闻传媒的责任[J].新闻大学,2007(3).
    [38]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9]杜骏飞,巢乃鹏.认同之舞:虚拟社区里的人际交流[J].新闻大学,2003(2).[F]
    [40]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1.
    [41]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J].学术界,2001(1).
    [42]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霞.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G]
    [43]甘少娟.Web2.0的本质和应用发展[J].广东通信技术,2008(8).
    [44]高斌.公权力应如何面对网络民意[J].政府法制,2009(23).
    [4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6]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7]郭小安.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2).
    [48]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H]
    [4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1964)[A].见:周为民,周熙明主编,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学术部编.进步的信仰.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
    [51]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5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4]何鸣.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关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功能的理论检索[J].理论与改革,2004(2).
    [55]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56]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57]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4)。
    [58]何增科.公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5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60]侯惠勤.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1]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N].文汇报,2009,8(22).
    [62]胡象明.市政学纲要自学指导[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63]胡泳.共有媒体初探[J].现代传播,2007(5).
    [64]黄长军.网络民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党政论坛,2009(3)
    [65]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5(11).
    [66]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7]黄毛旺.张先著:乙肝制度歧视因他止步[J].法制资讯,2008(12).
    [68]黄岩.“倾听城市”:都市治理的审议民主——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规划中的公民参与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3).
    [69]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J]
    [70]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71]姜芳艽.Web2.0的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8).
    [72]杰伊·G.布拉姆勒,米切尔·古尔维奇.对政治传播研究的再思考[A].见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K]
    [7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4]克里斯汀·蒙特,丹尼尔·塞拉.博弈论与经济学[M].张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75]科恩.论民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
    [76]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L]
    [77]刘文富.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78]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9]蓝蔚青,徐璞英.网络政治初探[A].见: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80]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81]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前言.
    [82]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3]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上海:复旦大学,2004.
    [84]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85]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2).
    [86]李钢,宋强.网络文化发展困境与柔性管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87]李蕉.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J].学术界,2007(3).
    [88]李静睿.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N].新京报,2008,6(22)
    [89]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0]李幸.Web210对新闻、文化传播与流通产业的影响——与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聊天记[J].现代传播,2008(5)
    [91]李兴平.网络文化中的民主政治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92]李宣锋.公共关系大意[M].台北:千华出版公司,1991;
    [93]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6).
    [94]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
    [95]李智.论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J].人文杂志,2007(2).
    [96]林敏.从凯文·塞茨案例看博客新闻的演进[J].当代传播,2007(3).
    [97]林尚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战略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2).
    [98]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99]林尚立.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J].探索与争鸣,2000(2).
    [100]刘力锐.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J].求实,2009(6).
    [101]刘琼.当“庙堂”官员遭遇“草根”博客——中国官员博客的现状、隐忧及出路[J].新闻知识,2007(12).
    [102]刘士平,冯辉.试论当前行政法制度的变迁——从两起个案谈起[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03]刘远柱.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J].学习论坛,2008(9).
    [104]刘正荣.认识“新媒体”[J].中国记者,2007(3).
    [105]陆而奎,方毅.辞源[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下册走部:119.
    [106]罗锋.参与式草根新闻:从想象的共同体到个体化修辞[J].现代传播,2007(6).
    [10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下卷:5780.[M]
    [108]马长山.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J].法学研究,2001(3).
    [109]马锋,陈富明.长尾理论与微内容开发:web2.0时代媒体网站发展的依据和路径[J].新闻传播,2007(6).
    [110]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1]马少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及网络体系建设[J].信息通信技术,2008(2).
    [11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5]毛为忠.网络文化利弊谈[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7(3).
    [116]冒志鸿.打造真正的web2.0服务[J].程序员,2005(12).
    [117]门罗·E.普莱斯.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挑战[M].麻争旗,吕 岩梅.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18]孟军,王业兵.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演进与连贯性[J].理论与改革,2009(4).
    [119]莫于川,林鸿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准备调研报告——以苏川滇数省等作为考察重点[J].法学,2008(6).[N]
    [120]倪明胜.政治博客与民主政治发展[J].红旗文稿,2009(7).
    [121]牛龙云. “孙志刚事件”与违宪审查制度[J].瞭望新闻周刊,2003,6(2);[0]
    [122]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
    [123]Paula Klein.web2.0重塑政府[J].信息方略,2008(13).
    [124]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上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125]庞金友.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新解读[J].文史哲,2004(5)
    [126]彭进清.网络空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127]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8]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国际新闻界,2007(10).
    [129]彭兰.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1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J].国际新闻界,2008(3)
    [130]彭兰.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12).
    [131]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7.[Q]
    [132]乔舒亚·科恩著.协商民主中的程序与实质[A].见: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33]乔治·H·米德.自我、心灵与社会[M].赵月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34]秦璐.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J].改革与开放,2009(4).
    [135]求是杂志社政治编辑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问答[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R]
    [136]Raymond Williams.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S]
    [137]桑玉成.关注网络技术对现代政治生活的渗透[N].文汇报,2009,8(22):
    [138]邵春霞,彭勃.论公共领域概念的包容性[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39]沈宝祥.互联网政治: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新变化[N].北京日报,2007,6(18).
    [140]石磊.个人真实身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7(1).
    [141]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42]石长顺,张建红.公共电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43]舒绍福.“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144]斯蒂芬·拉克斯.网络与民主[A].见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45]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6]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体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J].新闻大学,2007(3).[T]
    [147]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编选说明.
    [148]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8(1).
    [149]唐敏.博客,改变了什么[J].新闻记者,2006(3).
    [150]唐玮婕.网络推手:是黑还是白,拉出来瞅瞅[N].文汇报,2010,1(7).
    [151]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J].南风窗,2008(6).
    [152]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6).
    [153]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的兴起与现状[A],见:王贻志,周锦尉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1[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54]童世骏.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J].欧洲,1995(3).
    [155]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A].见: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W]
    [156]王邦佐,孙关宏.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
    [157]王海稳.论网络民意表达的政治价值考量及其限度[J].甘肃理论学刊,2009(3).
    [158]王佳.21世纪初互联网经济Web2.0创新模式研究[D].福州:福州师范大学,2008.
    [159]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
    [160]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2004(5).
    [161]王来华.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62]王琪,李荫榕,袁义坤.虚拟社会的价值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163]王腾.论网络民意维度下的“五个统一”[J].南方论刊,2008(12).
    [164]汪铁民.加强对网络民意的有效引导[J].中国人大,2009(2).
    [165]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66]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67]王有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再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6).
    [168]王岳川.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169]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70]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71]吴利平.中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172]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9(4).
    [173]吴晓明.政府官员私人博客的综合考察[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X]
    [174]漆小萍,林莉,陈鹏.解读网络[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75]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
    [176]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77]熊先树,邬煜.信息与社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78]徐大超.简析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6).
    [179]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A].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80]徐水,刘邦凡,王磊.论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6).
    [181]许英,马广海.关于公共领域和信息时代的若干思考[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82]许志永.三个中国公民的维宪行动[J].南风窗,2003(12);[Y]
    [183]杨晓冬.沉默的螺旋与web2.0时代[J].济宁学院学报,2008(5).
    [184]杨永生,杨炯.网络传播对警务危机的独特作用[J].公安教育,2008(9);
    [185]姚国宏.论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思想[EB/OL].: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网站,http://www.ias.fudan.edu.cn/news/messageInfo.asp?ID=607.
    [186]伊莱休·卡茨.大众传媒与参与式民主[A].见:猪口孝,爱德华·纽曼,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M].林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87]尹韵公.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网络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188]于海波.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J].长白学刊,2009(3)
    [189]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新闻与写作,2007(1).
    [190]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A].见: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俞可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EB/OL].:http://www.ias.fudan.edu.cn/news/messageInfo.asp?ID=611.
    [19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192]余利伟,陈敏利.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J].现代传播,2006(3).
    [193]袁峰,顾铮铮.网络社会的政府和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4]袁其波.公民社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95]约翰·基恩.民主与媒介:缺乏根据[A].见: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J].汪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96]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Z]
    [197]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J].学海,2005(2).
    [198]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J].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99]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00]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01]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02]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03]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路径转型报道的个案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04]张淑华.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J].青年记者,2008(1).
    [205]张威.独立新闻人的演进——兼谈<新语丝>对主流媒体的冲击[J].新闻记者,2006(7).
    [206]张锡磊.河南周口纪委书记发网络反腐宣言被指作秀[N].郑州晚报,2008,11(5).
    [207]张新华.信息安全:威胁与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8]张星炜.政治发展重要变量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1).
    [209]张亚勇.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其规范[J].求实,2007(12).
    [210]张燕.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J].新闻界,2009(4).
    [211]张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孙志刚事件”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 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12]张勇.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13]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14]张泽波,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9).
    [215]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16]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06.
    [217]张卓.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异化与重建[A].见:罗以澄,秦志希.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年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18]赵家新,王慧.网络人际传播的修辞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19]赵莉.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以“两会”为例[J].当代传播,2009(4).
    [220]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21]赵振宇,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04(5).
    [222]仲舒平.2003:见证“互联网民主”[J].中国信息界,2004,1(5);
    [223]周奉真.“麦克风时代”与舆论引导[N].报刊文摘,2010,2(24).
    [224]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25]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226]周兼明.网络民意改变中国人的生存状态[J].同舟共进,2008(8).
    [227]周寰.点击网络文明[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63.
    [228]周玉黍.BLOG使用对人际友情的影响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
    [229]朱春阳.新媒体经济:效率竞争、创新榜样与国际化示范——从产业经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新、旧媒体之争[J].新闻记者,2007(11).
    [230]朱丽荣,臧丽红.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231]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32]2003中国十大法治事件[J].中国合作经济,2004(1).
    [233]哈贝马斯带来了什么?[EB/OL].:http://philosophy.cass.cn/jiaoliu/habeimasi/016.htm,2007-9-20.
    [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35]Brants,Kees,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M], Political communication,22,2005:143-146.
    [236]Braun,Josh. My Review ofRepublic.com 2.0[EB/OL].:http://wideaperture.net/?p=80.
    [237]Brown,Jo, Broderick,Amanda J.,& Lee,Nick.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 within Online communities:conceptualizing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ume 21/number3/summer 2007:2-20.
    [238]Chambers,Simone.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J].Annu.Rev.Polit.Sci.2003.6:307-26.
    [239]Chicksand,Lorna & Carrigan,Marylyn.Segmenting Voters Online:The Youth Vote[J].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2006(6):269-282.
    [240]Curran,James.Rethinking Media and Democracy[A].见曹晋,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58.
    [241]Dahlgren,Peter & Sparks,Colin.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M].New York:Routledge,1991.
    [242]Dowey J.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The Later Works,Vol.2[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IL: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8:371.
    [243]Fraser,Nancy.Reframing Justi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J],new left review 36 nov dec 2005,pp69-88.
    [244]Fraser,Nancy.Transnationalizing the Public Sphere:On the Legitimacy and Efficacy of Public Opinion in a Post-Westphalian World[J].Theory,Culture&Society,2007,Vol.24(4):7-30.
    [245]Gimmler,Antj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J].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vol 27,2001,no 4, pp.21-39.
    [246]Joss,Simon. Toward the Public Sphere-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Assessment[J].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Vol.22, No.3,June 2002, 220-231.
    [247]Page,Benjamin I.&Tannenbaum,Jason.Populistic Deliberation and Talk Radio[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pring 1996,33-54.
    [248]Pan Zhongdang, Shen Lijiang&Sun Ye.Mobilizing Political Talk in a Pewsidential Campaign:An Examination of Campaign Effects in a Deliberative Framework[J]..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ume 33 Number 5,2006:315-345.
    [249]Ryfe,David Michael.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A Study of 16 Deliberative Organizations[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2,19:359-377.
    [250]Schudson,Michael.The Power ofNew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193.
    [251]Tim O'Reilly.What Is Web 2.0——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EB/OL].:http://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 what-is-web-2.0.html?page=1.
    [252]Tuchman,G,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8:4-5.
    [253]Thussu,Daya Kisha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ontinuity and Change[M].Jondon: Arnold of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2000:242.
    [254]Xenos.Michael & Moy,Patricia.Direct and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and Civil Engagement[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2007:704-718.
    [255]Zhou Yongming.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telegraphy,the Internet.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231.
    [256]Zhou Yuqiong& Moy,Patricia. 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erage[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2007:7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