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与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息息相关。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近年来,学术界也对农村文化建设展开了深刻的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沈阳市农村文化视角,运用文献法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以点带面,展开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分析和梳理出学术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点,并由此展开对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从文化和农村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着手,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导思想和背景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出了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将沈阳市“三县一市”的实地调查作为个案,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状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第四部分是针对第三部分引发的深层次思考,农村文化建设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清晰的发展思路,应当从总体上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线,根据这个总的方向,客观、具体的提出了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in the new situation involving the rural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a comprehensive project for promoting all aspect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o solve the "san nong" issu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problem with social harmony and cultural progre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the spiritual protection, also it is a long-term systematic project. In recent years, academics have also launched a profound research on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is subject have the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urvey research and 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issue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point to an area, launched th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ontain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topic, analyzed and sorted out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hot issues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esented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point of innovation, and thus started 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The second part started on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and the countryside culture, presented the connotation, guiding ideology and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is basis, summar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third part is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of this article topic, summarized the main achiev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ok "three counties, a cit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shenyang as a case study, analyzed specific situation a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of the countryside culture construction .
     The fourth part is the deep thinking for the third part. There should have a correct, clear development ideas, should grasp the general direction and routes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is general directio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countrysid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bjective lyric and specifically.
引文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
    ①三县一市:是指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
    ①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J].小城镇建,2006(2):8
    ②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J].读书,2006(8):97
    ③财政部科教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4):101
    ①财政部科教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4):101
    ②王国敏,赵波.农民认知差异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理论视野,2008(8):59
    ③贺雪峰,谢丁.乡村建设的中心是文化建设[J].文史博览,2005(12):42
    ④陈仁铭.略论当前农村文化主要矛盾[J].社会主义研究,2007(2):62
    ⑤徐学庆.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互动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8(7):207
    
    ①雷喜斌,陈宜安.乡镇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
    ②爱德华·泰勒著.林树声译.原始文化[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①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366
    ②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8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2005年11月7日
    
    ①沈跃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文化权益[J].人权,2009(5)
    ②杨雪梅.“盘算”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N].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9日
    ③2001年2月,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我国加入了该条约。
    ①雷喜斌,陈宜安.乡镇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19?
    ①肖剑忠.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22?
    ①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②石扬令.试论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48?
    ③庞玉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现状及对策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6?
    ①方亮.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06?
    ①欧海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25?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1?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6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43?
    [1]爱德华·泰勒著.林树声译.原始文化[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陈立旭,潘捷军.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浙江实践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陈庆立.中国农民与新农村[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方亮.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9
    [9]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10]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1]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2]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14]雷喜斌,陈宜安.乡镇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5]李小云,赵旭东和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8]肖剑忠.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9]辛秋水等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新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0]余维祥.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21]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化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3]朱启臻.新农村:乡风文明[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4]张神根.中国农村建设60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1]陈磊,曲文俏.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J].当代亚太,2006年(6)
    [2]陈仁铭.略论当前农村文化主要矛盾[J].社会主义研究,2007(2)
    [3]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以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研究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4]财政部科教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4)
    [5]贺雪峰.乡村中国之三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7)
    [6]贺雪峰,谢丁.乡村建设的中心是文化建设[J].文史博览,2005(12)
    [7]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J].读书,2006(8)
    [8]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J].小城镇建,2006(2)
    [9]李水山,黄长春和李鹤.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新村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
    [10]庞玉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现状及对策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1]石扬令.试论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12]沈跃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文化权益[J].人权,2009(5)
    [13]吴莎莎.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J].传承,2009(10)
    [14]徐晓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党政论坛,2006(9)
    [15]刘晓旭.着力强化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意识——对肇庆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16]赵岚.保护优秀传统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J].农村经济,2010(2)
    [17]周伟光.韩国及相关国家农村文化建设借鉴[J].传承,2007(8)
    [1]高欣.沈阳农村文化设施布局有序[N].辽宁日报,2007.1.15
    [2]贺雪峰.为什么要强调新农村文化建设[N].解放日报,2007.11.22
    [3]李建军.文化事业单位以国家投入为主[N].中国文化报,2004.6.5
    [4]骆威.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讨(中)[N].中国文化报,2006.7.13
    [5]文化部农村文化调研组.关于天津、辽宁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N].中国文化报,2002.5.9
    [6]谢文君.自办文化活动红火了农民文化生活[N].辽宁日报,2008.3.9
    [7]杨雪梅.“盘算”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N].人民日报,2010.12.29
    [1]范昆.关于辽宁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09
    [2]欧海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
    [3]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
    [1]东北新闻网、辽宁农业产业化网、辽宁文化网、沈阳文化网、新华网、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