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也进入到了一个变化更加剧烈的时期,影响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经济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蓬勃向前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企业伦理失范引起的企业不良行为更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中小企业伦理失范问题则相对更为严重。以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推进社会转型时期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诉求,所以无论是以企业自身的微观角度还是以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伦理建设体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概述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相关基础理论并界定相关概念,研究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小企业伦理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必然性及价值目标。其次,建构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规范系统,主要分为企业外部伦理规范系统和企业内部伦理规范系统;为提高系统运行效果,对系统进行基于非线性、涌现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性科学研究。再次,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中小企业伦理失范的原因。然后,提出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包括建设的总体要求、宏观环境的优化对策以及微观途径。最后,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
     本文研究丰富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内容体系,拓展了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方法和途径,推进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更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水平的提高。论文研究为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参考,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有利作用,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积极意义。
In 21st centu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process, the speed, depth and breadth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has also entered an accelerating and vigorous period, the transformation influence and promote many aspec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conomy society in China get an hug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market economy further perfec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also appeared many uncoordinated phenomenon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bad behavior caused by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ocial concern which because of the enterprise ethics anomie,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problem is relatively more serious. It is common demand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promote enterprises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rough construc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thic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 whether form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or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view,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first to research and collect the existing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y foundation theory and definition related concep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thical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research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based on above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sis inevitability and value of construction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thic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econdly, construction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thic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mainly divides into enterprise external ethics system and enterprise internal ethics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s of system operating,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lexity of system based on nonlinear, emerging and self organization. Thirdly,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thic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 of ethical anomie;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thical problems with the macro,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urth,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cluding general requirements, macro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micro way. Finally, conduct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level abou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ethical with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evaluation model.
     Research of this paper enriched the theory content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construc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expand practic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ethics construction, but also conducive to mobilizing all social forces form a cohesive force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construction level enhancement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paper provides theory ba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thic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i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o play beneficial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realization the comm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ith enterprise and society.
引文
①胡锦涛:《坚定合作信心振兴世界经济——在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4日,第2版。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第1版。
    ①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1版。
    ②温家宝:《在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9月28日,第2版。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L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第1版。
    ②同标注①。
    ③同标注①。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①龚天平:《企业伦理学:国外的历史发展与主要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龙静云,乔洪武:《企业伦理的研究视野》,《哲学动态》1991年第10期。
    ③ Archie B. Carroll,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4, No.4,1979, pp.497-505.
    ①Archie B.Carroll, Ann K. Buchholtz, Business & Society: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5th ed, State of Connecticut:Thomson Learning,2002, pp112-116.
    ② Archie B.Carroll, Ann K. Buchholtz, Business & Society:Ethics, Sustainability,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8th ed, State of Connecticut:South-Western College Pub,2011, pp15-34.
    ③ William.C. Frederick,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Reagan Era and Beyond",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3, Vol.25, pp.145-157.
    ④ William C. Frederick, Values, N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merican Corporation (The Ruffin Seri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5, pp.102-135.
    ⑤ Edwin M. Epstein, "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Beyond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6, No.3,1987, pp.104.
    ⑥ James. J. Brummer: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gitimacy, Greenwood Press,1991, pp19-30.
    ⑦ Francis Joseph Aguilar, Managing Corporate Ethics:Learning from America's Ethical Companies How to Supercharge Business Perform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4, pp.43-56.
    ⑧ Barry Castro, Business and Society:A Reader in the History, Sociology, and Ethics of Busines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6, pp.125-141.
    ① Daniel R. Gilbert, Ethics through Corporate Strategy (The Ruffin Seri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6, pp.125-141.
    ②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Corporate Ethic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pp.67-85.
    ③ William J. Byron, The Power of Principles:Ethics for the New Corporate Culture, Maryknoll:Orbis Books,2006, pp.31-52.
    ④ Ana Maria Davila Gomez, David Crowther, Ethics, Psych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ries), 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2007, pp.121-152.
    ⑤ S. Rao Vallabhaneni, Corporate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Ethics Best Practices, New Jersey:John Wiley&Sons. Inc, Hoboken,2008, pp.67-85.
    ⑥ Wim Dubbink, Henk Luijk, European Business Ethics Casebook:The Morality of Corporate Decision Making (Issu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Springer,2011, pp.54-91.
    ① Chris Provis, Individuals, Groups, and Business Ethics (Routledge Studi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Routledge,2011, pp.36-58.
    ②加护野忠男,野忠郁次郎:《日美企业管理比较》,徐艳梅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2页。
    ③[日]针木康雄:《改造日本的大企业家》,陈冲民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年,第103-158页。
    ④[日]三和元:《日本商务:现代日本企业是如何运营的》,云大津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58页。
    ⑤[日]吉田文和:《日本的循环经济》,温宗国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4-86页。
    ⑥[日]坂本光司:《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续经营的闪光之魂》,蔡昭仪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34页。
    ⑦[日]清川佑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0-46页。
    ⑧周祖成:《企业伦理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孙君恒:《企业伦理在欧洲的进展》,《哲学动态》1997年第12期。
    ②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③ Laura J. Spence, Andre Habisch, Rene Schmidpeter,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The World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nglo-German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pp.16-54.
    ④ Justin G. Longenecker, Carlos W. Moore, J. William Petty, Ethical attitudes in small businesses and large corporations: 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a tracking study spanning three decades. Detroit:Thomson Gale,2006, pp.6-23.
    ⑤ Andrea Werner, An Investigation into Christian SME Owner-Managers'Conceptualisations of Practice, Florida: Dissertation.Com,2008, pp.15-36.
    ① Laura Spence,Mollie Painter-Morland, Ethic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A Global Commentar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Ethics Book Series),New York:Springer,2010, pp.108-124.
    ② Andrew Kakabadse, Mette Mors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pp.124-156.
    ③ Simon L. Dolan, Salvador Garcia, Bonnie Richley, Managing by Values:A Corporate Guide to Living, Being Alive, and Making a Li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pp.65-98.
    ④[荷]范图尔德:《动荡时代的企业责任》,刘雪涛,曹蓁蓁,姜静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71-161贝。
    ⑤ Andrew Crane, Dirk Matten, Business Ethics:Manag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2010, pp.4-15.
    ⑥ Bnryan Horrig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21st Century:Debates, Models and Practices Across Government, Law and Business, New York: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0, pp.216-272.
    ①王小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分析》,《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②王小锡:《经济伦理与企业管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18页。
    ③王小锡:《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观》,《伦理学研究》2002年第9期。
    ④王小锡,朱金瑞:《中国企业伦理模式论纲》,《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4期。
    ⑤王小锡,朱金瑞,汪洁:《中国经济伦理学20年》,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54页。
    ⑥王小锡,王露璐:《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走向》,《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
    ⑦王小锡:《从经济伦理学角度解读<资本论>》,《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⑧王小锡:《道德力与社会进步》,《阅江学刊》2009年第10期。
    ⑨王小锡:《新中国伦理学六十年学术进路》,《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
    ⑩朱金瑞:《中国企业伦理的几种模式及特性分析》,《中州学刊》2004年第7期。
    11朱金瑞:《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伦理分析》,《经济经纬》2005年第4期。
    ①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特征》,《企业活力》2005年第6期。
    ②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26页。
    ③朱会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研究历程及若干热点问题述评》,《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④朱金瑞:《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若干要素分析》,《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9期。
    ⑤朱贻庭,徐定明,施炎平:《企业改革与企业伦理建设》, 《中州学刊》1992年第5期。
    ⑥罗长海:《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伦理观念》,《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⑦杨清荣:《企业伦理要素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⑧陈荣耀:《企业伦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8-109页。
    ⑨高峰.廖小平:《邓小平企业伦理思想与规范经济运行秩序》,《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⑩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8-220页。
    11曾晖,韩经纶:《企业伦理规范的发展与建设》,《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1期。
    12龚天平: 《企业伦理:社会的普遍约束与企业的内在构成》,《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
    ①赵华:《企业伦理何以可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②龚天平:《论企业伦理的模式、类型与内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③李秋华:《和谐社会企业伦理责任浅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④陆晓禾:《经济伦理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57-262页。
    ⑤周祖诚:《企业伦理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87页。
    ⑥涂桂华: 《试论企业伦理的必然性及经济意义》, 《企业经济》2009年第3期。
    ⑦谢洪恩:《企业伦理与企业活力》,《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2期。
    ⑧曾钊新: 《企业伦理渗透论》, 《求索》1994年第1期。
    ⑨刘国光: 《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经济纵横》1997年第7期。
    ⑩林颖,苏勇: 《企业伦理的制度化》, 《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6期。
    11杨林:《经济效率与企业伦理》, 《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3期。
    12赵曙明,黄吴宇《企业伦理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13石金涛,范丽群,周祖城: 《我国企业伦理气氛及不道德行为差异的研究》, 《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8期。
    ①袁雅沙:《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企业伦理的生成与建构》,《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②徐维群:《伦理管理:现代管理的道德透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90-116页。
    ③何志伟:《试论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外部要件》,《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2期。
    ④姚建文,董立昆,曾萍:《试论现代企业伦理道德的系统构建》,《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⑤曾黎:《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企业伦理的构建》,《企业经济》2009年第7期。
    ⑥谌远知:《企业公民:策问与策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9-145页。
    ⑦尹德和:《和谐文化与企业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176页。
    ⑧黄晓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49-252页。
    ⑨龚天平:《伦理管理:当代企业伦理的践行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
    ⑩甘绍平:《企业和伦理——介绍德国的企业伦理研究》,《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4期。
    11赵德志:《现代西方企业伦理研究进展》,《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12李萍: 《日本企业伦理特点、缺陷及未来趋势》, 《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
    13工建芳: 《中外企业伦理建设及差异性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0期。
    14阎俊,常亚平:《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8期。
    ①赵德志:《当代美国企业伦理学特点论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②龚天平,窦有菊:《西方企业伦理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③钱莹:《企业社会责任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9年,第1-12页。
    ④孙晓阳:《企业社会责任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⑤董绍泉: 《企业社会责任与思想政治工作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11期。
    ⑥蒋才芳,陈隆伟:《基于企业伦理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企业经济》2005年第9期。
    ⑦夏绪梅:《论企业伦理的理论依据》,《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⑧魏文川:《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伦理行为研究》,《商业时代》2010年第8期。
    ⑨周俊敏:《论企业伦理品牌的塑造》, 《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5期。
    ⑩顾文涛,韩玉启,郭百钢:《企业伦理能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6期。
    11曾华,王恒山,葛玉辉:《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伦理能力评价模型》,《商业研究》2006年第20期。
    ①朱宁峰:《论我国中小企业伦理范式的现代建构》,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2年,第2-16页。
    ②喻后勇: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商业时代,2005年第27期。
    ③倪中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师范人学伦理学系.2007年,第6-22页。
    ④陈雷: 《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⑤陈爱清: 《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 《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⑥胡利琴: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伦理缺位的原因及其应对举措》, 《企业管理》2009年第2期。
    ⑦黄朗喜: 《警防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偏差》,《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19期。
    ⑧莫文蔚: 《全球化下我国中小企业伦理管理失衡问题探析》, 《特区经济》,2010年第8期。
    ⑨曹煌玉:《社会转型时期职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求实》1996年第12期。
    ⑩许在荣:《我国社会转型与变迁中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3年,第18-26页。
    11曹阳:《社会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以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取向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第16-52页。
    ①孔令军:《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哲学系,2008年,第5-12页。
    ②尹昱: 《论社会转型期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时代》2009年第1期。
    ③孙丰云: 《中国企业伦理发展的挑战及未来之“应当”形态》,《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2期。
    ①数据来源:中国知网(www.cnki.net)《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统计数据(具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义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①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9页。
    ②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4页。
    ③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④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1版。
    ⑤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⑥曾志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系,2010年,第54页。
    ①廖志成:《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8年,第106页。
    ②胡林辉:《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系,2002年,第163页。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
    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庭》(1844年9月-11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8-119页。
    ①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1846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页。
    ③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69年8月3-15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3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92页。
    ⑤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 1079页。
    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③邓小平:《要吸收国际的经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6页。
    ④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⑤江洋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82页。
    ①胡锦涛: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49页。
    ②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1月2日,第2版。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544页。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11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数据库》,2011年1月15日, http://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index.php,2011年2月12日。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数据库》,2011年1月15日,http://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index.php,2011年2月12日。
    ②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①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②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9年),2010年5月31日,http://www.mep.gov.cn/gzfw/xzzx/,2011年1月2口。
    ③新华社调研小分队:《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理论参考》2010年第7期。
    ①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②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③吴忠民: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教育与研究》2010年第3期。
    ①《辞海》(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844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899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④徐金发:《企业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周立群,谢思全:《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①梁文潮:《中小企业永续经营之道》,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5年7月15日,http://www.ndrc.gov.cn/zxqy/zclg/t20050715_36687.htm,2010年11月3日。
    ③李毅中:《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2009年12月25日,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074/n11298763/12927225.html,2011年1月6日
    ①《乐记》,王云五编《礼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83页。
    ①《滕文公上》,司马哲编《孟子全书》,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②《道经》,韩宏伟,何宏编《道德经》(第2版),合肥:安徽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德经》,韩宏伟,何宏编《道德经》(第2版),合肥:安徽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④《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20页。
    ①[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4页。
    ②吴新文:《国外企业伦理学:三十年透视》,《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③欧阳润平:《义利共生论——中国企业伦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④ Davis, Keith: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0, Vol.2, PP. 247-254.
    ⑤段文,晁罡,刘善仕:《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 Deborah Doane:Beyo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Minnows, Mammoths and Markets, Futures,2005, Vol.37, pp.215-219.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79页。
    ①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12期。
    ②于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第22页。
    ① Archie B.Carroll, Ann K. Buchholtz, Business & Society: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5th ed, State of Connecticut:Thomson Learning,2002, pp26.
    ①夏雨:《哲人名言录》,银川:宁夏出版社,1981年,第16页。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2页。
    ③王小锡,朱金瑞,汪洁,《中国经济伦理学20年》,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8页。
    ① Eriksen, E., and Weigard, J..2000, "The End of Citizenship?" in C. McKinnon and I. HampsherMonk (eds.). The Demands of Citizenship, London:Continuum, p 15.
    ①《竞争法》,钟明钊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①尹德和:《和谐文化与企业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①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82页。
    ①GJ.Klir Faeets:Facets of Systems Science. 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2001, p135.
    ①姜岩:《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学校道德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5年,第7-8页。
    ①才华:《基于自组织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体系》,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第43页。
    ①崔婷:《企业能力系统涌现机理及层次演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第96页。
    ①叶培华:《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涌现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情报学系,2008年,第110页。
    ②金玲:《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建筑业系统演化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7年,第26页。
    ①陈飞:《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电信产业系统演化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9年,第61页。
    ①胡锦涛:《胡锦涛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2008年12月5日,http://www.gov.cn/test/2008-12/05/content_1168978.htm,2010年12月14日。
    ②陈雷:《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l期。
    ③曹明祥,卢勇:《江苏民企履行社会责任认知度提高》,《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4月28门,第5版。
    ④李磊:《普陀区首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企业诞生》,2011年1月20日,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15343/u21 ai476015.html,2011年1月25日。
    ①程娇:《海南中小工业企业在对危机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海南日报》2009年12月12日,第1版。
    ②张晓华:《我省最具社会责任中小企业名单公示》,《山西市场导报》2010年11月4日,第8版。
    ③颜皓:《企业社会责任:公众很买账》,《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10月11日,第6版。
    ①黎友焕,刘延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②单忠东:《关十民营经济的问题》,北京:经济利学出版社,2008年,第186页。
    ①中国环境保护部:(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0年6月3日,http://www.mep.gov.cn/gkml/hbb/qt/201008/t20100827_193813.htm,2011年1月10日。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年,第1页。
    ③张俊:《污染事件接踵而来中小企业酿大祸》,《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18日,第3版。
    ①张俊:《污染事件接踵而来中小企业酿大祸》,《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18日,第3版。
    ②周一妍:《牛仔裤的生态污染》,《外滩画报》2011年1月20口,第422期。
    ③民政部:《2010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2011年1月14日,http://www.gov.cn/gzdt/2011-01/14/content_1784580.htm,2011年1月16日。
    ①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情地理信息》,2010年5月18日,http://zaiqing.casm.ac.cn/statistic.jsp,2010年11月2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姜洁:《2010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综述:斩断权钱交易的黑手》,《人民日报》2011年1月4日,第2版。
    ②陈秀军:《河北省昨公布8起贿赂案件9人吃贿赂“噎”住了》,《燕赵晚报》2007年2月1日,第3版。
    ③宗术:《广东通报商业贿赂十大案例》,《中国工商报》2008年1月30日,第B01版。
    ④赵杨:《广东通报十宗典型商业贿赂案件》,《南方日报》2010年12月31日,第6版。
    ⑤陈雅琼:《伊利诉蒙牛恶意网络诋毁蒙牛借“未晚事件”还击》,《中国证券报》2010年10月22日,第4版。
    ①张蔚然:《2010年全国法院审结民事知识产权案件41718件》,2011年1月28 日,http://www.ipr.gov.cn/gndtarticle/ttxw/201101/1186796_1.html,2011年1月31日。
    ②王建梅:《从“真假开心网”看网络不正当竞争》,《国际商报》2010年8月4日,第15版。
    ①新华社:《家宝总理第二次与网友在线交流表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信心》,《人民日报》2010年2月28日,第1版。
    ②中国消费者协会:《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11年1月24日,http://www.cca.org.cn/web/xfts/newsShow.jsp?id=50618,2011年1月30日。
    ①潘从武:《保健品70%存在虚假宣传50%被老年人消费》,《法制日报》2009年11月9日,第2版。
    ①张晓松:《开网店实名登记,禁泄露消费者信息》,《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4月3日,第4版。
    ①张雪丽:《河南国税局公布十大偷税漏税案例》,《大河报》2010年4月20日,第4版。
    ②周奇:《中国网上商店规模超过沃尔玛,每年逃税进1亿》,《北京日报》2006年6月20日,第5版。
    ①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
    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5月21日,http://wl.mohrss.gov.cn/gb/zwxx/2010-05/21/content_382330.htm,2011年1月24日。
    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5月21日,http://wl.mohrss.gov.cn/gb/zwxx/2010-05/21/content_382330.htm,2011年1月24日。
    ③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④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3页。
    ①刘志毅:《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南方周末》2010年5月12日,第2版。
    ②斯蒂芬罗奇:《斯蒂芬罗奇:中国工资水平上涨25%也仅为美国4%》,《中国日报》2010年7月28日,第3版。
    ①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1版。
    ①陈宗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8页。
    ①李文博:《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涌现性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L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第1版。
    曲郑治:《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③同标注①。
    ④同标注①。
    ⑤同标注①。
    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⑦雒树刚:《六中全会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3日,第2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1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第1版。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②同①。
    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日报》1984年10月21日,第1版。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第1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9-32页。
    ①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1版。
    ①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②李子彬:《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8-2009),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291页。
    ①谌远知:《企业公民:策问与策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①[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页。
    ②丁瑞莲:《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204-205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④姜学敏:《山东企业文化建设》,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⑤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⑥黄吴宇:《伦理文化与企业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第151页。
    ①[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反思》,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1页。
    ①徐维群:《伦理管理 现代管理的道德透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①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18页。
    ②刘光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与实施》,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129页。
    ①陈宗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7页。
    ①张浩:《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系统工程系,2009年,第105页。
    ②[德]汉斯-克里斯蒂安·波弗尔:《中小企业管理》,沈欣,吴亚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第273页。
    ①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钟洪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①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钟洪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①袁选民:《无边界组织的构建和运作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企业管理系,2005年,第12页。
    ②李涛:《基于无边界组织理论的大学校级科研管理组织新设计》,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6期。
    ①关忠良:《信息系统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8年,第31页。
    ①张浩:《基于混沌理论和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系统工程系,2009年,第99页。
    ①邱苑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应用数学与力学》1997年第11期。
    ②肖振红,张水超:《基于群纽决策特征根法的并购目标企业关键评价指标识别》,《财会月刊》2009年第24期。
    ①杨志民,刘广利:《不确定性支持向量机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16页。
    ②于瑞龙:《未确知理论在顾客满意度测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企业管理系,2007年,第34-52页。
    ③刘开第,吴和琴:《未确知数学》,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29页。
    ①闫乐林:《未确知数学在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系,2004年,第10-24页。
    ①吴春花:《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硕士学文论文,河北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系,2007年,第26-30页。
    ②姚立根,李洪维,韩云霄:《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科技与管理》2007年第6期。
    ③苏珏,汪波:《基于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的服务企业优劣势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曹庆奎,李琴,于兵:《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
    [1]毕德:《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与创新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2]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学理论的关键议题》,赵延东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3]陈荣耀:《企业伦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陈雷:《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陈爱清: 《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 《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6]陈秀军:《河北省昨公布8起贿赂案件9人吃贿赂“噎”住了》,《燕赵晚报》2007年2月1日,第3版。
    [7]陈雅琼:《伊利诉蒙牛恶意网络诋毁蒙牛借“未晚事件”还击》,《中国证券报》2010年10月22日,第4版。
    [8]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9]陈宗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陈飞:《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电信产业系统演化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9年。
    [11]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钟洪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2]陈炳福,周祖诚:《企业伦理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陈淑妮:《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陈荣耀:《企业伦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崔婷:《企业能力系统涌现机理及层次演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
    [16]曹煌玉:《社会转型时期职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求实》1996年第12期。
    [17]曹阳:《社会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以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取向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
    [18]曹庆奎,李琴,于兵:《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
    [19]曹明祥,卢勇:《江苏民企履行社会责任认知度提高》,《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4月28日,第5版。
    [20]程娇:《海南中小工业企业在应对危机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海南日报》2009年12月12日,第1版。
    [21]才华:《基于自组织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体系》,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
    [22][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董绍泉:《企业社会责任与思想政治工作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11期。
    [25]段文,晁罡,刘善仕:《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6]丁瑞莲:《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7][日]坂本光司:《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续经营的闪光之魂》,蔡昭仪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
    [28][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29][美]约翰·弗雷德里克,琳达·弗雷尔,:《商业伦理——伦理决策与案例》,陈阳群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高峰,廖小平:《邓小平企业伦理思想与规范经济运行秩序》,《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1]龚天平: 《企业伦理:社会的普遍约束与企业的内在构成》, 《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
    [32]龚天平: 《论企业伦理的模式、类型与内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3]龚天平:《企业伦理学:国外的历史发展与主要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4]龚天平: 《伦理管理:当代企业伦理的践行机制》,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
    [35]龚天平,窦有菊:《西方企业伦理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6]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社会重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甘绍平: 《企业和伦理——介绍德国的企业伦理研究》,《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4期。
    [38]谌远知: 《企业公民:策问与策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9]顾文涛,韩玉启,郭百钢: 《企业伦理能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统计与决 策》2005年第6期。
    [40]关忠良:《信息系统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8年。
    [41]郭广银,陈延斌:《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第1版。
    [43]胡锦涛:《坚定合作信心振兴世界经济——在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4日,第2版。
    [4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第1版。
    [45]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公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6]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7]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1月2日,第2版。
    [48]胡林辉:《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系,2002年。
    [49]胡利琴:《试论我国中小企业伦理缺位的原因及其应对举措》,《企业管理》2009年第2期。
    [50]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何志伟:《试论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外部要件》,《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2期。
    [52]黄晓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3]黄朗喜:《警防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偏差》,《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19期。
    [54]黄昊宇:《伦理文化与企业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
    [55]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极其当代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8-105页。
    [56][德]汉斯-克里斯蒂安·波弗尔:《中小企业管理》,沈欣,吴亚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
    [5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8]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59][日]加护野忠男,野忠郁次郎:《日美企业管理比较》,徐艳梅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0][日]吉田文和:《日本的循环经济》,温宗国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
    [61]蒋正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62]蒋才芳,陈隆伟: 《基于企业伦理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企业经济》2005年第9期。
    [63]蒋黎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与完善》,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4]姜洁:《2010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综述:斩断权钱交易的黑手》,《人民日报》2011年1月4日,第2版。
    [65]姜岩:《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学校道德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5年。
    [66]姜学敏:《山东企业文化建设》,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67]姜启军,顾庆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8]金玲:《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建筑业系统演化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7年。
    [69]雒树刚:《六中全会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3日,第2版。
    [70]孔令军:《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哲学系,2008年。
    [71]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72]龙静云,乔洪武:《企业伦理的研究视野》,《哲学动态》1991年第10期。
    [73]刘国光:《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经济纵横》1997年,第7期。
    [74]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刘志毅:《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南方周末》2010年5月12日,第2版。
    [76]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77]刘光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与实施》,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78]刘开第,吴和琴:《未确知数学》,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
    [79]刘挺:《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北京: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社,2007年。
    [80]林颖,苏勇:《企业伦理的制度化》,《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6期。
    [81]李萍: 《日本企业伦理特点、缺陷及未来趋势》, 《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
    [82]李萍: 《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
    [83]李秋华: 《和谐社会企业伦理责任浅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84]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85]李文博:《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涌现性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
    [86]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87]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88]李子彬:《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8-2009),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89]李金轩,赵书华,娄梅:《企业伦理与道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90]李涛:《基于无边界组织理论的大学校级科研管理组织新设计》,《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6期。
    [91]李新娥: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92][美]理查德·乔智:《经济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3][美]罗布·范图尔德:《动荡时代的企业责任》,刘雪涛,曹蓁蓁,姜静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94]陆晓禾:《经济伦理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95]陆晓禾:《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自由与责任:政府、企业与公民社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96]廖志成:《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8年。
    [97]梁文潮:《中小企业永续经营之道》,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98]黎友焕,刘延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9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2]莫文蔚: 《全球化下我国中小企业伦理管理失衡问题探析》, 《特区经济》2010年第8期。
    [103]倪中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师范大学伦理学系,2007年。
    [104]欧阳润平:《义利共生论——中国企业伦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05]欧阳峣,聂正安:《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多维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106]潘莹:《乌鲁木齐巨资治理大气污染》,《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4月2日,第5版。
    [107][日]清川佑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108]钱莹:《企业社会责任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9年。
    [109]邱苑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应用数学与力学》1997年第11期。
    [110]钱为家:《全球战略CSR案例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11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11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年。
    [112]任荣明,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3][日]三和元:《日本商务:现代日本企业是如何运营的》,云大津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4]石金涛,范丽群,周祖城:《我国企业伦理气氛及不道德行为差异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8期。
    [115]孙晓阳:《企业社会责任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116]孙君恒:《企业伦理在欧洲的进展》,《哲学动态》1997年第12期。
    [117]孙丰云: 《中国企业伦理发展的挑战及未来之“应当”形态》, 《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2期。
    [118]单忠东:《关于民营经济的问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9][美]斯蒂芬罗奇:《斯蒂芬罗奇:中国工资水平上涨25%也仅为美国4%》,中国日报,2010年7月28日,第3版。
    [120]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1]史广成:《思想政治工作概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2]苏珏,汪波: 《基于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的服务企业优劣势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23]涂桂华:《试论企业伦理的必然性及经济意义》,《企业经济》2009年第3期。
    [124]唐更华:《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5]温家宝:《在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9月28日, 第2版。
    [126][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127]王小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28]王小锡:《经济伦理与企业管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9]王小锡:《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观》,《伦理学研究》2002年第9期。
    [130]王小锡,朱金瑞:《中国企业伦理模式论纲》,《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4期。
    [131]王小锡,朱金瑞,汪洁:《中国经济伦理学20年》,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2]王小锡,王露璐:《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走向》,《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
    [133]王小锡:《从经济伦理学角度解读<资本论>》,《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34]王小锡: 《道德力与社会进步》, 《阅江学刊》2009年第10期。
    [135]王小锡: 《新中国伦理学六十年学术进路》, 《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
    [136]王怀超,《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137]王建芳: 《中外企业伦理建设及差异性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0期。
    [138]王建梅:《从“真假开心网”看网络不正当竞争》, 《国际商报》2010年8月4日,第15版。
    [139]王伟:《行政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0]魏文川: 《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伦理行为研究》, 《商业时代》2010年第8期。
    [141]吴忠民: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 《教育与研究》2010年第3期。
    [142]吴新文:《国外企业伦理学:三十年透视》,《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43]吴育林:《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统一性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4]吴春花:《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硕士学文论文,河北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系,2007年。
    [145][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陆宏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46]谢洪恩:《企业伦理与企业活力》,《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2期。
    [147]徐维群:《伦理管理:现代管理的道德透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48]徐金发:《企业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9]夏绪梅: 《论企业伦理的理论依据》, 《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150]许在荣:《我国社会转型与变迁中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3年。
    [151]肖振红,张永超:《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的并购目标企业关键评价指标识别》,《财会月刊》2009年第24期。
    [152]汪应曼:《经济转型与道德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153]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4]新华社调研小分队: 《贫富差距扩大问题》, 《理论参考》2010年第7期。
    [155]杨清荣: 《企业伦理要素论》,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56]杨志民,刘广利:《不确定性支持向量机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57]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58]杨雪冬:《改革路径、风险状态与谐社会治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第1期。
    [159]杨林: 《经济效率与企业伦理》, 《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3期。
    [160]杨团,葛道顺:《公司与社会公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1]于瑞龙:《未确知理论在顾客满意度测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企业管理系,2007年。
    [162]袁选民:《无边界组织的构建和运作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企业管理系,2005年。
    [163]袁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164]袁雅沙: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企业伦理的生成与建构》, 《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165]姚建文,董立昆,曾萍: 《试论现代企业伦理道德的系统构建》, 《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166]姚立根,李洪维,韩云霄:《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科技与管理》2007年第6期。
    [167]尹德和:《和谐文化与企业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68]尹昱: 《论社会转型期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时代》2009年第1期。
    [169]闰乐林:《未确知数学在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系,2004年。
    [170]阎俊,常亚平: 《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 《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8期。
    [171]喻后勇: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 《商业时代》2005年第27期。
    [172]于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73]颜皓:《企业社会责任:公众很买账》,《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10月11日,第6版。
    [174]叶培华:《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涌现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情报学系,2008年。
    [175]叶蓬:《经济伦理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176]岳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7]朱金瑞:《中国企业伦理的几种模式及特性分析》,《中州学刊》2004年第7期。
    [178]朱金瑞: 《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伦理分析》, 《经济经纬》2005年第4期。
    [179]朱金瑞: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特征》, 《企业活力》2005年第6期。
    [180]朱金瑞: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1]朱金瑞: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研究历程及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182]朱金瑞:《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若干要素分析》,《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9期。
    [183]朱贻庭,徐定明,施炎平: 《企业改革与企业伦理建设》, 《中州学刊》1992年第5期。
    [184]朱宁峰:《论我国中小企业伦理范式的现代建构》,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2002年。
    [185]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86]赵华: 《企业伦理何以可能?》, 《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87]赵曙明,黄昊宇《企业伦理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188]赵德志: 《现代西方企业伦理研究进展》, 《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189]赵德志:《当代美国企业伦理学特点论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190]赵杨:《广东通报十宗典型商业贿赂案件》, 《南方R报》2010年12月31 日l,第6版。
    [191]赵振华:《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经济建设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2]曾华,王恒山,葛玉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伦理能力评价模型》,《商业研究》2006年第20期。
    [193]曾晖,韩经纶: 《企业伦理规范的发展与建设》, 《道德与文明》2005年年第1期。
    [194]曾志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系,2010年。
    [195]曾钊新: 《企业伦理渗透论》, 《求索》1994年第1期。
    [196]曾黎: 《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企业伦理的构建》, 《企业经济》2009年第7期。
    [197]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98]周一妍:《牛仔裤的生态污染》,《外滩画报》2011年1月20日,第422期。
    [199]周祖成:《企业伦理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0]周俊敏: 《论企业伦理品牌的塑造》, 《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5期。
    [201]周立群,谢思全:《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2]周奇:《中国网上商店规模超过沃尔玛,每年逃税进1亿》,《北京日报》2006年6月20日,第5版。
    [203]周锡冰:《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生存法则》,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204]张国庆:《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市场经济前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5]张俊:《污染事件接踵而来中小企业酿大祸》,《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18日,第3版。
    [206]张晓松:《开网店实名登记,禁泄露消费者信息》,《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4月3日,第4版。
    [207]张耀灿,刘伟: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12期。
    [208]张雪丽:《河南国税局公布十大偷税漏税案例》,《大河报》2010年4月20日,第4版。
    [209]张浩:《基于混沌理论和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系统工程系,2009年。
    [210]张应杭:《企业伦理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1]郑治:《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12][日]针木康雄:《改造日本的大企业家》,陈冲民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
    [213]庄友刚:《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4]Archie B. Carroll: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4, No.4,1979.
    [215]Andrew Crane, Dirk Matten, Business Ethics:Manag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2010.
    [216]Archie B.Carroll: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Business Horizons,1991 July-August.
    [217]Archie B.Carroll, Ann K. Buchholtz, Business & Society: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5th ed, State of Connecticut:Thomson Learning,2002.
    [218]Ana Maria Davila Gomez, David Crowther, Ethics, Psych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ries), 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2007.
    [219]Andrea Werner, An Investigation into Christian SME Owner-Managers' Conceptualisations of Practice, Florida:Dissertation.Com,2008.
    [220]Andrew Kakabadse, Mette Mors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221]Andrew Crane, Dirk Matten, Business Ethics:Manag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2010.
    [222]Arrow K: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Norton,1974.
    [223]Barry Castro, Business and Society:A Reader in the History, Sociology, and Ethics of Busines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6.
    [224]Bnryan Horrig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21st Century:Debates, Models and Practices Across Government, Law and Business, New York: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0.
    [225]Brent Goldfarb, Magnus Henrekson:Bottom-up versus top-down policies toward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Policy,2003, Vol.32.
    [226]Chris Provis, Individuals, Groups, and Business Ethics (Routledge Studi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Routledge,2011.
    [227]Daniel R. Gilbert, Ethics through Corporate Strategy (The Ruffin Seri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6.
    [228]Davis, Keith: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0, Vol.2.
    [229]Deborah Doane:Beyo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Minnows, Mammoths and Markets, Futures,2005, Vol.37.
    [230]Duane Windsor:The Futur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 Analysis,2001, Vol.9, No.3.
    [231]Dalia Streimikiene, Zaneta Simanaviciene, Ruslan Kovaliov: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Baltic State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Vol.2.
    [232]Edwin M. Epstein, "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Beyond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6, No.3,1987.
    [233]ErikA, Borg: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Technovation,2001, Vol.21.
    [234]Francis Joseph Aguilar, Managing Corporate Ethics:Learning from America's Ethical Companies How to Supercharge Business Perform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4.
    [235]Eriksen, E., and Weigard, J..2000, "The End of Citizenship?" in C. McKinnon and I. HampsherMonk (eds.). The Demands of Citizenship, London:Continuum.
    [236]GJ.Klir Faeets:Facets of Systems Science. 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2001.
    [237]Harvard Business Schoo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Corporate Ethic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238]H.Gordon Fitch:Achiev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6, Vol.1, No.1.
    [239]Igor Filatotchev:Change Manage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ntegrating Corporate Strategy, Structure and Cultur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5, Vol.17.
    [240]James. J. Brummer: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gitimacy, Greenwood Press,1991.
    [241]Justin G. Longenecker, Carlos W. Moore, J. William Petty, Ethical attitudes in small businesses and large corporations: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a tracking study spanning three decades. Detroit:Thomson Gale,2006.
    [242]James J.Brummer: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gitimacy, Greenwood Press,1991.
    [243]Joseph F. Castellano, Kenneth R. Rosenzweig, Harper A. Roehm:How Corporate Culture Impacts Unethical Distortion of Financial Numbers,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2004, Vol.3.
    [244]Jay Greene:Culture wars hit corporate America, Business week.2005, Vol.17.
    [245]J. Lindell, C. G. Sandberg:Burnout links to corporate culture and work group climate,European Psychiatry,2002, Vol.17.
    [246]Kevin B. Hendricks, Vinod R. Singhal, Jeff K. Stratman: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system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A study of ERP, SCM, and CRM system implementation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 Vol.9.
    [247]Keith Davis, Robert, L.lomstrom:Business and Society:Environment and Responsibility(3rd ed), New York:McGraw-Hill,1975.
    [248]Laura J. Spence, Andre Habisch, Rene Schmidpeter,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 The World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nglo-German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249]Laura Spence,Mollie Painter-Morland, Ethic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 Global Commentar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Ethics Book Series),New York:Springer,2010.
    [250]Lihui Tian, Saul Estrin:Retained state shareholding in Chinese PLCs:Does government ownership always reduce corporate valu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8, Vol.11.
    [251]Mark Granovetter: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 Outcom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5, Vol19.No1.
    [252]M-Fir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New York Times Magazine,September,1970, Vol.12.
    [253]Michael.W.Small:Management development:developing ethical corporate culture in three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6 Vol.6.
    [254]P·H·Werhane, R·E·Freedman: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Blackwell Business,1998.
    [255]Pippa Norris:Radical Right:voters and parties in the electoral market,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56]R-Gunness: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Art of the Possible.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1986, Vol.8.
    [257]Rutherford-Smith:Social Responsibility:A Term We Can Do Without.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1988, Vol.4.
    [258]S. Rao Vallabhaneni, Corporate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Ethics Best Practices, New Jersey:John Wiley&Sons. Inc, Hoboken,2008.
    [259]Simon L. Dolan, Salvador Garcia, Bonnie Richley, Managing by Values:A Corporate Guide to Living, Being Alive, and Making a Li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6.
    [260]Thomas J.Zenisek: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 Th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 Vol.4, No.3.
    [261]William.C. Frederick,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Reagan Era and Beyond,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3, Vol.25.
    [262]William C. Frederick, Values, N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merican Corporation (The Ruffin Seri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263]William J. Byron, The Power of Principles:Ethics for the New Corporate Culture, Maryknoll:Orbis Books,2006.
    [264]Wim Dubbink, Henk Luijk, European Business Ethics Casebook:The Morality of Corporate Decision Making (Issues in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Springer,2011.
    [265]Zenisek T: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 Vol.4, No 3.
    [266]Zueker L. G: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1986, Vol.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