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经典结构的形成及其在近世日本的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组成的“四书体系”,是中国儒学经典结构的重要内容,它的形成过程与理学的发展脉络相表里,发轫于韩愈、李翱,继之于二程、张载,成型于朱熹。自其在元代成为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目”后,对中国、乃至“东亚世界”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然而,就在“四书体系”于“东亚世界”如日中天之时,日本德川时代的古学派率先在批判朱子学的同时,还解构了“四书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凸显出务实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取向。这一改变,虽只是“学术事件”,但若从“东亚世界”的背景考察,它既是“前近代”的日本对“中国思想”、“中国文化”和“中国”否定等一系列举动的开端,又是日本“近代化”与中国不同的历史远因。职是之故,本文从思想史的视角切入,以“前近代”的东亚世界为历史舞台,以对中日两国有过重要影响的“四书体系”为中心,围绕着“四书体系”在中国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日本的解构过程,由此突出中日两国在同一“儒学经典结构”内的渐行渐远。
     本文共分为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
     上篇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是论述“四书体系”形成之前,《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的流传情况,除了阐述“四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展开逻辑外,着重突出“四者”在流传过程中、被不同时期的学者重新诠释的思想意涵。第二章则是以程朱理学(朱子学)的形成、发展脉络为背景,重点考察韩愈、李翱、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等人在建构其“理学”思想的过程中,是如何构建“四书体系”的。他们以“道统论”为出发点,一方面,利用《易传》、《中庸》及《大学》中“关键词、句”,通过对其新解而构筑理学学说;另一方面,又置《论语》、《孟子》等书于其理学思想内进行重新解读,二者则相辅相成、交融一体,他们在对“四书”进行理学化的“改造”过程中,最后由朱熹集大成于《四书集注》,并刊刻成书,标志着“四书体系”的正式形成。并且,“四书”在元代成为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目”后,对中国明清两朝及“东亚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东亚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
     下篇也分为两章,主要围绕着“四书体系”在东渡日本后,所遭遇到的质疑、批判和否定而展开的论述。本文选取江户时期最具“反朱子学”特征的古学派中的两位大儒——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为中心,论述他们在批判朱子学的过程中,是如何解构“四书体系”的。由于二人不同的人生经历,虽皆“反朱子学”,但因二人早年受朱子学影响的程度不同,故“反朱子学”的程度也是不同,就是说,二人对“四书体系”解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在第三章中,论述了伊藤仁斋将“四书体系”化约为“语孟体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仁斋以“道是人伦日用之道”,为其古义学的核心思想,以此化约了“四书体系”——“《大学》非孔氏之遗书”、《中庸》的部分内容为《论语》之衍义。这样,“四书”中可取的只有“语孟”二书,并且,必须以《孟子》解《论语》。在第四章中,则围绕着荻生徂徕解构“四书体系”而展开论述,徂徕的古学以“古文辞学”著称,他发现语言有“和汉”、“古今”之别,仁斋之失在于“以和语视华言”,宋儒之误实在“以今文视古文”,所以,徂徕既反宋儒,又反仁斋,在批判二人基础上,提出“古文辞学”,是故,他以“六经”为“古文辞学”的正宗,针对被宋儒、仁斋曲解的“四书”而重新诠释。在此过程中,徂徕不但斩断了仁斋的“语孟体系”,更是将“四书体系”彻底瓦解,“四书”中可取的只有《论语》一书,其他“三书”皆难以与“六经”相比,由此凸显出徂徕的“道论”核心是“六经”中的“先王之道”、“安天下之道”,这也是他解构“四书体系”的关键。
     第五章中,所涉及到内容主要是仁斋与徂徕对“四书体系”解构,对日本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二人皆批判朱子学中的“形而上”内容,而取传统儒学中的“形而下”部分,日本近世的“务实主义”由此而凸显;一方面,二人在处理中日之间“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断裂的问题时,皆从日本视角入手,用置换概念的方法,将中国儒学“去脉络化”,使中日两国在同一儒学范畴内,渐行渐远,而这一举动,更刺激了日本“民族主义”及“他者意识”的产生。
By the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composed of "Four Book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 struc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is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with Neo-confucianism’s, this process started at Han Yu, Li Ao, followed by Er Cheng, Zhang Zai, formed in Zhu Xi. "Four Books" had a profound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for China, even the "East Asian world" since it becam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references in the Yuan Dynasty. However, "Four Books" to be extremely influential in the "East Asian world", the Tokugawa Japan’s Kogaku scholars took the lead in criticism of zhu zi's philosophy, it is also de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Books system", furthermore, highlights the pragmatism and nationalism in the process. This change, although only "academic event", if then from the background of "East Asian world" for investig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beginning of Japan for "Chinese thought",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a" to deny, but also the Japan's modernization whicn different from Chian’s historical reas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history of ideas perspective to look into, for the early-modern’s East Asian world as the stage of history, to for China and Japan have had major impact of the "Four Books system" as the center, around the "Four Books system" in China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its process of deconstruction in Japan, which highlighted China and Japan further away in the same structure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partⅠand partⅡ.
     The partⅠ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s circulation state before the "four books systems" formed. besides elaborating the "four books"’s inner logic, emphatically demonstrates the thought implicationthat the“four books”was annotated by the different time's scholars.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s on the basis that the neo-Confucian’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studys Han Yu, Li Ao, Zhou Dun yi, Er cheng, Zhang Zai, Zhu Xi etc, and what they engaged in the task of constructing the "Four Books system" while founding zhu zi's philosophy. They take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s, on the one hand, uses "Yi Zhuan",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The Great Learning"’s key words, sentences, by way of constructing Neo-Confucianism to its new s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 Neo-Confucianism’s view re-interprets "Confucian analects", "Mencius", this two sides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o“four books”, they carry on Neo-Confucianism transformation, finally block-prints by Zhu Xi in "Four Books Collects", symbolizes“Four Book systems”official formation. And,“four books”becomes Imperial Examination’s references after the Yuan Dynasty, to be influential in the Ming-Qing Dynasties and "East Asian world", become East Asia intellectual spirit fountainhead.
     The partⅡis also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is mainly revolving“Four Books system”which encounters doubt, critique, deny from different scholars after travelling to the Japan.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superme typically "anti-Zhuzi philosophy" figure in Tokugawa Japan----Kogaku’s Ito Jinsai and Ogyu Sorai, emphasizes them on criticizing Zhuzi philosophy process, is how to deconstruct of the "Four Books system". As a result of their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es, although all "anti-Zhuzi philosophy", because of them that received Zhuzi philosophy’s influence degree to be different, so "anti-Zhuzi philosophy "’s degree is also different, that is, two persons for "Four Books system"’s degree also have the difference. In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s that Ito Jinsai simplifying "Four Books system" to "Yu Meng system", during this process, Jinsai uses "Tao is human being’s Tao" as his Kogaku’s core thought for simplifying“Four Books system”-----"The Great Learning isn’t Confucius’s posthumous paper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s only text that interprets and develops the thought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so that,“four books”may take onl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nd"Mencius" two books, and, must use "Mencius" for expain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forth chapter is about that Ogyu Sorai deconstructs the "Four Books system". his Kogaku is known as the Ancient Rhetoric, he discovered that the language has "Japan and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the difference, the Jinsai’s mistake lies in regarding the Japanese as the Chinese, the Song Confucian’s that regards ancient literature as modern literature. Hence, Sorai criticizes Song Confucian as well as Jinsai, and proposes the Ancient Rhetoric, therefore, he takes "six classics" as authentic re-interpreting the"Four Books system", not only cuts off Jinsai’s "Yu Meng system",but also disintegrates thoroughly "Four book systems", "Four Books" may take only the "Confucian analects", others are difficulty compared with“Six Classics”, it highlights Sorai’s "Tao theory" that the core is "Six Classics", "maintaining the world", this is also the key whicn he deconstructing the "Four Books system".
     The fifth chaper, that is conclusion part. In the part is mainly involved in Jinsai and Sorai’s for impact on Japan that they deconstructing the "Four Books system".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critical of Zhu xi philosophy’s metaphysical content, and take the under-metaphysical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pragmatism is emergencing gradually in the early-moden Japa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deal with the out-break between "politic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a and Japan, all starting from the Japanese perspective, using the method of replacing concept, let Chinese Confucianism de-contextualizatio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same Confucianism drifts away, And this move, but also stimulats the Japanese’s "nationalism" and "others consciousness" generation.
引文
①三宅正彦:《<古学先生诗文集>解说解题·仁斋主著的稿本、刊本及其研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25页。
    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三宅正彦:《伊藤仁斎の诸稿本とその训读法》,收入《伊藤仁斋集》(日本の思想11),東京:筑摩書房,1972年;丸谷晃一:《伊藤仁齋?東涯の思想に関する総合的研究》,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礎研究(B)-(2),2002—2005。
    ③伊藤仁斋:《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收入《伊藤仁斎·伊藤东涯》(日本思想大系33),岩波书店,1971年,第160页。
    ④《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第160—161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收入《二程集》,第322页。
    ⑥《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第160—161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第6—7頁。
    ①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35页。
    ②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64—565页。
    ③《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2759页。
    ④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收入《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474页。
    ⑤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4—15页。
    ⑥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⑦孔安国撰,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204页。
    ⑧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第451—480页。
    ⑨《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2461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1页,下引同。
    ①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2页。
    ②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4—52页。
    ①《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2517页。
    ②关于“论语”二字的释义,自《汉书·艺文志》以来仍有不同的说法,据唐明贵归纳,单就“论”字就有“伦理说”、“追论说”、“多义说”、“言理说”、“讨论说”、“选择说”六种解释。详见:唐明贵:《论语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4—47页。本文仍以《汉书·艺文志》的说法为准。
    ③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0页。
    ④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93页。
    ⑤张信:《论<论语>的主要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⑥同上
    
    ①荆门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 997年7期。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9—30页。
    ③单承彬:《论语源流考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42—45页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94—95页。
    
    ①陶渊明:《集圣贤群辅录下·八儒》,收入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96页。
    ②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3593页。
    ③同上,《汉书》(卷三十),第1706页。
    ①陆德明:《经典释文》,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朱彝尊著,许维萍等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六),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初版,1998年,第594—595页。
    ③关于“古论语”与“齐、鲁论语”问世孰先孰后的问题,争讼不断,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依据《汉书·艺文志》中“六艺略·论语”条下的排列顺序,主“古文书”早出说。
    ④桓谭:《新论·正经》,收入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⑤郭沂:《<论语>源流再考察》,《孔子研究》,1990年4期;郭沂:《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中国哲学史》,1996年4期。
    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⑦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
    ①何晏:《论语集解》,元盱郡覆宋本,1932年影印。
    ②陆德明:《经典释文》,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朱维峥:《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1页。
    ④杨天宇:《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⑤何晏:《论语集解》,元盱郡覆宋本,1932年影印。
    ⑥有学者据四部丛刊本《论语集解》统计,其中收录:孔安国注442条,包咸注189条,周氏14条,马融注107条,郑玄注103条。详见张长胜:《<论语集解>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第15—16页。
    ①蒋鸿青:《论包咸“论语章句”的学术成就》,《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何晏:《论语集解》,元盱郡覆宋本,1932年影印。
    ③同上。
    ④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⑤秦晖:《<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南方周末》,2007年7月12日第26版。
    ①(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羣,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77页。
    ②(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2663页。
    ③(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台北:艺文印书馆,第76页。
    ④张金吾:《复陈君子准论五经博士书》,收入《两汉五经博士考》,北京:中华书局,第1页。
    ⑤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523页。
    ⑥王国维:《致罗振玉书(1916年8月17日)》,收入《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①王国维:《汉魏博士考》,收入《观堂集林·艺林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79页。
    ②(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页。
    ③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第1990页。
    ④(宋)洪适撰:《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5—156页。
    ①朱彝尊著,许维萍等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六),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初版,1998年。②何晏:《论语集解》,元盱郡覆宋本,1932年影印。
    ①刘师培:《国学发微》,民国宁武南氏校印本,1936年,第44页。
    ②(清)陈澧著,杨志刚点校:《东塾读书记(外一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③何晏:《论语集解》,元盱郡覆宋本,1932年影印。
    ④唐明贵:《论语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
    ⑤《论语释疑》在唐代已亡佚,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邢昺的《论语注疏》等著作中有所收录,清人马国翰据此作过辑佚,辑出四十条,收入《玉函书房辑佚书》。而今人楼宇烈在对王弼的研究中,也专有《论语释疑》辑佚,收入《王弼集校释》。
    ⑥王弼:《论语释疑》(辑佚本),收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4页,下引同。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页。
    ②同上,第625页。
    ③同上,第626页。
    ④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
    ⑤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9—50页。
    ①郑玄:《六艺论》,收入《汉魏遗书钞》,嘉庆三年刻本。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③(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四部丛刊初编本。
    ①魏徽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第925—926页。
    ②戴震:《大戴礼记目录后语一》,收入《戴震全书》第六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241页。
    ③洪业:《礼记引得序》,收入《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页。
    
    ①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北京:北京书局,1925年,第181页。
    ②崔述:《洙泗考信余录》,收入《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97页。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4—48页。
    ④(宋)王柏:《中庸论》,收入《鲁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2—26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第446—448页。
    ⑥武内义雄《中庸考》,收入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06—131页。徐复观:《从命到性———<中庸>的性命思想》,收入《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91—94页。
    ①郭沂:《<中庸>成书辨正》,《孔子研究》,1995年4期。
    ②梁涛:《郭店楚简与<中庸>公案》,《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期。
    ③杨朝明:《<中庸>成书问题新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收入《二程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页。
    ⑤朱熹:《大学章句》,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4页。
    ⑥王柏:《大学沿革论》,收入《鲁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18页。
    ⑦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60页。
    ⑧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⑨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31—143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第437—446页。
    ②刘又铭:《<大学>思想的历史变迁》,收入黄俊杰编:《东亚儒者的<四书>诠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4页
    ③武内义雄:《大学篇成立年代考》,收入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99—105页。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22页
    ⑤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3页。
    ⑥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收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53页。
    ⑦谢维扬:《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研究的进展与古史史料学概念》,《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1673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2页。
    ④郭沂:《<中庸>成书辨正》,《孔子研究》,1995年4期。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7页。
    ②同上,第17页。
    ③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9页。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343页。
    ③(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96页。
    
    ①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7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46页。
    ②关于法家利害得失的研究,详见韩东育:《法家的发生逻辑与理解方法》,《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③谭嗣同:《仁学·二十九》,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①赵岐:《孟子题辞》,收入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页,下引同。
    ②相关考证,详见:杨海文:《<孟子>传记博士问题的学术史考察》,《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③赵岐:《孟子题辞》,第17页。
    ①金德建:《<孟子>、<王制>所述制度相通之处》,收入《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83—191
    ①赵岐:《孟子章句》,元盱郡覆宋本,民国二十年,第11—14页。
    ②郭伟宏:《赵岐<孟子章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8年,第77页。
    ③赵岐:《孟子章句》,元盱郡覆宋本。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297页。
    ⑤赵岐:《孟子题辞》,第13页。
    ①关于“以意逆志”的解释,赵岐的说法得到了后来朱熹的赞同,故多数人皆持此说。然而,本文以为,将“意”解释为学者或读者之心意,恐有不妥之处,不如“文本之意”贴切,即“以文本之意去推测作者之意”。详见:林维杰:《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朱熹对<孟子·万章>篇两项原则的诠释学解释》,《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8年第32期。
    ②李清良:《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版,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79页。
    ④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46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21页。
    ②《晋书》,第925页。
    ③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74页。
    ④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99、706页。
    ①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收入《内藤湖南全集》(第八卷),筑摩書房,1976年。
    ②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③漆侠:《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④同上。
    ⑤一般认为,“道统”一词较早出于朱熹的《中庸章句》,但在韩愈的思想中,已明显有“道统”的雏形,故本文以“道统说”称韩愈的学说。
    ③韩愈:《原道》,收入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65页。
    ①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转引自李忠田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新注集评·韩愈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99年,第10页。
    ②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5页。
    ③韩愈:《与孟尚书书》,收入《韩愈全集校注》,第2352页。
    ④韩愈:《重答张籍书》,收入《韩愈全集校注》,第1334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第1396页。
    ⑥皮日休:《请韩文公配饗太学书》,收入《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7—88页。
    ⑦皮日休:《请孟子为学科书》,收入同上,第89页。
    ⑧赵翼:《尊孟子》,收入《陔馀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79页。
    ①韩愈:《原道》,收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4页。
    ②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③陈寅恪:《说韩愈》,收入《金明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2页。
    ④《送王秀才序》,收入《韩愈全集校注》,第2776页。
    ①李翱:《去佛斋》,收入(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六百三十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25页。
    ②同上
    ③李翱:《复性书》,收入《全唐文》第六百三十七卷,第6434页。
    ④欧阳修:《读李翱文》,收入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049页。
    ⑤叶梦得:《避暑录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50页。
    ①李翱:《复性书》,收入《全唐文》,第6435页。
    ②同上,第6435页。
    ③杨儒宾:《<中庸>、<大学>变成经典的历程──从性命之书的观点立论》,《台大历史学报》第24期,1999年12月。
    ④(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
    ①《论语笔解》,收入张海鹏辑:《墨海金壶》,台北:台北禹甸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
    ②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③《论语笔解》,《墨海金壶》版,同上。
    ④陈梦雷编、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第二百六十五卷·论语部汇考二》,《古今图书集成》台湾故宫电子版。
    ①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页。
    ②同上。
    ③孙复:《寄范天章书二》,收入《孙明复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④赵翼:《簷曝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1页。
    ⑤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0页。
    ①张载撰王夫之注汤勤福导读:《张子正蒙·太和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②张载:《正蒙?太和篇》,收入《张载集》,第7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8页。
    ⑤同上,第9页。
    ⑥王夫之注:《张子正蒙·太和篇》,第94页。
    ①张载:《张子语录?中》,收入《张载集》,第324页。
    ②张载:《正蒙?诚明篇》,收入《张载集》,第21页。
    ③同上,第20页。
    ④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57页。
    ⑤张载:《正蒙?诚明篇》,收入《张载集》,第22页。
    ⑥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下》,收入《张载集》,第281页。
    ⑦张载:《张子语录?下》,收入《张载集》,第330页。
    ⑧同上。
    ⑨关于“天理”,虽在张载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但其概念绝不同于后来的二程与朱熹所说的“天理”。而且,张载的“穷天理”明显是针对“穷人欲”而提出的,在他看来,“今之人灭天理而穷人欲,今复反归其天理。古之学者便立天理,孔孟而后,其心不传,如荀扬皆不能知”。
    ①张载:《张子语录?下》,收入《张载集》,第330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12页。
    ③《河南程氏遗书·附录·明道先生行状》,收入《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28页。
    ④《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七·伊川先生语三》,收入《二程集》,第174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收入《二程集》,第325页。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伊川先生语一》,收入《二程集》,第153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附录·奏状》,收入《二程集》,第348—349页。
    ②然而,《二程集》中未提作者为谁,而从现存的著作中看,程颢与程颐皆无《中庸解》留传于世,而其作者极可能是二程高足,人称“程门四先生”之一的吕大临,这在当时世人的记载中皆有可见,如杨时、胡宏等人。详见:庞万里:《<二程集>中<中庸解>作者考辨》,《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2期。但是,吕大临既为程门高足,其对《中庸》的诠释必然会有二程思想的影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以此可反观二程的“中庸解”。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④关于二程思想之间的关系,程颐自己明言:“我昔状明道先生(程颢)之行,我之道,盖与明道同。”但自朱陆之争后,二人的差异被陆九渊放大。近代以来,这个问题有了三种观点:(1)二程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冯友兰、牟宗三、庞万里等主此说;(2)二程思想属于一个思想体系,吕思勉、侯外庐、张立文等主此说;(3)折衷二说,二程思想有同有异,这一说法目前在学界居主流。详见:彭耀光:《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7年6期。而在本文看来,二程在对“天理”的本体论认识上没有差别,但是由于二人性格与人生经历的不同,其存在差异是难免的,故本文主第一种说法,且本文主要围绕着二程如何构建四书体系的过程而展开的,故对他们思想的差异之处不作过多阐述。
    ⑤《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收入《二程集》,第424页。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明道先生语一·师训》,收入《二程集》,第125页。
    ⑦《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论书篇》,收入《二程集》,第1200页。
    ⑧《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收入《二程集》,第193页。
    ⑨《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论道篇》,收入《二程集》,第1181页。
    ⑩《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三·陈氏本拾遗》,收入《二程集》,第367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明道先生语一·师训》,收入《二程集》,第122页。
    ②同上,第130页。
    ③程门弟子王苹认为程颐的解释为“初年之作”,据《宋元学案·震泽学案》载:“闻之伊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曰:‘是非伊川之言。不然,则初年之说。昔伊川尝批与叔(吕大临)《中庸说》曰:不倚之谓中,其言未莹。’吾亲问伊川如何未莹,伊川答甚简,曰:‘中无倚着。’盖须是四旁方可言不倚。”而在本文看来,此说存在问题,其实朱熹曾对其有过批判,“不偏者,明道体之自然,即无所倚着之意也。不倚则以人而言,乃见其不倚于物耳。故程子以不偏名中,而谓不倚者为未莹。今以不倚者之未莹,乃欲举不偏者而废之,其亦误矣。”本文赞同之。
    ④《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二·明道先生语二》,收入《二程集》,第136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伊川先生语一》,收入《二程集》,第149页。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七·伊川先生语三》,收入《二程集》,第181页。
    ⑦《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先生语一》,收入《二程集》,第2页。
    ⑧《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四·明道先生语四》,收入《二程集》,第140页。
    ⑨《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论道篇》,收入《二程集》,第1182页。
    ⑩《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先生语上》,收入《二程集》,第30页。11同上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明道先生语十》,收入《二程集》,第313页。
    ②杨时:《答学者》,收入《龟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③《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论学篇》,收入《二程集》,第1192页。
    ④《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先生语上》,收入《二程集》,第44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五·二先生语五》,收入《二程集》,第77页。
    ⑥同上。
    ⑦《周易程氏传卷第一·履》,收入《二程集》,第749页。
    ⑧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6页。
    ⑨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收入《何炳松文集》(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①据饶宗颐称“《大学》篇早已出现于敦煌写经卷中”(详见饶宗颐:《宋学的渊源——后周的复古与宋初学术》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六册经术、礼乐),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443页。)又据《续资治通鉴》、《玉海》等古籍载,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赐进士王拱辰御诗及《大学》一轴,自后登第者必赏赐《儒行》或《中庸》《大学》篇,这是关于《大学》脱离《礼记》的最早记载,但是,最早完整地注解《大学》的则是司马光。
    
    ②朱彝尊:《经义考》(第五册)卷一百五十六,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初版,1998年,第443页。
    
    ③司马光:《致知在格物论》,收入《司马文正公集略卷之二十四》,东洋文化研究院藏书版。
    
    ④《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伊川先生语六》,收入《二程集》,第266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伊川先生语八上》,收入《二程集》,第281页。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收入《二程集》,第187页。
    
    ⑦《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先生语二上》,收入《二程集》,第13页。
    ①饶宗颐:《朱子以前<大学>论》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六册经术、礼乐),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449页。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收入《二程集》,第316页。
    ③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三十五·四书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57页。
    
    ①《张子语录》,收入《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页,1985年,第318页。
    ②《横渠易说·大壮》,收入《张载集》,第130页。
    ③《张子语录·后录下》,收入《张载集》,第341页。
    ④《经学理窟?学大原下》收入《张载集》,第284页。
    龚杰:《张载的“四书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第三十五·四书类》,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页。
    朱彝尊:《经义考》(第七册)卷二百五十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初版,1998年,第541页。
    《朱子语类卷第十四》,收入黎靖德编,王星賢点校:《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9页。
    ①《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收入《朱子语类》(七),第2611页。
    ②《朱子抄释卷一》,收入(明)吕柟撰:《宋四子抄释》(四),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年,第352页。
    ③李性传:《饶州刊朱子语续录后序》,收入《朱子语类》(一),第3页。
    ④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41页。
    ⑥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49页
    ①《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收入《朱子语类》(七),第2611页。
    ②同上。
    ③《朱子语类卷第四》,收入《朱子语类》(一),第66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答江德功》,收入《朱子全书》(第22册),第2037页。
    ⑤《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收入《朱子语类》(七),第2620页。
    ⑥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⑦《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收入《朱子语类》(七),第2620页。
    ⑧《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五》,收入《朱子语类》(七),第2630页。
    ⑨李方子:《紫阳年谱》,收入《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12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论语要义目录序》,收入《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14页。
    ②同上。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论语训蒙口义序》,收入《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15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三·程钦国》,收入《朱子全书》(第25册),第4879页。
    ⑤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页。
    ⑥据有学者考证,《孟子集解》的创作始于朱熹师事李侗之前,即二十七岁时,他以《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中“某往年在同安日,因差出体究公事处,夜寒不能寐,因看得子夏论学一段分明。后官满,在郡中等批书,已遣行李,无文字看,于馆人处借得孟子一册熟读,方晓得‘养气’一章语脉。当时亦不暇写出,只逐段以纸签签之云,此是如此说。签了,便看得更分明。后来其间虽有修改,不过是转换处,大意不出当时所见”为例,认为,“实即其始作孟子集解也”。详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220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收入《朱子全书》(第21册),第1605页。
    ②同上,第1606页。
    ③同上,第1608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收入《朱子全书》(第22册),第1797页。
    ⑤同上,第1799页。
    ⑥顾歆艺:《<四书章句集注>成书考略》,收入《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32页。
    ⑦朱熹:《论孟精义》,收入《朱子全书》(第七册),第12页。
    
    ①唐明贵:《论语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05页。
    ②《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五》,收入《朱子语类》(七),第2626页。
    ③《朱子语类卷第十一》,收入《朱子语类》(一),第191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收入《朱子全书》(第24册),第3583页。
    ⑤陈澧:《东塾校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1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29页。
    ②同上,第238页。
    ③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一册),第419页。
    ④《朱子语类卷第一三》,收入《朱子语类》(一),第224页。
    ⑤《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一》,收入《朱子语类》(四),第1476页。
    ①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二册),第118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01—202页。
    ③《朱文公别集·答林井伯》:“伊川先生多令学者先看大学,此诚学者入德门户。某向有集解两册,纳呈诸公,其间多是集诸先生说,不若且看此书。”
    ④《朱文公文集·答何叔京》:“中庸集说如戒归纳,愚意窃谓更当精择,未易一概去取。盖先贤所择,一章之中,文句意义自有得失精粗,须一一究之,令各有下落,方惬人意。”
    ⑤束景南:《朱熹前<四书集注>考》,收入《朱熹佚文辑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12页。
    ⑥同上。
    ⑦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88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1983年。
    ②同上,第3页。
    ③同上,第349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6—7页。
    ②《朱子语类卷第十八》,收入《朱子语类》(二),第391—392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页。
    ④朱熹:《大学或问》,收入《朱子全书》(六),第509页。
    ①同上,第36页。
    ②黄俊杰:《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辨证》,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第4页。
    ③关于《四书集注》的刊刻时间,本文仍以束景南的考证为主,朱熹生前《四书集注》编集合刻凡五次,分别是淳熙九年(1182),淳熙十一、二年(1184—1185),淳熙十三、四年(1186—1187),绍熙三年(1192),庆元五年(1199)。详见:束景南:《<四书集注>编集与刊刻新考》,收入《朱熹佚文辑考》,第628页。
    ④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19页。
    ①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下),第529页
    ②(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08—2009页。
    ③(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879页。
    ④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第880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69页。
    ①艾尔曼著吕妙芬译:《南宋至明初科举科目之变迁及元朝在经学历史的角色》,收入《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转引自:周春健:《“延祐科举”与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②其实,从南宋灭亡到元仁宗期间,“四书学”北传及其对北方传统的章句训话之学的强烈冲击、许衡,刘因等北方大儒接受“四书学”的一系列工作、以及忽必烈“以儒治国”的方针确定,都是后来“四书”成为元代科举考试参考书目的重要前提,但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故未在此问题上作过多的阐述。详见:周春健:《元代四书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第2018页。
    ④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⑤(明)宋濂等撰:《元史·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第2018—2019页。
    ①在本篇中,宋儒的外延与前文不同,仅是限于理学家而言。
    ②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5—16页。
    ③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岩波书店,2005年,第77页。
    ④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0页;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3—44页。
    ⑤关于刊刻后的“四书集注”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学界仍有争论。一般认为,俊芿法师已将“四书集注”带回日本,但他回国的时间仅与朱熹私刻“四书集注”有交集,而“四书集注”并未广泛流传,本文对此有所存疑。然而,兰溪道隆、一山一宁、玄惠法印等人的著作中,已明显地有“四书集注”影响的痕迹,也就是说,在“四书集注”是在俊芿法师之后传到日本的。
    ①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关于仁斋是否接触到《朱子语类》的问题,贝塚茂树经过细致地考证,认为东涯在《行状》中提到的《朱子语类》应为《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笔者比较赞同,而且遍检仁斋文集,也无《朱子语类》的字样,因而,贝塚茂树之说是可取的。详见:贝塚茂树:《朱子与仁斋》,《日本思想大系月报》第16期,岩波书店, 1971年9月
    ③伊藤东涯:《先府君古学先生行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9页。
    ④伊藤仁斋:《同志会笔记·27》,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东涯》,岩波书店,1971年,第288页。
    ⑤伊藤仁斋:《读予旧稿》,第295页。
    ⑥伊藤仁斋:《敬斋记》,第268页。
    ⑦杨儒宾:《人伦与天理——伊藤仁斋与朱子的求道历程》,载黄俊杰主编:《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日本篇》,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1999年。
    ①伊藤东涯:《先府君古学先生行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载《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一卷),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9页。
    ②石田一良:《伊藤仁斋》,東京:吉川弘文馆,1998年,第36—37页。
    ③伊藤仁斋:《太极论》,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东涯》,岩波书店,1971年,第269页。
    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1页。
    ⑤《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2409页。
    ⑥伊藤仁斋:《太极论》,第270页。
    ①伊藤仁斋:《敬斋记》,第268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6—7页。
    ③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7页。
    ④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9页。
    ⑤杨儒宾:《人伦与天理——伊藤仁斋与朱子的求道历程》,第95页。
    ⑥此文未收入已刊本的《古学先生文集》,但却存于古义堂文库所藏的文集中。转引自加藤仁平:《伊藤仁斎の学問と教育:古義堂即ち堀川塾の教育史的研究》,目黑書店,1940,第33—34页。
    ①石田一良:《伊藤仁斋》,東京:吉川弘文馆,1998年,第38页。
    ②伊藤仁斋:《同志会籍申约》,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东涯》,東京:岩波书店,1971年,第291页。
    ③伊藤仁斋:《同志会式》,收入同上,第292页。
    ①伊藤仁斋:《历代圣贤道统图赞》,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68—69页。
    ②伊藤东涯:《鹅湖异同辨》,收入同上,第57页。
    ③伊藤仁斋:《答安东省庵书》,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32—33页。
    ④朱舜水:《与安东守约书廿五首之十》,收入《朱舜水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0页。
    ⑤朱舜水:《与安东守约书廿五首之十二》,收入同上,第162—163页。
    ⑥梁启超:《明末朱舜水先生之瑜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7页。
    ①韩东育:《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古代文明》,2009年3期;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②朱舜水:《中原阳九述略》,收入《朱舜水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页。
    ③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之三》,收入同上,第174页。
    ④朱舜水:《答林春信问七条》,收入同上,第383页。
    ⑤石原道博:《朱舜水》,東京:吉川弘文馆,1989年。
    ⑥今井弘济、安积觉撰《舜水先生行实》,收入《朱舜水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17页。
    ①安东守约:《上朱先生二十二首之九》收入同上,第750页。
    ②伊藤仁斋:《答安东省庵书》,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32—33页。
    ③伊藤东涯:《绍述先生文集》,收入《日本汉诗》(二),汲古书院,1985年,第101页。
    ④伊藤仁斋:《送片冈宗纯还柳川序》,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19—20页。
    ⑤童长义:《从十七世纪中日交流情势看朱舜水与日本古学派》,收入《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1页。
    ⑥转引自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1页。
    ⑦朱舜水:《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收入《朱舜水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第396页。
    ①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之二十九》,收入同上,第194页。
    ②伊藤仁斋:《私拟策问》,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106页。
    ③韩东育:《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古代文明》,2009年第3期。
    ④伊藤仁斋:《读予旧稿》,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东涯》,東京:岩波书店,1971年,第295页。
    ⑤伊藤东涯:《先府君古学先生行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9—10页。
    ⑥原念斋:《先哲丛谈》卷之四,有朋堂书店,1928年,第159页。
    ⑦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学派之哲学》,東京:富山房,1902年,第142页。
    ①伊藤仁斋:《仁人心也章讲义》、《钓是人也章讲义》、《羿之教人射章讲义》、《志学章讲义》,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东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75—89页。
    ②伊藤仁斋:《私拟策问》,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94—96页。
    ③罗钦顺:《困知记》(卷下,43),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7页。
    ④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与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页。
    ⑤子安宣邦:《伊藤仁斎の世界》,東京:ぺりかん社,2004年,第46页。
    ⑥伊藤仁斋:《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东涯》,岩波书店,1971年,第161页。
    ①伊藤仁斋:《读宋史道学传》,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第120页。
    ②同上。
    ③伊藤仁斋:《童子问》,收入《近世思想家文集》(日本古典文学大系97),東京:岩波书店,1978年,第203页。下引同。
    ④伊藤仁斋:《读予旧稿》,载《古学先生文集卷六》,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125页。
    ①伊藤仁斋:《语孟字义·道》,收入《伊藤仁斎·伊藤东涯》(日本思想大系33),第121页。下引同。
    ②《语孟字义·道》,第122页。
    ③《童子问》,第206页。
    ④《刊童子问序》,收入同上,第202页。
    ⑤《语孟字义?学》,第148页。
    ①三宅正彦:《<古学先生诗文集>解说解题·仁斋主著的稿本、刊本及其研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25页。
    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三宅正彦:《伊藤仁斎の诸稿本とその训读法》,收入《伊藤仁斋集》(日本の思想11),東京:筑摩書房,1972年;丸谷晃一:《伊藤仁齋?東涯の思想に関する総合的研究》,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礎研究(B)-(2),2002—2005。
    ③伊藤仁斋:《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收入《伊藤仁斎·伊藤东涯》(日本思想大系33),岩波书店,1971年,第160页。
    ④《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第160—161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收入《二程集》,第322页。
    ⑥《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第160—161页。
    ①《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第161—163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浅见絅斋:《辨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收入关仪一郎编:《日本儒林丛书》(第四卷),東京:凤出版株式会社,1978年。
    ①伊藤仁斋:《大学定本》,收入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学庸部壹),東京:凤出版,1973年。下引同。
    ②《大学定本》,第3页。
    ③《大学非孔氏之遗书辨》,第163页。
    ④《大学定本》,第3—4页。
    ①《大学定本》,第3页。
    ②同上,第9页。
    ③同上,第10页。
    ④《语孟字义·理》,第124页。
    ⑤同上。
    ①《童子问》,第214页。
    ②《语孟字义·忠恕》,第144页。
    ③《语孟字义·心》,第133页。
    ④伊藤仁斋:《中庸发挥》,收入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学庸部壹),東京:凤出版,1973年。下引同。
    ⑤(宋)王柏:《中庸论》,收入《鲁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2—26页。
    ⑥陈善:《扪虱新话》(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72页。
    
    ①陈善:《扪虱新话》(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72页。
    ②《中庸发挥·叙由》,第4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8页。
    ①伊藤仁斎:《孟子古义》(卷之七),京兆:文泉堂发行,享?有驴?720年),第21页。
    ②《语孟字义·权》,第149页。
    ③《中庸发挥》,第14页。
    ④《语孟字义·忠恕》,第142—143页。
    ①《语孟字义·忠恕》,第142页。
    ②《语孟字义·忠恕》,第144页。
    ③《中庸发挥》,第12—13页。
    ④《中庸发挥·纲领》,第7—8页。
    ①《中庸发挥》,第41页。
    ②《语孟字义·诚》,第144页。
    ③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页。《语孟字义·诚》,第144—145页。
    ④《语孟字义·诚》,第145页。
    ⑤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收入《相良亨著作集》(第1巻),東京:ぺりかん社,1992年,第256—268页。
    ①《朱子语类卷第十四》,收入黎靖德编,王星賢点校:《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9页。
    ②伊藤仁斋:《论语古义·叙由》,东京:合资会社六盟馆,1909年,第2—3页,下引同。
    ③同上,第3—4页。
    ①《孟子古义·叙由》,第1—2页。
    ②《论语古义·刊论语古义序》,第1页。
    ③《论语古义·刊论语古义序》,第4页。
    ④《语孟字义·仁义礼智》,第128页。
    ⑤《论语古义·纲领》,第6页。
    ①《童子问》,第215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48页。
    ③《论语古义》,第4页。
    ④《语孟字义·仁义礼智》,第128页。
    ⑤《童子问》,第205—206页。
    ⑥同上。
    ⑦《语孟字义·仁义礼智》,第130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1页。
    ②《论语古义》,第226页。
    ③《论语古义》,第39—40页。
    ④《论语古义》,第61—62页。
    ⑤《语孟字义·性》,第134页。
    ⑥同上。
    ⑦同上,第135页。
    ①《语孟字义·性》,第134页。
    ②黄俊杰:《伊藤仁斋对孟子学的解释:内容、性质与涵义》,收入: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0页。
    ③《语孟字义·情》,第138页。
    ④同上。
    ⑤《孟子古义》(卷之七),第1页。
    ⑥黄俊杰:《伊藤仁斋对孟子学的解释:内容、性质与涵义》,第117页。
    ①《语孟字义·情》,第139页。
    ②《语孟字义·情》,第136页。
    ③同上。
    ④《孟子古义》(卷之一),第3—4页。
    ⑤同上,第7页。
    ①吉川幸次郎:《徂徕学案》,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東京:岩波书店,1973年。
    ②今中寛司:《徂徠学の史的研究》,京都:思文閣出版,1992年。
    ③刘梅琴,王祥龄:《荻生徂徕》,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
    ④荻生徂徕:《译文筌蹄初编?卷首题言?五》,收入《荻生徂徠全集》第五卷,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年,第20页。下引同。
    ①吉川幸次郎:《徂徕学案》,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東京:岩波书店,1973年,第641页。
    ②《徂徕集》(卷之十一),收入《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三巻,東京:ペリカン社,1985年,第114页,下引同。
    ③《译筌初编·卷首题言》,第19页。
    ④荻生徂徕:《蘐园随笔》(卷二),收入《日本儒林丛书》,第25页,下引同。
    ⑤原念齋:《先哲叢談》,東京:有朋堂書店,1928年。
    
    ①《译筌初编·卷首题言》,第16页。
    ②孙歌:《“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世界汉学》,1998年第1期。
    ③《译筌初编·卷首题言》,第17页。
    ④荻生徂徕:《答屈景山》,收入《徂徕集》(卷之二十七),第296页。
    ①《译筌初编·卷首题则》,第19—20页。
    ②崎阳,即长崎,是江户时代唯一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港口,故此地精通“和汉之语”的人最多,故有学者解“崎阳之学”为“使用中文语音阅读并且译为日语俚语的翻译学”,详见:孙歌:《“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世界汉学》,1998年第1期。
    ③《译筌初编·卷首题则》,第20页。
    ④《译筌初编·卷首题则》,第18页。
    ⑤同上,第17—18页。
    ⑥同上,第21页。
    ①《译筌初编》(卷一),第39页。
    ②《译筌初编·卷首题则》,第18页。
    ③关于徂徕入仕柳泽吉保的原因,主要源自于徂徕在学术上所取得的非常造诣,其自笔的《由绪书》中说道:“元绿九子年八月廿二日,以学术被聘出羽守,受领拾五人俸禄”。
    ④吉川幸次郎:《徂徕学案》,收入《荻生徂徕》,第657页,
    ⑤平石直昭:《荻生徂徕年谱考》,東京:平凡社,1984年,第44页。
    ①《与香国禅师》:“不佞尝与诸善华语者,石鼎菴、鞍苏三、及所偕冈生相识,则每击节以为希有未曾有矣,而亦唯一乡士耳。”又《贺香国禅师六十序》:“不佞茂卿之于香国禅师,昔者从友人田省吾所,稍稍获睹其所论著叙记偈颂,及它杂事,心已慕说之也,嗣乃偕崎人冈玉成,一趋品川精舍,实始接其丰采,聆其谭论”。
    ②岩桥遵成:《荻生徂徕》,東京:名著刊行会出版,第119页。
    ③《徂徕集》(卷之五),第54页。
    ④《徂徕集补遗》,收入《徂徕集》,第336页。
    ⑤《徂徕集》(卷之二十三),第251页。
    ⑥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⑦《徂徕集·卷之二十七》,第288页。
    
    ①《徂徕集·卷之二十六》,第276页。
    ②《蘐园随笔》(卷二),第26页。
    ③《蘐园随笔》(卷一),第11页。
    ④《蘐园随笔·文戒》(卷五),第59页。
    
    ①《徂徕集·卷之二十二》,第231页。
    ②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8页。
    ③平石直昭:《荻生徂徕年谱考》,東京:平凡社,1984年,第71页。
    ④今中宽司:《徂徕学の基础的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馆,1962年,第一章第三节。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伊川先生语五》,收入《二程集》,第262页。
    ①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8页。
    ②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学派之哲学》,東京:富山房,1903年,第528—529页。
    
    ①《徂徕集卷之十八》,第186页。
    ②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8—79页。
    ③荻生徂徕:《辨名》,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6》之《荻生徂徠》,东京:岩波书店,1973年,第210页,下引同。
    ①井上順理:《本邦中世までにおける孟子受容史の研究》,東京:风间书房,1972,第214页。转引自黄俊杰:《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②张崑将:《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1—162页。
    ③《论语古义》,第192页。
    ④荻生徂徕:《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徠全集》第四卷,东京:みすず書房,1978年,第41页,下引同。
    ①《辨名·性情才》,第240页。
    ②荻生徂徕:《孟子识》,收入板仓胜明辑:《甘雨亭丛书》(四),江戸:安中造士馆藏,嘉永6年(1853年),第11页,下引同。
    ①《孟子识》,第12页。
    ②《孟子识》,第12—13页。
    ③《孟子识》,第13页。
    ④《孟子识》,第6—7页。
    ①《孟子识》,第13页。
    ②《辨名》,第210页。
    ③《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四卷),第30页。
    ④《论语征·序》,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5页。
    ⑤同上,第4页。
    ①《论语征·序》,第6—7页。
    ②徂徕认为,《论语》中存在大量的“古言”、“古语”,“孔子多诵古言,论语所载,不皆孔子之言矣”,例如“举直错诸枉,举枉错诸直,盖古言也,而孔子引之也”、“里仁为美,古言,孔子引之”、“父在则观其志,父没则观其行,古言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亦古言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二句。非孔子时辞气,盖古言也”、“三人行,必有我师,古言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古言一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古言二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古言三也”、“升堂入室,盖古言”、“六言六蔽,蓋古言语也”,此外,《子罕》中的“譬如为山”章、“语之而不惰”章、“吾见其进”章、“子谓颜渊”章、“苗而不秀者”章、“后生可畏”章等内容,也皆属“古言”,等等。
    ③《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10—12页。
    ④同上,第75—76页。
    ⑤同上,第187页。
    ⑥《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四卷),第259—260页。
    ①《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14—15页。
    ②同上,第177—180页。
    ③同上,第107页。
    ④同上,第23页。
    ⑤黄俊杰在分析荻生徂徕对《论语》的解释时,指出徂徕的《论语》学基本上由三个支点架构而成:“道”、“圣人”与“六经”,这一点,与本文的观点较为一致。详见:黄俊杰:《荻生徂徕诠释<论语>的三个支点》,《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2卷第1期, 2005年6月。
    ⑥《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289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56页。
    ②《论语古义》,第73页。
    ③《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186页。
    ①张崑将:《荻生徂徕‘不言’的诠释方法析论》,《台大文史哲学报》(第六十三期),2005年11月。
    ②同上
    ③《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四卷),第35页。
    ④荻生徂徕:《大学解》,收入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学庸部壹),东京:凤出版,1973年,第9页,下引同。
    ①《大学解》,第13页。
    ②《大学解》,第18—19页。
    ③荻生徂徕:《中庸解》,收入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学庸部壹),东京:凤出版,1973年,第2页,下引同。
    ④同上,第1页。
    
    ①《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267页。
    ①转引自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②中井竹山:《非征》,收入《近世后期儒家集》(日本思想大系47),東京:岩波书店,1972年,第352页。
    ③井上哲次郎:《日本朱子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1905年,第619-623页。
    
    ①《复安澹泊》,收入《徂徕集》(卷之二十八),第302页。
    ②荻生徂徕:《读荀子校异·性恶篇》,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東京:河出书房新社,1975年,第617页。
    
    ①《辨名·天命鬼神》,第235页。
    ②《辨名·德》,第212页。
    ③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第78页。
    ④同上,第86页。
    ⑤转引自韩东育:《探寻德川儒教的真面目——读黑住真<近世日本社会と儒教>》,《二十一世纪》,2004年12月。
    ①胡娟:《坂东玉三郎的昆旦妆容及其他》,《读书》,2010年第12期。
    ②伊藤东涯:《先府君古学先生行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9—10页。
    ③山鹿素行:《圣教要录》,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2《山鹿素行》,岩波书店,1970年,页340
    ④山鹿素行:《圣教要录》,收入同上,页341
    
    ①堀勇雄:《山鹿素行》,东京:吉川弘文馆,1994年,第209—210页。
    ②《童子问》,第204页。
    ③同上,第210—211页。
    ①张崑将:《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以伊藤仁斋、获生徂徕为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李甦平:《中国·日本·朝鲜实学比较》,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③杉本勋:《实学史研究的一个视角》,收入葛荣晋主编:《中日实学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24—246页。
    ④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第68页。
    
    ①韩东育:《东亚的心胸》,《读书》,2008年第8期。
    ②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③韩东育:《关于前近代东亚体系中的伦理问题》,《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④韩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⑤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二):帝国与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517页。
    ⑥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②《论语古义》,第182—183页。
    ③《论语征》,收入《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卷),第27—28页。
    ④黄俊杰:《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类型及其涵义》,《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4卷第2期),
    ①《对话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术研究的大苦与至乐》,《东北师大校报》2009年10月25日第1150期。
    [1]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师伏堂丛书本。
    [5]何晏:《论语集解》,元盱郡覆宋本,1932年影印。
    [6]韩愈、李翱:《论语笔解》,收入张海鹏辑:《墨海金壶》,台北:台北禹甸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
    [7]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丛书集成初编本。
    [9]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1]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2]赵岐:《孟子章句》,元盱郡覆宋本,1931年影印。
    [13]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4]陆德明:《经典释文》,四部丛刊初编本。
    [15]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7]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8]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662页。
    [19]魏徽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
    [20]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1]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2]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4]王溥:《唐会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25]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6]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27]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8]孙复:《孙明复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29]司马光:《司马文正公集略》,东洋文化研究院藏书版。
    [30]周敦颐:《周濂溪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1]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2]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33]张载撰王夫之注:《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5]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社,安微教育出版社,2002年。
    [36]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7]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8]叶梦得:《避暑录话》,丛书集成初编本。
    [39]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0]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9页。
    [42]朱舜水:《朱舜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3]罗钦顺:《困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4]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5]戴震:《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46]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7]朱彝尊著,许维萍等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初版,1998年。
    [48]陈梦雷编、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台湾故宫电子版。
    [49]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50]陈澧著:《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51]谭嗣同:《仁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52]赵翼:《陔馀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53]赵翼:《簷暴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5]伊藤仁斎:《語孟字義》,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之《伊藤仁斎?伊藤東涯》,東京:岩波書店,1983年。
    [56]伊藤仁齋:《童子問》,收入《日本古典文學大系?97》之《近世思想家文集》,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
    [57]伊藤仁斎:《論語古義》,東京:合資会社六盟館,1909年。
    [58]伊藤仁斎:《孟子古義》,京兆:文泉堂发行,享保庚子新刊(1720年)。
    [59]伊藤仁斎:《大學定本》,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鳳出版,1973年。
    [60]伊藤仁斎:《中庸發揮》,收入同上。
    [61]伊藤仁斎:《古學先生詩集》,收入《日本漢詩》第四卷,東京:汲古書院,1986年。
    [62]伊藤仁斎:《古學先生文集》,收入《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一卷,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
    [63]伊藤仁斎:《易経古義》,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册,東京:凤出版,
    1978年。
    [64]伊藤仁斎:《大象解》,收入同上。
    [65]伊藤仁斎:《極論》,收入同上。
    [66]伊藤仁斎:《読近思録鈔》,收入同上。
    [67]伊藤東涯:《古今學変》,收入《日本思想大系?33》,東京:岩波書店,1983年。
    [68]伊藤東涯:《古学指要》,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五册,東京:凤出版,1978年。
    [69]伊藤東涯:《绍述先生文集》,收入《日本漢詩》第四卷,東京:汲古書院,1986年。
    [70]荻生徂徠:《弁道》,《日本思想大系?36》之《荻生徂徠》,東京:岩波書店,1973年。
    [71]荻生徂徠:《弁名》,收入同上。
    [72]荻生徂徠:《政谈》,收入同上。
    [73]荻生徂徠:《太平策》,收入同上。
    [74]荻生徂徠:《學則》,收入同上。
    [75]荻生徂徠:《蘐园随笔》,收入关仪一郎编:《日本儒林叢書》第七册,東京:凤出版,1978年。
    [76]荻生徂徠:《蘐园十笔》,收入同上。
    [77]荻生徂徠:《論語徴》,收入《荻生徂徠全集》第三、四卷,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年、1978年。
    [78]荻生徂徠:《大學解》,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鳳出版,1973年。
    [79]荻生徂徠:《中庸解》,收入同上。
    [80]荻生徂徠:《孟子識》,收入板倉勝明輯:《甘雨亭叢書》(四),江戸:安中造士館蔵,嘉永6年(1853年)。
    [81]荻生徂徠:《読荀子》、《読韓非子》,收入《荻生徂徠全集》第三卷,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5年。
    [82]荻生徂徠:《徂徠集》,收入《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三巻,東京:ペリカン社,1985年。1、中国学者专著
    [8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84]梁启超:《明末朱舜水先生之瑜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85]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6]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87]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
    [88]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8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
    [9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9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92]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9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9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9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9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97]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98]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99]陈恩林:《逸斋先秦史论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
    [100]韩东育:《天人?人际?身心: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1]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2]韩东育:《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新诠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03]韩东育:《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4]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
    [105]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06]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7]李清良:《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8]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109]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0]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1]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12]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3]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4]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115]黄俊杰:《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年。
    [116]唐明贵:《论语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7]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18]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9]朱维峥:《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0]刘师培:《国学发微》,民国宁武南氏校印本,1936年。
    [121]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22]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
    [123]韩仲民:《帛书说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5]章太炎:《章太炎的白话文》,上海: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
    [126]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27]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128]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9]朱谦之:《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0]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
    [131]刘梅琴、王祥龄:《荻生徂徕》,台北,东大图书,1999年。
    [132]王青:《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33]任厚奎:《东方哲学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4]楼宇烈:《东方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5]李威周:《中日哲学思想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136]李威周:《中日哲学思想交流与比较》,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137]《东方哲学史数据选集:日本哲学二、德川时代之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138]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诠释的张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39]严绍璗、源了圆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3?思想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0]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41]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年。
    [142]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3]刘金才:《町人伦理思想研究:日本近代化动因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4]黄俊杰:《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年年。
    [145]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年。
    [146]黄俊杰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7]李明辉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二)儒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8]杨儒宾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三)文学与道家经典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9]张宝三、杨儒宾编:《日本汉学研究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0]张崑将:《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1]张崑将:《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2]李明辉编:《儒家经典诠释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3]黄俊杰编:《中日四书诠释传统统初探(上)(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4]张宝三、徐兴庆合编:《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5]张昆将:《德川日本儒学思想的特质:神道、徂徕学与阳明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6]黄俊杰编:《东亚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7]高明士编:《东亚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8]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9]郑吉雄、张宝三合编:《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0]黄俊杰编:《东亚儒者的四书诠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1]黄俊杰、江宜桦编:《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2]张宝三、杨儒宾合编:《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思想文化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3]叶国良、陈明姿合编:《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文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4]黄俊杰、林维杰合编:《东亚朱子学的同调与异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8。
    [165]黄俊杰:《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6]徐兴庆:《朱舜水与东亚文化传播的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7]徐兴庆编:《新订朱舜水集补遗》,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日本学者专著
    [168]原念齋:《先哲叢談》,東京:有朋堂書店,1928年。
    [169]井上哲次郎:《日本朱子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1905年。
    [170]宇野哲人:《古学派》,東京:春阳堂书店,1936年。
    [171]西晋一郎:《日本儒教の精神:朱子学?仁斋学?徂徕学》,大阪:渓水社,1998年。
    [172]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
    [173]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2年。
    [174]吉川幸次郎:《仁斎·徂徠·宣長》,東京:岩波書店,1975年。
    [175]相良亨:《伊藤仁斋》,東京:ぺりかん社,1998年。
    [176]相良亨:《日本の儒教?1》,東京:ぺりかん社,1992年。
    [177]相良亨:《日本の儒教?2》,東京:ぺりかん社,1996年。
    [178]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東京:弘文堂,1955年。
    [179]子安宣邦:《江戶思想史講義》,東京:岩波書店,1998年。
    [180]子安宣邦:《伊藤仁斎の世界》,東京:ぺりかん社,2004年。
    [181]子安宣邦:《方法としての江戶》,東京:ぺりかん社,2000年。
    [182]子安宣邦:《徂徠學講義》,東京:岩波書店,2008年。
    [183]子安宣邦:《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84]黑住真:《近世日本社會と儒教》,東京:ぺりかん社,2003年。
    [185]黑住真:《複數性の日本思想》,東京:ぺりかん社,2006年。
    [186]石田一良:《伊藤仁斎》,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年。
    [187]貝塚茂樹:《伊藤仁斎》,東京:中央公論社,1983年。
    [188]木村英一:《伊藤仁斎集》,東京:筑摩書房,1974年。
    [189]福島政雄:《近世先哲の教育と思想》,東京:藤井書店,1944年。
    [190]加藤仁平:《伊藤仁斎の学問と教育:古義堂即ち堀川塾の教育史的研究》,東京:目黑書店,1940年。
    [191]三宅正彦.:《京都町眾伊藤仁齋の思想形成》,京都:思文閣,1986年。
    [192]平石直昭:《荻生徂徕年谱考》,東京:平凡社,1984年。
    [193]岩橋遵成:《徂徠研究》,東京:名著刊行會,1969年。
    [194]野口武彦:《荻生徂徠:江戸のドン·キホーテ》,東京:中央公論社,1993。
    [195]田原嗣郎:《徂徠學の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1年。
    [196]今中寛司:《徂徠学の史的研究》,京都:思文閣出版,1992年。
    [197]今中寛司:《徂徠學の基礎的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年。
    [198]小島康敬:《徂徠學と反徂徠》(増補版),東京:ぺりかん社,1994年。
    [199]衣笠安喜:《近世儒學史の研究》,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1987年。
    [200]源了圓:《近世初期實學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0年。
    [201]源了圓:《徳川思想小史》,東京:中央公論社,1973年。
    [202]阿部吉雄:《日本朱子學と朝鮮》,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年。
    [203]島田虔次:《朱子学と陽明学》,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
    [204]石原道博:《朱舜水》,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年。
    [205]约翰?惠特尼?霍尔著,周一良译:《日本:从史前到现代》,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06]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07]韩东育:《历史上东亚的儒学对话及其现实意义》,《日本学刊》,2005年2期。
    [208]韩东育:《“仁”在日本近代史观中的非主流地位》,《历史研究》,2005年1期。
    [209]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3期。
    [210]韩东育:《山鹿素行著作中的实用主义与民族主义关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211]韩东育:《日本“古学”与“国学”的各自分工及学理关联》,《求是学刊》,2009年1期。
    [212]韩东育:《法家的发生逻辑与理解方法》,《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213]韩东育:《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古代文明》,2009年3期。
    [214]陈景彦,王玉强:《浅析伊藤仁斋的朱子学观》,《史学集刊》,2009年1期。
    [215]黄俊杰:《荻生徂徕诠释<论语>的三个支点》,《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2卷第1期,2005年6月
    [216]黄俊杰:《孟子思维方式的特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一卷第三期。
    [217]黄俊杰:《德川时代日本儒者对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东亚比较思想史的视野》,《文史哲》,2003年1期。
    [218]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儒家诠释传统研究刍议》,收入《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219]张岱年:《谈“横渠四句”》,《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1期。
    [220]陈恩林:《论<易传>对<周易>神学卜筮体系的改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21]朱仁夫:《儒学对日本之影响》,收入韩国东亚人文学会编:《东亚人文学》(第十辑),东亚文化出版社。
    [222]陈玮芬:《由“东洋”到“东亚”,从“儒教”到“儒学”:以近代日本为镜鉴谈“东亚儒学”》,《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04年6月。
    [223]束景南:《<四书集注>编集与刊刻新考》,收入《朱熹佚文辑考》,第628页。
    [224]孙歌:《“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世界汉学》,1998年第1期。
    [225]蔡振丰:《丁若镛的四书学》,《台大文史哲学报》(第六十三期),2005年11月。
    [226]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收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7]金德建:《<孟子>、<王制>所述制度相通之处》,收入《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228]杨儒宾:《<中庸>、<大学>变成经典的历程──从性命之书的观点立论》,《台大历史学报》第24期,1999年12月。
    [229]杨儒宾:《人伦与天理——伊藤仁斋与朱子的求道历程》,载黄俊杰主编:《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日本篇》,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9年。
    [230]童长义:《从十七世纪中日交流情势看朱舜水与日本古学派》,收入《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1]李甦平:《宋明理学在日本的传播和演变》,《哲学研究》,1982年3期。
    [232]李甦平:《中日朱子学之比较》,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六)——东方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
    [234]陆德阳:《<荀子>在日本徂徕学中的位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235]顾歆艺:《<四书章句集注>成书考略》,收入《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236]金培懿:《“义理人情”的诗教观──江户古学派的<诗序>观研究》,《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5卷第2期(总第10期), 2008年12月。
    [237]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孔子研究》,1990年1期。
    [238]张信:《论<论语>的主要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39]郭沂:《<论语>源流再考察》,《孔子研究》,1990年4期。
    [240]郭沂:《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241]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242]郭沂:《<中庸>成书辨正》,《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243]杨天宇:《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44]蒋鸿青:《论包咸“论语章句”的学术成就》,《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45]秦晖:《<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南方周末》,2007年7月12日第26版。
    [246]梁涛:《郭店楚简与<中庸>公案》,《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期。
    [247]刘又铭:《<大学>思想的历史变迁》,收入黄俊杰编:《东亚儒者的<四书>诠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8]谢维扬:《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研究的进展与古史史料学概念》,《文史哲》,2007年第2期。
    [249]杨海文:《<孟子>传记博士问题的学术史考察》,《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250]林维杰:《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朱熹对<孟子?万章>篇两项原则的诠释学解释》,《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8年第32期。
    [251]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252]漆侠:《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53]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254]庞万里:《<二程集>中<中庸解>作者考辨》,《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2期。
    [255]彭耀光:《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7年6期。
    [256]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7]饶宗颐:《宋学的渊源——后周的复古与宋初学术》,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六册经术、礼乐),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443页。
    [258]林乐昌:《张载佚书<孟子说>辑考》,《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259]龚杰:《张载的“四书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60]土田健次郎、杨儒宾等:《“东亚论语学”研究的概念与方法》,《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5卷第1期(总第9期),2008年6月。
    [267]佐藤将之:《日本明治前半时期之<荀子>“性恶论”论》,台湾哲学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议。
    [268]冈田武彦着,陈玮芬译:《戴震与日本古学派的思想——唯气论与理学批判论的展开》,《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十卷第二期。
    [269]三宅正彦:《<古学先生诗文集>解说解题?仁斋主著的稿本、刊本及其研究》,收入《古学先生诗文集》,ぺりかん社,1985年。
    [270]三宅正彦:《伊藤仁斎の诸稿本とその训读法》,收入《伊藤仁斋集》(日本の思想11),東京:筑摩書房,1972年。
    [271]丸谷晃一:《伊藤仁齋?東涯の思想に関する総合的研究》,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礎研究(B)-(2),2002—2005。
    [272]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收入《相良亨著作集》(第1巻),東京:ぺりかん社,1992年,第256—268页。
    [273]山崎弘行:《都市文化の文脈における普遍的道徳の確立——伊藤仁齋の『語孟字義』における人間の尊厳と道徳的自律性という概念》,《都市文化研究》,2005年。
    [274]子安宣邦着,陈玮芬译:《仁斋古义学与激进主义》,《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04年6月。
    [275] Sato Naokata and Joseph Spae: ,, Vol. 5, No. 1 (Jan., 1942), pp. 167-187.
    [276] I. J. McMullen:,, Vol. 54, No. 4 (Winter, 1999), pp. 509-520.
    [277] Emanuel Pastreich:,, Vol. 4, No. 1, 2004, pp. 82-111.
    [278] Samuel Hideo Yamashita:,, Vol. 43, No. 2 (Dec., 1983), pp. 453-4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