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杜诗学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这个题目聚焦在以明末清初杜集为主的杜诗笺释与接受诸问题,以对其所寄寓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注家的个体生活经验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种种“心理”的考察为线索,在杜诗学与时代文互涵互动的双向关系中,寻绎其作用于杜诗学的种种进路,由此呈现明末清初一百多年间杜诗学发展的大致脉络。文章不仅致力于挖掘杜诗阐释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亦且努力寻绎支配这些现象的自主性、非自主性因素。这样,便可以在众多的杜诗注本中,求得一个一以贯之的视角以透看明末清初杜诗学的历史进程。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从明末清初杜诗学者的占籍考索入手,揭示作为注杜主体的杜诗学者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群体特征,进而探察这一“群体”其活动方式、共同的学术追求是如何施于杜诗学以具体的影响,从而引发杜诗学风貌的改变的。下篇着眼于杜诗学的历史流变,从明末清初杜诗学者大量的注杜论述与实践中,归纳出最能体现该时期杜诗辑注进程的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选择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杜集逐一剖析,在“史”的整体视野观照下进入微观的细致论析,从而也为我们理解这段杜诗学史提供具体扎实的细节支持。
This examination questions focuses on the Du Fu poems writing paper giving first place to later period Ming Dynasty and initial stage Qing dynasty Du collection explaining and accepting all problems, to be a clue to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of times , historical con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life pouring a family lodged temporarily in by it with a variety of among them what be precipitated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u-fu poem studies and times culture, interactive two-way of culvert concerns middle mutually, seek its variety of effect way in the Du-fu poem studies, unfold from this later period Ming Dynasty and initial stage Qing dynasty hundred is many during a certain era development of the Du-fu poem studies 's basically artery and vein. The article concentrates efforts on the phenomenon excavating The Du-fu poems expounding various appearing in process not only, make great efforts to look for the factor sorting out the autonomy controlling these phenomenon , must act on self s ow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also. Such, in just being able to be this in a lot of the Du-fu poems annotation, find a One principle runs through it all the later period coming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Ming Dynasty the visual angle and the courses of history of initial stage Qing dynasty the Du-fu poem studie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allotted around two. Start with later period Ming Dynasty and native place of initial stage Qing dynasty the Du-fu poems researchers examination in the front, reveal as the Du-fu poem researchers who makes an explanation the The Du-fu poems main body in group characteristic shown by specially appointed historical period, fishing for the manner examining this one "group" and common learning go after then is how the poetics produces concrete effect to Du, initiate the Du-fu poem studies scene changing thereby. Last one has the history flowing deformation in the Du-fu poem studies in mind, a great quantity discussion making an explanation the Du-fu poems and practice from later period Ming Dynasty and the initial stage Qing dynasty the Du-fu poems researchers are middle, the Dushi part summing up in a can embody most such period pours three of course developing a stage, have chosen two in every stage analysing Du Ji having representativeness most one by one, in the "history" overall ken, the Taoist temple comments on Xi according to entering microcosmic meticulousness down, for we understand that the history that this paragraph of the Du-fu poems studies provides concrete solid detail hold out thereby also.
引文
[1]林继中师《杜诗选评·前言》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闻一多《杜甫》,《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3]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卷138,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320页
    [1]熊飞、漆身起、黄顺强校点《文天祥全集》卷16,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1页
    [2]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南雷诗文集》(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3]刘须溪批杜语,转自谢思炜《杜诗解释史概述》一文,见《唐宋诗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7页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2册,第154页
    [5]引自孙微《清代杜诗学史》,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63页
    [6]亦可参看吴淑玲《清初杜诗批评的新变》,《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四期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1]江灏《知本堂读杜·自序》,转引自《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2]转引自伍蠡甫、蒋孔阳等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艺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1页
    [1]参看《古典诗学的文规照》中《朱鹤龄杜诗辑注平议》一文,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2-279页
    [1]见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的张力》,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9页
    [1]如所周知,明王朝的崩溃、满洲的入主中原带给学者社会的不只是心理上的激烈震荡,更引发其思想上的痛苦反思。“当时的学人将明亡归因于道德沦丧、伦理秩序崩溃,并认为它是由空洞浅薄的理学思辨引发的”,他们确信,“只有反省前代学术的失败,才能为哲学和精神的复兴,以及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找到出路”。参看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2]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龚自珍全集》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347页
    [4]《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475页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如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见《宋词四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陈尚君《唐诗人占籍考》见《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64、366、378页
    [2]见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1]见《杜集书录》第171页
    [2]关于“江南”,陈正祥《中国文地理》第11页可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3]关于宋以前杜诗的流传情况,可参看陈尚君《杜诗早期流传考》一文,此文收入《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杜律虞注》的作者问题,周采泉先生曾做过详细辩证,见《杜集书录》,第665-667页
    [5]《中国文地理》,第22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国门广业社由复社同志与东林诸孤所集,见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惊隐诗社,一名逃社,社员均为明遗民,见《清诗纪事·明遗民卷》,江苏吉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77页;
    南湖九子社、南湖五子社、鹪林六子杜则为甬上遗民诗社,参见《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2]《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五册,饮冰室文集之四十一,第61页
    [3]顺治一年(1645),顾炎武与归庄在里共襄守城战,同年,黄宗羲也率黄竹浦子弟兵从朱以海抗清,方文则从杨文骢行军苏州,此外,李邺嗣、林时对也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参见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5]叶继武《九月寒斋同逃社诸子祭陶元亮、杜子美两先生》,诗见叶振宗辑录《吴江叶氏诗录》,转引自谢国祯《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宋末方回的组诗《诗思》中有一联曰:“万古陶兼杜,谁堪配飨之。”元章祖程《注白石樵唱》云:“陶渊明以义熙为心,杜子美以天宝兴感,为得诗人忠爱遗意。”见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6]《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25、775、901页
    [7]《尚友堂年谱》.转见孙微《清代杜诗学史》,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76页。按:《尚友堂年谱》,又作《沧柱公年谱》,为仇兆鳌自撰
    [1]《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即以朱鹤龄为例,最为今日学界所熟稔与推重的就是《杜工部集辑注》,但在当日他并不欲以此自见,他的一生著书,以经学自重,于《诗》、《春秋》尤费苦心。(参见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当然,不想以注杜自见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杜注是率而为之之作,动辄耗费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于杜诗注疏者,在在皆是。
    [2]参看附录(1)
    [1]彭本刻于元贞元元年(1295),高本刊刻在元大德七年(1303)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杜诗评点自刘辰翁始。”
    [3]参看:周采泉《杜集书录》内编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张静《刘辰翁杜诗批点本的三种形态》,《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一期
    [4]《钱注杜诗·略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页
    [5]刘将孙《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序》,引自《杜集书录》第111页
    [6]见《杜集书录》第512页
    [7]《杜集书录》,第114页
    [1]《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3页
    [2]此据龙玉兰《试论刘辰翁的杜诗评点》所统计的数据,见《杜甫研究学刊》1991年第4期
    [3]见《杜臆》,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页
    [4]见四库全书本《杜诗拼》,集部1070册,第30页
    [5]《杜诗举隅序》,见宋濂《文宪集》卷5.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382页
    [1]《读杜小笺》引述刘辰翁六次,均加驳斥,见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卷106-1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55、2156、2161、2175、2186、2201页
    [2]四库全书本,集部1070册,第21页
    [3]参见《杜诗捃》提要
    [4]《读杜寄卢小笺·自识》,《牧斋初学集》卷106,第2153页
    [5]《杜诗说·杜诗概说》,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4页
    [1]《杜诗详注·杜诗凡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4页
    [2]引自《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3]见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集》卷十六,国粹学报馆,国粹丛书本
    [1]《杜臆·杜臆原始》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页
    [2]陈式《杜意》语,引自《杜集书录》第513页
    [1]关于王嗣奭的生平,可参看《万历庚子同年录》、《浙江通志》、《鄞县通志》(均见《杜臆》附录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02-403页);另顾廷龙先生《影印本(杜臆)前言》(见同上,附录一,第391-401页)、刘开扬先生《(杜臆)前言》(见同上)、柴德赓先生《关于(杜臆)的作者王嗣奭》(见《杜甫研究论文集》三辑,中华书局1962年,第305-310页),本文除非需要,不再另述。
    [2]见清人胡文学编《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涪州王右仲先生嗣奭”条,其中又云:“先生……于圣学深为有得,神庙末年,士大夫称博学未有过先生者”。《四库全书》第1474册,第549页
    [3]《杜臆》的未曾刊行,似乎与学术思潮有一定关系。王汎森《明代心学家的社会角色》一文云:“思潮与书籍的刊行流布虽不必然有‘银丁扣'般一对一的关系,但是其影响是异常明显的,在某一个思潮之下,某一类书便大量刊行,而与此思潮不相干的书也就沉没得无影无综,在清代考证学最盛的时代,明代中晚期一些原先没有声光的著作是不太出现的,细考出版史便知”(见《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注2)。王氏从学刘蕺山,今天的研究虽然已经证明蕺山之学与纯粹空谈心性者不同,但仍属王学体系则是无疑的。他的另一弟子恽仲升文集罕见亦可略推见王氏命运,《杜臆》虽为文学批评之作,且不乏新学之精神,但或亦小免遭池鱼之殃。当然,这种可能性不能夸大,姑为情测之说,并没有确凿的事实根据,仅备参考。
    [4]《杜诗详注·附编·诸家咏杜》,见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95页
    [5]《影印本(杜臆)前言》,据顾先生该文所考证,《杜诗详注》钞本所引与《杜臆》比较地接近,而刻本则改动较大。第396-398页
    [6]顾廷龙《影印本(杜臆)前言》说:“这样一部好书,过去竟没有流传,真是学术界的憾事”,页394。按:《杜臆》是迄今公开出版的唯一一部明人杜注。
    [1]如洪业《再说杜甫》云:“明末清初王嗣奭右仲读杜善以意逆志”(见《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页432,原载《清华学报》第十卷第二期[1974、7]);
    吴淑玲《清初杜诗批评的新变》谓:“元明杜诗研究转入低潮,成就不大,值得提及的只是明代对杜律的关注和《杜臆》对‘以意逆志'解诗方法的发展.”(载《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四期,第59页)
    [2]参看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页
    [3]转引自《杜集书录》,第307-308页
    [1]《西山文集》卷36,四库全书1174册,第566-567页
    [2]古逸从书之二十三,遵义黎氏校刊《覆麻沙本杜工部草堂诗笺》卷末跋一
    [3]《鹤山集》卷55,四库全书1172册,第622页
    [4]如俞成《校正草堂诗笺跋》云:“其始考异,其次辨音,又其次讲明作诗之义……警悟后学多矣”;魏了翁《候氏少陵诗注序》亦云:“阅其书,盖出乎请家笺释之后,而兼善并能”。
    [5]《杜诗引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1页
    [6]《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6页
    [1]徐柏容等编《张岱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页
    [2]王夫之《夕堂水日绪论外编》,见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4-215页;
    杨慎亦云:“先辈读书博且精,不似后生之柬书不观,游谈无根也”,见王仲镛《升庵诗话笺证·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27-528页
    [3]续修四库全书第1307册《杜臆》附《管天笔记外编》,第646页,以下所引《管天笔记外编》均据此本,只标页数,其余不再另注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4-187页
    [5]《珂雪斋集》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56页
    [1]据笔者检阅,此际白文本杜诗尚有张潜《杜少陵集》、许宗鲁《杜工部诗》、李齐芳《杜工部分类诗》、傅振商《杜诗分类》、王寅《杜工部诗选》等。
    [2]《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页
    [3]《杜集书录》,第134页
    [4]陈献章语,转引自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第179页
    [5]《杜集书录》,第138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八引.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5页
    [2]参看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第一章《以意逆志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3-70页
    [1]《杜臆》,中华书局1963年版。下文引《杜臆》笺语均用此本,只标卷数,不再另注
    [2]参继中师《文建构文学史纲》“内观照的‘山谷模式'”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阮阅《诗活总龟》前集卷8“评论门”引《王直方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4]赵次公自序语,继中师《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体验”之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提出,已见于前贤谢思炜《杜诗解释史概述》一文(原载《文学遗产》1991年第三期,后收入作者《唐宋诗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页90),笔者阅读此文后受教甚多。但本文与谢先生的归结仍有不少差别。谢先生主要从体验方法的推测性质及其所暴露的问题方面立论,本文则希望借“体验”这一概念所能包容的内涵阐明王嗣奭笺释杜诗的特色。
    [6]杜诗被视为经典,宋代己然,王嗣奭不过是从自身出发,加以体认耳。然何以明人解释儒家经典好以“臆” 名书.则笔者眼下尚无过硬的理由.如下的解释或许可以表明我们这里的讨论并非无稽之谈:以“臆”名书既显示了解经者对经典的审慎与持重之心,“臆”字.毕竟包含主观想象与揣测,同时也是解经者对自我“本心”的自信。
    [1]见上页注[5],谢文认为王嗣奭对“臆”的阐释“着重强调的是解释的推测性质,并包含了对恢复作者意图的否定回答”。本文对此略有怀疑,有强调。但非“着重”,更不意味着是一种否定回答。
    [2]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一册第166页
    [3]继中师语,见《文建构文学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1]参看郭英德、谢思炜等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20页
    [1]崇祯死于公历1644年4月25日,参看美国学者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崇祯皇帝的末日”一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193页
    [2]《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页
    [3]卷四十四,国粹学报馆,国粹丛书本
    [1]《孟子·告子上》云,“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1]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零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8页
    [2]《评子美诗》,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六十七卷“题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04页
    [3]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19页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4页
    [1]关于金圣叹的生平,可参看严云受《金圣叹事迹系年》,载《文史》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23-339页。无名氏所撰《辛丑纪闻》记曰:“亥、子间,(金圣叹)方从事于杜诗,未卒业而难作,天下惜之.”(钟来因整理《杜诗解·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92页)另据钟来因《初评金圣叹的〈杜诗解〉》(《杜甫研究学刊》1982年第1期,第81页)所统计,《杜诗解》四卷,存杜诗155题共205首,只占现存杜诗百分之十四.
    [2]徐增《而庵诗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32页
    [3]《葭秋堂诗序》,见《杜诗解·附录》,同注1,第294页。
    [4]金雍编《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9、503、504页
    [1]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78页。其实,金圣叹并非“无著作之意”,其《绝命词》云:“鼠肝虫臂久萧疎,只惜胸前几本书。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如何?”(《沉吟楼诗选》,见《金圣叹文集》,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3页)显然是对自己未竟事业的叹惋。今人的研究也已指出,综观金圣叹一生的文学批评,就其批评主旨、批评途径和理论形态看,实际上形成了两组序列,“六才子书”是一组序列,“六才子书”以外是一个序列,而金氏批评观点的确立、批评体式和思维方法的成型主要存在于第一序列中,它们乃足余圣叹精心结撰之作(详谭帆《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5页)
    [2]钟来因整理《杜诗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3]《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7页。又今人陈登原《金圣叹传》云:“考其批书之法,固非专致力于某一书,俟是竣而移力他书。盖亦同时进行,忽此忽彼”(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第55页),也指出了金圣叹批书的即兴性
    [4]在金圣叹在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读法”中曰:“圣叹本有才子书六部,《西厢》乃是其一,然其实六部书,圣叹只是用一副手眼读得。”《水浒》、《西厢》评点中擅改原文的现象,已经是学人们共知的常识。七十年代初,美国学名王靖宇在其专著《金圣叹的生平及其文学批评》中,就已经对此作过细致的分析(谈蓓芳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5页,83-88页),但由于王氏并未将《杜诗解》文本予以比对,便断然以为“金圣叹从未在《杜诗解》中故意改动其所评解的文本”(页55)。时隔二十余年后,作者在《简介美国的金圣叹研究》一文中又一次重申此意.见章培恒等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页),而据笔者目力所及国内其他讨论《杜诗解》的文章中,对此也并没有加以检讨。
    [5]它们分别是:[宋]赵次公撰,林继中辑校《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版:[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洪业《杜诗引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遵义黎氏校勘本,古逸丛书之二十三;[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中华书局1958年版:[清]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康熙金陵叶永茹刻本;[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应该加以说明的是,本文中出校的《杜诗解》与以上诸注用字互异处,均可在金圣叹批文中得到确认,未经确认者均未出校,也就足说文中出校各条,业已排除由于刻工或印刷产生的讹字。
    [1]此诗《杜工部草堂诗笺》题作《曲江值雨》。
    [1]此诗《杜工部草堂诗笺》、仇注亦题为《宾至》,而赵注、九家注、钱注、朱注、浦解均作《有客》。另我们在比勘中多处发现《杜诗解》用字与《杜工部草堂诗笺》相同,而多与其余诸本异:卷三《历历》“无端贼盗起”句,“贼盗”从草堂本,其余各本作“盗贼”;《社日二首》题从草堂本,其余各本作《社日两篇》:《鹦鹉》“红嘴谩多知”句,“谩”从草堂本,其余各本作“漫”;《又呈吴郎》“更思戎马泪沾巾”句,“沾”,草堂本虽与其它各本同作“盈”,但草堂本还于“盈”字下注云:“一作‘沾'”,此正为《杜诗解》用字所本,以此观之,则金圣叹批杜诗,很可能主要是以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本为底本的,当然,我们尚缺乏更为坚强的佐证,此姑备一说耳。
    [2]钟来因整理《杜诗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凡下文金圣叹杜诗笺语引自《杜诗解》者只标明卷数,不再另注。
    [3]顾炎武曰:“万历间,人多好改窜古书。人心之邪,风气之变,自此而始。”见[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6页。
    [4]由前引己知金圣叹批解杜诗是“每于亲发家素所往还酒食游戏者,辄置一部,以便批阅”,如此,需要的本子既多,则其所用底本中有可能有些存在“校勘不精”(这正是明人刻书的特点)的问题。
    [5]王鸣盛《_十七史商榷·序》,中国书店1987年版,第2页
    [6]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二十八《刘继庄传》,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28页
    [1]《后汉书·杨伦传》:“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79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66页);《晋书·礼志》:“《丧服》本文省略,必待注解事义乃彰。”([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9,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82页),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实不能枚举。
    [2]《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8页。
    [3]《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页
    [4]《与嵇匡侯永仁》.同上书,第530页
    [5]《答王道树学伊》,同上书,第497-498页
    [6]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85页
    [1]叶征洛《金圣叹〈杜诗解〉评介》还举了不少由于金圣叹对杜诗所涉及史事、用典不加稽考而造成的缺失的诗例,可资参证(见《札甫研究学刊》1989年第3期,第40页)。但也有论者认为金圣叹《杜诗解》是将注释与评点相结合的(见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64页),即金氏实际仍未能完全抛却注释。客观情况当是如此,但金圣叹在主体认识上却是有意要将“解”与“注”分开,当亦属实。
    [2]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陈淑女译,民国五十八年台湾开明书店印行,第38页。
    [3]金雍编《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0-501页
    [1]《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79、326页
    [2]有关起承转合说在诗学中的展开,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同注24,第41页)、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1-117页)均已论及,尤其是后者论之尤详,足资参考.
    [3]《答王道树学伊》,《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7-498页
    [4]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同注[3]
    [5]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6页,第1045页
    [6]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99页
    [1]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9页
    [2]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38页
    [1]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33页
    [2]钱锺书《谈艺录》[附说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页
    [1]正因金圣叹以杜甫为圣贤,故他对杜甫之“立言有体”格外关注,于《登兖州城楼》、《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题下笺语均一再提及。
    [1]参看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218页
    [2]陆九渊曰:“沉涵熟复,切己致思”:朱熹曰:“虚心涵咏,切己省察”,同前注。
    [1]刘大櫆语,引自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85页
    [2]周作人《谈金圣叹》,《苦竹杂记》,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1]金雍编《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1页
    [2]参看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3]《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第501-502页
    [4]《与许升年》,《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9页
    [5]以道德品格与知性能力为“胸襟”,见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第125页
    [1]叶燮《原诗》“内篇”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7页
    [2]金圣叹于《狂歌行赠四兄》一诗解曰:“一肚皮诗礼,方可作巢、许,……一解写尽礼法外人最爱礼法.遂为嵇、阮诸公吐气”(页156-157),正复如此。我们阅读金圣叹的《杜诗解》时,总感金圣叹其人异端性的一面被世人过分强调了,而其所具有的一个儒者的温厚气质却被怠慢了。
    [1]朱自清《诗多义举例》,《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2]《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5页
    [3]朱熹《答吕子约》曰:“只以博学力行为事,而未尝虚心平气熟玩圣贤之言,以求至理之所在”,见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3页。
    [1]《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一》,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第190页
    [3]《与徐子能增》,《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页
    [4]引自高步瀛《先秦文举要》,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22页
    [1]明人潘应诏序李齐芳《杜工部分类诗》语,《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3页
    [2]《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三》,《金圣叹全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3]《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楔子》,同上书,第28页
    [4]《与任升之》,《圣叹尺牍》,《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4页
    [5]周金环、马钟元译,克莱夫·贝尔《艺术》,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6页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6页
    [2]叶燮《原诗》“内篇”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1页
    [3]叶燮于康熙丙寅(1686年)九月向友人林云铭出示《原诗》,沈珩也在此年为之作《原诗叙》,另据《清史列 传》卷十七《叶燮传》所记,叶燮晚年寓居吴县之横山,“以吴中称诗多猎范、陆之皮毛而遗其实,遂著《原诗》内外篇,力破其非”。(同上书,第83-86页)综合以上数条观之,《原诗》大致在1686年,亦即叶燮六十岁时成书,而其时金圣叹辞世已二十余年了。
    [1]唯一一例是金圣叹于《秋兴八首》题下所批:“故曰皇有气而无理,帝有理而无情,王有情而无事”,据钟来因注释,此语当出自《圣叹内书·杂华林》篇中(见《杜诗解》第177-178页),似乎在将艺术审美提升到哲学高度加以把握,此点与叶燮亦颇相似
    [2]叶燮《原诗》“内篇”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5页
    [3]《金圣叹全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1]可参看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以及张忠纲《杜甫诗话六种校注》(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65页)所论列宋人的评杜言论。
    [2]可参看下面三种著作:一、林继中《文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中《整合客体于主体的新图式》一章,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二、许总《杜诗学发微》中《论宋学对杜诗的曲解和误解》一文,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三、张高评《杜集刊行与宋诗宗风--兼论印本文与宋诗特色》,2004年上海“中国中世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4]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卷138,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320页
    [5]《与洪驹父书》,《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9
    [1]《姜斋诗话笺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2]关于杜诗伪注及其成因的论述,可参看莫砺锋《杜诗“伪苏注”研究》,《文学遗产》1999年第一期
    [3]见汪氏《书少陵诗集正异》,《杜集书录》页第27页引
    [4]《文建构文学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5]《杜工部集后记》,《钱注杜诗·附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35页
    [6]古逸丛书之二十三,遵义黎氏校刊《覆麻沙本杜工部草堂诗笺》卷末跋一
    [1]《杜诗引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依托五经以立义”(王逸《楚辞章句序》,四库全书本,第10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的屈骚、“行圣人之道,授圣人之言”(柳开《昌黎集后序》,《全宋文》第三册,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651页)的韩文(有时包含柳宗元文),它们的诠释也出现类似的情形。如洪兴祖有《楚辞考异》、《韩文辨证》,朱熹有《楚辞辩证》、《韩文考异》(其实朱熹也拟作《杜诗考异》)等。
    [3]《杜工部草堂诗笺》,遵义黎氏校刊本,古逸丛书之二十三
    [4]同上
    [1]《十七史商榷·序》,中国书店1987年版,第1页
    [2]陈善在《扪虱新话》下集卷一中亦云:“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见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34页
    [3]洪业《杜诗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二,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77页
    [2]参见《杜诗通·自识》,见《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0页
    [3]《唐音癸签》卷三十二云:“唐诗不可注也。诗至唐,与选诗大异,说眼前景,用易见事,一注诗味索然,反为蛇足耳。有两种不可不注,如老杜用意深婉者,须发明;……今杜诗注既如彼,……始知实学之难,即注释一家,亦未可轻议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80页)在晚明的文情境下,胡氏以诗歌笺注为“实学”,是值得深味的。
    [4]参见洪业《杜诗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1]《钱注杜诗》卷首,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16页
    [2]粱启超曾云:“清学之出发点,在对于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见《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3]《钱注杜诗》卷首,第17页
    [4]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81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5]《杜诗详注·凡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4页
    [1]参看《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2]《汉宋学术异同论》,见《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1]可参看的主要著述有: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五章《复明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洪业《杜诗引得序》,见《杜诗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简恩定《清初杜诗学研究》第四章《钱谦益与朱鹤龄注杜之争的原因与评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五年印行;莫砺锋《古典诗学的文关照》之《朱鹤龄杜诗辑注平议》,中华书局2005年版。
    [2]《杜诗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3]参看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4]吴若《杜工部集后记》,引自《钱注杜诗·附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5页
    [5]同上
    [1]《杜工部诗集辑注》,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81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杜工部诗集辑注》,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81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3]沈寿民《杜工部集辑注后序》,转引自《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4]《杜工部草堂诗笺》,遵义黎氏校刊本,古逸丛书之二十三
    [5]见《杜工部诗集辑注》,第3页
    [1]《钱注杜诗·附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5页
    [1]《杜工部草堂诗笺》,古逸丛书之二十三,遵义黎氏校勘本
    [2]引自《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3]《杜工部诗集辑注》,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81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4]钱氏资其门人之力搜书一说,见洪业《杜诗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1]所谓“俗本”或“流俗本”,大抵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类本子,由于指称不明,具体为哪些本子,尚有待考察,但绝非一种之专称。何以见得呢?钱笺《旅夜书怀》注“星垂平野阔”之“星垂”云:“‘星垂',俗本多作‘星随'。”(见《钱注杜诗》卷十四,第471页)“多作”云云,可证所指俗本非只有一种。按:钱笺以时本、俗本出校者仅3条,而朱注为多,今本3条,俗本有14条。
    [2]按:此本即明万历时人刘世教的《杜工部诗分体全集》,据明李维桢合刻《李杜分体全集序》所说,该本校(?)审谛,“几无纤微憾”。参见《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3]《宋人校勘杜诗的成就及影响》,见《古典诗学的文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0-221页
    [1]参看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160-163页
    [2]《古典诗学的文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7页
    [1]根据莫砺锋先生的考察,钱笺、朱注中还有一些使用宋人之成果却“隐而不宣”者.其中究竟,参看《宋人杜诗注释的特点与成就》(《古典诗学的文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版)一文,这里所举的例子也多由该文中转来.
    [2]《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
    [3]关于这一点,亦可参看蔡锦芳《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研究〉》,见蔡著《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104页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2]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3]见《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52页
    [4]《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1]《杜集书录》,第308页
    [2]《杜集书录》,第213页
    [3]《续修四库全书》第130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页
    [4]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1]《愚庵小集》附录《传家质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69页
    [2]参看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44-45页
    [3]参看《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5页.廖仲安先生《杜诗学(下)--杜诗学发展的几个时期》亦云:“他这本书是奉献给皇帝的,所以在注释中就处处强调杜甫‘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遇到杜诗悲愤、狂率之处,往往有意识地削弱杜诗的思想锋芒。”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4]《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页
    [5]《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6]关于程朱理学之为官方青睐,可参看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第一章的相关论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7]《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页
    [1]同上。又《详注》卷之一《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亦云:“今依朱子《诗传》例,凡长篇之作,皆分勒章句,使眉目易省也。”见第26页。
    [2]《杜诗阐》,《续修四库全书》第130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43页
    [3]《杜诗详注》,第831-833页
    [4]《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9页
    [5]《读杜心解·发凡》卷首,第8页
    [6]鲁超《杜诗阐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08册,第323-324页
    [7]《杜诗详注·杜诗凡例》,第22-23页
    [8]《读杜心解·发凡》,第5页
    [9]《杜诗详注》,第22页
    [10]见《〈杜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载《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二期
    [1]《杜诗阐》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308册,第506页
    [2]《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4页
    [3]《读杜心解·发凡》,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页
    [4]《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33页
    [5]《四库全书总目》,第1534页
    [6]惠氏跋周篆《杜工部诗集集解》,《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1]《杜诗详注·杜诗凡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页
    [2]《杜诗详注》卷23,仇氏记云:“注杜始于己巳岁(1689),迨乙亥(1695年)还乡,数经考订。癸未(1703)春日,刊本告竣,甲申(1704)冬,仍上金台,复得数家新注,如前辈吴志伊、阎百史、年友张石虹、同乡张迩可,各有发明。辛卯(1711),致政南归,舟次辑成,聊补前书之疏略,时年七十有四矣。”(第2097页)
    [3]《杜诗详注》卷末附,第2352页
    [4]仇兆鳌自撰《沧柱公年谱》康熙二十八年条,此据吴淑玲《仇光鳌博学理念下的杜诗批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所引
    [1]此据蒋寅《〈杜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一文所概括转录而得,蒋氏文载《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2期
    [2]《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3]《读〈杜诗详注〉》,见《杜诗详注·杜诗详注附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15页
    [4]《杜律启蒙·凡例》,见韩成武等点校《杜律启蒙》,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页
    [5]《四库全书总目》卷149,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2页
    [6]这类文章主要有:吴汝煜、谢荣福《杜诗仇注献疑》,《草堂》1987年第一期;
    谭芝萍《仇注杜诗质疑举隅》,《杜甫研究学刊》1991年第一期;
    蒋诚《对两首杜诗仇注的意见》,《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一期;
    王群丽《〈杜诗详注.疑误举隅》,《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三期.
    另谭芝萍还有专著《仇注杜诗引文补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参看吴淑玲的系列文章:1、《仇兆整思想概说》.《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一期;2、《仇兆鳌与浙东学派之关系》,《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3、《浙东学人仇兆螯著述钩沉》,《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
    [2]参见《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9页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2]关于仇兆鳌的著述状况,可参看吴淑玲《浙东学人仇兆鳌的著述钩沉》,载《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52页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2]参看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3]这里只是就仇氏何以会采取“集大成”的形式的主观愿望略作探询,也就集大成的《详注》为什么是由仇氏来完成提供一些解释。不可否认,《详注》的得以“集大成”还有客观条件上的“水到渠成”的一面,蒋寅曾在《〈杜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一文开篇处就此做过提纲挈领的概述,兹引作参考:“杜诗自宋代王洙编集传世,注释评选之家蜂起。宋人尚学矜博,广引书证用例,为杜诗注解初奠基础。明代上承宋风,治杜者良多,著作亦颇黟。虽研讨未深,然涉及面甚广,并趋于专体研究。降及有清,学术空气严肃,经清初大儒朱鹤龄、钱谦益等惨淡经营,杜诗注释研究已达很高水平,也积累了雄厚的资料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康熙年问出现的仇兆鳌的巨著《杜诗详注》就成了集大成的著作。”见《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2期。
    [1]《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2]《钱注杜诗》卷首,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页
    [3]王学太校点《唐诗评选》卷三,文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
    [4]参看许永璋先生《略评〈杜诗详注〉》,《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一期。又蒋寅也认为仇氏因为尊奉无一字无来历的宗旨而在引证旧籍的时候多有画蛇添足、附会典故的地方.见蒋寅前引文)
    [5]《唐诗评选》,第112-113页
    [1]李光地等人虽号称康熙朝“主持正学”的中坚人物,但大多不过是一些摭拾程朱唾余的假道学(参看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仇氏依附于他们,显然也算是别有用意
    [2]参看黄玉顺《杜诗仇注“叶音”考辨》,《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一期。
    [3]关于《详注》之仿《诗集传》,专力攻仇的施鸿保曾特别就其中分段一点提出批评说:“分章画句,务仿朱子注诗经之例,裁配虽匀,而浑灏流转之气转致扜隔。”(见施氏《读杜诗说·自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页).而全面注意仇氏这一做法的似乎不多,黄玉顺先生稍有谈及,认为仇氏是对《诗集传》推崇备至,全面仿效,甚至不无武断地说:“《杜诗详注》完全是以《诗集传》为范本的。”事实当然并非完全如此,仇氏在《进书表》中也说自己是“依欧氏之解《诗》”、“仿江都之注《选》”的。而且由于黄玉顺先生的文章是专注于仇注之“叶音”问题,故并未对他逞一时之兴提出的看法展开分析。参看黄氏前引文。
    [1]《诗集传》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1]关于《洗兵马》,现代学者的读解虽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对钱氏说予以纠偏。可参看萧涤非先生《杜甫诗选注》、陈贻掀九生《杜甫评传》、莫砺锋先生《杜甫诗歌讲演录》中的相关评说。
    [2]转引自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笫349页。
    [3]《御选唐宋诗醇》卷十,四库全书第1448册,第232页
    [1]《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页
    [2]《杜诗详注》,第24页
    [3]《杜诗详注》,第24页
    [1]浦起龙之生年,《史通通释·自叙》已言明,而其卒年则向无确说,严文郁《清儒传略》(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9年) 以其卒于1761(乾隆二十六年),不知何据。笔者阅读浦氏《酿蜜集》(光绪二十七年盂春工竣板藏静寄东轩家塾本),卷首有浦氏族侄浦霖所作《宗老山伧公传》,中曰:“矧公殁之年为壬午”,“壬午”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据此可知浦起龙卒子1762年无疑。
    [2]见《读杜心解·发凡》,以下简称“《发凡》”,中华书局1962年版。又:本文所用《读杜心解》如未特别注明别本,则均采自中华书局本,不再另注。
    [3]浦起龙《不是集》,燕京大学图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4]《酿蜜集》费念慈序曰:“先生在康、雍间以文学教授乡里。”
    [5]见《酿蜜集》。王志庚《读杜心解·点校说明》(中华书局1962年)、周采泉《杜集书录》均以浦起龙为“雍正二年进士”,误。
    [6]见《不是集·致陆龙冈》
    [7]《不是集》
    [1]《不是集》
    [2]《不是集·上同年淮扬盐道吴公》云:“某朴学寡侣,著有《读杜心解》二十四卷、《古文眉诠》八十卷,前后问世,……近又成《史通通释》一书……”,另浦起龙有《酿蜜集》、《不是集》,均为浦氏殁后,由其后人编辑刊刻而成.
    [3]周有壬辑《梁溪文钞》卷三十四,民国三年活字印本
    [4]《不是集·上云贵制军尹大人》
    [1]《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533-1534页
    [2]《石洲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82页
    [3]《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3页
    [4]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曰:“苏斋(翁方纲号)议其解杜索摘文句,太头巾酸气,亦切中其病。”引自《清诗纪事·雍正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17页
    [5]如:廖仲安《杜诗学(下)--杜诗学发展的几个时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第8页;
    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杜诗的清代注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1]《姜斋诗话笺注》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05页
    [2]二者的关系,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第六章“评点论”亦有论及,可参看。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57-558页
    [3]参看吴宏一《清代文学批评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34-35页
    [4]《酿蜜集》,光绪二十七年孟春工竣板藏静寄东轩家塾本
    [5]《古文眉诠》完成于乾隆九年,而浦氏于乾隆十年由苏州府学教授、紫阳书院主讲任上去职。《古文眉诠》今存本尚多,笔者所见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戊戌年岭南良产书屋重校刊本
    [6]见《古文眉诠·缘起》
    [1]《杜诗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3-74页
    [2]卷首《题辞》独具意义,中华书局1961年排印本将之阑入《发凡》中,与雍正乙巳年无锡浦氏静寄轩原刊本不符,当从原刊本为是
    [1]如:谢思炜《杜诗解释史概述》,《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
    刘月新《出入”说--中国古代的接受理论》,《名作欣赏》1997年第1期;
    邓新华《“以意逆志”论--中国传统文学释义方式的现代审视》,《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于这一点,也有论者已经注意到,将之视为“顿悟式批评”的实例来看。见胡家祥、刘赞爱《艺术批评的性质、标准和基本模式--艺术批评学论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3]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杜2003年版,第372页
    [4]此书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艺文志》著录,《志》中谓此书尚存,见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06页.浦起龙与龚氏同为苏州人,浦氏极有可能听说甚至见到此书.此并未有直接可靠的证据,聊各一说而已.
    [5]参看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6]《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1]关于程朱理学之为官方青睐,可参看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第一章的相关论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2]浦起龙《旧游》诗自注云:“书院崇祀朱子”,自序又云:“甲午之夏,龙往赴檄征,读书其地,凡三越月。”见钱仲联《清诗纪事》雍正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19页
    [3]《酿蜜集》,光绪二十七年孟春工竣板藏静寄东轩家塾本
    [4]《孟子字义疏证》卷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页
    [1]此文收入余氏《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酿蜜集》卷十一,光绪二十七年孟春工竣板藏静寄东轩家塾本
    [3]《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34页
    [1]《不是集》,燕京大学图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2]这里的统计数据系据《心解》所引述有具体姓氏或书名者,另有不少(?)称“旧注”、“旧解”、“坊本”者未计入。
    [1]见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4页
    [1]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8页
    [1]参看《容斋随笔·容斋四笔卷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8页
    [1]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卷27,岳麓书社1994年版,笫974页
    [1]见继中师《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19、656、306、1346页
    [1]参看蔡锦芳《〈杜诗博议〉质疑》,该文收入其论文集《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81页
    [1]《杜诗论文》卷4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十一年常州岱渊堂刻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7册第422-423页
    [2]徐定祥点校《杜诗说》卷11,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419页
    [1]徐定祥点校《杜诗说》卷6,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218页
    [2]《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卷1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三十七年张氏读书堂刻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6册第25页
    [1]按:此注中“言”字浦注归于前句,中华书局标点本归于后旬,似可两通。
    [2]《杜诗会粹》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6册,第340页
    [3]《杜诗会粹》卷2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6册,第640页
    [4]今人周采泉尝云:“西河论杜,殊有卓见,仇注未引,殆由于门户之见使然。”见《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21页),今见仇氏于此引毛奇龄,周氏之说可不攻自破.
    [1]《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4页
    [2]王志庚先生点校《心解》时曾以为“作者参考了宋朝以至清朝各家的注本”(《读杜心解·点校说明》),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句颟顸之言,不能当真的。
    [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62页
    [2]见韩成武等点校《杜律启蒙·凡例》,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页
    [3]《〈杜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二期
    [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2页
    [5]《不是集》,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1]《杜诗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4页
    [2]《酿蜜集·十三经异同》,光绪二十七年孟春工竣板藏静寄东轩家塾本
    [3]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14《金圣叹先生传》,《杜诗解·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78页
    [4]吴兴祚《杜诗论文序》,《杜诗论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都第7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7页
    [5]据朱荆之摘抄所列,黄生对杜诗句法的总结达五十五种。见《杜诗说》附录一,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503-510页
    [1]继中师有《杜律:生命的形式》一文(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讨论杜甫律诗“形式之律动与人的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的“逻辑”与“秩序”。借耽继中师所作的透彻论析,尤能领会二百余年前浦解之深切。
    [2]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引言》,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3]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1页
    [1]《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1]《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页
    [2]同上,第三册,第859页
    [1]《新唐书》卷176,第5269页
    [2]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3]《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4]王嗣爽《杜臆》,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1页
    [2]《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第272页
    宋·鲁訔编次,蔡梦弼会笺《杜工部草堂诗笺》,古逸丛书之二十三,遵义黎氏校刊覆麻沙本
    宋·赵次公注,林继中辑校《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994年
    宋·郭知达编注《九家集注杜诗》,《杜诗引得》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黄希原本、黄鹤补注《补注杜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明·许自昌校刻《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万历三十一年
    明·唐元竑撰《杜诗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明·王嗣爽撰《杜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清·金圣叹著、钟来因整理《杜诗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辑注》,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8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清·吴见思撰《杜诗论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清·卢元昌撰《杜诗阐》,续修四库全书,第13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黄生撰,徐定祥点校《杜诗说》,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
    清·张滔注《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清·张远笺《杜诗会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稿本,南京图书馆藏
    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雍正乙巳年无锡浦氏静寄轩刊本
    清·浦起龙著,王志庚点校《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边连宝著,韩成武、贺严等点校《杜律启蒙》,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清·梁运昌撰《杜园说杜》,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95年
    清·施鸿保著,张慧剑校《读杜诗说》,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张忠纲编注《杜甫诗话六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杜甫研究论文集》1-3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萧涤非选注《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洪业等编纂《杜诗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周采泉著《杜集书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郑庆笃等编著《杜集书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简恩定著《清初杜诗学研究》,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许总著《杜诗学发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莫砺锋著《杜甫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叶嘉莹著《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郝润华著《〈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
    陈贻焮著《杜甫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胡可先著《杜甫诗学引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林继中注评《杜诗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张忠纲等著《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孙微著《清代杜诗学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莫砺锋著《杜甫诗歌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蔡锦芳著《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宋濂撰《文宪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明·刘宗周著《刘蕺山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明·袁中道著《珂雪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王嗣爽撰《管天笔记外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30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黄宗羲著《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朱鹤龄撰《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79年
    清·归庄著《归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浦起龙著《酿蜜集》,光绪二十七年孟春工竣板藏静寄东轩家塾本
    清·浦起龙著《不是集》,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
    王国维著《王国维文集:观堂集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清·金圣叹著,艾舒仁编次、冉苒校点《金圣叹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宋·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高步瀛选注,胡俊林点校《先秦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清·金圣叹著《金圣叹选批唐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王夫之评选,王学太校点《唐诗评选》,北京,文艺术出版社,1997年
    清·沈德潜撰·《唐诗别裁集》,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5年
    清·浦起龙撰《古文眉诠》,光绪戊戌年岭南良产书屋重校刊本《御选唐宋诗醇》,影印四库全书,第14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顾光旭辑《梁溪诗钞》,嘉庆丙辰春镌 双桥草堂藏板
    清·周有壬辑《梁溪文钞》,还读斋校本,咸丰甲寅年游艺斋聚珍版印
    清·卓尔堪选辑《明末四百家遗民诗》,沈云龙主编《明清史料汇编》八集,台北,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73年
    清·张维屏辑《国朝诗人征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712-17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胡文学编《甬上耆旧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全祖望辑《续甬上耆旧诗集》,国粹学报馆,国粹丛书本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店·刘知己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赵尔巽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不著撰者,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清·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清·李垣编《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光绪甲申雕湘李氏存板
    明·王绍徽撰《东林点将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不著撰者《东林籍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不著撰者《东林同志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不著撰者《东林朋党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清·吴山嘉撰《复社姓氏传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
    清·陆世仪撰《复社纪略》,国粹丛书本
    不著撰人《无锡县志》,景印四库全书,第4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杨向奎著《清儒学案新编》,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严文郁编《清儒传略》,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
    宋·叶梦得撰《石林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杨万里撰《诚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宋·洪迈撰《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明·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胡震亨撰《唐音癸签》,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清·叶燮撰《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清·徐增撰《而庵诗话》,《清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清·翁方纲撰,《石洲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杨钟羲撰《雪桥诗话续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91年
    清·李慈铭撰《越缦堂读书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1-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永珞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胡玉缙、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张慧剑编著《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刘师培著《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谢国桢著《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谢国桢著《江浙访书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鲁迅著《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钱锺书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钱锺书著《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周作人著《苦竹杂记》,上海,东方出版社,1994年
    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刘若愚著《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朱自清著《朱自清说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张舜徽著《清人文集别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登原著《金圣叹传》,北京,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
    陈寅恪著《柳如是别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朱东润撰《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唐圭璋著《宋词四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日·青木正儿著,陈淑女译《清代文学评论史》,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69年
    严迪昌著《清诗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伍蠡甫、蒋孔阳等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1979年
    陈正祥著《中国文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英·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984年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袁震宇、刘明今著《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谭帆著《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林继中著《文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邬国平、王镇远著《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陈尚君著《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吴宏一著《清代文学批评论集》,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继中著《文学史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居渊著《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章培恒等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陈庆元著《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周裕锴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谢恩炜著《唐宋诗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的张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何宗美著《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蒋寅著《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王沉森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真伦著《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陈伯海主编《唐诗学史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论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美·王靖宇著,谈蓓芳译《金圣叹的生平及其文学批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龚鹏程著《晚明思潮》,北京,商务引书馆,2005年
    莫砺锋著《古典诗学的文观照》,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