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及其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广义形而上学”作为基本视角,以“超验型公共理性”作为核心概念,以对“圣经基督教”(即基督教《圣经》,并非“教会基督教”)作为“一种特殊形而上学”的深入浅出理解为基础或前提,从新阐释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
     本文提出阐释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政治理论史、政治学说史)的新范式——“广义形而上学光照-世俗反射范式”(简称“形上光照-形下反射范式”,最简称“光照-反射范式”),并据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政治理论史、政治学说史)上一以贯之的“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历史变迁及内在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揭示。
     为进一步说明该特性,文章将中西方古典文明在公共理性传统方面进行了比较,并从类型学上分别概括为“群中龙”型公共理性传统与“超世神”型公共理性传统。这两种政治思维模式或传统文明类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西方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或步伐。
     而在西方“超世神”型公共理性传统(即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或形而上学传统)在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史、政治理论史、政治学说史)的历史变迁中,古希腊理性形而上学所提供的科学理性(思辩哲学意义上的“上帝”)与圣经基督教神性形而上学所提供的价值理性(宗教神学意义上的“上帝”)具有始基性、本原性、源泉性地位;中世纪政治哲学和近现代乃至当代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都只不过是对这两种理性或“上帝”的地位进行不同权重后的变通运用(并考虑其他可变性历史因素及渗入思想家个体因素),而不具有本根性的学理地位。至于被认为“更新了信仰”、“重塑了世界”的近代路德宗教改革以及加尔文宗教改革也只不过是回到《圣经》逻辑中并尽量适合时代发展要求而已。
     虽然许多学者认为近代政治哲学是对古典政治哲学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曾经赞誉启蒙思想家的伟大,但在本文看来这种革命性或伟大可能并不是很大,充其量是在文明内部的微调,其从神(神性、神权、神道)到人(人性、人权、人道)的转换和所设计的政治制度模式实际上早已为基督教《圣经》所内在地包蕴着。中世纪奥古斯丁、阿奎那已经为他们做出了为理性预留位置的典范,宗教改革家“回归圣经”所建立的新教更为启蒙思想家开辟了道路,启蒙思想家只需要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了。所以,伯尔曼甚至认为近代的主义、精神是源于基督教的世俗宗教。
     而真正对古典政治哲学实现伟大革命者惟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其对形而上学(在理论意义或哲学学科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和思维方式方法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实现了双重的否定之否定的革命,但在价值理性方面无论是近代以来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实际上都内在地继承了基督教《圣经》所强调的政治价值理念。只是世人对圣经启示所能提供的广阔解释空间及其隐喻内涵不够重视,往往教条地片面地从字面来理解,并过分地突出自己的创见地位。真正的、本源的创新是由文明宗师在“轴心时代”对原创型文明类型的创新。所以,本文绝对不赞同政治理论史家列奥·斯特劳斯“偏见”基督教而偏重古希腊哲学的政治哲学解说模式或政治哲学史谱系,而相对赞同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低调”启蒙哲学家理性观的解说模式(所谓“理性时代”远非理性,启蒙哲学家不过是以新的材料重建另一座中世纪奥古斯丁式“天城”而已)。
     在本文看来,形而上学和基督教逻辑本身就是超级版(超验版)政治学思维、政治哲学思维;充分利用古希腊理性形而上学资源的《圣经》或曰“圣经基督教”(并非“教会基督教”)所提供的“万王之王”、“上帝天国型政治哲学”意象或启示作为道德理性或价值理念,事实上从深层引领或启发着后来政治哲学史思想家们创立一个个不同版本的“形而上学政治学”、“人间世俗型政治哲学”、“人间天堂模式”、“世俗版圣经”或“世俗版福音”。
     本文提出了新的政府分类学模式。
     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从思维逻辑与价值理念双重意义上为公共生活和政治学思维确立了“金科玉律”。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explain newly Wester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by "broad sense metaphysics" as basic angle of view,by "transcendental public reason" as core concept,by deeply understanding "Holy Bible Christianity"(namely Christianity《Holy Bible》,not "Church Christianity") to "a kind of special metaphysics" as foundation or premise.
     It puts forward a new model of explanation——"The broad sense metaphysics shining VS secularized reflecting",(brief name" shining VS reflecting")——to explain newly Wester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the model riches a utter actual broad capability of explanation & civilization comparison ; And by the model to survey & reveal "tradition of transcendental public reason" consistently & its’transformation in Wester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ies).
     To furthermore make the characteristic clear,the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e tradition of public reason of Western classic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s , and generalizes respectively as the public reason tradition of "dragon in cluster" type & "god above the world" type .These two kinds of political thinking modes or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type deeply influenced the progress or step of China and the West head for modern civilization.
     But in the transformation history of public reason tradition of "god above the world" type(namely transcendental public reason tradition or metaphysics tradition) in Wester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ies),the science reason ("God" of the philosophy meaning) from the metaphysics in the ancient Greece & the worth reason ("God" of the religious theology meaning) from the divinity metaphysics of the Christianity Holy Bible have a basic original foundmental sourceful position .These two kinds of reason or "God" were wholly considered relatively or absolutely & flexibly applied by thingkers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Middle Ages as well as all non-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systems from The Modern Ages to The Contemporary Ages carrying on different weight(also considered other variable factors of histiory or the individual of thinkers).Therefore,the latter had not foundmental the academic theories position.
     As for the modern Religion Reformation by Luther & Carvin in Modern Ages which are considered "renewed belief "&"remoulded the world" also only returned to the logic of《Holy Bible》and were as far as possible suitable for the request by ages development.
     Although many scholars think the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as to the revolution of classic political philosophy,and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also ever admired the thinker in the Enlightenment as greatness,but according to this Dissertation,this kind of revolution or greatness probably aren’t very large,but only tiny adjustment inside the same civilization.The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thinkers in the Enlightenment conversed to human being(human nature,human rights,humanlity) from God(divine nature,rule by divine right,absolute being way),and designed the modern political system mode,both actually insideed ever the Christianity《Holy Bible》. Augustine & Aquinas in The Middle Ages has already done to reserve the model of position for the reason for them.The Protestantism by "return to Holy Bible" had opened up road for them.The thinkers in the Enlightenment went forward again one step all right. So,Harold J. Berman even thought that the modern doctrine,the modern spirit are the secular religion which come from Christianity.
     But actually carried out a great revolution to the classic political philosophies was belonged to however 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Marxist carried out the dual revolution of the negation of negation to the metaphysics(both the metaphysics of the thinking mode meaning and the metaphysics of theories meaning or philosophy academics meaning). But both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inkers in the Enlightenment and 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were on value reason all actually and insidely inheritted political value principle origined from Christianity《Holy Bible》.
     Just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hadn’t enough payed value vast explanation space and its metaphor content provided by the Holy Bible apocalypse,usually dogmatically and unilaterally comprehended literal meaning,and excessively outstanding their own innovation position. The real and original innovation were that the original civilization type done by civilization respected master in "Axial Ages" . So,this Dissertation absolutely doesn't agree with explanation mode or system about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by Leo Strauss who was political theories history special "prejudice" Christianity but over-emphasize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ancient Greece philosophy .But relatively agree with the explication mode by historian Carl Becker who "lower key" view of reason by the philosopher in the Enlightenment (So-called "Reason Ages" far non- reason,the philosopher in the Enlightenment just rebuilt by new materials another "heavenly city" just as The Middle Ages St Augustine type).
     In this Dissertation 's eyes,metaphysics and Christianity logic are super version(transcendental version) politics thinking,polit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the king above ten thousand kings","political philosophy of God Heavenly country mode " idea or apocalypse or morals reasonableness or value principle,which provided by the "Holy Bible Christianity("not "Church Christianity") that made well use of ancient reason metaphysics resources in the Greece ,in fact from deep-level guide or inspire afterwards the thinker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o establish a different edition "metaphysics’politics","the secular type political philosophy","heaven on earth mode","secular version Holy Bible" or "secular version evangel".
     This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a new government classification mode.
     In a word,the metaphysics for political philosophy established "golden rule and precious precept" for public life and politics by the dual meaning of both thinking logic and worth principle.
引文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309—310页。
    ①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30、33页;另参见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宗教文出版社,2003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5页。
    ①The Next Christendom :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Philip Jenki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①陈荣富:《对“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年第6期。
    ②黄力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宗教的文价值》,《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③陈超:《试论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①卢风:《信仰:宗教的与世俗的》,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100页。
    ②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卢风:《信仰:宗教的与世俗的》,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100页。
    ②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参见[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1—45页。
     ①参见[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5—50页。
    ①引自[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0—56页。
    
    
    ①引自[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62页。
    ②[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①陈建洪:《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哲学》,见刘小枫、陈少明主编《马基雅弗利的喜剧》,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332页。
    ②[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引言”,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徐大同总主编,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卷中世纪),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54页。
    ②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见《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第1页。
    
    
    ①《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徐大同总主编,王乐理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徐大同总主编,王乐理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①《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徐大同总主编,王乐理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8—10页。
    ①见王岩主编:《中外政治哲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①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版,第24页。
    ②见《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见《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②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宁骚:《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科学——〈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政治学卷〉总序》,《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颜德如、宝成关:《中西方政治学比较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①邓璞磊:《中西政治思想之根源与主流》,私立中国文学院政治研究所研究生硕士论文,民国五十八年六月,第65页。
    ②邓璞磊:《中西政治思想之根源与主流》,第72—73页。
    ③邓璞磊:《中西政治思想之根源与主流》,第92页。
    ①贺麟:《文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9页。
    ①贺麟:《文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9—130页。
    ②贺麟:《文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32页。
    ③[美]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潘世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④[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①张宪:《启示的理性——欧洲哲学与基督宗教思想》,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自序”。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页。
    ②王沪宁:《人与社会及政治思维——〈政治学说史〉读后》,载王沪宁:《王沪宁集——比较·超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6页。
    ①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李伟:《政治形而上学:政治哲学视阈的转换》,《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详见刘小枫为[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一书所写的“导言”第8—9页,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①子申:《哲学史:一部永不消失的“历史”——2005年西方哲学史研究报告》,《中国哲学史年鉴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哲学研究杂志社2006年,第55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第258节。
    
    ①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33页。
    ②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①冯天瑜:《学术乃天下公器——答沈国威君》,《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4期。
    
    
    ①[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岩、李然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2页。
     ①[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①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54—755页,或者630—6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3页。
    ①[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张志民、段忠桥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六讲。
    ①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摘自1998年10月3日《文汇读书周报》,题目为摘者所加。
    ③[美]唐纳德·坦嫩鲍姆,戴维·舒尔茨:《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叶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45页。
     ①赵林:《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黄颂杰:《论西方哲学的宗教和神学之品性》,《哲学研究》2000年第9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8页。
    ②《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74—275页。
    ①参见[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奚瑞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①[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73页。
    ②[英]托马斯·陶伦斯:《上帝与理性》,唐文明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①关于近代教案中乡绅谣言在其中所起作用和清廷在其中所扮演角色比较详尽的研究,参见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①[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与英雄崇拜》,张志民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②[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与英雄崇拜》,张志民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反克利盖的通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3页。
    ②[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张志民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25页。
    ①[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1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309—310页。
    ②参见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72—282页。
    ③汪堂家等著:《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分卷序”第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5—356页,或第719—7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①陆扬:《本体论·中西文·解构——德里达在上海》,《文研究》第四辑,陶东风等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23—229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66—367页。
    
    ①邬昆如著:《中外政治哲学之比较研究》上册,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绪论”第1页。
    ②丘晓、张宏生等主编:《政治学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443—444页。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511—512页。
    ①宁骚:《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科学——〈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政治学卷〉总序》,《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②[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编:《现代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1页。
    ③[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页。
    ④[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9、16页。
    ⑤《美国百科全书》1980年版,转引自《哲学译丛》1984年第1期。
    ①转引自[美]约翰·G·冈内尔著:《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②[美]杰克·普拉诺等著:《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115页。
    ③[罗马尼亚]O·特勒斯尼亚:《当代政治哲学的结构和使命》,转引自《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④[罗]O·特勒斯尼亚:《政治合法性与政治义务原则》,转引自《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7年第4期。
    ⑤[美]罗伯特·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页。
    
    
    ①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②[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①黄克剑:《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光明日报》,1998年6月12日第五版。
    ①卢风:《信仰:宗教的与世俗的》,《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一辑,许志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86—100页。
    ②赵林:《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10页。
    ⑤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6—9页。
    ①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2—3页。
    ②Pubic Reason,edited by Fred D’Agostino£Gerald F.Gau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8 ,P.60.
    ③Pubic Reason,edited by Fred D’Agostino£Gerald F.Gaus ,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 1998 ,P.278.
     ①[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239、239—240页。
    ②Should Political Philosophy be Done Without Metaphysics ? by Jean Hampton ,from Ethics ,Vol.99, No.4, (Jul.,1989),pp.791—814,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①Pubic Reason,edited by Fred D’Agostino£Gerald F.Gaus ,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 1998 ,P.368—376.
    ②Natural Law and Public Reason ,‘Introduction’, edited by Robert P.George£Christopher Wolfe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0.
    ①包利民:《公共理性、信仰与信念——从罗尔斯的宗教观谈起》,《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①李普曼:《公共哲学的复兴》,载于《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7—29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2—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5页。
     ①张宪:《启示的理性》,四川巴蜀出版社2006年版。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2页。③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页。④《高清海哲学文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⑤严春友:《西方哲学史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导言”第6页。
    
    
    ①赵林:《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②李晨阳:《形而上学》,牟博编《留美哲学博士文选.当代基础理论研究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305页。
    ③陈晓平:《略论形而上学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189—192页。
    ②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2005年,第192页。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2005年,第195—196页。
    
    ①[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导论”,第3页。
    ②陈晓平:《略论形而上学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2版,第52页。
    ①卓新平:《宗教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64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一版,第69—72页。
    ②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①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7页。
    ②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③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④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⑤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2页。
    ⑥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0页。
    ⑦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26页。
    
    
    ①[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2页。
    ②[英]卡莱尔:《论英雄与英雄崇拜》,张志民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1、9、11、9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42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43—344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45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65页。
    ④Paul Tillichi:Theology of Culture,Oxford,1959,p.7.
    ⑤[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⑥[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①[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151—152页。
    ②[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③[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03—104页。
    ①[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岩、李然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引言”第12—13页。
    ②[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③陈晓平:《略论形而上学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①[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①[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321页。
    ②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94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34—236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46—2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页。
    
    ①[美]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江晓丹、赵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一版,第67页。
     ①[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83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27页。
    ②博泰罗等:《上帝是谁》,万祖秋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①[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引言”,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一版,第65—66页。
    ③杜丽燕:《一种基于福音的人道主义》,见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三辑,2005年第二辑,第61—79页。
     ①傅乐安:《当代天主教》,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第343页。
    
    ①[德]尼采:《朝霞》,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②[德]尼采:《朝霞》,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100页。
    ①杨适主编:《原创文与当代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5—96页。
    ②参见张志刚著《宗教文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2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第1版,第536页。
    ④[英]约翰·麦奎利:《基督教神学原理》,何光沪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页。
    ⑤[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①杨适主编:《原创文与当代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5—96页。
    ②参见张志刚著《宗教文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2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第1版,第536页。
    ④[英]约翰·麦奎利:《基督教神学原理》,何光沪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页。
    ⑤[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346—347页。
    ②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3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第1版,第536页。
    
    ①[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②[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③[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④[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⑤[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⑥[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①何光沪:“中译本序”,[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关于基督教对人类世界文明的影响,参见[美]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江晓丹、赵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岩、李然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1—54页。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页。
    ①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②引自[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57页。
    ③[美]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潘世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1页。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40页。
    ⑤[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38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
    ②[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引言”,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3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1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30页。
    ④[美]唐纳德·坦嫩鲍姆,戴维·舒尔茨著,叶颖译:《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9页。
    
    ①参见[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②参见[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2页。
    ①杨适主编:《原创文与当代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①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56页。
    ②[德]莫尔特曼:《俗世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前言”。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1、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4—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2页。
     ①[荷]伊拉斯谟:《愚人颂》,刘曙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①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41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索尔森修订,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2页。
    
    ①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6页。
    ②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79页。
     ①任强:《道成肉身与体用一如——基督教与儒家本体论之比较》,《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3期。
    
    ①《周易·贲卦第二十二》
    ②《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
     ①王杰:《春秋时期伦理政治观的转向》,《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①郭淑新、余亚斐:《论孔子“鬼神”观的人文意义》,《光明日报》,2006年6月12日。
     ①赵林:《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①黄颂杰:《论西方哲学的宗教和神学之品性》,《哲学研究》2000年第9期。
    ②赵林:《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①[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8—279页。
    ①刘绪贻:《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②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33页。
    ③费孝通著:《美国和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年,第110页。
    ④唐君毅著:《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第245、247—248页。
    ①转引自沙莲香主编:《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②[美]克里斯蒂安·乔基姆著,王平译:《中国的宗教精神》,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9年第163、185页。
    ③转引自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①[德]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33—34页。
    
    ①[德]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38页。
    ②[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161页。
    ③[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162页。
    ④转引自[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164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39—540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①[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54—257页。
    ②[法]笛卡儿:《笛卡儿思辨哲学》,尚新建等译,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①[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索尔森修订,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页。
    ②第欧根尼·拉尔修:《苏格拉底、柏拉图传》,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4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5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8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2、45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0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6—17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2页。
    ③第欧根尼·拉尔修:《苏格拉底、柏拉图传》,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1页。
    ④《亚里士多德论苏格拉底、柏拉图》,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55、655页。
    ⑤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5页。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2、56页。
    ②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5、100页。
    ③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72、164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9—5 0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1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6页。
    ②Socrates’Children :Thinking and Knowing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 ,Trudy Govier,Broadview Press,1997.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78—67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①[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引言”,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②《理想国:基本英语译本》,[古希腊]柏拉图原著;(英)理查兹英译;段至诚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年,该书封底用语。
    ③《柏拉图书信》第七,转引自《国外政治学》1984年第2期,第2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64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23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26—227页。
    ③《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6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59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60页。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9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24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7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8-271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6-277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7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7-278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8—280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80-281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81—282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97-300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300—301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12—213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3、386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96—197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97—198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97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58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66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29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57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72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73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50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57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69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71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71—172页。
    ⑤[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⑥[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15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18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28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28—232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33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44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37—238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52—253页。
    ⑥[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14—215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51—252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33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312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01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97—198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309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31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39——240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48页。
    ①《亚里士多德论苏格拉底、柏拉图》,转引自[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55页。
    ②柏拉图:《政治家》,293C。
    ③柏拉图:《政治家》,311C。
    ④柏拉图:《法律篇》,957C。
    ⑤柏拉图:《法律篇》,874—875C。
    ⑥[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3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79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93页。
    ③[荷]伊拉斯谟:《愚人颂》,刘曙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④[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张志民、段忠桥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91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69页。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81页。
    ②赵敦华:《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页。
    ②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9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9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41页。
    ①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9页。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15页。
    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26、227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3页。
    
    ①引者注:“新的力量”指耶稣基督及其使徒所教训传道的天国福音所激起的社会力量和精神力量。
    ②[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4页。
    
    ①[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1—262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1997年版,第12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12—14页。
    
    ①[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14—215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55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56页。
    ④[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57页。
    ⑤[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58页。
    ⑥[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59页。
    
    ①[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191—192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193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196页。
    ④[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01页。
    ⑤[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02页。
    ⑥[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04页。
    ⑦[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09页。
    
    
    ①[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27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31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40页。
    ④[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71页。
    ⑤[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72页。
    ⑥[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277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索尔森修订,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4页。
    ②[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6页。
    ③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自然法》,《世界哲学》2004年第3期。
    ④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41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引者注:这里所谓的“自由的真理之知识”,是指耶稣基督所教训的福音,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1—32)“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约8:40)“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约15:26)“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3)
    ②[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31—5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79页。
     ①[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2版,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36页。
     ①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②[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①[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版。
    ①陈终道著:《万王之王:启示录讲义》,华岳文艺出版社,(陕)新登字083号。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2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8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6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9页。
    ②[俄]索洛维约夫著,钱一鹏译:《神权政治的历史与未来》,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00页。
    ③[俄]索洛维约夫著,钱一鹏译:《神权政治的历史与未来》,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01—302页。
    ①[古希腊]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9—60页。
    
    
    ①参见[美]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江晓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1页。
     ①[英]汉弗雷·卡本特著:《耶稣》,张晓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9页。
    ①[法]卢梭著:《忏悔录》(第二部),范希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04页。
     ①[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0页。
    
    
    ①马云志:《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主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②见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论丛》,第2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8页。
    ③[美]卡尔·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周勇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15页。
    
    ①[美]卡尔·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周勇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18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9页。
    ③[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1页。
    ④[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2—54页。
    
    
    ①[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②[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③[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7页。
    ①[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岩、李然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1997年版,第32页。
    ③[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辛第32页。
    ④[美]南乐山:《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第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630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3、386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0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1—302页。
    
    
    ①《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40—41页。
    ②《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9—240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5—247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9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8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1页。
    ③第欧根尼·拉尔修:《苏格拉底、柏拉图传》,转引自[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6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39页。
    
    
    ①[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②[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3—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9页。
    
    
    ①韩林合著:《分析的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页。
    ②[美]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①王亚平:《浅析西欧中世纪社会中的权力与权利》,《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德]海涅著:《海涅文集·批评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美]列奥·斯特劳斯等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①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印:《欧洲哲学史资料简编》,第94页。
    ②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印:《欧洲哲学史资料简编》,第93页。
    ③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印:《欧洲哲学史资料简编》,第93页。
    ④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印:《欧洲哲学史资料简编》,第94页。
    ⑤赵敦华:《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87页。
    ⑥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31—132页;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1页。
    ①[美]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32页。
    ②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5页。
    ③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5页。
    
    ①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7页。
    ②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5页。
    ③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93页。
    ④[美]列奥·斯特劳斯等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①孙小礼:《实验·归纳·培根》,《学习时报》,2006年3月27日,第7版。
    
    
    ①张祥龙著:《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13页。
    ②强以华著:《存在与第一哲学——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③赵敦华:《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86页。
    ④张祥龙著:《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①转引自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55页。
    ②转引自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53页。
    ③转引自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56页。
    
    
    ①转引自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56页。
    ②转引自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54页。
    
    ①[美]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96、296—297、297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页。
     ①[美]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294—295、295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4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65、84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4页。
    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9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6—47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8页。
    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9页。
    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9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1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9页。
    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页。
    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9—60页。
    ⑤《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6页。
    ⑥《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1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4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5页。
    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4页。
    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5页。
    ⑤《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6页。
    ⑥《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1页。
    ⑦《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7页。
    ⑧《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7页。
    ⑨《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7页。
    
    
    ①转引自博登海默著:《法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3页。
    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4页。
    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4、115页。
    ⑤《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6页。
    
    ①《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1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0页。
    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6页。
    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3页。
    ①引自[美]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9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第31—34页。
     ①[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第35,35—36页。
     ①[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45—546页。
    ②包利民、[美]M·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303—304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1—272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61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4页。
    ①关于基督教人文主义,参见[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奚瑞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3—104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5、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8页。
    ②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③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6—147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页。
     ①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0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5—136页。
    
    ①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79页。
    ②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85页。
    ③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85页。
    ④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75页。
    ⑤[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 ,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2页。
    ①[德]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142页。
    ②[英]伯林:《马基雅弗利的两种道德》,见谭安奎编《公共性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256页。
    
    
    ①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117、117、117—118、118、119、120页。
    ②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1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59页。
     ①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52—453、453—454页。
     ①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02页。
    ①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03—404页。
    ②[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8页。
    ③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439、439、440页。
    ①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世纪部分)》,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40、341页。
    ②[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编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编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4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⑤[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6—37页。
    ⑥[德国]尼采:《曙光》,“前言”,田立年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①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册,徐庆誉、谢秉德译,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6年版,第318页。
    ②转引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5页。
    ③加尔文:《基督教要义》,转引自《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第496页。
    ④加尔文:《基督教要义》,转引自《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第493页。
    
    
    ①加尔文:《基督教要义》,转引自《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第4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06-707页。
     ①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册,徐庆誉、谢秉德译,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5年版,第2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4页。
    ④[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0页。
    ②[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
    ③[英]阿克顿:《自由史》,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0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1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0—84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孙少伟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173页。
    ③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3—31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18—2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5—356页,或第719—7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7页,或第721—722页。
    ①汪堂家等著:《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汪堂家等著:《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分卷序”第5页。
    ③转引自汪堂家等著:《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①转引自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页。
    ②[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37—538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2页。
    ③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页。
    ②汪堂家等著:《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3,154页。
    
    ①[法]卢梭著:《忏悔录》,范希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8—489页。
    ②[法]卢梭著:《忏悔录》,范希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5页。
    
    
    ①[德国]尼采:《曙光》,田立年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①[美]托马斯·杰弗逊:《杰弗逊选集》,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6页。
    ②[美]托马斯·杰弗逊:《杰弗逊选集》,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7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4—86页。
    ①[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第88—90页。
    ②指托马斯·阿奎那——引者注。
    ③[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17—18页。
    ④[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30—31页。
    ①[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35—37页。
    ②[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43—45页。
    ③[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46页。
    ④“真理会使他们自由”是对耶稣所说“真理必使你们得以自由”的借用——引者注。
     ①[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47—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版,第536页。
    ②[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8—3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61页。
    ③杨国荣:《形而上学的抽象形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6页注②。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3—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1—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95—6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5—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4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1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4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6—6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8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4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0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9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12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7—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2—58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108、10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2—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7—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40—2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6—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8—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2—9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2—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40—7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95—6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21—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5—5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2—3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38—7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1—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2—1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5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50—25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9—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1—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2—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55—7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34—735页。
    ④参见[法]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22—1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2—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83、285、2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5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0—9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59—7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2—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5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7—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05—30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0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03—30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5—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8—9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0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57—758页。
    
    
    ①王浦劬:《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与吸收问题浅析》,《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8—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③[美]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826页。
    ④关于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全面深入详尽的研究请参见李峻登等著:《政治哲学的新世界:邓小平政治哲学论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6页脚注②。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2、62—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1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1版,第5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第1版,第2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60—2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34—7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4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2版,第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2版,第9—10页。
    ①子申:《哲学史:一部永不消失的“历史”——2005年西方哲学史研究报告》,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中国哲学史年鉴2006》,哲学研究杂志社2006年,第54页。
    ①转引自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546页。
    ①[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2版,第5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78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79页。
    ①阿诺:《右脑革命: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杨立军编著:《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9页。
    ②杨立军编著:《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7页。
    ①伯纳德·贝伦,斯蒂芬·霍金等:《美国白宫千年晚会演讲集》,邱仁宗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5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版,第5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版,第5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页。
    ①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1版、2003年2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①[德国]尼采:《曙光》,“前言”,田立年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①[德国]尼采:《曙光》,“前言”,田立年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①[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译,国际文出版公司,1985年,第388、389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27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29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7—68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4—75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102页。
    ③[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④[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5页。
    ⑤[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4—285页。
    
    ①万俊人:《公共哲学的空间》,《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②陈建洪:《耶路撒冷抑或雅典:施特劳斯四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①作者注:“爱神”,非动宾词语,而是偏正结构,“爱”是“神”的前置定语、修饰词。
    ②参考张立文:《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当今世界的病态与治疗解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2期。
    
    
    ①[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0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5页。
    ③[美]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李晨阳:《形而上学》,牟博编《留美哲学博士文选.当代基础理论研究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305页。
    ②严春友:《西方哲学史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导言”第5—6页。
    ①陆扬:《本体论·中西文·解构——德里达在上海》,《文研究》第四辑,陶东风等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23—229页。
     ①参见任剑涛:《政治哲学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2期。
    ①张立文:《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当今世界的病态与治疗解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2期。
    ②蒋庆:《王道政治是当今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见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94页。
    ③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3期。
     ①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1—1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8—105页。
    ②[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第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其中主要阅读参考的文章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第二章),《德国农民战争》,《反杜林论》,《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启示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共产党宣言》
    2.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1.[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3.[荷]伊拉斯谟:《愚人颂》,刘曙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编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德]马丁·路德:《路德文集》(第一卷),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6.[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7.[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0.[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2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3.[英]洛克:《论宗教宽容》,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1963年版。
    2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7.[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8.[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9.[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0.[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4.[美]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美]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7.[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附公共理性观念新论》,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9.《圣经》(和合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
    40.[英]约翰·斯托得:《基督教信仰》,朱晓红译,中国基督教协会,2001年版。
    41.[德]《基督教教义(海德堡教理问答)》,基督教书刊编辑室,1999年版。
    42.[英]《威斯敏斯德准则导读》,王志勇译注,威斯敏斯德出版社,2005年版。
    43.[英]约翰·托兰德:《基督教并不神秘》,张继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4.[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5.[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46.[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张志民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47.[俄]巴枯宁:《上帝与国家》,朴英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英]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50.[美]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1.[西]潘尼卡:《看不见的和谐》,王志成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奥地利]雷立柏:《古希腊罗马与基督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版。
    53.[美]马丁·路德·金、霍玉莲:《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告诉我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54.[美]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5.[法]阿兰·德利贝拉:《中世纪哲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6.[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周勇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5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58.[荷]R.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丘仲辉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2版。
    59.[美]阿尔伯特·甘霖:《基督教与西方文》,赵中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英]约翰·洛克:《基督教的合理性》,王爱菊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德]莫尔特曼:《俗世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3.[俄]索洛维约夫:《神权政治的历史与未来》,钱一鹏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4.[古罗马]西塞罗:《论神性》,石敏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65.[英]托马斯·马丁·林赛:《宗教改革史》(上册),孔祥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66.[美]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江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68.[德]艾佰林·:《神学研究: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定位》,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美]茜亚·凡赫尔斯玛:《加尔文传》,王兆丰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0.[英]罗伯逊:《基督教的起源》,宋佳煌译,三联书店,1958年版。
    71.[德]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
    72.[德]莱布尼茨:《神义论》,朱雁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73.[俄]H.A.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与恺撒王国》,安启念,周靖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4.[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75.[德]马丁·摩根史特恩,罗伯特·齐默尔:《哲学史思路——穿越两千年的欧洲思想史》,唐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6.[法]弗朗索尔·夏特莱:《理性史——与埃米尔·诺埃尔的谈话》,冀可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2000年。
    77.[英]凯文·奥顿奈尔:《从神创到虚拟:观念的历史》,宋作艳、胡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英]乔治·弗兰克尔:《文明:乌托邦与悲剧——潜意识的社会史(二)》,楮振飞译,国际文出版公司,2006年版。
    79.[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80.[美]诺期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1.[美]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83.[ ]Walter Bagehot:《物理与政理》,钟建闳译,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84.[美]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金克、徐崇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85.[比利时]保罗·齐尔:《自由哲学》,胡鉴民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86.[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87.[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册),索尔森修订,盛葵阳、刘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88.[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编:《现代政治思想》,杨淮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89.[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90.[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1.[美]斯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2.[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黄辉译,吉林人民出版2001年。
    94.[美]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
    95.[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96.[美]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潘世强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7.[美]约翰·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8.[英]L.T.霍布豪斯:《形而上学的国家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9.[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0.[美]阿兰·S·罗森鲍姆编:《宪政的哲学之维》,郑戈等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1.[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2.[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03.[美]利奥·斯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105.[英]詹姆士·利奇蒙德:《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6.[意]鲁伊吉·博格里奥罗:《形而上学》,朱东华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7.[美]布鲁斯·昂:《形而上学》,田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8.[英]托马斯·陶伦斯:《上帝与理性》,唐文明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9.[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10.[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刘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1.[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2.[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3.[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4.[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5.[德]H.李凯尔特:《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6.[美]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背景:文、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于闽梅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7.[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8.[美]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版年版。
    11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20.[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21.[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
    122.[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123.[美]伯纳德·贝伦等:《美国白宫千年晚会演讲集》,邱仁宗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4.[德]布劳耶尔,洛伊施,默施:《德国哲学家圆桌》,张荣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5.[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26.[加]谢大卫:《圣书的子民:基督教的特质和文本传统》,李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英]詹姆斯·里德:《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8.[英]汉弗雷·卡本特:《耶稣》,张晓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9.[英]罗素:《宗教与科学》,徐奕春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0.[英]C.P.斯诺:《两种文》,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1.刘小枫编:《当代政治神学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2.白云晓编译:《耶稣是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33.[美]唐纳德·坦嫩鲍姆、戴维·舒尔茨:《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史》,叶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4.[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35.[德]托马斯·海贝勒、诺拉·绍斯米卡特:《西方公民社会观适合中国吗?》,《南开学报》,2005年第2期。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3.杨适主编:《原创文与经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版。
    4.杨适主编:《原创文与当代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丛日云:《西方政治文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7.贺麟:《文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张宪:《启示的理性——欧洲哲学与基督宗教思想》,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
    10.徐文俊:《近代西欧哲学及其宗教背景》,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的张力》,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陈家琪:《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赵林:《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5.李国文:《中国文人的活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何平:《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探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张立文:《〈周易〉与中国文》,《文津演讲录之三讲座,第1编)》,任继愈主编,北图出版社,2002年版。
    18.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2005年版。
    19.徐大同主编:《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徐大同总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彩波:《西方政治思想史——从柏拉图到约翰·密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浦兴祖、洪涛主编:《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胡叔宝:《西方政府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7.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章雪富:《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罗各斯基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赵广明:《理念与神——柏拉图的理念思想及其神学意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赵林:《在上帝与牛顿之间》,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33.林国华:《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34.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肖滨:《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6.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8.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39.何怀宏:《契约论理与社会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0.陈建洪:《耶路撒冷抑或雅典:施特劳斯四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1.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2.丘晓主编:《政治学原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3.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4.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5.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6.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7.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8.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2003年版。
    51.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版。。
    52.严强等:《政治学基础理论的观念——价值与知识的论辩》,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商红日:《政府基础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54.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汪堂家等:《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闻明、彭萍萍编著:《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郭啸:《人性与潜意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年版。
    60.王岩主编:《中外政治哲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61.王岩:《政治哲学:理性反思与现实求索》,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62.邓璞磊:《中西政治思想之根源与主流》,私立中国文学院政治研究所研究生硕士论文,民国五十八年。
    63.柏维春:《政治文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王沪宁:《王沪宁集——比较·超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6.董丛林:《龙与上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67.颜炳罡:《心归何处: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8.慧君编著:《圣字贝叶书——13位创造人类智慧的圣者的神迹与猜想》,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张再林:《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0.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牟博编:《留美哲学博士文选.当代基础理论研究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72.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3.杨阳:《王权的图腾——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4.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5.张立文、町田三郎主编:《传统文与东亚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6.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三联书店2000年版。
    77.许苏民:《历史的悲剧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8.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9.于歌:《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80.苏德慈:《圣经研究入门》,中国基督教协会神学教育委员会,1996年版。
    81.丁光训:《丁光训文集》,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82.钟肇政编译:《史怀泽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张庆熊、徐以骅主编:《基督教学术(第2辑)》,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84.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85.吴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6.卓新平:《宗教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7.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8.易中天:《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89.綦彦臣:《资本主义的另一条腿》,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90.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与宗教政策》,宗教文出版社,2002年版。
    91.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论丛》(第二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2.张铭:《现代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3.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4.荣剑、杨逢春:《民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9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7.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98.胡伟、唐贤兴:《论政治——中国发展的政治学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9.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0.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1.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02.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变中的法观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03.沈荣华编著:《现代行政法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5.翟文明:《三教九流》,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
    106.申晓纪:《低层次需求——中国民众的特征、问题和自我改造》,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7.田玉川:《饭碗定律——诠释历史上中国人的生存之道》,金城出版社,2006年版。
    108.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版社,2002年版。
    109.卓新平:《基督宗教论》,社会科学文献版社,2000年版。
    110.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1.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2005年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2.包利民、[美]斯戴克豪思:《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3.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4.刘纯、王扬宗编:《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5.江丕盛,彼得斯,本纳德:《桥:宗教与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116.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7.鲍鹏山:《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118.陈鼓应:《耶稣新画像》,三联书店,1987年版。
    119.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0.江涛:《公共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21.刘军宁等编:《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年版。
    122.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3.吕嘉:《论政治学的特殊性》,《政治学研究》,2001年2期。
    124.王岩:《契约理念: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兼论全球时代的契约文明》,《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25.张桂琳:《自由主义:基于理性的政治言说》,《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26.任剑涛:《政治哲学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2期。
    127.任剑涛:《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3期。
    128.胡伟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困境及其现代转换——兼论现代政治哲学的构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29.张再林:《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0.张再林、燕连福:《理性之治与德性之治》,《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31.任平:《全球时代与21世纪公共哲学》,《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32.乔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哲学》,《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33.张铭:《公共哲学与后现代》,《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34.方世南:《公共哲学与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行为》,《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35.万俊人:《公共哲学的空间》,《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36.顾肃:《重建中国公共哲学的反思与设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37.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3期。
    138.马德普:《公共利益、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
    139.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40.乔耀章:《论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1.乔耀章等:《论政府的知识基础:一种知识政治学的补充解释》,《云南行政学院学》,2007年第3期。
    142.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年第5期。
    143.杨玉昌:《中西形而上学形成的比较研究》,《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144.陈晓平:《略论形而上学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45.俞宣梦:《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46.杨国荣:《形而上学的抽象形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47.赵林:《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148.庞绍堂:《形而上者谓之道》,《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49.任强:《道成肉身与体用一如——基督教与儒家本体论之比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50.朱士群:《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试论作为公共哲学的政治哲学》,《学术界》2000年3期。
    151.衣俊卿:《论中国现代的文阻滞力》,《学术月刊》2006年1月号。
    152.陈超:《试论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153.陈荣富:《对“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6期。
    154.黄力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宗教的文价值》,《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5.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156.黄力之:《文帝国主义与价值冲突》,《哲学研究》2004年第9期。
    157.董江阳:《试论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精神批判功能》,《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
    158.陈树林:《20世纪西方文危机的神学批判》,《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159.王辉:《宗教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160.赵林:《论基督教信仰之根基的内在转变》,《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2期。
    161.王晓朝:《论基督教与世俗人文主义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62.李平晔:《试论新教的世俗》,《宗教》1991年第1期。
    163.何光沪《科学革命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64.安希梦:《基督教与中国文的冲突与融合》,《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3期。
    165.陈田元:《论圣经理论的历史价值及其永恒意义》,《金陵神学志》2003年第3期。
    166.李向平、李琼:《传统中国的宗教和谐论》,《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167.陈明:《中国文中的儒教问题:起源、现状与趋向》,《博览群书》2004年第8期。
    168.曾繁仁:《千年“绝学”的伟大“复兴”——墨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文史哲》1999年第6期。
    169.孙晓春:《教哲学与愚民政治》,《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70.赵敦华:《中国古代的价值律与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71.朱鲁娟:《“民本”思想的批判与价值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172.吴锡平:《权谋文与我们现代公民意识的缺失》,《民主与科学》2004年第6期(《学习时报》2005年5月16日第12版转述所见)。
    173.李祥俊:《纲常与中国传统政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
    174.吴思:《血酬定律与历史弈局》,《博览群书》2004年第4期。
    175.王处辉、胡翼鹏:《论传统“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秩序观》,《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6.张立文:《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当今世界的病态与治疗解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7.杨阳:《中国传统社会权力主导资源分配现象剖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178.丛日云:《当代中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179.《揭穿“校园政治”新秀场》,《东南西北·大学生》2004年第4期;《“校园政治”:被“官本位”污染的作秀生涯》,《东南西北·大学生》2004年第7期。
    180.戴清亮:《破除“官本位”》,《学术界》2005年第2期。
    181.黄朴民:《君子斗不过小人》,《光明日报》2005年8月16日第7版。
    182.张千帆:《从“人民主权”到“人权”——中国宪法学研究模式的变迁》,《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83.殷啸虎:《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84.黄明理、李德友:《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
    185.张震:《文相对主义在当前的诸种面相及其批判》,《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186.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87.李峻登等:《政治哲学的新世界:邓小平政治哲学论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Socrates’Children :Thinking and Knowing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 ,Trudy Govier,Broadview Press,1997.
    2.Studiea in Christian Ethics Volume 3 Number 1 (Political Ethics : Justice and Wellbeing in Political Society).T£T Clark,1990.
    3.The Philosophical Frontiers of Christian Theology:Essays Presented to D.M. Mackinnon,Edited by Brian Hebblethwaite£Stewart Suther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4.A Compan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Second Edition),A.E.HARVEY,Cambridge Uni. Press,2004.
    5.Pubic Reason : Mediated Authority in the Liberal State . Fred M.Frohoc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
    6.Natural Law and Public Reason ,edited by Robert P.George£Christopher Wolfe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0.
    7.Religious Convictions and Political Choice ,Kent Greenawal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8.Human Rights and the Image of God ,Roger Ruston ,SCM Press ,2004.
    9.Luther and Calvin on Secular Authority ,Edited by Harro Hopfl ,Cambrib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Politics drawn from the Very Words of Holy Scripture ,Bossuet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Pubic Reason,edited by Fred D’Agostino£Gerald F.Gaus ,Dartmouth PublishingCompany Limite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8.
    12.Should Political Philosophy be Done Without Metaphysics ? by Jean Hampton ,from Ethics ,Vol.99,No.4,(Jul.,1989),pp.791—814,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