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在现代文中依然具有积极的组建功能,因此,发掘古典美学资源的现代价值、彰显其现代意义,无疑是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趋向。“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即是通过实证研究与阐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庄子这一古典美学资源参与中国现代美学建构的方式与途径,进而呈现庄子之于中国现代美学的价值与意义。鉴于“中国现代美学”内容十分复杂,为明晰起见,本文选取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朱光潜、宗白华五位美学家为代表以展现“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概观。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启者,鲁迅是现实主义美学代表,郭沫若是浪漫主义美学代表,朱光潜、宗白华则可以说是专门的美学家,他们与庄子的关系显示出庄子参与现代美学建构有一个从“潜运”到“浮出地表”的逻辑进程。即王国维、鲁迅对庄子的承续很大程度上是庄子固有的美学精神的延伸,需待阐发才能见出庄子之现代美学价值的存在;郭沫若、朱光潜、宗白华对庄子的阐发则含有中西美学的碰撞、对话与交融,庄子美学也借以明确了其“现代”的历史向度。
The resource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still has its active constructional function in modern culture. Therefore, to explore its modern value and to display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are undoubtedly the important tendency i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In order to present Chuang- tzu'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odes and channels that Chuang-tzu takes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by means of empirical and elucidatory study.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for clarity, this paper ventures to present Wang Guowei, Lu Xun, Guo Mo Ruo, Zhu Guangqian, Zong Huabai as representatives to display the overview of Chuang-tzu and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Wang Guowei is the inaugurator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while Lu Xun and Guo Moruo are respectivel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realistic aesthetics and romanticism aesthetics, and Zhu Guangqian and Zong Baihua are both professional esthe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Chuang-tzu illuminates the logical process from the submerged to the merged that Chuang-tzu bears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That is to say, to a great extent, for Wang Guowei and Lu Xun, their inheritance of Chuang-tzu is the extension of Chuang-tzu's inherent aesthetics, which should be interpreted so as to discover the existence of Chuang-tzu's modern aesthetics value; as for Guo Morno, Zhu Guangqian, and Zong Baihua, their elucidation of Chuang-tzu suggests the collis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m, which helps to explain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ality of Chuang-tzu's aesthetics.
引文
[1]王国维《哲学辨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佛雏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2]见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小引》,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
    [4]为论述方便起见,本文不再严格区分庄子与庄子后学,《庄子》一书均视为庄子的思想。
    [5]可参见拙作《庄子美学研究指瑕》,《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初版)
    [7]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着重号原文有)
    [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叙》。
    [9]吕溦《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范寿康《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陈望道《美学概论》,民智书局1927年版。
    [10]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11]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佛雏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6页。
    [12]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研究》第二十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自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41页。
    [15]龙峨精灵:《观堂别传》,原刊上海《人间世》杂志第39期,1935年11月5日出版,见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龙峨精灵即刘惠孙。
    [16]陈鸿祥:《王国维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17]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页。
    [18]《列子》系伪书,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附录”辑录从古代到现代的二十四家辨伪文字,言之凿凿,无需旁证。王国维未辨《列子》真伪,本文亦不再另行申述。
    [19]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6、1296页。
    [20]王国维《二田画扇记》,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62页。
    [21]《庄子》本采用郭庆藩辑《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
    [22]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81页。
    [23]李先华:《“浸假”释义讨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4]林希逸:《庄子庸斋口义校注》,周启成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3页。
    [25]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26]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45页。
    [27]王国维《罗君楚传》,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54页。
    [28]王国维《<国学丛刊>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183页。
    [29]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彭林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00页。
    [30]王国维《<曲录>自序》,《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52页。
    [31]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第399页。
    [32]陈永正:《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自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42页。
    [3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页。
    [35]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6—7页。
    [36]王国维《静庵文集·自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26页。
    [37]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第180页。
    [38]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4页。
    [39]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44页。
    [40]聂振斌《王国维对庄子思想的阐释与发挥》,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研究》第二十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7页。
    [41]李铎:《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中国文研究2005年第一期。
    [42]郭庆藩《庄子集释》,第947页。
    [43]郭庆藩《庄子集释》,第936页。
    [44]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254、257页。
    [45]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7页。
    [46]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4页。
    [47]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54—55页。
    [48]王国维《<国学丛刊>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180—181页。
    [49]赵利栋:《略论王国维的学术价值取向:学术独立与求道精神》,《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50]《列子》据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51]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1—32页。
    [52]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53]蒋永清《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54]这种说法不够准确,查佛雏原文,应该是“真景物”、“真感情”即叔本华的“理念”,“真”,即“理念”之真。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187页。
    [55]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9页。
    [56]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1、92、105页。
    [57]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页。
    [58]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9—515页。
    [5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7页。
    [60]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186、187、195页。
    [61]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第92页。
    [6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1页。
    [6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68页。
    [64]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第463—473页。
    [65]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264页。
    [66]蒋永清《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第15、17、32页。
    [67]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88页。
    [68]本节与陈良运著《美的考索》之第四章“‘真’——‘美’之本体观”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可参看。陈良运《美的考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69]钱穆《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9页。
    [70]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4—66页。
    [71]《老子》、《庄子》孰先孰后问题早有辩说,近现代以来,更为学界关注,梁启超、钱穆、罗根泽等俱认为《老子》书成于战国之末。钱穆更是坚执《庄子》内七篇先于《老子》,曾先后四次撰文证明此问题,信为“铁案”,其依据主要是古代学术思想的系统。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类于今本《老子》的战国楚简,据称,此简当为战国中后期物,且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版本”。虽然简本《老子》不全,且与今本《老子》存在较大差异,但就其与今本《老子》相同的部分及其不同的编排方式来看,《老子)一书在战国中后期己然成为一“流行”的读本。这一事实并不能全然否定梁、钱、罗等人的观点,因为他们谈论的是今本《老子》。今本《老子》主要由河上公、王弼的注本辗转而来,其与战国中后期的简本‘老子》和已证明是汉初之物的帛书《老子》都存有不同之处,由此可以断定,今本‘老子>有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当然其作者也就不可能限于一人。《老子》一书的原初样态到底怎样,有多少内容是后人窜入的,这还有待于新史料的发掘和学界的进一步研究,也许《老子》一书的原本根本无法探知。其实,《老子》一书的初始状态到底怎样,对中国文来说已经不是十分重要了。因为,两千多年来,国人一直承袭河上公、王弼的注本一步步阐释,今本《老子》思想已经深深楔入中国文之中,不可移易。同样道理,《老子》、《庄子》孰先孰后的问题也较多地具有研究价 值,其对《老子》先于《庄子》这一文阐释上的事实几乎是无法撼动。基于这种考虑,本文不准备纠缠这一问题,若非涉及本文相关问题的阐说,一般仍认为《老子》在《庄子》之前。
    [72]所引老子语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73]《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6页。
    [74]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0页。
    [75]见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1页。
    [76]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5页。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作进一步探究,未为的论。
    [77]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1、242页。
    [78]庆藩《庄子集释》,242页。
    [79]钱穆《庄老通辨》,第139、140、138页。
    [80]郭庆藩《庄子集释》,第50页。
    [81]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7页。
    [82][德]毛高格《从濠梁之辩看庄子的“真”观》,高洪译,《庄子与中国文》,黄山文书院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3]李锦全、曹智频《庄子与中国文》,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84]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85]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69页。
    [86]郭庆藩《庄子集释》,第394页。
    [87]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0页。
    [88]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等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89]《毛诗序》,见《中国历代文论选》(一),郭绍虞、王文生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63页。
    [90]见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108页。
    [91]朱自清《诗言志辨》,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33页。
    [92]朱自清《诗言志辨》,第38、40页。
    [9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8页。
    [94]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页。
    [95]李梦阳《诗集自序》,《中国历代文论选》(三),郭绍虞、王文生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
    [96]李贽《李贽文集》(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97]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98]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99]钟惺《隐秀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100]陈子龙《陈子龙文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页。
    [10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十),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02]王夫之《船山全书》(十四),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81页。
    [103]沈德潜《说诗(日卒)语》,霍松林校点,《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日卒)语》,郭绍虞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188页。
    [104]袁枚《随园诗话》(上),顾学颉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4页。
    [105]《礼记·乐记》,《中国历代文论选》(一),郭绍虞、王文生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1页。
    [10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
    [107]叶维廉《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55页。
    [108]叶维廉《比较诗学》,第84页。
    [109]叶维廉《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4页。
    [110]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111]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船山全书》(十五),第824页。
    [112]陈绎曾《诗谱》,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7页。
    [113]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114]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48页。
    [115]况周颐《蕙风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页。
    [116]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190页。
    [117]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254页。
    [118]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255页。
    [119]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20]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第104页。所引叔本华语亦据王攸欣,出自该页。
    [121]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第89-90页。
    [12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2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5页。
    [124]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第95页。
    [125]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第27页。
    [126]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第84页。
    [127]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第70页。
    [128]章太炎讲演《国学概论》,曹聚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129]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49-250页。
    [130]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67页有这样一段话:“在一切可能的概念中,意志这概念是唯 一的一个小在现象中,不在单纯直观表象中而有其根源的概念,它来自内心,出自每人最直接的意识。在这意识中,每人直接地没有一切形式,甚至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形式,就在本质上认识到他自己的个体,认识到他同时也就是这个体;因为在这里认识者和被认识者完全合而为一了。”这段话在表述上跟我们超越主客、没有主客的愿望很接近,但是它最终是认识论的,要为意志或理念服务。叔本华否定了康德对上帝的悬置,寻出一个“意志”作为认识世界的本源,相对于康德的谨慎而言,他这种貌似自信的做法实在是一种退步。但不管怎么说,他的“直观”与康德的“直观”一样,都是“认识”的一个阶段,都不能摆脱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穷究世界本源的框架。这种认识论框架与中国道家搁置认识的企图,以“无言”、“忘知”为尚的做法有很大距离。
    [131]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252页。
    [132]邵雍《皇极经世书》,(明)黄畿注,卫绍生校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页。
    [133]邵雍《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伊川击壤集·序》,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江南图书馆藏明成刊本,1935年版。
    [134]叶维廉《饮之太和》,(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245页。
    [135]叶维廉《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106—107页。
    [136]王国维《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第68页。
    [137]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页。
    [138]王令之《王国维绘画艺术论中的美学蕴涵》,见孙敦恒、钱竞编《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9]王国维《中国名画集序》,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24—225页。(下引该文不另注)
    [140]王国维《此君轩记》,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60—261页。(下引该文不另注)
    [14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142]王国维《待时轩仿古(?)印谱序》,见彭林整理《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00页。(下因该文不另注)
    [143]郭庆藩《庄子集释》,第720页。
    [144]王国维《人间词乙稿序》,见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附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145]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郭大力译,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85页。(着重号原文有)
    [146]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45页。
    [147]参见蒋永青《关于王国维“势力之欲”的几个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48]姜澄清《中国绘画精神体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222、222—223页。
    [149]此系徐复观的说法:“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在艺术上的落实。”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145页。人物画亦与庄学有密切渊源,见《中国艺术精神》第三章第三、四节。
    [15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38页。
    [151]巴人《论鲁迅的杂文》,(上海)远东书店1940年版,第146页。
    [15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庄子与鲁迅》最初发表于1941年4月重庆《中苏文》半月刊第8卷第三、四期合刊。
    [153]曹聚仁《鲁迅评传》,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355页。(香港世界出版社初版于1956年)
    [154]曹聚仁《鲁迅评传》,第283页。(虽然是1956年的书,但此书的写作路数基本上是大陆1949年以前的)
    [155]王瑶《王瑶全集》第6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7页。
    [156]任继愈《鲁迅同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们的关系》,《科学通报》1956年第10期。
    [157]任访秋《鲁迅论庄子》,见任访秋《鲁迅散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8]周绍曾《鲁迅对庄子的批判与“国民性”问题》,《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159]王晓华《老庄哲学与鲁迅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
    [160]甘竟存《“庄子与鲁迅”新议》,见福建省纪念鲁迅逝世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组编《鲁迅与中外文》,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1]刘西普《鲁迅与庄子》,见鲁迅研究学会编《鲁迅研究》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2]钱碧湘的《鲁迅笔下的两个庄子》,见鲁迅研究学会编《鲁迅研究》第1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3]刘岸汀《鲁迅与庄子的精神联系》,《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64]柯贵文《论鲁迅对老庄思想的批判》,《阜阳师院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
    [165]田刚《庄子哲学与鲁迅的虚无主义思想》,《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166]钱文亮《重读鲁迅对老庄思想的批判——从“<庄子>与<文选>之争”谈起》,《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67]盛敏《鲁迅与庄子心态的契合和姿态的悖逆》,《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68]任广田《鲁迅与道家学说》,《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1期。
    [169]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4期。
    [170]刘保昌《道德·进论·个人主义——鲁迅与道家文片论之一》,《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国民性·怀疑与否定精神——鲁迅与道家文片论之二》,《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浪漫的和个人的——鲁迅与道家文片论之三》,《学术交流》2006年第3期。
    [171]郑家建《传统的影响:在误读和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172]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文体》,《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8期。
    [173]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的深层联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2页。
    [174]可参见田刚《庄子哲学与鲁迅的虚无主义思想》一文。
    [175]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后引《鲁迅全集》,皆为此版)
    [17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6—67页。
    [177]钟子翱《鲁迅与中国古代文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文学论文集及鲁迅珍藏有关北师大史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8]郑家建《庄子·神话和想象力传说——<故事新编>新论(之一)》,《雁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6期。
    [179]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的深层联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0—260页。
    [180]王富仁《中国文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118页。
    [18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3—74页。
    [182]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5页。
    [183]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出版社未详,1904年印行。(广东孙中山文献馆藏)
    [184]章太炎《国故论衡》,陈平原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85]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着重号原文有)
    [186]参见姚锡佩《现代西方哲学在鲁迅藏书和创作中的反映》(上、下),《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0、11期。
    [187]高旭东《论鲁迅“不用之用”文学观的矛盾发展》,《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188]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5页。
    [189]鲁迅《文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
    [190]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102页。
    [19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峨嵋出版社1947年版,第23页。
    [192][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193]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164页。
    [194]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第52页。
    [195]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第224—225页。
    [196]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244页。
    [197]鲁迅《不懂的音译》,《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198]赵利栋:《略论王国维的学术价值取向:学术独立与求道精神》,《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199]高旭东《论鲁迅“不用之用”文学观的矛盾发展》,《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200]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4页。
    [201]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202]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20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204]鲁迅《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6卷,第75页。
    [205]林语堂《林语堂文选》(下),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206]见鲁迅《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1卷。
    [207]见鲁迅《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下),《鲁迅全集》第5卷。
    [208]鲁迅《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第3卷,第47页。
    [209]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第419页。
    [210]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6-442页。
    [211]郜元宝《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212]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3页。
    [213]张立文主编、张怀承等著《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4]所引《论语》、《孟子》语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15]“心斋”出自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郭沫若曾有庄子本是“颜氏之儒”的说法,即便这是事实,“心斋”之说也没有被后世儒家继承,主要是在道家的视域内发展。而且“心斋”之说也很可能是庄子借“重言”的言说方式表达的自己的观念。
    [216]见钱穆《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1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218]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219]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220]程相占《文心三角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心论的现代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9页。
    [222]郜元宝《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
    [22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第74页。
    [224]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
    [225]《庄子·天下》有“白心”一词,而《管子》更早以“自心”名篇,郭沫若据《庄子》中之“白心”推《管子》“白心”等篇为宋(?)、尹文遗著,并认为“白心”“不外是‘洁其宫’,‘虚其欲’,‘情欲寡浅’,或‘别宥’的另一说法而已”(见郭沫若《宋(?)尹文遗著考》)。田刚没有进一步推究“白心”之源到管子处亦无可厚非,因为鲁迅此时所用“白心”没有迹象表明来自《管子》。再者,鲁迅的“白心”之意更多地与“厥心纯白”相联系,并非直接承自《天下》篇之“白心”(成玄英疏为“清白其心”)。本文也主要考察“白心”的“纯白之心”意。
    [226]郭庆藩《庄子集释》,第434页。
    [227]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51页。
    [228]郭庆藩《庄子集释》,第89页。
    [229]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2页。
    [230]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7页。
    [231]本段所引鲁迅语均见《摩罗诗力说》,1鲁迅全集》第1卷。
    [232]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第73页。
    [233]鲁迅《<爱罗先珂童话集>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214页。
    [234]鲁迅《<狭的笼>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18页。
    [235]鲁迅《<池边>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0页。
    [236]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82页。
    [23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2页。
    [238]钱穆《比论孟庄两家论人生修养》,见《庄老通辨》第290页。
    [239]鲁迅《<十二个>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312页。
    [240]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1页。
    [241]鲁迅《作文秘诀》,《鲁迅全集》第4卷,第631页。
    [242]鲁迅《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1卷,第338页。
    [243]陈文忠语,见陈文忠《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第四章标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44]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44页。
    [245]陈永志《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文学评论》编辑部编《文学评论丛刊》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46]顾圣皓《郭沫若与庄子》,见曲阜师范学院《齐鲁学刊》编辑部编《沫若研究》(第2辑),1983年版。
    [247]李保均《郭沫若泛神论思想探源》,见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郭沫若研究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48]蔡震《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我国文传统的关系》,郭沫若研究学会编《郭沫若研究》第2辑,文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本节下引蔡震语皆出自该文)
    [249]李向阳《郭沫若与庄子的思想渊源关系》,《郭沫若学刊》1988年第1期。(本节下引李向阳语皆出自该文)
    [250]区(金共)《庄子: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影响中介——兼论借鉴外国文学过程中的本土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251]税海模《郭沫若与道家文》,《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252]张顺发《庄子与郭沫若》,《郭沫若学刊》1997年第1期。(本节下引张顺发语皆出自该文)
    [253]吴定宇《自然与逍遥——郭沫若与道家文》,《郭沫若学刊》1998年第2期。(本节下引吴定宇语皆出自该文)
    [254]伍世昭、李江山《中西文互释中的郭沫若早期诗学》,《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本节下引伍世昭语皆出自该文)
    [255]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1页。(郭沫若1925年4月3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最初发表于1925年5月20日卜海《时事新报·艺术》第98期)
    [256]周涤尘《郭沫若前期艺术功利观与老庄思想》,《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
    [257]李振声《郭沫若早期艺术功利观与既成哲学》,郭沫若研究学会编《郭沫若研究》第4辑,文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258]税海模《试论郭沫若文心理结构中的儒道积淀》,《郭沫若学刊》1988年第1期。
    [259]《三叶集》,见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47页。
    [260]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261]谷辅林《郭沫若前期思想及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63页。
    [262]税海模《郭沫若与道家文》,《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263]杨胜宽《郭沫若对庄子的认识与批判》,《郭沫若学刊》,1993年第3期。
    [264]税海模《郭沫若与道家文》,《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265]郭沫若《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此篇系为1936年10月上海不二书店出版的作者所著历史小说集《豕蹄》写的序文,同时发表于上海《质文》月刊第2卷第1期)
    [266]郭沫若《<盲肠炎>题记》,《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最初发表于1947年6月上海《创世纪》月刊创刊号)
    [267]郭沫若《文艺与宣传——为庆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第249页。(最初发表于1938年3月27日重庆《大公报》)
    [268]郭沫若《文艺工作展望》,《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最初发表于1946年9月上海《群众》周刊第12卷第9期)
    [269]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底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人到一有我见的时候,只看见宇宙万汇和自我之外相,变灭无常而生生死存亡的悲感。万物必生必死,生不能自持,死亦不能自阻,所以只见得“天与地与在他们周围生动着的力,除是一个永远贪婪、永远反刍的怪物而外,不见有别的。”此力即是创生万汇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自体(Ding ao sich)。能与此力瞑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体之周遭,随处都是乐园,随时都是天国,永恒之乐,溢满灵台。“在‘无限’之前,在永恒的拥抱之中,我与你永在。”人之究竟,惟求此永恒之乐耳。欲求此永恒之乐,则先在忘我。忘我之方,歌德不求之于静,而求之于动。以狮子搏兔之力,以全身全灵以谋刹那之充实,自我之扩张,以全部精神以倾倒于一切!——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311—312页。(下文亦有几处涉及该段文字,不另注)
    [270]郭沫若《三个泛神论者》,《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最初发表于1920年1月5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271]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212—213页。(最初发表于1936年11月上海《质文》月刊第2卷第2期)
    [272]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273]吴定宇《论郭沫若与泛神论》,《郭沫若学刊》2002年第3期。
    [274]郭沫若《庄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9页。(该文写毕于1944年9月26日)
    [275]谷辅林《郭沫若世界观中的泛神论问题》,《文学评论》编辑部编《文学评论丛刊》第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76]郭沫若《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5页。(最初发表于1947年8月《大学)第6卷三、四期合刊)
    [277]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页。
    [278]郭沫若《庄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206页。
    [279]郭沫若《<文艺论集>序》,《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46页.(最初发表于1925年12月16日上海《洪水》(半月刊)第1卷第7号,是为《文艺论集)初版写的序言)
    [280]郭沫若《金字塔》,《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107页。(最初发表于1921年2月1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281]伍世昭、李江山《中西文互释中的郭沫若早期诗学》,《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282][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283]这段话郭沫若断句与郭庆藩本略有不同,特把郭沫若摘录的部分附注如下:梓庆削木为(?),见者惊若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10页。
    [284]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11页。
    [285]成玄英疏语,见郭庆藩《庄子集释》,第659页。
    [28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第77页。
    [28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10页。
    [288]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着重号原文有)
    [289]叔本华《叔本华论文集》,陈晓南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9页。
    [290]叔本华《叔本华论文集》,陈晓南译,第59页。
    [29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9页。
    [292]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75页。(最初发表于1921年1月15日上海《民铎》杂志第2卷第4号)
    [293]郭沫若《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191页。(最初发表于1936年东京《质文)第五、六期合刊)
    [294]郭沫若《文学的本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350页。(最初发表于1925年8月15日上海《学艺》杂志第7卷第1号)
    [295]伍世昭《论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96]朱寿桐《创造社文学的情绪写实主义特征——兼论郭沫若创作的写实倾向》,见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编《郭沫若研究》第9辑,文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297]《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6页。
    [298]《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47-49页。
    [299]郭沫若《文学的本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352页。
    [300]他虽然说过“感情加了时序的延长便成为情绪”(《文学的本质》),但看他在之后对“感情”和“情感”两词的使用上,二者与“情绪”并无根本的区别。
    [301]郭沫若《革命与文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38页。(最初发表于1926年5月上海《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302]郭沫若《关于诗的问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175页。(最初发表于1935年9月20日东京《杂文》月刊第3期)
    [303]“感情的美”见《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49页。
    [304]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05] 《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47页。(下旬引文也出自该页)
    [306]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在上海大学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00页。(最初发表于1925年5月18日上海《民国日报·文学》周刊第3期,系1925年5月2日在上海大学的讲演)
    [307][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308]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第71页。
    [309]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310页。(最初收入1922年4月泰东图书局出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时发表于1922年5月《创造季刊》创刊号)
    [310]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序》,《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印行。
    [311]钱穆《郭象<庄子注>中之自然义》,见《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12]郭庆藩《庄子集释》,第50页。
    [313]叶维廉《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104页。
    [314]参见刘绍瑾、侣同壮《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庄子情结》,《文史哲》2003年第5期。
    [315]刘绍瑾《自然:中国古代一个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316]《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47页。
    [317]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第69页。
    [318]庄子的“”有“顺”的意思,即顺时而,《大宗师》“浸假而予之左臂以为鸡”一段颇能显此意。
    [319]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4页。(写毕于1935年12月23日)
    [320]《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3页。
    [321]《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48页。
    [322]郭沫若(批评与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32页。(最初发表于1923年上海《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
    [323]饶(?)子等《中西比较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5页。
    [324]李泽厚《美学散步·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25]“移花接木”说其实是朱光潜的概括,《读书》1981年第3期《外国学者论朱光潜与克罗齐美学》摘译了意大利汉学家马利奥·沙巴蒂尼(Mario Sabatini)《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克罗齐主义”》后,朱光潜加按语说“此文的基本论点是说《文艺心理学》的作者企图移西方美学思想之花接中国文艺思想传统(主要是道家的)之术”。
    [326]《文艺心理学》“作者自白”说:“做学问持成见最误事。有意要调和折衷,和有意要偏,同样地是持成见。我本来不是有意要调和折衷,但是终于走到调和折衷的路上去,这也许是我过于谨慎,不敢轻信片面学说和片面事实的结果。”——《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页。
    [327]朱光潜《谈趣味》,《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328]宗白华曾在《致舒新城函》中说:“弟做文努力于言简意赅,不愿拉长许多废话。”观《宗白华全集》,知此言贯穿了他著述的始终。见《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329]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袁济喜《承续与超越:20世纪中国美学与传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0]朱光潜《无言之美》,《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31]朱光潜所谓“道家”常指道教,可参看《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有关老庄和道家的说法,《朱光潜全集》第3卷。
    [332]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64页。
    [333]见《外国学者论朱光潜与克罗齐美学》,《读书》1981年第3期。
    [334]此系1983年的说法,见《答郑树森博士的访问》,《朱光潜全集》第1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48页。
    [335]宛小平《边缘整合——朱光潜和中西美学家的思想关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6页。
    [336]参见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庄、老异同”一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3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7、201页。
    [338]“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直觉的对象是上文所说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的直觉”。——《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08页。
    [33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10、213页。
    [340]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34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10页。
    [342]如“用之于美感的方面则为康德所说的‘无所为而为’的观赏”,“美感是不沾实用,无所为而为的”,“艺术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见《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11、272、324页。这样的说法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34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0页.
    [34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5页。
    [345]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346]郭庆藩《庄子集释》,第225页.
    [347]郭庆藩《庄子集释》,第225页。
    [348]郭象语,见郭庆藩《庄子集释》第285页。
    [34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35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43页。
    [35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8页。
    [352]朱光潜《看戏与演戏——两种人生理想》,《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35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11页。
    [354]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又是“凝神”的境界,也可以说“形象的直觉”即“凝神”的境界。
    [35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73—74页。
    [35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13、214页。
    [35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53页。
    [358]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9页。
    [35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18页。
    [360]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234—235页。
    [36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59页。
    [36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90页。(此系《谈美》最后一节标题:“‘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
    [363]朱自清《<谈美>序》,《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100页。
    [364]可参看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作者自白”和朱自清《<谈美>序》,分别见《朱光潜全集》第1、第2卷。
    [365]周小仪曾对这一时期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做过简要梳理,可资参考:“朱自清、俞平伯均附和周作人,提倡一种‘刹那主义’的生活态度,专注于唯美的瞬间感受,具有浓厚的生活艺术色彩。在此之前, 蔡元培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1917),主张以美育改造人生,‘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诗人、美学家宗白华也撰文《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1920),阐述‘唯美主义的人生观’或‘艺术的人生观’,即‘积极地把我们人生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创造,使他理想,美’。郭沫若在《生活的艺术》(1925)中把王尔德‘穿着很奇怪的服装,在伦敦街市上游行’的传说称之为‘生活的艺术’的‘外部生活’形式,但是进而强调‘用艺术的精神来美我们的内在生活’,‘养成一个美的灵魂’。在1930年代,美学家朱光潜也专门论述过‘人生的艺术’(1932)问题,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翻译过王尔德的批评论文的林语堂向西方介绍‘中国最优越睿智的哲人们所知道,并且在他们的民间智慧和文学里表现出来的人生观和事物观’,其专著的中文译本也取名为《生活的艺术》(1938—1941)。”——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224页。
    [366]劳承万《朱光潜美学论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367]爱箫《“人生的艺术”——理解朱光潜早期文艺美学思想的枢机》,《天府新论》1998年第6期。
    [368]王旭晓《“人生的艺术”——朱光潜早期美学理想与他的人格理想》,见叶朗主编《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9]李范《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人生的艺术”》,见叶朗主编《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0]尤战生《“人生的艺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371]陈恒《朱光潜“人生的艺术”理论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37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91页。
    [37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96页。
    [37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6页。
    [37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76页。
    [37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第277页。
    [377]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37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259页。
    [37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第278页。
    [380]郭庆藩《庄子集释》,第242页。
    [381]郭庆藩《庄子集释》,第242、243页。
    [382]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页。
    [383]钱穆《庄老通辨》,第438页。
    [384]李昌舒《自然与自由——论郭象哲学之“性”》,《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
    [385]郭象《庄子集释》,第322页。
    [386]此段和下段所引朱光潜语俱见《谈人生与我》,《朱光潜全集》第1卷,第57—59页。
    [387] 朱光潜《研究文学的途径》,《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5—386页。(原刊《大学新闻周报》第3卷第10期,1935年5月7日)
    [388] 朱光潜《谈学文艺的甘苦》,《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343—344页。
    [389] 不能讳言,“无我”的观念也有得自佛家处,如《谈冷静》中说“佛家主张‘无我相’,老子劝告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都是有见于‘执我’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谈庄子与朱光潜的关系而故意抹杀这一事实。老子语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90] 朱光潜《谈冷静》,《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即庄子所谓“丧我”,而庄子“丧我”之意并不真在“槁木”、“死灰”,而在于“天籁”,“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391] 庄子尤其如此。他齐是非,一生死,逍遥于万物之表,大鹏与儵鱼,姑射仙人与庖丁,物无大小,都触目成象,触心成理,他自己却“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哀乐毫无动于衷。他得力于他所说的“心齐”;“心齐”的办法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它的效验是“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他在别处用了一个极好的譬喻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朱光潜全集》第9卷,第259页。(“暖然似春”,“暖”应为“媛”。“不将不逆”亦为“不将不迎”)
    [392] 郭象《庄子集释》,第309页。
    [393]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庄子·大宗师》
    [394] 朱光潜《生命》,《朱光潜全集》第9卷,第277—278页。
    [395] 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151、154、171页。
    [396] 萧湛《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萧湛即肖湛。
    [397]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29页。(原刊于《新中华》第12卷第10期,1949年5月16日出版)
    [398] 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46页。(原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艺术论丛》,1936年第1辑)
    [399] 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第219页。
    [400] 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07页。(原刊于中央大学《文艺丛刊》,第1卷第2期,1934年10月出版)
    [401] 宗白华《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17—118页。(《孙多慈素描集》1935年出版)
    [402] 胡继华、云慧霞曾对相关的论争进行过梳理,可参阅。分别见胡继华《宗白华:文幽怀与审美象征》“引言”部分,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云慧霞《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引论”部分,北京大 学博士论文,2003年5月。
    [403] 见陈文忠《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导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04] 宗白华《我和诗》,《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49—150页。
    [405] 宗白华《我和诗》,《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51页。
    [406] 本节所引徐复观语皆出自《中国艺术精神》,第93、136、145、108页。关于“逸”见本书192页:“庄子自己说他‘以天下为次沉浊’;而他的精神是‘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天下篇》),这是由沉浊超升上去的超逸,高逸的精神境界。”关于“淡”见本书225页:“庄学的精神,必归于淡泊。”
    [407]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278页。(原刊于《星期评论》第10期,1941年1月)
    [408] 宗白华《读书与自动的研究》,《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199页。(原刊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7日)
    [409]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271页。
    [410]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64页。(原刊于《哲学评论》第8卷第5期,中国哲学会1944年1月编辑出版)
    [411] 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页。(本文写于1959年,据手稿整理。文章开头即说:“我对于古代时空意识的注意在解放前也曾转到道家老子、庄子的著作里。”因而可以说,本文的观点依然是解放前的观点)
    [412] 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09页。
    [413]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4页。
    [414] 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3卷,第280页。
    [415] 宗白华《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宗白华全集》第3卷,第440页。(文末作者附言为:1961年12月28日中国音乐家协会约我作了这个报告,现在展写成篇,请读者指教)
    [412]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0页。
    [417] 宗白华《中国文的美丽精神往那里去?》,《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01页。(作者原注:1946年南京)
    [418]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4、438页。
    [419] 汪裕雄在《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后记中说:“诗心本应以诗心相对,而诗才不足如我者,却妄自对先生的美文臆为解读,难免如酒中羼水。”笔者亦深有同感。
    [420] 李衍柱、陈望衡分别有《生命的艺术 艺术的生命——宗白华生命美学新体系》和《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见《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和《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421] 除上注两篇文章外,还有成立的《中国生命文与传统美学——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视野》(见叶朗主编《美学的双峰》)、邓家林的《生命之舞——宗白华先生论中国艺术的审美灵境》(《河北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徐迎新《以生命价值点中国艺术境界:宗白华与“艺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等。
    [422]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58页。
    [423] 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以后》,《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312页。(原刊于《少年中国》第2卷第9期,1921年3月15日出版)
    [424] 宗白华“生命”观念的渊源所自,很多论者都曾探讨,尤以萧湛阐述详尽,可参看《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第二章、第四章。
    [425]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66、369页。
    [426] 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4页。(原刊于《图书评论》第1卷第2期,1932年10月1日出版)
    [427]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45页。(原刊于《文艺月刊》1943年5月号)
    [428]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67页。
    [429] 参见刘绍瑾、佀同壮《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庄子情结》,《文史哲》2003年第5期。
    [430] 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5页。
    [431] 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5页。
    [432] 宗白华《徐悲鸿与中国绘画》,《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51页。(原刊于《国风》1932年第4期。
    [433] 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01页。
    [434]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69页。
    [435]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8页。
    [436]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439页。
    [437] 宗白华《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宗白华全集》第3卷,第282—283页。
    [438]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439]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437页。
    [440]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46页。
    [441] 见《外国学者论朱光潜与克罗齐美学》,《读书》1981年第3期。
    [442] 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比较·导言》,施忠连、何锡蓉、马迅、李琍译,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郝大维、安乐哲关于中西哲学文的比较研究的系列著作为《孔子哲学思维》、《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比较》、《汉哲学思维的文探源》,英文版分别初版于1987、1995、1998年,中文译本分别版于1996、2005、1999年,除《期望中国》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外,另两本书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443] 见孙景强《中西哲学比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俞宣孟与于连的对话》,《世界哲学》2006年第3期。
    [444] 见叶维廉《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
    《庄子集释》,郭庆藩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庄子发微》,钟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庄子序跋论评辑要》,谢祥皓、李思东辑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庄老通辨》,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庄子与中国美学》,刘绍瑾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陶东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庄子范畴心解》,涂光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徐克谦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王国维全集·书信》,刘寅生、袁英光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周锡山编校,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佛雏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人间词话》,滕咸惠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陈永正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观堂集林(外二种)》,彭林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嘉莹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姚柯夫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聂振斌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王国维诗学研究》,佛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王国维文艺美学观》,卢善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融通中西哲学的王国维》,赵庆麟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王攸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蒋永青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国维传》,陈鸿祥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论鲁迅的杂文》,巴人著,(上海)远东书店1940年版。
    《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上海)峨眉山出版社1947年版。
    《鲁迅评传》,曹聚仁著,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香港世界出版社1956年初版)。
    《鲁迅美学思想论稿:关于真善美的思考和探索》,刘再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美学思想浅探》,张颂南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鲁迅文艺思想论稿》,吴中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鲁迅学通史>(三卷),张梦阳著、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002年版。
    《中国文的守夜人——鲁迅》,王富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与鲁迅相遇》,钱理群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孤绝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其资源意义》,朱寿桐著,文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郑家建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的深层联系》,廖师忠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2年版。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1985年版。
    《郭沫若前期思想及创作》,谷辅林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郭沫若文艺思想论稿》,黄侯兴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郭沫若早期艺术观的文构成》,李振声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谢保成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魏红珊著,巴蜀书社2005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992年版。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阎国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光潜——从迷途到通径》,朱式蓉、许道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阎国忠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朱光潜与中西文》,钱念孙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光潜美学论纲》,劳承万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年版。
    《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叶朗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边缘整合——朱光潜和中西美学家的思想关系》,宛小平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朱光潜:出世的精神与入世的事业》,钱念孙著,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解》,汪裕雄、桑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散步美学:宗白华美学思想新探》,王德胜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宗白华:文幽怀与审美象征》,胡继华著,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萧湛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历代诗话》,何文焕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王文生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北京大学哲学史美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西方哲学史(上)》,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西方哲学史(下)》,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西方哲学史》,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判断力批判》,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学》,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悲剧的诞生》,尼采著,周国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真理与方法》,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艺术精神》(初版于1966年),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比较诗学》,叶维廉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
    《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下),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蒋述卓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绘画精神体系》,姜澄清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陈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易传与道家思想》,陈鼓应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樊美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西比较文艺学》,饶芃子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邓晓芒、易中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涂光社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比较诗学》,饶芃子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罗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汝信、王德胜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复古与复元古》,刘绍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陈文忠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文艺美学的现代性建构》,邢建昌、姜文振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百年中国美学史略》,章启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承续与超越:20世纪中国美学与传统》,袁济喜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朱徽.叶维廉访谈录[J].中国比较文学,1997,(4).
    [2] 叶维廉.秩序的生长[M].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3]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4] 郑树森.现象学与文学批评[C].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
    [5] 廖炳惠.晚近文评对庄子的新读法——洞见与不见[J].中外文学,1983:11(11).台北.
    [6] 施友忠.从文学批评观点读庄子[J].中外文学,1974:3(7).台北.
    [7] 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C].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
    [8] 叶维廉.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C].台北:黎明文公司,1977.
    [9] 华谷月.人生八苦,等待唯空——探《等待果陀》[J].明报(月刊),1970:5(7).香港.
    [10] 胡菊人.浅谈荒谬剧与道家思想[J].现代文学,1977,复刊号.台北.
    [1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2] 陶东风.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3] 温儒敏、李细尧.寻求跨中西文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 叶维廉.比较诗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15] 潘知常.中西比较美学论稿[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16] 温儒敏.中西比较文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7]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8] 张祥龙.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A].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9] 张祥龙.庄子[A].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20] 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21] 叶维廉.饮之太和[M].台北:时报文出版公司,1970.
    [22] 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第二篇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34年。
    [2] 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M].上海:开明书店,1946.
    [3]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5] 顾易生、蒋凡.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 陆永品.关于庄子“美学思想”问题[A].文学评论丛刊(第22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方勇.庄子崇尚自然朴素之美说质疑[J].中州学刊,1987(3).
    [7] 罗宗强.读庄疑思录[J].南开学报,1985(2).
    [8] 叶维廉.比较诗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9] 叶维廉.从比较的方法论中国诗的视境[A].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10] 朱立元、王文英.试论庄子的言意观[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
    [11] 李贵、周裕锴.语言:筌蹄与家园——庄子言意之辨的现代观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1).
    [12]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之“神”“气”说[J].小说月报,1927,十九卷第一期。
    [13] 董小蕙.庄子思想之美学意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
    [14] 王向峰.老庄美学思想的要义所在[J].学术月刊,1990(1).
    [15]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6] 张少康.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其影响[A].古典文学论丛[C].济南:齐鲁书社,1982.
    [17] 刘绍瑾.从庄子谈浪漫主义的中国特色[J].江汉论坛,1986(8).
    [18] 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9] 张石.庄子与现代主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20] 曹顺庆.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1996(1).
    [2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
    [22] 包兆会.二十世纪《庄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3(2).
    [23] 丁履譔.美学新探[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24] 杨坤绪.柏拉图与庄周美学思想比较[A].美的研究与欣赏(第二辑)[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25] 潘知常.比较美学论稿[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