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力救济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代社会,私力救济作为一种有效的救济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私力救济的理论基础源于权利与权力的界分。自从国家出现后,救济就成为一种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并存体,因此,救济权一直由国家和私人来分享。在民法领域,权利和救济的关系存在着“权利先于救济”还是“救济先于权利”的分歧,这种分歧导致的结果是大陆法系单一、封闭的救济体系与英美法系多元、开放的救济体系的并存。
     国家出现以后,私力救济始终在国家垄断救济权的阴影下生存,但是国家对救济权的垄断不仅取决于国家的态度,更取决于权利主体的自由选择。影响主体选择权行使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性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法律的回避成为私力救济存在的直接依据。
     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私力救济的存在依赖于诸多因素,它与人性、社会秩序、国家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私力救济的构成性因素入手,有利于澄清人们对私力救济的误读。
     在救济体系中,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各有优劣,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在中国社会中,私力救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合法性基础。在当代中国法治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具有同时存在的可能与必然,因此,在社会控制系统中,构筑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共治的理想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As an effective means of remedies, a private remed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 private remedy originates from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rights and powers. Remedies have become a combination of private rights and public powers. Therefore, remedies have been sharing between the state and individuals. A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remedies, the discrepancy, whether is "rights before remedies" or "remedies before rights", exists in civil law. The result of this discrepancy is that a single, closed remedy system and multidimensional, open Anglo-American remedy system coexist.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a country, private remedies have been in the shadow of the fact that a country monopolizes remedies. However, the monopoly of remedies by a country more depends on the free choice of rights subjects than on the attitudes of a country. 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affecting options of subjects, among which social factors are critical. In social life, the direct foundation on which private remedies exist is the fact that people avoid law.
     In social controlling systems, existence of private remedies depends on all kinds of factors. Private remed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nature, social order, country and culture. Therefore, misunderstanding people have about private remedies will be made clear after analyzing the constituent factors of private remedies.
     In a remedy system, private remedies and public remedies have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which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compensate for each other. In Chinese society, private remedie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ame root and have deep legitimate foundations. In the buil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s a law-rule country, 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hat public remedies and private remedies coexist. Therefore, in a social controlling system, it is important in reality to build an ideal model which allows private remedies and public remedies to rule together.
引文
①王启梁.为了生活使用暴力与暴力对生活的毁灭[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3月第19卷第2期.
    ①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1页.
    ①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59页.
    ①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②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③金自宁.公法私法的二元区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④[英]密尔.论自由[M].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①[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页.
    ②[英]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③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9页.
    ①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②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③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④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①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②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
    ①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325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337页.
    ②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314页.
    ③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325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第210页.
    ②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第229页.
    ③霍布斯选集(第1卷)[M].莫斯科版.1956年,第381页.
    ④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第183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第228页.
    ②[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董存山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3页.
    ①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②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166页.
    ①史尚宽.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②[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第82页.
    ①[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178页.
    ②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③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①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②段厚省.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的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④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①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②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①[德]迪特尔·梅迪斯库.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②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③[日]日谷口安平.程序的争议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①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②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224页.
    ③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371页.
    ①Russell L·Weaver.Modern Remidies:Cases,Practical Problems and Exercises[M].West Publishing Co,1997.p.1.
    ①[日]谷口安平..程序的争议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页.
    ②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③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①[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7-56页.
    ①[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昕、田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第33页.
    ②H·科翁.法哲学的特征(第二版).1969年版.第25页.
    ③[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④[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昕、田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 Laura Nader & Harry F·Todd,Jr ed.The Disputing Process:Law in Ten Societie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pp.1-40.
    ②冉井富.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研究[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①[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318页.
    ②[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①转引自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②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③[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昕、田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④[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昕、田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昕、田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②刘益灯、李纪兵.公司法律制度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①王海明.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17页.
    ②王海明.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7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①丁耘等编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3).
    ②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③洪胜杓.儒家的人性观及其异化论的新内涵[J].洪军译.世界哲学,2006,(6).
    ④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苏力.复仇与法律[C].载法语经济学研究文集.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2002年.
    ②[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③[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②[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③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①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①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175页.
    ①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②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③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7页.
    ①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编者的话.第2页.
    ①金自宁.公法私法的二元区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76页.
    ②林腾鹞.行政法之演进与新趋势[J].东海法学研究,1998,(13).
    ③金自宁.公法私法的二元区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④转引自李亚平、于海编选.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工作组织理论文选[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①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2页.
    ②金自宁.公法私法的二元区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③金自宁.公法私法的二元区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5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文化”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8页.
    ②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4页.
    ③转引自杨家庆.自救行为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①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
    ②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③ Wen-yen Tsao, Equity in Chinese customary law, from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in Honor of Roscoe Pound,Indianapolis New York:Bobbsmerrill,1962.pp-21-43.
    ①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②[美]马可·布兰特.法律之昌盛——法律化在北大西洋周边国家的发展[J].王晨光译.中外法学,1994,(5)
    ①[美]罗伯特·尤特.中国法律纠纷的解决[J]周红译.中外法学,1990,(2).
    ②[日]小岛武司.仲裁—一种私设裁判[M]林剑锋译.载陈刚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第1卷).西南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83-88页.
    ③[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M].李微译.法律出版社,第10页.
    ①徐昕.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②徐昕.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①徐昕.论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①徐昕.论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② Donald Black & M. P. Baumgartner."On self-help in modern society,"in Donald Black ed,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Polic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 pp.193-208.
    ②徐昕.论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③[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4-96页.
    ①周枏.罗马法原论[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26页.
    ①贺卫方.漫谈‘私人侦探’[DB].载http//www.c007.com/ztsj/1038.htm.
    ①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版.183页.
    ①[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②[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133页.
    ①[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①[德]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于法律[M].李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5页.
    ①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208页.
    ②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版.165页.
    ① Donald Black, Crime as Social Control, in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 (Edited by Donald Black), Academic Press, Inc.,1984, Vol.2. p.15.
    ①徐昕.论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②辩诉交易是指被告于检察官达成协议,被告自愿承认指控罪名、犯罪事实,检察官相应保证对被告降格、减少指控或提请法官从轻、减轻处罚,法官依协议快速结案。徐昕.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① Edward L Rubin,the Non-judicial Life of Contract:Beyond the Shadow of the Law[M].Northwest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90(1995).pp114-125.
    ①[美]亨利·埃尔曼(2002).比较法律文化[M].高鸿钧、贺卫方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56页.
    ①[英]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M].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②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2版,第442页.
    ①韩健.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和实践[M].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①王人博 程燎原.法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页.
    ②李倩.正当防卫的宪法思考[M].湖湘论坛,2008,(6).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第50页.
    ②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二版.第52页.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2版.第60页.
    ①钱昌毅.我国与英美法系正当防卫制度比较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8,(12)第30卷专辑.
    ①钱昌毅.我国与英美法系正当防卫制度比较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8,(12)第30卷专辑.
    ①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①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2页.
    ②谢雄伟.紧急避险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00页.
    ③谢雄伟.紧急避险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78页.
    ④谢雄伟.紧急避险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83页.
    ①魏振瀛主编.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第44页.
    ①梁慧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页.
    ①[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7页.
    ①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6页.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版.第28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二、三卷)[M].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3页.
    ①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5页.
    ②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4页.
    ①[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页.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③[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页.
    ①[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M].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37页.
    ②[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①[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②John Austin,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ed. by H. L. A. Hart, London,1954, pp.184-185.
    ②[德]伯恩 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89页.
    ②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①[美]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词典[M].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页.
    ②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欻版社,1997年版.第260-270页.
    ①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32.
    ②[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M].胡宝海译.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M].中国法治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①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②转引自[澳]维拉曼特.法律导引[M].张智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③[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听、田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①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89页.
    ②[德]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①[美]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将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②转引自袁曙宏.论建立统—公法学[J].载中国法学,2003,(5).
    ③[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④[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M].孙国栋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⑤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⑥[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16页.
    ①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美]本杰明·N-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第58页.
    ③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① H·L·A·HART,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J],Harvard Law Review,1958,p.603.
    ②[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商务印书馆,第8页.
    ③[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商务印书馆,第11页.
    ④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⑤ LON. L. FULLER, Positivism and Fidelity to Law…A Reply to Professor Hart [J].Harvard Law Review, 1958, p.644.
    ①Lon L·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p·145.
    ①[德]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肖君、黄承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M].胡宝海译.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M].中国法治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②[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M].胡宝海译.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M].中国法治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①邓正来.后形而上时代的“沟通主义法律观”[M].《法律的沟通之维》代译序.第3页.[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M].孙国栋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①[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M].孙国栋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导论第13页.
    ②[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M].孙国栋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导论第18页.
    ①[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M].孙国栋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书评).
    ①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3]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利民.论人的私法地位[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金自宁.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俞江.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8]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0]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2]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13]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4]徐昕.论私力救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5]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6]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7]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18]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9]贺海仁.谁是纠纷的最终裁决者[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0]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1]段厚省.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2]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3]冉井富.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4]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2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6]刘云生.民法与人性[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27]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8]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9]邹立君.良好秩序的构建:朗·富勒法律理论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0]冀宗儒.民事救济要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31]顾培东.社会冲突的诉讼机制[M].载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32]周枏.罗马法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3]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4]韩健.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
    [35]刘益灯、李纪兵著.公司法律制度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6]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7]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8]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9]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0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1]马克昌主编.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2]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43]杨家庆.自救行为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4]魏振瀛主编.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5]谢雄伟.紧急避险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6]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47]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8]梁治平.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9][英]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M].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0][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51][英]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2][英]密尔.论自由[M].许宝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54][英]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5][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56][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7][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8]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59]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0][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
    [6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2][美]本杰明·N·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63][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6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65][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6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7][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8]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6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70][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1][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M].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2][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3]H·科翁.法哲学的特征[M].1969.
    [74][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5][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6][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77]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78][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9][美]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将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80][美]唐纳德·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M].徐听、田璐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8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82][德]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肖君、黄承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正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4][德]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与法律[M].李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86][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7][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8][德]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90][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1]布鲁斯·本森.没有政府的正义:中世纪欧洲商人法庭及其现代版本[M].徐昀译.经济法论丛(第3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92][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93][日]小岛武司.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M].汪祖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94][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95][日]谷口安平.程序的争议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96][日]小岛武司.仲裁——一种私设裁判[M].林剑锋译.载陈刚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第1卷).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7][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M].李微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9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9][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0][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董存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01][比]马克·范·胡克.《法律的沟通之维》,孙国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2]韩桂君.自助行为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103][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高鸿钧、贺卫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104][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5][澳]维拉曼特.法律导引[M].张智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高鸿钧.法律文化与移植:中西古今之间[J].比较法研究,2008(5).
    [2]洪胜杓.儒家的人性观及其异化论的新内涵[J].洪军译.世界哲学.2006(6).
    [3]丁耘等编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3).
    [4]李倩.正当防卫的宪法思考[DB].湖湘论坛,2008(6).
    [5][美]罗伯特·尤特.中国法律纠纷的解决[J].周红译.中外法学.1990(2).
    [6]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C].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1998.
    [7]钱昌毅.我国与英美法系正当防卫制度比较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8(12).
    [8]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3).
    [9]林腾鹞.行政法之演进与新趋势[J].东海法学研究,(13).
    [10][美]马可·布兰特.法律之昌盛——法律化在北大西洋周边国家的发展[J].王晨光译.中外法学,1994(5).
    [11]袁曙宏.论建立统一公法学[J].中国法学,2003(5).
    [12]曾宪义.关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9(4).
    [13]范愉.诉讼调解:审判经验与法学原理 [J].中国法学,2009(6).
    [14]王冠玺.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上)[J].比较法研究2009(2).
    [15]王冠玺.再论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下)[J].比较法研究2009(3).
    [16]孙莉.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J].中国法学,2009(1).
    [17]王启梁.为了生活使用暴力与暴力对生活的毁灭[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3月第19卷第2期.
    [18]范愉.私力救济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6).
    [19]成汉大.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J].世界历史,2005(5).
    [20]何永军.论洛克的私力救济思想[J].法治与社会发展,2007(5).
    [21]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结构与基本概念辩证——兼论古代礼与法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22]王学辉.双向建构: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话与思考[J].现代法学.1999,(1).
    [23]徐听.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J].法学评论,2003(5).
    [24]徐听.论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交错[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4).
    [25]付小容.私力救济及其价值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1]Nader, Laura.1997. Law in Culture and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Nader, Laura & Harry F. Todd Jr.1978.The Disputing Process:Law in Ten Societ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Genn,Hazel.1999. Paths to Justice:What People Do and Think about Going to Law. Oxford:Hart Publishing.
    [4]Lon L·Fuller.1969.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5]Genn,Hazel.1999.Paths to Justice:What People Do and Think About Going to Law. Oxford:Hart Publishing.
    [6]Russell L-Weaver.1997. Modern Remedies:Cases,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xercises, New York:West Publishing Co.
    [7]Edward L Rubin. The Non-judicial Life of Contract:Beyond the Shadow of the Law, Northwest University Law Review,90(1995):114-125.
    [8]Donald Black & M. P. Baumgartner, "On self-help in modern society," in Donald Black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Polic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193-208.
    [9]Lon L·Fuller, Positivism and Fidelity to Law-A Reply to Professor Hart, Harvard Law Review 71 (1958):630-672.
    [10]Wen-yen Tsao.1962. Equity in Chinese Customary Law, From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in Honor of Roscoe Pound, Indianapolis. New York:Bobbsmerrill.
    [11]Tyler,TomR..1990. Why People Obey the Law,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2]Stephen D.Sugarman, A Century of Change in Personal Injury Law, California Law Review 88.6 (2000):2403-2436.
    [13]Robert Mednick & Jeffrey Peck. Proportionality:A Much-Needed Solution to the Accountants'Legal Liability Crisis', Valparaiso University Law Review 28 (1994):867-918.
    [14]Louis Kaplow and Steven Shavell.2002. Fairness versus Welfa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Maxwell, Lida Ph.D., Between law and lawlessness:Democratizing law in Montesquieu, Burke, and Arendt.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06.
    [16]Bose, Feler, Ph.D., Evolutionary Impulses in Law.George Mason University, 2007.
    [17]Bartholomew, Amy, Ph.D., Justice without Guarantees. New School University, 2007.
    [18]Utman, Richard Eugene, Jr., Ph.D. Procedural Justice in Pre-trial, Civil Litig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7.
    [19]Joh, Elizabeth E., Ph.D Within the law, without the State, and for a Profit:The Rise of Private Policing. New York University,2004.
    [20]David Levine.2002. Remedies:Public and Private. (American Casebook Series)New York:West Group Publishing.
    [21]Charles E. F. Rickett.2008.Justifying Private Law Remedies. Oxford:Hart Publishing.
    [22]Nili Cohen and Ewan McKendrick.2005.Comparative 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Oxford:Hart Publishin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