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源远流长的中国舞蹈,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历经起、落、兴、衰。民族民间舞蹈在剧烈的历史转折与社会动荡中顽强生长,其丰富多彩、绚丽斑斓可谓世界之最。
     本文论述的是与共和国文化建设同步发展的“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构建中的经验与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自初始起这一教学体系对传统民间舞蹈“自然天成”的继承关系,及专业舞蹈教学所需具有的功能,注定了它与不同层次的民族舞蹈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联,在世界范围内这是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论文对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旨在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以揭示民族舞蹈文化发展规律为主旨的“舞蹈生态学”成为本文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之依据。一方面多维性考察的系统理论和形态分析的科学方法,为“相关因素”十分丰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有关“舞蹈文化比较”的理念与方法,更对本文具有“提纲挈领”的启迪作用。期望本文的命题及运用上述思路、原理、方法的初探性成果,能够实现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乃至舞蹈学科的建设具有创新意义和实践效能的双重目标。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实质的认识——对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科学化传承之教学功能的有机结合。二是历史沿革的梳理。对取得的成绩与累积的问题进行反思。三是面临的现实困惑。对客观条件、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主观认识之偏差予以具体分析。四是对教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两方面的论述都结合“样本分析”力避空泛、虚浮。最后提出文化自觉引领下提升这一教学体系的文化品格、文化价值,争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传统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中,作出积极贡献。
     这一教学体系的构建,绝非闭门造车的孤芳自赏,抑或追逐时尚的刻意攀附,而是源于对历史与现实的使命感。
Chinese dance has a long history, growing toget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ethnic and folk dance survived in the shaking history and society with strong vitality. It's the most colorful and gorgeous folk dance form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studying on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rying to explore the solutions. This system has very complex connection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ethnic and folk dance,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with traditional folk danc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a very unique dance culture in the world. The paper made an overall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 during last 5 decad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Dance Ecology, with the purpose of revealing the regulations of development of ethnic dance,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basis. On one hand, the scientific theory and method of multi-dimensional inspection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provide a right way to study on Chinese folk danc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s of "dance culture comparison" offer a very important inspiration. Hope the theme of the paper and the use of above idea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ill achieve both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performance for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education and even the da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ain aspects: Firstly,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Chinese folk dance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a combination between inheritance of native folk dance and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econdly, the review on the history, from which we can think over both problems and the achievements. Thirdly, the confusion when we are facing the reality. For that we need to analyze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chang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of subjective knowledge. Fourthly, the proposal of the solu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All the issues are on the basis of "sample analysis " to avoid being vague and impractical. Finally, the idea of enhancing the cultural integrity and values by the guidance of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nsciousness, through which we can pursue the goal of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laying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art in modern society.
     This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an isolated ivory tower or a pursuit of fashion, but a duty originated from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引文
①资华筠.话说中国舞蹈[N].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7。
    ①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回眸[M].舞艺·舞理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7.
    ②舞蹈生态学概念。“因子分解,特征提取”是形态分析的重要原则,即对舞蹈形态的基本要素进行简繁适度的分解,并提炼概括初舞蹈形态的特征。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2-13.
    ③舞蹈生态学概念。“多维舞种”是对舞蹈的形态、功能、源流、播布区域等综合的多维分类。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34.
    ④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回眸[M].舞艺·舞理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7.
    ①资华筠.开掘提炼科学化传授[M].舞思.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70.
    ②资华筠.话说中国舞蹈[N].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7.
    ③舞蹈生态学概念。“生态位指的是舞种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所占据的功能位置。它是各种环境因素与舞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舞种处于这个多维体(bypervolume)中,才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他舞种的文化特异性”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5.
    ①董锡玖,隆荫培主编.新中国舞蹈的奠基石[M].北京:天马出版社,2008:3.
    ②指舞校建立前身的师资培训班。
    ①许淑媖.舞素·舞韵·舞符——中国民间舞教材规律探索[M].文舞相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09.
    ①资华筠.我看舞蹈之比较[M].舞艺·舞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36.
    ①资华筠.我看舞蹈之比较[M].舞艺·舞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47.
    ②“优质基因”理念的提出,始见于资华筠《大河之舞启示录》(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5日), 后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述中,有更深入的阐述。
    ③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植被——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对话[N].北京:光明日报,2004-3-31.
    ①田青.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2-22.
    ①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70.
    ②左言宝.论陶行知育才学校的音乐教育[J].黑龙江:世纪桥,2007(2).
    ③王克芬 隆荫培主编.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24.
    ④戴爱莲.戴爱莲1946年在边疆舞蹈大会上的讲话[R].文舞相融——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论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
    ⑤彭松.采舞记——1945年川康之行[M].文舞相融——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论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
    ⑥舞蹈生态学概念。舞畴是舞蹈形态的一种基础单位,指直观上可以感受到的具有同一审美表意基质的一簇舞动。用一个取值范围来表示一个舞动的中心现象之标识。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4.
    ①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92.
    ②纳格拉哈那:维吾尔族宫廷艺术团体.
    ③王贞琴.康巴尔汗在新疆现当代舞蹈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新疆: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1).
    ④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08.
    ①董锡玖,隆荫培主编.新中国舞蹈的奠基石[G].北京:天马出版社,2008:3.
    ②董锡玖,隆荫培主编.舞蹈团三年工作计划草案[M].新中国舞蹈的奠基石 北京:天马出版社,2008:685.
    ①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07.
    ②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08.
    ③“我是民间舞的组长,民间舞那时什么都需要恢复,而且有56个族,从那里开始呢?我就想“汉朝蒙维藏”吧。”引自盛婕访谈, 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
    ④“但为了今天歌舞团内需要节目与学校需要教材的情况之下,我更希望成立一个民间舞蹈研究所,它能够收集,积累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实践逐渐达到系统化,成为一种教学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整理,创新,广泛地普及民间舞中。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团体转送创作材料,减少领导者一些不必要的消耗。逐渐使民间舞蹈研究所成为民间舞蹈的大学。”引自盛婕.关于教学训练方面的几个问题[M].文舞相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78.
    ①彭松盛婕主编.安徽花鼓灯·序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②据罗雄岩许淑媖《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情况和教材整理》介绍当时教材包括:汉族教材有东北秧歌、二人转、淮河花鼓灯、陕北踢场子、内蒙古二人台、唐山地秧歌;藏族舞教材有弦子、锅庄、踢踏舞和部分“热巴”,维吾尔族舞蹈教材包括疆内各地区的部分舞蹈;朝鲜族则是沿用了崔承喜的八大动作体系和朝鲜国立艺术剧场整理的八大动作及农乐舞等,以及少量蒙族、苗族、达斡尔族的教材。
    ③彭松访淡.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
    ④盛婕访谈.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
    ⑤罗雄岩,许淑媖.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情况和教材整理[M].文舞相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13.
    ①许淑媖.舞素·舞韵·舞符——中国民间舞教材规律探索[M].文舞相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文集.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09.
    ②“把原始状态的、繁多的素材原封不动地拿来或是教员掌握一点什么就随便教点什么,把节目或片断也拿来当作教材进行训练都是不适宜的。素材不等于教材,节目也不能代替教材。”引自马力学.中国民间舞教材的选择与提炼[J].北京: 舞蹈,1981(1).
    ③许淑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采集点滴[J].北京:舞蹈,1982(5).
    ④马力学.中国民间舞教材的选择与提炼[J].北京:舞蹈,1981(1).
    ①马力学.民间舞教学的规律特点[J]青海舞蹈艺术1985(1).
    ②明文军.再谈中国民间舞的“民族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①“中国民间舞”是一个以民俗舞蹈为基础,逐步演化成具有民族“代表性”意蕴的文化样式和清晰的发展脉络的舞蹈品种。引自明文军.再淡中国民间舞的“民族性”[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②明文军.再谈中国民间舞的“民族性”[J].北京: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③王国宾主编.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改革方案[G].舞蹈教育与战略.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2.
    ④学科构架见于1998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①赵铁春.“专、纯、绝”与“博、纯、活”[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3).
    ①马啸.对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梳理——兼谈民族舞教学体系的整合性[J].北京:舞蹈,2008(5).
    ②明文军.“学院派”民间舞存在的学术与社会价值[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4).
    ③马力学.民间舞教学的规律特点——在民间舞组合一百例研习班上的讲稿[J].青海:青海舞蹈艺术,1985(1).
    ④赵铁春.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历史传承与学科定位[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12).
    ①王昕.广采博收,神韵依存——浅析李瑞林、战肃容教授东北秧歌教材建构的特征[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2).
    ②郭金锁,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①戴爱莲.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代序[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
    ②戴爱莲.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代序[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
    ①马力学.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前言[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33.
    ②参考许淑媖多篇学术论文与讲座的总结性文字。
    ①朱萍.花鼓灯教学体会[M].文舞相融——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文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49.
    ②舞蹈生态学概念。“舞动中,身体某部位处于静止状态时,即可称为该部位的零动态。”“当身体四肢躯干各部位均处于零动态(有时也伴以零呼吸型、零节奏型)时,称为零舞动。”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2.
    ③舞蹈生态学概念。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5-21.
    ①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学·前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6.
    ②一个点:指以身体训练为基点。
    ③一条线:指“学院派民间舞”表现层次上的脉络,即广场——课堂——舞台。
    ④两方面:指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当代艺术精神的研究为宗旨。
    ⑤一个方法体系:在整个学术和教学中所需的基础方法体系。
    ⑥详见“《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的创新思维”[N].北京: 中国艺术报,2006-11-20(2).
    ①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0.
    ②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224.
    ①于平.“演艺性”民间舞创作的造“意”方式[J].北京: 舞蹈,1992(4).
    ②于平.“演艺性”民间舞创作的造“意”方式[J].北京: 舞蹈,1992(4).
    ③丁一大圭.舞蹈的文化建设与语言创生[M].文舞相融——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文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41.
    ④“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植被——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对话”[N].北京:光明日报,2004-3-31.
    ⑤文竹.“舞”的思维“动”的逻辑[J].北京:舞蹈,1995(4).
    ⑥引自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ef9480100e96v.html
    ①资华筠.话说中国舞蹈[N].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7.
    ①资华筠.我看舞蹈之比较[M].舞艺·舞理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36.
    ①资华筠.我看舞蹈之比较[M].舞艺·舞理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47.
    ①“优质基因”理念的提出,始见于资华筠.大河之舞启示录[N].光明日报2003-10-25,后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述中,有更深入的阐述。
    ②资华筠.理念·机制·方法——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要素阐释[M].舞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247.
    ③“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植被——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对话”[N].北京:光明日报,2004-3-31.
    ①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回眸[M].舞艺·舞理 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7.
    ①张浔和三多认为:这种节奏型打破了节拍原有的力度规律,使舞蹈着力点不稳。在强拍及其符点标示的
    时值中(3/4拍),舞者完成动态的摊、拧、抻,后1/4拍的弱拍则为收势,由此造成舞步“抬重、落轻、走飘”之感。引自张浔,三多.话说翠花扭三步[J].试论胶州秧歌女角动态特征[J].山东:民舞研究,1986(3-4).
    ③孙丽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舞蹈[M].山东: 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①舞蹈生态学概念。典型性显要动作部位指“舞畴序列中特征因子之一,指出现频数高或极度超常之显要部位动作”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39.
    ①舞蹈生态学概念。舞蹈播布区“即舞种播布区。指某个舞种流行的地域范围称该舞种的播布区。随着舞种的传播,播布区是因时而异的。”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34.
    ②舞蹈生态学概念。同型舞目类群是“舞目类群的一种划分——依据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引自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42.
    ①张朝群.鼓子秧歌剖析[J].山东:山东舞蹈通讯,1982(3).
    ①据艺人谭敬亭口述: “撇扇(扇女)和棒子是一对,翠花和鼓子是一对,小嫚则是小妹妹。”
    ①芭蕾舞术语:意为膝关节的屈伸,在中国舞蹈训练中称为“蹲”。
    ②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回眸[M].舞艺·舞理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7.
    ①贾春明等编著.教育学[M].辽宁: 辽海出版社,2006:15.
    ②资华筠.舞蹈美育科学化探讨[M].舞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12.
    ③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①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
    ②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19-24.
    ①舞蹈生态学概念。“对舞蹈(具体说是舞种,或舞种所拥有的舞蹈语汇)的起源、功能与形态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作舞蹈生态环境”引自 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6.
    ②舞蹈生态学概念。“生态项内部结构因子中,能够对舞蹈的源、功、形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称作舞蹈生态因子”引自 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45.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M].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 群言出版社2007:190.
    ①田青.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02-22.
    ②田青.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02-22.
    ③田青.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02-22.
    ①资华筠.话说中国舞蹈[N].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7.
    ②资华筠.话说中国舞蹈[N].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7.
    ①田青.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02-22.
    ②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M].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③田青.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02-22.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2):335.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 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①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②田青.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N].北京:中国文化报2010-02-22.
    1. 资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 资华筠.舞艺·舞理[M].北京: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3. 资华筠著.舞思[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 资华筠主编.中国舞蹈[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 资华筠刘青弋主编.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6.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7. 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8. 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9. 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0.马力学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及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11.周萍、黄奕华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4.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5.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编.文舞相融——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文选(上、中、下)[G].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6.董锡玖隆荫培主编.新中国舞蹈的奠基石[M].北京: 天马出版社,2008.
    17.吴晓邦主编.当代中国舞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18.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9.茅慧编著.新中国舞蹈事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0.戴爱莲口述罗斌吴静姝记录整理.我的艺术与生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1.王国宾主编.舞蹈教育与战略[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2.彭松盛婕主编.安徽花鼓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3.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编.云南花灯舞蹈基训教材[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61.
    24.李淑英编著.内蒙古舞蹈基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25.斯琴塔日哈主编.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26.北京舞蹈学校中国民间舞蹈教研组编写教材之三.藏族锅庄、弦子、踢踏舞舞蹈教材(初稿)[M](内部资料).北京: 北京舞蹈学校,1954.
    27.赵淑霞斯琴高娃记录整理.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
    28.朴容媛编著.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M].延边: 延边人民出版社,1980.
    29.郭金锁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0.周整鸿编.朝鲜民间舞[M].北京:北新书局,1953.
    31.黄达编译.最新民间舞[M].北京:北新书局,1953.
    32.孙丽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舞蹈[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33.陈学孟.商河鼓子秧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34.贾晓玲.民族舞韵[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1.
    35.李天民主编.台湾山胞(原住民)舞蹈集成:活的历史,泰雅族.赛夏族[M].台湾:1994.
    36.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
    37.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8.吕艺生.舞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39.罗斌.中国古典舞的“和”品格[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40.[日]江口隆哉著,金秋译.舞蹈编创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41.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2.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
    43.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4.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1999.
    45.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
    46.中国舞蹈艺术研究所筹委会.中国民间舞蹈选集[M].北京:艺术出版社,1954.
    47.刘恩伯编.汉族民间舞蹈介绍.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8.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中国民间歌舞[G].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49.何健安.中国民间舞蹈[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0.中国舞蹈家协会武汉分会编.湖北民间素材组合汇编[G].1979.
    51.刘浔刘志军编.山东鼓子秧歌[G].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52.张朝群.胶州秧歌[G]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
    53.熊莹学跳安徽花鼓舞[M].辽宁:大连音像出版社,2006.
    54.甘珠尔扎布王宪忠改编.筷子舞[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55.内蒙古民间艺术研究室编内蒙古舞蹈选集(一)[G].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5.
    56.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友谊舞[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57.北京舞蹈学院资料室编印藏族民间舞蹈概论[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资料室.
    58.苏天祥等整理彝族舞蹈[G].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59.刘金吾等整理傣族舞蹈[G].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60.李金印刘金吾编著.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舞蹈[G].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61.杨羽编著.人民民主国家民间舞·第一集[M].北京:文娱出版社,1952.
    62.杨羽编著.人民民主国家民间舞·第二集[M].北京:文娱出版社,1953.
    6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民族民间舞蹈研究[G].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1985.
    6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民族民间舞蹈研究[G].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 部,1986.
    6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民族民间舞蹈研究[G].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1986.
    66.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G].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67.李廷海.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68.李炜任芳编著.中国现当代中国舞蹈发展概论[M].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2006.
    69.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舞蹈[M].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70.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1.贾春明等编著.教育学[M].辽宁:辽海出版社,2006.
    72.郭绍虞主编 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3.[梁]刘勰 郭晋稀注释.文心雕龙[M].湖南: 岳麓书社,2004.
    74.王国维著 吴洋注释.人间词话[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75.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台湾:兰台出版社,2001.
    76.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3.
    77.冯友兰著陈来选编.中国哲学的精神[M].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9.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0.章启群.今天是什么?——用哲学的语言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81.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82.王能宪.文化建设论——王能宪讲演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3.王长纯.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4.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M].北京: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85.钱穆.民族与文化[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9.
    8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8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9.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0.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9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2001.
    92.邱紫华主编.东方艺术与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3.胡经之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G].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滕守尧主编.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6.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97.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编著.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98.[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9.[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100.[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01.[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0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0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104.[英]洛克.人类的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5.[波兰]卢卡西维茨著.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06.[英]达尔文著.人类的由来[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107.[英]伯特兰·罗素.逻辑与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8.[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109.[英]马丁·奥利弗著王宏印译.哲学的历史[M].北京: 希望出版社,2003.
    110.[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112.[法]H·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113.[英]约翰·洛克.教育片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14.[美]帕森斯布洛克著李中泽译.美学与艺术教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15.[美]艾迪斯埃里森克著宋献春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16.[美]沃尔夫吉伊根著,滑明达译.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17.[美]列维史密斯著,王柯平译《艺术教育:批评的重要性》[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