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社区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正常运行的合法性基础,人类政治建构无不以获取政治认同为主要目标,其中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表现形式。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由多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屡见不止,与此同时,不少少数民族也实现了与国家的融合共处。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或融合,反映着政治认同的不同状况。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相互融合的政治认同状态如何形成?如何构建与完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整合机制,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政治认同的形成是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及相关因素的“三位一体”互动过程,认同主体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行为支持,体现着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状况。认同客体由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机构和相应的政治行为四个层面构成,它们既是政治认同的具体对象与内容,也是影响政治认同形成的重要因素。认同主体生存环境中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因素等也对其政治认同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理论逻辑成为本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政治认同的形成与认同主体的政治实践及生存环境密不可分,本研究以村落社区为视角,对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进行系统研究也正是基于此。村落社区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承担着多种功能,社区自治体系是大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场域。社区自治体系是国家与社区上下互动的建构结果,社区是国家中的社区,国家是由社区组成的国家,由此决定了社区层面的政治认同与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之间的辨证关系。本研究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状况的实证调查材料,分析了少数民族在社区层面与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村落社区层面的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政治建构是政治认同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少数民族政治建构中的价值理念基础、制度规范安排、组织机构设置、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政治建构方式与途径等,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形成。少数民族村落中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非政治因素,是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构成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本研究进一步对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整合机制的建构与实践提出了思考。
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for any functioning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rimary goal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s is to win people's support for the political system with national identity as the highest manifestation of it. Almost all the nation states worldwide are constituted b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ethnic minorities and State is not uncommon; meanwhile there are also cases of merge and coexistence, which are reflections of various situations of political identity. How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ethnic minority and State comes into being? How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integrated mechanism of political identity in a multi-national state? The issue will be answered in this study. 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ubject, political system,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The situ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is reflected by people's political cognition, political emotion, political comment, political attitude and supportive behavior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political system consists of political value, political institution,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behavior, which are not only the content of political identity, but als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cial factors so on, existing in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above theoretical logic is the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People's political identi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ir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llage community. Village community holds a fundamental position in the life of many ethnic minorities, and carries out a variety of functions, and it's the site whe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realize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unity's self-government system. The community's self-government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community, the two are dependent on each other and lead to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ommunity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study inspects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to their communities and the State with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makes quite an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which influences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erms of political value, political institution, political organization, training of minority cadres and the way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 Being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in forming ethnic minorities' political identity, some non-political factor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villages such as economy, society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can not be ignored. National identity is the highest manifest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so the study explores the integrated mechanism of political identity in a multi-national state.
引文
1关于民族、族群、国族等概念,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解与争议,对这些概念的具体界定与区分,将在本章后面的相关部分给出。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民族”、“族群”,除了作特别说明之外,皆指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3(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5高鹏程:《政治利益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6(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7黄关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8 Canovan, Margaret, 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Theory, Edward Elgar, Cheltenham,1996, p80.
    9 W.J.M.MacKenzie,Political Identity,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8.
    10(美)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11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一书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英国五个国家公民的政治态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的角度研究了各国不同的政治取向或政治态度,提出了政治认同的内容与意义;路辛·派伊的《政治、人格和国家建设:缅甸寻求认同》,直接将认同危机概念引入他的理论体系;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进一步分析了政治认同的内容与逻辑。尽管以上学者对政治文化在政治体系中的功能各有不同观点,但总体上他们都把政治文化看作是政治体系的深层结构,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治行为方式、政治体系的稳定及运行等等。
    12 Anne Norton. Baltimore, Refle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13 Leonie Huddy, 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1 (Mar.,2001), pp.127-156
    14 Martha A. Ackelsberg, Identity Politics, Political Identities:Thoughts toward a Multicultural Politics, Frontiers: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Vol.16, No.1 (1996), pp.87-100
    15 Chantal Mouffe, 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Identity, The Identity in Question, October, Vol.61, (Summer,1992), pp.28-32
    16以上关于合法性理论研究类型的划分,参阅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除此而外,赛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更是显示了未来世界国家之间不同文明的认同冲突。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都涉及到了政治认同问题。
    18参见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参见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王波:《政治认同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20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1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页。
    22(美)伯恩斯:《领袖论》,刘李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23(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尤正明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58-61页。
    24(美)谢茨施奈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墨西哥)鲁道夫·施塔文哈根:族群冲突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2年第1期。
    26在《族群冲突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一文中,鲁道夫·施塔文哈根把族群类型划分为:(1)已被确认的多民族国家之内的族群,按语言、宗教、国籍、人种等标准确认其存在。(2)族群存在于某个国家,而该国从未正式确认其民族组成是多元的,如在法国、日本、印尼、土耳其、葡萄牙和许多非洲国家。(3)某国中的少数民族认同于邻国的与他们有亲缘关系的主体民族,如罗马尼亚境内的匈牙利人、保加利亚境内的土耳其人、南斯拉夫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美国境内的奇卡诺人。(4)众多的族群聚居在一个国家,其中无一占主体地位,如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多是这种情况。(5)少数民族跨国而居,而在国界两边都处于少数地位,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边境地区的居民,西班牙和法国交界地区的巴斯克人和中东的库尔德人。(6)由于广泛迁移而造成的族群移民和难民,特别是由第三世界中的一国迁入另一国或迁入工业化国家。(7)土著部落居民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族群,通常他们被当作少数民族,土著居民主要生活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参见(墨西哥)鲁道夫·施塔文哈根:族群冲突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2年第1期。
    27(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 Sandra F. Joireman, N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3.
    29 Jamie Frueh,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3
    30 Ugbana Okpu, Ethnic Minority Problems in Nigerian Politics:1960-1965, Stockholm:Almqvist and Wiksell for Acta Universitatis Upsalivensis,1977.
    31(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4-5页。
    32(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2-3页。
    33(美)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34(美)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页。
    35任平、王建明、王俊华:差异政治——后现代政治哲学探析之一,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6(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董之林陈燕谷译,载于《天涯》,1997年第6期。
    37(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董之林陈燕谷译,载于《天涯》,1997年第6期。
    38参见王凤才:从霍耐特承认理论到泰勒承认政治构想,载于《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39周星:《民族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0周平的相关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关凯:《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参见周平: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论,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论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载于《思想战线》,1995年第5期;经纬、刘绍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方盛举: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丁志刚、韩作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转型,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刘海霞: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载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3参见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郭晓东:政治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载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尹毅、李卫宁、叶红: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石亚洲、沈桂萍: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2期;于春洋、于春江:利益分化对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影响,载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赵正威、张会龙:云南省少数民族动员型政治参与研究,载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柳建文:少数民族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一项实证分析,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侯万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3期;严庆、青觉:浅谈我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常永刚: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载于《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4参见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发展论,载于《思想战线》,1997年第1期;方盛举: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载于《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马尚云:关于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思考,载于《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杨明伟:少数民族政治发展初探,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李乐为:论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意义、难题及路径选择,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5参见王宗礼、柳建文:论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王丽华:村民自治的视角: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分析,载于《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问题,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马进、马红霞:论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及其运行机制,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6参见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为中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赵希鼎:清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制度(上、下),分别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4期;谢本书、郭大烈、牛宏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7参见周平: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载于《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高永久、秦伟江:论民族政治体系的建构,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蔡明干:试论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特征,载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48参见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吴琼、刘玉琼:论西部开发中少数民族的政治关系调适,载于《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9高永久、陈纪:“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载于《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50(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变迁——以西南少数民族村社作为研究对象》,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2月。
    52马翀炜、郑宇、卢鹏:国家化进程中的组织融合与冲突——中国民族村寨政治专题研究,载于张跃主编:《中国民族村寨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 W. J. M. MacKenzie, Political Identit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8.
    54(美)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55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56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第410页。
    58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9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60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载于《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
    61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载于《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62以上西方学者关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参考了叶江的论文:“Nation”(民族)概念辨析,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3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载于《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64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问题随着汉民族形成的讨论而被提出;第二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讨论的核心是“民族”概念的译法;第三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参与者主要就“民族”概念的含义进行商榷;第四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讨论“民族”概念问题,涉及对中、苏民族研究实践的回顾与反思;第五次是在1998年底,由中国社科院民研所等发起,讨论“民族”概念及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参见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2007年12月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的“族群、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研讨会,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近十年一次的讨论还始终没有理清“民族”的概念问题,可见问题之复杂。
    65以上“要素说”的论述参考了熊坤新、卓然木·巴吾东的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民族概念问题研究述评,载于《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66谌华玉:关于族群、民族、国籍等概念的翻译与思考,载于《读书》,2005年第11期。
    67张丽剑、韦甜:族群概念之分歧及原因评析,载于《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68(挪)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69(科)穆罕默德·哈达德: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晓兵摘译,载于《世界民族》,1992年第5期。
    70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概念之争的综述,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1例如,孙九霞指出,族群是在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由于客观上具有共同的渊源和文化,因此主观上自我认同并被其他群体所区分的一群人。其中共同的渊源是指世系、血统、体质的相似;共同的文化是指相似的语言、宗教、习俗等。并主张在较广的范围内使用族群定义,族群既可以等同于民族一词,也可指民族的下位集团“民系”,还可以在超出民族的外延上使用,参见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在2007年12月召开的“族群、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研讨会认为,一般说来,族群指那种自认为或被认为具有共同起源从而也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族群这个概念既可以指某一“民族内部的支系”,也可以指一个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人群范畴,具有所谓的“情景性”和“裂变性”。
    72例如,庞中英认为族群具有中文意义上的“人种”的因素,但它所表达的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宗教信仰、语言、习惯等文化上的差别而形成的人类集团,这种集团还不能说是民族,它可能尚未形成民族,也可能正在上升为民族,也可能永远也不能变成民族的人们,参见庞中英:族群、种族和民族,载于《欧洲》1996年第6期;纳日碧力戈认为,族群从本质上说是情感——文化共同体,而民族则是情感——政治共同体,参见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73例如,马戎认为,“民族”(Nation)与17世纪出现于西欧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政治运动相联系,“族群”(Ethnic group)这个词汇则出现于20世纪并在美国使用较多,用于表示多族群国家内部具有不同发展历史、不同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等)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保持内部认同的群体,这些族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归类于这些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参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林耀华认为“族群(Ethnic group)专用于共处于同一社会体系(国家)中,以起源和文化认同为特征的群体,适用范围主要在一国之内;民族(Nation)的定义即民族国家,适用范围主要在各国之间,参见张丽剑、韦甜:族群概念之分歧及原因评析,载于《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74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概念之争的综述,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5德全英:关于少数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少数民族权利理论问题研究,载于《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76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02年版,第3页。
    77李忠论:论少数人权利,载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78(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79(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80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81彭大鹏、廖继超:社区概念的变化及其在中西历史经验上的差异,载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82廖杨: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83高鉴国: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载于《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84夏国忠:《社区简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85吴铎:《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174页。
    8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4-367页。
    87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6页。
    88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89黄百炼、徐勇:《政治稳定与发展的社会分析——政治社会学导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90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30页。
    9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4-35页。
    93高鹏程:《政治利益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94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第59页。
    9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96《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9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5-82页。
    98 V.E.Frankl: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Washington Spuare press,1984.
    99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00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10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2页。
    10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51、453页。
    10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04(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3-36页。
    105高鹏程:《政治利益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10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443页。
    107(美)特里·N.克拉克:《新政治文化》,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8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109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第106页。
    110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第27页。
    111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第138页。
    11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曹沛霖等译,1987年版。
    113(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页。
    114转引自高贤峰:《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行为分析——以S市调查为例》,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115高鹏程:《政治利益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116王波:《政治认同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17王丽萍:政治心理学中的态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8(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7页。
    119(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20(法)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马殿军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121(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8页。
    122(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12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5页。
    124(法)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马殿军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125(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126这里的“正当性(Legitimacy)"就是本研究中所指的“合法性”,笔者采用了汉语学界的一般习惯译法,关于为何把"Legitimacy"译为“正当性”的理由,可参见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一书中的相关论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27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8-19页。
    128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页。
    129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169页。
    13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13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9页。
    13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8页。
    133以上参考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载于《政治学研究》,1985年第2期。
    134李俊、项继权:政治沟通:价值、模式及其效度,载于《求实》,2008年第9期。
    135(美)詹姆斯·w·西瑟:《自由民主与政治学》,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13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6页。
    13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09页。
    138(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3页。
    13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69页。
    H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页。
    1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0-381页。
    142《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52页。
    143汪丁丁:与萨谬尔森的对话,《经济消息报》,1998年11月20日。
    14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49页。
    145(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66页。
    146以上国外学界关于社区构成要素的理论观点,参阅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7在农村可能是一个自然村落、可能是一个行政村(村委会),也可能是一个乡(镇),在城市社区一般就是指居委会。
    148(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0-71页。
    149(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1-74页。
    150(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6页。
    15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8-79页。
    152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153黎听:《中国社区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5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5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6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87页。
    157(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1页。
    158以上资料转引自史柏年主编的《社区治理》一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159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60(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4页。
    161以上关于社区权力结构模式的介绍,转引自美国学者安东尼·M·奥勒姆的《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一书,董云虎、李云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233页。
    162黄百炼、徐勇:《政治稳定与发展的社会分析——政治社会学导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146页。
    163王振海:《社区政治论——人们身边悄悄进行的社会变革》,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164黄百炼、徐勇:《政治稳定与发展的社会分析——政治社会学导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56页。
    165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2页。
    166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变迁——以西南少数民族村社作为研究对象》,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2月。
    167于建嵘认为皇权分为治权和法权两个方面,治权是以国家权力机构为内容的权力体系,法权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规则体系。参见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8页。
    168(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16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32页。
    170(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174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175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1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4页。
    17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31页。
    17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9页。
    17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82页。
    180对汉族村落社区的情况了解来自于笔者曾主持的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6-2007):云南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研究,以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7-2008):西南边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农民参与机制研究,在完成这两个项目期间,笔者曾多次深入汉族村落社区进行实证调研,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与汉族村落社区的对比材料与数据皆来自于笔者的实证调研材料。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2页。
    2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1页。
    4转引自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5以上关于“民族自决、自治”提出的相关背景与历程内容,参阅并转引自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148页。
    6转引自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7参见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192页。
    8《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页。
    9以上关于“民族自决”的提出过程,参阅并转引自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186页。
    10转引自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11参阅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8页。
    12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0页。
    13以上建国以来的资料参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4页。
    1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5页。
    15(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1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政府连年内忧外患,加上推行行政,征收税赋、扩大财源成为其生存之关键,清政府通过收费经纪来治理乡村,杜赞奇把那些被国家权力所利用的、但在一个不断商品化的社会中却没有合法收入的职员,称为“赢利型国家经纪”;把那些为了完成某些义务(否则要由吏役等赢利型经纪来完成),或有效地与国家政权及其代理人打交道,数个村庄自愿或由国家政权指令结成一集体组织,这些组织往往承担起经纪的角色,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要保护社区利益的经纪,称为“保护型经纪”。
    18(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1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34、361页。
    20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载于《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21学界把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今居屏南乡)果作村村民委员会称为“中国第一个衬委会”的原因在于,他们保留了一份1980年7月14号制定的《村规民约》,所以果作村最终获得了村民自治发源地的美誉,参阅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以上参阅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8页。
    23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于《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24张厚安等:《中国乡镇政权建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194页。
    25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于《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26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27彭向刚:《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途径探索——农村村民自治价值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28(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9(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页。
    31美国学者史蒂文·莱文把意识形态划分为“正式意识形态”和“非正式意识形态”,“正式意识形态”通常(尽管并非所有)是指具有某种经典的文本,由一个或几个领袖人物所创立,并且成为某一政党或政权的指导思想或官方哲学;“非正式意识形态”是指一个国家政治人物和大多数国民普遍信奉的,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思想偏好、成见、倾向、信念、愿望以及关于国家历史、现实与命运的基本看法。按照这一理论,几乎所有的价值理念都是意识形态,笔者似乎不太苟同这种观点,本文的意识形态特指官方的指导思想,也即蒂文·莱文的“正式意识形态”,并把意识形态看作是政治价值理念的一种具体形式。
    32《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33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9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页。
    35转引自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6(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7转引自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3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58页。
    39《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9月27日发表。
    40参见中共云南党史资料丛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工作》,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41以上云南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建设情况,参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下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42本研究中所指的“村干部”包含了所有在村落社区公共事务中担任公职的村民,具体包含村委会自治组织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村民小组组长,村党支部(总支部、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村民委员会下设机构的组成人员等。
    43浙江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参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民主恳谈与基层人大》,2006年1月。湖北随州的“两会决策制”参见黄辉祥:“两会决策制”:以参与促进村务民主管理——以湖北随州“两会决策制”的实践为例,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吴超:“两票制”选举“两会制”决策——随州市的实践与思考,载于《决策》,2004年第10期。
    44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6页。
    45杨宗亮:《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建设探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46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云南省农村村级体制改革全面结束,2003年10月19日。2004-2005年云南省实行村组改革后,据云南省民政厅的统计数据,云南省现有村民委员会12859个。
    47云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材料,2009年9月23日。
    48(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第3页。
    49何俊志、任军锋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50(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9页。
    5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9页。
    52(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53林尚立:行动者与制度效度:以文本结构为中介的分析——以全国人大预算审查为研究对象,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54龚荫:《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78-79页。
    55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56它们分别是:关中新正县一区一乡、九乡回民自治乡,定边县城关区新华街回民自治乡,三岔区回民自治乡,盐池县回庄及城川蒙民自治区,参见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57《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9月27日发表。
    591951年4月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宁洱专区更名为普洱专区,1953年3月28日,普洱专区又更名为思茅专区,专署所在地也由普洱县城迁至思茅县城。
    60根据宪法规定,1956年峨山彝族自治区改称自治县,自治区主席改称县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称自治州,自治区主席改称州长。截止1992年,民族乡共建立195个,但后来我国实行乡镇体制改革,有的民族乡已经被合并,所以目前只有153个民族乡。以上关于云南民族组织机关、自治地方的组建情况参阅《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1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187页。
    6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99页。
    63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变迁——以西南少数民族村社作为研究对象》,吉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年12月。
    64目前为了减少“两委”之间的摩擦,不少地方都实行了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的方法,这只是村治工作机制的改革,并不是组织机构的合并,所以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两委”的组织机构依然是独立存在的。
    65按照现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村,或者党员人数虽不足50名,但村办企业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村,因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人数100名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受乡镇党委领导。
    66按照各自的权力来源分析,村民委员会的权力来源于全体村民,故村民委员会对全体村民负责。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其权力直接来源是乡镇党委自上而下的授权,故村级党组织要向乡镇党委负责。就理论上而言,村民委员会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村级党组织则代表乡镇党委在农村的利益。
    67云南省民政厅:2007年云南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68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页。
    69新华网(http://www.news.cn)从“豆选”到“听证”——共和国基层民主探索之路,2009年09月08日。
    70云南省民政厅:2007年云南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71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186页。
    7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第6页。
    7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页。
    74(英)洛克:《论宗教宽容》,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页。
    75引自《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9月27日发表。
    76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4页。
    77以上参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189页;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页。
    78以上参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194页;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8-331页。
    79以上参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203页;《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9月27日发表。
    80参阅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37-238页。
    81图表5、图表6均引自《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9月27日发表。
    85参阅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245页。
    86参阅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90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1页。
    3以上关于云南的地貌、气候等材料来自于黄光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转引自黄光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5以上关于民族分布的资料,参考洪朝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张晓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承与变迁》,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7转引自张晓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承与变迁》,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8转引自张晓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承与变迁》,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9《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10《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11转引自刘荣安:《云南少数民族商品经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12刘荣安:《云南少数民族商品经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13以上参考洪朝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4页。
    14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1997-200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15张海翔:新型工业化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调查,载于《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16古敢水族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2月15日。
    17据相关政府部门人士介绍,目前该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约为3280元,但该县农民收入差距很大,目前该县拥有大小煤矿100多个,有些地方由于拥有煤矿而农民收入很高,而有的地方农民尚解决温饱问题。
    18本表数据和表53的数据均来自于笔者实证调研中所收集的资料,主要由各村民小组长提供,表中的“人均耕地面积”是指拥有稳定水源的平地,不包含自己开荒的山地,表53也同样如此。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1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页。
    26(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27杨德友、董友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61页。
    28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4-55页。
    29张桥贵、陈麟书:《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30(英)甄克思:《社会通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页。这里转引自张桥贵、陈麟书:《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31张桥贵、陈麟书:《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32张桥贵、陈麟书:《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3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34转引自张泽洪: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载于《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5有学者认为,“米斯尼”的内涵并非是汉族观念中的鬼神,其外延也并非仅只是某一单独的崇拜对象,而是一个群体概念的总称,类似于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神”的综合概念,它由若干不同等级的高位“尼”组合而成,其中还有一个至高“尼”统帅不同的级别的高位“尼”,再由各个高位“尼”统领低位“尼”,由此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尼”等级系统。参见张桥贵、陈麟书:《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39(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40彭时代:《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2页。
    4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页。
    42黄光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0页。
    4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56页。
    45(英)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4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43页。
    47这里的少数民族习俗仅涉及与本研究紧密相关的方面。
    48《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49《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50笔者同时注意到,傈僳人家里也实在没什么可偷的东西,让村外人感兴趣的就是傈僳人家里养的各种牲畜,由于地形的特殊,加上牲畜本身的特点,也很难被偷出去。
    5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4页。
    52参见何积全:《水族民俗探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174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页。
    54(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31页。
    55转引自(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33页。
    56(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4页。
    57这十大阶层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社会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中上层(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下层(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底层(生活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8参见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9参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0参见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
    61参见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
    62此数据来自于实证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
    63参阅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26页。
    64以上傈僳族史料,参考《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5当地赶集日的安排方法是,新街在每月的2号、5号、8号、12号、15号、18号、22号、25号、28号赶集:新城街在每月的3号、6号、9号、13号、16号、19号、23号、26号、29号赶集。
    66以上关于水族的史料,参考《水族简史》编写组:《水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67转引自(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
    1黄宏伟: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载于《学术月刊》1995年第9期。
    2黄宏伟: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载于《学术月刊》1995年第9期。
    3 Myron Weiner.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358, New Nations: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Mar.,1965), pp.52-64;潘小娟、张辰龙主编:《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6页。
    4范恒山主编:《政治体制改革辞典》,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年版,160页。
    5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第421页。
    6徐露辉:《政治整合论》,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1月。
    7(德)哈贝马斯:三种规范性民主模型,载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8(美)艾丽丝·马里恩·扬:交往与他者:超越协商民主,载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9(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10(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1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12(美)简·曼斯布里奇:利用权力/对抗权力:政体,载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13(英)尚塔尔·墨菲:民主、权力与“政治性”,载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255页。
    14(美)简·曼斯布里奇:利用权力/对抗权力:政体,载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0页。
    1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3页。
    1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7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8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19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2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2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0、261页。
    22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载于《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23郭定平:《政党与政府》(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335页。
    25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载于季正矩、彭萍萍、王瑾主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前沿学术对话》,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5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5页。
    2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8页。
    29(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杨百朋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30转引自刘辉:市场失灵理论及其发展,载于《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31转引自杨龙: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载于《学术界》,2004年第3期。
    32参考李茂平:《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33李燕光:清代的政治制度,载于《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6页。
    34 Yang Zhong, Jie Chen and John M.Scheb Ⅱ. Political Views from Below:A Survey of Beijing Resident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30. No.3(September,1997).p.476.
    35(美)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37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载于《安徽史学》,2003年第3期。
    38转引自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3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04页。
    40(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 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3页。
    41 (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8页。
    4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4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4参见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下),分别载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5期。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2-143页。
    46吴忠民认为社会公正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规则:一是基础性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底线的规则。这一规则强调的是,只要一个人来到世上,他就具有了不证自明的基础性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等等。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这些基本权利必须予以切实的保护。二是机会平等的规则。机会平等的主要含义是,具有大致相同潜能和相同意愿的社会成员应当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三是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在社会财富等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每个社会成员投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可能是相同的,因而各自对于社会的具体贡献是有差别的。按照贡献进行分配,是把每个人对社会的具体贡献同自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四是社会调剂的规则。由于人们能力、机会以及具体环境的千差万别,由于制度及规则等方面的不完善或是不配套,由于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因素,所以,社会在初次分配之后可能会出现程度或大或小的不合理乃至不公的情形。因此,在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有必要进行再调剂。详见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逐层递进研究,载于《学术界》2009年第2期。
    47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载于《学习与探索》,2005 年第4期。
    48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载于《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49(美)谢尔顿·S.沃林:变幻无常的民主,载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50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408-409页。
    51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5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5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54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55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载于《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作者在本文中把农民、高干子弟、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这三大群体,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益意识觉醒最快的人。
    56(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7田永胜:《中国之重——32位权威人士解读“三农”问题》,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5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59转引自林火旺:《正义与公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71页。
    60其中一起发生于2008年4月20日,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政府工作组在对该县猛硐乡洒西片区矿山进行治理过程中,与村民无法就补偿地基和耕地方面达成共识,当政府试图帮助开发公司强行开工开矿时,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造成5名警察受伤,另外聚众袭警人员10人受伤、1名苗族村民死亡;另一起发生于2008年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因胶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当地500多名群众与公安民警发生冲突,致2人死亡,41名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9辆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6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62(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63参见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中的相关论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65(美)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32页。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9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6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2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3]《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7][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8][美]罗森邦.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19][美]伯恩斯.领袖论[M].刘李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M].尤正明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21][美]谢茨施奈德.半主权的人民[M].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M].邓伯宸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美]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Z].邓正来主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7][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9][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31][美]特里·N.克拉克.新政治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2][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4][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吴曲辉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6][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7][法]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M].马殿军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38][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谭君久,刘惠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9][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4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1][美]詹姆斯·W·西瑟.自由民主与政治学[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4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6][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7][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48][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49][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0][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吴志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3][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4][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M].殷叙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
    [56][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英]洛克.论宗教宽容[M].吴云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
    [58][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60][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M].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英]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2][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63][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4][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C].黄相怀,严海兵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65][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6][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7][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68][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69][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杨百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0][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刘钢敏,聂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1][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3][美]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M].陈家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5]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77]高鹏程.政治利益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8]黄关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王振海.社区政治论:人们身边悄悄进行的社会变革[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0]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3]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84]徐显明.国际人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5]周星.民族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6]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周平.民族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9]关凯.族群政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0]谢本书,郭大烈,牛宏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1]张跃.中国民族村寨研究[C].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 司,1998年版。
    [93]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94]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5]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02年版。
    [96]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夏国忠.社区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8]吴铎.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0]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1]黄百炼,徐勇.政治稳定与发展的社会分析——政治社会学导论[M].湖北: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
    [102]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0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6]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7]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8]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109]黎昕.中国社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1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1]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2]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1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G].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4]中共云南党史资料丛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工作[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15]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G].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16]《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下册)[G].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17]龚荫.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18]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9]张厚安等.中国乡镇政权建设[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0]彭向刚.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途径探索——农村村民自治价值分析[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1]杨宗亮.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建设探索[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2]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3]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5]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6]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7]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128]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9]何俊志,任军锋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0]何龙群.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洪朝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32]张晓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承与变迁[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33]《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34]刘荣安.云南少数民族商品经济[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5]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1997-2008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136]杨德友,董友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37]张桥贵,陈麟书.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8]彭时代.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39]《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40]何积全.水族民俗探幽[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4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2]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4]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M].台北: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
    [145]《水族简史》编写组.水族简史[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14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7]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8]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49]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0]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51]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15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3]田永胜.中国之重——32位权威人士解读“三农”问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154]林火旺.正义与公民[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5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56]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7]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58]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159]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160]王波.政治认同理论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61]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162]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163]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变迁——以西南少数民族村社作为研究对象[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2月。
    [164][墨]鲁道夫·施塔文哈根.族群冲突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2年第1期。
    [165]任平,王建明,王俊华.差异政治——后现代政治哲学探析之一[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66][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J].董之林陈燕谷译,天涯,1997年第 6期。
    [167]王凤才.从霍耐特承认理论到泰勒承认政治构想[J].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168]周平.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论[J].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69]周平.论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J].思想战线,1995年第5期。
    [170]经纬,刘绍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71]方盛举.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72]丁志刚,韩作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转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73]刘海霞.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现代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74]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75]郭晓东.政治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76]尹毅,李卫宁,叶红.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77]石亚洲,沈桂萍.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2期。
    [178]于春洋,于春江.利益分化对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79]赵正威,张会龙.云南省少数民族动员型政治参与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80]柳建文.少数民族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一项实证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81]侯万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3期。
    [182]严庆,青觉.浅谈我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183]常永刚.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84]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发展论[J].思想战线,1997年第1期。
    [185]方盛举.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J].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186]马尚云.关于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87]杨明伟.少数民族政治发展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188]李乐为.论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意义、难题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89]王宗礼,柳建文.论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90]王丽华.村民自治的视角: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191]王丽华.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92]马进,马红霞.论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及其运行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93]赵希鼎.清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制度(上、下)[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4期。
    [194]周平.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J].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
    [195]高永久,秦伟江.论民族政治体系的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96]蔡明干.试论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特征[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197]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98]吴琼,刘玉琼.论西部开发中少数民族的政治关系调适[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99]高永久,陈纪.“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J].新疆社会科学,2009 年第1期。
    [200]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201]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02]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
    [203]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204]叶江."Nation"(民族)概念辨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05]熊坤新,卓然木·巴吾东.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民族概念问题研究述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6]谌华玉.关于族群、民族、国籍等概念的翻译与思考[J].读书,2005年第11期。
    [207]张丽剑,韦甜.族群概念之分歧及原因评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8][挪]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J].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09][科]穆罕默德·哈达德.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J].晓兵摘译,世界民族,1992年第5期。
    [210]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11]高鉴国.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J].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212]王丽萍.政治心理学中的态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13]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年第2期。
    [214]李俊,项继权:政治沟通:价值、模式及其效度[J].求实,2008年第9期。
    [215]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216]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217]黄辉祥.“两会决策制”:以参与促进村务民主管理——以湖北随州“两会决策制”的实践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218]吴超.“两票制”选举“两会制”决策——随州市的实践与思考[J].决策,2004年第10期。
    [219]林尚立.行动者与制度效度:以文本结构为中介的分析——以全国人大预算审查为研究对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220]张海翔.新型工业化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调查[J].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221]张泽洪.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J].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22]黄宏伟.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J].学术月刊,1995年第9期。
    [223]刘辉.市场失灵理论及其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224]杨龙.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J].学术界,2004年第3期。
    [225]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5期。
    [226]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逐层递进研究[J].学术界,2009年第2期。
    [227]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228]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29]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230]庞中英.族群、种族和民族[J].欧洲,1996年第6期。
    [231]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32]张丽剑,韦甜.族群概念之分歧及原因评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33]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34]德全英.关于少数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少数民族权利理论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35]李忠论.论少数人权利[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36]彭大鹏,廖继超.社区概念的变化及其在中西历史经验上的差异[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237]廖杨.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Stephen Reicher and Nicholas Emler, Moral Orientation as a Cue to Political Identit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5, No.4 (Dec.,1984), pp.543-551
    Jonathan Friedman, Myth, Histor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7, No.2 (May,1992), pp.194-210
    Martin E. Spencer, Multiculturalism, "Political Correct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Sociological Forum, Vol.9, No.4, Special Issue:Multiculturalism and Diversity (Dec.,1994), pp. 547-567
    Rose M. Kadende-Kaiser and Paul J. Kaiser, Modern Folklore,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Burundi, African Studies Review, Vol.40, No.3 (Dec.,1997), pp.29-54
    Canovan, Margaret, 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Theory, Edward Elgar, Cheltenham,1996.
    W. J. M. MacKenzie, Political Identit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8.
    Anne Norton. Baltimore, Refle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Leonie Huddy, 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1 (Mar.,2001), pp.127-156
    Martha A. Ackelsberg, Identity Politics, Political Identities:Thoughts toward a Multicultural Politics, Frontiers: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Vol.16, No.1 (1996), pp.87-100
    Chantal Mouffe, 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Identity, the Identity in Question, October, Vol.61, (summer,1992), pp.28-32
    Sandra F. Joireman, N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2003.
    Jamie Frueh,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Ugbana Okpu, Ethnic Minority Problems in Nigerian Politics:1960-1965, Stockholm:Almqvist and Wiksell for Acta Universitatis Upsalivensis,1977.
    W. J. M. MacKenzie, Political Identit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8.
    V.E.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Washington Spuare press,1984.
    Myron Weiner,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358, New Nations: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Mar.,1965), pp.52-64.
    Yang Zhong, Jie Chen and John M.Scheb Ⅱ, Political Views from Below:A Survey of Beijing Resident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30. No.3(Septembe,1997).p.476
    Ronald Inglehart, The Renaissance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 Amei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4. (Dec.1988), pp.1203-1230
    Ronald Inglehart and Christian Welzel, Political Culture and Democracy:Analyzing Cross-Level Linkage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6, No.1, (Oct.,2003), pp.61-79
    Lucian W. Pye and Nathan Leites, Nuances i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sian Survey, Vol.22, No.12, (Dec.,1982), pp.1147-11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4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1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8年11月)
    《中国共产党农村级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1999年2月)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国务院1993年9月)
    《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12月)
    《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12月)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9月发表。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发表。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9年9月发表。
    云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材料,2009年9月23日。
    《2007年云南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云南省民政厅2008年11月)
    《古敢水族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2月)
    《黄坪镇人民政府二○○八年工作总结及二○○九年工作计划的报告》(2008年10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