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
     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
     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
     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
     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
     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
     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As an important marker of the modern social progress and productive force, the railway, since itsinception, has exerted great impac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s. Meanwhile,in the half century’s time dating back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road in China at the end of QingDynasty to the start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s invasion in1937, the railway playedan important part in enhanc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novation.
     As an important province in Southeast China, modern Anhui was in urgent need of buildingrailway transport, with its abundancy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products on one hand, and anirresisitable demand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astal harbors and vast area inland on the other. Withthe building of Jinpu Railway Anhui section in1912, the building and operation of Huainan Railwayand Jiangnan Railway in1930s, the railway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ansporting networkconnecting Anhui and some big cities. What’s more, the old Anhui transporting network, with the onlytransport by river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while lacking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South, w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At the joint effort of railway and water transport, modern Anhuitransporting network took on a new look, and dramatically enhanc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social changes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owing to the building of railway and the promoting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he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largely improved in the vast rural area along the railwaylines, especially in the deep remote countryside. In addition to satisfying the farmers’ need of selfsufficiency, the large scaled planting and management model in crops such as wheat, rice, tea andtobacco made the trend of commercialization possible.
     Secondly, the railway transported large amout of merchandize from the coastal areas to the innerland, and from big cities to the countryside. As a result, modern Anhui industry also started. In themeantime, the railway transport made Anhui, abundant in coal and iron resources,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suppliers of coal and iron, especially in the1930s’ China.
     Next, under the impact of railway transport, the pace of modern Anhui’s urbanization was greatlyaccelerated. New cities and towns came into being along the railway line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old cities and towns was also quicke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pute over which city should be thecapital of Anhui, started from Qing Dynasty, took on a new look, with railway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inally, while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also affectedpeople’s way of life and social customs. As a 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 railway acted as a bridge,connecting Anhui with the coastal harbors. In addition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huitourism industry,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also initiated the modern city life style, and thus Anhui socialdevelopment displayed an open and outgoing outlook.
     However, these changes and improvement resulted from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could notchange the traditional Anhui society.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living in rural areas,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on them were not obvious. Thus, the role of railway upon modernAnhui society should not be overestimated. In a sense, the influence of railway upon Anhui economicand social changes was not only an impulsive force but also a necessity.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egreat potential of railway could be seen by all. In fact, these impacts were confirmed by the greatachievements in Chinese railway industry after1949.
引文
①《安徽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安徽日报》2009年10月14日。
    ②《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页。
    ①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卷四〇,第1057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2集,第151页,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7页。
    ④凌鸿勋:《中国铁路志》,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3期,(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⑤张惟恪:《东北抗日的铁路政策》,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2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⑥曾鲲化:《中国铁路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
    ⑦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⑧李国祁:《中国早期的铁路经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年版。
    ⑨朱从兵:《李鸿章与中国铁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艰难起步》,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
    ⑩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
    ②宓汝成:《中国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③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④黄文:《论沪杭甬铁路的商办历程》,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⑤李恩涵:《中美收回粤汉路权交涉──晚清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研究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版。
    ⑥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⑦仲一虎:《近代江苏铁路交通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⑧秦熠:《津浦铁路与沿线社会变迁(1908—1937)》,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⑨郭海成:《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经济社会变迁》,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⑩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廖德明:《近代安徽铁路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①Max Weber. 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N.Y.:Free press,1950,P297.
    ②W.W.Rosto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60,P55.
    ③[美]罗伊·桑普森:《运输经济——实践、理论与政策》,赵传云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
    ④Patrick O’Brien. Railway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urope,1830-1914.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Ltd.,1983.
    ⑤[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黄中宪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澳]戈登·鲍易斯、西蒙·威利:《现代商务发展史》,王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⑦[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王铁生校,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⑧Robert William Fogel. 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Baltimore, Md.: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4.
    ⑨Robert William Fogel,Stanley L. Engerma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 Y.:Harper&Row,1971.
    ⑩[美]弗兰克·道宾:《打造产业政策——铁路时代的美国、英国和法国》,网成、张海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T. C. Barker,C. I. Savage.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ransport in Britain. London:Hutchinson&(Publishers) Ltd.,1974.
    12T. R. Gourvish. Railways and the British economy,1830-1914.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0.
    13G. H. Hawke. Railway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ngland and Wales,1840-187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14[美]肯特:《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译,三联书店1958年版。
    ①[法]约瑟夫·马纪樵:《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许峻峰译,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版。
    ②[日]千叶正史:《近代交通体系与清帝国的变貌》,日本经济评论社2006年版。
    ③Ralph W. Huenemann. The Dragon and the Iron Horse: The Economics of Railroad in China,1876-1937.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4.
    ④[美]赵耀贵(William F. Chew):《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生键红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版。
    ⑤[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⑥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①曾鲲化:《中国铁路现势通论》,化华铁路学社1908版。
    ②凌鸿勋:《中华铁路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③凌鸿勋:《十六年筑路生涯》,(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1968年版。
    ④凌鸿勋、高宗鲁:《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版。
    ⑤陈毅:《轨政纪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⑥萧仁源:《铁道世界》,新新印书馆1935年版。
    ⑦张心澂:《中国现代交通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版。
    ⑧陈晖:《中国铁路问题》,上海新知书店1936年版。
    ⑨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
    ⑩山东大学历史系等:《胶济铁路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1胡绳玉:《中国铁路的故事》,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12郝瀛:《中国铁路建设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版。
    13高韬:《中国铁路史画(1876—1995)》,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版。
    14李占才、张劲:《超载——抗战与交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李占才:《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①王致中:《中国铁路外债研究(1887—191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杜平:《胶济铁路筹款赎路运动始末》,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①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②朱从兵:《铁路建设与民生主义——民元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初探》,《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
    ③朱从兵:《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学术论坛》2003年第5期。
    ④朱从兵:《“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千路为重要”——孙中山铁路规划思想初探》,《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⑤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⑥邱松庆:《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铁路建设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⑦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朱从兵:《张之洞与粤汉铁路——铁路与近代社会力量的成长》,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庞广仪:《粤汉铁路艰难的筹建与“国有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朱从兵:《甲午战前京津铁路的筹议述论——兼议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起步的动力选择》,《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④朱从兵:《广西龙州铁路筹建始末》,《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⑤朱从兵、章建:《铁路与近代社会力量的成长——以粤汉铁路建设的体制与机制为切入点的分析》,《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
    ⑥苏文生:《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4期。
    ⑦费驰:《论交通对晚清东北开埠历程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⑧尹承国:《修筑浙赣铁路始末》,《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
    ②方一戈:《张静江与“四省三铁路”》,《文史春秋》2004年第1期。
    ③马陵合、廖徳明:《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④马陵合:《民营江南铁路的修筑及运营评述》,《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
    ⑤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193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③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⑤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⑥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⑦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汪戎:《晚清工业产权制度的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⑨夏东元:《盛宣怀传》,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经盛鸿:《詹天佑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谢放:《张之洞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朱从兵:《李鸿章与中国铁路》,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④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1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①袁成毅、丁贤勇:《烽火岁月中的记忆:浙江抗日战争口述访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②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①陈宝忠:《安徽田赋上亩法研究》,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第10037—10047页。
    ②关于1石米等于多少斤的说法主要有:(1)150斤,见马永欣:《芜湖米市春秋》,《工商史迹》第109页;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2)120斤,见张孝康、包先建:《芜湖港口及航运业的历史沿革》,《工商史迹》第25页。(3)140斤,见安徽省建设厅1933年编印:《一年来之安徽建设》,第212页。(4)156公斤,见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③《安徽省北部经济事情》,第16页。转引自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第350页。
    ④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工商管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⑤薛暮桥:《农产商品化和农村市场》,《中国农村》第2卷第7号,1937年7月。
    ①清至民国时期,萧、砀两县一直隶属于江苏省。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事频繁致使两县区划范围与隶属关系多变。1949年,两县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两县划归江苏省。1955年,又划归安徽省,至今未变。
    ①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②李国祁:《中国早期的铁路经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第6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文物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④关于安徽建省以及省会设定的一些情况,可以参看本文第四章第四节的相关论述。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页。
    ②汪谦干、洪永平、周翔飞:《论皖江文化的研究价值》,参见程必定、汪青松主编:《皖江文化与东向发展——“第二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441页。
    ②《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度),第49页。
    ③《安徽政务月刊》第29期,“统计”。
    ④王鹤鸣、施立业:《近代安徽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⑤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9页。
    ①《李经羲等反对李兆珍长皖电》、《皖人挡驾中之李兆珍》、《安徽各公专电》,《申报》1921年9月5日、9月14日、9月17日。见《申报》第173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98、273、327页。
    ②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③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第3页。
    ④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107页。
    ①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②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工商史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
    ③1876年,在芜湖因《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的同一年,吴淞铁路修通并开始投入商业运营,但遭到清政府顽固派的反对。一年后,清政府用28.5万两规平银赎回该条铁路并予以拆毁,铁轨设备等船运台湾。而在一年运营期间,吴淞铁路共运送乘客16万人,它的被拆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和当时主流社会观念的闭塞与保守。
    ④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
    ①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第一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6页。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8页。
    ③周馥:《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卷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6页。
    ④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0页。
    ⑤唐景周:《点滴纪事》,摘自网络材料http://book.kongfz.com/9236/179681649。
    ⑥李文定公,即李天馥,1637—1699,字湘北,号容斋,合肥人。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次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十一年(1672)升任国子监司业,掌儒学训导之政,后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为康熙朝重臣。同时,李其亦为文坛宗师,酷爱文学,擅长诗词文章,著有《容斋集》、《容斋千首诗》等。1699年逝世,谥号“文定”,葬于合肥。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八期,1934年12月。
    ①以上洛河镇士绅、商民的相关申请及张静江的“训令”引自《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一期,1934年5月,第102—108页。
    ②从1936年6月开始,铁道部即着手江南铁路的南延工程,计划由孙家埠展筑至江西省的贵溪,接轨浙赣铁路,故整个江南铁路连同其南延段统称为京赣铁路。
    ③《京赣路线放弃屯溪徽宁同乡力争》,《申报》1937年1月15日。见《申报》第34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10页。
    ①谭沛霖:《我国民营铁道历史的分析与将来的期望》,《铁道半月刊》第五期,1936年7月。
    ②民国前期系指从1912年民国成立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的时期,亦是本文所述主要内容的时间节点。
    ③余定义:《最近三年之交通建设》,《中行月刊》第十二卷第一、二期,1936年1、2月。
    ①《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235页。
    ②容闳,1829—191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47—1854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后侨居美国多年,曾几次回国宣传西方新式工业,先向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建议举办工矿事业,设立银行;后又向清政府建议设立机器制造局。1872年奉清政府令率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96年后常住北京,向清政府建议开办国家银行、修建津镇铁路等,并与康、梁等时相往来。变法失败后南下上海,后赴美不返。著有《西学东渐记》一书。
    ③《交通史路政编》第15册,第1页。
    ④《交通史路政编》第6册,第3543—3544页。
    ⑤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页。
    ①吕海寰,1842—1927,字镜宇,山东掖城(今莱州)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中国近代法律的开拓者之一。曾历任清政府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以及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等职。在津浦铁路南段最终线路确定上,吕海寰眼光独具,做出了为后来事实所证明正确的选择。
    ②《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439页。
    ③《宣统政纪》卷三,第30页。
    ④《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543页。
    ⑤《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595页。
    ①徐世昌:《退耕堂政书》卷三一,第15页。
    ①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南市志·铁路》,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817页。
    ②张静江,1876—1950,谱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浙江湖州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他早年即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蒋介石亦称他为“革命导师”。国民政府建立后,他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抗战爆发后避居海外,1950年病故于纽约。民国前期,张静江对于安徽的铁路建设可谓贡献颇多,不仅淮南铁路,而且江南铁路也是在他的运作下才得以“又快又好”的建成。
    ③《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三十七期,1934年2月,第86—87页。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三十八期,1934年2月,第78页。
    ②《淮南铁路进行迅速》,《申报》1935年2月17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75页。
    ③程士范,1892—1960,安徽绩溪人,现代土木工程学家。1907年进入上海复旦公学读书,1911年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1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18年以后任安徽省立第二师范教务主任、安徽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北洋大学教授、江苏宝山海塘工程主任工程师、上海邮政储金汇总局副局长等职务。1934年,应张静江之邀担任淮南铁路建设总工程师,主持勘测、设计并建成了淮南铁路,这是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而质量又较高的铁路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赏。铁路完工后担任淮南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不久,调任杭州自来水工程处主任兼总工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应聘为贵州省政府顾问。1939年寓居上海,同中共地下组织接触,掩护了不少地下党员。1946年,担任芜湖明远电厂总经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安徽省工业厅厅长、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省科联主席等职。
    ④三段分别为:淮南煤矿—合肥,合肥—巢县,巢县—芜湖对江的裕溪口。
    ⑤《淮南煤矿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第17页。
    ⑥《从淮南路到巢县》,《申报》1936年5月7日。见《申报》第34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3页。
    ⑦刘统畏:《铁路修建史料》(第1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年版,第407页。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三十九期,1934年3月,第113、116、120页。
    ②周玑璋:《最近筑成之四铁路建设概况》,《铁道半月刊》第六期,1936年8月。
    ③《淮南铁路六月五日行通车礼(续)》,《申报》1936年6月4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8页。
    ④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南市志·铁路》,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817页。
    ⑤赵世昌:《安徽合肥实习调查日记》,第83437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5》,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①《交通史路政编》第16册,第209页。
    ②《交通史路政编》第15册,第195、196、232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九),“交通邮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6页。
    ④周贤颂:《江南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1981年印,第18页
    ⑤董文宾、高海涛:《江南铁路始末记》,《志苑》1990年第2期。
    ①所谓京诏线,系指因芜乍线不能实现,江南铁路公司股东会于1933年决议线路变更为由南京至福建诏安,并得到铁道部的批准。具体线路走向是由南京经安徽之芜湖、宣城、宁国、旌德、绩溪、歙县、屯溪、婺源,江西之乐平、万年、余江、贵溪,福建之建阳、建瓯、南平、永安、宁洋、龙溪、永定、和平,最后抵达诏安。全长1200公里。
    ②《芜乍、京诏两路改名“江南铁路”》,《大公报》1934年10月15日。
    ③洪书行:《江南铁路与江南地理》,《大公报》1935年3月15日。
    ④《江南铁路公司昨成立》,《申报》1933年4月20日。见《申报》第303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547页。
    ⑤《芜乍铁路积极筹备》,《申报》1933年3月23日。见《申报》第302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78页。
    ⑥《江南铁路公司定期在沪开创立会》,《申报》1933年4月13日。见《申报》第303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70页。
    ⑦《芜乍铁路奠基》,《申报》1933年4月27日。见《申报》第303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722页。
    ⑧谢国兴:《中国近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08—309页。
    ①《江南铁路公司定期在沪开创立会》,《申报》1933年4月13日。见《申报》第303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70页。
    ②《芜屯芜乍路讯》,《申报》1933年9月7日。见《申报》第30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08页。
    ③《芜宣铁路通车》,《申报》1934年7月30日。见《申报》第31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859页。
    ④《芜乍路芜孙段通车》,《申报》1934年11月19日。见《申报》第32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66页。
    ⑤《京芜铁路动工》,《申报》1934年9月10日。见《申报》第32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06页。
    ⑥《蒋委员长昨抵京》,《申报》1934年11月21日。见《申报》第32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15页。
    ⑦《京芜路当涂铁桥准备放宽》,《申报》1934年12月23日。见《申报》第32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68页。
    ⑧《京芜路芜宣段货运渐有起色》,《申报》1935年2月7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7页。
    ⑨《京芜铁路定期下月通车》,《申报》1935年2月19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40页。
    ⑩《五月二日京芜铁路通车》,《申报》1935年4月20日。见《申报》第32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57页。
    ①《当涂铁桥不再收汽车经过费》,《大公报》1935年8月25日。
    ②铁道部秘书处:《铁道年鉴》第3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52页。
    ③章丽廷:《昙花一现江南一线》,《铁路春秋》1992年第2期。
    ④铁道部秘书处:《铁道年鉴》第3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53页。
    ⑤《京衢铁路工程现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七期,1937年1月。
    ⑥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杨湘年译,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66页。
    ⑦《张嘉璈视察江南铁路沿线》,《申报》1936年5月25日。见《申报》第34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21页。
    ①《完成江南铁路》,《申报》1936年6月29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66页。
    ②《京衢铁路更改线路》,《申报》1936年9月15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03页。
    ③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1页。
    ④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杨湘年译,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72页。
    ⑤从芜湖沿江南铁路至孙家埠,再由孙家埠至道湖的线路为今天皖赣铁路的皖段部分。其中孙家埠至道湖段自1937年因抗战爆发停工后,因为种种原因,直到近半个世纪后的1982年才全线建成通车。
    ⑥谭沛霖:《我国民营铁道历史的分析与将来的期望》,《铁道半月刊》第五期,1936年7月。
    ①余定义:《二十五年份之交通建设》,《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一、二期,1937年1、2月。
    ①参见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13页。
    ②余定义:《二十五年份之交通建设》,《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一、二期,1937年1、2月
    ①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交通邮电》,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97页。
    ②《津浦路南段闻见纪》,《申报》1920年8月24日。见《申报》第165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967页。
    ③陈宝忠:《蒙城实习调查日记》,第83876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7》,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④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4页。
    ②《机车客车货车数目表》,《津浦铁路月刊》1930年第1卷第2期、第1卷第3期。
    ③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交通邮电》,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97页
    ④《安徽省二十三年度统计年鉴》,第234—235页。
    ⑤《津浦路营业旺盛》,《申报》1937年1月24日。见《申报》第34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22页。
    ①《三等车中》,《申报》1933年9月29日。见《申报》第30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08页。
    ②《三等车中(续)》,《申报》1933年9月30日。见《申报》第30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38页。
    ③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
    ④关于津浦铁路对于蚌埠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可参阅本文第四章的相关论述。
    ⑤《从淮南路到巢县》,《申报》1936年5月7日。见《申报》第34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3页。
    ⑥《淮南铁路通车典礼》,《申报》1936年6月8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06页。另,现有许多文章称张静江参加了淮南铁路的通车典礼,经查《申报》等资料,应为讹传。
    ①《从淮南路到巢县》,《申报》1936年5月7日。见《申报》第34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3页。
    ②《江淮两路联运开始》,《申报》1936年6月2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2页。
    ①《从淮南路到巢县》,《申报》1936年5月7日。见《申报》第34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3页。
    ②《淮南铁路六月五日行通车礼(续)》,《申报》1936年6月4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8页。
    ③巢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地区简志·交通邮电》,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①《淮南路营业发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
    ①《信浦铁路合叶线分段勘筑》,《铁道半月刊》第二期,1936年6月。
    ②叶家集现名叶集,合肥至叶集的铁路直到2004年1月,随着宁西铁路(南京至西安)一期工程合肥至西安段的建成才实现通车。
    ①《淮南铁路改为商办》,《申报》1936年7月9日。见《申报》第34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8页。
    ②《淮南铁路六月五日行通车礼(续)》,《申报》1936年6月4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8页。
    ③余定义:《最近三年之交通建设》,《中行月刊》第十二卷第一、二期,1936年1、2月份。
    ④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08页。
    ⑤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铁路运输》,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3页。
    ⑥周贤颂:《江南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1981年印,第19页。
    ①《江南铁路增购机车》,《申报》1935年10月25日。见《申报》第33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86页。
    ②《江南铁路增加班次》,《申报》1935年10月28日。见《申报》第33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67页。
    ③《江南铁路公司向波兰订购机车》,《申报》1935年12月27日。见《申报》第33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51页。
    ④《江南铁路增购机车》,《申报》1935年10月25日。见《申报》第33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86页。
    ⑤张雨才:《中国铁道建设史略》,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页。
    ①《江南铁路缩短行车时刻》,《申报》1936年12月30日。见《申报》第34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54页。
    ②《平汉京芜两路水路联运元旦实行》,《申报》1934年12月21日。见《申报》第32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09页。
    ③关于江南铁路积极开展农产联运事宜,将在本文第二章中予以详细论述,此处从略。
    ④《铁道公报》第1521期,1936年7月10日。
    ⑤《交通史路政编》第15册,第316页。
    ①《江南铁路京芜段去年下半年收入激增》,《申报》1937年1月6日。见《申报》第34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4页。
    ②陶行知:《在屯(溪)昌(化)汽车路公司筹备会上的讲话》,《安徽省志·交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842页。
    ③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0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47页。
    ②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566页。
    ①章征科:《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②陈航:《中国交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③前人:《江南铁路可由芜湖直达南京顺道参观》,《铁路杂志》第二卷第二期,1936年7月。
    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①张光业:《安徽垦殖问题》,第24444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48》,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②国民政府主计处:《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附”第2页。
    ③土地委员会:《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全国经济委员会丛刊》第25种,1937年版,第22页。
    ④国民政府1928年7月颁布了《普通市组织法》,规定“凡人口满20万之都市,得依所属省政府之呈请暨国民政府之特许建为市”;1930年5月又颁布施行修订了的《市组织法》,规定“人口在30万以上者”,或“人口在20万以上,其所收营业税、牌照税、土地税每年合计占该地总收入二分之一以上者”,可以“设市隶属于省政府”。按照国民政府的规定,显然芜湖尚未达到成立城市的最低人口数要求。见立法院编译处1933年编:《中华民国法规汇编》第二编《组织法》,第146页。
    ⑤《安徽段芜乍路沿线经济调查》,《中国铁道沿线经济调查资料两种》,(台北)学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5页。
    ⑥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页。
    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319页。
    ①根据金延泽、许振鸾《安徽省土地整理处实习总报告》第84468—84470页,《安徽省二十八年度统计年鉴》第316—319页,《申报》1936年3月11日等处数据资料整理所得出。
    ②《铁路杂志》第一卷第六期,1935年11月,第182页。
    ③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1页。
    ④孙云霄:《浙江省航政之概况·序》,浙江省航政局1930年印行,第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7页。
    ②《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总第2439页。
    ①张善玮:《淮南铁路沿线生产交通情形及其业务发展之计划》,《铁路杂志》第二卷第八期,1937年1月。
    ①江南铁路公司:《致中国银行的“来函”》,《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四期,1936年10月,第69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22页。
    ②刘家铭:《南陵农民状况调查》,《东方杂志》第24卷16号,(1927年8月),第93页。
    ③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5页。
    ①实业部档案,17-27/219-(2)。转引自《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24页。
    ②实业部档案,17-27/219-(4)。转引自《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25页。
    ③《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357页。
    ④中华全国铁路协会铁路杂志编辑委员会:《铁路杂志》第一卷第十期,1936年3月,第112页。
    ①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编:《安徽省统计年鉴》(民国二十三年度),1935年,第49页。
    ②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编:《安徽省统计年鉴》(民国二十三年度),1935年,第184页。
    ③安徽省政府秘书处编制:《安徽省概括统计》(民国二十二年),第101页。
    ①《安徽政务月刊》第29期。转引自《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②民国时期一般年景的田赋附加都要接近甚至超过田赋正税额,例如1932年全省的田赋收入为3553368元,而同年的田赋附加为6133423元,后者是前者的1.73倍。相关数据来源和倍数的计算,根据谢国兴著的《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第656页表《安徽省各年度收入细目表》、第666页表《民国时期安徽省各县经费概况》中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③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42页。
    ④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第381页。
    ⑤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农业》,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95页。
    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①《在苏皖豫三省推广改良麦种之成效》,《农报》1937年第4卷第17期。
    ②《皖省积极从事复兴农村》,《申报》1936年3月30日。见《申报》第33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49页。
    ③周贤颂:《江南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1981年出版,第20页。
    ④《铁道半月刊》第2卷第8期,1937年4月。
    ⑤张善玮:《淮南铁路沿线生产交通情形及其业务发展之计划》,《铁路杂志》第二卷第八期,1937年1月。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农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②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③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④朱荫贵:《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以铁路轮船为中心的考察》,见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2页。
    ①聂华林、赵超:《区域空间结构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美]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王文源译,见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广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8页。
    ③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6页。
    ④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①《蚌埠粮市活跃》,《申报》1936年7月5日。见《申报》第34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3页。
    ②嘉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山县志·交通邮电》,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394页。
    ③(民国)《泗县志》,“经济”,第21页。
    ④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9页。
    ⑤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商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
    ⑥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商业》,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页。
    ①金士宣:《铁路运输经验谈》,(成都)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73、71、72页。
    ①《蚌埠经济概括》,《安徽地方银行旬刊》第1卷第7期,1937年5月。
    ②金士宣:《铁路运输经验谈》,(成都)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71页。
    ③吴绍曾:《铁路货等运价之研究》,新业印书馆1936年版,第79页。
    ①《铁道公报》第917期,1934年7月20日,第5—6页。
    ②《铁道公报》第1202期,1935年6月26日,第2页。
    ③《铁道公报》第957期,1934年9月6日,第18页。
    ④《铁道公报》第1202期,1935年6月26日,第2页。
    ①《铁道公报》第1513期,1936年7月1日,第7页。
    ②《蚌埠津浦南段货运忙》,《申报》1936年12月17日。见《申报》第34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26页。
    ③《蚌埠粮市活跃》,《申报》1936年7月5日。见《申报》第34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3页。
    ④《蚌埠粮价飞涨》,《申报》1936年10月18日。见《申报》第34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42页。
    ①俞棪:《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见《铁道公报》第1261期,1935年9月4日,第6—13页。
    ②秦孝仪:《革命文献》第79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第227页。
    ③《中国银行民国二十四年度营业报告》,《中行月刊》第十二卷第四期,1936年4月。
    ①金士宣:《铁路运输经验谈》,(成都)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77页。
    ②孙晓村:《江西安徽江苏三省米谷运销之研究》,《国际贸易导报》第8卷第6号,1936年6月,第140页。
    ①《淮南煤矿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第17页。
    ②《大公报》1937年2月3日。
    ③《京芜路芜宣段货运渐有起色》,《申报》1935年2月7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7页。
    ④《铁路杂志》第一卷第六期,1935年11月,第182页。
    ⑤《江南铁路规定米粮特价》,《铁道公报》第1328期,1935年11月,第7页。
    ①任新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物流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①《铁道公报》第1477期,1936年5月,第3页。
    ②《铁道公报》第1477期,1936年5月,第4页。
    ①以下各表根据《铁道公报》第1521期,1936年7月,第5页数据整理。
    ①钱孟邻:《安徽宣城经济调查》(续),《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6年8月,第66页。
    ②宋子文:《中国银行民国二十四年度营业报告》,《中行月刊》第十二卷第四期,1936年4月,第30页。
    ③《芜乍路沿线经济调查》,《中国铁道沿线经济调查资料两种》,(台北)学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④大米从产地运到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盘剥情况,加大了销售成本,大大提高了其在终端市场的销售价格,从而降低了其与洋米的竞争力。同时米价的提升也未给予产地的农民以多少实惠,所以降低大米的转运成本成为了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声。具体情况可参见孙晓村:《江西安徽江苏三省米谷运销之研究》,《国际贸易导报》第8卷第6号,1936年6月。
    ①陈必贶:《芜湖米业之实况与其救济方法》,《东方杂志》第31卷第2期,1934年1月,第26页。
    ②《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行政院工作报告》,载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8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交通建设》,(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第439页。
    ①《蚌埠去岁商业转好》,《申报》1935年2月11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83页。
    ②《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五十六期,1935年8月,第120页。
    ③张善玮:《淮南铁路沿线生产交通情形及其业务发展之计划》,《铁路杂志》第二卷第八期,1937年1月。
    ④《淮南铁路扩展联运》,《申报》1936年12月15日。见《申报》第34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72页。
    ⑤《合肥小麦丰收之市价》,《申报》1937年6月5日。见《申报》第35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1页。
    ①《铁路杂志》第二卷第八期,1937年1月,第133页。
    ②章丽廷;《昙花一现江南一线》,《铁路春秋》1992年第2期。
    ③《江南铁路公司计划书》附表二(乙),《江南铁路京河段沿线各地运出货物吨数表》,1936年,建档23-04-25-(1)。
    ①钱孟邻:《安徽宣城经济调查》(续),《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6年8月,第61页。
    ②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12、216、217页。
    ①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页。
    ②丁长青:《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南开经济研究》1985年第3期,第42页。
    ③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28页。
    ④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70页。
    ⑤《铁道公报》第920期,1934年7月24日,第7—8页。
    ⑥《铁道公报》第948期,1934年8月25日,第7—8页。
    ①《铁道公报》第1135期,1935年4月9日,第10—11页。
    ②《铁道公报》第1207期,1935年7月2日,第10—11页。
    ①金士宣:《铁路运输经验谈》,(成都)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83页。
    ②该表数据取自1935年各期的《铁道公报》,因为统计的口径、方法等原因,表中的数字有些是约数,不是十分规范,但从中亦可看出收入增加的趋势。
    ③《津浦路营业旺盛》,《申报》1937年1月24日。见《申报》第34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22页。
    ④《江南铁路京芜段去年下半年收入激增》,《申报》1937年1月6日。见《申报》第34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4页。
    ①钟敏政:《淮南煤矿之开发与淮南铁路之修建》,《淮南近代经济史料》第7辑,第73页。
    ②《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六十八期,1936年8月,第148、156页。
    ③根据《安徽实业杂志》第16、17期中相关农作物耕种面积的数据计算所得。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①夏燮:《中西纪事》卷二三,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0页。
    ②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6页。
    ③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1页。
    ④《安徽实业杂志续刊》第5期,第8页。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⑤《上海总商会月报》第7卷12号,第27页,1927年12月。
    ⑥狄超白主编:《中国经济年鉴》(1948年),(香港)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8年版,第143页。
    ⑦《皖祁门红茶产销现状》,《中行月刊》第十一卷第二期,1935年8月,第106页。
    ①曾石玲:《安徽风物志》,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342页。
    ①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79页。
    ②《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36年印行,第89页。
    ③《屯溪绿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36年印行,第42页。
    ④为便于出口海外运输之用,茶叶一般装于木箱之中。每箱可装茶叶约为50斤左右,多为净重48斤,也就是说,1担茶叶制成后可装两箱。具体可参见《安徽茶叶状况调查》:见《工商半月刊》第三卷第二十二号,1931年11月,第45页中的有关数字和论述。
    ⑤《屯溪洋装箱茶统计》,《申报》1934年9月23日。见《申报》第32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03页。另,《申报》这里统计的屯溪绿茶出口箱数要大于上面所例举的金陵大学所统计的出口担数,估计金陵大学统计的是徽州本地产的经由屯溪出口的数量,而《申报》的统计很可能包括了除徽州外其他皖南县份的茶叶经屯溪出口上海的数量。此处存疑,只是照原资料实录,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出屯溪绿茶出口上海的数量还是比较客观的。
    ⑥《安徽茶叶状况调查》:见《工商半月刊》第三卷第二十二号,第45页,1931年11月。
    ①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寿县志·商业》,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305页。
    ②《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36年印行,第57—59页。
    ③根据洪范的计算,铁路货运的平均价格约只相当于公路平均运价的五分之一;若考虑到农产品的铁路五等运价额,则更不到公路平均运价的十分之一。见洪范:《中国各种运输方法运价之比较》,《大公报》1936年9月30日。另,本章的表2-16中的数据亦可说明铁路与公路运价差距之巨。
    ④《皖西茶市可趋繁荣》,《申报》1936年4月1日。见《申报》第33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页。
    ①《津浦路规定办法尽先装运新茶》,《铁道公报》第1466期,1936年5月,第5页。
    ②《津浦路修改装运茶叶办法》,《铁道公报》第1473期,1936年5月,第8页。
    ③《津浦铁路改订篓茶包裹计算办法》,《铁道公报》第1474期,1936年5月,第8页。
    ④《安徽茶叶研究(四)》,《申报》1936年4月11日。见《申报》第33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77页。
    ①详情可参考:《祁门县茶叶改良场业务计划大纲》,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65;《祁门县茶叶改良场业务工作制茶试验总结报告》,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66。
    ②《祁茶统销告成》,《申报》1936年4月14日。见《申报》第33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43页。
    ③《江南铁路关于联运祁门红茶给铁道部的呈》,《铁道公报》第1475期,1936年5月,第5页。
    ④见《铁道公报》第1475期,1936年5月,第5—6页。
    ①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上篇,扶轮日报社1937年版,第42页。
    ②《铁道部公函(业字第一六五九号)》,《铁道公报》第1520期,1936年7月,第6—7页。
    ①定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定远县志·牧副渔业》,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①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卷六“交通·陆道”。
    ②陈真、姚洛、逄先知:《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40页。
    ③刘晖:《略论铁路与民国时期河南省植棉业的现代转型》,《历史教学》2009年第16期。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安徽省经济调查分会:《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简表》,1922年版,第1176页。
    ②《皖北烟叶丰收》,《申报》1936年9月29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88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5页。
    ④史州:《皖志综述》,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8年印,第493页。
    ①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②刘学海:《蚌埠烟草业和东海烟厂的发展》,《安徽文史资料选辑》1983年第14期,第40页。
    ③《国民政府主计部关于战时农作物生产的调查统计》,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70页。
    ④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卷七“经济·农业”。
    ⑤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62页。
    ⑥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工业》,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⑦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1页。
    ⑧李席珍、朱星伯:《英美烟草公司在门台子的巧取豪夺》,见《工商史迹》,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⑨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121页。
    ①《皖北烟叶丰收》,《申报》1936年9月29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88页。
    ②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08页。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62—463页。
    ④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55页。
    ⑤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⑥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4页.
    ⑦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231页。
    ①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卷七“经济·工业”。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③《刘府先后五家烟草公司始末》,《凤阳文史资料》1987年第2期。
    ④《皖北烟叶丰收》,《申报》1936年9月29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88页。
    ⑤余定义:《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两大症结》,《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四期,1937年4月,第22页。
    ⑥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⑦余定义:《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两大症结》,《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四期,1937年4月,第21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②《卷烟业之风潮》,《申报》1926年4月15日。见《申报》第222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329页。
    ③《柘皋行》,《申报》1935年4月5日。见《申报》第32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33页。
    ④蔡志通:《中国国内贸易概观(上)》,《中行月刊》1935年第4期。
    ⑤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⑥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8页。
    ⑦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7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50页。
    ②《安徽省田赋征收概括》,载安徽省财政厅1992年编:《安徽财政史料选编》第2卷,第2页。
    ③倪嗣冲,1868—1924,原名毓桂,字丹忱,阜阳倪新寨三塔村(今属阜南县三塔集)人。1893年中秀才,后屡试不第,参加淮军。1895年投入袁世凯手下的新建陆军,历任知县、候补知府、奉天提法使、黑龙江民政使兼巡防军翼长、河南布政使帮办河南军务等职。1912年,任武卫右军翼长、督办皖鲁豫苏四省交界事宜。1913年起直至1920年,历任安徽清乡督办、皖北镇守使、安徽护军使、安徽都督兼民政长、长江巡阅使、安徽省长等职,督理安徽军务,实际控制安徽军政大权。1914年被授予“安武将军”。倪氏统治安徽期间,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支持袁世凯复辟、经济凋敝、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等,弄得全省上下民怨沸腾,因此其治皖的7年被学界称作“倪氏祸皖”。1924年,倪嗣冲病逝于天津。
    ①《安武军最近之调查》,《申报》1917年1月27日。见《申报》第144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83页。
    ②《王揖唐到任后之军饷问题》,《申报》1925年3月29日。见《申报》第210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546页。
    ③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
    ①《安徽省整理土地工作》,《申报》1934年1月8日。见《申报》第31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3页。
    ②《皖省和县之新建设》,《申报》1934年10月15日。见《申报》第32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51页。
    ③土地委员会编:《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全国经济委员会丛刊》(第25种),第2—7页,1937年版。
    ④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市志·财税》,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536页。
    ⑤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财政税收》,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90页。
    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⑦秦孝仪:《革命文献》第79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第328—330页。
    ①秦孝仪:《革命文献》第73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第436页。
    ②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256页。
    ③吴忠信,安徽合肥人,1884年出生,早年求学于江南武备学堂,后秘密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首都警察总监、淞沪警察厅长、江苏省政府委员等职。1932年4月—1933年5月任安徽省政府主席。翌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辕总参议。1935年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1936年8月,改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0年2月22日,吴作为中央政府代表亲赴拉萨主持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大典。1944年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1947年后又任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的资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1949年去了台湾。1959年病逝于台北。
    ④《安徽省整理土地工作》,《申报》1934年1月8日。见《申报》第31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3页。
    ①《皖省积极从事复兴农村》,《申报》1936年3月30日。见《申报》第33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49页。
    ②详情可参考:《祁门县政府土地土地测量登记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92;《祁门县政府土地陈报专刊目次》,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108;《舒城、宣城、宿松、蒙城地亩清册、土地登记等问题与省府、省财政厅的来往代电》,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1(2)-00335等材料。
    ③《皖省和县之新建设》,《申报》1934年10月15日。见《申报》第32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51页。
    ①陈宝忠:《蒙城实习调查日记》,第83856、83866、83876、83886、83887、83896等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7》,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②张光业:《安徽财厅实习调查日记》,第84009、84016、84017、84032、84036、84037、84039等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7》,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①陈少书:《镇江当涂和县实习调查日记》,第83676、83677、83680、83728、83730、83759、83760、83761等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6》,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①赵世昌:《安徽合肥实习调查日记》,第83381—83384、83391、83392、83398、83411、83419、83431、83432等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5》,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①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财税金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3页。
    ②转引自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③林金枝:《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①洪艺菁:《华侨为革命之母语出何处?》,[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10月6日。
    ②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编:《孙中山与华侨》,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8—369页。
    ③黄寄萍:《救侨与护侨》,《中南情报》1934年第3期。转引自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①熊步康:《归侨在宣城创建实业的回顾》,《宣城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版,第122页。
    ②章永年、章永中:《黄兴夫人徐宗汉创办宣城茆市冲农场梗概》,《宣城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版,第117—118页。
    ③《安徽各县荒地统计表》,参见《安徽省志·农垦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36—37页。
    ①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61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72页。
    ③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42页。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垦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①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中行月刊》第十二卷第一、二期(1936年1、2月份),第126页。
    ②张光业:《安徽垦殖问题》,见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48·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版,第24571页。
    ③《侨委会拟在宣城组侨乐村》,《申报》1934年8月21日。见《申报》第31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88页。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垦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⑤张光业:《安徽垦殖问题》,见萧铮主编《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48·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版,第24573页。
    ①《侨务委员长陈树人谈政府救济华侨》,《申报》1935年6月17日。见《申报》第32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45页。
    ①《陈显庚等三人昨赴皖侨乐村》,《申报》1935年2月15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16页。
    ②《侨委会通告华侨入村垦殖再限一月不到即取消资格》,《申报》1935年12月3日。见《申报》第33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6页。
    ①《侨乐村增收垦民》,《申报》1936年2月5日。见《申报》第33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1页。
    ②《林主席昨晨抵京》,《申报》1935年9月9日。见《申报》第33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43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垦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④《皖省府筹划大规模生产建设》,《经济建设半月刊》第八期,1937年2月,第23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2—383页。
    ②[英]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王春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0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页。
    ①震生:《中国生产现状与本党工业政策及劳工政策》,《安徽半月刊》第10期,1931年6月。
    ②张之洞:《筹备江浙铁路折》,载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7页。
    ①许涤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②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6页。
    ③章机:《铁道建筑之世界观》,《安徽半月刊》第2期,1931年1月。
    ④《主计部关于工厂经营概况统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7页。
    ①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0、251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66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页。
    ④周谷城:《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①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页。
    ②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4页。
    ①陈真、姚洛、逄先知:《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665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③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②安徽省建设厅:《安徽建设·论著》第21号,第3页。
    ③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近代安徽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
    ④立法院编译处:《中华民国法规汇编》第二编《组织法》,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590页。
    ①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②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南市志·煤炭工业》,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470页。
    ③安徽省建设厅:《安徽建设》第13号,1930年1月。
    ④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1章“工业”,K718—719页。
    ⑤李仲明:《安徽电气事业之回顾与前瞻》,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五期,1936年12月,第8—12页。
    ①李仲明:《安徽电气事业之回顾与前瞻》,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五期,1936年12月,第8—12页。
    ②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1章“工业”,K718—719页。
    ①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256页。
    ②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工业》,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③《芜湖县经济调查》,载《芜乍路沿线经济调查(安徽段)》,建设委员会1933年。
    ④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77页。
    ⑤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统计年鉴》(民国二十三年度),第326页。
    ①何炳贤总编纂:《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4编,第21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④《皖省矿产近况》,《申报》1936年3月28日。见《申报》第33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99页。
    ⑤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安徽政务月刊》第6期,1935年4月,第24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①《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0页。
    ②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79、82、88页。
    ③《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转引自《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④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南市志·煤炭工业》,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410页。
    ⑤淮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北市志·概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安徽省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2页。
    ②安徽省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①相关数据来源于“淮南矿业网”(www.hnmine.com)。
    ②程华亭口述、张景周整理:《我所知道的淮南煤矿的源起》,载淮南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淮南文史资料》第7辑,1987年编印,第6页。
    ③杨鸿基:《我所知道的大通煤矿》,载淮南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淮南文史资料》第7辑,1987年编印,第50页。
    ④参见“淮南矿业网”(www.hnmine.com)首页的相关介绍。
    ⑤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南市志·煤炭工业》,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389页。
    ⑥安徽省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①韩文昌、邵玲:《民国时期中央国家机关组织概述》,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228页。
    ①《张静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第20页。
    ②俞棪:《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铁路杂志》第一卷第二期,第22—23页。
    ③《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期,1934年4月,第96页。
    ④《国营淮南煤矿近讯》,《申报》1934年6月7日。见《申报》第31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05页。
    ⑤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784页。
    ①《淮南煤矿概况》,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辑《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发行,第17页。
    ②戚墅堰电厂和首都电厂均归建设委员会主管,淮南煤矿得以向该二厂直接供煤,背后亦可见张静江的影子。
    ③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南市志·大事记》,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0页。
    ①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81页。
    ②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90—91页。
    ③《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七期,1934年11月,第103页。
    ④《淮南煤矿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第17页。
    ⑤《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期,1934年4月,第96页。
    ⑥《淮南煤矿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第17页。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期,1934年4月,第96页。
    ②《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二十六期,1932年11月,第185页。
    ③《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七期,1934年11月,第104页。
    ④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81页。
    ⑤《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四十七期,1934年11月,第96页。
    ⑥《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十七期,1931年5月,第150页。
    ⑦《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三十七期,1934年2月,第86—87页。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二十六期,1932年11月,第185—186页。
    ②《张静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第137页。
    ③《建设委员会公报》第三十八期,1934年2月,第78页。
    ④《淮南铁路进行迅速》,《申报》1935年2月17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75页。
    ⑤《淮南煤矿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第17页。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六十八期,1936年8月,第146、147页。
    ②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786页。
    ③《淮南煤矿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第17页。
    ④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人物春秋》,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2页。
    ⑤王树槐:《张人杰与淮南煤矿,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册,1988年版。
    ⑥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⑦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⑧钟敏政:《淮南煤矿之开发与淮南铁路之修建》,《淮南近代经济史料》第7辑,第73页。
    ①石原皋:《忆程士范先生与淮南路》,《淮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83页。
    ②《张静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第135页。
    ③程士范主编:《淮南矿六周年纪念特刊》,1936年,第286页。
    ④相关淮南煤炭成本降低的数据引自王树槐:《张人杰与淮南煤矿,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册,1988年版。
    ⑤罗刚:《建国前的淮南矿路》,《经济史踪》,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⑥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2页。
    ⑦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81页。
    ①《淮北煤矿发展简史》,《淮北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9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③直鲁联军系奉系军阀中的一支,是指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后,奉系李景林与张宗昌两部抢先入关,沿途大肆收编直系残部,扩充势力,迅速成为奉军中实力最强的两个,李、张也先后被任命为直隶军务督办和山东军务督办,其各自的部队亦同时改称直军和鲁军。1925年12月,两部联合称“直鲁联军”,李景林任总司令,张宗昌任副总司令。不久李景林被国民军打败,张宗昌任总司令,褚玉璞任副司令。
    ④《蚌埠商民所受军事痛苦》,《申报》1927年4月26日。见《申报》第233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489页。
    ⑤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81页。
    ①《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685页。
    ②蚌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交通邮电》,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98页。
    ③《蚌埠快信》,《申报》1926年11月14日。见《申报》第229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322页。
    ④《蚌埠军事要讯》,《申报》1926年12月26日。见《申报》第230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621页。
    ⑤《蚌埠快信》,《申报》1927年1月10日。见《申报》第231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20页。
    ⑥《蚌埠军讯》,《申报》1927年3月8日。见《申报》第232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167页。
    ①《蚌埠商民所受军事痛苦》,《申报》1927年4月26日。见《申报》第233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489页。
    ②《招待军队之筹定办法》,《申报》1927年1月22日。见《申报》第231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482页。
    ③民国时固镇为灵璧县属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5年设立了固镇县,现属于蚌埠市的市辖县。
    ④《(灵璧)各公团籲请两事》,《申报》1927年1月25日。见《申报》第231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549页。
    ①《津浦铁路军事损失表》,《津浦铁路公报》1928年第8期,“图表”,第1页。
    ②《津浦铁路月刊》第1卷第2期,1930年,第5—6页。
    ③《津浦铁路月刊》第1卷第5期,1931年2月,第4页。
    ④《农矿部长之两提案》,《申报》1928年4月12日。见《申报》第245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309页。
    ⑤《淮北煤矿发展简史》,《淮北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10页。
    ⑥立法院编译处:《中华民国法规汇编》第二编《组织法》,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792—793页。
    ①《农部改良烈山矿局工人待遇》,《申报》1928年11月7日。见《申报》第252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183页。
    ②《整理烈山煤矿办法》,《申报》1929年2月21日。见《申报》第255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408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6页。
    ④《淮北煤矿发展简史》,《淮北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10页。
    ⑤《皖北烈山煤矿归商股负责》,《申报》1933年2月14日。见《申报》第30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92页。
    ①立法院编译处:《中华民国法规汇编》第二编《组织法》,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98页。
    ②立法院编译处:《中华民国法规汇编》第二编《组织法》,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99页。
    ③《孔祥熙计划开辟四矿》,《申报》1931年3月28日。见《申报》第280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715页。
    ④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81页。
    ①《皖北烈山煤矿归商股负责》,《申报》1933年2月14日。见《申报》第30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92页。
    ②《皖北烈山煤矿归商股负责》,《申报》1933年2月14日。见《申报》第30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92页。
    ③《实部整理烈山煤矿》,《申报》1935年6月15日。见《申报》第32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77页。
    ④《烈山煤矿员司索薪》,《申报》1935年11月16日。见《申报》第33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81页。
    ⑤《烈山继续采煤》,《申报》1937年3月31日。见《申报》第35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41页。
    ⑥《皖北烈山煤矿归商股负责》,《申报》1933年2月14日。见《申报》第30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92页。
    ⑦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6页。
    ①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2页。
    ②从1933年开始,数据按年度进行统计,即从上一年的7月到下一年的6月止,故1933年前半年为单独统计单位。上述数据来源铁道部总务司:《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民国二十四年度),统计表第78页、第29表数字。
    ③《蚌埠商民所受军事痛苦》,《申报》1927年4月26日。见《申报》第233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489页。
    ①《烈山继续采煤》,《申报》1937年3月31日。见《申报》第35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41页。
    ①金士宣:《铁路运输经验谈》,(成都)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76—77页。
    ②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71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页。
    ①余定义:《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两大症结》,《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四期,1937年4月,第23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页。
    ⑤安徽省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⑥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6页。
    ①余定义:《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两大症结》,《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四期,1937年4月,第24页。
    ①《铁道部发起研究钢铁事业》,《申报》1930年11月19日。见《申报》第276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496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1页。
    ①马陵合:《民国时期安徽裕繁公司与日本的债务纠纷》,《安徽史学》2010年第5期。
    ②可参见上文的表3-21《30年代初安徽主要铁矿外运矿砂情况表》。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交通史路政编》第17册,第78页。
    ②《当涂繁昌铁矿调查》,《马鞍山文史》第2辑,1984年版,第48页。
    ③《当涂繁昌铁矿调查》,《马鞍山文史》第2辑,1984年版,第53页。
    ④刘庆云:《马鞍山钢铁公司专用铁路运输发展梗概》,《马鞍山文史》第2辑,1984年版,第18页。
    ⑤《交通史路政编》第17册,第109页。
    ①《交通史路政编》第17册,第109—110页。
    ②刘庆云:《马鞍山钢铁公司专用铁路运输发展梗概》,《马鞍山文史》第2辑,1984年版,第19页。
    ③《交通史路政编》第17册,第114页。
    ④董世松:《昔日当涂铁矿》,《马鞍山文史》第3辑,1985年版,第74页。
    ⑤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页。
    ①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5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第176页。
    ②据统计,1929年,全国各种钢铁进口总量为64.9920万吨,值银52791305两;1930年,进口总量为53.9681万吨,值银56564903两;1931年,进口总量为57.0236万吨,值银67990003两。数据来源:《筹设中央钢铁厂总计划书及报告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档案号422(5)/168。
    ③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第74页。
    ④荣孟源、孙彩霞:《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43页。
    ①参见《筹设中央钢铁厂总计划书及报告书》。而这一拟建在首都附近的大型钢铁企业亦被称为“中央钢铁厂”。
    ②“汪主政、蒋主军”的局面自1932年1月起,一直延续到1935年11月1日,汪精卫在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时遇刺受伤,12月10日辞去行政院长职务时为止。这一时期,国民党内蒋、汪之间的内争稍缓,政局趋稳,使得国民政府能够相对集中力量从事经济建设。同时,这一时期也为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集聚了实力。1935年12月,汪精卫辞职后蒋介石亲自出任行政院长,由此完全控制了国民政府的内外大权。
    ③陈公博是民国历史上著名的“多变人物”,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1年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923年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而被中共开除党籍。1925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后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国民政府实业部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等职。1938年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仅次于汪的第二号汉奸。1946年6月,以“通谋敌国罪”被处以死刑。
    ①陈公博:《四年从政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2—23页。
    ②该合同内容转引自《筹设中央钢铁厂总计划书及报告书》。
    ③安徽省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④《钢铁厂将动工建筑》,《申报》1932年10月26日。见《申报》第297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42页。
    ①《陈公博谈中央钢铁厂》,《申报》1932年11月7日。见《申报》第298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179页。
    ②《厂址定九日复勘》,《申报》1933年6月6日。见《申报》第30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51页。
    ③林建英:《马鞍山中央钢铁厂述论》,《民国档案》2009年第2期。
    ④《中央钢铁厂决设在马鞍山》,《申报》1933年6月26日。见《申报》第30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23页。
    ⑤《钢铁厂决设马鞍山》,《申报》1933年7月30日。见《申报》第306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871页。
    ①陈公博:《四年从政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4页。
    ②《陈公博致蒋介石函》(1933年7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28(2)/2378。
    ③陈公博:《四年从政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8页。
    ④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2页。
    ⑤余定义:《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两大症结》,《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四期,1937年4月,第25页。
    ①《陈公博谈中央钢铁厂》,《申报》1932年11月7日。见《申报》第298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179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492页。
    ②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0页。
    ③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⑤转引自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①叶恭绰:《五十年来中国之交通》,载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特刊《最近之五十年(1872—1922)》,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版,第1页。
    ②按照施坚雅在《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中的分类,中国各类城市可分为八级。而县城等一般属于中间层级。参
    加[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广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卷七“经济”。
    ①范习中:《近代安徽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以芜湖、安庆、蚌埠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①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0—601页。
    ②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20页。
    ③根据谢国兴先生的统计,参见本文表4-11《30年代中期安徽省内主要城镇人口比较表》。
    ①顾朝林等:《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1933—1936年)》,《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6页。
    ②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③在安徽省17个地级城市中(2011年8月前),民国期间属于铁路沿线城市的有合肥、芜湖、蚌埠、宿州、滁州、宣城、淮南、淮北(由烈山煤矿所在地逐渐发展起来)、马鞍山(新中国成立后从当涂县划出)、巢湖(2011年8月后撤并)10个,占比达58.8%。此外,铁路沿线的固镇、明光、当涂、湾沚(今芜湖县县城)、水家湖(今长丰县县城)等地,也是现今各县城所在地,亦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
    ④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16页。
    ①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6—617页。
    ②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4—615页。
    ③张善玮:《淮南铁路沿线生产交通情形及其业务发展之计划》,《铁路杂志》第2卷第8期,1935年
    ④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商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2页。
    ①参见《1935年安徽省各县皮棉产额统计表》,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162页。
    ②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工业》,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3页。
    ③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工业》,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1页。
    ①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工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②龚光朗、曹觉生:《安徽各大市镇之工商现状》,《安徽建设月刊》第3卷第2号。
    ③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商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页。
    ①嘉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山县志·商业》,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475—476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②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金融》,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7页。
    ①《中国银行歙县办事处人事及开支预算表等材料》,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0001-00022。
    ②《(中行)合肥、大通寄庄关于员工调动、薪津及汇款等问题的文书材料》,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0002-00015。
    ③《蚌行淮矿中行与各地有关业务问题的往来文书》,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0002-00178。
    ④《一年来我国银行业之兴替》,《中行月刊》第十一卷第二期,1935年8月,第6页。
    ①《一年来我国银行业之兴替》,《中行月刊》第十一卷第二期,1935年8月,第11页。
    ②根据余定义:《现阶段之中国银行业》(上)第35—36页的《全国银行一览表》统计所得,见《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6年8月。
    ③余定义:《现阶段之中国银行业》(上),《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6年8月。
    ①《皖地方银行建立东南金融网——与浙苏赣闽直接通汇、各省辅币券交换流通》,《申报》1936年11月2日。见《申报》第346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9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③《宣城县向上海银行借款设仓库办押款》,《申报》1934年11月21日。见《申报》第32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22页。
    ④《皖实行统制农仓》,《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一期,1936年7月。
    ⑤《皖省办理农业仓库借款成功》,《申报》1936年8月9日。见《申报》第34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21页。
    ①《皖实行统制农仓》,《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一期,1936年7月。
    ②《皖地方银行建立东南金融网——与浙苏赣闽直接通汇、各省辅币券交换流通》,《申报》1936年11月2日。见《申报》第346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9页。
    ③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292页。
    ④《江南铁路各站代收代送电报》,《申报》1935年7月16日。见《申报》第33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18页。
    ⑤金家凤:《中国交通之发展及其趋向》,(上海)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312页。
    ⑥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卷六“交通·邮政”。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邮电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②《芜湖邮政局关于函请补寄抄发国际航空函件资费、赔偿邮件损失等方面的事务性公文》,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0-000003-00185。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邮电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④巢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地区简志·交通邮电》,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⑤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市志·邮电》(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95页。
    ⑥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邮电》,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23页。
    ⑦《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637页。
    ⑧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卷六“交通·邮政”。
    ①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市志·邮电》(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05页。
    ②《地方通信·合肥》,《申报》1930年12月26日。见《申报》第277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80页。
    ③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县地区志·邮电》,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607页。
    ①《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六十期,1935年12月,第171—172页。
    ②《建设委员会公报》第六十五期,1936年5月,第138—139页。
    ③《江南铁路各站代收代送电报》,《申报》1935年7月16日。见《申报》第33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18页。
    ④《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640页。
    ⑤《交通部长途电话干线联络通话》,《申报》1936年9月1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页。
    ①金家凤:《中国交通之发展及其趋向》,(上海)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251页。
    ②《交部积极架设九省长途电话》,《申报》1934年5月8日。见《申报》第316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95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邮电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④《京芜长途电话昨通话》,《申报》1935年8月30日。见《申报》第33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68页。
    ⑤《皖湘长途电话昨开始营业》,《申报》1936年11月2日。见《申报》第346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6页。
    ⑥《皖浙长途电话今开放》,《申报》1936年12月10日。见《申报》第34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44页。
    ⑦《武汉至皖南电话开放》,《申报》1937年4月13日。见《申报》第35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02页。
    ⑧《皖省长途电话与苏豫赣鄂线通话》,《申报》1936年8月21日。见《申报》第34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36页。
    ①《交通部长途电话干线联络通话》,《申报》1936年9月1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邮电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③蚌埠邮电局:《蚌埠邮电志》,1999年内部印制,第10页。
    ④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邮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⑤《宿县政府关于长途电话预算分配、职员籍贯统计表移交清册》,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37-000002-00003。
    ①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县地区志·邮电》,方志出版社19985年版,第605页。
    ②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邮电》,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页。
    ③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邮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页。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邮电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①《筑路通车为生活之新路》,《申报》1928年6月23日。见《申报》第247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647页。
    ②吴珂:《近代内陆政治型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西安为中心的考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
    ③阜南县在民国时期还是阜阳县的一部分,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析阜阳县的南部地区而设置。
    ①光绪《凤阳府志》卷一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②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411页。
    ③蚌埠市政筹备处:《蚌埠市政筹备报告》,1946年12月,第1页,蚌埠市档案馆藏。
    ④民国十七年《安徽全省第一次户籍调查报告书》。转引自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57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495页。
    ②光绪《凤阳县志》卷三,“典地志”,市集。
    ③《津浦铁路沿革纪实·淮河建桥》,《铁路月刊——津浦》第3卷第2期,1933年2月。
    ④《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595页。
    ⑤《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595页。
    ⑥《津浦铁路沿革纪实·淮河建桥》,《铁路月刊——津浦》第3卷第2期,1933年2月。
    ⑦夏侯叙五:《淮河老铁路大桥建造史话》,《治淮》2000年第5期,第47页。
    ⑧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8页。
    ①李良玉:《倪嗣冲年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287页。
    ②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48页。
    ③蚌埠市政筹备处:《蚌埠市政筹备报告》,1946年12月,第1页,蚌埠市档案馆藏
    ④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天府新论》2001年第3期,第78页。
    ⑤该桥为单孔,跨度15.9米,桥长17.35米,宽6米,桥下净空5.15米。关于该桥的建造还有一个原因,即1916年夏,清末状元、帝师、重臣安徽寿州人孙家鼐之孙媳,晚间赶车,在大马路铁路道口被南下的火车轧死,轰动一时。之后为减少事故的发生,津浦铁路部门于1917年开始在道口建立交天桥。
    ①《倪兼使莅省接任》,《申报》1916年5月12日。见《申报》第140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177页。
    ②《皖北时报》1937年“蚌埠社会之回顾”,八十三。
    ③一般而言,在各类城市活动中,生产、商业和居住活动是其最主要的三大活动,而由这三类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就构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它们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改变各自结构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并通过用地形态在整体上决定着城市内部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参见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版,第113页。
    ④乐正:《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61页。
    ⑤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势——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页。
    ⑥裴赞芬:《近代河北城市化试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106页。
    ⑦转引自刘重来:《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①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新创造》1932年第2期。
    ①《(蚌埠)霉雨成灾》,《申报》1921年7月12日。见《申报》第171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31页。
    ②《大公报》1921年10月12日。
    ③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2页。
    ④《蚌埠水灾之状况》,《大公报》1931年7月15日。
    ①李良玉:《倪嗣冲年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81页。
    ①《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政绩报告》,1935年。转引自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59页。
    ①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②《蚌埠盐斤畅销之近况》,《盐务汇刊》(30期),1933年11月。
    ③《清史稿》卷一二三,《食货志》四。
    ④蚌埠盐业交易历史悠久,据清代盐法规定,两淮一带只准行销两淮区的产盐,不许行销长芦等地区的产盐,违者即视为贩卖私盐,将会受到严惩。虽然官府严查私盐,但由于长芦等地的盐相比两淮盐是质优价廉,因此私盐兴起,屡禁不绝。蚌埠由于地处凤阳、怀远、灵璧三县交界处,长期以来即为“三不管地区”,因此私盐多在此集散,再转销沿淮各地。
    ⑤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⑥冯和法:《论中国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导报》第5卷第8号,1933年8月。
    ⑦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⑧陈伯庄:《小麦及面粉》1936年版,第40页。转引自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65页。
    ①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②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黄山书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①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8页。
    ②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495页。
    ③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同盟会会员张汇滔及王庆云、袁家声等人于1911年11月4日夜率领团练进攻寿州城,翌日光复寿州,成立了淮上军总司令部,推王庆云为总司令,张汇滔、袁家声为副总司令。接着淮上军以寿县为大本营,兵分三路进击淮河南北。其中第一路由袁家声等率领东征怀远、定远、风阳、蚌埠等地,占领蚌埠,建立了军政府。
    ④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⑤转引自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61页。
    ①《交通史航政编》第4册,第1641页。
    ②转引自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62页。
    ①胡荣铨:《中国的煤矿》,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86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①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页。
    ②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
    ③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概述》,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①冯淮南整理:《米坊街与盐粮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粮食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③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④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30页。
    ①王树培:《解放前蚌埠杂货业的兴起》,《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②蔡吉臣等:《解放前的糖纸行业》,《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144页。
    ③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商贸》,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51页。
    ④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①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②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20页。
    ③杨春曦、汪智和、杨士卓著:《杨树诚》,《蚌埠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十辑),蚌埠市政协文史办公室1988年版,第30—38页。
    ④关于凤阳烟草种植业的发展情况,可参阅本文第二章的相关内容。
    ⑤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工业》,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①《民国34年各同业公会会员名册》,转引自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65页。虽然此处统计的是抗战刚结束后蚌埠同业公会的情况,但从中完全可以看出抗战爆发前城市同业公会发展的情况,因此同样具有说服力。
    ①《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1页。
    ②陈瑞:《安徽建省330周年暨省情再认识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界》1997年第6期。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②《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三。
    ③何一民:《天时、地利与人和:清代省会城市形成的条件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
    ①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当涂县志·概述》,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页。
    ①李振裕,1642—1710,字维饶,江西吉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后升侍讲,出督江南学政。曾历任刑、工、户、礼四部尚书。李振裕著有《白石山房稿》十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镇皖楼记》是其任江南提学游历安庆时所作。
    ①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入直南书房,升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曾充《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训典》总裁官。卒谥文瑞,赠太子太傅。著有《易书衷论》、《恒产琐言》、《笃素堂文集》等。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张英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历康雍乾三朝,居官50年,历任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吏部尚书、少保、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封三等伯。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唯张廷玉一人。按:清政府于1662年设安徽巡抚、1664年设安徽按察使驻安庆,1667年安徽便正式建省,而该年张英才中进士,尚无多少政治影响力,因此可推知,民间传说张英对康熙帝的省会选择产生了影响,应为穿凿附会之说。另,安徽布政使司于1760年正式迁治安庆,使安庆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省会,而张廷玉却死于5年之前的1755年,因此张廷玉与布政使司的迁治似乎也无直接的联系。
    ①俞顶贤:《安徽行政区划概述》,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②《曾文正公奏稿》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22页。
    ③徐伟民、方晓珍:《安庆与中国近代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①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①李良玉:《倪嗣冲年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287页。
    ②李良玉:《倪嗣冲年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③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2页。
    ④李良玉:《倪嗣冲年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124页。
    ①张文生,1882—1924,字文正,江苏沛县人。原为张勋部属,张勋复辟失败后,历任徐州镇守使、定武军统领、苏皖鲁豫四省边区剿匪督办等职,1920年9月至1922年10月任安徽督军,长驻蚌埠。吴炳湘,1874—1930,字镜潭,安徽合肥人。1913—1920年任京师警察厅总监等职,是北京最有实权的人物。1920年7月,段祺瑞下野后,他转入商界,任中兴公司驻矿协理、经理、董事等职,曾参与临城劫车案谈判。1925年10月任安徽省省长,驻扎蚌埠。陈调元,1886—1943,字雪喧,河北安新人。1913年入北洋军,历任宪兵营长、第47旅旅长、江苏第五混成旅旅长、徐海镇守使等职。1925年任皖军总司令、安徽督办,驻扎蚌埠。北伐军进入安徽后,1927年2月投蒋,后历任37军军长、安徽省主席等职。
    ②宋岗梧:《七千年沧桑之蚌埠》,引自蚌埠新闻网(www.bbnews.cn)。
    ③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141页。
    ④方振武,1885—1941,字叔平,安徽寿县人。早年毕业于安庆武备军营学堂。武昌起义后加入革命军,1918年担任广东护法军政府海军陆战队大队长。1925年加入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1928年改编后历任军长、总指挥等职,1929年5月至10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期间革除积弊,精简节约,决心治理好家乡。同时常与各派联系,从事反蒋活动。1929年9月以“开会”为由被召到南京软禁,继而投入陆军监狱,直至九一八事变后才获得自由。之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与冯玉祥、吉鸿昌共同组织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积极参加察哈尔抗战。失败后被扣押,1939年被胁迫出走香港,1941年在中山县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⑤石友三,1891—1940,字汉章,吉林农安人。1912年后成为冯玉祥部下,1929年5月,蒋冯战争爆发,石友三投蒋,10月至次年1月被任命为安徽省主席,期间常驻蚌埠。石友三一生投机钻营,反复无常,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以及日本人,而又先后背叛,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1940年12月,在其正式投降日本人之前,被部下高树勋等人设计活埋于黄河岸边。
    ⑥《安徽各市镇之工商现状》,《安徽建设月刊》第三卷第一号,1937,第31—36页。
    ①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市志·概述》(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②转引自鲍亦骐:《芜湖港史》,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③鲍亦骐:《芜湖港史》,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④余谊密等修,鲍实等纂:《芜湖县志》卷三五,1919年。
    ⑤海关总署《中外旧约章大全》编委会:《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海关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⑥几乎所有研究安徽近代史的著作都有专门的章节用来论述芜湖的开埠及其影响,如王鹤鸣、施立业的《安徽近代经济轨迹》、程必定的《安徽近代经济史》、翁飞等的《安徽近代史》、谢国兴的《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徐学林的《安徽城市》、章征科的《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等等。
    ⑦翁飞等:《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7页。
    ①吴松弟:《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蔡志通:《中国国内贸易概观》(上),《中行月刊》第十一卷第四期,1935年10月。
    ③佘凌云:《芜湖市政建设之展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六期,1937年1月。
    ④《芜湖拟建设火车轮渡》,《申报》1935年10月7日。见《申报》第33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75页。
    ①章征科:《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赣皖湘鄂视察记——归途琐闻》,《申报》1934年1月1日。见《申报》第31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6页。
    ③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2页。
    ①《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1月30日。见《申报》第240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657页。
    ②《芜湖快信》,《申报》1929年2月22日。见《申报》第255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439页。
    ③《芜湖快信》,《申报》1929年8月12日。见《申报》第26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26页。
    ④《芜湖快信》,《申报》1929年8月17日。见《申报》第26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465页。
    ⑤《芜湖市政筹备处议决撤销》,《申报》1930年8月30日。见《申报》第273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728页。
    ⑥《芜湖快信》,《申报》1930年11月3日。见《申报》第276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6页。
    ①吴松弟:《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③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规定,安庆并非通商口岸,“应不准洋商私自起下货物,今议通融办法,轮船准暂停泊上下客商货物皆用民船起卸,……外国居民不准在该处居住,开设行栈”。安庆只是外轮停泊码头而已。
    ④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03页。
    ⑤关于这一点,谢国兴先生有着详细的论证,不再赘述,可参阅谢氏所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中第497—503页相关内容。
    ⑥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04页。
    ①《安庆工商概况》,《申报》1936年2月2日。见《申报》第33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4页。
    ①沈同芳:《江苏省分合问题》,《地学杂志》第3号、第4号,1912年版。转引自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9页。
    ②1958年,毛泽东视察安徽时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信,该信现镌刻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南大门上。
    ③刘文潮:《抗战后合肥的市政工程及淮河路改造》,《合肥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第180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6—57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95页。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分为皖北、皖南行署,直属中央政府领导。皖北行署驻合肥,皖南行署驻芜湖。1952年,皖北、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省会定在合肥。但是,当时合肥的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城市规模等都不如芜湖,省内外要求省会迁芜的呼声又起。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安徽时给当时的省委书记曾希圣写了一封信,除了为安徽大学新写了校名外,信中还对省会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该信的原文如下:“曾希圣同志: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毛泽东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该信现镌刻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南大门上。从此,安徽省会问题尘埃落定。
    ③因为津浦铁路通过蚌埠,而津浦铁路本身属于“国道”,所以在安徽而言是“最快捷”的铁路。芜湖位于江南铁路的中心,而江南铁路属于“民营”铁路,通过江南铁路可东与南京、上海,南与皖南连为一体;而芜湖对江的淮南铁路属于“公营”铁路,通过淮南铁路芜湖也能和皖中、皖北取得迅速的联络;同时,两条铁路在芜湖与长江呈“十”字形交汇,故芜湖拥有最完善的铁路交通。
    ④安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通铁路,但因无过江桥梁,安庆实为铁路的终点,而作为“断头”铁路,从总体上说运输效益并不显。
    ⑤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5页。
    ⑥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2页。
    ①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95—596页。
    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其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以2012年为例,合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4164.3亿元,占全省GDP的24.2%,超过了芜湖(1880亿元)、马鞍山(1200亿元)、蚌埠(890亿元)三市的总和,作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在省内不可撼动,真正成为了带动、引领全省发展的“火车头”。
    ①张瑾:《发现生活——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城市社会变迁》,载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②参见张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对重庆城市的冲击》,《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第110—115页。
    ③[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④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02页。
    ⑤《蚌埠大火纪详》,《申报》1919年4月17日。见《申报》第157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771页。
    ⑥徽网,http://www.anhui365.net/read-htm-tid-1167379.html。
    ①李占才:《铁路与近代中国的民俗嬗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②《湘桂黔旬刊》1946年第5期,第16页。
    ③Nathaniel Pfeffer. China: The Collapse of A Civi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1931,P124.转引自冯克《民国时期的摩登玩意、文化拼凑与日常生活》,载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
    ①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②胡家善:《蚌埠市场大观》,蚌埠地方志办公室1986年版,第6—9页。
    ③《皖吏祝寿忙》,《申报》1920年5月29日。见《申报》第164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509页。
    ①冯淮南:《蚌埠风俗的变迁》,《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八辑)》,第160页。
    ②冯淮南:《蚌埠风俗的变迁》,《安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八辑)》,第159—160页。
    ③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第57页。
    ④《皖北时报》1935年10月1日。
    ⑤许晚成编:《全国报馆刊社调查录》,上海龙文书店1936年版,第113页。
    ⑥《蚌埠筹设气象测候所》,《申报》1936年12月29日。见《申报》第34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31页。
    ⑦《蚌埠所见一斑》,《申报》1930年6月28日。见《申报》第27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749页。
    ①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饮食服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195页。
    ②赛珍珠,1892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4个月大时即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先后在清江浦、镇江、宿州、南京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镇江度过,在那里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17岁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到中国。1917年与传教士约翰·布克结婚,随丈夫迁居宿州,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创造名著《大地》的素材。1921年秋全家迁至南京金陵大学,在这里她写出了于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三部曲等作品,赛珍珠是世界上唯一的以写中国题材的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方作家。她也是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的作家,英文名称为《四海之内皆兄弟》。1934年,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此后除笔耕不缀外,她还积极参与人权和女权运动、促进东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救助儿童等活动。抗战爆发后,她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奔走。1973年,赛珍珠在美国去世。现在在中国的镇江、宿州、南京大学等地还保存着当年赛珍珠生活过的故居。
    ①邵体忠、丁明贤:《赛珍珠——宿州·大地〉》,《江淮文史》1995年第1期。
    ②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县地区志·商业》,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683、701—704页。
    ①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商业》,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页。
    ②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文化艺术》,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702页。
    ③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州市志·医药卫生》,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786—787页。
    ④嘉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山县志·商业》,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460页。
    ⑤1932年,嘉山县成立时县城设在三界。抗战胜利后,县城改迁明光,以后一直未变。1994年,嘉山县改名明光市,为安徽省县级市,由滁州市代管。
    ⑥嘉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山县志·商业》,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455页。
    ①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市志·商业》(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37、652页。
    ②《芜市决进行建设》,《申报》1929年8月22日。见《申报》第26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18页。
    ①《拉杂再度话芜湖》,《申报》1930年7月23日。见《申报》第272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549页。
    ②《热芜湖寻凉记》,《申报》1930年8月15日。见《申报》第273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339页。
    ③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市志·文化》(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2页。
    ①《秋凉后之芜湖电影》,《申报》1930年9月27日。见《申报》第275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85页。
    ②江南铁路公司:《安徽宣城经济调查补志》,《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四期,1936年10月。
    ③胡相:《抗战前宣城的电影、歌舞和马戏》,《宣城县文史资料》,1988年印行,第127—131页。
    ①李洁菲:《合肥风物志》,《学风》第5卷第7期,1935年9月1日。
    ②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518页。
    ③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6页。。
    ④赵世昌:《安徽合肥实习调查日记》,第83384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5》,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①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市志·城乡建设》,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440、441页。
    ②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市志·商业》,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473页。
    ③《皖省时疫流行》,《申报》1936年9月9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47页。
    ④《淮南下塘集站并非鼠疫》,《申报》1937年5月12日。见《申报》第35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57页。
    ①《合肥下塘集鼠疫极烈》,《申报》1937年5月13日。见《申报》第35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89页。
    ②《合肥误传鼠疫原因》,《申报》1937年5月18日。见《申报》第35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12页。
    ③冯玉祥,1882—1948,安徽巢县人,原名冯基善,字焕章,少时家贫,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清军当兵。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发动滦州起义。民国成立后,历任旅长、师长、湘西镇守使、陕西督军、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西北边防督办等职。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电邀孙中山赴京共商国事。1926年,在绥远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后,曾一度附和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1928年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10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1929年和1930年,在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中失败下野。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1933年5月,与方振武、吉鸿昌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指挥所部将日军驱逐出察哈尔省。1935年4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12月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从1947年起,公开抨击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当选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7月,应中共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但自美国搭乘“胜利”轮回国途经黑海时因轮船失火遇难。
    ④《冯玉祥昨离京返巢县原籍扫墓》,《申报》1937年3月6日。见《申报》第35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7页。
    ⑤《冯玉祥在故里讲忠孝节义故事》,《申报》1937年3月15日。见《申报》第35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51页。
    ⑥《冯玉祥捐购松苗》,《申报》1937年3月18日。见《申报》第35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26页。
    ⑦《冯玉祥游览昭关》,《申报》1937年3月22日。见《申报》第35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28页。
    ⑧《冯玉祥昨返抵京》,《申报》1937年4月13日。见《申报》第35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302页。
    ①《全国各省市图书馆与讲演所统计》,《申报》1935年2月23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63页。
    ②《全国图书馆总数》,《申报》1936年2月16日。见《申报》第33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23页。
    ③《安徽省图书馆关于运送楚器去英展览、交流书刊等情与各地图书馆出版社来往文书》,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5-000001-00022。
    ④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
    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①陈宝忠:《蒙城实习调查日记》,第83856、83861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7》,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②陈少书:《镇江当涂和县实习调查日记》,第83680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6》,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③赵世昌:《安徽合肥实习调查日记》,第83383、83391、83392等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5》,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④《芜湖出孝子》,《申报》1934年5月8日。见《申报》第316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99页。
    ⑤高植,1911—1960,巢县柘皋人,著名作家、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系。曾在凤阳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中山文化馆编译。抗日战争开始后,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任教。1946年至1954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东师范学院任教。1958年调北京时代出版社工作,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及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高植通晓英、日、俄文,尤致力于俄罗斯文学的研究,曾翻译《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和不少中、短篇小说。
    ①《回乡杂记》,《申报》1934年2月28日。见《申报》第31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21页。
    ②《柘皋行》,《申报》1935年4月5日。见《申报》第32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33页。
    ①《怀远小景》,《申报》1935年2月21日。见《申报》第325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07页。
    ②《看哪!我们农村的现状》,《申报》1933年10月29日。见《申报》第30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19页。
    ③张光业:《安徽财厅实习调查日记》,第84039页,《中国地政研究所丛刊167》,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④[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页。
    ⑤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①本节的相关内容已作为博士论文课题的先期研究成果予以发表。请参见拙作《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的兴起》,《安徽史学》2012年第4期。
    ②许春晓:《民国时期中国旅游学术探索述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曾虚白:《令人又惊又爱的虞山》,《旅行杂志》第9卷第1期。
    ④佘贵棠:《游客与交通设备》,《旅行杂志》第16卷第4期。
    ⑤晦公:《建设经费的研究》,《安徽公平周报》第三、四期合刊,1929年8月。
    ⑥程必定主编:《安徽近代经济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77页。
    ⑦关于庐山的开发与建设,可参考吕晓玲所著《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研究(1895—1937)》(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中的相关论述。
    ⑧《安徽黄山建设委员会会议记录及黄山建设计划草案》,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1-000001-01372。
    ⑨许世英,1873—1964,字俊人,一作静仁,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19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1908年任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1909年受命到欧美考察司法,参加第八届世界监狱改良大会。民国成立后历任直隶都督秘书长、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安徽省省长、航空署督办、内阁总理等职。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出任赈务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主席。1936年出任驻日本大使,抗战爆发后回国,重掌赈务委员会。1945年授以国民政府高等顾问。194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事务委员长、“总统府”高级顾问等职。1964年病逝于台北。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旅游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②《安徽省政府关于筹办黄山警察部草案;警服、经费、枪械购置组织章程;黄山游监游程及黄山建设情况的函电》,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1-000001-01341。
    ③洪书行:《江南铁路与江南地理》,《大公报》1935年3月15日。
    ④《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439页。
    ⑤《津浦铁路旅行指南》是由津浦铁路管理局(30年代改称“津浦铁路管理委员会”)总务处编辑出版的,曾多次修订,现存多个版本。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沿线的主要城市、车站、景点及其距车站的距离,还介绍了主要车站内外的交通、旅馆、输入输出的主要物产、景点的地图、火车时刻表等,并配有主要车站和景点的照片,是沿铁路旅游的重要参考资料。
    ①《皖建设厅整理采石名胜》,《申报》1935年4月22日。见《申报》第32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611页。
    ②《铁道半月刊》第2卷第8期,1937年4月16日。
    ③洪书行:《江南铁路与江南地理》,《大公报》1935年3月15日。
    ①《淮南铁路六月五日行通车礼》,《申报》1936年6月4日。见《申报》第34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98页。
    ②唐渭滨:《中国旅行事业之展望》,《旅行杂志》第18卷第2期。
    ③《铁路杂志》第一卷第十一期,1936年4月。
    ④《方令孺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①《京沪津浦合办游览专车》,《申报》1935年10月2日。见《申报》第333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3页。
    ②《江南铁路公司开驶黄山游览专车》,《申报》1935年8月18日。见《申报》第33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449页。
    ③《商办江南铁路公司主办黄山游览专车》,《申报》1935年8月29日。见《申报》第33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44页。
    ④《(广告)游览醉翁亭琅琊山》,《中央日报》1933年5月26日、5月28日等。
    ①《滁州快信》,《申报》1926年2月7日。见《申报》第220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783页。
    ②《江南铁路将特开游览黄山专车》,《大公报》1935年8月17日。
    ③《上海人春游的豪兴》,《申报》1936年4月10日。见《申报》第33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51页。
    ④《津浦路在滁州建筑花园》,《铁道公报》第1202期,1935年6月26日。
    ⑤《(津浦铁路)拟添设滁县诊疗所》,《铁道半月刊》第二卷第一期,1937年1月。
    ⑥《(津浦路)游览站添设手提货物暂存所》,《铁道半月刊》第一卷第四期,1936年7月。
    ⑦《(津浦路)举办秋季游览旅行团》,《铁道公报》第958期,1934年9月7日。
    ⑧《津浦京沪两路合办游览团》,《铁道公报》第1277期,1935年9月23日。
    ⑨《津浦京沪合办之名胜游览团筹备就绪》,《铁道公报》第1284期,1935年10月1日。
    ①《中国旅行社组织南京及采石矶游览团》,《申报》1935年11月22日。见《申报》第33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530页。
    ②《京人士组采石矶旅行团》,《申报》1935年5月6日。见《申报》第32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7页。
    ③《铁路杂志》第一卷第十一期,1936年4月。
    ④《铁路杂志》第一卷第八期,1936年1月。
    ⑤《津浦路发售来回游览票站》,《铁道公报》第981期,1934年10月4日。
    ⑥《铁道部训令》(联字第一○九五五号),《铁道公报》第964期,1934年9月14日。
    ①《(淮南铁路)与中国旅行社商订代售客票》,《铁道半月刊》第二卷第一期,1937年1月。
    ②《蒋介石赴蚌埠》,《大公报》1927年5月31日。
    ③《林主席今日返京》,《中央日报》1933年5月30日。
    ④《铁路杂志》第一卷第三期,1935年8月。
    ⑤《蒋委长游采石》,《申报》1935年11月10日。见《申报》第33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35页。
    ⑥《林主席昨游采石》,《申报》1936年9月28日。见《申报》第34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757页。
    ①《苗培成等视察当涂》,《申报》1936年4月6日。见《申报》第339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45页。
    ②《黄山建委会讨论建设三年计划》,《申报》1935年1月10日。见《申报》第324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05页。
    ③《林主席游黄山》,《申报》1935年9月5日。见《申报》第33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26页。
    ④《孙科赴黄山游览》,《申报》1935年9月8日。见《申报》第332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14页。
    ⑤《黄山建筑近况》,《申报》1935年4月8日。见《申报》第32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212页。
    ⑥《张静江等游览黄山》,《申报》1935年8月7日。见《申报》第33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第172页。
    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乐农史料整理研究小组:《荣德生与社会公益事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⑧吴经砚:《陈光甫与上海银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⑨《滁州之游》,《申报》1930年6月23日。见《申报》第271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607页。
    ①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页。
    ①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薛暮桥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①湘桂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印:《湘桂铁路管理局第三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第4页。
    ②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薛暮桥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③《交通之与民智》,《申报》1925年12月19日。见《申报》第219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393页。
    ①刘贻燕:《安徽近年之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九期,1937年2月。
    ②王生怀博士的专著对此现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虽然他所选的时间节点是民国前期,不包括晚清时期,但历史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从他的论述中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益的思考。参见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193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在其他许多学者相类似的专著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探讨,在此不一一列举。
    ①陈晖:《广西交通问题》,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76页。
    ②关于这一点,朱从兵教授有过专门的论述,本文所阐述的内容虽然角度略有不同,但只不过又一次证明了朱从兵教授观点的正确。参见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1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①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第216页。
    ②《交通史路政编》第10册,第2439页。
    ①刘金声、曹洪涛:《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②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州市志·商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页。
    ①杨亮功,1897—1992,安徽巢县人,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专业,后在美国获教育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中国公学副校长,安徽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1933年转任监察委员、监察使。1949年到台湾后,历任“监察院秘书长”、“考试委员”、“考试院副院长”、“考试院院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学课程之改进》(英)、《美国州立大学董事会之组织与职权》(英)、《中山先生教育思想述要》、《星轺小记》、《教育学研究》、《中西教育思想之演变与交流》、《先秦文化之发展》等。
    ②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15—16页。
    ①池子华、吴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史教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熊月之:《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③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朱从兵:《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学术视角的转换》,《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①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②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③民国《同官县志》卷一三“交通志”。转引自郭海成:《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经济社会变迁》,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6页。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人物春秋》,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安徽省政协及各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安徽文史资料》、《蚌埠工商史料文史资料选辑》、《蚌埠文史资料选辑》、《凤阳文史资料》、《工商史迹》、《合肥文史资料》、《淮北市文史资料》、《淮南文史资料》、《淮南近代经济史料》、《淮南文史资料选辑》、《江淮风物》、《马鞍山文史》、《宣城县文史资料》等。
    安徽省财政厅编:《安徽财政史料选编》,1992年编。
    《安徽段芜乍路沿线经济调查》,《中国铁道沿线经济调查资料两种》,(台北)学海出版社1972年版。
    陈真、姚洛、逄先知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编:《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扶轮日报社1937年版。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35年)》,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国民政府主计处编:《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1935年。
    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第二编,“近代工业卷(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刘统畏:《铁路修建史料》(第1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年版。
    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宓汝成编:《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编译处编:《中华民国法规汇编》,中华书局1934年版。
    秦孝仪主编:《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革命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8年版。
    荣孟源、孙彩霞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阮湘主编:《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史州:《皖志综述》,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8年版。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铁道部编:《铁道年鉴》(1—3卷)。
    土地委员会编:《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全国经济委员会丛刊》第25种,1937年版。
    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张静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九),“交通邮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财政经济(四),“工矿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编:《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南京)扶轮日报社1936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上)》,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交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旅游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农垦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农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商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文物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邮电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蚌埠市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
    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巢湖市志》,黄山书社1992年版。
    巢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巢湖地区简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滁县地区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滁州市(县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滁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当涂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定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定远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清]《凤阳府志》,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合肥市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淮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北市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南市志》,黄山书社1998年版。
    嘉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山县志》,黄山书社1993年版。
    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宿州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寿县志》,黄山书社1996年版。
    芜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芜湖市志》(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1995年版。
    易季和:(民国)《凤阳县志略》,1936年。
    余谊密等修,鲍实等纂:(民国)《芜湖县志》。
    曾石玲:《安徽风物志》,黄山书社1985年版。
    邹义开:《安徽大事记资料》(上下),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6年版。
    《津浦铁路货运统计说明附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28-13807。
    《陈公博致蒋介石函》(1933年7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28(2)/237
    《筹设中央钢铁厂总计划书及报告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档案号:422(5)/168。
    《安徽省政府关于筹办黄山警察部草案;警服、经费、枪械购置组织章程;黄山游监游程及黄山建设情况的函电》,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1-000001-01341。
    《安徽黄山建设委员会会议记录及黄山建设计划草案》,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1-000001-01372。
    《安徽省图书馆关于运送楚器去英展览、交流书刊等情与各地图书馆出版社来往文书》,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5-000001-00022。
    《蚌行淮矿中行与各地有关业务问题的往来文书》,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0002-00178。
    《(中行)合肥、大通寄庄关于员工调动、薪津及汇款等问题的文书材料》,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0002-00015。
    《中国银行歙县办事处人事及开支预算表等材料》,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0001-00022。
    《舒城、宣城、宿松、蒙城地亩清册、土地登记等问题与省府、省财政厅的来往代电》,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06-001(2)-00335。
    《芜湖邮政局关于函请补寄抄发国际航空函件资费、赔偿邮件损失等方面的事务性公文》,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0-000003-00185。
    《祁门县茶叶改良场业务计划大纲》,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65。
    《祁门县茶叶改良场业务工作制茶试验总结报告》,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66。
    《津浦铁路审计办事处文稿及审计部来文》,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86。
    《祁门县政府土地土地测量登记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092。
    《祁门县政府土地陈报专刊目次》,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26-000001-00108。
    《宿县政府关于长途电话预算分配、职员籍贯统计表移交清册》,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37-000002-00003。
    《蚌埠市政府工务局建筑执照、调查表来往信件等》,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42-000001-00092。
    《蚌埠市政府、电力厂关于修路、建厂用电等方面的代电》,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42-000001-00110。
    安徽省建设厅编:《安徽建设月刊》、《安徽建设》、《安徽建设季刊》、《安徽建设公报》、《一年来之安徽建设》。
    安徽省经济调查分会编:《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表》。
    安徽省民政厅编:《安徽民政月刊》。
    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编:《安徽省统计年鉴》(民国二十三年度)。
    安徽省政府秘书处编:《安徽政务月刊》、《安徽政治》、《安徽半月刊》、《安徽省概括统计》(民国二十二年)。
    安徽省政府编:《安徽省民政设施》。
    《大公报》(1912—1937)。
    《东方杂志》(1912—1937)。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编:《经济建设半月刊》。
    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编:《建设委员会公报》(1928—1937)。
    津浦铁路管理局:《津浦铁路公报》、《津浦铁路旅行指南》。
    《民国日报》(1912—1937)。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工商半月刊》(1929—1937)。
    《申报》(1912—1937)。
    《皖报》(1912—1937)。
    《铁道半月刊》(1928—1937)。
    《铁道公报》(1928—1937)。
    《铁路杂志》。
    《中华民国全国铁路沿线物产一览》。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编:《中行月刊》。
    《中央日报》(1927—1937)。
    鲍亦骐:《芜湖港史》,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陈航:《中国交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晖:《中国铁路问题》,上海新知书店1936年版。
    陈宝忠:《安徽田赋上亩法研究》,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陈宝忠:《蒙城实习调查日记》,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陈少书:《镇江当涂和县实习调查日记》,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陈公博:《四年从政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
    程必定:《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程必定、汪青松主编:《皖江文化与东向发展——“第二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池子华:《中国近代社会史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池子华、吴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史教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惠珍等编:《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弗兰克·道宾:《打造产业政策铁路时代的美国、英国和法国》,网成、张海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G. H. Hawke. Railway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ngland and Wales,1840-1870.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70.
    高本华等编:《安徽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高韬:《中国铁路史画(1876—1995)》,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版。
    [澳]戈登·鲍易斯、西蒙·威利:《现代商务发展史》,王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郭海成:《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经济社会变迁》,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郭万清、朱玉龙:《皖江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
    [英]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王春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哈·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郝瀛:《中国铁路建设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版。
    韩文昌、邵玲:《民国时期中央国家机关组织概述》,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侯方杨:《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胡荣铨:《中国的煤矿》,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胡绳玉:《中国铁路的故事》,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黄成林:《安徽旅游文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金家凤:《中国交通之发展及其趋向》,(上海)正中书局1937年版。
    金士宣:《铁路运输经验谈》,(成都)正中书局1943年版。
    金士宣:《铁路运输学》,(成都)正中书局1945年版。
    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
    金延泽、许振鸾:《安徽省土地整理处实习总报告》,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美]肯特:《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译,三联书店1958年版。
    李国祁:《中国早期的铁路运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
    李良玉:《李良玉史学文选》,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良玉:《李良玉史学文存》,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良玉:《倪嗣冲年谱》,黄山书社2010年版。
    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李文耀:《中国铁路变革论:19、20世纪铁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版。
    李占才,张劲:《超载——抗战与交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占才:《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凌鸿勋:《中国铁路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凌鸿勋:《中华铁路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凌鸿勋:《十六年筑路生涯》,(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1968年版。
    刘重来:《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金声、曹洪涛:《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
    [美]罗伊·桑普森:《运输经济——实践、理论与政策》,赵传云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吕向生:《安徽经贸地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吕晓玲:《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研究(1895—1937)》,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Max Weber. 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N.Y.:Free press,1950.
    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茅家琦:《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宓汝成:《宓汝成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聂华林、赵超主编:《区域空间结构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Patrick O’Brien. Railway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urope,1830-1914. London:TheMacmillan Press Ltd.,1983.
    庞广仪:《粤汉铁路艰难的筹建与“国有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黄中宪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日]千叶正史:《近代交通体系与清帝国的变貌》,日本经济评论社2006年版。
    Ralph W. Huenemann. The Dragon and the Iron Horse: The Economics of Railroad in China,1876-1937.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Robert William Fogel. 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Baltimore,Md.:John HopkinsUniversity Press,1964.
    Robert William Fogel,Stanley L. Engerma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 Y.:Harper&Row,1971.
    山东大学历史系等编:《胶济铁路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上海大学、江南大学乐农史料整理研究小组编:《荣德生与社会公益事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邵雍:《中国近代社会史专题》,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沈奏廷:《铁路运价之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广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施立业、李良玉主编:《安徽三大家族与近代中国实业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T. C. Barker,C. I. Savage.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ransport in Britain. London:Hutchinson&(Publishers) Ltd.,1974.
    T. R. Gourvish. Railways and the British economy,1830-1914.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0.
    W.W.Rosto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60.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汪志国:《周馥与晚清社会》,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王鹤鸣:《芜湖海关》,黄山书社1994年版。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193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
    王致中:《中国铁路外债研究(1887—191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致中、魏丽英:《中国铁路改革与发展研究(1978—1998)》,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
    翁飞等编:《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版。
    吴经砚:《陈光甫与上海银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吴绍曾:《铁路货等运价之研究》,新业印书馆1936年版。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版。
    夏燮:《中西纪事》,岳麓书社1988年版。
    萧仁源:《铁道世界》,新新印书馆1935年版。
    [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徐建平:《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徐伟民、方晓珍:《安庆与中国近代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许涤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黄山书社2007年版。
    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姚传德:《中国近代化思潮——以东亚现代化为视角(1840—1900)》,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尹铁:《晚清铁路与晚清社会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俞顶贤:《安徽行政区划概述》,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二、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法]约瑟夫·马纪樵:《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许峻峰译,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版。
    曾鲲化:《中国铁路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
    张光业:《安徽垦殖问题》,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张光业:《安徽财厅实习调查日记》,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杨湘年译,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
    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
    张雨才:《中国铁道建设史略(1876—1949)》,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势——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章征科:《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赵世昌:《安徽合肥实习调查日记》,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印行。
    [美]赵耀贵(William F.Chew):《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生键红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版。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版。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编:《孙中山与华侨》,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编写组编:《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钟霞:《集体化与东邵疃村经济社会变迁》,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谷城:《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周贤颂:《江南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1981年印。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从兵:《李鸿章与中国铁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艰难起步》,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
    朱从兵:《张之洞与粤汉铁路——铁路与近代社会力量的成长》,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朱庆葆:《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清末民初安庆城市近代化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瑞:《安徽建省330周年暨省情再认识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界》1997年第6期。
    陈必贶:《芜湖米业之实况与其救济方法》,《东方杂志》第31卷第2期,1934年1月。
    陈春秀:《解放前安徽报纸业发展概述》,《安徽史学》2001年第2期。
    陈业新:《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
    陈业新:《民国时期民生状况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蔡志通:《中国国内贸易概观(上)》,《中行月刊》第十一卷第四期,1935年第4期。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1期。
    丁长青:《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南开经济研究》1985年第3期。
    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生活中的时间:以近代江南为例》,《史林》2005年第4期。
    丁贤勇:《方法与史实:以民国交通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董文宾、高海涛:《江南铁路始末记》,《志苑》1990年第2期。
    杜平:《胶济铁路筹款赎路运动始末》,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天府新论》2001年第3期。
    范习中:《近代安徽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以芜湖、安庆、蚌埠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方一戈:《张静江与“四省三铁路”》,《文史春秋》2004年第1期。
    房列曙:《民国时期的安徽人口》,《安徽史学》2008年第4期。
    葛玉红:《清末铁路:社会嬗变的推进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郭从杰:《倪嗣冲与蚌埠临时会议》,《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
    何一民:《天时、地利与人和:清代省会城市形成的条件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
    洪艺菁:《华侨为革命之母语出何处?》,[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10月6日。
    胡进:《〈申报〉舆论和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启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胡正民、李占才:《强人筑路,以线设局——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黄文:《论沪杭甬铁路的商办历程》,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1936年印行。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屯溪绿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1936年印行。
    姜益、徐精鹏:《铁路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作用探析》,《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
    江南铁路公司:《安徽宣城经济调查补志》,《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四期,1936年10月。
    乐正:《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李强:《倪嗣冲与民国初年蚌埠城市发展》,《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李长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政策研究(1927—193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李书领:《试论晚清时期国人的铁路文化观》,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李文耀、王成林:《近代中国农民对铁路态度的变化》,《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李席珍、朱星伯:《英美烟草公司在门台子的巧取豪夺》,见《工商史迹》,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李占才:《铁路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李占才:《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李占才:《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李仲明:《安徽电气事业之回顾与前瞻》,《经济建设半月刊》第五期,1936年12月。
    梁诸英、吕君丽:《近代皖江地区农业的变迁》,《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
    廖德明:《近代安徽铁路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林金枝:《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1期。
    林建英:《马鞍山中央钢铁厂述论》,《民国档案》2009年第2期。。
    刘晖:《略论铁路与民国时期河南省植棉业的现代转型》,《历史教学》2009年第16期。
    刘学海:《蚌埠烟草业和东海烟厂的发展》,《安徽文史资料选辑》1983年第14期。
    马陵合:《民营江南铁路的修筑及运营评述》,《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
    马陵合:《民国时期安徽裕繁公司与日本的债务纠纷》,《安徽史学》2010年第5期。
    马陵合、廖徳明:《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马陵合、张枫:《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铁路规划与建设》,《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裴赞芬:《近代河北城市化试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钱孟邻:《安徽宣城经济调查》(续),《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6年8月。
    秦熠:《铁路与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社会变迁(1908—1937)》,《安徽史学》2008年第3期。
    秦熠:《津浦铁路与沿线社会变迁(1908—1937)》,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邱松庆:《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铁路建设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任新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物流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
    邵体忠、丁明贤:《赛珍珠——宿州·〈大地〉》,《江淮文史》1995年第1期。
    佘凌云:《芜湖市政建设之展望》,《经济建设半月刊》第六期,1937年1月。
    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施立业:《近代安徽茶叶述论》,《安徽史学》1986年第2期。
    苏全有:《近十年来近代铁路史研究综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苏文生:《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4期。
    孙晓村:《江西安徽江苏三省米谷运销之研究》,《国际贸易导报》第8卷第6号,1936年6月。
    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谭沛霖:《我国民营铁道历史的分析与将来的期望》,《铁道半月刊》第五期,1936年7月。
    唐雄杰:《皖苏浙赣四省米粮运输过程之探讨(上)》,《交通杂志》第5卷第6期,1937年6月。
    王春芳:《清末至抗战前安徽在全国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
    王强:《近代英美烟公司在皖北烟叶收购活动述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王鹤鸣:《芜湖开埠与安徽近代经济的发展》,《安徽史学》1995年第3期。
    王卫星:《铁路建设与中国的抗战准备》,《安徽史学》1997年第4期。
    王艳红:《近年来安徽近代交通史研究综述》,《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吴珂:《近代内陆政治型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西安为中心的考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吴松弟:《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夏侯叙五:《淮河老铁路大桥建造史话》,《治淮》2000年第5期。
    熊亚平、任云兰:《铁路与沿线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重构——以1888—1937年间石家庄、郑州、天津为例》,《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
    徐为国:《1927—1937年中外资本的活动与中国铁路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徐为国:《1927—1936年中国国有铁路的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许春晓:《民国时期中国旅游学术探索述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新创造》1932年第2期。。
    薛暮桥:《农产商品化和农村市场》,《中国农村》第2卷第7号,1937年7月。
    尹承国:《修筑浙赣铁路始末》,《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余定义:《最近三年之交通建设》,《中行月刊》第十二卷第一、二期,1936年1、2月。
    余定义:《现阶段之中国银行业》(上),《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6年8月。
    余定义、陈宪祥:《现阶段之中国银行业》(下),《中行月刊》第十三卷第四期,1936年10月。
    余定义:《二十五年份之交通建设》,《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一、二期,1937年1、2月。
    余定义:《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两大症结》,《中行月刊》第十四卷第四期,1937年4月。
    袁枌:《安徽之矿产与矿业》,《安徽建设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
    张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对重庆城市的冲击》,《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张亮:《皖江流域城市结构、功能及其早期转型研究——以清代安庆、芜湖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张善玮:《淮南铁路沿线生产交通情形及其业务发展之计划》,《铁路杂志》第二卷第八期,1937年1月。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张之敏:《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章建:《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的兴起》,《安徽史学》2012年第4期。
    章建:《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章丽廷:《昙花一现江南一线》,《铁路春秋》1992年第2期。
    郑龙发:《1936年祁红运销纷争探微》,《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
    仲一虎:《近代江苏铁路交通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周忍伟:《传统城市近代工业发展轨迹和特征——芜湖近代工业个案研究》,《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朱从兵:《广西龙州铁路筹建始末》,《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朱从兵:《铁路建设与民生主义——民元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初探》,《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
    朱从兵:《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学术论坛》2003年第5期。
    朱从兵:《“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为重要”——孙中山铁路规划思想初探》,《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朱从兵:《甲午战前京津铁路的筹议述论——兼议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起步的动力选择》,《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朱从兵:《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学术视角的转换》,《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朱从兵、章建:《铁路与近代社会力量的成长——以粤汉铁路建设的体制与机制为切入点的分析》,《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