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雅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玉山雅集是元末东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型文艺沙龙活动。雅集主人顾瑛出身显贵,家业丰厚,性格豪宕,具备多方面文艺才能,因此吸引聚合了大批文士在其私家园林——昆山玉山佳处集会唱和。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入吴后,顾瑛在绰墩、长兴、嘉兴等地还建有多处别业,这些别业同样成为文士的集会场所。根据活动进行的状况和受战乱影响的程度,玉山雅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至正年前理应有许多活动,但现存资料较少,只能看作简单的前奏;至正八年到十二年,玉山佳处的集会进入高潮;至正十二年后,由于战乱加剧、顾瑛出仕等原因,玉山佳处的集会较少,但寄赠唱和活动仍然兴盛;至正十六年后,昆山处于张士诚势力范围内,顾瑛为躲避张氏的征召流寓各地,玉山佳处的活动极少,而在外的集会唱和活动增多,但整体上已不如以前兴盛。明洪武元年顾瑛流放临濠,次年春在流放地去世,玉山雅集就此终结。战乱中雅集文人的心态从不以为然到忧心忡忡、惊慌失措,其作品内容和情感也随着形势的走向不断变化,忧时伤乱和压抑苦闷是战乱波及昆山后的主基调。从玉山雅集的全过程来看,战乱是影响活动进行、分解雅集文人的最主要因素。作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玉山雅集具有不同于前后时代会社活动和文人集团的特质。它不但以参与人数、活动次数见长,更重要的是活动内容丰富、格调清雅、交游动机纯粹,是文学史上少有的以怡情适性为主要宗旨的文学团体活动。主人顾瑛的开放性格决定了雅集文人群体构成的多元化,有“四等人”俱全、各类名家荟萃、地位差距悬殊、政治取向不同、错综的关系纽带、稳定与流动六方面特征。玉山雅集的创作以诗歌为主,总量丰盛,内容上从风花雪月到关注现实人生,体现了雅集文人的风雅浪漫和忧国忧民的双重风貌。风格上与“宗唐得古”的诗坛整体风气一致,但个别诗人也有不同的诗学宗尚。雅集文人创作以自适自娱为目的,在创作过程中竞技意识不强,氛围轻松,感情真挚,不拘一格,但也导致了不太讲究形式技巧,致使作品显露出千篇一律的弊端。玉山雅集诞生并体现出上述特征是源远流长的文人雅集唱和传统、同是也是本朝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使然。元代宴集唱和从立国到亡国、从中央到地方都相当流行,且普遍出现成员身份复杂、风气自由平等、诗画创作结合、热衷编刊诗文的特点。江南地区蒙古、色目和汉族人的融合使玉山雅集成为多民族的集体活动,南士的不幸境遇和屈从现实的自适心态是文士热衷参与雅集的社会因素。由于玉山雅集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它在影响明清文人人生理念、推动文人集会唱和向非功利发展的历史趋势和铁崖体在诗坛风行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玉山雅集文人群体可以分成很多个次群体,值得探讨的代表性诗人也很多,其中顾氏家族和张士诚势力的干将兼诗人谢节是玉山雅集在战乱中得以持续的主要人力因素,而多次游谒大都、不幸失意寓吴、最后成为张士诚势力第一文人的陈基与顾瑛关系的亲密和疏离体现了政治对雅集活动既促进又干扰的双重作用力。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large-scale literary and artistic salon in the south-east area of China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The host GuYing was born in a noble family, so had ample property to build villas and invite guests. For his straightforward and generous personalities, various literary and artic talents, GuYing attracted many writers and artists gathering in his villa, YuShanJiaChu, to drink, write poems or prose, and appreciate paintings and antiques. In the 16th year of ZhiZheng, ZhangShicheng’s troop dominated SuZhou, then GuYing built other villas to live in ChuoDun, ChangXing, JiaXing, and so on, which became new gathering places. According to the war,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hases: Before the 8th year of ZhiZheng, there should be many gatherings, but the data was so little that it could only be regarded as a simple prelude. From the 8th to the 12th year, gatherings in YuShanJiaChu reached climax. After the 12th year, because war was more serious, GuYing severed in the army and other reasons, gatherings in YuShanJiaChu became rare, but GuYing and his friends often wrote poems to each other. After the 16th year, KunShan was occupied by ZhangShicheng. GuYing had to live in other cities because ZhangShicheng wanted to give an office to him. Therefore, gatherings became less in YuShanJiaChu and prosperous in other places. But overall, the activity hadn’t been flourishing as before. In the 28th year, GuYing was exiled to LinHao and died next year, which meant the end of the gathering. During the war, the mentality of the writers and artists of the gathering changed from insensibility to anxiety ridden and panicky. The emotion and content of their writings also changed with the war situation, afraid and grief were the main keynotes after the war spread KunShan. By view of the entire gathering process, wa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mpacting factor.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was different from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the literary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t showed advantages on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the high frequency of activities, but more importantly, rich content of activities, elegant style, pure motivation make it become the rare literary group activity in literary history, whose key purpose was to entertain the writers themselves. The outward host decided the diverse characters about the group: persons of four levels, renowned writers and artists, officials in high status and the poor in low status, person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political forces, all had taken parts i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were intricate, and some participated in stability but some seldom appeared. The main genre of the gathering was poem. The contents not only included the romantic affairs but also realistic life, therefore the poems embodied dual appearances of writers: elegant romance and concerning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 style of the poem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hole style of the altar at that time, which imitated the styles of HanWei and Tang dynasty, but other styles were also imitated by some writers. The literature purpose of the writers in the gathering was to fit their personalities, so, the tournament consciousness wasn't strong when creating, the atmosphere was relax, the emotion was earnest, the form and style weren't stick to one. But the freely literature purpose also caused the shortages that the works were regarded as monotonous when read, because the poets did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form. There were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of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and its characters. The long tradition of elegant gatherings is indubitably, but the spe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Yuan dynasty should be concerned. Salons were popular from Yuan dynasty’s building to perishing and from central large city to far small city. The salons of the whole country appeared common characters: the status and identities of the attendees were complicated, the atmosphere was free and equal, poems and paintings were both produced, and persons fell overboard for editing collection. In the south of China, Mongols, SeMu blended with Hans, so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was a multi-nations activity. In Yuan dynasty, because the Hans living in the south region were unfortunate in the political field, they had to accept the reality and pursue ordinary lives. Writers and artists enjoyed anticipating salons to show talents and feast the creature provided by the hosts.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had unusual values in classical literary history. First, perso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imitated GuYing and also enjoyed organizing salons. Second, pushing persons’gatherings develop toward the history trend of non- utility. Third, it was good for the spread of the TieYa style. The whole group of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could be divided into some small groups, and a lot of representative's poets worth studying. Gu household and XieJie, the able person of ZhangShiCheng, were the main human factors that supported the gathering in the war. ChenJi, who seek for opportunities in the capital, lived in SuZhou after failed and at last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scholar of ZhangShiCheng, made friends of GuYing closely but then neglected him. This example means that political not only promote but also interfere YuShan elegant gathering.
引文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八《玉山名胜集》提要,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② [清]徐传诗撰,《峭帆楼丛书》本。
    ③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31-33 页。
    ①《江苏文献》第一卷十一、十二期合刊,1943 年 10 月出版。
    ② 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6 年版,第 113 页。
    ③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④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年版。
    ⑤《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 年第 4 期。
    ⑥ 复旦大学 1998 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文史知识》1990 年第 11 期。
    ⑧《苏州大学学报》1991 年第 4 期。
    ⑨《铁道学院学报》1997 年第 2 期。
    ⑩ 学林出版社 1992 年版。
    11 陕西师范大学 1995 年博士学位论文。
    1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①《东南文化》2003 年第 3 期。
    ②《东南文化》2003 年第 5 期。
    ③ 石莉、陈传席译:《荣宝斋》2003 年第 5 期。
    ④ 石莉、陈传席译:《荣宝斋》2004 年第 3 期。
    ① [清]顾文江等纂修:《顾氏大宗世谱》卷三,光绪二年(1876)佑启堂刊本。
    ② 吴克恭《玉山草堂序》云:“昆以山得名而山有石如玉,故《州志》云玉山。”顾瑛编:《玉山名胜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殷奎:《故武略将军钱塘县男顾府君墓志铭》,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凤凰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7 册,第 732 页。
    ④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八。
    ⑤ 详见第五章第一节《顾氏家族》。
    ⑥《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田赋考》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顾瑛:《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全元文》,第 52 册,第 553 页。
    ②《题姜养浩寄顾玉山诗后》,袁华:《耕学斋诗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顾瑛:《玉山璞稿》卷下,[清]阮元编:《宛委别藏》本。
    ④《顾玉山三教小像》,[明]汪砢玉撰:《珊瑚网》卷三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忆昔五十韵留别雪坡太守》,[元]顾瑛等撰:《玉山遗什》卷下,经鉏堂抄本。
    ⑥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八。
    ⑦ 殷奎:《故武略将军钱塘县男顾府君墓志铭》,《全元文》,第 57 册,第 732 页。
    ① 顾瑛:《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全元文》,第 52 册,第 553 页。
    ② 顾瑛:《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
    ③《史记》卷一二〇,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3112 页。
    ④《后汉书》卷二四,中华书局 1965 年版,第 845 页。
    ⑤《汉书》卷九十二,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3719 页。
    ⑥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一。
    ⑦ 从张天英诗至此释元瀞诗俱见《玉山名胜集》。
    ⑧ 李祁序,《玉山名胜集》卷首。
    ① 倪瓒:《金粟道人小像赞》,《全元文》,第 46 册,第 549 页。
    ②《玉山名胜集》卷一。
    ③《玉山名胜集》卷八。
    ④ 民国陶湘刻本。
    
    ① 袁华文,《玉山遗什》卷下。
    ②《玉山遗什》卷下。
    ① 杨维桢记,《玉山名胜集》卷二。
    ②《张仲举待制以京中海上口号十绝附郯九成见寄瑛以吴下时事复韵答之》其三,《玉山璞稿》卷上。
    ③《玉山璞稿》卷上。
    ④《耕学斋诗集》卷八。
    ⑤《玉山璞稿》卷上。
    ⑥ 赵孟頫撰:《松雪斋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送周天蟾》诗跋,《玉山璞稿》卷下。
    ⑧《〈玉山璞稿〉二卷提要》,《宛委别藏》本《玉山璞稿》卷首。
    
    ①《玉山璞稿》卷下。
    ②《和卞室之灵慈宫对景有感》,《玉山璞稿》卷下。
    ③《长歌寄孟天暐都事》,《玉山璞稿》卷下。
    ①《予逃名于吴淞江时于彦成将归越上舟中有怀》,《玉山璞稿》卷下。
    ② 见杨维桢《温州路总管陈志学墓碣铭》,[清]潘道根撰,彭治增辑:《昆山先贤冢墓考》,《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434 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 年版。
    ③《喜闻命相诏至喜而有作》,《玉山璞稿》卷下。
    ④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一百四十,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3375 页。
    
    ①《玉山名胜集》卷四。
    ②《星湄诗话》卷上。
    ③《玉山名胜集》卷五。
    ④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6 页。
    
    ① 袁华:《题顾玉山读道书小像》,《耕学斋诗集》卷三。
    ② 袁华:《次韵顾玉山感怀》,《耕学斋诗集》卷四。
    ③ 吕诚:《次韵玉山感怀》,《来鹤亭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来鹤亭集》卷三。
    ⑤《玉山遗什》卷下。
    ①《崇祯常熟州志》卷三《水利》,杨讷、陈高华、朱国照、刘炎编:《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中华书局 1985 年版,第 507 页。
    ②《玉山倡和》卷上。
    ③《玉山倡和》卷上。
    ④ 谢应芳:《洪武初闻顾仲瑛以召役入城婴疾而归寻喜勿药作此问讯》,《玉山遗什》卷下。
    ⑤ 石韫玉:《重修顾仲瑛墓记》,见《昆山先贤冢墓考》。
    ⑥《珊瑚网》卷三十一。
    ①《全元文》,第 41 册,第 245 页。
    ②《玉山名胜集》卷八。
    ③《玉山名胜集》卷一。
    ④《雅集志》,《玉山名胜集》卷二。
    ⑤ 高明后记,《玉山名胜集》卷三。
    ⑥ 郑元祐序,《玉山名胜集》卷八。
    ⑦ 杨维桢记,《玉山名胜集》卷七。
    ⑧ 周砥:《得瑟字》,《玉山名胜集》卷四。
    ①《续吴先贤赞》卷八,《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 [明]李日华撰:《六研斋三笔》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见俞建良《顾阿瑛事略》中《顾阿瑛传世书画作品馆藏处》,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 年版。
    ④《玉山遗什》附录。
    ① 徐一夔撰:《始丰稿》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玉山名胜集》卷七。
    ③《玉山名胜集》卷八。
    ④ [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二集》,中华书局 1994 年版,第 1223 页。
    ⑤《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 年第 4 期。
    ⑥魏良辅《南词引正》云顾坚“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善发南曲之奥,故国(明)初有‘昆山腔’之称”。王书良主编:《中华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633 页。
    ⑦ 详见黄仁生《杨维桢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东方出版中心 2005 年版,第 297 页。
    ⑧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一。
    ⑨《元诗选二集》,第 1247 页。
    ⑩ 周砥后序,《玉山名胜集》卷四。 11《玉山名胜集》卷一。
    ① 陈基:《桃源小隐记》,《全元文》,第 50 册,第 432 页。
    ②《玉山名胜集》卷二。
    ③ 秦约:《分韵诗序》,《玉山名胜集》卷四。
    ④ 秦约:《分韵诗序》,《玉山名胜集》卷四。
    ⑤《吴中小志丛刊》,第 36 页,广陵书社 2004 年版。
    ⑥ 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84 页。
    ⑦《谈龙录石洲诗话》合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84 页。
    ⑧ 秦约、陆仁:《祭顾玉山文》,《玉山遗什》附录。
    ①《玉山名胜集》卷三。
    ②《玉山名胜集》卷三。
    ③ 于立《分题诗序》,《玉山名胜集》卷八。
    ④ 岳榆序,《玉山名胜集》卷八。
    ⑤《玉山名胜集》卷七。
    ① 于立至吴克恭诗俱见《玉山名胜集》。
    ②《玉山名胜集》卷五。
    ③ 袁华:《郑明德先生卖寿器以赘婿玉山道人复赠一棺赋诗以谢邀予次韵》,《耕学斋诗集》卷五。
    ④ 谢应芳:《祭顾玉山诗》,《元诗选二集》,第 1247 页。
    ⑤ 谢应芳《得江字》:“我来投戈乞受降,乃辱赠以白璧双。”《玉山名胜集》卷七。
    ⑥《玉山遗什》附录。
    ⑦ 王欣夫撰:《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鲍正鹄、徐鹏标点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74 页。
    ⑧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 2001 年版,第 793 页。
    ⑨ 国家图书馆藏明朱存理抄校本题记。
    ①《全元文》,第 41 册,第 419 页。
    ②《玉山名胜集》卷八。
    ③ 倪瓒:《清閟阁全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东方博物》第 197-200 页有徐三见先生《柯九思卒年考》一文,总结柯九思卒年自古以来有至正二十五年、至正三年至正三年说。其中宗典《柯九思年谱》、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等把柯九思卒年定为至正三年,主要依据是元代徐显的《稗史集传》。徐三见在文中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柯九思“卒年当为至正十八年。不过,并不排除其卒于至正十九年上半年的可能性。”但顾瑛《拜石坛记》落款是“至正丙申正月五日”,即至正十六年,记中说“又思丹丘、白野不二十年皆仙去”,可见这时柯九思已死。因此徐文的结论不能成立,本文还沿用至正三年的一般性说法。
    ① 陈基后记,《玉山名胜集》卷二。
    ② 韩性序,《玉山名胜集》卷七。
    ③ 杨维桢记,《玉山名胜集》卷三。
    ④《全元文》,第 41 册,第 419 页。
    ⑤ 杨维桢记,《玉山名胜集》卷二。
    
    ① 顾瑛记,《玉山名胜集》卷六。
    ② 时间据黄廷鉴校跋清抄本《玉山名胜集》补。
    ③《玉山名胜集》卷五。
    
    ①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23 页。
    ②《吴中小志丛刊》,第 35 页。
    ① 黄廷鉴校跋清抄本《玉山名胜集》“春草池”、“绿波亭”分别是“周雪坡篆”、“吴兴沈明远隶额”。“绛雪亭”是“河南陆仁良贵篆额”。清抄本《玉山名胜集》二卷外集二卷“来龟轩”是“吴兴王蒙叔明篆颜”。以上四库全书本缺。
    ② 以上诗俱见《玉山名胜集》。
    ③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全元文》,第 43 册,第 164 页。
    ② 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30 页。
    ③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11 页。
    ④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顾瑛诗,[明]赵琦美编:《赵氏铁网珊瑚》卷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赵氏铁网珊瑚》卷十四。
    ③《赵氏铁网珊瑚》卷十四。
    ①《全元文》,第 57 册,第 731 页。
    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见徐一夔《始丰稿》卷二《西溪鲍恂隐居记》:“西溪在嘉禾郡城之西三里。”《荔轩记》:卓器之“曾大父由进士第知平江吴县,遭值改物,侨居嘉兴之甓川”。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九《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第二十一:“曾记小时明月夜,踏歌连臂竹邻街。”鸳鸯湖即嘉兴南湖,可知竹邻巷在嘉兴。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迎年坊在春波门内”,“登春坊在春波门内”,可知春波门属嘉兴。卷四殳山“在县(崇德县,隶属嘉兴路)东六十里,高一十三丈五尺,周回二里”。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三十九《嘉兴府》载宣公书院“在府治北,元至元间建”。
    ④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嘉兴府志》卷五十一,《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53 号,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70 年版。
    ① [清]金友理纂,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0-21 页。
    ② [明]张内蕴、周大韶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明]张国维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清]齐召南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清]杨守敬编绘,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1 年版,第 52 页。
    ⑥ [清]和珅等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第 1492-1493 页。
    ⑧ [清]宗源翰等修,周学浚等纂,《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54 号。
    ① [宋]乐史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朱长文纂:《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水道提纲》卷十五。
    ④《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
    ⑤《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
    ⑥《玉山遗什》附录。
    ⑦《玉山遗什》卷上。
    ⑧《经鉏堂杂志》卷五,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7-68 页。
    ⑨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顾瑛诗,《赵氏铁网珊瑚》卷十四。
    ②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五。
    ③《吴兴备志》卷十五又据《舆地志》有不同的解释:“霅水亦箬水之异名也,水深不可测,俗谓之霅水。”而箬水在有些文献中即指合溪,有些指合溪中下游,那么霅水即合溪,或合溪的中下游,但《双林镇志》卷一载双林在吴兴东南五十四里,与郑元祐所说吻合。双溪在经吴兴郡城的霅溪的上游,因此顾瑛避难的霅溪不是指合溪,《吴兴备志》卷十四的说法为确。
    ④ 蔡蓉升原纂,蔡蒙续纂:《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 22 号下,上海书店 1992 年版。
    ⑤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五。
    ⑥ 其中长兴之溇三十四,乌程之溇三十八,具体名称见《三吴水考》卷二。
    ⑦《吴郡图经续记》卷中。
    ⑧《龟巢稿》卷三。
    ①《湖州府志》卷二十一。
    ② 陆龟蒙:《箬溪书事》,《湖州府志》卷二十一。
    ③《元诗选初集》,第 1985 页。
    ④《吴兴备志》卷二十六。
    ⑤ [宋]范成大撰:《吴郡志》卷二十一,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19 页。
    ⑥ [宋]朱翌撰:《灊山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宋]张方平:《吴兴归安尉署凝碧堂诗序》,《乐全集》卷三十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 乾隆帝:《赵元合溪草堂图》,《御制诗集》四集卷七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嘉兴府志》卷十三。
     ①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委员会编:《全清词》顺康卷,第十册,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5901页。
    ①《槜李诗系》卷六。
    ② [明]朱存理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台州路黄岩县亦有澄江,但元末为方国珍控制,所以顾瑛一般不会在台州澄江有别业。
    ④ 顾瑛:和谢节《玉山南回附元璞仲铭二禅老》诗,《玉山倡和》卷下。
    ⑤《玉山遗什》附录。
     ① [明]权衡撰:《庚申外史》,《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 见《草堂雅集》卷一柯九思《春日偶成戏柬玉山人》、《姚娄东往玉山因书以赠》、《姚娄东往武林和玉山韵以送》、《玉山书画楼口占》、《春直奎章阁二首玉山素爱予诗近又以予书法作小楷今以旧诗十五首写寄》、《玉山以诗来招予与姚娄东过小隐其诗云溪上东风杨柳丝浅红初上海棠枝载取山公同一醉风流不减习家池用韵先寄》、《题从子伦写生芍药于玉山佳处》、《题达兼善书渔庄篆文》、《题匡庐山人所藏云松图于玉山书舍》、《题雪溪逵上人像于玉山草堂》、《予旧为顾长卿作梅竹图明年其弟仲瑛于姚子章席上索题遂成口号云》。
    ②《玉山名胜集》卷二。
    ① 米芾:《西园雅集图记》,[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八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见《草堂雅集》卷五张天英《题顾进道所藏西园雅集图》,卷八姚文奂《题西园雅集图》。
    ③《玉山名胜集》卷二。
    ④《全元文》,第 41 册,第 245 页。
    ① [元]袁华编:《玉山纪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释良琦《分韵诗序》,《玉山名胜集》卷二。
    ②《分韵诗序》,《玉山名胜集》卷三。
    ③《玉山名胜集》卷三。
    ④《玉山名胜集》卷三。
    ⑤ 昂吉:《分题诗序》,《玉山名胜集》卷五。
    
    ① 朱右:《柯遂卿叙论》,《全元文》,第 50 册,第 577 页。
    ②《嘉靖宁波府志》卷二〇《遗事》,《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80 页
    ①《万历福宁州志》卷一六《时事》,《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82 页。
    ②《嘉靖太平县志》卷八《杂志》,《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82 页。
    ③《万历温州府志》卷一八《杂志》,《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83 页。
    ④《玉山名胜集》卷三。
    ①《玉山名胜集》卷二。
    ②《玉山名胜集》卷二。
    ③ 吴世显生平详见第三章第二节。
    ④《玉山纪游》。
    ①《玉山名胜集》卷八。
    ② [元]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353 页。
    ③ [明]叶子奇撰:《草木子》卷三上,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49-50 页。
    ①《舟中作》,《玉山纪游》。
    ①《元史》卷四十二,第 896 页。
    ② [明]唐桂芳:《吕氏嘉贞传》,《白云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杭州即事二首》,《元诗选初集》,第 1846 页。
    ④《弘治太仓州志》卷九《杂志》,《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89 页。
    ①《玉山名胜集》卷三。
    ②《姑苏志》卷四十一。
    ③《玉山名胜集》卷八。
    ④《玉山名胜集》卷七。
    ⑤《玉山名胜集》卷七。
    ①《玉山名胜集》卷八。
    ② 以上三诗见《玉山璞稿》卷上。
    ③ [明]张羽:《静居集》卷一,《四部丛刊三编》本。
    ④《元史》卷四三,第 918 页。
    ⑤《庚申外史》。
    ⑥《全元文》,第 46 册,第 427 页。
    ①《上参政董孟起书》,《全元文》,第 49 册,第 42-43 页。
    ②《嘉靖温州府志》卷二〇《杂志》,《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603 页,
    ③《玉山璞稿》卷下。
    ④ 顾瑛《玉山璞稿》卷下有诗《缪叔正郎中以漕事驰传历浙东诸郡渡大群小群二滩作渡滩歌见寄次韵复之》。
    ⑤《元诗选初集》,第 2238 页。
    ① 王逢:《壬辰冬十一月避乱绮山简丘文中贡原父二教授》,《元诗选初集》,第 2206 页。
    ②《用前韵和呈姚娄东》,《玉山璞稿》卷上。
    ①《南村辍耕录》卷八,第 101 页。
    ②《全元文》,第 42 册,第 336 页。
    ③《全元文》,第 42 册,第 43 页。
    ④《全元文》,第 43 册,第 236 页。
    ⑤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一二三,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3694 页。
    ⑥《玉山名胜集》卷五。
     ① 顾瑛:《口占诗序》,《玉山名胜集》卷四。
    ①《玉山名胜集》卷四。
    ②《元史》卷一四〇,第 3370 页。
    ① [清]周世昌《重修昆山县志》卷一:“元贞二年……时州治在马鞍山前,延祐元年迁太仓,太仓在昆山东三十六里。至正十六年丙申张士诚僭据,遣伪将高智广守之。十七年,皮福复迁州治于故所。”《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433 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 年版。
    ②《玉山名胜集》卷六。
     ① 袁华序,《玉山名胜集》卷四。
    ①《全元文》,第 41 册,第 419 页。
    ② 中华书局 2007 年版,第 33 页。
     ①《全元文》,第 43 册,第 164 页。
    ①《明史》卷一百二十三,第 3694 页。
    ② 谢应芳:《淮夷篇》,《龟巢稿》卷四。
    ③《赠吴王》,《元诗选初集》,第 1 页。
    ④ 顾瑛:《玉山逸稿》卷四,鲍廷博辑,《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 [明]吴宽《家藏集》卷十三《题元顾仲瑛玉山佳处卷后》:“神龙飞度石头城,一日吴门失顾荣。池上已亡金粟影,邑中不改玉山名。故人断简重相授,内史高文孰与评。栩栩百年真梦境,濠梁还见旧题铭。”末句注云:“仲瑛后迁中都,家于庄子观鱼台,傍题其屋曰‘梦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诗选二集》,第 1247 页。
     ① 吴克恭:《分题诗序》,《玉山名胜集》卷三。
    
    ①《玉山倡和》卷上。
    ②《玉山遗什》卷下。
    ③《玉山名胜集》卷一。
    ④《玉山名胜集》卷七。
    ⑤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二。
    ⑥ 吴克恭序,《玉山名胜集》卷一。
    ① 顾瑛记,《玉山名胜集》卷三。
    ② 高明记,《玉山名胜集》卷三。
    ③ 郯韶序,《玉山名胜集》卷五。
    ④ 陆仁序,《玉山名胜集》卷六。
    ⑤ 陈基:《游上方纪游诗并序》,《玉山纪游》。
    ①《玉山名胜集》卷二。
    ②《玉山名胜集》卷三。
    ③ 见岳榆诗:“紫擅之槽玉奴手,云和妙曲璚英口。”《玉山名胜集》卷八。
    ④《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5609 页。
    ⑤ [宋]江少虞纂:《宋朝事实类苑》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79 页。
    ① [宋]赵令畤撰:《侯鲭录》卷四,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100 页。
    ② [宋]周密撰:《齐东野语》卷二十,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374 页。
    ③ [明]田汝成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95 页。
    ④ [明]何良俊撰,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241 页。
    ⑤ [清]虫天子编:《香艳丛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⑥《玉山名胜集》卷四。
    ⑦《玉山名胜集》卷八。
    ①《玉山名胜集》卷四。
    ② 袁华:《天香词序》,《玉山名胜集》卷八。
    ③《玉山名胜集》卷八。
    ④ 黄庭坚《小山词序》云:“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独罪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山谷集》卷十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55 页。
    ② 黄庭坚撰:《山谷集·别集》卷十九。
    ③ [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一,中华书局 1973 年版,第 2 页。
    ④ [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一,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1477 页。
    ⑤《梁书》卷五十,第 702 页。
    ⑥《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一,第 4330 页。
    ⑦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十二,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1679 页。
    
    ① 吴克恭序,《玉山名胜集》卷一。
    ② 顾瑛:《游锡山纪行诗并序》,《玉山纪游》。
    ③ 昂吉记,《玉山名胜集》卷二。
    ① [明]沈继孙撰:《墨法集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赵氏铁网珊瑚》卷十四。
    ③ 东海一老柯:《金兰集序》,浒溪草堂刻本《金兰集》卷首。
    ④ 顾瑛:《得五字》,《玉山名胜集》卷二。
    ⑤ 顾瑛:《得柳字》,《玉山名胜集》卷六。
    ⑥《元诗选三集》,第 396 页。
    ① 姚文奂以下至吕诚引文俱见《草堂雅集》小传。
    ② 刘仁本:《一笑居士传》,《全元文》,第 60 册,第 364 页。
    ③ [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中华书局 2001 年版,第 1180 页。
    ④ 王沂:《书砚北生传后》,《全元文》,第 60 册,第 163 页。
    ⑤ [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 [清]钱熙彦编:《元诗选补遗》,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194 页。
    ⑦ 杨维桢:《苏先生挽者辞叙》,《全元文》,第 42 册,第 112 页。
    ⑧《珊瑚木难》卷一。
    ⑨ 释良琦至此诗俱见《玉山名胜集》。
    ⑩《人日兴圣方丈小集玉山与大章致尧元朴联句二十韵》,《玉山倡和》卷上。 11 贾归儒:《谢玉山见过》,《玉山倡和》卷上。
    ①《元朝史新论》,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版。
    ② 民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6-47 页。
    ③ [明]李蓘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03 页。
    ②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2 页。
    ③ 陈垣:《西域人华化考》卷四之四《西域之中国文家》,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22 页。
    ④ 李佩伦:《论元代回族文人孟昉》,《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4 年第 4 期。
    ⑤《玉山遗什》卷下。
    ⑥《滋溪文稿》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第 121 页。
    ① 见黄廷鉴校跋清抄本《玉山名胜集》所附外集“纪饯送”。
    ② 孙楷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③《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第 301-302 页。
    ④《至正集》卷二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全元文》,第 50 册,第 276 页。
    ⑥《玉山逸稿》卷四。
    ⑦《草堂雅集》卷后二。
    ⑧《草堂雅集》卷后一。
    ①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33 页。
    ② 以上四人见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元诗选初集》,第 1729 页。
    ④ 宋濂:《故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金华黄先生行状》,《文宪集》卷二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草堂雅集》卷十五。
    ⑥ 刘崧:《故提举李公哀辞》序,《槎翁集》卷十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⑦《元诗选补遗》,第 737 页。
    ⑧《元诗选三集》,第 635 页。
    ⑨《草堂雅集》卷十一。
    ⑩《元诗选三集》,第 499 页。 11《元诗选初集》,第 1832 页。 12《元诗选补遗》,第 278 页。 13《元诗选癸集》,第 805 页。 14《元诗选二集》,第 735 页。 15 以上三人引文见《草堂雅集》小传。 16《元诗选三集》,第 720 页。 17《元诗选初集》,第 308 页。
    ①《草堂雅集》卷一。
    ②《元诗选三集》,第 629 页。
    ③《嘉兴府志》卷五十一。
    ④ 以上四人引文俱见《草堂雅集》小传。
    ⑤《元诗选三集》,第 539 页。
    ⑥ [元]夏文彦撰:《图绘宝鉴》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清]万经撰:《分隶偶存》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草堂雅集》卷八。
    ⑨《元诗选三集》,第 624 页。
    ⑩ 周伯琦:《有元儒学提举朱府君墓志铭》,《全元文》,第 44 册,第 575 页。 11《元诗选补遗》,第 981 页。 12 朱珪撰:《名迹录》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明]魏良辅撰:《南词引正》,王书良主编:《中华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633 页。 14《元诗选三集》,第 499 页。 15 以上四人引文俱见《草堂雅集》小传。
    ① 杨镰先生:《元诗史》,第 33 页。
    ② 欧阳玄《送翰林应奉李一初南归序》云:“国家有科举以来,凡七科,二十有一年,第一甲寘三人,三人者皆赐进士及第。自元统初元之癸酉岁始,南士居第二人而膺是宠者,自云阳李君一初始;以第二人南士初登第入官,即得供奉天子词林、预典制诰修史事,又自一初始。是皆儒者之所难遇也。”《全元文》,第34 册,第 413 页。
    ③《跋贺元忠遗墨卷后》,《全元文》,第 45 册,第 446 页。
    ①《元朝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初探》:“其妻答禄乃蛮氏”,见《元朝史新论》第 217 页。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236 页。
    ③《玉山名胜集》卷五。
    ①《元诗选癸集》,第 1054 页。
    ②《元诗选癸集》,第 1183 页。
    ①《元诗选癸集》,第 840 页。
    ②《元末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92 页。
    ③《诚意伯文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末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597-599 页。
    ⑤《苏平仲文集》卷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明]程敏政辑撰:《新安文献志》卷四十九,黄山书社 2002 年版,第 1057-1058 页。
    ② 贡师泰:《安仁县太君蔡氏权厝志》,《全元文》,第 45 册,第 374 页。
    ③ 赵汸:《资善大夫淮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汪公传》,《东山存稿》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保越录》,《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456 页。
    ⑤ 唐元:《朱克用总管诗会序》,《筠轩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陈基:《送陈惟允序》,《全元文》,第 50 册,第 242 页。
    ② [清]钱谦益撰,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41 页。
    ③《草堂雅集》卷十四。
    ④《槜李诗系》卷四。
    ⑤《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第 285-286 页。
    ⑥ [明]刘辰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⑦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陈基:《忆亲堂记》,《全元文》,第 50 册,第 401 页。
    ② 陈基有诗《闰三月四日夏仲信太守遨游飞来峰次顾子经照磨韵》。
    ③ 见陈基《清啸轩记》。
    ④ 见陈基《赠医学提举张性之序》。
    ⑤《吴兴备志》卷九。
    ⑥《康熙常州府志》卷二《建制沿革》,《元末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423 页。
    ⑦《草堂雅集》卷十。
    ⑧ 杨维桢:《漱芳斋志》,《全元文》,第 42 册,第 11 页。
    ⑨ 郑真《嘉兴宣公书院山长华亭陈君事绩诗序》云:“君(陈善)以大义誓众迎敌决战,寇兵败走,擒伪通判吕恂。”《荥阳外史集》卷二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草堂雅集》卷四。 11《元诗选初集》,第 1832 页。 12 杨维桢:《苏先生挽者辞叙》,《全元文》,第 42 册,第 112 页。
    ① 陈基:《郑国公并夫人合葬墓志铭》,《全元文》,第 50 册,第 474 页。
    ② 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杭州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17 页。
    ③《草堂雅集》卷十一。
    ④《浙江通志》卷一百四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第 346 页。
    ① [清]朱彝尊辑录:《明诗综》卷三,中华书局 2007 年版,第 112 页。
    ②《明史》卷二百八十九,第 7414 页。
    ③ 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下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④《嘉兴府志》卷五十一,陈尧道有四子,“子约,字博文;絅,简文;绎,思文;缉,熙文,皆以家学切磨,善言名理。为歌诗,自相诗友”。
    ① 陆德源:《送徽纸昌园梅且索和二首》,《草堂雅集》卷八。
    ② 见陈基《故徐君孟达圹铭》。
    ③《草堂雅集》卷二马麐小传:“昆山之东沧人。幼酷志读书,多为缙绅所知。好文尚雅,以华其家声。与余有姻娅”。
    ④ 陈基《徐公远字说序》云:“吴郡徐君孟达命其子缅从余游。”《全元文》,第 50 册,第 345 页。
    ⑤ 释祖柏:《娄江西门夜泊明日将归省有怀吴水西》,《草堂雅集》卷十六。
    ⑥《玉山名胜外集》。
    ⑦ 见《草堂雅集》卷三丁复小传及诗《夏日过龙翔寺养蒙室问琦元璞书记因读郑明德诗就韵奉赠》。
    ⑧ 见《草堂雅集》卷后一陈旅小传。
    ⑨ 关于李立的籍贯,《玉山名胜集》卷二杨维桢《雅集志》中说“展卷而作画者为吴门李立”,然而卷二释
     ①《玉山名胜集》卷四。
    
    ①《玉山倡和》卷上。
    ②《玉山倡和》卷下。
    ③《玉山倡和》卷下。
    ④《玉山倡和》卷下。
    
    ①《全元文》,第 48 册,第 194 页。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337 页。
    ①《草堂雅集》卷九。
    ② [明]何良俊撰:《何氏语林》卷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卷一百四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第十七章第一节《元诗“宗唐得古”风气的形成及其特点》,第 365 页。
    ⑤ 周砥后序,《玉山名胜集》卷四。
    ⑥《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八。
    ⑦ [明]胡应麟撰:《诗薮》外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31 页。
    ⑧《元诗选初集》,第 2268 页。
    ⑨《珊瑚木难》卷一。
    ⑩《明史》卷二百八十五,第 7309 页。 11《元诗选初集》,第 2091 页。
    ①《元诗选三集》,第 629 页。
    ②《诗薮》外编卷六,第 242 页。
    ③ 以上六人引文俱见《草堂雅集》小传。
    ④《元诗选二集》,第 735 页。
    ⑤《元诗选补遗》,第 737 页。
    ⑥ 刘仁本:《一笑居士传》,《全元文》,第 60 册,第 364 页。
    ⑦ 杨维桢:《两浙作者序》,《全元文》,第 41 册,第 243 页。
    ⑧《槜李诗系》卷四。
    ⑨《元诗选癸集》,第 1183 页。
    ⑩《草堂雅集》卷十二。 11 第 370 页。
    ①《玉山名胜集》卷四。
    ② 从陆仁诗至此俱见《玉山名胜集》。
    ③ 岳麓书社 2006 年版,第 158-160 页。
    ①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全元文》,第 41 册,第 245 页。
    ① 第 7336 页。
    ② 高明记,《玉山名胜集》卷三。
    ③《梁书》卷二十七,第 404 页。
    ④《新唐书》卷二〇二,第 5750 页。
    ⑤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2 页。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一,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601 页。
    ⑦ [宋]范镇撰,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4 页。
    ⑧《全元文》,第 41 册,第 226 页。
    ⑨ 第 7321 页。
    ①《玉山名胜集》卷七。
    ②《全元文》,第 41 册,第 245 页。
    ③ 刘世珩《玉海堂影宋元本丛书》第十七部,1917 年刻。
    ① 从顾瑛诗至此引文俱见《玉山名胜集》。
    ③ [宋]阮阅撰:《诗话总龟》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0 页。
    ⑤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32 页。
    ⑥《唐摭言》卷十三,第 149 页。
    ⑦ [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30 页。
    ⑧ [宋]张邦基撰:《墨庄漫录》卷一,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44 页。
    
    ① 张翥、杨祖成诗俱见《玉山名胜集》。
    ②《全元文》,第 57 册,第 732 页。
    ③《玉山逸稿》卷四。
     ① 从上段释良琦诗至此俱见《玉山名胜集》。
    
    ① 以上三人诗俱见《玉山名胜集》。
    ②《耕学斋诗集》卷七。
    ① 蒋寅先生:《大历诗人研究》第一章第九节《鲍防、颜真卿与大历两浙联唱诗会》,中华书局 1995 年版,第 161 页。
    ② 释良琦:《得银字》,《玉山名胜集》卷六。
    ① [元]孔齐撰:《至正直记》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4 页。
    ② 详见叶爱欣《“雪堂雅集”与元初馆阁诗人文学活动考》,《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③ 王恽:《题雪堂雅集图》,《秋涧集》卷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6 页。
    ⑤ 赵文撰:《青山集》卷六《熊刚申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浙江大学 2005 级博士学位论文。
    ②《月泉吟社诗》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宋]何梦桂撰:《潜斋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戴表元:《杨氏池堂燕集诗序》,《剡源文集》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戴表元:《牡丹燕席诗序》,《剡源文集》卷十。
    ② 戴表元:《八月十六日张园玩月诗序》,《剡源文集》卷十。
    ③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研北杂志》卷上。
    ⑤《西湖游览志余》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92 页。
    ⑥《全元文》,第 45 册,第 199 页。
    ⑦ 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公行状》,《全元文》,第 25 册,第 585 页。
    ①《元诗选初集》,第 865 页。
    ②《全元文》,第 34 册,第 456 页。
    ③《全元文》,第 23 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83 页。
    ④《梧溪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庚申外史》。
    ⑥《南村辍耕录》卷七,第 91 页。
    ①《梧溪集》卷五。
    ② 王逢:《唐子华知州山水为王骏致远题》,《梧溪集》卷五。
    ③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谈龙录石洲诗话》合订本,第 199 页。
    ⑤《可闲老人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灾异告白十事》,《全元文》,第 40 册,第 179 页。
    ⑦ 任仁发:《水利议答》,《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十二。
    
    ①《江南通志》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浙江通志》卷一百一。
    ③ 王彝生:《泉州两义士传》,《赵氏铁网珊瑚》卷十。
    ④ 杨翮:《上巳日燕饮诗序》,《全元文》,第 60 册,第 440 页。
    ⑤《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玉山纪游》,第 1074 页。
    ⑥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书社 1981 年版,第 37 页。
    ⑦ 戴表元:《牡丹燕席诗序》,《剡源文集》卷十。
    
    ① 贡师泰:《跋白沙送别联句》,《全元文》,第 45 册,第 211 页。
    ② 刘仁本:《续兰亭诗序》,《全元文》,第 60 册,第 319 页。
    ③ 高巽志:《游广福寺记》,《全元文》,第 59 册,第 98 页。
    ④《全元文》,第 41 册,第 149 页。
    ⑤《吴中小志丛刊》本,第 39-40 页。
    ⑥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331 页。
    ⑦《全元文》,第 41 册,第 276 页。
    ⑧ 陆文圭:《赠华玉溪序》,《全元文》,第 17 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40 页。
    ⑨ 陆文圭:《巽溪翁墓志铭》,《全元文》,第 17 册,第 700 页。
    
    ① 张羽:《题云林竹枝》,《清閟阁全集》卷十二。
    ② 陈田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504 页。
    ③ 郑东:《来鹤亭集序》,吕诚:《来鹤亭集》卷首。
    ④《龟巢稿》卷三。
    ⑤《赵氏铁网珊瑚》卷九。
    ⑥ 卢熊诗,《赵氏铁网珊瑚》卷十。
    ⑦ 杨维桢:《聚桂文集序》,《全元文》,第 41 册,第 226 页。
    ⑧ 杨维桢:《游横泽记》,《全元文》,第 42 册,第 458 页。
    ⑨ 杨维桢:《游汾湖记》,《全元文》,第 42 册,第 469 页。
    ⑩《全元文》,第 42 册,第 497 页。
    ①《元诗选初集》,第 1624 页。
    ②《全元文》,第 42 册,第 338 页。
    ③《元诗史》,第 624 页。
    ④ 钱鼒:《静安八咏诗后序》,《全元文》,第 59 册,第 112 页。
    ⑤ 李祁:《师子林诗序》,《全元文》,第 45 册,第 439 页。
     ①《曝书亭集》卷三十九。
    ① [宋]宇文懋昭撰:《大金国志》,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79 页。
    ② 潘清:《元代江南蒙古、色目侨寓人户的基本类型》,《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 3 期。
    ③《元史》卷八十一,第 2019 页。
    ④《送李公敏之官序》,《全元文》,第 32 册,第 403 页。
    ⑤ 第 1729 页。
    
    ①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道园学古录》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句曲外史集》卷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萧启庆:《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元史论丛》第七辑,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 页。
    ⑤《始丰稿》卷五。
    
    ①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87 页。
    ② 萧启庆:《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元史论丛》第七辑,第 5 页。
    ③《全元文》,第 25 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15 页。
    ④《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第 346 页。
    ⑤《草堂雅集》卷十一小传。
    ①《跋贺元忠遗墨卷后》,《全元文》,第 45 册,第 446 页。
    ②《全元文》,第 42 册,第 149 页。
    ③《草堂雅集》卷七小传。
    ④ 郑济:《故翰林待制华川先生王公行状》,[明]程敏政编:《明文衡》卷六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陈基:《故徐君孟达圹铭》,《全元文》,第 50 册,第 479 页。
    ⑥《送曹元章之金陵序》,《全元文》,第 60 册,第 436 页。
    ⑦《草堂雅集》卷五小传。
    ⑧ 第 153-154 页。
    ①《草木子》卷三,第 49 页。
    ② 杨维桢:《寄康赵二同年》,《草堂雅集》卷后二。
    ③《全元文》,第 46 册,第 412 页。
    ④ 徐勉之:《皂湖八咏诗序》,《全元文》,第 59 册,第 71 页。
    
    ①《全元文》,第 58 册,第 472 页。
    ② 杨维桢:《郭羲仲诗集序》,《全元文》,第 247 页。
    ③《侨吴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宋濂:《王冕传》,《文宪公集》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六,第 136 页。
    ⑥《草堂雅集》卷八小传。
    ⑦《铁笛道人自传》,《全元文》,第 42 册,第 199 页。
    ⑧《草堂雅集》卷八小传。
    ①《龟巢稿》卷十一。
    ②《草木子》卷三,第 55 页。
    ③《玉山名胜集》卷七。
    ④ 张习:《静居集后志》,《吴都文粹续集》卷五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跋元末诸人帖》,《怀星堂集》卷二十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全元文》,第 45 册,第 177 页。
    ②《玉山名胜集》卷四。
    ③《文史知识》,1990 年第 11 期。
    ④《铁道学院学报》,1997 年第 2 期。
    ⑤《苏州杂志》,2001 年第 2 期
    ⑥ 贾贵荣辑:《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 2 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版。
    ⑦ 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印,1970 年版。
    ⑧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⑨ 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①《列朝诗集小传》乙集,第 217 页。
    ②《隐逸传》,史鉴《西村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山人四部稿》续稿卷一百六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三百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沈楙悳《寒厅诗话》跋,《清诗话》第 97 页。
    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92 页。
    ⑦ 朱鹤龄:《汪周士诗稿序》,《愚庵小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四《友声集》提要。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三《同人集》提要。
    ③ [清]吴绮撰:《林蕙堂全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 页。
    ①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238 页。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六。
    ③ [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卷三,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78 页。
    ④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第二章《北宋文人集会之新变》,复旦大学 2005 年博士学位论文,第 14页。
     ① [宋]孔武仲:《张子厚睦州唱和集序》,[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清江三孔集》卷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元诗社研究丛稿》,第 38 页。
    
    ①《得梧字》,《玉山名胜集》卷三。
    ②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2 页。
    ③ [清]董文骥:《金兰集序》,浒溪草堂刻本《金兰集》卷首。
    ① 浒溪草堂刻本《金兰集》卷首。
    ② 浒溪草堂刻本《金兰集》卷首。
    ③ 东海一老柯:《金兰集序》,浒溪草堂刻本《金兰集》卷首。
    ④ 顾瑛诗,《玉山名胜集》卷四。
    ⑤ 陈基诗,《玉山名胜集》卷五。
    ①《社会科学辑刊》1994 年 2 期。
    ②《文学评论》2006 年第 6 期。
    ③《全元文》,第 34 册,第 456 页。
    ④ 欧阳玄:《罗舜美诗序》,《全元文》,第 34 册,第 445 页。
    ⑤《全元文》,第 60 册,第 444 页。
    ① 张晶:《元代正统文学思想与理学的因缘》,《文学遗产》1999 年 6 期。
    ②《琅然亭记》,《全元文》,第 26 册,第 644 页。
    ③《全元文》,第 42 册,第 309 页。
    ④ 黄仁生:《杨维桢的文学思想》,《复旦大学学报》1997 年第 4 期。
    ⑤ 杨维桢:《吴复诗录序》,《全元文》,第 41 册,第 238 页。
    ⑥ 杨维桢:《东维子集》卷七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黄仁生:《试论元末“古乐府运动”》,《文学评论》2002 年第 6 期。
    ⑧《明文海》卷四百二十九。
    ①《元代文学史》,第 496 页。
    ②《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第 20 页。
    ① 孙小力:《杨维祯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57 页。
    ② 孙小力年谱中“杨维桢”作“杨维祯”,又据谱,杨维桢族兄等名都以“木”作偏旁,故本文取“桢”。
    ③ [明]镏绩撰:《霏雪录》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杨维桢:《团溪乐隐园记》,《全元文》,第 42 册,第 465 页。
    ⑤《文学评论》2002 年第 2 期。
    ① 顾瑛:《铁崖古乐府后序》,杨维桢《铁崖古乐府》附,《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 黄仁生:《试论元末“古乐府运动”》,《文学评论》2002 年第 2 期。
    ③《文学遗产》1998 年第 5 期。
    ④ 曾莹《玉山雅集与元末诗风研究》第六章《玉山雅集与元末诗风的最终形成》中的统计是 25 人,第 133-134页。
     ① 学界有顾瑛之父为顾信的说法。据顾信自作《元故乐善处士顾公圹志》,他有二子,“长曰逢熙,次曰逢贤,各年及而立,相继早世”。因此,顾瑛与顾信非父子关系。顾信圹志见罗振玉编《吴中冢墓遗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 13 册第 10167 页,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年版。
    ②《草堂雅集》卷一有柯九思诗《予旧为顾长卿作梅竹图明年其弟仲瑛于姚子章席上索题遂成口号云》,许多学者据此认为顾伯寿长子为顾长卿,但《玉山名胜集》卷二杨维桢《玉山佳处记》载顾瑛与其弟为东西第,卷五袁华诗中说顾瑛在湖州商溪避战乱时“登楼见月思乡泪,坐石看云忆弟愁”。卷七沈右为春晖楼赋古诗曰:“入奉父母,出与弟俱。”顾瑛《玉山璞稿》卷下《长歌寄孟天暐都事》云:“二亲头白笑语温,次儿行酒壻应门械芨粑莺毕嗉腋救涨v饿乘铩!庇帧兑椅炊量诤拧吩疲骸爸涣岬懿辉谘郏浯?郎鏖战尘。” 陈基《尊贤堂分韵赋诗序》云:“高士子仲瑛、晋道皆能文而好礼。”都未提及顾瑛有兄长。顾氏族大支繁,顾长卿可能是顾瑛的族兄。
    
    ① [明]朱存理撰:《野航文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十,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399 页。
    ③《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全元文》,第 52 册,第 553 页。
    ④《三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康顾公行状》,[明]陆深撰:《俨山集》卷八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三云:“顾佐,字翼之,仲瑛兄仁之子。好吟诗,时有惊人句,盖亦渐染玉山之习云。”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沿袭了陆容的说法,但据《顾氏大宗世谱》卷六,元佐之父顾德玄没有名“顾仁”之说。世谱卷六有“顾仁”,“字克仁,配王氏”,在辈分上比顾瑛晚二辈,即顾瑛侄孙辈,非其兄。
    ②《玉山名胜集》卷八。
    ③《玉山名胜集》卷八陆仁诗云:“阿咸官归映联璧,并骑蹀躞黄毛騧。”岳榆诗云:“有仲字渊伯字翼”。“咸”与“渊”合而为“咸渊”,为神话中的日落之处,所以阿咸指顾元用。
    ①《明文海》卷四百六十六。
    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朱熙诗,《玉山名胜集》卷一。
    ②《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全元文》,第 52 册,第 553 页。
    ① [明]吴宽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423-424 页。
    ③《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421 页。
    ④《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439 页。
    ⑤《玉山名胜集》卷四。
    ①《玉山名胜集》卷五。
    ②《明史》卷一百二十三,第 3694 页。
    ③ 卢昭至黄玠诗文俱见《玉山名胜集》。
    ④《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1 页。
    
    ① 黄溍序,《玉山名胜集》卷首。
    ② 郑元祐记,《玉山名胜集》卷八。
    ③《元诗选癸集》,第 269 页。
    ④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第 162 页。
    ①《全元文》,第 50 册,第 420 页。
    ②《草堂雅集》卷十一。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356-357 页。
    ①《玉山名胜集》卷二。
    ② 顾瑛:《长歌寄孟天暐都事》,《玉山璞稿》卷下。
    ③《玉山名胜集》卷四。
    ①《玉山名胜集》卷四。
    ② 第 1223 页。
    ③《西湖竹枝集》,陈衍辑撰:《元诗纪事》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53 页。
    ④《玉山名胜集》卷八。
    ①《元诗纪事》卷二十七,第 652 页。
    ②《草堂雅集》卷十一。
    ③《玉山璞稿》卷下《和许彦温都事》。
    ④《草堂雅集》卷十二。
    ①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文海》卷四百六十六。
    ③《玉山遗什》附录。
    ④ 吴宽称顾士通为顾瑛玄孙,据《顾世大宗世谱》卷六,顾瑛之子元肃生大本,大本次子为顾良,顾良曾孙为顾镛,则顾镛为“仲瑛七世孙”,顾士通为顾瑛六世孙。
    ⑤《家藏集》卷五十一。
    
    ①《全元文》,第 41 册,第 359 页。
    ②《全元文》,第 45 册,第 229 页。
    
    ①《全元文》,第 41 册,第 221 页。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340 页。
    ① [明]杨基撰:《眉庵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从征淮安时间见下节陈基生平事迹考辨。
    ③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本。
    
    ① [宋]祝穆撰,中华书局 2003 年版,第 37 页。
    ②《玉山遗什》卷下。
     ①《玉山遗什》卷下。
    ① 陈基:《夷白斋稿》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玉山倡和》卷上。
    ①《玉山倡和》卷下。
    ②《全元文》,第 41 册,第 359 页。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446 页。
    ④ 第 3694 页。
    ⑤《玉山遗什》卷下。
    ①《玉山遗什》卷下。
    ②《龟巢稿》卷三。
    ①《夷白斋稿序》,《全元文》,第 53 册,第 246 页。
    ②《元代文学史》,第 533 页。
    ③ 陈基:《小丹丘记》,《全元文》,第 50 册,第 439 页。
    ④ 陈基:《双溪诗序》,《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2 页。
    ⑤ [明]钱榖纂:《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草堂雅集》卷十三。
    ⑦ 陈基:《双溪诗序》。
    ① 陈基:《与沈存斋书》,《全元文》,第 50 册,第 223 页。
    ② 陈基:《双溪诗序》。
    ③《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四,《四部丛刊初编》本。
    ④《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下编。
    ⑤《小丹丘记》,《全元文》,第 50 册,第 439 页。
    ①《全元文》,第 50 册,第 400-401 页。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2 页。
    ③ 据徐永明《黄溍年谱》,黄溍后至元元年接到任命,次年方赴任,但黄溍《纪梦诗序》云:“重纪至元之元年春,予忝以非材备员国子学官,其年秋校文上京,夜梦观新进士上谢恩表,襃然出班前立者诸生逊都斯其氏,拜珠其名,明善其字也。予既竣事而归,则闻明善已预在京,荐名既上于春官,而科举事遽废,予颇疑梦之不足征。”黄谱引此序时认为“重纪至元之元年”应为二年,但《元史》卷四十载:后至元元年“十一月庚辰,勅以所在儒学贡士庄田租给宿卫衣粮,诏罢科举?笔蛑谢茰酶叭喂硬┦考霸谏暇┬J?在废除科举诏命前,所以时间无误,由此可知黄溍后至元元年已至大都赴职。
    ④ 陈旅:《安雅堂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草堂雅集》卷八。
    ⑥ 黄溍:《文献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全元文》,第 50 册,第 337 页。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2 页。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4 页。
    ④《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下编。
    ⑤《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6 页。
    ⑥《玉山草堂分韵赋诗序》,《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0 页。
    ⑦ 王袆:《王忠文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夷白斋稿》卷二。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428-429 页。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482 页。
    ④《全元文》,第 50 册,第 272 页。
    ⑤《全元文》,第 50 册,第 400 页。
    ⑥ 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四,《四部丛刊初编》本。
    
    ①《文献集》卷一。
    ②《王忠文集》卷一。
    ①《全元文》,第 55 册,第 329 页。
    ②《元史》卷一百三十九,第 3354 页。
    ③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第 626-627 页,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①《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6 页。
    ②《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卷七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367 页。
    ④ 生平见陈基《故徐君孟达圹铭》,《全元文》,第 50 册,第 479 页。
    ⑤《全元文》,第 50 册,第 372-373 页。
    ⑥《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6 页。
    ①《玉山名胜集》卷三。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338 页。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268 页。
    ④《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1 页。
    ① 熊梦祥序,《玉山名胜集》卷七。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293 页。
    ③ 周伯琦自序,《近光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全元文》,第 50 册,第 285 页。
     ① 系年依据见郑元祐《沈祖母王硕人寿九秩序》。
    ①《全元文》,第 50 册,第 481 页。
    ② 张士诚在投降前曾称王,国号为大周,建元天祐,故陈基“继辱荐于朝廷”,是指推荐给张士诚的伪周政权,而不是元廷。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400 页。
    ④《全元文》,第 50 册,第 350 页。
    ⑤《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0 页。
    ⑥《全元文》,第 53 册,第 242 页。
    ① 第 1882 页。
    ②《九灵山房集》卷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赵汸《资善大夫淮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汪公传》及《国初事迹》没有明确说汪同、史椿密谋事发生在至正二十二年,《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 490-491 页将这两则材料列在至正二十二年下,是本文所据。
    ④《明实录·太祖实录》卷十一。
    ⑤ 陈基:《发吴门》,《元诗选初集》,第 1882 页。
    ⑥ 三塔寺在嘉兴西门塘。
    
    ①《九日从陈医师寓得甘井命童子汲之》,《夷白斋稿》卷三。
    ②《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寄谢》,《元诗选初集》,第 1888 页。
    ③《夷白斋稿序》,《全元文》,第 53 册,第 248 页。
    ④ 见《姑苏志》卷五十二尤义之子尤安礼传。
    ①《龟巢稿》卷七。
    ②《草堂雅集》卷十三。
    ③《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十三。
    ④《元诗选初集》,第 1875 页。
    ⑤ 尤义:《陈基传》,《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五。
    ⑥ [明]吴之鲸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尤义:《陈基传》,《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五。
     ①《玉山名胜集》卷三。
    ①《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0 页。
    ②《玉山名胜集》卷五。
    
    ① 昂吉:《分题诗序》,《玉山名胜集》卷五。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316 页。
    ③《全元文》,第 50 册,第 220 页。
    ④ 系年见徐永明《王袆年谱》,《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第 539 页。
    ⑤《王忠文集》卷二。
    ①《草堂雅集》卷十四。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476 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八《夷白斋稿》提要。
    ②《全元文》,第 50 册,第 400-401 页。
    ③ 尤义:《陈基传》,《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五。
    ④ 陈基:《小丹丘记》,第 50 册,第 439-440 页。
    ⑤《草堂雅集》卷三黄溍小传。
    ⑥ 见杨维桢《故翰林侍讲学士金华先生墓志铭》:“在杭提学时,谒文者填至,必取予笔代应。且又不掩于人,曰:‘吾文有豪纵不为格律囚者,此非吾文,乃杨廉夫文也。’”《全元文》,第 42 册,第 57 页。
    ⑦ 见杨维桢《金华先生避党辩》:先生“跻秩二品。上问遗贤东南,先生绝口无所举……(先生)曰:‘江广士,往往以党败。吾浙幸无虞。吾老矣,吾归死首丘幸矣。弗效江广引党……’抱遗子闻之愀然曰:‘……君子与君子合,谓之朋。小人与小人合,谓之党。朋者,道德也,风节也,文学议论也。非小人以势利而党也,朋何避于君子哉!朋避君子,非盛时福也,先生其肯为地势使而以朋为避哉!’”《全元文》,第 42 册,第 202-203 页。
    ⑧ 苏伯衡:《申屠先生诗集序》:“侍讲文词为世楷模,然刚中少容,从之游者,鲜克当其意。”《苏平仲集》卷五。
    ⑨ 尤义:《陈基传》,《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五。
    
    ①《夷白斋稿序》,《全元文》,第 53 册,第 248 页。
    ② 尤义:《陈基传》,《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五。
    ③《九灵山房集》卷八。
    ④《全元文》,第 50 册,第 478 页。
    ⑤ 陈基:《小丹丘记》,第 50 册,第 440 页。
    ⑥ 陈基:《双溪诗序》,《全元文》,第 50 册,第 322 页。
    ①《全元文》,第 42 册,第 465 页。
    
    ① 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②《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第 288 页。
    
    ① 孙小力:《杨维桢年谱》,第 129 页。
    ② [明]蒋一葵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 1973 年版。
    [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宋]宇文懋昭撰:《大金国志》,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明]吴宽撰:《平吴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明]权衡撰:《庚申外史》,《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长文纂:《吴郡图经续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范成大撰:《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元]徐硕撰:《至元嘉禾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张内蕴、周大韶纂:《三吴水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张国维纂:《吴中水利全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鏊撰:《姑苏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董斯张纂:《吴兴备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李贤等纂:《明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辰撰:《国初事迹》,《丛书集成初编》本。
    [明]刘凤撰:《续吴先贤赞》,《丛书集成初编》本。
    [明]吴之鲸撰:《武林梵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程敏政纂:《新安文献志》,黄山书社 2004 年版。
    [清]齐召南纂:《水道提纲》,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金友理纂:《太湖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清]许瑶光纂:《嘉兴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53 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0年版。
    [清]宗源翰等修,周学浚等纂:《湖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54 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 年版。
    [清]杨守敬编绘:《历代舆地沿革图》第十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1 年版。
    [清]周世昌纂:《重修昆山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433 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 年版。
    [清]潘道根撰,彭治增辑:《昆山先贤冢墓考》,《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 434 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 年版。
    [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 1993年版。
    [清]陆心源撰:《仪顾堂续跋》,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清]钱谦益撰:《列朝诗集小传》,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清]顾文江等撰:《顾氏大宗世谱》,光绪二年佑启堂刊本。
    蔡蓉升原纂,蔡蒙续纂:《双林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 22 号下,上海书店 1992 年版。
    董康撰:《书舶庸谭》,贾贵荣辑:《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 2 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版。
    王欣夫撰:《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鲍正鹄、徐鹏标点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罗振玉编:《吴中冢墓遗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 13 册,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年版。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明实录·太祖实录》。
    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印:《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1970 年版。
    杨讷、陈高华、朱国照、刘炎编:《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宋]龚明之撰:《中吴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宋]倪思撰:《经鉏堂杂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宋]陈师道撰:《后山谈丛》,中华书局 2007 年版。
    [宋]赵令畤撰:《侯鲭录》,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宋]周密撰:《齐东野语》,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宋]范镇撰:《东斋记事》,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宋]张邦基撰:《墨庄漫录》,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宋]周密撰:《武林旧事》,西湖书社 1981 年版。
    [宋]江少虞纂:《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元]陆友仁撰:《研北杂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姚桐寿撰:《乐郊私语》,《丛书集成初编》本。
    [元]陶宗仪纂:《书史会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夏文彦撰:《图绘宝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朱珪撰:《名迹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孔齐撰:《至正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元]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明]汪砢玉撰:《珊瑚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李日华撰:《六研斋三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叶盛撰:《水东日记》,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明]朗瑛撰:《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年版。
    [明]赵琦美编:《赵氏铁网珊瑚》,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叶子奇撰:《草木子》,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明]朱存理编:《珊瑚木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明]何良俊撰:《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明]何良俊撰:《何氏语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沈继孙撰:《墨法集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明]张丑撰:《清河书画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循吉撰:《苏谈》,《吴中小志丛刊》本,广陵书社 2004 年版。
    [明]杨循吉撰:《吴中故语》,《吴中小志丛刊》本。
    [明]查继佐撰:《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明]冯梦龙撰:《古今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明]镏绩撰:《霏雪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陆容撰:《菽园杂记》,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明]蒋一葵撰:《尧山堂外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李日华撰:《紫桃轩杂缀》,《丛书集成续编》本。
    [清]张照、梁诗正等编:《石渠宝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顾公燮撰:《丹午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清]方绚撰:《贯月查》,[清]虫天子编:《香艳丛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清]万经撰:《分隶偶存》,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年版。
    
    [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撰:《清江三孔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吴渭编:《月泉吟社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顾瑛编:《玉山名胜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顾瑛编:《玉山名胜集》,明朱存理抄校本。
    [元]顾瑛编:《玉山名胜集》,黄廷鉴校跋清抄本。
    [元]袁华编:《玉山纪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顾瑛等撰:《玉山倡和》、《玉山遗什》,经鉏堂抄本。
    [元]顾瑛编:《草堂雅集》,民国陶湘刻本。
    [元]顾瑛编:《草堂雅集》,影元刊本。
    [元]徐达左编:《金兰集》,浒溪草堂刻本。
    [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李蓘编:《元艺圃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程敏政编:《明文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钱榖编:《吴都文粹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朱彝尊辑:《明诗综》,中华书局 2007 年版。
    [清]沈季友编:《槜李诗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清]钱熙彦编:《元诗选补遗》,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唐圭璋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 17 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 23、25 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 26、32、34、41、43、44、45、46、48、50、52、53、57、58、59、60 册,凤凰出版社 2004 年版。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委员会编:《全清词》顺康卷,第十册,中华书局 2002年版。
    
    [宋]朱翌撰:《灊山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张方平撰:《乐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庭坚撰:《山谷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何梦桂撰:《潜斋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赵孟頫撰:《松雪斋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袁华撰:《耕学斋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顾瑛撰:《玉山璞稿》,[清]阮元编:《宛委别藏》本。
    [元]顾瑛撰:《玉山璞稿》,清抄本。
    [元]顾瑛撰:《玉山逸稿》,[清]鲍廷博辑,《丛书集成初编》本。
    [元]顾瑛撰:《玉山草堂集》,[明]毛晋辑:《元人十种诗》本,中国书店 1990 年版。
    [元]徐一夔撰:《始丰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吕诚撰:《来鹤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倪瓒撰:《清閟阁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谢应芳撰:《龟巢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王恽撰:《秋涧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赵文撰:《青山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张昱撰:《可闲老人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黄庚撰:《月屋漫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王逢撰:《梧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戴表元撰:《剡源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虞集撰:《道园学古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张雨撰:《句曲外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郑元祐撰:《侨吴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杨维桢撰:《东维子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杨维桢撰:《铁崖古乐府》,《四部丛刊初编》本。
    [元]杨维桢撰:《铁崖古乐府》,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郑真撰:《荥阳外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唐元撰:《筠轩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苏天爵撰:《滋溪文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许有壬撰:《至正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陈基撰:《夷白斋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陈旅撰:《安雅堂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黄溍撰:《文献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黄溍撰:《金华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元]王袆撰:《王忠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周伯琦撰:《近光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戴良撰:《九灵山房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宋禧撰:《庸庵集》,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赵汸撰:《东山存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唐桂芳撰:《白云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张羽撰:《静居集》,《四部丛刊三编》本。
    [明]吴宽撰:《家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祝允明撰:《怀星堂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基撰:《眉庵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朱存理撰:《野航文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陆深撰:《俨山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宋濂撰:《文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苏伯衡撰:《苏平仲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基撰:《诚意伯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世贞撰:《弇州四部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鏊撰:《震泽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苏伯衡撰:《苏平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崧撰:《槎翁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史鉴撰:《西村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朱鹤龄撰:《愚庵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吴绮撰:《林蕙堂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乾隆帝撰:《御制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阮阅撰:《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明]胡震亨撰:《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明]魏良辅撰:《南词引正》,王书良主编:《中华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 年版。
    [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清]翁方纲撰:《石洲诗话》,《谈龙录石洲诗话》合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清]徐传诗撰:《星湄诗话》,《峭帆楼丛书》本。
    [清]袁枚撰:《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清]厉鹗辑撰:《宋诗纪事》,山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清]陈田辑撰:《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
    陈衍辑撰:《元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孙楷第著:《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陈建华著:《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学林出版社 1992 年版。 么书仪著:《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年版。
    蒋寅著:《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陈垣著:《西域人华化考》,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欧阳光著:《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孙小力著:《杨维祯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杨镰著:《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王忠阁著:《元末吴中诗派论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萧启庆著:《元朝史新论》,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9 年版。
    贾晋华著:《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杨镰著:《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李治安著:《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张迎胜著:《元代回族文学家》,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陈高华编:《元代画家史料汇编》,杭州出版社 2004 年版。
    云峰著:《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5 年版。
    徐永明著:《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俞建良著:《顾阿瑛事略》,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 年版。
    杨镰著:《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黄仁生著:《杨维桢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东方出版中心 2005 年版。
    张红著:《元代唐诗学研究》,岳麓书社 2006 年版。
    申万里著:《元代教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崇 贤:《玉山草堂》,《江苏文献》第一卷九、十期合刊,1942 年 10 月版。
    点 元:《玉山馆客考》,《江苏文献》第一卷十一、十二期合刊,1943 年 10 月版。
    严迪昌:《文化世族与吴中文苑》,《文史知识》1990 年第 11 期。
    张 晶:《“铁崖体”:元代后期诗风的深刻变异》,《社会科学辑刊》1994 年第 2 期。
    李佩伦:《论元代回族文人孟昉》,《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4 年第 4 期。
    徐三见:《柯九思卒年考》,《东方博物》,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沈 骅:《浅论明代苏州在野文人风气的演变》,《铁道学院学报》1997 年第 2 期。
    黄仁生:《杨维桢的文学思想》,《复旦大学学报》1997 年第 4 期。
    黄仁生:《铁雅诗派成员考》,《文学遗产》1998 年第 5 期。
    萧启庆:《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元史论丛》第七辑,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乔光辉:《玉山草堂与元末文学演进》,《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 年第 4 期。
    张 晶:《元代正统文学思想与理学的因缘》,《文学遗产》1999 年第 6 期。
    潘 清:《元代江南蒙古、色目侨寓人户的基本类型》,《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 3 期。
    沈 骅:《顾瑛和“玉山风”》,《苏州杂志》2001 年第 2 期。
    黄仁生:《试论元末“古乐府运动”》,《文学评论》2002 年第 6 期。
    武 莉:《玉山草堂新解》,《晋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叶爱欣:《“雪堂雅集”与元初馆阁诗人文学活动考》,《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王忠阁:《延祐、天历间雅正诗风及其形成》,《文学评论》2006 年第 6 期。
    杨 镰:《元诗文献新证》,《山西大学学报》2007 年第 3 期。
    
    侯怡敏:《元末玉山草堂诗人群体研究》,复旦大学 1998 年硕士学位论文。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浙江大学 2005 级博士学位论文。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复旦大学 2005 年博士学位论文。
    曾 莹:《玉山雅集与元末诗风研究》,中山大学 2005 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玉华:《顾瑛生平、雅集、交友研究》,暨南大学 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 卉:《顾瑛研究》,上海大学 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
    陈丽芳:《顾瑛心态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