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崛起于中国文坛。作为现代都市化进程所催生、滋养起来的都市小说,集中地呈现着都市景观的繁华与苍凉、都市生活的快乐与忧愁、都市人生的光鲜与艰辛。在都市小说中,作为人类文学主要母题之一的“婚恋”,自都市小说诞生之日起,就在这一文学类型中备受关注,并且日益成长,蔚为大观。观诸中国现代文学都市书写的几大流派,如海派小说、京派小说以及以启蒙文学、左翼文学等,都在都市婚恋书写中留下了大量笔墨,并且积累了宝贵的文学经验:海派都市小说的婚恋叙事对人的欲望细致入微的分析、对“物”精妙鲜活的展现,京派都市小说对现代都市文明冲击下都市人爱情、家庭、婚姻生活的诸种弊端的揭露,启蒙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婚恋叙事所隐含的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社会进步等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都市小说创作的基本文学和思想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迅即推广、都市化步伐的飞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极大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文学生态”,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传播、阅读、接受,中国文学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消费文化的兴起带给文学的挑战。作为回应,中国都市小说一方面保持和延续了自现代以来中国文学所开创的启蒙、先锋传统,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在新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如何与时偕行、寻求新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所呈现的诸种风貌、特点,诸如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对身体和欲望的表达、对市场逻辑的适应等等,都可以视为这种探索的成果。本文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的探究中,尤其关注它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所呈现出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模式、文化底蕴等几个方面入手,选取9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对当下文学进行跟踪阅读,力图全景展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的新变。
     从人物形象塑造上说,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所着力刻绘的人物紧贴现实,集中展现了现代都市人在快节奏和物质景观极大丰富的都市生存中的焦虑、惶惑等情感体验。压抑和焦虑成为都市婚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底色,它明确指向当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物质、欲望与情感、婚姻的博弈中所流露出的道德忧虑和情感困惑。除此之外,对于当下都市所出现的新的人物,如“剩女”、“剩男”等,都市小说也投入了大量的笔墨,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都市小说婚恋叙事对于“第三者”的集中书写可以说是一种“贴地飞翔”的书写,它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爱情、婚姻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超越单纯的道德、伦理判断,探寻救赎之路的诉求。都市小说还对“都市外来者”、打工者等身处都市底层的人的爱情、婚姻、家庭予以莫大的关注,集中书写了都市底层在城市/乡村二元结构中所面临的身份尴尬、生存苦难和情感创伤。可以说,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的婚恋叙事创造了一系列新的人物形象,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长廊。
     从叙事模式上讲,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一方面延续了中国古代、现代小说的叙事传统,即对“家族”问题的关注、对“才子佳人”模式的借鉴、对自由婚恋的呼吁、对“爱情”与“家国理想”的同一性想象的坚守等;另一方面,出身新的文化语境中,它又华丽转身,积淀、形成了一套拥有自身特色的叙事模式,那就是日常生活在婚恋叙事中的崛起:生活不再是爱情和婚姻理想所必须超越、扬弃的背景,而成为婚恋的主体——人们在生活中恋爱、结婚,在生活中体味爱情和婚姻,又以生活的目的来掌控自我的爱情和婚姻。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搜奇”、“传奇”,发现日常生活中婚姻、爱情的“奇异”之处,并藉由带有后现代意味的现代都市婚恋传奇书写铭刻下来。这种现代都市婚恋传奇,大都蕴含着一定的挑战常情常理,亦即“纯情”和“伦理”的意味,因而既展现出可贵的先锋姿态,又不免暴露了媚俗、猎奇的嫌疑。影像化叙事是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的一大特点,它主要受到高速发展的大众影视文化的影响,因而在叙事上追求直观的语言风格、模式化的主题选择等,这些特点在中国现代都市小说中是很难发现的。
     回顾与反思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的婚恋叙事,不难发现,“人”尤其是“个人”包括个人立场、个人情感、个人欲望的张扬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一方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彰显出的“人的觉醒”的实绩,是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传统所呼唤的目标,另一方面却也因其背后的市场化、消费化的内在逻辑而应予以高度警惕。与此相类似,性别意识、女性(女权)主义在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中的凸显也暴露出它的两面性:处在男性强势社会中的女性如何在爱情、婚姻、家庭中改善自己的境遇,获得自主自立的权力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从未间断的关切,然而过分的张扬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又导致在文学叙事中“身体写作”等一系列不尽人意的缺陷,因此,探寻一种“两性和谐”的婚恋叙事的方法,高扬爱情与婚姻、家庭生活中“爱”与家庭、社会理想的同一性,是当下中国都市小说婚恋叙事须得直面的困境。
As a new literature style, the urban novels have grown up in Chinese literature area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urban novels raised by the modern urbanization process have shown flourishing and bleakness of the urban sight,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of the urban living, as well the brightness and hardness of the urban life. In the urban novels, love and marriag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human literature, has been focused on since the urban novels were born. The main schools of the urban novel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ave all left lots of works on the urban love and marriage writings, such as Shanghai’s style novels, Beijing’s style novels,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and left-wing literature. They also accumulated plenty of experience as followed: Shanghai’s style urban novels would analyze the lust of the roles in a subtle way, while Beijing’s style would focus on exposing the love, family and marriage life of the urbanites affected by the modern urban culture. The concepts of individual liberation, marrying the partner of one's own choice and society uplifting suggested by love and marriage in the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and left-wing literature, have been the basic literature and idea resources of the 20th century urban novels in China.
     Since 1990's,“the literature ecology”of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changed by the market economy, urban process and globalization. Every level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literary creation to spreading, reading and accepting has faced to the strong challeng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rising of consumption culture took the challenge to the literature. As a responding, the Chinese urban novels not only keep the tradition but also probe the new adaptation to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of the new consumption literature. We can consider many features of the love and marriage of urban novels since 1990’s as the outcomes of such probing, such as focusing on the normal living, expressing the body lust and adapting to the market logic. In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love and marriage in urban novels since 1990’s, the new characteristic and new direction in the new language culture were noticed. The presented writers and works were selected to emerge the changes of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from the aspects of figure making, narrative mode and cultural deposits.
     In figure making, since 1990’s, the urban novels tried to document the roles as the truth and show the motions such as worriment of the modern urbanites in the urban living with rapid rhythm and rich materials. The oppression and worriment have been the basic status of the hero and heroine in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indicating to the moral worriment and motion confusing when the people face the materials, lust and marriage. Except that, the urban novels also focus on the new roles in the cities such as "woman of excess" and“man of excess”. The writing of“the third party”should be regarded as a leap in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which expresses the notice on the real life, love and marriage, as well the conclusion exceeding the moral decision. The urban novels also notice on the love, marriage and family of the lowest class of citizens such as the temporary workers by writing their embarrassed position, hard living and hurt motion in the border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As a conclusion, the urban novels since 1990’s created a series of new roles, enriching the Chinese literature strongly.
     From the aspect of narrative mode, the urban novels since 1990’s continue the narrative tradition of the accident and modern novels of China, i. e., they noticed the family question, and utilized the model of a handsome scholar and a pretty girl, and appealed the free love and marriage, as well stickled to both love and 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urban novels born from the new culture and language background also formed a set of narratives mode with its own characters which is the daily life rising in the love and marriage. Life has been the main part of the love and marriage, but not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love and marriage have to exceed. The human fall in love and get married in the daily life, and then learn to know love and marriage in the life, at last, control their own love and marriage to make good life. Corresponding to this, the urban novels searched the romance in the life with nothing remarkable, and then imprint it by method of writing love and marriage novels with post-modernist. Such love and marriage novels normally include the challenge to the logical thinking, i. e.“pure love”and“ethics”, so that the novels show both the pioneer posture and the suspicion of fawning on customs and seeking novelty. Image creation narrating is one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since 1990’s, because the urban novels were affected by the public screen culture with rapid development, which makes it purchase the intuitionist language style and the hipping subject selection. These characters were hardly to be found in the modern urban novels of China.
     If we review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since 1990’s, we can easily find that“person”, especially“a single person”including the personal standpoint, personal emotion and personal lust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racter. It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erson’s realization in the modern process of China, and it also should be on guard because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its mercerization and computerization background. Similarly, the rising of gender awareness and feminism in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also show its dual character.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as kept noticing on the females how to enhance their place in the love, marriage and family to get the independent power in the male chauvinism society. However, if the female awareness and feminism were publicized overly, it would lead to the flaws such as body writing the narrate. Therefore, in current, the love and marriage urban novels of China is facing a difficulty to search a narrative mode of a harmony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and to publicize the harmony among love, family and society.
引文
①陈雪:《消费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文学写作》,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②参看陈雪《消费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文学写作》,同前。
    ③胡平:《新世纪文学形势的变化及应对》,《上海文学》2010年第8期。
    ①白烨:《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走进新世纪的考场》,《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②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F.杰姆逊:《文化转向》,中译本,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①成伯清:《消费主义离我们有多远》,《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②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参看罗钢为该书所作前言《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
    ④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余宁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②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③陈维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陈晓明:《走向新状态——当代都市小说的演进》,《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②《文艺报》,2005年7月26日。
    ①徐德明:《都市文学叙述的暧昧与超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②见《都市想象与新都市小说》,《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③陈继会:《文学传统与新都市小说》,《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④贾立萍:《欲望之境与生存之象—论九十年代新都市小说》,《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⑤胡良桂:《当代都市文学的形态》,《小说评论》1996年第10期。
    ⑥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⑦谭桂林:《论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性爱叙事》,《文艺争鸣》1999年第1期。
    ①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②张赟:《论近三十年女性小说的先锋性》,《理论与创作》2010第2期,第17-22页。
    ③翟瑞青:《角色困惑: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双重角色冲突》,《.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28-133页。
    ④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黄晓娟:《从精神到身体:论“五四”时期与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话语变迁》,《.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第184页。
    ⑥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⑦周新民:《身体: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贵州社会科学》2004第2期,第71-75页。
    ⑧葛红兵:《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身体话语》,《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180页。
    ⑨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⑩屈雅红:《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世纪演替》,《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第45-50页。
    ①乔以钢:《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南开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28页。.
    ②贾世传,陆文采:《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78-80。
    ③马航飞:《消费时代的缪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欲望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④王纪人:《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简论90年代的文学写作》,《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⑤参见傅晓翎:《从秘密花园到喧闹酒吧——浅论陈染、林白与卫慧的创作》,《.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唐濛.《从灵魂向肉体倾斜——以王安忆、陈染、卫慧为代表论三代女作家笔下的性》,《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艾尤.《“个人化写作”与女性欲望表达——简析林白和陈染的女性欲望书写》,《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陆孝峰:《陈染、林白的女性写作》,《.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⑥参看杨洪承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情爱、性爱、欲望写作问题(笔谈)》,《.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9页。
    ①徐仲佳:《论中国小说现代性流变与性爱问题的关系》,《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同上。
    ②杨洪承:《20世纪中国文学性爱与欲望书写的文学史反省》,《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同上。
    ③杨经建:《性爱叙事: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建构——论中国文学史上三次性爱文学创作浪潮》,《学术界》2007年第6期。
    ④宋桂友:《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王彦彦:《20世纪中国小说性爱叙事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⑤见张光芒:《欲望叙事的溃败:从个体写作到身体写作》,《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王洪岳:《当代文学中的欲望叙事与犬儒主义》,《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⑥赵树勤:《快乐原则与主体地位的确立——论当代女性文学的性爱主题》,《文艺争鸣》2002第5期,第54-58页。
    ⑦刘小妮:《冲进性禁区的叙事策略与困境——20世纪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性爱书写》,《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第5期,第54-58页。
    ⑧柯贵文:《伦理的失序与重建——论新世纪的婚恋小说》,《五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8-10页。
    
    ①蔡正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③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文学评论》(北京),1994年第1期。
    ④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杭州)2002年第1期。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②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211页。
    ④见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266—267页。
    ⑤茅盾:《乡村杂景》,《茅盾选集》第4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
    ①茅盾:《都市文学》,《申报月刊》(上海),第2卷第5期,1933年5月15日。
    ②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城市底层的文学表述及其研究日渐兴盛,以至于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底层文学”和“底层研究”的热点话题。这种研究体现了真切的现世关怀和问题意识,乃是从“问题”出发所形成的思路。按照大的背景,将描述都市底层人及其生活、心灵、情感以及命运的作品纳入都市文学的范畴,一方面是对“底层研究”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都市文学、都市小说的全貌。关于这一点,施战军先生在《论中国式的城市文学的生成》一文中有很精辟的见解,见《文艺研究》(北京)2006年第1期。
    
    ①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新版上卷),《绪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5页。
    ②参看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文学论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③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①栾梅健:《189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②《申报》1901年2月13日。转引自栾梅健《189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同前。
    ③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传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①沈从文:《绅士的太太》,见《沈从文文集》(第一卷),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1982年版。
    ②师陀:《谈<结婚>》,《收获》1982年第2期。
    ③师陀:《师陀全集》(第五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④赵江荣:《道德目光下的城市叙事———以师陀<结婚>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②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同前,第214页。
    ③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陕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④参看严家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一文的相关论述,见其《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5页。
    ⑤顾诚吾(顾颉刚):《对于旧家庭的感想》,《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
    ⑥参看徐杨.王确:《生活、身体以及文学消费——论“新世纪文学”的婚恋叙事》,《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①高长虹:《走到出版界——写给<彷徨>》,《狂飙》周刊(上海)第1期,1926年10月10日。转引自贾振勇,《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3期。
    ②茅盾:《关于<呐喊>和<彷徨>》,《大众文艺》(延安)第2卷第1期,1940年10月。
    ③对于“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探讨,自1928年钱杏邨(阿英)《野祭》(《太阳月刊》1928年第2期)一文就开始加以探讨,此后茅盾、丁玲等左翼文学作家也多有论及。而其作为文学史概念进入学术史的视野,则始于王瑶、张毕来等人的文学史著作。详可参看熊权《论“革命加恋爱”概念的历史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2008年第5期。
    ④按照陈晓明先生的说法,当代中国的都市文学一直都不发达,直到90年代,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见其《走向新状态:当代都市小说的演进》,《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①参看程光炜:《重访80年代的“五四”——我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并兼及“当下性”问题》,(《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的相关论述。
    ②陈晓明:《走向新状态:当代都市小说的演进》,《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③林坚:《别人的城市》,《花城》1990年第1期。
    ①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
    ②参看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③参看龚群:《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④王晓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⑤张光芒:《天堂的尘落——对张炜小说的道德精神总批判》,《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①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初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走向》,《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②同上。
    ③张颐武:《大历史下的文学想象——新世纪文化和新世纪的文学》,《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
    ①张光芒:《当代文学正在丧失反映现实的能力》,《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9期。
    ②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③樊星:《当代文学对国民性的新认识》,《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
    ④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245页。
    ①王安忆:《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②池莉:《你以为你是谁》,《小说月报》1995年第4期。
    ③白烨:《精神的凸显与艺术的拓展——2006年的长篇小说》,《演变与挑战》,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①葛红兵:《沙床》,《作家杂志》2003年第12期。
    ②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河北学刊》2006年第4期。
    ③李洁非:《物的挤压》,《上海文学》1993年第9期。
    
    ①朱文:《我爱美元》,《小说家》1995年第3期。
    ②周洁茹:《熄灯作伴》,《是谁在深夜说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4页。
    ③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①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李永芳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性科学》2009年第1期。
    ③L. Sklair,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pp. 41-42。
    ④参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⑤王朔:《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①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页。
    ②参看《<碧奴>:苏童重述孟姜女神话》,文章来源:http://book.people.com.cn/GB/69363/4791445.html。
    ③卫慧:《像卫慧那样疯狂》,《钟山》1998年第2期。
    ①侯小艳:《摇曳多姿的都市风景——浅析都市文学中的几类女性形象》,杨宏海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都市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303页。
    ②孙桂荣:《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68-79页。
    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①颜嬅:《若你离去,谁许我余生幸?罚厍斐霭嫔?2010年5月第1版,第107页。
    ②落落:《剩者为王》,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15页。
    ③落落:《剩者为王》,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15页。
    ④落落:《剩者为王》,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15页。
    ①参看方刚,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①杨雨:《中国男性文人气质柔化的社会心理渊源及其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4期。
    ②康奈尔:《男性气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③潘向黎:《雪深一尺,我在美浓等你》,《小说界》2003年第2期。
    ①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69页。
    ①《被占领的卢西娜》,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9月版,第76页。
    ②《从二区到六区》,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9月版,第62页。
    ①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01页。
    ①鲁敏:《企鹅》,《山花》(上半月)2009年第9期。
    ②《父亲还在渔隐街》,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9月版,第87页。
    
    ①[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版,第382页。
    ①杨联芬:《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卷。
    ②曹雪松等:《三角恋爱解决法》,《妇女杂志》1925年第11卷2号。
    ①参看徐杨:《发现“第三者”:中国现代文学婚恋叙事片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②林凌:《论“五四”时期的婚外恋小说》,《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③冯沅君:《隔绝》,《冯沅君创作译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美]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42--43页。
    ①尹旦萍:《美女崇尚现象的文化反思》,《江汉论坛》2008年7月。
    ②梁桥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1次印刷第53页。
    ③戴锦华:《徐坤:嬉戏诸神》,《山花》1996年第1期。
    ④李铁:《犯桃花》,《上海文学》2011年第1期。
    
    ①潘婧:《展若》,《上海文学》2010年第10期。
    ②池莉:《她的城》,《中国作家》2011年第1期。
    ①池莉:《她的城》,《中国作家》2011年第1期。
    ①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8页—164页。
    ①王海鸰:《<中国式离婚>讲的不是离婚》,《三月风》2004第10期。
    ①安妮宝贝:《烟花夜》,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版。
    ②张贺敏:《王海鸰:我永远只关心当下》,《深圳商报网络版》2006年第11期,第26页。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①孙玉洁:《当代青年“边际人”心态初探》,《青年研究》1994年第4期。
    ①陈晓明:《文学超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②杨扬:《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审美方式的变化》,杨宏海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都市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12页。
    ③薛晋文:《1990年代以来中国都市言情剧审美价值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4月。
    ①池莉:《我的城》,《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1年第2期。
    ②池莉:《中国作家》2011年第1期。
    ③胡滨:《都市文学与新都市文学的走向》,杨宏海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都市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32页。
    ①《从二区到六区》,何锐主编《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9月版,第76页。
    ②张嫱:《新都市意识的开放语境——岭南女作家新都市小说初探》,见:《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都市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9页。
    ①卫慧:《愈夜愈美丽》,《水中的处女》,花山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②[挪]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③徐坤:《游行》,《遭遇爱情》,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①六六:《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活》,
    ①柯贵文:《中国现当代婚恋小说述论》,《学术界》2007年第4期,第260页。
    ②王宁:《后新时期与后现代》,《文学自由谈》1994第3期,第260页。
    ③江腊生:《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苏州大学》2006.年第12页。
    ④张新颖.金理编.:《王安忆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期,第173页。
    ⑤张新颖.金理编.:《王安忆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期,第175页。.
    ①陈华积:《论池莉的婚恋小说与时代性》,《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3页。
    ①池莉:《不谈爱情》,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①陈华积:《论池莉的婚恋小说与时代性》,《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池莉:《我坦率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①刘震云:《一地鸡毛》,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①于淑静:《论90年代都市小说的欲望化写作》,《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第82页。
    ①程文超:《此岸诗情的守望——我读张欣的都市故事》,《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①张欣:《沉星档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②《“新都市文学”研讨会纪要》,《中篇小说选刊》2000第1期。
    ①[法]让—弗.利奥塔:《后现代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②[荷]佛克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认和文化认同的概念》,《国外文学》1994年第1期。
    
    ①江腊生:《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苏州大学》2006年第1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中华书局2010年,第6页。
    ③吴福辉:《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95年,第33页。
    ①任淑芹:《张欣都市小说中的爱情诉求》,《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73页。
    ②周晓莉:《是救赎,还是困境?——论北村的爱情小说的悲剧意识》,《安徽文学》2009年第6期,第55页。
    ①张欣:《张欣文集》《代序:我是谁?》,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
    ②张欣:《张欣文集》《代序:我是谁?》,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
    
    ①林白:《林白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6页。
    ②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2页。
    
    ①西惠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03页。
    ②陆孝峰:《陈染、林白的女性写作》,《文艺争鸣》2007第8期,第152页。
    ③尚静宏.王振军.王凤玲.陈永明:《中国女性文学教程》,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78页。
    ①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40页。
    ②林白:《90年代小说四人谈》,《南方文坛》1997年第2期。
    ③尚静宏.王振军.王凤玲.陈永明:《中国女性文学教程》,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88页。
    ①尚静宏.王振军.王凤玲.陈永明:《中国女性文学教程》,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89页。
    ②叶向东:《毫无节制的写作》,《滇池》1997年第3期,第62页。
    ③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谈话》,《上海文学》1998年第3期。
    ①马春花:《刀刃上的舞蹈——评卫慧<上海宝贝>兼及晚生代女作家创作》,《小说评论》2000年第3期。
    ②卫慧:《上海宝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③卫慧:《上海宝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④棉棉:《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①林宋瑜:《文学妇女与:角色与声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62页
    ①林宋瑜:《文学妇女与:角色与声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71页
    ①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
    
    ①林白:《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钟山》1995年第2期。
    ②陈染:《离异的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0页。
    ①姜丰:《爱情错觉》
    ①张抗抗:《情爱画廊》序,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2页。
    
    ①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以及现代价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②《收获》,2002年第4期,第88-105页。
     ①潘向黎:《满月同行》,《山花》2009年第1期。
    ①洁尘:《你什么时候搬出去》,《山花》2009年第9期。
    
    ①姜丰:《二十世纪末作品精选·爱情错觉》
    ②徐秀:《郑敏教授访谈》,《中国女性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③西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188页。
    
    ①六六:《蜗居》
    ②刘传霞:《商业化的两性游戏与古朴的人间情义—评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
    
    ①中国网www.china.com,《宽容面对离婚现象——中国婚姻观的转变》。
    ②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6期,第99页。
    ①席扬.温左琴:《“城市化”思潮中文学的无奈与可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页。
    ②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①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②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③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①田新彬:《人性的探看者——访严歌苓》,北京:《世界日报》副刊,2006年10月13日。
    ②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③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①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②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③舒欣:《严歌苓——从舞蹈演员到旅美作家》,广州:《南方日报》, 2002年1月29日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法]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法]让·鲍德里亚.生产之镜[M].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读本[M].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0][英]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M].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美]比尔纳等著.超越文化转向[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美]托马斯·弗兰克.酷的征服——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朱珊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5]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7]程箐.消费镜像——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8]包亚明.第三空间、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9]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0]包亚明主编.游荡者的权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2]蒋述卓,王斌.城市的想象与星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3]王唯铭.叫喊的城市:都市文化的观察与思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4]李洁非.城市像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5]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6]蒋述卓等著.城市的想象与呈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7]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8]王文英、叶中强.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9]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0]王侃.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1]周新民.人的出场与嬗变——近三十年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32]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3]谢有顺.身体修辞[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34]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5]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6]雷达.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J] .文艺争鸣,2010(2).
    [37]陶东风.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J] .求是学刊,2004(6).
    [38]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J] .文艺争鸣,2008(2).
    [39]孟繁华.文化研究与当下的文艺批评实践[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
    [40]阎纯德.论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J] .中国文化研究,2002(2).
    [41]徐日君.新时期婚恋文学的变化与发展轨迹[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2]王侃.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J]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3]赖翅萍.现代爱情、婚姻主体的想象与重建——论张抗抗的婚恋叙事[J] .小说评论,2009(4).
    [44]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45]谭桂林.论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性爱叙事[J] .文艺争鸣,1999(1).
    [46]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47]张赟.论近三十年女性小说的先锋性[J] .2010(2)
    [48]翟瑞青.角色困惑: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双重角色冲突[J] .河北大学学报,2007(6).
    [49]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0]黄晓娟.从精神到身体:论“五四”时期与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话语变迁[J] .江海学刊,2005(3).
    [51]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J]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6).
    [52]周新民.身体: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J] .贵州社会科学,2004(2).
    [53]葛红兵.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身体话语[J] .社会科学,2008(3).
    [54]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6.
    [55]屈雅红.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世纪演替[J] .理论与创作,2004(3).
    [56]乔以钢.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J] .南开大学学报,2001(4).
    [57]贾世传,陆文采.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5).
    [58]马航飞.消费时代的缪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欲望叙事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9]王纪人.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简论90年代的文学写作[J] .文艺理论研究,2001(2)
    [60]傅晓翎.从秘密花园到喧闹酒吧——浅论陈染、林白与卫慧的创作[J] .福州大学学报,2001(1)
    [61]唐濛.从灵魂向肉体倾斜——以王安忆、陈染、卫慧为代表论三代女作家笔下的性[J] .当代文坛,2002(2)
    [62]艾尤.“个人化写作”与女性欲望表达——简析林白和陈染的女性欲望书写[J] .当代文坛,2006(1)
    [63]陆孝峰.陈染、林白的女性写作[J] .文艺争鸣,2007(8).
    [64]杨洪承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情爱、性爱、欲望写作问题(笔谈) [J] .湘潭大学学报,2006(4).
    [65]徐仲佳.论中国小说现代性流变与性爱问题的关系[J] .湘潭大学学报,2006(4).
    [66]杨洪承.20世纪中国文学性爱与欲望书写的文学史反省[J] .湘潭大学学报,2006(4).
    [67]杨经建.性爱叙事: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建构——论中国文学史上三次性爱文学创作浪潮[J] .学术界,2007(6).
    [68]宋桂友.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王彦彦.20世纪中国小说性爱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
    [69]见张光芒.欲望叙事的溃败:从个体写作到身体写作[J] .湘潭大学学报,2006(4).
    [70]王洪岳.当代文学中的欲望叙事与犬儒主义[J] .湘潭大学学报,2006(4) .
    [71]赵树勤.快乐原则与主体地位的确立——论当代女性文学的性爱主题[J] .文艺争鸣,2002(5).
    [72]刘小妮.冲进性禁区的叙事策略与困境——20世纪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性爱书写[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5).
    [73]柯贵文.伦理的失序与重建——论新世纪的婚恋小说[J] .五邑大学学报,2007(2).
    [74]孙桂荣.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十六讲[M]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75]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6]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