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折子戏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一种存在方式,它既是戏剧文学读本,又是舞台演出的脚本。它体制短小,却浓缩了戏曲表演艺术之精华,是十分纯粹的戏曲形态。本论文梳理了古代折子戏发展的历史,探讨了从全本戏到折子戏的转变过程,并以较多篇幅论述了折子戏的表演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在文献资料上,本文主要从古典文献如小说、笔记、日记了解明清两代折子戏演出与观赏生态;从折子戏选本中了解折子戏剧目的积累与衍变;从折子戏演出台本与身段谱中寻绎折子戏的表演神韵。在研究方法上,以传统的目录版本学与考据学方法为主。全文以折子戏历史发展为经,以折子戏表演特性与文学特性为纬,点面结合,纵横勾连,力图对折子戏做一番立体观照。
     论文共分以下几个部份:
     绪论,简要概述20世纪以来折子戏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价值和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论述明代折子戏发展历史。通过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折子戏选本与小说、日记等史料,勾勒出明代折子戏之面貌:兴起于明代正德年间;嘉靖、隆庆为其发展期;兴盛于万历年间;繁荣于天启、崇祯年间。
     第二章,论述清代折子戏发展历史。有清一代大量折子戏支配着舞台,折子戏演员众多、班社林立,是为折子戏演出之高峰——剧目与表演走向成熟与定型。重点考察了折子戏集大成《缀白裘》的成书与版本情况以及剧坛花部、雅部折子戏演出之实况。
     第三章,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六十种曲》与《缀白裘》之比较。本章主要就《六十种曲》与《缀白裘》相同出目20剧172折就标目、脚色行当、唱曲、宾白与舞台提示进行细致比较。通过比较,动态地展现了从全本戏到折子戏的转变过程,而从比较中发现折子戏形成的几种方式以及“江湖十二脚色”形成的过程、吊场的特殊处理。
     第四章,折子戏表演艺术成就。折子戏演出促使戏曲脚色行当分工越来越精细。而行当分工精细、表演精湛的极致表现则是独特风格的形成,这些风格在师徒传习中传承,最终形成各行当之流派。流派的形成不仅让昆剧生命得以传承与延续,而且也促使部分折子戏目定型,成为家门戏或为各行当的表演艺术之典范。本章重点考察导演台本《审音鉴古录》的导演构思,并从部份表演身段谱中领悟折子戏表演艺术之神韵。
     附录,《缀白裘》所收花部戏研究。本附录主要对《缀白裘》所收花部折子戏进行微观研究。从这些花部戏考察戏曲从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痕迹以及南方的昆腔、弋阳腔、昆弋腔与南下的梆子诸腔相互交流的局面,指出其在地方戏研究中的文献资料价值。
     结语,对全文作了简要的归纳。
Zhezixi(one act play) is one unique form of performance in the Chinese Opera. It is thin and small in size,but actually melts Chinese Opera's essence.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about the history of Zhezixi's developm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Quanbenxi to Zhezixi,the arts achievements of Zhezixi,and Zhezixi's literary value.As to the literature materials, this article uses the basic materials of drama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ainly to find out Zhezixi's performance entironment in the two dynasties from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s(such as novel,note,diary,etc);to understand the accumulation and evolvement of Zhezixi's Chumu(scene) from Zhezixi's anthology;to figue out Zhezixi's performance essence from its play-script with stage directions and Shenduanpu(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sing,speak,act,fight in the play-script).As to the research methods,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raditional method in studying table of contents edition and textology.The full text,studies Zhezixi'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s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and its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attempts to make a three-dimensional contemplation to Zhezixi.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ntroduction,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n Zhezixi in the academic circle since the 20~(th) century,as well a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the research value of this article and limits several core concepts in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elaborates the history of Zhezixi's developments in the Ming Dynasty.By re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massiv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Zhezixi anthology as well as novels and diaries,this chapter dearly outlines Zhezixi's appearance in the Ming Dynasty:emerging in the Zhengde period;developing in the Jiajing,Longqing period;thriving in Wanli period;prosperous in Tianqi and Chongzhen period.
     The second chapter,elaborates the history of Zhezixi's developments in the Qing Dynasty.In the Qing Dynasty,the massive Zhezixi plays dominate the stage,the Zhezixi actors and the Zhezixi troupe are standing in great numbers.This period witnessed the climax of Zhezixi's performs,when the plays and the performance moved to be matured and shaped.This chapter stresses on the play Zhuibaiqiu, studying its formation and its various versions,and the performance of Zhezixi in Huabu and Yabu.
     The third chapter,from Quanbenxi to Zhezixi——gives a comparison between 60 kinds of plays and Zhuibaiqiu.This chapter gives a detailed comparison on the title, the role,the Quwen(singing parts),the Binbai(spoken parts) and the stage prompts in the 172 scenes in the same 20 plays between 60 kinds of plays and Zhuibaiqiu.The contribution of such a comparison to research on Zhezixi,lies in that it demonstrates the development from Quanbenxi to Zhezixi in a dynamic way.Besides,from such a comparison,we can find several ways of the Zhezixi's formation,as well a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12 roles in Jianghu and the special arrangement of stage, which i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The fourth chapter,probes into the arts achievements of Zhezixi's performance. Zhezixi's performance promotes the further division of roles and relative functions in plays,which further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performance styles and various performance schools.This phenomena display especially apparent in Kunju.It can be said,that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schools not only makes the Kunju opera b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but also urges some of the Zhezixi plays to be shaped into the roles plays,which can be a model of the performing arts.This chapter,focus on studying the direction play-script Shenyin Jiangulu,discussing the conception of the director,and comprehend the essence of Zhezixi's performance from some of the Shenduanpu.
     The fifth chapter,elaborates Zhezixi's textual value by analyzing the Zhezixi plays in Zhuibaiqiu's Huabu scene.This chapter mainly gives a micro-study on the Huabu Zhezixi plays in Zhuibaiqiu.From these Huabu scene,we can clearly find the transition from Qupai-style plays to Banqiang-style plays,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Kun-Tune,Yiyang-Tune,Kunyi-Tune in the south and Bangzi-Tune from the north.Such a study,can provide valuable documentation materials for our earlier local operas study.
     Conclusion,makes a brief summery to the full article.
引文
[1]琴隐翁:《审音鉴古录·序》,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
    [2]郭亮:《昆曲表演艺术的一代范本——审音鉴古录》,《戏剧报》第19期、20期;郭亮:《戏曲导演艺术的历史画卷——审音鉴古录》,《艺术研究》第1辑。
    [3]郑振铎:《中国戏曲的选本》,见《小说月报》第十七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1927年版,第5页。
    [4]韩·吴秀卿:《从“文本”问题看中国戏剧研究的本质回归———兼谈韩国的中国戏剧研究》,《戏剧艺术》2003年1期。
    [5]林逢源:《折子戏论集》,高雄复文书局 1992年版。
    [1]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版。
    [1]洛地:《关于昆班演出本》,《戏曲艺术》1986年第1期。
    [2]洛地:《关于昆班演出本》,《戏曲艺术》1986年第1期。
    [3]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
    [4]王永健:《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5]颜长珂:《谈谈折子戏》,《中华戏曲》第六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6]薛宝琨:《笑的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4年版,第197页。
    [7]曹聚仁:《听涛室剧话》,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版,第158页。
    [8]徐扶明:《牡丹事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藕出版社 1987年版,第169页。
    [1]徐扶明:《折子戏简论》,《戏曲艺术》1989年第2期.
    [2]王安社:《明代折子戏变型发展的三个例子》、《再论明代的折子戏》,均收入《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0年版.
    [3]王安祈:《由芦林说到昆剧的全本与折子》,《表演艺术》第62期.王安祈:《从折子戏到全本戏——民国以来昆剧发展的一种方式》,收入《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里仁书局1996年版。
    [4]林逢源:《折子戏论集》,高雄复文书局 1992年版.
    [5]陈为瑀:《昆剧折子戏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
    [1]李晓:《昆剧表演艺术的“乾嘉传统”及其传承》,《艺术百家》1997年第4期。
    [2]方家骥,朱建明主编:《上海昆剧志》,文化出版社 1998年版,第147页.
    [3]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498-506页.
    [4]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上)》,《戏曲艺术》2001年第02期。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下)》,《戏曲艺术》2001年第03期。
    [5]齐森华:《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2期.
    [1]魏明扬:《试析折子戏的传播特征》,《大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李玫:《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文艺研究》2002年第1期。
    [3]赵天为:《古代戏曲选本中的<牡丹亭>改编》,戏曲艺术 2006年第1期。
    [4]江巨荣:《<牡丹亭>的折子戏》,收入吴敢,杨胜生编:《古代戏曲论坛》,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5]马建华:《理性保护与良性发展——从昆剧的折子戏、缩编戏、改编戏谈起》.《艺苑》2006年第6期.
    [6]李玫:《清代谐谑小戏与文人传奇的关系初探——以<花鼓><扣当>为例》,《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7]任广世:《基于演出视角的明清戏剧文本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8]汪诗珮:《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学海出版社 2000年版。
    [1]曾永义:《论说折子戏》,《戏剧研究》创刊号 2008年1月。
    [2]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第168页。
    [3]廖奔:《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119页。
    [4]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501页、503页。
    [1]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 1958年版。
    [1]本文所引《诚斋乐府》,均见吴梅:《奢摩他室曲丛》二集,上海涵芬楼印行 1928年.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校注,中华书局 2004年版,第195页.
    [2]蔡梦麒撰:《广韵校释》,岳麓书社 2007年版,第1167页.
    [3]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第13页,第31-32页.
    [4]参王万岭:《元刊杂剧“折”的起始与本义》,《戏曲研究》第65辑,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年版。
    [1]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23-24页.
    [2]解玉峰:《读南图馆藏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文献》2001年第二期.
    [3]曾永义:《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收入吴国钦、李静、张筱梅编:《元杂剧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300页.
    [4]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69-170页.
    [1]从郑骞,徐沁君两人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分折的差异来看,声情与剧情的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68-169页。
    [3]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杂出版社 1953年版.
    [4]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第97页。
    [1]陈多、叶长海校注:《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341页.
    [2]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15页,第24页.
    [3]明·笑笑生撰《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477页,第572页,第895-897页,第905页.
    [1]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第114页.
    [2]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3]曾永义:《元人杂剧的搬演》,见《说俗文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4年版,第375页.
    [1]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第42页.
    [2]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第168页.
    [3]在本文完稿时,笔者有幸聆听了台湾学者曾永义先生于2008年4月18日,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作的《我说折子戏》学术演讲,他给折子戏的定义是;其体制短小独立而经舞台淬砺而已艺术脚色化的戏曲.曾先生的演讲对笔者启发颇大,特此感谢,但本文探讨的折子戏主要是脱胎于全本戏这一母体,而此外的折子戏待来日再作考察.
    [4]陆萼庭:《清代全本戏演出述论》,收入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
    [5]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上),《戏曲艺术》2001年第2期.
    [1]潘允端:《玉华堂日记》,手抄本,藏于上海博物馆。下文所引均出自此手抄本,不再一一注明。
    [2]冯梦桢:《快雪堂日记》,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齐鲁书社 1997年版,第768-769页.
    [3]李渔:《笠翁传奇十种》(下),收入《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版,第155页.
    [4]李渔:《闲情偶寄》,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第78页.
    [5]徐珂:《清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年版,第355页.
    [6]陆萼庭藏抄本,转引自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第173页。
    [7]叶堂:《纳书楹曲谱》“自序”与“序”,收入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6辑,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第6页,第2页.
    [8]明·孟称舜:《孟称舜戏曲集》,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巴蜀书社 2006年版,第434页.
    [9]钱德苍著:《缀白裘》,汪协如校,第十二集,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1页.
    [10]林逢源根据《说文解字》“杂,五采相合也”,认为不论是“杂出”、“杂曲”、“杂戏”、“杂剧”,都是指各种各样的戏,见林逢源:《折子戏论集》,高雄复文书局 1992年版,第3页.
    11 无名氏:《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戏剧类》第1781卷,顾廷龙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250页.
    12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弃录》,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书目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807页.
    [1]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书目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617页.
    [2]清·逍遥子撰:《后红楼梦》,韩锡铎、卜维义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第367页.
    [3]吴敢:《说戏曲散出选本》,《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1]郑振铎:《中国戏曲的选本》,见《小说月报》第十七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7年版.
    [2]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第2-3页.
    [3]要注意把折子戏与“短剧”区分开来,广义的短刷是指明中叶以来流行的“南杂剧”;狭义专指三折以下的南杂剧.王安祈在与陆萼庭通信请教时,陆氏特别指示“折子戏”应与“单出戏”有别,“单出戏”是指能独立演出的片段,“折子戏”则必涵盖“表演具代表性”的意义。参王安祈:《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里仁书局 1996年版,第50页.
    [1]参吴敢:《说戏曲散出选本》,《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2]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7页.
    [3]郑振铎:《中国戏曲的选本》,见《小说月报》第十七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7年版.
    [1]明·戴贤编:《盛世新声》,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955年版.
    [2]明·张禄:《词林摘艳》,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
    [1]明·郭勋编:《雍熙乐府》,上海书店 1985年版.
    [2]张禄:《词林摘艳·自序》:“余不惴陋鄙,于暇日正其鱼鲁,增以新调,不减于前谓之林,少加于后谓之艳,更名曰《词林摘艳》.”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张禄:《词林摘艳·自序》,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2页.
    [1]原末题剧名,沈德符《顾曲杂言》道:“东野翠烟消”为元人《子母冤家》戏文。沈德符:《顾曲杂言》,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第203页.
    [2]《盛世新声》与《词林摘艳》原题为“晚景思情”.《雍熙乐府》原未题剧名,隋树森考证首曲为南戏《陈巡检梅岭失妻》之一支,参隋树森:《雍熙乐府曲文作者考》,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年版.
    [1]《迎神奏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明万历二年手抄本影印);寒声、栗守田等:《<迎神奏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收入《中华戏曲》第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宋懋澄著:《九籥集》,王利器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31-33页.
    [2]“喜得功名遂”为南戏《破窑记》最后一出[道和]曲,此处为清唱.
    [3]此四字原抄本中被删去.
    [1]两次以《鸿门会》出现,一次《鸿门设宴》.
    [2]两次《三气周瑜》,一次《二气周瑜》.
    [3]黄竹三:《我国戏曲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中华戏曲》第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单刀赴会》,关汉卿有《关大王单刀会》杂剧,南戏也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1]王安祈:《再论明代折子戏》,收入《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0年版,第17-35页.
    [2]这16出折子戏为:《偷诗》、《姑阻佳行》、《秋江送行》、《潘葛思妻》、《尉迟洗马》、《尉迟赏军》、《雪梅吊孝》、《断机教子》、《三元捷报》、《山伯访友》、《张飞祭马》、《周氏拜月》、《拷打小桃》、《芦林相会》、《安安送米》、《贵妃醉酒》.
    [1]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台北学生书局 1987年.
    [2]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中华书局 2000年版.
    [3]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
    [4]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14页.
    [1]本表按摘选剧目出数的多少排列,对于没标出目名的折子则以首曲做标示.另在锦本甲篇中收入少量戏曲选段,为方便后文的研究也一一列出,并做以标示.
    [2]全名为《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伯皆》.
    [3]本折有“新增清江引”四首,当为明嘉靖间所增,诸本无之。参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205页。
    [4]全名为《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荆钗二卷》.
    [5][三台令]曲,其它版本无;[北沉醉]三曲,又见于世德堂本及明万历富春堂刻《新刻出像音注节义荆钗记》(残本.见:傅惜华《荆钗记南戏的作者与版本问题》,《戏曲论丛》第1辑.)而为他本所无.参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5页.
    [6]此套与汲古阁本全异.
    [7]此段世德堂本、姑苏刻本无,惟汲古阁本有之,在第四十五出《荐亡》.
    [8]收录入锦本甲编,对应明末汲古阁本、万历屠赤水评本第35出《时祀》与嘉靖姑苏中氏刻本《元本王状元荆钗记》第35出。与传本不同的是在[步步娇]与[折桂令]之间,有一段为传本不见或不同的“祭文”.
    [1]全名为《摘汇奇妙续编全家锦囊节妇金钱记》。
    [2]全名为《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王昭君》。
    [3]锦本卷首总目末载,收录于甲编,出自戏文《王昭君》,今存明万历富春堂刊《新刊出像音注王昭君出塞和戎记》一种,锦本此段对应富春堂本第二十九折,前8曲,两本文字极少出入,仅曲牌[浣溪乍],富本作[浣溪纱].锦本最后三支曲,富本不录,当为明刊本删去的旧本戏文原文。见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13,第38页.
    [4]收录于锦本甲编,对应于富本第十折.
    [5]全名为《新刊摘汇厅妙戏式全家锦囊大全刘智远》。
    [6]此段各本均不同.
    [7]诸本皆无.
    [8]与各全本皆异,惟《摘锦奇音》之《三娘汲水遇子》与其接近.
    [9]与诸本旨异.
    [10]全名为《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三元登科记》.
    11 全名为《摘汇奇妙续编全家锦囊姜女寒衣记》.
    12 全名为《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拜月亭》.
    13 此段对应世德堂本第11折《兄妹自叙》;李评本将此二曲移在第二出《兄妹筹咨》。参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381页.
    14 此段对应世德堂本第21折《隆兰遇强》,李评本在第19出《偷儿挡路》。
    15 锦本末录相应曲文.对联下句,底本脱刻.
    [1]全名为《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大全孤儿》。
    [2]全名为《摘汇奇妙全家锦囊续编窦滔回文记》。
    [3]分别为锦本甲编、丙编收录。
    [4]全名为《摘汇奇妙续编全家锦囊张仪解纵记》。
    [5]全名为《摘汇奇妙续编全家锦囊留题金山记》。
    [6]全名为《新编奇妙赛全家锦大全忠义苏武牧羊记》。
    [7]全名为《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姜诗》。
    [8]全名《新刊奇妙全家锦囊王祥》。
    [9]全名为《新刊摘汇奇妙全家锦囊伍伦全备》。
    [1]全名《摘汇奇妙全家锦囊郭华》。
    [2]全名《新刊全家锦囊祝英台记》。
    [3]全名《新刊全家锦囊薛仁贵》。
    [4]全名《新刊全家锦囊江天暮雪》。
    [5]全名《奇妙全家锦囊沉香》。
    [6]锦本收录的此两篇为戏曲“僧尼思凡”刊印年代最早,甲编收录.
    [7]此出与《群音类选·诸腔·小尼姑》、《满天春·尼姑下山》、《缀白裘·孽海记·思凡》、《太古传宗·弦索调时剧新谱·思凡》、《玉谷新簧·思婚记·尼姑下山》等万历青阳腔选出,在内容、文字上相近.见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44-48页。
    [8]此出与《群音类选·诸腔·劝善记·和尚下山》、《满天春·和尚弄尼姑》、《孽海记·下山》、《目莲救母劝善戏文·和尚下山》等前半出相同,但没有后半出僧尼相会情节.见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44-48页。
    [9]《续编》“十二卷木兰记”正文残缺.
    [10]锦本卷首目录,列为乙编《全家锦囊续编》第12卷,正文缺佚.《新增木兰记》为甲编所收.见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25-27页:第41页.
    11 此段四支曲牌八支曲,见明刊《重校金印记》第12出“金钗典卖”,除第七支曲略有出入外,其它两本很少不同,表明锦本所选《金印记》底本与“重校”本的底本《洛阳苏秦衣锦还乡记》都来源于宋元戏文旧本.见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7-8页.
    12 本曲出自《金印记》戏文《苏秦途中自叹》出.此曲不见于传本戏文明刊《重校金印记》,而见于下列明青阳选本所选各出:《摘锦奇音》卷六下层《苏秦负剑西游》、《词林一枝》卷四下层《苏季子途中自叹》、《八能奏锦》卷二下层《苏秦途中自叹》、《尧天乐》下卷下层《苏季子途中自叹》.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87-88页.
    [1]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 1954年版.
    [2]沈德符:《顾曲杂言》,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第210-211页.
    [3]凌潦初:《南音三籁·戏曲》引《拜月亭》“误接丝鞭”套曲.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74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
    [1]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106页。
    [2]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37页.
    [3]冯沅君:《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收入《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 1956年版。
    [4]戴不凡:《明清小说中的戏曲史料》,收入《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5]赵景深:《<金瓶梅词话>与曲子》,收入《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 1980年版.
    [6]徐朔方:《<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7]孙崇涛:《<金瓶梅>所叙剧曲考》,《文献》1990年第1期.
    [8]孙崇涛:《<金瓶梅>戏剧史料辑说》,《文献》1989年第3期.
    [9]蔡敦勇:《<金瓶梅>剧曲品探》,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9年版.
    [1]张进德:《略论<金瓶梅>对戏曲的援用及其价值》,《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
    [2]表格最后四列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盛世新声》、《词林摘艳》、《雍熙乐府》、《风月锦囊》四个折子戏选本。
    [3]明·笑笑生撰:《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31页、第478页、第895页、第907页.此表所引均出自该版本,下文只注明页码,不再赘列版本情况,特此说明.
    [4]《金瓶梅词话》,第252-253页.
    [5]《金瓶梅词话》,第1093-1094页.
    [6]《六十种曲》本第17出“东阁廷宾”与此对应,多一支[解三醒].
    [7]《金瓶梅词话》,第346页.
    [8]分别见《金瓶梅词话》,第1012页、第947-948页。
    [9]《金瓶梅词话》,第1094页.
    [10]《金瓶梅词话》,第477-479页.
    [1]《金瓶梅词话》,第1144-1145页。
    [2]《金瓶梅词话》,第1244页.
    [3]《金瓶梅词话》,第538页.
    [4]《金瓶梅词话》,第531页、第547-548页、第792页、第966-967页、第1093-1094页。
    [5]明有传奇《金丸记》,明·万历选本《赛征歌集》,明末刻本《乐府遏云编》、《醉怡情》均有选入.
    [6]《金瓶梅词话》,第403-404页。
    [7]《金瓶梅词话》,第409页.
    [8]《金瓶梅词话》,第572页.
    [9]《金瓶梅词话》,第729页.
    [1]《金瓶梅词话》,第408页,第905页。
    [2]《金瓶梅词话》,第922页,第1143页。
    [3]《金瓶梅词话》,第1018页。
    [4]《金瓶梅词话》,第1048-1049页。
    [5]《金瓶梅词话》,第1212页。
    [6]《金瓶梅词话》,第599-600页。
    [7]《金瓶梅词话》,第789页。
    [8]《金瓶梅词话》,第905页。
    [1]《金瓶梅词话》,第408页。
    [1]《金瓶梅词话》,第477-479页。
    [2]《金瓶梅词话》,第572页。
    [1]《金瓶梅词话》,第789页.
    [2]《金瓶梅词话》,第895-897页.
    [3]《金瓶梅词话》,第905页.
    [4]《金瓶梅词话》,第1018页.
    [5]《金瓶梅词话》,第1094页.
    [1]《风月锦囊》,收有《四节记》全本,包括四个短剧,《杜甫游春》(春)、《谢安石东山记》(夏)、《苏子瞻游赤壁记》(秋)、《陶彀学士游邮亭记》(冬).《善本戏曲丛刊·乐府红珊》选有《四节记·韩侍郎夜宴陶学士》,《尧天乐》选有《四节记·邮亭适兴》,《徽池雅调》选有《四节记·词赠弱兰》,实则他们都选自《四节记·邮亭记》.
    [2]《金瓶梅词话》,第1143-1145页。
    [3]《金瓶梅词话》,第1212页。
    [4]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第146页.
    [5]蔡敦勇:《<金瓶梅>剧曲品探》,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9年版.
    [1]《金瓶梅词话》,第906-907页。
    [2]刘辉:《论小说史即活的戏曲史》,《戏剧艺术》1988年第1期。
    [3]顾起元:《客座赘语》,谭棣华,陈稼千点校,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3页。
    [1]袁中道:《游居柿录》,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年版,第280页.
    [2]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分别见《快雪堂集》卷56,卷59,卷61;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165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齐鲁书社 1997年版,集164第768-769页;集165第63页,第82页.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记万历甲辰(三十二年),马四娘挈其家女郎十五六人来吴中“唱北西厢全本”;由“全本”可推知应有“非全本”即折子与其相对应.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428页.
    [4]转引自林逢源:《折子戏论集》,高雄复文书局 1992年版,第21页.
    [1]顾起元:《客座赘语》,谭棣华,陈稼千点校,中华书局 1991年版,第243页.
    [1]表中所示为南戏与传奇。另有杂剧17折:《萧何追韩信》、《高唐记》、《京兆记》、《洛神记》、《帝妃游春》、《苏秦夏赏》、《韩陶月宴》、《戴王雪访》、《玉禅师》(包括《玉通和尚骂红莲》、《月明和尚度柳翠》)、《女状元》、《崔护记》、《桂花风》、《男风记》、《园林午梦》、《黄花峪》、《王昭君和番》、《气张飞杂剧》。
    [2]另有以下各出目录漏标剧目,无法判定其全本剧目:雨阵、芳殒、复李、宫怨、邻解、述难,尚末列入.
    [3]另有以下诸剧不知所出,尚末列入:1.无艳冷宫自叹 2.玉贞母子过渡、玉贞割耳全节 3.端明接亲诉情、端明迎亲诉情 4.冯公子怀春 5.花神游玩得旨.
    [4]此选本中目录的标目用好几个标目来表示一出,因此本文视为一出来做统计.如在卷四上,目录标示“五娘描容、五娘祭画、五娘辞墓”而正文则只有首出,按其内容实为一出.
    [5]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第168-169页.
    [1]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24页.
    [2]张岱:《陶庵梦忆》,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4页.下文所引皆自此版本,下文只注明页码,不再赘列版本情况,特此说明.
    [1]《陶庵梦忆》,第30页。
    [2]《陶庵梦忆》,第33页。
    [1]《陶庵梦忆》,第36页。
    [1]《陶庵梦忆》,第49页。
    [1]《陶庵梦忆》,第52页。
    [1]《陶庵梦忆》,第69-70页。
    [2]《陶庵梦忆》,第67页。
    [1]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书目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下文所引均出自此版本,下文只注明页码,不再赘列版本情况,特此说明.
    [2]括号内时间为笔者所补。
    [3]《祁忠敏公日记·棲北冗言上》,第596页.
    [4]《祁忠敏公日记·棲北冗言下》,第603页.
    [1]《祁忠敏公日记·棲北冗言下》,第610页。
    [2]《祁忠敏公日记·棲北冗言下》,第613页。
    [3]《祁忠敏公日记·棲北冗言下》,第617页。
    [4]《祁忠敏公日记·棲北冗言下》,第629页。《马陵道》,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有收入《马陵道》:[中吕·粉蝶儿]“打一轮皂黄”。明末·青溪菰芦钓叟点次《醉怡情》收入《马陵道》:摆阵、刖足、诈疯、雪忿。
    [5]《祁忠敏公日记·归南快录》,第657页。
    [6]《祁忠敏公日记·林居适笔》,第705页。
    [7]《祁忠敏公日记·山居拙录》,第735页。
    [8]《祁忠敏公日记·自鉴录》,第752页。
    [9]《祁忠敏公日记·自鉴录》,第752页。
    [10]《祁忠敏公日记·自鉴录》,第770页。
    11 《祁忠敏公日记·弃录》,第801页。
    [1]《祁忠敏公日记·自鉴录》,第806页.
    [2]《祁忠敏公日记·弃录》,第807页.
    [3]《祁忠敏公日记·癸未日历》,第988页.
    [4]《祁忠敏公日记·甲申日历》,第1003页.
    [5]《祁忠敏公日记·甲申日历》,第1008页.
    [6]《祁忠敏公日记·甲申日历》,第1008页.
    [7]《祁忠敏公日记·甲申日历》,第1009-1010页.
    [1]藏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168页.
    [2]明·无名氏撰:《梼杌闲评》,金心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21页.
    [3]明·无名氏撰:《梼杌闲评》,金心点校,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378页。另《词林一枝》卷四,《八能奏锦》卷五均收有《李巡打扇》,题作《(弓周)弓记》
    [1]清·西湖渔隐主人撰:《欢喜冤家》,于天池、李书点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2]参汪超宏《<欢喜冤家>、<醋葫芦>中的晚明戏曲资料考析》,《文献》2001年第2期。
    [3]清·西湖渔隐主人撰:《欢喜冤家》,于天池、李书点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209-210页。
    [4]清·西湖渔隐主人撰:《欢喜冤家》,于天池、李书点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228页。
    [1]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151页.
    [1]明·金木散人编著,《鼓掌绝尘》,刘葳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469-470页.
    [2]明·孟称舜:《孟称舜戏曲集》,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404-405,第434页,第447-448页.
    [1]明·吴炳:《绿牡丹》,罗斯宁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第65-66页.
    [2]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 1955年版.
    [1]清·李玉:《李玉戏曲集》,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第18页.
    [2]清·李玉:《李玉戏曲集》,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第1612-1613页.《万里圆》剧约作于清初,为方便论述一并列入.
    [1]参王安祈:《再论明代折子戏》,收入《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版.
    [2]本文使用的选本,凡《善本戏曲丛刊》有收入,均以此版本为准,下文不再一一注明.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学生书局1984-1987年影印.
    [3]李平谓早于万历中期,《曲学大辞典》谓明末刻本,在没有更确凿的证据下,本文列为明末选本.李福清、李平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齐森华等编:《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叶德均:《康熙刻本南音三籁》收入《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2-407页.
    [1]槐鼎等编:《乐府遇云编》,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明·徐复祚编:《南北词广韵选》,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7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李简认为康熙末叶到乾嘉之际,戏曲舞台几乎已是折子戏的天下。李简:《元明戏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2]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175页、第177页.
    [1]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84-385页。
    [2]括号内字为笔者加入。
    [3]《缀白裘合选·序》,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1]吴新雷:《缀白裘的来龙去脉》,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2]王实父,即为王实甫。
    [1]见关西大学本《舶载书目》上册,大庭修,“解题”,第49页。
    [2]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85页。
    [3]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85-386页.
    [4]周妙中:《江南访曲录要》,收入《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6页.
    [5]林锋雄:《舶载书目所论<缀白裘>释义》,收入《中国戏曲史论稿》,台北国家出版社1995年版.
    [6]黄仕忠文提为第3面,林锋雄文提为第42页,因笔者哲没见到此书,存疑.
    [1]洞庭箫士、湖南主人另选辑《新刻点板乐府南音》,参前文“万历年间折子戏选本略述”一节.
    [2]黄仕忠《日本<舶载书目>所录中国戏曲考略》文中提及:《舶载书目》原本钞录时“洞庭”二字居中行,而“萧士选辑”与“湖南主人抄点”并列,似不当.盖选辑者实为“洞庭萧士”,而非“萧士”也.
    [3]黄仕忠:《日本<舶载书目>所录中国戏曲考略》,收入《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1月,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传统戏曲与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
    [4]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5]转引自吴新雷:《<缀白裘>的来龙去脉》,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路工:《访书见闻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中没有著录此书。
    [2]此序今本已佚。
    [3]颖陶:《谈缀白裘》,《戏学月刊》1934年第7期.
    [1]颜长珂:《读“再订文武合班缀白裘八编”书后》,《中华戏曲》第4辑.
    [2]癸未为乾隆二十八年,许永昌序中提到“钱君……藏出《缀白裘》一册……凡七刻矣,今复以八集问序于予.”可知第八集出刊年代应在七集之后。癸未年却在辛卯乾隆三十六年之前很久.笔者怀疑“癸未”应为“癸已”即乾隆三十八年之误.另外第八集初次编订时以镜心居士《求作白裘序启》与蕉鹿山人的复信为序.到乾隆三十九年,重新编订第八编时,才补入“吴门许永昌”序文,删减以前的互答信.(参颜长珂:《读“再订文武合班缀白裘八编”书后》,《中华戏曲》第4辑,第79页.)根据第十一集封面朱印“旧八集梆子腔俱换入此集”,颜文把第八集的序言定为乾隆三十九年,此判断更为合理.
    [3]一作苞。
    [4]颜长珂:《读“再订文武合班缀白裘八编”书后》,《中华戏曲》第4辑,第71页.
    [1]宋容仁《<缀白裘>花部地方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2]宋容仁《<缀白裘>花部地方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3]此合刊的宝仁堂本与吴新雷介绍的宝仁堂本都是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九年,除第七、八两集题名不一致外,其它内容均相同。
    [4]吴新雷文中所论述的金阊宝仁堂本与国图合刊本中武林鸿文堂本前六编标名,序文与刊行年代基本一致,而从第七集至第十二集内容差异较大.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2]孙崇涛:《中国戏曲刻家述略》,《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5月.
    [3]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首都图书馆藏.
    [4]首都图书馆藏。
    [5]卷首有“乾隆四十二年校订重镌”。
    [1]括号内数字表该剧所选出目的数量.
    [2]本节介绍主要依据戴云:《刘赤江和他的<续缀白裘新曲九种>》,《学海》2005年2期.
    [1]“碧蕖馆”为傅惜华的书斋号.
    [2]转引自藏云:《刘赤江和他的<续缀白裘新曲九种>》,《学海》2005年2期.
    [3]姚燮:《今乐考证》,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304页.
    [4]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1982年版,第1434页.
    [1]吴新雷;《<缀白裘>的来龙去脉》,《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1]《缀白裘合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2]颜长珂:《珍贵的戏曲史料——读<嘉庆丁巳戊午观剧日记>》,《戏曲研究》第9辑.
    [1]钱德苍著:《缀白裘》,第七集序,汪协如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2]汪诗珮:《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学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63-66页.
    [1]陆萼庭认为《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所记载的演剧情况,多少反映了雍正、乾隆时的戏剧活动实际。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174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1]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2页.
    [2]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18-321页.
    [1]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0-511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98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155-156页.
    [2]原注:这里指胡琴。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447-452页.
    [1]《续琵琶》,为曹雪芹祖父曹寅所作,《胡笳十八拍》为该剧第二十七出《制拍》折蔡文姬写作和弹奏.
    [2]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140-142页。
    [3]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156-159页.
    [1]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341页.
    [2]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472页.
    [3]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581页.
    [4]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586页,第590页。
    [5]以上四出在《王母阆苑大会》中带演。
    [6]从“紧接着盛公子已排定的《长生殿》”来看,应该不是演全本《长生殿》.
    [1]清·李绿园著:《歧路灯》,第631页,第651页.
    [2]清·邱炜:《菽园赘谈》,清光绪本。
    [3]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收入《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4]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64页.
    [1]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7941页.
    [2]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249页.
    [3]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251页.
    [4]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252-253页.
    [5]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299页.
    [1]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302页.
    [2]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303-304页.
    [1]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355-358页.
    [2]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355-358页、第415页.
    [3]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355-358页、第424页.
    [4]陈森著,孔翔点校:《品花宝鉴》,第355-358页、第592页.
    [5]标下划线者为《缀白裘》所收的折子戏,括号内数字表出现的频率.
    [1]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94页.
    [1]转引自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172-173页.
    [2]盛旻:《两淮盐法录要序》,见杨钟义编:《意园文略》卷一,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5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3]转引自华立:《“唐船风说书”与流传在日本的乾隆南巡史料》,《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参周育德:《扬州太平班和迎銮戏》,《戏曲研究》第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
    [2]梁廷柟:《曲话》,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65页.
    [1]安乐山樵著:《燕兰小谱》,收入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1]铁桥山人撰:《消寒新咏》,周育德校刊,中国戏曲资料丛书(内刊)1986年.另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消寒新咏》列18名艺人的名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5页.
    [2]参周育德:《<消寒新咏>演员剧目一览表》,收入《消寒新咏》,铁桥山人撰,周育德校刊,中国戏曲资料丛书1986年,第96-105页.
    [1]情节类似《仪侠记·调叔》.
    [2]以上出目下划线标示者《缀白裘》本未收.
    [1]铁桥山人撰:《消寒新咏》,周育德校刊,中国戏曲资料丛书1986年,第14页.
    [2]铁桥山人撰:《消寒新咏》,周育德校刊,中国戏曲资料丛书1986年,第19页.
    [3]周育德:《名噪都下的集秀扬部》,收入铁桥山人撰:《消寒新咏》,周育德校刊,中国戏曲资料丛书1986年,第159-160页.
    [1]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90页.
    [2]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
    [3]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洲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1]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1]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收入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页.
    [1]铁桥山人撰:《消寒新咏》,周育德校刊,中国戏曲资料丛书1986年,第74-75页.
    [2]《粟庐曲谱》下册,转引自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164-167页.
    [1]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261页.
    [2]关于此时期上海昆剧演出活动,陆萼庭有详细的介绍.见《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280-310页。
    [3]详见顾笃璜:《昆剧史补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4]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活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1]如道光之后的京剧演出: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前三杰”与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后三杰”其演出基本以折子戏为主。
    [2]本戏目内容均依据顾笃璜:《昆剧史补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204页。
    [3]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1]《清末上海昆剧演出剧目志》,见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344-355页.
    [2]见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1]带下划线剧目在《缀白裘》本有收入.
    [1]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5-26页.
    [1]顾笃璜:《昆剧史补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2]顾笃璜:《昆剧史补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3]参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97-211页.
    [1]本文使用的《六十种曲》本为蒋星煜主编:《六十种曲评注》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下文简称为“《六》”,特此说明。
    [2]本文使用的《缀白裘》本为钱德苍编撰:《缀白裘》,汪协如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下文简称为“《缀》”,特此说明.
    [3]《六十种曲评注》本称为《还魂记》,而《缀白裘》本称为《牡丹亭》,为避免产生歧义,本文统一称为《牡丹亭》,特此说明.
    [4]笔者通过比较,发现《六》本与《缀》本相同出目中宾白差异较大,由于文字资料极多,故该部份暂不提交答辩。
    [5]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1]转引自蒋星煜主编:《六十种曲评注》(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1]赵春宁:《西厢记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1]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254页.
    [1]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254页.
    [2]蒋星煜主编:《六十种曲评注》(十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8页.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123页.
    [2]其中《寻亲记·杀德》、《八义记·扑犬》两折无曲文,全为宾白。
    [3]其中劝农、前诱、撇斗、跪池折曲文基本一致,曲牌名略有不同。具体曲牌名的变动详见下文.
    [1]以上12折出自《琵琶记》一剧.
    [2]其它曲文字词上略有改动。
    [3]以上11折出自《荆钗记》一剧.
    [4]以上6折出自《牡丹亭》一剧.
    [5]以上2折出自《红梨记》。
    [6]以上二曲相对于全本第十三“发配”而言为《缀》本所删。
    [7]以上二曲相对于全本第十四“贿押”而言为《缀》本所删.
    [1]上8折出自《寻亲记》.
    [2]以上4折出自《绣襦记》.
    [3]以上5折出自《鸣凤记》.
    [4]此折在《缀白裘》中只演张生跳墙之事,故莺莺赖简之曲文五支全部删减.
    [1]上7折出自《西厢记》。
    [2]以上两折出自《八义记》。
    [3]《缀》本精减了贴、旦两个主要人物上场,因此与之对应的贴、旦相关的六支曲也被精减.以上6折出自《双珠记》.
    [4]以上5折出自《浣纱记》。
    [5]以上3折出自《水浒记》.
    [6]此曲为宾白之干念.
    [1]以上4折出自《千金记》.
    [2]以上4折出自《义侠记》.
    [3]《缀》本“请医”仅对应于《六》本‘抱恙离鸾”出中王店主为生、旦请医及医生为生看病这一情节.删减了与此情节无关的二十支曲。以上三折出自《幽闺记》.
    [4]以上5折出自《白兔记》.
    [5]此折出自《西楼记》.
    [1]任广世:《基于演出视角的明清戏剧文本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81页。
    [2]《荆钗记·别祠》一出结尾,钱玉莲出嫁后,其父伤痛女儿的离开,《缀》本与《六》本都有:“(外吊)[前腔]…….”
    [1]齐如山:《齐如山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293页.
    [1]徐渭:《南词叙录》,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46页.
    [2]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页.
    [3]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页.
    [4]康保成:《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2]冯沅君:《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85页,第87页.
    [3]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4]《缀白裘》本与《六十种曲》相比,《缀》本用“科”提示舞台动作更少.
    [1]《梨园公报》,藏于上海图书馆.
    [1]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186页.
    [2]徐渭:《南词叙录》,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246页.
    [3]王骥德:《曲律》,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页.
    [4]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226页。
    [5]参见周育德:《扬州太平班和迎銮戏》,《戏曲研究》第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2]清·黄旛绰:《梨园原》,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7页.
    [1]即正净.
    [2]又称副,由副净演化而来.
    [3]从副净演化而来.
    [4]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脚色概说》,收入《说俗文学》,联经出版社1984年版,第291页.
    [1]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7页.
    [2]参汪诗珮:《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学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4页.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123页.
    [2]参看李贞仪:《近代昆剧艺术的传承》,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1]焦菊隐:《<武则天>导演杂记》,收入《焦菊隐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147页.
    [2]傅雪漪:《绘情绘声,为后世法——谈昆曲身宫谱》,《戏曲艺术》1997年第1期.
    [3]郭亮:《昆曲表演艺术的一代范本——审音鉴古录》,见《戏剧报》第19期、20期,1961年.
    [1]郭亮:《戏曲导演艺术的历史画卷——审音鉴古录》,《艺术研究》第1辑.
    [2]汪诗珮:《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学海出版社2000年版.
    [3]参见吴新雷:《审音鉴古录的道光本和咸丰本》,收入《古代戏曲论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121页.胡亚娟:《<审音鉴古录>版本及年代作者考》,《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4]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五辑,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
    [5]琴隐翁《审音鉴古录·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81-178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下文所引均出自此版,简称《审》,只标注页码与剧目,特此说明.
    [1]谭正璧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上海书店1981年版,第1654-1655页.
    [1]下文中《审音鉴古录》本省称为《审》本:《缀白裘》本省称为《缀》本.
    [1]李渔:《闲情偶寄》,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74页.
    [2]清·洪升:《长生殿》,郑尚宪导读,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174页.
    [3]清·孔尚任:《桃花扇》,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4]为便于比较,以下将《六》本与《缀》本各自独有的部份用斜体与下划线标示.
    [5]蒋星煜主编:《六十种曲评注》(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6-407页.
    [1]《审音鉴古录·牡丹亭》,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81册,第585-596页.
    [1]参见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Q5年版,第437页.
    [1]郭亮:《戏曲导演艺术的历史画卷》,《艺术研究》第一辑。
    [1]蒋星煜主编:《六十种曲评注》(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2]《审音鉴古录·琵琶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81册,第40-41页.
    [1]郭亮:《昆曲表演艺术的一代范本——审音鉴古录》,《戏剧报》第19期、20期,1961年.
    [1]为行文方便,“/”前为原文,“/”后为按语,各句后标注出目名及页码,均引自《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81-178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凡出目名前标有“续选”均出自1782册,其它均为1781册.特此说明.
    [1]郭亮:《昆曲表演艺术的一代范本——审音鉴古录》,见《戏剧报》第19期、20期,1961年.
    [1]《审音鉴古录·荆钗记》,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236页.
    [1]无名氏:《审音鉴古录·长生殿》,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507-516页.
    [1]《审音鉴古录·荆钗记》,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263-283页。
    [2]《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290-303页.
    [1]凡批语均以斜体带下划线标示。
    [2]无名氏《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255-257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3页。
    [2]《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71-73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3页.
    [2]《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361-363页.
    [1]《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662页-663页.
    [2]《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665页。
    [3]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228页.
    [1]《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97-99页.
    [1]李惠绵:《从<荆钗记><琵琶记>台本析探<审音鉴古录>的表演美学》,收入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
    [2]《审音鉴古录》,收和《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187页.
    [3]《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771-772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1页.
    [2]无名氏:《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153-154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0。
    [2]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第191页.
    [3]《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321-326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2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0页.
    [2]《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193-196页。原文有长篇“黄门赋”,本文为节省篇幅,仅摘取部份,其它从略。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561页.
    [2]无名氏:《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278-280页.
    [1]无名氏:《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书》集部,第1781册,第241-245页.
    [1]张岱:《陶庵梦忆》,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1]王骥德:《曲律》,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页。
    [2]李渔:《闲情偶寄》,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3]《脈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所收242种杂剧中,102种附有穿关.见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4]冯沅君:《孤本元明杂剧钞本题记》,收入《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341页。
    [5]曾永义:《元人杂剧的搬演》,收入《说俗文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361页。
    [6]曾长生口述,徐凌云、贝晋眉校订:《昆剧穿戴》,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附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审音鉴古录》,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81册、1782册.以下括号内分别注明出目名称与页码,凡出目名前标有“续选”均出自1782册,其它均为1781册.特此说明.
    [2]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847页.
    [3]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851页.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六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2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843页。
    [2]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855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844页.
    [2]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852页.
    [1]冯沅君:《孤本元明杂剧钞本题记》,收入《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3S8页。
    [1]黎新:《论戏曲服装的演变与发展》,《戏曲研究》1958年第3期。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1]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页.
    [2]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5页.
    [1]汪诗瑕:《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学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249页.
    [2]参见傅雪漪:《绘情绘声,为后世法——谈昆曲身宫谱》,《戏曲艺术》1997年第1期.
    [1]参见傅雪漪:《绘情绘声,为后世法一谈昆曲身宫谱》,《戏曲艺术》1997年第1期.
    [2]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639页.
    [1]阿英:《雷峰塔传奇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另参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639页.
    [2]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640页。
    [3]《梨园公报》,民国十七年九月五日,藏于上海国书馆。
    [1]徐凌云演述:《昆剧表演一得》第三集序文,管际安、陆兼之记录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第11页。
    [2]徐凌云演述:《昆剧表演一得》第二集,管际安、陆兼之记录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43页。
    [3]通行本误作“老实”,“骨个捞什”是“这个东西”。
    [4]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640页。
    [1]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640-641页.
    [2]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641页.
    [1]周传瑛:《懂、美、感——关于戏曲表演的三层境界》,《艺术研究资料》第7辑,1983年12月,第248-249页.
    [1]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9-90页.
    [2]清·顾彩:《容美纪游》,吴柏森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306页.
    [3]函关曙,相当于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东起崤山,西至渣津,亦称崤函。而河南省灵宝县与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构成的三角地带,在元以前,为同一行政区域。详参陈芳:《论“梆子腔”的名义》,收入《清代戏曲研究五题》,里仁书局2002年版,第39页.
    [4]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7页.
    [5]李调元:《剧话》,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6]转引自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秦腔”条,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83页.
    [1]寒声认为《缀白裘》中“梆子腔”实际可分为两类:一类可能是较早期的山陕梆子,另一类“梆子腔”是属曲牌体或民歌小曲类.见寒声:《关于山陕梆子声腔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华戏曲》第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2页。
    [2]钱德苍编撰:《缎白裘》,第一集,汪协如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页.
    [3]笔者所见鸿文堂本与汪校如点校本《缀白裘》均没有第六集“凡例”,转引自寒声:《关于山陕梆子声腔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华戏曲》第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3页.
    [4]饯德苍编撰:《缎白裘》第十一集,汪协如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页.
    [5]李调元:《剧话》,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6]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华书局2005年,第89-90页.
    [1]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小惠”条,收入叶德辉编:《双梅景阁丛书》,清光绪宣统问刊本,第11页。
    [2]见清·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七招”条,收入《四部备要》集部,清别集,中华书局据北江遗书本校刊本,第2-3页.
    [3]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8页.
    [4]王骥德:《曲律》,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
    [1]王锦琦,陆小秋:《浙江乱弹腔系源流初探》,《中华戏曲》第4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2]陆小秋、王锦琦:《梆子、梆子腔和吹腔》,收入《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3]孟繁树:《论乾、嘉时期长江流域的梆子腔》,《中华戏曲》第9辑,第147-163页.
    [4]廖奔:《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台北贯雅出版社1992年,第186-194页。
    [5]潘仲甫:《论乾、嘉时期京师“秦腔”初探》,收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2页.
    [1]其中《抢甥》、《瞎混》、《水战》三出版心虽题为“梆子腔”,没有使用任何曲调,全为宾白,故不列入表内,特做说明.
    [2]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收入《双梅景阁丛书》,清光绪宣统年间刊本,第11页.
    [3][西调][靼曲][花鼓曲][凤阳歌][仙花调][银绞丝][五更转]诸曲调是唱梆子腔时常用到的.
    [1]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
    [2]唐碧辑录:《扬州风土词中的戏曲曲艺史料》,收入《曲苑》第一辑,江苏古藉出版社1984年版,第264页.
    [1]参见陈芳:《论“梆子腔”的名义》,收入《清代戏曲研究五题》,里仁书局2002年版,第85页。
    [2]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台北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3页.
    [3]汪蔚林编:《孔尚任诗文集》卷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1页.
    [4]清·李调元:《剧话》,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47页。
    [5]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7页。
    [6]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第204-205页.
    [7]李振声:《百戏竹枝词》,收入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7页.
    [1]林鹤宜:《清中叶畅销书<缀白裘>地方戏的刊行、流传和腔调衍变》,收入《规律与变异:明清戏曲学辨疑》,台北里仁书局2003年版,第233-234页.
    [1]钱德苍编撰:《缀白裘>,第六集,汪协如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9-110页.
    [2]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3]叶堂:《纳书楹曲谱》,收入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6辑,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第12页.
    [4]徐渭:《南词叙录》,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1]参曾永义:《俗曲演唱——写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俗曲演唱会”之前》,收入《说俗文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20页。
    [1]沈德符:《顾曲杂言》,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尉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1992年版,第904页.
    [3]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1992年版,第895页.
    [1]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Z].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2]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Z].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3]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三集)[Z].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4]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Z].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5]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九集)[Z].北京:中华书局,1964.
    [7]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1-6)[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1987.
    [8](清)钱德苍编撰.缀白裘[M].汪协如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9](清)玩花主人辑.(清)钱德苍增辑.绘图缀白裘十二集[Z].上海:上海启新书局,1923.
    [10](清)无名氏.缀白裘合选[Z].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11]蒋星煜等.六十种曲评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2]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10)[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13](明)毛晋.六十种曲[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4](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金)董解元.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6](元)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元)王实甫.西厢记[M].(王季思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18](明)王骥德著.陈多、叶长海校注.王骥德曲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9](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0](明)潘允端.玉华堂日记[M].手抄本,藏于上海博物馆.
    [21](明)冯梦桢.快雪堂日记[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Z].济南:齐鲁书社,1997.
    [22](明)戴贤.盛世新声[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1955.
    [23](明)张禄.词林摘艳[A].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0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4](明)郭勋.雍熙乐府[M].上海:上海书店,1985.
    [25]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影印明万历二年手抄本)[A].中华戏曲(第三辑)[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26](明)宋懋澄.九籥集[M].王利器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7](明)凌濛初.南音三籁[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74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8](明)杨慎.丹铅总录[M].嘉靖三十三年刊本.
    [29](明)袁中道.游居柿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0](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1](明)范濂.云间据目钞[A].笔记小说大观(六)[Z].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32](明)胡文焕.群音类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3](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谭棣华,陈稼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1.
    [34](明)张岱.陶庵梦忆[M].马兴荣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5](明)无名氏.祷杌闲评[M].金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36](明)金木散人.鼓掌绝尘[M].刘葳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37](明)吴炳.绿牡丹[M].罗斯宁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8](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9](明)孟称舜.孟称舜戏曲集[M].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成都:巴蜀书社,2006.
    [40](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A].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
    [41](清)无名氏.《审音鉴古录》[A].见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书[Z].集部·戏剧类第1781、178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2]吴梅.奢摩他室曲丛(二集)[M].上海:上海涵芬楼印行,1928.
    [43](清)李渔.李渔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4](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45](清)邱炜.菽园赘谈[M1.清光绪本.
    [46](清)逍遥子.后红楼梦[M].韩锡铎、卜维义校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47](清)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48](清)李玉.李玉戏曲集[M].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9](俄)李福清、(中)李平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50](清)梁章钜.浪迹续谈[M].刘叶秋、苑育新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5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2]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53](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54](清)李绿园.歧路灯[M].李颖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55](清)陈森.品花宝鉴[M].孔翔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56](清)盛昱.两淮盐法录要序[A].(清)杨钟义.意园文略[A].《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567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7](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8]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59](清)铁桥山人.消寒新咏[M].周育德校刊,北京:中国戏曲资料丛书,1986.
    [60](清)洪升.长生殿[Z].郑尚宪导读,合肥:黄山书社,2001.
    [61](清)张廷玉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62](清)刘廷玑.在园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3](清)顾彩.容美纪游[M].吴柏森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64](清)孔尚任.桃花扇[M].王季思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5](清)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M].于天池等点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6](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张慧剑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7](清)杨米人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M].路工编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68](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A].(清)叶德辉.双梅景阁丛书[Z].清光绪宣统间刊本.
    [69](清)洪亮吉.卷施阁文[A].四部备要(集部,清别集)[Z].北京:中华书局据北江遗书本校刊本,1936.
    [70]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1]《中国戏曲志》编委会.中国戏曲志[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
    [72]蔡梦麒撰.广韵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7.
    [73]谭正璧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Z].上海:上海书店,1981.(专著)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周贻白.中国剧场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
    [5]孙崇涛、黄仕忠笺校.风月锦囊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林逢源.折子戏论集[M].高雄:高雄复文书局,1992.
    [8]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9]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1]周妙中.清代戏曲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12]王永健.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13]颜长珂.谈谈折子戏[A].中华戏曲(第六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4]薛宝琨.笑的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15]曹聚仁.听涛室剧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16]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7.
    [17]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M].台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18]陈为璃.昆剧折子戏初探[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9]方家骥、朱建明.上海昆剧志[M].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20]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1]汪诗瑕.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M].台北:学海出版社,2000.
    [22]廖奔.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3]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4]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M].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
    [25]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6]曾永义.元人杂剧的搬演[A].说俗文学[Z].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27]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8]陆萼庭.清代全本戏演出述论[A].华玮、王瑷玲.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
    [29]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0]王安祈.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M].台北:里仁书局,1996.
    [31]隋树森.雍熙乐府曲文作者考[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32]蔡敦勇.《金瓶梅》剧曲品探[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
    [33](意大利)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4]戴不凡.小说见闻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35]齐森华.曲学大辞典[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6]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7]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38]李简.元明戏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9]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0]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41]路工.访书见闻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3]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4]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M].郑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7.
    [45](日本)青木正儿.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4.
    [46]顾笃璜.昆剧史补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47]赵春宁.西厢记传播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8]齐如山.齐如山全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49]冯沅君.古剧说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50]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51]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91.
    [52]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3]高宇.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54]周贻白.戏曲演唱论著辑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55]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56]洪惟助.昆曲辞典[Z].台湾宜兰: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
    [57]曾长生口述.徐凌云、贝晋眉校订.昆剧穿戴检索(油印本)[Z].苏州:苏州市戏曲研究室内刊自印,1963.
    [58]吴新雷.中国昆剧大辞典[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9]阿英.雷峰塔传奇叙录[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60.
    [60]徐凌云演述.管际安、陆兼之记录整理.昆剧表演一得(第一、二、三集)[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1960.
    [6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62]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63]孟繁森.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64]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65]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音乐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66]作家出版社编辑部.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第一集)[Z].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67]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二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68]寒声、栗守田等.《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A].中华戏曲(第三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9]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70]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集[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71]郑振铎.中国戏曲的选本[A].小说月报(第十七卷号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72]王安祈.从折子戏到全本戏——民国以来昆剧发展的一种方式[A].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台北:里仁书局,1996.
    [73]王万岭.元刊杂剧“折”的起始与本义[A].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第65辑)[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74]曾永义.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A].吴国钦、李静、张筱梅.元杂剧研究[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5]黄竹三.我国戏曲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A].中华戏曲(第三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76]傅惜华.荆钗记南戏的作者与版本问题[J].赵景深.戏曲论丛(第1辑)[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77]冯沅君.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A].古剧说汇[Z].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78]戴不凡.明清小说中的戏曲史料[A].小说见闻录[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79]赵景深.《金瓶梅词话》与曲子[A].中国小说丛考[Z].济南:齐鲁书社,1980.
    [80]朱建明.从《玉华堂日记》看明代上海的戏曲演出[A].赵景深.戏曲论丛(第一辑)[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81]林锋雄.舶载书目所论《缀白裘》释义[A].中国戏曲史论稿[C].台北:台北国家出版社,1995.
    [82]林鹤宜.清中叶畅销书《缀白裘》地方戏的刊行、流传和腔调衍变[A].明清戏曲学辨疑[Z].台北:里仁书局,2003.
    [83]谭正壁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Z].上海:上海书店,1981.
    [1]周妙中.江南访曲录要[A].文史(第二辑)[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颜长珂.读“再订文武合班缀白裘”书后[J].中华戏曲(第4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3]颜长珂.珍贵的戏曲史料——读《嘉庆丁巳戊午观剧日记》[A].戏曲研究(第9辑)[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4]周育德.扬州太平班和迎銮戏[A].戏曲研究(第9辑)[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5]江巨荣.《牡丹亭》的折子戏[A].吴敢,杨胜生编.古代戏曲论坛[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吴新雷.审音鉴古录的道光本和咸丰本[A].吴敢、杨胜生.古代戏曲论坛[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7]李惠绵.从《荆钗记》《琵琶记》台本析探《审音鉴古录》的表演美学[A].华玮、王瑷玲.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
    [8]陈芳.论“梆子腔”的名义[A].清代戏曲研究五题[Z].台北:里仁书局,2002.
    [9]寒声.关于山陕梆子声腔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A].中华戏曲(第2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10]王锦琦、陆小秋.浙江乱弹腔系源流初探[A].中华戏曲(第4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1]陆小秋、王锦琦.梆子、梆子腔和吹腔[A].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2]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13]潘仲甫.论乾、嘉时期京师“秦腔”初探[A].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4]唐碧辑录.扬州风土词中的戏曲曲艺史料[A].曲苑编辑部.曲苑(第1辑)[Z].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84.
    [15]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脚色概说[A].说俗文学[Z].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
    [16]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胡适文集(2)[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李玫.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J].文艺研究2002,(1).
    [18]赵天为.古代戏曲选本中的《牡丹亭》改编[J].戏曲艺术2006,(1).
    [19]郭亮.昆曲表演艺术的一代范本——审音鉴古录[J].戏剧报,1961,(19-20).
    [2D]郭亮.戏曲导演艺术的历史画卷——审音鉴古录[J].艺术研究,第一辑.
    [21](韩)吴秀卿.从“文本”问题看中国戏剧研究的本质回归——兼谈韩国的中国戏剧研究[J].戏剧艺术,2003,(1).
    [22]洛地.关于昆班演出本[J].戏曲艺术,1986,(1).
    [23]马得.昆剧传统折子戏——两省一市昆剧会演速写[J].上海戏剧,1982,(4).
    [24]徐扶明.折子戏简论[J].戏曲艺术,1989,(2).
    [25]王安祈.由芦林说到昆剧的全本与折子[J].表演艺术(第62期),1998,(2).
    [26]李晓.昆剧表演艺术的“乾嘉传统”及其传承[J].艺术百家,1997,(4).
    [27]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上)[J].戏曲艺术,2001,(02).
    [28]戴申.折子戏的形成始末(下)[J].戏曲艺术,2001,(03).
    [29]齐森华.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0]魏明扬.试析折子戏的传播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5,(6)
    [31]李玫.清代谐谑小戏与文人传奇的关系初探—以《花鼓》《扣当》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2005,(6).
    [32]任广世.基于演出视角的明清戏剧文本形态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
    [33]解玉峰.读南图馆藏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J].文献,2001,(2).
    [34]吴敢.说戏曲散出选本[J].艺术百家,2005,(5).
    [35]徐朔方.《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J].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36]孙崇涛.《金瓶梅》所叙剧曲考[J].文献,1990,(1).
    [37]孙崇涛.《金瓶梅》戏剧史料辑说[J].文献,1989,(3).
    [38]张进德.略论《金瓶梅》对戏曲的援用及其价值[J].明清小说研究,2004,(4).
    [39]刘辉.论小说史即活的戏曲史[J].戏剧艺术,1988,(1).
    [40]汪超宏.《欢喜冤家》、《醋葫芦》中的晚明戏曲资料考析[J].文献,2001,(2).
    [41]颖陶.谈《缀白裘》[J].戏学月刊,1934,(7).
    [42]吴新雷.缀白裘的来龙去脉[J].南京大学学报,1983,(3).
    [43]吴敢.《缀白裘》叙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
    [44]吴敢.《缀白裘》叙考(上)[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45]吴敢.《缀白裘》叙考(续)[J].徐州教育学学学报,2001,(3).
    [46]黄仕忠.日本《舶载书目》所录中国戏曲考略[A].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11月,中山大学中文系传统戏曲与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会议资料.
    [47]孙崇涛.中国戏曲刻家述略[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5).
    [48]戴云.刘赤江和他的《续缀白裘新曲九种》[J].学海,2005,(2).
    [49]华立.“唐船风说书”与流传在日本的乾隆南巡史料[J].清史研究,1997,(3).
    [50]朱建明.乾隆三十九年春台班戏目[J].黄梅戏艺术,1983,(1).
    [51]朱建明.清代徽班史料的重大发现:记《乾隆三十九年春台班戏目》[J].黄梅戏艺术,1983,(1).
    [52]康保成.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J].文学遗产,2001,(2).
    [53]傅雪漪.绘情绘声,为后世法——谈昆曲身宫谱[J].戏曲艺术,1997,(1).
    [54]胡亚娟.《审音鉴古录》版本及年代作者考[J].艺术百家,2007,(3).
    [55]黎新.论戏曲服装的演变与发展[J].戏曲研究,1958,(3).
    [56]梨园公报,民国17年9月5日,藏于上海图书馆.
    [57]周传瑛.懂、美、感——关于戏曲表演的三层境界[J].艺术研究资料(第7辑),1983,(12).
    [58]汪诗瑕.《缀白裘》地方戏曲之小戏研究[J].国立编译馆馆刊,第28卷第1期.
    [59]曾永义.俗曲演唱——写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俗曲演唱会”之前[A].说俗文学[Z].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60]曾永义.论说折子戏[J].戏剧研究,2008,(1).
    [61]宋容仁.《缀白裘》花部地方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
    [62]李贞仪.近代昆剧艺术的传承[D].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