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摔跤的复兴之路如何以史为鉴,中国摔跤的发展历史为当代体育事业创造了那些经验?为此,本研究以中国摔跤的“文化融合”为线索,通过分析中国摔跤在祭祀、娱乐、军事中的演变过程,寻觅其历史原貌,展现其文化风采。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史料、亲身体验来获取材料,然后运用现代流行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方法,试图从中国摔跤文化的历史研究中,寻找中国摔跤文化当代发展的新路径。
     本研究以中国摔跤历史的发展、竞技化发展两条路径对中国摔跤的已有研究做了综述。第一,从劳动起源说、军事起源说、蚩尤创造说,考证了中国摔跤的源头;从名称和功能的演变梳理了中国摔跤技术、理念变更的历史过程。第二,总结了在西方体育影响下中国摔跤竞技理念、竞技技术、竞技规则的发展。这两种研究的丰硕果实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例如,表演和娱乐机制也是中国摔跤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从祭祀的中国摔跤、娱乐的中国摔跤、军事的中国摔跤三个层面展开。通过对技术和理念的融合演变过程,以及其中的文化意义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本研究考察了中国摔跤祭祀的用途。中国摔跤作为仪式的一部分,是与祖先或神明沟通的“桥梁”。通过“头戴牛角,两两相抵”来纪念祖先勇武精神,通过效仿鹰击长空的动作沟通神明,祈福消灾。娱神的过程中人类的心灵得到安慰、释放,身体得到锻炼,赢得健康。娱神的中国摔跤最终又有了娱人方向的转化。通过江湖艺人这一团体的生产,中国摔跤融合了奇戏、杂技、舞蹈、音乐的内容,脱离“娱神”的部分有了独立的发展,成为娱乐身心,即“娱人”的独立活动。
     2.本研究分析了娱乐的中国摔跤之形成,以及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帝王和民众从需求、文化地位等各层面都有着严格的分野。两个阶层各自运用权势和所掌握技术及财富,生产出中国摔跤娱乐的多样性。帝王的猎奇心理将中国摔跤引入宫廷。宫廷中极度丰富的表演项目,剧情观赏的需要使“宫廷跤”摔的富丽堂皇。成为帝王展现国力的强盛,彰显天下的太平的符码。如唐代“角抵戏”的之舞蹈化;宋代“乔相扑”情节之曲折、激动人心。大众的娱乐与生存相关,且老少皆宜。将真假功夫结合,连环喂招之下出奇制胜的固定套路表演塑造了“腥加尖,赛神仙”的传奇。再融江湖艺人“杵门子(要钱)”的技术形成“摔活跤”。各种生存技能的融合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摔跤的街头娱乐功能,使之成为重要的文化复合体。
     3.本研究从作战和军旅生活分析了中国摔跤在军队中发生的技术,文化的融合演变。上古时期作为战争主要手段的中国摔跤,在兵器发展之后,逐渐的向将士身体练习的方向转变。但同时也还作为搏杀的后备手段,作为功力高低的表征后盾备于军事。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将士私下交流和娱乐的游戏。国家“长治久安”远虑的需要又将中国摔跤推向大型庆典,供帝王检阅军队训练效果,向国外展现本国实力之强盛。因其重要的军事作用,成为人才选拔的依据。
     文化融合贯穿中国摔跤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它先后与宗教、娱乐、军事技术和理念的互融形成中国摔跤文化复合体。文化融合之历史经验又提醒我们,需在当代生产通古融西的文化复合体。这要求我们在坚持文化融合精神的前提下做到:保持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激发中国摔跤的生机与活力;发挥中华民族各民族摔跤文化,推动中国摔跤的当下发展;借鉴亚洲各国甚至世界摔跤文化精华,促进中国摔跤的当代发展;借助国际舞台,发现与提炼中国摔跤的文化个性,展示中国摔跤的文化魅力;兼顾中国摔跤消费对象的不同需要,以娱乐性为主线,在服务当下大众文化生活、推进体育表演业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How China Contemporary Wrestling's Renaissance Road use the History as a mirror, what's experience China Wrestling's Phylogeny create for The Contemporary Phys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will take China Wrestling's Cultural Amalgamation as the Thread.
     Looking for its historical origin to show its cultural elegant demeanor by analyzing China Wrestling's evolvement course on Sacrifice, Entertainment and Military.
     First refer to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data, obtain the materials by my own experie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studying, then apply modern popular technique of Cultural Studies, try to look for new developing approach for China Wrestling's Culture from its historical studies.
     The Studies summarize China Wrestling's existing studies by the two methods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Athletics development.
     First:observe the origin of China Wrestling from labor's genetic doctrine, martial genetic doctrine, Chi You creation doctrine; hackle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its technique and variation conception from denomination and function's evolvement.
     Second:summarize China Wrestling's development in athletics conception, technique and Regula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 Physical Education. These two studies'great achievement leads to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For example,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s mechanism is also the important momentum of China Wrestling's development. The studies of China Wrestling's cultures need to unwrap China Wrestling's 3 layers in Sacrifice, Entertainment and Military. Drawi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ought the evolvement course of its technique and conception and analyzing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1. The study observes the purpose of China Wrestling's sacrifice. It is one part of ceremony, and it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Ancestor and the Gods. Memorialize our ancestor's courageous spirits by the way of two persons' wrestling, communicate the Gods by following the lead of the hawk's action in the sky to bless for no disasters. The human got comfort and replacement in the soul during the course of entertaining the Gods, the body got exercises, got health. China Wrestling in the way of entertaining the Gods turned to the direction of entertaining the human at last. Through the barnstormers'production, it synchronized the odd drama, acrobatics, dancing and music, got absolute development by breaking from entertaining the Gods, and became an entertainment for body and mind, that is to say, an absolute activity for entertaining the human.
     2. The study analyzed the form of recreational China Wrestling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monarch and commonage had strict interfluves on the layer of demand, cultural status. The two stratums exerted ascendance and controlled wealth to Produce China Wrestling's recreational variety. The monarch's seeking novelty brought China Wresting into the Palace. The Palace had extreme abundant performances, the Demands of enjoying the guts made the royal wrestling magnificent. It became a symbol Of exhibiting the country's prosperity showing peace and tranquility. The popular entertainment had a good mutuality with survival, suitable to eldest and younger. Various life craftsmanship enriched China Wrestling's recreational functions at a great degree, made it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complex.
     3. The study analyses China Wrestling's technique and cultural amalgamation evolvement happening in the army from campaign and army lives. China Wrestling was used as the major strategy for the war in the ancient times, after developing the weapons, it turned to the direction of officers and soldiers' taking exerci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lso used as last measures for struggling, used as functional token backup force for the military. It is a game entertained by soldiers in the daily life. The country's needs for keep a long peace will promote China Wrestling to be a great Celebration, so as to let The Monarch inspect the army's training effect, to show the country's puissant strength to the foreigners. Because of it important martial Functions, will be the proofs for selecting the talents.
     The Cultural Amalgamation impenetrate each historical phase of China Wrestling's development, it formed China Wrestling's. cultural complex by combining with the religion, entertainment, martial technique and conceptio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ultural Amalgamation also remind of us, it needs to produce cultural complex of going through the anciently and to be in harmony with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during the contemporary era. Under the presupposition of persevering in the spirit of The Cultural Amalgamation
     This needs to live up to:keep extra large open condition, inspire China Wrestling's vitality; bring into play various nation's Wrestling cult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Wrestling; consult the cultural elites from Asian countries even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find and abstract its cultural individuality by international Stage to lay out its cultural loveliness; consider its consumers'different demands, put the recreationalist in the first place to seek its new developing path by serving the Commonage's cultural lives promoting physical performance.
引文
[1][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
    [2]有人称之为中国式摔跤、有人称之为中国跤术。为在体育视野之外探寻其文化意义,本文统称为中国摔跤,以别于西方的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引用时尊重原文.
    [3]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66.
    [4] http://www.ngzb.com.cn/staticpages/20080331/newgx47f022ed-1361597.shtml
    [5]王俊璞.中国摔跤缘何能在巴黎扎根[J].记者观察,2005(5):12-13.
    [6]张冬梅.不甘寂寞的强身之宝[J].健身经纬,2003(5):50.
    [1]张冬梅.不甘寂寞的强身之宝[J].健身经纬,2003(5):17.
    [2]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们出版社,2006:187-194.
    [3]苏学良,王利生.中国跤发展的战略研究提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2):99-107.
    [4]汪伟信.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性[J].体育文化月刊,1993(12):45.
    [5]李宝如.中国跤历史浅谈[J].中华武术,2005(6):53.
    [6]魏云贵、陈长庚.中国式摔跤的竞技特点与文化特征——兼谈中国式摔跤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技,2003(1):15.
    [7]李宝如.中国跤历史浅谈[J].中华武术,2005(6):53.
    [1][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4.
    [2]习太云.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85:10.
    [3]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
    [4]赵岷、李金龙、李翠霞.中国摔跤文化的历史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8(6):34.
    [5]徐东哲.国技论略[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1]卜键.角抵考[J].文学遗产,2000(1):23.
    [2]刘桂芳.中国古代体育萌芽——蚩尤戏[J].北京体育,1981(5):40.
    [3]蚩尤拳是苗拳的一种,相传始于蚩尤时代,直到清乾隆末年形成系统套路,其风格是“动作原始,架势凶猛”
    [4]石仕贞.蚩尤拳[J].中华武术,1985(11):34.
    [5]所谓“铜角帽”,就是杀牛时把牛头割下,用刀把头皮削到两角边,轻轻把角挖出。割掉牛头面上的皮,顺牛角两侧各留下一条二指宽的皮作帽带用。牛头颈后留下八寸至一尺长的牛皮作为护后脖子用。药制后,按人头形状绷紧,安上铜角。石仕贞.蚩尤拳[J].中华武术,1985(11):28-29.
    [1]田晓岫.说“蚩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2(3):55.
    [2]田晓岫.说“蚩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2(3):56.
    [3]见http://ent.changsha.cn/whxw/200708/t20070810 716190.htm
    [4]在韩国新近出版的历史小说《蚩尤天皇》中,蚩尤被当成韩国人的祖先。此事引起人们对如何评价蚩尤的历史地位的关注。对此,龙海清表示:“其实,我们应给蚩尤翻案。”《长沙晚报》2007年8月13。
    [1]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度》,中国式摔跤才得以定名,以区别于“自由式”和“古典式”。参见金启棕,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69.
    [2]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24.
    [3]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55.
    [4]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57.
    [1]金启琮,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们出版社,2006:54-58.
    [2]金启棕,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们出版社,2006:86-103.
    [3]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12.
    [1]傅永均,满宝珍.中国跤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9-10.
    [2]汤剑文,王舸.摔跤项目的科研综述[J].辽宁体育科技,2003(4):44-47.
    [3]马波.针对影响中国式摔跤手法的因素进行科学训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S1)65-67.
    [4]孙清.中国式摔跤男子中量级优秀运动员技术特点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1]金启孮,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们出版社,2006:169.
    [2]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60.
    [3]佟忠义.中国摔跤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193.
    [4]金启孮,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们出版社,2006:191-194.
    [5]嵇哲,刘海峰.中国式摔跤饮尽孤独[J].记者观察,2004(10):49.
    [1]王毅.文化研究术语[A].见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275.
    [2]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5.
    [3]费孝通.人文价值再思考[A].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38.
    [4]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5-66.
    [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A].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4.
    [1]卢鹏,朱明.祭祀场所性别限制的人类学分析——以哈尼山寨箐口村为例[J].学术探索,2009(1):100.
    [2]《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3](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93.
    [1]图片来源于http://lyj.xwq.gov.cn/wtgdj_xgyw/lydt/msfq/
    [2]金启稼、凯和.中国摔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们出版社,2006:163-164.
    [1]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88-289.
    [1]《列女传》中有记载:“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4.
    [3][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61.
    [1]刘向《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蹴鞠者。”
    [2]卜键.角抵考[J].文学遗产,2000(1):23-24.
    [3]卜键.从角抵到百戏——秦汉时期中国戏剧的艺术走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5):
    [4]《西京杂记》第三卷记载,东海黄公故事是以摔跤为主的戏剧。传说中黄公为东海人,年轻时甚为厉害,能“制蛇伏虎……立于云雾,坐成山河”,老年因体力下降、饮酒过度而“不能复行其术”。但在秦末东海出现白虎时,慨然前往,终因技艺下降丧身虎口。后人根据他的事迹编了《东海黄公》的摔跤之戏。“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5]见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1]司马光曾强烈反对女子相扑,他上奏说:“臣窃闻今月二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备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费。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矛四方也”(司马光《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
    [2]图片来自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7464
    [1]王赛时.清代的布库与善扑——中国摔跤史发微之一[J].柔道与摔跤,1987(4):21.
    [2]满族的布库则多以脚法为主,靠脚力取胜,被称为“官脚”、“撩脚”,《民社北平指南》曰:“(善扑)其技以臂、脚、腰三工为胜”(参见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9.);汉族摔跤可以拳打脚踢,手法丰富,以令对手扑到在地为胜(《角力记》)。
    [3]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05.
    [4]钟衍星.我国古代的女子摔跤[J].柔道与摔跤,1986(5):15.
    [1]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27-228.
    [1]西安城西郊热电厂建立时出土了一些唐三彩,其中有一件两个小儿相互搂抱的陶俑,陶俑小儿穿的衣服看不清楚,似是裸露上身,系着腰带,形似穿着三角裤头:而他们的动作——正面的人右手勾住了对方的脖子,左手抱住对方的腰。后面一人则右手搂对方的腰,左手扳着对方的大腿——告知唐代儿童摔跤。
    [2]柱宇.掼跤家沈三访问记:沈在天桥为创始者,不买牛肉专嗜摔跤[EB/OL].世界日报,1932-12-30.
    [3]图片来源:http://erdensun.blog.sohu.com/135993028.html
    [1]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48.
    [2]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52.
    [3]李成银、刘冯祥.山东华拳论述-孔孟之乡[J].柔道与摔跤,2000(1):24.
    [4]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78-180.
    [1]摔跤的“把位”十分重要,中国摔跤也讲究“抢底手”(左边进攻左手是上手,右手就是底手),有所谓“跤撩一把手”之说。在训练的时候张魁元善用挑勾,传说他拿毛驴练勾子,“驴行走间他站在一侧,突然将一只脚插入驴肚子底下,向上一挑,可以把毛驴撂翻在地。”
    [2]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78.
    [3]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78-180.
    [4]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88.
    [5]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88-289.
    [6]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1.
    [7]参见崔金生.北京档案[J].2004,(7):50.
    [1]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91.
    [2]《元典章》载“……奸民不事本业,游手逐末,甚者习学相捕或弄枪棒,许诸色人等首告是实,教师及习学人,并决七十七:下拜物、钱物付给陈告人充赏……庶箴恣悍之风不作,凶悍之技不传。
    [3] 《公羊专》载,宋闵公手下大将陆长万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大力士和搏斗高手。因宋闵公揭露长万曾被鲁师所俘之事,“万怒,搏闵公,绝其脰,搏地而死”
    [4]和磊.文化研究关键词[J].读书,2006(3):23.
    [1]杨其群.中国古代角抵戏[J].柔道与摔跤,1983(1):23.
    [1]赛时.清代的布库与善扑——中国摔跤史发微之一[J].柔道与摔跤,1987(4):18.
    [1]聆风王子.中国选拔摔跤手去珍宝岛揍苏军,来源于网址:http://www.accn.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63-page-3
    [2]马明达.说剑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55-56.
    [1]黄斌.中国式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34-135.
    [2]李宝如.中国跤历史浅谈[J].中华武术,2005(6):52.
    [3]李宝如.中国跤历史浅谈[J].中华武术,2005(6):52.
    [1]赛时.清代的布库与善扑——中国摔跤史发微之一[J].柔道与摔跤,1987(4):34.
    1.阿琪拉图:蒙古族古代摔跤初探,《体育史料》1982年增刊。
    2.卜键:从角抵到百戏——秦汉时期中国戏剧的艺术走向,《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卜键:角抵考,《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4.蔡龙云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
    5.蔡寅宝:清宫廷的善扑营,《柔道与摔跤》1983年第1期。
    6.崇朴、关彬:跤乡风情录,《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7.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生产》,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8.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
    9.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美中社会和文化》2005年第2期。
    10.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11.戴国斌:武术在全球化中的文化选择,《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9期。
    12.(美)戴维·格伦斯基、马戎等编著:《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3.范青:奇特的摔跤,《柔道与摔跤》1983年第1期。
    14.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傅永均、满宝珍:《中国跤术》,民体育出版社1983年版。
    16.傅永均:摔熊记,《柔道与摔跤》1983年第1期。
    17.郝新艳: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国际化发展研究,《体育科技》2007年第28卷第04期。
    18.和磊:文化研究关键词,《读书》2006年第3期。
    19.黄斌:《中国式摔跤》,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版。
    20.黄大林:柔道运动员的气功,《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1期。
    21.嵇哲、刘海峰:中国式摔跤饮尽孤独,《记者观察》2004年第10期。
    22.金城、徐钢凌:江南淑女活跃柔坛,《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2期。
    23.金炼:民族体育莫失民族特色——中国式摔跤礼之我见,《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2期。
    24.金启拣、凯和:《中国摔跤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金伟仁:中国摔跤史上零的突破,《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2期。
    26.康戈武、邱丕相、戴国斌:从文化好奇到文化战略,《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6期。
    27.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8.李宝如:中国跤历史浅谈,《中华武术》2005年第6期。
    29.李成银、刘冯祥:山东华拳论述.孔孟之乡,《柔道与摔跤》2000年第 1期。
    30.李建辉:中国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访《中国摔跤史》作者爱新觉罗·凯和,《中国民族》2008年第05期。
    31.丽媛:从巅峰到低谷,《草原税务》2001年11期。
    32.林冬明:摔跤技术动作为啥连接不好,《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2期。
    33.林健:摔跤的古与今,《武林》1981年第1期。
    34.刘根胜:中国式摔跤应按照武术向外走推动的路子走,《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5期。
    35.刘桂芳:中国古代体育萌芽——蚩尤戏,《北京体育》1981年第5期。
    36.卢鹏,朱明:祭祀场所性别限制的人类学分析——以哈尼山寨箐口村为例,《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
    37.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8.落风:尚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阅读与鉴赏》2005年第10期。
    39.马波:针对影响中国式摔跤手法的因素进行科学训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S1期。
    40.满宝珍(口述)安康(整理):“天桥把式”并非光说不练,《柔道与摔跤》1983年第2期。
    41.孟正源:牛街摔跤法,《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1期。
    42.潘清:元代江南社会、文化及民族习俗的流变——以蒙古、色目人的移民对江南社会的影响为中心,《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43.赛时:清代的布库与善扑——中国摔跤史发微之一,《柔道与摔跤》1987年第4期。
    44.沈德元:中国式摔跤的各种摔跤绊,《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1期。
    45.石仕贞:蚩尤拳,《中华武术》1985年第11期。
    46.苏学良,王利生:中国跤发展的战略研究提纲,《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5期。
    47.苏学良、李宝如:《京跤史话》,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8.苏学良:中国式摔跤的战略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3期。
    49.孙清:中国式摔跤男子中量级优秀运动员技术特点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50.汤剑文、王舸:摔跤项目的科研综述,《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第4期。
    51.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5.
    52.[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田晓岫:说“蚩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54.佟忠义:《中国摔跤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55.汪伟信: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性,《体育文化月刊》1993年第12期。
    56.王金玉:由挠羊赛说开去,《柔道与摔跤》1987年第4期。
    57.王俊璞:中国摔跤缘何能在巴黎扎根,《记者观察》2005年第5期。
    58.王路遥:中国式摔跤进入奥运会的发展战略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8卷第02期。
    59.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0.王赛时:清代的布库与善扑——中国摔跤史发微之一,《柔道与摔跤》1987年第4期。
    61.王善松:中国摔跤概说,《武林》1982年第6期。
    62.王严明:渔民之乡兴起摔跤热,《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5期。
    63.魏云贵、陈长庚:中国式摔跤的竞技特点与文化特征——兼谈中国式摔跤的现状与发展,《体育科技》2003年第1期。
    64.文冀:清宫行乐图——御前摔跤赛,《柔道与摔跤》1983年第2期。
    65.文凯:蒙古族的儿童摔跤,《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5期。
    66.翁世勋:《<角力记>校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67.锡林浩特、阿·斯琴:蒙古式摔跤常用技术,《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2期。
    68.习太云:《中国武术史》,人们体育出版社1985年版。
    69.习太云:保定快跤传海外(摔跤宗师遗迹人间),《柔道与摔跤》1987年第1期。
    70.小名:有好的民族角力赛,《柔道与摔跤》1987年第1期。
    7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2.徐东哲:《国技论略》,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73.严广才:一幅古摔跤图,《武林》1982年第1期。
    74.阎守扶:摔跤运动史略述,《柔道与摔跤》1984年第2期。
    75.杨立勤:锡伯族摔跤简介,《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1期。
    76.杨其群:中国古代角抵戏,《柔道与摔跤》1983年第1期。
    77.(荷兰)约翰·赫伊津哈、何道宽译:《游戏的人》,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78.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9.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80.张冬梅:不甘沉寂的“强身之宝”,《新体育》1998年第四期。
    81.张凤鸣:谈中国式摔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辽宁体育科技》1997年第5期。
    8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83.张文广:介绍摔跤,《新体育》1950年第3期。
    84.赵岷、李金龙、李翠霞:中国摔跤文化的历史解读,《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6期。
    85.郑斌:受到外籍选手冲击的相扑运动,《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4期。
    86.郑莉、杨静:汉代百戏的兴盛和禁毁,《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7.钟衍星:我国古代的女子摔跤,《柔道与摔跤》1986年第5期。
    88.周西宽:中日体育交流史话(上),《新体育》197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