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城市人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是研究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角度。在把握一个时代城市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城市人口问题,可以对这一时期很多历史现象提出新的解释。深入研究两汉城市人口问题,对了解当时的生产关系,把握两汉城市发展规律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系统分析了汉代城市的发展状况。西汉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到西汉中期已经完成了建立成熟的国都、郡治、县治三级城市体系的任务。这一体系中包括国都、郡治、县治城市,还包含了一批与县治城市规模相仿的“市邑”,即同一县辖区中非县治治所所在的城邑。
     第二部分对汉代城市人口比例做了大胆合理的推算,得出两汉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3左右的结论,两汉时期的城市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三部分从阶级的角度对城市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汉代城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第四部分以里这一基层行政组织作为切入点,从户籍管理和治安管理两个方面出发,对两汉城市人口管理进行了深入考察,同时以动态的眼光分析了两汉四百余年国家对城市人口的控制力度的演变。
     本文致力于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相结合,同时运用统计学、历史计量法、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把握两汉城市特点的基础上,尝试着从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社会构成、城市人口管理等角度出发,对两汉城市人口问题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City is a good angle to study history. Through Researching into the population of cities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some historical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with a new perspective.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problem of Han Dynasty is a very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emporal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mastering the Han Dynasty urban development law.
     The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1.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 Dynasty Urban systematically. After more than 100 years’development, Western Han Dynasty had comple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mature three-class urban system, National Capital, County town and County seat, by the medium term of Western Han. Besides the three kinds of cities, the system included another sort of urban,‘ShiYi’, which is a town in a county while it is not the county seat.
     2. To calculate the urban population proportion of Han Dynasty and get the result 1/3.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result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the urban population proportion of Han Dynasty is a downward trend.
     3. To analysis the 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Ha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 and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Han Dynasty.
     4. To inspect urban population management of Ha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 a kind of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is analysis, focus is that registered permanent address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 have analyzed the evolution of power that Han Dynasty be controlled its urban population by dynamic vision.
     Fou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Han Dynasty, the thesis devotes to more careful research on urban population of Han Dynasty by integrating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using statistics, historical metrology, microscopic analysis, microcosmic analysis methods and so on from the urban population proportion, 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s and urban population management etc perspectives.
引文
①《汉书·郊祀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46页。
    ②《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3页。
    ③《吕氏春秋·君守》,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03页。
    ④《淮南子·原道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⑤魏成敏:《章丘市城子崖遗址》,《中国考古年鉴1994》,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207页;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第3期,第8-20页。
    ⑦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第21-36页。
    ⑧刘斌:《良渚遗址发现5000年古城》,《中国文物报》2007年12月5日第1版;顾学松:《良渚古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光明日报》2007年12月3日第5版。
    ①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0页。
    ②《战国策·赵策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8页。
    ③《战国策·赵策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8页。
    ④《战国策·齐策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1页。
    ⑤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考古》1996年第10期,第1-14页。
    ①《汉书·高帝纪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9页。
    ②《水经注》卷38《湘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8页。
    ③马王推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第35-42页。
    ④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考古》1978年第4期,第271-278页。
    ⑤《汉书·高帝纪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页。
    ①《史记·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2页。
    ②《史记·高祖本纪》注引《括地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7页。
    ③《潜夫论·浮侈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7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398—399页。
    ①《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②《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①《汉书·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②《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汉官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4页。
    ③《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汉官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④《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08页。
    ⑤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6期,第1-12页。
    ①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考古》1996年第10期,1—14页。
    ②罗哲文:《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见的一些古建筑》,《文物》1974年第1期,第31-37页。
    ①内蒙古工作队等:《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第16页。
    ②黄展岳:《一九五五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第21-54页;郭宝均:《洛阳西郊汉代遗址》,《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第18-16页。
    ①樊书海、雷金铭:《阳原西汉遗址和墓葬发掘取得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24日第1版。
    ②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6期,第1-12页。
    ③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第45-54页。
    ④俞伟超:《临淄齐城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281页。
    ⑤《史记·齐悼王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08页。
    ⑥刘庆柱《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考古》1992年第7期,第632-639页,《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考古》1996年第10期,第1-14页。
    ⑦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⑧《汉书·平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3页。
    ①《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07页。
    ②《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07页。
    ③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第46页。
    ①《汉书·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①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②《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3534页。
    ③高敏:《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409页。
    ④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⑤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406页。
    ①向得平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③(唐)杜佑:《通典·职官十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5页。
    ④《汉书·张安世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52页。
    ⑤《汉书·杨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96页。
    
    ①《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1页。
    ②《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29页。
    ③(淸)孙星衍辑:《汉官六种·汉官旧仪卷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页。
    ④(淸)孙星衍辑:《汉官六种·汉官旧仪卷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7页。
    ⑤《汉书·文三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13页。
    ⑥《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21-2422页。
    ⑦《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7页。
    ①《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52页。
    ②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50页。
    ③《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④福建省博物馆:《崇安成村汉城探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第37-47页;杨琮:《论崇安城村汉城的年代和性质》,《考古》1990年第10期,第915-924页。
    ⑤冯永谦、张念思:《宁县城黑城古城址调查记》,《考古》1982年第2期,第155-164页。
    ⑥罗哲文:《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见的一些古建筑》,《文物》1974年第1期,第31-37页。
    ①《汉书·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86页。
    ②《后汉书·伏湛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94-895页。
    ③《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68页。
    ④《汉书·鲍宣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87页。
    ⑤黄展岳:《一九五五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第21-54页;郭宝均:《洛阳西郊汉代遗址》,《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第18-16页。
    ①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6页。
    ②《后汉书·陈忠传》注引《谢承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58页。
    ③《后汉书·虞诩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67页。
    ④《后汉书·申屠蟠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750-1751页。
    ⑤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7页。
    ⑥赵守正:《管子注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2页。
    ⑦《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4页。
    
    ①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7页。
    ③《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53页。
    ④《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30页。
    ⑤《汉书·何武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82页。
    ①《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05页。
    ②《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05页。
    ③《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99页。
    ④《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99-3700页。
    ⑤《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16页。
    ⑥《史记·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5页。
    ⑦《汉书·游侠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8页。
    ⑧《史记·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6页。
    
    ①孙家洲:《汉代民俗与巫风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4期,123-132页。
    ②《汉书·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88页。
    ③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3页。
    ④《汉书·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1页。
    
    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00页。
    ②《后汉书·李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90页。
    ③《后汉书·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5页。
    ④《后汉书·循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5页。
    ⑤《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页。
    ⑥《史记·石奋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68页。
    ⑦《汉书·平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3页。
    ⑧《汉书·王莽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77页。
    ⑨《后汉书·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8页。
    
    ①《汉书·王莽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67页。
    ②《后汉书·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4页。
    ③向德平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④向德平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⑤王符:《潜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7页。
    ⑥《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4页。
    ①王符:《潜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3-144页。
    ②《汉书·金日磾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32页。
    ③《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7页。
    ④《汉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2页。
    ⑤《汉书·卢绾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90页。
    ⑥黄土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劵》,《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劵〉》,《文物》1982年第12期,第21-27页。
    ①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①《后汉书·礼仪中》,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24页。
    ②《后汉书·江革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2页。
    ③《金石萃编》卷一八,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5年,页5A上。
    ④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⑤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⑥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⑦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⑧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页。
    ②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66-167页。
    ③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④《后汉书·和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9页。
    ⑤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②《史记·李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71页。
    ③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④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⑤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⑥《汉书·韩延寿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①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江陵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二),《文物》1995年第3期,第31-36页;李学勤:《〈奏谳书〉解说(下)》,《文物》1995年第3期,第37-42页。
    ③《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49页。
    ⑤《汉书·酷吏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73页。
    ⑥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⑦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03页。
    ①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汉书·王莽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64页。
    ③《汉书·鲍宣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87页。
    ④《汉书·王莽传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25页。
    [1](汉)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汉)高诱注.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汉)刘安.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汉)刘向辑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汉)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陈直.三辅黄图校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1](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淸)孙星衍辑.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赵守正.管子注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1982.
    [15](宋)徐天临.东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晋)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张家山汉墓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20]魏成敏.章丘市城子崖遗址[G].见: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年鉴19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06-207.
    [21]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6.
    [2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J].文物,1983(3):8-20.
    [2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居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简报[J].文物,1983(3):21-26.
    [24]刘斌.良渚遗址发现5000年古城[N].中国文物报,2007-12-5(001).
    [25]顾学松.良渚古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N].光明日报,2007-12-3(005).
    [26]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J].考古,1996(10):1-14.
    [27]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J].文物,1975.(2):35-42.
    [28]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J].考古,1978(4):271-287.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0]罗哲文.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见的一些古建筑[J].文物,1974(1):31-37.
    [3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J].文物,1974(1):8-23.
    [32]黄展岳.一九五五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4):21-54.
    [33]郭宝均.洛阳西郊汉代遗址[J].考古通讯,1956(1):18-26.
    [34]樊书海、雷金铭.阳原西汉遗址和墓葬发掘取得新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7-8-24(001).
    [35]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J].文物,1972(5):45-54.
    [36]俞伟超.临淄齐城遗址[G],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281.
    [37]刘庆柱.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J].考古1992(7):632-639.
    [38]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邯郸区古城址调查简报[J].考古,1980(2):142-146.
    [3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J].考古,1973(4):198-208.
    [40]山东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1(4):449-495.
    [41]山西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襄汾赵康附近古城址调查[J].考古,1963(10):544-546.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J].考古,1990(7):595-600.
    [4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J].考古学报,1985(3):353-381.
    [44]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调查[J].考古,1965(8):377-382.
    [45]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简报[J].考古,1980(2):108-113.
    [46]呼林贵.陕西韩城秦汉夏阳故城遗址勘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7(6):17-19.
    [47]河北文物考古委员会.河北磁县讲武城调查简报[J].考古,1959(7):354-357.
    [48]刘之光,周桓.北京市周口店区窦店古城调查[J].文物,1959(9):56-57.
    [49]北京文物局考古队.建国以来北京市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G].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12.
    [50]冯秉其,唐云明.房山县古城址调查[J].文物,1959(1):71.
    [51]孟浩,陈惠,刘来城.河北武安汲古城发掘[J].考古通讯,1957(4):43-47.
    [52]福建省博物馆.崇安成村汉城探掘简报[J].文物,1985(11):37-47.
    [53]杨琮.论崇安城村汉城的年代和性质[J].考古,1990(10):915-924.
    [54]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宁城县文化馆.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王莽钱范作坊遗址的发掘[J].文物,1977(12):34-43.
    [55]陶正刚.山西闻喜的“大马古城”[J].考古,1963(5):246-249.
    [56]张德光.山西洪洞古城的调查[J].考古,1963(10):547-549.
    [57]天津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65(2):62-69.
    [58]刘龙启,李振奇.河北临城百畅城发现战国兵器[J].文物,1988(3)50-54.
    [59]柏泉,红中.江西新建昌邑古城调查记[J].考古,1960(7):39.
    [60]南京博物院.1959年冬徐州地区考古调查[J].考古,1960(3):25-29.
    [61]王汉彦.周口店区蔡庄古城遗址[J].文物,1959(5):73.
    [62]冯永谦,姜念思.宁县城黑城古城址调查记[J].考古,1982(2):155-164.
    [63]曹汛.叆河尖古城和汉安平瓦当[J].考古,1980(6):566-567.
    [64]侯仁之,愈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的地理环境的变迁[J].考古,1973(2):92-107.
    [65]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J].文物,1977(5):1-6.
    [66]黄土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劵[J].文物,1982(12):17-20.
    [67]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劵’[J].文物,1982(12):21-27.
    [68]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中国书店,1985.
    [69]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几个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6):1-12.
    [70]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1]高敏.秦汉史论集[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72]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4]向得平.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5]胡继窗.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76]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M].杭州:三联书店,1980.
    [77]孙家洲.汉代民俗与巫风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1994(4):123-132.
    [78]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79]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J].东岳论丛,2005(6):11-19.
    [80]李学勤.〈奏谳书〉解说(下)[J].文物,1995(3):37-42.
    [81]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2]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3]张鸿雁.春秋战国城市经济发展史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84]曾延伟.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5]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前秦两汉部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6]林剑鸣、余华青等.秦汉社会文明[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87]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88]瞿同祖著丘立波译.汉代社会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9]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0]周振鹤.周振鹤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1]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2]曲英杰.古代城市[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93]张驭寰.中国城池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94]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5](日)吉田光邦:『素描-漢代の都市』、『東方学報』第47冊(1974年)。
    [96](日)宇都宮清吉:『西漢の首都の長安について』、『東洋史の研究』11卷4号(1952)。
    [97](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の社会と経済』、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1。
    [98](日)松丸道雄等編『殷周秦漢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2001。
    [99](日)佐藤武敏:『漢代の長安の市』、研究会編中国古代史編『中国古代史の研究』2、雄山閣、19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