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成长于“文革”,毕业于80年代初期的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等中国第五代导演,是中国当代电影中一支生力军。他们以其独特的对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参与到了中国新时期以降的二十年的文化发展态势之中。在彰显出第五代电影与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时代的社会文化发展大语境同步的同时,更彰显出他们的改编电影,在诸如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改编观念、改编模式,改编风格的多元化,尤其是使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化方面的探索与超越性价值。
     本论文立足于文学的电影改编这一研究视角,从电影改编的语境、改编的模式以及改编中的叙事话语等层面,关注和探讨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文学改编电影。希望能够从第五代电影对文学的改编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为中国电影的改编添砖加瓦。所以,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政治语境、经济语境、文学语境和电影语境的分析,第二部分择取了第五代导演三位主将的三种电影改编模式:陈凯歌的“反思型”;张艺谋的“民俗型”和吴子牛的“战争型”加以阐释。第三部分则从电影叙事层面上挖掘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的一些共同题材或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内涵。主要包括“文革”题材书写和“刺秦”题材书写。最后一部分则对第五代电影作为一个“代”所呈现出的“代群”符码特质——探索性、改编性、意识形态性、世界性的一次总结与归纳。
Chen Kaige, Zhang Yimou, Tian Zhuangzhuang, Wu Zhinu, etc,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directors in China, who had grown up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graduated in the early 80's, are the elit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ovies. By their unique adaptation ways of literature work, they have participated the two decad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rend since the reform. Manifesting the consistence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movies with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ig context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up new times, I they also manifest their multimodality of movie adaptation, such as the modernization of movie language, movie adaptation concept, adaptation modes, adaptation styles. Especially they made Chinese movies go out of domestic limits, and contributed unprecedented value to the global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vie adaptation of literature, elaborating in the context, the mode, and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of movie adaptation, etc, discusses the movie adaptation of literature by the Chinese Fifth Generation, with the hope to generalize some rules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movie adaptation of literature by the Chinese Fifth Generation, so to help its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first part of this research mainly is concerned about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context, economical context, literature context and movie context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movies adaptation, the second part further discuss it, by selecting the three main figure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reflective type of Chen Kaige", "folk conventions of Zhang Yimou,", "war type of Wu Zhinu". The third part explores the ideology contained some common topics or discourse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from the movie narrative perspective. It include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iscourse and " the Assassination of King Ching" discourse. The last part is a generalization and conclusion of the code feature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manifested as a generation— —explore, adaptation, ideology, globalization.
引文
[1] 《陈凯歌张艺谋谈片》,载《电影作品》1996年第2期,第21页。
    [2] 张振华 曾果伟:《回望第五代》,载张振华编选:《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3] 桂青山:《“第五代”电影二十年来的文化态势》,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1期。
    [4] 贺绍俊 潘凯雄:《“第五代”:文化贫乏下的欲望扩展》,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
    [5] 李洋:《皈依文化结——关于“第五代”电影断想》,载《文艺评论》1990年第3期。
    [6] 张成珊:《试论第五代导演的文化视角》,载《大西北电影》1988年第7期。
    [7] 姚晓濛:《中国新电影:意识形态的观点》,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
    [8] 潘若简:《电影第五代——从黄土地摇到上海滩》,载《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9] 李果 方军:《“第五代”:寻找新的“发迹”之路》,载《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10] 孙绍振等:《“西方东渐”——关于“第五代”电影变化浅说》,载《电影艺术》1996年第1期。
    [11] 李奕明:《从第五代到第六代——90年代前期中国大陆电影的演变》,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
    [12] 尹鸿:《“第五代”与“新生代”》,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
    [13] 弘石:《关于第四、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断想》,载《艺术广角》1989年第1期。
    [14] 李明:《中国“第五代”导演邂逅法国电影“新浪潮”》,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
    [15] 陈犀禾:《“第五代”电影和台湾新电影之比较研究》,载《电影新作》1995年第6期。
    [16] 田方犬彦:《关于“第五代”和小津安二郎的思考——给倪震老师的信》,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17] 夏晓春:《从电影美术的角度试述“第五代”电影创作的流变》,载《北京电影学院》2004年第2期。
    [18] 饶曙光 伸呈祥:《论近年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载《电影文学》1988年第8期。
    [19] 刘树生:《中国的“实验影片”与第五代电影》,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电影电视研究》1986年第6期。
    [20] 张时民:《从文字到影像——“第五代”导演文学情结浅论》,载《电影评介》1988年第6期。
    [21] 张振华:《“第五代”及其文学观》,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22] 夏瑜:《“先锋”作家与第五代导演的同步和错位》,载《西部电影》1987年第10期。
    [23] 周传基:《我国第五代电影创作者的空间观念》,载http://www.jerichorose.com/yssk/yingshi/d5d.htm.
    [24] 郑国恩:《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新电影的造型突破》,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
    [25] 饶曙光:《改编也应当忠实于电影——兼谈<黑炮事件>的改编》,载《西部电影》1986年第10期。
    [26] 仲呈祥:《<红高粱>:新的电影改编观念》,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27] [苏]博戈莫洛夫:《电影如何利用文学》,载《世界电影》1989年第6期,第57页。
    [28] 包括张振华编选:《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柴效锋编著:《周晓文 晓文也疯狂》;张煊编著:《吴子牛 晚钟为准而鸣》;柴效锋等编著:《黄建新年轻的眼睛》;李尔威编著:《为艺谋,不为稻粱谋》,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9] 花军:《第五代导演》,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30] 杨远婴等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1]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32] 张明 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33]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4]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35]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论张艺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36]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话说<黄土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37]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黑炮事件——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38]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 《探索电影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1] 同[31]第2页。
    [42] 陈思和、邵牧君、尹鸿等:《再说第五代》,载《电视·电影·文学》1997年第4期,第59页。
    [43] 同[39]第261页。
    [44] 同[42]第60页。
    [45] 同[1]第21页。
    [46] [美]理查德·詹姆斯·哈维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回忆录——评<中国第五代的起源>》,载《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162页。
    [47] 景虹梅:《背叛还是迷恋——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反思之二》,载《齐鲁艺苑》2003年 第1期,第33页。
    [48] 邵牧君:《中国电影创新之路》,载《电影艺术》1986年第9期,第9页。
    [49] 同[34]第1页。
    [50] 《“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转引自http://www.ccnt.com.cn/show/chwindow/cnlture/dyds/tsyqj.htm.
    [51] 王素萍:《第五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研究综述》,载《影视文化》1990年第3期,第145页。
    [52] 同[39]第262页。
    [53] 同[31]第210页。
    [54] 同[31]第211页。
    [55] 同[46]第164页。
    [56] 同[39]第285页。
    [57] 杨远婴:《百年六代影像中国》,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第104页。
    [58] 同115]第65页。
    [59]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60] 同[42]第61页。
    [61] 张东林:《民族电影艺术传统的更新与发展——中国第五代电影纵横谈》,载《北方论丛》1992年第2期第51页。
    [62] 同[3]第116页。
    [63] 同[46]第164页。
    [64] 同[31]第146页。
    [65] 韦必达:《中国电影第五代在广西的起步》,转引自[粤海 风]www.yuehaifeng.com.cn/YHF2002/yhf2002-3-1.
    [66] 江浩:《江浩文集》,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289页。
    [67] 张煊编著:《吴子牛 晚钟为谁而鸣》,湖南文艺出版1996年版。第322页。
    [68] 同[67]第76页。
    [69] 同[39]第44页。
    [1] 贾磊磊:《语境重合——论电影叙事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互映》,载《电影创作》 1998年第3期,第40~43页。
    [2]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3]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第2页。
    [4]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5]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6]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7] 王宁:《后殖民语境与中国当代电影》,载胡克张卫等主编的《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8] 尹鸿:《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载胡克张卫等主编的《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9] 同[2]第299页。
    [10] 景虹梅:《逃逸还是突围?——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反思之一》,载《齐鲁文苑》2002年第4期,第28页。
    [11] 陈思和等:《话说第五代》,载《电视·电影·文学》1997年第4期,第41页。
    [12] 同[6]第245页。
    [13] 姚晓漾:《中国新电影:意识形态的观点》,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23页。
    [14] 同[13],第23页。
    [15] 韦必达:《中国电影第五代在广西的起步》,转引自[粤海风]www.yuehaifeng.com.cn/YHF2002/yhf2002-3-1.
    [16]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62页。
    [17] 夏辰:《“第五代”导演前生今世》,载《南方周末》2002年2月8日,转引自《网易文化频道》。
    [18]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载《文史哲》2004年第2期,第120页。
    [19] 朱亚辉:《新时期电影导演创作意识的文化透视》,载《艺术广角》1992年第3期,第61页。
    [20] 同[13],第24页。
    [21] 陈陶:《变动时刻的精神突围——电影<一个和八个>赏析》,转引自刘书亮主编《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页。
    [22] 同[13]第25页。
    [23] 同[3]第16、17、19、29页。
    [24] 李奕明:《从“第五代”到“第六代”——90年代前期中国大陆电影的演变》,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第16页。
    [25] 同[6]第242页。
    [26] 唐科:《1993——1997年:中国电影商业化阶段分析》,转引自蒲震元杜寒风 李胜利:《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08—515页。
    [27] 同[6]第259页。
    [28] 彭海军:《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42页。
    [29] 同[6]第287页。
    [30] 同[6]第256页。
    [31] 同[24]第15页。
    [32] 贺绍俊潘凯雄:《“第五代”:文化贫乏下的欲望扩展》,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9页。
    [33] 张卫:《张艺谋与陈凯歌分道扬镳——怪论“第五代”之一》,载《中国电影报》1988/9/25/ ②。
    [34] 金国:《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两个时代》,载《当代电影》1996年第5期,第50页。
    [35] 蒲颖:《“第五代”,还能走多远?》,载《神州学人》2002年第1期,第25页。
    [1] [法]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载《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第4页。
    [2]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 克洛德·托马斯:《新小说·新电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4] 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转见丁亚平 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5] 李陀 张暖忻:《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转见丁亚平 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6] 张时民:《从文字到影像——“第五代”导演文学情结浅论》,载《电影评介》1988年第6期,第12页。
    [7] 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8] 同[6],第12页。
    [9] 仲呈祥:《<红高粱>:新的电影改编观念》,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第44-50页。
    [1] 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第9页。
    [2] 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3、177页。
    [3] 同[2]第171页。
    [4] 李振潼:《论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转引自《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5] [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80页。
    [6]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页。
    [7] 同[6]第268页。
    [8]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新版。第394页。
    [9] 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转引自《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10] 黄健中:《改编应注入导演的因素》,转引自《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11] 同[6]第334页。
    [12] 同[8]。
    [13] 同[6]。
    [14] 转见彭海军:《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42页。
    [15] 同[14],第42—43页。
    [16] 陈晓云:《对话:精神传承与形式转换——从夏衍电影改编实践看一种改编观念》。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89页。
    [17] 同[6]第316页。
    [18] 同[6]第214页。
    [19] 同[6]第244页。
    [20] 同[6]第1—2页。
    [21] 颜纯钧:《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1] 《陈凯歌 张艺谋谈片》,《电影作品》1996年第2期,第21页。
    [1] 转引自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2] 王稼钧:《模式论与电影》,载《当代电影》1993年第6期,第4页。
    [3] 陈犀禾:《论改编》,转引自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4] 同[2]第6页。
    [5] (美)刘帼华:《<菊豆>——跨文化电影的阐述学读解》,《当代电影》1994年第3期,第30页。
    [6] 同[5]第30页。
    [7] 同[1]第158页。
    [8] [美]L. 西格尔:《影视艺术改编教程》,《世界电影》1996年第1期,第210页。第4期第222页。
    [9] 同[1]第66页。
    [10] 同[1]第70页。
    [11] 克里斯丁·麦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6页。
    [12] 同[2]第7页。
    [13] E.魏茨曼:《电影艺术社会学》,《电影世界》1986年第6期,第14页。
    [14] 尼·布朗:《电影与社会:分析的形式与形式的分析》(上),《世界电影》1987年第3期。第90页。
    [15]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16] 同[15]第196页。
    [1]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2] 陈凯歌:《少年凯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3] 同[2]自序第3页。
    [4] 梅朵:《陈凯歌的艺术胜利》,张振华编选:《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5] 同[2]第145—146页。
    [6] 同[2]第159—160页。
    [7] 同[4]第409页。
    [8] 林邵峰:《视觉英雄张艺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9] 黄伟宗著《当代中国文艺思潮论》,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10] 郑洞天:《从前有块红十地》,《当代电影》1988年第1期,第69页。
    [11] 孟悦:《剥露的原生世界》,《电影艺术》1990年第4期,第25页。
    [12] 《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陈凯歌谈<黄土地>导演体会》,转引自《话说<黄土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65页。
    [13] 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4] 同[1]第183—184页。
    [15]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16] 同[15]第140—141页。
    [17] 同[1]第183、189页。
    [18] 同[15]第141页。
    [19] 同[15]第141页。
    [20] 同[15]第141页。
    [21]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页。
    [22] 同[10]第69页。
    [23] 谢园:《他叫陈凯歌》,《当代电影》1993年第1期,第86页。
    [24] 转见张振华编选:《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145页。
    [25] 陈凯歌:电影完成台本《孩子王》,《电影选刊》1987年第6期,第26、42、48页。
    [26] 罗雪莹:《思考人生审视自我——访<孩子王>导演陈凯歌》,《大西北电影》1988年第2期,第63页。
    [27] 同[25]第23—49页。
    [28] 同[25]第32页。
    [29] 同[25]第34页。
    [30] 同[23]第87、89页。
    [31]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32] 同[23]第88页。
    [33] 同[24]第148页。
    [34] 同[21]第215页。
    [35] 邝世:《天下无极陈凯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36] 高云雷 傅继伟:《儒道互补追求融合——陈凯歌传统美学风格浅探》,《电影艺术》1997年第1期,第49页。
    [37] 同[21]第64页。
    [38] 转引自《话说<黄土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39] 《<孩子王>纷说》,《电影艺术》1988年第2期,第27页。
    [40] 同[21]第162页。
    [41] 刘小荣:《贵在追求——评陈凯歌的改编剧本<孩子王>》,《西部电影》1987年第9期,第61页。
    [42] 同[21]第162页。
    [43] 邝世:《天下无极陈凯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5页。
    [44] 同[26]第62页。
    [45] 饶朔光 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46] 同[39]第26、29、31页。
    [47] 同[21]第162页。
    [48] 同[21]第228页。
    [49] 同[21]第229页。
    [50]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51] 同[21]第231页。
    [52] 同[39]第27页。
    [53] 同[13]第31、29页。
    [54] 同[15]第141页。
    [55] 同[15]第142—143页。
    [56] 同[38]第43页。
    [57] 同[15]第145页。
    [58] 同[38]第43页。
    [59] 同[15]第141页。
    [60] 同[38]第13页。
    [61] 同[]5]第141页。
    [62] 同[38]第201页。
    [63] 同[26]第61—62页。
    [64] 同[43]第56页。
    [65] 同[26]第60—61页。
    [66] 同[26]第64页。
    [67] 同[25]第44页。
    [68] 同[26]第67页。
    [69] 同[43]第59页。
    [70] 同[10]第70页。
    [71] 同[21]第236页。
    [72] 同[2]第29页。
    [73] 同[24]第148、171页。
    [74] 同[21]第222、225页。
    [75] 同[21]第146页。
    [76] 陈凯歌 刘青 彭新儿:《我们叫它希望谷》,《电影新作》1984年第3期。
    [77] 尹鸿 邓光辉:《世界电影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98页。
    [1] 李尔葳:《直面张艺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 同[1]第11页。
    [3] 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211页。
    [4] 莫言:《也叫“红高粱家族”备忘录》,《大西北电影》1988年第4期,第4页。
    [5] 《论张艺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6]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7] 刘德濒:《新时期电影民俗化倾向研究》,转见《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1997年版,第459页。
    [8]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9] 同[7]第460页。
    [10] 同[7]第460页。
    [11] 莫言:《红高粱家族》(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12] 同[3]第59页。
    [13]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4] 李明性编辑:《巩俐·张艺谍电影杰作与小说》,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15] 张艺谋 刘恒:《呻吟》,《中外电影》1989年第4期,第8页。
    [16] 同[5]第88—89页。
    [17]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艺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9、102页。
    [18] 同[14]第42页。
    [19] 萧兵:《再论张艺谋电影与人类元语言——<红高粱><火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的再诠释》,《民族艺术》1988年第3期,第117页。
    [20]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21] 同 [17]第124页。
    [22] 同[11]第93页。
    [23] 同[3]第50—51页。
    [24] 同[20]第57页。
    [25]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第120页。
    [26] 同[5]第87页。
    [27] 同[3]第47页。
    [28]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29] 同[14]第45、81、54—55页。
    [30] 同[28]第332—334页。
    [31] 同[5]第75页。
    [32] [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转引自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33] 同[11]第2页。
    [34] 同[20]第43、54页。
    [35] 同[20]第53页。
    [36] 同[1]第33页。
    [37] 同[3]第45—46页。
    [38] 同[20]第64页。
    [39] 同[3]第58页。
    [40]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293页。
    [41] 同[20]第87—90页。
    [42] 同[20]第94页。
    [43]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126、127、155页。
    [44] 同[43]第85页。
    [45] 同[43]第184页。
    [46]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47] 同[14]第89页。
    [48] 同[1]第52—53页。
    [49] 同[13]第254页。
    [50] 同[13]第254页。
    [51] 同[28]第332、334页。
    [52] 王干:《人红灯笼为谁挂——兼析张艺谋的导演倾向》,《文汇报》1992年10月10日。
    [53] 同[7]第488页。
    [54] 同[17]第100页。
    [55] 《陈凯歌张艺谋谈片》,《电影作品》1996年第2期,第21页。
    [56] 同[3]第58页。
    [57] 同[3]第144页。
    [58] 同[3]第126页。
    [59] 同[20]第190—191页。
    [60] 同[20]第102页。
    [61] 同[3]第60页。
    [62] 同[7]第477页。
    [63] 转引自王一川《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1] 参见张煊编著:《吴子牛丧钟为谁而鸣》,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第40页。
    [2] 贾磊磊 杨远婴:《艺境 世态 人魂》,《电影艺术》1994年第6期,第45页。
    [3] 同[2]第41页。
    [4] 江浩:《吴子牛:嗜血的国王》,转见《江浩文集—人物传记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289页。
    [5] 同[1]第325页。
    [6] 同[1]第57页。
    [7] 同[1]第321页。
    [8] 吴子牛:《在失重中寻找平衡——<喋血黑谷>导演艺术总结》,《电影艺术》1985年第5期,第39—41页。
    [9] 同[8]第40页。
    [10] 李约拿:《吴子牛电影散论》,《电影艺术》1987年第3期,第29页。
    [11] 王海啸:《“复活”的环境——看第五代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124页。
    [12] 同[4]第232页。
    [13] 同[1]第127—136页。
    [14] 同[4]第234—236页。
    [15] 同[4]第237页。
    [16] 同[1]第335、330页。
    [17] 同[4]第259—261页。
    [18] 王云缦:《人性光照下的兽性丑恶——谈<晚钟>的成功与不足》,《解放日报》1989年3月16日。
    [19] 汪晓志整理:《吴子牛答麻场隆广》,《八一电影》1988年第1期,第41页。
    [20] 李彬:《电影:可以使地球更小些——访吴子牛》,《人民日报》1989年3月16日。
    [21] 同[1]第327、291页。
    [22] 同[18]。
    [23] 贾磊磊:《战争的徽号——评电影文学剧本<晚钟>》,《八一电影》1986年第12期,第27页。
    [24] 《日本观众谈<晚钟>》,《八一电影》1989年第5期,第36页。
    [25] 同[23]第27页。
    [26] 杨荇农:《<晚钟>敲响之后——听吴子牛谈他的新作<欢乐英雄>、<阴阳界>》,《解放日报》1989年3月20日。
    [27] 同[1]第291页。
    [28] 同[4]第235页。
    [29] 同[1]第291-292页。
    [30] 陈墨:《赤子的意绪——读吴子牛电影札记》,《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第57页。
    [31] 同[4]第240—243页。
    [32] 同[1]第76页。
    [33] 李洋:《世纪末的灰色格言——关于<晚钟>的意义》,《八一电影》1989年第3期,第33页。
    [34] 同[4]第257页。
    [35] 同[30]第57页。
    [36] 任仲伦编著:《新时期电影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37] 同[4]第258页。
    [38] 同[30]第57页。
    [1] 转见《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239—300页。
    [2] 姚晓漾胡克:《电影:潜藏着意识形态的神话》,《电影艺术》1988年第8期,第3—9页。
    [3] 转见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4]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5] 同[4]第25—26页。
    [6] 同[4]第27、29页。
    [7] 陈凯歌:《少年凯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46,179—180页。
    [8] 姚晓漾:《中国新电影:意识形态的观点》,《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20页。
    [9] 同[4]第25页。
    [10] 陈犀禾:《“第五代”电影和台湾新电影之比较研究》,《电影新作》1995年第6期,第65页。
    [11]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第120—121页。
    [12] 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13] 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14] 同[4]第244页。
    [15] 郑国恩:《强烈的视觉造型——中国新电影的造型突破》,《电影艺术》1989年版,第7页。
    [16]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
    [17] 同[4]第285、291页。
    [18] 同[7]第40页。
    [19] 热拉尔·贝东:《电影美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32页。
    [20] 方昆:《<活着>——从小说到电影》,《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76页。
    [21] 王海啸:《复活的“环境”——看第五代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126页。
    [22] 罗艺军:《<霸王别姬>的文化意蕴》,引自《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23] 萧叶整理:《<盗马贼>论辨》,《电影艺术》1986年第7期,第10页。
    [24] 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5]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59页。
    [26]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
    [27] 同[4]第24页。
    [28] 同[16]第150—155页。
    [29] 李尔威:《直面张艺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30] 同[4]第287页。
    [31] 同[4]第256页。
    [32] 同[4]第282页。
    [33] 李尔威:《直面陈凯歌》,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34] 同[7]第44、90、91、72页。
    [35] 罗雪莹:《银幕上的寻梦人——陈凯歌访谈录》,转见《敞开你的心扉——影坛名人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36] 同[32]第10、9页。
    [37] 郭培筠:《暴力·迷恋·背叛——影片<霸王别姬>的文化内蕴阐释》,《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77页。
    [38] 同[16]第299页。
    [39] 同[7]第146页。
    [40] 张卫:《田壮壮电影的二元对立》,《电影艺术》1989年第10期,第27、34页。
    [41] 倪震:《回眸<德拉姆>》,《当代电影》2004年第4期,第5—6页。
    [42] 同[10]第68页。
    [43] 徐家康:《典型的再现与人性的呼唤——漫谈“文革”反思片与新时期战争片》,《文艺评论》1990年的3期,第79页。
    [1]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 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导言第1页。
    [3] 同[2]第15页。
    [4] 周宪:《从小叙事进入当代文学史》,《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第106页。
    [5] 包燕:《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第五代”历史叙事及范文本解读——以三部“刺秦”文本为个案》,《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第135—137页。
    [6] 同[4]第106页。
    [7] 同[4]第106页。
    [8] 转引自罗岗 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9]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66、69、350页。
    [10] 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11] 同[10]第7、65、28、41页。
    [12] 上述引文均转见三部电影中的对白词。
    [13] 转见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4]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页。
    [15] 转引自张颐武:《<英雄>:新世纪的隐喻》,《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第15页。
    [16] 同[15]第11—12页。
    [17] 王宏图:《<荆轲刺秦王>:人性的再勘测与历史的再叙述》,《文学报》(沪)1999年10月14日③
    [18] 同[15]第12页。
    [19]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20] 同[15]第15页。
    [21] 朱亚辉:《新时期电影导演创作意识的文化透视》,《艺术广角》1992年第3期,第60页。
    [22] 姚晓濛:《中国新电影:意识形态的观点》,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23页。
    [23] 同[1]第25—29页。
    [24] 柴效锋编著:《周晓文晓文也疯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37—338页。
    [25] 黄式宪:《<英雄>的市场凯旋及其文化悖论》,《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第22页。
    [26] 张成珊:《试论第五代导演的文化视角》,《大西北电影》1988年第7期,第56页。
    [27] 李尔威:《直面陈凯歌》,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216、157、161、170—171页。
    [28] 陈凯歌:《陈凯歌新片图穷谈锋匕首见》,《北京青年报》1998年11月17日。
    [29] 杨远婴 潘桦 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30] 胡克:《观众启示录——<英雄>现象的一种观察角度》,《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第7页。
    [31] 张卫 李尔威:《<秦颂>剧本讨论纪要》,《当代电影》1995年第6期,第82页。
    [32] 同[29]第300页。
    [33] 同[27]第215页。
    [34] 同[29]第300页。
    [35] 同[29]第302页。
    [36] 亦然:《荆轲护秦王?——一个中国名导演的美学困境》,《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7日(2)。
    [37] 同[29]第383页。
    [38] 同[30]第7页。
    [39] 同[24]第333页。
    [40] 张振华编著:《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398页。
    [41] 同[17]。
    [42] 同[27]第211—212页。
    [43] 吴卫华:《灰色的<秦颂>——对电影<秦颂>的一种阐释》,《电影作品》1996年第6期,第59页。
    [44] 同[24]第335页。
    [45] 同[24]第330—332页。
    [46] 同[30]第7页。
    [47] 易水整理:《玩出一腔子历史的血——陈凯歌答首都新闻界记者问》,《电影艺术》1998年第6期,第74页。
    [48] 同[10]第7、65页。
    [1] 转引自任仲伦:《新时期电影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2] 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3] 饶朔光 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176页。
    [4] 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6页。
    [5] 同[4]第205—206页。
    [6] 郑国恩:《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新电影的造型突破》,《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5页。
    [7] 夏晓春:《从电影美术的角度试论“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的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8页。
    [8] 陈陶:《变动时刻的精神突围——电影<一个和八个>赏析》,转引自刘书亮主编《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9页。
    [9]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10] 同[1]第209—210页。
    [11] 同[1]第223页。
    [12] 《“第五代”电影导演面临新课题——北影青年导演田壮壮谈“探索片”》,转见《光明日报》1988/5/8/②
    [13] 张卫:《第五代被逼——怪论第五代之三》,《中国电影报》1988年1月15日②
    [14] 小于 施武:《修成正果大片策略》,《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4期,第30—31页。
    [15] 王静贤:《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文化策略的比较》,《电影文学》2005年第1期,第20页。
    [16] 同[1]第207页。
    [17] 同[9]第164—165页。
    [18] 同[9]第171页。
    [19] 同[1]第209页。
    [20] 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3页。
    [21]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页。
    [22] 同[20]第285页。
    [23] 同[9]第3页。
    [24] 同[20]第174页。
    [25] 田壮壮:《吹尽狂沙始到金》,《电影艺术》1999年第3期,第18页。
    [26] 同[9]第131页。
    [27] 陈凯歌:《谈艺录》见《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390—391页。
    [28] 参见顾晓鸥:《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29] 夏晓春:《从电影美术的角度试述“第五代”电影创作的流变》,载《北京电影学院》2004年第2期,第40页。
    [30] 同[9]第164—165页。
    [31]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32] 转见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33] 同[9]第123页。
    [34] 柴效锋 纪珉 吕晓明编著:《黄建新年轻的眼睛》,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页。
    [35] 陈雪虎《影像变幻空间——电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36] 陈凯歌:《少年凯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46页。
    [37] 同[9]第146页。
    [38] 李尔藏:《当红巨垦——巩俐、张艺谋》第106页。
    [39] 陈陶:《变动时刻的精神突围——电影<一个和八个>赏析》,转引自刘书亮主编《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40] 韦必达:《中国电影第五代在广西的起步》,转引自[粤海风]www.yuehaifeng.com.cn/YHF2002/yhf2002-3-1.
    [41] 同[39]。
    [42] 戈弗雷·切希尔:《漫长的归途——记陈凯歌》,转引自《世界电影动态》1992年第10期,第42页。
    [43]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44]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45] 同[4]第77页。
    [46] 《话说<黄土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47] 张红军:《电影创造过程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92页。
    [48] 尹鸿 邓光辉:《世界电影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09页。
    [49] 张颐武:《第五代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第11—12页。
    [50] 罗艺军:《第五代与电影意象造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第7页。
    [51] 同[50]第7页。
    [52] 张成珊:《中国电影文化透视——兼论“第五代导演”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483、487、318、316—317页。
    [53] 同[50]第4—6、9页。
    [54] 丁亚平:《百年电影理论文选》(下),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年版,第204、219、251页。
    [55] 同[9]第94页。
    [56] 同[54]第254页。
    [57] 同[4]第16页。
    [58] 同[9]第166页。
    [59] 王宝民:《大地上的事情——重读<黄土地>有感》,载http://218.484.36/st-blog/more.asp?name=4jing4yi & id=1767. 2005/11/25.
    [60] 陈垦:《第五代:穿透中国银幕的幽灵》,《电影艺术》1988年第3期,第17、19页。
    [61] 同[9]第169页。
    [62] 同[50]第4页。
    [63] 王志敏:《第五代电影对中国电影的主要贡献》,《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第28页。
    [64]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65] 同[46]第261页。
    [66] 花军:《第五代导演》,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67] 同[47]第249页。
    [68] 同[66]第32页。
    [69] 陈思和 朱学勤等:《“话说”第五代》,《电视·电影·文学》1997年版,第39页。
    [70] 同[48]第209页。
    [71] 张时民:《从文字到影像——“第五代”导演文学情结浅论》,《电影评介》1988年第6期,第12页。
    [72] 阎晓明:《“第五代”:震撼影坛的艺术运功——中国新电影研讨会述评》,《电影通讯》1988年第12期,第30页。
    [73] 同[63]第27—28页。
    [74] 同[64]第264页。
    [75] 尹鸿:《国际化语境中的当前中国电影》,转见胡克张卫胡智锋:《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76] 同[64]第245—246页。
    [77] 北京电影学院“八五”级导、摄、录、美、文全体毕业生:《中国电影的后“黄土地”现象——关于一次中国电影的谈话》,《上海艺术家》1993年第4期,第24—25页。
    [78] 杨远婴:《百年六代影像中国》,《当代电影》2001年第六期,第104页。
    《第五代导演丛书》:张振华编选:《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柴效锋编著:《周晓文晓文也疯狂》;张煊编著:《吴子牛晚钟为谁而鸣》;柴效锋等编著:《黄建新年轻的眼睛》;李尔威编著:《为艺谋,不为稻粱谋》,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花军:《第五代导演》,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丁亚平:《百年电影理论文选》(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张成珊:《中国电影文化透视——兼论“第五代导演”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陈凯歌:《少年凯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杨远婴等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论张艺谍》,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话说<黄土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黑炮事件——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探索电影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罗艺军等著:《华语电影十导演》,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
    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电影艺术》编辑部:《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电影艺术》编辑部:《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林邵峰:《视觉英雄张艺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邝世:《天下无极陈凯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饶朔光 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李尔葳:《直面张艺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李尔葳:《直面陈凯歌》,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莫言:《红高粱家族》(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任仲伦编著:《新时期电影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春荣:《新时期电影的多元结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
    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明性编辑:《巩俐·张艺谋电影杰作与小说》,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
    蒲震元 杜寒风 李胜利:《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颜纯钧:《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张红军:《电影创造过程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尹鸿 邓光辉:《世界电影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胡克 张卫 胡智锋:《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陈雪虎:《影像变幻空间——电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刘书亮主编:《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江浩:《江浩文集—人物传记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
    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黄伟宗著:《当代中国文艺思潮论》,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年版。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岗 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新版。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克里斯丁·麦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热拉尔·贝东:《电影美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当代电影》1986年到2005年。
    《电影艺术》1986年到2005年。
    《世界电影》1986年到2005年。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电影创作》
    《电影作品》
    《人西北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