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现象学哲学家和美学家关于艺术现象的思想为依据,考察现象学方法和他们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特别是意向性概念和视域概念对于艺术审美本质研究有何意义与价值。
     导言部分主要讨论艺术审美本质研究在我国美学和文艺学理论中的地位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西方现象学哲学和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我国美学和文艺学在艺术审美本质研究上主要的问题是对艺术现象界定不明确,其原因是各自存在着非自明的理论设定。现象学方法能够悬置我们对事物理解中存在的成见,对文艺美学的艺术审美本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的美学思想一方面体现为对具体的艺术创作、作品和接受的分析,另一方面体现为对艺术与存在或真理等关系的分析,这两个方面分别与意向性和视域概念相关,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现象学家那里既有明显的传承性又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帮助我们理解艺术现象的本质结构。
     第一章主要讨论“美的艺术”观念的形成以及传统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的艺术本质观。“美的艺术”观念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过程,艺术自身的发展是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美”的理解明确起来的条件。传统哲学美学的艺术本质观的内在矛盾是一方面将美理解为感性的,另一方面试图将其与理性观念联系起来,其根源则在于主体性哲学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立场;艺术学以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艺术,但却将艺术现象与审美现象割裂开来,以艺术起源和艺术要素问题取代艺术审美本质问题。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以意向性和视域概念为出发点,讨论艺术审美本质与审美意识和存在及真理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分析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包括以此概念为基础的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奠基、观念直观、价值直观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意向性概念的不同变体,如海德格尔的忧虑概念、萨特的意向性概念和梅洛一庞蒂的身体意向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考察从审美意识的角度如何来界定艺术的审美本质。第一节讨论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和本质还原方法的重要意义,它们能够克服本质与现象、存在与现象的二元论,从而克服艺术本质观念的理性、感性和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内在矛盾。现象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对本质与现象关系的传统理解,但由于胡塞尔坚持意识哲学立场,将本质理解为观念,而由于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它的本质——美不能被理解为一般的观念;现象学的本质直观与“艺术直观”有相近之处,但前者是理论行为而后者是感性活动,二者还是根本不同的。第二节依据客体化和奠基概念分析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包含审美直观和审美感受两个部分,应该是这两个部分的统一,但根据胡塞尔的意识分析,特别是将感受划为非客体化行为,即不具有自身独特对象的行为,我们将推导出审美直观与审美感受相分离的结论。舍勒则将本质还原理解为价值还原,即将胡塞尔理解的非客体化的感受(情感、意愿等)行为理解为指向价值客体的行为,从而使审美意识能够构造自身的对象,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行为。但舍勒理解的价值是超感性的,这就又导致审美意识感性与非感性的矛盾。因此在意识哲学立场上理解艺术现象还是存在着很大局限性。
     第三章主要分析胡塞尔的视域概念,包括以此概念为基础的本真性与非本真性、体现与共现、在场与不在场、存在、交互主体性、生活世界等概念的关系,以及视域概念的不同变体,如海德格尔的大地、萨特的前反思的我思、梅洛一庞蒂的肉身、伽达默尔的历史视域等概念的关系,从而考察从艺术与世界的关系角度如何来界定艺术的审美本质。第一节讨论视域概念的重要意义,它改变了我们关于世界的客观存在的理解,即我们能够作为对象来把握的在场的存在是以不在场的存在为前提的,现象学首次将不在场引入了西方哲学。现象学要研究的不只是个别的存在物,更重要的是一般的存在,因此个体的视域就要拓展为世界视域,而这种拓展必须以交互主体性为基础,胡塞尔、萨特、梅洛一庞蒂等人都对交互主体性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但仍然存在着主体性立场与交互主体性立场的矛盾。交互主体性问题对艺术本质研究有重要意义,萨特、英伽登等都将艺术理解为交互主体性的活动,这对于解决艺术之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矛盾很有意义。第二节根据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的划分,讨论艺术作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的属性。生活世界是非课题化的世界视域,而在科学、哲学以及其他的文化活动中世界作为对象被把握,但不同属性的文化活动在对世界或存在理解的深度上是不同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本身不是在场的存在物而是不在场的,而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既是对存在的遮蔽又能够进行去蔽,或者说人的文化“世界”与它的存在基础“大地”之间总是处于遮蔽与去蔽的辩证关系之中,艺术比科学更能揭示不在场之物的意义。这种对艺术与世界关系的辩证理解由于引入了不在场这一概念,比传统的表现论和再现论都更为深刻。但这种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比较抽象,而在受海德格尔影响的解释学美学尤其是接受美学中,总体的、抽象的视域转化为历史的、具体的视域,因此艺术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又凸显出来。第三节依据海德格尔对真理概念的理解讨论艺术审美本质与真理的关系。海德格尔理解的真理不是“符合论”的真理,因为符合论的真理只与在场之物有关,而海德格尔理解的真理是在场与不在场辩证关系中呈现的真理,在此意义上的真理就与艺术之美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观点启示我们不应当仅仅将艺术审美本质理解为某种抽象的、固定的东西,而是应当理解为一种活生生的、在每次具体的艺术活动当中自身显现的东西。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角度分析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图像意识、符号意识和审美情感之间,以及它们与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主要讨论艺术创作与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关系。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是艺术创作的关键环节,但艺术创作最终要落实到技术性的操作层面,梅洛-庞蒂将胡塞尔意识主体的感知转化为身体主体的感知,使感知与客观事物融为一体,进而与不在场的世界的整体相协调,从而克服了艺术创作中审美感知与技术操作的矛盾,同时也克服了感知与情感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艺术形式在创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形式不仅是客观的艺术作品的特性,而且渗透到了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萨特则将想象理解为对自在存在的克服和对人的自由世界的构造,认为现实世界是破碎的而想象能够构造一种不在场的完整性,指出美和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性的、自由的想象活动,他强调了审美想象的实践性,从而也解决了想象与情感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虚构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虚构是建立在想象的创造性和自由性基础上的对现实时空关系的克服和对虚拟时空关系的构造的活动。但由于哲学立场的局限,梅洛-庞蒂和萨特都没有将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视为一个整体,反而有使它们对立的倾向,因而都具有片面性。
     第五章主要以文学和视觉艺术这两种艺术类型为例,讨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的问题。英迦登的作品存在论与形式主义的、结构主义的作品存在论的区别在于,他将作品理解为意向性存在而不是实体性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还原为艺术接受的过程,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接收过程不是纯主观的,二者不可分割。由于文学以语言符号为载体,而视觉艺术是一种图像,文学和视觉艺术这两类艺术可以还原为符号意识和图像意识,胡塞尔对图像意识和符号意识的分析表明,图像对象和符号对象比直观对象复杂,它们是三重对象,即它们的物质载体、它们的意义内容和它们所指向的对象的复合体,文学与视觉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或者说它们与一般的符号和图像的区别则在于,它们的对象既不是实在的观念也不是实在的实体,具体说它们的三重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符号和图像,它们的意义内容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联系被削弱,从而构造出具有虚拟性的对象,此虚拟对象既是有限的、在场的形象对象,又包含着无限的、不在场的总体性的意蕴。但将艺术接受还原为图像意识和符号意识,并不意味着艺术接受与审美感知的脱离,艺术接受中的图像意识、符号意识,包括审美情感,都是以审美感知为基础的。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分析表明,感知是审美经验中的关键因素,想象、情感以及图像意识和符号意识等都包含在感知当中,这是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的客观性的保证。
     第六章试图借鉴现象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意象”和“情”“景”进行分析。意象概念和情、景这对范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与无、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同时与现象学关于在场与不在场、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思想相通,我们根据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对它们进行重新阐释,试图更深入地分析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现象。具体地说,意象概念包含的言、象、意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情与景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具体的审美直观、艺术接受中的图像和符号意识与艺术的独特审美意蕴和审美情致的本质联系。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d the thoughts about art of the phenomenology theorists, and analyzed the methods and concepts of phenomenology such as intentionality and horizon which were important for our research about art nature.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d how the phenomenology and the aesthetics and artistics of our country researched art nature. The problem of our aesthetics and artistics was we did not have a clear definition about art and had many prejudices about this question. The phenomenology methods could overcome the prejudices. The aesthetics thoughts of phenomenology included the analysis about art creation、works and acceptance which was connected with intention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rt and being or the truth which was connected with vision. Both the concepts were used by different phenomenology theorists but have some different meanings. So we should compare them to understand them deeply.
     The task of "Chapter 1" was to explain the idea of "beautiful art" and the idea about art nature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artistics. The idea of "beautiful art" became an important question during the art became mature.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ought art was perceptible,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rationality. There was contradictions in the idea which was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dualism. The art researched art nature by empiricism methods, but distinguished art and beauty, and replaced art nature with the origin and elements of art.
     The "Chapter 2" and "Chapter 3"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nature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between it and being or truth.
     The task of "Chapter 2" was to explain the intentionality concept, including objectivating、founding、eidetic intuition、value intuition and the variants of intentionality concept, such as "care" of Heidegger、"intentionality" of Sartre、"body intentionality" of Merleau-Ponty. By analyzing these concepts we researched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d the intentionality and eidetic intuition which could overcome the dualism. The methods of phenomenology changed the idea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phenomenon. But Husserl insisted on the position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y, and looked nature as idea. At the same time, art nature——beauty could not be looked as idea. And eidetic intuition was similar with art intuition, but one was theory act the other was perceptible, they were different. The second part analyzed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by objectivating and founding concept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should include aesthetic intuition and aesthetic feeling, but according to Husserl' thought, feeling was not objectivating act, so it had no object of itself. We could not unified aesthetic intuition and aesthetic feeling. Scheler looked eidetic intuition as value intuition, thought feeling had its object——value, so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had its object too. But Scheler' value was beyond perceptible things and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beauty of art. So we could not research art nature only b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task of "Chapter 3" was to explain the horizon concept, including primordial、absent、being、intersubjectivity、life-world and the variants of vision concept, such as "earth" of Heidegger、cogito of Sartre、"flesh" of Merleau-Ponty、"history horizon" of Gadamer. By analyzing these concepts we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the world. The first part discussed the horizon concept, which changed our thoughts about being and took "absent" into west philosophy. The world horizon was not based on subjectivity but intersubjectivity, so the being of the world was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Husserl、Sartre and Merleau-Ponty researched this concept, but they did not overcom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inter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Sartre and Ingarden looked art as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peop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the objectivity of art.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d the attributions of art as a way to look at the world b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ife-world and science world and philosophy world. Life-world was not an object but a world horizon, which was looked as a topic by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nd so on. Heidegger thought being was absent, and human could cover being at the same time uncover being. Or there wa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world and "the earth", and art was better than science at uncovering the meaning of the absent being. This idea was meaningful because it took "absent" into our research. In hermeneutics and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 horizon concept was changed with history horizon which was more specific, but the question about th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of art appeared again. The third part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the truth" by Heidegger'thought about truth. Heidegger' thought about trut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was only connected with present things, but Heidegger' truth was connected with the absent things, so it was connected with beauty. This idea told us that art nature was not abstract and fixed, but appeared livingly during the art activities.
     The "Chapter 4" and "Chapter 5"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work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task of "Chapter 4" was to explain the aesthetics perception and imagination. Both of them were the key links of art creation, but making the material carrier was also important. Merleau-Ponty changed the consciousness intentionality with body intentionality, which unified the perception and things, even the absent things. S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tentionality and substantiality of the aesthetic object was overcame, so di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emotion. We analyzed the art form by perception concept, and thought art form influenced all the process of art creation. Sartre looked imagination as transcendental from existence to freedom, and the real world was meaningless but the imagination could create absent totality, so imagination was the art nature. We analyzed the art fiction by imagination concept, and thought fiction, which was based on aesthetics imagination, could be beyond the real time and space, create a fictional world. But both Merleau-Ponty and Sartre had not unified perception and imagination.
     The task of "Chapter 5" was to explain the art works and art acceptan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garden' thought about art works and those of formalism and structuralist was that he looked works as intentional but not substantial. So the works were equal to art acceptance, works were not objective thoroughly and acceptance was not subjective thoroughly. Both of them should be unified. Literature was based on language and visual arts were based on image, so we could look literature as symbols consciousness and visual arts as image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Husserl' analysis about symbol and image, they both had three objects, including material carrier、meaning and the object. Literature and visual arts wer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symbols and image, because they were not idea or entit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objects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eneral symbols and im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and objects were weakened, and they created fictional objects, which were not only present and limited, but also absent and unlimited. But the symbols consciousness and image consciousness in art acceptance were not split from aesthetics perception, Dufrenne thought that aesthetics perception was the key factor in art acceptance, and it included the aesthetics imagination、emotion、symbols consciousness and image consciousness, this ensured the objectivity of art works.
     The "Chapter 6" tried to explain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yixiang"、"qing"and"jing". These concepts reflect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houghts about "you"and"wu"、"xu"and"shi",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similar to the phenomenology concepts such as present and absent、limited and unlimited, so we could explain them with phenomenology concepts and got deeper knowledge about art creation and acceptance. Yixiang reflect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among "yan" "xiang" and "yi", and there wa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and "jing", the relationships could be compared with that of aesthetics perception、imagination、emotion、symbols consciousness and image consciousness.
引文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43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55页
    ①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136页
    ②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①周来祥:《我对文艺美学的研究与理解》,《中外文化与文论》(9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6页
    ②胡经之:《超越古典:文艺美学新方向》,《文艺研究》2000年第一期,第32页
    ③钱中文:《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生长点》,《文艺美学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④杜书瀛:《文艺美学:现状与未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①张旭曙:《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与现象学之关系新探》,《云梦学刊》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
    ①参见张旭曙:《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与现象学之关系新探》,《云梦学刊》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
    ②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导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①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②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83-584页
    ①《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
    ③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6页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8页
    ⑤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4页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
    ①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页
    ②参见卡冈:《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3页
    ①参见达·芬奇:《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篇
    ②参见卡冈:《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4-35页
    ①参见卡冈:《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53-54页
    ②参见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5页
    ③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页
    ④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页
    ①主体性哲学、意识哲学和认识论哲学是从不同角度对笛卡尔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主流的界定,主体性哲学突出其主体性原则,意识哲学突出其研究对象从对象世界转向意识自身,认识论哲学突出其以认识论问题为首要任务,三者所指大致重合,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如存在坚持主体性原则或反思方法而不以认识论为首要任务的情况。
    ②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1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8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3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3页
    ①《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6-7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①立普斯:《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误》,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册第39-40页
    ②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载《现代西方文论选》,第4、5页
    ③《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④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106页
    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①“超越”是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在不同哲学家的使用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如在胡塞尔这里超越指对意识内在性的超越,即意识行为通过对对象的存在设定使对象成为客体,而在萨特那里则指对世界现实性的超越,即通过想象行为构造非现实性的对象,等等。
    ①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7页
    ①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9、50页
    ①《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03-1204页
    ①《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02页
    ①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9页
    ①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②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8页
    ①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页
    ②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2-313页
    ①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①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4-315页
    ②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4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2页
    ①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39页
    ②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39页
    ①梅洛-庞蒂:《哲学赞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3-154页
    ①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②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柳鸣九:《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①《萨特文学论文集·什么是文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②《萨特文学论文集·什么是文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58页
    ②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2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页
    ②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26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页
    ①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3页
    ①梅洛-庞蒂:《符号》《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参见雷诺·巴尔巴拉:《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的难点》,《同济大学学报》第19卷第5期,2008年10月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50页
    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导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08页
    ①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①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②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643页
    ①丁宁:《接受之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4页
    ①这里的“本真”概念与胡塞尔的本真概念不同,胡塞尔的概念指的是现象的直接、当下显现,而海德格尔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尤其是“此在”这种存在者符合其本性的存在方式。但与胡塞尔本真与非本真的关系一样,在海德格尔这里本真也不优先于非本真,相反,此在总首先是非本真存在的,然后才会探究自身的本真存在。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97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0页
    ①尽管海德格尔本人并不承认这一点,但所谓向死而在、沉沦、罪责等术语明显带有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含义。
    ①《海德格尔选集》引论,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页
    ①《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76页
    ②《海德格尔选集》引论,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页
    ①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1页
    ②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7-78页
    ①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11页
    ①在意识哲学之后占主导地位的是语言哲学,但身体与语言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一点在梅洛-庞蒂的学说中有明显体现。
    ②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9页
    ③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2页
    ①目前梅洛-庞蒂的汉译大部分将感知这个术语译为知觉,为保持术语的统一性,除引文外本文统一改为感知。
    ②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4-275页
    ①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页
    ②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①在这里实践不是指意识层面的道德实践,它相当于意识哲学中与认识行为相对的情感、意愿等行为,但有本质的不同,即它是身体主体而非意识主体对世界的行为,这些在意识哲学中居次要位置的行为在实践哲学中却是首要的。
    ②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552页
    ①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②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③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④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160页
    ①《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54页
    ①潘卫红,《相像与想象——兼论康德哲学中的Einbildungskraft的翻译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9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9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9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9页
    ①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9页
    ②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0页
    ①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1页
    ②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①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77页
    ②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③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4页
    ①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0页
    ②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页.
    ③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④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8页
    ①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页
    ②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③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页
    ①《萨特文学论文集·什么是文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②《萨特文学论文集·什么是文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③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
    ④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50页
    ①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9页
    ②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文学批评》,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③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88页
    ①《萨特文学论文集·什么是文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②《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③《萨特论艺术·没有特权的画家:拉普加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④参见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42页
    ①刘月新.中西接受理论对话的新成果——评邓新华教授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3期
    ①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①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页
    ①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①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
    ①在西方哲学中,想象就包含有图像的含义,这意味着想象是一种图像化的直观行为。
    ①倪梁康:《意识的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①倪梁康:《意识的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①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14页
    ②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15页
    ③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①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②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4页
    ①倪梁康:《意识的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213页
    ①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②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③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0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6页
    ②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90页
    ①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90页
    ①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
    ①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7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5、1224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戒浮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页
    ③李渔:《窥词管见》第九则“情景须分主客”,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4页
    ④参见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⑤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诗》评,《船山遗书》第八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8页
    ①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评,《船山遗书》第八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0页
    ②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伤歌行》评,《船山遗书》第八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3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周锡山编《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
    ②王国维:《文学小言》,周锡山编《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意)列奥纳多·达·芬奇:《芬奇论绘画》[M],戴勉编译,朱龙华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德)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第3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倪梁康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德)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M],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导言[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法)让-保罗·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法)萨特《想象心理学》[M],褚朔维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法)萨特:《萨特论艺术·没有特权的画家:拉普加德》[M],(美)韦德·巴斯金编,欧阳友权、冯黎明译,罗务恒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梅洛-庞蒂:《哲学赞词》[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M],王东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眼与心》[M],刘韵涵译,北京:中国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法)米·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孙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俄)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俄)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M],王忠琪徐京安张秉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导言[M],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M],高秉江、张建华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立普斯:《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误》,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册
    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载《现代西方文论选》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文学批评》[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柳鸣九:萨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倪梁康:《意识的向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丁宁:《接受之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第九册[M],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渔:《闲情偶寄·戒浮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李渔:《窥词管见》第九则“情景须分主客”,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夫之:《船山遗书》第八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周锡山编《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明,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旭曙:《英伽登现象学美学初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版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
    王子铭:《现象学与美学反思——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美学向度》[M],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
    伏爱华:《想象·自由: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傅松雪:《时间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汤拥华:《西方现象学美学局限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张云鹏、胡艺珊:《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周来祥:《我对文艺美学的研究与理解》,《中外文化与文论》(9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胡经之:《超越古典:文艺美学新方向》,《文艺研究》2000年第一期
    钱中文:《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生长点》,《文艺美学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杜书瀛:《文艺美学:现状与未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张旭曙:《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与现象学之关系新探》,《云梦学刊》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
    刘月新:《中西接受理论对话的新成果——评邓新华教授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3期
    潘卫红:《相像与想象——兼论康德哲学中的Einbildungskraft的翻译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雷诺·巴尔巴拉:《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的难点》,《同济大学学报》第19卷第5期,2008年10月,邓刚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