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辞楚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屈辞是先秦楚地文学,是诗人兼政治家屈原创作的诗篇。由于诗人受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影响,屈辞中记载了大量的楚地民俗,这些民俗来源于民间,但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和创作,成为文人化的楚地民俗。研究这些民俗与屈原及屈辞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采用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神话学、训诂学、美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资料,结合楚文化背景和内容,来探讨屈辞中所记载的楚地民俗及其内涵、屈原对楚地民俗的运用、楚地民俗对屈辞的影响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屈原创作及屈辞中的奥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民俗与文学的关系。
     论文内容共由四章构成,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第一章主要讨论屈辞与楚地的饮食民俗、交通民俗的关系。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以“二招”为中心,不仅考索先秦楚地的饮食习俗,而且分析了楚地饮食文化特点,以及这种饮食文化对屈原思想性格及作品的影响。第二节探讨楚地的交通习俗和屈原寄寓其中的哀怨情结。楚地交通水陆并行,屈原在吟咏去国离乡的流放途中,回环往复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
     第二章讨论屈辞与楚地民间信仰的关系。首先,对最有代表性的《九歌》所祭祀的神灵进行简要的论证和考辨,明确了楚人所祀诸神的原型:东皇太一为天神,云中君为雷神,湘君、湘夫人为湘水配偶神,大司命为生死之神,小司命为子嗣之神,东君为日神,河伯为黄河神,山鬼为山中女神等,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收留庇佑为国牺牲的将士亡灵。体现了楚人对天神、地祗、人鬼的崇奉。其次,通过分析《九歌》巫祭传统中的人神相恋模式,来考察屈原寄托其中的忠怨隐忧。最后,通过分析屈辞中的凤鸟意象,以及出土文物中的风鸟形象,来论证楚地的凤图腾信仰,并分析凤鸟至善至美至真的形象对屈原爱国爱家爱民的情怀的含蓄表达。
     第三章论述屈辞与楚地巫术的关系。第一节讨论屈辞与香草巫术,首先分析香草在巫术中的六大用途及其原因;然后探析屈原把香草作为人格与性爱的象征的表现和原因。第二节研究屈辞与占卜巫术,先分析屈辞中所见的占卜巫术,有:卜姓名,卜去留、出行,卜前途,占梦等方式,后阐述屈原如何把占卜作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第三节研究屈原与招魂巫术,本节首先简要考证《招魂》的作者;其次分析招魂的方式:有专门的巫师负责,以崇内美、道外恶的言辞,辅以招具而招之;再次,征引楚地所见的招生魂习俗,肯定《招魂》为屈原自招之词;最后,论述招魂寄托了屈原的情感和追求。第四节探讨巫术对屈辞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巫术思维对屈原创作思维的影响;二是论说楚地巫文化与屈辞浪漫诡奇艺术风格的关系;三是分析众多意象的采用对屈辞香艳唯美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作用,以及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
     第四章讨论屈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屈辞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本章主要选取几则重要的神话传说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典籍中所记的鲧禹治水神话和他们的人生际遇及其原因,观照屈原的情感倾向,探究诗人如何在两种价值观冲突下,进行挣扎和抉择。其次,以昆仑、彭咸这两个屈辞中经常提及的典型意象为例,探寻屈原的精神追求和灵魂归宿。《离骚》中屈原曾两上昆仑,《天问》中讲述众多与昆仑相关的神话。昆仑是通天之山,屈原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此。彭咸是大巫,也是楚人心中的远祖,屈原多次表明要遵循彭咸之道,最后从彭咸居于水下,作为终极的人生归宿。再次,探讨射日神话与楚人的日神精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射日神话的内容和传说中羿的形象,说明屈原对射日神话的疑问与楚民族的太阳崇拜精神有关,屈原的出生、命名和品格中都蕴含着楚人对日神精神的崇拜之情。最后,论述屈原创作与神话传说的关系。其一,神话传说为屈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启迪了屈原创作的思路;其二,屈原构筑了一个神话意象群,借以深思自己的人生,寄托自己的感慨;其三,屈原采用神话传说,拓展了作品的历史时空感;其四,创造了虚幻谲怪的艺术境界。
Quci Is Chu's literature before the Qin dynasty which is a poem created by poet and statesman qu yuan. Due to the poet's growth environment and experience, Quci keep a record of numerous chu folk custom which from the Chu folk.After the poet's processing and creation, Chu folk customs become scholariz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Qu yuan's creation and its influence.
     Based on the folklore, anthropology, ethnology religion XingShiXue mythology exegetical study aesthetics, litera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perspective and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d a recorded in Chu folk custom and connotation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and cont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Chu folk custom of the flexor, etc, in order to further reveal the Qu yuan's creation and the mystery of Quci contained, help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folk custom.
     The conten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and the main viewpoin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and traffic folk customs and Quci.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section is typical with "two strokes" which is not only study the chu diet custom content before the Qin dynasty, and analyzed the Chu foo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namely:eat some like eating foreign body, cooking range heavy taste peace, drinking good drink dance, etc. and the diet culture's influence to Qu yuan's thought character and work.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transportation of Chu which embodies Quyuan's sorrow. Chu's traffic consist of water and land of which water is more important, Qu yuan reciprocating to express his grief during his journey to left country.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Quci and Chu's folk beliefs. In the first place, the paper argued and debated spirit of sacrifice in "nine songs" which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difined exactly what people worship the gods of attributes:east emperor for the gods, Yunzhongjun for Raytheon, Mrs Xiang jun xiang for god of water's spouse, dasiming is god of life, Xiaosiming is god of offspring, Dongjun is god of the sun and Hebo is the river is God of Yellow River, ShanGui for goddess in the mountain, memorial by offering a sacrifice for the country's dead soldiers.Secondly, by analyzing the phoenix bird image and unearthed relics of phoenix bird image to prove that phoenix is totem beliefs of Chu, and analyzes the phoenix bird is the supreme good and beauty, as well as Qu yuan's patriotic love for country and family. Finally, folk beliefs create gods nine songs of poem of a magnificent dream by the way of people love god, as well as the phoenix bird is very red and loyal ZhiJing created of a beautiful art.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ci and sorcery of Chu. Section1expla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vanilla and witchcraft. By summed up7significances of vanilla in sorcery; Secondly, discusses the cause of vanilla favor with the wizard and its sorcery meaning; Finally analysis the causes of vanilla as a symbol of personality and sex. The second quarter involves Quci and witchcraft, separation of a seen in first divination witchcraft, has a name, ABU future travel, future, oneiromancy, divination as seeking comfort analysis of Qu yuan after the embodiment of the way to the third quarter study Qu yuan and his witchcraft, this section we briefly argue exam evocation of the author;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evocation:special wizard is responsible, to worship in the way outside evil words, supplemented recruiting and hiring. Finally, Qu yuan's emotion and pursuit is pinned on Necromancy. 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gic of the flexor, mainly has five aspects of content, it is magic to Qu yuan's creation ideas of thinking; secondly, due to sorcery prevailed, Quci formed a romantic and elegant style; thirdly, it is through images Overlay to render the atmosphere; fourthly it is the beauty of sweet and Luxury; the fifth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resulted from the pattern of sacrificing ceremony.
     Chapter4discusses myths and legends which is used a lot by Quci,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several important myths.First, myths of Gun and Yu manage water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contradictions of Qu yuan's painful conflict of values and life choi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xts, did yu water conservancy and their real life, looking for the reasons behind the success or failure, view of Qu yuan's emotional tendency, explore under the conflict of two kinds of values, a poet of inner struggle and suffering. Secondly, take Kunlun and Pengxian the two typical image for example, search for Qu yuan's spiritual pursuit and end-result. Qu yuan had been kunlun two times in "Li Sao", there are many myths associated with KunLun. KunLun is powerful, Qu yuan place his hope on this. Peng xian is a wizard and the ancestor of Chu, and can be found many times in Quci. Qu yuan showed many times to follow Peng xian, finally into the underwater as the ultimate end-result of life. Thir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shoot sun myth and the way of sun worship, by contactbing of a description of the sun myth and Yi's status, analyzizing the reasons and geography, Qu yuan correlation question, myth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u people's worship of the sun, named after the birth of Qu yuan and character of involv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ship of the sun.In the e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 yuan and the myths and legends, myths and legends offers rich pickings for creation of Qu yuan, the enlightenment of qu yuan's creation; Secondly, Qu yuan to borrow the characters in the myths and legends to ponder their own life; Thirdly, Qu yuan used myths and legends for creation expand the time and space sense of history Fourthly, created a bizarre fantasy art style.
引文
①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4页。
    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第5页。
    ① 《文心雕龙·辨骚》,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页。
    ② 钟敬文:《屈原与民俗文化》,《群言》,1998年第4期,第35页。
    ① 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见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② 吴永章:《楚辞与楚俗》,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屈原研究论集》,1984年版。
    ① 陈本礼:《屈辞精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其云:“太乙,北辰,星名,在天乙之南,主使十六神,而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疾疫、灾害之事,考治上下,顺行八宫,理天理地理人。其神最尊,故楚俗祀神首先及之。其曰东皇者,太乙木神,东方岁星之精,故日东皇”。
    ② 蒋骥引《山海经·中山经》第五云:“涧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认为《湘君》《湘夫人》“盖求神于沅湘,而设祭于洞庭也。”但他在两诗题目之下,又注娥皇女英字样,可见其观念欠清晰。
    ③ 汪瑗《楚辞集解》说:湘君者,盖泛谓湘江之神,湘夫人即湘君之夫人,俱无所指其人也。汪氏认为,湘君为湘水神,湘夫人为其配偶,与舜无关。
    ④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五:“楚辞湘君湘夫人谓湘水之神,有后有夫人也。初不吉舜二妃,又按《远游》之文上曰‘二女御,《九招》歌。’下曰:‘湘灵鼓瑟’是二女与湘灵,固判然为二,即屈子之作,可证其非舜妃矣。后之文人附会其语,以资谐讽,其渎神而慢圣也,不亦甚乎!”
    ⑤ 王夫之《楚辞通释》:“王逸谓湘水之神,湘夫人舜之二妃,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其语始于秦博士对始皇之妄说,《九歌》中并无此意。孟子言舜卒于鸣条,则《檀弓》卒葬苍梧之说,亦流传失实。而九疑、象田、湘山、泪竹,皆不足采,安得尧女舜妻为湘水之神乎?盖湘君者湘水之神,而夫人其配也。《山海经》言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帝,天帝也,洞庭之山,吴太湖之山,非巴陵南湖,郭璞之疑近是。湘水出广西兴安县之海阳山,北至湘阴,合八水入洞庭,楚人南望而祀之。”
    ① 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见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② 闻一多:《楚辞校补》,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① 朱季海:《楚辞解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② 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 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一、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④ 杨雯:《楚辞风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⑤ 徐杰舜:《<楚辞>看楚族之风俗》,《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第70-75页。本文所考论的民俗有:信鬼盛巫,崇拜龙凤的宗教信仰,强悍刚劲,祟尚武力的民族性格,好食水产异兽、喜酸甜辛冷之“吃”,高冠佩玉,小腰长袖之“穿”,层台累榭、园林风味之住,广泛使用竹编制品之“用”,歌舞艺术、葬俗等。
    ⑥ 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⑦ 赵桦,陈永祥:《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的饮食》,《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95-100页。
    ⑧ 周秉高:《楚辞饮食文化研究》,《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0-369页。
    ⑨ 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2页。
    ① 张元勋:《九歌十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书中不仅援引先秦的祭祀原则对《九歌》篇次进行辨证,而且引用了大量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资料,对诸神进行了详细地考辨,其结论是:东皇太一为太吴伏羲氏,云中君为云梦神君,湘君为湘水神,大司命为死神,少司命为高禖神,东君为太阳神,河伯为河神,山鬼为夭死者,国殇是兵死鬼,礼魂是人鬼。
    ② 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书中将南郢沅湘之间的古老民俗与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相结合,对《九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九歌》与沅湘傩文化以及《九歌》中诸神等做了研究,认为“东皇太一”是南方神系的神,是沅湘间的太一神。“云中君”是雷神,湘君、湘夫人是水神,司命为佑子之神,东君为南楚的太阳神崇拜,河伯为河神。
    ③ 龚维英:《沅湘自然崇拜和<楚辞·九歌>》,《云梦学刊》,2001年第3期,第33-36页。文章认为《九歌》是南楚、沅湘间的祭神乐舞歌曲,经屈原加工再创作后而流传于世。《九歌》自然神祗的原型为:东皇太一为太阳神,云中君为雷神,湘君、湘夫人为湘水配偶神,大司命、少司命为星神,东君为月神,河伯为黄河之神,山鬼为巫山女神。
    ④ 戴锡琦:《南楚巫文化与屈原》,《云梦学刊》,1993年第2期,第1-9页。
    ⑤ 文波:《<九歌>六神考》,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文章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以文化的传承与嬗变为主脉,考证六神的源与流,得出六神来源于北方,在历史变迁中南移荆楚,成为楚国祭坛上的主要神祗。
    ⑥ 蒋天枢:《楚辞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⑦ 金开诚:《屈原辞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⑧ 汤炳正:《屈赋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⑨ 萧兵:《东皇太一和太阳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新解》,《杭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第25-35页。
    ⑩ 徐志啸:《“东皇太一”春神考》,《文献》,1989年第4期,第25-36页。
    11 炳海:《东皇太一为大火星考》,《江汉论坛》,1993第4期,第79-80页。
    12 《九歌十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3 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4 韩晖:《东皇太一与颛顼关系臆考》,《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5 孙常叙:《楚神话中的九歌性质作用和<楚辞·九歌>》,《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第30-40页。
    ① 曹胜高:《“太一”考》,《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② 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③ 陈登平:《<楚辞·九歌>的祖先崇拜及其美学意义》,《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④ 张树国:《<九歌·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中州学刊》,1996年第1期。
    ⑤ 王从仁:《南楚雷神考——兼谈<东君>祀主原型及<九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⑥ 李茂荪:《中国古代的虹霓神和射日神——说东君和羿及其关系》,《求索》,1989年第6期。
    ⑦ 龚维英:《<九歌·东君>祭祀月神考辨》,《云梦学刊》,1991年第2期。
    ⑧ 龚维英:《<九歌·东君>祭祀朝霞之神说》,《晋阳学刊》,1986年第3期。
    ⑨ 孙常叙:《<楚辞·九歌·大司命>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作者通过对诗篇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司命主管生死离合。
    ⑩ 龚维英:《沅湘自然崇拜和<楚辞·九歌>》,《云梦学刊》,2001年第3期。11 高亨:《楚辞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 郭勇千:《保护儿童神的英雄颂歌——<九歌·少司命>主题新探》,《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13 李炳海:《古代的泰山神与<九歌>的司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作者认为司命的原型是东夷山神,大司命由泰山神演化而来,少司命是泰山周围的小山,大司命主观生死,《少司命》写的是少司命眼中的大司命。
    14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15 李炳海:《东夷雷神话与<九歌·云中君>》,《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文章指出云中君为雷神,认为东夷地区雨多雷多,雷是东夷族的图腾对象,它兼有自然神和祖先神两种属性。
    16 张正明:《云中君为雷神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文章认为云中君实为以别号出现的雷神,这是检索出土甲骨文、楚简、秦简等相关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的相关资料,根据楚辞的描述,参考民族民间神话传说而证明。
    17 刘楚斌:《楚辞与原始宗教》,《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71-74页。
    18 田兆元:《云中君凤神考》,《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
    19 王从仁:《云中君·雨师·云雨——<云中君>的民俗学新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0 徐志啸:《楚辞综论》,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21 见于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87年版;《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 潘啸龙:《九歌六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10-111页。
    ② 李炳海:《湘君、湘夫人神话与古代东夷族的始祖传说》,《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4期,第113-117页。
    ④ 湘君、湘夫人,盖楚俗所祀湘山神夫妻二人,如后世祀泰山府君、城隍神之类,必有一夫一妻。
    ⑤ 张寿平:《九歌研究》,台湾:广文书局,1970年版。
    ⑥ 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⑦ 刘楚斌:《楚辞与原始宗教》,《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71-74页。
    ⑧ 龚维英:《<九歌·河伯>“九河”辨释》,《殷都学刊》,1982年第3期:《沅湘自然崇拜和<楚辞·九歌>》,《云梦学刊》,2001年第3期,第33-36页。
    ⑨ 蒋南华:《<九歌·河伯解>》,《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⑩ 栗凰:《论屈赋与昆仑神话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1 张中一:《<九歌>新证——地祗考》,《船山学刊》,1987年第1期。
    12 刘心予:《<山鬼>所祀为云梦女神辨》,《学术论坛》,1982年第1期。
    13 袁行霈:《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出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169页。
    14 张京华:《<九歌·山鬼>祀主为九疑山神》,《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第35-39页。
    15 帅磊:《<九歌·山鬼>原型管窥》,《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第7期,第214页。
    16 刘毓庆:《<山鬼>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3-9页。
    17 欧阳理华,王黎霞:《<九歌·国殇>内涵新探》,《安徽文学》,2007年第3期,第37-38页。
    18 宋公文、胡礼兴:《谈楚俗尊凤崇龙》,《东南文化》,1991年3-4期,第103-109页。
    19 参见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181页。魏昌:《楚国史》,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20 范铁明、李文娟:《楚凤艺术造型及在楚文化中的折射》,《美苑》,2009年第5期。
    21 王瞻宁:《楚“凤”造型与“楚”文化图腾表现》,《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第18-21页。
    ①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87年版。
    ②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③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本文在《楚占卜竹简》一章中研究了占卜(初占、习占)的格式为前辞、命辞和占辞;占卜方式有贞和策;还有祷辞对象等。另外还在《占卜体系》中研究了龟卜、筮占等内容。
    ④ 张崇琛:《楚人卜俗考略》,《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第68-76页。
    ⑤ 顾久幸:《楚辞与楚人的占卜风俗》,见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10辑),2007年,第24-31页。
    ⑥ 吕亚虎:《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⑦ 朴载福:《先秦卜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⑧ [台湾]邱宜文:《从<九歌>之草木试论香草与巫术》,《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5期,第149-158页。
    ⑨ 柯伦:《论屈赋香草的象征体系与巫术意识》,《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41-46页。
    ⑩ 范正声:《巫术与象征——谈屈赋中的鸟兽草木意象》,《泰安师专学报》,1995年3期。
    11 彭秉玉:《楚人植物崇拜习俗及其传承》,见于方培元主编:《楚俗研究》,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12 崔世俊:《<九歌>与巫术祭祀仪式》,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 马少侨的:《屈原<招魂>与楚地招魂遗俗》,《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14 张庆利:《楚族巫俗与“楚辞·招魂”》,《蒲峪学刊》,1994年第3期。
    15 韩宴清:《楚招魂习俗考》,见于《楚俗研究》,见于方培元主编:《楚俗研究》,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① 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② 徐志啸:《楚辞综论》,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③ 钟宗宪:《中国神话的基础研究》,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第209页。
    ④ 温杰:《从上古神话的流变看<楚辞>中的神话材料》,《殷都学刊》,1997年第1期,第42-53页。
    ⑤ 萧兵:《楚辞与神话》,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⑥ 翟振业:《天问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⑦ 刘毓庆:《鲧禹神话考》,《中州学刊》,1990年第1期,第89-92页。
    ⑧ 孙国江,宁稼雨:《死而复生观念与“鲧腹生禹”故事的历史根源》,《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73-76页。
    ⑨ 顾颉刚:《鲧禹与尧舜的关系是如何而来的?》,赵景深、顾颉刚等著,汪馥泉编:《学术》(第一辑),上海:上海出版社,第46-52页。
    ⑩ 王晖:《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27-36页。
    11 王人恩:《<天问>“伯禹愎鲧”神话新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第37-43页。文章认为鲧生禹这一神话是父权制的产物。
    12 王青:《鲧禹治水传说新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0-45页。
    13 杨伟微:《出土文物与鲧禹治水传说》,《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12期,第106-111页。
    14 曾湘军:《鲧罪因新探》,《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3其,第94-101页。
    15 战继发:《鲧之死因考辨》,《求是学刊》,1992年第4期,第91-94页。
    16 张崇琛:《昆仑文化与楚辞》,《中国楚辞学》(第一、二辑),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17 栗凰:《论屈赋与昆仑神话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52-61页。
    ① 李并成:《“昆仑”地望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141-144页。
    ② 王开元:《西域古代文化——昆仑神话对屈原之影响》,《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24-27页。
    ③ 周晶晶:《<天问>中昆仑神话新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38-42页。
    ④ 肖练武:《昆仑山与屈原的昆仑情结》,《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年第12期,第64-65页。
    ⑤ 姚宇亮:《<离骚>之“昆仑”新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78-81页。
    ⑥ 胡念贻:《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⑦ 龚维英:《“羿射九日”神话传说的原始面貌》,《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第110页。
    ⑧ 宋杰:《“羿射九日”浅探》,《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第91-96页。
    ⑨ 孙雍长:《<惜诵>“厉神”考》,《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1期,第32-35页。
    ⑩ 肖兵:《彭咸:水神——<楚辞·离骚>新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第49-56页。
    11 纪晓建:《<楚辞·天问>之“阳离”与楚人太阳崇拜》,《兰州学刊》,2010年第11期,第152-155页。
    12 苏雪林:《屈原与九歌》、《天问正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 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4 蔡靖泉:《荆楚巫风与楚辞文学》,方培元主编:《楚俗研究》,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54-68页。
    ① 王锡荣:《<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吉林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
    ② [日本]藤野岩友:《巫系文学小考——以(楚辞>为中心》,东京:日本大学书房,1951年版。
    ③ 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④ 萧兵:《屈原浪漫主义的特征——<楚辞文化:楚辞的艺术>之一》,《东岳论丛》,1983年第4期。
    ⑤ 詹安泰:《屈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⑥ 马茂元:《楚辞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⑦ 田兆元:《论太阳神话对楚辞创作的影响》,收入《神话学与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⑧ 毛庆:《屈骚艺术新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⑨ 张开焱:《鲧禹创世神话类型再探——屈诗释读与夏人神话还原性重构之三》,《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⑩ 周延良:《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结构》,《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48-53页。
    11 宋小克:《屈原对昆仑神境的构建》,《云梦学刊》,2010年第1期,第76-80页。
    12 张玉声、张燕婴:《关于屈原西域昆仑情结的对话》,《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第76-80页。
    13 柯伦:《楚、土源出昆仑说》,《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其,第40-43页。
    14 张树国、梁爱东:《论屈原昆仑之游的悲剧意义》,《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第34-37页。
    ① 李措吉:《神话昆仑:深层记忆中的神圣家园——屈原的精神困境与宗教情怀》,《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29-136页。
    ② 以上分别见于李炳海:《蓬莱、昆仑神话同源于东夷考》,《东岳论丛》,1991年第1期,第47-51页;《昆仑地望及东夷文化区的西限》,《东岳论丛》,1992年第2期,第101-104页;《昆仑神话:多部族文化融会的结晶》,《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29-34页。
    ③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④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⑤ 刘怀荣:《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明)张自烈撰,董琨整理:《正字通》,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② 高亨:《楚辞选》,见《高亨著作集林》(第四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页。
    ③ 一说以苦酒调味,一说用苦荼包着烹饪。
    ① 俞为洁:《中国食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
    ② 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2页。
    ① 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② 吴则虞撰:《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0页。
    ③ 《韩诗外传》卷七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楚庄王与群臣饮宴,有人竟能趁大殿上烛火熄灭的间隙,去拉王后的衣服,并能在烛光亮起前回到原位,且不被人发现。
    ① 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② 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① 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① 陈海源:《谭公信仰中的“求神仪式”》,见于周大鸣、何国强主编:《文化人类学理论新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② 王逸首倡此说,后洪兴祖、朱熹、汪瑗、王夫之、蒋骥等人都有继承发展。
    ①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87年版,第181-182页。
    ① 李炳海:《东夷雷神话与<九歌·云中君>》,《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② 张正明:《<云中君>为“雷神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54-55页。
    ①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页。
    ② 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4、5期合刊。
    ③ 朱锡禄编著:《武氏祠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117页。
    ④ 安丘县文化局,安丘县博物馆:《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图版15),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3页。
    ⑤ 陈长山、魏仁华:《河南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
    ⑥ 武汉市博物馆:《武昌东湖三官殿梁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
    ① 以上参自方辉:《说“雷”及“雷神”》,《南方文物》,2010年第2期,第68-72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页。
    ③ 以上参自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页、第10页。
    ① [德]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0页。
    ②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① 李学勤:《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① 李炳海:《关于寿宫、女神宫与女神崇拜》,《中华文化报》1987年5月9日。
    ① 汪瑗:《楚辞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② 高亨:《楚辞选》,见于《高亨著作集林》(第四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③ 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7-88页。
    ④ 屈原著,马其昶注:《屈赋微》,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第13页。
    ① 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② 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五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5页。
    ① 王政:《孔子“生于空桑”民俗考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第109-113页。
    ② 李大明:《<九歌>语词训释商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30-36页。
    ① 张元勋:《九歌十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6页。
    ① 刘城淮:《从南方的神话、民俗看屈赋—屈赋新探四则》,《船山学刊》,1987年第1期,第17-21页。
    ② 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4页。
    ① 张舜徽:《释帝字的受义的根源·答友人问》,见《中国史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② 何新:《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北京: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③ 杨希牧:《中国古代太阳崇拜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2期。
    ④ 参见萧兵:《楚辞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楚辞与神话》,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⑤ 屈万里:《河的意义演变》,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本。
    ⑥ 陈梦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载《燕京学报》十九期。
    ⑦ 晏子著:《晏子春秋》(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① 闻一多先生《说鱼》以“鱼”为情侣之隐语,见《闻一多全集》(第1集),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107、119页。
    ① 游国恩:《论九歌山川之神》,见于《游国恩学术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原载于《国闻周报》第13卷第6期)
    ② 周勋初:《九歌新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③ 潘啸龙:《九歌六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10-111页。
    ① 郑杰文:《<九歌·河伯>源于楚人祀河新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40-43页。
    ①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等译:《金枝》(上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人们在宗教的或巫术的礼仪上,通常也要表演神的婚姻故事。如在巴比伦、埃及、雅典等一些地方,神都有来自人间的配偶,在古希腊的一个城市埃莱夫西斯每年九月举行的盛大神秘礼仪中,由两个祭祀分别扮演宙斯和女神,神秘仪式开始后,所有的火炬熄灭,这一对夫妻降临到一幽暗处所,膜拜的人群在周围焦切地等待着神人会合的结果,他们相信自己能否得救都取决于此。
    ② 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181页。
    ③ 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119页。
    ① 材料来源见《江陵马山1号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另参皮筱蔚:《三头凤试释》,《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第91-94页。
    ② 《随州东城区发现东周墓和青铜器》,《江汉考古》,1989年第1期。
    ③ 张志新:《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
    ④ 张正明:《楚文化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⑤ 《临澧九里楚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缉刊》(第3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⑥ 参周世荣:《湖南的战国漆器》,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⑦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
    ⑧ 见邹衡1985年在合肥楚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关于寿县柏家台子遗址的学术报告》。
    ① 杨权喜:《湖北省的楚文比考古发现与研究》,见于《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第一集),武汉:《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1987年版。
    ② 《临澧九里楚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缉刊》(第3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③ 顾见:《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欧潭生:《固始白狮子地一号楚墓的年代及其他》,见河南省考古学会:《楚文化研究论文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④ 转引自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191页。
    ⑤ 转引自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页。
    ⑥ 《桃源三元村一号楚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⑦ 邓峙一:《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安徽文史资科》,1964年第1期。
    ⑧ 刘彬微:《江陵楚墓出土龙凤纹铜尊》,《江汉考古》,1980年第6期,第17-25页。高至喜:《长沙楚墓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⑨ 刘彬微:《江陵楚墓出土龙凤纹铜尊》,《江汉考古》,1980年第6期。
    ⑩ 徐蓝清:《中国古铜尊——楚文化断想》,《光明日报》,1991年5月18日。
    11 正明主编:《楚文化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曾侯乙墓的簋··绿松石镶出色彩绚丽的龙凤纹饰。
    12 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199页。
    ① 现在有学者根据楚公族墓葬墓向和头向尚东,东方民族以鸟为图腾,故认定楚王族源自东方。楚人的“东来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术观点,值得重视。不过,从民族融合过程看,西部之炎、黄部落,由西而中而东,经不断争战融合,东方之族早已融入华夏文明之中。楚人以鸟为信仰物为图腾,确与东方之族有关系,但不一定就是东方之族的后裔。
    ② 李学勤:《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张揖撰:《广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页。
    ① 林有席:《东湖县志》,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① [明]邝露:《赤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 过常宝:《离骚和巫术仪式》,《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第19-26页。
    ① 以上参自[美]O·A·沃伦:《性与性崇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页。
    ②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① 黄灵庚:《简帛文献与<楚辞>研究》,《文史》,2006年第2期,第60-62页。
    ② 本简及甲三184-2、185、222号简之“祟“字从袁国华释,见《<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文字考释》,载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康华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128页。
    ③ 陈伟:《葛陵楚简所见的卜辞与祷祠》,见《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8页。
    ④ 此段参见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197页。
    ① 李学勤:《竹简卜辞与商周甲骨》,《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第79-84页。
    ②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51页。
    ①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②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③ 厉神为谁历来有些争论,王逸注云:“厉神,盖殇鬼也。”洪兴祖《楚辞补注》云:“《礼记》:王立七祀,有泰厉,诸侯有公厉。注云:‘厉主杀罚。’”胡文英《屈骚指掌》云:“‘厉神’,泰厉、公厉之神,今楚中有郡厉坛、州厉坛,载在祀典。使厉神占之,如风俗问吉凶于土神之类也。”王夫之《楚辞通释》于是由鬼转向人来寻求答案。他说:“厉神,大神之巫”。孙雍长《<惜诵>“厉神”考》认为厉神是济渡之神,即西皇少嗥手下的大神蓐收(见于《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1期,第32-35页)。
    ① 马世年:《厉神占梦与<惜诵>中两“曰”字的人称归属》,《云梦学刊》,2005年第3期,第38-41页。
    ② 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51页。
    ①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8-549页。
    ①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6页。
    ① 黄凤显:《屈辞招魂新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03-108页。
    ① 见于王逸《楚辞章句》:“《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魂者,身之精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闷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其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
    ② 黄文焕:《楚辞听直》,复旦大学藏明崇祯十六年清顺治十四年增修本。
    ③ 林云铭:《楚辞灯》(卷四),辽宁人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楼刻本,
    ④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40页。
    ① 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256页。
    ① 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中国民俗知识·湖南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② 以上参自杨雯:《<楚辞>风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她认为《招魂》的第一部分可以分为:祝祷——告请巫觋——卜筮。文章第二部分是“喊魂”,从“巫阳焉乃下招日:魂兮归来”到“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从“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到“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是文章第三部分,写魂灵归来后奢侈的豪华生活。杨雯把这一部分称之为“居所招魂”。其实这部分就是一个引魂入居的过程。文章最后一部分为乱辞,总结全篇,结束招魂,也就是招魂的结果。
    ①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9页。
    ①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
    ① [丹麦]勃兰兑斯著,李宗杰译:《法国的浪漫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4页。
    ① 赵佩霖:《屈赋研究论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253页。
    ① 关于楚地神话传说的范围界定,黄凤显先生所说甚好:凡是在楚地流传的神话,都可称之为楚神话。它既包括楚地的本生神话,又包括经过楚人选裁、取舍、删改、润色、从而具有楚文化特征的、从中原地区流传过来的神话。(黄凤显:《楚神话与楚辞(骚型)艺术》,见于《屈辞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本文拟采录这一观点。
    ① 持此观点者有徐文靖、游国恩等人。徐文靖曰:“按《唐会要》日,汉柏梁殿灾,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则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以厌火灾。”游国恩也认为“鸱龟者,本一物。《山海经·南山经·中山经》并有旋龟,鸟首鳖尾。而《南山经》又称橐水,其中多修辟之鱼,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屈子所云鸱龟,疑即其类。曳衔者,谓曳其尾于泥中,而相衔以行也。
    ② 周拱辰:《离骚草木史》,檇李周氏,1803年版。
    ① 王逸《楚辞章句》云:“禹,鲧子也。言鲧愚狠,愎而生禹,禹少见其所为,何以能变化而有圣德也?”林庚先生承此说,他说:“愎,音必,刚愎,婞婢直。”
    ② 王人恩:《<天问>“伯禹愎鲧”神话新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第37-43页。其证为:《礼记·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之副。《说文》:“副,判也。从刀,畐声。《周礼》曰:盂‘副辜祭’。”是“副”有“剖判”之义。就音韵言,愎,符逼切,奉二纽,古读并母,副,芳逼切,敖二纽,古读滂母。并、傍近纽双声,愎、副同属部;是为同音假借。
    ③ 孙国江,宁稼雨:《死而复生观念与“鲧腹生禹”故事的历史根源》,《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73-76页。文章认为:“鲧腹生禹”故事是鲧禹治水神话的发端,鲧禹实为同一神话人物经由死而复生过程演变而成的两个人物。这一传说与上古巫教王位继承仪式相伴而生,上古先民认为世世代代王的死亡与新王的即位都是同一神明的死而复生,而“鲧腹生禹”故事实际上是这一习俗的遗存
    ④ 孙重恩:《鲧》,《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第53-59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0页。
    ① 韦昭注《国语·晋语》之“殛之于羽山”云:“放而杀也”,高诱云:“《书》云鲧乃殛死,先殛后死也。”汉朝郑玄弟子辑录的《郑志》解释为流放至死,后来宋代的朱熹、程颐、程颢也持此说。
    ② 刘永济:《屈赋通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20-121页。
    ① 姜亮夫:《屈子思想简述》,见于《楚辞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55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37页。
    ① 袁列:《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47页。
    ① 黄灵庚云:“居,冢圹之称。《诗·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郑笺》云:‘居,坟墓也’。《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云:‘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李贤注:‘《诗·晋风》也’。毛苌注曰:‘居,坟墓也。’”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50页。
    ① 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一辑),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204-206页。
    ② 张崇琛:《昆仑文化与楚辞》,《中国楚辞学》(第二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③ 钟宗宪:《中国神话的基础研究》,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第209页。
    ① 以上见于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5页,第178页。
    ② 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① 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45页。
    ①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5-186,
    ②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羿是帝俊时代人:‘帝俊赐彤弓素增,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帝俊即帝喾,但是,根据今人郭璞注《山海经》时说:“俊亦舜字,假借音也。”这说明舜是帝俊的字,按照这一解释,俊与舜是一个人。他在天国的地位也很高,《山海经·海内西经》这样写道:“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旬,大五围,南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作者在羿前特加了“仁”字,对他是相当崇敬了。羿下来做了不少好事。他与凿齿的战斗,《山海经》中有两次记载。《海外南经》云:“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③ 《淮南子·本经训》有记载:“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口……”。
    ④ 《孟子·离娄下》云:“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禹为愈己,于是杀羿。”《楚辞·离骚》王逸注:“羿归自田,……家臣逢蒙射而杀之。”
    ⑤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困、熊髡、龙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浞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
    ⑥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6页。
    ① 参阅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0页;陈江风:《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14页。
    ② 关长龙:《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98-108页。
    ③ 关长龙,《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98-108页。
    ① 参见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6-87页。
    ② 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39页。
    ① 许又方:《路曼曼其修远兮——论(离骚)中的时空焦虑》,《东华人文学报》,2001年第3期。
    ①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① 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2-93页。
    ① [清]陈本礼:《屈辞精义》,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版。
    ②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明]汪瑗:《楚辞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明]黄文焕:《楚辞听直》,复旦大学藏明崇祯十六年清顺治十四年增修本。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清]林云铭:《楚辞灯》,辽宁人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楼刻本。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陈本礼:《屈辞精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清]马其昶:《屈赋微》,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版。
    郭沫若:《屈原研究》,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张纵逸:《屈原与楚辞》,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游国恩:《楚辞论文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马茂元:《楚辞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聂石樵:《楚辞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游国恩:《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游国恩:《天问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湖北社科院文学所编:《屈原研究论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林庚:《天问论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
    汤炳正:《屈赋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洪湛侯:《楚辞要籍解题》,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辽宁省屈原研究会等编:《楚辞研究》,沈阳:辽宁省文学学会屈原研究会,1984年版。
    杨金鼎:《楚辞评论资料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尹锡康,周发祥:《楚辞资料海外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潘啸龙:《九歌六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萧兵:《楚辞与神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周勋初:《九歌新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屈原学会编:《楚辞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
    蒋天枢:《楚辞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毛庆:《屈骚艺术新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王泗原:《楚辞校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孙常叙:《九歌整体系解》,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萧兵:《楚辞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聂石樵:《屈原论稿》(修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朱碧莲:《楚辞论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周建忠:《楚辞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饶宗颐:《楚辞地理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徐志啸:《楚辞综论》,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金开诚:《屈原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赵佩霖:《屈赋研究论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金开诚:《屈原辞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黄凤显:《屈辞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屈原协会主编:《中国楚辞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孙作云:《楚辞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四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逵夫:《屈骚探幽》,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林庚:《林庚楚辞研究两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元勋:《九歌十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游国恩:《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詹杭伦,张向荣:《楚辞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周苇风:《楚辞发生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詹安泰:《屈原与离骚》(增订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李学勤:《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吴则虞撰:《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王充著:《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晋]皇甫谧著、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明]张自烈撰,董琨整理:《正字通》,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清]顾炎武著,黄汝集释,栾保群等点校:《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董鸿勋:《古丈坪厅志》(十六卷),清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德]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美]0·A·沃伦:《性与性崇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日]藤野岩友:《巫系文学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苏联]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1年版。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等译:《金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安丘县文化局、安丘县博物馆:《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年版。
    [丹麦]勃兰兑斯著,李宗杰译:《法国的浪漫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蔡靖泉:《楚文化流变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华文:《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陈江风:《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版。
    陈江风:《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
    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方铭、李诚主编:《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中国民俗知识·湖南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至喜:《长沙楚墓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顾铁符:《楚民族述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国光红:《九歌考释·楚国巫坛上的月神祀歌》,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
    何新:《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北京: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河南省考古学会编:《楚文化研究论文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晃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晃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刘怀荣:《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清和,李锐:《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罗曲主编:《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马书田:《中国俗神》,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聂荣华,万里:《湖湘文化通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皮道坚:《楚艺术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宋兆麟:《巫觋——人与鬼神之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科出版社,1986年版。
    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田昌伍:《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王宇信,杨升男主编:《甲骨学一百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五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熊良智:《楚文化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02年版。
    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权喜:《楚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游国恩:《屈原》,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松如主编:《先秦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纵逸:《屈原与楚辞》,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赵敏俐:《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钟宗宪:《中国神话的基础研究》,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
    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陈登平:《<楚辞·九歌>的祖先崇拜及其美学意义》,《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陈长山、魏仁华:《河南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
    戴锡琦:《南楚巫文化与屈原》,《云梦学刊》,1993年第2期。
    邓峙一:《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安徽文史资科》,1964年第1期。
    方辉:《说“雷”及“雷神”》,《南方文物》,2010年第2期。
    龚维英:《<九歌>诸神系女性神考辨》,《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龚维英:《<九歌·东君>祭祀月神考辨》,《云梦学刊》,1991年第2期。
    龚维英:《沅湘自然崇拜和<楚辞·九歌)》,《云梦学刊》,2001年第3期。
    顾见:《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关长龙:《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第3期。
    郭杰:《从“兮”字用法看楚辞<九歌>的音乐特性》,《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郭勇干,《保护儿童神的英雄颂歌——<九歌·少司命>主题新探》,《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韩晖:《东皇太一与颛顼关系臆考》,《柳州师专学报》,1997第1期。
    胡安莲:《论神话英雄鲧》,《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
    黄凤显:《屈辞招魂新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黄灵庚:《简帛文献与<楚辞>研究》,《文史》,2006年第2期。
    黄震云,孙娟:《“乱曰”的乐舞功能与诗文艺术特征》,《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黄震云:《伯禹愎鲧与龙马图腾》,《职大学报》,2006年第1期。
    纪晓建:《<楚辞·天问>之“阳离”与楚人太阳崇拜》,《兰州学刊》,2010年第11期。
    蒋南华:《<九歌·河伯>解》,《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荆州博物馆:《江陵李家台楚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柯伦:《楚、土源出昆仑说》,《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李炳海:《古代的泰山神与(九歌)的司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第4期。
    李炳海:《东皇太一为大火星考》,《江汉论坛》,1993第4期。
    李炳海:《关于寿宫、女神宫与女神崇拜》,《中华文化报》1987年5月9日。
    李炳海:《昆仑地望及东夷文化区的西限》,《东岳论丛》,1992年第2期。
    李炳海:《昆仑神话:多部族文化融会的结晶》,《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李炳海:《蓬莱、昆仑神话同源于东夷考》,《东岳论丛》,1991年第1期。
    李炳海:《湘君、湘夫人神话与古代东夷族的始祖传说》,《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4期。
    李并成:《“昆仑”地望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李大明:《<九歌>语词训释商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李茂荪:《中国古代的虹霓神和射日神——说东君和羿及其关系》,《求索》,1989年第6期。
    李学勤:《竹简卜辞与商周甲骨》,《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栗凰:《论屈赋与昆仑神话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95第2期。
    刘彬徽:《江陵楚墓出土龙凤纹铜尊》,《江汉考古》,1980年第6期。
    刘城淮:《从南方的神话、民俗看屈赋——屈赋新探四则》,《船山学刊》,1987第1期。
    刘楚斌:《楚辞与原始宗教》,《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刘心予:《(山鬼>所祀为云梦女神辨》,《学术论坛》,1982年第1期。
    刘毓庆:《<山鬼)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4期。
    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4、5期合刊。
    马世年:《厉神占梦与<惜诵>中两“曰”字的人称归属》,《云梦学刊》,2005年第3期。
    皮筱蔚:《三头凤试释》,《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钱玉趾:《山鬼:(九歌>中的负心汉——<云中君·河伯·山鬼)的全新剖解及翻译》,《西
    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寿勤泽:《<楚辞·招魂>新考》,《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帅磊:《<九歌·山鬼>原型管窥》,《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第7期。
    宋小克:《屈原对昆仑神境的构建》,《云梦学刊》,2010年第1期。
    孙常叙:《<楚辞·九歌·大司命>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
    孙常叙:《楚神话中的九歌性质作用和<楚辞·九歌>》,《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孙国江,宁稼雨:《死而复生观念与“鲧腹生禹”故事的历史根源》,《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孙雍长:《<惜诵>“厉神”考》,《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1期。
    孙重恩:《鲧》,《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王从仁:《南楚雷神考——兼谈<东君>祀主原型及<九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王晖:《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开元:《西域古代文化——昆仑神话对屈原之影响》,《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人恩:《<天问>“伯禹愎鲧”神话新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王言凤:《<楚辞>中“套语”之初探》,《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王政:《孔子“生于空桑”民俗考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武汉市博物馆:《武昌东湖三官殿梁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
    肖兵:《彭咸:水神——<楚辞·离骚>新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肖练武:《昆仑山与屈原的昆仑情结》,《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年第12期。
    萧兵:《东皇太一和太阳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新解》,《杭州大学学报》,1979第4期。
    萧兵:《论<九歌>诸神的原型和二重性》,《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萧兵:《屈原浪漫主义的特征——<楚辞文化:楚辞的艺术>之一》,《东岳论丛》,1983年第4期。
    徐杰舜:《从<楚辞>看楚族之风俗》,《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徐蓝清:《中国古铜尊——楚文化断想》,《光明日报》1991年5月18日。
    徐志啸:《“东皇太一”春神考》,《文献》,1989年第4期。
    徐志啸:《<九歌>求生长繁殖之歌》,《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第6期。
    许又方:《路曼曼其修远兮·论<离骚>中的时空焦虑》,《东华人文学报》,2001年第3期。
    杨希牧:《中国古代太阳崇拜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2期。
    姚伟钧等:《荆楚饮食文化论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姚宇亮:《<离骚>之“昆仑”新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张国荣,《从(少司命)、<东君)看南楚巫文化中的生殖崇拜》,《益阳师专学报》,1989第3期。
    张京华:《<九歌·山鬼>祀主为九疑山神》,《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
    张树国、梁爱东:《论屈原昆仑之游的悲剧意义》,《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张玉声、张燕婴:《关于屈原西域昆仑情结的对话》,《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
    张元勋:《水早厉疫则傩于郊祀——论<东君>、<河伯>、<山鬼>、<国殇>》,《齐鲁学刊》,1988年第1期。
    张正明:《<云中君>为“雷神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张志新:《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
    张中一:《<九歌>新证——地祗考》,《船山学刊》,1987年第1期。
    赵桦,陈永祥:《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的饮食》,《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第1期。
    郑杰文:《<九歌·河伯>源于楚人祀河新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周晶晶:《<天问>中昆仑神话新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桑山龙平:《关于<楚辞>中的“鸟”》,《天理大学学报》(学术研究会志)72期,1971年3月。
    鸟羽田重直:《<楚辞>中所见的占卜——索藑茅筵篿兮》,和洋国文研究13期,1977年。
    李玉麟:《先秦荆楚饮食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刘志宏:《离骚“香草美人”抒情模式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琳:《<楚辞·九歌>与楚地祭祀文化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王盛苗:《<诗经>和<楚辞>祭祀文化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杨雯:《楚辞风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