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故我在—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叙述声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文化转型、西方文学理论的涌进、女性意识整体萌发以及中国女性文学既有的传统之下,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显然意味深长。“声音”指的是故事讲述的具体行为。正是通过这个“声音”,故事才得以呈现,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故事。讲什么、如何讲与叙述声音息息相关。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发出,这就决定了叙述声音必然要受到叙述者各种特征因素的制约,如性格特征、性别因素、社会环境等;叙述声音与隐含作者,二者的一致或分离,对叙事话语权威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隐含读者制约着叙述声音,也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接受的意义;并且叙述声音与文本的叙述风格和意识形态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学在法国兴起,经历了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叙事学已从强调文本分析的内在研究兼顾到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从其内在文学性的桃花源走向了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叙述声音的问题已不单单是叙事策略(抑或叙事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而与诸多语境相关联,它负载了在叙事策略之外的文化意义。1990年以来的中国文坛,一批女性作家以一种“女性”写作的姿态表达了女性对自我重新构建的努力。对她们而言,“声音”就有了超越叙事文本之外的更为重要的涵义。她们以不同于前期自己或前辈作家的叙述方式、叙述话语,言说着属于女性独有的感受与认知。在她们那里,女性不仅是“人”,更是“大写的女人”;“我”不仅要“生存”,更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这不仅把一度迷失在政治、历史与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声音重新拾起,更是以这种“声音”向世界重新彰显了自我。从叙事策略来看,这些女性作家在文本中选择了一个具有女性倾向的叙述声音来讲述有关女性的故事(包括经历,体验,感知,意识,思想),并且通过视角与聚焦的变化,通过复调式的叙事,通过对特定的叙事对象的选择,表达了女性对自我重建的渴望与尝试。因此,这个叙述声音抑或叙述主体,之于女性或女性作家而言,不仅仅是文本的叙述策略,更是一种女性自我书写的确证。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可做如下四种分类:
     第一“权威”的我,主要表现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叙事声音如上帝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牢牢控制着故事的讲述进程并与隐含作者的思想信念相一致,从而使文本接受者也会从叙述者的立场出发,倾向于接受由他所传达的思想规范,由此产生共鸣,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通过议论、品评干预叙事,彰显其叙述权威。并且由于“我”的不在场、无性别,方便女性作家在与读者取得共鸣后通过叙述干预侵蚀男性的话语权威并悄然地构建自己的话语权威。因此,在1990年以来女性的文学作品中,这种叙述声音广泛存在。从读者接受的方面来看,读者觉得这类声音可信,更容易接受故事;从女性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它使女性作家具有和男性作家一样的权威性,取得了和男性一样的话语权和言说的权力;从修辞叙事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女性作家的一种修辞手段,在貌似和男性作家一样的话语权威下对作品中的男性进行批评、结构、驱逐。
     第二,“自语”的我,从叙事技巧而言,是指叙述声音的发出者是故事中的某一个人物——“我”,从“我”的角度出发来言说故事。它虽不像“权威的我”那样全知全觉,但是“我”在故事中,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的可信性、亲切性自然超过全知视角叙事。“我”以这种“真实性”建立自己的叙述权威。当然,由于“我”是故事中的人物,无法采取无性别的中性掩饰手段,“我”的性别必须是确定的。这种既可建立话语权,又可昭示性别的叙述声音与努力构建话语权威的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作家们不期而遇。从叙事策略上看,这种“自语的我”是女性拒绝男性目光、重写自我真实体验的手段和途径,是女性争夺话语权的表征。在父权与男性文化的合围下,女性以自身为蓝本,由女性自己书写自我的成长经历,由性别劣势转化为性别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力图实现突围。
     第三,”复调”的我——叙述声音的混合呈现。这种叙述声音在1990年以来女性作家的叙事文本中主要呈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我与她的“协奏”,这是“权威”的我与“自语”的我相互交叉的一种叙述声音,它既体现了第一人称叙事声音的特点,又有第三人称的叙事声音的优势。随着叙述声音的转换,叙事内容灵活变换,相互结合,“我”和“她”相互声援,由内而外,由外而内,既俯视又正视。另外一种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交响。在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的文本中,回忆是一种姿态又是一种叙述策略。进行回忆的“我”是叙述自我,回忆中呈现出来的“我”是经验自我,这两个自我由于年龄、阅历、心理的不同,流露出两者不同的叙述声音。
     第四,“失语的我”是指叙事文本中作为女性叙述者的“我”在试图发出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时无语言说的窘迫。这在叙事情节上表现为女性叙述者在言说时没有属于女性自己的话语可用,要么沉默无语,要么复读——使用男性化的语言。为了对抗这种失语,“飞翔”与“身体”成为了“我”言说的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女性自身意识到失语,无法言说,只能以身体来表达自身的存在,以“身体语言”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时,那么这种声音本身无疑是微弱,无力的,因为,一不小心,女性和她的身体就沦为被看,被窥视的对象。
     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话语权威,发出自我声音的同时,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叙述声音的乖张。对女权主义与女性文学的片面理解与误读使她们的作品中充斥着对男性的愤懑、不满和排斥,并将女性自我发挥到极致。而在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身体”与女性内在建构的距离时,女性的“身体”在商业运作下已成了牟利的工具。而叙事技巧的探索和实验少也是这个时期女性叙事文本的一大缺憾。首先,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声音和“元叙述”相结合的叙事技巧,叙事变成了作家的自我虚构。其次,对女性成长这一主题的聚焦,形成了女性文本趋同化的叙事形式。这种趋同从单体作家来看,主要表现在对某个叙事意象的执着或对某个叙事人物的偏爱;从作家群体来看,女性作家都对某种具有象征意味或隐喻色彩的意象流露出偏爱,如“门”、“房间”、“水”、“花”、“镜子”、“身体”等,构成了女性作家群体在叙事形式上的趋同。再次,叙述声音单一。1990年以来的女性作家采取准自传体形式,以第一人称貌似真实地讲述个人经历经验,第一人称叙述声音独大,成为1990年以来女性作家普遍热衷的选择。在第一人称叙述声音占主导的局面下,第三人称叙述声音退居二线。虽出现了混合型叙述声音的探索与尝试,但也是在第一人称叙述声音统摄下的变奏。
     1990年以来的中国女性写作是以性别觉醒为支撑点,突破了一直以来以男性话语和宏大叙事为主流叙述声音的历史现实,彰显了女性声音才存在。但女性文学的持续发展要求其必须跨越狭隘的性别藩篱,也必须在自己的声音之外听到别人的声音,必须在一己的小屋外看到世界广阔。
The narrative voice of female nar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since the1990s is clearly meaningful in the context of the overall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flux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established traditions of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Voice" in narratology refers to a specific behavior of a story.It is through this "sound" that the story is able to render. without it, there would be no story. Well, what to speak and how to speak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rrative voice. The narrative voice is given by the narrator, which determines the narrative voice is bound to be factors in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narrator, such as personality traits, gender factors, social environment;Narrative voice and the implied author,which are Consistent or separate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Authority of Narrative Discourse;The implied reader restrict the narrative voice, and to a great extent determines the accepted sense; narrative and voice and text narrative style and ideology are closely linked.
     In this sense, the narrative voice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or narrative skills), but also go beyond a purely formal level associated with a lot of contexts, which takes more Cultural meaning than the narrative strategy. Female writers frome the1990s to now express the attitude of self-rebuilding by "female" writing. To them, the "voices" have a more important meaning beyond the narrative text.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or predecessors writer narrativ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the words talking about the unique feeling belonging to women and Cognitive. To them, women are uppercase woman";"I,"not only to survive,"there must be "a house for themselves.It is not only to pick up a female voice which was once lost in the politic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patriarchal, more to re-highlight the self by the "voice". Strategy from th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these women writers select texts with a female tendency narrative voice to tell a story about women (including experience, perception, consciousness, thinking) and by the change of perspective and focus, through polyphonic narrative, the choice of the specific object of the narrative, they express the desire of female for self-renewal and try. Thus, this narrative voice for the female or female writers, is not only just a text narrative strategy, but a conclusive evidence of a female self-describe. Narrat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1990s in the narrative voice can be list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categories.
     The First,"Authority I ", that is" narrator "greater than" character", the narrator of the story knows more things than any characters, who is God-like omniscience, firmly in control of the storytelling process,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deological beliefs of the implied author, so that the reader will be starting from the narrator's point of view, inclined to accept his ideological norms, resulting resonance, and then get the authority of the narrative. Moreover, it can be through discussions, intervention narrative to highlight its narrative authority. And "I" is not present, no sex, to facilitate female writers to make resonate with readers to build their own discourse authority. Therefore,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women since the1990s, this narrative voice was widespread. in terms of the readers, they are more credible narrative voice, more receptive stories; In terms of female narratological perspective, it makes women writers authoritative as men writers and get the right to speak as men.
     In the Second," Self-speaking ", the narrator is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 I ", starting from the" I "perspective to tell a story. Although it does not seem like a "authority" who is omniscient, but the "I" in the story, two identities, or about personal experiences or transferred experiences, with which the credibility of its discourse, friendly nature is more than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I" in this "authenticity" to build their own narrative authority. Of course, because of the "I" is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can not take no gender neutral disguise means, in which"I" of gender must be determined. This not only to establish the right to speak, but also declares the gender narrative voice and strives to build a discourse authoritative Chinese women since the1990s writers who meet by chance. From the narrative strategy point, this Self-speaking " means the way of women to reject the male gaze, and rewrites the real-life experience of herself,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women competes for the right to speak. In the encirclement of the patriarchal and male culture, women model on its own, to describe self-upbringing by women themselves, by gender disadvantage into gender advantage, which is taken as a prop break trying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third,"My Symphony"-Mixing Renderer narrative voice. The narrative voice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ree forms of the narrative texts of the women writers since the1990s. One is the "I" and "her" harmony, which is a cross-cutting of a narrative voice of "authority" and "self-speaking", both not on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voice, but also the advantages of the third-person narration voice. With the conversion of the narrative voices, narrative contents flexibly transformed,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I" and "her" solidarity, from the inside, from the outside, both looking down and face up. Another is "self-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self" intertwined. In the texts of women writers of this period, recall is a gesture and a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memories,"I" narrates himself, the "I" in the presentation the experienced self. the two different selves show two different narrative voices due to different ages, experiences, mental, The final one is "polyphonic" of "I" contrast to what Susan·S. Lanser said," the collective type narrative voice." This narrative voice can not only be shown as the talk between "I" and different "hers", showed polyphonic narrative;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I "forms the plural-" we ". This kind of hybrid narrative voice can be the self-examine, review, analysis of wome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emale group consciousness.
     In the fourth,"Aphasia me" refers to a female narrator "I" who feels distressed in a narrative text who attempts to issue their own voice but has no words to say. This aphasia performance on the narrative plot appears either silent or repeating-the use of masculine language. In order to combat this aphasia,"flying" and "body" becomes the way of "I" to speak..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when women themselves realized aphasia, unspeakable, the body language is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so the sound itself is undoubtedly weak, powerless, because accidentally, women, and her body has been reduced to be peeped where a female voice is completely cleared up.
     While to build their own authority, to speak themselves, the narrative voice in the narrative text of the Chinese women since the1990s,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A eccentric narrative voic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feminism and female literature and misreading make their work filled with anger, resentment and exclusion of male. Before they have have a deep thought about the distance between "body" and the inherent construction, women's "body" has become a profit-making tool in commercial operation. The lack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experimentations is a great shortcoming of the narrative texts. First of all, with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voice and "Meta-narrative", the narrative becomes the writer's self-fictional. Secondly, focus on the growth of women leads to the convergence of narrative form. This convergence in terms of monomer writer is mainly shown in the dedication of a image or preference to a narrative character To the groups of writers, women writers are showing preference for a symbolic or metaphorical images, such as "door","room","water","flower","mirror","body", which makes the the convergence of narrative forms of women writers. Once again, few changes of voice. Women writers since the1990s to take the form of quasi-autobiographical to talk about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the view of first-person. first-person narrative voice,in nineties, generally became an enthusiastic choice. While first-person narrative voice became a dominated choice, the third-person narrative voice took a back seat and the second-person narrative voice was rare.
     The works of Chinese women writers since the1990s take gender awakening as their supporting points to break the historical reality that the main narrative voice is dominated by male discourse to highlights the existing of female voice.However,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female literature must step across the narrow gender barriers and hear the voices of others outside of theirs
引文
①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① 陶东风:《文化研究读本: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① 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① [法]艾德里安娜·里奇:《当我们彻底觉醒的时候:回顾之作》,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期。
    ② 转引自李幸等:《简析女性主义文学批判》,《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5期。
    ③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④ 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①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页。
    ①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 乐黛云:《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6期。
    ② [法]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①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② 刘思谦:《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 转引自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1期。
    ②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①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②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1页。
    ①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
    ②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5页。
    ③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48页。
    ④ 谭君强:《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声音与叙述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① 蒋济永:《作为否定的后现代文化的叙事边缘性》,《南方文坛》,1996年第5期。
    ②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③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④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⑤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①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②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2页。
    ③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② [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 [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① [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 铁凝《玫瑰门》,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第518页。(文字的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① 转引自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②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③ 转引自谭君强:《论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可靠与不可靠性》,《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①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① 铁凝:《对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9页。
    ①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①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① 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9页。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黄霖等导读,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版,第1页。
    ② 王国维:《人间词话》,黄霖等导读,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版,第2页。
    ① 转引自胡亚敏:《叙事学》,上海:华中师范大学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② [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 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张洁:《无字·第二部》,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317页。
    ② [法]热拉尔·热奈特:《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③ 转引自杜霞:《自己的声音:隔绝与联系——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
    ④ 转引自杜霞:《自己的声音:隔绝与联系——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
    ① 转引自杜霞:《自己的声音:隔绝与联系——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
    ②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① [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②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③ 转引自杜霞:《自己的声音:隔绝与联系——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
    ④ 转引自杜霞:《自己的声音:隔绝与联系——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
    ①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②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 转引自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9页。
    ②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③ [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3-214页。
    ② [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③ 申丹:《何为“隐含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 [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② [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 [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②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 张洁:《无字第一部》,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5页。
    ① 张洁:《无字第一部》,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196页。(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加)
    ① 张洁:《无字第三部》,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年版,第310-312页。(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加)
    ①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87页。
    ①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61页。
    ②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92页。
    ③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5页。
    ④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7页。
    ⑤ 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① 张洁:《无字第三部》,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② 萧枫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①》,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① 谭君强:《“视点”与思想: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创作评谭》,2005年第2期。
    ①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谭君强等:《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页。
    ③ 转引自周新民:《由“角色”向“叙述者”的偏移——十七年第一人称叙事小说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 徐坤:《因为沉默太久》,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10日。
    ② 陈染:《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
    ① 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① 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② 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③ 王侃:《“女性文学”的内涵与视野》,《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④ 转移自袁爱华:《身份的确认——论林白的小说创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2004年第2期。
    ① 林白:《日午》,长春:时代文艺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② 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③ [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①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9页。
    ②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①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①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3页。(着重号、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①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② 铁凝:《大浴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 铁凝:《大浴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
    ① 铁凝:《大浴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 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② 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 陈染:《与往事干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 铁凝:《大浴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153页。
    ① 转引自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②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1页。
    ① 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 徐坤:《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徐坤获奖小说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② 徐坤:《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徐坤获奖小说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① 徐坤:《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徐坤获奖小说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② 徐坤:《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徐坤获奖小说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①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② [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到历史场景》,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③ 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作家》,1997年版第7期。
    ①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①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0页。
    ②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① 南帆:《身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
    ② 葛红兵:《个体文化时代与身体型作家——九十年代小说转向》,《山花》,1997年第3期。
    ① 棉棉:《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 林白:《守望空心岁月》,《花城》,1995年第4期。
    ② 陈染:《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页。
    ③ 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① 林白:《守望空心岁月》,《花城》,1995年第4期。
    ① 谢玉娥:《当代女性写作中有关“身体写作”研究综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
    ① 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① 林白:《日午》,长春:时代文艺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① 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2005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② 转引自农迎春,施琴:《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发展脉络与写作缺陷》,《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① 转引自昌切:《谁是知识分子——对作家身份及其功能变化的初步考察》,《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② 卫慧:《不再疯狂》,《北京青年周报》,2004年10月13日。
    ③ 盛英:《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新话题》,《文艺报》,1999年3月16日。
    ① 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① [美]理查德·克莱恩:《香烟:一个人类痼习的文化研究》,乐晓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2页。
    ② [美]理查德·克莱恩:《香烟:一个人类痼习的文化研究》,乐晓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③ 陈染:《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页。
    ④ 陈染:《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487页。
    ⑤ 陈染:《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页。
    ⑥ 陈染:《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489页。
    ⑦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读书》,2002年第6期。
    ① 潘延:《历史、自我与女性文本》,《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② 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小说界》,1998年第4期。
    ③ [英]伊丽沙白·威尔逊:《倒写:自传》,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20页。
    ① [英]伊丽沙白·威尔逊:《倒写:自传》,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① 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 陈晓明:《不说,写作和飞翔——论林白的写作经验及意味》,《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① [日本]黑田孝高:《水五则》,《文苑》,2008年第1期。
    ② [法]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页。
    ③ 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④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微笑》,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①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9页。
    ① [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王央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③ 铁凝:《永远有多远》,《北京文学》,1999年第11期。
    ①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② 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① [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观念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② [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观念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③ [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观念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① 陈晓明:《语言的妄想症或解构男人》,《大家》,2000年第3期。
    ① 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163页。
    ② [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观念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① [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2页。
    ① 铁凝,崔立平:《笨重与轻盈的奇妙世界——关于铁凝<笨花>的对话》,《河北日报》,2006年1月6日。
    ① 林白:《低于大地——关于<妇女闲聊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前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英]马克·柯里:《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美]佩吉·麦克拉肯:《女权主义理论读本》,艾小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法]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9]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乔以钢自选集:《中国女性与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陶东风:《文化研究读本: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谭君强:《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5]谭君强,降红燕,陈芳,王浩:《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7]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2]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陈慧娟:《小说的知情叙述者及其叙事优势》,《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3]杜霞:《自己的声音:隔绝与联系——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
    [4]蒋济永:《作为否定的后现代文化的叙事边缘性》,《南方文坛》,1996年第5期。
    [5]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李幸等:《简析女性主义文学批判》,《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5期。
    [7]梁平:《身体写作:人性的褊狭与世界的虚拟》,《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8]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作家》,1997年第7期。
    [9]刘思谦:《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0]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1期。
    [11]南帆:《身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
    [12]申丹:《何为“隐含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3]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禹权恒:《“身体写作”的症候式分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5]谭君强:《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声音与叙述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16]谭君强:《论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可靠与不可靠性》,《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17]谭君强:《“视点”与思想: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创作评谭》,2005年第2期
    [18]谭君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干预与意识形态》,《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9]肖莉,林钰婷:《元叙述:叙述者“侵入式”叙述与传统叙述的似真性》,《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0]乐黛云:《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6期。
    [1]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2]陈染:《陈染自选集》,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年版。
    [3]海男:《美腿女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林白:《日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林白:《说吧,房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
    [7]铁凝:《玫瑰门》,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
    [8]铁凝:《大浴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铁凝:《对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11]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徐坤:《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徐坤获奖小说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13]徐小斌:《迷园》,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4]张洁:《无字》,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