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规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句法是语言的动态使用方式,句法结构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到表情达意的效果和信息交流的进行。句法结构的演变具有多种可能性,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演变又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即必须符合句法结构的表义体系,增加表义形式、表义方式或使表义更为明确,以便更好地促进交际的进行与信息的交流,促进语言的发展。一般来说,符合上述表情达意要求的句法结构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规范程度更高。而如果要判断一个句法结构是否符合演变发展的倾向性,就应当从它的历时演变情况、现实使用情况,及其在句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方面入手,来解释句法结构发生变异或新出现的原因,并研究这些变异或新兴句法结构的发展演变及其对未来句法结构发展演变的影响,以便正确地判断句法结构变异的合理性,引导句法结构的合理发展。
     从上述原则出发,本文对句法结构自身的特点、句法结构演变发展的趋势、影响句法结构演变发展的同系和异系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句法规范适用的原则和进行句法规范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分六章进行讨论。
     第一章论述句法规范的学科定位、相关研究情况、句法与词法的同异等问题:并就句法规范的性质、任务和价值,句法规范的对象与标准以及研究方法进行探讨。鉴于句法与词法既有相同、相通之处,又有一些显著的差别,把句法规范从语法规范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并相互参证。依照句法结构的理据分析和数理统计来判断句法结构的合理性程度和被选择使用的可能性大小,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句法结构的发展演变情况。
     第二章讨论句法结构的演变趋势,涉及常序与变序、句法结构的繁复与简略、词语搭配组合的变异、结构层次的扩展与压缩、句法结构的创新与句法结构被选择使用的倾向等方面。总结句法结构演变的异向选择趋势,从中体现出经济性不是语言的唯一原则,衍余原则也是同样重要的语言规则,二者对立互补,各有所宜。形式的复杂化使得某些成分得到强化,更能突出这部分语义,或者把淡化了的语义显现出来,使得表义清晰;形式的简单化则是把与信息交流无关的部分省略掉,以达到简洁的效果,因此方向相反的不同表义手段在句法结构的演变过程中都得到了发展。
     第三章总结句法结构演变的同系影响因素,包括语音的协调、语义的表达、词语的句法功能、句法结构的变动以及语用等。同一语言系统的上述共时因素,都会影响到句法结构的选择,使得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及语言使用环境中运转着的句法结构发生变异,并在新的体系中得到直接的选择和使用。
     第四章归纳句法结构发展演变的异系影响因素,包括空间因素,即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外来语等;时间因素,即古汉语的遗留与重新采用等;认知因素,如记忆或理解的偏差、对某种结构成分的强调或忽略等;背景因素,如使用频率等。其中,异系语言因素为句法结构的变异提供一定的选择,使这种变异在子系统的层面上与现代汉语已有的句法结构形成竞争,并为句法结构新的演变提供理据或使得新的演变符合使用人群的习惯,从而为句法结构的发展与重新选择作出准备。非语言因素则通过对使用人群使用语言的习惯或语感的影响,导致对句法结构的选择或判断呈现一定的倾向性,包括对句法结构的选择使用、句法结构是否合理的认识等,并可能导致句法结构的非理性发展,为新一轮的句法结构演变提供基础和理据,从而推动或阻碍句法结构体系的发展。
     第五章讨论句法结构合理性的界定和界定的适用原则。分析句法结构的变化是否合理,不仅要从句法结构自身入手,而且要兼顾整个句法结构体系。句法结构是否清晰表义,能否很好的传情达意,有没有相应的语用价值,在句法结构体系中是增加了新的表情达意的句法结构、增加了同一表情达意句法结构的不同形式、还是与原有句法结构表情达意形成冲突,这些情况都制约着一种新的形式能否得到推广使用及其合理性程度的高低。判断句法结构的历史合理性,或者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大致有如下原则:适合度原则、可接受度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层次原则、发展原则。合理的句法结构应当适合于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体系,适合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能被人们理解、接受并得到广泛使用;在不同的语体、场合、地域等层面可以存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以促进句法结构的多维发展,为句法结构演变发展在结构形式的可能性上、在人们对句法结构的接受性和选择性上提供条件和准备,从而促进句法结构的健康、合理发展。
     第六章讨论句法规范的应对策略和可采取的措施。句法结构的引进或采用,不管是方言、古代汉语、外来语的句法结构或是新出现的句法结构,都应该能够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体系加以补充,以丰富表达形式,而不是形成冲突、影响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工作者对句法结构的研究是规范句法结构的主导因素,要注意尊重语言事实与语言发展,通过相应措施引导人们规范使用句法结构。要正确对待新兴的句法结构。在引进方言、古汉语、其他民族语言句法结构时,要注意适合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体系。根据句法结构发展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规定(不能区分但必须区分的);2、引导(有相应形式而又无特殊语用价值的);3、容许(无相应形式,是创新,不违反句法结构系统及意义表达的;或虽有相应形式但有新用,比原形式表达更轻松、表义更明晰的;或虽没有太多的语用价值,但沿用已久、不影响达意的,可以容许);4、禁止(表义混乱、不合语言发展的)。
Syntax is dynamic usage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degree of its normalization may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xpression of proper idea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The normalization itself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and embodied in the possible choice of syntactic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must correspond with the meaning expression system of the syntax. Therefore, when we describe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syntax and its current use, position and value in the syntax system, we must explain the reason why old syntactic structures have varied or new syntactic structures have come into being, and judge the trend of the varied or newly born syntactic structures evolving and developing and their effect upon the future syntactical development so as to correctly determine the reasonability of the variation and lead it to develop ratio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principle,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de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tax itself and its evolution trend, the homological and different factors affecting its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some rules and measures to normalize it,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following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deals with the discipline positioning of the syntactic normalization, the relevant study conditions,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syntax and morphology. Meanwhile, the character, the task and the value of syntactic normalization, as well as its object and standard, are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condition and trend of the syntax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key points are put in the discussion of common order and variable order, syntactic complexity and simplicity, variation of words' collocation and combination, expansion and compression of the syntactic layers, syntactic innovation and choice, and a few trends of variable syntactic choices are summarized. It shows the economic rule is not the unique language principle and in many situations the evolution rul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some hom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yntactic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cluding harmonization of the morphemes, expression of the meanings, syntactic function of the words, variation of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and the pragmatics. These factors belong to the same synchronic linguistic system and will affect the choice and variation of syntax, and put direct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yntax.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don't belong to the same system. They are space factors, including regional dialects, social dialects and foreign words; time factors, namely, the reservation and adop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ognitive factors, for example, deviation of remembering or understanding, emphasis or neglect of some kinds of syntactic components, etc.; background factors, e.g. the syntactic using frequency.
     The fif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rational syntactic definition and it's applying rules. It is discussed which syntactic evolution way is beneficial or harmful. It is analyzed, not only from syntax itself but also from the whole syntactic system, whether the syntactic can express the meaning clearly and correctly, whether it has the corresponding pragmatic value, and whether a new syntactic structure or a different style of the same syntactic structure is added, or the current syntactic structure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original one. In the reasonability definition of syntax, some rules can be used, which include the rule of application, the rule of acceptance, the rule of using frequency, the rule of layers, the rule of development.
     The sixth chapter deals with some tactics and measures of syntactic normalization. The introduction or adoption of syntax should be based on whether it can express the meaning clearly and correctly. No matter whether it comes from dialect、ancient Chinese or foreign languages, it should be a good supplement to the modem Chinese syntactic system so as not to conflict but enrich the modern Chinese syntactic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syntactic normalization, we should take different measures: regulation for those that cannot but have to be distinguished; guidance for those that have corresponding styles but not special pragmatic values; permission for those that are not to violate the modern syntactic system but can express meanings more easily or clearly, or have not too many pragmatic values but are still in use; forbiddance for those which are confusable in the meaning expression and not to orient the linguistic development.
引文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文百科全书大系·语言文字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190页。
    ② 范继淹《句法语义浅谈》,载《语文教学通讯》 1981年第1期。
    ① 黎锦熙、刘世儒《语法术语通释》,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4期。
    ② 文炼、胡附《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新1版),商务印书馆,1990年。该书较早于1954年以《中学语法教学》为名由春明出版社出版。
    ③ 参见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怎样产生的》,载王希杰《语言学百题》(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④ 见(德)Hadumod Bussmann,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473页。
    ① (德) Hadumod Bussmann,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第473页。References: Borsley, R.D. 1991.Syntatic theory. London. Giv6n, T. 1984/90. Syntax: 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 2 vols. Amsterdam. Jacobs, J. et al. (eds) 1993. Syntax: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Berlin and New York. Moravcsik, E.A. and J.R. Wirth(eds) 1980.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13: Current approaches to syntax. New York.
    ② Jack C.Richards,John Platt and Heidi Platt著,管燕红 译.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297页。把morphology解释为:1 the study of MORPHE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orms(ALLOMORPHs),and the way they combine in WORD FORMATION.(研究词素、词素的不同形式(即词素变体ALLOMORPHs)及其在构词时的组合方式的一门学科。) 2 a morphemic system.(词素系统。)
    ① 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② 《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9页。
    ③ 同上,第181页。
    ④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商务印书馆,1941年。
    ⑤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开明书店,1948年。
    ① 赵元任.Mandarin Primer,An Intensive Course in Spoken Chinese(中译名《国语入门》),哈佛大学出版社,1948年。其中,语法部分由李荣1951年译为《国语语法纲要》,分期刊于《新建设》和《光明日报》上,1952年5月改名为《北京口语语法》,由开明书店(上海)出版。
    ② 丁声树、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
    ③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① 语素用于句法结构的情况如在有拆离形式的句法结构中的使用,如“语素+词”(“登个记”,由语素“记”与词“个”组合后与语素“登”搭配)、“语素+短语”(“大哥哥、大姐姐们”,由两个短语“大哥哥”、“大姐姐”组合后与语素“们”搭配),或者在有简略形式的句法结构中的使用,如“Aneg.AB”式(“认不认识”,由词“认识”缩略形成的语素“认”与短语“不认识”组合),其中甚至有音节参与组合的情况,详见本章第三节《句法结构的特点及与词法结构的差别》的论述。
    ② 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编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2页。
    ① Jack C。Richards,John plan and Heidi PIaR著,管燕红译.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p.311. Reference: Richards, J. C. 1982 "Rhetorical and communicative styles in the new varieties of English" .In J.B. Pride (ed) New Englishes. Rowley: Newbury House.
    ② 同上,p312。
    ③ 同上,p359。指出规定语法即a grammar which states rules for what is considered the best or most correct usage. Prescriptive grammars are often based not on descriptions of actual usage but rather on the grammarian's views of what is best. Many TRADITIONAL GRAMMARs are of this kind.(指阐述那些被认为是最好的或最正确用法的规则的一种语法。规定语法所依据的常常不是对实际用法的描述,而是语法学家认为是最好的用法。许多传统的语法书都属于这一类。)
    ④ 同上,p129。指出描写语法即a grammar which describes how a language is actually spoken and/or written,and does not state or prescribe how it ought to be spoken or written.(描写语言在实际中怎么说怎么写,而不是说明或规定该怎么说或怎么写的语法。)
    ⑤ 赵元任说:“学校里的语法课本告诉学生哪是正确的,哪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乎语法的。描写的语法只叙述语言事实,不作价值判断。”(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页。)吕叔湘也区分系统语法(理论语法)、参考语法(前两者又可叫描写语法)和规范语法,认为后者“主要目的是说明什么样的词句合乎语法,什么样的词句不合乎语法的。教学用的语法书常常采取这种写法”(吕叔湘《怎样跟中学生讲语法》,载《教学语法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⑥ 王力《论汉语规范化》,载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① 郭沫若《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开幕词》,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编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第1页。
    ① 除了多义句法结构与歧义句法结构中有多个义项存在的可能。
    ② 吕叔湘《语法的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载邵敬敏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① 解放后的分期时间段采用于根元《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134页的分期。参见于根元主编《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② 张寿康《五四运动和现代汉语的最后形成》,载《中国语文》 1979年第4期。
    ③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订正本,中等学校用),商务印书馆,1924年。
    ①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载《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
    ② 廖庶谦《口语文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
    ③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43年。(上册,1943年:下册,1944年。)
    ④ 参见《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⑤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① 《请大家注意文法》,载《人民日报》 1950年5月21日。
    ②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载《人民日报》 1951年6月6日。
    ① 于根元主编《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② 参见吕叔湘《谈谈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载《人民日报》1959年11月26日。(另可参见《语文知识》第93期。)
    ① 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编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② 郭沫若《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开幕词》,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
    ① 张奚若《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载《中国语文》 1955年第12期。
    ② 参见郭沫若《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开幕词》,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编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
    ③ 张志公《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④ 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第三册,语法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第四册,语法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第五册,语法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
    ⑤ 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⑥ 《汉语知识讲话》丛书,新知识出版社,1956—1957年。
    ⑦ 详细情况参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2002年,第129—131页。
    ① 张玉来、程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与指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8页。
    ②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增补本,第2版),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26页。
    ③ 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载《厦门大学学报》 1988年第1期。
    ④ 周荐、[韩国]李根孝《乱世出怪语——“文化大革命”时期用语特点简析》,载《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⑤ 聂焱《“文革”言语对修辞“四个世界”的负偏离》,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① 引自聂焱《论“文革语言”对言语交际基本原则的违背》,载《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② 引自金立鑫《关于“文革语言”的反思》,载《语文建设》 2000年第6期。
    ③ 参见张玉来、程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与指导》,第18页。
    ① 刘导生主题报告《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载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秘书处编《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语文出版社,1987年。
    ② 于根元主编《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第37—38页。
    ① 参见于根元主编《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第251—267页。
    ① 参见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第293—294页。
    ② 朱德熙《对当前汉语研究的感想和希望》,载《汉语学习》 1990年第4期。
    ③ 参见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充分”》,载《湖北大学学报》 1991年第6期;邢福义《从基本流向综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十年》,载《中国语文》 1992年第6期。
    ④ 张志公《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载《中国语文》 1957年第1期。
    ⑤ 参见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第308—309页。
    ① 参见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第508页。
    ① 高名凯《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60年。
    ① 离合词拆开前算词,拆开后作为短语,但这短语是结构整体,因为除了离合词被拆开后的两个语素外,还有另外的词或短语。另外,离合词拆开后,实际上一般在人们的语感中也是仿动宾式词,把这种拆离理解为后一语素为一事件,因此,不严格地说,可以把拆开后的离合词算作两个词处理,甚至以后的发展也可能会有这种趋势,这种趋势是复古使用,逆成词化,不过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暂且还是认为拆开后形成的是不成词语素。
    ② 参见赵淑端《说“不A不B”四字格》,载《语文月刊》 1991年第8期。
    ①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② 胡裕树《从“们”字谈到汉语语法的特点》,载《语文园地》 1985年第12期。
    ① 本条材料蒙业师俞理明先生提供。
    ②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现代汉语部分)。
    ① “Aneg.AB”式句法结构是由正反问句的肯定否定重叠形式发展而来,后文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参见第四章《句法结构发展演变的异系影响因素》的《现代汉语虽有相应形式但更便于表情达意的方言句法结构的吸收》节的论述。
    ②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下册)谈到:“‘粉碎’是‘像粉一般地碎’,‘瓜分’是‘像瓜一般地分割’。”参见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下册)。
    ③ 例子转引自姚仁来《转移修饰语及其译法》,载《翻译通讯》 1983年第1期。
    ① 罗常培《略论汉语规范化》,载《中国语文》 1955年第10期。
    ② 参见许嘉璐《汉语规范史略·序》,载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
    ③ 晁继周《树立正确的语文规范观》,载《中国语文》 2004年第6期。
    ④ 王力《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载《语言学论丛》(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
    ① 陈望道《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总结》,载《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220页。
    ②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一)》,载《中国语文》 1952年第7期。
    ① 罗常培《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载《中国语文》 1952年第8期。
    ② 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编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第15—16页。
    ③ 吕翼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 1985年第2期。
    ① 王维贤《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下)》,载《语文导报》 1987年第8期。
    ① 网址是: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采用时间是2006年12月30日之前。
    ② 检索网址是: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时间从2000年1月1日起到最新的报纸语料,人民日报报系的这二十二家报纸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江南时报》、《讽刺与幽默》、《健康时报》、《华东新闻》、《华南新闻》、《国际金融报》、《市场报》、《中国汽车报》、《京华时报》、《大地》、《中国质量万里行》、《新闻战线》、《时代潮》、《人民论坛》、《中国经济快讯周刊》、《上市公司》、《汽车族》、《人民文摘》、《新安全》。
    ③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载《中国语文》 1987年第5期。
    ④ 原注:“除非是拿一部书作为研究对象,如王力《中国现代语法》。”见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①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①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① 五十年代出版社编辑《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俄华对照),五十年代出版社,1950年,第65页。
    ② 参见张志公《“对”和“好”》,载《语文学习》 1958年第11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206页。
    ② http://c52.cnki.net/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③ http://ccl.pku.edu.cn: 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参见崔山佳《“我的拙文”之类》,载《中国语文天地》 1989年第1期。
    ② 上述两个句例转引自安汝磐《说“冗赘”》,载《文字改革》 1963年第8期。
    ① 例句引自齐月忠《“新的起色”中“新的”并非多余——兼谈一种修辞现象》,载《语文知识》 1987年第7期。
    ① 参见张志公《“对”和“好”》,载《语文学习》 1958年第11期。
    ②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① 参见董桂霞《英语中使用重复的几种表现法》,载《英语知识》 1994年第6期。
    ① 参见董鸿毅《法语的同义叠用现象》,载《法语学习》 1980年第4期。
    ① 参见吴银生《“基本上都”之类说法对吗?》,载《中国语文天地》 1988年第6期。
    ② http://ccl.pku.edu.cn: 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检索时间是 2007年3月11日。
    ③ 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检索时间是 2007年3月12日。
    ① 参见宋玉柱《基本上与完全》。载《语文月刊》 2005年第10期。
    ② 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2007年3月10日检索,北大语料库采用新版,现代汉语部分字数为2亿6千多万。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 转引自王伯熙、隋晨光《当前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问题》,载《中国语文天地》 1987年第4期。
    ①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4页。对于两个“的”连在一起省略的情况,龙万火也举了两个句例,可参见龙万火《两个“的”融合为一个》,载《中国语文》 1983年第5期。
    ② 参见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6—127页。
    ③ 朱德熙《包含动词“给”的复杂句式》,载《中国语文》 1983年第3期。
    ④ 参见邢福义《关于“给给”》,载《中国语文》 1984年第5期。
    ①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① 参见段涛《谈谈介词的省略》,载《英语知识》1997年第2期:李占军《从“fleeing Germany”说起》,载《英语知识》1993年第9期;张月祥《介词的省略》,载《英语自学》1992年第9期;刘波《几个常用介词的省略》,载《英语学习》1993年第12期;危东亚《近代英语中介词在从句前面的应用和省略》,载《西方语文》1957年第11期;陈敏哲《浅谈作主语的关系代词省略的句法条件》,载《英语学习》1999年第5期。
    ① 参见黎五四《a place to live还是a place to live in》,载《英语学习》1984年第2期。
    ② 参见赵崇贤《浅析“of+抽象名词”结构的用法》,载《英语自学》1992年第12期。
    ① 参见刘永科《“That”的省略及其句式的简化》,载《英语自学》1988年第3期。
    ① 参见皇甫索飞《时间副词“永远”功能扩大的认知考察》,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① 例句引自曾福生《句式杂糅种种》,载‘中文自修》1990年第12期。
    ② 详细情况可以参见赵小东《<世说新语>兼语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刘志成教授,2004年,第18—24页。
    ① 参见李华年《说“令人可怕》,载《语文学习》1982年第4期。
    ② 详细情况可参见本文第四章的《“可”词的特点及构成句法结构的合理性问题》部分的有关叙述。
    ①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
    ① 参见张登歧《谈类推形成的动宾短语》,载《中文自修》1989年第10期。张登歧还谈到添加“个”或“一个”表示虚指、添加“什么”表示不满或不赞同、添加“个什么”表示疑问的用法。
    ① 吕翼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① 例子引自王桂安《你有资格去见马克思吗?》,载《语文月刊》2002年第12期。
    ① 例句引自余贞皎《广告中“形+宾”式的动宾结构》,载《应用写作》2001年第2期。
    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可参见王启龙《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2期。
    ③ 句例引自匡腊英《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初探》,载《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① 句例引自匡腊英《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初探》,载《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② 参见吴缨《英语中形容词比较等级使用上的变化趋势》,载《英语知识》1995年第9期。
    ① 参见[英]Charles.Barber《当代英语的变化》,王宁节译The Story of Language(1964年初版)第十五章。载《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2期。
    ② 参见章运椿《怎样看待现代英语中的分裂不定式?》,载《科技英语学习》1993年第4期。
    ③ 参见毕为相《试谈英语中的分裂不定式》,载《英语学习》1998年第8期。
    ① 参见应梅芳《浅谈英语习语的分隔》,载《英语学习》1999年第3期;刘学功《英语习语的割裂现象》,载《科技英语学习》1985年第8期:尹继友《谈谈英语词语的分隔现象》,载《英语知识》1993年第9期。
    ② 参见杨鑫南《谈谈’s所有格和of所有格》,载《英语学习》1978年第2期。
    ③ 参见黄立志《浅谈20世纪英语语法结构变化》,载《英语自学》2001年第9期。
    ① 例句引自史幽《何必“等等”》,载《文字改革》1964年第12期。
    ② 检索自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v.jsp?dir=xiandai)。
    ③ 傅懋勣《必须在民族语言研究工作中加强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斗争》,载《语言研究》1959年第4期。
    ① 参见贾芝《论文风》,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4期。
    ② 参见毛成栋、王学作、王国璋《十年来新闻语言的发展》,载《中国语文》1959年第10期。
    ③ 参见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
    ④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现代汉语部分),2006年12月15日检索。
    ① 参见高更生《“为了”用法的演变和规范》,载《语文教学》1979年第5期。
    ② “为了”早期的表原因和表目的的使用及六十年代后的句法功能专门化的讨论参见李瑞琴《介词“为了”用错了吗?》,载《语文知识》1990年第9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422页。
    ② 参见钟玉竹《多用一个“不”意思弄反了》,载《新闻战线》1981年第4期。
    ③ 参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408页。
    ④ 检索条件是“难免”与“不”之间间隔不多于10个字。
    ① 参见裘荣棠《“难免要犯错误”和“难免不犯错误”》,载《语文学习》1980年第4期。
    ② 参见颜士敏《美国英语口语新动向》载《英语知识》2002年第11期。
    ① 句例引自董斯美《Me和I之争》,载《英语学习》1979年第5期。
    ② 参见[英]Charles.Barber《当代英语的变化》,王宁节译。
    ③ 参见钱轶群《英语基本句式结构及其变式的认知语用理据》,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 参见王助《现代汉语和法语中否定赘词的比较研究》,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② 参见赵启《浅谈当代英语的两个主要倾向》,载《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赵启《浅谈现代英语的变化及发展趋向》,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① 朱德熙(1982)把“进行”类动词称为“准谓宾动词”。参见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0页。1985又将其称为“虚化动词”及“形式动词”。参见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载《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① 有了形式动词“进行”,“争论”成了宾语,故“热烈”转化为定语。否则,“热烈”当为动词“争论”的状语。
    ② “唯一”使用句例及统计据北大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检索时间是2006年11月11日。
    ①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
    ② 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载《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
    ③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
    ④ 参见邢福义《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一种曾经被语法学家怀疑的格式》,载《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4期。
    ① http://cci.pku.edu.cn: 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丁声树、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144-145页。
    ②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84页。
    ③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418页。
    ④ 参见王力《谈谈写信》,载《语文学习》1980年第3期。
    ⑤ 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教研组编《汉语初稿》(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44页。
    ⑥ 陈元盛《汉语“您”的语法规范及其注释》,载《中国语文通讯》1980年第6期。
    ⑦ 袁旭东《汉语“您”、“您们”的用法诠释》,载《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第4期。
    ⑧ 吴一鸣《“您”与“您们”》,载《咬文嚼字》1996年第4期。
    ⑨ 林杏光《汉语五百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3页。
    ⑩ 张寿康《浅谈礼貌语言兼及“您们”的用法》,载《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11 廖斯级《谈“您们”》,载《汉语学习》1982年第5期。
    12 梧桐《也谈“您们”》,载《韶关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13 沈卢旭《应当认可“您们”》,载《思维与智慧》1991年第6期。
    ① 赵敏《从“您”的历史轨迹看“您们”的使用》,载《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② 赵贤德《再说“您们”》,载《咬文嚼字》1999年第7期。
    ③ 徐振礼《谈“您们”的用法》,载《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1期。
    ④ 姜佐楹《“您们”的用法错不错?》,载《宁夏教育》1987年第5期。
    ⑤ 周世安《且说“您们》,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⑥ 滕吉海《也谈“您们”》,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Z1期。
    ⑦ “您们”与“你们”的混淆问题,陈元盛论述不周详。滕吉海说得有理。
    ⑧ 聆父《为“您们”一辩》,载《咬文嚼字》1996年第9期。
    ⑨ 许光烈《为“您们”正名》,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⑩ 于全有《关于“您们”用法的规范性研究述评》,载《语文建设》1999年第4期。
    11 张巨龄《“您”后能加“们”吗》,载《语言文字报》1994年4月17日。
    12 潘明云《你您尔》,载《语文月刊》1999年第4期。
    1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14 宋玉柱《对外汉语语法讲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3页。
    15 参见伍铁平《礼貌语言中的词汇》,载《语文研究》1982年第2期。
    16 1994年邢公畹主编的《现代汉语》则明确说到:“‘你’的尊称形式是‘您’,‘您们’是‘你们’的尊称形式。这种新兴的形式对于提高表现力有积极作用,很有生命力,应该予以充分肯定。”(该部分由马庆株执笔)邢公畹主编《现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5页。
    17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全国中学教师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 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编《语言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张志公、邢公畹等审阅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07页。
    19 方若《关于“您们”》,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
    ① 邢福义《说“您们”》,载《方言》1996年第2期。
    ②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4-484页。
    ①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
    ① 马挺生《为何不能说“您们”》,载《语文园地》1986年第11期。
    ② 参见鸿鸣《五峰话的“您”和“您们”》,载《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6期。
    ③ 参见余新松《也谈“您”和“您们”》,载《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第5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993页。
    ① 例句出自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实际上,1960年以前学者们就已经把这种情况下的“科学”看作形容词了。《语文知识》1960年2月号白文一篇语文问题解答《副词能修饰名词吗》就谈到:“‘十分科学’‘不道德’等,当中的副词修饰的是形容词,不是名词.因为‘科学、道德’之类是兼属名词和形容词的。”见白文《副词能修饰名词吗》,载《语文知识》1960年第2期。王如霖还从词义的性质、语法特点、用途(按:即句法功能)三个方面论述“科学”的形容词性质,参见王如霖《“不科学”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词?》,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3期。
    ② 杨海明、李振中《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载《语言科学》2004年第2期。
    ③ http://bbs3.btbbt.com/thread-851883-3-3.html
    ① http://hexun.com/lidan>复制>收藏|移动个人门户(http://lidan.blog.hexun.com/4907014_d.html
    ② http://www.cpaa.cn/data/detail.php?id=29783
    ③ http://blog.sina.com.cn/u/4a1c46190100050q
    ④ http://daocaoren.yculbiog.com/index6.html
    ⑤ bbs.gxnews.com.cn/zj.php?show=blog&uid=22…13K 2006-1-30-百度快照
    ⑥ http://www.cctv.com/news/society/20050627/100014.shtml
    ① http://www.frenchblue.tianyaclub.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24337&PostID=7017834&idWriter=0&Key=0
    ② http://bbs.yesky.com/viewthread.php?tid=1700162&pid=1757312
    ③ http://blog.sina.com.cn/u/570da37c010004zy
    ① 吕翼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② 俞理明《名词词类活用的语义语法分析》,《第八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06年9月。
    ① 俞理明《名词词类活用的语义语法分析》。
    ② http://www.frenchblue.tianyaclub.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24337&PostID=7017834&id Writer=0&Key=0
    ③ http://www.gbq.cn/bbs/918789
    ④ http://simonyoung2006.spaces.live.com/lists/cns!601f65082063c704!103/
    ⑤ http://www.qxnbbs.com/archiver/?tid-9517-page-2.html
    ⑥ http://dhfy.blog.hexun.com/2108188_d.html
    ① www.guiping.com.cn/xiaoyuan/xiaoyuan1/200…125K 2006-8-6.百度快照
    ② http://hi.baidu.com/707nana/blog/item/c2a7f236af923a310a55a9cd.html
    ③ http://post.baidu.com/f?kz=53118660
    ④ 崔建新《“很+名词”结构刍议》,载《语文月刊》1993年第8期。
    ① 义项②“(?)符合新潮的;时髦。”见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515页.
    ② 义项②“(?)属性词。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的:~剧目。③磁守旧:保守:老人的思想比较~。”见同词典,第210页。
    ③ 义项②“(?)形体、穿着上的性别特征突出、明显,对异性富有诱惑力。”见同词典,第1528页。
    ④ 义项③“(?)形状独特而美观。”见同词典,第1613页。
    ⑤ 义项③“(?)属性词。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见同词典,第1788页。
    ⑥ 见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515页。
    ⑦ “(?)属性词。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跟‘理性’相对)。”见同词典,第444页。
    ⑧ 义项①“(?)属性词。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见同词典,第836页。
    ⑨ 高名凯《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载《中国语文》1953年第10期。
    ⑩ 加尔基那·非多卢克《马尔词类分别与句子要素学说的批判》,载《反对语言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与歪曲化》(第二集),苏联科学院出版,1952年,俄文版第380—381页。
    ① 杨海明、李振中《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
    ② light.fudan.edu.cn/Student/2000
    ① http://wallaceab.myetang.com
    ② 戏剧在线[主流戏剧]:www.dramaol.com
    ① www.westking.com/art/zp/zhyy/sw/fj.htm
    ② 杨海明、李振中《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
    ③ 杨海明、李振中《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对此“广东”解释为“技法技巧”,不能解释句子,不知是哪个地方的方言。但作为对外地人的一种戏称,指不清楚当地的情况、因而容易受骗,四川很多地方如成都、资中用“广广”表示,并可引申指“外行”。梁德曼、黄尚军编撰的《成都方言词典》谈到了其中的名词用法:“①原指刚从外地来到本地,不了解不熟悉情况,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现多指容易受骗的乡下人②由于是外行或不熟悉情况而容易受骗的人:你麻骗哪个谁嘛,我又不是~嘞”。参见梁德曼、黄尚军编撰《成都方言词典》(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9页。当然,“广广”一词也可以表示“很洋气/港气”这样的形容词用法,资中话还有“土广广”一说,即有此义。
    ① 上述6个例句转引自杨英耀《试谈“A比B还B”句式》,载《语文月刊》1995年第3期。杨英耀认为该句式暗含比喻与夸张,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这种观点是对的。但他认为第二个“B”活用为动词充当谓语了,这就不对了,作谓语是对的,但并不是成为动词而是成为了形容词,杨英耀也认为“它相当于‘A比B还C’式中的‘C’(指用来作比较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即是形容词性质的。另外,他认为这一句式是从“A像B(而且)比B还C”简缩而来,这种简缩其实是不成立的,“还”后的明明是“C”,无论如何简缩都不可能变成“B”。此外,杨英耀认为“比B还B”可以作为句子成分使用,当然,“比B还C”同样可以作为句子成分使用。
    ② 1982年,伍铁平也谈到,“近一、二十年在汉语口语中流行一种说法:‘比×××还×××’。如‘比马大哈还马大哈’。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这种说法尤其普遍。在这儿,第二个名词是作形容词用,相当于比较级,跟‘比某某还××’(如‘疏忽大意’,‘反动’,‘顽固’等,往往是贬义形容词)中的‘疏忽大意’的用法相同。”见伍铁平《从“比马大哈还马大哈”谈到语言的三次分化》,载《语文教学与研究(锦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第4期。
    ③ www.daynews.com.cn/mag2/20051010/ca427360.htm 40K 2005-10-10-百度快照
    ④ www.zydg.net/magazine/article/1007-5186/2…15K 2006-10-31-百度快照
    ① 吕叔湘《语法三问》,载《语文学习》1953年第8期。
    ① 例句见朱文献《语言里的特殊现象》,载《读写月报》1984年第10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544页。
    ② 同上,第543页。
    ③ 参见袁宾《从“好容易”到“好不容易”》,载《语文园地》1985年第5期。袁宾并统计董解元《西厢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本琵琶记》、《清平山堂话本》、《官场现形记》等六种著作以及《水浒传》前二十回中全部程度副词“好”的用例,强调反面、消极意义的用例占百分之九十二以上,详见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载《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543页。
    ①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修订本),第258页。
    ② 句例引自并参见宋玉柱《“好不/A”和“好/不A”》,载《学汉语》,1995年第11期。
    ① 周明强对其中的表示肯定的、表示否定的以及会产生歧义的情况进行了一个梳理,对形容词短语的属性造成的句法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见周明强《论“好不AP”、“好AP”中的AP》,载《汉语学习》,1998年第1期。
    ② 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
    ③ 同上
    ④ 参见吕叔湘《语法三问》,载《语文学习》1953年第8期。
    ①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67页。
    ① 袁毓林对于“的”字结构省略谓词的类型有叙述,可参见。袁毓林《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的语法、语义功能》,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① 参见周小兵《汉语“连”字句》,载《中国语文》1990年第4期。
    ① 句例引自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参见王灿龙《说“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载《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① 句例引自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②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702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822页。
    ② 按:该例见于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702页。
    ③ 按: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703页有另一例:这几位都是最受欢迎的人。
    ④ 对于“最”的这种表示一类事物的意义,邢福义称为多个体涵量,并有较为详细的分类和内涵揭示,参见邢福义《“最”义级层的多个体涵量》,载《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
    ⑤ 人民网>>旅游>>新闻>>国内 《成都摘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桂冠》(2007年02月09日09:57):http://travel.people.com.cn/GB/41636/41642/5385678.html
    ⑥ 《本年度最佳旅游城市排名出炉》:http://www.51paihang.cn/html/tour/1162.html
    ⑦ 句例引自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参见卢绪元《不能否定“最……之一”句式》,载《应用写作》1997年第6期。对应的《应用写作》1996年第6期张国宣《写作不规范事例》反对这一句式。较早时期,田懋勤持与卢绪元接近的观点,参见田懋勤《关于“最……之一”》,载《语文研究》1985年第4期。
    ② 例句出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句例参见盛爱平《广告中的悖义现象及其规范问题》,载《语文建设》1998年第6期。
    ① 尚今认为,宾语中受事宾语、结果宾语2类是正常结构;7类是由于超常搭配形成的宾语:原因宾语、目的宾语、被动宾语、处所宾语、工具宾语、方式宾语、借代宾语.参见尚今《谈动宾短语的超常搭配》,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5期。其实这就涉及形成这类动宾结构的演变,是句法结构缩略并伴有词序的改变造成的。崔承一对宾语的语义分类更为细致,参见崔承一《述语+体词宾语的语义关系及宾语的语义类型》,载《语文研究》1988年第8期。
    ② 见盛爱平《广告中的悖义现象及其规范问题》,载《语文建设》1998年第6期。
    ③ 胡双宝认为,“像‘打扫卫生’(F)、‘吃食堂’(G)、‘烤火’(H)一类不合逻辑却又是谁都明白的说法·按绝对数量讲,汉语里并不多,但它都是语言里活跃的形式,特别是在口语里,如果都改为合乎逻辑的格式,反而显得别扭,而且恐怕有些是难以改好的.就拿F来说,曾有人建议改为‘清扫环境’之类。可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人还是说F。有时可以听到说‘搞卫生’,这倒符合语言的模糊原则。这个‘搞’,可以支配许多名词,体现多种关系,而它的含义却不很容易做出准确的概括,《现代汉语词典》用‘做;干:弄;办’来解释,也透露出这个难处。”见胡双宝《语法逻辑习惯》,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年第1期。
    ① 此例的解释蒙业师俞理明先生提供。
    ② 张志公说:“我们首先重视语言的规范性,但是也容许语言运用中有一些不同常规的变换形式,特别是这些变换形式并不是个人杜撰的,而是经过社会约定俗成的,那就要承认它。否则语言会变得僵化起来。”见张志公《现代汉语》,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74页。
    ③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认为这类“习惯语”“虽然不通逻辑,但是容许它们通行,不从语法的立场排斥它们。”但是,不能作为一般格式用来模仿造句,“恢复疲劳”就不能类推出“恢复疲倦”、“恢复肺病”等句子来。见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
    ① 句例引自李临定《汉语造句方式》,李临定对于这类句子的形成方式归纳为挤压,认为是通过突出重点,保留负载重要信息的成分而挤去重复的、次要的成分,并使保留重要信息的谓语动词系连相应的其他成分,可参,本文认为不一定是要突出重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追求简洁,删除重复的成分。李临定《汉语造句方式》,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② 北大语料库古代汉语部分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gudai
    ① 对于“N+的+V”中N与V的语义关系,李振中有详细论述.可参见。李振中《“名+(的)+动”定中结构中“的”隐现的语义解释》,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例句引自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167页。
    ① 例句引自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167页。
    ② 马挺生说到后一种情况中“等”含有“共”、“一共”的意思,他这一观点不够确切,不能推广到未完全列举的情况。实际上,使用“等”在列举完全与否的两种情况中并非两种独立的无联系的词,仅是人们在列举完毕后无意识地按照未列举完毕的表达方式添加上来而已,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含有说话人不能确定是否列举完毕的意思。马挺生的观点见其论文《谈谈“等”和“等等”的用法》,载《语文月刊》1984年第6期。
    ③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订正本,中等学校用),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92页。
    ④ 参见舟丹《“如果”新例》,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5期。
    ① 参见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63页。
    ② 例句引自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第163页。
    ③ 同上,第164页。
    ④ 例句引自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第165页。
    ⑤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下),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557页。
    ①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一至六讲),开明书店,1952年,第191-192页。
    ① 陈建民《北京口语漫谈》,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
    ① 句例引自薛国栋《这类句子有病吗?》,载《语文学习》1981年第12期。
    ② 同上
    ① 句例引自程槎生《一种有趣的同义句式》,载《修辞学习》1982年第3期。
    ② 以上参见薛国栋《这类句子有病吗?》,载《语文学习》1981年第12期。
    ① 引例见孙华凯《“但却”和“但……却”是不规范的》,载《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9期。
    ① 之所以认为上述两种句法结构中的“他”是语气助词。不是代词,是因为:1、从功能上来看,“他”只是加强语气,无所指代,从意义上来看,意义比较空灵,黄伯荣、廖序东说:“它没有词汇意义,只有加强语势的作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订本下册407页)因此。去掉后仅仅影响语气的表达。不会影响句法结构的完整性与句意的表达。2、从句法结构变换分析来看,“谓+他/(个)+宾语”不能变换为“把/拿+(个)+宾语+谓+他”,可见不是双宾语结构,“他”不是代词。如:买他个十来斤。≠把个十来斤买他.要他个三五块。≠把个三五块要他。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朱德熙《语法讲义》、黄伯荣和廖序东《现代汉语》(下)把“他”看作假宾语,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胡裕树《现代汉语》则看作虚指,他们都认为“他”是代词,力量认为“他”是助词,笔者赞同其观点,详见力量《一种带“他”结构中“他”的词性及其结构的句法分析》,载《语文月刊》1989年第6期。
    ① 例句引自朱刘芳、张勇君《语言学的一朵奇葩——读<语言变异艺术>》,载《语文月刊》1993年第7期。原作者谈到这种用法使得句子妙趣横生,因为这正体现涓生的学生腔,“熟读”一类的说法连用,既生动又配合得默契。笔者在此基础上有所引申。
    ① 参见吕叔湘《谈谈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载《人民日报》1959年11月26日。
    ② U. Weinreich, W. Labov, M. I. Herzog, Empirical foundations for a theory of language change, 载 W. P. Lehmann and Y. Malkiei编的Directions for historical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① 参见徐通锵《语言变异的研究和语言研究方法论的转折(上)》,载《语文研究》1987年第4期。
    ②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①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11期。
    ② 当然,陆俭明先生认为“从《水浒》以后,可以说这个‘看’是个道地的语助词了”,“这一语法现象是在北方话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劳宁也引用南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文字中有用当时本语”,“因观《宋徽宗实录》,见执政议立新君,曰:‘且召二王来看。’盖北人之语,句末多用‘看’字,本是助语”等材料作为陆俭明观点的补证。参见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载《中国语文》1959年第10期;劳宁《语助词“看”的形成时代》,载《中国语文》1962年第6期。
    ③ 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6年。
    ④ 黄伯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
    ① 参见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
    ② 吕淑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版。
    ③ 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
    ④ 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
    ① 参见杜道流《省略句的信息理解》,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②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③ 周清海《语文测试里的语文问题》,载《中国语文》2001年第1期。
    ④ 刘道英《“A不AB”谓语句与正反问句的比较研究》,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①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
    ② 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载《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①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11期。
    ② 朱景松《介词“给”可以引进受事成分》,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
    ③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5页。
    ④ 例句引自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5—226页。
    ① 例句引自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7页。
    ② 同上,第225页。
    ③ 朱景松《介词“给”可以引进受事成分》。
    ④ 同上
    ① 例句吕叔湘主编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6页。
    ② 同上,第227页。
    ③ “给”用在动词前,有时会产生歧义的情况,《现代汉语八百词》以“注意”的方式谈到,参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7页。
    ④ 例句引自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7页。
    ⑤ 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6页。原文说此处的“给”表示“引进动作的受害者”。
    ① 例句引自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27页。
    ② 同上
    ③ 参见周清海《语文测试里的语文问题》,载《中国语文》2001年第1期。
    ④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
    ⑤ 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6年。
    ⑥ 袁家铧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第230页。
    ⑦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11期。
    ① 强永华《“不要太潇洒”小议》,载《修辞学习》1993年第1期。
    ② 俞吾金《从“……勿要太……”》,载《文汇报》1992年11月24日。
    ③ 黄爱东西《不要太复杂》,载《新民晚报》1993年1月3日。
    ④ 参见十禾《恐怕还得复杂一些——谈“不要太……”句型的语用方式》,载《修辞学习》1993年第2期。
    ⑤ 这个情况参见强永华《“不要太潇洒”小议》。
    ⑥ 胡双宝反对叶圣陶对一些作品中“喝饭”使用的批评(叶圣陶的观点见1950年5月24日《人民日报》),他说,“喝饭”指的是稀饭,而且北方农村的稀饭确实是比较稀的,对于这种饭,只说“喝”,不说“吃”(见胡双宝《语法 逻辑 习惯》,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年第1期)。这种表达其实只是方言的使用而已,很稀的饭未必就非得叫“喝饭”不可,南方早上、晚上有时也吃稀饭,可以叫做“喝稀饭”、“喝一碗稀饭”,也可以叫做“吃一碗稀饭”,后者为主,尤其是统称时,一般说“吃饭”,不管吃的是稀饭还是干饭。如果非得稀饭很稀,得“喝”与“饭”搭配的话,那么似乎干饭就得咀嚼,可以叫做“嚼饭”了。
    ① 《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①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
    ② 吕叔湘《语法三问》,载《语文学习》1953年第8期。
    ③ 参见郭鸿杰、周国强《20年来英语对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影响》,载《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① 参见郭鸿杰、周国强《20年来英语对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影响》。
    ②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
    ① 北大语料库古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gudai
    ② 这种句法形式当源于问答形式,把问与答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前后皆有表示原因的词的句法结构。如《墨子》在使用这一结构时有相应的问答形式:……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墨子·所染》)
    ① “之所以”后面是名词短语的,其实是动词短语的省略,与本文关涉不大,故不赘述,如: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于《人民日报》是我们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民日报》1995年1月)其实是“之所以这样做”。另如:1、之所以这样,据我观察,一是道路多为单行线,路口多为立交:二是政府有意识地控制了汽车的数量,使现有道路与汽车数量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人民日报》1996年3月)2、近年来,在美术作品展览中,油画风景写生是越来越少了,之所以这样,恐怕是多数人认为写生不是创作,还认为在摄影技术高超的今天,用不着背着画箱去跋山涉水,只要借助于摄影机拍下自然风景,回到画室进行制作就行了。(《人民日报》1996年8月)
    ① 叶圣陶《说“之所以”》,载《中国语文通讯》1978年第1期。
    ② 转引自初文《“之所以”怎么了?》,载《语文月刊》1995年第9期。
    ① 如果不是插入语性质的短语则是省略了主语成分,可以添加出来。如:1、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房地产抵押的抵押物是一种不动产,抵押时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有.(《人民日报》1995年7月)其实是银行(或国家)作出“这样规定”,可以把旄事“银行”添加进来,成为“银行(或国家)之所以这样规定”。另如:2、之所以这样决定,她说:(项玮《王雁讲述父亲沙飞的故事》,《作家文摘》1997年)未省略主语的对应句子如:1、他之所以这样做,仅仅因为“我是中国人”。(《人民日报》1995年3月)2、韩国外务部一位官员说,韩美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朝鲜拒绝“韩国型反应堆”。(《人民日报》1995年5月)3、财政部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不过多扩大下一年度的财政赤字。(《人民日报》1996年7月)
    ① 因此,不了解该句法结构发展演变的研究者会得出一些不合语言事实的结论,如陈义认为“主语,之所以——谓词”、“非主语一之所以——谓词”、“之所以——谓词”结构不合规范,他的这种观点实际是不太了解该句法结构的演变发展及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见陈义《规范“之所以”》,载《语文园地》1984年第4期。
    ② 例子引自陈义《规范“之所以”》,载《语文园地》1984年第4期。
    ① 上述例句引自王占馥《现代汉语也有“使动”“意动”“为动”用法》,载《语文学习》1983年第12期。
    ②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92页。
    ③ 谢质彬《论古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兼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别》,载《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① 对动元的分类参见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①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下)》,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557页。
    ② 语料来源于北大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gudai
    ① 《全元曲·杂剧二》:是不是我的仙鹤?
    ② 1、你杀了黎民,洗了村庄,是不是反叛?(《三侠剑》)2、随诈问道:“解元公无事不登三宝殿,大约又想打斋,莫非到庵中叫我们念经超度,是不是这件事?(《乾隆南巡记》)3、今日之下,你我合他三个人费了公婆无限的精神气力,千难万难,聚在一处,既然彼此一心,要不看破些枕席私情,认定了伦常至性,把他激成一个当代人物,可不可惜他这副人才?(《儿女英雄传》)4、你二人说是不是人家对手?(《彭公案》)5、甘大哥,我们既到此地,未知大人究在不在薛家窝呢,如今怎样办法?(《施公案》)6、是不是鬼呀?(《济公全传》)7、春花,问尔姑爷是不是七窍?(《绣云阁》)8、大人尝尝这味是不是人参露?(《续济公传》)9、到底被里的是不是她呢?(《孽海花》)10、老前辈不用说了,是不是那红儿、薛涛的事吧?(《孽海花》)11、太太要的是不是这个?(《孽海花》)12、是不是二妞儿?(《孽海花》)13、韵高道:“门生听说江苏同乡今天在江苏会馆公宴威毅伯的参赞马美菽、乌赤云,老师是不是主人?(《孽海花》)14、我第一要问明的,你到底是不是王二?(《孽海花》)15、“你们爱不爱饮酒?(《小五义》)16、彭老先生,你认不认得我?(《小五义》)
    ③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下),第555页。
    ①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下),第560页。
    ② 参见陈建民《北京口语里的同义重复现象》,载《中国语文》1990年第5期。
    ① 吕叔湘认为多数的离合词不当进入文学语言,参见吕叔湘《语法三问》,载《语文学习》1953年第8期。
    ① 句例引自陈章太《略论汉语口语的规范》,陈章太认为:动宾结构(V-O)的势力不断扩大,这种类型的说法大量增加,“这些句法结构多数进入了书面语句法结构系统。”参见陈章太《略论汉语口语的规范》,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6期。
    ① 赵忠山《网络语言流行对书面语言的影响》,载《写作》,2005年第10期。
    ① 例子转引自秦秀白《网语和网话》,载《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第6期。
    ① 例子转引自秦秀白《网语和网话》。
    ① 陈原《语言和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页。
    ② 例句引自车前《划清“为了”和“因为”的界限》,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6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422页。
    ① http://ccl.pku.edu.cn: 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① 昌前《“一直”和“以来”不能连用》,载《语文月刊》1991年第7期。
    ① 参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616页。
    ②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610页。
    ③ http://www.people.com.cn/GB/index.html
    ④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江南时报,讽刺与幽默,健康时报,华东新闻,华南新闻,国际金融报,市场报,中国汽车报,京华时报,大地,中国质量万里行,新闻战线,时代潮,人民论坛,中国经济快讯周刊,上市公司,汽车族,人民文摘,新安全
    ⑤ 参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610-611页。
    ① 参见张炼强《羡余成分说略》,载《语文研究》1990年第2期。
    ② 参见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增补本,第2版),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48-152页。
    ① 例见文静《从“劳了一次动”谈起》,载《读写月报》1984年第10期。
    ② 《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澡1.本指洗手。后泛指洗涤:沐浴。《史记·龟策列传》:“常以月旦祓龟,先以清水澡之。”[晋]潘岳《秋兴赋》:“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僚之澈澈。”[宋]杨万里《七月十一夜月下独酌》诗:“月光如水澡吾体,月色如霜冻吾髓。”《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他父子两个,在上河澡堂子里洗了一个澡。”
    ① 文静即把“洗澡”看作是动宾式词,参见文静《从“劳了一次动”谈起》。
    ①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检索时间是2007年3月13日。
    ② 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
    ① 李华年《说“怕”》,载《语文学习》1982年第4期。
    ② 王凤庄《“值得可喜”》,载《语文月刊》1991年第5期。
    ③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771-773页。
    ④ 这一类属于“可”的义项②“动助动词。表示许可或可能,跟‘可以’的意思相同。”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770页。
    ① 这一类属于“可”的义项③“动助动词。表示值得。”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770页。
    ② 这一类属于“可”:“动适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771页。其词缀“可”本为一动词,如其中的“可口”表示食物味美合口胃。语出《庄子·天运》:“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祖棃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771页。
    ①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gudai,2006年11月12日检索。
    ② 为:1、夫子之道,循理而已,故“周急,不继富”,以为天下之通义,使人可继也。2、若有圣贤,为之就中定其尊卑隆杀之数,使人可以通行,这便是礼:为之去其哇淫鄙俚之辞,使之不失中和欢悦之意,这便是乐。
    ① 例句引自人民网: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2007年3月2日检索。
    ① 李学开也猜想“莘莘”被误解作了“辛苦”之类的意思。见李学开《“少数”能修饰“莘莘”吗?》,载《语文月刊》1996年第8期。
    ② 字形取自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http://public.dragoninfo.cn/:小学工具·字书·说文解字真本·第十卷·焱部。
    ①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卷一○下,第212页。
    ② 段注多一字“曰”。
    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第十篇下,第520页。
    ④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19页。
    ⑤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六篇上,第263页。
    ⑥ 字形取自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http://public.dragoninfo.cn/:小学工具·字书·说文解字真本·第十卷·马部。
    ⑦ (清)张玉书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订《(王引之校改本)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1页下。
    ⑧ 一般论者注意到了“莘莘”表示“众多”,因而提出不能再添加表示数量的修饰词或加“们”作后缀,如:王桂安《能说“大批莘莘学子”吗?》,载《语文月刊》2005年第9期。
    ① 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2007年3月2日检索。
    ① 陆瑞平、宗守云《从“蒸发”到“人间蒸发”》,载《语文月刊》2003年第3期。
    ① 丁崇明《语言变异与规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② 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2007年3月2日检索。
    ① 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语言研究》1956年第1期。
    ①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一)》,载《中国语文》1952年第7期。
    ①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2007年3月6日检索。
    ① 上述几个句例转引自《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参见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著《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56-180页。
    ① 吕翼平、戴昭铭则分为三种情况:“1.完全符合原则,属于有益的突破,而且已经流传开来。这是对语言的发展应该加以提倡和推广。2.从任何角度看都违反原则,属于无益的突破,这是对语言的损害,即使已经流传开来,也应该坚决地纠正或汰除。3.基本上符合原则,也属于有益的突破,但尚无充分的把握。这就需要先予放行,这样无损于语言的现有规范;然后观其效果,看它能否约定俗成。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吕翼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① 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2007年3月4日检索。
    ① 罗书肆《论译文中的欧化语》,载《翻译通报》第二卷第五期,1951年5月15日。
    ② 冯志伟《论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载《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
    ① 语料来源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2007年3月5日检索。
    ① 吕叔湘为《语言研究》创刊号(一九八一年七月)的题词。
    ② 吕翼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① 参见胡琴《“拿X说事”格式的语义、句法和语用分析》,载《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5期。
    ① 汪仁寿引此例说明语文教材中的不规范现象,谈到该句“全句是单句的实质而徒具复句的形态,因而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晰”。见汪仁寿《进一步做好语文教材语言规范化工作》,载《语文园地》1983年第4期。
    ① 参见汪仁寿《进一步做好语文教材语言规范化工作》。
    ② 参见宋玉柱《存在句与兼语句相结合的句式》,载《语文月刊》1993年第10期。
    ① 刘连庚《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载《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① [苏]格·谢尔久琴科《汉语标准语规范化的重要性和一些原则》,载《语言研究》1956年第1期。
    ② 这类句法结构的使用条件可参见肖申生《对<批改病句不要无视语言现实>的补充意见》,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9期。
    ①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2007年3月4日检索。
    ② http://sc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2007年3月4日检索。
    ① [苏]鄂山荫《关于文学语言规范化的几个问题——在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11期。
    ② 参见肖申生《对<批改病句不要无视语言现实>的补充意见》,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9期。
    ③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
    ①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
    ① 碣黎《“非法贩毒活动”》,载《语文月刊》1991年第10期。
    ①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一至六讲)》,开明书店,1952年。
    ① 郭沫若《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开幕词》,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② 参见郭熙《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
    ③ 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书海出版社,1996年。
    ④ 邢福义《“有没有VP”疑问句式》,载《双语双方言》,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⑤ 易洪川等《应用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⑥ 周一农《语言规范与言语规范》,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3期。
    ① 郭熙《试论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载《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② 鲁国尧《<汉语与汉文化>序》,载师为公《汉语与汉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③ 参见郭熙《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
    ④ 胡明扬《语言规范化的重大社会意义》,载《新闻战线》1981年第8期。
    ⑤ “正好看见一个打扫清洁的女人提了桶子拖了扫把……”(《涵芳的故事》,《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① 吕翼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① 晁继周《树立正确的语文规范观》,载《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
    ② E.Haugcn《语言学和语言学规划》,林书武译,载《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3期。
    ① 参见郭熙《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几个问题》。
    ② 参见郭伯康《中国语文工作者的使命》,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3期。
    ③ 参见郭熙《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几个问题》。
    ④ 参见郭伯康《中国语文工作者的使命》。
    ⑤ 吕翼平《给本刊编辑部的信》,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4期。
    ⑥ 李建国《传统语文规范及其现实意义》,载《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①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
    ② 社论《为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载《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6日。
    ① 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载《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14页。
    ②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11期。
    ③ 羡闻翰《有关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1期。
    ① 郭熙《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几个问题》。
    ②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
    ③ 同上
    ① 句例引自《“统统的”和“大大的有”》,载《语文学习与研究》1986年第1期。
    ① 参见王朵《“关于”、“对于”和“对”在用法上的差别》,载《语文教学》1980年第4期。
    ① 参见群策《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纪要》。
    ②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订正本,中等学校用),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67页。
    ③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一至六讲)》,开明书店,1952年,第102页。
    ④ 参见倪宝元《让“和”“同”明确分工》,载《语文战线》1979年第2期。
    ① 例句引自陈刚《谈谈普通话的语法》,载《文字改革》1984年第4期。
    ① 参见邹国统《谈谈“非……不……”》,载《语文知识》1958年第4期.
    ② 例句引自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202页。
    ① 例句引自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卷),第203页。
    ② 例句引自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卷),第203页。
    ③ 同上,第203页。
    ④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卷),第203页。
    ⑤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205页。
    ①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141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142页。
    ⑤ 陈原《从现代汉语几个用例分析语言交际的最大信息量和最佳效能》,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
    ⑥ 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2007年3月4日检索。
    ① 史有为《病与不病》,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① 这两个句例引自孙云《兼语句的使用》,载《语文教学》1983年第7期。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
    人民网: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was40/people/GB/index.htm#3
    当代语言学(曾用刊名:国外语言学)
    方言
    古汉语研究
    汉语学报
    汉语学习
    世界汉语教学
    修辞学习
    咬文嚼字
    语文建设(曾用刊名:拼音.文字改革)
    语文教学
    语文学刊
    语文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科学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研究
    中国语文
    中国语文通讯
    (德) Hadumod Bussmarm,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语言与语 言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Jack C. Richards, John Platt and Heidi Platt 著,管燕红 译.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W. P. Lehmann and Y. Malkiel 编.Directions for historical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著《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
    北京市语委编《语言研究与应用》,商务印书馆,1992年。
    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2002年。
    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6年。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望道《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陈原《语言和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页。
    陈章太、戴昭铭、佟乐泉、周洪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
    陈章太等编《世纪之交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
    程美珍主编《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年。
    《词语评改五百例》编辑组编《词语评改五百例》,语文出版社,1984年。
    大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语言文字规范化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增补本,第2版),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丁声树、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
    范继淹《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方光焘《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
    冯广艺《现代汉语探索 超常搭配》,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冯棉《可能世界与逻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傅永和著《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丛书 规范汉字》,1994年。
    高更生、王红旗等《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
    高名凯《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60年。
    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广播电影电视部总编室编《广播影视语言要标准化规范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广东省教育厅教材编审室编《语言文字应用规范手册》,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下)》,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语文出版社,1996年。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国家语委语用所编《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5年。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年第一版。
    《汉语知识讲话》丛书,新知识出版社,1956—1957年。
    胡瑞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教研组编《汉语初稿(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60年。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黄伯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
    简·爱切生,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步?》,语文出版社,1997年。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沈家煊,2001年。
    金锡谟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现代汉语课程参考读物之二 病句分析》,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黎锦熙《汉语规范化论丛》,文字改革出版社,1963年。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订正本,中等学校用),商务印书馆,1924年。
    李芳杰《汉语语法和规范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应用规范手册》,书海出版社,2003年。
    李裕德编《怎样改病句》,北京出版社,1980年。
    粱德曼、黄尚军编撰《成都方言词典》(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廖庶谦《口语文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
    林杏光《汉语五百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3页。
    刘兴策《语言规范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刘兴策主编《语言文字规范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刘云汉,王俊霞《语文规范化简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吕冀平《吕冀平汉语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吕冀平主编《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一至六讲)》,开明书店,1952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
    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正误练习》,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
    吕叔湘《语文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吕叔湘《语文杂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商务印书馆,1941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卷)》,商务印书馆,1944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吕淑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版。
    倪海曙《倪海曙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业务组编《教学语法论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论文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秘书处编《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文件汇编),语文出版社,1987年。
    邵敬敏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师为公《汉语与汉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施春宏《语言在交际中规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施旗《汉语强力纠错手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
    宋玉柱《对外汉语语法讲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43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下册),商务印书馆,1944年。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了一《汉语语法纲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希杰《语言学百题》(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编《语言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
    王自强《改病句练习》,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年。
    文炼、胡附《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新1版),商务印书馆,1990年。
    吴英才、李裕德《现代汉语探索 现代汉语的歧义》,1997年。
    五十年代出版社编辑《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俄华对照)》,五十年代出版社,1950年。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编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全国中学教师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邢公畹主编《现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邢欣主编《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
    易洪川等《应用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书海出版社,1996年。
    于根元《广告语言规范》,语文出版社,1995年。
    于根元《留心各种语言现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于根元《新时期的推广普通话工作》,语文出版社,1990年。
    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语言出版社,1999年。
    于根元主编《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于根元主编《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1993年。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缩略:语言符号的再符号化》,巴蜀书社,2005年。
    俞理明《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2001年。
    《语言文字规范文件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语言学论丛》(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
    语文出版社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1997年重排本),语文出版社,1997年。
    语文出版社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第2版),语文出版社,1993年。
    袁家铧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
    (清)张玉书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订《<王引之校改本>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张觉编著《现代汉语规范指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
    张颂主编《广播电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
    张玉来、程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与指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张志公《现代汉语》,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74页。
    张志公《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第三册,语法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第四册,语法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第五册,语法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
    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赵金铭主编《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赵小东《<世说新语>兼语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刘志成教授,2004年。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
    郑文贞、余纲、李良华《语病汇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87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文百科全书大系·语言文字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
    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
    钟玉竹《多用一个“不”意思弄反了》,载《新闻战线》1981年第4期。
    周有光《中国语文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朱星《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略》,新华出版社,198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