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文史结合研究方法为基础,广泛运用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从问题出发,对水浒评话、评书的说话背景、历史面貌与形态特征,进行了立体化考察和理论探讨。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附录四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评话源流研究,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主要从文献入手,重点考察评话的概念与艺术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变迁;第二部分为水浒说话衍变研究,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选取说话艺术中具有传承脉络的水浒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将水浒故事放在整个说话系统中,对其流变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也即把水浒说话作为一个独立体系看待,结合水浒小说、水浒戏、水浒传说等水浒故事的其他表现形态,对水浒说话进行研究;第三部分为水浒说话的文本研究,由第五章组成,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文本层面入手,对水浒说话的文本形态,以及水浒说话的口头性文本与书面《水浒传》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差异性进行考察。
     第一章从评话的名称出发,结合文献材料,客观展示评话的名称、含义、性质及其指称对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力求建立一个动态的评话概念。“评话”中的“话”字,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但其含义最初指的是可以著之于书的“载道”之言,是上层社会的专门用语,经过汉魏六朝的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话”字使用由雅趋俗,其故事含义和娱乐色彩才逐渐凸显,并形成“说话”一词,在宋代作为演说故事的表演伎艺之称广泛出现。元代“平话”之名的出现及其指称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评话概念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初始阶段,而明清则是评话概念在元代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出现新变的时期,不仅名称和含义出现了由“平”向“评”的转移,指称对象也由口头和书面的说话文本,逐渐扩大到表演伎艺和小说文体,具有了艺术和文学的双重属性。同时,从宋代说话中的口头讲史文本发展而来的元代“平话”和明清“评话”又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明清“评话”在元代“平话”基础上继续发展,是元代“平话”内涵和外延扩大化的产物,它们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正是这种贯穿元明清“评(平)话”的本质内核的存在,使得“评话”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种形态驳杂但又可以辨别的传承体系。
     第二章通过对口头说话艺术的渊源及演变进行考察,客观展示评话、评书作为一种口头说话表演艺术,其艺术形态是如何自前代传承、发展和演化而来的。从口头说话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唐代以前是说话艺术基本元素的萌生与本质特征初步形成的阶段。先秦时期,说话艺术最基本的元素——口语说故事已经萌生,在民间及上层社会,以自发状态依附于瞽朦、优人的多种说唱形式中。由汉至隋,瞽朦说唱逐渐式微,以娱乐为主的俳语优戏却日益盛行,并由初具说话基本元素的“优笑”,发展为一种兼具说话基本元素和主要特征的“俳优小说”,在中国本土“说话”伎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到隋唐时期,说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具备“说话”之名、以说为特征的表演方式、以故事为主的表演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表演程式。北宋瓦舍勾栏的兴起,标志着民间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正式形成。宋代说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元代瓦舍逐渐衰落,勾栏却获得极大发展,但元代说话在勾栏中的重要地位已被杂剧取代,只有讲史一门得以继续发展。明代以降,瓦舍日趋消亡,勾栏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作为民间伎艺的主要表演场所。明清说话在沉潜民间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带有地域色彩的评话、评书,并寻找到了替代瓦舍勾栏的新场所——书场,再次迎来说话艺术的发展高峰。
     第三章选取说话艺术中具有传承脉络的水浒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对今本《水浒传》小说广泛流传以前水浒说话的孕育及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水浒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北宋末年,而水浒说话的孕育与初步形成则在南宋时期,体现为由讲说某一水浒人物的短篇故事逐渐汇聚成以宋江为中心的长篇三十六人故事。在这个环节的考察中,重点探讨了水浒说话为何会在南宋形成、主要具有哪些特点以及与史实相比出现的变化情况。元代至明初水浒说话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传播范围扩大到南北各地,而且不同地域的说话中所讲说的水浒故事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大差异,明显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水浒故事系统以及多样化的故事文本。在这个环节的考察中,结合元明时期的各类文献所记载的水浒资料以及水浒故事的其他表现形态,对北方水浒说话和南方水浒说话的传播情况、发展特点以及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
     第四章对今本《水浒传》小说广泛流传以后,水浒说话的逐步成熟与繁荣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明初至明中期,由罗贯中等人改编“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书志》)创作而成的今本《水浒传》小说问世。随着文学性和艺术性均远远高于说话文本的文人改编本《水浒传》的广泛流传,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水浒故事的定型。到明代后期,水浒故事的各种表现形态都已明显受到今本《水浒传》小说的影响,南北各地流传的水浒说话,也纷纷在口头传承的说话文本基础上,以今本《水浒传》小说为框架敷衍故事,水浒说话逐步成熟。明末清初,说书名家柳敬亭的出现,扩大了评话的影响和传播范围,揭开了评话、评书在清代的繁荣序幕。而在说话底本、艺人以及表演伎艺等方面都逐渐发展成熟的水浒评话,也在南北两地出现了备受时人关注的著名评话艺人,并随着说书名家柳敬亭的不断传播,日益兴盛起来。清代以降,“评话”、“评书”逐渐成为说话艺术在南北两地的习称,而且各地说话艺术又与地方方言相结合,形成众多带有地域色彩的子类评话、评书种类,呈现出全面的繁荣态势。与说话艺术发展的大趋势相对应,水浒说话经过明代中后期在底本、艺人、表演以及传播接受等方面的发展成熟,也开始走向繁荣。不仅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中都有改编自《水浒传》小说的评话、评书书目,出现了众多讲说水浒评话、评书的著名艺人,而且南北各地的水浒评话、评书,受地域文化影响,在表演风格以及书目传承、文本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文本层面入手,对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存在的互动交流现象以及内在的差异性进行考察。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历时性发展来看,在口头说话文本和书面小说的不断互动转化过程中,口头说话艺术的伎艺呈现方式决定了水浒说话文本的文本形态、结构方式及叙事特点,而说话艺术本身以娱人为旨归的商业倾向、不同时期的说话艺人与听众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时代文化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的变动,又进一步影响到水浒说话文本的潜在叙事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而造成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之间,既有不同文学范畴之间的相互承继和吸收,也有各自范畴内的发展和衍变,体现了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有同有异、交叉共存、互动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中雅俗之间的对立和统一。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combin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 the paper has used extensive literature materials with various forms to investigate three-dimensionally and discuss theoretically on the background,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bout Ping-Hua(Ping-Shu)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The full text divides into introduction, main text, remaining discussion and appendix four parts. And the main text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research on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Ping-Hua. It is composed of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 second chapter, and mainly starts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focuses on the evolvement of the concept and art forms of Ping-Hua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second part is a research on the evolvement of Shuo-Hua(story-telling)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It is composed of 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taking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with distinct threads in the art of Shuo-Hua as a case study and putting it in the entire system of Shuo-Hua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its evolvement, namely regarding Shuo-Hua(story-telling)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s an independent system and combining with other manifestations of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to study it. The third part is a research on the text of Shuo-Hua(story-tell ing)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It is composed of the fifth chapter, starting at the text level both of the oral Shuo-Hua and the written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 of the text of Shuo-Hua, the interacting relationship and otherness between them.
     The first chapter gets to the name of Ping-Hua, combining with literature, objectively displays the change of its name, meaning, attributes and alleged objects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trives to create a dynamic and diachronic concept. The word "Hua" of Ping-Hua has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in pre-Qin Dynasty already, but it is a term which belongs to the upper classes of society and its meaning originally refers to the words carrying doctrines. Through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n Six-Dynasties, accompanying the use of "Hua" from elegant occasion to vulgar occasion, its meaning of story and entertainment features highlighte gradually, and then the word "Shuo-Hua" comes into being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urther, being the name of story-telling which is a performing art, the word "Shuo-Hua" appeares widely in Song Dynasty. The concept of Ping-Hua appeares and formes in Yuan Dynasty, and the name "Ping-Hua" turns up and the scope of alleged objects continue to expand.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 of Ping-Hua acquire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roduces some new chang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t only the Ping-Hua's name and meaning divert from colloquialism to commentary, but also its attributes has been changed. During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alleged objects gradually expand to performing art and novelistic style from the script of story-telling, and consequently the concept of Ping-Hua has double attributes both in the literature and ar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ing-Hua(平话)in Yuan Dynasty and the Ping-Hua(评话)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oral history-telling text in Song Dynasty, have an internal consistency. As the expanded connot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Ping-Hua(平话)in Yuan Dynasty, the Ping-Hua(评话)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essential core of Ping-Hua exists from beginning to end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makes Ping-Hua form a recognizable but complicated system inherited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hapter reveals to Ping-Hua(Ping-Shu) as a performing art how to inherit, develop and evolve from the former generations by observing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oral story-telling. In it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fore Tang Dynasty it is a stage that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story-telling generate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s begin to take shape.In pre-Qin Dynasty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the story-telling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t is attached to many kinds of vocal art forms of the blind Men or farce actors in the folk and the upper classes of society. From Han to Sui Dynasty, the blind Men's vocal performance gradually decline and the farce for entertainment is popular. The farce develops to fiction-telling both having basic element and main characters,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for Chinese performance of the story-telling.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ory-telling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art, namely has the name "Shuo-Hua",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zed by talking, the content dominated by story, and some basic performance programs. The rise of Wa-She and Gou-Lan in North-Song Dynasty is a sign of the formation of market for popular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among the populace. A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 Wa-She and Gou-Lan,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in Song Dynasty walks to prosperity together with Wa-She and Gou-Lan. The Wa-She begins to decline but the Gou-Lan has a tremendous growth in Yuan Dynasty. However,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Gou-Lan of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in Yuan Dynasty is displaced by Za-Ju, and only the kind of history-telling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Wa-She decays slowly since Ming Dynasty, and the nature of Gou-Lan changs together, is no longer the main performance space for folk art. During the course of down to the populace,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gradually become to Ping-Hua and Ping-Shu with some local color, and find the new performance space Shu-Chang to take place of Wa-She and Gou-Lan and reach its second peak.
     The third chapter selects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with inheritance in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as a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ges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before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spreads widely.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is in North-Song Dynasty, while the gestation and preliminary formation of the story are in South-Song Dynasty, which represents that some short stories about individual heros gradually converge to a long story about thirty-six heros around Song Jiang. In this part, the study focuses on why the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grows up in South-Song Dynasty, what features it has, and the changed conditions by comparison with historical truth.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shows various trends. Not only it spreads to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but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plot, character, theme and so on, which brings two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nd various texts about this story. In this part, the study combining with all types of literature and other expressional forms about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discusse mainly the situation of spread, the feature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otherness between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south and north areas.
     The fourth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gradual mature and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fter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has been circulated widely.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comes out around the mid Ming Dynasty which adapted by Luo Guan-zhong and other people from Shi Nai-an's original (Gao Ru's Bai Chuan Shu Zhi).The stories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stabilized along with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has been circulated widely, because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re well above texts of Shuo-Hua in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late of Ming Dynasty, various expressional forms of the story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nd the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being circulated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begin to adapt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on the basis of the oral traditional text.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matures gradually.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a famous storyteller Liu Jing-ting appears and extends the influence and the spread of Ping-Hua, accordingly he opens a prelude for the prosperity of Ping-Hua and Ping-Shu in Q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Ping-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has gradually matured in the script, the artists and performing skills, and it becomes prosperous along with the constant spread by Liu Jing-ting. In Qing Dynasty,"Ping-Hua" and "Ping-Shu" have gradually become two accustomed names in south and north areas. Furthermore,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in different regions combines with local dialect, which engenders numerous localized subclasses of Ping-Hua and Ping-Shu and shows a comprehensive prosperity. Accordingly, after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e in the script, the artists, the performance, the spread and the acceptance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lso begin to boom. Not only there are oral texts adapted from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both in southern Ping-Hua and northern Ping-Shu, and there are many famous storytellers who telling Ping-Hua and Ping-Shu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but localized Ping-Hua and Ping-Shu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have undergone many changes in the style of performance, the heritage of the oral tex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so on, and formed a lot of new development features.
     The fifth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phenomenon of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oral literature and written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ir intrinsic differences by starting with the level of text both of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nd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together. Looking from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an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oral text of Shuo-Hua and the written text of novel,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determines the modality, th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characters of its text. While the commercial tendency of story-telling for amusing peopl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nd the experience of life both of storytellers and audienc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change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periods, which further affect the potential narrative concept, the tropism of value and the aesthetic pursuit in the text of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s a result, between Shuo-Hua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and the novel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there are mutual inheriting and the absorption in different literary domai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their own literary domain as well. Which reflects that there are such features between oral literature and written literature as same and difference, cross-coexist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moreover, the opposite and unified between elegant and vulgar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引文
1两文均被收入孙楷第《沧州集》,第67—70页,第71—7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1版
    2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3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载《戏曲小说从考》,第625—6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
    4吴小如:《释“平话”》,载《古典文学漫稿》,第19—2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1版
    1[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卷十七,第54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2《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55页。
    3《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56页。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卷十九,第184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5《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第1862页。
    6《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八,第1917页。
    7《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九,第1929页。
    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卷九,第17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2《尚书正义》,卷十七,第232页。
    3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卷五,第480—48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4《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55页。
    5《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56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9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7《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第1844页;卷二十,第1862页;卷二十九,第1929页。
    8[清]郝懿行撰:《尔雅义疏》(上),卷一,第19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据同治四年郝氏家刻本影印
    9[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卷一,第16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据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
    10[晋]郭璞注,[宋]邢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卷二,第257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卷四十二,第15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礼记正义》,卷四十二,第1561页。
    2《毛诗正义》,卷十七,第542页。
    3《毛诗正义》,卷十七,第542页。
    4[梁]萧统编,[唐]李普注:《文选》,卷五十一,第22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5[东汉]刘珍等撰,吴树民校注:《东观汉纪校注》,卷十一,第40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版
    6武英殿聚珍本《东观汉记》作“谈话”,消人姚之駰《东观汉记》辑本及《艺文类聚》卷五十五、《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五的引文均作“谈语”。
    1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二十四,第149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
    2[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二十一,第75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1[汉]刘向撰,向鲁宗校正:《说苑校证》,卷十一,第282—2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2[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卷上,第128—1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
    3《世说新语校笺》,卷下,第403页。
    4《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174页。
    1《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270-271页。
    2《文选》,卷十三,第586页。
    3《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247页。
    4[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二,第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5《文选》,卷四十五,第2027页。
    6《文选》,卷三十五,第1597页。
    7[南朝梁]僧祜撰:《弘明集》,卷七,第4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8《文选》,卷三十,第1436页。
    1[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乾隆大藏经》第57册,第405页,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八,第19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新1版
    3[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五十八,第14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唐]元稹撰:《元氏长庆集》,卷十,第55—5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2王古鲁:《通俗小说的来源》,载《二刻拍案惊奇》附录三,第7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3张政娘著:《张政娘文史论集》,第24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1版
    4[唐]郭湜撰:《高力士外传》,载《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12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5[唐]李义山撰:《杂纂》(《说郛》本),卷五,第31页,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7月第1版,据涵芬楼1927年11月版影印
    6[唐]孙棨撰:《北里志》(《中国文学资料参考小丛书》第一辑),第22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2月第1版
    1王小盾:《东干文学和越南古文学的启示》,《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第119—120页。
    2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些关于诗、词理论的书,也称诗话、词话,则与此无涉。
    1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第7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62、463、46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孙楷第:《词话考》,载《沧州集》,第7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1版
    4叶德均著:《戏曲小说从考》,第6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版
    5陈汝衡著:《说书史话》,第1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6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第1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7吴小如:《释“平话”》,载《古典文学漫稿》,第19—2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1版
    8顺青:《说“平话”》,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1辑),第51一5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王庆华:《“平话”辨正》,《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第188—191页。
    2[明]李贤等纂修:《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五,第5209页,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66年据明天顺五年内府刻本影印
    3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方言》1999年第1期,第24—32页。
    4徐杰舜:《平话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续)》,《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93—97页。
    1徐晓望:《论<西游记>传播源流的南北系统》,《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第169—177页。
    2宁希元:《<五代史平话>为金人所作考》,《文献》1989年第1期,第16—27页。
    1张政烺:《讲史与咏史诗》,载《张政娘文史论集》,第12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1版
    1叶德均著:《戏曲小说丛考》,第65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第2版
    2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第1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3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录》,第20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2版
    4吴小如著:《古典小说漫稿》,19—2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1版
    5程毅中著:《宋元小说研究》,第258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6顾青:《说“平话”》,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1辑),第51—5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7卢世华:《从语义看元代“平话”观念》,《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60—64页。
    8王庆华:《“平话”辨正》,《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第188—191页。
    1陈汝衡著:《说书史话》,第1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2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75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3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62-46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4《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747页。
    5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第7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6卢世华:《从语义看元代“平话”观念》,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60—64页,2006年第3期
    1此五种书为日本的盐谷温博士于1926年3月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1928年张元济等访日借出,由商务印书馆分两次影印。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成《全相平话五种》。
    2《五代史平话》元明以来未见著录,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人发现。光绪辛丑(公元1901年)曹元忠游杭州,得之于张敦伯家,1911年由其友人董康影印行世。曹元忠判为宋刊,胡士莹先生认为是宋人旧编而为元人所刊印,丁锡根先生《<五代史平话>成书考述》(《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亦持此论,但宁希元先生在《<五代史平话>为金人所作考》(《文献》1989年第1期)中认为此书为金人所作,大致产生在金亡前后。
    1参见汪维辉《原本老乞大解题》,载《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3—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
    2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
    3崔世珍对《朴通事》所作的谚解,被初定名为《翻译朴通事》(公元1517年),不过该书已残,仅存上卷。朝鲜显宗时期,边暹、朴世华等人对《翻译朴通事》进行了修订,定名为《朴通事谚解》(公元1677年),分上中下三卷,保存完好。两书的汉语部分,除少数文字有差异外,内容基本一致。
    4《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291—292页。
    1孙楷第著:《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第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2月新1版
    2该剧今存版本有明万历金陵唐氏富春堂《新刻出像音注赵氏孤儿记》和明金陵唐氏世德堂《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音释赵氏孤儿记》,其中世德堂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关于该剧的产生年代,学术界多有争论,但“张维讽谏”一出,至少应在元代已经形成。
    3佚名撰:《重订赵氏孤儿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据明世德堂本影印
    4[宋]罗烨著:《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4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
    1[明]]臧懋循编:《元曲选》,上部乙集上,明万四十年(1616年)雕虫馆原刻本
    1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二十七,第288—289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1这些“评话”的内容已经亡佚,在清代刊刻的《连筠簃丛书》中的《永乐大典目录》一书,保存了这部分目录。
    1[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第314、326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2[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卷五,第1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月第1版
    3[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醒世恒言》,卷三十八,第858—85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4[明]罗贯中、冯梦龙著:《平妖传》,第24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新1版
    1[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警世通言》,卷十一,第135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宋]罗烨著:《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3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
    3《警世通言》,卷十七,第230页。
    4《警世通言》,卷三,第36页。
    1参见汪维辉《训世评话解题》,载《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01-403页;陈辽《朝鲜汉文小说<训世评话>的发现》,载《书屋》,1999年第2期,第34-35页。
    2《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04页。
    1《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05页。
    2《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05页。
    3《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05页。
    4《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410页。
    1[清]俞正燮撰:《癸巳存稿》,卷十四,载《俞正燮全集》,第595—-59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9月第1版
    2[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第121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3[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二,第1093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版
    4《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六,第1686页。
    5参见马千里:《<明宫史>的编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6期,第92页。
    1[清]吕阳撰:《薪斋三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0册,第516—525页,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7月第1版
    1[清]平步青著:《霞外捃屑》,卷九,第66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新1版。
    2《霞外捃屑》,卷七,第559页。
    3《警世通言》,卷三十五,第549页。
    4《警世通言》,卷十一,第135页。
    5《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545页。
    6[清]李调元撰:《童山诗集》(《丛书集成》本),卷三十八,第51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初版
    1[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四库全书总日》,卷五十四,第7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版
    2[清]纪昀撰:《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第39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3[清]俞樾撰:《茶香室三钞》,卷二十三,载《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第372页,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4月第1版
    4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76贝,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1[明]西周生撰:《醒世姻缘传》,第81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
    2[清]陈森撰,高照校点:《品花宝鉴》,第120页,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12月第1版
    3张次溪著:《人民首都的天桥》,第119页,北京:修绠堂书店,1951年7月第1版
    1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第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2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增刊第1期,第151—162页。
    3张兵:《“说话”溯源》,《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第194—202页。
    1王振良:《说话伎艺渊源考论》,《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第230—241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第17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3《汉书》,卷三十,第1744页。
    1《汉书》,卷三十,第1745页。
    2《汉书》,卷三十,第1745页。
    3[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四,第10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清]孙谕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卷三第1194—11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1版
    2《周礼正义》,卷六十四,第2698—2699页。
    3《周礼正义》,卷三十,第1194—119页。
    4《周礼正义》,卷三十,第1194页。
    5《周礼正义》,卷三十,第1196—1197页。
    6《周礼正义》,卷三十,第1197页。
    7《周礼正义》,卷六十四,第2698—2699页。
    1《汉书》,卷三十,第1745页。
    2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四《贬误》:“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作褊鹊,字上声,予令座客任道昇字正之。市人言二十年前尝于上都斋会设此,有一秀才甚赏某呼扁字与褊同声,云世人皆误。”(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第240页)宋王溥《唐会要》卷四《储君》:“绶好谐戏,兼通人间小说。太子因侍上,或以绶所能言之。”(中华书局1955年6月第1版,第47页)
    3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下第三,第8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
    4《国语集解》,周语下第三,第83页。
    5《国语集解》,周语上第一,第17页。
    1[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卷五,第2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周礼正义》,卷四十二,第1720页。
    3《周礼正义》,卷四十二,第1720页。
    4[汉]司马迁撰,裴駰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三,第1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5《周礼正义》,卷三十二,第1269页。
    6《周礼正义》,卷三十二,第1269页。
    7《周礼正义》,卷三十二,第1270页。
    1 《周礼正义》,卷四十五,第1832—1871页。
    2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第221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第1版
    3《周礼正义》,卷四十五,第1865页。
    4《周礼正义》,卷四十五,第1865页。
    5 《周礼正义》,卷四十五,第1865页。
    6《周礼正义》,卷四十五,第1867页。
    7《周礼正义》,卷五十,第2098页。
    8《国语集解》,周语上第一,第11—12页。
    9《国语集解》,楚语上第十七,第501—502页。
    1[汉]刘向撰,张涛译注:《列女传译注》,卷一,第14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2陈汝衡著:《说书史话》,第7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第1版
    3董每戡著:《说剧》,第39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卷三十二,第195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传:《尚书正义》,卷七,第157页,《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2[汉]扬雄著,华学诚汇证:《扬雄方言校释汇证》,第103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
    3《汉书》,卷二十四,第1123页。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
    5黄怀信、张懋锵、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卷九,第110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6[汉]刘向撰,向鲁宗校正:《说苑校证》,卷三,第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1《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第2011—2012页。
    2此处提到的《逸周书》成书时间采用谭家健之说。见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第168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3《汉书》,卷三十,第1744页。
    4《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一,第1951页。
    5《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二,第1959页。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75、379、38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2两文均被收入《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第3—77页,第95—123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3[汉]刘向撰,张涛译注:《列女传译注》,卷七,第254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4[汉]刘向撰,向鲁宗校正;《说苑校证》,卷二十,第515—5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齐语第六,第21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
    6[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十二、十六,第299、3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
    7《说苑校证》,卷十一,第280贞。
    1《国语集解》,郑语第十六,第473页。
    2《国语集解》,郑语第十六,第473页。
    3[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八,第8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版
    4[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十四,第3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1版
    5王国维撰:《宋元戏曲史》,第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汉]司马迁撰,裴駰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32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7[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止义》,卷四十六,第1902—19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1版
    8《周礼正义》,卷四十六,第1902页。
    9《周礼正义》,卷四十八,第1902页。
    10《周礼正义》,卷四十六,第1903页。
    1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七.第25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1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一,第1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月第1版
    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五十六,第8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
    2[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七,第2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
    3《荀子集解》,卷十二,第340页。
    4《韩非子集解》,卷二,第54页。
    5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八,第39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
    6《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3197—3203页。
    1《国语集解》,晋语二第八,第275—276页。
    2《史记》,卷八十七,第3202—3203页。
    3《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2559页。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卷三十八,第200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史记》,卷一百一十二,第2957页。
    2《汉书》,卷五十三,第2428—2431页。
    3《汉书》,卷六十八,第2940页。
    4[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六.第353—3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
    5《盐铁论校注》,卷七,第437页。
    6[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三、卷七,第123、3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9月第1版
    1《汉书》,卷二十八,第1655页。
    2原藏重庆市博物馆,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第167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183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3现藏诸城市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324页,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4现藏四川省博物馆。参见《中国曲艺志·四川卷》,第279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3年12月第1版
    5原藏四川省博物馆,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191页。
    6现藏四川省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第209页。
    7现藏重庆市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第214页.
    1现藏乐山市崖墓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第217页。
    2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3原藏扬州市博物馆,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江苏卷》,第313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4《汉书》,卷六十五,第2863、2873页。
    1《汉书》,卷五十一,第2366页。
    2《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3204页。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第6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
    1《三国志》,卷二十一,第609页。
    2《三国志》,卷一,第54—55页。
    3[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三,第27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
    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第19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5[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四十三,第16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6[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六十五,第15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7[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九十一,第19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1《后汉书》,卷六十,第1996页。
    2《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3页。
    3《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27—328页。
    1[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卷六,第1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七千六百九十九,第73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据北平图书馆影印本重印
    3[宋]灌圃耐得翁著:《都城纪胜》,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95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4[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十九,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298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1[日]加藤繁撰,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第25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1版
    2廖奔著:《中国古代剧场史》,第43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3[宋]张师正著:《括异志》,卷九,第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第1版
    4《括异志》,第125页。
    5[明]方以智著:《通雅》,卷三十八,第468页.北京:中国书店 1990年2月据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轩刻本影印
    6[清]俞正燮撰:《癸巳类稿》,卷十二,载《俞正燮全集》(第册),第61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9月第1版
    7王书奴编著:《中国娼妓史》,第172—173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2月第1版
    8《中国古代剧场史》,第40页。
    1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第38—45页。
    2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编:《艺术研究》(第二辑),第345—346页,浙江艺术研究所,1985年12月第1版
    3吴晟著:《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第3—3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第37—43页。
    5[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二,第14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泸县宋墓》,第137-14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宋]楼钥著:《北行日录》,卷上,清乾嘉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2[元]纳新著:《河朔访古记》,卷上,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元]夏庭芝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第43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1第二折:“[月儿弯]则俺那生忿忤逆的丑生,有人在中都曾见。伴着伙泼男也那泼女,茶坊也那酒肆,在那瓦市里串,几年间再没个信儿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4卷),第19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2第一折:“(冲末扮钟离上,诗云)……贫道观看多时,见洛阳梁园棚内,有一伶人,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此人有半仙之分。……(旦同外旦引俫儿、二净扮王李上,净云)俺两个一个是王把色,一个是李簿头,俺哥哥是蓝采和。俺在这梁园棚内勾栏里做场。这个是俺嫂嫂。俺先去勾栏里收拾去,开了这勾栏棚门,看有甚么人来。”(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7卷),第116—1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3[日]加藤繁撰,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第27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1版
    1[宋]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第13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影印版
    2《景定建康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第2179—2180页。
    3[宋]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第3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版
    5[清]陆心源撰:《皕宋楼藏书志》,卷三十,载《续修四库全书》第928册,史部,第34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6[清]陆心源撰:《仪顾堂续跋》,卷八,载《续修四库全书》第930册,史部,第28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7[日]河田罴编:《静嘉堂秘籍志》,卷十九,载贾贵荣辑:《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5册,第647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1有关建宁府的勾栏巷,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第五章第三节亦提及,但云出自“嘉靖《建安府志》卷十”。检嘉靖时所修方志,未发现《建安府志》,而《(嘉靖)建宁府志》卷十“坊巷”中有“勾栏巷”,且明代建制中有“建宁府”而无“建安府”,可知廖书中所言《建安府志》应为《建宁府志》之误。
    2《(康熙)临海县志》卷一“與地志”中“街市”内“顺政坊”下注云:“州桥头大街。樱珠巷、有澜巷,旧名勾栏。”(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
    3《运渎桥道小志》:“富德巷,俗呼瓦子巷,本宋熙和楼故址,明因之建北市楼,又谓之富乐院。”(载陈作霖《金陵琐志五种》,清光绪三十三年刊本)
    4 本表所用《水浒传》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据明代万历间杭州容与堂刻本点校的百回本。
    1[宋]西湖老人著:《西湖老人繁胜录》,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123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1《梦粱录》,卷二十,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313页。
    2《东京梦华录》,卷五,第29页。此处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原文断句有误,据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改正。
    3[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十九,载《宋元方志从刊》(第四册),第3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影印版
    4[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卷一,第30—3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版
    5[宋]罗烨著:《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3页,上海:古曲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
    1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第46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2[元]长谷真逸辑:《农田余话》,卷上,明万历绣水沈氏刻宝颜堂秘笈本
    3《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3页。
    1《中国古代剧场史》,第45页。
    2[明]沈朝宣纂修:《(嘉靖)仁和县志》,卷一,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4册,第20页,济南:齐鲁书杜,1996年8月第1版
    1《东京梦华录》,第65页。
    2[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醒世恒言》,卷十六,第31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3[明]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卷十,第3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
    1[清]谢肇淛著:《五杂俎》,卷三,第49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第886—887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3[明]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卷一,第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
    4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39—92页。
    5[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三,第19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8[清]李延昰撰:《南吴旧话录》,卷二十一,1915年青浦胡氏铅印本
    7[清]佚名撰:《如梦录》,第51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1[清]钱彩编次:《说岳全传》(《古本小说集成》本),卷三,第191—19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2《说岳全传》,卷三,第195—196页。
    3[清]唐芸洲著:《七剑十三侠》,第45—46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4[清]李玉著,王毅校注:《消忠谱》,第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1云游客著,叶苾标点:《江湖从谈》,第45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2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76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张次溪编著:《人民首都的天桥》,第196页,北京:修绠堂书店,1951年7月第1版
    4原载《图画日报》(第4册),第39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1[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十六,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262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支丁卷三,第9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第1版
    3[清]郭麐:《樗园销夏录》,卷上,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179册,子部,第65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4[清]清凉道人撰:《听雨轩笔记》,卷三,载《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第342页,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10月第1版
    1[清]范祖述著:《杭俗遗风》,第5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据杭州六艺书局补辑足本影印
    2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第10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9月第1版
    3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第14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2月第1版
    4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第28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5[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九,第207—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1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1311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2[清]林苏门撰:《邗江三百吟》,卷八,第109—110页,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7月第1版
    3[清]百一居士撰:《壶天录》,卷中,载《笔记小说大观》第22册,第145页,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10月第1版
    4《义妖传》第十回《复艳》,说到书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欲平天下须弓马’,下联是‘甸安社稷赖文章’,淋漓笔法能苍古,落款图书姚御章。(旦)官人可认识?(生)不认识。(旦)这姚御章向在朝中伴驾,翰林学士左春坊。后来削职归乡里,自幼习得说书腔,苏州现在坐书场。”
    1云游客著,叶必标点:《江湖丛谈》,第45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2[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卷四,第3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3[明]罗贯中、冯梦龙著:《平妖传》,第10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新1版
    1[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醒世恒言》,卷三十四,第760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清]李良年撰:《秋锦山房集》,卷三,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1册,第51页,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7月第1版
    3[清]李玉著,王毅校注:《清忠谱》,第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4[清]范祖述著:《杭俗遗风》,第5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据杭州六艺书局补辑足本影印
    5[清]郭小亭著:《济公全传》,第504—505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陈建一主编:《杭州评话研究》,第36页,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1[清]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卷五十二,第105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第28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3[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257—2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4李真、徐德明著:《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第18页.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9月第1版
    5[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五,第1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1韦人、韦明铧著:《扬州曲艺史话》,第12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2董国炎著:《扬州评话研究》,第54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明]钱希言撰:《戏暇》,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7册,第13页,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2在苏州评弹界中,对于“前四大名家”,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陈、姚、俞、陆”,一说是“陈、毛、俞、陆”,陈指陈遇乾或陈士奇,姚指姚豫章,毛指毛菖佩,俞指俞秀山,陆指陆瑞庭或陆士珍,此处取前·说法。
    3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14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4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40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1[明]高濂撰:《遵生八笺》,第282页,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3月第1版
    2[清]沈起撰:《查继佐年谱》(原名《查东山先生年谱》),第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
    3杨子华:《消代杭州的说唱艺术》,载《杭州历史从编》之五《元明清名城杭州》,第468—479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4[清]清凉道人撰:《听雨轩笔记》,卷三,《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第342—343页,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10月第1版
    1[清]郭麐:《樗园销夏录》,卷上,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179册,子部,第65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云游客著,叶苾标点:《汀湖丛谈》,第44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3汪景寿、王决、曾惠杰著:《中国评书艺术论》,第21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1《中国评书艺术论》,第37页。
    2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第66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9月第1版
    3姜昆、倪钟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第40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4《中国评书艺术论》,第44页。
    1 《中国曲艺通史》,第511页。
    2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四川卷》,第26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12月第1版
    3 《中国曲艺志·四川卷》,第11页。
    4[清]傅崇矩编:《成都通览》,第293页.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4月第1版
    5姜昆、倪钟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第5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第127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8月第1版
    2[清]范锴撰,江浦等校释:《汉口丛谈校释》,卷五,第461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3《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第127页。
    4《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第127页。
    1[清]清凉道人撰:《听雨轩笔记》,卷三,《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第342页,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10月第1版
    2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76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1谢兴尧:《水浒传人物考》,《逸经》1936年第1期,第18—21页。
    2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原载《辅仁学志》1939年第2期,第15—83页:后经余嘉锡本人补订收入《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月第1版,第325—416页。
    3最初发表于《水浒争鸣》第一、二辑,后收入《耐雪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63—218页。
    4侯会:《也谈<水浒>的真人真事》,载《水浒争鸣》(第四辑),第49—55页,湖北:长汀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5[清]焦循撰:《剧说》,卷第116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7月第1版
    6[消]李调元撰:《剧话》.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集,第62页,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7[消]俞樾著:《小浮梅闲话》,载《曲园杂纂》卷三十八,消光绪九年(1883年)重订《春在堂全书》本
    1马泰来:《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第263—268页。
    2李灵年、陈新:《宋江征方腊新证》,《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第84—89页。
    1不同学者计算的方法不同,得出的其体数日也有差异,如赵景深作107条:谭正璧将妖术类的《西山聂隐娘》一条析为两条,作108条;胡士莹则在赵景深的基础上又据后文添加《黄巢》等十条,作117条。此用约数。
    2此处“话本”,指的是艺人的演出文本,非专指书而文本,而是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有关《醉翁谈录》中所载的百多种小说名目,孙楷第、赵景深、谭王壁等学者认为它们都是书面文本。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则认为它们都是口头作品,却不一定都具有书面文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第235页)。其说为是。
    3赵景深著:《中国小说丛考》,第82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10月第1版
    4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第1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5李剑国著:《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第376—379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1[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第1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1版
    2袁士硕先生《解识龚开》一文依据《元人十种诗》本《霞外诗集》卷首龚开序,未署“淮阴龚开圣予甫序于西湖客舍,时年八十一”,结合序中说诗集作者马臻大德辛丑(公元1301年)去大都,次年归来出诗卷邀序,考证出龚开生于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只是在正文中误作“南宋嘉定十六年(1222)”。(袁上硕、[日]阿布晋一郎:《解识龚开》,《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第84—96页)
    2明郎瑛《七修类稿》最早记录《宣和遗事》刊本,未言卷数: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宣和遗事》二卷”、周弘祖《古今书刻》著录“福建书坊:《宣和遗事》”、清钱曾《也是园书目》著录“《宣和遗事》四卷”。今存旧本二卷本有黄丕烈原藏本《新编宣和遗事》、明钱允治序本《古本宣和遗事》、黄丕烈士礼居本《新编宣和遗事》等,四卷本有明金陵王洛川刊本《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分元亨利贞四集)、清道光吴郡修绠山房刊本《新编(刊)宣和遗事》(书末题“新镌平话宣和遗事终”)等,此外还有明本袁无涯刊行百二十回繁本《水浒传》时书首附录的《宣和遗事》水浒故事部分。通行本有191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的金陵王氏本、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直行排印的金陵王氏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直行排印的士礼居丛书本等。(参见马幼垣著:《水浒二论》,第28—32页,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1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第1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胡适:《<水浒传>考证》,载《胡适文集》(二),第38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2严敦易著:《水浒传的演变》,第99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3月第1版
    2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第8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序),载《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月第1版
    1[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卷八,第1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
    2[宋]灌圃耐得翁著:《都城纪胜》(序),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89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3[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十九,载《宋元方志丛刊》(第四册),第3549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影印版
    4[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十九,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298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一千一百零三,第30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据北平图书馆影印本重印
    6[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八,第40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版。引文中之“敌”,《适园丛书》原本作“敌”,点校本据后文该为“狄”,今据原本称引。
    1[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第25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7月第1版
    2王曾瑜著:《宋代兵制初探》,第1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版
    3孔繁敏:《南宋的三衙诸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69—75页。
    4[宋]韩元古撰:《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本),卷十三,第24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第1版
    5[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六,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第440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1《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九“邵青受招安为枢密院水军总制”条:“先是,杜充守建康时,有秉义郎赵祥者监水门,金人渡江,邵青聚众,而祥为青所得。青受招安,祥始得脱身归,乃依于内侍纲,纲善小说,上喜听之。纲思得新事编小说,乃令祥具说青自聚众已后踪迹,并其徒党忠诈及强弱战斗之将,本末甚详,编缀次序,侍上则说之。故上知青可用,而喜单德忠之忠义。”([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第108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2[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二,第13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第1版
    3李玄伯:《读<水浒>记》,载《百回本水浒》卷首,1925年北京燕京印书局排印本
    1马成生:《一部雏形的<水浒传>:略论<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39—43页。
    1有关龚赞与《宣和遗事》三十六人名单上的人名、绰号以及人物形象异同,学界多有论述,不赘。此处简单比较,重点是说明《醉翁谈录》、龚赞和《宣和遗事》三者在人名及绰号上的一致性。
    2严敦易撰:《水浒传的演变》,第44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3月第l版
    3何心著:《水浒研究》,第386—3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4王利器:《<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第86—101页。
    1邓德佑:《谈<宣和遗事>与<宋江三十六人赞>的时代先后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第415—420页。
    2杜贵晨:《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第37—48页。
    3元刊《三国志平话》所提到的六处“太山”,其中有一处说:“有刘备、关、张众将军兵,都往太山落草”。然而在下文中,当朝廷发现刘备等人落草要去招安时,他们的落草地点却变成了“太行山:“帝曰:‘如何招安的刘备?’‘今将十常侍等杀讫,将七人首级往太行山,便招安得)那弟兄三人。’帝:‘依卿所奏。’问:‘谁人可去?’董成奏:‘小臣愿往。’董成将七人首级,前往太行山去。”(《三国志平话》卷上,载《古本小说集成》第一辑,第26页,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1年影印版)再据前文刘备带领关羽和张飞从长安赴定州附郭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出任县尉,因张飞杀太守三人才落草来看,定州西面紧邻太行山,那么三人落草之地,也必然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
    1[宋]李若水撰:《忠愍集》,卷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1徐大军著:《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第18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2对元代水浒杂剧剧目数量的统计,学界到目前仍未统一。王国维《曲录》一书著录有30种,胡适《水浒传考证》一文依据《录鬼簿》、《元曲选》考证出19种,林培志《水浒戏》一文勾稽出30种,徐朔方《元代的水浒剧及其代表作李逵负荆》一文认为有28种,何心《水浒研究》一书列出元代和明初的水浒杂剧剧目32种,章培恒《中国文学史》、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认为有33种,等等。造成这种统计数字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明初及此前的水浒杂剧作者大多佚名或有目无篇,很难具体辨析清楚哪些是元代、哪些是元末明初的。综合元人钟嗣成《录鬼簿》、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朱权《太和正音谱》、朱有墩《诚斋乐府》、郭勋《雍熙乐府》、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赵琦美等校录《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臧懋循《元曲选》、清人钱曾《也是园书目》、姚燮《今乐考证》等各种资料来看,明确署名为元代剧作家的水浒杂剧有22种,其中,《录鬼簿》著录有高文秀《黑秀才穷风月》(又名《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双献头》(又名《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大闹牡丹园》、《黑旋风乔教学》、《黑旋风诗酒丽春园》、《黑旋风借尸还魂》、《黑旋风斗鸡会》、《黑旋风敷衍刘耍和》,杨显之《黑旋风乔断案》,李文蔚《燕青射雁》、《报冤台燕青扑鱼》(又名《同乐院燕青博鱼》),康进之《黑旋风老收心》、《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又名《梁山泊李逵负荆》),红字李二《病杨雄》、《折担儿武松打虎》、《板踏儿黑旋风》、《全火儿张弘》、《窄袖儿武松》,王实甫《诗酒丽春园》和庾吉甫《黑旋风诗酒丽春园》(又名《苏小春丽春园》)等20种;《元曲选》收录有李致远《都孔目风雨还牢末》(又名《大妇小妻还牢末》)1种,《也是园书目》著录有高文秀《双献头武松大报仇》1种。此外,还有不少元明时期的佚名杂剧。其中,《录鬼簿续编》著录有《鲁智深大闹消灾寺》、《张顺水里报冤》、《争报恩三虎下山》、《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等4种,《太和正音谱》另著录有《一丈青闹元宵》1种,《雍熙乐府》残存《征方腊》1种,基本上都可以确定为元代至明初的作品。至此,可以确定为明初以前的水浒杂剧,已有28种。需要说明的是,《也是园书日》所著录的《梁山五虎大劫牢》、《梁山七虎闹铜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小李广大闹元宵夜》、《宋公明劫法场》、《宋公明喜赏新春会》等7种佚名水浒杂剧,均不见于元明时期文献的著录,是否为元代至明初的作品,尚难确定。另外,明初朱有燉的《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2种水浒杂剧,也经常为研究者所提起。
    1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小说月报》1929年第12期第1399—1426页。
    2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轴仁学志》1939年第2期,第15—83页。
    1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前言),第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2[明]赵琦美等校录:《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75),《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原钞本
    3[明]臧懋循编:《元曲选》,上部丁集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雕虫馆原刻本
    4《元曲选》,上部乙集上
    5《元曲选》,下部壬集下
    6《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74),《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
    1《元曲选》,上部甲集下
    2马幼垣著:《水浒论衡》,第140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1版
    1《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75),《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
    2明钞本此处有改动痕迹,最初写作“三打祝家庄”,后将“三”国去,并改“祝家庄”为“曾头市”。
    3《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40),《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
    1梅祖麟:《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载《语言学论丛》(第1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2月第1版,第111—153页。
    2此序四库全书本、谭钟麟刻本、涵芬楼秘笈影印旧抄本《所安遗集》均无,此处文字转录自余嘉锡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所引消陆心源写本,引文中“昔宋江事处”后按语为余嘉锡先生所作。
    1[清]顾嗣立辑:《元诗选》,三集庚集,清康熙中长洲顾氏秀野草堂刊本
    2[元]陆友撰:《砚北杂志》(序),载《笔记小说大观》(第10册),第322页,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6月第1版
    1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卷前言),第1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2《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75),《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
    1《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15),《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
    2《元曲选》,下部壬集下
    3《元曲选》,上部甲集下
    1如黄霖《一种值得注目的<水浒>古本》(载《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王利器《<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张国光《水浒是由“元人施耐庵”“纂修”的吗》(载《武汉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欧阳健《吴从先读水浒传论评析》(载《水浒新议》,重庆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侯会《从南北蓼儿洼看水浒故事与淮南之关系》(载《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八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再论吴读本水浒传》(《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等等,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专门针对此本的研究成果。
    1[明]吴从先撰:《小窗自纪》,卷三,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52册,第738—740页,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1黄霖:《一种值得注目的<水浒>古本》,《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第86—89页。
    2王利器:《<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第86—101页。
    3侯会著:《<水浒>源流新证》,第92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1[明]杨慎著,王幼安校点:《词品》,第168—16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
    1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辅仁学志》1939年第2期,第15-83页。
    2[清]厉鹗辑撰:《宋诗纪事》,卷七十五,第184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1财,疑为“则”字,文意为通。
    2[元]杨维帧撰:《东维子文集》,卷六,载《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据江南图书馆藏旧钞本影印
    1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75),《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
    1[明]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卷九,第3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
    1袁世硕:《<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问题》,《东岳论从》1983年第3期,第37-54贝。
    2徐仲元:《施耐庵热与<水浒传>作者》,《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86—92页。
    3冯保善:《从白秀英说唱诸宫调谈<水浒传>成书的下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7—141页。
    4张同胜:《<水浒传>的版本、叙事与诠释》,《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1—45页。
    5王利器:《<水浒传>的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92-95页。
    6黄霖:《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第50—56页。
    7周维衍:《<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学术月刊》1984年第7期,第55—61页。
    8李伟实:《从杜堇的<水浒人物全图>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第274—276页。
    1李伟实:《<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之说不能成立——兼论<水浒传>的作者为罗中非施耐庵》,《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第224—227页。
    2刘铭:《从林冲的“折叠纸西川扇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4期,第140—147页。
    3刘华亭:《<水浒传>的成书年份和罗贯中的生卒之年》,《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第22—24页。
    4郭万金:《梁山好汉与刀及酒之关系——兼谈<水浒传>之成书年代》,《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第73—84页。
    5王平:《<水浒传>“灵官殿”小考——兼及<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期,第110—113页。
    6戴不凡著:《小说见闻录》,第125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7张国光:《<水浒传>祖本探考——兼论施耐庵为郭勋门客之托名》,《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第39—44页。
    8张国光:《再论<水浒传>成书于明嘉靖初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第113—118页。
    9王丽娟:《<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54—59页。
    10石昌渝:《从朴刀杆棒到子母炮——<水浒传>成书研究之一》,《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林冲与高俅——<水浒传>成书研究》,《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续考——答张培锋先生》,《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水浒传>成书年代问题再答客难》,《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奇”与<水浒传>成书》,《文学遗产》2009年 第5期。
    1张培锋:《关于<水浒传>成书时间的儿个“内证”考辨——与石吕渝先生商榷》,《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再质疑》,《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沈伯俊:《文学史料的归纳与解读——元代至明初小说和戏曲中白银的使用》,《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崔茂新:《论“<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之不成立》,《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萧相恺、苗怀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说辨正》,《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水浒传>成书于嘉靖说再辨正》,《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等等。
    1[明]钱希言撰:《戏暇》,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7册,第13页,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2王齐洲、王丽娟:《钱希言<戏瑕>所记<水浒传>传播史料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56—62页。
    1[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第437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2[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九,第4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3[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第41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1[清]徐釚编:《本事诗》,卷五,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氏刻本
    2[明]高濂撰:《遵生八笺》,第282页,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3月第1版
    3[清]李延昰撰:《南吴旧话录》,卷二十一,1915年青浦胡氏铅印本
    1[清]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卷五十二,第1055—105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清]黄宗羲撰:《南雷文定》(《丛书集成初编》本),前集卷十,第163—16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第1版
    3[清]周容撰:《春酒堂文存》,卷二,载《春酒堂遗书》,1932年至1948年四明张氏约园刊本
    1[清]龚鼎孽撰:《定山堂诗集》,卷四十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吴兴柞刻本
    2[清]蒋景祁辑:《瑶华集》,卷十八,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刻本
    3[清]阎尔梅著:《阎古古全集》,卷二,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394册,集部,第26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4[清]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卷五十二,第105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1刘禺生《世载堂杂忆》还引用汪辟疆记于1934年3月25日的日记,其中提到曾在黄侃家见过此书,并云“为清初柳麻子所据以登场者,云是武昌刘禺生所庋,此确为艺林珍秘之册。略为展阅,皆各自为篇,凡史实说部人物,并厕其中,词极雅驯,其惊心动魄语,亦谐亦庄。”说明《柳下说书》确实存在。
    2刘禺生撰,钱实甫点校:《世载堂杂忆》,第2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2月第1版
    3《世载堂杂忆》,第300页。
    4张棣华:《苏、扬评话究竟起始于何时》,载苏州评弹研究会编:《评弹艺术》(第二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第257261页。
    5李真、徐德明著:《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第9页,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9月第1版
    1[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卷四,第3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2[清]沈起撰:《查继佐年谱》(原名《查东山先生年谱》),第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
    3[明]张岱著:《张子诗粃》,卷三,载《张岱诗文集》,第5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4[消]徐釚撰:《本事诗》,卷七,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氏刻本
    5《本事诗》,卷八。
    6[清]周容撰:《春酒堂诗存》,卷二,载《春酒堂遗书》,1932年至1948年四明张氏约园刊本
    7《本事诗》,卷十
    8[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卷五,第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1[明]施耐庵、罗贯中著:《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17—3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2《本事诗》,卷八。
    3[清]阎尔梅撰:《白耷山人诗集》,卷四,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394册,集部,第26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据天津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影印
    1[清]刘銮撰:《五石瓠》,载《丛书集成续编》第215册,第551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7月第1版
    2[清]顾苓撰:《塔影园集》,卷四,载《丛书集成续编》第152册,第400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7月第1版
    3[消]周亮工选编《赖古堂文选》卷十三,清康熙六年周氏刻本。此处转引自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第453—454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
    1[清]张尔岐著,张翰勋等点校:《蒿庵集》,第6页,济南:齐鲁社,1991年4月第1版
    1[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2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2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1361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五,第1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1此表与下表参考《扬州曲艺志》(第346、347页)、易德波《扬州评话探讨》(第62、63页)、《扬州评话选》(第366、367页)中相关图表制成。本表说明:1、明殿奎所说为林、鲁十回。2、王筱堂从生父王少卿学《水浒》后书,从养父王少堂学《水浒》前书。3、王丽堂先从父王筱堂学艺,后随祖父王少堂学艺。4、李信堂拜王筱堂为师,从王少堂学艺。5、惠兆龙启蒙于王少堂,从张正卿和马凤章学艺。
    12本表说明:1、许殿章单传宋承章,此门因宋承章传徒较多,故称“宋门《水浒》”。2、李佩章与陆元章为师兄弟,师兄传师弟。3、李佩卿为李佩章之兄,兄从弟学艺。
    1参考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第52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2参考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第52—57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明]施耐庵、罗贯中著:《容与堂本水浒传》,第5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1丁世忠:《卢俊义的“生辰八字”》,《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第47页
    2参考王筱堂口述,李真整理:《艺海苦航录》,第179页,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1992年9月第1版: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第57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3王筱堂口述,欣士敬整理:《后水浒》,第27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1[明]钱希言撰:《戏暇》,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7册,第13页,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2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33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3《义妖传》第十回《复艳》,说到书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欲平天下须弓马’,下联是‘甸安社稷赖文章’,淋漓笔法能苍古,落款图书姚御章。(旦)官人可认识?(生)不认识。(旦)这姚御章向在朝中伴驾,翰林学士左春坊。后来削职归乡里,自幼习得说书腔,苏州现在坐书场。”
    4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46—4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5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14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6参见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108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1[清]王廷鼎撰:《南浦行云录》,载《紫薇花馆集》,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刻本
    1潘伯英:《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4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2潘心伊:《书坛话堕》(四),《珊瑚》1932年第8期,第93—103页。
    3《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6页。
    4潘伯英:《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5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5潘心伊:《书坛话堕》(七),《珊瑚》1932年第11期,第27—37页。
    6潘伯英:《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5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胡天如传述,徐钟穆记录,刘操南纂修:《杨志演义》(后记),第259—260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1陈建一主编:《杭州评话研究》,第8页,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2杨子华:《民国时期的杭州评话“水浒”》,载《杭州文史资料》第18辑,第99页,1994年1月第1版
    1杨子华:《民国时期的杭州评话“水浒”》,载《杭州文史资料》第18辑,第99—100页,1994年1月第1版
    2[清]梁绍壬撰,庄葳点校:《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第1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1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第673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9月第1版
    2《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第104页。
    1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第36页、80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12月第1版
    2张履谦著:《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第105页,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部1989年9月编印(原书最初于1936年由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部出版)
    3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第710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8月第1版
    1刘魁立:《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载《刘魁立民俗学论集》,第96-9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2《刘魁立民俗学论集》,第97页。
    1富世平著:《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第13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1月第1版
    2[美]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第4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1董国炎著:《扬州评话研究》,第139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明]施耐庵、罗贯中著:《容与堂本水浒传》,第8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723页。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372页。
    4《容与堂本水浒传》,第222页。
    5《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16页。
    6《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80页。
    7《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39页。
    8《容与堂本水浒传》,第546页。
    9《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页。
    1《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20页。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23贝。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25页。
    4[宋]佚名撰:《宣和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前集,第37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1版
    5[明]洪楩编辑,石昌渝校点:《消平山堂话本》,第155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6《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39页。
    7《宣和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前集,第49页。
    8《清平山堂话本》,第236页。
    12[宋]罗烨著:《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3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0—41页。
    3王青:《从历史性书而叙事到表演性口头叙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07—112页。
    1《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21页。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39页。
    1汪景寿、王决、曾惠杰著:《中国评书艺术论》,第154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2[明]许自昌撰:《樗斋漫录》,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133册,子部,第10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月第1版
    1[明]李开先撰:《词谑》,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86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2[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从》,卷四十一,第437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3[明]李贽:《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书发凡》,引自[明]施耐庵著、李卓华吾评:《忠义水浒全传》,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10月第1版
    4[明]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一,转引自马蹄疾编:《水浒·资料汇编》,第361—3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第2版
    5[明]金圣叹撰:《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24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6《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24页。
    1 《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51—153页。
    1《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92—393页。
    2《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422—423页。
    3《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422页。
    4《容与堂本水浒传》,第792页。
    5《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283页。
    1《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486页。
    2《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17页。
    1汪景寿、王决、曾惠杰著:《中国评书艺术论》,第165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2云游客著,叶必标点:《江湖丛谈》,第89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1王少堂口述,孙龙父、陈达祚整理:《宋江》,第1052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87页。
    1王少堂口述:《武松》,第362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2版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57页。
    3胡天如口述,顾希佳整理:《林冲演义》,杭州:浙汀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4《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45页。
    1刘操南、茅赛云编著:《武松演义》(增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新1版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40页。
    3刘操南、茅赛云编著:《武松演义》(增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新1版
    1 《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73页。
    1《武松》,第737页。
    2《中国评书艺术论》,第161页。
    3潘心伊:《书坛话堕》(四),《珊瑚》1932年第11期,第27—37页。
    4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第673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9月第1版
    5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第710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8月第1版
    1《武松》,第5页。
    2《武松》,第603页。
    3《武松》,第783页。
    1《石秀》,第20页。
    2《石秀》,第28页。
    3《石秀》,第155页。
    1《宋江》,第612页。
    2《宋江》,第851页。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588页。
    4《石秀》,中华书局,第391页。
    5《宋江》,第889页。
    1《宋江》,第894页。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565页。
    3《宋江》,第757页。
    1王少堂口述:《武松打虎》,载[丹麦]易德波著:《扬州评话探讨》,第28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武松》(整理后记),第1117页。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330页。
    1《武松》,第43页。
    2《武松》,第51页。
    3《武松》,第119页。
    4《武松》,第161—162页。
    1王少堂口述:《武松打虎》,载《扬州评话探讨》,第292页。
    2王少堂口述:《武松打虎》,载《扬州评话探讨》,第283页。
    1[丹麦]易德波著:《扬州评话探讨》,第18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江湖丛谈》,第71页。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714页。
    1《石秀》,第159页。
    1老舍:《谈<武松>》,载《王派<水浒·>评论集》,第418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2老舍:《大众文艺怎样写》,载《老舍曲艺文选》,第44—45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2王少堂:《我的学艺经过和表演经验》,载《说新书》(第二辑),第29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
    4参考费力:《扬州评话人物方言、声调的运用及其给合》,载《王派<水浒>评论集》,第342—349页,北京:中国曲芝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1《宋江》,第1161页
    1《宋江》,第685页。
    2《宋江》,第1294页。
    3《宋江演义》,第68页。
    4[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卷五,第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5[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2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1潘伯英:《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4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2潘心伊:《书坛话堕》(四),《珊瑚》1932年第8期,第93—103页。
    3王少堂:《我的学艺经过和表演经验》,载《说新书》(第二辑),第30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
    4[明]金圣叹撰:《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464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1[明]施耐庵、罗贯中著:《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4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2[明]金圣叹撰:《贯华堂第五才子水浒传》,第46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469页。
    3王少堂口述:《武松》,第864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2版
    4《武松》,第892页。
    1胡天如传述,徐钟穆记录,刘操南纂修:《青而兽杨志》,第178—179页,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1月第1版
    2《武松》,第934贝。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48页。
    1《容与堂本水浒传》,第517页。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519—520页。
    3王少堂口述,孙龙父、陈达祚整理:《宋江》,第373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4《宋江》,第21—22页。
    5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第20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1《容与堂本水浒传》,第862页。
    2《容与堂本水浒传》,第1173页。
    3《容与堂本水浒传》,第426页。
    1《武松》,第677页。
    1《武松》,第72页。
    2《武松》,第73页。
    3《青而兽杨志》,第21—22页。
    1《中国小说史略》,第75页。
    2《宋江》,第311—312页。
    1原文中此处为“半”字,据上下文意,疑为“手”字之误。
    2《武松》,第849页。
    3《艺海苦航录》,第199页。
    4《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30页。
    5《宋江》,第399页。
    1《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19页。
    2《石秀》,第511页。
    1《武松》,第412页。
    2[宋]罗烨著:《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5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
    1《武松》,第5—6页。
    2《武松》,第210页。
    3云游客著,叶必标点:《江湖丛谈》,第79页,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4周良著:《苏州评弹艺术论》,第110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1《醉翁谈录》,甲集卷一,第3页。
    1本节主要参考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韦人、韦明铧著《扬州曲艺史话》(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吴伟业著《吴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李真、徐德明著《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9月第1版)等。
    2[清]龚鼎孳撰:《定山堂诗集》,卷四十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吴兴祚刻本
    3[清]蒋景祁辑:《瑶华集》,卷十八,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刻本
    4[清]阎尔梅著:《阎古古全集》,卷二,载《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94册,第26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5[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卷五,第4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l版
    6顾开雍《柳生歌》序称“为仆发故宋小吏宋江轶记一则”。(清徐釚撰:《本事诗》,卷八,清光绪十四年徐氏刻本)
    7王献定《听柳敬亭说书》诗云:“一曲景阳冈上事,门前流水夕阳西”。(《本事诗》,卷七)
    1[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257—2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2《扬州画舫录》,卷五,第128页。
    3《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258贝。
    4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1361页,北京:北京I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1本节主要参考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周良主笔《苏州评弹史稿》(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周良主编《听书备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刘操南《青而兽杨志·后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弹词画报》(1941年第12期、第15期)等。
    2《义妖传》第十回《复艳》,说到书里有一对联:“上联是‘欲平天下须弓马’,下联是‘甸安社稷赖文章’,淋漓笔 法能苍古,落款图书姚御章。(旦)官人可认识?(生)不认识。(旦)这姚御章向在朝中伴驾,翰林学士左春坊。后来削职归乡里,自幼习得说书腔,苏州现在坐书场。”
    1[清]王廷鼎撰:《南浦行云录》,载《紫薇花馆集》,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刻本
    2潘伯英:《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4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潘心伊:《书坛话堕》(四),《珊瑚》1932年第8期.第93—103页。
    1《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6页。
    2《评弹话旧》,载《书坛口述历史》,第25页。
    3枫:《龙泉听书记》,《弹词画报》1941年第12期
    4枫:《听韩士良噱头并记》,《弹词画报》1941年第15期
    1本节主要参考陈建一主编《杭州评话研究》(杭州:浙汀摄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杨子华《中国时期的杭州评话“水浒”》(载《杭州文史资料》第18辑,第93—103页,1994年1月第1版)、建德市政协编《严州古城——梅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8月第1版)等。
    1杨子华:《民国时期的杭州评话“水浒”》,载《杭州文史资料》第18辑,第99页,1994年1月第1版
    2陈建·主编:《杭州评话研究》,第93页,杭州:浙汀摄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3《杭州评话研究》,第94页。
    1 建德市政协编:《严州古城——海城》,第20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8月第1版
    2本节参考《中国曲艺志·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2月第1版)、《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清徐釚编《本事诗》(清光绪十四年徐氏刻本)、清李延昰撰《南吴旧话录》(1915年青浦胡氏铅印本)等。
    3《本事诗》,卷五。
    4[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九,第4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4
    5《袁宏道集笺校》,卷十,第419页。
    6[清]李延昰撰:《南吴旧话录》,卷二十一,1915年青浦胡氏铅印本
    1本世参考《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9月第1版)、云游客著《江湖从谈》(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姜存瑞《河东地道外的发展和评书艺人演出情况》(载《天津和平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9年10月印行,第150-168页)等。
    2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第673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9月第1版
    1本节主要参考《中国曲艺志·吉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5年5月第1版)、《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9月第1版)等。
    1本节主要参考《中国曲艺志·河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12月第1版)、《中国曲艺志·内蒙古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6月第1版)、《中国曲艺志·四川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3年12月第1版)、《中国曲艺志·湖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8月第1版)张履谦《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原书最初于1936年由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部出版,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部1989年9月再次编印)等。
    1张履谦著:《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第105页,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部1989年9月编印
    1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第710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8月第1版
    1、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对铜说唱俑(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2、1973年江苏扬州邗江县胡场1号西汉墓出土的两件木质说唱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3、1951年四川资阳东汉墓出土的坐式说唱俑(现藏重庆市博物馆)
    4、1954年四川成都羊子山东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砖(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5、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3号崖墓出土的东汉坐式击鼓说唱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6、1963年四川郫县宋家林东汉墓出土的立式击鼓说唱俑(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7、1968年山东诸城前凉台东汉墓出土的乐舞杂技画像石(现藏诸城市博物馆)
    8、1971年四川遂宁县东汉墓出土的一座两层陶楼(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9、1981年四川乐山九峰乡东汉崖墓出土的坐式说唱俑(现藏乐山市崖墓博物馆)
    10、2002年四川泸县石桥镇新屋嘴村南宋墓出土的两块勾栏石刻图
    11、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苏州画家张宏所绘《杂技游戏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2、1909年刊行于上海的《图画日报》连载《营业写真(俗名三百六十行)》中《说露天书》一图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3、[汉]扬雄著,华学诚汇证:《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
    4、[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
    5、[唐]释慧琳、[辽]释希麟撰:《正续一切经音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6、[明]方以智著:《通雅》,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2月据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轩刻 本影印
    7、[清]郝懿行撰:《尔雅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8、[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1版
    9、[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1版
    1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
    11、[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12、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13、[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胭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15、[汉]刘珍等撰,吴树民校注:《东观汉纪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版
    16、[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
    17、[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18、[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版
    19、[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20、[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21、[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22、[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24、[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第1版
    23、[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
    25、[宋]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影印版
    26、[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影印版
    27、[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版
    28、[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版
    29、[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7月第1版
    30、[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31、[宋]卢宪撰:《(嘉定)镇江志》,清道光二十二年丹徒包氏刻本
    32、[宋]谈钥撰:《(嘉泰)吴兴志》,1914年刊《吴兴先哲遗书》本
    33、[宋]张淏撰:《(宝庆)会稽续志》,1926年影印嘉庆十三年刊本
    34、[宋]梅应发等撰:《(开庆)四明续志》,清咸丰四年刊本
    3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据北平图书馆影印本重印
    36、[元]徐硕撰:《(至元)嘉禾志》,清袁氏贞节堂钞本
    37、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38、[明]李贤等纂修:《大明一统志》,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66年据明天顺五年内府刻本影印
    39、[明]沈朝宣纂修:《(嘉靖)仁和县志》,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40、[明]谢纯、汪佃撰:《(嘉靖)建宁府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11月据天一阁藏隆庆本影印
    41、[明]郑庆云撰:《(嘉靖)延平府志》,明嘉靖刻本
    42、[明]董天锡撰:《(嘉靖)赣州府志》,明嘉靖刻本
    43、[明]王瓒、蔡芳撰:《(弘治)温州府志》,明弘治十六年刻本
    44、[明]陆君弼撰:《(万历)江都县志》,明万历刻本
    45、[清]洪若皋撰:《(康熙)临海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
    46、[清]董世宁、卢学溥撰:《(乾隆)乌青镇志》,1918年铅印本
    47、[清]倪师孟、沈彤撰:《(乾隆)吴江县志》,民国年间石印本
    48、[清]洪亮吉、施晋撰:《(嘉庆)宁国府志》,1919年泾县翟氏宁郡清华斋据嘉庆十二年刻本影印
    49、[清]陈作霖撰:《金陵琐志五种》,清光绪三十三年刊本
    50、[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1、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
    2、[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
    4、[汉]刘向撰,向鲁宗校正:《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5、[汉]刘向撰,张涛译注:《列女传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6、[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版
    7、[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9月第1版
    8、[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
    9、[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
    10、[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11、[南朝梁]僧祐撰:《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2、[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十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13、[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载《乾隆大藏经》第57册,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14、[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
    15、[唐]元稹撰:《元氏长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16、[唐]郭湜撰:《高力士外传》,载《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17、[唐]李义山撰:《杂纂》(《说郛》本),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7月第1版,据涵芬楼1927年11月版影印
    18、[唐]孙棨撰:《北里志》,载《中国文学资料参考小丛书》第一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2月第1版
    19、[宋]张师正著:《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第1版
    20、[宋]李若水撰:《忠愍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2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
    22、[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新1版
    23、[宋]楼钥著:《北行日录》,清乾嘉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24、[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
    25、[宋]韩元吉撰:《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第1版
    26、[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
    27、[宋]张端义撰:《贵耳集》(《从书集成初编》本),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第1版
    28、[宋]王明清撰:《挥麈录》,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10月第1版
    29、[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第1版
    30、[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第1版
    31、[宋]罗烨著:《醉翁谈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
    32、[宋]孟元老等撰:《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第1版
    33、[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
    34、[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1版
    35、[元]纳新著:《河朔访古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6、[元]陆友撰:《砚北杂志》,载《笔记小说大观》第10册,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6月第1版
    37、[元]杨维桢撰:《东维子文集》,载《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据江南图书馆藏旧钞本影印
    38、[元]长谷真逸辑:《农田余话》,明万历绣水沈氏刻宝颜堂秘笈本
    39、[元]夏庭芝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40、[明]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月第1版
    41、[明]李开先撰:《词谑》,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42、[明]许自昌撰:《樗斋漫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13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43、[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44、[明]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
    45、[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月第1版
    46、[明]钱希言撰:《戏暇》,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47、[明]杨慎著,王幼安校点:《词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
    48、[明]吴从先撰:《小窗自纪》,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5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9月第1版
    49、[明]郎瑛撰:《七修类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月第1版
    50、[明]高濂撰:《遵生八笺》,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3月第1版
    51、[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52、[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53、[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 版
    54、[明]张岱著:《张子诗粃》,载《张岱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55、[清]佚名撰:《如梦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56、[清]吕阳撰:《薪斋三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7月第1版
    57、[清]徐釚编:《本事诗》,清光绪十四年徐氏刻本
    58、[清]黄宗羲撰:《南雷文定》(《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第1版
    59、[清]周容撰:《春酒堂文存》,载《春酒堂遗书》,1932年至1948年四明张氏约园刊本
    60、[清]龚鼎孳撰:《定山堂诗集》,清康熙十五年吴兴祚刻本
    61、[清]蒋景祁辑:《瑶华集》,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62、[清]阎尔梅著:《阎古古全集》,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63、[清]阎尔梅撰:《白耷山人诗集》,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据天津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影印
    64、[清]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65、[清]顾嗣立辑:《元诗选》,清康熙中长洲顾氏秀野草堂刊本
    66、[清]李良年撰:《秋锦山房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7月第1版
    67、[清]刘銮撰:《五石瓠》,载《丛书集成续编》第21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7月第1版
    68、[清]顾苓撰:《塔影园集》,载《丛书集成续编》第1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7月第1版
    69、[清]张尔岐著,张翰勋等点校:《蒿庵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4月第1版
    70、[清]厉鹗辑撰:《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71、[清]谢肇淛著:《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72、[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73、[清]纪昀撰:《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74、[清]沈起撰:《查继佐年谱》(原名《查东山先生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
    75、[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76、[清]李调元撰:《童山诗集》(《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初 版
    77、[清]李调元撰:《剧话》,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78、[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
    79、[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
    80、[清]郭麐:《樗园销夏录》,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17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81、[清]清凉道人撰:《听雨轩笔记》,载《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10月第1版
    82、[清]百一居士撰:《壶天录》,载《笔记小说大观》第22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10月第1版
    83、[清]林苏门撰:《邗江三百吟》,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7月第1版
    84、[清]俞正燮撰,于石等校点:《俞正燮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9月第1版
    85、[清]梁绍壬撰,庄葳点校:《两般秋雨庵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86、[清]焦循撰:《剧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7月第1版
    87、[清]平步青著:《霞外捃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新1版
    88、[清]李延昰撰:《南吴旧话录》,1915年青浦胡氏铅印本
    89、[清]姚燮撰:《今乐考证》,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90、[清]俞樾撰,贞凡、顾馨、徐敏霞点校:《茶香室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月第1版
    91、[清]俞樾撰:《茶香室三钞》,载《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4月第1版
    92、[清]俞樾著:《小浮梅闲话》,载《曲园杂纂》卷三十八,清光绪九年重订《春在堂全书》本
    93、[清]王廷鼎撰:《南浦行云录》,载《紫薇花馆集》,清光绪十七年刻本
    94、[清]范锴撰,江浦等校释:《汉口丛谈校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95、[清]范祖述著:《杭俗遗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据杭州六艺书局补辑足本影印
    96、[清]傅崇矩编:《成都通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4月第1版
    97、刘禺生撰,钱实甫点校:《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2月第1版
    98、徐谦芳原著,蒋孝达、陈文和校点:《扬州风土记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1、[元]钟嗣成、贾仲明撰,浦汉明校点:《新校录鬼簿正续编》,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10月第1版
    2、[明]高儒、周弘祖撰:《百川书志、古今书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3、[明]晁瑮、徐(?)撰:《晁氏宝文堂书目、徐氏红雨楼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4、[明]朱权著,姚品文点校笺评:《太和正音谱笺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1版
    5、[清]钱曾撰,瞿凤起编:《虞山钱尊王藏书目录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6、[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版
    7、[清]陆心源撰:《皕宋楼藏书志》,载《续修四库全书》第9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8、[清]陆心源撰:《仪顾堂续跋》,载《续修四库全书》第93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9、王国维著:《曲录》,载《王国维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0、马蹄疾辑录:《水浒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6月第1版
    11、任二北编著:《优语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第1版
    12、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13、孙楷第著:《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2月新1版
    14、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版
    15、马蹄疾编著:《水浒书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第1版
    16、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7、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18、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19、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0、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3版
    21、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2、贾贵荣辑:《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3、朱一玄、宁稼雨、陈桂声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24、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增订本),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5、《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26、《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7、《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江苏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8、《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9、《中国曲艺志·河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12月第1版
    30、《中国曲艺志·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2月第1版
    31、《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9月第1版
    32、《中国曲艺志·内蒙古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6月第1版
    33、《中国曲艺志·湖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 2000年8月第1版
    34、《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9月第1版
    35、《中国曲艺志·四川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12月第1版
    36、《中国曲艺志·吉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5年5月第1版
    1、[宋]皇都风月主人编,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2、[宋]佚名撰:《宣和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1版
    3、[元]佚名撰:《三国志平话》,载《古本小说集成》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版
    4、[元]佚名撰:《秦并六国平话》,载《古本小说集成》第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版
    5、[元]佚名撰:《新编五代史平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0月第1版
    6、钟兆华著:《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2月第1版
    7、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8、郑骞校订:《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2月第1版
    9、[元]佚名撰:《重订赵氏孤儿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据明世德堂本影印
    10、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
    11、[明]赵琦美等校录:《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三,明万历四十三年钞本
    12、[明]臧懋循编:《元曲选》,明万历四十四年雕虫馆刻本
    13、[明]阮大铖撰,徐凌云、胡金望点校:《阮大铖戏曲四种》,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14、[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5月据开明书店原版重印
    15、[明]凌濛初撰:《宋公明闹元宵杂剧》,载明崇祯五年尚友堂刻本《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
    16、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17、[明]洪楩编辑,石昌渝校点:《清平山堂话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18、[明]施耐庵、罗贯中著:《容与堂本水浒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19、盛瑞裕点注:《日本轮王寺秘藏水浒》,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20、[明]金圣叹撰:《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2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22、[明]罗贯中、冯梦龙著:《平妖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新1版
    23、[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醒世恒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4、[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警世通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5、[明]兰陵笑笑生著,梅节校订:《金瓶梅词话重校本》,香港:梦梅馆,1993年3月初版
    26、[明]西周生撰:《醒世姻缘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
    27、[清]俞万春撰,林一夫、之平、李克校点:《结水浒全传》(《荡寇志》),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28、[清]陈忱撰:《水浒后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29、[清]青莲室主人撰,吕安校点:《后水浒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0、[清]李玉著,王毅校注:《清忠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31、[清]钱彩编次:《说岳全传》(《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32、[清]郭小亭著:《济公全传》,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3、[清]陈森撰,高照校点:《品花宝鉴》,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12月第1版
    34、[清]唐芸洲著:《七剑十三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35、[清]陆士谔撰,欧阳健校点:《新水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6、[清]西冷冬青撰,于润琦校点:《新水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7、张恨水撰,董大卫校点:《水浒别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8、张恨水撰,卢世兴、关晓娟校点:《水浒新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9、冷佛撰,高昆校点:《续水浒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40、梅寄鹤撰,宋曙光校点:《古本水浒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41、嘉鱼撰,黄尚文校点:《戏续水浒新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42、刘盛亚撰,张家伟校点:《水浒外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43、姜鸿飞撰,陈烈校点:《水浒中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44、程善之撰,殷小舟校点:《残水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45、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编:《评书传统作品选》,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1月第1版
    46、扬州评话研究组编:《扬州评话选》(第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0月第1版
    47、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说新书》(第二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
    48、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说新书》(第三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49、扬州评话研究组编:《扬州说书选》(传统作品),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
    50、扬州评话研究组编:《扬州评话选》(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51、宫钦科编:《古今评书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52、傅惜华等编:《水浒戏曲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
    53、戴宏森主编:《中国评书精华》(讲史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54、耿英主编:《中国评书精华》(侠义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55、李真主编:《中国评书精华》(神怪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56、周良主编:《苏州评弹书目选》(第二集上),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57、周良主编:《苏州评弹书目选》(第四集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58、周良主编:《苏州评弹书目选》(第五集上下),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张次溪著:《人民首都的天桥》,北京:修绠堂书店,1951年7月第1版
    2、严敦易著:《水浒传的演变》,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3月第1版
    3、陈汝衡著:《说书史话》,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第1版
    4、[日]加藤繁撰,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1版
    5、余嘉锡著:《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月第1版
    6、叶德均著:《戏曲小说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
    7、陈汝衡著:《宋代说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8、戴不凡著:《小说见闻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9、曾永义著:《说俗文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4月初版
    10、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1版
    11、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著:《曲艺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
    12、冯沅君著:《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13、赵景深著:《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10月第1版
    14、吴小如著:《古典文学漫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1版
    15、老舍著:《老舍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16、孔另境编辑:《中国小说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17、赵景深著:《曲艺丛谈》,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18、王曾瑜著:《宋代兵制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版
    19、谭正璧著,谭寻补正:《话本与古剧》(重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20、韦人、韦明铧著:《扬州曲艺史话》,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21、陈汝衡著:《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22、谭正璧、谭寻蒐集:《评弹通考》,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23、何心著:《水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24、王利器著:《耐雪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25、王书奴编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2月第1版
    26、云游客著,叶苾标点:《江湖丛谈》,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27、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编:《说唱艺术简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28、张履谦著:《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部1989年9月编印(原书1936年由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部出版)
    29、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2版
    30、汪复昌主编:《王派<水浒>评论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31、倪钟之著:《中国曲艺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32、王筱堂口述,李真整理:《艺海苦航录》,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1992年9月第1版
    33、谭达先著:《国评书(评话)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12月台湾第2版
    34、扬州曲艺志编委会编纂:《扬州曲艺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35、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36、汪景寿、王决、曾惠杰著:《中国评书艺术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37、[俄]李福清著:《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38、廖奔著:《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39、李剑国著:《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40、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41、王资鑫著:《水浒与武打艺术》,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2、蔡源莉、吴文科著:《中国曲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3、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4、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第1版
    45、刘魁立著:《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46、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47、王国维撰:《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48、工学泰著:《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49、王謇撰,张维明整理:《宋平江城坊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50、程毅中著:《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51、吴晟著:《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52、钟敬文学术主监,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53、侯会著:《<水浒>源流新证》,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54、周良主笔:《苏州评弹史稿》,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55、[俄]李福清著,李明滨编选:《古典小说与传统:中国小说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1版
    56、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57、张政娘著:《张政娘文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1版
    58、建德市政协编:《严州古城——梅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8月第1版
    5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泸县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60、姜昆、倪钟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61、姜昆、戴宏森主编:《中国曲艺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62、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书坛口述历史》,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63、柯玲著:《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64、聂绀弩著:《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65、[丹麦]易德波著:《扬州评话探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66、周良著:《苏州评弹艺术论》,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67、马幼垣著:《水浒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1版
    68、马幼垣著:《水浒二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1版
    69、楼含松著:《从“讲史”到“演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历史叙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7月第1版
    70、[美]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71、张啸涛编著:《评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72、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73、孙楷第著:《沧州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1版
    74、纪德君著:《在书场与案头之间:民间说唱与古代通俗小说双向互动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75、卢世华著:《元代平话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月第1版
    76、陈建一主编:《杭州评话研究》,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77、董国炎著:《扬州评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78、周良主编:《苏州评弹研究六十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79、颜志图著:《榕荫古趣:广州说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80、李真、徐德明著:《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9月第1版
    81、富世平著:《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1月第1版
    82、周良主编《听书备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83、吴琛瑜著:《晚晴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84、蔡源莉编著:《中国说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85、薛宝琨著:《中国的曲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86、徐大军著:《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1、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小说月报》1929年第12期
    2、李玄伯:《读<水浒>记》,载《百回本水浒》卷首,1925年北京燕京印书局排印本
    3、潘文钦:《评话与弹词》,《上海生活》1930年第7期
    4、潘心伊:《书坛话堕》(四),《珊瑚》1932年第8期
    5、潘心伊:《书坛话堕》(七),《珊瑚》1932年第11期
    6、谢兴尧:《水浒传人物考》,《逸经》1936年第1期
    7、梅萍:《说书艺术》,《弹词画报》1941年第3期
    8、真奇:《漫谈噱头》,《弹词画报》1941年第12期
    9、枫:《龙泉听书记》,《弹词画报》1941年第12期
    10、枫:《听韩士良噱头并记》,《弹词画报》1941年第15期
    11、王少堂:《我的学艺经过和表演经验》,载《说新书》第二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
    12、黄霖:《一种值得注目的<水浒>古本》,《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
    13、马千里:《<明宫史>的编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6期
    14、马泰来:《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
    15、欧阳健:《武松形象的衍变——兼谈扬州评话对<水浒>的继承和发展》,《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16、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增刊第1期
    17、王利器:《<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
    18、张国光:《<水浒传>祖本探考——兼论施耐庵为郭勋门客之托名》,《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
    19、张国光:《水浒是由“元人施耐庵”“纂修”的吗》,《武汉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20、黄霖:《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
    21、欧阳健:《吴从先读水浒传论评析》,载《水浒新议》,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22、袁世硕:《<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问题》,《东岳论丛》1983年第3期
    23、张国光:《再论<水浒传>成书于明嘉靖初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24、王古鲁:《通俗小说的来源》,载《二刻拍案惊奇》(附录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25、张棣华:《苏、扬评话究竟起始于何时》,载《评弹艺术》第二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26、徐仲元:《施耐庵热与<水浒传>作者》,《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27、周维衍:《<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学术月刊》1984年第7期
    28、梅祖麟:《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载《语言学论丛》第13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2月第1版
    29、陈午楼:《从长篇小说发展到长篇评话:扬州评话话本发展规律探索》,《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30、侯会:《也谈<水浒>的真人真事》,载《水浒争鸣》第四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31、邓德佑:《谈<宣和遗事>与<宋江三十六人赞>的时代先后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
    32、车锡伦、陈企孟:《清代扬州刻印的唱本》,《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33、王利器:《<水浒传>的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4、孔繁敏:《南宋的三衙诸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35、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36、侯会:《再论吴读本水浒传》,《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
    37、宁希元:《<五代史平话>为金人所作考》,《文献》1989年第1期
    38、侯会:《从南北蓼儿洼看水浒故事与淮南之关系》,载《文学遗产增刊》第18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39、姜存瑞《河东地道外的发展和评书艺人演出情况》,载《天津和平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89年10月印行
    40、杨子华:《清代杭州的说唱艺术》,载《杭州历史丛编》之五《元明清名城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41、陈午楼:《幽默:中国传统小说和传统评话的润滑剂》,《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2期
    42、李伟实:《从杜堇的<水浒人物全图>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
    43、李伟实:《<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之说不能成立——兼论<水浒传>的作者为罗中非施耐庵》,《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44、李灵年、陈新:《宋江征方腊新证》,《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45、杨子华:《民国时期的杭州评话“水浒”》,载《杭州文史资料》第18辑,1994年1月第1版
    46、张兵:《“说话”溯源》,《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47、杨子华:《<水浒>与宋元时期杭州的说唱》,《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48、陈辽:《丰富·发展·创新: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王丽堂演出木与<水浒>比较》,《艺术百家》1997年第3期
    49、陈午楼:《话说“书外书”》,《鄂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0、王振良:《说话伎艺渊源考论》,《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51、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方言》1999年第1期
    52、石昌渝:《从朴刀杆棒到子母炮——<水浒传>成书研究之一》,《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
    53、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54、蒋方才:《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55、徐杰舜:《平话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续)》,《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56、段宝林:《章回小说与故事评话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的立体化新探》,《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3期
    57、王丽娟:《<水浒传>成书时问新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8、石昌渝:《<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59、王小盾:《东干文学和越南古文学的启示》,《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60、丁世忠:《卢俊义的“生辰八字”》,《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
    61、祁淑惠:《论扬州评话的兴衰及艺术探源》,《艺术百家》2002年第3期
    62、石昌渝:《林冲与高俅——<水浒传>成书研究》,《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63、袁士硕、[日]阿布晋一郎:《解识龚开》,《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64、张培锋:《关于<水浒传>成书时间的几个“内证”考辨——与石昌渝先生商榷》,《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5、董国炎:《扬州评话论纲》,《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66、沈伯俊:《文学史料的归纳与解读——元代至明初小说和戏曲中白银的使用》,《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67、石昌渝:《<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续考——答张培锋先生》,《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68、顾青:《说“平话”》,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69、张培锋:《<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再质疑》,《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0、王青:《从历史性书面叙事到表演性口头叙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71、冯保善:《从白秀英说唱诸宫调谈<水浒传>成书的下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2、高日晖:《论清代说唱艺术中的<水浒传>:以子弟书和扬州评话为例》,《学术交流》2006年第1期
    73、徐德明、李真:《从“王派”<水浒>看扬州评话的艺术形态特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74、崔茂新:《论“<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之不成立》,《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5、卢世华:《从语义看元代“平话”观念》,《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6、刘华亭:《<水浒传>的成书年份和罗贯中的生卒之年》,《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77、倪钟之:《说书:对古典小说的再认识——论民间说书对明清小说的改编》,《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
    78、郭万金:《梁山好汉与刀及酒之关系——兼谈<水浒传>之成书年代》,《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
    79、纪德君:《民间说书与通俗小说文体兼容之关系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80、徐晓望:《论<西游记>传播源流的南北系统》,《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81、石昌渝:《<水浒传>成书年代问题再答客难》,《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82、萧相恺、苗怀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说辨正》,《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83、纪德君:《民间说书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传播》,《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
    84、纪德君:《中国古代“说书体”小说文体特征新探》,《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85、王青:《中西说书方式对小说叙事的不同影响》,《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2期
    86、倪钟之:《说书艺人的底本研究——兼论话本小说的形成》,《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
    87、萧相恺、苗怀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说再辨正》,《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
    88、张同胜:《<水浒传>的版本、叙事与诠释》,《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89、刘铭:《从林冲的“折叠纸西川扇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4期
    90、石昌渝:《明初朱有燉二种“偷儿传奇”与<水浒传>成书》,《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91、王庆华:《“平话”辨正》,《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
    92、王平:《<水浒传>“灵官殿”小考——兼及<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期
    93、徐德明、李真:《“王派水浒”的饮食美学与时空想象》,《文艺研究》2010年第1期
    94、李小红:《中国评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
    95、王齐洲、王丽娟:《钱言<戏瑕>所记<水浒传>传播史料辨析》,《北京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6、杜贵晨:《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
    97、马成生:《一部雏形的<水浒传>:略论<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98、戴云波:《<水浒>研究史述》,复旦大学1999届博士论文
    99、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复旦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
    100、解立红:《<水浒传>空间叙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
    101、郭冰:《明清时期“水浒”接受研究》,浙江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
    102、储江:《<水浒传>续书与王派水浒探究》,扬州大学2006届硕士论文
    103、张同胜:《<水浒传>诠释史论》,山东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104、舒嫒媛:《水浒故事之流变与传播研究》,苏州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