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也称为“大战略”,它主要阐述美国政府在内政、外交和防务方面的总体目标和宏观政策。在制订国家安全战略时,美国首先要对国际安全环境,特别是面临的威胁做出判断。冷战时期美国面临的威胁单一而明确,其国家安全战略也清晰而连贯,即对前苏联实行遏制。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虽然开始认识到美国面临多方面的新威胁,但其国家安全战略仍立足于对付地区性或全球性的常规威胁,而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防范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一类国家,而是具有攻击能力的所有国家、集团、甚至个人;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长期组成部分并成为近期主要任务,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国家在反恐方面与美国的合作;反恐的重点是在国外对威胁根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或称“预防性干预”;从应对威胁的需要出发,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包括必要时使用核武器;在地区军事战略中,将亚太地区视为重点;在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同时,依然对传统安全问题保持警惕,特别是防止在欧亚大陆出现一个主导性的强权。“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新的战略手段,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分水岭”,标志着美国已经改变了二战以来的对外用兵原则,把绝对军事优势作为确保美国“绝对安全”的最有力后盾。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在国际格局中确立其单极战略坐标,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自由市场经济”和所谓“民主”价值观。美国把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推出“先发制人”战略手段,以打击恐怖主义和所谓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无赖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定位中积极因素增多,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渐渐成为主流。但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中美关系仍然面临挑战。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lso entitled "Grand Strategy" .It mainly set forth the collective aim and macrocosmic policy on interior affairs, foreign affairs and defense aspects of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When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s worked out, above all,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ill judge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ituation, especially in face of the thre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 confronted with the single and definite threat during the Cold War, moreov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was also in focus and linked up, that is, it carried out "Containment" for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Old Bush Administration and Clinton Administration began to realiz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ill be confronted with extensive new threats, but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s still established in entreating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conventional threats. The new security view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paid more attenti
    on to the mainland security. It will keep away all of the states, groups, even individual of possessing the ability of "attacking", the object maybe will not be a certain kind of concrete countries. Anti-terrorism will be turned into composed part of the American Strategy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it will be the main task in the near futu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a certain extent, will rest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n terrorism. The stress of the anti-terrorism is to proceed to "Preemptive attack", or call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for the root of the threats abroad. The strategy may use any means, even play down the limit of the nucleus according to meeting the demands on dealing with the threats. The region of the Asian Pacific-ocean will be stressed in the regional military strategy. Except for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ill still keep an eye on the traditional security, simultaneously, keep away the threa
    t of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especially it will prevent to come into being the dominant power on the Euro-Asian continent.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firmed "Preemption" as new mean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the new century. The means of "Preemption" is the watershed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n America. It symboliz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external resorting to force has been change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also showed that "Absolute military superiority" will be the strongest backup force as ensuring American "Absolute security". The fundamental aim of adjust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n America is to establish the unilateral strategic coordin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rewith, to enlarge "Free market economy" and so-called "democratic" axiolog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ook anti-terrorism and protect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as the chief responsi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brought forth "Preemption" in order to attack terrorism and combat with the so-called "Rogue countries" with carrying on Combat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t the tim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rresponds to adjust the policy
    for other countrie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operation with them.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rientated itself positively with China, and it is the mainstream to develop the constructive symbiosis between Sino-America. But the passive factor is still existed in the American policy to China. Sino-American relation is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
引文
1、[美]亨利·基辛格著:《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
    2、[美]约翰·科林斯著:《大战略》,北京:战士出版社,1978年版。
    3、[美]陆军军事学院编著:《军事战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5、[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6、[美]迈克尔·曼德尔鲍姆著:《国家的命运——19世纪和20世纪对国家安全的追求》,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美]丹尼斯·德鲁、唐纳德·斯诺著:《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8、[美]亨利·基辛格等著:《国家战略问题》,北京:军事科学出版,1992年版。
    9、[美]基欧汉·罗伯特、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美]肯尼斯·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2、[美]韩德著(项立岭、林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3、[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失控与大混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6、[美]内森·安德鲁、罗斯·罗伯特著:《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7、[美]约翰·H·霍尔德里奇著(杨立义等译):《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18、[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美]埃兹拉·沃格尔(傅高义)主编(田斌译):《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2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1、[美]理查德·哈斯著(陈遥遥等译):《“规制主义”:冷战后的美国全球新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2、[美]艾什顿·卡特、威廉姆·佩里著(胡立平等译):《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3、[美]理查德·N·哈斯著:《新干涉主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4、[美]尼克松·理查德文集:《真正的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25、[美]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26、[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7、[美]阿什利·泰利斯、乔纳斯·比亚利、克利斯托弗·莱恩、梅丽萨·麦克弗森著:《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北京:新华出
    
    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8、[美]杰弗里·A·克拉姆斯著(黄柏富编审):《拉姆斯菲尔德方式》,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9、[美]鲍勃·伍德沃德著:《布什的战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0、[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1、[美]伊恩·莱塞等著(程克雄译):《反新恐怖主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2、[美]哈伦·厄尔曼、詹姆士·韦德等著:《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3、[英]利德尔·哈特著:《战略论》,台北:台湾军事译粹社,1955年第1版。
    34、[英]麦金德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6、[英]阿兰·鲁格曼著:《全球化的终结》,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版。
    37、[法]安德烈·博福尔著:《战略入门》,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8、[德]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9、[瑞士]诺米尼著:《军事艺术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
    40、[日]星野昭吉编著(刘小林、王乐理等译):《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41、[澳]克雷格·A·斯泰德等著:《当代安全与战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3、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1949-1956》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44、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1957-1969》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45、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1970-1978》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46、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编:《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7、《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48、军事科学院计划组织部编:《战争与战略问题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9、刘庆主编:《外国重要军事著作导读》,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50、梅孜编译:《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8月版。
    51、梅孜主编:《美台关系重要资料选编》,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52、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53、黄柏富主编:《“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选编(上、下)》,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4、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美国国防部报告:海湾战争》,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5、钱俊德编著:《美国军事思想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蔡祖铭主编:《美国军事战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战略分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8、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著:《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余起芬主编:《国际战略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60、梁月槐主编:《外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教程》,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61、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著:《战略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62、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著:《2000-2001年战略评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63、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著:《世纪回眸与前瞻——2002年版战略评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64、李际均著:《军事战略思维》,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5、姚有志主编;《二十世纪战略理论遗产》,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6、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67、《战争与战略》(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8、吴学文等著:《日本外交轨迹》(1945~1989),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
    69、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0、王逸舟著:《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1995年8月第1版。
    71、王玮主编:《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7-1995)》,济南: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12月版。
    72、阎学通著:《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3、刘金质著:《美国国家战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4、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版。
    75、苏格著:《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76、秦亚青著:《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王逸舟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8、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79、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80、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1、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82、阎学通著:《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3、林利民著:《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84、王缉思、李晓岗著:《霸权梦:美国的全球战略》,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8月版。
    85、姜华等编著:《美利坚雏鹰——布什》,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86、杨洁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8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
    88、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喻舒曼著:《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思维评析》,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90、陈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91、宫玉振著:《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韦正翔著:《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3、《中国外交(2002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94、朱立群著:《欧洲安全组织与安全结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95、刘月琴著:《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96、卢晓衡主编:《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97、周建明、张曙光著:《美国安全解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6月版。
    98、徐以骅主编:《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99、魏宗雷著:《真替美国操心——美国模式的危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100、金应忠、倪世雄著:《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01、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102、袁鹏等主编:《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苏浩:《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及未来展望》,《外交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2、熊志勇:《积重难返——析美国一贯的对台政策》,《外交学院学报》,1995
    
    年第4期。
    3、周启朋:《外交调研的宏观分析》,《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皮埃尔·毛磊:《“9·11”袭击与国际新环境》,《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赵子聿:《论美国军事战略调整中的矛盾性》,《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1期。
    6、王世雄、胡泳浩:《冷战后恐怖主义的动因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1期。
    7、苏浩:《机遇与挑战下的中国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期。
    8、葛腾飞:《反恐怖斗争与新型国际安全机制的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期。
    9、田文林、林海虹:《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一个自我实现的文化预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期。
    10、李怀义:《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权力结构范式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11、刘海军:《试论美国的联盟霸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12、丁志刚:《全球化与国家角色》,《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13、张立平:《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潮》,《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
    14、周丕启:《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合法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
    15、周建明、王海良:《国家大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16、陈昌升:《“9·11”事件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
    17、仲崇东:《全球化与三大意识形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
    18、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
    
    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19、胡学雷:《国际社会结构是观念结构吗?》,《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20、李东燕:《美国对外战略选择思想与实践》,《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
    21、李少军:《论战略观念的起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
    22、孟祥青:《论中国的国际角色转换与对外安全战略的基本定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
    23、刘胜湘:《全球化与美国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24、阎学通:《和平的性质——和平≠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25、胡欣:《从“遏制威慑”走向“先发制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26、李彬:《绝对获益、相对获益与中美关系》,《世界政治与经济》,2002年第11期。
    27、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28、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29、李少军:《论国家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30、张文木:《中国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31、楚树龙:《亚太地区安全观、安全结构和安全战略》,《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5期。
    32、阎学通:《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11期。
    
    
    33、符春华:《当前国际恐怖活动新动向》,《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3期。
    34、吕其昌:《布什政府的新军事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5期。
    35、金灿荣:《布什当局的对华政策及其国内政治制约因素》,《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6期。
    36、姜长斌:《行稳致远构筑对美预防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6期。
    37、辛本健:《“安全困境”、均势理论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9期。
    38、江凌飞:《恐怖主义与美国战略选择上的“两难”》,《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10期。
    39、周丕启:《略论战略文化》,《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10期。
    40、陶文钊:《反恐与美国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lO期。
    41、王逸舟:《如何界定恐怖主义》,《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10期。
    42、林利民等:《反恐战争及其战略后果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11期。
    43、高志虎:《简评2001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12期。
    44、时殷弘:《“9·11”后三项重大问题的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1期。
    45、杨明杰:《恐怖主义根源探析》,《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期。
    46、赵刚箴:《美国新军事战略剖析》,《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期。
    47、杨沽勉:《超越地缘政治学说:对国际反恐的再认识》,《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6期。
    48、杨明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军工“铁三角”》,《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7期。
    49、刘建飞;《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8期。
    
    
    50、秦亚青:《权势霸权、制度霸权与美国的地位》,《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3期。
    51、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
    52、刘绪贻:《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研究》,1993年第1期。
    53、彭光谦:《国际战略格局剧变中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研究》,1993年第4期。
    54、汪徐和:《美国军事战略调整评析》,《美国研究》,1994年第2期。
    55、张小明:《不应该误解乔治·凯南的“遏制”概念》,《美国研究》,1996年第2期。
    56、张清敏:《美国对海峡两岸武器销售和技术转让政策比较研究》,《美国研究》,1997年第1期。
    57、李小华:《评<美国治下的和平之后>》,《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
    58、张清敏:《美国对新中国外交研究近况》,《美国研究》,1999年第4期。
    59、张清敏:《布什政府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的决定》,《美国研究》,2000年第4期。
    60、门洪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
    61、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62、门洪华:《国际机制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
    63、阮宗泽:《“新帝国论”与美国“整合外交”》,《美国研究》,2002年第3期。
    64、杨洁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大国关系》,《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
    65、蒋劲松:《从应对“9·11”看美国两党的执政方式》,《美国研究》,2003年第l期。
    66、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
    67、陈东晓:《保守主义外交理念与里根政府的对外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研
    
    究》,2003年第2期。
    68、夏立平:《美国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中美关系为例》,《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
    69、王缉思:《美国霸权的逻辑》,《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70、张胜军:《全球结构冲突与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危机——解读伊拉克战争后的世界政治》,《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71、郭学堂:《霸权周期论的贫困——兼析美国霸权是否走向衰落》,《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72、潘忠岐:《霸权的困境——“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与“新帝国”论的神话》,《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73、丁幸豪、邓凡:《孤独的霸权能走多远》,《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74、叶江:《“安全困境”析论——兼谈“先发制人战略”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关系》,《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
    75、杨胜刚、郭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入世:进程、机遇与挑战》,《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1期。
    76、倪世雄:《试论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3期。
    77、邢骅:《欧盟外交新态势》,《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78、刘学成:《美国中期选举对布什政府内外政策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79、王和兴:《论当代南北关系十大问题》,《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80、崔洪建:《从反恐合作看英美特殊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81、苏格:《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82、杨洁勉:《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83、郭宪纲:《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转移》,《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84、安惠侯:《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政治》,《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85、胡鞍钢:《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86、董漫远:《纵论伊拉克战争》,《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87、夏义善:《俄罗斯的外交走向: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88、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89、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与军事打击的成本比较分析》,《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90、苏惠民:《试论欧美观念与政策差异》,《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91、詹士亮:《从伊拉克战争剖析美国全球战略》,《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92、阎学通:《美欧冲突及其启示》,《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93、钱文荣:《试论伊拉克战争后联合国的作用和前途》,《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94、阮宗泽:《伊拉克战争与美欧俄“结构性矛盾”》,《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95、徐坚:《伊拉克战争与世界大势》,《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96、孙晋忠:《美国对印度的政策与美印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97、潘光:《当前国际危机的新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98、许世铨:《检视布什政府对台政策》,《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6期。
    99、阮宗泽:《试析布什政府的国际秩序观》,《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6期。
    100、苏惠民:《评“新欧洲”、“老欧洲”论》,《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6期。
    
    
    101、钱其琛:《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102、刘群:《美国布什政府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第12期。
    103、符成礼:《追求超级霸权的绝对安全》,《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第12期。
    104、姚云竹:《布什政府的核战略调整》,《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3期。
    105、徐亚东、小雄:《“9·11”后国际战略形势的新变化》,《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7期。
    106、《“9·11”事件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影响——访国防大学外训系主任朱成虎教授》,《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8期。
    107、姚云竹、刘延军:《“9·11”事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8期。
    108、宋以敏:《“9·11”事件后美俄关系的重大变化》,《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8期。
    109、尤东晓:《“9·11”事件前后中亚地缘战略形势分析》,《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8期。
    110、滕建群:《“9·11”事件后日本军事战略的“外向型”发展》,《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8期。
    111、樊高月:《美国<国土安全国家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9期。
    112、辛本健:《美国学者谈美国霸权及其对策》,《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9期。
    113、辛本健:《“先发制人”+单边主义≠美国的绝对安全》,《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11期。
    114、王缉思:《“9·11”事件成为美国安全战略的“分水岭”》,《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11期。
    
    
    115、阎学通:《美国就是要追求“绝对安全”》,《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11期。
    116、符成礼:《无法掩饰的单边主义》,《外国军事学术》,2002年第11期。
    117、[美]约翰·盖迪斯:《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简评》,《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期。
    118、俞邃:《谈谈认识国际形势的方法论》,《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2期。
    119、符成礼:《布什政府新军事战略评析》,《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4期。
    120、柯春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全球战略考虑》,《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6期。
    121、方宁、高代伟:《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6期。
    122、符成礼:《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6期。
    123、张桂芬:《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安全环境的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7期。
    124、柴宇球、苏开华:《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8期。
    125、傅岩松、陈林韶:《美国全球军事力量调整的意图及其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9期。
    126、[美]乔治·坡科维奇:《简评布什政府的防扩散战略》,《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0期。
    127、[英]国防部:《英国国防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初步评估报告》,《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0期。
    128、[美]马克斯·布特:《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新的战争方式》,《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0期。
    
    
    129、[俄]格那列·别列兹京等:《俄军事科学院总结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0期。
    130、何小东:《从伊拉克战争看武装冲突法对现代战争的适用和限制》,《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0期。
    131、郑守华、任剑:《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特点与反恐怖措施》,《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1期。
    132、袁杨:《对冷战后日本安全战略的几点思考》,《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2期。
    133、[美]理查德·迈尔斯:《美国的新式战争》,《外国军事学术》,2003年第12期。
    134、于庭:《出兵伊拉克: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新举措》,《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1期。
    135、李效东:《2003年世界军事形势综述》,《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1期。
    136、杨民军:《2003年美、俄、日等国战略调整综述》,《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1期。
    137、张东江:《论“新帝国主义”思潮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
    138、梁瑞红:《从伊战后中东局势看美国中东政策》,《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
    139、[美]巴里·波森:《美国霸权的军事基础》,《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
    140、[美]巴里·波森:《透视美军的致命弱点》,《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
    141、[美]凯文·凯奇马克:《安全共同体——迈向亚太安全的重要步骤》,《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
    142、彭光谦:《美国军事战略的理论基础》,《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3
    
    期。
    143、[美]威廉·弗莱文:《为终止冲突和取得冲突后胜利制定计划》,《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4期。
    144、刘庆:《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与互补》,《中国军事科学》,1994年第3期。
    145、洪兵:《中国国家利益观之比较》,《中国军事科学》,1995第3期。
    146、李际均:《论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科学》,1997年第1期。
    147、李际均:《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防御战略——在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的演讲》,《中国军事科学》,1997年第4期。
    148、傅立群:《美国战略思维中的几个基本观念》,《中国军事科学》,1997第1期。
    149、李庆功:《试论冷战后世界军事格局的演变》,《中国军事科学》,1997第1期。
    150、刘庆:《道家文化对古代兵学的影响》,《中国军事科学》,1997年第4期。
    151、刘庆:《略论晚清地缘战略思想》,《中国军事科学》,1998年第1期。
    152、姚有志:《中国传统地缘观的演变及特点》,《中国军事科学》,1998第1期。
    153、程广中:《从比较中看中国地缘战略思想的价值取向》,《中国军事科学》,1998第1期。
    154、洪兵:《“冷战思维”剖析》,《中国军事科学》,1998第1期。
    155、姚有志:《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21世纪的战略走向》,《中国军事科学》,1999第2期。
    156、李根信、滕建群、王春生:《美国重提“均势”理论与大国关系演变》,《中国军事科学》,2003年第5期。
    157、刘兴亮:《新安全观对新世纪国际安全的影响》,《中国军事科学》,2004年第1期。
    
    
    158、林宏宇:《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浅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59、张旺:《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保守主义倾向》,《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0、李环:《浅析美国国家软力量》,《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1、苏浩:《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1999年第1期。
    162、萨本望:《试论布什政府的“新防务战略”——从<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看“9·11”事件后美国军事战略走向》,《和平与发展》,2002年第1期。
    163、赵雁杰、陈效卫:《当代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机制与变革动因》,《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
    164、夏立平:《美国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趋势与影响》,《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
    165、萨本望:《面向二○一五年的美国军事战略——美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评析》,《了望》,1997年第32期。
    166、阎学通:《普世性民族主义与中国的崛起》,《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
    167、陶文钊:《美国为什么成为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6期。
    168、郭建军:《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69、张历历:《关于中国外交决策研究的几个问题》,《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
    170、朱素梅:《二十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世界民族》,2000年第3期。
    171、邓红洲:《朝鲜战争与冷战时代的美国军事战略》,《军事历史》,2000年4期。
    
    
    172、张历历:《试论21世纪初中国的全球亚太战略和对日政策》,《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5月。
    173、杨运忠:《论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当代亚太》,2001年第9期。
    174、杨和平:《联合国与中美关系》,《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75、陈东晓:《浅议建构主义对东亚安全前景的再认识》,《国际观察》2000年4期。
    176、门洪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国际观察》,2002年3期。
    177、吕蓬、刘大涌:《美国军事战略将有重大调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78、王佳、赵宗九:《论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对我国和亚太安全环境的影响》,《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79、黄道余:《战后美国对华军事战略的演变及我们的对策》,《党史纵横》,2002年第2期。
    180、顾国良:《中国的军控应对策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181、[美]爱德华·史密斯:《“9·11”事件与基于效果作战》,美国《基于效果作战》,2002年11月。
    182、克林顿1997年1月20日就职演说及其文章:《走向新的千年》,《华盛顿时报》,1997年1月20日。
    183、《科恩称美安全政策重点将从应付冷战结束转向塑造新时代》,新华社华盛顿,1997年1月22日英文电。
    184、布热津斯基著:《如何与中国共处》,美国《国家利益》,2000年8月。
    185、《环球时报》,2001年6月1日。
    186、拉姆斯菲尔德:《超越反恐怖战争》,美国《华盛顿邮报》,2001年11月1日。
    187、叶自成、冯茵:《当前中美关系的八大特点》,《南方周末》,2002年2月21日。
    
    
    188、 薛涌:《伊拉克——新保守主义的终结者》,《南方周末》,2004年5月27日。
    189、 薛涌:《五角大楼的“新地图”——孕育中的美国军事和国际战略》,《南方周末》,2004年6月3日。
    1 Ian Brownlie ed., Basic Docu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Goldstein, Joshna 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p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1996.
    3 Lasater, Martin L., The Taiwan Issue in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3.
    4 September 11th Attacks "Crystallized Our Vulnerability," Rice Says, 1 October 2002, http://usinfo.state.Gov/topical/pol/terror/02100208.html.
    5 Christopher Layne, "Kant or Cant: The Myth of The Democratic Peace"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2, fall 1994.
    6 Janne E. Nolan,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Michael E. Brown et al., eds., America's Strategic Choices(revised),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7 Barry R. Rosen et al., "Competing Visions for US Grand Strategy," in Michael E. Brown et al., eds., America's Strategic Choice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7.
    8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html.
    9 "National Strategy to Combat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The White House, December 2002, http://usinfo.state.gov.
    10 Jay M. Shafritz, 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3).
    
    
    11 Thomas A. Bailey,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1945.
    12 Kevin J. Middlebrook and Caries Rico e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 in the 1990s: Contending Perspectives on a Decade of Crisi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6.
    13 Arthur M. Schlesinger, "America's Role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in 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 1994, New York: Pharos Books,1993.
    14 Robert Skiddsky, "Imbalance of Power," Foreign Policy, March/April 2002.
    15 Janis C. Hosing,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and U.S. Policy toward PRC and Taiwan, Mass: Oelgesch Lager Gun and Hair, 1983.
    16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21, 2001.
    17 Martin L. Lasater, The Taiwan Issue in Sine-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3.
    18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 C., January 1993.
    19 Robert Jervis, "From Balance to Concert: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rcurity Cooperation," in World Politics, v.38, no. 1, Oct. 1985.
    20 William Walker, "International Nuclear Relations after the Indian and Pakistani Test Explos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July/August 1998.
    21 Thomas L. Friedman, "India Asks Why America Ignores It and Courts China",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998.
    22 Washington Post, May 12,1995.
    22 Inis Claude,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23 Stanley Hoffmann, "An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77)," Daedalus, 106(3) (Summer).
    24 X.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July 1947.
    25 Anthony Lake, "From Containment to Enlarge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 C., September 21,1993.
    26 Anthony Lake, "From Containment to Enlarge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 C., September 21, 1993.
    27 The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July 1994.
    28 The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New Century, May 1997.
    29 Samuel R. Berger, "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 C. March 7, 1997.
    30 Secretary of State Designate Madeleine K. Albright, Prepared 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 C., January 8,1997.
    31 "AWorld of Trouble," Newsweek, May24,1999.
    32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Basic Books,1997.
    33 George F. Kennan, Memoirs 1925-1950,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7.
    34 "Transforming the Military," Donald H. Rumsfeld, Foreign Affairs, Number 3, 2002.
    35 Michael J. Glennon, "Why the Security Council Failed," Foreign Affairs, May-June,2003.
    36 G. John Ikenberry, "Americaps Imperial Ambition,"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2.
    37 Richard Holbrooke: "A Defining Moment With China,"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2, 2002
    
    
    38 U.S. Interest in the New Taiwa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
    39 Nuechterlein, National Interests and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40 Hans J. Morgenthan, In Defens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American Polic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1.
    41 Ernest Lefever, Ethics and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1957.
    42 J. Kelly, "' Amicable Divorce' Could Turn Nasty, Experts Say," USA Today, November 22, 1995.
    43 Ivo Daalder and James Lindsay, "The Globalization of Politic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Century," The Brookings Review, Winter 2003.
    44 CQ Weekly,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September 22, 2001.
    45 Richard N. Haass, "Reflections a Year after September 11, " Remarks t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02 conference, September 13, 2002, at http://www. state. gee/s/p/rem/.
    46 Steve Smith, "The End of The Unipolar Moment ? September 11 and the future of World Ord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2.
    47 Sharif M. Shuja, "The September 11 Tragedy and the Future World Order," Contemporary Review, vol. 280, Issue 1635, April 2002.
    48 Joseph S. Nye, Jr.,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49 Arthur Meier Schlesinger, Jr., 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Reflections o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50 Henry Kissinger,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Washington Post,November 6, 2001.
    51 Michael Hirsh, "Bush and the World,"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2.
    52 Jim Lobe, "Unilateralism Path Scored as Self-Defeating,"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July 2, 2002.
    
    
    53 Anatol Lieven, "The Secret Polieemen's Ball: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after 11 September,"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8, No.2, 2002.
    54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e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95.
    55 Waldron, Arthur,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from History to My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0.
    56 Kenneth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57 E.H. Carr: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pper and Row, 1964.
    58 Hans J. Morgenthan,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Fifth Revised Edition, 1978.
    59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1979.
    60 Morton 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iley, 1957.
    61 G. John Ikenberry, "American Imperial Ambition,"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2.
    62 The William Pfaff, "A Radical Rethin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October 3, 2002.
    63 Michael Hirsb, "Bush and the World" ,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2002.
    64 Teresita C. Schaffer, "Building a New Partnership With India" , i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2.
    65 "Bush Shifts Military Policy to A Strike-first Strategy" ,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20, 2002.
    66 "Bush Unveils First-strike US Security Strategy" , 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21/22, 2002.
    
    
    67 Secretary of Defense, William S. Cohen, "Report of 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 ( May 1997), Section 2,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qdr/sec2,html.
    68 David A. Baldwin, "Concept of Security",i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1997)23.
    1、中国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2、联合国:http://www.un.org/
    3、美国白宫:http://www.whitehouse.gov/
    4、美国国务院:http://www.state.gov/
    5、美国国防部:http://www.dod.gov/.
    6、美国国际信息局:http://usinfo.state.gov/
    7、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http://www.csis.org/
    8、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http://www.darpa.mil/
    9、美国传统基金会:http://www.heritage.org/.
    10、美国国防大学:http://www.ndu.edu/
    11、西点军校:http://www.usma.edu/
    12、美国新闻网:http://unitedstatesnews.net/
    13、美国防务新闻:http://www.defensenews.com/
    14、兰德公司:http://www.rand.org/
    15、《外交》杂志: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