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对注意义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对安全保障义务的研究还停留于对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或对安全保障义务的整体研究上,对其他社会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认为,其他社会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指组织者在组织某种社会活动或者在社会活动中实施了某种先在行为时,如果可以合理预见自己的行为致使他人遭受损害,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
     本文采用法解释学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法经济学的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概念、性质入手,并从六个方面探究了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基础,并从多重视角对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的类型化以及违反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提出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注意义务性质,其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并进一步厘清了组织者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形态为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并且在第三入侵权的情况下对组织者所应承担的补充赔偿责任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论证。最后,对该侵权责任中存在争议的抗辩事由有选择的进行了分析。
After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Personal Damages, the research of China's care of dut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But the study of security obligations of China's theorists also stays in the study of the operator's security obligations or the research of the overall study of security obligations. There is not any in-depth study of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ers' security obligations at all.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at the organizers' security obligations of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is when the organizer organizes a social activities, or when the organizer implement certain former existing acts in social activities, if their actions can be reasonably expected that it would damage others, they should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protect other personal or property interests from their actions damage.
     This paper adopts jurisprudential, historical research, comparative study, the method of legal economics and other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the paper also begins with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and the nature of organizers' security obligations; and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content of organizers' security obligations, and the breach of obligations under the security responsibility. The author clearly defines the nature of duty of care in the organizers' security obligations, and uses principles of liability for fault to justice whether the violation of organizers' security obligations is established. Moreover, the organizers should bear legal liability for the tort form as separate responsibility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uthor adopts the economic analysis to certificate the third person in the case of infringement organizers should bear the added liability. Finally, the hinder of organizers who violate security obligations assumed responsibility is analyzed.
引文
[1] 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30页
    [2] 黄松有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3] 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4] 张新宝主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5] 刘士国.安全关照义务论[J] .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第55页
    [6] 杨立新主编.人身损害赔偿——以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为中心[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7] 胡雪梅著.“过错”的死亡[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18页
    [8] 参见刘士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研究[M]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1页
    [9] 关今华.《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述评[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66-367页
    [10] 参见张新宝、杨立新.人身损害赔偿若干争议问题[Z/OL] .载民商法网 www.civillaw.com.cn. 2005年12月1日
    [11]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12] 张新宝、唐青林.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J] .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83页
    [13] 李响.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381页
    [14]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还存在一种法官在司法裁判中所确定的司法义务。
    [15] 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16] 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324
    [17] 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323
    [18] 麻昌华.论公共安全注意义务的设立[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19] [美] 霍尔姆斯著.郑戈译.普通法[M]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4页
    [20] 王利明.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21] 毛大春、王枫.英国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评述[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1卷)[C]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22] 张民安著.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23] 国立波.英美法上产生谨慎义务的特殊关系研究[A] .载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C]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24] 麻昌华.论公共安全注意义务的设立[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第63、64页
    [25] 麻锦亮、张丹.论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18卷,第55页
    [26] [美] 皮彻姆著.雷克勤、郭夏娟、李玉芬等译.哲学的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313页
    [27] [美] 约翰·C.P.格尔德波格.杨燕、云建芳译.20世纪侵权行为法理论[A] .载易继明主编.私法(总第9卷)[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页
    [28] 孙莉斯.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 .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2005年度学位论文
    [29] 王家福主编.民法学·民法债权[M]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44—45页
    [30] [美] 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版,第293页
    [31] 国立波.英美法上产生谨慎义务的特殊关系研究[A] .载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C]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32] 尹开源、宋明锁.析公共场所损害赔偿责任[N] .载人民法院报2000-05-27
    [33] 参见王成.因果关系的经济分析[A] .载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C]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221页
    [34]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35] 参见周友军.社会安全义务理论及其借鉴[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第34卷)[C]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197页
    [36]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7卷)[C]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37] 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M]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8] 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39] 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40] [美] 戴维·迈尔斯著.张志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41]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42] 在德国帝国最高法院民事判例集一个案例中,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赔偿损失,原因是生长在属于被告的一条公共道路旁的枯树折断砸伤了原告。
    [43] [德] 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著.齐晓琨译.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版,第101页
    [44] [日] 望月礼二郎著.郭建、王仲涛译.英美法[M]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1页
    [45] [德] 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著.齐晓琨译.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版,第101页
    [46] 周友军.社会安全义务理论及其借鉴[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第34卷)[C]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47] 张民安.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的比较研究[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48] [加] 约翰·巴勒斯.高燕竹译.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C] (总第2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18页
    [49] [加] 约翰·巴勒斯.高燕竹译.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C] (总第2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页
    [50]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51]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
    [52] [美] 文森特·R.约翰逊(Vincent R.Johnson)著.赵秀文译.美国侵权法[M] .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53] 陈玉.丈夫喝酒出人命.妻子状告敬酒者[Z/OL] .载人民法院网.www.chinacount.org/public/detail.php id=96358
    [54] [加] 约翰·巴勒斯.高燕竹译.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总第26卷)[C]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55] 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M]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469—470页
    [56] 国立波.英美法上产生谨慎义务的特殊关系研究[A] .载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C]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57] [美] 沃伦·A.西维.李俊译.侵权法的原则[A] .载徐爱国主编.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C]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58] 胡雪梅著.“过错”的死亡[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59] 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M]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60] 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93页
    [61] 王卫国著.过错责任:第三次勃兴[M] .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62] 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M] .法律出版社1998版,第41页
    [63] 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64] 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65] [美] 葛瑞高瑞·C.克廷.意外事故法的社会契约观念[A] .载[美] 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主编.陈敏、云建芳译.哲学与侵权行为法[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1页
    [66] [美] 约翰·C.P.格尔德波格.杨燕、云建芳译.20世纪侵权行为法理论[A] .载易继明主编.私法(总第9卷)[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67] 王家福主编.民法债权[M]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页
    [68] 马骏驹、余廷满著.民法原论[M] .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1023页
    [69] 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70] 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71] 王卫国.试论民事责任的过错推定[J] .载法学研究.1982年第5期,第21页
    [72] 马骏驹、余廷满著.民法原论[M] .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1023页
    [73] 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74] 参见陈聪富著.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75] 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1)[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76] 在王卫国先生的《现代侵权法的责任分配理论》一文中称之为关联侵权,是指相互关联的数个原因导致同一损害发生,是多因一果的侵权行为。
    [77] 杨立新.新类型其权行为的责任形态及其规则[J] .政法学刊.2005年第3期,第12页
    [78] 张民安著.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4—696页
    [79] 参见张民安.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的比较研究[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116页
    [80] 参见德国联邦法院1961年3月4日判决.转引自[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页
    [81]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0页
    [82]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69页
    [1] 陈聪富著.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黄松有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3] 黄文平、王则柯著.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胡雪梅著.“过错”的死亡[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刘士国著.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研究[M]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版
    [6] 刘士国著.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M]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 李响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8] 李永军著.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 李亚虹著.美国侵权法[M]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7卷)[C]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1卷)[C]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6卷)[C]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第34卷)[C]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 马骏驹、余廷满著.民法原论[M] .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5] 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 王家福主编.民法学·民法债权[M]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17] 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18] 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 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 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C]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1] 王利明、公丕祥主编.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若干问题释评[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22] 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
    [23] 王卫国著.过错责任:第三次勃兴[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4] 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基本理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 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 徐爱国著.英美侵权行为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 徐爱国主编.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C]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8] 杨立新主编.人身损害赔偿——以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为中心[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29]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版
    [30] 易继明主编.私法(总第9卷)[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 张新宝主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2] 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C]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 张民安著.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 张民安著.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5] 张民安著.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 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37] 张民安主编.民商法学家(第2卷)[C]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 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M]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9] [德]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0] [德] 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著.齐晓琨译.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1] [日] 望月礼二郎著.郭建、王仲涛译.英美法[M]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2] [美] 霍尔姆斯著.郑戈译.普通法[M]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3] [美] 皮彻姆著.雷克勤、郭夏娟、李玉芬等译.哲学的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4] [美] 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版.
    [45] [美] 戴维·迈尔斯著.张志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46] [美] 文森特·R.约翰逊(Vincent R.Johnson)著.赵秀文译.美国侵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 [美] 罗伯特·D.考特、托马斯·S.尤伦著.施少华、姜建强等译.法和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 [美] 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主编.陈敏、云建芳译.哲学与侵权行为法[C] .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 刘士国.安全关照义务论[J] .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2] 张新宝、唐青林.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J] .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 王卫国.试论民事责任的过错推定[J] .载法学研究.1982年第5期
    [4] 杨立新.新类型其权行为的责任形态及其规则[J] .政法学刊.2005年第3期
    [5] 麻锦亮、张丹.论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18卷
    [6] 关今华.《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述评[A] .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C] .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7] 毛大春、王枫.英国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评述[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1卷)[C]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 国立波.英美法上产生谨慎义务的特殊关系研究[A] .载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C]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 麻昌华.论公共安全注意义务的设立[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第1卷)[C] .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
    [10] 张民安.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的比较研究[A] .载张民安主编.侵权法报告[C] .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11] 王成.因果关系的经济分析[A] .载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C]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2] 周友军.社会安全义务理论及其借鉴[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第34卷)[C]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7卷)[C]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4] [美] 葛瑞高瑞·C.克廷.意外事故法的社会契约观念[A] .载[美] 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主编.陈敏、云建芳译.哲学与侵权行为法[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 [美] 约翰·C.P.格尔德波格.杨燕、云建芳译.20世纪侵权行为法理论[A] .载易继明主编.私法(总第9卷)[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 [加] 约翰·巴勒斯.高燕竹译.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A]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C] (总第2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 [美] 沃伦·A.西维.李俊译.侵权法的原则[A] .载徐爱国主编.哈佛法律评论·侵 权法学精粹[C]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 尹开源、宋明锁.析公共场所损害赔偿责任[N] .载人民法院报2000-05-27
    [19] 杜保顺.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D]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2002年度学位论文
    [20] 李巧菁.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及其责任研究[D] .四川大学法律硕士2004年度学位论文
    [21] 李伟.安全保障义务论[D] .华侨大学比较经济法法学硕士2004年度学位论文
    [22] 孙莉斯.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 .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2005年度学位论文
    [23] 苏彦锋.安全关照义务研究[D] .郑州大学民商法学硕士2004年度学位论文
    [24] 李巧英.安全保障义务之比较研究[D] .山东大学法律硕士2005年度学位论文
    [25] 王俊.现代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研究[D] .山东大学民商法学硕士2005年度学位论文
    [26] 陈玉.丈夫喝酒出人命.妻子状告敬酒者[Z/OL] .载人民法院网.www.chinacount.org/public/detail.php id=96358
    [27] 参见张新宝、杨立新.人身损害赔偿若干争议问题[Z/OL] .载民商法网.www.civillaw.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