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总体研究思路是在美学、文化学等理论观念与方法的指导下,对电视剧的基本美学范畴——崇高,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围绕“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展开研究,沿着“世俗化”的理论主线,展开了六个理论命题,具体包括:崇高范畴超越性内涵的美学转向;中国电视剧崇高范畴的动因;中国电视剧崇高范畴的价值范式嬗变;中国电视剧崇高范畴的主题;中国电视剧崇高范畴的表现形式;作为中国电视剧产业内容的崇高范畴。
     1、崇高范畴是一个美学的经典范畴,所谓经典在这里有两重意义。首先、传统文化是经典美学的母体,因此,崇高作为经典范畴受到传统文化等级秩序中深度意义的规范,其核心内涵为认同神圣价值的纵向超越,超越性的维度建构在从从感性到理性、从此岸到彼岸、世俗世界到神圣世界的纵深线路中。经典崇高的纵向超越凸显出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共通的神圣价值源头,但不能掩盖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在两种文化中,崇高的纵向超越范式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西方经典崇高是建立在西方神学、哲学“世界二分”体系中的美学范畴,根据其文化范式之根本,它的超越性也就体现为建立在两个世界基础上的纵向超越,亦即外在超越。同时,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考察,西方经典崇高对于神圣价值的认同也有两层含义,一、神的本体意义;二、人的本体意义(形而上)。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中缺少世界二分模式的对立和冲突,但见一个圆融的世界,因此,中国经典崇高的超越性内涵也显现为建构在一个世界中的纵向超越,亦即内在超越。
     其次、崇高作为美学的经典范畴,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认同,但也不应该受到“元理论”的拘囿。经典范畴的理论阐发理应受到时间和实践检验,本文对于中国电视剧中崇高范畴的考察就是对于崇高范畴是否具有当下阐释性的重趼,亦即推进经典范畴经典化的研究。崇高作为体现美的本质、人的本质的经典范畴,在当代精神建构仍有重要意义,其以超越性为核心的审美内涵也发生了质的规定性的转向。神圣价值消弭,人类精神世界世俗化构成了人类精神发展中的巨大裂变。在这样的转型中,经典崇高面向神圣世界进行价值认同的纵向超越内涵失去依存空间,转而确立了以日常生活为主体地位的核心内涵,建构了面向世俗世界进行价值认同的“此在——此在”、“有限——有限”的横向超越方式。崇高由此成为了世俗世界的价值认同符号。
     2、对于作为世俗社会价值认同符号的崇高范畴的考察,日常生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场域。电视剧不同于经典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因此,对于中国电视剧中崇高范畴的分析应从电视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入手。日常生活作为崇高超越性内涵的现实基础,蕴含着崇高成为世俗社会价值认同符号的发生学动因。第一、日常生活的单一性赋予了崇高在日常生活中升起的实用主义诱因;第二、对日常生活进行本体性反思出现的面向虚无的生存之畏,则是崇高世俗重构的深层动因。
     3、中国电视剧中的崇高,作为世俗社会的价值认同符号,其价值范式出现了嬗变。首先,崇高的价值秩序从纵向的精英启蒙转向了横向的平民启蒙。经典崇高中依赖纵向超越建构先验精神世界的精英价值基础,被编码为对于日常生活的有限意义进行肯定的平民价值范式。在横向的平民启蒙中建构的崇高,在价值基础上依托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现,更强调日常生活语境中的书写、价值认同的当下性与情感的逻辑意义,其价值内核中也出现了从追求永恒、无限、绝对意义之真到有限意义之实的转变;其次,从崇高的价值根源看,强调个体生命经验自由出场的主体性崇高,被编码为强调与他者共在的主体间性崇高。这就是崇高在日常生活中重构的特殊主体状态,它取消了绝对的超越和抽象的主体概念,往往只指认与自己共在的共同体,实现了在“此在”中面向他者,与他者共在的“超越”。
     4、中国电视剧中的崇高,作为世俗社会的价值认同符号,其叙述主题从神本意义上神、天国、上帝,以及追求人本意义上绝对存在的个体性英雄,被编码为世俗世界的“共在”象征符号,以世俗意义共同体的合理性存在消解乌托邦理想的虚幻性。主题一:民族/国家,它作为想象共同体是横向超越中重要的世俗主题,依托电视剧的媒介身份和崇高的审美超越形成了世俗世界的“神圣”仪式,构建了横向超越中的世俗祭坛——“祖国”。主题二:家,它作为伦理共同体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因此,电视剧以家为主题的崇高呈现,通过挖掘日常生活的本体意义建构了崇高作为世俗社会价值认同符号的本质内涵,以其为主题的电视剧群落也成为了崇高实现质的规定性转向的关键文本。主题三:英雄,它作为共同体中的理想认同符号建构了世俗崇高的人格化形象——群体性英雄。群体性英雄替代了经典崇高中独立自由的个体性英雄,依附于某种权威并服从于某种权威,具有世俗社会中群体性秩序的特征。
     5、中国电视剧中的崇高,作为世俗社会的价值认同符号,其表现方式也增加了鲜活生动的世俗化形态。首先,崇高的表现范式中庄重的宏大叙事被编码为平实、轻巧的小型叙事,叙述视角从王者视野转向了个人视野、民间视野,以日常观照的方式看取历史与现实中的崇高,叙事方式出现了反史诗性的转向,以偶然性解构必然性和颠覆英雄神话的方式建构崇高主题;其次,扁型人物作为电视剧中崇高表现形式上的新态势,打破了圆型人物作为崇高人格化形象的大一统格局。单纯作为一种超越的力量,成为了崇高在艺术塑造中人物性格定位中的新倾向。从身份人格衍生而出的扁型人物、对抗性的扁型人物和抽离部分人性塑造的扁型人物,成为崇高在进行扁型人物创作时的主要方法。第三、在悲喜剧范式方面,电视剧中的崇高打破悲剧的主导性地位,出现了悲喜剧互融,甚至突出喜剧范式的创作倾向。喜剧的表现方法呈现了乐感与机智、反思相结合的超越方式,并以喜剧范式中的闯入式结构和肯定性的喜剧人物的塑造,丰富和扭转了崇高既有的艺术表现方式。
     6、中国电视剧中崇高,作为世俗社会的价值认同符号,消费语境也赋予了崇高不可复制的当代意义:首先,在商品社会中,崇高是因为缺席,成为了消费的内容,并以仪式化的方式构成了一种具有召唤能指的文化符号。作为商品,崇高的审美价值凸现为功用性交换价值,其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审美体验构成了即时性、代偿性和强制性的心理机制。崇高通过意义符码的消费为这个社会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但与此同时,崇高在欲望逻辑的钳制下也出现不可忽视的符码畸变。其次,工业技术文明的进步促成电视剧成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形式,这也让崇高与“生产”和“再生产”等每一个结构产业链的关键词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进入消费领域后,推进了中国电视剧行业中一项独特的内容产业。
The paper is aimed to study systematically the basic Aesthetics category of the teleplay—sublime directed by aesthetics, culture and other methodology.
     The paper studies the sublime category of China’s teleplay. Along the theory line of“worldly”, the paper spreads six theory propositions, which includes the aesthetics shift of sublime category transcendence connotation, the reasons of sublime category of China’s teleplay; the great change of value formula of sublime category of China’s teleplay; the topic of the sublime category of China’s teleplay,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blime category of China’s teleplay, and the he sublime category as the content of China’s teleplay industry.
     1. The sublime category is a canon aesthetics category. The canon here has two meanings. Firstl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matrix of canon aesthetics; therefore, as canon aesthetics category, the sublime is standard by deep mea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grade system, with its core connotation of holy value vertical transcendence. The dimensionality of transcendence is built by the deep line from temporal world to holy world, from temporality to faramita, and from sensibility to sense. The canon sublime’s vertical transcendence reveals the same holy value headstream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However, it can not conceal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which exist different express of sublime’s vertical transcendence formula. The canon sublime of the west is built by the aesthetics of the west divinity and philosophy of two parts system. Based by its culture formula, its transcendence is expressed by the vertical transcendence built by two world base, which is called external transcend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west canon sublime indentify the holy value with two significations: the first is the holy reality meaning, and the second is the hominine reality meaning (metaphysisc).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the harmony of man with nature”thought tries to show a harmonious world, lacking of opposition and conflict of two-part world pattern. Therefore, china’s traditional canon sublime’s transcendence connotation is presented with vertical transcendence built in one world, which is immanent transcendence.
     2. as a canon aesthetics category, sublime is deeply indentified by the social history, and is not limited by“metatheory”. The theory of canon category should tested by time and practice. The survey to China’s teleplay sublime category in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f weather sublime category possessing present explanation. It is also the study of boosting canon category canonization. As the expression of canon category of beauty essence and human essence, sublime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build present inspiration, and its taste connotation with its core of transcendence has qualitative shift. During the shift, the vertical transcendence connotation, which canon sublime carries out value identity with holy world, lacks dependent space, and identifies the core connotation with daily life as main position. The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 pattern of temporal world value identity with“exist-exist”and“limit-limit”is established. Sublime thus became value identity sign of temporal world.
     3. Everyday life is important to the survey to the sublime category as temporal society value identity. Different from canon culture arts, the teleplay is everyday life arts. So the analysis of China’s teleplay sublime category should be made from the relations of teleplay and everyday life. Everyday life as the practice basis of sublime transcendence connotation contains the reasons that sublime becomes value identity of temporal society. Firstly, the oneness of everyday life endows practicality inducement which sublime make in everyday life. Secondly, the fear of survival from consideration to everyday life is the deep reason of rebuilding of the temporal sublime. As a value identity sign of temporal society, sublime in China’s teleplay of value pattern has taken great change. Firstly, sublime value grade has developed form vertical elite enlightment to horizontal civilian enlightment. The elite value base of canon sublime, which depend vertical transcendence to build spirit world, is coded with civilian value pattern of limiting meaning of value foundation. The sublime which is built by horizontal civilian enlightment relies on everyday life value expression, emphasizing presence and emotional logical meaning of everyday life calligraphy and value identity. Its value core appears transfer form pursue eternity, immensity and absolute meaning to finite meaning. Secondly, from the sublime value root, main body sublime which focuses on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freedom is coded to focus on Inter-subjectivity sublime with other coexistent main body. This is the special main body condition of sublime rebuilding in everyday life, which cancel nonfigurative body concept of absolute transcendence. It only recognizes the coexistence with itself and realizes a facing otherness transcendence.
     4.The sublime in China’s teleplay, as value identity code in temporal society, its narrative topic from spirit, heaven, god of holy world and individual hero of absolute personal meaning, is coded to“coexistence”signal of temporal world. It clears up the utopian transience by temporal community’s rationality. Topic one is the n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temporal topic in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 as imagine community. It relies on teleplay as media and sublime taste transcendence to form a“holy”ceremony in temporal world, and to establish a temporal altar in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motherland. Topic two is home, which is a basic content of everyday life as an ethic community, and core content. Therefore, sublime in teleplay with home as its topic shows by exploring body meaning in everyday life to establish sublime’s essence connotation as temporal society value identity signal. This type of teleplay also becomes key data of sublime transferring. Topic three is hero. As the ideal identity code in community establish temporal sublime personal vision—colony heroes. Colony hero substitutes independent and free individual hero in canon sublime, leech on to and obey some authorities, and has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y order in temporal society。
     5. The sublime of China’s teleplay is a value identity sign in temporal society, and its expression enriches the vivid temporal forms. Firstly, sublime expression changed form grand narration code to calm and little-narrativite. The narrative view transferred form king to personal and civilian, thus to look into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ublime in everyday view, and to transfer to anti-epic in narration, and to establish sublime topic by chanciness explaining inevitability and overthrowing hero mythic. Secondly, flat character as a new form of teleplay sublime expression, break out round character personifications. Simplicity as a super power becomes a new trend in personality orientation in arts. The flat character deriving from personality, conflicting flat personality and the flat character taken off part personality have become the main way to invent flat character. Thirdly, in tragicomedy model, teleplay sublime break throw tragicus unifying structure and appears mutual and comedy invention trend. Comedy expression shows a combination of happiness, wisdom and thought, and enriches and turns present arts expression.
     6. As value identity sign in temporal society, sublime in China’s teleplay is endowed uncopied modern meaning by consumed background. Firstly, in commodity society, sublime becomes consumption because of absence, and becomes a cultural sign of calling up ability by ritualization. As a commodity, sublime taste value is expressed as functional exchange value and its taste experience in commodity form makes up presence, compensatory,and compellent psychology. Sublime establishes a new balance for the society by consuming meaning signal, but at the same time, sublime appears unneglectable code aberrance by suppressed desire logic, secondly,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civilization makes teleplay a special industrial form, which also makes sublime have deep connectionwith“production”,“reproduction”and every key words in industrial chain. Sublime as a taste category steps into consumption fields and boosts a particular content industry in China’s teleplay industry.
引文
1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2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3十九世纪的法国美学家C·拉罗,将美划分为九种范畴,即美的、壮丽的、优美的、崇高的、悲剧性的、戏剧性的、喜剧性的、幽默的,而E·罗索又加上了典雅的、感伤的、迷狂的、雅致的、诗意的、奇特的、闹剧式的、英雄式的、高尚的、史诗的。上述资料参见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4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4页。
    1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2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页。
    4李邦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5路海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宋家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7曾庆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8曾庆瑞、卢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9刘晔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郑淑梅,《中国电视》,2001年第12期。
    
    1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2金丹元:《试论影视美学的范畴、困惑和研究视角》,《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3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1怀兹:《美学中理论的作用》,转引自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1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2仲呈祥:《中国电视概观及其审美特征论纲》,《中国电视》,1996年第9期。
    1张宏量:《论崇高美的质的规定性》,《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1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1页。
    2针对崇高在不同文化形态中的美学内涵,学者陈伟作出了这样的理论梳理:“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尽管对美的内涵的界定有所变化,美的质的规定性始终未变化。然而,崇高则不同,几乎每次美学学科的重大突破都产生了对崇高范畴的新认识。从朗吉弩斯起,崇高的质的规定性以及经历了三次嬗变,那就是,以朗吉弩斯为代表的主客观和谐统一的古典型崇高,以康德为代表的主客观对立的近代崇高,以及19世纪后期萌生的以主体为中心的现代型崇高。”陈伟:《崇高论——对一种美学范畴和美学形态的历史性考察》,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绪论第1页。
    3张晶:《审美文化的历史机遇》,《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此论点在本文第二章将有详尽论述。
    5王伟国:《思想的审美化》,《中国电视》,2003年第2期。
    1英国早在1929年就开始了电视的试播。参见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2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167,248页。转引自路海波:《电视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3见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社会学》,《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4以上两个角度的阐释虽不完善,但可以作为电视剧作为代表性的文化载体的必要条件,本文第二章第一节将有详细论述,因此这里在理论推进上较为简略。
    1王云缦,学苑出版社1991年版。
    2高鑫,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3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胡智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胡智锋,北京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6李邦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7路海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宋家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9曾庆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0曾庆瑞、卢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1刘晔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郑淑梅,《中国电视》, 2001年第12期。
    13仲呈祥:《中国电视概观及其审美特征论纲》,《中国电视》,1996年第9期。
    1马继红,《中国电视》,1996年第3期。
    2鲁煤,《中国电视》,1996年第3期。
    3黄式宪,《中国电视》,1996年第5期。
    4仲呈祥,《中国电视》,1996年第9期。
    5刘扬体,《当代电视》,1997年第10期。
    6彭加瑾,《当代电视》,1998年第6期。
    7仲呈祥,《中国电视》,1998年第10期。
    1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2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3苗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8月17日。
    4颜慧,《文艺报》,2007年1月23日。
    5刘峻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资料参见《中国电视》、《当代电视》、《电影评介》、《电视剧》、《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电视艺术理论的重要期刊。
    7黄式宪,《中国电视》,2000年第10期。
    8赵光,《电影评介》,2000年第4期。
    9范丽庆,《当代电视》,2000年第5期。
    10周毅然,《中国电视》,2001年第10期。
    11李九红,《当代电视》,2002年第10期。
    12雷献和,《人民军队报》,2004年5月18日。
    13翁良平,《文艺报》,2007年3月29日。
    14金洪申,《电影文学》,2007年8月。
    15刘扬体,《当代电视》,2001年第11期。
    16黄式宪,《当代电视》,2001年第11期。
    17胡家龙,《中国艺术报》,2008年3月25日。
    1《时代呼唤崇高——通过〈康熙王朝〉热映试析影视观众的审美心理》(格明福,《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为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评论文献,《在社会变革中展现人物的崇高——观电视剧〈忠诚〉》(张乾伟,《当代电视》,2001年第13期)为改革题材的电视剧评论文献,《在矛盾中塑造崇高人物形象——(电视剧)《真情》导演阐述》(张子澍,《当代电视》,2005年第2期)为日常生活题材的电视剧评论文献,《再现历史崇高、呼唤现时理想——记电视剧《破天荒》(唐海,《当代电视》,2005年第6期)则为当代史中的重大题材(开垦北大荒)的电视剧评论文献。
    2王臣,美学硕士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林吕建,《视听纵横》,2007年第4期。
    4刘习良,《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张晶:《审美境界与道德境界》,《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崇高范畴在中国学界很大程度上属于伦理道德的管辖范围,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学界对于美学崇高
    1陈伟:《崇高论——对一种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的具体考察》,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2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1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3页。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2整理自余树萍:《什么是经典——对一次主题讨论的述评》,《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
    1凯雪立斯(Caeecilius)公元一世纪享有盛誉的批评家。
    2现代艺术中崇高的存在与否尚存争论。
    3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
    4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5张世英:《超越有限》,《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1参见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
    
    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2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0页。
    3 James J. Hill, The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the Peri Hupsou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p.179
    1孔智光:《中西古典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0页。
    3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59页。
    4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58页。
    5转引自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1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3页。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1页。
    2谢照树:《康德崇高论的主体论思想》,《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75页。
    2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世界》,《天涯》,2007年第1期。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4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以上资料参见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2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1转引自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2王又平:《新时期文化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页。
    
    1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蕾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1页。
    
    1张灏:《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收录于《当代新儒家》,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8页。
    2王蒙:《想起了日丹诺夫》,《读书》,1995年第4期。
    3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2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3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转引自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彭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彭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3参见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9页
    4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1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7页。
    3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2页。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152页。
    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8、59页。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总序第2页。
    5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6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1崇高在消费社会中的符号价值,在本文第六章将有更为详尽的分析。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3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1参见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8页。
    1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2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4胡大平:《媒体革命中的日常生活危机》,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5详细事件报道,参见《扬子晚报》2006年3月2日。
    1王浩:《深深介入的艺术》,见《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选编),第8页。
    2参见李邦媛、李醒选编:《论电视剧》,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83页。
    3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4张晶、熊文泉:《日常生活叙事剧: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载《文艺评论》,2005年第3期。
    
    1参见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2转引自赵津晶:《当代电视节目平民化探讨》,《新闻前哨》,2003年5月10日。
    1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弗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3页。
    2以上三点参考衣俊卿:《现代化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8、29页。
    3衣俊卿:《现代化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4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页。
    
    1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页。
    2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钟国仕、莫其逊译,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3柏克:《崇高与美——柏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56页。
    4柏克:《崇高与美——柏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57、158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3页。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7页。
    3柏克:《论崇高与美——柏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43页。
    4柏克:《论崇高与美——柏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72页。
    
    1参见柏克:《崇高与美——柏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65-90页。
    2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1张旭:《〈存在与时间〉的内容、方法与叙事》,文章来源于“围城杂文网”。
    2耿波:《徐复观心性与艺术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3姚君喜:《崇高美的当代阐释》,《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耿波:《徐复观心性与艺术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2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钢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6页。
    1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2利奥塔德:《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4页。
    1斯托罗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7页。
    2唐善林:《艺术的审美价值转向及其当下境遇》,《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参见唐善林:《艺术的审美价值转向及其当下境遇》,《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页。
    5王德胜:《试论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1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页。
    
    1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介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1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0、81页。
    1徐友渔:《“后主义”与启蒙》,收录于《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2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3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4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转引自蒙木桂:《历史与当下性——一种方法论的追问》,《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81页。
    
    1张颐武:《他们在当下性中找寻》,《广西文学》,2005年第8期。
    2沈好放:《电视剧〈任常霞〉导演阐述》,《当代电视》,2005年第5期。
    
    1贺梦凡、邓元:《我们的追求》,《中国电视》,1996年第8期。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3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1参见熊文泉:《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特质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第48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7页。
    3席勒:《论悲剧题材的产生快感的原因》,收录于《美学资料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0页。
    4罗丹原始的设计是把它放在巨作《地狱之门》的横楣中央,用它来象征《神曲》的作者但丁。
    5参见熊文泉:《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特质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第49页。
    
    1张晶:《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2刘一兵:《心灵的对话和写作——我写〈大哥〉的一点体会》http://blog.qingyun.com/front/blog/blog.action?Id=16919&name=laoben。
    
    1《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书店脱销》,《北京晚报》,2000年02月29日。
    
    1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2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隐退》,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1参见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2美国文化与人格学派学者文化人类学者林顿提出,每一个文化中都存在基本人格和角色人格。基本人格指共同的人格因素,而身份人格指与每个人相连的生理群体和所处的层次。他所说的“身分人格”指向了社会关系中的具体存在,可以说是走向了“共在”的人格。具体内容可参见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3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6页。
    2这类团契赖以维系的团体意向,具有超越现状的人文理想主义精神,它的价值取向超越了本时代一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其行为方式带有突出的理想主义色彩。参见尤西林:《人文精神团契与现代社会》,《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3尤西林:《人文精神团契与现代社会》,《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1《亮剑》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国内电视剧重要奖项的一等奖。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序第6页。
    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序第6页。
    1参见徐波、陈林:《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主义:现实与悖论(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和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哈特立:《看不见的虚构物》,《世界电影》,1996年第3期。
    3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1孙正聿:《崇高的位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篔兰统霭嫔?2005年版,第6页。
    1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2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转引自仲呈祥:《气势磅礴的改革史诗——〈人间正道〉观后随想》,《中国电视》,1998年第7期。
    2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3陆树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当代伦理共同体》,《东方论苑》,2005年3月。
    1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 9 9 0年版,第257页。
    1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 9 9 0年版,第258页。
    2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1刘善仕:《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其伦理意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译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1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2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3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58页。
    4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5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1转引自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2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
    
    
    1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页。
    2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3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奥夫相尼科夫·拉祖姆内依主编:《简明美学辞典》,冯申译,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1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请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1吕绍刚、刘阳、苗苗:《军旅题材电视剧持续热播带来启示——和平年代召唤英雄主义》,《人民日报》,2007年7月30日。
    1王宜文、周倩:《军旅电视剧走俏银屏》,《中国文化报》,2007年11月9日。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1赵炎才:《对传统“清官”的历史反思》,《求是》,2003年第3期。
    2赵炎才:《对传统“清官”的历史反思》,《求是》,2003年第3期。
    
    1应小敏:《“大地之母”与“自然之子”——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戈壁母亲〉女性形象探析》,《中国电视》,2008年第6期。
    1赵长军:《直面现实敢“为人生”——析电视剧〈大哥〉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声屏世界》,2002年第10期。
    1利奥塔德:《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页。
    
    1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l期。
    2利奥塔德:《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状况》,车槿山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1房芳:《民间与知识分子——一场论争所折射出来的世纪末中国文坛》,北大中文论坛,www.pkucn.com。
    1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2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9,67页。
    
    1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2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4页。
    2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3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1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2李庚:《浅析扁形人物在电视剧中的审美价值》,《剧作家》,2005年第2期。
    1参见李庚:《浅析扁形人物在电视剧中的审美价值》,《剧作家》,2005年第2期。
    2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1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1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4页。
    2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86页。
    3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1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3页。
    2参见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3《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4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11页。
    
    1《宋之的研究资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2周宪:《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1997年版,第316页。
    1周宪:《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1997年版,第316页。
    ①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中国传媒大学1997年版,第92页。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1转引自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2局森林:《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长江论坛》,2003年第4期。
    3于成鲲:《中西喜剧研究——喜剧性与笑》,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1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8页。
    
    1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页。
    2苏晖:《喜剧意识:喜剧性的核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苏晖:《喜剧意识:喜剧性的核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苏晖:《喜剧意识:喜剧性的核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增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页。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1参见西莉娅·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2傅守成:《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1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钟国仕、莫其逊译,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2转引自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1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2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钟国仕、莫其逊译,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亨利·米勒:《北回归线》,袁鸿庚译,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译者序。
    
    1尹洪等:《“暴力美学”及其特征》,《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1刘复生:《从欢乐英雄到历史受难者——评〈亮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2刘复生:《从欢乐英雄到历史受难者——评〈亮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1 80年代的电视剧受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以知识分子群体作为崇高人格化形象的电视剧,如《丹姨》、《南行记》、《希波克拉底誓言》等。但这种电视剧现象由于90年代文化语境的转变,并没有延续下来。
    1唐坚、潘瑾:《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分析》,《商业经济分析》,2005年5月1日。
    1当然,以家为主题呈现崇高的电视剧也有依循低成本获取安全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但其投入产出的模式与其它电视剧的模式相仿,因此不在此作专门阐述。
    2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4/25/content_8050704.htm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韩屹:《集约锻造“英雄”、“五化”服务品牌——重庆卫视电视剧编播策略》,《广告人》,2008年第10期。
    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唐少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页。
    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宋继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5年版
    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安东尼·J·卡斯卡迪:《启蒙的后果》,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艾迪生:《想象的快感》,缪灵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利》,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奥夫相尼科夫·拉祖姆内依主编:《简明美学辞典》,冯申译,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钟国仕、莫其逊译,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篔兰统霭?社2005年版
    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彼得·毕尔格著:《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柏克:《崇高与美》,李庆善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陈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瘦竹:《论悲剧与喜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陈伟:《崇高论——对一种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考察》,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陈晓春主编:《透视中国影视市场——中国首届制片人研究生班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弗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志昂主编:《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介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 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周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大卫·里斯曼:《孤独的人群》,王昆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钢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鑫:《电视剧创作概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高鑫:《电视剧的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高鑫:《电视艺术论》,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高鑫:《高鑫电视艺术文集·上卷》,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高鑫主编:《电视艺术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耿波:《徐复观心性与艺术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版
    赫伯特·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亨利·米勒:《北回归线》,袁鸿庚译,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黄凯峰:《审美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一谌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孔智光:《中西古典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胡智锋:《中国电视观念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胡智锋:《电视美学大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胡智锋:《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胡智锋:《电视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胡智锋主编:《影视文化前沿》(上、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朗吉弩斯:《论崇高》,缪灵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彭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唐少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路海波:《电视剧编剧技巧》,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路海波:《电视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宗教社会学》,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苗棣:《电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苗棣:《电视艺术哲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苗棣:《美国电视剧》,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苗棣、赵长军:《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苗棣:《中美电视艺术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莫尼克·尔科·马赛尔:《电影与文学改编》,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尼古拉斯·阿柏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蒲震元主编:《美学前沿》(第1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蒲震元:《听绿:美学的沉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邱正伦:《审美价值取向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利奥塔德:《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利奥塔德:《后现代与公众游戏——利奥塔德访谈》,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利奥塔德:《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利奥塔德:《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增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宋家玲:《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宋家玲、袁兴旺:《电视剧编剧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索尔·贝娄:《赫索格》,宋兆森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塔塔凯维兹:《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河南人民出版和1998年版
    旺辉、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王伟国:《思想的审美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王伟国主编:《电视剧策划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云缦等编:《电视艺术辞典》,学苑出版社1991年版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西莉娅·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请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熊文泉:《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特质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雅克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于成鲲:《中西喜剧研究——喜剧性与笑》,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朴阿红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曾庆瑞:《电视剧原理·本质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第一、二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曾庆瑞:《我的电视剧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
    张潮:《幽梦影》,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张凤铸:《广播影视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张晶:《审美之思——理的审美化存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张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张晶:《美学的延展》,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张晶:《美学前沿》(第2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仲呈祥:《“飞天”与“金鸡”的魅力》,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仲呈祥:《十评飞天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仲呈祥:《艺苑问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97年版
    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和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朱宗琪:《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Verso, 1991.
    Holmquist, Kenneth, Pluciennik,Jaroslaw,A short Guide to Theory of the Sublime, Style 00394238 , winter2002,Vol.36,Issue 4.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 Laughlin (eds.),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James J. Hill,The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the Peri Hupsou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Moley.D,Television,Audiences and Culture Studies,London,Routloge.2003.
    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l期。
    程琦琳:《中国美学是范畴美学》,《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戴清、宋永琴:《“红色经典”改编:从“英雄崇拜”到“消费怀旧”—电视剧<林海雪原>的叙
    事分析与文化审视》,《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董浩宇:《电视产业的难点与对策》,《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5月。
    哈特立:《看不见的虚构物》,《世界电影》,1996年第3期。
    韩屹:《集约锻造“英雄”、“五化”服务品牌——重庆卫视电视剧编播策略》,《广告人》,2008年第10期。
    贺梦凡、邓元:《我们的追求》,《中国电视》,1996年第8期。
    胡大平:《媒体革命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危机》,《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金丹元:《试论影视美学的范畴、困惑和研究视角》,《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局森林:《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长江论坛》,2003年第4期。
    李庚:《浅析扁形人物在电视剧中的审美价值》,《剧作家》,2005年第2期。
    刘怀玉:《消费社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重要转向——以列菲伏尔为主线的研究》,《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刘善仕:《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其伦理意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陆树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当代伦理共同体》,《东方论苑》,2005年3月。
    蒙木桂:《历史与当下性——一种方法论的追问》,《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苏晖:《喜剧意识:喜剧性的核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唐坚、潘瑾:《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分析》,《商业经济分析》,2005年5月1日。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载《电视研究》,2003年第7期。
    王德胜:《试论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王蒙:《想起了日丹诺夫》,《读书》,1995年第4期。
    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世界》,《天涯》,2007年第1期。
    姚君喜:《崇高美的当代阐释》,《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社会学》,《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尹洪等:《“暴力美学”及其特征》,《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应小敏:《“大地之母”与“自然之子”——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戈壁母亲〉女性形象探析》,《中国电视》,2008年第6期。
    尤西林:《人文精神团契与现代社会》,《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仲呈祥:《中国电视概观及其审美特征论纲》,《中国电视》,1996年第9期。
    仲呈祥:《气势磅礴的改革史诗——〈人间正道〉观后随想》,《中国电视》,1998年第7期。
    张春田:《启蒙三调与批判性质询的面向——从福柯〈什么是启蒙〉谈起》,《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卷第6期。
    张宏量:《论崇高美的质的规定性》,《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张晶、熊文泉:《日常生活叙事剧: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载《文艺评论》,2005年第3期。
    张晶:《审美文化的历史机遇》,《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张晶:《审美境界与道德境界》,《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
    张晶:《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张世英:《超越有限》,《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张世英:《无限———有限者的追寻》,《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
    张颐武:《他们在当下性中找寻》,《广西文学》,2005年第8期。
    张玉能:《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赵炎才:《对传统“清官”的历史反思》,《求是》,2003年第3期。
    朱建军:《美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理论学刊》,2005年第7期。
    朱立元等:《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