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年的中苏文化交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交流在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交流、智慧交流。文化交流活动是建立和增进国家关系的重要渠道,是外交活动的先行者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建立和平、和谐的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苏文化交流,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之间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而又研究得不够的问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文化交流的历史,总结中苏文化交流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今天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交流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论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界定文化的概念,简介研究的现状、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难点,基本框架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主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苏文化交流(1919—1949)。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兴起;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苏文化交流进入了发展和繁荣时期;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中苏文化交流继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中苏文化交流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文化交流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文化交流的大发展(1949—1954)。新中国的成立和中苏同盟的建立,中苏友好的巩固和发展,使中苏文化交流获得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中苏文化交流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象征和组成部分。
     第三章主要介绍鼎盛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1954—1957)。赫鲁晓夫访华以后,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中苏两国的文化交流进入了鼎盛时期,政府间交流和民间交流交相辉映。在浓厚的学苏氛围下,中苏文化交流全面而深入,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四章主要介绍中苏文化交流的继续发展时期(1957—1960)。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开始出现问题,学习苏联文化的色彩大为淡化,文化交流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由于巨大的惯性,也因为两国都不想使矛盾表面化,双方企图维护和继续热络的文化交流,一些领域的交流继续发展,但交流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时隐时现。
     第五章主要介绍走向低潮的中苏文化交流(1960—1966)。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和中苏同盟的分裂,再加上“左”倾思潮的影响,中苏文化交流逐渐进入了低潮,数量和质量大不如前,摩擦和争执时有发生。此时,为数不多的文化交流成为联系两国关系的特殊桥梁和纽带。中国“文化大革命”发动后,中外文化交流受到了冲击,中苏文化交流也完全中断。
     最后,对中苏文化交流进行总结。总结中苏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50年代的中苏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从中得出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这一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具有主要依靠官方推动、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具有不平衡性和大起大落等特点。这一时期中苏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对中国民众、对中国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中苏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
Culture communication, for its deep level, is the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 spirit and wisdom among states, nationalities and people. Cultur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up and put forward the n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pioneer and major part of diplomatic activities. Culture communic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nations, advance the growth and prosperity of national culture. It is the bridge and ligament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nations and nationalities, and it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reate 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world.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especially the large scale communication in 1950s, takes a uniquely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of society and history in China, which is lack of study but worth it very much.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oday’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hug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to look backward to the history of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and sum up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
     The full text is composed of preface, main body with five parts and conclusion.
     The preface is mainly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topic, makes a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d introduces brief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s study on the topic, innovation and difficulty, the framework along with the writing train of thought.
     The first part traces back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before 1949.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culture of Soviet Union spread broadly in China; 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the communication went into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from winning the war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it kept on developing.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se years met to the needs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ached a certain degree,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the hug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after 1949.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growth from 1949 to 1954.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and the alliance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provided an absolutely good chance for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The communication took various forms and covered rich conten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symbol and component part of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at the height of its development(1954—1957).After Khrushchev visiting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stepped into its most prosperous time, with communic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non-governments boosting each othe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Soviet Union,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was involv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cience,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arts, with abundant achievements.
     The forth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 from 1957-1960. In this period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the tide of learning Soviet Union faded down, so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was affected.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nertia and the both sides unwilling to make the contradiction known to the public, both tempted to maintain and continue the communication. It developed continuously in some fields, but some disharmony happened now and then.
     The fifth is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at its low tide(1960—1966). With the worse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and the fission of the alliance of two nations as well as the“left”thoughts,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slowed down in both span and quality, with frictions and disputes here and there. At this time,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was the special bridge and ligament to connect the two nations. After the beginning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was shocked and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was interrupted completely.
     The last is to sum up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With conclud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ffect on China in 1950s, we can get the experience, lessons and history enlightenment.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in this period was characterized with governmental promotion, dens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disequilibrium as well as ups and downs. It affected deeply the social history development of China, Chinese people and Chinese culture, in which we can learn a lot.
引文
①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英]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①李善荣:《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①李善荣:《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9页。
    ②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转引自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E·A·瓦维林、福法诺夫在其合著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②转引自覃光广:《文化学词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753页。
    ③郭金平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问题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英]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页。
    ②[法]埃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①参见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③参阅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9页。
    ①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①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见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1—562页。
    ②李定:《俄国文学翻译在中国》,见智量等著《俄国文学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③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2页。
    ①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①《〈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8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③李定:《俄国文学翻译在中国》,见智量等著《俄国文学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①铜像在日军侵占上海期间于1944年11月被盗走,这样直到1947年12月诗人逝世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时,方在原址建了新的铜像。
    ②参见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6页。
    ③叶水夫:《苏联文学与中国》,《国外文学》1991年第4期。转引自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
    ①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②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1902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1923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29年获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又当选为院士。它是苏联中国学的奠基人,曾多次来华,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都有研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后代汉学家所敬仰,尊称为“阿翰林”。
    ③转引自李明滨:《中国文化在俄罗斯》,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④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243页。
    ①[苏]李福清著、田大畏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苏联(小说·戏曲)》,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②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③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244页。
    
    ①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②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245页。
    ③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①胡乔木:《怀念萧三同志》,载《光明日报》1993年1月31日。
    ②参见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4页。
    ③转引自廖静文:《徐悲鸿的一生(我的回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页。
    ④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⑤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231页。
    
    ①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232页。
    ②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3、224页。
    ③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①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8、229页。
    ②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237页。
    ③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①参见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5页。
    ②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207页。
    ③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210页。
    
    ①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②参见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264页。
    ③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④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⑤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244页。
    
    ①参见鲁迅:《〈新俄画选〉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5页。
    ②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集》,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页。
    ③曹靖华:《那有闲情话年月》,《曹靖华散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2页。
    ④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页。
    ⑤参见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页。
    ①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3页。
    ②详见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集》,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③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集》,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④越飞(1883—1927)原名阿道夫·阿卜兰莫维奇,1922年8月作为苏俄全权代表来中国。1923年1月在上海会见孙中山,于1月23日发表《孙中山先生于苏俄特命全权大使越飞联合宣言》,并与廖仲恺就改组国民党和建立军校等事宜进行商量,1923年7月回国。
    ⑤马林(1883—1942),原名亨德里克斯·斯尼夫莱特。荷兰人,中国笔名孙峰。1920年8月,受列宁委派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来华,就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问题进行调查,1921年6月底上海,出席了中共“一大”。后来会见过孙中山,与之讨论建立革命武装等问题,他还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的多次重要会议。马林作为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长期驻华工作,至1924年调回苏联。
    ⑥鲍罗廷(1884—1951),原名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1923年10月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和苏联驻国民到代表身份来华,以接替马林的工作,同孙中山有亲密关系。12月被任命为孙中山的政治顾问,努力促进国共合作。1925年被聘为广州国民政府政治顾问。1927年10月回国。
    ⑦列·米·加拉罕(1889—1937),苏俄政府副外交人民委员。1919年7月代表苏俄政府发布之中国南、北两政府宣言,宣布放弃帝俄时代在中国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归还租界,并废除不平等条约。1924年奉派来华签约,中苏两国正式建交,6月他即为第一任驻华大使。1926年8月回国,在华期间同孙中山、冯玉祥有密切联系并产生很大影响。
    ①加伦(1889—1938),原名瓦·康·布留赫尔。1924年来华,任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总军事顾问,领导和主持苏联驻华军事顾问团的工作,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革命军,参加制定北伐计划,为北伐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1927年回国。因在华战功被授予红旗勋章,1929年任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1935年晋升为元帅。
    ②格·纳·维经斯基(1893—1953),中国名吴廷康。1920年春,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遣来华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曾先后会见过李大钊、陈独秀和孙中山。1923年11月解体马林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1927年回国。
    ③罗明那兹(1898—1934),1927年7月,奉派来华接替鲍罗廷、维经斯基的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工作。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工作中犯了“左”倾错误,1928年初,奉调回国。
    ④米夫(1901—1938),原名巴·亚·费尔图斯。1925年和1927年先后任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副校长和校长,并任共产国际东方部副主任,参与一系列“中国革命问题”文件的起草工作。1927年2月至7月率代表团来华。1930年12月奉共产国际派遣再次来华,他在指导中国革命的问题上犯有“左”倾错误。1931年8月回国。1937年,他任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所所长,并领导中国问题研究所,有一系列的学术论著发表,如《中国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危急时刻》、《中国革命》、《中国发生了什么》、《伟大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等。
    ⑤B·A·史涅伊吉洛夫:《1925年我是怎样在中国拍电影的》,《中国电影》1958年第2期。
    ①B·A·史涅伊吉洛夫:《1925年我是怎样在中国拍电影的》,《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
    ②B·A·史涅伊吉洛夫:《1925年我是怎样在中国拍电影的》,《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
    ③参见李喜所主编、元青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219页。
    ④转引自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146页。
    ⑤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纪念“文协”成立五周年》,《抗战文艺》(“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1943年3月27日版。
    
    ①参见《中苏文化协会章程》,载1936年《中苏文化》杂志创刊号。
    ②参见《中苏文化协会章程》,载1936年《中苏文化》杂志创刊号。
    ③文天行:《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99页。
    ①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向后方撤退,上海地区沦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上海租界处于日寇的四面包围之中,形同孤岛。从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史称上海的“孤岛时期”。
    ②参见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③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①根据时代出版社编印制《时代出版社图书目录》(1951年8月),《图书目录》(1954年);参见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
    ②茨维特科:《中苏文化联系》,莫斯科,1974,第21页。
    ①戈宝权:《抗战文艺的国际交往与党对抗战文艺的领导》,载《抗战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②戈宝权:《祝中俄文字之交》,载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7页。
    ③戈今:《记中苏文化界人士联谊茶会》,载《中苏文化》第7卷第6期。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1页。
    ④A·C·茨维特科:《苏中文化联系》,莫斯科,1974年,第22页。
    ①参见谭洛非:《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51—378页;转引自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②参见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7页。
    ①参见苏联对外文化联系协会特稿:《莫斯科中国艺术展的成就》(长林翻译),载《中苏文化》第9卷第2—3期;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8—69页。
    ②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①参见文天行:《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1—62页。
    ①参见《华罗庚诗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82、89、90页
    ②戈宝权:《伊和茅盾同志相处的日子(抗战胜利后在上海)》,载《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③参见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9页。
    ①这个铜像毁于“文革”期间。1987年,为了纪念普希金逝世150周年,上海市政府重建了普希金铜像。
    ②参见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80页。
    ③茅盾:《近年来介绍的外国文学》,载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定编下策,中华书局,1959年,北京。
    
    ①参见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前言,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②参见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③参见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④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根据重庆图书馆《抗战时期出版图书数目(1937—1949)》第一辑(1935年)、第二辑(1958年)统计而成。转引自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这项统计的依据是:王大明等:《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1983年,成都。其中某些报刊的时间下限为1946、1947年。转引自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③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④姚远方:《苏维埃战时文学成了我们无形的军事力量》,载《文艺报》1949年第1卷第3期。
    ⑤姚远方:《苏联文学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深远影响》,载《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11期。
    ⑥柳岸:《抗战时期外国文学翻译浅议》,载《重庆市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①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②齐赫文斯基:《俄苏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载苏联《远东问题》1986年第2期。转引自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③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①郭沫若:《中苏文化之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年版,第4页。
    ②程季华:《苏联电影早期在中国放映事实及其他》,载《中国电影》1957年第11—12期。
    ③萧三:《忆苏联电影摄影师卡尔门在延安的日子》,《萧三文集》,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页。
    ①参见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7页。
    ②程计划:《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505页。
    ③陈播:《感谢苏联电影》,载《中国电影》1957年第11—12期。
    ④张正隆:《雪白雪红》(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195页。
    ①参见《新华日报》1943年4月10日、27日,11月29日。
    ②钟敬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概貌侧记》,载《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③胡奇:《知识就是力量——回忆十三年前苏联剧本〈前线〉在敌后的演出》,载《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11期。
    ④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⑤谷长岭、俞家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6页。
    ①参见林陵:《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中国舞台和银幕上》,载戈宝权、林陵编《奥斯特洛夫斯基研究》,时代出版社1948年版。
    ②参见贺绿汀:《漫谈苏联音乐与中国音乐》,载《文艺报》1949年第1卷第2期。
    
    ①《新华日报》1940年11月10日。
    ②吕骥:《苏联音乐与中国》,载《文艺报》1949年第1卷第2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实践的回顾》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②在执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撤消了1个项目,合并了2个项目,实际建设项目为47个。
    ③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下册,解放据出版社1987年版,第803页。
    ④其中完全按照苏军编制装备或组建的有:106个陆军师中的56个师,6个坦克师和独立坦克团,101个(37毫米)独立高射炮营,5个野战高炮师和一个城防高炮师,2个火箭炮师,14个榴弹炮师,33个高射炮团,4个探照灯团,9个雷达团和独立雷达营,10个铁道兵师,以及通信兵和防化兵部队。到1954年初,中国共组建了28个防空师,5个独立飞行团,共有飞机3000余架。军事苏联赠送和授予的。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66页。
    ③参见《党的文献》,1991年第3期。
    ④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⑤《内部参考》1950年第233号,第78—80页。
    ①《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2页。
    ②中苏友好协会发起人大会:《电毛主席致敬》,《人民日报》1949年7月17日。
    ③李文、叶张瑜整理:《感慨话悠长人散曲未终——原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秘书张再访谈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④《中苏友好发起人大会上郭沫若开幕词》,《人民日报》,1949年7月17日。
    ①《中苏友好发起人大会上郭沫若开幕词》,《人民日报》,1949年7月17日。
    ②李文、叶张瑜整理:《感慨话悠长人散曲未终——原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秘书张再访谈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④《人民日报》,1950年10月6日。
    ⑤参见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什么》,1951年10月4日,《中苏友好》1951年第3卷第18期。
    ①参见:《中苏友好协会一年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10月7日。
    ②钱俊瑞:《中苏友好协会半年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4月19日。
    ③《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报告会钱俊瑞报告“中苏友好月的意义和工作”》,《人民日报》1952年11月4日。
    ①参见《“中苏友好月”运动成绩巨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人民日报》1952年12月9日。
    ①《“中苏友好月”运动成绩巨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人民日报》1952年12月9日。
    ②《“中苏友好月”运动成绩巨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人民日报》1952年12月9日。
    ③《“中苏友好月”运动成绩巨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人民日报》1952年12月9日。
    ①参见《“中苏友好月”运动成绩巨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人民日报》1952年12月9日。
    ②《“中苏友好月”运动成绩巨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人民日报》1952年12月9日。
    ①参见:《中苏友好协会一年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10月7日。
    ②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什么》,《人民日报》1950年10月5日。
    ③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什么》,《人民日报》1950年10月5日。
    ④《新华月报》,1955年第2号。
    ⑤《三年来的中苏友好协会》,1952年11月4日,外交部档案馆资料汇编《中苏友好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⑥《新华月报》,1955年第2号。
    
    ①参见:《中苏友好协会一年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10月7日。
    ②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什么》,《人民日报》1950年10月5日。
    ①参见《一年来苏联大力巩固中苏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
    ②参见《一年来苏联大力巩固中苏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
    
    ①参见《一年来苏联大力巩固中苏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8页。
    
    ①钱俊瑞:《中苏友好协会半年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4月19日。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页。
    ①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转引自教育部:《共和国教育5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2页。
    ①《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②中央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③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④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⑤鲍里索夫等:《苏中关系(1945—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6页。
    ①鲍里索夫等:《苏中关系(1945—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6页。
    ②参见鲍里索夫等:《苏中关系(1945—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7页。另据1949年刘少奇致中共中央电,说随行的苏联专家人数是220人。(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沈志华认为差出的30人恐怕是把专家的随行工作人员也计算在内了。(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③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④参见《人民日报》1952年1月20日。
    ⑤参见《人民日报》1955年1月2日。
    ⑥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130页。
    ①《在北京各界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三周年大会上中苏友协总会刘少奇会长的讲话》,《人民日报》1953年2月16日。
    ②钱俊瑞:《世界和平的万里长城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一周年》,《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8页。
    ①《在北京各界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三周年大会上中苏友协总会刘少奇会长的讲话》,《人民日报》1953年2月16日。
    
    ①参见钱俊瑞:《两年来中苏友好协会做了什么》,1951年10月4日,《中苏友好》1951年第3卷第18期。
    ②参见:《中苏友好协会一年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10月7日。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页。
    ①《一年来苏联大力巩固中苏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7日。
    ②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9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页。
    
    ①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9—290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2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2页。
    
    ①参见陈应楠:《两年多以来中苏书刊的交流》,《人民日报》1954年2月14日。
    ②陈应楠:《两年多以来中苏书刊的交流》,《人民日报》1954年2月14日。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2页。
    ④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1—282页。
    ①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1页。
    ②陈应楠:《两年多以来中苏书刊的交流》,《人民日报》1954年2月14日。
    ③陈应楠:《两年多以来中苏书刊的交流》,《人民日报》1954年2月14日。
    ④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2页。
    ①《中苏两国人民一年来的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5日。
    ②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2页。
    ③参见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2页。
    ④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4页。
    ⑤沈志华:《历史考察: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对中苏经济关系的初步研究(1948—1953)》,《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1页。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页。
    ①参见伯奋:《苏联和兄弟国家的人民热爱我国电影》,载《大众电影》1954年第18期。
    ②参见《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97页。
    ③参见伯奋:《苏联和兄弟国家的人民热爱我国电影》,载《大众电影》1954年第18期。
    ④参见伯奋:《苏联和兄弟国家的人民热爱我国电影》,载《大众电影》1954年第18期。
    ⑤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7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1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1页。
    ①《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划任务的意见书》,载《中共党史资料》第69辑。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5—56页。
    ②《贯彻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人民日报》1953年2月10日。
    ③《贯彻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人民日报》1953年2月10日。
    ④《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建设我们的国家——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三周年》,《人民日报》1953年2月14日。
    ⑤毛泽东:《最伟大的友谊》,《人民日报》1953年3月9日。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9页。
    ②《新华月报》,1955年第2号。
    ③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405页。
    ①转引自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405页。
    ②《新华月报》,1954年第11号。
    ③[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8页。
    ①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4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③孙其明:《中苏关系史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④苏联方面原定参加庆典的访华规格不高,代表团团长是米高扬,团员有苏斯洛夫、卡巴诺夫和亚历山大罗夫等。
    ①参见孙其明:《中苏关系史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188页。
    ①由于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片面撕毁了两国签订的几乎所有的协议,故截止1960年底,实际完成或基本完成的只有154项。参见孙其明:《中苏关系史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198页。
    ②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③《中苏关系:俄国档案复印件汇编》第11卷,第2810—2813页。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④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①特约评论员:《进一步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社论),《人民教育》1952年第11期。
    ②《上海人民爱读苏联书籍》,《解放日报》1959年11月4日。
    ①何东昌:《当代中国教育》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733页。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③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是在1932至1934年苏联文艺界关于创作方法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定下来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在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里作了如下的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思想原则是:1、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思想指南,从革命的发展的观点,从矛盾斗争的观点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及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最基本的特点。2、坚持列宁的党性原则,党性就是作家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为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肯定社会主义的现实,塑造正面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转引自刘艳萍:《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在新中国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⑤孟繁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①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119页。
    ②《周恩来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③陈南先:《苏联的文艺政策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④茨维特科:《苏中文化关系》,莫斯科,1974年版,第50页。
    
    ①参见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302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1页。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2页。
    
    ①参见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9页。
    ②《中苏友好报》,第140号,1955年10月26日。
    ①《人民日报》,1954年7月11日。
    ②《中苏友好报》,第122号,1956年6月22日。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0页。
    
    ①参见《人民日报》1954年10月26日。
    ②参见《人民日报》1954年12月28日。
    ③参见《人民日报》1955年5月17日。
    ④参见《人民日报》1955年5月19日。
    ①参见《人民日报》1955年12月16日。
    ②参见《人民日报》1956年7月7日。
    ③参见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93页。
    ①参见新华社:《中苏文化合作协定签字》,《人民日报》1956年7月7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①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②《中苏关于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54年10月12日。
    ①表中资料来源:沈小滨:《试论中苏科技合作的历程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12月。沈文的资料出自菲拉托夫的《苏联对中国科学技术援助的经济评价》,苏联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参见张柏春、张九春、姚芳:《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②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①《新华月报》,1955年第七号。
    
    ①参见张柏春、张九春、姚芳:《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②参见张柏春、张九春、姚芳:《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③《中苏图书馆互借书籍、受到我国学者很大欢迎》,《文汇报》1956年11月9日。
    ④《上海人民爱读苏联书籍》,《解放日报》1959年11月4日。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36页。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③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④江苏中苏友好协会宣传部:《苏联教育专家在中国》,《江苏教育》1957年第21期。
    ⑤本刊编辑部:《苏中友谊日益巩固——发展苏中两国学者的创造性合作》,《苏中友好》1959年第3期。
    ①陈曾固:《赴苏访问考察的经过和收获——2月8日在教育部40次部务会议上报告》,《人民教育》1956年第3期。
    ②方德溥:《苏联同行的珍贵礼物》,《教师报》1956年7月10日。
    ①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
    ②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2—283页。
    ③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④参见《8年来有多少苏联文学书籍进口?》,《8年来我国翻译了多少苏联文艺书籍?》,《文艺报》,1957年第31号,11月10日出版。
    ①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282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页。
    ③戈宝权:《俄国和苏联文学在中国》,《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92,第243页。原载《翻译通讯》,1984年第11期。
    ④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⑤卞之琳等:《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载《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
    ⑥方长安:《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①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②《苏联40年翻译了多少中国书》,《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日。
    ③参见《人民日报》1957年1月10日。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6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6页。
    ②参见《文汇报》,1957年4月15日。
    ③新华社:《苏联科学院决定成立汉学研究院》,《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9日。
    ④张又君:《苏联的中国研究所》,《光明日报》1957年5月21日。
    ①[苏]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查温京:《苏联学校里的中文课》,《苏中友好》1960年第15期。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③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①陈履生著:《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②黎朗:《苏联美术作品在我国广泛传播》,《美术》,1957年11月。
    ③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42页。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0页。
    ⑤编辑部:《向先进的苏联美术学习》,《美术》,1957年11月。
    
    ①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7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8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8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2页。
    ②参见《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9日。
    ③参见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2页。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3页。
    ①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②参见《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440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3页。
    
    ①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页。
    ②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4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5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04—505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9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05页。
    ③据茨维特科:《苏中文化关系》,莫斯科,1974年版。第59页。转引自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④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23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08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08页。
    ③蒙太奇理论是苏联电影艺术大师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经过长期电影摄制和理论研究,概括总结出来的当今世界电影的重要理论体系。“电影里所谓的蒙太奇,就是将摄像机记录下来的一个个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的美学原则,把它们连接起来,继续下去的意思”(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④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23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07页。
    ①[俄]瓦西里·西季赫梅诺夫:《毛泽东同斯大林、赫鲁晓夫的关系》,载《党的文献》1993年第5期。
    ②李丹慧:《毛泽东对杜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转引自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①李丹慧:《毛泽东对杜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转引自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32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④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①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14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77页。
    ①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②李丹慧:《毛泽东对苏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转引自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③苏联军方获悉后,几次索要。中方开始不予理睬,后来又推说正在研究,不能提供。几个月后,中国转交了这枚已经拆卸了多次的导弹,苏方研究人员发现缺少了一个关键性部件——红外线弹头传感器。为此,赫鲁晓夫与重型机械工业部部长斯拉夫斯基进行商议后,决定P-12型中程弹道导弹的资料可以提供给中国,但“原子弹可得再考虑考虑”。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①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②《人民日报》,1958年11月8日。
    ③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④《内部参考》1958年第2679号,第16页。转引自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90页。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91页。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90—391页,第462—463页,第504、506—507页。
    ①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日报》1963年9月6日。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99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01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01页。
    ①《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268页。
    ②转引自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1页。
    ③《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74页。
    ①[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84、219页。
    ②[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84页。
    ③转引自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页。
    ④1957年2月10日国务院外专局关于对苏联专家关系中的一些问题的报告,福建省档案馆,全宗号136,目录号9,卷宗号294,第6—10页。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261页。
    ⑤1957年2月25日国务院批转外专局关于对苏联专家关系中的一些问题报告的通知,福建省档案馆,全宗号136,目录号9,卷宗号294,第4—5页。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263页。
    ①《陈云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7页。
    ②1957年2月25日国务院批转外专局关于对苏联专家关系中一些问题报告的通知,福建档案馆,全宗号136,目录号9,卷宗号294,第4—5页。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③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308页。
    ④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⑤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⑥转引自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⑦转引自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369页。
    ④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⑤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转引自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858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52页。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③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263页。
    ④成方平:《对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几点看法》,《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苏联文学研究室编:《苏联文学纪事》(1953—1976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4—55页。
    ②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思潮》,《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③匈牙利事件引起的国际反共浪潮使苏共领导人深深地忧虑,赫鲁晓夫在接见文艺界人士时透露了这种心情,说匈牙利事件中反革命势力利用了某些作家,“这个教训提醒我们,对于敌视社会主义的各种反动势力的阴谋,如果不从政治上加以监视,采取无原则和无主见的态度,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赫鲁晓夫:《文学要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共产党人》1957年第12期。)参见李明滨:《苏联五十——六十年代的文艺政策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4年第2期。
    ①北京大学俄语系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室编译:《关于“解冻”及其思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页。
    ②《赫鲁晓夫言论·第七集:1957年7—1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54页。
    ③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思潮》,《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④参见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思潮》,《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①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②转引自崔志远:《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邵荃麟:《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④陈南先:《苏联的文艺政策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①汪介之:《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②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①参见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苏中友好协会成立大会主席团给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的贺电》,《人民日报》1957年11月3日。
    ③参见《中苏友好协会党组织关于中苏友好协会今后工作任务的请示报告》,1959年4月11日,哈尔滨市档案馆,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205,第18页。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中苏友好协会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联系协会联合会、苏中友好协会合作协定》,1959年11月12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苏]弗罗果夫:《我们的杂志》,《苏中友好》1958年第1期。
    ③[苏]尼·谢·赫鲁晓夫:《致“苏中友好”杂志读者》,1957年12月30日,《苏中友好》1958年第1期。
    ④《庆祝“苏中友好”杂志创刊宋庆龄、钱俊瑞电贺安德烈耶夫》,《人民日报》1958年1月8日。
    ⑤《中央联络部关于发行〈苏中友好〉周刊给中央的请示》,1957年12月18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竺可桢:《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中苏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人民日报》1960年2月14日,第3版。
    ①尽管受到了“大跃进”运动的干扰,但“122项”协定的执行还是比较正常的。到1960年7月,各合作进行或者帮助中国进行的研究课题都程度不同地得到了落实,至少有一部分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比如,苏方机构和苏联专家先后帮助中国创建核能、电子技术、自动化、半导体、无线电、电力、电工、精密机械、光学、动力等新兴技术或者重要技术的研究机构,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参见张柏春、张九春、姚芳:《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②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156页。
    ③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④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①参见周均伦:《聂荣臻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23页;东方鹤:《张爱萍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28页。转引自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②李觉等:《当代中国的核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页。
    ③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④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⑤赵国良:《中国科技成果报道选编1949—1989年》,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0、46页。
    ①参见周均伦:《聂荣臻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4页。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②参见周均伦:《聂荣臻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27—628页。
    ③李伶、周菲:《横空出世的中国导弹部队》,《党史博览》2002年第9期。
    ④王定烈:《我军第一所导弹学校的建立》,《空军回忆史料》,第481—485页。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
    ⑤张博华:《组建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回忆》,《空军回忆史料》,第489—493页。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
    ⑥岳振华:《击落美制U-2飞机作战追记》,《百年潮》2003年第6期;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333页。
    ①参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页。
    ②参见周均伦:《聂荣臻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2页。
    ③参见周均伦:《聂荣臻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0页;东方鹤:《张爱萍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41—742页。
    ④参见周均伦:《聂荣臻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页。
    ⑤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4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0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0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0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0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445页;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3页。
    ①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12页。
    ②参见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9页。
    ③参见《人民日报》1959年8月19日。
    ①参见《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有关问题的材料》,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参见《关于达尼洛夫的错误言论》,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参见《关于达尼洛夫的错误言论》,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参见《关于达尼洛夫的错误言论》,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③参见《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有关问题的材料》,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④《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有关问题的材料》,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⑤《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有关问题的材料》,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即指中国于1957年10月1日在《俄文友好报》和《人民中国》的基础上,将二者合起来创办的《友好报》周刊。
    ②《关于〈友好〉杂志宣传方针和内容的请示报告》,1960年4月28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6页。
    ①《关于苏方指责并要求停止出版〈友好〉周刊的情况》,1960年7月13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参见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③此前,中苏两党分歧和两国关系恶化,只有党的高级领导人和党的少数高级干部知道。为了维护中苏团结,中共中央没有向下传达。
    
    ①《周恩来年谱》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页。
    ②徐晓天、李春隆、徐振泽:《新中国与苏联的高层往来》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31页。
    ①王泰平:《新中国外交50年》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92页。
    ②参见徐晓天、李春隆、徐振泽:《新中国与苏联的高层往来》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32页。
    ③《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实录》第五卷,《中共党史资料》编辑部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5页。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2页。
    ①即清帐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
    ②即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③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7页。
    ④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⑤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⑥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7页。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36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1,目录号12,卷宗号443,第12页。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9页。
    ③[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9页。
    ④参见《中苏友协两年来工作简要总结和今后工作计划》,1961年,具体日期不详,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⑤参见《对外文委党组关于中苏友好协会工作问题的请示报告》,1962年4月1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2页。
    ②本表的一些数字参考了潘鹏博士学位论文:《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③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④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2—83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3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3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3页。
    ③《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④费道罗夫,苏联作家。诗人乌克兰苏中友协主席,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社会保险部部长。
    ①《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③《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④《1963—1965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友协相互往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65年4月30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参见《人民日报》1966年8月28日。
    ②《中苏友协理事揭露苏中友协代表团无理中断访华的真相》,《人民日报》1966年12月16日。
    ③《中苏友协理事揭露苏中友协代表团无理中断访华的真相》,《人民日报》1966年12月16日。
    ①《中苏友协理事揭露苏中友协代表团无理中断访华的真相》,《人民日报》1966年12月16日。
    ②《中苏友协理事揭露苏中友协代表团无理中断访华的真相》,《人民日报》1966年12月16日。
    ③《中苏友协理事揭露苏中友协代表团无理中断访华的真相》,《人民日报》1966年12月16日。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1页。
    ⑤[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7页。
    ⑥[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8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1—82页。
    ②参见[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8页。
    ③[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19页。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1—82页。
    ⑤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1—82页。
    ⑥[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53页。
    ⑦[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53页。
    ⑧[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54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2页。
    ②[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53页。
    ③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2页。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1页。
    ①参见聂荣臻:《关于立足国内发展科技等问题向中央并毛泽东的报告》,1960年7月3日,《党的文献》1996年第1期。
    ②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③到1960年末,仍有一名工作在广州热带研究所的苏联专家留在了中国。在中苏关系缓和时,科技和教育的交流有所恢复,苏联向中国派遣过少量专家,但已经大不如前,如1961年,苏方向中国派出了9名专家;1962年又派遣了10名(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①参见张柏春、张九春、姚芳:《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②[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90页。
    ①[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91页。
    ②[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90页。
    ③表中资料来源:沈小滨:《试论中苏科技合作的历程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12月。沈文的资料出自菲拉托夫的《苏联对中国科学技术援助的经济评价》,苏联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转引自张柏春、张九春、姚芳:《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④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①中央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②本表根据《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提供的统计资料制成。
    ③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④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⑤陆定一:《在中央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转引自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2页。
    ①转引自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②合众国际社:《我留学生离苏前夕向列宁和斯大林献花圈:苏修百般阻挠,我留学生竟被拦阻在红场上达三小时之久》,《参考消息》,1966年10月29日。转引自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③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①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②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③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④参见《人民日报》1960年11月15日。
    
    ①参见《人民日报》1961年7月25日。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3页。
    ③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④时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
    ⑤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3—84页。
    ⑥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4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2页。
    ②参见《中苏两国友协关于图书交换问题的材料》,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③参见《中苏两国友协关于图书交换问题的材料》,1963年8月6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④参见《关于目前形势下中苏友协工作一些问题的请示报告》,1964年8月23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①参见《1964年苏方对我会寄送图片和文字资料情况》,1965年3月3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②参见《苏方来信及其处理情况(1961年第一季度)》,1961年5月24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③参见《苏方来信及其处理情况(1961年第一季度)》,1961年5月24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转引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④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3页。
    
    ①郭沫若:《中苏文化之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年版,第4页。
    ②教育部外事局:《中国教育概况》(第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③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①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①彭明:《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8页。
    ②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③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①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168页。
    ②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③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186页。
    ④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178页。
    ⑤参见黄利群:《中国人留学苏(俄)百年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①[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52页。
    ②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走向世界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转引自建教育部:《共和国教育50年》,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版。
    ③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④黄利群:《中国人留学苏(俄)百年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08页。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①刘金田:《理解中央委员人名词典》,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244页。
    ②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③黄利群:《中国人留学苏(俄)百年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08页。参见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①李晶侠、周朝虹:《建国初期留苏学子们的风采》,《神州学人》2004年第7期。
    ②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①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上),第416页。
    ②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③参见《上海人民爱读苏联书籍》,《解放日报》1959年11月4日。
    ①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1952),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1952),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③《苏联文艺影响巨大》,《人民日报》,1951年2月20日。
    
    ①参见《人民日报》,1950年2月23日。
    ②郝若瑜:《莱奋生、保尔·柯察金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文艺报》,1957年第33号,11月24日出版。
    ③符郁:《俄罗斯:记忆与遗忘》,《经济观察报》2003年10月31日。
    ④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①何东昌:《在“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教育经验问题”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③高玉:《论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的革命文艺》,《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④高玉:《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①叶水夫:《苏联文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②高玉:《论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的革命文艺》,《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③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43页。
    ④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43页。
    ①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44页。
    ②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页。
    ③参见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页。
    ④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⑤参见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页。
    ⑥朱印海:《试论苏联电影的文学诗意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载于《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⑦夏衍:《电影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①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24页。
    ①孟繁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③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⑤约冈松:《前苏联造型艺术的情况和任务》,《美术》1957年第4期。
    ⑥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43页。
    ①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②卓晴君、李中汉:《中小学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③顾明远:《论苏联就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234页。
    ②李曙豪:《对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认识》,《韶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③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④李曙豪:《对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认识》,《韶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⑤王庆生:《绘画、东西方的冲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⑥李喜所主编、刘景泉等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96页。
    ①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24页。
    ②[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③参见陈南先:《偏离与错位——对苏联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关系的反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②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66)》,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①孟繁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②孟繁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③陈南先:《偏离与错位——对苏联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关系的反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④周扬:《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
    ⑤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9期。
    ⑥李曙豪:《对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认识》,《韶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①参见陈南先:《偏离与错位——对苏联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关系的反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李曙豪:《对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认识》,《韶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③参见朱印海:《试论苏联电影的文学诗意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载于《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②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27页。
    ③李明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6]《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9]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0]《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5]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沈志华、李丹慧收集和整理:《中苏关系: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华东师大冷战史研究中心藏。
    [17]薛衔天、黄纪莲编:《中苏国家关系史料(1945—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俄苏中国学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编:《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20]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汇编(1957—1992)》,学习出版社1993年版。
    [22]徐达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彭真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6]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8]《不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29]吕大渝:《一位共和国第一代女播音员的自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30]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32]师哲口述,李海文整理:《中苏关系见证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33]李锐:《李锐往事杂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4]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5]张小曼编:《张西曼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36]李庄:《难得清醒》,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37]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38]李越然:《中苏外交亲历记:李越燃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39]伍修权:《随访莫斯科及中苏关系初记》(1950.1—1955.5),《世界知识》1983年第16期。
    [40]罗时叙:《尤金担任驻华大使的那段中苏关系》,《领导文萃》1998年第1期。
    [41]李凤林:《中苏风云二十年见证录》(上)、(下),《纵横》2002年第8期、第9期。
    [42]丁明整理:《回顾和思考——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3]《访问苏联》,《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4期。
    [44]王炳南:《寄希望于人民——民间外交工作的体会》,《世界知识》1980年第19期。
    [45]《访问苏联》,《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4期。
    [46][苏]尼·谢·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47][苏]尼·谢·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48][苏]尼·费德林:《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
    [49][苏]尼·费德林:《一位前苏联外交官眼中的中苏关系》,周爱琦译,《文史博览》2003年第10期。
    [50][俄]齐赫文斯基:《我的一生与中国(30—90年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51][俄]齐赫文斯基:《1948—1949年的苏中关系——苏联驻北平总领事的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6期。
    [52]田汉等:《歌中拥抱苏联》,文化出版社1958年版。
    [53]郭沫若:《苏联纪行》,中外出版社1946年版。
    [54]人民出版社编:《中苏团结、万古长青》,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55]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6]李明滨:《中国文学在俄罗斯》,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57]李明滨著:《中国文化在俄罗斯》,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58]李明滨:《中国与苏俄文化交流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中外文化交流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9]郭沫若著:《中苏文化之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年版。
    [60]彭明著:《中苏友谊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1]戈宝权:《谈中俄文字之交》,见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2]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63]傅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4]智量等著:《俄国文学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5]胡礼忠等:《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中俄中苏关系30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67]姜义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中外文化交流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8]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9]季羡林总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0]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1]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文化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72]黄俊英著:《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73]陈新仁主编:《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74]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
    [75]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汪介之:《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78]汪剑钊:《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79]汪介之、陈建华:《悠远的回想: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0]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3]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84]沈立新:《绵延千载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85]《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6]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科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7]巴金等著、王寿兰编:《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8]吴元迈、邓蜀平编:《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
    [89]曹靖华主编:《俄苏文学史》第二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0]叶水夫主编:《苏联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1]倪蕊琴、陈建华:《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2]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3]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战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60),社会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94]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编译局建局四十周年纪念册》(1953—199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5]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96]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97]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杨奎松:《共产党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
    [99]沈志华、李丹慧著:《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0]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
    [101]孙其明:《中苏关系史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2]刘志青:《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中苏关系七十年》,黄河出版社1998年版。
    [103]章百家、牛军:《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04]牛大勇、沈志华等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05]王泰平主编:《中华人名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06]李捷:《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107]罗时叙:《由蜜月到反目:苏联专家在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08]刘德喜:《从同盟到伙伴——中俄(苏)关系50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9]李连庆:《冷暖岁月——一波三折的中苏关系》,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110]罗志刚:《中苏外交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1]刘杰诚:《毛泽东与斯大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112]刘杰诚:《毛泽东与斯大林会晤纪实》,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113]蒲国良:《中苏大论战的起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14]张树德:《蜜月的结束——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15]王海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6]张济顺:《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1943—1953)》,汪熙主编:《中美关系研究丛书》第18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7]黄利群:《中国人留学苏(俄)百年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118]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9]童大林、胡平著:《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0]武衡、杨浚编:《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12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122]王琦著:《当代中国美术》,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123]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124]胡星亮、张瑞麟:《中国电影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5]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126]王琦:《当代中国美术》,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127]李松编:《徐悲鸿年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28]廖静文:《徐悲鸿的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129]付焦:《中苏友好学会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5年。
    [130]沈喜阳:《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31]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32]户松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十七年”的传播与接受》,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133]刘艳萍:《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在新中国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34]易莉莉:《从马克西莫夫的“马训班”和罗工柳的“油研班”的油画教学思想看当今中国高校油画教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35]沈小滨:《试论中苏科技合作的历程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
    [136]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编:《战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60)——中俄(苏)关系学术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37]《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8]茅盾著:《我所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9]茅盾著:《苏联见闻录》,开明书店1948年版。
    [140]甘海岚编:《老舍年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41]秦川著:《文化巨人郭沫若》,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142]高陶著:《天涯萍踪——记萧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143]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4]曹谷冰:《苏俄视察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5]马蹄疾、李允经编著:《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46]戈公振著:《从东北到庶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7]梅兰芳著:《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148]胡蝶口述、刘慧琴整理:《胡蝶回忆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149]许姬传:《梅兰芳》,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50]周立波:《苏联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151]《曹靖华译著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2]曹靖华:《飞花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153]曹靖华:《曹靖华散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4]《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5]张望编:《鲁迅论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156]马蹄疾、李允经编著:《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57]《鲁迅书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158]《田汉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159]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160][苏]李福清著、田大畏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苏联(小说·戏曲)》,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61]《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2]《苏联红军在旅大》,大连史志办公室藏,1995年版。
    [163]《俄苏中国学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64]《内部参考》1950、1957年。
    [165]《时事手册》,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166]华东人民出版社编:《教师们的思想改造》,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167][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克罗斯科夫:《苏中关系(1945—1980)》,肖东川、谭实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168][德]迪特·海因茨希:《中苏走向同盟的艰难历程(1945—1950)》,张文武、李丹琳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69][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汪建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0][俄]列多夫斯基:《斯大林与中国》,陈春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71]曹靖华:《苏联文学帮助我们青年塑造新品质》,《中国青年》1952年第19期。
    [172]杜鹏程:《学习苏联文学的点滴回忆》,《延河》1957年11月号。
    [173]郝若瑜:《莱奋生、保尔·柯察金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文艺报》1957年第33号,11月24日出版。
    [174]廖承志:《演出保尔·柯察金的意义》,《人民日报》1950年9月20日。
    [175]余敏玲:《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到中国》,《俄罗斯研究》2003年第1期。
    [176]牛军:《近十年来中苏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中共党史资料》1993年第1期。
    [177]牛军:《论中苏同盟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78]刘建平:《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79]沈志华:《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80]沈志华:《历史考察: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对中苏经济关系的初步研究》,《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
    [181]沈志华:《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载《国际冷战史研究》2004年第1辑。
    [182]杨奎松:《中苏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的最初碰撞——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定为背景》,《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83]李巧宁:《“中苏友好话语”的构建:1949年—1960年》,《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1期。
    [184]袁宝华:《赴苏谈判的日日夜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85]张小曼:《张希曼与中苏文化协会》,《纵横》1999年第7期。
    [186]李利:《如何评价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真理的追求》1997年第8期。
    [187]黄利群:《建国初期流速教育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
    [188]孔寒冰:《并非一方选择的结果——论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产生》,《俄罗斯研究》2003年第2期。
    [189]李捷:《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党的文献》1998年第2期。
    [190]孙其明:《评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运动》,《同济大学学报》1999第1期。
    [191]孔寒冰:《“一边倒”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
    [192]孔寒冰:《苏联模式在中国是如何被强化的》,《俄罗斯研究》2002年第4期。
    [193]孔寒冰:《中苏关系史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评析》,《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2期。
    [194]沈志华:《试论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兼谈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的结构性弊病》,《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
    [195]沈志华:《中国在1956年10月危机处理中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96]沈志华:《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根据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97]沈志华:《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98]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视野》,《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5期。
    [199]孔寒冰:《人去曲未终——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的中苏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2期。
    [200]杨奎松:《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3期。
    [201]王善中:《五十年代我国外交方针的转变》,《党史研究资料》2001年第10期。
    [202]牛军:《毛泽东与中苏同盟破裂的缘起(1957—1959)》,《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2期。
    [203]浦国良:《中苏论战时期的中苏友好协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1期,2008年1月。
    [204]李丹慧:《20世纪60年代美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对美国情报委员会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05]牛大勇:《肯尼迪政府是怎样观察和对待中苏分歧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06]王蒙:《苏联文学的光明梦》,《读书》1993年第7期。
    [207]尹锡康:《1981年国外的中国文学研究·苏联研究中国文学概况》,《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2年。
    [208]戈宝权:《俄罗斯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欣赏》1985年第1、2期。
    [209]戈宝权:《“五四”运动前后俄国文学在中国》,《世界文学》1956年第4期。
    [210]戈宝权:《俄国和苏联文学在中国》,《翻译通讯》1984年第11期。
    [211]戈宝权:《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1959年第4期。
    [212]戈宝权:《冈察洛夫和中国》,《文学评论》1962年第4期。
    [213]戈宝权:《屠格涅夫和中国文学》,《世界文学》1983年第3期。
    [214]戈宝权:《托尔斯泰和中国》,《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15]戈宝权:《契诃夫和中国》,《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
    [216]戈宝权:《高尔基和中国》,《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
    [217]戈宝权:《马雅可夫斯基和中国》,《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18]戈宝权:《高尔基与中国革命斗争》,《文学评论》1961年第3期。
    [219]刘诗兵:《前苏联电影情结》,《大众电影》2006年第16期。
    [220]田保国:《三十年代的中苏文化交流》,《民国档案》2000年第2期。
    [221]奚静之:《苏联的美术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艺术报》2008-11-14。
    [222]张婷:《大众传媒与50年代苏联美术的全面输入》,《职大学报》2008年第1期。
    [223]高玉:《论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的革命文艺》,《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24]孟繁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来源与在中国的接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25]陈南先:《偏离与错位——对苏联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关系的反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26]邵大箴:《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浅见——兼谈俄苏美术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美术》1998年第9期。
    [227]朱印海:《试论苏联电影的文学诗意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28]戈小丽:《苏联歌曲和我们》,《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9年第8期。
    [229]张柏春、张久春、姚芳:《中苏科学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30]李曙豪:《对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认识》,《韶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231]于安东:《俄罗斯美术与中国油画创作及教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32]薛以平:《俄罗斯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张华清、徐明华教授访谈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第3期。
    [233]胡星亮:《1949—1976中外戏剧交流概论》,《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234]柳迪善:《苏联电影在中国——五十年代的考察》,《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235]吴涤:《毛泽东和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6期。
    [236]张萍:《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机构及其变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月报》、《中苏友好报》、《北京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
    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网站www.shenzhihua.net
    人民网www.peple.com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网站www.cpaffc.org.cn
    杨奎松个人网站www.yangkuisong.net
    冷战中国网www.coldwarchina.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