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文学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往往停留于或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或从文体学角度,探讨某一类文体自身的发展流变规律。文学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尤其是上古段的文学,基本上处于文史哲不分的状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学问,故需对汉代文学的总体情况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或者说立体交叉研究。而在阶级国家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地,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臣服于主流话语权、为主流意识言说的主流文学和背离主流意识、不受主流话语权控制的非主流文学也是共存的。这就为文学史的撰写者与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审视视角的要求。从考古出土文物及文献来看,汉代社会的非主流文学是丰富多彩的,且在民间拥有较为广大的活动空间,不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是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质的。长期忽视这种“暗流”,不是科学的态度,是会阻碍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的。本论文正是根据以上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将汉代疏离主流意识、权力话语的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相结合,在社会历史文化的立体视野中对汉代非主流文学这一“暗流”加以较全方位的观照与研究,力求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社会性的文学事实。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共四部分组成。
     在绪论中主要对汉代文学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梳理,并对本文的选题依据等相关问题作以交代。
     正文共分五章,此部分又分为两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汉代社会与汉代非主流文学综论,主要从汉代社会思潮和汉代社会风俗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汉代社会对汉代非主流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到第五章是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分文体对汉代非主流文学作具体的研究。
     第二章:汉代非主流叙事散文。本章主要对作为汉代非主流叙事散文代表的《史记》作以考察,从非主流视阈、非主流话语分析了《史记》非主流特质的表现。
     第三章、第四章:汉代非主流诗歌。此部分分为汉代非主流乐府歌诗、汉代民间歌谣、汉代文人五言诗、汉代铜镜铭文四部分。汉代非主流乐府歌诗部分,分析了汉代乐府与乐府歌诗的关系、汉代乐府歌诗世俗化的原因,进而从“战争咏叹与兵役惆怅”、“政治批判与道德控诉”、“爱情追寻与婚姻诉求”、“祸福无常与行乐长生”等几个方面归纳了汉代乐府歌诗的主题,考察了汉代乐府歌诗的非主流表现。汉代民间歌谣则在内容上分类并加以展开。汉代文人五言诗部分主要从本文界定的范畴内探讨了汉代非主流文人五言诗的主题、非主流表现和原因。此外,还对作为出土文献的汉代铜镜铭文作了粗略观照。
     第五章:汉代民间故事与小说。本章主要是对以韩朋故事与《焦仲卿妻》、《神乌赋》为代表的汉代民间故事进行叙事学研究,以及对汉代小说的一点说明。
     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对汉代各种文体非主流文学的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当主流的正统的经学文化及以汉大赋为代表的主流文学陷入困顿之时,正是非主流文学与其反映的非主流文化的活跃才保持社会不再萎顿,各阶层人士的生活不再困乏。长久以来的文学史往往着重记述主流文学,以主流文学的发展流变作为文学的发展流变,对于汉代非主流文学仅仅关注汉代民间乐府歌诗,都是不够客观和科学的。
     最后是附录部分,包括:
     1.《史记》与《尚书》相关章节对照表
     2.《饮马长城窟行》“蔡邕作”献疑
     3.已出土汉代常见铜镜类型与铭文简表
Han literary studies have been a hot academia. However, in a fairly long period of time, academia tends to stay in or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 Or from the Stylistics perspectives,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certain type of stylistic self-rheological law.Literary phenomenon is complicated, especially before the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literature, essentially regardless of the state of philosophy in literature, history, involving all aspects of learning, so be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literature, a comprehensiv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or Yue-dimensional cross-over study is needed. In the class, any one of the country's historical stage, there ar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non-mainstream ideology. Naturally, the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which is impacted b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submit to the right of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says for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and the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which departures from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and free from the control of the right of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is also co-exist. This presents a look at the requirements of perspective for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writers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relics and literature’s points of views, the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s of the Han society are rich and varied, and have a relatively large space for activities in civil society, and they have theirs own personality and traits ,whether in ideological or art. The long-term neglect of this "undercurrent" is not a scientific attitude,and it will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above factors of history and reality ,this paper Combins the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which departures from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and free from the control of the right of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Han Dynasty , compares with a full range of contemplation and research the "undercurrent", the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view of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 objective, and social literary truth.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body,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appendix.
     In the introduction ,we comb the major research in the Han Dynasty Literature briefly, and explain the basis of the paper’s topic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The body ,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overview about the Han Dynasty and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which compse the the first chapter.In this part,we discuss the impact of Han community on the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of the Han Dynasty mainly, in Social thought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Han social customs and cultural.
     The second part is compsed of Chapter II to Chapter V. In this part we make a specific study on Han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according the literary style.
     Chapter II covers non-mainstream nature of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In this part,we Study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mainly ,which i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Han non-mainstream narrative prose .We Explore the source of the non-mainstream of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Comparing Sima Qian'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before him,and analyse the non-mainstream characteristics i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in non-mainstream threshold and non-mainstream discourse.
     Chapter III and chapter IV deals with Han non-mainstream poetr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non-mainstream verse lyrics of the Han Dynasty, folk ballad proverb of Han Dynasty, literati Cource of poetry Han Dynasty, and Inscriptions of the Han Dynasty Bronze Mirror. In non-mainstream verse lyrics of the Han Dynasty,we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Yue Fu and Yuefu Poetry,and the reason of Yuefu Poetry of secularization , and then ummarize the theme of the Han Yuefu Poetry ,from the "war chant and the military melancholy," "political criticism and ethics complaints" , " search for love and marriage aspirations "," good and bad fortune impermanence and the pleasures longevity " , and then exam the performance of non-mainstream in Han Yuefu Poetry. The Han Dynasty folk ballad proverb is divided into Han Dynasty folk songs and Han folk proverbs, and the contents are expanded classifily. In Han literati Cource of poetry,we discusse the themes , the performance of non-mainstream and the reasons within the scope as defined in this paper .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also made a rough contemplation on Inscriptions of the Han Dynasty Bronze Mirror as unearthed documents.
     Chapter V covers Han Dynasty folk stories and novels. In the chapter ,we make a narrative research in a story with Han Peng and Jiao Zhongqing’s Wife ,and God Wu Fu which represent the Han Dynasty folk stories, as well as a description about the Han Dynasty novels.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By much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 a variety of styles of the Han Dynasty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this paper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fact, is started in folk. Han Dynasty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which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ivil societ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all the Han dynasty literature, whether it is accessible approach to life, or implied by the spirit of praise and abuse. For a long time, our history of literature tend to focus on account of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reg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instream literature as literature’s. Clearly ,it is not enough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Finally, the appendix, including:
     1.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and Shang Shu relevant sections of the control in Table
     2. Our River Banks Cai Yong as Doubts
     3. Have been unearthed in the Han Dynasty bronze mirror common type of summary table with the inscription
引文
①王传飞:文化的文学史文学的文化史——《两汉大文学史》评介[J].中国图书评论,1999(6):36。
    ②程世和: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中文系,2001:1。
    ①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J].文学遗产,2002(1):107。
    ①钱志熙:汉代乐府与戏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4。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总绪论》提出:“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野”的中国文学研究新理念,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③现在学界各种学术著作提到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一般均标注其出处为《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6卷65期(1929年),本文亦从之。但实际上《古诗十九首考》最初发表于1925年,上海《立达》(季刊)创刊号,当时即引起学界重视。
    ①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31。
    ②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J],文学遗产,2002(1):108。
    ①熊礼江: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5):88。
    ②关于《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将《吴越春秋》定为“历史小说”
    ①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37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3。
    ①董仲舒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黄老思想、法家思想、阴阳家思想,是一个在更高的阶段上融合了各家思想的更发展了的思想体系。”(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77、178。)董仲舒以儒学为支点,改造了孔子以来的传统儒学,将神秘主义注入儒学,“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见《汉书·五行志》),哲学研究学者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称为“新儒学”,已成学界定论,此处不赘述。
    ②关于汉武帝作《诏贤良》,董仲舒上“天人对策”之时间,各家有异说。此处采班固《汉书》中说法,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亦采元光元年说。
    ③《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诏书,中华书局2005年,如无特殊说明,本论文所引《汉书》文字,皆依此版本。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85。
    ⑤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1。
    ⑥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所引《春秋繁露》文字均采用《春秋繁露义证》本。
    
    ①汉末士人“与大一统政权的疏离”是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中的概括。
    ②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247。
    ①赵敏俐:汉代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索[J],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100。
    ②《中国风俗史·序例》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持此观点,本文采该说。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0。
    ②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
    ①康清莲: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7):25。
    ①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62。
    ②武帝诏书均见于《汉书·武帝纪》。
    ③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66。
    ④关于司马迁《报任安书》写作时间,本文采逯耀东说法,参见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8:92。
    ①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A],《观堂集林》卷十一[C],北京:中华书局,1959:506。
    ②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8:92。
    ③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71。
    ①汉高祖刘邦之前未有非贵族出身的天下统治者,商汤、周武、秦始皇得天下之前皆为诸侯,传说中的尧、舜、禹亦本为部落酋长。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中对此发感慨曰:“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暴虐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皆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馀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孝、献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够并冠带之伦。……”
    ②李长之认为《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最精彩、最炫耀人的文章了”,参见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③汉高祖得天下后,即下令让原属项羽的将领在奏折中只能称项羽为“项籍”,而不允许称其为“项羽”或“项王”(见《史记·汲郑列传》),足见对项羽的忌恨。高祖之后的汉代诸帝皆为高祖子孙,自不会喜爱项羽。
    ④陈曦:《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2。
    ⑤参见陈曦:《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2页。
    ①陈曦:《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3。
    ②明代思想家、史学家李贽在其《史评纲要》卷五中一再称赏项羽“忠厚”。
    ③陈曦:《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4。
    ④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79:277。
    ⑤陈曦:《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0。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79:278。
    
    ①参看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
    ②鲁金波:《史记》中的俗谚和民谣[J].贵州文史丛刊,1987(3):24。
    ③阮礼军:论《史记》对民间文学资料的吸收和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29。
    ①鲍广丽:试论《史记》引用谣谚的艺术[J].江淮论坛,1998(4):100。
    ①鲍广丽:试论《史记》引用谣谚的艺术[J],江淮论坛,1998(4):99。
    ①张明非: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前言[A],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②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9。
    ③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64。
    ①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8:83。
    ①“疾”与“罪”在上古汉语中意义相通,《周礼·春官》:“小祝掌小祭祀,……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逸周书·祭公解》:“汝无以厉□罪疾,丧时二王大功。”皆可证明。
    ②《说文》:“衵,日日所常衣。”
    ③[吴]韦昭:《国语》解叙,《国语》[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307。
    ④黄丽丽:《国语》的性质与价值——由出土文献引起的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5。
    ⑤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13。
    ⑥例如:《国语·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中“纂.修其绪”被司马迁改为“遵.修其绪”;“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在载入《史记·周本纪》时被口语化为“事神保民,无.不.欣喜”,此种例子颇多。
    ①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引《国语》皆引自[吴]韦昭注,明洁辑评《国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12月第1版。
    ②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5。
    ③司马迁时代尚无《战国策》之称,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后,方有《战国策》之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文献中有《战国纵横家书》,其记事时代相当于《战国策》,写作技巧与《战国策》相似又有不同。
    ④《汉书·武帝纪》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刘猛:论《史记》的故事情节[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
    
    ①陈曦:《史记》与周秦文化探索[M],北京:中华书局,2007:70。
    ②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5。
    ③[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46。
    ①[宋]苏辙:栾城后集·颍滨遗老传上[A],苏辙集[M]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1017。
    ②[金]王若虚:史记辩惑[A]滹南遗老集[M],丛书集成初编[Z],第205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78。
    ①阮礼军.论《史记》对民间文学资料的吸收和运用[D] :[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17。
    ②阮礼军:论《史记》对民间文学资料的吸收和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17。
    ③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66。
    ④徐晓青、邓文琪:《史记》与汉代民俗[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42。
    
    ①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7。
    ②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8。
    ③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按照班固《汉书·艺文志》等传统的观点,汉诗包括诗、赋两大部分,此为广义的汉诗;狭义的汉诗是不包括汉代赋作,仅为汉代诗歌,本文所讨论之汉诗为狭义的汉诗。
    ②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46。
    ③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C].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14。
    ④杨生枝:乐府诗史[M]傅更生序,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2。
    ⑤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20。
    ⑥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76。
    ⑦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4。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9。
    ②西汉汉武帝“立乐府”后,乐府机构保存、整理、创作、搜集了大量歌诗,这些作品均属于乐府歌诗,自不待言,西汉哀帝“罢乐府”后,以至东汉末年,虽无“乐府”之官署称谓,但礼乐制度基本上继承西汉,学界将与西汉乐府歌诗同等性质的东汉歌诗也称为“乐府诗”。下不赘述。
    ③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45。
    ④本文中依“先秦”称谓之例,将汉代之前的诸朝代与时期,统称为“先汉”,下不赘注。
    ⑤本文所引《礼记》文字皆采用《汉魏古注十三经》本,下不赘注。
    ①《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诏》。
    ②关于汉武帝“立乐府”的时间,《资治通鉴》卷十九载:“是岁(即元狩三年,笔者按),得神马于渥涯水中,上.方.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造为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弦次初诗以合八音之调。……”本文采该说。
    ③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44。
    ④《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①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64。
    ②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3。
    ③在西汉末汉哀帝罢乐府之前,宣、元二帝已经分别对乐府进行裁员:《汉书·宣帝纪》云:“四年春正月,诏曰:‘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今岁不登,已遣使者振贷困乏。其令太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使归就农业。’”,《汉书·元帝纪》载:“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④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中文系.2003:96。
    ①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中文系.2003:101。
    ②郜积意: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2。
    ③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3。
    ④关于此《天马之歌》的作年,《汉书》中《武帝纪》与《礼乐志》所记就有不同,有“元鼎四年”、“元狩三年”二说,本文于上文注释中即已提及,本文采“元狩三年”说。此诗作者为汉武帝,几无争议。
    
    ①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3。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45。
    
    ①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中文系.2003:109。
    ②郜积意: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2。
    ③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47。
    ①郜积意: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3。
    ②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A],古史辨(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47。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5。
    ①杜鹃:东汉祭祀中的乐舞[J].兰州学刊,2006(3):60。
    ②王守雪:东汉乐府诗歌的变异[J].殷都学刊,1994(4):56。
    ③温乐平: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94。
    ①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58。
    
    ①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85。
    ②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86、87。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297—303。
    ②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56。
    ①赵敏俐:汉代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J].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100。
    ②张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策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5(5):163。
    ③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74、175。关于《东光》,歧说颇多,赵敏俐认为郑文的解释最为可取(郑文:汉诗选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于其著作中采郑说,本文取郑、赵说,不赘论。
    ④如无特殊说明,本论文中所引汉诗文本皆出自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不赘注。
    ①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76。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75。
    ③汉武帝任用张汤等酷吏并非针对平民,而是针对地方豪侠,见洪煜《评汉武帝》(《史学月刊》2001.4)。
    ④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75、176。
    
    ①见赵敏俐:《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A],周汉诗歌综论[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64。
    ②赵敏俐:《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A],周汉诗歌综论[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79。
    
    ①[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8、109。
    ②参见《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
    ③参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④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77。
    
    ①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7。
    ②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8。
    ③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五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
    ④陈直:汉铙歌十八曲新解[J].人文杂志,1959(4):56。
    
    ①均参见《汉书·武帝纪》。
    ②徐仁甫:古诗别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9。
    ③赵敏俐:《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A],周汉诗歌综论[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76。
    ④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82。
    ①于琨奇:两汉田租征收方法与数量探析[J].安徽史学,1995(1):1。
    ②乔玲:西汉赋税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2006:11。
    ③木牍大致时代及文字隶定参见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J].文物:1974(7):49—63。
    ④乔玲:西汉赋税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2006:12。
    ①王彦辉:汉代的“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38。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82。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Z].北京:中华书局,1979:409。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五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740。
    ③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4、85。
    ④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5。
    ①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中认定《妇病行》、《东门行》、《孤儿行》、《相逢行》等歌诗为东汉作品,本文采该说。
    ②臧知非: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J],史学月刊,1997(2):20。
    
    ①臧知非: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J],史学月刊,1997(2):20。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90。
    ③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88。
    
    ①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91。
    ②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5。
    ③均见《后汉书·儒林传》。
    ①关于《白虎议奏》与《后汉书·班固传》所言的《白虎通德论》和今本《白虎通》是否为一书,“可参看吴则虞点校的清人陈立《白虎通疏证》后附庄述祖《白虎通义考》、刘师培《白虎通义源流考》等”,葛兆光采纳“其中关于《议奏》是原始记录,《白虎通》是总结撰述的说法”(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389页注释)。本文采葛兆光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89。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17。
    ④这些说法均见于《白虎通》。
    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91。
    ⑥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引《白虎通》文字皆采用《白虎通疏证》本。
    ⑦《白虎通·三纲六纪》引《礼纬·含文嘉》。
    ⑧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88。
    ⑨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91。
    
    ①学界一般认为《孤儿行》为东汉作品,本文采通说,不赘论。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91。
    ①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3。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83。
    ③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8。
    ④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持此种说法,本文采该说。(参见该书第267页:“经过宣帝,到元、成时期,今文经学及其阴阳灾异思想就取得了全面的统治地位。”)
    ⑤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8。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19。
    ①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所引《女诫》文本皆依《后汉书·列女传》班昭本传所录,下不赘注。
    ②赵会英:班昭与《女诫》[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6:26。
    ③见《汉书·宣帝纪》。
    ④见《后汉书·安帝纪》。
    ①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9。
    
    ①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200。
    ②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201。
    
    ①张世超师:七言诗的起源及相关问题今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5-42。
    ②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7。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05。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09。
    ②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5:24。
    ①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246。
    ①参见《后汉书·明帝纪》。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89。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89。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91。
    ⑤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22。
    ①赵壹与郦炎的诗,直接抨击社会,直斥现实,自身所表现的强烈批判性质具有明显的非主流性,本节不需多加讨论。
    ②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32。
    ①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前言[A].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4—26。
    ②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17。
    ③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16。
    ④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252、253。
    ⑤也恰恰正是由于诗篇中关注表达个人情感,关注自我个性的张扬,而弱化社会性,才导致《古诗十九首》等诗篇的大致时代难以确定。
    
    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②吕逸新:经学与汉代文体的生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1。
    ③此处所言“赋”当为被视作汉赋主流的散体大赋,骚体赋被汉人称为“辞”。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23。
    ③杨齐:汉魏诗学的嬗变——东汉晚叶诗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文学院,2007:23。
    ①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56。
    ②郭永利:汉代铜镜上的相思铭文赏析[J].丝绸之路,2000:s1。
    ③李新城:东汉铜镜铭文整理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2。
    ④陈直:汉镜铭文学上潜在的遗产[J].文史哲,1957(4):60。
    ⑤陈直:汉镜铭文学上潜在的遗产[J].文史哲,1957(4):60。
    ①本论文中镜铭释文先写原字后用括号注明通用字。已出土汉代铜镜类型与常见铭文列表见附录3。
    ②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07。
    ③李学勤:海外访古记[A],四海寻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7。
    ④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09。
    ⑤李新城:东汉铜镜铭文整理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137引《山左金石志》。
    ②参见郭庆文:从汉镜铭文论七言诗成立的时代[N](光明日报:1951.9.15);李立:汉代七言体铜镜铭文文体学意义初探[J](学术交流,2002.6:123-127);胡淑芳: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J](湖北大学学报,2005.4:481-484)等文。
    ③李立:汉代七言体铜镜铭文文体学意义初探[J].学术交流,2002(6):127。
    ②李立:汉代七言体铜镜铭文文体学意义初探[J].学术交流,2002(6):124。
    ①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A],顾颉刚民俗学论集[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80、281。
    ①裘锡圭先生释简文中“”为“韩朋”(详见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09-114),本文从该说。
    ②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A],中国出土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01。
    ③[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著/贾放译:故事形态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
    ①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9。
    ①[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4。
    
    ①罗振岳:《神乌赋》的符号学解释[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5):115。
    ②罗振岳:《神乌赋》的符号学解释[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5):115。
    ③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456。
    ①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166。
    1.汉魏古注十三经[M]中华书局影印相台岳氏家族本
    2. [吴]韦昭注,明洁辑评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标点本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90年
    5.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M]巴蜀书社1996年
    6. [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年
    7. [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年
    8.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年
    9.王先谦后汉书集解[M]中华书局1984年
    10.[汉]荀悦;[晋]袁洪两汉纪[M]中华书局2005年(张烈点校本)
    11.[清]汪文台辑、周天游校七家后汉书[Z]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M]中华书局2008年
    13.[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巴蜀书社1984年
    1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56年
    15.诸子集成[Z]中华书局1954年(世界书局版)
    16.[清]苏与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年(钟哲点校本)
    17.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中华书局1989年
    18.向宗鲁说苑校证[M]中华书局1987年
    19.赵仲邑新序详注[M]中华书局1997年
    20.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中华书局1992年
    21.[宋]司马光太玄集注[M]中华书局1998年(刘韶军点校)
    22.黄晖论衡校释[M]中华书局1990年(附刘盼遂集解)
    23.[清]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M]中华书局1985年
    24.[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注[M]中华书局1992年
    25.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2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7.[清]陈立白虎通疏证[M]中华书局1997年(吴则虞点校)
    28.[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中华书局1958年
    2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中华书局1983年
    30.[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Z]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四库本
    3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Z]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崇克宋淳熙本)
    32.[宋]章樵古文苑[Z]四部丛刊本
    3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1983年
    34.[宋]朱熹楚辞集注[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景元刊本)
    3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Z]中华书局1979年
    36.费振刚等全汉赋[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7.张震泽杨雄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8.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9.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M]中华书局1955年
    40.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41.[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2.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Z]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43.丛书集成初编[Z]中华书局1983年
    44.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Z]中华书局1983年
    45.[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Z]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46.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7.[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三秦出版社2006年
    48.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9.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50.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中华书局2005年
    51.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2.陈梦家尚书通论[M]中华书局2005年
    5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54.陈曦《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M]中华书局2007年
    55.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6.樊树志国史十六讲[M]中华书局2006年
    5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M]人民出版社1985年
    58.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9.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61.龚鹏程汉代思潮[M]商务印书馆2005年
    62.顾颉刚民俗学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3.顾颉刚中国上古史讲义[M]中华书局1988年
    64.顾森中国绘画断代史·秦汉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65.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6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M]文物出版社1993年
    67.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68.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文物出版社2001年
    69.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0.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文物出版社1984年
    71.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72.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73.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74.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76.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李学勤四海寻珍[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78.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79.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80.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M]东方出版社1996年
    8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2.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83.刘起釪尚书学史[M]中华书局1989年
    84.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M]商务印书馆2006年
    85.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M]凤凰出版社2008年
    86.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87.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画像砖与汉代社会[M]文物出版社1983年
    88.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M]人民出版社2006年
    89.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90.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中华书局1996年
    9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92.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93.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M]三联书店2008年
    94.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95.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6.倪其心汉代诗歌新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97.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中华书局2004年
    98.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M]大象出版社2000年
    99.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1979年
    100.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2.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3年
    103.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04.汤志钧等西汉经学与政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5.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06.王国维观堂集林[M]商务印书馆1940年
    107.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8.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0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0.萧涤非汉魏六朝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11.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M]中华书局2006年
    11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3.徐华两汉艺术精神嬗变论[M]学林出版社2003年
    114.徐仁甫古诗别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115.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6.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科学出版社1960年
    117.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8.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M]中华书局2006年
    119.杨生枝乐府诗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0.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1.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主编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22.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M]学林出版社1997年
    123.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东方出版社1997年
    124.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125.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2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阐释[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8.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9.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M]三联书店1990年
    130.张明非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1.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M]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2.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3.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4.赵敏俐周汉诗歌综论[M]学苑出版社2002年
    135.赵敏俐中国古代诗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6.郑文汉诗选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7.郑毓瑜性别与家园——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38.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作家出版社1954年
    139.朱光潜诗论[M]三联书店1984年
    140.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1.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译中国诗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43.[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4.[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5.[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6.[俄]弗·雅·普罗普著;贾放译故事形态学[M]中华书局2006年
    147.[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48.[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49. [法]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50.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2卷):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1. [美]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著;罗念生译诗学—诗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陈直汉镜铭文学上潜在的遗产文史哲1957.4
    2.余冠英关于《孔雀东南飞》疑义文学评论1961.2
    3.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7
    4.杨迅论《史记》的民间文学色彩南昌大学学报1980.2
    5.姚风林司马迁的文学观北方论丛1980.5
    6.雷树田试论李陵及其几首五言诗的真伪西北大学学报1981.1
    7.郑文论李陵《与苏武》三首诗的假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8.韩兆琦司马迁的审美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2
    9.邓乔斌浅析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83.2
    10.郑祖襄汉代鼓吹乐的起源及其类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
    11.袁伯诚试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讽谕文学理论的影响固原师专学报1984.1
    12.袁伯诚试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叛逆文学理论的影响固原师专学报1984.3
    13.葛晓音论汉乐府叙事诗发展原因和表现艺术社会科学1984.12
    14.王廷珍、袁家浚秦汉民歌和乐府诗音乐探索1985.1
    15.郑文《安世房中歌》试论甘肃社会科学1985.2
    16.叶幼明试论司马迁的美学思想求索1986.1
    17.雨山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试说语文学刊1986.1
    18.杨公骥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6.4
    19.范能船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及建安诗歌江淮论坛1986.4
    20.李炳海古诗十九首写作年代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21.鲁金波《史记》中的俗谚和民谣贵州文史丛刊1987.3
    22.赵敏俐汉乐府《陌上桑》新探江西社会科学1987.3
    23.赵敏俐论汉帝国的统一强盛与汉诗创作的繁荣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1
    24.阮忠人代冥灭,清音独远——《古诗十九首》艺术表现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2
    25.赵敏俐论两汉社会生活变化与诗歌创作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1
    26.孙绿江《史记》结构新探兰州大学学报1990.1
    27.杨莼两汉乐府初探曲靖师专学报1990.1
    28.赵敏俐论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辽宁大学学报1990.3
    29.张如倩、张启成古诗十九首创作时代新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4
    30.潘啸龙汉乐府的娱乐职能及其对艺术表现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0.6
    31.洛保生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河北大学学报1990增刊
    32.杨树增《史记》传记结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1
    33.杨广敏司马迁写作观念略论齐鲁学刊1991.1
    34.刘跃进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态势的形成——从古诗十九首及南明文学谈起社会科学战线1992.3
    35.李爽汉镜铭文种类文博1993.1
    36.曹道衡试论“铙歌”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3
    37.赵敏俐论汉代文人五言诗与汉代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战线1994.4
    38.王守雪东汉乐府诗歌的变异殷都学刊1994.4
    39.于琨奇两汉田租征收方法与数量探析安徽史学1995.1
    40.李延先《史记》、《汉书》对读评议扬州师院学报1994.2;1995.1;1996.1、3、4
    41.周洪论司马迁《史记》对民谚的运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
    42.曹道衡乐府诗二题齐鲁学刊1995.1
    43.谢发平《古诗十九首》结构意义初探唐都学刊1995.2
    44.刘方喜人生意义的诗意彰显——古诗十九首人生主题的生存本体论解读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4
    45.费振刚汉乐府和乐府诗歌神州学人1995.9
    46.解德枫个体生命的自觉——《古诗十九首》主题意义阐释南都学坛1996.2
    47.刘跃进有关《文选》“苏李诗”若干问题的考察文学遗产1996.2
    48.郭自虎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论《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与生命态度江汉论坛1996.4
    49.杨爱国汉镜铭文的史料学价值中原文物1996.4
    50.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文物1997.1
    51.臧知非汉代田租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史学月刊1997.2
    52.周宝宏汉简《神乌赋》整理和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2
    53.刘则鸣《古诗十九首》的孤独伤痛与汉末士人的生存焦虑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2
    54.王建华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西北大学学报1997.2
    55.马青芳《神乌赋》的生命价值观及其悲剧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3
    56.叶桂桐汉铙歌《石留篇》解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5
    57.熊礼江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武汉大学学报1997.5
    58.伏俊连从新出土的《神乌赋》看民间故事赋的产生.特征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西北师大学报1997.6
    59.洛保生汉乐府“采诗娱乐说”质疑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12
    60.郜积意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1
    61.谭家健《神乌赋》源流漫论中国文学研究1998.2
    62.邓乔斌《古诗十九首》三题洛阳大学学报1998.3
    63.章培恒、刘骏关于李陵《与苏武诗》和《答苏武书》的真伪问题复旦大学学报1998.3
    64.鲍广丽试论《史记》引用谣谚的艺术江淮论坛1998.4
    65.刘则鸣古诗十九首研究百年综述集宁师专学报1999.2
    66.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复旦大学学报1999.3
    67.姚小鸥巾舞歌辞校释文献1998.4
    68.江秀玲《史记》语言艺术刍议唐都学刊1999.3
    69.张斌荣汉武帝扩建乐府与西汉俗乐的兴盛广东社会科学1999.5
    70.曹晋《史记》百年文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2
    71.叶桂桐论《孔雀东南飞》为文人赋中国韵文学刊2000.2
    72.张强西汉乐府考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2
    73.李学勤、裘锡圭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文学遗产2000.3
    74.郭洪纪殉情文学的内涵与解构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3
    75.王彦辉汉代的“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76.郭永利汉代铜镜上的相思铭文赏析丝绸之路2000.S1
    77.龙迪勇反叙事:重塑过去与消解历史江西社会科学2001.2
    78.洪煜评汉武帝史学月刊2001.4
    79.赵敏俐重论汉武帝“立乐府”的文学艺术史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1.5
    80.徐晓青、邓文琪《史记》与汉代民俗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5
    81.龙迪勇事件:叙述与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82.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2002.1
    83.高萍《史记》人物传记叙事视角模式唐都学刊2002.1
    84.宗明华论赋之“俗”与“俗赋”——兼论尹湾汉简《神乌赋》文体上的承传及性质烟台大学学报2002.1
    85.党大恩《史记》与中国叙事传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3
    86.姚小鸥汉魏六朝曲唱文本的破译及其在乐府文学研究中的意义文艺研究2002.4
    87.赵敏俐《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文史2002.4
    88.李立汉代七言体铜镜铭文文体学意义初探学术交流2002.6
    89.康清莲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7
    90.付安、许广州《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
    91.吴贤哲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3
    92.张幼良20世纪《古诗十九首》研究述评贵州文史丛刊2003.4
    93.罗振跃《神乌赋》的符号学解释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5
    94.曾晓峰汉乐府创作主体之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
    95. [韩国]闵丙三汉代乐府诗里的神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4.1
    96.刘艺镜文化与道教之互动宗教学研究2004.2
    97.阎步克汉代乐府《陌上桑》中的官制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4.2
    98.刘猛论《史记》的故事情节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2
    99.王福昌汉代江南铜镜文化南都学坛2004.3
    100.王泽强论“乌”意象的蕴意及演化学术探索2004.3
    101.赵敏俐汉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4
    102.王凯旋汉代谣谚与世风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
    103.踪凡两汉故事赋的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2005.1
    104.姚小鸥《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文本类型与解读方法复旦学报2005.1
    105.张丑平论汉代杂史小说中的复仇意识与侠义精神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06.木斋初论古诗十九首产生在建安曹魏时代——从五言诗形成历程角度的探寻山西大学学报2005.2
    107.赵明正20世纪汉乐府研究述论(上)甘肃社会科学2005.2
    108.赵明正20世纪汉乐府研究述论(下)甘肃社会科学2005.3
    109.木斋初论古诗十九首产生在建安曹魏年代山西大学学报2005.2
    110.廖群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悉文史哲2005.3
    111.温乐平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简”向“崇奢”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112.木斋略论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和作者阶层山西大学学报2005.4
    113.陈才训汉代歌谣兴盛的原因天中学刊2005.4
    114.伏俊连汉代应用文形式的俗赋考论南京师大学报2005.4
    115.龙文玲汉《郊祀歌》十九章作者辨证学术论坛2005.4
    116.马永嬴、李岗谈谈阳陵出土的“宦者俑”考古与文物2005.4
    117.刘旭青《古诗十九首》为“歌诗”辨中国韵文学刊2005.4
    118.胡淑芳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湖北大学学报2005.4
    119.徐宝余汉代诗学理论的《诗》学母体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4
    120.赵敏俐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文学评论2005.5
    121.张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策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增5
    122.叶岗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的理论总结——《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标准与小说家文艺研究2005.10
    123.许继起宣、昭至新莽时期乐府述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
    124.黄丽丽《国语》的性质与价值——由出土文献引起的思考江苏大学学报2006.1
    125.廖群《先令券书》与《孔雀东南飞》悲剧释疑中国文化研究2006.2
    126.木斋古诗十九首“东汉”说质疑中华文化论坛2006.2
    127.苏羽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失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28.蔡彦峰论楚歌的体质特点及对汉乐府的影响云梦学刊2006.3
    129.杜鹃东汉祭祀中的乐舞兰州学刊2006.3
    130.郑方耕《汉书》中所反映的天人谐调论齐鲁学刊2006.3
    131.木斋试论曹植与古诗十九首的女性题材写作新疆大学学报2006.4
    132.王莉论“夸富”类题材汉乐府的官职问题殷都学刊2006.4
    133.胡晶《孔雀东南飞》中“孔雀”的原型阐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134.叶志衡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文学评论2006.5
    135.葛晓音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文学遗产2006.6
    136.吕红梅两汉时期忠君观念的泛化历史教学2006.6
    137.宋治民三面铜镜铭文释读补证考古与文物2006.6
    138.李祥伟《古诗十九首》研究述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39.陈斯怀由民间性到文人性——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貌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140.崔炼农《孔雀东南飞》文本考索江汉论坛2006.8
    141.王莉论歌舞曲《激楚》在汉代的流布及其成因济南大学学报2007.1
    142.王新从两汉乐府民歌看汉代民间诗人的关注热点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143.伏俊琏、杨爱军韩朋故事考源敦煌研究2007.3
    144.颜庆余乐府分类评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3
    145.钱志熙汉代乐府与戏剧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
    146.岳上铧走在行乐与悲观的边缘——从《古诗十九首》看汉代文人的人生关注社科纵横2007.5
    147.赵敏俐歌诗与诵诗:汉代诗歌的文体流变及功能分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6
    148.钱志熙汉乐府佚篇《河东蒲反歌诗》文史知识2007.12
    149.木斋《陌上桑》创作时间、作者考辨北方论丛2008.1
    150.木斋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山西大学学报2009.1
    151.梁国韬乐府起源新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
    152.赵敏俐汉代乐府官署兴废考论文献2009.3
    153.吕逸新经学与汉代文体的生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4
    154.齐天举由《饮马长城窟行》说到相和三调的解、艳和趋文学评论丛刊第31期
    155.赵敏俐汉代文人的乐府歌诗创作及其意义乐府学第一辑
    156.郭庆文从汉镜铭文论七言诗形成的时代光明日报1951.9.15
    157.赵敏俐楚歌、横吹鼓吹与相和歌在汉代的兴衰更替光明日报2006.12.29
    158.容庚敦煌本《韩朋赋》考《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周绍良等编《敦煌变文论文录》明文书局1985年
    159.沈培說“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简帛网2007.2.10地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20
    160.沈培《“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補記简帛网2007.2.22地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26
    161.岳丽颖《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探析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62.崔玲《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色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3.黄媛从汉画看两汉神仙观念的转化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4.乔玲西汉赋税制度研究南昌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5.赵会英班昭与《女诫》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6.张琳《古诗十九首》的人本转型——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67.阮礼军论《史记》对民间文学资料的吸收和运用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68.杨齐汉魏诗学的嬗变——东汉晚叶诗学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69.成东建《古诗十九首》与汉末士文化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0.路雪莉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1.徐国荣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南京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172.张侃汉代四言诗流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173.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扬州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74.崔炼农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75.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76.李新城东汉铜镜铭文整理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77.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