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明标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证明标准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长期以来困扰司法实务部门的难题,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要想界定刑事证明标准的概念,首先应明确刑事证明标准所适用的领域即刑事证明的概念及其特性,因此,刑事证明基本理论是研究的起点。由于刑事证明标准是一个多学科的问题,该项制度的确定,与秩序、效益等价值密切相关,为加深对其认识,运用交叉学科方法对之进行多维分析显得就很必要。刑事证明标准在适用主体、责任、对象及阶段上存在层次性,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立法存在缺陷,不符合诉讼规律,有完善的必要。两大法系有罪判决证明标准沿革及其特性告诉我们,证明标准是与一国诉讼文化传统、心理习惯密切相关的,移植该项制度应采取批判分析的态度,应结合我国诉讼实际,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的、双重意义上的证明标准。有罪判决、公诉与逮捕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诉讼行为,其事实要件设定得科学与否关涉犯罪事实的证明和人权保障,我国在这些制度的立法上虽具有一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仍需借鉴国外立法先进经验,结合诉讼实际进行重新构建。论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刑事证明概述”。为全面深入认识刑事证明,该部分从证明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刑事证明与诉讼证明及证明之间的关系,认为刑事证明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等证明主体在证明责任的作用和规制下,依照法定的程序,调查、收集、提供证据,对待证事实进行求证的诉讼活动。然后论述了刑事证明与查明、释明等邻近概念在证明标准要求上所存在的差别。最后探讨了不同种类的刑事证明与刑事证明标准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我国刑事证明标准概念研究”。该部分从哲学视角,探讨了刑事证明标准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形式真实与实质真实、证明的层次性方面的体现;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形成原因等方面论证了刑事证明相对性原理,论述了其与刑事证明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考察、评析刑事证明标准历史沿革即迷信真实、规定真实、判断真实的基础上,评析了我国学界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代表性观点,并主张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之进行了重新界定:证明主体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运用证据,针对证明对象,进行证明所应达到的程度,该程度因诉讼阶段不同、证明对象不同,所呈现的层次性亦不同,在证据的质和量上要求也不同。
     第三章“刑事证明标准之多维分析”。该部分采用交叉学科的方法,对刑事证明标准这一重要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价值论角度分析了刑事证明标准所具有的社会秩序、公平、人权保障及法益衡量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运用资源博弈理论、错误成本理论及道德成本理论分析了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价值;从法文化角度探讨了诉讼文化与刑事证明标准之间的一般联系,考察了西方国家诉讼文化对其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剖析了我国传统和现代诉讼文化对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思考了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完善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研究”。该部分首先评析了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的代表性观点,并主张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是指在广义的刑事证明过程中,即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不同的证明主体,在不同的证明阶段,针对不同的证明对象,提供证据进行证明所应达到的不同程度;探讨了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的理论基础,即证明主体、责任、对象及阶段任务的差异性;在考察域外立法与实践中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该项制度的构想。
     第五章“两大法系有罪判决证明标准比较研究”。该部分主要从比较法角度考察了英美法系的“排除合理怀疑”及大陆法系的“内心确信”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沿革及其内涵;分析了二者在认识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证明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别及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评析了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所具有诸如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缺陷,为我国批判吸收其立法、实践经验提供了理论铺垫。
     第六章“我国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研究”。该部分评析了我国立法上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特征及学界的代表性观点:客观真实说、主观真实说及法律真实说,并主张以事实的主客观性原理为基础,重构我国主客观相结合双重意义上的刑事证明标准,即“排除合理怀疑的唯一性”、“高度确信的优势证明”(例外情形),重点论述了我国构建死刑判决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价值及障碍,建议将其量刑证明标准确定为“确定无疑的唯一性”。
     第七章“我国公诉证明标准研究”。该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了两大法系的公诉证明标准,即英国的“预期可予定罪"、美国的“合理的根据”、德国的“有足够的事实根据”、法国的“充分的证据”和日本的“有犯罪嫌疑”,分析了两大法系公诉证明标准的共同特征,评析了我国公诉证明标准的优点和缺陷,提出应坚持高标准、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完善我国该项制度,并建议将之确定为“证据确实、充分的唯一性”。
     第八章“我国逮捕证明标准研究”。该部分从比较法角度考察了两大法系的逮捕证明标准,即英国的“合理根据”、美国的“可成立理由”、德国的“逃亡嫌疑"和“急迫的犯罪嫌疑”、日本的“相当理由”和“充分理由”,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评价了我国逮捕证明标准所具有的客观性、层次性优点和模糊性、缺乏比例性缺陷,提出应坚持高标准、客观性、经济性原则完善我国该项制度,并建议将之确定为“充足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和“紧迫的犯罪嫌疑”。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is a theoretic issue of the utmost concern,as well as a thorny problem bewildering China's agencies of judicial practice.As a result of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order, beneficial results and other values,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t by an interdisciplinary means.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a standard of proof amalgamat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lements is supposed to be established in light of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guilty sentences based on both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as well as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Guilty sentences,public prosecution and arrest are significant act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criminal procedure,and the criteria of proof for them need to be reestablished in line with China's actual criminal procedure.This dissertation falls into eight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Ⅰ,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iminal proof,procedural proof and ordinary proof,gives the definition of criminal proof,expounds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criteria of proof for such similar definitions as criminal proof and ascertainment(fact finding),and probes in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criminal proof and the criteria of proof for them.
     ChapterⅡ,A study of the definition of China's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It explai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evaluates the representative opinions on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in China's academic circles,and suggests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by means of combining subjective elements with objective elements.The degree of proof varies in grad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iation in periods of procedure and objects of proof,as well as in the demand for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vidence.
     ChapterⅢ,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This chapter analyzes,by an interdisciplinary means,such values as social order,justice,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dissects the impact of China's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procedure on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and elucidates the tendency for the consummation of China's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ChapterⅣ,A research into the grad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The chapter evaluates the representative opinions on the grad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author,the grad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indicates that during such procedural periods as criminal investigation,public prosecution and adjudication,the degree of proof var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bjects, periods and objects of proof.Then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theoretic basis of the grad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namely,t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ubjects,objects and burdens of proof,along with the tasks in various procedural periods.Finall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proposal on the consummation of China's grad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ChapterⅤ,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guilty sentences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This chapter reviews in retrospect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which is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guilty sentences in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and "inner conviction," which is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guilty sentences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the aforesaid two standard of proof,as well as their tendency to merge into one.
     ChapterⅥ,A study of China's standard of proof for guilty sentences. It diss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egislative standard of proof for guilty sentences,as well as the representative opinions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and advocates the reestablishment of China's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of by integrating subjective elements with objective elements,namely, the "uniqueness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and the "predominant proof of high conviction(by way of exception)."
     ChapterⅦ,A study of China's standard of proof for public prosecution.Based on probing into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public prosecutions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such as prospect of conviction,probable cause,sufficient evidenc and suspicion,The autho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a's standard of proof for public prosecution,suggesting its being fixed as the "uniqueness based on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evidence."
     ChapterⅧ,A study of China's standard of proof for arrest.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arrest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evaluates the merits (objectivity and gradation) and demerits(ambiguity and disproportionateness) of China's standard of proof for arrest,and advocates its being fixed as "facts of crime being proved by sufficient evidence," and "emergency suspected crime."
引文
[1]详见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9页。
    [2]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31-52页。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第114-120页。卞建林,郭志嫒:《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167-176页。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4-25页。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第18卷第6期,第119-127页。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第60一72页。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陈瑞华:《对证明标准问题的一点思考》,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0、21页。汪建成,孙远:《刑事证据立法方向的转变》,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24-44页。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269页。熊秋红:《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第79-85页。
    [1]截止2008年3月3日晚九时许,通过中国期刊网跨库精确检索,单独用“刑事证明标准”这一关键词,就可查到118篇文章,还有硕士论文,据本人了解已有以此为题的博士论文面世,还有学者准备以此为题出版专著,正在紧锣密鼓之中。
    [2]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证明标准》,载《检察日报》2002年3月26日。
    [3]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陈瑞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反思》,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3期,第3页。
    [5]白建军:《论法律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32页。
    [1]详见[英]威廉·涅尔,玛莎·涅尔著:《逻辑学的发展》,张家龙,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11月版,第485-540页。
    [2]《新华词典》(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141页。
    [3][前苏联]阿斯姆斯:《关于证明与反驳的逻辑学说》,臧之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年版,第2页。
    [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1]《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2][日]田口守一著,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3]陈一云主编:《证据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4]程荣斌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196页。
    [5]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169页。
    [6]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1]武延平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2]裴苍龄著:《证据法学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3]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2002年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4]刘金友主编:《证据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5]黄栋培著:《民事诉讼法释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465页。
    [6]林山田著:《刑事程序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72-373页。
    [7]《诉讼法大辞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239页。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2]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2002年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3]陈计男著:《民事诉讼法论》(上),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版,第452页。
    [4][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48页。
    [5]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1]详见郭志远:《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载《中国律师》2008年第1期。
    [1]参见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17页。
    [2]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张卫平,陈刚编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2]谢怀杖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3][日]中村英朗著:《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4][荚]马丁·P·戈尔丁著:《法律哲学》,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0页以下。
    [1]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1][日]石井一正著:《日本实用刑事证据法》,陈浩然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4、5页。
    [2]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51页。
    [1]最判昭和23(1948)年8月5日刑集第2卷第9号第1123页。转引自[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泫》,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2]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579-580页。
    [1]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39页。
    [1]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51-152页。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2]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56页。
    [2]黄栋培著:《民事诉讼法释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465页。
    [3]吴学义编著:《民事诉讼法要论》,台湾中正书局1979年版,第162-163页。
    [4]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5页。
    [1]《新华词典》(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68页。
    [1]Black Law Dictionary,5~(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p.1102.
    [2]Black Law Dictionary,5~(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p.p.1093.1094.
    [1][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2][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3]起诉书中明确记载的特定诉因,即犯罪事实就是法院的审判对象,同时也是被告人防御的对象。但是,在诉讼进展过程中,如果不变更当初的诉因,那么该诉因就是审判的对象,其他的犯罪事实就不能成为审判的对象。要追诉与诉因不同的犯罪事实时,只能另行起诉。见[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1]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77页。
    [2][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3]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4]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361页。
    [1]台湾刑事诉讼法第273条第1款规定,除被告所犯为死刑、无期徒刑、最轻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辖第一审案件者外,于前条第一项程序进行中,被告先就被诉事实为有罪之陈述时,审判长官得告知被告简式审判程序之旨,并听取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及辅佐人之意见后,裁定进行简式审判程序。
    [2]台湾刑事诉讼法第449条规定,第一审法院依被告在侦查中之自白或其他现存之证据,已足认定其犯罪者,得因检察官之声请,不经通常审判程序,迳以简易判泱处刑。但有必要时,应于处刑前讯问被告。前项案件检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诉,经被告自白犯罪,法院认为宜以简易判泱处刑者,得不经通常审判程序,迳以简易判泱处刑。依前二项规定所科之刑以宣告缓刑、得易科罚金之有期徒刑及拘役或罚金为限。
    [3]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4]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5]祥见德国刑事诉讼法证人(第48-71条)、鉴定人(第72-85条)、勘验(第86-93条)及文书证件(第249-256条)之规定。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79页。
    [1]The trier of fact must believe that it is more probable that the fact is true or exists than it is that it does not exist.See:Gellhorn,p.270 & Oregon Jury Instructions 22.02.
    [2]笔者此处之所以特别提出司法人员的证明,意在强调法院不是证明主体。
    [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周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2]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61.
    [3]陈计男著:《民事诉讼法论》(上)(增订三版),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版,第453页。
    [4]如将汽车驶入人行道,将他人撞伤:外科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后,将手术刀和医用纱布遗留在体内。
    [1]陈计男著:《民事诉讼法论》(上)(增订三版),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版,第454页。
    [1]裴苍龄:《证据法学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2]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120页。
    [3]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1期,第75页。
    [1]张志铭:《裁判中的事实认知》,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台湾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53页。
    [3]陈健民著:《刑事诉讼法要论》,台湾政策基金研究会2007年出版,第33页。
    [4]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55条第2项规定:“法院在此范围内(此乃指起诉书中所载之事项)有权利义务独立行使调查职权”。第224条第2项规定:“法院为了调查真相,依职权对所有对判决有重要之事实或证据加以调查”。见:[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115页。
    [1]《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页。
    [2]《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1]毛泽东:《矛盾论》,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280页。
    [2]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85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1]《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1]《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页。
    [2]《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2页。
    [3]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4]蔡墩铭著:《刑事证据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60页。
    [5][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听、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根据诉讼上的证明的特征,首先可以把证明分为理论证明和历史证明。前者是自然科学使用的概念;后者是法律学使用的概念。见[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2]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3]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689页。
    [4]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1.p120.
    [1]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691页。
    [2]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689-690页。
    [3]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2]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584页。
    [3]Jerome Frank,The Judging Process and the Judge's Personality,at Robert M.Cover and Owen M.Fiss,The Structure ofProcedure,The Foundation Press,1979,p.p.183,187.转引自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337-341页。
    [1][美]卡尔·N·鲁埃林著:《普通法的传统》,陈绪刚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2]袁祥:《每一起死刑案件都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载《光明日报》2006年11月9日。
    [3]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4][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Rule 37.(Failure to Make or Cooperate in Discovery;Sanctions)(b).
    [2]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3]澳大利亚联邦《1995年证据法》第140条规定:“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为或然性权衡(balance of probabilities),证明案件达到或然性权衡时,法院应裁决当事人的案件已得到证明。”SECT 140 Civil proceedings:standard of proof(1) In a civil proceeding,the court must find the case of a party proved if it is satisfied that the case has been proved on the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4]Muller,Kirkpatrick.Evidence(second edition),Aspen & Business,1999.p.145.
    [1]该三种概念来源于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4页。樊崇义教授认为迷信真实、形式真实和主观真实在实质上与文中三个概念同义。参见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第117页。笔者于此文中对三个概念加以详述。
    [2]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物证”发展的基石,“物证”手段是科学技术支撑的司法证明手段。科技的发展促使“科学证据”的产生。参见孙冲:《司法证明与科学发展》,载《证据学论坛》(第一卷),何家弘主编,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471页。
    [3]裴苍龄著:《证据法学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
    [1]《萨利克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年5月版,第34页。
    [2]。同样的审理方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审理结果也不相同。在古巴比伦王国,若被告被投入水中,若沉于水中,则被认为神要惩罚他,那么他的陈述是虚假或者他是有罪的,然而日尔曼民族正相反,因为日尔曼人认为水是纯洁的,被告人沉入水中,则说明他被纯洁的水神所接受,所以该人是清白的;若浮于水,则结论正相反。参见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页。
    [3]参见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4]《论衡·是应》
    [5]杨怀英主编:《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6]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页。
    [1]Frederick G.Kempin.Historical to Anglo-American Law,West Group 2001,p.61.转引自汪海燕著:《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64页。
    [2][美]梅里曼著:《大陆法系》,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行,第39页。
    [3]转引自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2002年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转引自陈一云主编:《证据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0页。
    [2]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页。
    [3]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4]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页。
    [1]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48页。
    [2]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92页。
    [3]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20页。
    [4]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第114-120页。
    [5]宋世杰等:《刑事诉讼的双重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77页。
    [1]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44页。
    [2]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3]卞建林等:《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173页。
    [4]龙宗智:《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119页。
    [5]汪建成:《理想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6]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第60-61页。
    [7]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40页。
    [1]陈健民著:《刑事诉讼法要论》,台湾政策基金研究会2007年版,第32页。
    [2]陈健民著:《刑事诉讼法要论》,台湾政策基金研究会2007年版,第32页。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载《列宁选集》(第二卷),第219页。
    [4]马克思:《反杜林论》,载《马克思选集》(第三卷),第125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273页。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载《斯坦福法律评论》,1999年,第51卷,第1508页。
    [3]转引自[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参见程荣斌:《内地的刑事证据制度》,见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5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美]摩根著:《证据法之基本问题》,李学灯译,台湾世界书局1982年版,第48页。
    [3]陈瑞华:《对证明标准问题的一点思考》,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0页。
    [4]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102页。
    [1]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172页。
    [2]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30页。
    [3]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4]参见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5]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1999年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6][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9页。
    [1]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19.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193页。
    [2][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51-296页。
    [1]王圣扬:《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论略》,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第57页。
    [2][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3]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前述是个客观性的标准,后者是个主观性的标准。
    [1][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法学阶梯》,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不公感》,1949年版,第13-27页。转引自[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2][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1][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2]蔡墩铭著:《刑事诉讼法论》(增订五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版,第26页。
    [1]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1]孙艳:《价值冲突的权衡与选择--论卧底侦查》,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2期,第7页。
    [2]林山田著:《刑事程序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7页。
    [1]林山田著:《刑事程序法》(增订四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页。
    [2]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页。
    [3]Rule 102.(Purpose and Construction):These rules shall be construed to secure fairness in administration,elimination of unjustifiable expense and delay,and promo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evidence to the end that the truth may be ascertained and proceedings justly determined.
    [4][美]拉费弗等著:《美国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1][日]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3][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1]一个博弈(game),就是参与者(participant)在其中作出策略性决策的情境--也就是考虑到了每个其它参与者的行动和反应后作出的决策。博弈论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决定每个参与者的最优策略。参见[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王世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466页。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3][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2][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3]经济学家强调的第三方面的成本是做某件事的额外成本,即经济学家所说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用来与做这件事的(额外)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s)进行比较的。我们所做的最困难的决策不是是否做某件事,而是应该多做一些还是少做一些。参见[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上册,第二版),粱小民,黄险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1]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1.pl20.
    [2][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3][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4][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1][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2][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3]刘昊阳著:《诉讼证明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429页。
    [1][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2][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3]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4]汪建成:《刑事诉讼文化研讨》,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第57页。
    [1]汪建成:《刑事诉讼文化研讨》,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第62页。
    [2][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3][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1]R·S·唐尼:《作用和价值》,1971年版,第71页。转引自[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2]雷德大法官在“沃纳诉首都警察专员署案”(1968)中的判决。转引自[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3]《苏格兰法律评论》,第3卷,第131页。转引自[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4]THE MAGNA CARTA 39.No freemen shall be taken or imprisoned or disseised or exiled or in any way destroyed,nor will we go upon him nor send upon him,except by the lawful judgment of his peers or by the law of the land.
    [1]《人身保护法令》序言对之进行了规定。Habeas Corpus Act:An act for the better securing the liberty of the subject,and for prevention of imprisonments beyond the seas.
    [2]Amendment v,No person shall be held to answer for a capital,or otherwise infamous crime,unless on a presentment or indictment of a grand jury,except in cases arising in the land or naval forces,or in the militia,when in actual service in time of war or public danger;nor shall any person be subject for the same offense to be twice put in jeopardy of life or limb;nor shall be compelled in any criminal case to be a witness against himself,nor be deprived of life,liberty,or property,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3]Section 1.All persons born or natur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thereof,are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of the state wherein they reside.No state shall make or enforce any law which shall abridge the privileges or immunities of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nor shall any state deprive any person of life,liberty,or property,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nor deny to any person within its jurisdiction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s.
    [4]M.R.Damaska,"Evidentiary Barriers to Conviction and to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973) 121 U penn.LRS06.
    [1][美]马丁·P·戈尔丁著:《法律哲学》(中译本),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2、236、240页。
    [2]Jenny McEwan,Evidence an the Adversary Process,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p.2.3.
    [3]J·Jackson,"Two Methods of Proof in Criminal Procedure"(1988)51 MLR p.249.
    [4]Jenny McEwan,Evidence an the Adversary Process,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5.
    [5]Jenny McEwan.Evidence an the Adversary Process,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4.
    [1]P.D,The Judge Oxford Universiy Press,Oxford,1979,p.61.
    [2]具体内涵参见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5-376页。
    [3]有学者认为,以“法统”为标准,可以将人类法律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宗教主义型、伦理主义型和现实主义型。参见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9-370页。
    [4]所谓宗法制,就是自西周时期创立的根据亲属关系的长幼、嫡庶、远近来决定政治上不同的地位或权利关系,实现国家政治机器与王族的家族组织结构合一的制度。与之相适应的国家的维系和统治章法,即所谓“宗族章法”,就是宗法伦理原则。宗法伦理原理曾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法律传统,决定了中国法律传统的性格与特征。参见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5]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载《朱子全书》,朱杰人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57页。
    [6]《唐律疏议·断狱》“讯囚察辞理”条。
    [1][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2][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第5页。
    [3][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第5页。
    [4][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证明标准》,载《检察日报》2002年3月26日。
    [2]阮方民,封利强:《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混合标准》,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5期,第144-145页。
    [1]每一阶段对应的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如何,详见王圣扬:《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论略》,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第59页。
    [2]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23页。
    [3]张建武:《构建层次性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74页。
    [1]德国民事诉讼法(ZPO)第287条与第286条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推论的确实性”和“结果的确实性”的区别。所谓“推论确实性”是指从证据推导出所要证明的具体事实(证明主题)的盖然性。而“结果确实性”是指对于该证据调查的结果已经很少能够为新证据推翻的情形,也就是说当事人作为证明手段的证据方法已经达到了穷尽的程度。参见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博士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第7页。
    [2]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博士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第12页。
    [3]蔡墩铭著:《刑事证据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47页。
    [1]汪海燕,范培根:《论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从证明责任角度的思考》,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第83页。
    [2]何家弘教授认为,在不同种类的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也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在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在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可以是略低的“明确证据的证明”:在适用死刑的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则应该是更高的“排除一切怀疑的证明”。参见何家弘:《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第12页。笔者认为,从案件繁简程度、公正及效率角度考虑,这种观点值得支持。
    [3]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0.
    [4]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52页。
    [5]汪建成著:《理想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00页。
    [1]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明标准》,《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第77页。
    [2]Peter Murphy.A 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four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1992,p.104.
    [3]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4][德]汉斯·普维庭著:《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6、27页。
    [5]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1]Sir Rupert Cross.F.B.A.,D.C.L: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1979.p.85.
    [2]Sir Rupert Cross.F.B.A.,D.C.L: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1979.p.86.
    [3]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4][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8-649页。
    [5]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44页。
    [1]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44页。
    [2]Sir Rupert Cross,F.B.A.,D.C.L.Evidence(fifth edition).London Butterworths.1979.p.88.
    [3][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1]参见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2]此为德国刑事诉讼立法上概念。参见[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3]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4][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5][德]莱奥·罗森贝克著:《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6]杨建华著:《民事诉讼法实务问题研究》,台湾广益印务局1985年版,第258页。
    [1]Section.76.(2) If,in any proceedings where the prosecution proposes to give in evidence a confession made by an accused person,it is represented to the court that the confession was or may have been obtained-(a)by oppression of the person who made it;or(b)in consequence of anything said or done which was likely,in the circumstances existing at the time,to render unreliable any confession which might be made by him in consequence thereof,the court shall not allow the confession to be given in evidence against him except in so far as the prosecution proves to the court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that the confession notwithstanding that it may be true) was not obtained as aforesaid.
    [2][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51页。
    [1]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
    [2]Muller Kirkpatrick.Evidence(second edition),Aspen Law and Business.1999,p.145.
    [3]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78.
    [1]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54.
    [2]“波音公司诉西普曼”,《联邦高等法院判例汇编》(第二版),第411册,第365页,第374页,第五巡回法院,1969年。转引自[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
    [3]“史密斯诉贝尔电话电报公司”,载《大西洋地区判例汇编》,第153册,第477页,宾西法尼亚州,1959年。转引自[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
    [4]“史密斯诉贝尔电话电报公司”,载《大西洋地区判例汇编》,第153册,第477页,宾西法尼亚州,1959年。转引自[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
    [1]FRE 104(a) Questions of admissibility generally.-Preliminary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a person to be a witness,the existence of a privilege,or the admissibility of evidence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court,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subdivision(b).In making its determination it is not bound by the rules of evidence except those with respect to privileges.
    [2]在英国刑事审判程序中,对自白自愿性的证明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3]Muller Kirkpatrick.Evidence(second edition),Aspen Law and Business,1999,p.146.
    [4]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4.
    [5]“斯配诉兰德尔”,《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汇编》,第357册,第513、525-526页,1958年。转引自[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9页。
    [6]参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汇编》,第397册,第358、364页,1970年。转引自[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9页。
    [1]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1页。
    [2]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59页。
    [3]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4]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383页。
    [1]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 122.
    [2][1943]1 KB 607,CCA.See:[1943]1 KB 607,at 612.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blin.2000,p.95.
    [3][1943]1 KB 607,at 612.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blin.2000,p.95.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2]SECT 141(Criminal proceedings:standard of proof)(2) In a criminal proceeding,the court is to find the case of a defendant proved if it is satisfied that the case has been proved on the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3]见波兰刑法典第3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See: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1.
    [4]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1.
    [5][英]·W·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48页。
    [1]Glanville Williams,The proof of Guilt,Stevens&Sons Limited,1963.转引自聂昭伟:《刑事诉讼证明问题的实体法依据--兼论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第83页。
    [2]Ratanlal and Dhirajlab.the Law of Evidence,Wadhwa Sales Corporation,1984.转引自聂昭伟:《刑事诉讼证明问题的实体法依据--兼论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第83页。
    [1]参见[德l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第207页。
    [2]实体法上的事实包括:犯罪事实(构成要件事实、处罚条件事实)和犯罪事实以外的事实(影响法律上构成犯罪的事实、法律上加重减免理由的事实、酌情减轻处罚或缓期执行条件的事实)。诉讼法上的事实包括:作为诉讼条件的事实、作为诉讼行为要件的事实、证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事实和诉讼法上的其他事实。
    [3][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4][日]松岗正章:《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载《法学译丛》1981年第5期。转引自熊秋红:《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第80页。
    [5]熊秋红:《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第81页。
    [6]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5页。
    [1]Lego v.Twomey,404 U.S 477,489(1972)(the prosecution must prove at least by a preponderance of the evidence that the confession was voluntary).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对有罪与否必须以无庸置疑的程度证明,但对自白出于任意性以较低的证明程度(证据优势)标准,不会影响有罪与否的证明标准。转引自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7页。
    [2]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3]Sartori[1961]Crim.L.R.397(Edmund Davis J.).See: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62.
    [4]Section.76.(2) If,in any proceedings where the prosecution proposes to give in evidence a confession made by an accused person,it is represented to the court that the confession was or may have been obtained-(a)by oppression of the person who made it;or(b)in consequence of anything said or done which was likely,in the circumstances existing at the time,to render unreliable any confession which might be made by him in consequence thereof,the court shall not allow the confession to be given in evidence against him except in so far as the prosecution proves to the court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that the confession notwithstanding that it may be true) was not obtained as aforesaid.
    [1]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62.
    [2]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6页。
    [3]相关论述参见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122页。
    [1]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2]Section 8.(As to comparison of disputed writing.) Comparison of a disputed writing with any writing prov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judge to be genuine shall be permitted to be made by witnesses;and such writings,and the evidence of witnesses respecting the same,may be submitted to the court and jury as evidence of the genuineness or otherwise of the writing in dispute.
    [3]在Angeil案中,被告人拿着一个包裹去一座公寓的前门,假装从邮局回来。当门打开的时候,他袭击了房主并试图抢劫。控方试图提供在包裹上发现笔记与在被告人处和家里发现的信件上的笔记比较的证据。结果是对信件上的笔迹的许容性存有异议。该证据的许容性产生于第8部分规定。依据民事证明标准,法官作出指示,认为该书证具有许容性。上诉法院根据制定法发展的历史,即1854年《普通法程序法令》(Common Law Procedure Act 1854)可适用于刑事法庭,支持了法官的裁决。因此法官说:“不论语言上的证明标准的含义是什么,当这些语言仅在1854至1865年间在民事法庭适用,当根据1865年的法令规定,将同样的规定适用于刑事法庭时,同样的标准即可适用,证明使法官认为该证据真实即成立。这个裁决遭到人们批评的原因在于,依据证据形成的链条形成的确信,是建立在裁决法官使用盖然性平衡证明标准的结果。见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63.
    [4]在Ewing案中,一个组成完全不同的法庭不支持Angeil案。上诉法官认为Angeil案的法官在适用证明标准上是错误的。法庭的推理是,由于第8部分并没有对证明标准的运用作出任何规定,证明标准是为普通法所规定。法官认为,如果对书证的真实性有合理怀疑的话,那么,案件就没有得到证明。因此,法庭不同意Angeil案中法庭的推断,因此认为,在刑事审判中,当笔记被用来依据第8部分进行比较时,应当证明至使法官相信为真实的程度,证明标准应为普通的刑事证明标准,即排除合理怀疑。见: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64.
    [1]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64.
    [2]SECT 142(Admissibility of evidence:standard of proof)(1 )(b)any other question arising under this Act;have been proved if it is satisfied that they have been proved on the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3]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8页。
    [4]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3.
    [1]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41页。
    [2]美国法规定了证明标准的8个阶段:(1)absolute certainty(绝对的确实性),(2)proof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3)clear,strong and convincing proof(明确的、强有力的、有说服力的证明),(4)proof by a 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证据优势的证明),(5)prima facie proof(基本确实的证明),(6)probable cause(相当的理由),(7)reasonable suspicion(有理由的怀疑),(8)mere suspicion(单纯的怀疑)。参见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3]日本学者中岛弘道先生将心证划分为四个层次:参见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平衡--外国民事诉讼研究引论》,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
    [1]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第61-62页。
    [2]何家弘:《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第12页。
    [3]参见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00页。
    [4]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第62页。
    [1]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19.
    [2]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p.54.
    [1]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1.p.120.
    [2]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1.p.120.
    [3]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明标准》,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第78页。
    [4]Mueller and kirk patric.Evidence(second edition).Aspen law & Business,1999,P.145.
    [5]Model Penal Code,1.12.(Proof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Affirmative Defenses;Burden of Proving Fact When Not an Element of an Offense;Presumptions) I think it's interesting that you need to prove each element of the offense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What are the elements of a typical crime? "In the absence of such proof,the innocence of the defendant is assumed."Does this mean that if there is such proof that the innocence of the defendant is not assumed? I thought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was that you were assumed innocent until you were convicted,but then again,the common saying is that you are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in a court of law"...so maybe you're guilty as soon as proof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is presented,but before you're convicted.
    [1]SECT 141(Criminal proceedings:standard of proof)(1) In a criminal proceeding,the court is not to find the case of the prosecution proved unless it is satisfied that it has been proved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2]陈永生:《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50页。
    [3]陈永生:《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50页。
    [4]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明标准》,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第78页。
    [5]陈永生:《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50页。
    [6]陈永生:《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50页。
    [1]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i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0.
    [2]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1.
    [3]Summers[1952]1 ALL ER 1059.See.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t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1.
    [4]Miller v.Minister of Pesions[1947]ALL ER 372 at 373.See.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 121.
    [5]Miller v.Minister of Pesions[1947]ALL ER 372 at 373.See.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 121.
    [1][英]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李启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2][英]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李启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3]Summers[1952]1 ALL ER 1059.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3.
    [4]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3.
    [5](1976) 63 Cr App R7,CA.See.The Modem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hlin.2000,p.92.
    [1](1952) 36 Cr App R 14 at 15.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blin.2000,p.93.
    [2][1955]2 QB 600,CCA.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hlin.2000,p.93.
    [3](1973) 58 Cr App R 177.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hlin.2000,p.94.
    [4](1838)2 Lew CC 227.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blin.2000,p.94.
    [5]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1.
    [6]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2.
    [1]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2.
    [2]转引自[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4页。
    [3][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载《公法》(第4卷),王敏远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4页。
    [4]Warton,State trials,第553,554,578,586页。在理查德·史密斯案的审判中,辩护律师提醒陪审团,“假如存在一项怀疑,在你们作出有罪裁决前,彻底地排除它是你们的责任”。见Trials of Richard Smith(1816),第206页。转引自[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4页。
    [1][美]布莱克:《布莱克法律词典》,西方出版公司第5版,第447页。转引自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2]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 122.
    [3]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40页。
    [1]转引自锁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2]转引自汪建成著:《理想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10页。
    [3]转引自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4]参见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132页。
    [1]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2]李昌珂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3]“自由心证”一词,按俄文和法文都有“内心确信”之意。见北京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1980年6月编:《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二辑(上),第344页。转引自龙宗智:《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4]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5]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译:《澳门刑法典、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6][德]汉斯·普维庭著:《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1][日]松尾浩也著:《刑事诉讼法》(下卷新版),张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2]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版,第360、361页。
    [3]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版,第361页。
    [4]转引自王斐弘:《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第66页。
    [1]转引自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122页。
    [2]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1,p.120.
    [3]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1,p.120.
    [4]参见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明标准》,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第78页。
    [5]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诉讼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转引自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122页。
    [1]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页。
    [2]陈朴生:《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581页。
    [3][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43页。
    [4][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44页。
    [5]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1]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2][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著:《普通法》,冉吴,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日]团藤重光:《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理论》,载《法学家》1988年第4期。
    [4][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5]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121页。
    [1]但并不是说,一方提供证据的数量要比对方当事人提供的多。
    [2]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 119.
    [3]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4]黄国昌著:《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85页。
    [5]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394页。
    [1][英]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李启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2]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121页。
    [3]黄国昌著:《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84页。
    [4]Canada Evidence Act 2001.12(1.1) If the witness either denies the fact or refuses to answer,the opposite party may prove the conviction.(2) A conviction may be proved by producing.
    [5][英]丹宁著:《律的训诫》,杨百揆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25页。
    [2]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版,第361页。
    [3]李义冠著:《美国刑事审判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4]李义冠著:《美国刑事审判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1]Oliver Wendell Holmes,Jr."Natural Law",30 Harvard Law Review 40(1918).
    [2]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25页。
    [1]我国立法上虽将有罪判决证明标准规定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何谓清楚、何谓确实、充分完全依赖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也是主观性的标准。
    [2]详见陈一云主编:《证据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15-116页。
    [3]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第117-120页。
    [4]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4年10月第3版,第306页。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法律与事实的比较透视》,载《法律的文化解释》,梁治平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7-78页。
    [2]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52页。
    [3]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52页。
    [4][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5页。
    [5]“achverhahen''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早期的英文译本往往按照罗素的用语译为“原子事实”,但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误读了他的观点,较新的英译本将之译为“事态”(state of affairs)。转引自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博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2年),第11页。
    [6][英]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1][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7页。
    [2]金岳霖著:《知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84页。
    [3]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博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2年),第12页。
    [4]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博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2年),第12页。
    [1]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博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2年),第12页。
    [2]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博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2年),第13页。
    [1]陈光中教授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相对真理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人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认识只能接近它,而不可能穷尽它。二是指人对任何具体事物的认识也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具有正确性、真理性,即只能是近似性的真理。见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42页。其它相似内容参见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4页。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第6期,第126页。
    [2]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4页。
    [1]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第67、68页。
    [2]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的邱兴华杀人案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没有给予被告人申请精神病鉴定的机会,从而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2006年《法制日报》“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之一。参见吴革:《邱兴华陈良宇案入选法制日报十大影响性诉讼案》,载《法制日报》2007年01月16日。
    [3]林山田著:《刑事程序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82-387页。
    [4]转引自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4页。
    [5]参见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24-25页。
    [6]孙丹兵:《论我国诉讼证明标准的革新》,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38页。
    [1]《新华词典》(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9月第2版,第1135页。
    [2]Black's Law Dictionary(fifth edt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p.p.532.1358.
    [3]GilbeR.Law of Evidence,London,1791,l:ⅹⅹⅹⅷ.转引自:[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10页。
    [4]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1]转引自[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65页。
    [2]See.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3.
    [3](1823) 1 Lewin 261;cf.Bater[1951]p35,36-7:"In criminal cases the charge must be proved beyond reasonable doubt,but where may be degrees of proof within that standard",per Lord Denning quoted with approval by Lord Pearce in Blyth.[1966]AC643,673.See.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4.
    [4]Jenny McEwan.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second edition),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p.84.
    [5]Bater v.Bater[1951]p35 at 37.See.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p.122.
    [1]王斐弘:《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第69页。
    [1]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第120页。
    [2]刘梅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检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第26页。
    [1]杨宇冠主编:《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472页。
    [1]参见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29-299页。
    [1]我国立法和学界并没有关于“死刑案件”的统一定义,本文所言死刑案件是指依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条(审判管辖)第2款及第34条(指定辩护)第3款之规定的案件。
    [2]杨宇冠:《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若干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第69页。
    [3]苏明:《美国刑案误判多》,载《法制日报》2000年06月14日第04版。
    [1]何家弘编:《法律英语》,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39-340页。
    [2]James Wilson,The works,James Andrews,2 wols.(Chicago 1896),1.p.p.530,504.转引自[美]巴巴拉·J·夏皮罗著:《对英美“排除合理怀疑”主义之历史透视》,熊秋红译,见王敏远编:《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9页。
    [3][美]罗宾·马赫:《死刑改革在美国》,见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4]2002年6月,在Ring诉亚利桑那州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在5个州,由法官决定而不足由陪审团决定适用死刑违反了陪审团审判的宪法权利,于是推翻已经对大约800名犯人作出的死刑判决,直至举行新的审判。然而,2004年6月,在Schrior诉Summerlin案中,法院裁定,由于其早先的裁定是在诉讼程序中的某一阶段作出,因此不会被追溯适用于那些已经被判处死刑的人。参见Ring诉亚利桑那州案,122 S,Ct.2428(2002);Schriro诉Summerlin案,341 F.3d 1082.见www.death penaltyinfo.org.转引自杨宇冠:《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若干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第69页。
    [5]参见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6.07/19/content-451031.htm.
    [1]据悉,由于死刑制度的僵化,自1999-2003年美国伊州已经导致17例死刑案的误判。参见子健:《美伊州法院调整死刑判罚规定》,载《法制日报》2003年11月21日。
    [2]参见子健:《美伊州法院调整死刑判罚规定》,载《法制日报》2003年11月21日。
    [3]任治中,汪敏:《构建严格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第15页。
    [1]在调查的57个有罪判决的刑事案件中,法官在判决中判定属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和犯罪事实基本清楚,足以认定的有34件,占59.6%。参见胡建萍:《证明标准问题司法实务考察》,载《诉讼法论从》,陈光中,江伟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2]《五年判决 十年生死:河北高院四次刀下留人的背后》[DB/OL].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V3347.html,2004-04-08.转引自张绍谦:《论我国“死刑正当程序”的十大缺陷》,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24页。
    [3]任治中,汪敏:《构建严格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第16-17页。
    [1]观点参见杨字冠,郭志远:《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载《检察日报》2006年6月20日。
    [2]《五年判决 十年生死:河北高院四次刀下留人的背后》[DB/OL].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V3347.html,2004-04-08.转引自张绍谦:《论我国“死刑正当程序”的十大缺陷》,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24页。
    [1]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各地自行其是的“司法改革”,发布的所谓“司法解释”从立法权限划分角度来说完全是违法的,这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权威,造成了法律适用的随意性和流动性。
    [2]赵合理,周少华:《死刑案件中证据审查与采信的反思》,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第46页。
    [3]杨宇冠:《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若干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第69页。
    [1]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
    [2]杨宇冠:《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若干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第69页。
    [3]赵广俊:《“第1000个死囚”引发激烈争议》,载《法制日报》2005年12月17日。
    [1]龙宗智:《“确定无疑”--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2001年第11期,第29-33页。
    [2]刘梅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检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第26页。
    [3]周道鸾:《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个问题》,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第27页。
    [4]陈卫东,李训虎:《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第54、55页。
    [5]杨宇冠,郭志远:《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载《检察日报》(理论版)2006年6月20日。
    [6]详见陈卫东,李训虎:《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第52-55页。
    [1]杨宇冠:《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若干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第69页。
    [1]转引自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258、259页。
    [2]参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织编译:《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513页。
    [1]The Code for Prosecutors 5.2 Crown Prosecutors must be satisfied that there is enough evidence to provide a'realistic prospect of conviction'against each defendant on each charge.文中系笔者自译,另参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织编译:《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3页。
    [2]皇家检察官在决定提起公诉时,要考虑是否有充足的证据支持指控,必须确信有充足的证据指控被告达到"预期可以定罪”(When deciding whether there is enough evidence to charge,Crown Prosecutors must consider whether evidence can be used in court and is reliable.Crown Prosecutors must be satisfied there is enough evidence to provide a "realistic prospect of conviction" against each defendant.)。参见:http://www.cps.gov.uk/victims_witnesses/code.html
    [3]《皇家检察官守则》5.4部分分四款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参见The Code for Prosecutors 5.4 b Is there evidence which might support or detract from the reliability of a confession? Is the reliability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defendant's age,intelligence or level of understanding?c What explanation has the defendant given? Is a court likely to find it credible in the light of the evidence as a whole? Does it support an innocent explanation?d If the identity of the defendant is likely to be questioned,is the evidence about this strong enough?e Is the witness's background likely to weaken the prosecution case? For example,does the witness have any motive that may affect his or her attitude to the case,or a relevant previous conviction?f Are there concerns over the accuracy or credibility of a witness? Are these concerns based on evidence or simply information with nothing to support it? Is there further evidence which the police should be asked to seek out which may support or detract from the account of the witness?参见:http://www.cps.gov.uk/publications/docs/code2004english.pdf
    [4]The Code for Crown Prosecutors 5.3 A realistic prospect of conviction is an objective test.It means that a jury or bench of magistrates or judge hearing a case alone,properly dir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is more likely than not to convict the defendant of the charge alleged.5.4 a Is it likely that the evidence will be excluded by the court? There are certain legal rules which might mean that evidence which seems relevant cannot be given at a trial.For example,is it likely that the evidence will be excluded because of the way in which it was gathered? If so,is there enough other evidence for a realistic prospect of conviction?参见:http://www.cps.gov.uk/publications/docs/code2004english.pdf
    [1]徐鹤喃:《英国皇家检控准则评介》,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第174页。
    [2]克利斯杰·布莱兹等:《起诉中的裁量权与责任》,见江礼华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22页。
    [3]The Code for Crown Prosecutors 5.4 When deciding whether there is enough evidence to prosecute,Crown Prosecutors must consider whether the evidence can be used and is reliable.参见:http://www.cps.gov.uk/publications/docs/code2004english.pdf
    [4]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编:《英国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2-548页。
    [5]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6]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1]Kamisar,LafaveJsrave&King,supra note 6,at 944.转引自王兆鹏著:《当事人进行主义之刑事诉讼》,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第163页。
    [2][加]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112页。
    [3]"the test is was there 'some evidence'which,if unexplained would warrant a conviction by a trial jury.参见王兆鹏著:《当事人进行主义之刑事诉讼》,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第161-162页。
    [4]Kamisar,Lafave,Israve&King,supra note6,at 944.转引自王兆鹏著:《当事人进行主义之刑事诉讼》,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第162页。
    [5]朱仁政,史宝伦:《论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33页。
    [6][加]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1]巩富文,陈学权:《现代西方国家提起公诉证明标准之考察与比较》,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31页。
    [2][加]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3]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72页。
    [4][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l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88页。
    [6][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7]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00页。
    [1]《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211条规定:“刑事审查庭审议对被审查人的控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参见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99页。
    [2]刘根菊教授亦持类似观点,参见刘根菊,唐海娟:《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探讨》,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第103页。
    [3][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04页。
    [4][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93页。
    [5]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第121页。
    [6]日本法务省刑事局:《日本检察讲义》,杨磊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7][加]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8]参见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99条和60条。参见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6、47页。
    [1]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99-200页。
    [2][加]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1][日]松尾浩也著:《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61页。
    [2]法国刑事诉讼法第49条对预审法官的侦查权作了规定。参见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25页。
    [3]参见[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90-195页。
    [4]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第123页。
    [5][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04页。
    [1]王兆鹏著:《当事人进行主义之刑事诉讼》,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第163页。
    [2][日]松尾浩也著:《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61页。
    [3][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4][加]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年11月版,第196页。
    [1]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第6页。
    [2]曾献文:《确立中国式检察官客观义务》,载《检察日报》2007年07月19日。
    [3]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1]邵勋:《公诉证明标准的重塑》,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82页。
    [2]Amendment V.No person shall be held to answer for a capital,or otherwise infamous crime,unless on a presentment or indictment of a grand jury,except in cases arising in the land or naval forces,or in the militia,when in actual service in time of war or public danger.
    [1]详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著:《法国刑事诉讼法要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0页。
    [2]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立案机关和公诉机关往往是以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作为立案和公诉的证明标准,也就出现了“不诉不立,不判不诉”现象。
    [1]刘玉选,王雄飞:《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对公诉工作之意义》,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81-83页。
    [2]详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著:《法国刑事诉讼法要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0页。
    [1]徐鹤喃:《公诉权的理论构解》,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第104页。
    [2]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第6页。
    [1]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第6页。
    [2]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1]陈瑞华:《摆脱“流水作业”的诉讼模式》,载《民主与法制》2007年第21期,第56页。
    [2]The Code for Crown Prosecution 5.6-5.11(the public interest stage)对公共利益审查的标准和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1]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穹2001年7月在《关于“严打”整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问题》一文中指出:“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是实践中办理刑事案件的证明要求,适用‘两个基本'认定案件,必须达到确定无疑的程度,必须排除其他可能性,保证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正确。……在起诉和审判阶段,要按照‘两个基本'的要求掌握具体的条件,凡是符合条件的,就要依法起诉、判决”。转引自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第6页。
    [2]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第6页。
    [1]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第7页。
    [2]何家弘:《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第12页。
    [3]汪建成:《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第19页。
    [1]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第5页。
    [1]一般说来,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中能够产生未决羁押后果的强制措施主要分为拘留、逮捕和羁押三种方式。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不使用拘留这个概念,通常将侦查机关为调查或指控犯罪案件而以强制方法迫使犯罪嫌疑人或其他人到案的措施统一称为逮捕(arrest),其逮捕的内涵相当丰富,外延十分广泛,一般是指“为了指控犯罪而将嫌疑人置于警察或司法羁押状态的行为”,其兼具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拘留、逮捕、扭送和留置盘查功能。本文仅对两大法系共有的强制措施即逮捕的证明标准进行比较研究。
    [2]具体范围参见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0页。
    [3]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1984.24.(6) Where a constable has reasonable grounds for suspecting that an arrestable offence has been committed,he may arrest without a warrant anyone whom he has reasonable grounds for suspecting of being guilty of the offence.
    [1]See.25:(3) The general arrest conditions are(a) that the name of the relevant person is unknown to[them]and cannot be readily ascertained by,the constable;(b) that the constable has reasonable grounds for doubting whether the name furnished by the relevant person as his name is his real name;(c) that(ⅰ) the relevant person has failed to furnish a satisfactory address for service,or(ⅱ) the constable has reasonable grounds for doubting whether an address furnished by the relevant person is a satisfactory address for service.
    [2]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0页。
    [3]参见,Peter Gillies,The Law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1982.p159-166,"reasonable suspicion "。转引自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1页。
    [4]Amendment IV.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be secure in their persons,houses,papers,and effects,against unreasonable searches and seizures,shall not be violated,and no Warrants shall issue,but upon probable cause,supported by Oath or affirmation,and particularly describing the place to be searched,and the persons or things to be seized.
    [5]由于翻译用语上的差异,“probable cause”在我国诉讼法研究中有被称为“合理根据”,也有用“可能原因”、“概然原因”、“或然的理由”、“可能成立的理由”“相当理由”等指代。[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何家弘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1页)中译作“可成立的理由”。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中采用了“可能成立的理由”。我国台湾学者王兆鹏:《刑事诉讼讲义》(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2月版,第68页)中使用“相当理由”。笔者于文中采用杨宇冠教授观点,并将之简化为“可成立理由”,并认为学界虽对probable cause译法、表述不同,但含义基本相同。
    [1]See.Bringar v.United States,338 U.S.160(1949).See:http://caselaw.lp.findlaw.com.
    [2]"Probable cause is shown if a man of ordinary caution or prudence would be led to believe and conscientiously entertain a strong suspicion of the guilt of the accused."转引自黄东熊著:《刑事诉讼法研究》(第二册),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印行2000年版.第161页。
    [3]Beck v.Ohio,379 U.S.89(1964).("the facts and circumstance within their knowledge and of which they[have]reasonably trustworthy information[are]sufficient to warrant a prudent man in believing that the[suspect]had committed or was committing an offense.")
    [4]Beck v.Ohio,379 U.S.89,97(1964).
    [5]Florida v.Royer,460 U.S,460 U.S.491,507(1983).
    [6]Beck v.Ohio,379 U.S.89,(1964).
    [1]Bringer v.U.S.(1949).The probable cause requirement banlances the societal interest in crime control and the individual right of locomotion.These long prevailing standards[of probable cause]seek to safeguard citizens from rash and unreasonable interferences with privacy and from unfounded charges of crime.Also see:Joel Samaha,Criminal Procedure(sixth edition),Thomson & Wadsworth,p.160.
    [2]Texas v.Brown,460 U.S.730(1983).
    [3]United States v.Ventresca 380 U.S.102(1965).
    [4]Illionis v.Gates,462 U.S.213(1983).See:http://caselaw.lp.findlaw.com/
    [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59页。
    [6]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48-50页。
    [1][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83-284页。
    [2]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60页。
    [3][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83页。
    [4][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81页。
    [5]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7页。
    [6]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7页。
    [1]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7页。
    [2]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0、51页。
    [3]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0页。
    [4][日]松尾浩也著:《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07页。
    [5]李佑标:《关于羁押性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的思考》,见陈卫东主编:《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9页。
    [1][美]杰罗德·H·以兹瑞,威恩·R·拉法吾著:《刑事程序法》(第5版,影印本),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2]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12条,参见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48-49页。
    [3]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4页。
    [4]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78页。
    [5][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何家弘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1页。
    [1]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77页。
    [2]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3]参见《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25条第(3)项,《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10条。
    [4]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第135页。
    [5]See.Richard S.Frase.Fair Trial Stand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Edited by David Weissbrodt and others,p.41;Richard S.Frase,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 Law Reform:How Do the French Do it,How Can We Find out,and Why Shuold We Care? In California Law Review,vol.78,1990,p.60.转引自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75页。
    [1]《新华词典》(修正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9月版,第1083页。
    [1]邓亚兵:《逮捕的证据标准:一次(种)以上犯罪的定罪证据确实充分》,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6期,第62页。
    [2]邓亚兵:《逮捕的证据标准:一次(种)以上犯罪的定罪证据确实充分》,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6期,第61页。
    [3]孙谦:《论逮捕的证明要求》,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5期。第17页。
    [4]程味秋,杨宇冠:《美国刑事诉讼中逮捕和搜查》,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第113页。
    [1]张智辉:《重构审前羁押的若干思考》,见陈卫东主编:《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35-236页。
    [2]徐海法:《超期羁押的预防机制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第67页。
    [3]转引自孙长永:《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5页。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2]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07页。
    [1]台湾刑事诉讼法第76条、第88条第1项第1、3款、第101条。
    [2]台湾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第1项。
    [3]这个比例只是笔者所假设的例子,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4]在美国法中,有“合理怀疑”即可进行侦查,“可成立理由”成立可进行逮捕,美国法院大约认为“合理怀疑”的证据力度大约在20%左右,而可成立理由则达到50%之程度。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教授合著:《各国警察临检制度比较》,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第83页。笔者主张我国公诉证明标准为“证据确实充分的唯一性”在概率上要高于50%,可理解为80%,而逮捕证明标准则应低于该标准,但不能过低,借鉴美国实践观点,以高于50%为宜。
    [1]State v.Demeter 590A.2D 1179,1183-84(N.J.1991).
    [1]孙谦:《论逮捕的证明要求》,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5期,第16页。
    [2]周炳亮,黄楚元:《初步确定:逮捕的证明标准》,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91页。
    [3]周炳亮,黄楚元:《初步确定:逮捕的证明标准》,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91页。
    [4]孙长永:《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21页。
    [1]美国法上的“可成立理由”并不排斥警察在特殊情形下的紧急逮捕的裁量权,警察的感觉或直觉(officers,sensitive)有的时候可以成为“可成立理由”之一。
    [1]张智辉:《重构审前羁押的若干思考》,见陈卫东主编:《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北京:中国榆察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34页。
    1.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2002年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卞建林著:《刑事诉讼现代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4.卞建林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毕玉谦主编:《证据法要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至八卷),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
    9.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0.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11.陈瑞华著:《程序性制裁理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2.陈卫东,谢佑平主编:《证据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卫东主编:《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4.陈一云主编:《证据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5.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
    16.陈健民著:《刑事诉讼法要论》,台湾政策基金研究会2007年出版。
    17.陈计男著:《民事诉讼法论》(上,增订三版),三民书局2005年版。
    18.蔡墩铭著:《刑事证据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60页。
    19.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0.程荣斌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2.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1999年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4年10月第3版,第306页。
    24.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黄栋培著:《民事诉讼法释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
    28.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9.何家弘编:《法律英语》,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0.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一、二、四、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31.黄国昌著:《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
    32.黄朝义著:《刑事证据法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
    33.黄东熊著:《刑事诉讼法研究》(第二册),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印行2000年版。
    34.黄永著:《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黄京平主编:《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金岳霖著:《知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7.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台湾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38.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0.马克思:《反杜林论》,载《马克思选集》第3卷。
    41.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载《列宁选集》第二卷。
    42.林山田著:《刑事程序法》(增订四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43.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2年版。
    46.李义冠著:《美国刑事审判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7.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8.刘金友主编:《证据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49.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50.裴苍龄著:《证据法学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
    51.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
    52.孙长永著:《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3.宋英辉著:《刑事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4.锁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55.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
    56.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某年版。
    57.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8.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9.汪建成著:《理想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60.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
    61.吴学义编著:《民事诉讼法要论》,台湾中正书局1979年版。
    62.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博士论文,2002年,西南政法大学)。
    63.王敏远编:《公法》(第四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4.汪海燕著:《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5.王兆鹏著:《当事人进行主义之刑事诉讼》,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
    66.王兆鹏著:《刑事诉讼讲义》(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
    67.武延平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版。
    70.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2.杨字冠主编:《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73.[加]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4.杨建华著:《民事诉讼法实务问题研究》,台湾广益印务局1985年版。
    75.张卫平、陈刚编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6.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平衡--外国民事诉讼研究引论》,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
    77.张卫平著:《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9.张建伟著:《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左卫民著:《刑事程序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周士敏著:《澳门刑事诉讼制度论》,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日]中村英朗著:《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美]马丁·P·戈尔丁著,《法律哲学》,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3.[日]石井一正著:《日本实用刑事证据法》,陈浩然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4.[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美]理查德·A·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听,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7.[英].W·塞西尔·特纳著:《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李启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8.[美]梅里曼著:《大陆法系》,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行。
    9.[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美]卡尔·N·鲁埃林著:《普通法的传统》,陈绪刚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英]丹宁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3.[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4.[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5.[美]F·J·克莱因:《美国联邦与州法院制度手册》,刘慈忠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英]丹宁著:《律的训诫》,杨百揆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18.[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美]摩根著:《证据法之基本问题》,李学灯译,台湾世界书局1982年版。
    20.[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法学阶梯》,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美]拉费弗等著:《美国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日]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德]莱奥·罗森贝克著:《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5.[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8.[德]汉斯·普维庭著:《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9.[日]松尾浩也著:《刑事诉讼法》(下卷,新版),张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1.[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2.[美]本杰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3.[英]J·C·史密斯、B·霍根著:《英国刑法》,马清升等人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乔恩·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6.[美]约翰·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以兹瑞,拉法吾著:《刑事程序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8.[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39.[德]奥特马·尧厄尼希著:《民事诉讼法》(第27版),周翠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0.[德]汉斯·普维庭著:《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1.[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编:《英国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日本法务省刑事局:《日本检察讲义》,杨磊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
    44.[前苏联]阿斯姆斯:《关于证明与反驳的逻辑学说》,臧之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年版。
    45.[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46.[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王世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7.[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第二版)上册,粱小民,黄险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48.[英]弗里德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49.李昌珂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0.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译:《澳门刑法典、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2.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3.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6.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7.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卞建林,郭志媛:《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2.白建军:《论法律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3.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4.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证明标准》,载《检察日报》2002年3月26日。
    5.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6.陈瑞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反思》,载《政法论坛》第23卷第3期。
    7.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
    8.陈卫东,李训虎:《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
    9.陈瑞华:《对证明标准问题的一点思考》,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
    10.程荣斌:《内地的刑事证据制度》,载:《刑事法评论》(第5卷),陈兴良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程味秋,杨宇冠:《美国刑事诉讼中逮捕和搜查》,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12.陈永生:《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13.陈永生:《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14.邓亚兵:《逮捕的证据标准:一次(种)以上犯罪的定罪证据确实充分》,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6期。
    15.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16.顾永忠,刘莹:《论撤回公诉的司法误区与立法重构》,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
    17.郭志远:《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载《中国律师》2008年第1期。
    18.郭志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9.巩富文,陈学权:《现代西方国家提起公诉证明标准之考察与比较》,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0.何家弘:《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
    21.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22.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3.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1期。
    24.刘金友:《坚持主客观标准的统一》,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
    25.龙宗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26.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4期。
    27.龙宗智:《“确定无疑”--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2001年第11期。
    28.刘根菊,唐悔娟:《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探讨》,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29.刘梅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检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
    30.李学宽等:《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31.刘玉选,王雄飞:《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对公诉工作之意义》,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2.阮方民,封利强:《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混合标准》,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5期。
    33.裴苍龄:《再论推定》,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4.任治中,汪敏:《构建严格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
    35.孙长永:《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6.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37.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
    38.宋世杰等:《刑事诉讼的双重证明标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9.孙艳:《价值冲突的权衡与选择--论卧底侦查》,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2期。
    40.孙丹兵:《论我国诉讼证明标准的革新》,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1.孙谦:《论逮捕的证明要求》,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5期。
    42.邵勋:《公诉证明标准的重塑》,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3.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刑事证明标准》,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
    44.汪建成,孙远:《刑事证据立法方向的转变》,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45.汪建成:《刑事诉讼文化研讨》,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
    46.汪建成:《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
    47.王圣扬:《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论略》,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
    48.汪海燕等:《论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从证明责任角度的思考》,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
    49.王斐弘:《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50.熊秋红:《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51.谢佑平:《诉讼文化论》,载《现代法学》1992年第5期。
    52.徐鹤喃:《公诉权的理论构解》,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
    53.徐鹤喃:《英国皇家检控准则评介》,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
    54.杨宇冠:《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若干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
    55.杨宇冠、宋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非法证据排出规则》,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56.杨宇冠,郭志远:《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载《检察日报》2006年6月20日。
    57.杨宇冠:《刑事强制措施适用原则的比较考察》,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4期。
    58.袁祥:《每一起死刑案件都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载《光明日报》2006年11月9日。
    59.赵合理,周少华:《死刑案件中证据审查与采信的反思》,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60.周亨元:《评刑事诉讼法学中高度盖然性观点》,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2期。
    61.周道鸾:《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个问题》,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62.周炳亮,黄楚元:《初步确定:逮捕的证明标准》,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04年第2期。
    63.朱仁政,史宝伦:《论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4.[日]松岗正章:《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载《法学译丛》1981年第5期。
    65.[日]团藤重光:《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理论》,载《法学家》1988年第4期。
    1.Gellhorn,p.270 & Oregon Jury Instructions 22.02.
    2.Allen,Christopher.Practical Guide to Evidence(second edition ),London Sydney.2001.
    3.Jerome Frank,The Judging Process and the Judge's Personality,at Robert M.Cover and Owen M.Fiss,The Structure of Procedure,the Foundation Press,1979.
    4.Richard May,B.A.,LL.B..Criminal Evidence,London Sweet and Maxwell,1986.
    5.M.R.Damaska."Evidentiary Ban'iers to Conviction and to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973) 121 U penn.LR506.
    6.Jenny McEwan.Evidence an the Adversary Process,Hart Publishing-Oxford,1998.
    7.J.Jackson,"Two Methods of Proof in Criminal Procedure"(1988) 51 MLR.
    8.Joel Samaha,Criminal Procedure(sixth edition),Thomson & Wadsworth.
    9.P.D,The Judge(Oxford Universiy Press,Oxford,1979).
    10.Muller Kirkpatrick.Evidence(second edition),Aspen Law and Business.1999.
    11.Peter Murphy.Murphy on Evidence(seven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
    12.12.[1943]1 KB 607,CCA.See:[1943]1 KB 607,at 612.See: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Fifth edition.Butterworths London,Edinburgh,Duhlin.2000.
    13.Model Penal Code.
    14.(1976) 63 Cr App R 7,CA.Edinburgh,Duhlin.2000.
    15.(1952) 36 Cr App R 14 at 15.Edinburgh,Duhlin.2000.
    16.[1955]2 QB 600,CCA.Edinburgh,Duhlin.2000.
    17.(1973) 58 Cr App R 177.Edinburgh,Duhlin.2000.
    18.(1838) 2 Lew CC 227.Edinburgh,Duhlin.2000.
    19.Kamisar,Lafave,Israve & King,supra note 6,at 944.
    20.Bringar v.United States,338 U.S.160(1949)
    21.Beck v.Ohio,379 U.S.89(1964).
    22.Florida v.Royer,460 U.S,460 U.S.491,507(1983).
    23.Texas v.Brown,460 U.S.730 (1983).
    24.United States v.Ventresca 380 U.S.102 (1965).
    25. Illionis v.Gates,462 U.S.213 (1983).http://caselaw.lp.findlaw.com/
    26.Richard S.Frase,Fair Trial Stand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Edited by David Weissbrodt and others,p.41;California Law Review,vol.78,1990.
    27.State v.Demeter 590 A.2D 1179,1183-84 (N.J.1991).
    28.Ambrose v.Wheatley,D.C.Del.,321 F.Supp.1220,1222.
    29.Sir Rupert Cross,F.B.A.,D.C.L.Evidence (fifth edition).London Butterworths.1979.
    30.Peter Murphy.A Practical to Evidence (fourth edition),Blackstone Press Limited,1992.
    31.Carr v.State 192 Miss.152,4 So.2d 887 (1941);Wells v.State,288 So.2d 860(Miss.1974).
    32.Sir Rupert Cross.Evidence,London Butterworths,1979.
    33.John William Strong.McCormick on Evidence,West Publishing Co.1992.
    34.Black Law Dictionary,(5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
    35.M ·N ?Howard.Phipson on Evidence (fifteenth edition),London Sweet & Maxwell,2000.
    36.Oliver Wendell Holmes,Jr.“Natural Law”,30 Harvard Law Review 40 (1918).
    37.Alan Taylor,BA,M Phil.Principles of Evidence (second edition),London Sydney,2000.
    1.http://www.wadsworth.com
    2.http://www.westlaw.com/
    3.http://caselaw.lp.findlaw.com/
    4.http://www.lexisnexis.com/
    5.http://www.legaldaily.com.cn.
    6.http://www.jcrb.com/
    7.http://dlib.edu.cnki.net
    8.http://www.chinalawinfo.com/
    9.http://www.cps.gov.u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