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忽视的影响,贵州农村产生了以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生态资源退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在贵州民族地区的农村,其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遇到一定的挑战和压力。论文在深入了解贵州民族地区实情的基础上,立足政府创新的实际,试图从农村社会学的视角解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瓶颈,从而促进该地区不断走向和谐。
     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对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该部分一方面分析国内研究现状,比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发现学者们或对政府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或对生态环境治理进行深入探讨,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不多,有关具体地区的创新甚少,另一方面该部分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农村社会控制理论、政府创新与生态环境治理理论进行了分析,强调:通过政府创新,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引导公众具备良好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而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特别是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方面的提升有些创新、有所突破,变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论文对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优势与瓶颈展开了研究。该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加以分析。政治上的优势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体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拥有自主管理少数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政治上的瓶颈在于贵州民族地区的农村乡土色彩浓厚,政府改革的整体性和战略性的长远规划较缺失,政府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贵州省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法规从自治条例到单行条例的大多数条文规定都比较抽象,可操作性较缺失。经济上的优势在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培育以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等;经济上的瓶颈在于贵州民族地区工农业发展的空间狭小,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等。文化上的优势在于贵州是一个农业省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少数民族传承下来的原生态文化,亦蕴含了诸多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文化上的瓶颈在于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但需注意合理剔除其糟粕,贵州民族文化建设中,许多地区存在重复建设,刻意模仿的现象较为突出等。
     论文对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探索进行了探究。该部分从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出发,以黔东南凯里这一民族地区为重点展开,并以贵州其他地区思南小岩关村为例展开研究,强调:政府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在政府创新中要有所作为,必须提高自身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黔东南凯里不断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以山体水系与郊野绿化为依托,打造生态绿网和绿色屏障;通过铜仁思南小岩关村分析,指出: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等的密切配合,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视程度加强,国家投资力度加大,才可以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渠道,使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期待引起社会各界更多地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
     论文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强调: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与弘扬民族原生态文化以营造良好环境;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完善保障农民生态环境权益的监督体系;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人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力度;加强政府应对农村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控制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与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gnorance of eco-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ppened in Guizhou rural areas and characterized with complex ec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degradatio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the ethnic areas in Guizhou, great challenge and pressure have already come up while dealing with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deep learning the real situations in Guizhou rural ethnic areas and the innovative tenet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present study made an attempt to deal with the bottleneck of administering eco-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view of rural sociology in orde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in harmony in these areas.
     The present study reviewed the literatures both from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also illustrated some fundamental theories. Two parts in literature review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ly, analysis the research studies from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Considered research studies about the practice of administering eco-environment in America, British, Australia and Japan, some researchers studied innovative theory in the government; others studied how to deal with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 studies concerning both two of them, especially innovation in specific areas. Secondly,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field of rural sociology, the theory of controlling rural social, and the theories of innovation from government and administering eco-environment. All theories emphasize improving legal system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and leading the citizens to be qualified with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o obey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ake part in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ctively, and to enhance the competence of administering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e in administer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The present research studi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minister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in Guizhou ethnic areas. The whole analysis was based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advantages, combination with ethnic autonomy and regional autonomy makes sure that ethnic minorities share the equal right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own the autonomic right to administer ethnic affairs. In terms of disadvantages, because of thickness of rural local color, the long-term plan of the strategy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is not sufficient; the inner motivation to innovate is not enough; most of rules i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Guizhou ethnic minority are too abstract to carry out. The advantages in economy are about developing backbone industries, which emphasizes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and tour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developing ecological recycling economy and so forth.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isadvantages, for example: the narro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 Guizhou ethnic areas; the badness of agricultural fundamental condition; the lower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griculture; the low income of farmers; and the low speed of develop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advantages in culture, Guizhou is an agricultural province with lots of ethnic minorities. Thus, original cultures inherited from all ethnic minorities contain many contents concerning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lorful ethnic culture in Guizhou, in terms of building up ethnic culture, re-constructing and imitation emerge apparently.
     The present research also studied the exploring of constructing the competence of administer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in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from Guizhou ethnic areas. Based on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in Guizhou ethnic areas and constructing the competence of administering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rt studied the situation of Kaili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and Xiaoyanguan village in Sinan.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in resource saving and pro-environmental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ust enhance its ability of administering eco-environment, pay attention to administer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As for Kaili in Qiandongnan, the government must emphasiz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ility of ecological administering based on the system of mountain and water and afforestation in order to build up the ecological net and green barrier. As for Xiaoyanguan village in Sinan, Tongre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tated that the work of administer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needs the cooperation from other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f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of farmers gets improvement,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from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gets enhancement, and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gets increased, a sound and scientific way to protect eco-environment can be found so that a benign cycling can happe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environment and more attentions from society to the construct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in the less developed rural areas can be paid.
     Based on the general analysis, finally,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d an effective way to build up the competence of administering rural eco-environment in terms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in Guizhou ethnic areas.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emphasized developing ecological cycling economy and carrying forward ethnic original culture to build up pro-environment; perfect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with the center of green GDP;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system for protecting the eco-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armers; enhancing the effort to collocate the elements of human resources in administering eco-environment to the rural area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controlling the society if facing rural emergent eco-environment problems; rising the awareness of societal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perfec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 2011年3月17日。
    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日报》, 2011年1月29日。
    1李津燕:“‘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1许庆明:“试析环境问题上的政府失灵”,《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2高军,杜学文:“宪政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环境危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俞可平:《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4李艳芳:“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魏月霞:“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审视与思考”,《行政与法》,2010年第11期。
    6王国勇、谢治菊:《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页。
    1王国勇:“政务公开论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王红梅:“试论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3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2陈秋红、蔡玉秋:“美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及启示”,《农业经济》,2010年第1期。
    1“英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及启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4年11期。
    2刘仁胜:“德国生态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红旗文稿》2008年20期。
    3刘仁:德国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状况调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6e710100ancl.html, 2008年10月21日。
    1关琰珠:“澳大利亚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http://www.zg.org.cn,2009年11月27日。
    
    1张红凤:“政府规制视角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2月3日。
    2谢庆奎:“论政府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期。
    1赵景来:“政府创新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述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2009年。
    3李曦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制度创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霍晓英:“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提升与公共服务创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0页。
    1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1唐正繁:黔东南生态立州的一种战略选择:设立民族地区生态政区, http://www.kluniv.cn/ystmy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14,2010年11月1日。
    
    1王国勇、谢治菊:《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2赵克志:“201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贵州日报》, 2011年1月26日。
    1周凯归:“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措施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1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 2011年3月17日。
    1周凯归:“转型时期西部农村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探究——基于贵州省思南县思塘镇小岩关村的调查”,《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第24期。
    1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5页。
    1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年第5期。
    2孟庆瑜、梁静:“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构建”,人民论坛,2010年第29期。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0页。
    2杨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当代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cyshx/t20060927_9730.htm,2006年9月27日。
    [1]陈秋红、蔡玉秋:“美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及启示”,《农业经济》,2010年第1期。
    [2]丁炳红等:“生态危机的科技根源浅论”,《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7期。
    [3]董苗虎等:“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第2期。
    [4]高军,杜学文:“宪政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环境危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关琰珠:“澳大利亚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http://www.zg.org.cn,2009年11月27日。
    [6]“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日报》, 2011年1月29日。
    [7]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2009年。
    [8]霍晓英:“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提升与公共服务创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9]季安照,袁靖华:“可持续发展立法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蓝文艺:“环境行政责任缺失纵深分析——为建立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所进行的环境行政责任缺失调研报告”,《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4期。
    [11]林毅夫:“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美国经济评论》,1992年。
    [12]李明华,陈真亮,文黎照:“生态文明与中国环境政策的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3]李津燕:“‘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14]李曦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制度创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5]李艳芳:“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6]刘仁胜:“德国生态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红旗文稿》2008年20期。
    [17]刘仁:德国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状况调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6e710100ancl.html, 2008年10月21日。
    [18]齐延平:“权力运行的道德底线与责任制度”,《法商研究》,2000年第6期。
    [19]苏明:“财政要提高环保投入比重”,《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6月16日。
    [20]孙玉军:“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审计的思考”,《绿色财会》,2008年第6期。
    [21]唐正繁:黔东南生态立州的一种战略选择:设立民族地区生态政区, http://www.kluniv.cn/ystmy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14,2010年11月1日。
    [22]田信桥,申家杰:“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3]钭晓东:“论社会变迁与环境法律规则运行模式的演进”,《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
    [24]王国勇:“政务公开论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5]王红梅:“试论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26]魏月霞:“农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审视与思考”,《行政与法》,2010年第11期。
    [27]谢庆奎:“论政府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期。
    [28]许庆明:“试析环境问题上的政府失灵”,《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29]徐祥民,巩固:“自然体权利:权利的发展抑或终结”,《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30]谢治菊、王国勇:“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政府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http://www.gzxzglxh.org/show.asp?bid=32&id=3401,2009年12月6日。
    [31]茜坤,夏少敏,闫献伟:“论环境行政的公众参与”,《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7期。
    [32]闫献伟,夏少敏,茜坤:“环境侵权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3]杨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当代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cyshx/t20060927_9730.htm,2006年9月27日。
    [34]杨采芹:“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经济师》,2008年第1期。
    [35]阳相翼:“农民环境权益的法律保障”,《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
    [36]“英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及启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4年11期。
    [37]赵景来:“政府创新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述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8]赵克志:“201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贵州日报》, 2011年1月26日。
    [39]张晓文:“我国环境权实现模式的反思与重构”,《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
    [40]张红凤:“政府规制视角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2月3日。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 2011年3月17日。
    [42]周伯煌,蔡斌,雷小珍:“超越经济理性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3]周凯归:“转型时期西部农村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探究——基于贵州省思南县思塘镇小岩关村的调查”,《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第24期。
    [44]周凯归:“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措施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1期。
    [1]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保罗?R?伯特尼:《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11]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吕世辰:《农村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6]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7]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9]王铭铭:《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20]王国勇、谢治菊:《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2]吴增基等:《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杨庭硕、罗康隆等:《民族、文化与生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6]俞可平:《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俞可平:《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