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实·秩序·价值理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现代化早期,就已展开了威权主义治理模式的实践,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中也尝试作了多年的“基层民主”探索,但所有这些似乎对于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助益不大,农村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社会问题,当下农村治理模式正面临着新的转型压力。在新一轮的农村基层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应反省以往治理模式中所具有的政治与行政强控制特点,应破除当前对“民主选举”的迷信,寻找一条从政治与行政强控制向培养农村基层社区提升自身自治能力,达成最后自治的过渡道路。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现代化为大的研究背景,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式,主要采用个案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在哈耶克“自发扩展的秩序”路径指引之下,借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方法论,提出一个我们对乡村治理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威英政府的乡村治理模式作一新的解读,希望能够为我们当下农村治理困局的突破寻找到某种治理思路与方法上的启示。
     威英政府对当地农村的治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外来治理理念与中国农村传统资源之间寻求平衡。英国殖民者进驻威海卫之后,将英国带有较强自治色彩的乡村治理理念带到了威海,在保留威海卫乡村自我治理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治理效果。尽管如何解读这份答卷也许还会存在争议,但英国人的这一尝试的确为我们今天借鉴西方治理经验,反思与探索我们自己乡村治理模式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个案。应该说,它给我们提供的不是治理形式上的借鉴,而是给予我们方法论上的启发——对我们治理思维的反思,对自身治理哲学的追问。
     文章论述主体分为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哈耶克“自发扩展的秩序”的阐释,对建构理性主义的反思,并借鉴梁先生的观点提出我们自己的理论框架,即社会现实、秩序与价值理念三者之间关系如何来达成动态平衡的假说。第二章从静态角度,结合传统中国乡村的乡绅自治与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及其殖民特征,对英租威海卫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粗略的勾勒。在第三章中,我们利用我们提出的理论框架,对英租威海卫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第四章,我们从功能角度建立了四个评价标准——传承、连续、效率和秩序,并用这一标准体系对威英政府在当时威海卫乡村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并以此来验证我们所构建的理论假说。第五章,我们从威英政府治理威海卫乡村的经验中看到,现代化发展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以此就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我们认为,我国的乡村治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在推动政治发展时特别要注意的便是制度转变的灵活性、过程性与创新性,在与本土政治文化结合与发展的基础上,寻求秩序的“自发扩展”;二、要做到因地制宜,注重地区差异;三、应该培育与发展乡村精英,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自治中的作用;四、在乡村自治的大目标下,关注具体模式具有的功能而不是它的形式。
China which is a late-developing country has put the authoritarian governance mode into practice in its early modernization, 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mode in the countryside has been tried for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But all of these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the rural problem is still a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 that lies ahead. Therefore the current rural governance modes are facing the pressure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round of exploration of grassroots democracy community governance mode, we should self-examine th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tensity control in former governance patterns, keep away from the blind belief in "democratic election" and find a interim way that leads to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elf-governance in rural basic-level democracy community, achieving the final self-governanc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tensity control.
     Bas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this thesis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case study an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Guided by Hayek's "spontaneous-expanding order theory",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ology in Liang shu-ming's "rural construction theory" for reference and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e state of rural governance.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 attempt to form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ural governance model in Weihaiwei during British colonial period, and hope that the author can find some enlightenments of governanc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breakthrough of our present rural governance dilemma.
     The local rural governance in British Concessions of Weihaiwei shows us how to seek balance between foreign management idea and chinese rural traditional resources, British colonist brought in the rural governance idea which has stronger self-governance colour after they have invaded and occupied Weihaiwei. Based on the local self-governance tradition, they formed unique rural governance mode and finally they had a relatively well governance effect. Argument about how to explain this case may still exist, but the attempt of the British provides a unique case for our reference to use western governance experience, seft-examine and to explore the rural governance mode in China. Above all, this case provides us not only taking example by governance form, but also the inspiration of methodology which is the reflection of our governance thought and the question closely to our governance philosoph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Hayek's "spontaneous-expanding order" theory, the self-examination of constructive rationalism, using Mr. Liang views as referenc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put forward:the hypothesis of how to achieve the dynamic balance among social reality, order and value principle. In the second chapter,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quire self-governance and British local autonomy as well as its colonial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static perspective, the author roughly outlines rural governance mode in British Concessions of Weihaiwei.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u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dynamically analyses the evolution of village governance mode in British Concessions of Weihaiwei. From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the fourth chapter establishes four evaluation:inheritance, continuation, efficiency and order. Then the author uses these standard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ural governance in British Concessions of Weihaiwei, in order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what the author constructs. In the fifth chapter,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rural governance in British Concessions of Weihaiwei,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no impassable gulf sepa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from the rustic society in China tradition. And by this, some gener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current rural governance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ur opinion, our country's rural governanc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four sides:firstly, whe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promoted,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flexibility, process and innovative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should persuit order which expands spontaneously expansion, combining its development with the native political culture and its developing; secondly, we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ectional differentials; thirdly, we should cultivate and admit the village elite, then make better use of them in rural self-governance; fourthly, under the final objective of rural governance, we should keep a watchful eye on the functionality, not form of the specific mode.
引文
①详见论文正文,同时这也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②张铭,王迅著.基层治理模式转型——杨村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6
    ①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5
    ②这里以人均收入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2009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从这三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每年都有所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但从收入差距的绝对数额来看,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③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41
    ④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42
    ⑤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毕,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①党国英.中国乡村自治:现状、问题与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4
    ②张铭.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
    ①这类研究者除了王一强外,还有王娆(2005,2008),邵宗日(2008),张志超(2009)等。
    ②章再彬.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8-44
    ③张志超.英租时期威海卫乡(村)规民约论纲[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6):37-43
    ④郭志强.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威海政治体制[J].文史博览(理论),2008(12):11-13
    ①如魏范青.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村民自治[J].理论月刊,2009(11):161-164;周乐.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J].现代农业,2009(11):91-92;甘信奎.“县政乡社”:中国农村治理模式新构想[J].学习论坛,2005(10):76-78
    ②魏范青.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村民自治[J].理论月刊,2009(11):161
    ③张庄庄.村民自治导向下的乡村精英治理模式研究[D].2009,山东大学:17-30
    ④邓正来选编、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2
    ⑤邓正来选编、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5
    ①转引自邓正来著.哈耶克社会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9
    ②邓正来著.哈耶克社会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3
    ③邓正来选编、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60
    ④史天健、玛雅.走出“民主”迷信.http://www.opentimes.cn/to/200906/12.htm
    ⑤同④
    ①转引自史天健、玛雅.走出“民主”迷信[J].开放时代,2009(6):147
    ①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2
    ②曹跃明著.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233
    ③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不同(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先生把文化定义为人们生活的样法)。第一路向遇到问题时一般想着去解决问题,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第二路向遇到问题时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第三路向遇到问题时,它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种路向以印度文化为代表,强调禁欲主义。
    ④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8-59
    ⑤具体分析详见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⑥曹跃明著.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326
    ⑦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0
    ①具体分析详见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15-156
    ②[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6
    ③具体分析详见梁漱汉著.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80-86
    ①曹炜编著.语言学概论——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8
    ②[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
    ①高峰.社会双重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
    ②哈耶克著.《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14
    ③哈耶克著.《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93
    ①哈耶克著.《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25
    ②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1
    ①王守中著.威海卫与甲午战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2-28
    ②窦纳乐(1852-1915),1896年任英国驻华公使,1900年调日本。
    ①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8
    ②其要点为:除威海卫全湾及湾内各岛屿与沿岸10英里以内之地划为租借地外,自格林尼治东经121。40以东之海岸(即牟平城以东至成山角之北海岸)及附近地方,英国均可择地建筑炮台和驻扎军队。除中国兵外,不许他过军队入内。租借地除卫城以内不属外,完全归英国管辖。中国官员虽仍可在城内各司其职,但以不妨碍保卫租地之武备为限。详见威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威海文史资料(第六辑)[C].1991:64。
    ③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6-17
    ④《请求把威海作海军基地》[Z],1900年,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77
    ⑤《驻威英司令关于建设军事基地的书信及布防、规划、设施图》[Z],1898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22
    ⑥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77-84
    ①胡庆均: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载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C].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135
    ②费孝通:《论士绅》.载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C].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1
    ③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
    ④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16
    ⑤骆克哈特,1902年5月赴威就任首任文职行政长官,并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直到1921年。
    ①庄士敦,是最末一任行政长官。1904年经骆克哈特力荐,被英国殖民部派往威海卫,先后任政府秘书、正华务司和南区行政长官等要职。在威海卫的时间长达16年。
    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时中国的普遍情况是:富有的士绅和地主在战乱和灾荒的压迫下,纷纷向城市迁徙。随着城市近代工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乡村士绅向城市的流动逐渐加剧。而这种流失造成了“乡村士绅质量的蜕化,豪强、恶霸、痞子一类边缘人物开始占据底层权力的中心”。基层地方政治被“豪强劣绅”所掌握,他们成为赢利型经纪人,使得乡村社会矛盾激化,而后“豪强劣绅”成为革命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在农村深入开展的土地革命和“村选政治”,最终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根本性重构,也从根本上导致了乡绅阶层在乡村权力结构中的消退。它以各级“劳模”和“群英”为主体的乡村新式权威逐渐控制了乡村政治生活。而这些代乡绅而起的乡村精英人物已与“士”,与“学”,与“官”都没有了直接关系。
    ③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15
    ④[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3-14
    ①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48、50
    ②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6
    ③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15
    ④同②,20-22
    ⑤吴晗:论绅权,载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M].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50。
    ⑥对村董的训词[Z],190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09;颁发村董执照[Z],190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10
    ①朱德权主编,[日]吉村源太郎著.地方自治(全二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
    ②同①,9
    ③阎照祥著.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④陈日华.英国法律传统与中世纪地方自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1):41
    ①李培峰.中世纪前期英国的地方自治形态[J].史学月刊,2002(6):92-95
    ②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③1362年,英国法律规定治安法官每年应开庭4次,此法庭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季法庭。
    ④许洁明著.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4
    ⑤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
    ⑥高岱.英法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特点评析(1850—1945)[J].历史研究,2000(8):89
    ①高岱,郑家馨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6-207
    ②洪霞.文化相对主义与间接统治制度[J].世界历史,2003(2):45-52
    ③高岱,郑家馨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0
    ④即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统治方式。
    ⑤高岱,郑家馨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2-214
    ①直辖殖民地,又叫皇家殖民地,权属英王,受英王管辖,是由英国殖民地部直接实施行政管理的殖民地。
    ②王娆.《1901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与英国在威海卫的殖民统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2):155
    ①威海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威海市志[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468
    ②有关威海卫现况及其将来管理方面的报告[Z],1900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64
    ①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6
    ②以下内容参考:章再彬.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844;张志超.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035;郭志强.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威海政治体制[J].文史博览(理论),2008(12):11-13;张志超.文化、制度与制度选择——英租威海卫殖民统治机理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6):121-127
    ③黄宗殿.英租威海卫时期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及现实启示研究[EB/OL]. http://www.whxc.gov.cn/litml/zhuantiwenzhangku/sheke2008/2009/0925/411.html
    ①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9
    ②章再彬.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0
    ③小区行政长官的地位及权限[Z],1911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161
    ④小区官员的工作报告[Z],1911-191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42
    ⑤张志超.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2
    ①关于公共空间范围、制度安排、技术条件、公民意识对“行动主体”数量的影响的探讨,可参见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72-73.
    ①按照1902年的货币兑换比率,1100现金=1两银子,750现金=1美元。5美元大致等于3.4两银子。
    ②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60
    ①查阅英租威海卫 1900年的历史档案便可感受到,“划界遭袭”是个一而再再而三的严峻问题,详见划定租界及过程中的边境动乱事件[Z],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1900年,卷号:229-1-233,“’当然,最初的抗英活动主要是反对英国人的划界埋碑,详见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②威海卫村名册[Z],1904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465
    ③刘德煜.英租时期的威海卫[EB/OL].http://blog.myspace.cn/e/40347090.htm
    ①张志超.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4
    ②梁承之等请骆大人收所献之匾[Z],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82;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32
    ①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9
    ①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9
    ②章再彬.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0
    ③张志超.徘徊于东西方之间:英租威海卫时期的法治[J].开放时代,2009(2):42
    ④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十敦临别演说词[Z],1930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77
    ⑤张志超.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1-33
    ①张志超.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4
    ②黄宗殿.英租威海卫时期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及现实启示研究[EB/OL]. http://www.whxc.gov.cn/html/zhuantiwenzhangku/sheke2008/2009/0925/411.html
    ③关于花生经销、造册过粮的告示及李翼之等人要求改革总董制、自治区制的建议[Z],192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159。
    ①选举村董简明章程及颁发村董执照(1914-1915)[Z],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112。下文中加引号的内容也是引用的这篇档案里的资料。
    ①袁峰著.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5
    ②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
    ③《一九0一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 (The Weihaiwei Ordcr in Council,1901)中文译本见朱世全著.威海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出版。转见朱世全:英国租借威海卫时期之地方情形.威海市政协科教文史委员会编.英国租占威海卫三十二年(威海文史资料第十辑)[C].1998:49-54
    ①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32
    ②骆克哈特的训词[Z],1909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83
    ③骆赫特任职期间的工作报告[Z],1903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37。此处的骆赫特即本文中所言的骆克哈特。
    ④刘德煜.英租时期的威海卫[EB/OL]. http://blog.myspace.cn/e/403474090.htm
    ⑤骆赫特任职期间的工作报告[Z],1903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37。此处的骆赫特即本文中所言的骆克哈特。
    ①骆克哈特对总董的辞行词[Z],1909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11
    ②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38-39
    ③王一强.“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62
    ④王一强.“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62
    ①这些职位参考:王一强.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札记[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71-72;朱世全:英租威海卫时期之地方情形.威海市政协科教文史委员会编.英国租古威海卫三十二年(威海卫文史资料第十辑)[C].49;以及前文的图一。
    ①在史威顿汉姆提出的意见中,提到了这一点:"......The administration cannot, I think, afford to pay the Elders by fixed salaries. "详见有关威海卫现况及其将来管理方面的报告[Z],1900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64,第95页。
    ②王一强.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札记[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72
    ③王一强.“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61
    ④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5
    ①此事据《威海往事》一书作者梁月昌先生调查告知。转引自:王一强.“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62
    ②张庄庄.村民自治导向下的乡村精英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38
    ①参见译序,[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
    ②所谓实质性传统,也即崇尚过去的成就与智慧,崇尚蕴含传统的制度,并把过去继承下来的行为模式视为有效指南的思想倾向。
    ③同①,45
    ①张铭.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
    ②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22
    ③张铭.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
    ④唐正繁.中国乡村治理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4(5):4445
    ⑤贺雪峰认为,农民行动单位,大致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中国农民是以家庭作为基本行动单位的,这个基本行动单位与西方社会比较起来,尤其具有意义。另一个层面是在家庭以上的以家庭联合为基础的行动单位,例如宗族、小亲族、户族等。正是这个层面的农民基本行动单位的差异,构造了不同的村治模式及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自下而上的基础。参见贺雪峰.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6(1):44
    ⑥贺雪峰.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6(1):44
    ①贺雪峰著.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295
    ②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21
    ③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M].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24
    ①张铭.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
    ②参见张铭、王迅著.基层治理模式转型——杨村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③张铭、王迅著.纂层治理模式转型——杨村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5
    ④同①,13
    ①张铭.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
    ②同①,18
    [1]张铭,王迅著.基层治理模式转型——杨村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邓正来选编、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邓正来著.哈耶克社会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6]曹跃明著.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7]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9][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6
    [10]曹炜编著.语言‘学概论——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哈耶克著.《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3]王守中著.威海卫与甲午战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4]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5]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C].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
    [16]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7]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8]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19][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0]朱德权主编,[日]吉村源太郎著.地方自治(全二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1]阎照祥著.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许洁明著.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高岱,郑家馨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5]威海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威海市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26]袁峰著.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7]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8]威海市政协科教文史委员会编.英国租占戚海卫三十二年(威海文史资料第十辑)[C].1998
    [29][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0]贺雪峰著.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党国英.中国乡村自治:现状、问题与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4
    [2]张铭.乡土精英治理:当下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兰州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J],2008(1):10-18
    [3]魏范青.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村民自治[J].理论月刊,2009(11):161-164
    [4]周乐.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J].现代农业,2009(11):91-92;
    [5]甘信奎.“县政乡社”:中国农村治理模式新构想[J].学习论坛,2005(10):76-78
    [6]张庄庄.村民自治导向下的乡村精英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
    [7]高峰.社会双重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8(3):83-88
    [8]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0-56
    [9]陈目华.英国法律传统与中世纪地方自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1):39-43
    [10]李培峰.中世纪前期英国的地方自治形态[J].史学月刊,2002(6):92-95
    [11]洪霞.文化相对主义与间接统治制度[J].世界历史,2003(2):45-52
    [12]王娆.《1901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与英国在威海卫的殖民统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2):149-157
    [13]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71-73.
    [14]刘德煜.英租时期的威海卫[EB/OL].http://blog.myspace.cn/e/403474090.htm
    [15]张志超.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0-35
    [16]郭志强.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威海政治体制[J].文史博览(理论),2008(12):11-13:
    [17]张志超.文化、制度与制度选择——英租威海卫殖民统治机理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6):121-127。
    [18]黄宗殿.英租威海卫时期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及现实启示研究[EB/0L].http://www.whxc.gov.cn/html/zhuantiwenzhangku/sheke2008/2009/0925/411 .html
    [19]章再彬.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8(1):38-44
    [20]张志超.徘徊于东西方之间:英租威海卫时期的法治[J].开放时代,2009(2): 40-49
    [21]王一强.“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55-62
    [22]王一强.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札记[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66-74
    [23]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13-26
    [24]唐正繁.中国乡村治理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4(5):43-45
    [25]贺雪峰.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6(1):44-50
    [26]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19-224
    [27]史天健、玛雅.走出“民主”迷信.http://www.opentimes.cn/to/200906/12.htm
    [28]张志超.内聚与外放:花生对英租时期威海乡村社会的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91-96
    [29]张志超.英国统治与威海卫的自杀现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4-114
    [30]张志超.英租时期威海卫乡(村)规民约论纲[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6) : 37-43
    [1]《请求把威海作海军基地》[Z],1900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77
    [2]《驻威英司令关于建设军事基地的书信及布防、规划、设施图》[Z],1898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22
    [3]《对村董的训词》[Z],190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09
    [4]《颁发村董执照》[Z],190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10
    [5]《小区行政长官的地位及权限》[Z],1911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161
    [6]《小区官员的工作报告》[Z],1911-191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42
    [7]《划定租界及过程中的边境动乱事件》,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233, [Z]
    [8]《威海卫村名册》[Z],1904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465
    [9]《梁承之等请骆大人收所献之匾》[Z],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82
    [10]《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Z],1930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77
    [11]《关于花生经销、造册过粮的告示及李翼之等人要求改革总董制、自治区制 的建议》[Z],1922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159。
    [12]《骆克哈特的训词》[Z],1909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83
    [13]《骆赫特任职期间的工作报告》[Z],1903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37。
    [14]《骆克哈特对总董的辞行词》[Z],1909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511
    [15]《有关威海卫现况及其将来管理方面的报告》[Z],1900年,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6
    [16]《选举村董简明章程及颁发村董执照(1914-1915)》[Z],威海市档案馆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卷号:229-1-1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