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业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社会大众的资讯功能巨大,有作为言论自由保护的必要,但是虚假商业广告的泛滥也损害了广告受众的权利(益),需要民法予以介入。
     明确界定广告与虚假广告的概念、确立虚假广告认定标准是民法介入虚假广告的前提。各国关于虚假广告的法制为体现现代消费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在虚假广告的界定上采用“引人错误”为虚假广告的唯一本质特征,在其认定上也采有利于消费者的原则。
     现代民法介入虚假广告的路径是逐渐改变传统民法认为广告是一种没有包含当事人的法律效果意思表示观念,塑造了对于虚假广告受害者的两种救济模式: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另外针对虚假广告的特征,现代民法规定的虚假广告责任主体由广告主扩大到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推荐者。
     现代民法对于虚假广告契约责任的塑造是通过放弃传统民法中广告仅作为要约邀请的学说,将广告解释为要约或担保,从而成为契约的内容,虚假广告的直接后果就是承担契约责任。针对广告的受众不确定的特征,契约法也在扩大保护的范围,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契约的相对性原则。我国的合同法在进行这样的转变。
     传统民法中只有在虚假广告构成欺诈时才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为保护消费者规定了禁止虚假广告以后,侵权法即以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的追究虚假广告的侵权责任。而新近各国、地区的立法中,虚假广告侵权责任的保护的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广告受众,广告主不仅要证明广告的真实性,而且对其侵权过错实行推定。另外,最新的立法还明确规定广告责任主体的连带责任。
     现代民法用以追究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前者便捷但受制于契约的相对性原则,后者没有前者的弊端但求偿繁琐,不过这种弊端可以通过修改虚假广告侵权责任的构成得到弥补。
Freedom of advertising, as a kind of freedom of speech, is protected by constitution sin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ublic accessing to information. But the spread of false advertising has undermine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for civil-law to intervene.
     The premise of civil-law’intervention in false advertising is well-defined concept of false advertising and well- established standards for judg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of consumption and information, the various legislations of states and areas define the "misleading" as the only essential character of false advertising in favor of the public.
     Modern civil-law is gradually moving to recognize advertising’s legal effects. Modern civil-law established two kinds of remedies for false advertising: contract duty and tort liability. Originally, advertiser is the only legal subject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dvertisement. Nowadays, advertiser, business, promulgator and endorser of advertising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false advertising in modern civil-law, which consists with the common behavior of most modern advertising.
     Modern civil-law prescribes advertising contractual duty by regarding advertising as an offer or a warranty; contrarily, traditional civil-law thinks that advertising was invitation of offer. Due to extensive audience of advertising, the modern contract law breaks the privity of contract and expands its scope of protection.
     There is tort liability in traditional civil-law when the false advertising constitutes deceit. After the prohibition against false advertising in consumer law, tort law adopted new rules aimed to protect others in false advertising. The recent legislations of false advertising in states or areas are more different. Except general consumer, some provisions expand to protect the public; the advertiser has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ve the truth of advertising; meanwhile, assumption of the advertisers’fault has been adopted. In addition, some provisions also definitely set th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ies.
     Both contract duty and tort liability are designed to recovering the damage of the public for false advertising in modern civil-law, but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m are different. The former is more convenient but restricted by the privity of contract. There is more trouble in recovering the damage for the public through the latter, but it could be improved by changing the constitute of tort lialibity of false advertising.
引文
1李宁:“广告设计的伦理策略”,《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1期,第121页。
    2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论》,台湾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5页。
    3 See M. J. Trebilcock,“Private Law Remedies for Misleading Advertising”,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Vol. 22, No. 1, (Winter, 1972), pp. 1-32
    4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5参见佘贤君:《电视广告营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6参见陈宏军,徐豪主编:《广告学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7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8蔡希杰、郭建新、陈德棉:“广告的特性、作用及和市场营销的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期,第13页。
    9郑玉波:“广告企业之民事责任与消费者之保护”,《法令月刊》第27卷第4期,第4页。
    10 [美]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1倪宁:《广告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2林诚二:“消费者资讯之规范”,载于《消费者保护研究第三辑》,(台湾)“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民国八十六年(1997),第68、69页。
    13 David M.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0页。
    14吴越,李兆玉,李立宏译:《欧盟债法条例与指令全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81、82页。
    16余爱云:“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jingji/29045/200611X/12717715/。
    17商品的内包装上的信息一般是在达成合同后才能为受众了解,就不应视为广告。香港立法中对此有明确规定。
    18参见[美]威廉·维尔斯,约翰·伯奈特,桑德拉·莫里亚提著:《广告学——原理与实务(第六版)》,张红霞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9参见倪宁:《广告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20参见丁俊杰,康瑾:《现在广告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6、7页。也有人认为专业广告是医药、法律或建筑等行业的人员向他们的客户推荐使用某一特别的产品或服务的广告,见《克莱普纳广告教程》(第十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6页。
    21参见丁俊杰,康瑾:《现在广告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7页。
    22参见倪宁:《广告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23 See Don R. Pember, Mass Law(2003/2004 Edition), McGraw-Hill,PP516-517.
    24 In The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mpany, 104 F.T.C. 949, 1070, 1984 WL 565290 (1984).
    25 Matter of Cliffdale Associates, Inc., 103 F.T.C. 110, 174, 1984 WL 565319 (1984).
    26 See Achenbaum Alvin A.,“Can We Tolerate A Double Standard in Marke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5(June/July), RC-3-7 (1985)
    27 See Russo, J. Edward, Metcalf, Barbara L. and Debra Stephens,“Identifying Misleading advertising,”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8(September), 119-131 (1981).
    28 See Patti, Charles H., and Charles F. Frazer,“Advertising: 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New York, NY, The Dryden Press(1988).
    29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第二版),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30参见王晓晔:《竞争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31参见范建得、庄春发:《公平交易法·不实广告》,台北市,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4年,第49页。
    32 See George Eric Rosden & Peter Eric Rosden, The Law of Advertising, Vol.2, Appendix 18B,1-2, (1989)
    33参见范建得、庄春发:《公平交易法·不实广告》,台北市,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4年,第53、54页。
    34 In Re Cliffdale Associates,103 F.T.C. 110(1984).
    35 See Sullivan & Marks,“The FTC's Deceptive Advertising Policy: 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64 OR. L. REV. 593 (1986)
    36 See Jeff Sovern,“Private Actions Under th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 Acts: Reconsidering the Act As Rule Model”, 52 Ohio St. L. J. 444 (1991)
    37 (台湾)“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各国公平交易法相关法规汇编(七)》,台北市,1993年,第58页。
    38曾宜健:“我国与日本对建筑业不实广告规范之比较研究”,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2004年,第27页。
    39《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第4条第一项第一款规定:“事业于其商品或服务之质量、规格或其它内容,对一般消费者为较其实际情形优良之表示,或较有竞争关系之他事业显著优良之表示,致不当诱引顾客而有妨碍公平竞争之虞。”
    40《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第4条第一项第二款规定:“事业意图使一般消费者误认,于其商品或服务之价格或其它交易条件,为较其实际情形或较有竞争关系之他事业显著优良之表示,致不当诱引顾客而有妨碍公平竞争之虞。”
    41《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第4条第一项第三款规定:「除前两款规定外,事业为与商品或服务之交易相关事项,使一般消费者有误认之表示,致不当诱引顾客而有妨碍公平竞争之虞,及经公平交易委员会所指定者。
    42向田直范:“不当禁止の表示”,《公正取引》625期,2002年11月,第50页,转引自:曾宜健:“我国与日本对建筑业不实广告规范之比较研究”,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2004年,第31页。
    43曾宜健:“我国与日本对建筑业不实广告规范之比较研究”,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2004年,第32页。
    44“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平交易法相关行为处理原则》,台北市,1997年,第27页。
    45陈玲玉:“论引人错误广告与广告主之法律责任”,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79年,第55-57页。
    46黄茂荣:《公平交易法理论与实务》,台北市,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民国82年(1993),第422页。
    47参见罗明宏:《不实广告案例解读:理论基础与实务案例探讨》,台北市,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39页。
    48参见范建得、庄春发:《公平交易法·不实广告》,台北市,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1页。
    49欧洲议会及理事会官方公报171号,1999年7月7日第12页
    50参见黄阳明:《消费者保护法入门》,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初版,第26页。
    51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428页。
    52 See Ivan L. Preston,“The Great American Blow-up: Puffery in Advertising and Selling”, P32,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53 See Ivan L. Preston,“The Definition of Deceptiveness in Advertising and Other Commercial Speech”, 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 39. No. 4 P.1072(1990).
    54参见罗明宏:“论不实广告之判别准则——从消费者保护角度”,《公平交易季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国83年(1994),第42-53页。
    55“The FTC’s Deceptive Advertising Policy: 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rgon Law Rev. Vol.64 No.4 P602(1986).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33条: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实施以不正当的低价销售商品、串
    62参见赵迪存:“虚假广告的认定”,《人民法院报》2001年9月26日。
    
    63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8页。
    64参见阎磊:“虚假广告认定问题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65孔祥俊:“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的完善”,《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第84页。
    66参见陈玲玉:“论引人错误广告与广告主之法律责任”,第六十页,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9年。
    67参见罗明宏:《不实广告案例解读:理论基础与实务案例探讨》,第四十三页,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5年版。
    68参见须文蔚:“不实广告管制社会科学化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这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十卷第一期(91/01)第60-65页。
    69据学者总结,“有124个国家的宪法中规定了发表意见的自由,占总数的87.3%”。引自:[荷]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成文宪法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49页。
    70许安山,刘松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11页。
    71 dDavidM: O’Brien, Constitutional Law and Politics: Civil Rights and Civil Liberties, Volume Two, WWNorton & Company Press, 1990. p. 482.转引自赵娟、田雷:“论美国商业言论的宪法地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第105页。
    72 See Rotunda, Nowak & Young, Treatise on Commercial Law: Substance and Procedure§20.26.转引自谢国廉:“美国商业广告与言论自由权研究”,1999年台湾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收藏于台湾大学图书馆。
    73参见林子仪:“商业性言论与言论自由”,《美国月刊》第2卷第8期,第24、25页。
    74参见谢国廉:“美国商业广告与言论自由权研究”,1999年台湾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7、108页,收藏于台湾大学图书馆。
    75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76参见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两分法”民事责任体系的困境与修正”,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收藏于中国期刊网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
    77参见丁海俊:“私权救济论——以民事责任制度为中心”,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博上学,69-71页。
    78李永军:《合同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79 See Journal E. Kemry,“The New Consumerism”, America(March 14, 1970) p.270.转引自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70页。
    80朱柏松:“论广告媒体业者之损害赔偿责任——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2期,第11页。
    81朱柏松:“论广告媒体业者之损害赔偿责任——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2期,第9页。
    82 Lehmann, a.a.O(Anm.10)S.249.转引自朱柏松:“论广告媒体业者之损害赔偿责任——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2期,第13页。
    83朱柏松:“论广告媒体业者之损害赔偿责任——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2期,第13页。
    84参见迪特尔·梅迪库斯著,杜景林,卢谌译:《德国债法分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40页。
    85 See Consuelo Lauda Kertz, Roobina Ohanian:“Recent Trend in the Law of Endorsement Advertising: Informercials, Celebrity Endorsers and Nontraditional Defendants in Deceptive Advertising Cases”,19 Hofstra L. Rev. 649,(1991).
    8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05)海民初字第20119号民事判决书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fnl&Gid=117457496
    87台湾“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处字第094130号处分书。
    88台湾“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处字第095145号(案中95年为公元2006年)中的对广告主的认定。
    89参见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二版第89页。
    90“作成物供给契约亦称承揽出卖或承揽供给契约,谓当事人一方专以或主要的以自己的材料作成之物,供给他方,而他方约付报酬之契约。其报酬通常为金钱,故亦称承揽出卖。”见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322、323页。
    91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
    93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二版第80页。
    94 Leon C. Smith:“Local Station Liability for Decep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08-110, Vol. XV, No.1(Winter 1970-71)
    95 Leon C. Smith:“Local Station Liability for Decep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Vol. XV, No.1(Winter 1970-71),P110
    96参见刘莫鲜:“在虚假招聘广告的背后——对成都《新潮生活周刊》的个案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第十四卷第二期,第134-140页。
    97参见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责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71页。
    98参见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二版,第90页。
    99 See Timothy J. Tatro,Braun v. Soldier of Fortune:“Tort Law Enters the Braun's Age as Constitutional Safeguards for Commercial Speech Buckle "neath the Crunch of Third-Party Liability”, 30 San Diego L. Rev. 957(1993)
    100 See Leon C. Smith:“Local Station Liability for Decep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08, Vol. XV, No.1(Winter 1970-71)
    101 See Leon C. Smith:“Local Station Liability for Decep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Vol. XV, No.1(Winter 1970-71),P110
    102 See Halpern, The Right of Publicity:“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the Associative Value of Personality”, 39 VAND. L. REV. 1199 (1986)
    103 See“Liability of Advertising Endorsers”, 2 Stan. L. Rev. 497(1950).
    104 Consuelo Lauda Kertz, Roobina Ohanian:“Recent Trend in the Law of Endorsement Advertising: Informercials, Celebrity Endorsers and Nontraditional Defendants in Deceptive Advertising Cases”,19 Hofstra L. Rev. 603,(1991).
    105参见江明如:“广告之民事法律责任——以消费者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及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条为研究核心”,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民国九十二年(2003年),第16、17页。
    106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责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72页。
    107参见陈甦:“明星广告的广告责任分析”,载于《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19日。
    108当然这种类型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广告自由与责任(或者自由的限度)之间进行一个细致的规划,在广告的艺术性追求与大众的信息利益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进行了开创性的有益的尝试,是广告领域最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部分。
    109参见陈甦:“明星广告的广告责任分析”,载于《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19日。
    110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小文库》编选组:《合同法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55页。
    111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第269页。
    112参见吴兆祥等译《瑞士债法典》,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13《民事裁判专辑》,第102页。转引自王泽鉴:《债法原理(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170页。
    114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二)》,台大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民国68年(1979年),第70页。另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15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第97页。
    116 [美]A.L.科宾:《科宾论合同》,王卫国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117 See Calamari & Perillo, The Law of Contracts 36-37 (4th ed. 1998).
    118 See Mesaros, 845 F. 2d at 1581.转引自:Jay M. Feinman &Stephen R. Brill,“Is An Advertisement An Offer? Why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58 Hastings L.J. 64 (2006).
    119 See Jay M. Feinman &Stephen R. Brill,“Is An Advertisement An Offer? Why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58 Hastings L.J. 64 (2006).
    120参见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第97页。
    121参见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85页。
    122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269页。该页注脚注明“最近的一篇文章刊登在《民法实务档案》第184卷,第600页,第604页”。
    123参见《科隆州高等法院,新法学周刊》1972年,第162页;《保险法》1990年,第279页,转引自:[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版。
    124参见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125林益山:《消费者保护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88年(1999年)初版,第427页;冯震宇、姜志俊、谢颖青、姜炳俊:《消费者保护法解读》,元照出版公司,民国89年(2000年)初版,第147页。
    126参见[英]P·S·阿狄亚著,赵旭东等译:《合同法导论》第5版,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127参见[德]海因·克茨著:《欧洲合同法》,周忠海,李居迁,宫立云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1页。
    128 See Don F. Vaccaro, Annotation,“Advertisement Addressed to Public Relating to Sale or Purchase of Goods at Specified Price as an Offer the Acceptance of Which Will Consummate a Contract”, 43 A.L.R. 3d 1102,§2, at 1104 (1972).
    129 See Lefkowitz, 86 N.W.2d at 690
    130 See Samuel Williston,“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Contracts§27”, 58 (rev. ed. 1936)
    131 See Jay M. Feinman &Stephen R. Brill,“Is An Advertisement An Offer? Why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58 Hastings L.J.86 (2006).
    132参见李先波:《契约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转引自:綦骏:论广告进入契约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第68页。
    133参见吴兴华等:《合同法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5页,转引自:转引自:綦骏:“论广告进入契约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第68页。
    134 See Wayne K. Lewis,“Toward a Theory of Strict‘Claim’Liability: Warranty Relief for Advertising Representations”, 47 OHSLJ 671(1986).
    135 See HARV. L. REV. 1, 8 (1888). See W. PROSSER,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105 (4th ed. 1971).
    137 79 Eng. Rep. 3 -4(Ex. 1603).转引自:Jacqueline S. Bollas,“Use of the Comparative Negligence Doctrine in Warranty Actions”, 45 OHSLJ 766(1984).
    138 Prosser,“The Implied Warranty of Merchantable Quality”, 27 MINN. L. REV. 117, 119 (1943).
    139 99 Eng. Rep. 15 (K.B. 1778).转引自:Jacqueline S. Bollas,“Use of the Comparative Negligence Doctrine in Warranty Actions”, 45 OHSLJ 766(1984).
    140 8 W.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70 (1922).转引自:Jacqueline S. Bollas,“Use of the Comparative Negligence Doctrine in Warranty Actions”, 45 OHSLJ 766(1984).
    141 171 Eng. Rep. 46、47 (K.B. 1815).转引自:Jacqueline S. Bollas,“Use of the Comparative Negligence Doctrine in Warranty Actions”, 45 OHSLJ 766(1984).
    142 See Sedgwick, Conley & Sleight,“Products Liability: Implied Warranties”, 48 MARQ. L. REV. 139, 141 (1964)
    143 See Prosser,“The Implied Warranty of Merchantable Quality”, 27 MINN. L. REV. 117, 120 (1943).
    144 37 L.J.Q.B. 89 (1868).
    145 Arnold v. White, 153 Mich. 607, 117 N.W. 164 (1908); Lee v. Wright Tool & Forge Co., 48 Ohio App. 2d 148, 356 N.E.2d 303 (1975)
    146参见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山东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年博士论文,第4-8页。
    147 UNIFORM SALES ACT§15(2), 1 U.L.A. 213 (1950).
    148 See Morrow,“Warranty of Quality: A Comparative Survey”, 14 TUL. L. REV. 327, 341 (1940) (emphasis in original).
    149参见ALI(美国法学会)、NCCUSL(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著:《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述》,孙
    152 Baxter V. Ford Motor Co. 12 p.2d 409 (1932).
    153 Hamon V. Digliani 174 A.2d 294(1961)
    154 Randy Knitwear,Inc. V. American Cyanamid Co. 181 N.E. 2d 399 (1966)
    155参见蔡广升:《从消费者保护论广告者之民事责任》,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1994年硕士论文,第150页。
    156参见蔡广升:《从消费者保护论广告者之民事责任》,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1994年硕士论文,第152页。
    157林诚二:“消费资讯之规范”,载刘春堂编著《消费者保护法专案研究实录》,1997年出版,第90页。
    158参见黄立:“消保法有关广告规定之适用”,《政大法学评论》第六十二期,第172页。
    159参见黄茂荣:“不实广告者之告之义务或担保责任”,植根杂志第二十卷第九期,第358页
    160参见陈自强:《无因债权契约论》,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一版再刷,第30-31页。
    161参见黄明阳:《消费者保护法入门》,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8、279页。
    162参见朱柏松:“论品质保证书之成立及其法律性质”,《月旦法学杂志》,第十一期,1996年3月,第16-20页。
    163参见黄明阳:《消费者保护法入门》,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5-287页。
    164参见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75-177页。
    165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166参见崔广平:“欺诈概念辨析”,河北法学,2003年第2期,第42页。
    167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94、595页。
    168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10页。
    
    169黄茂荣:“不实广告之告知义务或担保责任”,《植根杂志》第二十卷第九期,第358页。
    170参见隋彭生:“关于合同法中‘重大误解’的探讨”,《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第106、107页。
    171隋彭生:“关于合同法中‘重大误解’的探讨”,《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第109页。
    172江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3页。
    173参见参见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292页。
    174参见参见李永军:《合同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175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第269页。
    176参见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第43页。
    177参见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第21页。
    178参见韩世远:“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190页。
    179杜景林,卢谌编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91页。
    181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19页。
    182参见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修订本),第287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3参见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6页。
    184参见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修订本),第296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5参见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修订本),第288、28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6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50页。
    187尹志强:“侵权行为概念分析”,《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4期,第49页。
    188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从侵权行为法的涵摄范围和功能角度分析”,第32页,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收藏于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189 See Miles, Digest of English Civil Law, book II. Pp. xiv. xv, 1910.
    190陈涛,高在敏:“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例论要”,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第48页。
    191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5页。
    192王利明:“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家》2003年第3期,第64页。
    193参见杨立新:《侵权法论》(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194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63页。
    195邱聪智:“庞德民事归责理论之评介”,载《台大法学论从》,第11卷第2期,277页。
    196单一责任说的代表人物是学者王卫国在其著作《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提出的观点。他否认在过错责任之外确认任何其他的归责原则,主张通过扩大过错责任来解决侵权责任领域中出现的诸如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新问题。
    197二元归责原则的主要观点是现代侵权法的归责原则由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所构成。对于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特殊侵权行迹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须有法律的特别规定。
    198多元归责原则说中以存在不同的主张。学者杨立新在其著作《侵权法论》(第二版,第119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中主张我国的侵权归责原则除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还有过错推定原则;而学者王利明在其著作(《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第20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张多元组成为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且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以绝对无过错责任为例外。
    199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8页。
    200参见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5页。
    201参见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8页。
    202参见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7页。
    204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41页。“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承担侵权责任的各种作为必要条件的因素。”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47页。
    205参见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4页。
    206参见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54-75页;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48页。
    207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47-50页。
    208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87-252页。
    209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11页。
    210参见黄立:《民法债编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271页。另见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50页。
    214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62页。
    215 See Robbey Bernstein, Economic Loss, Sweet & Maxwell Limited, 2ed, p. 2. (1998)
    216参见[意]毛罗·布萨尼(Mauro Bussani),[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Vernon Valentine Palmer)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张小义,钟洪明译,林嘉校,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页。
    217参见D. W. Robertson:“义务的新领域·纯粹经济损害”,刘慧译,《侵权法评论》2003年第1卷。
    218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54页。
    219参见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46页。
    220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55页。
    221参见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46页。
    222参见杨立新:“自由权之侵害及其民法”,《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另见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45-647页。
    223参见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224参见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9-141页。
    225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49页。
    226参见何孝元:《损害赔偿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1、142页。
    227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228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4页。
    229钱玉文:“消费者概念的法律再界定”,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第138页。
    230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6)一中民终字第6250号《民事判决书》。
    
    231转引自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页。
    232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15-123页。
    233杨立新:《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234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235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27页。
    236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219页。
    237巩飘:商业广告诸民事法律问题研究,第33页,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收于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238 Donoghue V. Stevenson (1932) A.C.562.580.转引自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90页.
    239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91页。
    240 See Andre Tunc, In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Vol.4, Torts, Introduction, J.C.B, Mohr(Paul Siebeck, Tubingen), 1974,P71.
    241王发强:“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确立无过错连带责任”,《人民司法》2000年第9期第45页。
    242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48923854&pageno=4
    243姚辉:“侵权法的危机:带入新时代的旧问题”,《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1期。
    244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86页。
    
    245参见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载《台大法学论丛》,第29卷第2期。
    246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19页。
    247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20页。
    
    248参见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载《台大法学论丛》,第29卷第2期。
    249 Derry v. Peek(1889) 14APP.Cas.337;611.t.265
    250 Derry v. Peek(1889) 14APP.Cas.337;611.t.265
    251参见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石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62-170页。
    252参见陈玲玉:“论引人错误广告与广告主之法律责任”,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68年(1979年),第172、173页。
    253 Crossman v. Bacon & Robinson Co., 119 Me. 105, 109, 109 A. 487, 489 (1920)
    254 FTC v. Raladam Co., 283 U.S. 643 (1931)
    255 See Edward F. Cox, Robert C. Fellmeth & John E. Schulz,“The NADER REPORT”on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1969).
    256 See Scheuerman,“The Consumer Fraud Class Action: Reining in Abuse By Requiring Plaintiffs to Allege Reliance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43 Harv. J. on Legis. 14 (2006).
    257 See“Proving Cause in Fact Under Washington's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he Case for a Rebuttable Presumption of Reliance”, 80 WASH. L. REV. 245, 245 & n.3 (2005)
    258 See Jeff Sovern,“Private Actions Under th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 Acts: Reconsidering the Act As Rule Model”, 52 Ohio St. L. J. 437 (1991)
    259参见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石宏译,许传玺校审,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85、186页。
    260 See Scheuerman ,“The Consumer Fraud Class Action: Reining in Abuse By Requiring Plaintiffs to Allege Reliance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43 Harv. J. on Legis. 24 (2006).
    261 N.Y. GEN. BUS. LAW§350 (McKinney 2004).
    262 N.Y. GEN. BUS. LAW§349 (McKinney 2004)
    263 Stutman v. Chem. Bank, 731 N.E.2d 608, 611-12 (N.Y. 2000)
    264 See Patton,“Case Law Under the Texas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Consumer Protection Act”, 33 See BAYLOR L. REV. 533, 541(1981).
    265 See Vincent P. Dhooghe,“Trade Regulation-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Consumer Protection Act-A Purchaser for Resale is a Consumer Protected by DTPA”, 16 St. Mary’s L.J. 479
    266 See Maxwell,“Public and Private Rights and Remedies Under th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Consumer Protection Act”, 8 ST. MARY'S L.J. 617, 642 (1977)
    267 See Cole,“State Enforcement Efforts Directed Against Unfair or Deceptive Practices”, 56 ANTITRUST L.J. 125 (1987), at 130 ("All of those states that have private rights of action now have provisions for attorneys' fees. . . . The attorneys' fees provisions are, of course, intended to encourage private attorney general enforcement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 . . . .")
    268 Bandura v. Orkin Exterminating Co., 865 F.2d 816 (7th Cir. 1988)
    269徐国栋:“埃塞俄比亚民法典:两股改革热情碰撞的结晶“,载徐国栋主编:《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薛军译,中国法律出版社、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4月第1版,第11页。
    270徐国栋主编:《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薛军译,中国法律出版社、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4月第1版,第377页。。
    271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272王卫国:“译序“,《荷兰民法典》,王卫国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页。
    273焦富民,盛敏:“论荷兰民法典的开放性、融和性与现代性——兼及以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法学家,2005年第5期,第142页。
    274王卫国主译:《荷兰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15-217页。
    275周潞嘉:“论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法学评论》1987年第6期第44页。
    
    276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277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278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279参见[德]科勒著,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总则》,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149页。
    280参见王泽鉴:《王泽鉴法学全集·第二卷——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38、239页。
    281参见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石宏等译,许传玺审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282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283参见崔广平:“欺诈概念辨析”,《河北法学》2003年第2期,第42页。
    284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111页。
    285参见徐志军,张传伟:“欺诈的界分”,《政法论坛》2006年第7期,第95页。
    
    287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第20、21页。
    288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第24页.
    289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第25、26页.
    290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291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292李冬燕:“对虚假广告行为侵权问题的探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35页。
    293孙学华、于林洋:“论虚假广告侵权归责原则的局限性”,《云南民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6-48页。
    294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31页。
    295参见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2页。
    296朱柏松:“论广告媒体业者之损害赔偿责任——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12月第91期,第23、24页。
    297参见梁慧星:“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相同观点参见:顾昂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座》,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6页;马骏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298参见韩世远:“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第179页。
    299参见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5——598页。
    300黄立:“消保法有关广告规定之适用”,《政大法学评论》第六十二期,第174页。
    301参见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石宏译,许传玺校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1页。
    302参见林德瑞:“惩罚性赔偿金适用之法律争议问题”,《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7月第7期,第46页。
    303林德瑞:“惩罚性赔偿金适用之法律争议问题”,《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7月第7期,第48页。
    304参见汪世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研究”,《现代法学》2002年第4期,第109页。
    
    305参见沈达明编著:《英美合同法引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306参见李宜琛:《日尔曼法概说》,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72页。
    307方乐坤:“关于债的相对性若干原理的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五期,第87页。
    308綦骏:“论广告进入契约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第73页。
    309 [美]格兰特·吉尔莫:“契约的死亡”,曹士兵,姚建宗,吴巍译,载于《为权利而斗争——梁慧星先生主编之现代世界法学名著集》,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310 Arthur Best,“Controlling False Advertis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Regulation, Industry Self-Policing, And Private Litigation”, Georgia law Review, Volume 20 Number 1 P4(1985)。
    311张新宝:“《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理由概说(二)”,载于:http://www.qinquanlaw.com/Show.asp?id=533&big=109
    1.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李宜琛:《日尔曼法概说》,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5.王泽鉴:《王泽鉴法学全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9.马骏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页。
    11.黄立:《民法债编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3.杜景林,卢谌编著:《德国债法改革——〈德国民法典〉最新进展》,法律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4.沈达明编著:《英美合同法引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李永军:《合同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陈自强:《无因债权契约论》,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一版再刷,。
    17.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8.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0.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杨立新:《侵权法论》(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23.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24.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5.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6.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27.何孝元:《损害赔偿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9.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1.许安山,刘松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2.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论》,台湾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33.黄阳明:《消费者保护法入门》,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初版。
    34.林益山:《消费者保护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88年(1999年)初版。
    35.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6.王晓晔:《竞争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页。
    37.黄茂荣:《公平交易法理论与实务》,台北市,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民国82年版。
    38.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9.范建得、庄春发:《公平交易法·不实广告》,台北市,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4年版。
    40.罗明宏:《不实广告案例解读:理论基础与实务案例探讨》,台北市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41.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二版。
    42.佘贤君:《电视广告营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3.陈宏军,徐豪主编:《广告学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4.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5.倪宁:《广告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46.丁俊杰,康瑾:《现在广告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47.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第二版),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1.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 [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版,。
    4.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杜景林,卢谌译:《德国债法分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 [英]P·S·阿狄亚著,赵旭东等译:《合同法导论》第5版,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 [美]A.L.科宾:《科宾论合同》,王卫国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页。
    7. [德]海因·克茨著:《欧洲合同法》,周忠海,李居迁,宫立云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
    8.亨利·马瑟著:《合同法与道德》,戴孟勇,贾林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意]毛罗·布萨尼(Mauro Bussani),[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Vernon Valentine Palmer)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张小义,钟洪明译,林嘉校,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0.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1. ALI(美国法学会)、NCCUSL(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著:《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述》,孙新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12. [德]科勒著,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总则》,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3.马特斯尔斯·W·斯达切尔主编:《网络广告:互联网上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孙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薛军译,中国法律出版社,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4月第1版。
    15.《瑞士债法典》,吴兆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6.《荷兰民法典》,王卫国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7. [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石宏译,许传玺校审,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8.《欧盟债法条例与指令全集》,吴越,李兆玉,李立宏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9. [荷]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成文宪法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版。
    20. [美]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21. [美]威廉·维尔斯,约翰·伯奈特,桑德拉·莫里亚提著:《广告学——原理与实务(第六版)》,张红霞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2.梁慧星:“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
    4.崔建远:“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性与定位”,《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
    5.韩世远:“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6.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
    7.孔祥俊:“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的完善”,《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
    8.陈甦:“明星广告的广告责任分析”,载于《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19日。
    9.綦骏:“论广告进入契约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第68页。
    10.郑玉波:“广告企业之民事责任与消费者之保护”,《法令月刊》第27卷第4期。
    11.林诚二:“消费者资讯之规范”,载于《消费者保护研究第三辑》,(台湾)“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民国八十六年四月。
    12.林子仪:“商业性言论与言论自由”,《美国月刊》第2卷第8期,第24、25页。
    13.赵娟、田雷:“论美国商业言论的宪法地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4.须文蔚:“不实广告管制社会科学化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这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十卷第一期(91/01)第60-65页。
    15.朱柏松:“论广告媒体业者之损害赔偿责任——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二O二七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2期,第11页。
    16.林诚二:“消费资讯之规范”,载刘春堂编著《消费者保护法专案研究实录》,1997年出版,。
    17.黄立:“消保法有关广告规定之适用”,《政大法学评论》第六十二期。
    18.黄茂荣:“不实广告者之告之义务或担保责任”,植根杂志第二十卷第九期
    19.朱柏松:“论品质保证书之成立及其法律性质”,《月旦法学杂志》,第十一期,1996年3月。
    20.黄茂荣:“不实广告之告知义务或担保责任”,《植根杂志》第二十卷第九期。
    21.陈涛,高在敏:“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例论要”,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22.邱聪智:“庞德民事归责理论之评介”,载《台大法学论从》,第11卷第2期。
    23. D. W. Robertson:“义务的新领域·纯粹经济损害”,刘慧译,《侵权法评论》2003年第1卷。
    24.杨立新:“自由权之侵害及其民法”,《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另见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5.姚辉:“侵权法的危机:带入新时代的旧问题”,《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1期。
    26.参见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载《台大法学论丛》,第29卷第2期。
    27.周潞嘉:“论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法学评论》1987年第6期。
    28.徐志军,张传伟:“欺诈的界分”,《政法论坛》2006年第7期。
    29.黄立:“消保法有关广告规定之适用”,《政大法学评论》第六十二期。
    30.林德瑞:“惩罚性赔偿金适用之法律争议问题”,《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7月第7期。
    31.汪世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研究”,《现代法学》2002年第4期。
    32. [美]格兰特·吉尔莫:“契约的死亡”,曹士兵,姚建宗,吴巍译,载于《为权利而斗争——梁慧星先生主编之现代世界法学名著集》,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3.蔡希杰、郭建新、陈德棉:“广告的特性、作用及和市场营销的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期。
    34.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从侵权行为法的涵摄范围和功能角度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收藏于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35.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山东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年博士论文。
    36.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两分法’民事责任体系的困境与修正”,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收藏于中国期刊网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
    37.丁海俊:“私权救济论一以民事责任制度为中心”,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8.曾宜健:“我国与日本对建筑业不实广告规范之比较研究”,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2004年。
    39.陈玲玉:“论引人错误广告与广告主之法律责任”,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79年。
    40.江明如:“广告之民事法律责任——以消费者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及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条为研究核心”,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3年。
    41.蔡广升:《从消费者保护论广告者之民事责任》,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1994年硕士论文,第150页。
    1. Don R. Pember, Mass Law, McGraw-Hill, 2003/2004 Edition.
    2. George Eric Rosden & Peter Eric Rosden, The Law of Advertising, Vol.2, Appendix 18B,1-2, (1989)
    3. See Calamari & Perillo, The Law of Contracts 36-37 (4th ed. 1998).
    4. HARV. L. REV. 1, 8 (1888). See W. Prosser,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105 (4th ed. 1971).
    5. Robbey Bernstein, Economic Loss, Sweet & Maxwell Limited, 2ed, p. 2. (1998)
    6. Ivan L. Preston, The Great American Blow-up: Puffery in Advertising and Selling,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1. See M. J. Trebilcock,“Private Law Remedies for Misleading Advertising”,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Vol. 22, No. 1, (Winter, 1972).
    2. Russo, J. Edward, Metcalf, Barbara L. and Debra Stephens,“Identifying Misleading advertising,”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8(September), (1981).
    3. Patti, Charles H., and Charles F. Frazer(1988),“Advertising: 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New York, NY, The Dryden Press.
    4. See Sullivan & Marks,“The FTC's Deceptive Advertising Policy: 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64 OR. L. REV. 593 (1986)
    5. See Jeff Sovern,“Private Actions Under th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 Acts: Reconsidering the Act As Rule Model”, 52 Ohio St. L. J. 444 (1991)
    6. Ivan L. Preston,“The Definition of Deceptiveness in Advertising and Other Commercial Speech”, 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 39. No. 4 (1990).
    7.“The FTC’s Deceptive Advertising Policy: 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rgon Law Rev. Vol.64 No.4 (1986).
    8. Leon C. Smith:“Local Station Liability for Decep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Vol. XV, No.1(Winter 1970-71)
    9. See Timothy J. Tatro,Braun v. Soldier of Fortune:“Tort Law Enters the Braun's Age as Constitutional Safeguards for Commercial Speech Buckle "neath the Crunch of Third-Party Liability”, 30 San Diego L. Rev.(1993)
    10. See Halpern,“The Right of Publicity: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the Associative Value of Personality”, 39 VAND. L. REV. (1986)
    11. See“Liability of Advertising Endorsers”, 2 Stan. L. Rev. (1950)
    12. Consuelo Lauda Kertz, Roobina Ohanian:“Recent Trend in the Law of Endorsement Advertising: Informercials, Celebrity Endorsers and Nontraditional Defendants in Deceptive Advertising Cases”,19 Hofstra L. Rev. 603,(1991).
    13. Jay M. Feinman &Stephen R. Brill,“Is An Advertisement An Offer? Why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58 Hastings L.J. 64 (2006).
    14. See Don F. Vaccaro, Annotation,“Advertisement Addressed to Public Relating to Sale or Purchase of Goods at Specified Price as an Offer the Acceptance of Which Will Consummate a Contract”, 43 A.L.R. 3d 1102,§2, at 1104 (1972).
    15. See Wayne K. Lewis,“Toward a Theory of Strict‘Claim’Liability: Warranty Relief for Advertising Representations”, 47 OHSLJ 671(1986).
    16. Jacqueline S. Bollas,“Use of the Comparative Negligence Doctrine in Warranty Actions”, 45 OHSLJ 766(1984).
    17. Prosser,“The Implied Warranty of Merchantable Quality”, 27 MINN. L. REV. 117, 120 (1943).
    18. Morrow,“Warranty of Quality: A Comparative Survey”, 14 TUL. L. REV. 327, 341 (1940).
    19. See Scheuerman,“The Consumer Fraud Class Action: Reining in Abuse By Requiring Plaintiffs to Allege Reliance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43 Harv. J. on Legis. 14 (2006).
    20. See“Proving Cause in Fact Under Washington's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he Case for a Rebuttable Presumption of Reliance”, 80 WASH. L. REV. 245, 245 & n.3 (2005)
    21. See Patton,“Case Law Under the Texas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Consumer Protection Act”, 33 BAYLOR L. REV. 533, 541(1981).
    22. See Maxwell,“Public and Private Rights and Remedies Under th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Consumer Protection Act”, 8 ST. MARY'S L.J. 617, 642 (1977).
    23. See Cole,“State Enforcement Efforts Directed Against Unfair or Deceptive Practices”, 56 ANTITRUST L.J. 125 (1987).
    24. Arthur Best,“Controlling False Advertis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Regulation, Industry Self-Policing, And Private Litigation”, Georgia law Review, Volume 20 Number 1 P4(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