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年譜長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易顺鼎(18581920),字實甫,亦作實父、石甫、硕甫,又字中實,亦作仲硕。少時自號眉伽,中年後號哭庵,亦作哭盒、哭厂。湖南能阳(今漢夀縣)人。光緒元年(1875)中舉,此後五赴舍试不第。报捐刑部郎中,改河南候補道。甲午戰後曾隻身赴臺参與抗日救臺活勤。光绪二十八年(1902)授廣西右江道,旋调太平思顺道,在任三月,被劾罷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授霎南臨安阴廣道,未赴任。明年,调廣東廉欽道,又署廣肇羅道,移高陽雷道。辛亥革命後避居上海,民國二年定居北京,三年官印鑄局参事,後颓唐潦倒以终。
     易顺鼎身处的時代是勤盪燮革的時代,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富於傅奇色彩的一生。晚清民初中國社舍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如太平天國戟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燮法、庚子事燮、辛亥革命、袁世凯稱帝、五四连勤等,易顺鼎或多或少、或主勤或被勤,都曾参與其中。
     易顺鼎早年受到洋務迢勤主要人物之一的郭嵩熹的赏識,後来又拜入張之洞门下,畏期在張的幕府中。他與维新派的主要人物之一隙寶箴關保也非常密切。他也經常奔走於其他權要之门,干褐求进,如左宗棠、劉坤一、王文韶、柴禄及袁世凯等。
     易顺鼎是一位天才的詩人,晚清詩壇分爲漠魏六朝詩派、宋詩派、中晚唐詩派三大主要流派。他是汉魏六朝詩派代表人物王闓運的晚辈,王闓運呼其爲“仙童”,数十年間交往频繁;他舆宋詩派的主将隙三立是世交,總角相契,至老不渝;他自己是中晚唐詩派的雨位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位是他的晚年密友樊增祥。
     易顺鼎是中國最後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他是中國古典詩歌最後的驕子,他也是中國古代社舍最後的殉葬品。從這一角度來說,易顺鼎的一生是很值得後人去發掘、整理和研究的。
     《易顺鼎年譜畏编》将易氏一生六十三年按照時代的節點劃爲三佃階段:咸同時期(18581874);光宣時期(18751911);民國時期(19121920)。大致可以相應概括爲:神童;才子加名士;老名士。或者:少年得意;中歲憂樂;老境颓唐。
     本譜在群细爬梳易氏詩文作品的基礎上,廣泛搜集舆易顺鼎有關的人物詩文集、笔記、日記、方志、档案及报刊资料,盡最大努力去还原譜主一生行跡,见微而知著,藉以反映畴代燮遥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封今後的近代文学、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YiShunding (1858-1920), the Courtesy name Shi-Fu,(also實父、石甫、硕甫)alother Courtesy name Zhong-Shi, as well as Zhong-Shuo. Literary name was Meijia When he was young, Literary name change to Ku-An after middle age, also Cry(哭盦、哭厂).From LongYang county (now county of HanShou) Hunan province. He passed the provinc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old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first year of Guangxu (1875), He fail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ive times. Then he spent money and got a government official lower than the Ministry of Punishments in feudal China. He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 of anti-Japanese in Sino-Japanese war. The28th year of Guangxu (1902) granted as Guangxi Youjiang-dao(廣西右江道),after three months he was impeached to remove from office. In the34th year of Guangxu (1908) he granted as Yunnan Linankaiguang-dao(云南臨安開廣道), but not to accept. The next year he transferred to Guangdong Qinlian-dao(廣東欽廉道),and then transferred to Guangzhaoluo-dao(廣肇羅道),next as Gaoyanglei-dao(高陽雷道).After Xinhai revolution he lived in Shanghai, then he settled in Beijing two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granted as counselor of the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 From that time he is poor until he died.
     Yi Shunding lived in the era of volatile change, he had 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and legendary life. Series of events occurr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uch as taiping rebellion, the sino-japanese war, Wuxu political reform, Gengzi Boxer Rebellion, Xinhai revolution, Yuan Shikai(袁世凯)proclaims oneself emperor, The May4th Movement. Yi Shun ding were involved more or less, participated active or passive.
     Yi Shunding appreciated by Guo Songtao(郭嵩燾),a chief person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t an early age, then to be the pupil of Zhang Zhidong(張之洞)and work for him for a long time. He close to Chen Baozhen(陈寶箴),one of the chief person of reformists. He often contacted with influential officials, such as Zuo Zongtang(左宗棠),Liu Kunyi(劉坤一),Wang Wenshao(王文韶),Rong Lu(榮祿)and Yuan Shikai(袁世凯),etc.
     Yi Shunding is a talented poet, There were liu-chao poetry and song poetry,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poetry as three main genr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e is a descendant of one representative of6dynasties poetry Wang Kaiyun(王闓运),Wang Kaiyun call him as the " child prodigy ", Their relations were very close during the decade; The chief person of Song poetry also close with him, they contacted with each other all their lives; He is one of the two representative of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poetry, another one is his close friend Fan zengxiang(樊增祥).
     Yi Shunding is the typical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in China, he is the last prid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e is also the sacrifice Chinese ancient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se, the Yi Shunding's whole life is worthy to explore, sorting and research for future generations.
     "chronicle of Yi Shunding" divided his63years into three stages:Xiantong period (1858-1874); Guangxuan period (1875-1911);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20). It can be roughly summed up as:child prodigy; gifted scholar plus celebrity; Old celebrity. Or:young proud; In middle age of sorrow; Dispirited old age.
     This chronicle sorts out Yi Shunding's poetry works in detail, on this basis widely collecting figures associated with Yi Shunding preface-writer, notes, diaries, local Chronicles, archives and press materials, try my best to restore master life tracks, so as to reflect all aspects of The Times change, I hope it can help to modern literature,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future.
引文
《安顺書牘摘钞·貴東害節牘钞》,光緒四年(1878)刻本。
    《函樓詩钞》,光緒八年(1882)刻本。
    《函模詩钞》,光绪二十年(1894)續刻本。
    《函樓文钞》,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函楼詞钞》,光緒間刻本。
    《丁戊之間行卷》(附《湘弦詞》一卷),光绪五年(1879)刻本。
    《摩圍閣詩》,光緒八年(1882)刻本。
    《摩圍閣詞》,光緒八年(1882)刻本。
    《楚颂亭词》,光緒十年(1884)刻本。
    《經羲莛撞》(附《讀經琐记》一卷),光緒十年(1884)刻本。
    《讀老劄记》,光緒十年(1884)刻本。
    《出都詩錄》,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
    《吴篷詩錄》,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
    《樊山沌水詩録》,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蜀船詩錄》,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巴山詩錄》,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
    《锦里詩錄》,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峨眉詩錄》,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青城詩錄》,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林屋詩錄》,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琹臺萝語》,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遊梁詩賸》(附《道梁詩賸賸》一卷),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淮南许注鉤沉》,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湘社集》(與程颂萬合编),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
    《鄂湘酬唱集》,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倚霞宫筆錄》,光緖十九年(1893)刻本。
    《四魂集》(《魂東集》、《魂北集》、《魂南集》、《魂歸集》,附《四魂外集》四卷),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
    《鬘天影事譜》,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
    《红蕉萝語》,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
    《紅橘笛語》,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懺红碎語》,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哭盒叢害》,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
    《盾墨拾餘》,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
    《湘壇集》、《江壇集》,光緒二十五年(1899)合刻本。
    《魂西集》,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
    《東歸集》,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燕榻集》,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
    《魂南續集》,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靄國詩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蘇州圖害館)
    《廬餘集》,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
    《哭庵丁戊詩集》(包括《宣南集》、《嶺南集》、《嶺南集補遺》、《甬東集》),光绪三十四年(1908)合刻本。
    《張文襄公評點易哭盒先生廬山詩録》,光绪三十四年(1908)影印本。
    《慕皋廬雜刻》(包括《<易>音補韻》一卷、《<大學>私定本》一卷、《孔門詩集》一卷、《<心经>易氏本》一卷、《<金刚經〉易氏本》一卷、《<心經〉<金刚經>集聊》一卷、《國朝文苑傅》一卷、《國朝孝子小傅》一卷、《國朝學案目錄》卷、《慕皋廬雜文稿》一卷,附《倚霞宫肇錄》、《易母挽詞》、《玉虚齋集》),光緒間刻本。
    《吴社集》,光緒間刻本。
    《龍州雜俎》,光绪間铅印本。
    《皇清誥授光禄大夫頭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江蘇布政使司布政使先府君行状》,光绪末年刻本。
    《戊申日記》,宣统简鉛印本。
    《己酉日记》(附《己酉詩礴集》一卷),宣统間铅印本。
    《高州集》,宣统三年(1911)刻本。
    《四會集》,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
    《高州存牘》,民初铅印本。
    《高州集》,民初铅印本。
    《壬子詩存》,民初铅印本。
    《癸丑詩存》,民初铅印本。
    《甲寅詩存》,民初鉛印本。
    《嗚呼易顺鼎》,民初刻本。影印收入劉家平、蘇晓君主编《中华歷史人物别傅集》第七十五册,綫装害局,2003年。
    《春人赋》,國學扶輪社民國三年(1914)铅印本。
    《琴志樓摘句詩話》,发表於梁啟超主编《庸言》雜誌第一卷之16、19號。
    《詩鐘说萝》,发表於梁啟超主编《庸言》雜誌第一卷之9、10、11、12、14、16、17、24號。
    《琴志樓遊山詩集》,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
    《宣南集》,民國間铅印本。
    《甬東集》,民國間铅印本。
    《嶺南集》,民國間铅印本。
    《嶺南集補遺》,民國間鉛印本。
    《哭庵赏菊詩》(附录一卷),北平邃雅齋害店1934年鉛印本。影印收入張次谿编《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下册(見《民國装害》第五编55册,上海害店,1989年)。
    易顺鼎著;王飚校點《琴志模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易顺鼎著;隙松青校點《易顺鼎詩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仿建除體分句詩》,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琴思樓詞》,民國三年(1914)石印本。
    《燕盦文钞》,民國铅印本。
    《湘影模詩》,民國十二年版。见《漢壽文史资料》第8辑。
    《易君左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5年(1976)版。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卞僧慧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華书局,2010年版。
    蔡冠洛编纂《清代七百名人傳》,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8年版。
    蔡云万著《蛰存齋筆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版。
    隙寶琛著;劉永翔、許全勝校點《滄趣樓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隙寶箴著;汪叔子、張求會编《陈寶箴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陳奮主编;政协廣束省三水縣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會编《北洋政府國务总理梁士诒史料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陈瀚一著《新语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陈銳著《袌碧齋詞话》(唐圭璋编《词話叢编》),北京:中華书局,2005年版。
    陈三立著;李開军校點《散原精舍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三立著;潘益民、李開军辑注《散原精舍詩文集補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陈松青著《易顺鼎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隙衍著《石遺室詩話》(張寅彭主编《民國詩話叢编》),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陈琰著《藝苑装括》,上海:六藝書局,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
    程颂万著;徐哲兮校點《程颂万詩詞集》,畏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丁文江、趟豐田编《梁啟超年譜畏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樊增祥著;涂晓马、隙宇俊校點《樊樊山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符为霖修;劉沛纂《龙山縣志》,光緒四年(1878)刻本。
    高旭著;郭畏海、金菊貞编《高旭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翼聯主编《聊話叢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麒廷龍主编《清代殊卷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93年版。
    郭嵩燾著《郭嵩燾日記》,畏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郭则澐著《十朝詩乘》(張寅彭主编《民國詩话装編》),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黄溶著;李吉奎整理《花随人圣庵摭憶》,北京:中華害局,2008年版。
    湖南圖書館编《湖南圖書館藏近现代名人手札》,畏沙:嶽麓害社,2010年版。
    黄曾樾辑《隙石遺先生谈藝缘》(張寅彭主编《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黄遵憲著;钱仲聯菚注《人境廬詩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江翰编集;高福生释笺《片玉碎金——近代名人手書詩札释笺》,北京:中華害局,2009年版。
    江翰著《慎所立齋詩文集》,沈雲龍主编《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一辑709册,臺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
    金梁辑《近世人物志》,北京:北京圖害館出版社,2007年版。
    況周颐撰;屈興國辑注《蕙風詞話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伯元著《南亭筆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李慈铭著《越縵堂日記》,扬州:廣陵害社,2004年版。
    李佳著《左庵词話》(唐圭璋编《词话叢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李肖聃著《星廬筆記》,畏沙:嶽麓書社,1983年版。
    连横著《台湾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梁鼎芬著;黄云雨點校《節庵先生遺詩》,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劉成禺撰《世载堂雜憶》,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劉衍文著《雕蟲詩话》(眼寅彭主编《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
    骆秉章自注《駱公年譜》,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装刊》第十五辑144册,臺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
    事调元著;楊天石、曾景忠编《事调元集》,畏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马街中、董俊珏著《隙三立年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冒廣生著《小三吾亭词話》(唐圭璋编《詞括叢編》),北京:中革害局,2005年版。
    冒懷蘇编著《冒鶴亭先生年谱》,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
    梅蘭芳口述;静姬傅、许源來、朱家溍整理《梅蘭芳回憶錄》,北京:團结出版社,2005年版。
    缪荃孫著《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欧金林主编《湖南省博物館藏近现代名人手札》,畏沙:嶽麓書社,2012年版。
    皮名振编著《皮鹿门年譜》,上海:商務印害館,1939年。
    钱基博著《现代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4年版。
    钱仲聯著《萝苕庵诗話》(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话叢编》),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柴慶著;谢典堯整理、點校、註释《榮慶日記》,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上海博物館圖害館编《冒廣生友朋害札》,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 版。
    邵镜人著《同光風霎錄》,臺北:中外圖害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1976)版。
    沈曾植著;钱仲聯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華害局,2001年版。
    释敬安著;梅季點校《八指頭陀詩文集》,畏沙:嶽麓害社,2007年版。
    爽良著《野棠轩文集》,民國十八年(1929)版。
    [日]辻聽花著《菊譜翻新调——百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戏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孙寶瑄著《忘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孙雄著《詩史閣詩話》(眼寅彭主编《民國詩话叢編》),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谭献著;范旭命、牟晓朋整理《復堂日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汪國垣著《光宣以来詩壇旁記》(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汪辟疆撰;王培军笺證《光宣詩壇點将錄笺證》,北京:中革害局,2008年版。
    汪辟疆著;張亚權编撰《汪辟疆詩學输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闿连撰;焉積高主编,谭承耕、陶先淮副主编《湘绮楼詩文集》,畏沙:嶽麓害社,2008年版。
    王闿连著;吴榮甫點校《湘绮樓日記》,畏沙:嶽麓害社,1997年版。
    王森然著《近代名家评傅》,北京:生活·读害·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
    王文韶著;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記》,北京:中华害局,1989年版。
    王逸塘著《今傅是樓詩話》(張寅彭主编《民國詩括叢编》),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文廷式著;何束萍笺注《云起軒祠菚注》,畏沙:嶽麓書社,2011年版。
    文廷式著;汪叔子编《文廷式集》,北京:中苹害局,1993年版。
    沃丘仲子著《近现代名人小傅》,北京:北京圖害館出版社,2003年版。
    吴大澂著;印晓峰點校《愙齋詩存》,上海:华束师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吴闓生评選;寒碧點校《晚清四十家詩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吴宗慈编纂;胡迎建、宗九奇、胡克沛校注《廬山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夏敬觀著《忍古樓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编》),北京:中华害局,2005年版。
    夏敬觀著《忍古樓詩話》(張寅彭主编《民國詩韶叢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
    夏曾佑著;楊琥编《夏曾佑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徐珂编撰《清稗叛钞》,北京:中華害局,1986年版。
    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臺北:世界害局,1961年版。
    徐世昌著;傅卜棠編校《晚晴簃詩話》,上海:华束师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徐一士著《一士谭薈》,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版。
    静寶蘅著;静恪儒整理《静寶蘅日記》,北京:中華害局,2010年版。
    许全腾撰《沈曾植年谱畏編》,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版。
    姚永概著;沈寂等標點《慎宜轩日記》,合肥:黄山害社,2010年版。
    葉昌熾著《缘督廬日韶》,扬州:廣陵害社,1990年版。
    由云龙著《定庵詩話续編》(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话叢编》),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喻血輪著;眉睫整理《绮情樓雄记:一位辛亥报人的民國回憶》,北京:中國畏安出版社,2010年版。
    袁嘉毅著《臥雪詩話》(張寅彭主编《民國詩话叢編》),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袁克文著;張繼红點校《辛丙秘苑·寒云日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楎毓鼎著;史晓風整理《楎毓鼎澄齋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張百熙著;谭承耕、李龍如校點《張百熙集》,畏沙:嶽麓害社,2008年版。
    張雨田著《近代詞人轶事》(唐圭璋编《词话叢编》),北京:中革害局,2005年版。
    張謇著;眼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固害館编《張謇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張侩撰《莫友芝年譜畏编》,北京:中華害局,2008年版。
    張江裁辑《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平:松韻閣书店,民國二十六年(1937)版。
    張之洞著;苑書羲、孙華峰、李秉新主编《張之洞全集》,石家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趟炳麟著《柏巌感舊詩話》(張寅彭主编《民國詩話叢编》),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趟雨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害局,1977年版。
    趟一生、王翼奇主编《香害軒秘藏名人害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趟元禮著《藏齋詩話》(張寅彭主编《民國詩話叢编》),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2年版。
    鄭烽明著《況周颐先生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鄭文焯撰《大鹤山人詩集》,蘇州:振新害社,民國十二年(1923)版。
    鄭文焯撰《樵風樂府》,仁和:吴氏雙照樓,民國二年(1913)版。
    鄭孝胥著;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北京:中華害局,1993年版。
    鄭孝胥著;黄砷、楊皢波校點《海藏模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鄭逸梅著《尺牘装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鄭逸梅著《藝林散葉》,北京:中华害局,1981年版。
    鍾叔河编订《林屋山民送米圖卷子》,畏沙:嶽麓害社,2002年版。
    徐悲鸿《悲鸿自述》,《良友》书报1930年第46期。
    易顺鼎等《吴波鸥语》,《詞學季刊》第三卷第一號,民國二十五年(1936)三月三十一日初版。
    许潞梅、王金科整理《鹿傅霖日記(四)》,《文物春秋》1993年第3期。
    许潞梅、王金科整理《鹿傅霖日記(五)》,《文物春秋》1994年第3期。
    李连軒《论易顺鼎的诗歌创作》,《武陵學刊》1995年第2期。
    李连軒《“十年歌埸恩怨,都付浅醉閒吟’’——论易顺鼎的词作》,《武陵学刊》1997年第1期。
    李连軒《论易顺鼎》,《華中理工大學學报)(社会科學版)1997年第4期。
    李连轩《秀色燕限有雙峰——论易顺鼎、易顺豫兄弟的词作》,《中國韻文學刊》1999年第1期。
    劉萝芙《神龍金翅,振采腾辉——试输近代名家易顺鼎的山水詩》,《合肥學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方繼孝《易實甫舊藏友人墨蹟》,《收藏家》2007年第9期。
    張麗華《易顺鼎山水诗输略》,《江蘇大學學报》(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黄培、吴翔《生畏三間香草地,故應哀怨祖离骚——易顺鼎吴越山水诗中的楚文化特色》,《南京審计學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曹辛華《民國詞社考论》,中國词學研究舍《2008年祠學國隙学衍研封會输文集》,會議時間2008年8月。
    黄培、吴翔《前生地主今生客三生同听一楼钟——易顺鼎吴中山水诗艺术风格探讨》,《名作欣赏》2008年第22期。
    黄培、吴翔《易顺鼎的李商隱接受方式研究》,《前沿》2009年第1期。
    邱睿《清遺老“戏剧熟”解讀——以易顺鼎“捧伶詩”为例》,《藝海》2009年第1期。
    黄培、吴翔《输易顺鼎“自开一派”的復古詩学》,《江西社含科学》2009年第2期。
    李雄飞《易顺鼎四盟友生卒年考》,《國學研究》第二十三卷,2009.6
    隙松青《易顺鼎與<红樱萝>》,《缸樓萝學刊》2010年第2期。
    袁志成《晚清湘社考输》,《求索》2011年第10期。
    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詩歌接受史稿》,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论文,2006年。
    潘宏恩《易顺鼎傅论及年譜》,蘇州大學硕士學位论文,2009年。
    卞孝萱、唐文榷編《辛亥人物碑傅集》,南京:凰凰出版社,2011年版。
    隙玉堂编著《中國近现代人物名號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董建和编著《九十種清代傅記综合索引》,北京:阴明出版社,2008年版。
    方诗铭编著《中國歷史纪年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方詩铭、方小芬编著《中國史歷日和中西歷日封照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郭存孝辑《清末民初職官名錄》,北京:中革害局,2012年版。
    江慶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李靈年、楊忠主编《清人别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劉壽林、万仁元、王玉文、孔慶泰编《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害局,1995年版。
    钱實甫编《清代聪官年表》,北京:中華害局,1980年版。
    钱仲職主編《廣清碑傅集》,苏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钱仲職主编《清詩纪事》,南京:凰凰出版社,2004年版。
    秦國經主编《清代官具履歷档案全编》,上海:華東师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圖出版社,1987年版。
    楊廷福、楊同甫編《清人室名别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