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判词语体流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选取古代、近代、现代几个时间节点上的典型判词,用语体学的理论考察我国判词语体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力图通过具体判词文本语言证实:我国的判词语体从古至今走过了一条封闭——开放——封闭——开放的路径,呈现出一个“之”字形走向,从古代判词的文学化、情感化、道德化至近代判词对传统的扬弃及域外的引鉴,以至现代判词语体的政策化、政治化、军事化、新闻化等等,均说明从古至今判词语言更多地是被背后的意识形态所操控,未能完全走上法律语体规范轨道,中国判词语体的规范化(或现代化)尚需假以时日;判词语体的形成除了制判主体的主观制导因素外,社会客观语境的变更亦会决定判词语体异质要素的增加、个体特征的形成,从判词语体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分化、融合的嬗变轨迹即可显示其在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所呈现的不同个体特征,归结出判词语体形态与社会文化共变的规律性。法律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工具,因而对法律语言的研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影响、指导法律实践。对法律语言规范化问题的研究也如此,而有了语体的规范,语言的规范才可能是全面、科学的规范。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包括五章内容。导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论文的大致框架和写作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必要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阐明我国判词语体及其特性,界定概念并明确判词语体在语体体系中的位置,为下文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作为语用学范畴的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情景需要而形成的运用语言特点的体系,这些经过抽象而形成的特点的综合体就构成了语体。每一种语体均系适应人类社会交际需要才产生,都有着表现自己语体特点的不同的语言材料、语言手段。它们实际上是各种修辞现象所组成的一个抽象综合体。一种修辞现象或少数修辞现象是够不成综合体的,只有多种修辞现象才能组合成特有的语体。判词因其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为世人所重视并成为法律文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种,其语体特色足以代表司法书面语体特征,因此选取判词语体规范问题加以研究应该颇具代表性。我国判词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判词语体作为语体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语体样式,是语言运用在司法判决领域时所形成的功能变体,是为适应司法裁判交际领域、目的、任务需要,运用全民语言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其语体特点表现为:理性化、专业化、书面化、中性化。
     语体可以划分出诸多种类,从语言表达方式是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主要诉诸于声音,而后者则诉诸于书面文字。书面语体又因其交际领域、目的、任务的不同划分为事务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判词语体在语体体系中所处位置应该为:语体——书面语体——事务语体——法律事务语体——司法事务语体——判词语体。
     第二章我国古代判词语体的阐释。包括古代判词语体的简要历史流变、语体特征阐释以及形成因素等三个方面。本章主要选取《朕匜铭》、《春秋决狱》、《龙筋凤髓判》、《甲乙判》、《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新语》以及清代于成龙、陆稼书、张船山、樊增祥等判词语料,证实古代判词经历了由萌芽、雏形、繁荣、成熟几个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虽然在语体上略有变化,但总体上风格趋同没有明显变化,即主要表现为语体的文学化、道德化及情感化三方面特征。形成古代判词语体上述特征的原因主要涉及制判主体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古代(尤其是唐代以后)制判主体的诠选途径和方式注定了判词语体文学化的趋势。据《文献通考》记载,唐代科举选官考察制判目的是为了检验士子“必通晓事情,谙练法律,明辨是非,发摘引伏”的水平,从而保证这样诠选的官员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具有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判词优劣判断的重心却又放在判词的文采之上,讲究文辞的华美,对仗的工整,用典的精当。如此以来判词写作的文学价值得到提升,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反倒被贬抑了,因为所取者无非学问精通,文章美丽,而不一定适合从政。在现存的唐代判词中,绝大多数都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文学化倾向,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另外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作用。古代中国礼法合一,引礼入法的法律制度,为判词语言的道德化提供了坚实的话语环境,因此,中国古代判词自汉代董仲舒开创《春秋决狱》的制判笔法后,形成一种制判传统,即判决依据法律和社会道德,法律和道德部分,语言的道德教化色彩浓厚。同时,古代中国司法行政合一,司法专横,不公开、不平等,司法行政化,重刑轻民等司法制度的状况,制判主体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审判人员,尤其唐宋以来的判词,一般用于基层州县地方官对民间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流传于进的唐宋判词多为应试之作的“拟判”,而非实际审理案件的“实判”。明清的实判,一般很简短,很少成文成章。总之,古代判词与现代判决书的差异甚大,不应同日而语。注定制判主体往往以“父母官”而不是法律职业人的话语来处理案件,训导说教甚至情感化语言出现非常明显,情感化是古代判词语体的别样特色。
     第三章我国近代判词语体分析。主要对近代(1848——1949)清末、民国的判词语体特色、成因等问题进行分析。选取清末、民国及陕甘宁边区的典型判词语料为分析对象。此期,我国古代判词在语体特色上发生重大转变,可以说晚清以来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之下被迫融入现代世界体系,正是在这种社会变迁中,传统判词语体开始了向现代判词语体的转型。在语体特色上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模式化、简明化、逻辑化。其成因主要涉及法律制度与语言运动的现代两个方面。自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传入,中华法系解体,司法文书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古代司法文书被废弃,判词制作从模式到内容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清末变法休旅,宣统年间有沈家本编纂的《考试法官必要》所载,借鉴日本、德国的司法文书制作经验,结合中国法律文化实际,启动现代司法文书格式,对民刑等主要判决文书格式做出了统一规定,我国判词语体模式化程度初见端倪。民国时期的司法文书承袭清末制定的司法文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期盼次对于清末指定的民事判决书和刑事判决书均有不少变化,论证讲求逻辑性增强,内容要素细化,语言专业化程度加强,同时保持简明晓畅的风格,结构更加严谨。判词语体呈现出较高的规范性。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政权所使用的司法文书格式基本上采用当时通行模式,虽有变动但甚微,语言风格上虽文白间杂但更加通俗,易于理解,只是因为政权性质的不同、司法制度的不同判词内容上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另外,自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清朝帝国大门以后,中西文化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增加。最初中国只知道西洋船坚炮利,后来意识到要革新武器必须革新生产,最后明白基本问题在于革新教育。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而言,挽救民族危亡的危机意识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语言统一运动——以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为目的而展开的白话文运动,这一语言运动对传统判词语体的现代性转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我国现代判词语体思考。现代中国司法文书的最大特点是四个法域即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司法文书并存。主要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判决书语体规范问题。其中选取建国初期、文革时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近年来的判决书语料为分析对象兼及与台湾、香港判决书的语体比较。总体上来说,我国大陆判词语体1949年以后处在一种封闭的语境中发展,并在毛泽东语言这种权威话语、核心话语的影响下形成了其现代化、大众化、民族化的独特个性;而台湾判词语体较多地保留了20世纪40年代末大陆判词语体原型的模式共性,充分显示了两者间相延相续的血脉关系。伴随20世纪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判决书语体可大致分四个时期:1949年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创建时期;1966年—1976年间的文革时期的破坏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重建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规范时期,为顺应时代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对各类判词的制作模式和要求进行了重构。而判词语体的发展则主要表现为根据中国国情,传承民国时期判决书格式“主文——事实——理由”的三段论结构形式,建构了半文半白的杂合判词语体,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较强的政策性。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白话文运动,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和40年代初期以民族形式为本位的语文建设运动的发展,现代汉语到40年代中后期逐步成熟规范。实现了中国语文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转型,完成了语文形式现代化、大众化、民族化的协调统一。可以说,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考察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判词语体,表现为与口语吻合的现代白话文,与此同步,50年代后期,判词结构模式由“主文——事实——理由”演变为“事实——理由——结论”的结构形式。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运动开始,,极左思潮泛滥成灾,法律虚无主义猖獗肆虐,否定司法程序和司法文书规格,错误地认为讲究司法程序和司法文书格式是搞“繁琐哲学”,1959年司法部被撤销后,司法文书质量日益下降,特别是在“文革”十年里,随着“砸烂公、检、法”的狂潮,司法文书格式亦遭破坏。60年代以后,大陆判词语体在现代白话文的道路上走得更为迅速彻底,判词语体朝着通俗易懂的大众化方向演进。“文革”十年,判词语体强烈的政治功用性使大陆判词写作朝个人崇拜化、革命化方向发展,判词写作越来越偏离语体原型,形成了带有畸形生态的判词语体。主要表现为:政治话语取代法言法语,情绪性话语取代理性话语,直白性话语取代思辨性话语,主观性话语取代中性话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提供了判词语体发展的崭新语境,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重要法律制定和颁布,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恢复,司法文书再度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发展。司法部恢复后,即由普通法院管理司负责制定并于1980年6月颁发了《诉讼文书样式》计八类六十四种,重新统一了司法文书格式。1982年国家机构改革,调整政府职能,司法部的普通法院管理司和专门法院管理司被撤销,法院系统的司法行政工作划给最高人民法院管理,从而形成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四系统分别各自制定和修订本系统的文书格式的局面。最高人民法院在原有文书格式的基础上于1992年6月制定了《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计十四类三百一十四种,判词格式日益完备。1996年3月,全国人大对刑事诉讼法作了重大修订,判词格式须伴随之进一步修订。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4月修订下发了《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其中删除了不再使用的刑事诉讼文书样式八种,新增加了刑事诉讼文书样式53种。同时,随着国际往来的日益增多和现代媒体的广泛传播,外来词语也伴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纷纷涌人汉语的词汇系统,形成了汉语发展史上继两汉西域借词、汉魏唐宋佛教借语、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借词之后的第四次大规模借词浪潮,大量的法律术语涌进汉语词汇,判词语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指出,“通过判词,不仅记录裁判过程,而且公开裁判理由,是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①,判词的社会价值凸现,人们对其制作的要求亦愈来越高,格式和制作规范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针对判词规范问题的讨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判决书语体风格主要表现为模式化与个性化,规范性与习惯性、明确性与模糊性、详尽性与简约性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问题。
     第五章我国未来判词语体的思考。主要针对判词语体的个性化与模式化、判词语体融合、判词语体的语境制约、判词语体的比较与借鉴等问题展开。针对当代判词改革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的思考。指出未来判词的发展须在解决好个性化与模式化、封闭与开放、坚守与借鉴等问题基础之上展开,认为传承古代判词语体精髓部分具有现实意义及深层文化基础,我国判词语体的规范化还尚需假以时日。
In this article several typical verdicts in the ancient times, the past a few centuries and nowadays are picked out to prob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verdict writing style in a critically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specific language employed in the verdicts the author tries to demonstrate that China's verdict writing style has experienced a "close-open-close-open" mode from the ancient till now, presenting us a "Z"-like trend. Whatever they are the literary, emotional and moralization of the ancient verdicts, or the sublation of traditions of the verdicts in the past a few centuries together with its introduction of external samples (unfortunately sometimes end up with confusions), or even the policy-orientation, politicization, militarization, publication and so on of the verdicts nowadays, they manifest that all the verdicts are manipulated by the underlying ideology of their own times, that they never completely make it into the sphere of legal style, and that China's verdict writing style needs to be standardized (or modernized). Apart from the verdict-writer's subjective factors, the objective soc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verdict style. Its change will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the elements of style's shift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features. From the path of split and merge of the verdict styl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language contexts,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will appear in its own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lso we are able to conclude the regularity between the verdict style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excep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deal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home and abroad of the issue in the ques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he main idea and the summary of references will also be found in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llustrates China's verdict style and its features, defines relevant concept and explicit the verdict style's position in the style system,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parts. In pragmatics, style is a system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each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context. Those features formed from abstract progress make up a complex which becomes a style. Each style comes into being as a result of social intercourse needs and each one has its own material and skill to represent its features. Actually, it is an abstract complex of various figures of speech. Only one figure of speech or few can not make one specific complex, multiple can do. Verdicts are to be valued by people for its important social value and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ype among legal documents. Its style features are enough to represent judicial written style; thereby standardization of the verdict style should be typical to be researched. China's verdicts enjoy a long history and have experienced thousands years of changes, and now it possesses its special character. As an independent style sample, verdict style is a functional variant when language is applied in the judicial verdicts and is created to fit in the judicial judgment and objectives. Its features can be reflected as:rational, specialization, in written form and neutral.
     Linguistic style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many groups. From the aspect of expression methods it can be categorized as spoken and written styles. The former one mainly deals with the sound while the latter the written words. The written style can be further categorized into official business style, political argumentative style, literary style and technology style. The position that verdict style occupies in the language style system should be:style-written style-official business style-legal official business style-judicial official business style-verdict style.
     Chapter Two illustrates China's verdict style in the ancient times, including the brief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factors of formation. 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 and ,< Ming Kung' Verdicts>,, Yu Chenglong, Lu Jiashu, Zhang Chuanshan, Fan Zengxiang in Qing Dynasty and so on.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the ancient verdicts had gone through the bud, embryo, boom, restoration and sublimation, in each stage of which the style experienced a slight shift but shared the same trend in the whole, i.e. the literary, moralization and emotional of the style. The reas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entioned features involves the verdict-writers and social culture. In the ancient, especially after Tang Dynasty, the literary trend of the verdict style wa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preting methods used by the writer. According to , in Tang Dynasty the verdict writing part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for testing whether examinee could "grasp the facts, apply laws skillfully, tell right from wrong and cite precedents and masterpieces". Therefore, the outstanding examinee was qualified to not only be proficient in verses but also deal with practical issues. In reality, however, when judging a verdict the examiners put emphasis on the literary gift of the verdict. They paid attention to the flowery language, the neat antithesis and the precise quotation. Reasonably, the literary value of verdict writing was promoted to a higher level while the practical and pragmatic value was suppressed because the tops were better at writing poem than entering politics. In the existing verdicts of Tang Dynasty, almost every one inclined to literature style with rather high literary value. The other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effect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The ancient China combined discipline rite and law and implanted rite into legal system, which created a firm environment for the moralization of the verdicts. Thus from Dong Zhongshu< Adjudicating Case by Chunqiu> in Han Dynasty the ancient China's verdicts formed a tradition, i.e. verdicts relied on law and morality; and the language embedded in the verdicts had a strong inclination to advocate morality. Meanwhile, the ancient China did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executive and judicial department. The judicial department was badly intervened by the executive one and the unequal phenomena were everywhere. Besides, people cared more of criminal and less of civil disputes; and the verdict-writer was the executive and judicial official. Especially in Tang-Song period, when facing with the civil disputes and minor criminal cases, the grass-roots officials usually referred to an examination model-"model verdict" rather than made a "genuine verdict" on a case-by-case basis. The verdicts in Ming-Qing period were very brief. Few of them could make it an article. In conclusion,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verdicts and verdicts nowadays. Verdict-writers always settle down cases in an executive official's eye rather than a legal professional's way. It is obvious that those writers convey their verdicts in a teaching and even emotional way. Consequently, full of emotion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ancient verdict style.
     Chapter Three analyzes China's verdict style in the past a few centuries. This chapter chooses several typical verdic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Republic of China and Shens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causes of verdict style (1848-1949). At that time, the ancient China's verdicts were going through a tremendous change in styl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a was forced to merge itself into the global system under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powers. It is right in this social change that traditional verdict style began to transfer to the modern style. A new trend in style features appeared:patterning, briefing and rational. The causes are involved with legal system and language movement. Following the Opium War of 1840 (Daoguang 20) China declined to a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country. Western legal thought and system flowed into China, rendering Chinese law system dissolved. In the meanwhile, judicial documents experienced a huge change. Traditional ancient judicial documents were abandoned and verdict-making differentiated from pattern to content. During the legal system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Shenjiaben's edited in Xuantong period, China explored the modern judicial document pattern and unified the civil and criminal cases verdict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Japanese and German judicial documents writing methods together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ina's legal culture. From then on the relatively fixed pattern for China's verdict style gradually took shape. The judicial documents in Republic of China developed from the mentioned pattern and had a few changes compared with the civil and criminal cases verdic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y emphasized more on the logical reasoning and content, strengthened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language while maintained brief and well-knit. The verdict style at that time presented relatively high standar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volutionary based area and the liberated area adopted current prevailing pattern with slight changes. The language style became more easy-to-read although it was mixed with classical Chinese. The content of verdicts changed material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ower and legal system.
     Moreover, the contact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creased gradually since the Opium War tore down the wall around the provincial imperial country. At first China was only informed of the superior western firepower; later she realized that a new produce method was needed to update weapons; finally she understood that the issue lied in the revolution of education. As for the China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sense of crisis in the national salvation brought about the movement of language unification in the modern sense, which was a vernacular movement spreading out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popularize knowledge. That movement promoted greatly the modernization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verdict style.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China's verdict style nowaday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modern China's judiciary documents is that judicial documents in four legal domains co-exist (mainland, Hong Kong, Macao, Taiwan). The author here probes into the verdict style standardization issues in the mainland since 1949. The verdicts in the early days,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1980s and the recent years are picked out to b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Overall, the verdict style in the mainland after 1949 was developing in a closed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ed its modernization, massi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under the effect of Mao Zedong's authoritative and core language style. While the verdict style in Taiwan was affected by the alien language-Japanese and dialects such as Fujian dialect, Hakka and Malayo-Polynesian to some extent, but it reserved the same pattern with the prototype in the mainland in the end of the 1940s. Therefore both of them share the same origin and have a strong lin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ritten Chines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verdict style in the mainland after 1949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the mixture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vernacular in 1920-1940; the modern vernacular absolutely consistent with spoken Chinese in 1950-1970;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alien elements in 1980-1990. In the 1920-1940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as reflected by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aiming to substitute the classical Chinese which was not spoken any more for vernacular which cohesive with the spoken language. The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reflects the formation of syllogism "main body-fact-reason" passed down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n it established half-classic-half-vernacular style with a strong policy tendency based on the domestic situation. Having gone through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in the 1920s, public language movement in the 1930s and the Language Construction Movement based on the nation standard in the 1940s, the modern Chinese has been standardized mature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half of the 1940s. China has realized the transition from classical Chinese to vernacular Chinese and then to the universal modern language of Han nation; and completed the unifica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massi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modern Chinese "sets Beijing accent as standard, Beijing dialect fundamental dialect, model modern vernacular masterpiece the grammar regulation". After examining the verdict style in 1950-1960, we find the vernacular Chinese coincide with the spoken language. Meanwhile, in the late 1950s, the pattern of the structure of verdicts changed from "main body-fact-reason" to "fact-reason-conclusion (case judgment)". However, with the beginning of Anti the Right (reserved party) movement in the latter half of 1957, ultra-Left (radical party) trend of thought were rampant and the nihilism were sprawling. The legal procedure and legal documents pattern were ignored and even regarded as "red tape". The judicial documents were of low quality soon after the judicial department was dismissed in 1959. Especially in the ten-year catastroph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patterns for judicial documents were destroyed during the crazy cult of "smashing public security organs, procuratorial organs and people's courts". After the 1960s, the verdict style in the mainland drew much closer to the vernacular style and evolved towards massiliza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violent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verdicts drove the verdicts of the mainland towards individual-worshiping and revolution-oriented direction. The verdict writing drifted away from the style prototype, only to become a malformed style. This phenomenon displays: political language replaced legal language, emotional language replaced rational one, straight replaced speculative, subjective replaced neutral; a mess of patterns and flexible verdict-writers.
     From the 1980s and the 1990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vided the verdict style with a brand new language environ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egislative construction, the passage of a few important law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organs, the judicial documents again received high attention. After the restoration of judicial department, the common court management implemented and carried out in June 1980, with 8 categories and 64 types in all, unifying the pattern of judicial docum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of state's organs in 1982, judicial department's managements of common courts and special courts were dismissed;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work was assigned to the Supreme Court. Till then the pattern of documents were implemented and revised b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procuratorial organs, people's courts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respectively. In June 1992 the Supreme Court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pattern, with 14 categories 314 types in all, manifesting that the verdict pattern was gradually complete. In March 1996,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made an important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resulting in the further revision of verdict pattern. The the Supreme Court passed in April 1999 deleted 8 types in criminal procedural documents while added 53 new type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wide spread of modern mass media, foreign words pour into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ogether with new stuff and new concepts, which make it a fourth big scale wave of loanword (the former three waves are Han's loanwords from Western region, loanwords from Buddhism in Han-Wei-Tang-Song Dynasty, loanwords from western technology in the past a few centuries). In the fourth wave a large number of legal terms flooded into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he verdict style entered a new stage. In accompany of judicial reform, the social value of legal documents is highlighted now and people require higher and higher quality of the writing. Besides, the pattern and standardization also need constant improvement and the issue of the standardiz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 Logically, from the 1980s verdict style is mainly reflected as the conflicts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pattern and individuality, standardization and custom, clarity and ambiguity, thoroughness and brevity.
     Chapter Five is about the future of China's verdict style. It aims at the personalization, patterning, mergence, contextual restriction,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of verdict style. The personal view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research of verdict style reform is raised. The development of verdict style is baised on the handle of patterning and personalization, close and open, inheritance and reference. There is deep cultural basis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in the inheritance of elite of ancient verdict style. China has a long way to go to make the verdict style perfect.
引文
①《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6期。
    ①【美】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廖美珍“主编的话”第7页。
    ②丁金国《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5期第1页。
    ①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的费尔南迪·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创立了结构注意语言学以来,语言学的就够主义和符号学的理论方法对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结构主义文艺批评、结构主义文学、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美学等等。
    ② David Hume, Trc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 Bd Ⅱ,第263页,转引自舒国滢:《德国战后法哲学的发展》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第348页。
    ① Dietrich Busse, Juristische Semantik, Berlin,1993, S.14; Neil MacCormick,H·L·A·哈特(1981年),第12页。转引自舒国滢:《德国战后法哲学的发展》,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第349页。
    ②法学教授Janet E. Ainsworth《语言学在法律中作为一种知识范畴》(Linguistics as a knowledge domain in the law).Drake Law Review Vol.54.法学家布赖恩·毕克斯(Brain Bix)《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Law,Language and Legal Determinacy,1993),法学教授、律师索兰(Solan)的《法官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Judges,1993)和法学教授 彼得·古德里奇(Peter Goodrich)的《法律话语:语言学、修辞学和法律分析研究》(Legal Discourse:Studies in Linguistics, Rhetoric and Legal Analysis,1987)等。早期概念法学如凯尔森(Hans Kelse),新分析法学如哈特(H.L.A.Hart)和后来的麦考密克(McCormick),拉兹(Joseph Raz)等人曾经用语义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中的概念理解问题。
    ①[美]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第6页。
    ②[美]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序言第2页。
    ①在“法律与社会学会”内部,成立了有关法律与语言方面的“合作性研究网(CRN)”。见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http://www.lawandsociety. org
    ②廖美珍:《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研究综述》,载《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1期。
    ③ Mellinkoff, D. (1963) The Language of th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①潘庆云: 《关于法律语体的几个问题》,载《华东政法学院》1983年第7期。
    ②陈炯: 《应当建立法律语言学》,载《法学季刊》1985年第1期。
    ①陈炯:《法律语言学探略》,载《安徽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④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⑤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⑧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⑩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道森,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①潘庆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②陈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张穹,国务院法制办网:http://www.chinalaw.gov.cn/jsp/contentpub/browser/contentpro.jsp?contentid=co1350268069.2005-06-06.
    ④马煜:《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状况分析综述》,载《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第34页。
    ⑤田荔枝:《从《折狱新语》看判词语言风格的变化》,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4期第95-99页。
    ①丁金国:《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5期第1页。
    ①[明]李清《折狱新语诈伪卷逼寡事》,陆有殉等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该比喻是用于刻画案中当事人胡氏凶悍刁泼的性情。
    ①比如公案文学的出现与古代判词语体的文学化有密切关系。可参见吴承学:《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第30页。
    ②丁金国;《语体风格的发生学研究》,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14页。
    ① Gustav Radbruch, Rechtsphilosophie, S.206.转引自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载《北大法
    律评论》(2000)第3卷,第2辑,第302页。
    ②[美国]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Posner)《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9页。
    ①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②王德春 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③王德春 陈瑞端:《语体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④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⑤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23页。
    ①潘庆云:《关于法律语体的几个问题》,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83年第7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21页。
    ②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编译:《古代判决书选译》前言,杭州日报印刷厂1981年版,第1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龙筋凤髓判》,转引自陈重业辑注:《古代判词三百篇》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七《选举考》十,转引自同上。
    ③陈重业辑注:《古代判词三百篇》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④《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五十四,嘲诮二。
    ①袁晖:《试谈语体的规范问题》,载《修辞学习》2008年第6期第9页-第14页。
    ①姚小平: 《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①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②[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③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第3卷,第2辑,第301—-302页。
    ① Mary Jane Morrison Excursions into the Nnature of Llegal Language.Law and Language (editor Frederick Schauer) (Dartmouth/Gower/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1992)P27。
    ①贺卫方:《法言法语的意义》,载《人民政坛》2006年7期第31页。
    ①滕彪:《镜城突围:司法与民意》,载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20080909601158.htmla
    ②《残酷的爱》,载《法制月刊》1990年第6期。
    ①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8)沪二中刑初字第99号。
    ①贺卫方:《法言法语的意义》,载《人民政坛》2006年07期第31页。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③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①曾毅平: 《语言材料语体分化论析》,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38页。
    ①曾毅平: 《语言材料语体分化论析》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2期第36页。
    ①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①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998)沪二中刑初字第69号刑事判决书。
    ①丁金国:《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5期第1页。
    ②《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③丁金国:《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5期第2页。
    ④苗怀明; 《中国古代判词的文学化进程及其文学品格》,载《江海学刊》2000年第5期第156页。
    ①郭成伟:《唐律与〈龙筋风髓判〉体现的中国传统法律语言特色》,载《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55页。
    ②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①参见丁金国:《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5期第2页。
    ②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128页。
    ①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128页。
    ②[宋]洪迈:《容斋随笔》
    ③胡明扬:《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规范化》,载《现代汉语讲座》,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①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134页。
    ②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134页。
    ①苗怀明:《论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古代判词的文体融合及其美学品格》载《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第109页。
    ①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136页。
    ②[德]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①出自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杨育棠:《中国古代判词语体风格变迁——从唐代的骈判到宋代的散判》载周庆生王洁苏金智《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①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前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程武:《一篇重要的法律史文献—读(?)匜铭文札记》载《文物》1976年第5期第50页。
    ①译文:“牧牛!你的行为被确定为诬告。你竟和你的师打官司。你违背了先前的誓言。现在你已办理了誓词,到啬去见(?)交还五个奴隶。既然已立下了誓词,你也应遵守誓词。最初的责罚,我本应鞭打你一千,给你(?)之刑:现在我赦免了你,还应打你一千下,判你黜(?)之刑:现在我再大赦你,鞭五百,罚铜三百锊。”
    ②铭文大意为: 三月丁卯的那一天,由于师旅的“众仆”没有跟从“王”征伐于方,“雷”派遣他的部属“弘”,把师旅和众仆控告到在“茸”执行政务的“白恐父”那里。经过白擞父的审判,宣布了判决结果。开始是判处师旅以罚金,最初是罚三百锊,结案时又改判为免缴罚金。其次是白懋父对众仆的判决。他宣布命令说:晦!你们不随王出征,本应处以流放刑,现在因又有征战之事,可以不流放了。由师旅亲自带领督察他们去出征。最后弘将这件事告知史官,让其记录在案。被告师旅铸鼎铭刻受罚经过,以示要永远铭记这一教训,并感谢恤刑之恩。
    ①《国语·卷九·惠公斩庆郑》。
    ②《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一。
    ①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载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①汪世荣:《中国历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②同上,第31—32页。
    ③胡明扬《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规范化》载北京语言学会编《现代汉语讲座》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①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4页。
    ②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4页。
    ①《学林漫步》第11集第154页。
    ①陆有殉等:《〈折狱新语〉注释》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陆有殉等:《〈折狱新语〉注释》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陆有殉等:《〈折狱新语〉注释》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①(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卷一二《刑名部》“释看语”,载《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官箴书集成》(三),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347页。转引自张德美:《从公堂走向法庭——清末民初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②张德美:《从公堂走向法庭——清末民初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③(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卷一二《刑名部》“释看语”,载《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官箴书集成》(三),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347—-348页。转引自张德美:《从公堂走向法庭——清末民初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①《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胡石壁判词“因争财而悖其母与兄姑从恕如不悛即追断”。
    ②《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③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一《汉律考七春秋决狱考》。
    ④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一《汉律考七春秋决狱考》。
    ①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一《汉律考七春秋决狱考》。
    ②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133页。
    ①汪庆棋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15-16页。
    ②本则选自[宋]《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人伦门·母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7-108页。
    ①本则选自[宋]《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人伦门·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8-109页。
    ②[明]颜俊彦:《盟水斋存牍》二刻“谳略”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4页。
    ③[明]颜俊彦:《盟水斋存牍》二刻“谳略”二卷(署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2页。
    ④陈重业辑注:《古代判词三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页。
    ①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整理点校:《徐公谳词——清代名吏徐士林判案手记》,齐鲁书社2001年版。共收录判词102则。
    ②以上五例分别出自《徐公谳词——清代名吏徐士林判案手记》,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614、387、313、255、131页。
    ①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②瞿同祖:《中国法律之儒家化》,载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9页。
    ①戴逸:《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文化研究》2006年第12期第3页。
    ②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①本则选自《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刑法部六·决狱》,转引自陈重业辑注:《古代判词三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陈重业辑注:《古代判词三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①王志强:《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王志强:《<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①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56页。
    ①郭成伟:《唐律与(龙筋风髓判)体现的中国传统法律语言特色》,载《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56页。
    ②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编译:《古代判决书选译·唐判》,杭州日报印刷厂1981年版,第1页。
    ①苗怀明:《中国古代判词的文学化进程及其文学品格》》,载《江海学刊》2000年第5期第157页。
    ②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第3卷,第2辑,第301—302页。
    ①《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3页。
    ②《平平言》卷二。
    ③郭建:《儒家的仁与中国法律文化》载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编:《儒学与法律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④《官箴书集成》第10册,《樊山政书》卷二十“批拣选知县马象雍等禀”,第452页。
    ⑤《官箴书集成》第10册,《樊山政书》卷五“批山阳县刘令禀”,第93-94页。
    ①陈重业辑注:《古代判词三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
    ①刘永章:《诉讼文书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
    ①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①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②学界一般认为张鷟的判词为虚判,但亦有学者考证认为判目源自真实的案例,详见霍存福《张鷟〈龙筋凤髓判〉判词问目源自真实案例、奏章、史事考》载杨一凡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郭成伟《唐律与〈龙筋风髓判〉体现的中国传统法律语言特色》,载《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56贝。
    ①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明公书判清明集·点校说明》,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页。
    ②汪世荣著:《中国历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③刘愫贞:《判词语体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①《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六《户婚门·赎屋》。
    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人伦门》。
    ①[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卷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版,第143页。
    ①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①黄源盛:《历史视野下的“六法全书”》,载燕山大讲堂:http://view.news.qq.com/ysdjt.htm
    ②张德美:《从公堂走向法庭——清末民初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③李昌道主编:《中国裁判书》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张静庐等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95页。
    ①王春丽 余钊飞:《1928—1937年上海档案馆若干刑案判词研究》,载廖成忠主编《青年法学研究》2006年版。
    ②魏易著,上海广益书局1913年版。
    ③胡暇编,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④天虚我生编,上海中华图书馆1920年版。
    ⑤张树声著,1922年版。
    ⑥张虚白编,大东书局1925年版。
    ⑦襟霞阁主、秋痕成主同编,中央书局1930年版。
    ⑧谢森等著,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7年版。
    ⑨张敬修编,广东高等法院合作社1947年版;《民刑事裁判书格式》司法行政部,上海法学社1948年版。
    ⑩是民初司法判决书汇集,共四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发行。
    ①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2年出版,1934年三版。全书分为民事和刑事两部分。民事包括:民事第一审、民事第二审、民事第三审、民事抗告和民事再审等内容。刑事包括:刑事第一审、刑事第二审、刑事第三审、刑事抗告和刑事再审、刑事简易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其他、刑事覆判和刑事特别法等内容。书后附有民事裁判书用语注意事项和强制执行公文程序等内容。作者认为,虽然民刑诉讼因案情不同,其裁判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这是针对实体法而言的。如果从程序法看,民刑案裁判的程式及引用法律之条文,或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自有其不变的内容。基于此,本书将民刑事两大裁判资料合并一处,供读者参考。本书所集裁判程序法,系引用民事诉讼条例及刑事诉讼法:实体法刑事系引用刑法,而实体法民事则引用新施行的民法。
    ②陈林林:《裁判的近路与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4页。
    ①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毛风凡秦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②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114页。
    ③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298页。
    ①批词在传统司法中是官府对于呈控案件是否予以受理的书面批示。批词除了明白告知当事人准理与否之外,也需要阐述其作出该裁决的理由。
    ②《各省审判厅判牍》中收录的判词,编者大致按照《大清现行刑律》的编排方式进行了归类,依次分为户婚、田宅、钱债、人命、族制、市廛、窃盗、斗殴、诉讼、赃私、诈伪、奸拐、杂犯、禁烟等十四门,每门之中所包含的案件不等,较多的为杂犯、奸拐、户婚、窃盗等门,其判词分别为28、25、23、23个,最少的为禁烟门,仅3个判词。和《大清律例》相比,其较大的变化在于:户役内的承继、分产,以及婚姻、钱债、田宅等纯属民事范畴者,不再科刑。到民初,尽管其刑事部分随着《暂行新刑律》的颁布而失效,但这些民事条文依然有效。尽管晚清各级审判厅实行的是民刑分离的审理原则,但《大清现行刑律》依然作为其审理案件的主要实体法律依据而发挥作用,因此,编者将搜集精选之后的判词按照《大清现行刑律》的编排方式进行整理,是有其合理性的,也是民初绝大多数司法官所乐意并容易接受的。
    ③共收录各级审判厅推事们所制作的判词195则,其中初级审判厅15则,地方审判厅147则,占总数的75.4%,高等审判厅30则,制作审判厅不详的有3则。判词所涉及的区域包括京师、安徽、江西、云南、直隶、江苏、贵州、浙江、奉天、广西、广东、吉林、四川、湖北,除边远地区府之阙如外,腹地则缺乏河南和湖南。从判词的制作主体来看,其中高等审判厅有8个,地方审判厅17个,初级审判厅8个。截止到宣统二年(1910年)底,清政府筹设了各级审判厅的数目分别为高等审判厅(包括分厅)25个,地方审判厅(包括分厅)62个,初级审判厅88所,制作该判词的各级审判厅数占清末所设各级审判厅数的百分比依次为32%、29%、9%。从制作判词的具体审判厅来看,在高等审判厅中,收录判词最多的是云南高审厅(10个),其次为安徽高审厅(6个)和奉天高审厅(6个);在地方厅中,最多的是新民地审厅,达15个,收录判词在10个以上的还有安庆地审厅、保定地审厅、江宁地审厅、宁波地审厅等;在初级审判厅中,河北清苑初审厅所收录的判词最多,达6个。
    ④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⑤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①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115—116页。
    ②选自大理院书记厅编辑:《大理院判决录》民国二年二月份,华盛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年六月二十日初刊。
    ①直隶高等审判厅书记室编辑何勤华点校:《华洋诉讼判决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226页。
    ①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85-86页。
    ②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86页。
    ③参见方立新:《传统与超越——中国司法变革源流》,法律出版2006年版。
    ①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②张德美:《从公堂走向法庭——清末民初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①黄源盛:《历史视野下的“六法全书”》,载燕山大讲堂:http://view.news.qq.com/ysdjt.htm
    ②源自襟霞阁藏本《法院判例菁华续编评注》中华民国十三年三月中印行第15-17页。案情:上海浦东三林塘张驾云,开设米行为业。其子张欣生吸毒好赌,向其父索财不遂而恼怒。后听朱潮生、朱健臣教唆,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十二月,用吗啡将其父毒死,当时无人发觉。嗣后,朱潮生因向张欣生讹诈钱财未果,便向地检厅举发,由地方审判庭审理后,判处张欣生、朱健臣死刑,对朱潮生也处以无期徒刑。宣判后,三被告人均不服,提出上诉,检察官亦以朱潮生处刑太轻提出抗诉。结果经高审厅而大理院,三审终结,对上述三犯均处以死刑,1922年12月19日在苏州绞毙。系民国初年上海著名三大案件之一。
    ①何勤华:《<华洋诉讼判决录>与中国近代社会》,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第44页。
    ②直隶高等审判厅书记室编辑何勤华点校:《华洋诉讼判决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3页。
    ①直隶高等审判厅书记室编辑何勤华点校:《华洋诉讼判决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①直隶高等审判厅书记室编辑何勤华点校《华洋诉讼判决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75页。
    ①汪庆棋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俞江:《清末民法学的输入与传播》,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②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注释(1)。
    ③汪庆祺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①大理院书记厅编辑:《大理院判决录》,三年上字九五号,华盛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年六月二十日初刊。
    ②大理院书记厅编辑《大理院判决录》,三年上字二九三号,华盛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年六月二十日初刊。
    ③大理院书记厅编辑《大理院判决录》,三年上字三二一号,华盛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年六月二十日初刊。
    ④大理院书记厅编辑《大理院判决录》,三年上字三二八号,华盛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年六月二十日初刊。
    ①大理院书记厅编辑《大理院判决录》,三年上字五0八号,华盛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年六月二十日初刊。
    ②直隶高等审判厅编何勤华点校《华洋诉讼判决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344页。
    ①《最新司法判词》第三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268—269页。
    ①[德]威廉·洪堡特:《论人类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0页。
    ②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03页。
    ①姜东赋 刘顺利选注:《王国维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①王家福:《民法债权》导言,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②襟霞阁藏本《刀笔菁华·律师诉状菁华归宗涉讼之辩诉状附录判决书》,转引自刘永章:《诉讼文书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①谢森等编著:《民刑事裁判大全》,转引自刘永章《诉讼文书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363页。
    ①《最新司法判词》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1—3页。
    ①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①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70页。
    ②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①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①所谓批词,大致是指批复各种禀文、呈文的文书。
    ②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四·庭判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②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四·庭判5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①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五·庭判4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①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六·庭判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127页。
    ②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六·庭判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③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七·庭判2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④许文濬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七·庭判4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①许文溶著 俞江点校:《塔景亭案牍·卷五·庭判4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②汪庆祺编 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①《红色中华》,1932年4月21日。
    ①《红色中华》,1932年6月2日。
    ①1933年4月,江苏高等法院假江宁地方法院刑二庭对陈独秀、彭述之等人进行公开审判,检察官以“危害国民罪”提出公诉。1933年4月26日,法院判决:陈独秀‘以文字为判国之宣传”罪,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公权7年。判决书下达后陈独秀不服,写成《上诉状》交由律师带到上海,经与辩护律师章士钊商量,送达最高法院。不久即被驳回。陈独秀又递《再抗辩书》。1933年6月30日,最高法院再次驳回上诉,作出终审判决,为缓和社会舆论,改判刑期为8年。从此,陈独秀等人被移送至南京老虎桥“模范监狱”,渡过了5年铁窗生涯。
    ②刘晓山编:《民国大案要案秘情大曝光》,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206页
    ①何立波:《1933年,中共党员贪污500元即处死刑》,载《中外文摘》2009年第10期。
    ②毛泽东《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载《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①《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中字第五号》,载《红色中华》,1934年3月29日。
    ②原载《红色中华》,1934年3月29日转引自林海主编:《中央苏区检察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358-360页。
    ①李昌道:《中国裁判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75页。
    ①李昌道:《中国裁判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陕甘宁边区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①李昌道《中国裁判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68页。
    ①《谢党哉同志谈司法文书(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载《司法文书与公文写作》编辑部编:《司法文书写作研究文选(续集)》第3页。
    ②李昌道:《中国裁判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2页。
    ①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73卷《审判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153页。
    ①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73卷《审判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155页。
    ①参考唐德刚:《论“转型期”与“启蒙后”——欧阳哲生著(胡适思想研究)代序》,载唐德刚著《史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舨社1999年版,第223—-250页。转引自汪庆淇编李启成点校《各省审判厅判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导读部分。
    ②宁致远:《办好法律文书推动写作研究》一文引语,载《法律文书与行政文书》1995年第2期。
    ①肖扬于1998年底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②杨立新:《司法文书评比我有三点建议》,载《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
    ①王弗提供,载《天涯》2007年第1期第98—99页。
    ①刘永章编著:《诉讼文书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20-622页。该案是建国后查办的首例高官贪污案。1952年2月10日,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①源自搜狐社区网:http://club.sohu.com/
    ①姜明周 陈洁亮:《从一份离婚判决书看解放初期对妇女生存权的保护》,载《档案》.2008年第2期第34页。
    ①根据http://shop.kongfz.com/show_pics.php?bookld=72776195&shopld=7799图片整理。
    ①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①山东省档案局提供。
    ①山东省档案局提供。
    ②山东省档案局提供。
    ①贺卫方: 《法言法语的意义》,载贺卫方的博唠阁http://blog.sina.com.cn/heweifang,2006年4月29日。
    ②贺卫方: 《法言法语的意义》,载贺卫方的博唠阁http://blog.sina.com.cn/heweifang,2006年4月29日。
    ①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②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①历城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历法刑(57)字第210号。山东省档案局提供。
    ① http://www.jlsdaj.gov.cn/zonghe03/show.asp?id=3470
    ②滕彪:《镜城突围:司法与民意》,载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20080909601158.html
    ③ http://shnfl7473.fyfz.cn/blog/shnfl7473/index.aspx?blogid=489868
    ①参见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向现代转型》,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周易·乾·文言》
    ②法律文书这一概念的外延很大,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规范性法律文书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书。所谓规范性法律文书,指文书的内容属于普遍的法律行为规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所正式颁布实施的法律、法令等,对每个人都具有约束力。依据内容和效力的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书又包括宪法和法律(普通法和国际法)两项内容,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我国承认和参加的各种国际条约、公约、宪章等。
    ③山东省档案馆提供。
    ①《老人文革时期被判强奸少女奔走37年终获清白》,载http://www.szol.net/vip/article/2008-10-30/20692-1.htm
    ①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126。
    ②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126。
    ③山东省档案局提供。
    ①山东省档案馆提供。
    ②山东省档案馆提供。
    ①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载《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①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123页。
    ②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责任编辑何瑞桐《河北省志》第73卷《审判志》1994年04月第1版第191页。此案经复查后,中共玉田县委、唐山地委、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和河北省委政法领导小组及中共河北省委一致的意见是:原定王怀敬为现行反革命并判处死判,属于错定错判。应对此案彻底平反,宣告王怀敬无罪,恢复其政治名誉。1975年11月16日,玉田县革命委员会以玉革(1975)58号作出《关于王怀敬案件平反的决定》,与此同时,玉田县人民法院作出了宣告王怀敬无罪的刑事裁定,并撤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玉田县公法军事管制委员会(70)军刑字第13号刑事判决书。
    ①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②刁晏斌:《试论“文革语言”语法的特点》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2008年3月,第141-142页。
    ③ J.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 Oxford:The Ciaren-donPress,1962。
    ①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6页。
    ①贺卫方:《法言法语的意义》,载《人民政坛》2006年第7期第31页。
    ②袁晖:《试谈语体的规范问题》,载《修辞学习》2008年第6期第9页。
    ③以下参考周道鸾:《我所经历的裁判文书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10月11日周末版。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3)刑提字第5号。
    ②参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07)鼓民一初字第212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巴刑初字第82号。
    ①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998)沪二中刑初字第69号。
    ①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页、第310页。
    ②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23页。
    ③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30页。
    ④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①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113页。
    ①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113页。
    ①李昌道:《中国裁判书》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杨立新:《司法文书评比我有三点建议》载《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
    ①徐显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
    ①陈瑞华语,引自《晾望东方周刊》2005年07月06日。
    ②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113页。
    ①(美国)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1页。
    ①胡裕树 宗廷虎:《修辞学与语体学》,载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参见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1997)郑刑初字第307号。
    ②参见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1997)郑刑初字第307号。
    ①马云龙:《我在河南做新闻的实践和体会(上)》;载老锡儿的BLOG,地址:http://blog.sina.com.cn/zhangxilei 2008-09-14 16:33:18.
    ②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James W.Carry语。
    ①孙笑侠; 《职业主义与平民主义的法律争辩》,2008年5月30日于山东大学法学院所作学术报告。
    ②孙笑侠: 《职业主义与平民主义的法律争辩》,2008年5月30日于山东大学法学院所作学术报告。
    ③刘斌 李矗:《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47页。
    ①王洁:《法律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周庆生王洁苏金智主编《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131页。
    ①赵静:《语体的系统整合以古代判词为基本依据》,载《修辞学习》2003年第3期第15页。
    ①王德春:《语境学是修辞学的基础》载《<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页。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第13页。
    ③王德春:《语境学是修辞学的基础》载《<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页。
    ①李叔同:《心与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7页。
    ①[宋]《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王人博语,载宪法修改与宪政百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4年校庆学术论坛”,授权文稿)http//www.cupl.edu.cn
    ①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第3卷,第2辑,第311页。
    ②黄源盛: 《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56页。
    ③黄源盛: 《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35页。
    ④黄源盛: 《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第39—40页。
    ①张志铭:《司法判决的结构风格—对域外实践的比较研究》,载《法学》1998年第10期。
    ②参见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1-491页。
    ①[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②陈界融:《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载《法学》1998年第5期。
    ③陈界融:《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载《法学》1998年第5期。
    ①参见苏力:《判决书的背后》,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②参见苏力:《判决书的背后》,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③张志铭;《司法判决的结构风格——对域外实践的比较研究》,载《法学》1998年第10期。
    ④也有例外,比如英国上院现在就倾向于只发布一种意见。
    ①情况已有变化,除了法国和意大利外,大多数国家的判决中都出现了不同意见。但是允许不同意见存在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对不同意见的展示相当充分,其做法与美国最高法院的做法非常接近,如芬兰、瑞典等国;有的不同意见一般只出现于宪法法院的判决书中,如德国。
    ②季卫东:《法治的秩序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③王培光:《香港与内地判决书法律语言的比较研究》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①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田荔枝:《从<折狱新语>看判决书语言风格的变化》,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4期第95页。
    ①陈林林:《裁判的进路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 《九朝律考》
    2. 《龙筋凤髓判》
    3. 《甲乙判》
    4. 《全唐文》
    5. 《文苑英华》
    6. 《名公书判清明集》
    7. 《折狱新语》
    8. 《盟水斋存牍》
    9. 《官箴书集成》
    10. 《徐公谳词》
    11. 《张船山判牍》
    12. 《樊山判牍》
    13. 《于成龙判牍》
    14. 《古代判词三百篇》
    1. 《塔景亭案牍》
    2. 《民刑事裁判大全》
    3. 《各省审判厅判牍》
    4. 《现行律令判牍成案汇览》
    5. 《最新司法判词》
    6. 《大理院判决录》
    7. 《司法案牍菁华》
    8. 《华洋诉讼判决录》
    9. 《法院判例菁华续编评注》
    10. 《中国裁判书》
    11.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案例汇编》
    1. [瑞士]费尔南迪·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 [美]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 [美]布赖恩·毕克斯:《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 [美]劳伦斯·M·索兰:《法官的语言》张清王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 [美]彼得·古德里奇:《法律话语》赵洪芳毛风凡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 [美]约翰·M·康利威廉·M·欧巴尔:《法律、语言与权力》程朝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 [英]哈特(Hart H.L.A.):《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8. Mellinkoff, D. The Language of th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9. J.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 Oxford:The Ciaren-donPress,1962。
    10. 余致纯:《法律语言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1. 周广然、孙懿华:《法律语言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王洁:《法律语言学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3. 陈炯:《法律语言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 吴伟平:《语言与法律——司法领域的语言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 廖美珍:《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 廖美珍:《法庭语言技巧》,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7. 刘蔚铭:《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8. 杜金榜:《法律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 廖美珍主编:《法律语言学译丛》,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0. 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晚清西方法的输入与法律新词初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 王道森:《法律语言运用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22. 潘庆云:《中国法律语言鉴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23. 陈炯:《立法语言学导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 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5. [美国]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 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7. 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8. 戴磊:《修辞学新探》,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 王德春 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0. 王德春 陈瑞端:《语体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1. 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 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33. 宗廷虎 李金苓:《修辞史与修辞学史阐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4. 宗廷虎 吴礼权:《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 高万云:《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 熊先觉:《司法文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37.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38. 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编译:《古代判决书选译》,杭州日报印刷厂1981年版。
    39. 陈重业:《古代判词三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40. 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41. 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2.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44.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 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8.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9. 丁金国:《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50. [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1. 公丕祥:《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52.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
    53. [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制、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54. [美]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55. 张德美:《从公堂走向法庭——清末民初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 徐忠明:《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 周庆生:《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8.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59.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0. 汪庆祺:《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版。
    61. 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整理点校:《徐公谳词——清代名吏徐士林判案手记》,齐鲁书社2001年版。
    62.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63. 何勤华:《法律文化史研究》(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4. 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 陈健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6.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7. 刘永章:《诉讼文书解析》,人民法院出版1999年版。
    68. 刘愫贞:《判词语体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
    69. 李昌道:《中国裁判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 陈林林:《裁判的近路与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 黄源盛:《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1912—1928)》,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初稿。
    72.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中国司法变革源流》,法律出版2006年版。
    73. 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 姜东赋 刘顺利:《王国维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5.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6. 王家福:《民法债权》,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77. 刘晓山:《民国大案要案秘情大曝光》,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78. 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79.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80. 卓帆:《中华苏维埃法制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年版。
    81.张希坡:《马锡五审判方式》,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82.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83. 林海:《中央苏区检察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84. 《陕甘宁边区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85.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73卷《审判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86.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87. 王洁 苏金智[加]约瑟夫—G·图里:《法律·语言·语言的多样性》,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8.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9. 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 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
    91.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2. [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陈若桓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93. [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94. 徐显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5. 赵静:《修辞视阈下的古代判词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
    96. 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97. 刘斌 李矗:《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98. 张卫中:《汉语与汉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99.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0. 李叔同:《心与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1.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102. 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 [比]佩雷尔曼:《法律推理》朱庆育译,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2卷。
    104. 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 [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6. 季卫东:《.法治的秩序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丁金国《社会语文形态与语体的演变》,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5期。
    2. 舒国滢:《德国战后法哲学的发展》,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
    3. Janet E. Ainsworth.Linguistics as a knowledge domain in the law.Drake Law Review Vol.54.
    4. Mary Jane Morrison Excursions into the Nnature of Llegal Language.Law and Language (editor Frederick Schauer) (Dartmouth/Gower/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2)P27。
    5. 廖美珍:《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研究综述》,载《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1期。
    6. 吴伟平:《法律语言学:会议、机构与刊物》,载《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2期。
    7. 许力生:《当代语体研究中的不同模式与取向》,载《外国语》1997年第5期。
    8. 潘庆云:《关于法律语体的几个问题》,载《华东政法学院》1983年第7期。
    9. 陈炯:《应当建立法律语言学》,载《法学季刊》1985年第1期。
    10. 陈炯:《法律语言学探略》,载《安徽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1. 马煜:《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状况分析综述》,载《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12. 田荔枝:《从《折狱新语》看判词语言风格的变化》,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4期。
    13. 吴承学:《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14. 丁金国:《语体风格的发生学研究》,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5. 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第3卷,第2辑。
    16. 袁晖:《试谈语体的规范问题》,载《修辞学习》2008年第6期。
    17. 贺卫方:《法言法语的意义》,载《人民政坛》2006年7期。
    18. 曾毅平:《语言材料语体分化论析》,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9. 贺卫方:《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风格与精神》,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20. 脱剑锋:《<立法法>的立法技术浅析》,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1. 苗怀明:《中国古代判词的文学化进程及其文学品格》,载《江海学刊》2000年第5期。
    22. 郭成伟:《唐律与〈龙筋风髓判〉体现的中国传统法律语言特色》,载《法学家》2006年第5期。
    23. 胡明扬:《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规范化》载《现代汉语讲座》,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24. 苗怀明:《论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古代判词的文体融合及其美学品格》,载《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25. 杨育棠:《中国古代判词语体风格变迁——从唐代的骈判到宋代的散判》,载周庆生 王洁 苏金智《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6. 程武:《一篇重要的法律史文献——读(?)匝铭文札记》,载《文物》1976年第5期。
    27.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载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8. 戴逸:《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文化研究》2006年第12期。
    29.王志强:《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30. 王志强:《<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31. 郭建:《儒家的仁与中国法律文化》,载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编:《儒学与法律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 霍存福:《张鷟〈龙筋凤髓判〉判词问目源自真实案例、奏章、史事考》,载杨一凡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 周祝一:《中国判词近现代发展概况》,载《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4. 张生:《民初大理院审判独立的制度与实践》,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4期。
    35. 王春丽 余钊飞:《1928—1937年上海档案馆若干刑案判词研究》,载廖成忠主编《青年法学研究》2006年版。
    36. 胡雪莲:《民国广州报纸婚姻案件报道中的法律词语——从法律变革的视角看》,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37. 邓伟:《晚清新名词与汉语书面语体系变革》,载《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3期。
    38. 何勤华:《<华洋诉讼判决录>与中国近代社会》,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
    39. 俞江:《清末民法学的输入与传播》,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40. 赵静:《语体研究在司法中的运用》,载《修辞学习》2004年第2期。
    41. 陈宝琳:《中国古代判词的发展演变和特点分析》,载《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2. 范忠信:《中国传统司法的伦理属性及其影响》,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3. 孙笑侠:《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载《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4. 宁致远:《办好法律文书推动写作研究》,载《法律文书与行政文书》1995年第2期。杨立新:《司法文书评比我有三点建议》,载《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
    45. 姜明周 陈洁亮:《从一份离婚判决书看解放初期对妇女生存权的保护》,载《档案》2008年第2期。
    46. 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载《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47. 刁晏斌:《试论“文革语言”语法的特点》,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5卷第2期。
    48. 周道鸾:《我所经历的裁判文书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10月11日周末版。
    49. 王德春:《语境学是修辞学的基础》,载《<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0. 王洁:《法律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周庆生王洁苏金智主编《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1. 赵静:《语体的系统整合以古代判词为基本依据》,载《修辞学习》2003年第3期。
    52. 张志铭:《司法判决的结构风格——对域外实践的比较研究》,载《法学》1998年第10期。
    53. 陈界融:《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载《法学》1998年第5期。
    54. 苏力:《判决书的背后》,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5.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
    56. 季卫东:《中国司法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特征》,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3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 杨海明:《两岸三地刑事判决书语言程式度比较研究》,载《修辞学习》2006年第6期。
    58. 王培光:《香港与内地判决书法律语言的比较研究》,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向现代转型》,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 张穹:《谈法律语言及其在立法实务中的应用——读(中国法律语言鉴衡〉札记》, 国务院法制办网:http://www.chinalaw.gov.cn/jsp/contentpub/browser/ contentpro.jsp?contentid=co1350268069.2005-06-06
    2. 贺卫方:《法言法语的意义》,载贺卫方的博唠阁http://blog.sina.com.cn/ heweifang,2006年4月29日。
    3. 滕彪:《镜城突围:司法与民意》,载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 20080909601158.html
    4. 黄源盛:《历史视野下的“六法全书”》,载燕山大讲堂:http://view.news.qq.com/ ysdjt.htm
    5. 《老人文革时期被判强奸少女奔走37年终获清白》,载http://www. szol.net/ vip/article/2008-10-30/20692-1.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