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风习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大观园。纵观茶文化发展史,唐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全方位回顾审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状况,既可从一个文化切片观察气象万千的唐代文化总体风貌,又对整个茶文化发展史脉络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分六章对唐代茶文化展开详细论述。
     第一章探唐代茶文化之源。茶事起于何时,向来有不同观点。我们对先秦有关茶的文献记载详加辨析,发现这些记载都不可尽信,并利用“二重证据法”,对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进行分析,认为茶事起于西汉。对唐代之前饮茶及茶文化发展的状况进行回顾和介绍,将这段历史分为三国时期、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内,茶文化得到初步发展,一方面丰富了茶自身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为饮茶之风在唐代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最后,从茶字的音形义、唐代茶文化所处的历史维度以及茶文化繁荣的表现形式等角度分析,认为茶文化“兴于唐且盛于唐”。
     第二章寻唐代饮茶风气之踪。重点分析唐代茶文化传播的时间阶段性与地域延展性。根据唐代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划分为唐初至开元中期、开元末至建中初期、建中至咸通年间、咸通至唐末等四个阶段。之后,我们对唐代茶文化迅速传播并走向兴盛的条件进行了综合考察,从社会外部条件、必备的客观条件、茶自身特性三个方面做出分析。唐代茶文化已经向边疆塞外少数民族部落传播,甚至跨出国门,向域外各国传播。唐代茶及茶文化对外传播主要有西线、南线、东线等三条线路,其中东线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最为广泛而深入。最后对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的历史脉络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本时期传播具有侧重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注重精神和审美的感受、从文化高地流向文化洼地、僧侣是传播媒介的主体力量等特点。
     第三章析唐代茶产业与制度。唐代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茶叶的产地也相当广泛。唐代茶叶消费需求日渐增多,这刺激了唐代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茶商群体。与此同时,唐代贡茶制度开始建立,各州道纷纷将茶纳入土贡的范围。政府则设官焙,置贡茶院,派专员督办,其中,顾渚贡茶院最为著名。茶叶政策同样始自唐代,我们对唐代茶税的开征及政策的历史更迭进行了梳理,发现唐代茶税的特点为:茶税税率不断调整,征税原则和标准不断变化,征税范围不断扩大,中央和地方的茶税税收始终处于博弈状态。
     第四章论茶与唐人生活之融合。唐代宫廷饮茶之风极盛,茶在多种场合扮演着重要角色。认为唐代宫廷饮茶体现出尚繁荣、重等级、尚奢华、重礼仪、尚和谐、重愉悦的特征。宫廷饮茶之风带动了文人群体对茶事的热衷。春茶上市之时,文人之间经常寄茶赠茶,以诗歌互赠。文人聚会茶逐渐占据主角,饮茶演化成为一项综合的文化活动。我们还梳理了唐代民间的饮茶活动,发现茶已经成为平民阶层的生活必需品。代表民间文化的茶馆在唐代也得到初步发展。
     第五章叙唐代茶文化形与质。茶艺是关于饮茶的技艺,主要包括制茶工艺、烹茶技艺、品饮艺术三个环节,我们据此对唐代茶艺发展状况予以剖析。制茶工艺主要有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藏茶七个步骤。烹茶技艺主要有取水、炙茶、碾茶、罗茶、取火、烹煮等环节。唐人品茗主要从赏汤形、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赏茶具、悟意境等六个角度来体悟,品茗的环境是多元化的,品茗过程中伴随着多种艺术活动。在茶艺活动中,唐人达到了物与我的交融,天人的合一。
     第六章窥唐代茶文化神与魂。主要论述茶与佛道二教的关系以及唐代的茶道思想。茶叶自身的特性满足了僧人坐禅修行的需要,他们品茗煎茶,以茶参禅悟道,无时无刻离不开茶。在此基础之上,唐代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佛教茶礼。唐代尊道教为国教,道教及道家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唐代茶文化深受其影响,唐人常将炼丹与煎茶相互比拟。唐代喜好饮茶、精于茶道的道人颇多,他们多用诗歌描写饮茶生活,唐代文人所写茶诗中经常出现道教意象。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染之下,茶道思想在唐代得以诞生。我们对唐代各家的茶道观进行了辨析,揭示了唐代茶道思想内涵主要有“精”、“洁”、“清”、“俭”等。但唐代茶道思想的发展是自主自发的,缺乏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唐代以后茶道思想并未进一步深化,没能发展成为日本式的成熟茶道。
China is the homeland of tea, the birthplace of tea drinking custom, and the wonderland of tea culture. Throughout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ea culture, Tang Dynasty w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times.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a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from all-round perspectives, it not only can observe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Tang Dynasty culture, bu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the entir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ea cultur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nd carries out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tea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explores the source of the tea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have always been different views on the origin time of tea. After the analysis on the documentary records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author has found these records can not be trust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doubl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from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rchaeological, it is believed that tea takes its source at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it gives an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tea and tea culture, and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is period of history is divided into:three Kingdoms period, the Jin Dynasties,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se three periods, tea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initial development. On one hand, it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tea; on the other hand, it creates the conditions and atmosphere for further spread of the tea drinking in the Tang Dynasty.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und form and meaning of the word tea,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tea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manifestations of tea culture prosperi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tea culture "flourished and prospere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attempts to find the track of tea drinking atmosphere in the Tang Dynasty.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phrases and geographical ductility of the Tang Dynasty tea cul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egrees of tea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from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o middle period of Kaiyuan, from later period of Kaiyuan to early period of Jianzhong, from Jianzhong period to Xiantong period.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external conditions, essential objective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 itself, we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ea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s tea culture has spread beyond the Great Wall to the frontier minority tribes, and even to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are mainly three lines towards west, south and east directions for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tea and tea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among which the east line to Korean Peninsula and Japan has exerted most extensive influences. At last historical context of extraterritorial spread of Tang Dynasty tea and tea culture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spread of this period has focu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cultural, spiritual and aesthetic feelings, flowing from the culture highland to culture lowland. And monks were the main force of dissemination medium.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tea industry and system in Tang Dynasty. Tea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ang Dynasty has already become relatively mature, and the origin of tea is quite extensive.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nsumer demands in tea products, which stimulates the tea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forms different types of merchant groups. In the meantime, tribute tea system began to establish in Tang Dynasty, and since then tea was regarded as tribute of local products. The government has set up the official baking house for tea, and commissioner was appointed relevan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Gu Zhu tribute tea house is the most famous one among them. Tea policies also bega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author combs Tang Dynasty's tea tax levy and changing history of the policy, and find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 tax in Tang Dynasty, which are as followed:the tea tax rate was constantly adjusted; taxation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were continuously changing; the scope of taxation kept expanding; the tea tax levy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were always in the gaming state.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life in Tang Dynasty. It was quite popular to drink tea in the palace during Tang Dynasty, and t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variety of occas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ea drinking in the palace of Tang Dynasty reflects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y value prosperity, grade, luxury, etiquette, harmony and pleasure. The atmosphere of tea drinking in the palace has also brought influences on literati. As the spring tea came to the market, literati often send tea and poems to each other as gifts. At the literary gatherings, tea has gradually occupied the leading role, becoming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activity. This paper also combs folk tea drinking activities in Tang Dynasty, and finds out that tea has become civilian living necessities. The teahouse which represents the folk culture has also initially develope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hapter five elaborates the form and essence of the tea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Tea art is about the technique of tea drinking,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ree links, such as tea making techniques, tea cooking skills and tea tasting art. In accordance to this, w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a art in Tang Dynasty. Tea making techniques mainly have seven steps:picking tea, steaming tea, pounding tea, patting tea, baking tea, threading tea and hiding tea. Tea cooking skills mainly have several links:getting water, baking tea, sieving tea, grinding tea, getting fire and boiling. Tang Chinese Tang tea tasting mainly experiences from six angles: appreciating soup form, watching tea color, smelling tea flavor, enjoying seawares and tasting ideal condition. The environment of tea tasting is diversified. During the tea tasting process, it accompanies a variety of art activities. Tang Chinese reach the nature-man integration and unity.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pirit of tea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which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ea and Buddhism Taoism as well as tea ceremony in Tang Dynasty.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ve met the needs of monks'meditation practice. They taste, fry tea and meditate relying on tea. They can't be separated from tea all the time. On this basis, it formed a set of unique Buddhist tea ceremony in Tang Dynasty. And it regarded Taoism as its state religion in Tang Dynasty. Taoism as well as Taoist ideas penetrated into all levels of society. Tea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w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by Taoism. Tang Chinese always compared alchemy with tea boiling. People liked drinking tea in Tang Dynasty, a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re adept in tea ceremony. They mostly use poetry to describe their tea drinking life. Literary intellectuals in Tang Dynasty often wrote Taoist imagery in their tea poets.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ea ceremony thought was born in Tang Dynasty. We analyze tea ceremony concept of each master in Tang Dynasty, and reveal its tea ceremony ideas, which mainly includes "refined""clean""clear" and" thrifty".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eremony ideas is autonomous and spontaneous, lacking conscious generalization and summarization in Tang Dynasty. Since then, tea ceremony did not further deepen and developed into a mature Japanese-style tea ceremony.
引文
①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①王玲:《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1992年。
    ②刘晋勤:《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③阮浩耕:《“人在草木中”丛书序》,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
    ①丁以寿:《中国茶道》,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宋)张溟:《云谷杂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从书本。
    ②《云谷杂记》正文中附有原注,究竟何人所作,今不可考。
    ①陈宗懋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661页。
    ②引自陆羽:《茶经》,宋百川学海本。《茶经》的刊刻版本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有60余种。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是系左圭所编、南宋咸淳九年刊印的百川学海本,此乃现存各《茶经》版本之祖本。
    ③(清)邵晋涵:《尔雅正义》卷十五,清干隆刻本。
    ④(清)郑珍:《说文新附考》卷一,清光绪五年姚氏刻咫进斋丛书本。
    ⑤《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代是较为确定的,1972年出土的山东银雀山汉墓竹简印证了这一点。不同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战国的具体时期。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考证“其成书亦当在战国中世之后”;谭家健《(晏子春秋)简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认为:“《晏子春秋》成书当在《国语》、《墨子》之后,《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之前。”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认为“它的著作年代势必要迟到战国中期以后了。”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载《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和王志民《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认为《晏子春秋》成于稷下学者之手,而稷下学宫是战国中后期创置的。
    ①刘尚荣:《荟萃茶文化的精品辞书——(中国茶叶大辞典)述评》,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1第2期。
    ②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第423贝。
    ③《晏子春秋集释》,第423页。
    ①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②《晏子春秋集释》,第424贞。
    ③(汉)毛亨撰、郑玄笺、(唐)陆德明音义:《毛诗》,《四部从刊》景宋本。
    ④(唐)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明唐宋从书本。
    ①(清)孙诒让:《札迻》卷四,清光绪二十年籀庼刻、二十一年正修本。
    ②(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三十,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六,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胡古愚:《树艺篇》,明纯白斋抄本。
    ③(汉)扬雄:《扬子云集》卷五,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清)郑珍:《说文新附考》卷一,清光绪五年姚氏刻咫进斋丛书本。
    ⑥李小平:《动词“吃”替代“食、饭”历时小考》.载《云学梦刊》2010年第7期。
    ⑦游修龄:《陆羽<茶经·七之事>“茗菜”质疑》,载《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
    ⑧王引之:《经传释词》,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①成立:《山东之茶始于何时》,载《茶叶通讯》1980年第1期。可惜作者没有对其所引的《晏子春秋》中的“茗菜”和司马相如《子虚赋》“畋罢子虚过妊”中的“妊”进行考据学研究,得出了“山东之茶当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而自汉以后的一千五百年间,可能由于历代的气候的变化,茶树受到严重的限制,加之,产茶稀少,以至长期无闻。但可以明显地看出,元代山东之茶”的不实之论。李善为萧统《文选》所注引用了张揖的说法:“妊,夸也。”《汉书·司‘马相如列传》颜真师古注曰:“姹,夸诳之也。音丑业反,字今作诧也。”作者将“诧”当做茶的别称,认为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以茶待客的情景。
    ②周树斌:《九经“荼”“茶”考略》,载《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
    ③(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佚名:《南窗纪谈》,清知不足斋从书本。
    ①(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七,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二十《韦曜传》,百衲本景宋绍熙刊本。
    ③(唐)陆羽:《茶经》,引自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④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赵天相:《“神农得茶解毒”考补》,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
    ⑤(清)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⑥关剑平:《传播学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23-25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①周祖谟:《<尔雅>之作者及成书年代之推断》,载《大公报(文史周刊)》1946年11月17日。该文对该问题有系统回顾与考辨。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经部四十,清武英殿于降刻本。③有个别论者甚至根据此条记载,把周公归入中国茶道大师.认为西周举国饮茶.鲁周公是第一位引导茶叶消费的人。见敖歌:《中国茶道大师赏阅》,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王勇:《鲁周公身上的中国茶道》.载《茶博览》2010年第9期。
    ④陈椽:《茶叶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年。
    ⑤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载《文史》第11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61页。
    ⑥方健:《战国以前无茶考》.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周树斌:《九经“荼”“茶”考略》,载《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素冰(周树斌的笔名):《<九经>茶荼再考》.载《中国茶叶》1991年第2期。
    ①(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十二,民国十九年景光绪二十年黄冈王氏刻本。
    ②也有学者提出“荼”不是茶,是菜。见周文棠:《王褒<僮约、、中“荼”非茶的考证》,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
    ③(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④《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
    ⑤《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
    ⑥《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
    ①(晋)常璩:《华阳国志》,《四部丛刊》景明抄本。以下《华阳国志》引文皆出自该本。
    ②方健:《战国以前无茶考》,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
    ③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①周世荣:《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简文——(?)(槚)的考订》,载《茶叶通讯》1979年第3期。
    ②吴铭生:《湖州发现东汉晚期贮茶瓮》,载《茶叶通讯》1990年第3期。
    ③朱自振:《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①(清)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秦醇:《赵飞燕外传》,载(宋)刘斧:《青琐高议》卷之七,清红药山房钞本。
    ③(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之一,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二十,百衲本景宋绍熙刊本。
    ⑤《茶经·七之事》。
    ⑥(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四酒食部三,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茶经·七之事》。
    ⑤(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九,清十万卷楼从书本。
    ①王玲:《两晋至唐代的饮茶之风与中国茶文化的萌芽与形成》,载王家扬主编:《茶的历史与文化:9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②(西晋)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见《茶经·七之事》。
    ③《资治通鉴补》卷二百三十四唐纪五十。
    ④《茶经·七之事》。
    ①《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②《茶经·七之事》。
    ③《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④邓子琴:《中国风俗史》,巴蜀书社1987年。
    ①(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之下,《四部丛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
    ②《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饮食部二十五。今本世说新语不载。
    ③《世说新语》卷下之下。
    ④《茶经·七之事》。
    ①(清)陈元龙:《历代赋汇》逸句卷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茶经·七之事》。
    ①(南北朝)萧子显:《南齐书·五帝本纪》卷三,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②(明)梅鼎祚编:《梁文纪》卷十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本。
    ③《茶经·七之事》。
    ④《茶经·七之事》。
    ①丁以寿:《昙济道人身份小考》,载《茶业通报》2001年第1期。
    ②(南北朝)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第三,明刻广汉魏从书本。以下引用都出自该本。
    ①吕维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乎》,载《茶业通讯》2002年第2期。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清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刻本。
    ④同上。
    ⑤(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卷下之二,清同治五年郝氏家刻本。
    ⑥同上。
    ⑦(宋)王楙:《野客从书》卷二十一,明抄说郛本。
    ⑧(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楚辞》卷十六,《四部从刊》景明本。
    ①《茶经·一之源》。
    ②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233页。
    ③《茶经·七之事》。
    ④(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之一,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尔雅义疏》卷下之二。
    ②《茶经·一之源》。
    ③十良子:《<茶经·一之源>“其字旧注”考辨》,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期。
    ④《开元文字音义》又名《圣制开元文字音义》、《御制开元文字音义》,李隆基所御撰。《新唐书·艺文志》记称:“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该书已佚,清黄爽辑有《开元文字音义》一卷,清道光、光绪年间两次刊刻,民国上海广仓学窘铅印。据此民间流行李隆基钦定“茶”字之说。
    ⑤(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唐韵正卷四,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音学五书》卷四。
    ⑦(清)袁日省辑、谢景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书店1979年,第49页。《汉印分韵合编》是根据《汉印分韵》正集、续集和三集合编而成,共收单字约二千多字,集汉代印文一万五千多字。清袁日省辑、谢景卿续编,近人孟昭鸿续以三集。
    ⑧谌台、吴平:《汉印文字汇编》,台湾美术星印,第559页。
    ①桂馥:《缪篆分韵》,上海书店1985年,第50页。
    ②(清)江永:《古韵标准》卷一,清粤雅堂丛书本。
    ③(清)周寿昌:《汉书注校补》卷一,清光绪十年长沙周氏思益堂刻本。
    ④汪启明、谢芳琳:《再说蜀茶与古蜀语》,载《文史月刊》2012年第2期。该文认为从颜师古的注音可以判断出西汉已经有茶音。笔者认为颜师古的读音仅能反映出其所处时代荼字的读音,断不能据此判断是汉代时代的读音。另外,该文将“陆颜”中的“陆”认定是陆羽,实际上应为陆德明。
    ①《茶经·七之事》。
    ②主张茶的药用起源说的著作主要有:陈椽:《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日)守屋毅:《茶的文明史》,见(日)熊仓功夫编:《茶的文化》,小学馆1987年。
    ③(汉)刘安著、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十九《修务训》,中华书局1998年,第1355页。
    ④(唐)杨华《膳夫经手录》,清初毛氏汲古阁钞本。
    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朗文》之《全晋文》卷五十二。
    ⑥《茶经·七之事》。
    ⑦有论者认为,茶粥有两种意思,一是“煮制的浓茶,因其表面凝结成一层似粥膜样的薄膜而称之为‘茶粥’”:二是以茶汁煮成的粥。见李震编著:《茶之道》.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①《茶经·六之饮》。
    ②(日)冈仓天心:《说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①本段各诗歌皆引自(清)曹寅编《全唐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陈师:《禅寄笔谈》,明万历二十一年自刻本。
    ①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②(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二十一,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李斌城:《唐人与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②《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③林家骊、杨健:《唐五代茶诗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风貌》,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①丁文:《大唐茶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200页。
    ②《大唐茶文化》,第199页。
    ③[唐]张萱:《萱明皇纳凉图》,日本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东方文化刊行会刊印。该本一函一册十一散页,认为此画是张萱所作。综合各方面信息,笔者认为该画出自明人之手,原因有:其一,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其二,张萱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帝王生活似非张萱擅长:其三,此图中人物描绘略嫌清瘦与唐代市美标准不类,女子衣着、面容似是明人画风:其四,该画最右边的侍女是似出自韩熙载《夜宴图》,吹笛似出自旧题王齐翰的《槐阴消夏图》。
    ①齐吉祥主编:《中国历代珍宝鉴赏辞典》,文心出版社1996年,第641页。
    ②见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①(日)森本司朗:《茶史漫话》,转引自陈香白:《潮州工夫茶与儒家思想》,载《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
    ②(唐)陆龟蒙:《松陵集》卷四之《茶中杂咏并序》,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丁以寿:《苏廙<十六汤品>考评》,载《茶苑》2004年第2期。
    ①(唐)苏敬等:《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34页。
    ②同上,第174页。
    ①(唐)苏敬等:《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30页。
    ②同上,第268页。
    ③(唐)孟诜:《食疗本草》,见(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偷用本草》卷十三,明嘉靖三十一年周珫、李迁刻本。
    ④(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见(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僃用本草》卷十三,明嘉靖三十一年周珫、李迁刻本。
    ①《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②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第223页。
    ③陆羽:《茶经·七之事》。
    ①(唐)释一行:《七曜星辰别行法》,东京弘教书院,日本明治1318年(1880-1885年)。
    ②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封氏闻见记》卷六。
    ①(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清初毛氏汲古阁钞本。
    ②(清)董诰辑:《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清嘉庆内府刻本。
    ③(唐)李聿:《茗侣偈》,《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五。
    ④《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六。
    ①《全唐诗》卷三百十四。
    ②(唐)赵磷:《因话录》卷三,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③《封氏闻见记》卷六。
    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明津逮秘书本。
    ⑤《因话录》卷五。
    ⑥《唐国史补》卷下。
    ①(日)圆仁著、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39页。
    ②《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③见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清武英殿珍版从书本。
    ⑤《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
    ⑥吴寄窗云:“自韩非始,方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形成农本上商末的简明口号。”吴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3页。
    ⑦(唐)郭子仪:《请车驾还京奏》,见《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①《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
    ②《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③《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八。
    ①暨远志:《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敦煌写本《茶酒论》研究之二》,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梁子、谢伟:《小议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点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②(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四部丛刊》续编景明本。
    ③《停贡橄榄勅》,见《全唐文》卷九十四。
    ①《全唐文》卷八百二。
    ①(唐)杜佑:《通典》卷七,清武英殿刻本。
    ②《晋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③(唐)沈既济:《词科论并序》,见《文苑英华》卷七百五十九。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四部从刊》景宋本。
    ⑤(唐)李华:《寿州剌史厅壁记》,见《全唐文》卷三百十六
    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②《三国志》卷二。
    ③《茶经·八之出》。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
    ①《旧唐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②(英)崔瑞德、(美)费正清、(英)鲁惟:《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8页。
    ③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史苑》第二辑,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101-112页。
    ④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481-489页。
    ⑤《封氏闻见记》卷六。
    ⑥张健彬:《唐代的禁酒、税酒、榷酒与“榷酒钱”》,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①详见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第94-101页。
    ②《封氏闻见记》卷六。
    ①《新唐书》卷一九六。
    ②(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之一,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谈修:《滴露漫录》,见(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二十一,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洛阳伽蓝记》洛阳城南伽蓝记卷第三
    ③郭孟良:《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④《封氏闻见记》卷六。
    ⑤引自(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八,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
    ①《封氏闻见记》卷六。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③《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唐纪四十八。
    ④《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
    ⑤(唐)陆贽:《与回纥可汗书》,见《全唐文》卷四百六十四。
    ①有观点认为在宋初太平兴国八年(983),宋与契丹的贸易是茶马互市的开始。见王晓燕、李宝刚《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贾大泉:《川茶输藏的历史作用》,收录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第4页。
    ③(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第十三,《四部丛刊》景宋干道刊本。
    ④详见李刚、李薇:《论历史上三条茶马古道的联系及历史地位》,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⑤转引自齐桂年:《川藏茶马古道上的四川边茶》,收录于刘勤晋主编:《古道新风:2006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贤者喜乐赡部洲明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4106页。
    ②《汉藏史集》,第88-89页。
    ③《唐国史补》卷下。
    ④《汉藏史集》,第105-106页。
    ①《汉藏史集》,第145页。
    ②《汉藏史集》,第146-152页。
    ③《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饮食部二十五。
    ④(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并序》,见《全唐诗》卷六百十一。
    ⑤(唐)樊绰:《蛮书》卷七,清武英殿聚珍版从书本。
    ①《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
    ②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③《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
    ①萧丽华:《唐朝僧侣往来安南的传法活动之研究》,载《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011年12月、总期第17期。
    ②郭廷以:《中越文化论集》(一),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年,第159-179页。
    ③《全唐诗》卷三八四。
    ①(唐)杨哗:《膳夫经手录》,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
    ②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0页。
    ③(阿拉伯)穆根来:《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①杜文:《永恒的黑石号——黑石号沉船打捞长沙窑珍瓷》,载《收藏》2012年第2期。
    ②白云翔:《汉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考古学观察》,载《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①(韩)释云龙:《茶名的考察》,载王家扬主编:《茶的历史与文化:9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第4-19页。
    ②(朝鲜)一然:《三国遗事》,岳麓书社2009年。
    ③《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④《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⑤(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日本朝鲜史学会昭和二年(1928年),第467页。
    ①《汉书》卷五十一列传二十一。
    ②(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第121页。
    ①(朝鲜)一然著、孙文范等校:《三国遗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②《三国遗事》,第192页。
    ③印光大师修订:《九华山志》卷八之《志物产》,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排印本,收录于《中国佛寺志丛刊》第二辑第二十二册。
    ④《全唐诗》卷八百八。
    ⑤牛致功:《圆仁目睹的新罗人—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札记》,收录于《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第186页。
    ②崔致远是唐代来华的著名新罗文人,他留唐十六年,担任一些官职,对中国的儒释道思想、诗文辞赋与书法棋艺等都有相当高的造诣,著有《桂苑笔耕》、《讨黄巢檄文》。崔致远事迹见《三国史记》卷四十六列传第六。
    ③(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卷四十四《崔致远》,清光绪刻本。
    ④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十八,《四部从刊》景高丽本。
    ①(日)太安万侣著、浦木裕编译:《新订古事记》,朝日历史文化版。周启明的译文为:“山山水水山城的河,我逆着河水上行。河边丛生的鸟草树呀,鸟草树!那乌草树下,山茶树枝叶茂盛;象山茶花那样生辉,象山茶花那样宽阔,我的君王呵!”见《古事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40页。
    ②(日)太安万侣著、浦木裕编译:《新订古事记》,朝日历史文化版。周启明的译文为:“在大和这高地的市集,在这市集略高的地方,在新尝殿近旁:山茶树枝叶茂盛,象山茶叶儿宽广,象山茶花儿辉煌。高照的太阳之子哟!让我献上这杯美酒,把事儿原原本本传开吧!”见《古事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
    ①(日)藤原良房、春澄善绳等:《日本后纪》卷廿四之《嵯峨纪七》,吉川弘文馆1966年。
    ②《日本后纪》卷廿四之《嵯峨纪七》。
    ①(日)伊藤松:《邻交征书》,国书刊行会1975年。又见(清)陆心源:《唐文续拾》卷五,清光绪刻本。
    ②(日)比叡山专修院附属叡山学院编纂:《伝教大师全集》,世界圣典刊行协会1975年。
    ③(日)藤原良房、春澄善绳等:《日本后纪》卷廿五之《嶙峨纪八》,吉川弘文馆1966年。
    ④(日)藤原冬嗣编:《文华秀丽集》卷中,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第71首。以下凡《文化秀丽集》中的诗歌皆印自该书,本文不再一一注出。
    ⑤(日)得仁纂、道猷校:《弘法大师年谱》,高野山寿门主天保11年(1840年)。
    ①(日)良岑安世编:《经国集》卷第十,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第33首。
    ②(日)小野岑守等编:《凌云集》,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第35首。
    ③(唐)白居易:《白居易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75页。
    ④《经国集》卷第十,第56首。
    ⑤《遍照发挥性灵集》,收录于空海:《弘法大师空海全集》第六卷,筑摩书房1984年。
    ①《经国集》卷十四,第212首。
    ②《凌云集》,第33首。
    ③《文华秀丽集》卷上,第10首。
    ④《全唐诗》卷六百十一
    ⑤《全唐诗》卷二百五十。
    ⑥《凌云集》,第8首。
    ⑦《全唐诗》,卷八百十九。
    ①《凌云集》,第84首。
    ②(日)岛田忠臣:《田氏家集》下,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第203首。
    ③《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见《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
    ④《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见《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三。
    ⑤《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
    ⑥肖瑞峰:《白居易与日本平安朝诗》,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8期。姚业玲:《白居易和日本平安朝文学》.载《日语知识》2003年第1期。刘隽一:《白居易讽喻诗在日本平安时期的传播》.载《世界文学评论坛》2011年第5期。
    ⑦(日)都良香:《都氏文集全积》卷第三,汲古书院1988年,第16首。
    ①《第八月十五日夜,思旧有感》,见(日)菅原道真:《菅家文草》卷四,勉诚出版2008年。
    ②《菅家文草》卷五,第360首。
    ③《雨夜》,见菅原道真:《菅家后草》卷第十三,大森太右卫门贞享4年(1687年),第500首。
    ④《画图屏风松下道士赞六首》,见《营家文草》卷第七,第523首。
    ⑤(民国)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三之《日本订约》,民国三年石印本。
    ①《都氏文集》卷第三。
    ①《本朝丽藻》卷下佛事部。
    ②《岁暮游园城寺上方》。
    ③《菅家文草》卷第十《奉敕为太政官报在唐僧中瓘牒》。
    ④《菅家后集》各本增部分,第680篇。又见《扶桑略记》卷廿三《醍醐天皇纪上》,吉川弘文馆1965年。⑤(日)熊仓功夫:《论茶之东渡日本》,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
    ①(日)熊仓功夫:《论茶之东渡日本》.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
    ②阮炜:《文明运动中的边缘与中心》,[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32515.html. 2010/03/23:2012/09/08.
    'Victor H.Mair, Erling Hoh, The True History of Tea, Thames&Hudson,2009.
    ①《茶经·一之源》。
    ②《茶经·一之源》。
    ③(宋)吴淑:《事类赋》卷十七饮食部,宋绍兴十六年刻本。
    ④(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二,《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①(唐)韩鄂:《四时纂要》卷二,朝鲜刻本。
    ②《茶经·七之事》。
    ③《茶经·七之事》。
    ①《茶经·一之源》。
    ②(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二,民国适园从书刊明钞本。
    ③《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
    ④《续茶经》附录。
    ⑤(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第七,《四部丛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
    ①《白氏长庆集》,卷第十六。
    ②《全唐诗》卷二百。
    ③《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三。
    ④《因话录》卷四。
    ⑤《全唐文》卷六百九十。
    ⑥(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见《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六。
    ⑦《全唐诗》卷八百四十六。
    ①(唐)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见《全唐文》卷八百二。
    ②《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九。
    ③《讨吴少诚诏》,见《全唐文》卷五十三。
    ④《册府元龟》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
    ⑤出自《阳平谪仙》,见《太平广记》卷三十七神仙三十七,民国景嘉靖谈恺刻本。
    ⑥(唐)李翱:《李文公集》李文卷四文七首,《四部从刊》景明成化本。
    ①《茶经述评》,第286-289页。
    ①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②《膳夫经手录》。
    ③《膳夫经手录》。
    ④《膳夫经手录》。
    ①《文献通考》卷十六征榷考三。
    ②《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
    ③《封氏闻见记》卷六。
    ④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7页。
    ⑤(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九三,明刻初印本。
    ⑥《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五。
    ①孙洪升:《论唐宋时期的茶商资本》,载《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
    ②《太平广记》卷二十四神仙二十四。
    ③(清)陆心源编:《唐文拾遗》卷四十七,清光绪刻本。
    ④(唐)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全唐文》卷八百二。
    ⑤(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一。
    ⑥唐代茶叶贸易情况可参见郭孟良《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6-27页。王洪军:《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茶》,载《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
    ①(宋)陈师道:《后山集》卷第十六,宋刻本。
    ②(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下,明万历十六年谈长公钞本。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妖妄三。
    ④《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第193页。
    ⑤《全唐文》卷七十四。
    ⑥(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见《全唐文》卷七五一。
    ⑦《全唐文》卷七五一。
    ⑧《封氏闻见记》卷六。
    ①《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②《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
    ③《全唐诗》卷三百。
    ④《膳夫经手录》。
    ⑤《白氏民庆集》卷第十三。
    ⑥(唐)白居易:《伤远行赋》,见《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八。
    ①(晋)常璩:《华阳国志》,《四部从刊》景明抄本。
    ②方健:《战国以前无茶考》,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
    ③(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十三,《四部丛刊》景金泰和晦明轩本。
    ④《茶经·七之事》。
    ⑤(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五,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尚书注疏》卷第六,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十四,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③唐代土贡情况可参考以下资料:《唐六典》卷三“户部郎中员外郎”条、《通典》卷六《食货典》六《赋税》下、《元和郡县图志》、《贞元十道录》(敦煌文献残卷《鸣沙石室佚书》)、《新唐书》卷三七至四三下《地理志》。
    ④(唐)杜佑:《通典》卷六食货六,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⑤《新唐书》卷四十。
    ⑥王广智:《唐代贡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⑦王永兴:《王永兴说隋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6-178页。
    ①(宋)祝穆:《事文类聚》续集卷十二部,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七十一。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八经籍考四十五,清浙江书局本。
    ①(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八,民国吴兴丛书本。
    ②《南部新书》卷五。
    ③《南部新书》卷五。
    ④《事类赋》卷十七饮食部。
    ⑤《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
    ⑥《续茶经》卷上之三。
    ①《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
    ②《南部新书》卷五。
    ③地方志记载:“长兴贡,限清明日到京。谓之急程茶。”见(清)岱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全唐诗》卷五百九十。
    ⑤《御定月令辑要》记载:“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赐近臣。”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清十万卷楼丛书本。
    ⑥开成三年(814年),湖州剌史裴充后因贡不如法被停职。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第三十六,《四部从刊》景明嘉靖本。
    ①许虔东:《唐宋摩崖石刻群纪胜》,载《今日浙江》2006年第6期。阂泉:《略论唐代顾渚贡茶》,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寇丹、楼明初:《顾渚茶事别记》,载《茶叶机械杂志》1997年第2期。
    ②《续茶经》卷上之一。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浙江书局本。
    ②《册府元龟》卷四九三。
    ③王广智:《唐代贡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④颜静如:《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唐代饮茶文化之探讨》,台湾中兴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2页。
    ①程启坤、姚国坤:《论唐代茶区与名茶》,1995年第2期。本表根据该文加工整理制作,有所改动。
    ①(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第一百四十七,清影宋钞本。
    ②(清)曹抡彬:《(干隆)雅州府志》卷十六,清干隆四年刊本。
    ③(清)李元:《蜀水经》卷八,清嘉庆传经堂刻本。
    ④(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一,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⑤(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四部从刊》续编景明本。
    ⑥《舆地纪胜》卷第一百四十八。
    ⑦《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七饮食部二十五。
    ⑧琛明《佛教·茶·蒙山茶》,巴蜀书社2004年,第153-154页。
    ⑨(宋)苏轼撰、[宋)施元之注:《施注苏诗》补遗卷上古体诗一百四十四首,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沈炳震:《唐书合钞》卷六十一志三十七,清嘉庆十八年海宁查世倓刻本。
    ②(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第一百四十七,清影宋钞本。
    ③《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
    ④《续茶经》卷下之四。
    ⑤《唐国史补》卷下。
    ⑥《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四酒食部三。
    ①(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八,清抄本。该书称引自《唐国史补》。茶《唐国史补》中并未有此记录,仅有蒙顶茶号为第一相似的记载。该引文虽然不一定正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顶茶的地位。
    ②《全唐诗》卷四百四十八。
    ③(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卷第五,《四部丛刊》景宋本。
    ④(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卷五,明嘉靖刻本。
    ⑤(唐)孟郊:《孟东野诗集》卷九,宋刻本。
    ⑥(清)张澍:《蜀典》卷六,清道光武威张氏安怀堂。
    ⑦茶榷就是政府茶叶的专卖制度。三国吴国韦昭:“榷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见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九,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①《剑桥中国史》,第6贞。
    ②《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第四十一。
    ①《旧唐书》文为:“竹、木、茶、漆尽税之”,而《唐会要》无“之”字,当为引用之误。《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唐会要》卷八十七。
    ①《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第四十二。
    ②《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第四十四。
    ③《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第四十二。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
    ①《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
    ②《资治通鉴音注》作者胡三省云:“榷茶之说,始于赵赞,至张滂而始行。”清人沈炳也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建中三年,赵赞上言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一,以充常平之本:至贞元九年,初税茶,又从张涝之奏,盖始于赞,行十滂,盐铁既开其利,而计及于他货,亦必至之势也。”(清)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卷三十,清道光惧盈斋刻本。
    ③李焕青:《唐宪宗中兴与藩镇政策》,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3期。
    ①《旧唐书》卷四十八。
    ②《旧唐书》卷十六。
    ③《新唐书》卷五十四。
    ④《新唐书》卷五十四。
    ⑤《新唐书》卷五十四。
    ⑥《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①《续茶经》附录。
    ②《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③《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④(唐)令狐楚:《请罢榷茶使奏》,见《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⑤有论者认为令狐楚实施的茶法是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局部专卖法,但孙洪升认为令狐楚采取的榷茶措施是把茶叶贸易置于政府的监督之下进行,政府向商人征收茶税。孙洪升:《唐代榷茶论析》,载《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⑥《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第四十四。
    ⑦《册府元龟》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
    ①《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第四十四。
    ②《册府元龟》卷四百九十四。
    ③《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第四十四。
    ④《全唐文》卷九百六十七。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新唐书》卷五十四志第四十四食货四。
    ①《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四。
    ①张卫东:《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以土贡为中心》,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5期。
    ②《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①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见《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一。
    ②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见《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一。
    ③吕维新:《榷茶制度的理论及其形成和发展》,载《中国茶叶》1995年第6期。
    ①(战国)孟轲等:《孟子》卷五,《四部丛刊》景宋大字本。
    ①(宋)刘斧:《青琐高议》卷之七,清红药山房钞本。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中指出《赵飞燕别传》是宋人秦醇所作的传奇。鲁迅把《赵飞燕别传》做为“传奇”,列入宋人作品,收入《唐宋传奇集》卷八。“别传”不是史实,是不能做为正史引用,见王学铭:《(赵飞燕外传>不足史实》,载《农业考古》2009年第2期。
    ③《茶经·七之事》。
    ④(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十四,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唐)曹邺:《梅妃传》,明顾氏文房小说本。
    ②《梅妃传》后有跋文同:“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大中戌年七月所书。”鲁迅《稗边小缀》认为传后无名氏跋文为伪作,故仍“次之宋人著作中”。斗茶起自唐末,盛于两宋,鲁迅之说当不误。
    ③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政和(1111-1118年)年间官徽猷阁待制,以精于鉴赏,考据擅名。《陆羽点茶图》收录于《广川画跋》。全书6卷,共收题跋134篇,包括宫廷及私人收藏,其中以历史故事及风俗人物占多数。
    ④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明津逮秘书本。
    ⑤(宋)曾慥编:《类说》卷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全唐诗》卷三百二收入王建名下,卷四百二十三同样的诗收入元稹名下。
    ②(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百九十食物部三,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明)杨慎:《秇林伐山》卷十五,明嘉靖三十五年王询刻本。
    ⑤(唐)张固:《幽闲鼓吹》,明顾氏文房小说钞本。
    ⑥《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六。
    ①《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②《全唐诗》卷八百七十。
    ③张仁玺、晁天义:《两汉时期皇帝赏赐考略》,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二十《韦曜传》,百衲本景宋绍熙刊本。
    ①(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清十万卷楼从书本。
    ②《文苑英华》卷五百九十四。
    ①武元衡与刘禹锡、柳宗元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刘禹锡、柳宗元与武元衡的关系中,有两件事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永贞元年王叔文等主持朝政时武元衡自御史中承左迁右庶子,一是几和十年武元衡为相时,刘禹锡、柳宗元等出为远州剌史。详见余才林:《刘禹锡柳宗元与武元衡关系论略》,载《唐都学刊》1999年第2期。
    ①《全唐诗》卷七。
    ①《大唐茶文化》,第52页。
    ①韩伟:《法门寺地宫唐代随真身衣物帐考》,载《文物》1991年第5期。
    ②(日)高桥忠彦:《唐代饮茶与法门寺出土的茶具》,载法门寺博物馆编:《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三秦出版2008年,第320-321页。
    ③韩伟:《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考释》,载《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1期。任新来:《唐代茶文化与法门寺地宫茶具》(上),载《收藏界》2004年第4期。任新来:《唐代茶文化与法门寺地宫茶具》(下),载《收藏界》2004年第5期。
    ①暨远志:《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一敦煌写本<茶酒论>研究之二》,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该文指出根据这批茶具,可知点茶法在唐代后期已较流行,茶具的种类已较完备,烹点技术已相当讲究。
    ②《茶经·七之事》。
    ①《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二。
    ②唐代越州剡造纸业发达,造纸技术也很高。详见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6-217页。
    ①《陔馀从考·柏梁体》:“汉武宴柏梁台赋诗,人各一句,句皆用韵,后人遂以每句用韵者为‘柏梁体’。”(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三,清光绪五十五年湛贻堂刊本。
    ①《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九。
    ②《全唐诗》卷三百十六。
    ③《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七。
    ①《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
    ②《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九。
    ①该书的编纂体例为: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韵》,引《说文》、《苍雅》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已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日《韵海》。以其镜照原本,无所不见,故日《镜源》。见(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七,清三长物斋从书本。
    ②(清)黄本骥:《颜鲁公全集》下,上海仿古书局1936年,第75-77页。
    ①有文集将该诗歌题为颜真卿的作品《赠僧皎然》,见《颜鲁公文集》卷十二
    ②《全唐诗》卷八百十七。
    ①《茶经·七之事》。
    ①《文苑英华》卷七百十一。
    ②《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第二《本味篇》。
    ①张如安:《唐代僧弈局初探》,载《体育文史》1992年第4期。
    ①(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①(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张岱:《夜航船》卷七,清钞本
    ③(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④《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①《膳夫经手录》
    ②(日)圆仁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37页。
    ③(日)圆仁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39页。
    ③同上,第251页。
    ④同上,第263页。
    ①《大唐茶文化》,第64页。
    ②《茶经·七之事》。
    ③《封氏闻见记》卷六。
    ①《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一鬼二十六。
    ③《幽怪录》卷之三。
    ④《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第16页。
    ⑤同上,第267页。
    ⑥同上,第472页。
    ①(清)杞庐主人:《时务通考》卷十七商务四,清光绪二十三年点石斋石印本。
    ②范增平:《中华茶艺学》,台海出版社2000年,第4-7页。③余悦:《事茶淳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5贝。
    ④丁以寿:《中华茶道》,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11页。
    ①(清)刘源长:《茶史》卷一,清雍正墨韵堂刻本。
    ②《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七。
    ①宁欣:《唐史二十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第221贝。
    ②《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
    ③《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一。
    ④《渊鉴类函》卷三百九十食物部三。
    ⑤今本《唐国史补》无此言。见于(唐)韩愈撰、(宋)文谠注《详注昌黎先生文集》文集卷四古诗三十三首,宋刻本。
    ①(唐)陆龟蒙:《松陵集》,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同上。
    ③(唐)皇甫曾:《皇甫曾诗集》,《四部从刊》三编景明本。
    ④《白氏长庆集》卷第五十四。
    ①《元氏长庆集》卷第十四。
    ①(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卷第十四,《四部从刊》景明嘉靖本。
    ②《茶经·五之煮》。
    ①《甫里集》卷之六。
    ②《云仙杂记》卷四。
    ③《甫里集》卷之六。
    ④《全唐诗》卷六百十二。
    ①《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七。
    ①《茶经·二之具》。
    ②《茶经述评》,第61页。
    ③(唐)李冲昭:《南岳小录》,明正统道藏本。
    ④(唐)李肇:《翰林志》.清知不足斋从书本。
    ⑤《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八十二。
    ①《全唐诗》卷五百六十。
    ②《玉川子诗集注》卷三。
    ①《茶经·三之造》。
    ①(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上,上海杂志公司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②(明)许次纾:《茶疏》,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①(明)钟惺:《隐秀轩集》五言绝句一,明天启二年沈春泽刻本。
    ②见《茶史》卷二。
    ③《茶经·五之煮》。
    ①(唐)张又新:《煎茶水记》,明刻百川学海本。
    ①(宋)苏轼:《东坡书传》卷五,明刻本。
    ②《茶经述评》。
    ③《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刘素芝的生卒年为755-815年,《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伯刍集》三十卷,作品已佚。《旧唐书·刘迺传》亦载有其事迹。
    ①(唐)张又新:《煎茶水记》,明刻百川学海本。
    ②(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外集卷第十三,《四部从刊》景元本。
    ③《欧阳文忠公集》外集卷第十三。
    ①《茶经·五之煮》。
    ①《因话录》卷二。
    ②《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
    ③(唐)李群玉:《李群玉诗集》后卷第四,《四部丛刊》景宋本。
    ④《李群玉诗集》卷上。
    ⑤《全唐诗》卷七百八。
    ①《白氏长庆集》卷第十六。
    ②《世说新语》卷下之上。
    ①(宋)陶谷:《清异录》卷四,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②有学者认为筥不是茶器。见丁以寿:《陆羽煎茶二十四器考》,载《茶业通报》2002年第1期。
    ①《茶经述评》,124页。大茶:《“圣唐火胡明年铸”乎?——再论陆羽<茶经>成书何时》,载《农业考古》2010年第5期。
    ②(汉)刘安:《淮南鸿烈解》卷第十三,《四部丛刊》景钞北宋本。
    ③(唐)李商隐、(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注》卷二下,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唐)杜荀鹤:《杜荀鹤文集》卷第三.宋刻本。
    ⑤《甫里集》卷之六。
    ⑥《全唐诗》卷六百十二。
    ⑦《杜荀鹤文集》卷第一。
    ⑧《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
    ①《云仙杂记》卷二。
    ②[明]高元濬:《茶乘》,明天启刻本。
    ①王郁风:《唐代茶具“夹”“火夹”“竹(竹夹)”考》,载《中国茶叶》1995年第3期。
    ②《茶经·五之煮》。
    ③(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④《全唐诗》卷四九四。
    ①《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四。
    ②见陆廷灿《续茶经》。
    ③《续茶经》卷下之二。
    ①贯休《桐江闲居作十二首》之三提到了茶瓶:“静室焚擅印,深炉烧铁瓶茶。”见《全唐诗》卷八百三十。唐末,苏廙的《十六汤品》第九品压一汤中才对茶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叙,并对不同质地的茶瓶进行了比较:“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街豪臭公子道。”另外,还倡导用茶瓶,反对使用不施釉的陶器。“第十一减价汤。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见《全唐文》卷九百四十六。
    ①《全唐诗》卷六百十二。
    ②《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九。
    ①《白氏长庆集》卷第五十八。
    ②《全唐诗》卷三百十八。
    ①(唐)李咸用:《唐李推官披沙集》卷四,《四部从刊》景宋本。
    ①韩偓:《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见《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一。
    ①参考林珍莹:《试论唐诗中的品茗情境》,载《慈济通识教育学刊》2007年第4期。本节引用唐诗较多,引自《全唐诗》的诗歌不再逐一注明。
    ②《全唐文》卷六七六。
    ③(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全唐诗》卷八三八。
    ⑤(唐)周贺:《周贺诗集》,宋刊本。
    ⑥(唐)张祜:《张承吉文集》卷九,宋刊本。
    ①(明)佚名:《无锡县志》卷四,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唐四僧诗》卷三灵一诗下。
    ③(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前后集》卷二十二,清干隆刻本。
    ①刘学君认为花之所以不宜茶,足由于花太艳、太闹、太喧、太浓,与茶的幽、静、冷、淡、素不相符合,甚至是相对的,故而从一般意义上说,对花饮茶是一种煞风景。见刘学君:《文人与茶》,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①《茶经·七之事》。
    ②“昙济道人住孟山,名日孟埭,芋薯之疁田。清溪秀竹,廻开巨石,有趣之极。”见(南北朝)沈约:《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二f七,清干隆武英殿刻本。
    ③丁以寿:《昙济道人身份小考》,载《茶业通报》2001年第1期。
    ①(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一,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大唐茶文化》,第43页。
    ②《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六。
    ③吕维新:《唐朝禅宗对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载《茶叶通讯》2004年第2期。
    ④(唐)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⑤(唐)释圆照:《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⑥(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⑦(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96页。
    ⑧《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
    ①《全唐诗》卷三百十六。
    ②《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三。
    ③《全唐诗》卷六百三十二。一题为郑谷所作。
    ④陆羽:《陆文学自传》,见《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①《宋高僧传》卷八。
    ②(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第四,宋刻本。
    ③《五灯会元》卷第二
    ①丁以寿误将百丈道恒禅师认作百丈怀海禅师。丁以寿:《饮茶与禅宗》,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
    ②(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十六,《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①(日本)成川武夫:《千利休茶の美学》,玉川大学昭和58年(1983年),第9页。
    ②陈香白查阅了《大藏经》等相关资料,尤其是《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并遍翻《中日高僧书法集》,均找不到“茶禅一味”出自圆悟克勤之证据。见陈香白:《“茶禅一味”考释》,载《广东茶叶》2004年第4期。最接近茶禅一味之说的是陈知柔诗作:“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长栖五百仙。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见(宋)林师点、林表民:《天台集》续集别编卷二,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
    ③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4-406页。
    ①(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②(日)福岛俊翁:《<敕修百丈清规>题解》,千宗室编:《茶道古典全集》第1卷,日本淡交社1977年,第392页。
    ③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载《禅茶:历史与现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3-81页。
    ①佚名:《试论唐代的诗僧与僧诗》,[EB/OL]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0711/1814325131973.html,2007/11/09;2013/04/01。
    ②引自萧丽华:《唐代僧人饮茶诗研究》,载《台大文史哲学报》第71期。
    ①《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七。
    ①《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一。 非真有其人,而是仙家道人的通称或别号。见竺济法:《丹丘子—一仙家道人之通称》,载《中国道教》2008年第5期。②(晋)葛洪:《神仙传》卷一 ,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六十五。吴觉农、陈椽、姚国坤、王玲、陈宗懋等人,将单道开列为佛教饮茶的代表。丁以寿认为将单道开误作佛教徒始于南朝王琰、慧皎,将单道开误作茶人的始于陆羽。单道开是晋代的一位著名道教徒,他所饮“荼苏”是酒非茶,单道开是酒徒而非茶人,见丁以寿、伍萍、宋丽:《陆羽<茶经>中单道开茶事考》,载姚国坤主编:《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长兴)首届陆羽茶文化节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0-126页。
    ④《茶经·七之事》。
    ①《茶经·七之事》。
    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收录于《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2006年,第104-120页。
    ①(明)朱权等:《茶谱·煮泉小品》.中华书局2012年。
    ②温孟孚、关剑平:《道教文化与唐代茶诗》,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③《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八。
    ④《全唐诗》卷六百十一。
    ⑤《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见(清)刘喜海辑:《金石苑》,刘氏来凤堂本。
    ⑥丁以寿认为吴理真是宋代以后蒙山地区民间虚构出来的一个水神,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子虚鸟有人物。见丁以寿:《吴理真及蒙山茶史辨正》,载《茶博览》2011年第11期。周文棠认为吴理真是南宋人。见周文棠:《蒙顶植茶人物演变与社会文化背景》,载《茶叶》2011年第4期。竺法济认为西汉吴理真之说是断章取义的误读,是当代随意造神。见竺济法:《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为西汉茶祖的》,载《茶博览》2011年第7期。竺济法:《宋僧吴理真<行状>考述》,载《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
    ⑦《茶经·七之事》。
    ①胡长春:《道教与中国茶文化》,载《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
    ②《云仙杂记》卷二。
    ③《李义山诗集》卷之六。
    ④《全唐诗》卷五百三。
    ⑤《全唐诗》卷五百三十四。
    ⑥《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八。
    ①《全唐诗》卷八百五。
    ②《全唐诗》卷四九四。
    ③《全唐诗》卷四九四。
    ④《全唐诗》卷四九四。
    ①《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八。
    ②《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八。
    ③《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六。
    ④巩志:《道教与武夷茶文化》,载《福建茶叶》2002年第2期。
    ①李叔还:《道教大辞典》,浙汀古籍出版社1987年翻印本,第72页。王家葵认为《仙经》是一部亡佚已久的重要道教典籍,成书于三国,作者为左慈,实为魏晋以前道教经籍的综录。见王家葵:《<仙经>考略》,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①另有两说:洪崖先生就是唐朝晋州高士张氲;洪崖先生是北朝卢玄(卢思道曾祖父)的重孙卢敏。见贺雪梅:《“洪崖”考辨》,载《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
    ②《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一。
    ③《天中记》卷四十四
    ④《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
    ⑤(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清佚存丛书本。
    ⑥(清)郑方坤:《五代诗话》卷五,清粤雅堂从书本。
    ①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
    ②王玲:《中国茶文化》.九州出版社2009年。
    ①据凯亚考证,这段话有五种不同的错误句读方式,句读方式不同会导致理解的不同。本文采用凯业的句读方式。见凯亚:《三味茶寮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7-495页。
    ②罗绍文:《八珍之一——醍考》,载《西域研究》1994年第2期。
    ③《封氏闻见记》卷六。
    ①陈文华:《浅谈唐代茶艺和茶道》,载《农业考古》2012年第5期。
    ②(宋)谢维新:《事类备要》外集卷四十二香茶门.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唐正柱:《谈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35-239页。
    ①《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八。
    ②庄晚芳、王家斌:《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载《农史研究》第4辑,农业出版社1984年。
    ①(明)王嗣爽:《杜臆》卷二,稿本。
    ①王学泰:《采菊东篱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1.(战国)孟轲等:《孟子》,《四部丛刊》景宋大字本。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汉)许慎:《说文解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汉)刘安著、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5.(汉)毛亨撰、郑玄笺、(唐)陆德明音义:《毛诗》,《四部丛刊》景宋本。
    6.(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7.(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楚辞》,《四部丛刊》景明本。
    8.(汉)扬雄:《扬子云集》,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晋)常璩《华阳国志》,《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10.(晋)陈寿:《三国志》,百衲本景宋绍熙刊本。
    1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清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刻本。
    12.(晋)葛洪:《神仙传》,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14.(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四部丛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
    15.(南北朝)沈约:《宋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6.(南北朝)萧子显:《南齐书·五帝本纪》,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7.(南北朝)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明刻广汉魏丛书本。
    18.(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
    20.(唐)曹邺:《梅妃传》,明顾氏文房小说本。
    21.(唐)长孙无忌、李绩等:《唐律疏议》,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22.(唐)道世:《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
    23.(唐)道宣:《续高僧传》,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
    24.(唐)杜荀鹤:《杜荀鹤文集》,宋刻本。
    25.(唐)杜佑:《通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2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
    27.(唐)樊绰:《蛮书》,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8.(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
    29.(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唐)冯贽《云仙杂记》,《四部丛刊》续编景明本。
    31.(唐)高彦休:《唐阙史》,明万历十六年谈长公钞本。
    32.(唐)韩鄂:《四时纂要》,朝鲜刻本。
    33.(唐)韩愈撰、(宋)文谠注《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34.(唐)皇甫曾:《皇甫曾诗集》,《四部丛刊》三编景明本。
    35.(唐)李翱:《李文公集》李,《四部丛刊》景明成化本。
    36.(唐)李冲昭:《南岳小录》,明正统道藏本。
    3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清武英殿珍版从书本。
    38.(唐)李咸用:《唐李推官披沙集》,《四部丛刊》景宋本。
    39.(唐)李群玉:《李群玉诗集》,《四部丛刊》景宋本。
    40.(唐)李商隐、(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注》,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唐)李肇、赵磷:《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2.(唐)李肇:《翰林志》,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43.(唐)李肇:《唐国史补》,明津逮秘书本。
    44.(唐)刘镰:《隋唐嘉话》,中华书局点标本1979年。
    45.(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四部丛刊》景宋本。
    46.(唐)陆龟蒙:《松陵集》,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唐)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明唐宋丛书本。
    48.(唐)陆羽:《茶经》,宋百川学海本。
    49.(唐)孟郊《孟东野诗集》,宋刻本。
    50.(唐)孟诜:《食疗本草》,见(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明嘉靖三十一年周琉、李迁刻本。
    51.(唐)牛僧儒:《玄怪录》,中华书局1983年。
    52.(唐)欧阳询、汪绍楹:《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3.(唐)释道宣:《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
    54.(唐)释皎然:《昼上人集》,《四部丛刊》景宋钞本。
    55.(唐)释一行:《七曜星辰别行法》,东京弘教书院日本明治13-18年(1880-1885)。
    56.(唐)释圆照:《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57.(唐)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58.(唐)苏鹗:《杜阳杂编》,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唐)苏敬等:《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60.(唐)苏廙:《十六汤品》,见周履靖《汤品》,明夷门广牍本。
    61.(唐)唐玄宗撰、李林甫注:《唐六典》,日本广池本。
    62.(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明顾氏文房小说本。
    64.(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82年。
    65.(唐)吴兢等:《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78年。
    66.(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点标本1989年。
    67.(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清三长物斋丛书本。
    68.(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
    69.(唐)佚名:《大唐传载》,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
    70.(唐)佚名:《玉泉子》,明稗海本。
    71.(唐)虞世南《北堂书钞》,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
    73.(唐)张固:《幽闲鼓吹》,明顾氏文房小说钞本。
    74.(唐)张祜:《张承吉文集》,宋刊本。
    75.(唐)张萱:《萱明皇纳凉图》,东方文化刊行会刊印,日本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
    76.(唐)张又新:《煎茶水记》,明刻百川学海本。
    77.(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点标本1981年。
    78.(唐)赵磷:《因话录》,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9.(唐)周贺:《周贺诗集》,宋刊本。
    80.(五代)刘晌:《旧唐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81.(五代)钱易:《南部新书》,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83.(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书》,上海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
    84.(宋)蔡绦:《铁围山丛谈》,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85.(宋)曾糙编:《类说》,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6.(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宋)陈师道《后山集》,宋刻本。
    88.(宋)陈元靓:《岁时广记》,清十万卷楼丛书本。
    89.(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清乾隆刻本。
    90.(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豫章黄先生文集第,《四部丛刊》景宋干道刊本。
    91.(宋)李昉:《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92.(宋)李防:《文苑英华》,明刻本。
    9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4.(宋)林师点、林表民:《天台集》,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
    95.(宋)刘斧:《青琐高议》,清红药山房钞本。
    96.(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7.(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景元本。
    98.(宋)欧阳修等:《新唐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99.(宋)钱易:《南部新书》,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0.(宋)秦醇:《赵飞燕外传》,载(宋)刘斧:《青琐高议》,清红药山房钞本。
    101.(宋)沈括:《梦溪笔谈》,《四部丛刊》续编景明本。
    102.(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103.(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宋刻本。
    104.(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0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四部丛刊》景宋本。
    106.(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民国适园丛书刊明钞本。
    107.(宋)苏轼:《东坡书传》,明刻本。
    108.(宋)苏轼撰、(宋)施元之注:《施注苏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9.(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0.(宋)谈钥:《(嘉泰)吴兴志》,民国吴兴丛书本。
    111.(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2.(宋)陶谷:《清异录》,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113.(宋)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局1957年。
    114.(宋)王楙:《野客丛书》,明抄《说郛》本。
    115.(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
    116.(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清影宋钞本。
    117.(宋)王钦若《册府元龟》,明刻初印本。
    118.(宋)吴淑:《事类赋》,宋绍兴十六年刻本。
    119.(宋)谢维新:《事类备要》,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0.(宋)佚名:《南窗纪谈》,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121.(宋)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点标本1996年。
    122.(宋)张淏:《云谷杂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从书本。
    123.(宋)祝穆:《事文类聚》,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4.(元)胡古愚:《树艺篇》,明纯白斋抄本。
    125.(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浙江书局本。
    126.(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27.(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清佚存丛书本。
    128.(明)陈师:《禅寄笔谈》,明万历二十一年自刻本。
    129.(明)陈耀文:《天中记》,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0.(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明万历刻本。
    131.(明)许次纾:《茶疏》,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13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3.(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明嘉靖刻本。
    134.(明)梅鼎祚编:《梁文纪》,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本。
    135.(明)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6.(明)王嗣爽:《杜臆》,稿本。
    137.(明)杨慎:《秇林伐山》,明嘉靖三十五年王询刻本。
    138.(明)佚名:《无锡县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9.(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上海杂志公司民国24年(1935年)。
    140.(明)钟惺:《隐秀轩集》,明天启二年沈春泽刻本。
    141.(明)朱权等:《茶谱·煮泉小品》,中华书局2012年。
    142.(明]高元浚:《茶乘》,明天启刻本。
    143.(清)曹抡彬:《(乾隆)雅州府志》,清乾隆四年刊本。
    144.(清)曹寅、彭定求编纂:《全唐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5.(清)陈元龙:《格致镜原》,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6.(清)董诰辑:《全唐文》,清嘉庆内府刻本。
    147.(清)顾炎武:《音学五书》,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8.(清)桂馥:《缪篆分韵》,上海书店1985年。
    149.(清)郝懿行:《尔雅义疏》,清同治五年郝氏家刻本。
    150.(清)黄本骥:《颜鲁公全集》下,上海仿古书局1936年。
    151.(清)嵇曾筠:《(雍正)浙江通志》,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2.(清)江永:《古韵标准》,清粤雅堂丛书本。
    153.(清)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4.(清)李元:《蜀水经》,清嘉庆传经堂刻本。
    155.(清)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1998年。
    156.(清)刘喜海辑:《金石苑》,刘氏来凤堂本。
    157.(清)刘源长:《茶史》,清雍正墨韵堂刻本。
    158.(清)陆廷灿:《续茶经》,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9.(清)陆心源:《唐文拾遗》,清光绪刻本。
    160.(清)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清道光惧盈斋刻本。
    161.(清)杞庐主人:《时务通考》,清光绪二十三年点石斋石印本。
    162.(清)邵晋涵:《尔雅正义》,清乾隆刻本。
    163.(清)沈炳震:《唐书合钞》,清嘉庆十八年海宁查世倓刻本。
    164.(清)孙诒让:《札移》,清光绪二十年籀顾刻、二十一年止修本。
    165.(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166.(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167.(清)徐倬:《全唐诗录》,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8.(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民国十九年景光绪二十年黄冈王氏刻本。
    169.(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70.(清)袁日省辑、谢景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书店1979年。
    171.(清)张岱:《夜航船》,清钞本。
    172.(清)张澍:《蜀典》,清道光武威张氏安怀堂。
    173.(清)张英《渊鉴类函》,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4.(清)赵翼:《陔余丛考》,清光绪五十五年湛贻堂刊本。
    175.(清)郑方坤:《五代诗话》,清粤雅堂从书本。
    176.(清)郑珍:《说文新附考》,清光绪五年姚氏刻咫进斋丛书本。
    177.(清)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清光绪十年长沙周氏思益堂刻本。
    178.(阿拉伯)穆根来:《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1983年
    179.(朝鲜)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四部丛刊景高丽本。
    180.(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日本朝鲜史学会昭和二年(1928年)。
    181.(朝鲜)一然著、孙文范等校:《三国遗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182.(荷)威·伊·邦特库:《东印度中国航海记》,中华书局1982年。
    183.(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东方出版社2011年。
    184.(日)安万侣:《古事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185.(日)比睿山专修院附属睿山学院编纂:《亿教大师全集》,世界圣典刊行协会1975年。
    186.(日)岛田忠臣:《田氏家集》,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
    187.(日)得仁纂、道猷校:《弘法大师年谱》,高野山寿门主天保11年(1840年)。
    188.(日)都良香:《都氏文集全积》,汲古书院1988年。
    189.(日)福岛俊翁:《<敕修百丈清规)题解》,千宗室编:《茶道古典全集》, 日本淡交社1977年。
    190.(日)冈仓天心:《说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191.(日)良岑安世编:《经国集》,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
    192.(日)守屋毅:《茶的文明史》,见熊仓功夫编《茶的文化》,小学馆1987年。
    193.(日)太安万侣著、浦木裕编译:《新订古事记》,朝日历史文化版。
    194.(日)藤原冬嗣编:《文华秀丽集》,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
    195.(日)小野岑守等编:《凌云集》,温故学会昭和55年(1980年)。
    196.(日)一条兼良:《公事根源集》,村上勘兵卫出版和大、元禄七年。
    197.(日)伊藤松:《邻交征书》,国书刊行会1975年。
    198.(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9.(日本)布目潮讽、栗原益男:《隋唐帝国》,日本谈讲社1997年。
    200.(日本)成川武夫:《千利休茶の美学》,玉川大学昭和58年(1983年)。
    201.(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2.(英)崔瑞德、(美)费正清、(英)鲁惟:《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03.敖歌:《中国茶道大师赏阅》,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
    204.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史苑》第二辑,北京出版社1985年。
    205.琛明:《佛教·茶·蒙山茶》,巴蜀书社2004年。
    206.陈彬藩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07.陈椽:《茶叶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
    208.陈椽:《中国茶叶外销史》,台湾碧山岩出版社1993年。
    20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210.陈正祥:《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图册》,日本东京原书房1982年。
    211.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212.陈宗懋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13.陈祖椝、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82年。
    214.谌台、吴平:《汉印文字汇编》,台湾美术星印。
    21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贤者喜乐赡部洲明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216.戴均良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217.邓子琴:《中国风俗史》,巴蜀书社1987年。
    218.丁文:《大唐茶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年。
    219.丁以寿:《中国茶道》,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220.冻国栋:《唐代的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221.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222.冻国栋:《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丛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3.范增平:《中华茶艺学》,台海出版社2000年。
    22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5.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226.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7.关剑平:《传播学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228.郭孟良《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229.郭廷以:《中越文化论集》(一),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年。
    230.韩金科主编:《法门寺文化研究》(历史卷),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
    231.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32.胡山源编:《古今茶事》,上海书店1992年。
    233.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
    234.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民国三年石印本。
    235.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6.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237.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238.凯亚:《三味茶寮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39.李斌城:《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40.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241.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2.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43.李叔还:《道教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翻印本。
    244.李文澜:《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5.李学勤、徐吉军:《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246.李震编著:《茶之道》,中国商业出版社版2004年。
    247.梁子:《中国唐宋茶道》,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8.林瑞萱:《中日韩英四国茶道》,中华书局2008年。
    249.刘晋勤:《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250.刘学君:《文人与茶》,东方出版社1997年。
    251.刘昭瑞:《中国古代饮茶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25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53.吕维新:《从唐诗看唐人茶道生活》,台湾陆羽茶艺中心1995年。
    254.吕维新:《中国古代茶叶商品经济史略》,2001年7月内部出版。
    255.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6.牟友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
    257.宁欣:《唐史二十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258.齐吉祥主编:《中国历代珍宝鉴赏辞典》,文心出版社1996年。
    259.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260.钱时霖选注:《中国古代茶诗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261.阮浩耕、沈冬梅、于良子点校注释:《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年。
    262.阮浩耕:《“人在草木中”丛书序》,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
    263.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64.孙洪升:《唐宋茶业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65.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7.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
    268.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270.唐正柱:《谈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271.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
    272.藤原良房、春澄善绳等:《日本后纪》,吉川弘文馆1966年。
    273.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农业遗产集刊》第2册,南京农业遗产研究室1958年。
    274.王玲:《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1992年。
    275.王学泰:《采菊东篱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276.王永兴:《王永兴说隋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277.王志民:《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8.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
    279.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280.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1.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
    282.吴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83.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284.吴觉农:《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90年。
    285.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
    286.熊铁基:《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
    287.印光大师修订:《九华山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排印本,收录于《中国佛寺志丛刊》第二辑第二十二册。
    288.余悦:《事茶淳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8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290.朱自振:《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291.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292.庄晚芳编:《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98年。
    1.白云翔:《汉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考古学观察》,载《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2.鲍晓娜:《茶税始评辨析》,载《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
    3.冰琴:《茶之始为》,载《农业考古》1993年第2期。
    4.布目潮沨,《唐代名茶及其流通》,载《小野胜年博士颂寿纪念——东方学论集》,日本京都龙谷大学东洋史学研究会1982年。
    5.蔡秀敏:《唐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台湾中正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6.陈文华:《浅谈唐代茶艺和茶道》,载《农业考古》2012年第5期。
    7.陈香:《唐代淮南道茶叶经济的发展》,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8.陈香白:《“茶禅一味”考释》,载《广东茶叶》2004年第4期。
    9.陈香白:《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0.陈衍德:《唐代茶法略考》,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1.陈衍德:《唐代专卖收入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12.陈钦育:《唐代茶的生产与运销》,载《故宫文物月刊》1989年第7卷第9期。
    13.陈钦育:《唐代茶业之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硕士1988年学位论文。
    14.陈勇、黄修明:《唐代长江中下游的茶叶生产与贸易》,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5.成立:《山东之茶始于何时》,载《茶叶通讯》,1980年第1期。
    16.成耆仁:《中国古代瓷器的外销》,载《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1997年第3期。
    17.程光裕:《茶与唐宋思想界的关系》,载台湾《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一辑第五册。
    18.程启坤、姚国坤:《论唐代茶区与名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9.程荣:《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之嬗变》,载《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0.程喜霖:《唐陆羽<茶经>与茶道》,载《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21.丁文:《唐代茶道的文化特征》,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22.丁以寿、伍萍、宋丽:《陆羽<茶经>中单道开茶事考》,收录于姚国坤主编:《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长兴)首届陆羽茶文化节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23.丁以寿:《陆羽煎茶二十四器考》,载《茶业通报》2002年第1期。
    24.丁以寿:《苏虞<十六汤品>考评》,载《茶苑》2004年第2期。
    25.丁以寿:《昙济道人身份小考》,载《茶业通报》2001年第1期。
    26.丁以寿:《吴理真及蒙山茶史辨正》,载《茶博览》2011年11期。
    27.窦萍:《浅谈运河对吴越国贡茶运输的意义》,载《农业考古》2010年第2期。
    28.杜文:《永恒的黑石号——黑石号沉船打捞长沙窑珍瓷》,载《收藏》2012年第2期。
    29.杜文玉、王风翔:《唐五代时期茶叶产区分布考述》,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0.方健:《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载《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31.方健:《唐宋茶艺述论》,载《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
    32.方健:《战国以前无茶考》,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
    33.冯先铭:《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风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载《文物》1963年第1期。
    34.傅及光、李立信:《唐代茶画、茶碑、茶帖之研究》,载《高餐通识教育学刊》2006年第3期。
    35.傅及光、李立信:《唐代茶诗之研究》,载《嘉义大学通识学报》2006年第4期。
    36.傅举有:《唐代盐和茶的专卖》,载《史学月刊》1960年第3期。
    37.傅铁虹:《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及影响初探》,载《农业考古》1992年第2期。
    38.傅晓静:《唐代的胡风饮食》,载《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
    39.高桥忠彦:《唐代饮茶与法门寺出土的茶具》,载法门寺博物馆编:《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三秦出版2008年。
    70期)。该文收入关剑平编:《禅茶:历史与现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41.巩志:《道教与武夷茶文化》,载《福建茶叶》2002年第2期。
    42.顾风:《我国中、晚唐诗人对于茶文化的贡献》,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3.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载《禅茶:历史与现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44.关剑平:《茶宴之诞生》,日本立命馆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硕士班1996年论文。
    45.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一读<全唐诗)、<茶经)、<新唐书·地理志)札记》,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6.韩金科、梁子:《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茶文化与佛教》,载《法门寺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7.韩伟:《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考释》,载《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1期。
    48.韩伟:《法门寺地宫唐代随真身衣物帐考》,载《文物》1991年第5期。
    49.何双全、谢晓燕:《唐宋时期甘肃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载《丝绸之路》2010年第18期。
    50.阂泉:《略论唐代顾渚贡茶》,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
    51.贺雪梅:《“洪崖”考辨》,载《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
    52.胡长春:《道教与中国茶文化》,载《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
    53.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54.湖南省博物馆:《长沙西晋南朝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55.许虔东:《唐宋摩崖石刻群纪胜》,载《今日浙江》2006年第6期。
    56.黄现璠:《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上),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1942年3月11日。
    57.黄现璠:《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下),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1942年3月18日。
    58.暨远志:《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敦煌写本《茶酒论》研究之二》,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
    59.贾大泉:《川茶输藏的历史作用》,收录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
    60.贾麦明:《佛教圣法门寺的出土文物》,载台北《历史月刊》1990年第33期。
    61.姜含春:《唐风贵茶之成因》,载《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
    62.蒋作贞:《唐人饮茶风尚探讨——兼论茶的产销、茶法、制造》,台湾东海大学1995年硕士学位论文。
    63.金吉子:《中国历代茶诗研究》,韩国岭南大学1997年硕士学位论文。
    64.金珍淑:《关于陆羽<茶经>中饮茶观点的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65.康才媛:《茶与仙——唐代文人饮茶文化的道家与道教思想陆羽》,2004年茶与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66.康才媛:《陆羽<茶经>煮茶法趣味之探讨》,载《历史文物月刊》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1999年第12期。
    67.康才媛:《唐代文人饮茶风尚——茶碗为探讨中心》,载《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98年10月。
    68.寇丹、楼明初:《顾渚茶事别记》,载《茶叶机械杂志》1997年第2期。
    69.李斌城:《唐人与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70.李刚、李薇:《论历史上三条茶马古道的联系及历史地位》,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1.李焕青:《唐宪宗中兴与藩镇政策》,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3期。
    72.李季平、王洪军:《唐代江南、淮南两道的茶叶生产》,载《古代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
    73.李菁:《大运河——唐代饮茶之风的北渐之路》,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74.李书群:《唐代饮茶风气及其对文学影响之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2年硕士学位论文。
    75.李肖:《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嬗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76.李小平:《动词“吃”替代“食、饭”历时小考》,载《云梦学刊》2010年第7期。
    77.丽真:《中国禅宗东传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台湾文化大学1995年硕士学位论文。
    78.梁子、谢伟:《小议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点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79.梁子:《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器巡礼》,载《农业考古》1992年第2期。
    80.廖宝秀:《试论唐代圭璧形饼茶与茶碾》,载《故宫文物月刊》1991年第9卷第6期。
    81.林家骊、杨健:《唐五代茶诗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风貌》,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82.林培民:《法门寺唐代茶具审美简论》,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83.林文勋:《唐代茶叶产销的地域结构及其对全国经济联系的影响》,载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84.林文勋:《唐宋茶叶生产发展原因补论》,载《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85.林珍莹:《试论唐诗中的品茗情境》,载《慈济通识教育学刊》2007年第4期。
    86.林珍莹:《唐代茶诗研究》,中正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87.林正三:《唐代茶饮茶风气探讨》,载《台湾“国立编译馆”馆刊》1980年第2辑。
    88.刘隽一:《白居易讽喻诗在日本平安时期的传播》,载《世界文学评论坛》2011年第5期。
    89.刘礼堂:《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载《江汉论坛》2005年第2期。
    90.刘美华:《白居易茶诗中的闲适之情》,载《台湾亚东学报》2003年第23期。
    91.刘茜:《江西玉山渎口窑出土茶具特征与唐宋饮茶风俗》,载《南方文物》2010年第2期。
    92.刘诗中:《从江西茶具谈古人饮茶习俗》,载《东南文化》1989年第3期
    93.刘玉峰:《唐代禁榷制度的发展变化》,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94.刘玉峰:《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95.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收录于《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2006年。
    96.罗绍文:《八珍之一——醍醐考》,载《西域研究》1994年第2期。
    97.吕维新:《‘茶’、马,国之要政———我国封建社会茶马互市贸易剖析》,载《中国茶叶加工》1998年第4期。
    98.吕维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乎》,载《茶业通讯》2002年第2期。
    99.吕维新:《古代茶马互市贸易究竟始于何时》,载《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00.吕维新:《榷茶制度的理论及其形成和发展》,载《中国茶叶》1995年第6
    101.吕维新:《唐朝禅宗对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载《茶叶通讯》2004年第2期。
    102.吕维新:《唐朝的社会开放与茶的对外传播》,载《茶叶机械杂志》2001年第4期。
    103.吕维新:《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诗歌文学的繁荣》,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04.吕维新:《唐代茶业经济发展史略》,载《中国茶叶》1994年第2期。
    105.吕维新:《唐代茶业经济史略》,载《中国茶叶加工》1996年第3期。
    106.吕维新:《唐代佛教与茶文化》,载《茶叶机械杂志》1994年第3期。
    107.马忠民:《唐代饮茶风习》,载《思想战线》1980年第6期。
    108.毛祖法:《唐代的浙江茶业》,载《中国茶叶加工》1995年第2期。
    109.牛致功:《圆仁目睹的新罗人——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札记》,收录于《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0.彭景元:《从唐诗中试探唐代茶文化》,载《古今农业》2006年第4期。
    111.平江、许智范:《江西吉安县南朝齐墓》,载《文物》1982年第3期。
    112.齐桂年:《川藏茶马古道上的四川边茶》,收录于刘勤晋主编:《古道新风:2006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3.钱大宇:《陆羽<茶经>的人文精神》,载《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中国茶文化专号)。
    114.任新来:《唐代茶文化与法门寺地宫茶具》(上),载《收藏界》2004年第4期。
    115.任新来:《唐代茶文化与法门寺地宫茶具》(下),载《收藏界》2004年第5期。
    116.阮炜:《文明运动中的边缘与中心》,[EB/OL]http://www.ai sixiang.com/data/32515.html,2010/03/23 ; 2012/09/08.
    117.森本司朗:《茶史漫话》,转引自陈香白:《潮州工夫茶与儒家思想》,载《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
    118.沈冬梅:《论唐宋上品茶的观念》,载《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春之卷。
    119.施淑华、傅荣珂:《唐代茶道之研究》,载《嘉义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8 月(第65期)。
    120.时霖:《从有关茶诗看陆羽行踪》,载《陆羽研究集刊创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研究学会1984年。
    121.释云龙:《茶名的考察》,载王家扬主编:《茶的历史与文化:9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
    122.素冰:《<九经>茶荼再考》,载《中国茶叶》1991年第2期。
    123.孙洪升:《论唐宋时期茶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载《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
    124.孙洪升:《论唐宋时期的茶商资本》,载《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
    125.孙洪升:《试论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形态》,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26.孙洪升:《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原因探析》,载《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27.孙洪升:《唐代的茶叶消费》,载《云南日报》1997年2月6日。
    128.孙洪升:《唐代榷茶论析》,载《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29.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载《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
    130.谭家健:《(晏子春秋>简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131.唐耕耦、张秉伦:《唐代茶业》,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132.陶德臣:《唐五代茶叶技术论述》,载《贵州茶叶》2010年第2期。
    133.汪启明、谢芳琳:《再说蜀茶与古蜀语》,载《文史月刊》2012年第2期。
    134.王广智:《唐代贡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35.王洪军、董娟:《唐代茶人对饮茶用水的鉴别与品评》,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36.王洪军:《唐代茶叶名品——唐代茶道研究之一》,载《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
    137.王洪军:《唐代茶叶生产发展的经济原因及其与自然经济的关系》,载《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138.王洪军:《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茶》,载《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
    139.王洪军:《唐代的茶叶生产》,载《齐鲁学刊》1987年第6期。
    140.王洪军:《唐代的饮茶风习》,载《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
    141.王洪军:《唐代人口数量及其地理分布》,载《东方论坛》1999年第3期。
    142.王家葵:《<仙经>考略》,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43.王玲:《两晋至唐代的饮茶之风与中国茶文化的萌芽与形成》,载王家扬主编:《茶的历史与文化:9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
    144.王仑西、田生华:《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45.王能杰:《白乐天之饮茶艺术》,载《台湾体育学报》1992年第1期。
    146.王双怀:《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载《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
    147.王晓燕、李宝刚《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48.王晓燕:《关于唐代茶马贸易的两个问题》,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49.王学铭:《<赵飞燕外传>不是史实》,载《农业考古》2009年第2期。
    150.王艳玲:《唐代茶叶经济发展探究》,载《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1.王勇:《鲁周公身上的中国茶道》,载《茶博览》2010年第9期。
    152.王郁风:《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具及唐代饮茶风尚》,载《农业考古》1992年第2期。
    153.王郁风:《唐代茶具“夹”“火夹”“竹(竹夹)”考》,载《中国茶叶》1995年第3期。
    154.王郁风:《唐代饮茶风尚、茶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55.魏明孔:《略论唐宋茶马互市的演变》,载《西北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56.温孟孚、关剑平:《道教文化与唐代茶诗》,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157.吴静宜:《天台宗与茶禅的关系》,载《台北大学中文学报》2006年创刊号。
    158.吴铭生:《湖州发现东汉晚期贮茶瓮》,载《茶叶通讯》1990年第03期。
    159.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叙言》,载《燕京学报》专号之二,1933年
    10月。收录于《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论文集》,三联书店1957年。
    160.肖瑞峰:《白居易与日本平安朝诗》,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8期。
    161.萧丽华:《试论皎然饮茶诗在茶禅发展史上的地位》,见孙昌武、陈洪主编:《宗教思想史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2.萧丽华:《唐朝僧侣往来安南的传法活动之研究》,载《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011年12月(第17期)。
    163.萧丽华:《唐代僧人饮茶诗研究),载《台大文史哲学报》2009年12月(第71期)。
    164.萧丽华:《唐代诗僧皎然饮茶诗的茶禅原理》,载《佛学与科学》2007年7月。
    165.萧丽华:《唐宋僧人的茶禅美学》,物质文化与人文传统学术研讨会,台湾大学与成功大学合办,2010年1月14日。
    166.萧丽华:《中日茶禅的美学渊源》,《法鼓人文学报》2006年第3期。
    167.熊仓功夫:《论茶之东渡日本》,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
    168.徐金华、姚定瑛:《佛茶与中国茶文化》,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69.颜静如:《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唐代饮茶文化之探讨》,台湾中兴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70.颜鹂慧:《唐代茶文化与茶诗》,台湾辅仁大学1994年博士学位论文。
    171.杨连升:《中唐以后税制和南朝税制之关系》,载《清华大学学报》1937年第3期。
    172.姚敏苏:《唐代茶艺中的审美因素》,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73.姚亚玲:《白居易和日本平安朝文学》,载《日语知识》2003年第1期。
    174.姚治中:《茶与唐代社会》,载《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175.伊敏:《唐代茶政间题初探》,载《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76.佚名:《试论唐代的诗僧与僧诗》,[EB/OL]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0711/1814325131973.html, 2007/11/09;2013/04/01.
    177.游修龄:《陆羽<茶经·七之事>“茗菜”质疑》,载《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
    178.于良子:《<茶经·一之源>“其字旧注”考辨》,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期。
    179.俞庸器:《茶经陆羽生平茶事活动探索》,载《陆羽研究集刊》1988年总第5期。
    180.余才林:《刘禹锡柳宗元与武元衡关系论略》,载《唐都学刊》1999年第2期。
    181.余悦、刘静:《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载《中州学刊》2010年第6期。
    182.章秉纯:《唐代茶税考述》,载《云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183.张高举、王竞香:《从法门唐代地宫出土的一套茶具看唐代茶与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84.张高举:《日本茶道与唐宋茶文化》,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85.张健彬:《唐代的禁酒、税酒、榷酒与“榷酒钱”》,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186.张剑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唐代嗜茶习俗》,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
    187.张清泉:《<茶酒论>与唐代的三教讲论》,载《国文学志》1998年第2期。
    188.张仁玺、晁天义:《两汉时期皇帝赏赐考略》,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9.张荣芳:《唐代茶叶税研究的回顾与检讨》,载《东海学报》1985年第6期。
    190.张如安:《唐代僧弈局初探》,载《体育文史》1992年第4期。
    191.张卫东:《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以土贡为中心》,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5期。
    192.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载《文史》第11辑,中华书局1981年。
    193.张子华:《试从饮茶历史发展看法门寺出土茶具的地位》,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94.赵克尧:《论唐代的茶文化》,载《汉唐史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5.赵逵夫:《唐代的一个俳优戏脚本——敦煌石窟发现<茶酒论>考述》,载《中国文化杂志》1990年第3期。
    196.赵淑宇:《唐代江南茶园初探》,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97.赵天相:《“神农得茶解毒”考补》,载《农业考古》1994年第4期。
    198.郑立盛:《茶沫与唐代茶文化》,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199.周荔:《宋代的茶叶生产》,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200.周世荣:《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长沙窑出土的茶具》,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201.周世荣:《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简文——(槚)的考订》,载《茶叶通讯》1979年第3期。
    202.周树斌:《九经“荼”“茶”考略》,载《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
    203.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1年第2期。
    204.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
    205.周文棠:《蒙顶植茶人物演变与社会文化背景》,载《茶叶》2011年第4期。
    206.周文棠:《王褒<僮约>中“荼”非茶的考证》,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
    207.周兆望:《略论两晋南北朝饮茶风气的形成与转盛》,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4年第2期。
    208.周祖谟:《<尔雅>之作者及成书年代之推断》,载《大公报(文史周刊)》1946年11月17日。
    209.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唐代诗僧皎然对茶道美学的贡献》,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10.朱利民:《“茶佛一味”的文化诠释》,载《人文杂志》1991年第1期。
    211.朱利民:《唐代茶道》,载《唐都学刊》1988年第1期。
    212.朱启新:《唐代茶具和饮茶方式》,载《历史月刊》1992年9月(第56期)。
    213.朱重圣:《我国饮茶成风之原因及其对唐宋社会与官府之影响》,载《史学汇刊》1980年第10期。
    214.朱自振:《全唐诗中的陆羽史料考述》,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215.竺济法:《丹丘子——仙家道人之通称》,载《中国道教》2008年第5期。
    216.竺济法:《宋僧吴理真<行状>考述》,载《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
    217.竺济法:《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为西汉茶祖的》,载《茶博览》2011年第7期。
    218.竺济法:《中国茶东传日本、韩国的文化特征》,载《农业考古》2008年第10期。
    219.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20.庄晚芳、王家斌:《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收录于《农史研究》第4辑,农业出版社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