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禅源出于古代印度,因“拈花微笑”这个不朽的公案,使得头陀第一的大迦叶被尊为禅宗的西天初祖,而灵山成为世界禅宗祖庭。
     茶最早被亚洲人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茶道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后,禅与茶相见,因为优化身心的功用而使两者结下了不解的缘。茶进入佛教,吃茶就成了佛事,而茶汤中流出了佛法。因此,对于佛教来说,千百年以来,吃茶早已成为家常。在一般意义上说,茶在佛教中具有“三德”:一曰饮茶具有清心醒睡的功效,坐禅可通宵不眠;二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年龄之妙述”。饮茶可疗疾病,食饱满富可助消化,且能抑制性欲与杂念的滋生,并有助于端正坐相;三曰茶性清高清寂,文化蕴涵丰厚,即能暗合妙道,昭显禅机,又深藏若虚,似行云流水,蛟龙天游,极富生命意义的启示而利于戒定慧。由于众多高僧对茶的推崇,遂使茶成了养生正心之物,众僧视茶为“神物”。僧人吃茶可以加强意志力,调节精神,使内心清爽,有助于体悟三昧境地。在这样的情形下,茶和禅自然而然地结合,两者关系颇为密切地连在一起。
     “禅茶一味”,源于湖南石夹唐代禅师善会(805年-881年),而成于宋代著名大师圆悟克勤(1063年-1135年)。经过两位中国禅师的手,开显了禅茶不二的境界。从此,夹山的茶风禅光大大促进禅茶文化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发展,使中国石门夹山成为世界禅茶祖庭,“碧岩录”的理念与思想成为日本茶道的标榜。“和敬清寂”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不难从《碧岩录》中找到其母本、源头或诱发点。
     禅茶发扬光大,日本禅师功不可没。在日本,1191年荣西禅师作为日本茶道的首倡者将末茶传去扶桑,,但直到珠光(村田珠光,1423年~1502年)、绍鸥(武野绍鸥,1502年~1555年),乃至千利休(1522年~1591年)和千宗旦(1578年~1658年)祖孙二代,禅茶精神才真正出现。可见,经过这么多世纪“禅茶一味”一直被看成茶道最高的境界。
     但是,从清代以来,禅茶越来越离开它的本体,而集中于茶器具、茶艺表演、茶室装修等等的形式。从此饮茶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却让人无法找到真正茶道之味。
     虽然茶室内似乎仍可见“禅茶一味”、“柳绿花红”、“和敬清寂”的装饰条幅,其实茶道已亡而禅风尽失,大家终究只管于手法,在《茶道铁槌集》中也说:“现在的茶人,向来没有禅心,只管手法。若问茶的意义,仅仅限于礼法等等。”难怪日本思想家与大作家川端康成悲伤无限地写了一本小说《千只鹤》,以东方美人之死暗喻茶道的衰亡。
     故在论术中,本文并非专门谈论禅与茶,或分析前人发表过的各种文章,而是主要研究澄心的方法,指出禅茶的利益与作用。并且,提出一些现代科学研究成就,发现人们脑部思维,结合证明禅宗突破“顿悟”那时刻。本论文的重点,是论述禅味与茶味同一体,并对古今中外对禅茶一味理解错误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Buddhism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India,cause by the famous koan "The Flower Sermon" that honorable Da Jia She - the best virtues - became the first Zen master meditation,and Ling Shan became the first Buddhist meditation group of the world.
     Tea is detected earliest by the Asian,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centuries to form the culture of tea.After Buddhism has been transmitted to China, meditation and tea is united,by the efficient mind and body benefits that they become your fellowship which can not separate.In Buddhism,drinking tea is considered as practicing,because the whole meaning of Dharma is within in the fresh cup of tea.Long ago,Buddhist consider tea drinking have "three best qualities":The first,tea helps the anti-sleeping,sitting meditation throughout the night do not feel tired;the second,tea is a spiritual medicine of the life,the promotion of average age,disease cure,good for digestion,sexual control and unmoral thinking,helping mindfulness meditation;the third,tea is bar high,gentle and suit for meditation.As loving favor of tea,tea is considered as the nursing delivery of spirit care.Buddhist monks drink tea to raise more of the will,spiritual nutrient,to make mind fresh,and to deeply in-touch in meditation.Therefore,tea and meditation combine naturally,intimate relationship as body and shadow.
     "Zen-Tea Drinking",originated from master Shan Hui(805-881)Tang period in the Jie Shan Pagoda,Shi Men district,Hu Nan province,shaped in the famous master of Song-Yuan Wu Ke Qin(1063-1135).Through these two of the famous Chinese meditators,tea shows the value of nonduality.From here,the tea meditation of Jie Shan has promoted cultural of the tea meditation widely to the East Asia region,making Jie Shan Shi Men became the home of the world tea meditation,thoughts of" Bi Yan Lu" and became a title for Japanese tea culture. "Nutrient,Respect,Fresh,Peace" is four rules,four terms,four foundations of the Japanese tea culture,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dea in the thought of tea in this country. It is not hard to find the source,clues,starting point of the "Bi Yan Lu".
     Japanese Meditators are the first ones who have developed tea meditation.In Japan,in 1191,after study Meditation from China,the master Eisai brought special tea and the way to make this special tea in the Monastery land and spread to Fu Sang, and they are the first Japanese tea promoters.However,up till the Meditator Marata Juko(1423-1502),Takenno Jyoo(1502-1555),Senno Rikyu(1522-1591) the spiritual of tea meditation was used officially.It can be seen that,through many centuries,"Zen-Tea Drinking" is always considered as the highness point of tea drinking.
     But since back to Qing period,more tea meditation separates essence,but only focus on the form of art performance of tea,tea tools,decorative tea...From here, arises out of many troubles,making it hard to find the essence of the real tea culture. However,many monastery still decorated the writings of "Zen-Tea Drinking", "Green willow rose ","Harmony in peace"...but in reality Zen-tea drinking have faded the essence of tea culture,and meditator manners have ended,and many people only know the writings as of the "Tra Dao Thiet Chuy Tap":as of today tea drinkers do not have the meditated mind,but only to the art of tea.If asked the meaning of tea,the limit is of moral respectation...".Probably that's why the author-Chuan Duan-Cheng Kang mention in the novel "A thousand cranes",that take the death of the eastern Asian beauty for the decline of teadrinking.
     Comment of the four arts,non-conference meditation and tea,or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 related tea meditation,which focuses on research methods of calming the mind,only pointing the role and benefits of tea meditation.Moreover,given the scientific modern research on the thinking of people,combining the proven breakthrough of" Instant realization" of Zen.The importance of the essay is the comment of meditation and tea are One,find out the wrong perception of meditation to the tea in the past,and speak up my own expression.
引文
[1]原产在亚洲的中国;咖啡,原产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可可,原产在南美洲亚马孙河和诺科河的森林地带。
    [2]陈珲、吕郭利《中国茶文化寻踪》,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10页。
    [3]见于尚书大传。
    [1]见于战国策。
    [2]《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4]任亚琴《茶之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5]Tho Co Hanh Dat trong "Tiec Thuong",Thien Vien Vien Chieu,nam 2008。
    [1]川著《中国的茶与茶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Tap chi The Gioi Tra,so 66,phat hanh 10-05-2007。
    [1]Tra Kinh,Vu The Ngoc,nha xuat ban van nghe,2007。
    [2]董尚胜、王建荣《茶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1]梁白泉《从荼到茶》茶博览,1994年。
    [2]董尚胜、王建荣《茶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1]庄晚芳《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1983。
    [1]Thich Thanh Tu,thien su viet nam,nha xuat ban thanh pho ho chi minh,1999。谭志词《《拙公语录》的编者、版本、内容及文献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6期。
    [1]日·铃木大拙《禅与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
    [2]日·今枝爱真《书评<日本禅宗史论集>》,《历史研究》。
    [3]铃木大拙《禅与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
    [1]叶羽《茶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
    [1]黄心川《印度哲学史》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89。
    [1]姚卫群《钵颠阇利与<瑜伽经>》,载《南亚研究》,1991年,第4期。
    [2]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13册。
    [1]三解脱门亦称三三昧。
    [2]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大正藏》第4卷。
    [3]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大正藏》第4卷。
    [1]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32卷。
    [2]《佛光大辞典》,慈怡主编,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第2436、2437页。
    [1]Tran Phuong Lan,Duc Phat va Lich Su,Vien NCPHVN,TP.HCM,1997。
    [2]Kinh Bat Nha Ba La Mat,Kinh Phap Hoa,Kinh Kim Quang Minh。
    [3]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第一卷。
    [4]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第一卷。
    [1]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第一卷。
    [2]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第一卷。
    [3]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三五卷。
    [4]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第一卷。
    [1]后勤·僧肇撰《注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第37卷。
    [2]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数版社,1979年08月。
    [3]唐·释法海录,丁福保笺注《六祖坛经笺注·机缘品第七》,上海医学书局,1922。
    [4]《续高僧传·法冲传》,二祖以后的禅师们对《楞伽经》的讲解,动辙出疏四卷、五卷。
    [5]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中华书局数版社,1979年08月。
    [6]李羡林《禅与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1]吴平《名家说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1]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11月
    [1]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杜牧《秋晚坏茅山石涵村舍》,《全唐诗》卷526-24
    [1]温庭筠《赠隐者》,《全唐诗》卷581-14
    [1]张籍《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全唐诗》卷384-74
    [2]许浑《寻戴处士》,《全唐诗》卷529-59
    [3]姚公骞《北面斋茶话(续)》,《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1年4月期第45页
    [2]白居易《山路偶兴》,《全唐诗》卷431-17
    [4]姚合《寻僧不遇》,《全唐诗》卷501-57
    [1]引自柏秀娟《从茶诗看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农业考古,2003年2期第162页
    [2]Vu The Ngoc ,Nha Xuat Ban Van Nghe,nam 2006
    [1]见于陈云琴《侍僧浩然与茶文化》,浙江湖州
    [2]沈国芳《浅谈对湖州杼山的文化考察-从历史名人与杼山之关系看其文化底蕴》
    [3]浩然《饮茶歌·俏催石使君》,《全唐诗》卷821
    [1]付玲玲《茶禅一体空灵静寂--陆游茶诗审美拾零》,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
    [2]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华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
    [1]引自赖功欧《论乾隆茶诗的儒、释、道理趣与艺术格调》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02期,205页
    [1]三塔寺基,旧为潭,不利往来舟楫。唐僧行云积土起塔,吴越名保安院,宋改景德禅寺,又名三塔寺,苏轼三过煮茶。
    [1]“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2]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5页
    [1]元·明芳,《茶与禅》,台北常春树书坊,1992年,51页。
    [1]转引自杨惠南《茶道与佛道》,台北大学中文学报,第一期2002年06月
    [2]详见古田绍钦《荣西·吃茶养生记》,[东京]株式会社讲谈社,1994年,401-416页。
    [3]元明芳《禅与茶》,44页,曾引桑田宗亲:《茶道辞典》(东京堂,昭和31年),解释“侘(原作“佗”):“佗这个字……系表现不满或不足的状态之谓。而且对这种不足状态求得满足,认为已足够,没有求他心。这种人称佗茶人,有脱俗化的特处。”而在同书58页,则对“数寄”一词,做了底下的说明:“第一数寄就是爱好……尤其对嗜好风流文雅之道者称为数寄。第二从字义上来说系“又数寄心”之意,所以对和歌、俳句(原注:日本式短诗以五、七、五字数所成)或是茶道寄心者即称“数寄”。第三即把数寄的寄当做奇,变成无法除开的奇数,不完整的东西,不均衡的事物,指半缺不全的茶具含有无穷妙味之特性。或是对这缺陷处得到满足感……。还有第四即把数寄屋又称空屋,数寄系空的。”另外,有关珠光、绍鸥和利休所建立的“侘数寄”茶道,详见:成川武夫《千利休:茶·美学》,玉川大学出版部,1983年,10页,48-51页,154-158页。
    [1]唐·法海集《坛经》,《大藏经》第48册,页359下。
    [2]见于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大藏经》第10册,页195中。
    [3]见于元·中峰明本撰,北庭慈寂等编《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大藏经补编》卷五之下《永彝安居士》。
    [4]佛的名号有十一个: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5]见宋·契嵩编《传灯录》、《传法正宗记》,《大正藏》,第51卷
    [6]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第69页
    [7]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第48卷
    [1]见于徐金龙《关于惠能大师生平事迹的新考证》,2008年12
    [2]唐·裴休集《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第48卷,页381中
    [3]见于隋·智顗《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卷,页110上。
    [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页123下。
    [2]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页123下。
    [3]隋·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第46卷,页511下。
    [1]隋·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第46卷,页513下。
    [2]隋·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第46卷,页514中-下。
    [3]隋·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第46卷,页514下。
    [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1]http://baike.baidu.com/view/888351.htm
    [2]见于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第308、41、48、60、303、294页。
    [3]见于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东方出版社,第39页。
    [4]见于业露毕《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人物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78页。
    [1]见于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第300页。
    [2]引自雷建生《石门夹山--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
    [1]见《日本茶道古典全集》卷3,(京都市:淡交社,1960年)页50。
    [1]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2]#12
    [3]以上日本茶道简述主要依照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北京:东京出版社,1992年)页30-35、37-45舆布目潮渢《中國茶文化 日本》(东京都:汲古书院,平成1998年)页238-260。
    [4]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百花文艺出版社,第34页
    [1]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页46-47。
    [1]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第47页。
    [1]摘自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摘自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第74-75页
    [3]参见 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百花文艺出版社,第75页
    [1]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第89页;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第66-67页
    [1]引自释印顺《中国禅宗史》,上海书店,1992年出版,第11页
    [2]转引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第61页
    [1]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就是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敬,就是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就是十二中,凝神专一,寂然不动之心,表现为茶室中的气氛恬静、茶人们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所谓[七则]就是:茶要浓、淡适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温度要夏凉冬暖与季节相适应;插花要来自原野自然之美的生花;时间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达;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照顾好所有的顾客,包括客人的客人。见千宗室监修《里千家茶道》,(京都市:今日庵,平成17[2005]年)页22-35。
    [2]#12
    [3]仓天心《茶の本》(东京都:讲谈社,2005年10刷)页116-120。
    [4]见伊藤古鑑《茶と禅》(东京都:春秋社,2004年)页10。
    [5]见《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冊,頁52中、《卍新纂续藏經》第八十一冊,页660下。
    [1]#12
    [2]冈仓天心(张唤民译)《说茶》,第80页
    [3]引自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第62页
    [1]冈仓天心(张唤民译)《说茶》,第80页
    [2]转引自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陶刚译),第130-131页
    [3]有很多不同的传说,直接跟秀吉有关。
    [4]参见王兴国《重寻“禅茶一味”》(灵山论禅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1]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2005年1年第一版
    [1]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2005年1年第一版
    [2]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2005年1年第一版,134页
    [3]这段文字取自拙作《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未刊稿)
    [1]据现有的文献可知,“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江东名增浩然的《饮茶歌诮催石史君》一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沫香,情思爽朗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见《全唐诗》第23册卷821,第9260页;此处引自淋藩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1]“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2]伊藤古鉴《茶与禅》(冬至译,张哲俊审译),百花文艺出版社,第96页
    [1]姚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大藏经》,第9卷,页198上。
    [2]唐·玄壯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藏经》,第48卷,页848
    [1]姚秦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藏经》,第8卷,页749上。
    [1]徐光兴《心里禅》,文汇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103页
    [1]http://www.hudong.com/wiki/%E5%9D%90%E7%A6%85
    [1]宋·赞宁等撰《智闲传》,《大藏经》,第50卷,页785上
    [1]引自毛磊《当代健康报》,2004年05月06
    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
    2.唐·玄壯译《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大正藏》第7卷
    3.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大正藏》第8卷
    4.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大正藏》第8卷
    5.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卷
    6.唐·般刺蜜帝译《楞伽经》,《大正藏》第19卷
    7.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
    8.后秦·僧肇撰《注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第38卷
    9.随·智顗说《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卷
    10.随·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第46卷
    11.唐·法海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卷
    12.唐·裴休集《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第48卷
    13.宋·重显颂古、克勤评唱《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大正藏》第48卷
    14.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第48卷
    15.唐·释法海录,丁福保笺注《六祖坛经笺注·机缘品第七》,上海医学书局,1922
    16.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
    17.宋·道原《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
    18.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卷
    19.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第138卷
    20.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22.张曼涛主编《大乘佛教之发展》,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23.张曼涛主编《印度佛教概论》,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24.张曼涛主编《印度佛教史论》,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25.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7.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中华书局,2002年
    28.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29.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5年
    30.李哲良《禅的人生与艺术》,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
    31.姚卫群《佛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32.钟克钊《禅宗史话》,四川人名出版社,1998年
    33.雄述隆《禅典今品》,黄山出社,2004年
    34.南坏瑾《圆觉经略说》,远方出版社,1988年
    35.道源《金刚经的智慧》,华复出版社,2007年
    36.脑健康促进编委会《健脑比健身更重要》,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37.黄复彩《禅的故事》,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
    38.季羡林《禅与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39.凡禹《心理健康36计》,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
    40.武秀波、苗霖、吴丽娟、张辉《认知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
    41.徐光兴《心里禅》,文汇出版社,2007年
    42.左夫《品味人生》,海潮出版社,2007年
    43.明空《禅的故事》,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44.齐欣《禅茶素食心灵的品味》,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
    45.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2、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6.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7.黄夏年《精选佛经注译》,四川人名出版社,1998年
    48.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49.吴平《名家说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50.闫孟祥《宋代临济宗发展演变》,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51.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2.贾应逸、祁小山《佛教东传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3.释秋离《佛的四季养生法》,2008年
    54.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5.释惟圣《灵山论禅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56.铃木大拙《禅与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
    57.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
    5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08月
    5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
    60.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6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62.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东方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三版
    63.圣严《金刚经讲记》,台北:法鼓文化事业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64.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
    6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们出版社,1986年
    66.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佛陀教育基金会,1988年
    67.罗照辉、江亦丽《东方佛教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68.业露毕《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人物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1.陆羽《茶经》,华夏出版社,2006年
    2.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3.丁文《大唐茶文化》,东文出版社,1997年
    4.浩耕,梅重《中国茶文化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年
    5.黄志根《中国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6.梁子《中国唐宋茶道》,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7.阮浩耕、沈东梅、丁良子《中国历代茶叶全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年
    8.施奠东《品茶说茶》,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年
    9.舒玉杰《中国茶文化今古奇观》,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10.王玲《中国茶文化》北京:中国书店,1997年
    11.余悦《中国茶文化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2.张堂恒、刘祖生、刘岳耘《茶·茶科学·茶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
    13.郑巨欣《没事来喝茶。品味茶道》,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14.郭孟良《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15.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刘勤晋《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17.王建荣、郭丹英《中国茶文化图典》,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
    18.季羡林主编《禅与文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9.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0.陈云飞、郭丹英、王建荣《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1.姚国坤、朱红缨、姚作为《饮茶习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2.陈珲、吕国利《中华茶文化寻踪》,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
    23.胡小军《茶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于良子《茶事百味》,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
    25.周文棠《茶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董尚胜、王建荣《茶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冈仓天心《说茶》,百花文化出版社,2003年
    28.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林乾良、陈小忆《中国茶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30.姚国坤、美堉发、陈佩珍《中国茶文化遗迹》,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
    31.柯秋先《茶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年
    32.任亚琴《茶之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33.白泉《从荼到茶》,茶博览,1994年
    34.庄晚芳《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1983
    35.叶羽《茶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
    36.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37.王建荣《茶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8.靳飞《日本的茶道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01月
    39.千利休《南方錄》,東京都:岩波書店,2001年
    40.伊藤古鑑《茶と禅》東京都:春秋社,2004年
    41.倉天心《茶の本》(東京都:講談社,2005年10月
    42.寂庵宗澤《禪茶錄》,東京市:平凡社,1980年
    43.自铃木大拙(陶刚译)《禅与日本文化》,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版
    44.杜大宁《佛养心道养性》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1月
    45.晓蒙、涂海涛、李双《禅的100个哲理故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3月
    46.伊藤古鉴(冬至译,张哲俊审译)《茶与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年第一版
    47.胡小军《茶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48.《日本茶道古典全集》,京都市:淡交社,1960年
    49.杜大宁《佛养心道养性》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1月
    50.泓逸《云水禅心》,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6月
    51.周国平《读禅有感悟》,金城出版社,2005年1月
    52.杜松柏《禅是一盏灯》海南出版社,2008年2月
    53.泓逸《心如莲花》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
    54.姚公骞《北面斋茶话(续)》,《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1年4月期
    55.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华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
    1.九华山佛学院《甘露》,2008年第04期。
    2.王绍璠《归零》,中国企业家深造项目(CEDP)系列教材,2007-3。
    3.闽南佛学院《研究生论文集》,福建省新闻出版局,2002-2005年第一辑。
    4.谭志词《《拙公语录》的编者、版本、内容及文献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6期。
    5.谭志词《《拙公语录》的编者、版本、内容及文献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6期。
    6.刘笑非、段克勤《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姚卫群《钵颠阇利与<瑜伽经>》,载《南亚研究》,1991年,第4期。
    8.TapChi《Th(?)GioiTra》,s(?)66,phathanh10-05.2007
    9.雷建生《石门夹山--中曰茶禅文化的源头》,茶文化论文,2007年7月9日
    10.蔡镇楚,施兆鹏《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文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1.吴立民《中国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发音,2000年09期
    12.唐黎标《中国茶文化与佛教》,华夏文化,2003年04期
    13.刘黎明《宋代茶俗与陆游咏茶诗》,文史杂志,1998年05期
    14.赵睿才,张忠纲《中晚唐茶、诗关系发微》,2003年04期
    15.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2003年02期
    16.付玲玲《陆游茶诗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7.冯文开《北宋茶诗与文士情趣》,南昌大学,2006年
    18.张清宏《唐代饮茶之风》,茶叶,2001年04期
    19.赖功欧《论乾隆茶诗的儒、释、道理趣与艺术格调》,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02期
    20.杨惠南<茶道与禅道>《中国禅学》第一期,2002年06月
    20.徐金龙《关于惠能大师生平事迹的新考证》,2008年12
    1.HT.ThichThanhTu 《XuanPhungHoang1、2》,NhaXuatBanTonGiao,nam2005
    2.HT.ThichThanhTu 《ThienTongVietNamCuoiTheKy20》,NhaXuatBanThanhPhoHoChiMinh,nam1998.
    3.HT.ThichThanhTu 《TienThangVaoThienTong》,NhaXuatBanTongHopThanhPhoHoChiMinh,nam2006.
    4.HT.ThichThanhTu 《ThienSuVietNam》,NhaXuatBanThanhPhoHoChiMinh,nam1999
    5.ThichNhatQuang 《RungThien》,NhaXuatBanThanhPhoHoChiMinh,nam2003.
    6.LamThanhHuyen(MinhChidich)《TinTucTuBienTam》,NhaXuatBanTongHopThanhPhoHoChiMinh,nam2007.
    7.VuTheNgoc 《TraKinh》,NhaXuatBanVanNghe,nam2006.
    8.AjahnChah(MinhVidich)《SuoiNguonTamLinh》,NhaXuatBanLaoDong,nam2007.
    9.AchaanChah(MinhVidich)《TamTinhLang》,NhaXuatBanTongHopThanhPhoHoChiMinh,nam2005.
    10.TranPhuongLan 《DucPhatVaLichSu》,VienNghienCuuPhatHocVienNam,TP.HoChiMinh,1997
    11.LeManhThat 《SuPhatGiaoVietNam》,tap1,2,3,NhaXuatBanTP.HoChiMinh,2003.
    12.LeManhThat(dich) 《ThienUyenTapAnh》,DaiHocVanHanh,1976
    13.TranTrongKim 《VietNamPhatGiaoSuLuoc》,NhaXuatBanKhoaHocGiaoDuc,1972.
    14.NgoSiLiem 《DaiVietSuKyToanThu》,NHaXuatBanKhoaHocXaHoi,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