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礼官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与唐代礼仪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密切相关之职,礼官在唐代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唐代礼官的官职设置与制度沿革,分析了礼官与唐代文人、文学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点上,考察在制度文化背景下,唐代礼官文人所特有的从政方式、生活状态及其创作趋向。
     作为唐代礼官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基础,论文绪论部分首先探究了“礼官”的来源,并依据典志的相关记载和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唐代“礼官”所涉及的核心范围,指出唐代礼官主要由尚书省礼部官员、太常寺官员、礼仪使和直官四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参考有关考证史料,对唐代曾任礼官的官员进行考证统计,制成《唐代礼官表》,为论文主体部分展开奠定基础。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七章。第一、二章侧重于礼官制度。第三、四、五章侧重于礼官的文学素养及与文人、文学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第七章侧重于礼官的文学创作。
     第一章系统地考察了唐代礼官的体系设置,分析了有唐一代礼官的地位升降与实际职权变化。首先讨论唐代各职礼官的历史渊源、设置称谓、员额职掌及其更易的大致情况。唐代前期,礼官的职能运行是由礼部负责政令、太常寺掌管具体事务这样一个上乘下行的运行机制。这种情况在安史之乱前后发生变化,礼部尚书或内参相职,或外事征伐,“尚书”一职流为虚衔,实际成为高级文武大臣迁转之资,其司礼职能一定程度上为太常寺同官秩品阶的太常卿所替代。到了唐代中后期,司礼职事主要为礼仪使及太常博士所在的太常礼院负责。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唐代太常博士、礼部四司郎官、礼部侍郎等主要礼官的选任及其职事活动。太常博士属低品秩礼官,但是其为朝廷的礼仪学术权威,兼管公卿谥议,实际政治地位特殊。礼部四司郎官多兼知制诰,选任注重文才。唐代礼部侍郎的职事与政治地位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在礼部地位仅次于尚书,后随着“尚书”一职流为虚衔,渐成为礼部实际最高长官。开元二十四年后接替贡举之职,尤为君相所重。本章最后以唐代国家祭祀为考察视角,重点论述了唐三百年间礼官的政治命运变迁。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唐代礼官的职业素养。唐代礼官任职资格中表现为礼学、文学、德行多方面素养并重。礼学的专业知识修习是礼官能够胜任本职职事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受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朝廷选官的尺度和标准中,文学才能也被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察。礼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以礼官职能而论,与太常寺礼官中偏重于礼学素养相比较,礼部礼官更为重视选任者的文学才能。以官员品阶而论,往往高品阶礼官要求宏大模糊,重在德行修养及声望;低品阶礼官则具体而微,或重文学才能,或重礼学修养,要求明确。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代知贡举礼官的选士活动对唐代文人的重要影响。唐代知贡举礼官的改革建议,对当时及后代文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次:开元二十五年,第一任知贡举礼官姚奕上任后的改革所引起的取士导向的变化。开元二十九年知贡举韦陟开纳省卷之先,对当时及后来文人的仕途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宝应二年,杨绾废科举的动议引发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次科举存废之争。这次争论直接引起了中唐科举的改革和中唐文人素质的转型。本章最后就唐代礼官选士标准变化与社会贤能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把礼官选士放在社会贤能观念变迁的文化视野中进行总体的考察,并对唐代礼官选士标准作出评价。
     第五章集中分析了礼官的精神品格与中唐文学思潮的内在关系。在中唐的思想政治文化重建中,礼官不仅以仪式规则正君臣,别名分,清理社会秩序,而且以变通复古、经世致用的思想,发掘儒家思想的思想实质及现实功能,从而重新确立儒“道”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礼官的文学思想及其职事活动促进了唐代文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参政意识的形成,推动了唐代诗文以儒家文化价值观为内涵、以道统为己任的现实主义诗流以及严肃主题的发展,并逐渐在唐代文学思想中确立了重视文学政治社会作用的观念。文章指出,礼官的文学思想及其职事活动是中唐文学思潮发展演变的重要动因。
     第六章较全面地探讨了唐代礼官的文学创作。深厚的文化根底,积极的文艺创作,与外界的广泛交流,使礼官文人群体成为唐代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礼官身份下的散文创作主要有朝廷大礼、宫廷宴饮时的赋颂之作、议礼之文、谥议文,这些文章由不同职务的礼官所作,集中体现了礼官的政治身份和职事特点。礼官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既反映出所任职务的特色,也记录了礼官文人真实的生活情状。文章从应制奉和、群僚之间唱酬、宿直宿斋诗歌创作以及以知贡举礼官为中心的科举唱和诗四个方面进行了考述。
     第七章通过个案研究,讨论了担任礼官的经历对唐代文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与唐代礼仪、教育、文化密切相关之职,礼官文昌列曹,职清秩美,文人一经此职,遂践清途,跻身名流,加之在礼官任上的长期参政议礼的磨炼,不仅拓展宽阔的政治视野,涵养广大深厚的礼学素养,而且使他们得以进一步砺炼器业,成就功名。许多文人以此或升任至重臣宰相,或成长为诗文名家。对文学创作而言,礼官任上频繁的诗酒文会,使这段时期成为文人们唱和酬赠诗作的高峰期。而与台阁文坛名宿交流切磋,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诗歌技艺。更为内在的影响是,礼官经历通过影响文人的人格理想、文学观念也影响到文学创作的精神内容。可以看出,礼官经历对文人的仕途人生与诗文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和特殊影响。
Being the position closly related to etiquette system,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system in Tang Dynasty, the protocol officials were playing the vital role in the politics and the cultural life. We study systematically the protocol officials '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ang Dynasty , discus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and analysi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rotocol officials, the literators, and the literature evolution. Then from the combining site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we explore the unique way which the protocol officials took part in government, the life condition and the creation trend.
     Being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explores the origin of "protocol official" and explains the study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is, referencing related research and historical data, it carries on textual research the official appointed in Tang Dynasty, to make "the Table of Protocol officials in Tang Dynasty ". These materials become the important basis which the dissertation main body part launche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mainly elbaoart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authority change of protocol official's system in Tang Dynast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rotocol official of Tang Dynasty are composed of four major parts, the officials of Rites Ministry, the officials of Taichang Temple, the etiquette messengers and ZhiGuan. Based on this,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in preliminary Tang Dynasty the protocol official's function movemen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government order, Taichang Temple govern by the Rites Ministry this kind of excellent downward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is kind of situation changed when AN Lushan Rebellion happened, the ritual function of Rites Ministry officials to a certain extent was substituted gradually by the minister of the Taichang Temple. In the mid and late part of Tang Dynasty, ritual authority was taken charge by the etiquette messengers and Tai Chang doctor.
     Chapter 2 mainly analyzes the protocol officials ' appointing and the official function activity, such as Tai Chang doctor and the officials of Rites Ministry. This chapter finally from the angle of country sacrificial offering in Tang Dynasty, elaborates emphatically the protocol official's political fortunes change during three hundred years in Tang Dynasty.
     Chapter 3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tocol offical'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rotocol offical's assignment qualifications was illustrated that the literature, the welldoing, the ritual study and many aspects accomplishments were paid equal attention in Tang Dynasty. The study of ritual specialized knowledge wa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that the protocol official who studied could be competent the official duty. At the same time, in virtue of influence of political system, cultural system and social convention, the accomplishment of literature was took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to inspect in the criterion and standard of choosing protocol officials by the royal government.
     Chapter 4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ocol official choosing official and the (iterators in Tang Dynasty. The protocol officials Manag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ave the material effect to the literators. KaiYuan 24 years (736) , protocol minister Yao Li replaced manag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ok a series of reforms which carried on to the test content to cause Oriented Change in official selecting of the early-stage of Tang Dynasty. BaoYing 2 years (763) Yang Wan requested to terminat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hich initiated the first struggle on save or abandons the Chines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history. This argument has caused directly the reform of Tang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Mid-Tang the literator's accomplishment reforming. This chapter final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ndard change of the protocol official choosing the officials and social capable idea vicissitude,,and appraises the standard of the protocol official choosing the officials.
     Chapter 5 mainly discusses the inhe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ocol official's thought character and literary innovation in Mid-Tang Dynasty. In thought politics culture reconstruction, protocol official were cleaning up social order by ceremony rule rulers. moreover, they excavated the essence and realistic function of Confucian thoughts, thus re-established Confucian domain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thought culture. The protocol official's literature thought and the official function activity promoted the Tang Dynasty writer's intense society sense and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consciousness formation, impelled that the Tang Dynasty prose took Confucian culture values as the connotation, and established gradually the idea that the literature politics society function were valued in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though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protocol official's literature thought and the official function activity were the important agents which maid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in Mid-Tang Dynasty.
     Chapter 6 discusses roundly the protocol officials' life and their literary production in Tang Dynasty. From the protocol official's status and their daily life, we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The articles include praise works, the articles discussed the ritual and the articles discussed posthumous title of emperors and distinguished ministers. These writings manifest the protocol official's political status and the official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The poetrys are composed of poemes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emperor's order, poemes writing among the official groups, poemes on the guard duty in the imperial palace as well as poemes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the poem by Rites minister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writings record the protocol official scholar's real life situation and mentality.
     Chapter 7 through analysisng the protocol official experience and literary production of several literators, such as QUAN Deyu, YUAN Zhen, BEI Juyi, LIU Zongyuan, and LIU Yuxi, and so on , discus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e protocol official experience . Though the three groups cases focus on the different angle, their thought and creation manifest the protocol official writer's common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he protocol official experiences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the special influence to their official career lives and the prose creation.
引文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9-84页。
    [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第8-12页。
    [3][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新基译,《金枝》第二章《祭司兼国王》,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2-15页。
    [1][春秋]左丘明撰,李维琦点校,《国语》卷十八《楚语》下,岳麓书社,2006年,第136页。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第8-12页。
    [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8页。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见洪治纲主编《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9-183页。
    [4]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0页。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第8-12页。
    [1]《通典》卷四一《礼序》。
    [1]《通典》卷四一《礼序》。
    [2]《通典》卷四一《礼序》。
    [3][德]马克斯·韦伯,《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格林考自由出版社,1962年,第331页。
    [1]杨天宇撰,《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4-284页。
    [2]《通典》卷二十五《职官七·总论诸卿》。
    [3]严耕望,《唐代六部与九寺诸监之关系》,台湾《大陆杂志》第一一卷第一一期,1951年6月15日出版。
    [4]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6-295页。
    [5]李锦绣,《唐代直官初探》,刊《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7-398页。
    [1]蒋寅《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学术的年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2000年,第136页。
    [1]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7-51、210-221页。
    [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盛中唐卷》,辽海出版社,2005年:《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辽海出版社,2008年。
    [3]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戴维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胡可先,《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
    [8]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
    [2]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1]《旧唐书》卷四十二,中华书局,第1783页。
    [1]《文献通考》卷五十二《职官六》。
    [2]《通典》卷二十三《礼部尚书》条载,唐代六部侍郎中除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外。其余均为正四品下,“六部侍郎中吏部侍郎为品资高一等”。
    [3]《新唐书》卷一六九《韦贯之传》。
    [4]《新唐书》卷四十六。
    [1][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08页。
    [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07-129页。
    [3]《春明退朝录》上、《石林燕语》卷三、《唐国史补》下中均有相关记载。
    [4]《唐会要》卷五十九。
    [5]《通典》卷二十三《职官五》。
    [6][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20页。
    [1]《通典》卷二十三《礼部尚书》。
    [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27页。
    [3][朱]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甲,中华书局,2002年,第1页。
    [4][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29页。
    [1]《周礼·春官·巾车》言大驾玉路,《周礼·夏官·大司马》记中秋大合军,《仪礼·觐礼》云朝日东郊,《仪礼·郊特牲》言郊祭之日,皆王建太常,以日月象天。周太常之旗由节服氏职掌。《周礼·司勋》、《尚书·君牙》、《尚书·商书·盘庚》皆称周王室记功于太常。
    [2]《后汉书》志二九《舆服志》中载:“天子玉路,以玉为饰,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太常,十有二斿,九仞曳地,日月升龙,象天明也。”
    [3]《尚书·虞书》: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孔安国傅:“三礼,天地人之礼。”“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也。”孔颖达疏:“正义曰此时秩宗即周礼之宗伯也。”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4]《职官分纪》卷十八引《汉官仪》,《宋书·百官上》引“应劭曰”略异。
    [5]《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第726-727页。
    [6]《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注引应劭曰:“常,典也,掌典三礼也。”又引师古释名。
    [1]《通典》卷二十五。
    [2]《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条。
    [3]《通志》卷五十四《职官略》。
    [1]《通志》卷五十四《职官略》。
    [2]《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条。
    [3]《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条。
    [4]《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条。
    [5]《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条。
    [6]《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条。
    [1]《通典》卷二十五《职官典》、《通志》卷五十四《职官略》、《文献通考》卷五十五均有相关记载。
    [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374-389页。
    [3]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45页。
    [1]吴丽娱,《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的撰作缘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三期.
    [2]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4页。书中谈到:“太常寺所掌礼仪之事,也出现了礼仪使。始于开元九年(721)韦绍以国子司业知太常礼仪事,至开元二十三年,韦绍凡四改官,后来做到了太常卿还带着知礼仪事的头衔。说明礼仪之事已经完全使职化,而与原来的太常寺无关。”
    [3]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第110-118页。
    [1]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0页。
    [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
    [1]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唐宋史料丛书》,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页.
    [2]以上并参见《旧唐书》卷二三、卷二六《礼仪志》;《新唐书》卷一二二《韦縚传》;《唐会要》卷一七《祭器议》、卷三六《修撰》、卷三七《服纪上》;《通典》卷四七《天子宗庙》。
    [3]《旧唐书》卷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089页。
    [4]《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卷四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207、1929页。
    [1]《旧唐书》卷二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1039页。
    [2]《册府元龟》卷三○《帝王部·奉先三》、卷五八九《掌礼部·奏议七》。
    [1]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2]《唐大诏令集》卷二《中宗即位赦》。
    [3]李锦绣,《唐代直官初探》,《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7-398页。
    [1]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1-102页。
    [2]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39-63页。
    [3][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卷二五《唐宪宗之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2000-2062页。
    [1]《旧唐书》卷六二《李纲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73页。
    [2]《旧唐书》卷六二《郑善果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78页。
    [3]《旧唐书》卷五八《唐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05页。
    [1]李纲《谏以舞人安叱奴为散骑常侍疏》,《全唐文》卷一三二。
    [1]《唐会要》卷七五《帖经条例》:“开元二十五年敕:其应试进士登唱第讫,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复。”《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中亦有:“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
    [1]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第110-118页。
    [2]《旧唐书》卷二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979页。
    [1]《旧唐书》卷八八《苏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0页。
    [2]《通典》卷二三《吏部尚书》。
    [3]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6页。
    [4]《旧唐书》卷八四《裴行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801页。
    [1]《旧唐书》卷一○六《杨国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1页。《新唐书》卷二○六《杨国忠传》略同。
    [2]《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1年版,第483页。
    [1]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1-102页。
    [1]《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
    [2][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说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
    [3][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按唐旧说,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诰。”又,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五载:“旧说: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
    [1]姜伯勤,《唐贞元、元和间礼的变迁》,载《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42-458页。
    [2]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3]《通典》卷八十。
    [4]殷侑《请试史学奏》,《全唐文》卷七五七。
    [5]《文献通考·选举》。
    [6]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全唐文》卷六二七。
    [7]《命举选人习开元礼诏》,《全唐文》卷五十一。
    [1]《旧唐书》卷二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941页。
    [2]《旧唐书》卷二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815页。
    [3]张九龄《开元十一年南郊赦》,《唐大诏令集》卷六八,商务印书馆 1959年版,第380页。
    [4]《玉海》卷六十九《礼仪礼制》下。
    [1]《册府元龟》卷五六四《掌礼部·制礼二》。
    [2]李吉甫《忠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五一二。
    [1]《旧唐书》卷二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941页。
    [1]白居易《重到城七绝句》,《全唐诗》卷四三八。
    [2]骆宾王曾以此职出师从军,李峤有诗《送骆奉礼从军》。
    [1]李贺《听颖师琴歌》,《全唐诗》卷三九四。
    [2]《旧唐书》卷一六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7页。
    [3]《旧唐书》卷一百《王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2页。
    [4]《旧唐书》卷四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2085页。
    [1]《唐会要》卷六五“太常寺”条。
    [2]《旧唐书》卷七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2719页。
    [3]《旧唐书》卷一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3页。
    [4]《旧唐书》卷一三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3766页。
    [5]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全唐文》卷五二八。
    [6]《旧唐书》卷一四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3992页。
    [7]《旧唐书》卷一四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4001页。
    [8]《旧唐书》卷一七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4459页。
    [9]《旧唐书》卷一五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4150页。
    [1]《旧唐书》卷一五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4154页。
    [2]《旧唐书》卷一七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4572页。
    [3]《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3页。
    [4]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191页。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清望官、清官)“自外各以资次迁授”。卷四三《职官二》吏部尚书条又有:其有历职清要,考第颇深者,得隔品授之,不然即否。”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3页。
    [2]《白香山集》卷四六《策林二》。
    [1]《新唐书》卷二百。
    [2]《唐会要》卷七六。
    [1]《旧唐书》卷一五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4150页。
    [2]《唐会要》卷六五“太常寺”:太常博士。其位虽卑。所任颇重。至于选择。不易得人。郊祀礼仪。朝廷典法。举措取则。职事实繁。所请俸料。宜准六品已下常参官例处分。
    [3]《郑涵等太常博士制》,《全唐文》卷六六○。
    [1]《通典》卷第二十五。
    [2]见王国维:《汉魏博士考》“中兴之后此制渐废专议典礼而己”条,收入《观堂集林》卷四,艺林四,第20页,上海古籍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影印,1983年。由于新设之太常博士也是专门讨论礼仪中的“谥法”,而且参与礼仪讨论,所以更易相混。
    [3]《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
    [4]《唐会要》卷六十五《太常寺》。
    [1]汪受宽著,《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3页。
    [1]《旧唐书》卷八十二《许敬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1页。
    [2]《旧唐书》卷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268页。
    [3][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400,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8月版,第2029页。
    [1]《通典》卷二十五《职官七》。
    [1]参见《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及《全唐诗》卷三二○“作者小传”。
    [1]颜真卿《论百官论事疏》,《全唐文》卷三三六。
    [2]《全唐文》卷二八○。
    [3]《全唐文》卷二六。
    [4]苑咸《为李林甫让男五品官状》,《全唐文》卷三三三。
    [5]《全唐诗》卷六七五。
    [6]《全唐文》卷三五。
    [7]《唐会要》卷六九。
    [8]《全唐文》卷四九。
    [9]《全唐文》卷五二八。
    [1]宣宗《精选知制诰敕》,《唐会要》卷五十五。
    [2][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说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亦云:“按唐旧说,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诰。”
    [3]杜牧《韩宾除户部郎中裴处权除礼中郎中孟璲除工部郎中等制》,《全唐文》卷七四八。
    [4]贾至《授程休文礼部郎中制》,《全唐文》卷三六六。
    [1]《白居易集》卷四十九。
    [2]《全唐文》卷八三七。
    [1]《通鉴唐纪》开元元年“姚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条考异:“若郎中、员外郎则是清要官”。
    [2]《朝野类要》卷二。
    [3]《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15页。
    [4]《大唐新语》卷十。
    [5]《通鉴唐纪》开元四年十二月注。
    [1]《全唐文》卷三八九。
    [2]《授韦审规等左司、户部郎中等制》,《文苑英华》卷三八九。
    [3]《司门员外郎壁记》,《权载之文集》卷三十。
    [1]《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尚书省”条。
    [2][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陈文和、孙显军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唐]赵璘《因话录》卷五:“祠部呼为冰厅,言其清且冷也。”掌祠祀事,人称冰厅,正是言其冷落清闲。
    [2]唐制规定,在清官资中,分为清望官和清官。三品以上为清望官。礼部尚书、太常卿即在其中。此外,六部侍郎、中书、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太常少卿、太子少詹事、左右庶子、秘书少监及国子司业等,亦为清望官。九寺中只有太常寺的少卿列入清望官。其余礼官中,礼部四司郎中自不必说,员外郎、太常博士的品秩虽在五品以下,品阶较低,然而声望和政治地位远远超过了同品秩的官员,同属常参官。唐代朝参制度规定,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以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皇帝,称为常参官。
    [3]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见《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48页。
    [1]《陈中师除太常少卿制》,《全唐文》卷六百五十六。
    [2]《韦绶从右丞授礼部尚书薛放从工部侍郎授刑部侍郎丁公著从给事中授工部侍郎三人同制》,《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三。
    [3]《授郑薰礼部侍郎制》,《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4]《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清望官、清官)“自外各以资次迁授。”又,卷四三《职官二》吏部尚书条:其有历职清要,考第颇深者,得隔品授之,不然即否。”
    [5]独孤及《太常少卿厅壁记》,《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九。
    [6]《授张渭礼部侍郎》[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388,中华书局 1990年8月版,第1979页。
    [1]《授韦贯之礼部侍郎》,[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388,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第1979页。
    [2]《授郑薰礼部侍郎》,同上。
    [1]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1-102页。
    [2]《新唐书》卷一九六《贺知章传》。
    [3]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页。
    [4]《通典》卷二十三《职官五》。
    [5][宋]孙光宪撰,林青、贺军平校注,《北梦琐言》卷八《卢沆遇宣宗私行条略同》、卷九《出腹不生养卢侍郎条》,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50、171页。
    [1]中华文化复兴与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史学论文选集》第一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第423页。
    [2]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卷十六《辑考五下·尚书礼部侍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45-897页。
    [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八至二十,中华书局,1984年,第263-748页。
    [1]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69页。
    [1]《登科记考》卷十至卷十八;《新唐书》卷六十二《宰相表中》;《旧唐书》、《新唐书》有关人物列传。
    [2]《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十八《选举》。
    [1][五代]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53-83页。
    [2]《资治通鉴》卷二四七。
    [3]《登科记考》卷十九至卷二三;《新唐书》卷六十三《宰相表下》:《旧唐书》、《新唐书》有关人物列传。
    [4]《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8页。
    [5]《唐会要》卷七十六。
    [6]《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十八。
    [7][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正》卷三《方正》,中华书局,1987年,第189-235页。
    [1]《册府元龟》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谬滥》,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07-148、389-440页。
    [3]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1969年,第3页。
    又载《唐仆尚丞郎表》卷一《尚书省之职权及其在行政系统中所居之地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旧唐书》卷六十五。
    [2]《旧唐书》卷八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2750页。
    [1]《册府元龟》卷622《卿监部》3《德望》。
    [2]《册府元龟》卷624《卿监部》5《知识》。
    [3]《册府元龟》卷623《卿监部》4《论荐》。
    [4]《册府元龟》卷623《卿监部》4《论荐》。
    [5]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卷九《吏尚》,中华书局,1986年,第520页。
    [6]同上,第521页。
    [7]《旧唐书》卷一七八《李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24页。
    [8]《册府元龟》卷六二五《卿监部》。
    [9]《旧唐书》卷十七《文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页。
    [10]同上。
    [1]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卷九《吏尚》,中华书局,1986年,第519页。
    [2]吴宗国,《三省的发展和三省制的确立》,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5-164页。
    [3]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页。
    [4][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0页。
    [1]《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7页。
    [2]《旧唐书》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815页。
    [3]《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4]《旧唐书》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2694页。
    [1]《旧唐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75年,第1089页。
    [2]高宗《令州县举明习礼乐诏》,《全唐文》卷十三。
    [3]《新唐书》卷二○一。
    [4]《旧唐书》卷九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2996页。
    [5]《旧唐书》卷八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0页。
    [6]《旧唐书》卷二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941页。
    [7]《旧唐书》卷九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815页。
    [1]张说《右承相苏公挽歌》其一,《全唐诗》卷八七。
    [2]张说《崔司业挽歌》其一,《全唐诗》卷八七。
    [3]房琯《上张燕公书》,《全唐文》卷三三二。
    [4]颜真卿《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全唐文》卷三三八。
    [5]《旧唐书》卷一八八。
    [6]张九龄《东海徐文公神道碑铭》,《全唐文》卷二九一.
    [1]《旧唐书》卷二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881页。
    [2]《新唐书》卷二○一。
    [3]《旧唐书》卷一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3页。
    [4]《旧唐书》卷九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3108页。
    [1]《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20页。
    [2]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3]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42-458页。
    [4]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377页。
    [5][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第2545页。
    [1]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2][唐]赵璘,《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01页。
    [3]《命举选人习开元礼诏》,《全唐文》卷五十一。
    [4]《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代宗崩,为礼仪使”,中华书局,1975年,第3592页。
    [1]姜伯勤著《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42页。
    [2]李观《帖经日上侍郎书》,《全唐文》卷五三二。
    [1]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全唐文》卷五六一。
    [2]《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01页。
    [1]#12
    [2]《旧唐书》卷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785页。
    [3]《旧唐书》卷一七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4656页。
    [4]《旧唐书》卷一七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4662页。
    [1]《旧唐书》卷一七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4657页。
    [2][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第3189-3201页。
    [3]同上。
    [4]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1]《旧唐书》卷一四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6页。
    [1]《全唐文》卷三○九。
    [2]《全唐文》卷四四九。
    [3]《全唐文》卷四八七。
    [4]《全唐文》卷五六八。
    [5][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唐]刘禹锡著,《刘梦得文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三九一,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8月版,第1991页
    [2]《全唐文》卷六六三,中华书局本的第7册6737页“脩”作“循”。
    [3][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三九六,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8月版,第2010-2011页。
    [4][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三九八,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8月版,第2018-2019页。
    [1]《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全唐文》卷六六○。
    [2][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三八七,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8月版,第1972-1973页。
    [3]《全唐文》卷五七。
    [4]《为故礼部尚书虞世南斋僧诏》,《全唐文》卷九。
    [5]《全唐文》卷八三一,中华书局本的第9册8761页。
    [6]《授章仇兼琼主客员外郎制》,《全唐文》卷三○八。
    [1]《旧唐书》卷一三七《刘太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62页。
    [2][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五一《贡举部·谬滥》,中华书局,1960年,第7801页。
    [3]同上。
    [4]同上。
    [5]《全唐文》卷一七二。
    [6]《赠贺知章礼部尚书诏》,《全唐文》卷四二。
    [7]《权德舆守礼部尚书制》,《全唐文》卷五七。
    [8]唐宪宗《赠袁高礼部尚书诏》,《全唐文》卷五九。
    [9]《授杨绾礼部侍郎制》,《全唐文》卷三六六。
    [10]《全唐文》卷四一一。
    11 《全唐文》卷二五一。
    12 《全唐文》卷六九八。
    13 《全唐文》卷三○九。
    [1]高郢《谢再除太常卿充礼仪使表》,《全唐文》卷四四九。
    [2]《全唐文》拾遗卷一。
    [3]《授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全唐文》卷六四八。
    [4]《授崔群右仆射兼太常卿制》,《全唐文》卷六九三。
    [1]《郑涵等太常博士制》,《全唐文》卷六六○。
    [2]《授王永太常博士制》,《全唐文》卷六四九。
    [3]《全唐文》卷一七四。
    [4]《授程休文礼部郎中制》,《全唐文》卷三六六。
    [1]《册府元龟》卷十四《帝王部》。
    [2]同上。
    [3]卢建荣曾对唐代官僚体系的用人取向进行了系列研究,认为唐朝是个通才型的官僚体系,见《唐代通才型官僚体系之初步考察—太常卿、少卿人物的任官分析》,收入许倬云等主编《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资料暨服务中心1983年版,第89-122页。
    [4]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4页。
    [1]《旧唐书》卷二十一《礼仪志一》、卷一八六《李义府传》。《唐会要》卷三七。《新唐书》卷六十四《艺文志二》。
    [2]长孙无忌《进五经正义表》,《全唐文》卷一三六。《新唐书》卷六十三《艺文志一》。
    [3]《旧唐书》卷七十九《吕才传》。《册府元龟》卷八五九。《新唐书》卷六十五《艺文志三》。
    [4]《资治通鉴》卷二○五,其名讹作思元。
    [5]《唐会要》卷五八。
    [6]《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一。
    [7]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5卷2期(1963),第23-77页。
    [1]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2-283页。
    [1]《全唐文》卷六五九。
    [2][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四○○,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8月版,第2029页。
    [3]《唐会要》卷七六。
    [4]崔祐甫《齐昭公崔府君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二。
    [1]独孤及《唐故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铭》,《全唐文》卷三九一。
    [2]常衮《授庾準杨炎知制诰制》,《全唐文》卷四一○。
    [3]《旧唐书》卷三三。
    [4][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三九一,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第1991页。
    [5]《授宇文临礼部员外郎制》,《全唐文》卷七二六。
    [6]《赠贺知章礼部尚书诏》,《全唐文》卷四十二。
    [7]《为故礼部尚书虞世南斋僧诏》,《全唐文》卷九。
    [8][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三八八,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第1979页。
    [1]《旧唐书》卷九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7页。
    [2]《旧唐书》卷六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2459页。
    [3]《旧唐书》卷八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3页。
    [1]严耕望《店仆尚丞郎表》卷十六《辑考五下·尚书礼部侍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45-896页。《登科记考》卷八至卷二十。
    [1]《旧唐书》卷一○六《李林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35页。
    [1]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1-85页。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页。
    [1]《文献通考》卷五十一“职官五”。《山堂肆考》卷四十五引《通典》:“唐自永淳以来,台阁髭彦,无不以文章达,故中书舍人为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诸官莫比焉”。
    [2][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四百,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第2029页。
    [3]《郑涵等太常博士制》,《全唐文》卷六六○。
    [1]《授王永太常博士制》,《全唐文》卷六四九。
    [2]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五,中华书局,1989年。
    [3]张籍《送杨少尹赴凤翔》,《全唐诗》卷三八五。
    [4]《全唐文》卷六四八。
    [5]《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58页。
    [6][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三八七,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第1972-1973页。
    [7]《全唐文》拾遗卷一,中华书局本的第11册,第10376页。
    [1]《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全唐文》卷六四八。
    [2]《授崔群右仆射兼太常卿制》,《全唐文》卷六九三。
    [1]《授杜致美太常少卿杨拙库部郎中制》,《全唐文》卷八三七。
    [1][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华书局,1979年。
    [2]《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
    [3]《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条。
    [4]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9-1610页。
    [1]《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大唐新语》卷十;《唐会要》卷五九;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中办持此论,文津出版社,1991年。
    [2]两唐书、《唐会要》卷五九、《册府元龟》卷六三九均有记载。
    [1]《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
    [2]《新唐书》卷五○《选举志》。
    [3]《册府元龟》卷六三九《贡举部·条制》,中华书局,1960年,第7663页。
    [1]《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2页。
    [2]《旧唐书》卷八一《刘祥道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50页。
    [3]《通典·选举典》。
    [4]《旧唐书》卷一百上《王丘序》,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2页。
    [5]同上。
    [6]《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5页。
    [7]同上。
    [8]颜真卿《孙逖文公集序》,《全唐文》卷三三七。
    [1]《荀子·王制》,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14页。
    [2]《大唐新语》卷六《举贤篇》。
    [3]《旧唐书》卷九九《萧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3页。
    [1]《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附子姚奕传》。
    [2]《唐会要》卷六六。吴宗国先生《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指出:“官印是一个政府部门权力的象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3]《唐会要》卷七六。
    [4]《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全唐文》卷三一。
    [1]《定礼部试帖经制》,《全唐文》卷二五。
    [2]《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贡举》。
    [3]《唐大诏令集》卷一○六;《全唐文》卷一三。
    [4]《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
    [1]葛兆光著《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知识与思想状况》,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唐六典》卷二《吏部尚书》。
    [3]《唐六典》卷四《礼部尚书》。
    [4]《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贡举》。
    [5]孙逖《诫励吏部兵部礼部掌选知举官等敕》,《全唐文》卷三一○。
    [1]《汉书》卷八九《循吏传》。
    [2]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103页。
    [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4]《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49页。
    [1]牛希济《贡士论》,《全唐文》卷八四六。
    [2]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1]《旧唐书》卷一八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4905页。
    [2]《太平广记》卷二二二《相》。
    [3]《旧唐书》卷一二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3559页。
    [4]《新唐书》卷一四○。
    [5]《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贡举》。
    [6]《资治通鉴》卷二一五。
    [7]《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28页。
    [8]《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28页。
    [1]权德舆《兵部郎中杨君集序》,《全唐文》四八九。
    [2]《唐会要》卷七十五《选部下·杂处置》。
    [3]粱肃《李史鱼墓志》,《全唐文》五二○。
    [4]《毗陵集》卷一一《顿丘李公墓志》。
    [5]牛希济《贡士论》,《全唐文》卷八四六。
    [1]《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1页。
    [1]《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2页。
    [1]《册府元龟》卷六四○《贡举部 条制》、《唐会要》卷七六《孝廉举》。
    [2]卢贾《请仿吉举士奏》,《全唐文》卷四三三。
    [3]刘晓《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全唐文》卷四三三。
    [4]刘秩《选举论》,《全唐文》卷三七二。
    [5]《通典》卷十七《选举五》。
    [6]陆贽《请许台省长官荐举属吏状》,《全唐文》卷四七二。
    [7]《答柳福州书》,《全唐文》卷四八九。
    [1]《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
    [1]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全唐文》卷六五三。《旧唐书》卷一六六。
    [2]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2页。
    [1]《与凤翔邢尚书书》,《全唐文》卷五五三。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见洪治纲主编《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1]《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杂处置》。
    [2]《登科记考》卷十二。
    [3]《全唐文》卷四六一。
    [4]《通典·选举典》。
    [5]《新唐书》卷二○三。
    [6]《全唐文》卷六五三。
    [1]《答柳福州书》,《全唐文》卷四八九。
    [2]《答柳福州书》,《全唐文》卷四八九。
    [3]《旧唐书》卷一五九《卫次公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79页。
    [4]《旧唐书》卷一五四《许孟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99页。
    [5]《旧唐书》卷一五八《韦贯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73页。
    [6]《旧唐书》卷一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5页。
    [7]《荐处士李源表》,《全唐文》卷七○○。
    [8]《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89页。
    [1]《旧唐书》卷一七六《马植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65页。
    [2]毛汉光《中国中古贤能观念之研究—任官标准之观察》,载《中国史学论文选集》第三辑,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幼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3年,第29-95页。
    [3]李浩《唐代三大文学地域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181页。
    [4]粱肃《李史鱼墓志》,《全唐文》卷五二○。
    [5]《毗陵集》卷一一《顿丘李公墓志》。
    [1]《研经室集》“四书文化序”。
    [2]《汉书》卷八九《循吏传》。
    [3]《送三从弟况赴义与尉序》,《全唐文》卷四九二。《进士策问五道第一问》,《全唐文》卷四八三。
    [4]《全唐文》卷二九○。
    [5]《祭外舅相国安平公文》,《全唐文》卷五○八。
    [1]王定保,《唐摭言》卷三,《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9-1610页。
    [2]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184-185页。
    [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后记,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1]《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9页。
    [2]黄中坚《制科策》,载《皇朝经世文编》卷五十七,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
    [1]葛兆光《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中国学术》第一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第100-129页。
    [2]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377页。
    [1]《资治通鉴》卷二二七,中华书局,第7336页。
    [2]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关于这一点,葛兆光《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均曾指出。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23页。
    [2]《新唐书》卷一二五《儒学传下》。
    [1]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全唐文》卷六二七。
    [2]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4页。
    [3]陆质《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4]《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赵子集传损益义》。
    [1]《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赵子集传损益义》。
    [2]《旧唐书》卷一八九下《陆质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77页。
    [3]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0年5月版,第46页。
    [4]《全唐文》卷三五五。
    [5]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0年5月版,第19页。
    [6]《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23页。
    [7]《全唐文》卷五○六。
    [1]《全唐文》卷五七四。
    [1]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2]《全唐文》卷四九五。
    [3]《送浮图文畅师序》,《全唐文》卷五五五。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中《长恨歌笺证》,三联书店,2001年,第1-46页。
    [1]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全唐文》卷五六七。
    [1]许总,《唐诗史》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页。
    [2]《全唐文》卷七九七。
    [1]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中国书店,1987年,第275页。
    [1]李汉《昌黎先生集序》,《全唐文》卷七四四。
    [1]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引自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2]《全唐文》卷二九五。
    [3]《全唐文》卷三○五。
    [1]《全唐文》卷二五○。
    [2]《全唐文》卷三二二。
    [3]《全唐文》卷六四一。
    [1]《左传·隐公十五年》。
    [2]《左传·僖公十一年》。
    [1]《旧唐书》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2572页。
    [2]《旧唐书》卷二六“礼仪”六。《唐会要》卷十三。
    [1]《全唐文》卷三三六。
    [2][日]户崎哲彦著,蒋寅译《唐代的禘袷论争及其意义》,《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8期,第12-17页。
    [1]蒋钦绪《驳祝钦明请南郊皇后充亚献议》,《全唐文》卷二七○。
    [1]《全唐文》卷三九七。
    [1]《全唐诗》卷一。
    [2]《全唐诗》卷四三。
    [3]《全唐诗》卷四三。
    [1]《旧唐书》卷一九○《席豫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5页。
    [2]《全唐诗》卷三一三。
    [1]《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3页。
    [2]朱金城《白居易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3][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4]刘禹锡《乐天重寄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全唐诗》卷五二八。
    [1]刘禹锡《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全唐诗》卷三五五。
    [2]《全唐文》卷四九○。
    [3]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权德舆《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全唐诗》卷三二六。
    [2]《唐会要》卷八十二。《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已有相似记载:“凡尚书省官,每日一人宿直。都司执直簿,转以为次。凡内外百僚,日出而视事,既午而退,有事则直官省之。其务繁不在此例。”
    [3]《唐会要》卷八十二。
    [4]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5]《唐律疏议》卷九《职制律》。
    [6]《全唐诗》卷三二九。
    [1]李翱《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致仕上柱国宏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司空杨公墓志铭》,《全唐文》卷六三九。
    [2]《唐会要》卷八十二。
    [3]郑谷《南宫寓直》,《全唐诗》卷六七六。
    [4]权德舆《奉酬张监阁老》,《全唐诗》卷三二一。
    [1]郑谷《春夕伴同年礼部赵员外省直》,《全唐诗》卷六七六。
    [2]《旧唐书》卷二十一《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5页。
    [3]《新唐书》卷五十三《百官志三》。
    [4]《全唐诗》卷一三七。
    [1]《后汉书》卷七十九(下) 《儒林传·周泽传》。
    [2]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唐摭言》卷三。
    [2]同上。
    [1]《全唐诗》卷二一八杜甫《遣兴》五首之四。
    [2]沈既济《词科论(并序)》,《全唐文》卷四七六。
    [3]粱肃《李史鱼墓志》,《全唐文》五二○。
    [1]《毗陵集》卷一一《顿丘李公墓志》。
    [2]杨承祖,《唐张子寿先生九龄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2-48页。
    [3]顾建国《张九龄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90-100页,132-143页。
    [1]《全唐文》卷三九七。
    [1]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2]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下编第八章《权德舆年谱略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53-586页。
    [3]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全唐文》卷五六二。
    [1]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553-662页。
    [2]严国荣,《权德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全唐文》卷四八八。
    [2]《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诗中“分命秩皆真”句下注:”十月中,崔阁老正本拜本官,德舆正除礼部,受命前一日分草诏命”。
    [1]《全唐文》卷六一一。
    [2]韩愈《权德舆墓碑文》,《全唐文》卷五六二。
    [3]《答柳福州书》,《全唐文》卷四八九。
    [4]白居易《与元九书》,《全唐文》卷六七五。
    [1]《唐故相权公墓碑》,《全唐文》卷五六二。
    [2]《新唐书》卷一六五《权德舆传》,第5076页。
    [1]《唐故相权公墓碑》,《全唐文》卷五六二。
    [2]杨嗣复《丞相礼部尚书文公权德舆文集序》,《全唐文》卷六一一。
    [1]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76页。
    [2]《全唐文》卷五六二。
    [3]《全唐文》卷五六二。
    [4]《全唐文》卷六一一。
    [5]皎然《答权从事载之书》,《全唐文》卷九一七。
    [6]张荐《答权载之书》,《全唐文》卷四五五。
    [7]杨嗣复《丞相礼部尚书文公权德舆文集序》,《全唐文》卷六一一。
    [8][宋]晁公武著,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9][宋]谢采伯,《密斋笔记》,《文渊阁四库全书》(86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0]《新唐书》卷一六五。
    [1]杨嗣复《丞相礼部尚书文公权德舆文集序》,《全唐文》卷六一一。
    [2]元稹《上兴元权尚书启》,《全唐文》卷六五三。
    [3][宋]姚铉编,《唐文粹》,载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 唐文粹》,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1]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9页。
    [2]《旧唐书》卷一六六载:“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尝称其善,宫中呼为元才子。”又,元稹《酬乐天余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诗中云:“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自注:“乐天先有《秦中吟》及《百节判》,皆为书肆市贾题其卷云:‘白才子文章”。另,白居易《刘白诗唱和集解》中云:“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明人翟佑在《归田诗话》卷上中进一步说:“元微之当元和、长庆间,以诗著名。传人禁中,宫人能歌咏之,呼为‘元才子',风流蕴藉可知也”。
    [3]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74-216页。
    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6月,第307-361页。
    [1]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0-129页。
    [2]王拾遗《白居易生活系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3]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三秦出版社,2002年。
    [1]元稹《制诰自序》,《全唐文》卷六五三。
    [1]《全唐文》卷六四九。
    [1]《旧唐书》卷一六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4360页。
    [2]唐代中书省在大明宫内西边,习称西省、右掖。又,《唐会要》卷五十四“中书省”:“开元元年,改为紫微省”。
    [1]《旧唐书》卷一六六载:“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尝称其善,宫中呼为元才子。”
    [2]张籍原唱《谢裴司空寄马》(《张司也集》卷五)、裴度《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全唐诗》卷三三五)、韩愈《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韩昌黎全集》卷十)、刘禹锡《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因命追作》(《刘禹锡集》外集卷五)、张贾《和裴司空答张秘书赠马诗》(《全唐诗》卷三六六)、李绛《和裴相国答张秘书赠马诗》(《全唐诗》卷三一九)、白居易《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白居易集》卷十九)。
    [1]《旧唐书》卷十六《穆宗纪》载:“(元和十五年)十二月丙申,以司门员外郎白居易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2]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两省相呼为阁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9页。
    [3][宋]王欏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卷二十七“唐阶官之制”,中华书局,1987年,第310页。
    [4]《唐会要》卷三十一《章服品第条》。
    [1]《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司封郎中:“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大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若勋官三品有封,母妻为县君。散官并同职事。”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三联书店,2001年,第84-110页。
    [2]卞孝萱先生列举了他们二十几年交往中同登进士科、同向皇甫阅学书、同为王叔文奖掖、同参加永贞革新、同遭贬复召、又同复出等二十八个事例证明此点。参卞孝萱《试释“二十年来万事同”——刘柳交游小考》,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1]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全唐文》卷五六二。
    [2]《资治通鉴》卷二三六。
    [3]《与萧翰林俛书》,《全唐文》卷五七九。
    [4]《寄许京兆孟容书》,《全唐文》卷五七三。
    [1]韩愈《顺宗实录》卷五。
    [2]《旧唐书》卷一六○《柳宗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3页。
    [3]柳宗元《与裴埙书》,《全唐文》卷五七三。
    [4]柳宗元《答问》,《全唐文》卷五八四。
    [5]《上河阳乌尚书重允欲献文启》,《全唐文》卷五七六。
    [6]《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全唐文》卷五七六。
    [7]易新鼎点校,《柳宗元集》,中国书店,2000年版。
    [1]卞晓萱,《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11月,第135-171页。
    [2]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诗:第417-548页,文:第1091-1161页。
    [1]《祭兴元李司空文》,《全唐文》卷六一○。
    [2]《旧唐书》卷一四八载:“王仲舒、韦成季、吕洞辈为郎官……日会聚歌酒”。
    [3]《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三年”条。
    [1]《祭兴元李司空文》,《全唐文》卷六一○。
    [1]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1页。
    [1]《刘白唱和集解》,《全唐文》卷六七七。
    [2]熊飞在《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简论》里对他们的唱和诗作了一个全面考察,认为白大和三年(829)三月所编成的《刘白唱和集》中的138首唱和诗,是刘、白唱和的第一次高峰期,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3]《与刘苏州书》,《全唐文》卷六七四。
    [1]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下册卷十八,岳麓书社,2003年11月,第1174页。
    [2]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下册卷十八,岳麓书社,2003年11月,第1175页。
    [1]汪涌豪、骆王明主编《中国诗学》第四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75页。
    [1]《全唐文》卷六○四。
    [2]《全唐文》卷六○四。
    [3]《旧唐书》卷十六《穆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75页。
    [4]《旧唐书》卷十七《文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522页。
    [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
    [1]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3页。
    [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四 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五 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六 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朱彬撰,饶钦农点校,《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
    [5]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6]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
    [7]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8]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
    [9]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
    [10]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11]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2]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3]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14]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15]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6]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17]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88年
    [18]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19]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
    [20]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21]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点校,《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3]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
    [24]王泾撰,《大唐郊祀录》,四库全书本
    [25]《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影印本,民族出版社,2000年
    [26]欧阳修等撰,《太常因革礼》,丛书集成初编本
    [27]孙逢吉撰,《职官分纪》,中华书局,1988年
    [28]孙棨撰,《北里志》,《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9]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
    [30]刘觫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31]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32]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3]赵磷撰,《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4]王定保撰,《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5]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6年
    [36]范祖禹著,吕祖谦注,《唐鉴》,商务印书馆,1957年
    [37]郑处诲撰,《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79年
    [38]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39]王谠撰,《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0]劳格、赵钺撰,徐敏霞、王桂珍点校,《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
    [41]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42]韦述撰,《两京新记》,南菁札记本
    [43]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4]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6年
    [45]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
    [46]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1983年
    [47]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48]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9]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8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5月-2005年6月
    [50]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
    [5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52]李防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53]李防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55年
    [54]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6]高棵编选,《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7]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
    [58]姚铱编,《唐文粹》,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59]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60]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61]权德舆著,霍旭东校点,《权德舆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62]权德舆著,霍旭东校点,《权德舆诗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63]《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影印本,1991年
    [64]施子愉,《柳宗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
    [65]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66]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
    [67]卞晓萱,《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
    [68]朱金城点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69]朱金城著,《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0]王拾遗著,《白居易生活系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71]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
    [72]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 诗歌卷》,三秦出版社,2002年
    [73]周相录撰,《元稹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4]卞孝萱著,《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
    [75]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
    [76]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77]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78]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9]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
    [80]刘熙载撰,《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81]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
    [1]卞孝萱,《唐代文史论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
    [4]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陈寅恪,《陈寅格文集》1-6(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续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陈寅恪读书礼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6]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7]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
    [9]陈尚君 辑校《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
    [10]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12]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
    [13]陈国灿、刘建明主编,《<全唐文>职官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陈均,《李白与苏颋论考》,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
    [16]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7]戴显群,《唐五代政治中枢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20]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
    [21]方光华,《俎豆馨香一中国祭祀礼俗探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
    [24]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
    [25]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盛中唐卷》,辽海出版社,2005年
    [26]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辽海出版社,2008年
    [27]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8]冯秉文主编《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中华书局,2001年
    [2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30]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31]甘怀真,《唐代家庙制度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
    [32]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34]郭英得,《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韩国磐,《唐代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
    [36]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
    [37]胡可先,《唐代政治事件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8]胡戟,《胡戟文存》(隋唐历史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9]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40]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
    [42]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4]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4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
    [46]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7]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48]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49]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50]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51]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社中心,2005年
    [52]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53]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54]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
    [55]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5]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7]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8]缪钺,《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63年
    [59]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0]敏泽,《中国文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61]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62]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
    [64]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
    [65]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66]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67]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
    [68]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9]尚永亮,《科举之路与宦海浮沉-唐代文人仕宦生涯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70]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1]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72]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香港龙门书店有限公司,1978年
    [73]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7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75]谭其骤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76]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77]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1年
    [78]王吉林,《唐代宰相与政治》,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
    [79]王炎平,《牛李党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80]王颖楼,《隋唐官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81]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82]唐长孺等编,《汪籛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83]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4]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85]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8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7]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88]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89]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0]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
    [91]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9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93]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5]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9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97]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
    [98]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9]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0]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1]袁刚,《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02]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3]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4]章士钊,《柳文指要》,中华书局,1971年
    [105]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6]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
    [107]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108]赵文润,《隋唐文化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9]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
    [110]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1]周谷城,《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82年
    [112]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13]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114]周祖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
    [115][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6][美]杜维明,钱文忠等译,《道·学·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7][美]包弼德,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8][德]马克斯·韦伯,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9][英]罗素,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
    [120][日]青木正儿,郑樑生、张仁青译,《中国文学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
    [1]雷闻,《<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唐代礼制研究>述评》,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32-540页
    [2]卢建荣,《唐代通才型官僚体系之初步考察—太常卿、少卿人物的任官分析》,载许悼云等编《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资料暨服务中心,1983年,第89-122页
    [3]刘师培,《论历代中央官制之变迁》,《国粹学报》第三年第二册第二十七期
    [4]毛汉光,《中国中古贤能观念之研究—任官标准之观察》,载《中国史学论文选集》第三辑,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幼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3年,第29-95页
    [5]王德权,《试论唐代散官成立过程》,载《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6]严耕望,《略论唐六典之性质与施行问题》,载《史语所集刊》1953年第二十四期,第69-7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