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国观念”为视角,围绕民族观念与清政府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在清代大一统国家重建、维护和近代转型中的意义,揭示出大一统国家作为一种多民族国家形态,在处理民族与国家问题上不同于民族国家观念的独特经验。
     文章分成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语等六个部分,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参照政治学、民族学等研究成果,通过不同时段的个案分析,以“中国观念”嬗变、调适、困境和重塑为线索,梳理传统民族观念在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近代以来直至清末,在西方冲击下的调整、变化过程。
     绪言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基本的学术回顾、相关资料情况、研究方法及文章基本研究思路与结构。
     文章正文四章。第一章是传统民族观念与清代前期中国观念的嬗变。主要阐述传统“中国观念”与传统民族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个案分析法,探析满人入主中原以后,在重建、维护大一统国家中所体现出的民族观念和清代“中国观念”的嬗变。第二章是清统治危机与传统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调适。本章主要分析传统民族主义在大一统国家主权危机与清王朝统治危机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自身的演变,并分析大一统国家初步转型期间,清政府“中国观念”的调适。第三章是中国认同危机与近代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困境。本章主要从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挫折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入手,分析传统民族主义式微和民族国家话语霸权形成及其对“中国观念”的影响,探讨传统民族观念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关系,并分析民族主义对清政府对大一统国家转型路径选择的影响。第四章清末新政与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重塑。本章主要分析清政府在制度变革中,近代大民族主义对新政展开影响和对“中国观念”重塑的意义,探讨汉民族主义压力下清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及其统治合法性权威的消逝。
     本文结语部分,在总结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观念变迁之间的关联,并从总体上论述传统民族观念对于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意义。结语还通过对清政府的大一统国家转型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比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民族国家理论在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差异,并进而略论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对于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借鉴意义。
This article takes“Chinese concept”as an angle of view, discusses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ity ideas and the Qing Dynasty, researches regarding the Mega-unification Country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s during period of re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reveals the Mega-unification Country, which as one kind of multinational country shapes, unique experiences to be different with the ideas of the nation-states.
     Dividing into the foreword, the first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the conclusion and so on six parts, and this article uses the history research technique and has referred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olitics and ethnology. Through different time interval document analysis, the full text takes the evolution, adjustment, difficult position and remold of the“Chinese concept”as clues, and clear off continuation, development, adjustment, change proc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s after Qing Dynasty being in charge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until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under western impact.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cludes content proposes and it’s the significance, the basic academic review, the correlation data situation, the research technique, the article fundamental research mentality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proposition.
     The main text altogether ha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 and the Qing Dynasty earlier period“Chinese concept”evolution.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relations between tradition "the Chinese concept" and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 and in this foundation, with the utilization document analytic method, researches nationality idea and“Chinese concept”evolution in the re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f the Mega-unification Countr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Qing Dynasty dominant crisis and the tradition nationalism: the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of“Chinese concept”. This chapter analyzes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 that played in sovereignty crisis of the Mega-unification Country and dominant crisis of the Qing Dynasty, analyzes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 and the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of“Chinese concept”during preliminary reforming perio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risis of China identification and the modern times nationalism: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Chinese concept”. Beginning from the influence on reforms to modern China, which brought about from setback of the Mega-unification Country adjustment,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 nationalism declines and it’s influence on“Chinese concept”, inquires into rela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idea and modern times nationalism, and analyzes influence of nationalism on way selec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to reform of the Mega-unification Countr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Qing Dynasty last year’s political reform and the nationalism: remold of the“Chinese concept”. This chapter analyzes influence of big nationalism on system transform 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significance to remold of the“Chinese concept”, investigates route dependence and dominant valid authority's dissipating of the Qing Dynasty under pressure Han nationalism. This article conclusion is, in the summary above elaboration foundation, the systematic elabor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tradition nationality idea and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relations to changes of“Chinese concept”, and expounds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nationality idea to construction Multinational country. By analyzing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s relations,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tradition nationality idea and nation-state idea about settling problem of n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ry identification, and slightly discusses lessons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 nationality idea regards to the modern multinational country construction.
引文
2《左传·哀公七年》
    3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69 页。
    4《荀子·儒效篇》。
    5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1《左传·昭公九年》。
    2《左传·定公四年》。
    3《左传·桓公二年》。
    4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年, 第 150 页。
    5方卿:《专制与秩序》,复旦大学博士论文,第 26-28 页。
    6晃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269 页。
    
    1参见董恩林:《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史学理论研究》,2005 年,第 2 期。
    2何波:《论中国古代对“夷狄”的教化观》,《民族教育研究》,2000 年,第 3 期。
    
    1《清实录》(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5 页。
    2参考李鸿彬《清朝开国史略》,齐鲁书社,1997 年。
    3孙进己等:《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第 157 页。
    1潘喆等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03 页。
    2参见杨旸《明代辽东都司》(中洲古籍出版社,1988 年)和杨旸、袁闾琨、傅朗云:《明代奴尔干都司及 其卫所研究》(中洲书画社,1982 年)。
    3《大明一统志》(第十册),台联国风出版社 ,1977 年,第 5477 页。
    4彭建英:《明代羁縻卫所制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 年,第 9 期。
    5郑晓:《皇明四夷考》,转引自祁美琴:《明清之际的“夜不收”与“捉生”》,《清史研究》,2005 年,第 4 期。
    1潘喆、孙方明、李鸿彬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年,第 262 页。
    2冯瑗纂:《开原图说》(玄览堂丛书本),卷上“靖安堡图说”。
    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第 79 页。
    4孙进己等:《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 年,第 195-199 页。
    1《明神宗帝实录》(卷 36),万历 36 年 9 月辛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
    2《清实录》(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5 页。
    3《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30-331 页。
    1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有一个衍变的过程,阎崇年认为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汗时,其时并不称后金,亦未建后金,万历四十六年其还自称为“建州国汗”,年号“天命”和国号“后金”始见于天命四年。(参见阎崇年:《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第 233 页)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的称汗与其以前的“自中称王”、“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和后来皇太极“皇帝”称号是不同的,故本文沿用习惯,仍称其为后金政权。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44 页。
    3《清实录》(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5 页。
    4阎崇年:《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第 231 页
    1茅瑞征:《东夷考略》,转引自潘喆、孙方明、李鸿彬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年,65 页。
    2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的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年,第 239 页。
    3参见阎崇年:《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第 224-225 页。
    4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的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年,第 268-269 页。
    5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7 页。
    6“七大恨”原文当时就已焚化,现存的各种版本都不尽相同,孟森先生考订,认为天聪四年的榜文最接近原文。(详见孟森:《清太祖告天七大恨之真本研究》,《明清史论著集刊》(上册),中华书局,1984 年,
    210 页。)天聪四年的榜文原件可见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件图片及内容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档案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7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 1990 年,第 57 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 1990 年,第 72 页。
    3以上参考袁闾琨等:《清代前史》(上),沈阳出版社 2004 年,20-26 页。
    1龚正陆的资料载于《李朝宣祖实录》,参见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的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年,第 251 页。
    2《清实录》(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4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218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68 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260 页。
    3参考袁闾琨等:《清代前史》(上),沈阳出版社,2004 年,459-460 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589 页
    5袁闾琨等:《清代前史》(上),沈阳出版社,2004 年,第 499 页。
    6参考袁闾琨等:《清代前史》(上),沈阳出版社,2004 年,第 461 页。
    7《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54 页。
    
    1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的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年,第 288 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中华书局,1990 年,第 823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中华书局,1990 年,第 821 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中华书局,1990 年,第 935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中华书局,1990 年,第 999 页。
    2《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57-258 页。
    3《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59 页。
    4《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71 页。
    5后金到天聪时期,由于皇太极调整了民族政策,优礼汉官,同时国家政权的汉化,因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汉族官僚阶层,他们是天聪年间要求征明的积极提倡者和策划者。
    2《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30 页。
    1以上内容参照袁闾琨等:《清代前史》(下),沈阳出版社,2004 年;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年。
    2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319 页。
    3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320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561 页。
    2《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53 页。
    3《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53 页。
    1袁闾琨等:《清代前史》(下),沈阳出版社,2004 年,第 666 页。
    2《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 页。
    3《清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26-827 页。
    4《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第 7 页。
    5《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5 页。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1 页。
    2《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4 页。
    3《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 页。
    4《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 页。
    5《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 页。
    6《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 页。
    7《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第 6 页。
    8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 年,第 67 页。
    1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 年,第 67 页。
    2 戴逸:《满族兴起的精神力量》,朱诚如等主编:《明清史论丛》(2),紫京城出版社,2001 年,第 1 页。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83-187 页。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上),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19 页。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59 页。
    2 有人通过对清初满洲贵族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背景、内涵、重点、对象、剃发待遇及剃发令等问题的深入研究,认为“剃发易服”政策的主旨是判别顺逆,从而说明该政策的施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的合理内容的。参见边加珍、李自然:《试论清初满洲贵族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主旨》,《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 年,4 期。
    3《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 页。
    4首先,从汉族形成过程来看,如前所述,其族源的主脉虽然黄河流域,但随着近千年的民族融合,族源分支非常多。这个形成特点决定了汉民族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对异族可以吸收、融合,对异族的排异性很小,相对而言,民族的族群意识很淡漠。其次,汉族大多数采用相对先进且稳定的农耕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一方面使汉族群体分散在小块土地上,家族意识很强,但是由于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机会较少,民族间的对比参照系数的缺失,使之难于构成一个整体的民族意识;同时,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使汉族文化发展程度远远超出周边其他民族,民族整体生存压力较其他少数民族要小的多,对于文化的认同要远远超出本族类的认同。汉族民族意识增强一般出现在异族大规模入侵时,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群,这种民族意识的增强并不是出于一种集体的生存危机,而是关注于原有生存方式及其中原文化的传承问题。
    5姚大力先生把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分成三个层面:即第一个层面集中体现对在们专制君主的忠诚;第 二个层面聚焦于维持某一姓的君主系统的王朝;第三个层面超越具体王朝的“中国”和“正统”观念。参见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 年,第 4 期。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5 页。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22 页。
    2《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84 页。
    3杨英:《先王实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68、69 页。
    4江日升:《台湾外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207 页、208 页。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7 页。
    2《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0 页。
    3《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3 页。
    4《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2 页。
    5《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2 页。
    1周远廉:《顺治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第 356 页。
    2[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十三章“顺治朝任珍案”。
    3吴俊编校:《孟森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133 页。
    4本文关于清初内阁大学士的变化,参见周远廉:《顺治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第 336 页。
    5 《清世祖实录》卷 71。
    1先是,九年八月,五世达赖欲朝见世宗,以地远战事,不能至京,世宗许以亲迎,九月围绕皇帝是否应该亲迎一事,满汉双方各执己见,发生激烈争论。汉臣以传统礼仪结合时局,旁征博引,迫使皇帝与满洲贵族同意放弃亲迎的计划。这次纷争所表现出的满臣整体素质的低下显然使顺治非常不满和担心。参见《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30-531 页。
    2《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0 页。
    3《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2 页。
    4《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71 页。
    5《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2 页。
     1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 年,第 142 页。
    1参见孟古托力:《辽人“汉契一体”的中华观念述论》,陈述:《辽金史论集》,文津出版社,1991 年,第 138页。
    2王炳照 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56 页。
    3由于满洲(女真)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原文化,虽然努尔哈赤时代创制了满文,但是本民族的文化载体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因而在学满文,通“文理”上必须借助于中原文化,延请辽东满化的汉人。皇太极即位以后,一方面调整和缓和统治区内的满汉矛盾,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这样,提高满洲人文化素质显得尤为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洲虽然以征服者身份进入辽东地区,但其没有也不可能在文化上占主导地位,所以,构筑文化认同以形成对政权的认同是清(后金)进关前吸收中原文化的基本动力,这种吸收不是被动地去适应中原文化,而是努力地寻求本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最佳途径。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6 页。
    2《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05 页。
    3《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12 页。
    4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2003 年,志八三。
    5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述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年,第 53 页。
    6《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57 页。
    7《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58-459 页。
    1《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89 页。
    2《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759-760 页。
    3《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782-783 页。
    4《清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32 页。
    5顺治帝逝世前,着麻勒吉、王熙起草诏书,此诏是否是顺治帝本意,学界颇有争议,但是遗诏的确反映出清统治者对一些问题的想法,这是无疑的。诏书充满了自责,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渐习汉俗”问题。顺治时期一方面大量使用汉臣,“兴文教、崇经术”,另一方面也想通过中原文化学习,提高满臣的执政水平。但是满人汉化的阴影使他在八旗科举上非常小心,最后朝中因满臣人才匮乏,“而委任汉官”,“以致满臣无心任事,精力懈弛”。福临遗诏全文可参见《清实录》(三),第 1104-1105 页。
    
    1参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述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年,第 16 页。
    2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述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年,第 54 页。
    3孟昭信:《康熙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第 37 页。
    4《清实录》(四),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14 页。
    5《清实录》(四),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22 页。
    6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2003,志八三。
    1张杰:《清代科举制度对满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影响》,《学习与探索》,2004 年,第 4 期。
    2钱穆先生认为清的科举制是一种愚民政策,只是对汉族人“作为一种妥协条件而止”,因此“元清两代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绝不该与中国传统政治下之考试制度同类视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第 158-159 页)钱穆显然从汉族本位民族角度,而不是中国多民族统一体国家的角度去解读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国家政权。
    
    1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312 页。
    2中仁主编:《雍正御批》(下册),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年,第 927-929 页。
    3参考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年。
    4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112 页。
    1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172 页。
    2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178 页。
    3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174-175 页。
    4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181-182 页。
    5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205-206 页。
    6吕留良继承了程朱理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夷夏之辨激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使他成为继顾、黄、王之后最激进的反清斗士,曾静正是在吕留良书籍影响下,形成强烈的反清意识。参见沈戎:《儒生另类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178 页。
    7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29 页。
    8上谕全文参见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 1-29 页。(以下引用不再另行注释)
     1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下),《清史编辑通讯》,2006 年,第 5 期。
    1如马戛尔尼使华期间,乾隆帝便是以“华夷之辨甚严”而反制西方国家对大一统中国可能产生的威胁,郭成康认为这可能是清朝皇帝第一次以民族意义上的‘中华’与中国各民族的敌人外夷相对称(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2关于杭世骏的生卒及中举人的具体年份,有多种说法,生年有康熙三十四年、三十五年两说,卒年也有乾隆三十七年、三十八年两说,至于何时中举人,还是有雍正元年、二年两说之疑。参见林存阳:《杭世骏与三礼馆》,《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3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年,第 770 页。
    4龚自珍:《龚定庵全集类编》,中国书店,1991 年,第 282 页。
    5《清实录》(十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73 页。
    
    1《清实录》(十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73-374 页。
    2林香娥:《盛世下的呻吟-论杭世骏》,《浙江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3《清实录》(十一),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74 页。
    1葛虚存:《清名人轶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第 17 页。
    2蔡冠华:《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1984 年,第 1595 页。
    3汪曾唯:《杭堇浦轶事》,转引自林香娥:《盛世下的呻吟-论杭世骏》,《浙江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期。
    1《平定罗刹方略》,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2 页。
    2参见[日]野现山温:《<尼布楚条约>不同文本的比较研究》,《黑河学刊》,1996 年,第 6 期;[美]塞比斯著,王立人译:《耶苏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第 147-154 页。
    3当然也有人把《尼布楚条约》称为不平等条约,认为当时在中国取得军事胜利上基础而割让大片领土,这不仅满足了俄罗斯领土扩张的野心,而且为其进一步蚕食中国北方领土提供了基地,也开以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割让土地条约的先河。
    4从现代政治地理学上而言,国际法中的国家边界“是指划分一个国家领土和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或一个国家的领土和未被占领的土地、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公海以及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想象的界线,边界是有主权的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线”。(王正毅:《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 209 页。)
    1《清实录》(五),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66 页。
    2《清实录》(五),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43 页。
    3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940~1949(上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第 18 页。
    4《清实录》(五),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08 页。
    5[美]塞比斯著,王立人译:《耶苏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第 126页。
    1参见汪学群:《清初易学》,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441 页。
    2《清实录》(22),中国华书局,1986 年,第 874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档案出版社,1991 年。
    4参见高翔:《从全盛到衰微——18 世纪清帝国的盛衰之变》,《决策与信息》,2004 年,第 11 期。
    5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310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3),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324—2325 页。
    2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 年, 第 388 页。
    1“光绪二十年三月钦差大臣裕谦奏为遵旨体察情形无庸封闭沿海通商各口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16-317 页。
    2“道光二十年正月军机大臣穆彰阿等奏为遵旨速议广东筹议洋务章程缘由折”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19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 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8-9 页。
    1道光二十年宁波也有类似的汉奸代帖,清政府认为“该夷与中国文字不通,若以夷言作帖,中国也无由知其揭帖之意,其为汉奸代撰之贴无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202 页。)道光二十一年三月江南童生朱祛患在其“奏陈抗英八条折”也认为“素闻英逆不通汉字,今见所传檄文与中国文义无殊意,其中必有中华才士为之谋主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284-286 页。)
    2“道光二十年二月闽浙总督邓挺桢奏陈杜绝烟患宜先整顿吏治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5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67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37 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152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15-18 页。
    4“道光二十年八月两广总督林则徐等奏为遵旨复议团练水勇情形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03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12 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26-28 页。
    3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道光洋艘征抚记下圣武记。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四),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25 页。
    5依靠民众进行抗英,这一点清政府的认识是非常的清楚,根据这《清实录》的大量史料证实,清政府“认识得很清楚,并极力地在这样做”。参考郑建顺:《晚清史研究》,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 年,第 89 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16-317 页。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62 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26-29 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7-49 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62 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四),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509 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四),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591 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362 页。
    1 牟安世:《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第 102 页。
    2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全文参见罗尔纲编:《太平天国印书》(第 1 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108-110 页。本文引用时不再注明。
    
    1《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二,《移营衡州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第 300 页。
    2钟文典:《太平天国开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327 页。
    3牟安世:《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第 104 页。
    
    1江忠源:《答刘霞仙书》,转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事考》,三联书店,1954 年,第 60 页。
    2张月卿:《堂匪总录》,台湾学生书局,1972 年,第 1 页。
     1 “讨粤匪檄”全文参见《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卷二,本文引文不再注明。
    1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年,第 676-677 页。
    2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年,第 828 页。
    1《清实录》(八),中华书局,1986 年,第 696 页。
    2甘霖:《变局——前 11 世纪以来至 21 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156页。
    3薛福成:《庸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16-17 页。
    1曾国藩是不主张“借师助剿”的,他对西方压力有特殊的感受,传统认为曾国藩主张与洋人勾结,“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与历史史实不符的。参见邱展雄:《曾国藩反对借师助剿》,载《安徽史学》,1995 年第 1 期。
    2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议》卷十五,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1),第 2987 页。
    3吴善中:《客民.游勇.盐枭》,《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5 期。
     1任复兴:《晚清士大夫对华夷观念的突破与近代爱国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2 年,第 3 期。
    1《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第 30-31 页。
    2这部分满汉官僚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二批人,以此与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第三批人相比照。参见甘霖:《变局——前 11 世纪以来至 21 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204-211 页。
    3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年,第 34 页。
    
    1李鹏程:《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研究》,《中州学刊》,2006 年,第 1 期。
    2参见扬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53-54 页。
    1周辉湘:《船山学复苏与近代思想界的嬗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 年,第 5 期。
    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502 页。
    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五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182 页。
    3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467-468 页
    4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1243 页。
    5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436 页。
    6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990 页。
    7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98 年,第 464 页。
    8邓潭洲:《王船山传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215 页。
     1曾国藩:《<船山遗书>序》,涂小马等选注:《曾国藩文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9-53 页。
     1董丛林:《中华文库 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92 年,第 147-148 页。
    1嘉庆十九年“著粤海各口认真查禁鸦片事上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天津古籍出版社,第 12 页。
    2戚其章 王如绘编:《晚清教案纪事》,东方出版社,1990 年,第 4-5 页。
    3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26 页。
    4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一),三联书店,1982 年,第 147 页。
    5在 1861 年至 1895 年此间三十多年间,“教案”有三个多发期:一是以 1870 年天津教案为代表的第一个多发期;二是在 1884-1885 年中法战争期间为第二个多发期;三是在 1891 年,以四川、长江流域和热河东部为中心的第三个多发期。(参见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年,第 388-465 页。)第一个多发期与传统民族主义的复苏密切相关,期间,基层社会的官民关系与此前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以后“教案”中教、官、民三者关系。本节考察这期间围绕“教案”问题的官民关系,以探讨传统民族主义与清政府的关系。
    6樊孝东:《晚清直隶教案诱因分析:以 1860 年 11 月-1898 年 10 月为中心》,《史学月刊》,2005 年,第6 期。
    
    1《清末教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第 1 册,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4-205 页。
    2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 109 号),第 86 页。
    1卢伯炜:《论清朝辛酉政变的过程》,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期。
    2章士钊:《热河密札疏证补》,《文史》(2),中华书局, 2002 年,第 94 页。
    3吕思勉:《中国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60 页。
    4肃顺集团与晚清政治关系参见高中华:《肃顺与咸丰政局》,齐鲁书社,2005 年;梁严冰、马晓晖:《肃顺集团与晚清政治》,《求索》,2006 年,第 7 期。
    5《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3),中华书局,1979 年,第 968-969 页。
    6陈绛、杨苏荣:《论辛酉政变》,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 5 期。
    
    1陈潮:《慈禧策动辛酉政变质疑》,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6 期。
    2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一辑),中华书局,1978 年,第 134-137 页。
    1齐思和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3),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年,第 367 页。
    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三),第 950 页
    3齐思和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3),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年,第 367 页。
    4齐思和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3),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年,第 340-341 页。
    5夏东元、吴民贵:《论奕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仕会科学版),1982 年,第 5 期。
    6从理学的影响注释关于主和与主战之争的历史思维定式。
    7文庆等纂:《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30295
    8董少辉、关静杰:《论奕沂洋务思想及其实践》,《求是学刊》,1997 年,第 1 期。
    
    1《清实录》(五十四),中华书局,1986 年,第 499-500 页。
    2全祖望:“梨州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十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年,第 1-14 页。
    3方以智:《浮山文集后编》(卷二),《清史资料》第 6 辑,中华书局,1985 年,张 50 页。
    1阮元等编:《畴人传》(卷 35),商务印书馆,1935 年,第 478-439 页。
    2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3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90 页。
    4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93 页。
    5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 年,第 365 页。
    6《左传?昭公十七年》。
    7阮元等编:《畴人传》(卷 35),商务印书馆,1935 年,第 478-439 页。
    8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第 433 页。
    1梅文鼎:《绩学堂诗钞》卷四《雨坐山窗》,转引自刘国忠,黄振萍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47 页。
    2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第 433 页。
    3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2002 年,第 270 页。
    4安宇:《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学林出版社,2001 年,第 117 页。
    5习惯上,我们通常把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僚按照对西学的态度分成所谓“顽固派”与“洋务派”,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道德评判,这当然也是合理的,但是由于我们通常预设了“近代西方文化优越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前提,这样使得“顽固”与“洋务”之分本身已包含了褒贬的意味,从而影响对他们进行公正的价值评判。以“保守派”与“务实派”来区分这个时期的官僚阶层,有须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去分析他们的思想脉路,从更深层次理解传统观念的变迁。“保守派”官僚以倭仁、张盛藻、杨廷熙、李慈铭等为代表,“务实派”以曾国藩、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等为代表,得到奕訢的支持,而清政府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慈禧太后更多地是依靠奕訢政治集团。
    1《海防档?机器局》(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 年,第 13-21 页。
    2钱钟书:《管锥编》(三),中华书局,1979 年,第 970 页。
    3《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第 15-16 页。
    1《筹办夷务始末》(光绪六年本)卷 47,第 15-16 页。
    2《筹办夷务始末》(光绪六年本)卷 25,第 10 页。
    3以民族主义动员社会舆论,形成反对务实派的“民情”、“人心”,是保守派常用手法。翁同龢日记载,同文馆之争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笑骂务实派官僚的俚语、对联。这些俚语、对联大多出自保守派官僚之手。(参见丁伟志、陈崧:《中体西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第 85 页。)
    1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年,第 3633 页。
    2连横:《台湾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13-214 页。
    3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1 页。
    4“华夷秩序”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变化参考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6 期。
    5李文:《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年,第 94 页。
    1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6 期
    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691 页。
    3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49 页。
    4孙宏年:《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黑龙江出版社,2006 年,第 44 页。
    
    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1),新知识出版社 ,1955 年,第 379-389 页。
    2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5),新知识出版社 , 1955 年,第 105 页。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5),新知识出版社,1955 年,第 325 页
    4沈云龙主编:《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 年.,第 1017 页。
    5杨坚编:《曾纪泽遗集》,岳麓书社出版,1983 年,第 201 页。
    
    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5),新知识出版社,1955 年,第 89-90 页。
    2张晓生主编:《中国近代战策辑要》(上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年,第 1037-1038 页。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4),新知识出版社,1955 年,第 266 页。
    4刘庆:《中法战争与晚清国防政策的转变》,《学术论坛》,1991 年,第 3 期。
    5参见章慕荣、吴兆章:《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台湾善后述论》,《南京社会科学》,2003 年第 2 期。
    1管文虎:《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当代世界》,2006 年第 6 期。
    2[美]安.帕鲁旦:《中国皇帝编年史》,转引自[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三联书店,2005 年,第 20 页。
    3[美]比钦:《中国鸦片战争》,自转引自[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三联书店,2005 年,第 31 页。
    1《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档案文献》
    2钱实甫:《清代的外交机关》,清代的外交机关,1959 年,第 173 页。
    3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3 页。
    4中国古代国际法问题参见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商务印书馆,1933 年和孙玉荣《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虽然近代国际法思想传入中国要早于《万国公法》出版以前,如鸦片战争前,林则徐曾收集过国际法的著作,并编译在魏源的《海国图志》中,但是尝试利用近代国际法的原则处理涉外事务显然是在丁韪良的《万国公法》出版前后,丁韪良的《万国公法》出版前,其中的部分内容,赫德已将其翻译出来,并送总理衙门参考。(参考何勤华等:《外国法与中国法: 20 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美]惠顿著[美]丁韪良译:《万国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1864 年 1 月,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并击败了丹麦。这年 4 月,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乘坐“羚羊号”军舰来华,在天津大沽口海面上无视中国的主权,扣押了三艘丹麦商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即提出抗议,指出该水域是中国的“内洋”,按照万国公法的原则,应属中国政府管辖,“外国在中国洋面,扣留别国之船,乃显系夺中国之权,于中国大有关系”(《筹办夷务事末.同治朝》卷 26,第 32 页)并以如普鲁士公使不释放商船,中国将不予以接待相警告。这样迫使普鲁士释放了两艘丹麦商船,并对第 3 艘商船赔偿 1500 元解决事件。
    3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 年,第 59 页。
    4参见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 年,第 171 页。
    5“中秘华工事件”参见雷颐:《在“公理”与“实力”之间——以李鸿章处理“秘鲁华工案”和英国“马嘉理案”为例》,《国际经济评论》, 2006 年第 3 期;沈燕清:《秘鲁华工交涉中的李鸿章》,《八桂侨刊》, 2006 年第 2 期;陈晓燕:《秘鲁华工案与晚清海外华人政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7 期。
    1王宏斌:《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年,第 2 页。
    2柳诒徵辑:《致幼丹书》,转引自李杨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96 页。
    
    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年,第 195 页。
    2李杨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31 页。
    
    1喻大华:《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巨大挫折》,《学术月刊》,1994 年,第 9 期。
    2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书店出版,1983 年,第 508 页。
    3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第 108 页。 自明的。
    1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清代野史》(6),巴蜀书社, 1987 年,第 92-93 页。
    2戚其章:《中日战争》(6),中华书局,1993 年,第 357 页。
    3戚其章:《中日战争》(6),中华书局,1993 年,第 259-261 页。
    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6),新知识出版社, 1956 年,第 227-228 页。
    5孙中山曾在其《支那保全分割论》中回忆说:“特达之士多有以清廷兵败而喜者。往年日清之战,曾亲见有海陬父老,闻旅顺己失、奉天不保,雀跃欢呼者。问以其故,则曰:‘我汉人遭虏朝涂毒二百余年,无由一雪,今得日本为我大张挞伐,犁其庭扫其穴,老夫死得螟目。’”参见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年,222 页。
    6当然琉球国的宗主权是清政府主动放弃的,其原因琉球孤悬海外,清政府没有实力去顾及,仅只有属国虚名,同时由于其距日本较近,李鸿章抱有联日的想法,因此对日本的兼并也没有竭力去争。但是日本在兼并琉球后,又企图染指台湾,这引起了清政府的警惕,李鸿章以后的防务策略,把日本作为假想的敌对国家。参见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232- 233 页。
    1李鸿章:《筹办铁甲兼请遣使片》,《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年,第 26 页。
    1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 年,第 7-8 页。
    2参考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康子内外篇》的引文均引自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 年。
    1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12 页。
    2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73 页。
    3姜义华等主编:《康有为全集》(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040 页。
    4康有为著 楼宇烈整理:《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53 页。
    5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228 页。
    6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52-53 页。
    7朱维铮:《重评﹤新学伪经考﹥》,《复旦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 2 期。
     1王栻编:《严复集》(一),中华书局,1986 年,第 7 页。
    
    1王栻编:《严复集》(一),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6 页。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14 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39 页。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8 年 ,第 65-66 页。
    5王栻编:《严复集》(一),中华书局,1986 年,第 485 页。
    6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990 页。
    7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70 页。
    
    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47 页。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65 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344 页。
    4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66 页。
    1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30 页。
    2“强学停报”,《申报》,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日。
    3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第 2 页。
    4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第 89 页。
    5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第 485 页。
    1[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 年,第 4期。
    2参见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69-75 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761-768 页。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548-549 页。
    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550 页。
    6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556 页。
    
    1易新鼎:《博学多变的人生 梁启超的读书生活》,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年,第 102 页。
    2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 年,第 65 页。
    3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 年,第 348 页。
    4孙小著:《中国近代思想家对民族国家理论的认识》,《安徽史学》,1999 年,第 2 期。
    1周振甫选注:《严复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第 20 页。
    2[英]冯克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63 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90 页。
    4《京师强学会序》,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65 页。
    5《京师强学会序》,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 年,第 233 页。
    6[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1 页。
    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217 页。
    8[英]冯克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88 页。
    
    1参见董俊:《梁启超近代国家观形成的日本因素》,东北大学,2006 年硕士论文。
    2陈江:《1901-1911 年我国中文期刊空间分布》,《编辑学刊》,1992 年第 4 期。
    3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63 页。
    4参见[英]冯克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100 页。
     1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官方网思与文网站(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20-21 页。
    2方行编:《樊锥集》,中华书局,出版日期,1984 年,第 13-15 页。
    3《书保国会题名后》,转引自《索我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 239 页。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83 页 。
    5郑大华等编:《强学-戊戌时论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54-255 页。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1 年,第 88 页。
    2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2 年,第 277 页。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 年,第 88 页。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89 页。
    5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第 14 页。
    6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康有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244-288 页。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556 页。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71 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1343 页。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548-549 页。
    5张楠、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 年,第 486 页。
    6张楠、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77 年,第 306 页。
    
    1张楠、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 年,第 545 页。
    2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 年,第 342 页。
    3梁启超:《梁启超政论选》,新华出版社,1994 年,第 156-157 页。
    1[德]卫礼贤,王宇洁等译:《中国心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年,第 15 页。
    2义和拳“仇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对于其“抗官”性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革命史的叙述方式下,“抗官”是由于清政府对群众爱国运动的镇压,义和团(包括其早期义和拳)运动仅仅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而忽略了其早期反政府性质。同样在近代化的叙事结构中,义和团被描述成为盲目排外的激烈民族情绪的产物,其早期的“抗官”性质也没有成为关注的重点。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第 60 页。
    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第 57 页。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4 页。
    2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 年,第 985 页。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第 13 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义和团资料丛编—山东义和团案卷》(上),齐鲁书社,1981 年,第 20 页。
    5李文海等:《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 年,第 76 页。
    6参见李文海:《灾荒与饥谨: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176-236 页。
    7《戊戌变法》(二),神州国光社,1954 年,第 140 页。
    8《东昌府属剿办拳匪卷》,转引自廖一中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89 页。
    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 年,第 4327 页。
    2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 年,第 3786 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义和团资料丛编—山东义和团案卷》(上),齐鲁书社,1981 年,第 6 页。
    1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70 页。
    2义和团的主要首领不排除有一些地方士绅,但主要是些拳师、秘密教门会首、商贩、保镖、大刀会成员、游民、混混等等。参见河北大学周晓丽的硕士论文《直隶义和团首领研究》。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第 416 页。
    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第 453 页。
    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第 454 页。
    2参见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年,第 210 页。
    3《清实录》(五十七),中华书局,1987 年,第 603 页。
    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第 303-304 页。
    5参见刘伟:《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 6 期。
    1盛宣怀:《愚斋存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 年,第 1943 页。
    2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 156,第 289 页,中国书店,1990 年。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08 页。
    4《清实录》(五十七),中华书局,1987 年,第 1025 页。
    5窦宗一:《李鸿章(日)年谱》,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 年,第 397-408 页。
    6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 年,第 1063 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庚子记事》,中华书局,1978 年,第 79 页。
    8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第 15 页。
    
    1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续修四库全书.446.史部.杂史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 444 页。
    2罗惇曧:《庚子国变记》,上篔榈辏?982 年,第 4-5 页。
    3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续修四库全书.446.史部.杂史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 444 页。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1 年,第 231 页。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1 年,第 46 页。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1 年,172 页
    3彭国兴、刘晴波编:《秦力山集》,中华书局,1987 年,第 62-75 页。
    4据台湾学者对 1903 年的留学生报刊统计,现存 8 期的《湖北学生界》有 15%诗文及论述与“排满”革命有关,共出 12 期的《游学译编》有 12 篇鼓吹民族革命,现存 10 期的《浙江潮》鼓吹“排满”,激发民族意识的文章为 22.6%,一共 12 期的《江苏》有 30%的文章提倡“反满”革命。参见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 6 页。
    5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 年,第 82 页。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6 年,226-227 页。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七),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0 页。
    2汤志钧编:《章太炎政选集》(上),中华书局,1977 年,第 194 页。
    3冯天瑜:《中国近世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4 期。
    4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5邹容:《革命军》,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5-59 页。
    6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 年,第 273 页。
    7汤志钧编:《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1 年,第 212 页。
    8陈天华:《猛回头》,《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年,第 28 页。
    1汪精卫:《斥为满洲辩护者之无耻》,转引自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 185 页。
    2汪精卫:《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张岱年,敏泽主编:《回读百年-20 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一),大象出版社,1999 年,第 317 页。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6 年,第 441 页。
    4在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和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下,革命党人普遍把满蒙等少数民族地区不作为中国固有的领土,在汉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中,民族国家的建构也就是建立汉民族的十八省的“新国”,1903年《江苏》杂志载《政体进化论》中,所谓“十八省得天然之优势,远胜美之十三州,以地理论可独立而民族”,“以我民族建立新国,全权在我”(《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 545-547)就是这种十八省建国思想的典型表达,孙中山、邹容、章太炎等革命党人早期都“十八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的支持或倡导者,如孙中山 1903 年的《支那保全分割论》(《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 223 页)中,谓“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之地几如金瓯之固,从无分裂之虞”,“支那”的范围显然就是“十八省”。参见张永:《从“十八星”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的建国模式转变》,《北京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一),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72-173 页。
    6中国史学会编:《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第 479 页。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452 页。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453 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454 页。
    
    1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第 51 页。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771 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804 页。
    
    1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 年,第 210-217 页。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1680 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454 页。
    1参考王建中主编:《东北地区食生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227 页。
    2柳条边又称“条子边”,是一个标示禁区界线,堤上插柳结绳,以为屏障。杨宾的《柳边纪略》(辽沈书社,1985 年版)载:“今辽东皆插柳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着一、二尺,若中土(指中原地区)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分,“老边”为顺治年间修成,“新边”是康熙年间修成,整个柳条边分成东西两段,延绵两千多公里,成为东北与中原地区的分界线。
    3刘智文:《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刍议》,《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6 期。
    4参见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例如,1685 年第一次雅克萨反击战胜利以后,康熙皇帝出于防范俄军对中国的侵略,放弃墨尔根是其 “肇迹兴王之地”的“封禁”政策,选择墨尔根做为筑城设兵屯垦之地,由此形成在黑龙江地区新的统治、边防中心(参见郭惠君等:《黑河历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年,第 168 页)。
    6清代国史馆编纂:《清国史》(三),中华书局,1993 年,第 548 页。
    1《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卷六十九,转引自《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第 156 页。
    2宋文炳:《中国民族史》,中华书局,1935 年,第 83 页。
    3张伯英纂:《黑龙江志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371 页。
    4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东北近百年史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33 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编:《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333 页。
    6参考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年,406 页。
    7开禁以后,东北地区人口、耕地激增,到光绪三十三年人口激增至 14457087 人,光绪三十四年耕地面积达 109839014 亩(参见赵中孚:《1920-30 年代的东三省的移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年第 2 期)。
    1胡思敬:《国闻备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年,第 52 页。
    2程德全:《程将军(雪楼)守江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年,第 871-872 页。
    3程德全:《程将军(雪楼)守江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年,第 1189-1190 页。
    4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年,第 2262-2265 页。
    5张伯英纂:《黑龙江志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1844-1845 页。
    6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 年,第 505 页。
    
    1参考朱俊:《徐世昌与东北新政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徐世昌:《东三省政略》(下),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年,第 1353 页 。
    1清代的治藏政策演变参见苏发祥:《清代的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 年。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 3 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年,294 页。
    3清代治藏的相关法律制度参见车骐:《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大大硕士论文。
    4道光二十四年,琦善为驻藏大臣,颁行“酌拟裁禁商上积弊章程”,并放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所赋予驻藏大臣的许多权力,削弱了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控制力。
    5英国为打开进入西藏的大门曾在光绪十四年、光绪三十年两次大规模派军征服西藏腹地,抵抗英军的噶厦政府的藏兵和普通僧俗民众,中央政府都能没有提供有效的支援。在光绪三十年的英军侵藏战争中,驻藏大臣有泰竟然还有抱有传统的“以夷制夷”的思想,希望通过英军削弱藏军的势力,以恢复清政府中央在西藏的权威,他在给清政府中央的报告中称:“今欲折服其心,非任其战,任其败,终不能了局”,“倘番众果再大败,则此事即有转机,譬之釜底抽薪,不能不从吾号令也”(吴丰培编:《清季筹藏奏牍》第三册,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8 年,“有泰奏牍”第 1 卷,第 9-10 页)。
    1牙含章编:《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89 页。
    2川边藏区有德格宣慰司、明正宣慰司、理塘宣抚司、巴塘宣抚司四大土司,他们在名义上直接隶属于清王朝,并通过定期朝贡、献纳、接受征调保持一种封建隶属关系,但没有执行中央政令的义务,清政府也不干涉其内部事务,保持很大的独立性。长期以来,川边藏区一直土司割据,这种割据所开成的地方势力在清末西南边疆危机中形成一种巨大的离心力,成为“川藏之梗”(参见何一民:《20 世纪初年川边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述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6 期)。
    3《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9 年,第 5-6 页。
    4有泰到达拉萨后即向中央报告川藏交界情形及藏印近事,谓“理塘、巴塘本川属也,两处土司,颇知恭顺”,但是“各寺院之喇嘛,愈出愈多,堪布之权,甲于官长,稍不遂意,聚众横行;托庇居民,肆其鱼肉;邻里借贷,间出其中,该喇嘛则重利以剥之,多方以胁之,如约不偿,则查抄倍低;甚至纵横无赖之番僧,沿途抢掠,控其追究,反索规礼。以致理塘、察木多交界之乍丫一带,盗案如林,客商裹足”(《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第 8 页)。
    5《清实录》(五十九),中华书局,1987 年,第 117 页。
    6参见赵云田:《清末川边改革新探》,《中国藏学》,2002 年,第 3 期。
    7“凤全事件”的详情参见吴丰培、曾国庆编:《清代驻藏大臣传略》,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 251-252 页。
    1《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9 年,第 64 页。
    2《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9 年,第 90 页。
    3赵尔丰的“平康三策”为:“将腹地三边之倮夷,收入版图,设官治理”;“改康地为行省,改士归流,设置那县,以丹达为界,扩充疆宇,以保西陲”;“移川督于巴塘,而于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藉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达赖之外附。”(全文参见吴丰培编:《赵尔丰边川奏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2 页)。
    4张荫棠在上书中指出,“整顿西藏有刻不容缓之势”,主张“惟整顿西藏,非收政权不可;欲收政权,非用兵力不可”,并具体提出许多相关的措施,为清政府所重视(全文参见吴丰培编:《清季筹藏奏牍》第三册,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8 年,“张荫棠奏牍”第 1 卷,第 14 页)。
    1吴丰培编:《赵尔丰边川奏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8 页。
    2吴丰培编:《清季筹藏奏牍》第三册,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8 年,“张荫棠奏牍”第 2 卷,第17 页。
    3《查边事件大臣张荫棠收回政权经营西藏条陈》参见《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第 167-169 页。
    4参考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517-526。
    5《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9 年,第 144 页。
    6参见顾旭娥:《赵尔丰与清末川边新政》,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7马菁林:《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考》,四川巴蜀书社,2004 年,第 109-110 页。
    1参见袁丁:《光绪初年中荷关于华侨国籍的交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 年,第 3 期。
    2参见蔡晓荣:《晚清内地华民改籍问题探微》,《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3《论今日中国宜定国籍法》,《时报》,1907 年 1 月 10 日。
    4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下册),商务印书馆 , 1915,第 536 页
    5《厦门藉民细故启衅始末》,《东方杂志》,第 6 卷,第 4 号。
    1端方:《筹议变通政治折》,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年,第 135-152 页。
    2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39-47页。
    3对于“皇位永固”,载泽是这样解释的:“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辛亥革命》﹝四﹞,第 28 页)这与主张立宪的汉族官僚出发点显然不同。
    4胡汉民:《考察政治五清臣之怪状》,《胡汉民先生文集》(一)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出版,1978 年,第 239 页。
    1陈灨一的《睇向斋谈往》载端方轶事,谓:徐锡麟枪毙皖抚恩铭之案发生,满大臣如惊弓之鸟,谈虎色变,胥有戒心,尤以忠愍为甚。其在金陵,提学使陈伯陶以事进谒。时天气燥热,陈俯身向靴囊取折扇,忠愍惊起,狂呼曰:“子励(陈字)胡为者?陈抽扇出,徐曰:“持此取凉耳,帅座曷惶恐乃尔?”忠愍赧然复坐,不能出一词。(陈灨一:《睇向斋谈往》,上篔榈辏?998 年,第 94 页。)
    2端方:《均满汉以策治安折》全文见《端忠敏公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年,第 1067-1078 页。
    3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39-47页。
    4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第 469 页。
    5参见尚小明:《戊戌时期的端方》,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 758 页。
    6迟云飞:《端方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九辑),中华书局,1997 年。
    
    1沈桐生:《光绪政要》,卷 26,第 29 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第 1152-1154 页。
    2沈桐生:《光绪政要》,卷 26,第 29 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第 1152 页。
    1参见乔志强:《辛亥革命前的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2郑彭年:《西风东渐:中国改革开放史》,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427 页。
    3参见林乾、赵晓华:《百年法律省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年,第 104 页。
    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 页。
    5参见武斌:《百年政治风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年,第 033-034 页。
    6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三联书店,1963 年,第 70-71 页。
    7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三联书店,1963 年,第 98 页。
    1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三联书店,1963 年,第 98 页。
    2一说吴樾系受“排满”革命影响的青年志士,其实,吴樾此举是在革命党人策划下进行的,吴樾与其他革命党人一样,担心清政府立宪,满人政权巩固,最终会关系到“排满”革命成败,所以积极要求参加刺杀五大臣的行动,系革命党人暗杀行动的具体执行人。见章士钊的《书吴樾狙击五大臣事》(文安主编:《奇案写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年)和 汤镝青的回忆记录《读章士钊﹤书吴樾狙击五大臣事﹥后》(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世纪风云》,北京出版社,2000 年)。
    3《申报》,1905 年 9 月 26 日。
    4《申报》,1905 年 9 月 28 日。
    5鸽子:《隐藏的宫廷档案:1906 年光绪派大臣考察西方政治纪实》,民族出版社,2000 年,第 102 页。
    6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364 页。
    
    1《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年,第 689 页。
    2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 年,第 43-44 页。
    3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 年,第 84-85 页。
    4《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444 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 年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1991 年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中华书局,1980年
    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档案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义和团资料丛编——山东义和团案卷》,齐鲁书社,1981 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庚子记事》,中华书局,1978 年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中华书局,1985年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民族出版社,1988 年
    13.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
    14.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
    15. 中国史学会编:《中法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 年
    16. 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6 年
    17.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一辑),中华书局,1978年
    18.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 年
    19.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年
    20. 浙江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浙江省图书馆编:《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年
    21.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 年
    22. 《大明一统志》,台联国风出版社 ,1977 年
    23. 《东方杂志》
    24. 《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 年
    25. 《平定罗刹方略》,中华书局,1991 年
    26.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 年-1987 年
    27. 《申报》
    28. 《时报》
    29. 陈灨一:《睇向斋谈往》,上篔榈辏?998 年
    30. 陈翰笙等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5 年
    31. 陈天华:《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年
    32. 程德全:《程将军(雪楼)守江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33.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
    34. 窦宗一:《李鸿章(日)年谱》,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 年
    35. 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年
    36.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 年
    37. 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识资料选辑:19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
    38. 鸽子:《隐藏的宫廷档案:1906 年光绪派大臣考察西方政治纪实》,民族出版社,2000 年
    39. 葛虚存:《清名人轶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年
    40. 龚自珍:《龚定庵全集类编》,中国书店,1991 年
    41.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 年
    42. 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
    43. 胡汉民:《胡汉民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出版,1978 年
    44. 胡思敬:《国闻备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年
    45.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书店出版,1983 年
    46.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年
    47. 江日升:《台湾外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48.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 年
    49.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50.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 年
    51.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年
    52. 梁启超:《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
    53.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4.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年
    55. 刘国忠,黄振萍等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6. 刘体智:《辞异录》,中华书局,1988 年
    57. 罗惇曧:《庚子国变记》,上篔榈辏?982 年
    58. 罗尔纲编:《太平天国印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年
    59. 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0. 潘喆等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年
    61. 清国史馆编纂:《清国史》,中华书局,1993 年
    62.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出版社,2000 年
    63. 阮元等编:《畴人传》,商务印书馆,1935 年
    64.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65. 邵镜人:《同光风云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年
    66. 沈桐生:《光绪政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
    67. 沈云龙主编:《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
    68. 盛宣怀:《愚斋存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 年
    69. 苏舆辑:《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
    70. 孙文:《三民主义》第十版,民智书局,1926 年
    7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1986 年
    72.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中华书局翻印本,1987年
    73.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 年
    74. 汤志钧编:《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1 年,第 212 页
    75. 汤志钧编:《章太炎政选集》,中华书局,1977 年
    76. 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8 年
    77. 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8. 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年
    79.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 年
    80. 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的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
    81. 文安主编:《奇案写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年
    82. 文安主编:《晚清述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年
    83. 吴丰培、曾国庆编:《清代驻藏大臣传略》,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年
    84. 吴丰培编:《清季筹藏奏牍》,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8 年
    85. 吴丰培编:《赵尔丰边川奏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
    86.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 年
    87. 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年
    88. 许同萃编:《张文襄公年谱》,商务印书馆,1946 年
    89. 薛福成:《庸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年
    90.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年
    91. 杨度:《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2. 杨坚编:《曾纪泽遗集》,岳麓书社出版,1983 年
    93. 杨英:《先王实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年
    94. 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商务印书馆 , 1915 年
    95. 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
    96. 于浩辑:《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年
    97.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
    98. 张伯英纂:《黑龙江志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
    99.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 1 卷),三联书店,1960年
    100.张侠 杨志本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 年
    101.张之洞:《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02.章开沅主编:《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九辑),中华书局,1997 年
    103.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 年
    104.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2003 年
    105.赵其昌主编:《明实录北京史料》,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106.中仁主编:《雍正御批》,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年
    107.周振甫选注:《严复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
    108.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 年
    109.邹容:《革命军》,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10.[美]丁韪良译:《万国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11.[美]塞比斯著,王立人译:《耶苏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商务印书馆 ,1973 年
    112.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世纪风云》,北京出版社,2000 年
    113.蔡冠华:《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1984 年
    114.梁启超:《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年
    1. [德]卫礼贤,王宇洁等译:《中国心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年
    2. [法]朱利安.班达著,佘碧平译:《对欧洲民族的讲话》,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年
    3. [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
    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壑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
    5. [美]杜赞奇,王先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6. [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三联书店,2005 年
    8. [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年
    9. [日]沟口雄三著,陈耀文译:《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0. [日]吉野耕夫著,刘克申译:《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识的走向》,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1. [印度]泰戈尔著,谭仁侠译:《民族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 年
    12. [英]埃利.凯杜利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13. [英]埃利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14. [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15.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16. [英]冯克:《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7. [英]冯克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 安宇:《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学林出版社,2001 年
    19. 鲍绍霖(香港):《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求》,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0. 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1. 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商务印书馆,1933 年
    22. 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
    23. 陈述:《辽金史论集》,文津出版社,1991 年
    24. 陈衍德:《对抗、适应与融合——东南亚的民族主义与族际关系》,岳麓书社,2004 年
    25. 程人乾等:《涡流——20 世纪民族主义潮汐透视》,西苑出版社,2000 年
    26. 邓潭洲:《王船山传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
    27. 丁伟志、陈崧:《中体西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28. 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 1992 年
    29. 方行编:《樊锥集》,中华书局,1984 年
    30.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年
    32. 冯尔康:《雍正传》,民出版社出版,1985 年
    33. 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34. 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35. 甘霖:《变局——前 11 世纪以来至 21 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36. 高中华:《肃顺与咸丰政局》,齐鲁书社,2005 年
    3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8. 顾颉刚:《畿服》,《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 年
    39.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40. 郭惠君等:《黑河历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年
    41. 何勤华等:《外国法与中国法:20 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4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东北近百年史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
    43. 侯玉兰、徐波:《情感与利剑:民族主义何以重构世界版图》,昆仑出版社,1999 年
    44. 黄光学、施联朱主编:《民族识别——56 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
    45.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 年
    46. 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
    47. 晃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48. 蒋庆, 盛洪:《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三联书店,2004 年
    49. 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出版社,1995 年
    50. 瞿立鹤:《清末民初民族主义教育思潮》,中央文物供应社,2003 年
    51. 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2002 年
    52. 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3. 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年
    54.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 年
    55.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6. 李国祁等:《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台北时代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 年
    57.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58. 李鸿彬:《清朝开国史略》,齐鲁书社,1997 年
    59. 李华兴等:《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年
    60. 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 年
    61. 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年
    62. 李时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年
    63. 李文:《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年
    64. 李文海:《灾荒与饥谨: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65. 李文海等:《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 年
    66. 李杨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7. 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
    68. 连横:《台湾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9. 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年
    70.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71. 廖一中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1 年
    72. 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鹭江出版社,2003 年
    73. 林精华:《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人民出版社,2002 年
    74. 林乾、赵晓华:《百年法律省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年
    75.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76. 刘大明:《“民族再生”的期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77. 卢勋、杨保隆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
    78. 吕思勉:《中国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79.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事考》,三联书店,1954 年
    80. 罗福惠主编:《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81.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82. 马大正:《跬步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3. 马菁林:《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考》,四川巴蜀书社,2004 年
    84.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5. 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年
    86. 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17 至 18 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87. 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88. 孟森:《满洲开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89. 孟昭信:《康熙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90. 牟安世:《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
    91.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92. 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93. 戚其章 王如绘编:《晚清教案纪事》,东方出版社,1990 年
    94. 戚其章:《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93 年
    95. 钱乘旦主编:《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年
    96.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年
    97. 钱实甫:《清代的外交机关》,三联书店,1959 年
    98.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年
    99. 乔志强:《辛亥革命前的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00.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述略》,三联书店,1985 年
    101. 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康有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
    102. 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03. 沈戎:《儒生另类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04. 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年
    105. 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6.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7. 宋文炳:《中国民族史》,中华书局,1935 年
    108. 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09. 苏发祥:《清代的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 年
    110. 孙宏年:《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黑龙江出版社,2006 年
    111. 孙进己等:《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 年
    112.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13. 孙玉兰,徐玉良:《民族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 年
    114. 孙玉荣《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15. 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16. 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17. 田继周等:《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18. 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 年
    119. 王炳照 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20. 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121. 王宏斌:《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年
    122. 王建娥、陈建樾:《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23. 王建中主编:《东北地区食生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24. 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25. 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 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126. 王正毅:《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7. 韦民:《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28. 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
    129. 吴俊编校:《孟森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30. 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31.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32. 武斌:《百年政治风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年
    133. 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34.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35.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136. 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5 年
    137. 肖万源:《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年
    138. 熊坤新:《民族伦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39.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40.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 年
    141.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 年
    142.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43. 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 年
    144. 牙含章编:《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45. 阎崇年:《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
    146.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47. 杨锡春:《满族风俗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48. 杨旸、袁闾琨、傅朗云:《明代奴尔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中洲书画社,1982 年
    149. 杨旸:《明代辽东都司》,中洲古籍出版社,1988 年
    150. 易新鼎:《博学多变的人生梁启超的读书生活》,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
    151.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52. 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53.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2000年
    154. 袁闾琨等:《清代前史》,沈阳出版社,2004 年
    155.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56. 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年
    157. 张平一:《土尔扈特部蒙古万里归国记》,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年
    158. 张声作:《宗教与民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159. 张世富主编:《民族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60. 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 年
    161. 张晓生主编:《中国近代战策辑要》,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年
    162. 张勇、陈玉田:《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法律出版社,2001 年
    163. 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64. 张岱年,敏泽主编:《回读百年——20 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大象出版社,1999 年
    165. 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年
    166. 赵锦元:《欧洲民族主义发展新趋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年
    167. 赵立彬:《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 世纪 20-40 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三联书店,2005 年
    168. 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69. 郑大华等编:《强学-戊戌时论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70. 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71. 郑建顺:《晚清史研究》,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 年
    172. 郑彭年:《西风东渐:中国改革开放史》,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73.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编:《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 年
    174.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编:《孙中山与华侨——“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年
    175. 钟文典:《太平天国开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176. 周远廉:《顺治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年
    177. 朱诚如等主编:《明清史论丛》,紫京城出版社,2001 年
    1. [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 年,第 4 期
    2. [美]夏昀:《端方与晚清留学教育》,《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 年,第3 期
    3. [日]高田淳:《清末的王船山》,《船山学报》,1994 年,第 2 期
    4. [日]野现山温:《<尼布楚条约>不同文本的比较研究》,《黑河学刊》,1996年,第 6 期
    5. 白纯:《鸦片战争前后的汉奸问题初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 年第3 期
    6. 边加珍、李自然:《试论清初满洲贵族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主旨》,《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 年,第 4 期
    7. 蔡晓荣:《晚清内地华民改籍问探微》,《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8. 车骐:《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
    9. 陈潮:《慈禧策动辛酉政变质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6 期
    10. 陈江:《1901-1911 年我国中文期刊空间分布》,《编辑学刊》,1992 年,第4 期
    11. 陈绛、杨苏荣:《论辛酉政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 5期
    12. 陈权清:《王船山论岳飞之死》,《船山学报》,1984 年,第 2 期
    13. 陈晓燕:《秘鲁华工案与晚清海外华人政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7 期
    14. 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 年,第5 期
    15. 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传统民族观及民族思想研究述评》,《齐鲁学刊》,2005 年,第 5 期
    16. 丁宏:《试析方略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观》,《青海民族研究》,2004 年,第4 期
    17. 丁进军编:《清末议行国籍管理条例》,《历史档案》,1988 年第 3 期
    18. 董恩林:《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史学理论研究》,2005 年,第2 期
    19. 董俊:《梁启超近代国家观形成的日本因素》,东北大学硕士论文
    20. 董少辉、关静杰:《论奕沂洋务思想及其实践》,《求是学刊》,1997 年,第1 期
    21. 杜永吉等:《“天下观”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建构》,《河北学刊》,200 年,第 6 期
    22. 樊孝东:《晚清直隶教案诱因分析:以 1860 年 11 月-1898 年 10 月为中心》,《史学月刊》,2005 年,第 6 期
    23. 方卿:《专制与秩序》,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4. 冯天瑜:《中国近世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4 期
    25. 付金柱:《端方与江南图书馆》,《四川图书馆学》,2004 年,第 4 期
    26. 顾旭娥:《赵尔丰与清末川边新政》,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27. 管文虎:《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当代世界》,2006 年,第 6 期
    28. 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编辑通讯》,2006 年,第 4 期、第 5期
    29.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 年,第 6 期
    30. 何波:《论中国古代对“夷狄”的教化观》,《民族教育研究》,2000 年,第3 期
    3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6 期
    32. 何一民:《20 世纪初年川边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述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6 期
    33. 江庆柏:《端方与江南图书馆的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 年,第 3 期
    34. 蒋庆《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蒋庆先生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演讲》,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当代中国哲学网”
    35. 来仪:《略论清政府民族观及民族政策对促进各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36. 雷颐:《在“公理”与“实力”之间——以李鸿章处理“秘鲁华工案”和英国“马嘉理案”为例》,《国际经济评论》, 2006 年,第 3 期
    37. 李鹏程:《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研究》,《中州学刊》,2006 年,第 1 期
    38. 李禹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华夏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同一性》,《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 年,第 2 期
    39. 梁严冰、马晓晖:《肃顺集团与晚清政治》,《求索》,2006 年,第 7 期
    40. 林存阳:《杭世骏与三礼馆》,《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41. 林香娥:《盛世下的呻吟——论杭世骏》,《浙江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期
    42. 刘高葆:《端方与我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文史杂志》,1996 年,第 4 期
    43. 刘华:《国籍立法:华侨国籍问题与中国国家利益》,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44. 刘军平:《“天下”宇宙观的衍变及其哲学意蕴》,《文史哲》,2004 年,第 6期
    45. 刘庆:《中法战争与晚清国防政策的转变》,《学术论坛》,1991 年,第 3 期
    46. 刘伟:《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 6 期
    47. 刘智文:《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刍议》,《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6 期
    48. 卢伯炜:《论清朝辛酉政变的过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期
    49.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学人》,第 10 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
    50. 彭建英:《明代羁縻卫所制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 年,第 9 期
    51. 祁美琴:《明清之际的“夜不收”与“捉生”》,《清史研究》,2005 年,第 4期
    52. 邱建章:《论晚清政府国籍法的制定及其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5 期
    53. 邱展雄:《曾国藩反对借师助剿》,载《安徽史学》,1995 年,第 1 期
    54. 任复兴:《晚清士大夫对华夷观念的突破与近代爱国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2 年,第 3 期
    55. 沈燕清:《秘鲁华工交涉中的李鸿章》,《八桂侨刊》,2006 年,第 2 期
    56. 孙小著:《中国近代思想家对民族国家理论的认识》,《安徽史学》,1999 年,第 2 期
    57. 孙喆:《<中俄尼布楚条约>与<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清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58. 王春霞、王颖:《近十年来关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综述》,《中州学刊》,2002 年,第 4 期
    59. 王建华、翟海涛:《端方与清末教育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3 期
    60. 王立新、孟泽:《舟台山的发现与误读—兼论民族主义之作为动力》,《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 年,第 6 期
    61.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 年,第 6 期
    62. 吴善中:《客民.游勇.盐枭》,载《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5 期
    63. 夏东元、吴民贵:《论奕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 5 期
    64. 夏泉:《试论端方的教育思想》,《暨南学报》,1998 年,第 4 期
    65. 萧守贸:《近年来中国学界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历史教学》,2003 年,第 3 期
    66. 熊考核:《曾国藩为何力倡船山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67. 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思与文网(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68. 许小青:《晚清改籍问题的社会史考察》,《浙江学刊》,2003 年第 6 期
    69. 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 年,第4 期
    70. 于省吾:《释中国》,《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 年
    71. 喻大华:《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巨大挫折》,《学术月刊》,1994 年,第9 期
    72. 袁丁:《﹤大清国籍条例﹥:中国第一部国籍法的产生》,《八桂侨史》,1992年第 4 期
    73. 袁丁:《光绪初年中荷关于华侨国籍的交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年第 3 期
    74. 张杰:《清代科举制度对满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影响》,《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 4 期
    75. 张永:《从“十八星”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的建国模式转变》,《北京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76. 章慕荣、吴兆章:《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台湾善后述论》,《南京社会科学》,2003 年,第 2 期
    77. 赵云田:《清末川边改革新探》,《中国藏学》,2002 年第 3 期
    78. 赵中孚:《1920-30 年代的东三省的移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 年,第 2 期
    79. 周辉湘:《船山学复苏与近代思想界的擅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5 期
    80. 周南京、梁英明:《略论中国血统主义的历史作用》,《华侨历史》,1986 年,第 4 期
    81. 周晓丽:《直隶义和团首领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82. 朱俊:《徐世昌与东北新政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83. 朱维铮:《重评﹤新学伪经考﹥》,《复旦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 2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