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建构的女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性别是从人类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机制、文化范畴,但是,这种由文化所建构而非生物属性所规定的机制,却成为人们划分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的依据,并且长期以来被叙述为人的本真性、根源性的知识。在现代,当宗教神话解体后,人们开始建构新的性别神话来抵抗现代性带来的断裂与迷茫。事实上,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社会性别认同,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一种文化身份认同,它与种族、国家、民族、阶级等身份的认同交织在一起。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前现代到现代的转换与确立时期,处于东西方文明激烈冲撞之中。现代性给古老中国所带来打击和震惊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断裂和冲突,由此所引发的身份焦虑与不安更加突兀。在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男性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阶层身份都遭遇到了空前的认同危机。这一切危机也必然引发中国人(男性)性别身份认同问题,人们迫切需要重整性别秩序来组织他们所遭遇的充满断裂与动荡的现代生活,借助现代性别神话来解决他们由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诸多现代身份危机与困惑问题。中国男性知识分子对男性自我主体的建构是与对女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对他者女性的设定与想象永远是男性在面临各种人生危机与困惑、建立自我主体的首选途径。
    与传统社会固定不变的性别认同不同,现代社会的性别认同并不是个人特性,它与变动的社会密切相连,所以,现代的性别认同和性别建构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关系中进行多次的重复才能确立。随着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变动、随着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格局中位置的迁移,中国男性知识分子自我期待与实际现状间的差异距离发生变化,他们将这种因想象与实际之间的裂缝和矛盾所导致的焦虑与不安、破碎与断裂转移投射到他者女性身上,因而他们对中国现代女性社会角色与规范的设定与时俱动。通过对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作用的阐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种女性——新女性、底层劳动妇女、妓女、疯女人等的言说,通过女性在家庭亲属结构中的关系和性爱关系的解说,
The gender belongs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e system created by human relationsand social life. However, this system defined by culture rather than consanguinity hasbecome the standard of classifying work division and social characters, and it hasbeen described as the authentic,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human. In modern times,people have established gender fable to resist the modern rupture after the religiousfable has collapsed. The gender is the degree self-identity, as well as the culturalself-identity. It is mixed with the self-identity of race, country, nation and class.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developing with the Chinese social reform andits collision with the western world. The modernization has stronger influence on theancient China than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 caused the more obvious anxiety.During this period, the Chinese male intellectuals have got crisis in their ID of thenation, culture, and class. The crisis had definitely caused the gender IDacknowledgement problem, with an acute need to recognize the gender system torebuild their modern life bothered by rupture and restlessness. They intended to solvethe modern ID crisis and bemusement problem caused by the Chinese modern processwith the help of modern gender fable. The mal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malewriters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and the design and imaginationof “other”----female are always the first approach when the male writers are facingthe life crisis, intending to build their subject.
    Different from the firm gender acknowledgement, the gender acknowledgementof modern society is not the individual feature but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changing society. Therefore, the modern gender acknowledgement and constructioncan not be accomplished once. It has to be repeated many times during different socialcontext and relations to be assured. The male role has changed with the national crisisand political alteration, with the change of national existence crisis, and they shiftedthis contradiction, which is caused by their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to women. Theiridea on women's role and behavior rules has also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y explained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function of different women inChinese society by the expression of women ---modern women, grass root women,prostitutes and mad women, and by the expression of the family relation and sexualrelation. Chinese male intellectuals have assured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newsocial power and culture network, repairing the disabled their subject which has everbeen “castrated” by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political cultur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the sole male literature. Men mastersand manipulates power of defining women. However, women have abandoned thepassive position, getting the power in the image reformation of the male intellectuals.Since then, Chinese women have abandoned the passive position, starting a newapproach to the expression of female. The Chinese modern women's expression andemersion power i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men, so such creation environment resultsin the two sides of the modern women's writing, and the women's self-constructionhas been in a different approach. On one hand, they have to cater for the main streamideology, male desire, join in the great themes of enlightenment, revolution, nation,country, sharing the male writing rights, fighting for their own cultural ID and socialposition;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building up the women's narrative authoritygingerly, not only with the theme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homosexuality, but also the themes of the nation and country to express the femaleexperience, being against the definition of the dominant male world, setting up thefemale ID in culture and society, changing passive position to active position. In thewomen's writing, they break down the mode of man/women or guide/follower,clearing up the passive trend of women. In the narr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women,they started from the body of woman, expressing their real living condition under theoppression of the dominant male world, exploring the hidden positive power,reevaluating the women's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e Chinese society has greatchange in the imagin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he female gender because of theexpression right of the women, their self-rebuilding, correcting the misunderstandinggiven by the male expression. The literature nar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 ofthe gender construction. In this respect,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 gender construction.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f gender into the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 for 2 reasons: 1) Dating back to the historical scene, making a comparativereading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narrative writing, discussing how the genderpolitics, inspecting the diversity and cultural symbol are created. 2)Giving asupple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On one hand, toreevaluate the classic works in the women's point of view, probing the hidden genderpolitics in male writing, analyzing the shift of female resource and the oppression onth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women, focusing on the hidden fury, rebellion,madness, despair;and analyzing how the female authors applied for, criticized,resisted the male authority, setting up their literature authority and consciousness ofsubject;on the other hand, to explore the left and unpopular writing, confirming theirliterature history meaning and value.
引文
[1][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196 页。
    [2]关于西方现代哲学的主体性建立与解构的过程,参见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3][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56-57 页。
    [4][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4 页。
    [5][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293 页。
    [6][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4 页。
    [7][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7 页。
    [8][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194 页。
    [9][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44 页。
    [10][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7-38 页。
    [11][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 149 页。
    [12][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 183 页。
    [13][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3 页。
    [14][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50 页。
    [15][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9 页。
    [16][美]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1 页。
    [17]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0 页。
    [18]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1 页。
    [19]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42 页。
    [20][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 39 页。
    [2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8 页。
    [2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 22 页。
    [23]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88 页。
    [24]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67 页。
    [25]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41 页。
    [26]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 1 期。
    [27]同上。
    [28]张京媛:《前言》,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8 页。
    [29] 露丝·伊丽格瑞:《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从属》,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 227 页。
    [30]同上。
    [31]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载《北京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 期。
    [32] [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195 页。
    [33]刘晓蕾的博士论文《1990 年代中国小说的主体性论纲》。
    [34] [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9 页。
    [35]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74 页。
    [36]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30 页。
    [37][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第 50 页。
    [38]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69 页。
    [39]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63 页。
    [40]胡明:《历史·历史观·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载《文学评论》,2004 年第 4期。
    [4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第 167 页。
    [42]欧阳予倩:《潘金莲·序》,《潘金莲》,上海:新东方书店,1928 年。
    [43]王富仁、柳凤九:《现代历史小说论》,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 4 期。
    [44]姜振昌:《经典作家与中国新文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第273 页。
    [45]同上。
    [46]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古典主义》,载《文艺理论研究》,2004 年第3 期。
    [47]同上。
    [48]同上。
    [49]王卫国等:《中国话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第 156 页。
    [50]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第 3 页。
    [51]许地山:《凶手·编后语》,周靖波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序跋集》(上),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年,第 444 页。
    [52]《现代戏剧家熊佛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年,第 106 页。
    [53]郭沫若:《写在三个叛逆女性之后》,《郭沫若全集》第 1 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年,第 193 页。
    [54]郭沫若:《写在三个叛逆女性之后》,《郭沫若全集》第 1 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年,第 192 页。
    [55]李拓之:《焚书·自序》,《李拓之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第 3 页。
    [56][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第 147 页。
    [57]陈顺馨:《导言之一:女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介入》,陈顺馨、戴锦华编选:《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58]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载《读书》,2002 年第 11 期。
    [5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年,第 27 页。
    [60]罗洪:《鬼影·序》,《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
    [61]茅盾:《茅盾文集》第 5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年,第 591 页。
    [62]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载《读书》,2002 年第 11 期。
    [63]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第 283-284页。
    [64]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载《读书》,2002 年第 11 期。
    [65]陈顺馨:《导言之一:女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介入》,陈顺馨、戴锦华编选:《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16 页。
    [66]同上。
    [67]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第 23 页。
    [68]陈顺馨:《导言之一:女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介入》,陈顺馨、戴锦华编选:《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2 页。
    [69]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第 280 页。
    [70]萧红:《失眠之夜》,《萧红文集》散文诗歌及其它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年,第 197 页。
    [71]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第 285 页。
    [72]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73-74 页。
    [73]桑德拉·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尔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耶鲁大学出版社,1979 年,第 25 页。
    [74]刘慧英:《20 世纪初中国女权启蒙中的救国女子形象》,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 年第 2 期。
    [75]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年,第275 页。
    [76]克内则威克:《情感的民族主义》,陈顺馨、戴锦华编选.:《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143 页。
    [77]陈顺馨:《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载《读书》,1999 年第 3 期。
    [7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年,第 72 页。
    [79]陈顺馨:《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载《读书》,1999 年第 3 期。
    [80]鲁迅:《我的节烈观》,《鲁迅全集》第 1 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第 121 页。
    [81]张爱玲:《余烬录》,《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 59 页。
    [82]萧红:《〈大地女儿〉与〈动乱时代〉》,《萧红文集》散文诗歌及其它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年,第 225 页。
    [83]阿瑞夫·德里克:《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转引自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35 页。
    [8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8 页。
    [8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100 页。
    [86]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70 页。
    [87]张法:《艺海泛舟》,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年,第 147 页。
    [88]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1984 年,第 5 页。
    [8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年,第 443 页。
    [90]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79-80页。
    [91]参见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第 518 页。
    [92]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 页。
    [93]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7 页。
    [94]罗钢、刘象愚:《前言》,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6 页。
    [95]同上。
    [96] 参见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97]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125 页。
    [98]聂绀弩:《萧红选集·序》,《萧红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2 页。
    [99]鲁迅:《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29 页。
    [100]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 72 页。
    [101]水晶:《替张爱玲补妆》,济南:山东画报社,2004 年,第 19 页。
    [102]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4 页。
    [103] 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1 页。
    [104] 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1999 年,第 157 页。
    [105]《女界钟》的作者金一在《女学生入学歌》中为女学生设立的学习楷模是“缇萦、木兰真可儿,班昭我所师。罗兰、若安梦见之,批茶相与期”。载《女子世界》第 1 期,1904 年 1 月。曾经创作《女英雄传奇》的高旭称“若论世界女菩萨,贞德、批茶是一流”。载《政艺通报》3 年 5 号,1904 年 4 月。批茶即创作《黑奴吁天录》的斯托夫人。在 20 世纪初期许多西方的女性英雄豪杰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有选择地介绍到中国,成为男性知识分子对中国女性期待和要求,同时也被一些有志知识女性所仰慕,她们在这些推动人类文明历史的杰出女性身上寄托了她们女性人生理想。广东移风女校的创办人杜清池女士在其诗作中表示:“玛利、批茶著美欧,立身当为彼为俦”。载《女报》9 期,1902 年 12 月。
    [106]李洁非:《城市镜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128 页。
    [107]1923 年女作家陈学昭在上海《时报》发表了《我所理想的新女性》,1926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在北京创办了《新女性》杂志,周作人、鲁迅、叶圣陶都在该刊上发表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茅盾在《从〈娜拉〉说起》一文中也曾描述《娜拉》与新女性之间的关系,“《娜拉》被介绍过来以前,《新青年》已经谈到妇女运动,但是《娜拉》译本随《易卜生专号》风行以后,中国社会上才出现了新女性。妇女运动从此不再是纸面上一个名词。”载《茅盾全集》第 16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40 页。
    [108]倪婷婷:《“非孝”与“五四”作家道德情感的困境》,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 5 期。
    [109] [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 2 页。
    [110]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第 245 页。
    [111][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52 页。
    [112]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第 264 页。
    [113]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334 页。
    [114]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126 页。
    [115]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126 页。
    [116]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43 页。
    [117] 李玲:《易性想象与男性立场——茅盾前期小说中的性别意识分析》,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 年夏之卷。
    [118]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335-339 页。
    [119]蒋光慈:《异邦与异国》,《蒋光慈文集》第 2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年,第 456 页。
    [120] 茅盾:《写在〈蚀〉的新版的后面》,《茅盾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903 页。
    [121]巴金.:《灭亡·序》,《巴金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22]李玲:《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9 期。
    [12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42 页。
    [124]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4 页。
    [125]杨刚:《日记拾遗》,《中国新文学大系》第 5 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 790 页。
    [126] 杨刚:《日记拾遗》,《中国新文学大系》第 5 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 880 页。
    [127]白薇:《悲剧生涯·序》,《白薇作品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13 页。
    [128]白薇:《悲剧生涯·序》,《白薇作品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18 页。
    [129]王德威: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Dun ,LaoShe, ShenCongwen. 转引自梁敏儿:《零度描写与自然主义》,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 5 期。
    [130]丁玲:《“三八”节有感》,《丁玲全集》第 4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62 页。
    [131][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 3 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232 页。
    [132]茅盾:《茅盾文集》第 5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年,第 592 页。
    [133]盛英主编:《20 世纪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405页。
    [134] 茅盾:《茅盾文集》第 5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年,第 592 页。
    [135]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592 页。
    [136]陈永国、汪安民:《译者前言:民主与性》,[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 2 页。
    [137]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年,第 9 页。
    [138]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3 年,第 213页。
    [139]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4 页。
    [140]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5 页。
    [141]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74-84 页。
    [142]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第 22 页。
    [14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15 页。
    [14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75 页。
    [145]郁达夫:《 郁达夫文集》第 1 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第 308 页。
    [146]同上。
    [147]白薇:《对苦难的精神超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第 276 页。
    [148]在现实生活中,郁达夫与现代知识女性王映霞的紧张关系也透露了他由于自身的脆弱和不自信而产生的对城市知识女性的恐惧。在 1927 年 2 月 9 日、11日的日记中,当郁达夫与王映霞发生矛盾之时,郁达夫写道:“啊啊,女人终究是下等动物,她们只晓得要金钱,要虚空的荣誉,我以后想和异性断绝交际了。”“今晚上打算再出去大醉一场,就从此断绝了烟,断绝了酒,断绝了如蛇如蝎的妇人们。”(《穷冬日记》,见《郁达夫全集》第 12 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年,第 102 页、107 页。)
    [149]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 4 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第 93 页。
    [150]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 2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134-135页。
    [151]郁达夫:《 郁达夫文集》第 1 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第 53 页。
    [152][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216 页。
    [153][美]凯瑟琳·巴里:《被奴役的性》,晓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0年,第 36 页。
    [154]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第 206-207页。
    [155]格非:《〈柏子〉与假定性叙事》,载《清华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
    [156][美]艾美兰:《竞争的话语》,罗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5 年,第 86 页。
    [157][美]艾美兰:《竞争的话语》,罗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5 年,第87 页。
    [158] 格非:《〈柏子〉与假定性叙事》,载《清华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
    [159]裴春芳:《同质因素的“反复”》,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 年第2 期。
    [160]同上。
    [16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北京:三联书店,1986 年,第 234 页。
    [162][美]李欧:《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81 页。
    [163] 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23 页。
    [164]李蓉:《苦难与愉悦的双重叙事话语》,载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年 10 月)。
    [165]王春林、王晓俞:《〈月牙儿〉:女性叙事话语与中国文人心态的曲折表达》,载《文艺理论研究》,1996 年第 3 期。
    [166] 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22 页。
    [167]丁玲:《丁玲文集》第 3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96页。
    [168]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160页。
    [169][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166 页。
    [170][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180 页。
    [171] 张爱玲:《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408 页。
    [172]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74 页。
    [173]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121 页。
    [174]丁玲:《丁玲文集》第 3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8-29页。
    [175][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202 页。
    [176][美]凯瑟琳·巴里:《被奴役的性》,晓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0年,第 29-30 页。
    [177]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 2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47页。
    [178][美]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25 页。
    [179]汪民安:《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载《外国文学》,2002 年第 3期。
    [180][法]拉康:《拉康选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1 年,第 66 页。
    [181][法]拉康:《拉康选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1 年,第 295 页。
    [182]章太炎:《1906 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讲话》,载《民报》,1906 年 8月 6 日。
    [183]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53页。
    [184]刘燕、刘晓:《分裂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与疯女人》,载《妇女研究论丛》,2004 年第 4 期。
    [185]转引自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68 页。
    [186]Iris Yong, “Throwing Like a Girl: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y,and Spatiality”,Human Studies 3,1980。
    [187]凌叔华:《花之寺 女人 小哥儿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年,第191 页。
    [188]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190 页。
    [189][美]波利·扬—艾卓森:《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49 页。
    [190]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86 页。
    [191] [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德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年,第 23 页。.
    [192]李扬:《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
    [193]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 419 页。
    [194]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78页。
    [195]桑德拉·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尔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耶鲁大学出版社,1979 年,第 85 页。
    [196][法]罗兰·巴特:《一个结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 222 页。
    [197][美]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6 页。
    [198] 张爱玲:《私语》,《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110 页。
    [199] 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 71 页。
    [200]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423 页。
    [201] 姚玳玫在《张爱玲小说悖论现象研究》中指出曹七巧的疯狂“不仅一再揭示原欲对人的折磨、支配与惩罚,更着意于把七巧摆在旧中国家庭关系‘被食、自食与食人'的循环链条中来考察,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代代相袭的‘吞食'行为的残酷性。”林幸谦在《荒野中的主体》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此种鲁迅所重视的‘食人'文化,从女性压抑视角而言,其实正是宗法父权黑暗面以及男性正统身体在文化上的表现形式。”王德威在《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文中说:“鲁迅的 《狂人日记》以次,曹七巧大概是中国现代小说最著名的‘女'狂人形象了。礼教吃人的控诉在女性身上演出,尤其令人触目惊心。”邵迎建在《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一书中说道:“《金锁记》是承继了《狂人日记》的血脉,融合着从‘虚空'到‘梦魇'中活过来的女性的血而书写的文本。《金锁记》可以作为《狂人日记》的续篇,不,作为姐妹篇阅读。张爱玲采用鲁迅曾经用过的解读《资治通鉴》的字缝的方法,深入到鲁迅文本的缝隙,并以《狂人日记》中的盲点——男女差异,以及女性·母亲的内在差异为媒介,将在权力的绵密网络中抵抗着的女性日常生活的斗争以‘疯女人'的形象呈现,讲述了在‘家族制度'的机制和矢量中,阶级、性别、世代的桥梁——母亲为什么、何时、怎样由被害者变成加害者,权力交替是如何完成的。”
    [202] [美]波利·扬—艾卓森:《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69 页。
    [203][美]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19 页。
    [20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年,第 228 页。
    [205]熊秉贞:《明清家庭中的母子关系》,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 年,第 540 页。
    [206]郑树森:《读罗洪小说札记》,《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1990 年,第 306 页。
    [207]熊秉贞:《明清家庭中的母子关系》,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 年,第 504 页。
    [208]王宇:《男性文本:女性主义不该忘却的话语场地》,载《文艺评论》,2003年第 2 期。
    [209]巴金:《关于寒夜》,《寒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210]沈睿:《她者的目光》,荒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第 372 页。
    [21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55 页。
    [21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 年,第 477 页。
    [213]赵超构:《延安一月》,《延安的新女性》,上海:上海书店,1992 年,第 171-174页。
    [214]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6 页。
    [215][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53 页。
    [216]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6 页。
    [217]伊丽格瑞认为男权中心主义对母亲负债,男性在认同、从属男人世界的时候,在身体、生命、养育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对母亲负债,但是,他们不仅没有意识或者有意遗忘这种负债,甚至利用宗教、神话、哲学等来掩盖、拒绝负债的事实。
    [218]熊秉贞:《明清家庭中的母子关系》,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 年,第 541 页。
    [219][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52 页。
    [220]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6 页。
    [221]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5-196 页。
    [22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63 页。
    [223][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52-153 页。
    [224]Grosz.Elizabeth. Sexual Subversion: Three French Feminist. Sydney: Allen & Unwin.1989。
    [225]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 年,第175-176 页。
    [226]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 50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44 页。
    [227]胡锦媛:《母亲,你在何方?》,杨泽编:《阅读张爱玲》,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58 页。
    [228]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48 页。
    [229][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51 页。
    [230]西蒙·波伏瓦:《女人——第二性》,桑德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年,第 205 页。
    [23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43 页。
    [232]王德威:《做母亲,也要做女人》,《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 年,第 322 页。
    [233]林幸谦:《荒野中女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67 页。
    [234]张念:《身体政治与女性公民》,载《天涯》,2004 年第 1 期。
    [235]张爱玲:《谈跳舞》,《张爱玲文集》第 4 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 163 页。
    [236]平路《伤逝的周期——张爱玲作品与经验的母女关系》一文出入张爱玲的真实经验与她的小说情节之间,追寻张爱玲的母女关系与她的写作之间联系,认为母女关系的是张爱玲创作的动力。
    [237]转引自平路:《伤逝的周期——张爱玲作品与经验的母女关系》, 杨泽编:《阅读张爱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37 页。
    [238]张爱玲:《对照记》,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年,第 6 页。
    [239][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61 页。
    [240]关露:《新旧时代》,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年,第 27 页。
    [241]埃莱娜·西苏:《美杜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6 页。
    [242]丁玲:《我的中学生活的片断——给孙女的信》,《丁玲全集》.第 5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328 页。
    [24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年,第386 页。
    [244]王春林、王晓俞:《〈月牙儿〉:女性叙事话语与中国文人心态的曲折表达》,载《文艺理论研究》,1996 年第 3 期。
    [245] [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61 页。
    [246]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03 页。
    [247]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34 页。
    [248]邦妮·齐莫尔曼:《女性同性爱女权主义文学批评面面观》,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31-32 页。
    [249]萨多克等:《性文化探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年,第 98 页。
    [250]朱狄斯·巴特勒:《模仿与性别反抗》,赵英男译,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神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242 页。
    [251]同上。
    [25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3 页。
    [253]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227 页。
    [254] 1933 年 11 月 24 日《现象报》刊登的《自梳女之怪举动:不容腻友寻新,特纠集同人欧故知》,1935 年 9 月 15 日《粤风》杂志发表的《顺德妇女生活》都记录了广东一些缫丝厂女工中间发生的同性之恋。参考李宁利《自梳女的“婚嫁”象征》,载《民族研究》,2004 年第 1 期。
    [255] 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0 页。
    [256] 《新文化》第 6 期(1927 年 9 月)刊登谢瑟翻译的霭理斯的《女学生的同性恋》;潘光旦的《中国文献中同性恋举例》(收于 1934 年其翻译的霭理斯著的《性心理学》;1924 年在《妇女杂志》10 卷 11 号潘光旦发表了《冯小青考》,分 析冯女的自恋倾向。参考彭小妍《‘性博士'张竞生与五四的色欲小说》,见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164 页。
    [257]乐砾:《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69 页。
    [258]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36 页。
    [259]石评梅:《石评梅文集》,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 年,第 76-77页。
    [260]谢冰莹:《谢冰莹文集》(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第 87 页。
    [261]庐隐:《庐隐小说全集》,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 年,第 676 页。
    [262] 丁玲将女性情谊的破裂归结于男性的侵入,她早期的作品反复书写男性介入对女性情谊的破坏,在《菲女士日记》中直接将夺走菲女友的男性称为“苍白脸色的情人”,认为蕴姊是受了《牡丹》一类旧才子佳人小说、戏剧的毒害。菲日记是菲写给蕴姊看的私人日记,《菲女士日记》可以读作是丁玲悼念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已经逝去的王剑虹之间友谊的伤逝之作,她转折时期的作品《韦护》也可以读作是对王剑虹“苍白脸色的情人”的隐讳批评谴责之作。在《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中丁玲指出她的这部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为原型的作品的写作目的,“我要写出剑虹对他的挚爱。但怎样结局呢?真的事实是无法写的,也不能以她一死了事。所以在结局时我写她振作起来。”由此可见,与王剑虹的友谊对丁玲的重要,而它的逝去对丁玲的伤害,它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写作来疗伤。
    [263]丁玲:《暑假中》,《丁玲全集》第 1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83 页。
    [264]庐隐:《海滨故人 归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85-86 页。
    [265]白先勇:《第六只手指》,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年,第 88 页。
    [266] 丁玲:《岁暮》,《丁玲全集》第 1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17 页。
    [267] 丁玲:《岁暮》,《丁玲全集》第 1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20 页。
    [268]陈染:《超性别意识和我的创作》,载《钟山》,1994 年第 2 期。
    [269] 邦妮·齐莫尔曼:《女性同性爱女权主义文学批评面面观》,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39-40 页。
    [270] 邦妮·齐莫尔曼:《女性同性爱女权主义文学批评面面观》,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43 页。
    [271][美]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3 页。
    [272]同上。
    [273] 郁达夫:《郁达夫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612 页。
    [274]茅盾:《子夜》,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 年,第 348 页。
    [275] 郁达夫:《郁达夫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696 页。
    [276]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133 页。
    [277]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235 页。
    [278] 邦妮·齐莫尔曼:《女性同性爱女权主义文学批评面面观》,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年,第 4-5 页。
    [279]李银河:《译者前言:关于酷儿理论》,葛尔·罗宾等:《酷儿理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年,第 12 页。
    [280] 露丝·伊丽格瑞:《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从属》,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226 页。
    [281]张京媛:《前言》,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5 页。
    [282][美]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19 页。
    [283]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第 450 页。
    [284]琼·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的一个有用范畴》,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 年,第 156 页。
    [285]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 年第 1 期。
    [286] 露丝·伊丽格瑞:《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从属》,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226 页。 ,
    1、[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
    4、[美]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高彦颐:《闺塾师:明代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美]艾梅兰:《竞争的话语》,罗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7、[美]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8、[美]凯瑟琳·巴里:《被奴役的性》,晓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0 年。
    9、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
    10、[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1、[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年。
    1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14、[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5、[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6、[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7、[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德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年。
    18、[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
    19、[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20、[美]马里·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1、[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3、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5、[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2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7、[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28、[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29、[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法]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31、陈顺馨、戴锦华编选:《 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
    32、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33、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 年。
    34、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神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5、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
    36、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37、葛尔·罗宾等:《酷儿理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年。
    38、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39、肖魏:《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年。
    40、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
    41、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
    43、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
    43、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4、林幸谦:《女性主体的祭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5、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6、杨泽编:《阅读张爱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7、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北京:华侨出版社,2003 年。
    48、邵迎建:《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49、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50、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1、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52、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3、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 年。
    54、李小江等主编:《主流与边缘》,北京:三联书店,1994 年。
    5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57、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58、姚玳玫:《想像女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59、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60、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61、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 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
    63、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4、陈志红:《反抗与困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年。
    65、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6、荒林主编:《两性视野》,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67、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年。
    68、白薇:《对苦难的精神超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
    69、王绯:《空前之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70、宋素凤:《多重自我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1、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72、王吉鹏、马琳、赵欣编著:《百年中国女性批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73、乐砾:《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74、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年。
    7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76、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年。
    7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年。
    78、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9、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80、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年。
    81、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2、邹恬、许志英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年。
    83、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