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园的香火传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的背景下,“客家”是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人既属于汉民族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又以其独特的民俗、民风以及历史生成、迁徙、演变过程区别于汉民族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少数民族。从众多客学研究资料来看,引起研究者们兴趣的主要集中在以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几个学科视角下的史料挖掘与阐释,因此“客家”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着相异的内涵。然而,作为历史上生存型移民的客家人在结束了长久漂泊不定的游走后,他们的文化仍旧能以其内在巨大的张力立足于现代社会,这是令人惊讶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就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这也就是广义教育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与体现。所以,关注客家人的教育能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同时给我们以机会,从“文化”的视野出发关照教育。尤其在以学校教育为主流认同的现代社会,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教育是何等的自在和鲜活。
     本研究主要以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为支撑,从文化的角度揭示在客家文化背景下早期教育的特点。研究选取了广西博白县宁潭镇下属的一个单一姓氏的客家村落——王居园为实地考察的对象,以此为个案研究王居园早期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特征、客家文化及当地机构教育对其的影响等。本研究在具体的实地考察中,搜集了众多文献、访谈、传说、故事,并以日记的方式保留了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论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来展现王居园早期教育的形态,归纳其中的特质,进而挖掘资料背后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归纳王居园早期教育的形态:其一,客家村落背景下的早期教育;其二,宗族认同自觉下的早期教育;其三,“祠堂—田野”式的早期教育;其四,薄弱的机构教育。在前三个视角中包含了早期教育在文化背景与具体生活环境两个方面的形态表现,第四个视角基于主流文化与客家文化之间的交融而对其早期教育现状进行探讨。论文重点分析了文化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方式给王居园客家文化带去的变迁。
     影响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王居园中客家文化以及文化的变迁造就了其早期教育最基本的文化背景。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其早期教育进行文化透视:第一,客家文化的变迁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即客家文化在历史性的嬗变中建构了早期教育的选择,早期教育在“主—客”文化间的调适中推动着客家文化自身的陶炼;第二,以客家文化生活为早期教育的主要形态,即客家文化传承构建了早期教育的显著特征,村落生活影响了当地人对早期教育的选择;第三,主流文化中的机构教育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即机构教育打破了当地非机构教育的单纯格局,它改变了当地早期教育的观念,机构教育强化了小学教育的功能却淡化了幼儿园教育的优势。
     作者认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客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变迁,王居园的早期教育也会从自在的状态逐渐融入到规范的教育体系当中,同时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接纳更多的教育选择。机构教育的质量在当地将继续其纵深方向的推进,且更多的儿童会接受到这类教育。客家文化在教育的推动下仍将继续以其自身强大的更新能力向前发展。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in China,Hakka is a peculiar colony.Though they are a part of the Han nationality, they are famous by their special folk-custom,folkway,history,migration and evolvement. In the numerous thesis of Hakka, what have made people interesting most is to find and expla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is colony in those fields: folklore, anthropology, history,etc.Hense, different studing has given us different connotation about Hakka. However, what surprised us is that Hakka still establish in the mordern society by its paticuliar culture after a long time migration. In this process, the Hakka culture is a belt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now. And this is the abroad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expressing in the life.S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akka education will make us understand the paticularity of its culture, which will give us an opporunity to explain education from culture.And it told us that education under the succession of culture is how importan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at schooling is the maintream in the mordern soceity Especially.
     This thesis takes the function school’s theory of anthropology as the basis to open out the paticularity of Hakka early educantion from culture’s view.The researching takes the WANGJUYUAN village,which locate in the NINGTAN of BOBAI county,as a case to research their educational value,matter,method,particularity, Hakka culture and local early schooling,etc.The field work has help this thesis collecting a lot of literature,interview data,legend,story.And the field work dailry keep the individual feeling and thinking.This paper holds numerous of those data which show us the WANGJUYUAN early education’s modality.Analyzing,explaining and discussing these data will give us the paticularity,meaning,and value of WANGJUYUAN early stage education.
     This thesis conclude WANGJUYUAN early stage education as four aspects:early stage educ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Hakka village;the education of Hakka culture self-identification;“clan hall-field”early stage education;unsubstantial schooling.The three of fore includ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early stage education in culture and habitation,the forth discussed the intercommunion between mainstream culture and Hakka culture.The research focus on the influence between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ced education.In WANGJUYUAN,the Hakka cultur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gave the early stage education a basis of background.Fristly,the tranformation of Hakka culture influence the early eduction choices and itself’s advancement.Secondly,the Hakka culture and village condition have decide particularity and environment of WANGJUYUAN early stage education.Thirdly,the schooling change the local early stage education value not in kindergarten but in primary school.
     The researcher consider that the core of Hakka culture is steady.But as the tranformation of Hakka cult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WANGJUYUAN early stage education will come to the canonical system of education from natural condition.And the local children will have more choices to accept the schooling which will develope deeply.The Hakka culture will continue its tranformation by educational advance.
引文
1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0.
    2 费孝通.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7
    3 (美)乔治·E·马尔库塞,米开尔·M·J 费彻尔著,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判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4.见: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文化场视阈下教师发展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4 曾祥委.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3.
    5 根据 1989 年 11 月 20 日第 44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18 岁以下的任何人均为儿童。但本研究的对象针对的是早期的儿童教育,因此将大致范围划定在当地儿童入学前后,即八岁。
     6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68.
    
    7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的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13.
    8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的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22.
    9这个结论由是罗香林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证明得出的。
    10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的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27.
    11 赖龙扬. 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12 赖龙扬. 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13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2(2):73—76.
    14 安国楼.客家人的家族教育[J].寻根,2003,6:122—126.
    15 林开彬,农柳凤,黎琳,黄玉玲,周冬梅,冯光裕. 近代桂东南地区客家教育探析——以广西陆川乌石镇为例[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23—28.
    16 周雪香.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以三江流域为考察中心[J].厦门大学学报,2004,6:56—62.
    17 林夏竹.永定土楼的教育文化意义[J].华夏文化,2005,3:46—48.
    18 叶少玲.客家教育与云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3(3):19—22.
    19 曾祥委认为:“客”是历史学的概念,指人们在迁移运动中获得的一种身份。而“客家”是民族学的概念,是作为客家学研究的特定族群,一般具有六个特征。即以客方言为母语;强调祖先来自中原,有纯正的汉族血统;服膺中原文化并以正统的继承者自居;有迥别于周边族群的独特风俗习惯;以闽、粤、赣三边地区为基本居住地,而逐渐向外扩张;有名曲的客家族群认同意识。(曾祥委:田野视家—客家文化与民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第 1—3 页)
    20曾祥委.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67—268.
    21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60—264.
    22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89—292.
    
    23 陈华伟.一个客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变迁——以连城培田为个案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3.
    24 陈谟志,黄征旺.博白客家源流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1999,1:79—83.
    25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13.
    26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15—32.
    27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24.
    28 王东.客家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37—144.转引自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1.
    29 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3—14.
    30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1.
    31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8.
    32熊守清.略论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及其特点[A].见:钟文典.广西客家研究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
    33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25—32.
    34 徐杰舜.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和风俗文化[A].见:钟文典.广西客家研究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
    
    35 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1—52.
    36 熊昭明.客家人的壮化[A].见:钟文典.广西客家研究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7—358.
    
    37 莫祖杰.莫氏祖谱(柯木族),祖杰手抄本.
    38 莫书有.传统与转型:村落宗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39莫祖杰.莫氏祖谱(柯木族),祖杰手抄本.
    40莫祖杰.莫氏祖谱(柯木族),祖杰手抄本.
     41 莫祖杰.莫氏祖谱(柯木族),莫祖杰手抄本.
     42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的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91—94.
    43 吕梁.对桂南客家话的几点考证[A].见钟文典:广西客家研究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0.
     44 黄玉钊.梅州客家风俗[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转引自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12 到 20 世纪客家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2.
    
    45 纯客县(市)是指当地客家人占据总人口 95%以上的,则视为纯客县(市).
    46 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13—115.
    
    47 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48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49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50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51 博白县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52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53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54 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78.
    
    55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 北京:希山书行,中华民国 22 年 11 月:174—175.
     57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5.
     58 周汝昌.中国文化思想——三才主义[A].见: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 [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43.
    
    59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7—28.
    60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75.
    
    61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0.
    62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4.
     63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30-31.
     64 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何晓夏,高奇编.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68.
    [1] 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的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研究——12-20 世纪客家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4]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 北京:希山书行,中华民国 22 年 11 月.
    [5] 钟文典.广西客家研究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曾祥委.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 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 王东.客家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 王建周.广西客家研究综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钟文典.广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 董励.客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 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3] 丘桓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4] 罗勇,林晓平,钟俊昆.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5] 王东.那方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 陈晓锦.广西玉林市客家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 17[]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8] [英]马凌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9]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0]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1] [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2] 王铭铭.漂泊的洞察[M].上海:三联书店,2003.
    [23] 李银河. 生育与村落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4]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5] 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6]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7]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8] 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9]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0] [美]马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李姚军译.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1]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2] [美]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3]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3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5] 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何晓夏,高奇.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6] 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7] 王铭铭.心与物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 [美]M.E.斯皮罗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9]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0] 宋光宇.蛮荒的访客——马凌诺夫斯基[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41]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2] 王铭铭.王铭铭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 严奇岩.族群性与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赖龙扬. 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3] 陈华伟.一个客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变迁——以连城培田为个案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3.
    [4]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5]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文化场视阈下教师发展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6]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7] 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8]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3.
    [9] 谢菲.博白客家人生礼俗饮食食俗的调查与研究——以龙潭镇大安村为个案[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10] 李丽云.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1] 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以云南纳西族的“2、8”节为例[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6.
    [12] [韩]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巴底乡齐鲁村校教育目的的个案解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3] 江克英.福州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早期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4] 莫书有.传统与转型:村落宗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15]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16] 李小燕.客家祠堂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2003(4).
    [17] 安国楼.客家人的家族教育[J].寻根,2003,(6).
    [18] 周雪香.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以三江流域为考察中心[J].厦门大学学报,2004.
    [19] 林夏竹.永定土楼的教育文化意义[J].华夏文化,2005,(3).
    [20] 叶少玲.客家教育与云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1] 陈谟志,黄征旺.博白客家源流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1999,(1).
    [22] 赖龙扬.客家文化的教育生态价值初探[J].龙岩师专学报,2003,21(2).
    [23] 古晓君.从客家熟语看客家教育传统[J].嘉应学院学报,2007,25(5).
    [24]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4).
    [25] 杨虹.从社会民俗看广东客家人的教育观[J].广州大学学报,2002,1(2).
    [26] 罗维新.浅谈对客家后代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1).
    [27] 谢敏华,吴雯.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
    [28] 肖君.粤东客家人的教育情结[J].南粤寻踪,2006(7).
    [29] 刘大可.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A].见: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4.
    [30] 杨洪彬.正式“耕读”式小学[J].工作手记,2006,4.
    [31] 林开彬,农柳凤,黎琳,黄玉玲,周冬梅,冯光裕. 近代桂东南地区客家教育探析——以广西陆川乌石镇为例[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 博白县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 博白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教育志[M].博白:1999.
    [3] 莫祖杰.莫氏祖谱(柯木族),祖杰手抄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