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祠堂与适应型宗族:宗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江西省泰和县三个乡镇、93个祠堂进行实地考察,获得调查问卷共98份,其中有效问卷共91份,后将问卷录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本文以祠堂为切入点,探索在现代社会,以祠堂为主要特征的宗族呈现的是一种什么状态,而通过对宗族祠堂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变迁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笔者初步得出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祠堂已经不同于传统宗祠,它出现了显著的内外结构以及管理规则的简化和功能世俗化的特点,如祠堂内外许多装饰、格局和以往相比相对简化,祭祀也不再像传统时代那样隆重而繁琐,而许多新的具有显著现代特征的功能如阅览室、休闲活动室等等也开始出现在祠堂中。同时,从祠堂重修的过程中成立的理事会、委员会等组织化程度和权力结构等等方面也可以看出,祠堂的话事人已由过去的族长或长老们转变成为族中相对年轻且头脑灵活的中年人身上,长老们在理事会中并无多大实权,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礼貌性仪式性的存在。祠堂作为宗族最重要的标志,其改变必然体现或代表宗族的改变。从祠堂的这些改变进一步说明在现代社会,宗族没有固步自封,已经不完全是陈腐、封闭、落后的代表,它正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并随着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改进自身推陈出新,现在正在以一种更为开放和富有活力的方式存在着。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而论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族为了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契合,便在自发或不自发地吸纳现代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的情况下形成了世俗化祠堂和适应型宗族,从而得到了新的发展,而从祠堂在重修过程中并未受到任何来自官方机构的阻力也可以看出,显然对于世俗化祠堂与适应型宗族国家采取的是一种的观察下的放任的态度,以一种类似开明家长式的姿态默认并监督着宗族的发展。这也从侧面说明传统宗族发展到现代社会并没有僵化或过时,它以适应型宗族的形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了自己的新的定位和立足点,从而具备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This article is tak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chose 93 ancestral temples of three towns in TaiHe of JiangXi Province, attain 98 questionnaires among which there are 91 usable ones, then input the data into SPSS software, and start to expou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is article is taking ancestral templ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ry to explore that during the modern world, what’s the condition of the clan whose main feature is ancestral temple. By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ancestral templ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n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result through SPSS ,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made: as the time developed, the modern ancestral temple is very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it shows significant changes which are the simplify of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rules, the secularization of its functions, for example, the decoration and layou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ncestral temple is comparatively simplified when compares to the past, the consecration is not as ceremonious or palaver as the traditional times, many new modern-like functions such as reading room, activity room and so on appear in the ancestral temples. Meanwhile, from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power of the committees establish in the process of rebuilding the ancestral temples, we can see that the men in charge of the ancestral temples has been changed from the presbyters of the past to the comparatively young and active-brained middle-aged. The presbyters in the committee don’t have much real power, their existence is more mannerly and ceremonial to a great extent. As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paternal clan, the change of ancestral temple will definitely result or demonstrate the change of the clan itself. This change further shows that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clan did not confine itself to its own circles, it was not completely the symbolization of the staleness, confine or oldness. It is positively adapting itself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following the step of the time, improving itself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now existing in a more open and vigorous way. Based on that, the author then expoun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 in order to correspond to the modern society more effectively, clan absorbed the modern thinking patterns and culture feature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became the secularized ancestral temple and adaptive clan, consequently get new development. And as the ancestral temple did not get any repulse from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building, we can see that the government is showing an attitude as observingly indulgence towards the secularized ancestral temple and adaptive clan. It acquiescing and monit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ternal clan as sort of a open-minded patriarch. It shows from a side view that as it comes to the current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clan did no rigid or get old-fashioned, it appeared as adaptive paternal clan and found its new location in the new time background, therefore possess a new life and vitality.
引文
1冯尔康、常建华:《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2冯尔康、常建华:《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3 Gabriel Almond、Bingham Powell:《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4肖阳:“建筑的灵魂生活的盒子”《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31日,第AT01版
    5贺卫方:“建筑的政治学”,《南方周末》,2008年05月14日
    6即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李白云、任永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7即The Edifice Complex,直译为《宏大建筑情结》,王晓刚、张秀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5月
    8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9杜靖:“祠堂重建的背后——山东闵村闵子祠重建考察记”,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191页
    10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11周建新:“当代宗族组织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K城钟姓客家宗族为中心的人类学研究”,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53—62页
    12转引自:徐茂明:“传统家族组织中的伦理精神”,《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3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9页
    14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5页
    15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页
    16袁方成、李俊鹏:“式微抑或复兴?:胶东疆村治理中的宗族变迁”,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163页
    17林星:“现代化进程中闽南宗族的变迁——以晋江市庄氏宗族为例”,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1645
    [1]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刘爱玉:《SPSS基础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 [美]拉斯韦尔:《政治学:谁的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7]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8]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托马斯·索尔森:《政治学说史:上卷》,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冯尔康、常建华:《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0]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 [美]Gabriel Almond、Bingham Powell:《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2]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14]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 [美]许烺光:《家族·种姓·俱乐部》,黄光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6]肖唐镖:《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17 ]肖唐镖:《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8] [美]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9]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县农村宗族形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沪宁:《中国的村落家族文化:状况与前景》
    [26] [日]井上徹:《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钱杭译,上?荷虾J榈瓿霭嫔纾?008年版。
    [27]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8]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9页
    [30] [英]迪耶·萨迪奇:《权力与建筑》,王晓刚、张秀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31] [英]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李白云、任永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赵华富:“徽州宗族祠堂三论”,《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4月刊。
    [2]王沪宁:“中国的村落家族文化:状况与前景”,《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1期。
    [3]戴利朝:“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及其嬗变——以20世纪下半叶江西为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37卷第2期。
    [4]曾国华:“宗族组织与乡村权力结构——赣南喝粤东两个村镇个案的研究”,《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第30卷。
    [5]黄青仟:“亲属与远近之间——桂林恭城瑶族宗族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由林鹏:“明清辽宁地区纪念性祠堂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7]鲁渊:“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以粤东梅州张氏宗族为重点考察”,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8]李文放:“广西贺州客家人祖先崇拜”,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余东林:“当前湖北农村宗族活动的比较研究——以浠水县的孔氏宗族喝汤氏宗族为例”,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蒋国河:“当代农村族谱研究: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1]郑珊珊:“村庙、祠堂与祭祀仪式——广东开平泮村三王祭祀文化空间个案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池晗:“从符号学视角探寻廉村陈氏支祠装饰图案的观察模式”,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张先刚:“族谱、墓地与祠堂——明清时期山东栖霞宗族变迁”,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张庆宁:“族聚族散——宁夏盐池县宗族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5]冯颀军:“中国传统建筑意境空间构成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朱静辉:“再造“场域”:村落公共场所变迁视角下的村庄认同与整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以山东昌邑地区小章竹马为核心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8]匡仁玉:“泰和的宗族与区域社会——以桃源萧氏为例”,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9]焦国伟:“村庄治理:宗族、博弈与秩序——山东马村个案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0]秦勃:“村落视野中均势宗族间的零和博弈及其对策研究——以桂阳县龙渡村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1]张善斌:“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22]唐力行:“朴元镐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3]张举:“国家喝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宗族文化”,《兰州学刊》,2002年第3期
    [24]刘淼:“传统农村社会的宗子法与祠堂祭祀制度——兼论徽州农村宗族的整合”,《中国农史》,2002年第21卷第3期。
    [25]李俊鹏:“村落社区中的宗族与派系——胶东疆村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6]周钰:“当代宗族修谱现象研究——以闽西地区为中心”,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7]余丰:“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西客家桂龙乡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8]莫书有:“传统与转型:村落宗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以广西博白县宁潭镇莫氏宗族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9]谭件国:“近代湖南宗族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0]温春香:“风水与村落宗族社会——赣南三僚村个案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1]刘宜君:“当前农村宗族活动探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4月第22卷第2期
    [32]钟广宏:“村治变迁中的宗族命运——以普宁南阳山区的四个村庄为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26卷第1期。
    [33]张东波:“村治过程中的家族”,《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4]张国清:“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难题与范式转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5]胡述宝:“21世纪中国农村宗族势力的走向及政策选择”,《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月第18卷第5期。
    [36]孟芳:“瓦解与重建——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对农村宗族的影响”,《船山学刊》,2004年第4期。
    [37]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