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国新自由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着手,阐释了美国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和兴起的背景、原因。论述了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实质,即是为谋求金融资产阶级的最大利益服务的;也是为美国霸权服务的意识形态;它最根本就是为美国进行经济侵略,进行政治颠覆的新式工具。形象地说,它就是一剂以经济为包装的毒药。美国人的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成为听命于美的附庸国;使发展中国家重新沦为美国的新殖民地,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文章还剖析了造成拉美地区、俄罗斯及亚洲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社会和政治危机的影响与恶果的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具体原理和机制。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的推行,同样对我国也造成了一定危害和影响。通过分析美新自由主义政策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真正目的和实质。本文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要世人警惕美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另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世界要发展,更要根据各国国情多样的发展,而不是在美国治理下的划一的发展。随着各国实力的增强,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新自由主义作用和影响会日渐式微。
By the position, viewpoints and method of Marxism, beginning with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origin of Neo-liberalism,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 of which U.S. Neo-liberalism came into being. Namely,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Neo-liberalism serves for maximum interest of financial bourgeois as a kind of ideology for establishing 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Essentially, it is a new tool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purpose of economic aggression and political overthrow. That is to say, it is a kind poison wrapped with economy. The scheme of United States’promoting Neo-liberalism is to transfer socialist countries into capitalist countries and to make the former become dependent count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urn off to colonies again so as to seize world hegemony.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occurrences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currency crisis and debt crisis which lead thorough social and political crisis in Latin America, Russia and Asian countries resulting from promotion of Neo-liberalism. The spreading of Neo-liberalism policies in China has also caused damag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in some extent.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eo-liberal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real purpose and essence of US’s promoting of Neo-liberalism in the world. On the one hand, we shall watch out for harmfulness of Neo-liberalism, on the other hand, we shall realize though the world needs development, but it shall be development in various forms according to it’s situation , not only a single mode under American’s administration. Along with strength growth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strength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decline relatively, therefore,effect of Neo-liberalism will be weak and weak gradually.
引文
[1] 哈耶克:《自由宪章》,第 75-76 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2] 布坎南:《财产与自由》,第 50 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第 436-437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5 月
    [4] [美]诺姆·乔姆斯基,徐海铭等译:《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第 5 页,江苏人们出版社,2000 年 8 月版
    [5] 何秉孟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第 8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版
    [6]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第 1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年
    [7] 李其庆主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第 31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8] [美]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 年版
    [9]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夏业良译:《全球化及其不满》第 52 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 3 月
    [10]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喧嚣的九十年代》[M ] P25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1] [美]亨利·基辛格:《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 200 号:世界人口增长多美国安全和海洋利益的威胁》,1974 年
    [12] [美]瓦尔登·贝罗等住著:《里跟与第三世界命运的逆转》,《中国与世界》电子杂志
    [13] [美]罗伯特·库尔茨:《资本主义黑皮书--自由市场经济的终曲》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 页
    [14] 杨斌著:《软战争—美国经济军事霸权挑战中国》第 98 页,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年7 月版
    [15] [美]比尔·克林顿著,金灿荣译:《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 21 世纪对美国的挑战》,海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17 页
    [16] 金应忠,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392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17] 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7 月版
    [18] [埃及]萨米尔·阿明著,贾瑞坤等译:《资本主义的危机》社会科学文献出 2003 年 2月版
    [19] [奥]冯·米塞斯著,韩光明等译:《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 月
    [20] 马德普著:《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21][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2 月版
    [22]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
    [23] [美]戴维·赫尔德 安动尼·麦克格鲁著,陈志刚译《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
    [24][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25] [美]詹姆斯·多尔蒂等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
    [26] [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等著:《自由主义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1 月
    [27] 王逸舟著:《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28] 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5 月
    [1] 大卫·M·科茨:《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载《反思马克思主义》,杂志 2002 年夏季号,总第 14 卷第 2 期
    [2] 张军:“新自由主义思潮渊源和警示”,《理论观察》,2005 年第 6 期
    [3] 丁冰:《不能忽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载《当代思潮》,2001 年第 2 期
    [4] 《美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香港《广角镜》,2001 年 7 月号
    [5] Boggs, C. Overview: globalization and the N ew M ilitarism[ J ]. New political Science, 2002, (1).
    [6] Petras, J. and Veltmeyer, H. Globalization asked: Imperialism in the 21st Century [M ]. Toronto: FernwoodPublishing Ltd. , 2001. 65.
    [7] 王振中:“ 发展中国家如何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N ].中国青年报, 2001 - 12 - 16.
    [8] Foster ,John Bellamy ,2003. p. 1,转自周穗明:“‘新帝国主义论’及其批判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
    [9] 弗·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独立报》,1999 年 12 月 31 转自何秉孟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第 75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6 月版
    [10] 周穗明:“西方全球化理论与反全球化思潮”,[ J ]《岭南学刊》,2000,1
    [11] 江泽民:“1999 年 7 月 1 日的讲话”
    [12] “退中有学问”,[N] 1 经济日报, 1999 - 12 – 101
    [13] 《当代经济研究》,2004 年第 11 期
    [14] 刘元琪:“大卫·科茨谈新自由主义与世界经济”, 2004 年 11 月 24 日
    [15] 奥斯卡·拉封丹:《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未来》,载《新左派评论》1998 年 11 - 12 月号
    [16] 《国外理论动态》1999 年第 6、12 期
    [17] 李新中:“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3 期(总第39 期)、39-47页
    [18] 杨斌:“为霸权主义服务的‘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党建研究》,1999 年第12 期,40-42页
    [19] 张晓红:“全球化中的新自由主义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 年第1 期,78-83页
    [20] [英]佩里·安德森著、费新录译:“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和教训”,《研究与批判》第162-170页,原载法国《思想》杂志,第320 期(1999 年10 至12 月)
    [21] 杨帆:“评‘ 新自由主义’ —兼论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国家安全》,2002.3 KXSC、第2-11页
    [22] 常云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华盛顿共识的终结”,《人文杂志》,2004 年第5 期,第74-80页
    [23] 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03 年第5 期,第4-18页
    [24] 吴茜:“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求索》,第18-21页、2002.1
    [25] 李瑞英:“警惕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光明日报》,2004年6月14日
    [26] 罗文东:“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 月、第5 卷第1 期,第86-89页
    [27] 刘卿、胡迎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1期、第35-38页
    [28] 王宏伟:“质疑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世界社会论坛”,《国外理论动态-经济与社会》、2002年第6期,第15-16页
    [29] 程恩富:“新自由主义起源、发展及其影响”,《求是》2005年第3期,第38-41页
    [30] 吴易风:“略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 2004 年第2 期,第79-82页
    [31] 郝明:“新自由主义由来、发展及其影响”,《国外社会政治思潮》,2002年第10期,第7-9页
    [32] 莫书有:“新自由主义刍议”,《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78-80页
    [33] 杨玲:“新自由主义:救世良方抑或危机陷阱”,《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2-15页
    [34] 李淑梅:“新自由主义评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地1期第29卷,第10-13页
    [35] 杨斌:“‘海归派’谈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第54-61页
    [36] 大卫·M· 科茨著 王泰摘译:“新自由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扩张”,《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8期,第15-20页
    [37] 张鑫:“从俄罗斯经济转轨看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中洲学刊》,2004年第6期,第66-68页
    [38] 刘静:“潮起朝落—谈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衰落”,《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第6卷第1期,第77-81页
    [39]朱益铃:“新自由主义思潮政治解读”,《工会论坛》,2005年第11卷第1期
    [40] 路爱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3期,第30-33页
    [41] 周穗明:“‘新帝国主义’论及其批判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32-37页
    [42] 王秀婷:“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22-24页
    [43] 胡代光:“ 剖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实施的后果”,[J]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年,第2卷、第1期
    [44] 丁冰:“ 简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J] ,《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年第11卷、第1期
    ⑴ http://www.whitehouse.gov
    ⑵ http://www.state.gov
    ⑶ http://www.nixoncenter.org
    ⑷ http://www.yahoo.com
    ⑸ http://www.people.com.cn
    ⑹ http://www.securities.com
    ⑺ 新华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