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与收益分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资源。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运动员培养和管理中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其中运动员培养投资和投资回报,是近年来遇到的突出问题。新的形势下,运动员劳动成果的归属判定,运动员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与调整完善,是关系到体育劳动领域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重要问题。
     本文属于基础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以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和收益分配为研究视角,应用人力资本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体育劳动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构及分享,探索运动员劳动收入分配原理和分配制度的调整完善,对我国运动员培养和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给予理论解释,研究视角独到,学术观点明确,操作意见具体。
     研究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特征及投资特点,对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做出界定;得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结构,提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享机制;从运动员劳动剩余的分配权及其强弱、收益主体对劳动剩余分配的理论依据及分配形式两个层面研究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得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各收益主体收益分配力强弱;根据运动员生产劳动中劳动者与劳动使用者的关系,提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报酬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提出操作方法;得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原理及职业运动员高工资原理;提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提出完善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分配相关制度的建议。
     本文是对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和健全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体系问题进行的学术探讨,研究成果为管理部门制定体育领域的劳动收入分配政策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对提高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存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及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Sportsman is the core resource of sports develo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in sports socialization and general adoption of market principle, new problems keep cropping up in athletic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Among them the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return in athletic cultivation are the pressing ones in recent year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 the critical problems lie in the judgment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fruit of sports labor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thlete personal income allotment system, which can be greatly related to the income allotment efficiency and its fairness.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employed both normative analysis and positive analysis methods. Besides,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s well as logic analysis are also adopt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human resource capital and revenue distribution. With human resource capital theory,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 property right theory, public course administration theor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as the basic framework,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structure and share of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sports labor as well as the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principles and sportsman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paper also seeks for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to some basic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thlet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studies the characters and main features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investment in our country, defines the property right of our national sports labor resource, obtains the structure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the share system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The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revenue is conducted from two aspects– the distribution right of labor surpluses and its 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revenue subject’s distribution of labor surpluse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er and laborer employer in sportsman’s labor work, the study proposes a distribution system combining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labor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element and its operational approach. From the study we arrived at the principle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fessional sportsman’s high income, the mode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and suggestions to the perfection of related systems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revenue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hesis is an academic exploration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revenu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ports labor resource capital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good references for relate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when making income distribution policy and competitive sportsman cultivation policy. They are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increasing China’s sports labor resource reserve and boosting the sound development China’s competitive sports and sports industry.
引文
①张贵敏,曹继红.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1-3,6.
    ①唐勤.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刍议.社会主义研究[J]. 2001. 6:92-94.
    ①参考钟秉枢,梁栋,于立贤,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6.
    ②张林.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③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68.
    ④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65.
    ①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2.
    ②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19,253.
    ③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8.
    ④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8.
    ⑤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43.
    ⑥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265-274.
    ①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②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3.
    ③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03.
    ④江海燕.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J].学术研究,1998.9:44-47.
    ⑤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258.
    ⑥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258.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⑧李欣广.评“人力资本”概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9-32.
    ⑨李欣广.评“人力资本”概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9-32.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②陈应鹤.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1991.6:73-76.
    ③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7.
    ④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9.
    ⑤这5位经济学家是:西奥多·W·舒尔茨、加里·S·贝克尔、米尔顿·弗里德曼、西蒙·库兹涅茨和罗伯特·M·索洛.
    ⑥常京凤.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2.
    ⑦郝文武.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与穷国农业经济增长理论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3:98-102.
    ⑧张东辉.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投资[J].山东社会科学,1992,2:30.
    ⑨曲恒昌.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J].教育与经济:1-7.
    ①李慧勤.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J].云南教育,1998.5:5-6.
    ②胡爱荣.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J].经济论坛,2002.17:65.
    ③钱津.论人力资本与教育体制改革[J].求是学刊,2001,28(2):48-53.
    ④梁金辉.试论人力资本产权与高等教育投资制度[J].教育与经济,2003.4:19-22.
    ⑤倪志远.论教育体制改革与人力资本开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31(3):65-68.
    ⑥胡利军.浅析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成本的几个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2:19-21.
    ⑦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本理论新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1-4.
    ⑧何世权.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16-1017.
    ⑨张贵敏.我国运动员成绩的产权界定[J].体育科学,2000,20(3):10-12.
    ⑩俞继英,沈建华,杨再淮,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24(6):56-59. 11李红英,岳龙华.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困境”的破解[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
    ①钟秉枢.成绩资资本与地位获得[J].体育科学,1998,18(3):45-49.
    ②张贵敏.我国运动员成绩的产权界定[J].体育科学,2000,20(3):10-12.
    ③李万来.从人力资本理论看运动员的经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2.3:37-39.
    ④武秀波,李艳清.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与收益分配的特殊性[J].沈阳帅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0)2:134-136.
    ⑤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20.
    ⑥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①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7.
    ②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2.
    ③何承金,唐志红,戴宾.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148.
    ④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1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网,2003.
    ①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234.
    ②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9-45.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1975:88.
    ④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6.
    ⑤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7.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58.
    ②邓海潮,杜跃平.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及新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3.
    ③杨敬宇,徐创凤.马克思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概念之比较[J].科学·经济·社会,2004,22(2):76-78.
    ④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8.
    ①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9.
    ②邓海潮,杜跃平.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及新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7.
    ③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④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0.
    
    ①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②汤光平.经济转型中的人力资本形成与转化[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17.
    
    ①邓海潮,杜跃平.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及新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8.
    ②邓海潮,杜跃平.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及新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3.
    ③卫兴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不是商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3:26-30.
    ①唐勤.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刍议[J].社会主义研究,2001.6:92-94.
    ②姚挺.劳动力商品:我国市场经济学应建立的范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47-52.
    ③罗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性之我见[J].经济问题探索,2002.3:15-19.
    ④唐勤.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刍议[J].社会主义研究,2001.6:92-94.
    ⑤唐勤.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刍议[J].社会主义研究,2001.6:92-94.
    ⑥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877.
    
    ①张贵敏.我国运动员成绩的产权界定[J].体育科学,2000,20(3):10-12.
    ②张路,张丽珍.论体育劳动力商品化对体育劳动力市场化的要求[J].生产力研究,2001.4:81-83.
    ③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00.
    
    ①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②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324-330.
    ③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68.
    
    ①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0.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4-195.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①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69.
    ①李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简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①荣高棠主编.当代中国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
    ②钟秉枢,梁栋,于立贤,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6
    ③郝勤.当代中国专业竞技体制的特点与评价[J].体育科学,1999,〔3〕:29-32
    ①钟秉枢,梁栋,于立贤,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49
    ②网易体育频道:www.163.com
    ③国家体育总局网站:www.sport.gov.cn.
    ①张林.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①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②杨桦.“两个战略”协调发展与体育院校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③陈立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其创新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①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323-330.
    ①邹国防.产权分制: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3):18-19,38.
     ①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90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②胡建绩.产权重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③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④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674.
    
    ①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772.
    ②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2.
    
    ①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2.
    ②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8.
    ③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J].经济学家,2000:38-45.
    
    ①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J].经济学家,2000:38-45.
    ②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4.
    
    ①于天艳,卢月强.我国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23-25.
    ②邹国防.产权分制: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3):18-19,38.
    ①黄乾.论人力资本产权特征[J].财经研究,2000(9):17-19.
    
    ①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
    ②道格拉斯·C·诺斯,英国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①D·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J]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②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
    
    ①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163.
    ②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49.
    
    ①张林.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②张林.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①国家体育总局文件,体政字2001第46号.
    
    ①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64.
    ②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65.
    
    ①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②张作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①张作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
    ②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①高俊梅.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探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0:72.
    ②赵广山.试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J].经济评论.1998.6 39-43.
    ③刘思尚.对我国目前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0.6.
    
    ①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②辛迪加,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而建立的垄断组织.
    ③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192.
    ①本文中运动员人力资本收入是指经济收入,人力资本在生产中创造的生产利润,人力资本收益是人力资本在生产中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中的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包括运动员人力资本收入.
    ②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905-906.
    
    ①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6.
    ②前国家体委.国家体委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暂行规定,1997年11月24发布.
    ③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化有关问题的通知.
     ①王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的现状及对策.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37-39.
    ①国家体育总局文件,体政字[2006]78号.
    ①见上文资本雇佣专业运动员中的分析.
    ②康士勇.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109.
    ①张贵敏,曹继红.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1-3.
    ①苏东斌: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3]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5]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1]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2]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7.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4]冯云廷.公共事业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5]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6]石婷婷.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7]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18]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9]何承金,唐志红,戴宾.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0]钟秉枢,梁栋,于立贤,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1]张林.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2]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3]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4]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5]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6]邓海潮,杜跃平.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及新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7]荣高棠主编.当代中国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8]李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简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9]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0]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31]刘祝平,刘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2]胡建绩.产权重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3]杨铁黎.职业篮球市场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4]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5]陈昌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6]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7]郑国平.行政管理学简明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38]D·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9]高俊梅.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探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40]孙汉超,秦椿林主编.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1]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2]杨桦.“两个战略”协调发展与体育院校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3]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4]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5]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6]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汇编,1998.
    [1]张贵敏.我国运动员成绩的产权界定[J].体育科学,2000,20(3):10-12.
    [2]唐勤.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刍议.社会主义研究[J],2001.6:92-94.
    [3]张贵敏,曹继红.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1-6.
    [4]江海燕.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J].学术研究,1998.9:44-47。
    [5]郝文武.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与穷国农业经济增长理论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3.
    [6]常京凤.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2:35-38.
    [7]陈应鹤.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1991.6:73-76.
    [8]李欣广.评“人力资本”概念.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7.1:29-32.
    [9]张东辉.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投资[J].山东社会科学,1992:30.
    [10]曲恒昌.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J].教育与经济:1-7.
    [11]李慧勤.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J].云南教育,1998.5:5-6.
    [12]胡爱荣.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J].经济论坛,2002.17:65.
    [13]钱津.论人力资本与教育体制改革[J].求是学刊,2001,28(2):48-53.
    [14]梁金辉.试论人力资本产权与高等教育投资制度[J].教育与经济,2003.4:19-22.
    [15]倪志远.论教育体制改革与人力资本开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31(3):65-68.
    [16]胡利军.浅析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成本的几个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2):19-21.
    [17]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本理论新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1-4.
    [18]何世权.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16-1017.
    [19]俞继英,沈建华,杨再淮,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24(6):56-59.
    [20]钟秉枢.成绩资资本与地位获得获得[J].体育科学,1998,18(3):45-49.
    [21]李万来.从人力资本理论看运动员的经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2.3:37-39.
    [22]武秀波.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及其规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4-5,9.
    [23]杨敬宇,徐创凤.马克思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概念之比较[J].科学·经济·社会,2004,22(2):76-78.
    [24]卫玲.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5):141-145.
    [25]姚挺.劳动力商品:我国市场经济学应建立的范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47-52.
    [26]罗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性之我见[J].经济问题探索,2002.39:15-19.
    [27]张路,张丽珍.论体育劳动力商品化对体育劳动力市场化的要求[J].生产力研究,2001.4:81-83.
    [28]郝勤.当代中国专业竞技体制的特点与评价[J].体育科学,1999.3:29-32.
    [29]李艳翎.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J].体育科学,2002.1
    [30]谭亚彬,黎冬梅,赵波,等.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5):6-7.
    [31]马志和.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24(6):56-59.
    [32]马志和.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43-45.
    [33]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1.
    [34]金育强,姜卫芬,土延军,等.我国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59-61.
    [35]俞继英,宋全征,杨再淮,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J].体育科学,2004,24(1):1-5.
    [36]程维峰,张贵敏.竞技赛事产品的经济特性[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5):657-658.
    [37]赵鲁南.论新时期我国全运战略存在的价值及未来发展之道[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3):10-13.
    [38]邹国防.产权分制: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3):18-19.
    [39]陈云开.我国竞赛表演业市场行为的本质特征[J].体育科学,2002.3.
    [4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和约[J].经济研究,1996.6.
    [42]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J].经济学家,2005.5:38-45.
    [43]李红英,岳龙华.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困境”的破解[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17-19.
    [44]于天艳,卢月强.我国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23-25.
    [45]王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的现状及对策.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03,18(1):37-39.
    [46]刘思尚.对我国目前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0.6.
    [47]时永顺.资本雇佣劳动的根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03.
    [48]葛玉辉.人力资本产权化挑战公司治理理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50-53.
    [49]赵广山.试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J].经济评论.1998.6.
    [50]刘煊.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模式的创新[J].统计与决策,2004.06.
    [51]谢亚龙.金牌的产权究竟归谁[J].体育文化导刊,2005.3:19-21.
    [52]李南筑.中国甲A足球联赛的产品特性及表演类产品的供求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2:7-11.
    [53]李南筑.中国甲A足球联赛无形资产类产品的供求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5:17-20.
    [54]雷红.如何看待我国体育发展战略中的“举国体制”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5]王为一.研究人力资本收益分享问题的基本思路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2005,26(1):32-35
    [56]武秀波,李艳清.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与收益分配的特殊性[J].沈阳帅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134-136.
    [57]黄乾.论人力资本产权功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1):50-53
    [58]莫山农.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模式与实现形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3.3:110-111
    [59]杨酥,冯晓莉.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品质构成现实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28-30
    [60]熊晓正.关于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审视[J].体育科学1996,11(4).
    [61]秦启轩.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变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20-123.
    [1]汤光平.经济转型中的人力资本形成与转化[D].杭州:浙江大学,2004.
    [2]陈立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其创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2.
    [3]张林.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0.
    [4]杨再淮.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2.
    [5]许永刚.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
    [6]马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7]刘夫力.中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8]陈云开.中国竞技表演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2.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网[EB/OL].:2003.
    [2]段博.朝中无人田亮缺乏归属感,难比姚明折射体制弊端[EB/OL].:新浪网体育频道,2005-1-28
    [3]十运奖金知多少.东北新闻网[EB/OL].: 2005-10-10
    [4]闻育旻.丁俊晖个人赛摘金包揽多哈亚运斯诺克三枚金牌中国新闻网[EB/OL].:2006-12-8
    [5]2005年中国运动员广告收入排行.哈尔滨日报[N]:2005-10-21.
    [6]晏庆盛.“丁俊晖模式”是市场经济结出的硕果[EB/OL].:国际在线2006-3-29
    [7]胡孝乾.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绝不能丧失体育诚信[EB/OL].:新华网2005-11-14
    [8]协议计分制造丑陋赛事.十运赛场假打蔚然成风[EB/OL].:2005-10-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